老年家庭调查报告(共16篇)
1.老年家庭调查报告 篇一
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
调查目的: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最多的国家。联合国将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依此标准,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中国已经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老龄化比例为7.0%,2005年达到7.69%(老龄人口为10055万)。在国家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如何赡养老龄人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而老龄人口增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成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是,也给经济社会带来许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导致家庭、社会矛盾,对改革、发展、稳定产生不良作用。我们知道,在2005年3月的两会上,中央把建立和谐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确立为未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国的施政纲领之一。而解决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所以,希望通过此次调查,给予大多数人一种警醒,让我们更多的人了解到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所存在的严重问题,因而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也尽公民之责之义务来关注这些问题,并且以身作则。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农村老年人。
调查方式:走访了老年人的家庭和参观老年人的活动
走访了老年人的家庭,通过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以及对部分老人子女的委婉询问,发现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不容乐观。大约42%的老人独自居住,在这之中,有17%的老人失去了妻子或丈夫,沦为孤寡。他们独自生活,求生方式多种多样。通过调查发现,近19%的老人年近古稀仍然靠着自己大量不辞劳苦的务农,集市上卖农产品来维持生计。56%的老人是在子女定期给予的物质金钱的基础上,做一些少量,轻便的农活作为经济来源之一。其余部分老人则是全凭子女的定期给予的金钱来支配生活。这样的一个数据让人为之一惊,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晚年安享并不那么如意。而在对独居老人心态的调查中,60%的老人是感到孤独寂寞的,他们认为或多或少的金钱物质是填补不了他们内心的情感空白的。
我家隔壁的张奶奶,子女都离开了家,一年四季也很少回家。张奶奶讲到:“我现在一个孤寡老人,也用不了多少钱,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只希望多看看这些后人啊。”奶奶眼角的泪光泛在成线的眼角。而这样的例子在农村不在少数。他们对家庭温暖与热闹的向往和对在外子女惦记随着年龄的增长,越积越深,表现出来的是那让人心疼的空洞的眼神,佝偻而寂寞的身影,甚至纵横的老泪。可见老年人精神的赡养也不容忽视。
与之情况不同的是,与子女同住的老人占了58%。根据调查发现,与子孙同住亦是有喜有悲。有的老人微笑,有的叹息,有的沉默。在这之中问题最多做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这种老少同居的生活引起的各种纷争。
1:子女经济来源少,供养压力大。61%的农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打工。社会经济形势起伏不定。扣除日常生活开支,孩子教育经费,所剩不多。对于老人的赡养,他们会因此心生埋怨,除力不从心外,还会不自觉的认为老人是负担。导致日常生活之中对待老人态度也不好。80%老人只能隐忍,这样的情况着实让人心疼。
2:子女与老人生活差异导致的矛盾。几代人同堂,总会遇到由于性格,观念,生活习性等发面的差异而引起的一些直接的冲突。导致争执,不愉快的现象时常发生。
3:部分子女道德伦丧,只知向老人索取,却不愿回报老人。有的儿媳视娘家人为自己人,公公、婆婆为外人,“内外”差别大,不赡养甚至虐待公婆,有的儿子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使父母饱受委屈。而很多老人即使受到虐待也往往采取迁就忍让的态度,造成隐性虐待较多。
在农村中,仍然有一部分人的思想停留在过去,没有和日新月异的时代精魂接轨,建立和谐家庭关系,关爱老人的精神并未真正意识上的进入农村家庭深处,老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也淡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然而在受访家庭中很大部分老人对这样的法律也知道的模棱两可,更不用提用此来保护自己了。但近40%的老人依然宁可自己承受痛苦,也不愿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子女,除了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更多的顾惜亲情。
不仅家庭,从社会大的角度来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精神文明,传统美德,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也必不可少。
如今,国家对于农村很多大龄,贫困的老人已经推出了“低保”政策,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低保的保障标准也在增加。在受访者中近50%的老人享受到了这样的阳光政策。另外,医疗卡的普及办理,使得生病老人
更愿意去正规医院就诊,取代了以前节约而不看或者多磨的习惯。医疗费上报50%—70%,无疑对经济来源少的老人解决了一个看不起病的问题。就我的家庭而言,我爷爷奶奶亦受到这样政策的福利,几次患病住院治疗,医疗费用报了70%极大地为我们家庭减轻了经济上的负担。
农村是中国社会的一部分,但它反映出来的现象可以彰显出很多大方面的问题。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始终以“百行孝为先,百善孝文本”闻名遐迩。老人是上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创造者,也是滋生子女成长的爱的奉献者。无论怎样,赡养老人是子女义不容辞并应乐于去做的责任,是享受时下生活的年轻人感恩那双双生出老茧的老人的手的最有效的行动。在国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下,在政府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崇依法养老的氛围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本着一颗善良诚挚感恩的心,去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建立美好和谐的大家庭。
2.老年家庭调查报告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 以我社区的老年人做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原则抽取出130例年龄超过65岁的散居老年人, 在接受体格检查后将其中的9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 均患有慢性疾病, 均由家属在家中进行照料, 年龄为65~83岁, 平均年龄74岁。其中男患者47例, 女患者43例;其中有54.7%的患者由其丈夫或是妻子进行护理, 35.6%的患者由子女护理照料, 9.7%的患者由保姆、孙儿女与儿媳等照料。
1.2 方法
判断老年抑郁状态时应用抑郁问卷表 (DSI) , 按l~4级进行评分。l级表示无或是偶尔存在;2级表示有时存在;3级表示经常存在;4级表示总是存在。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抑郁的程度越严重, 50分以下为正常。应用日常生活量表 (ADL) , 调查人员应按表内的内容询问调查对象, 调查患者的日程生活能力, 如购物、使用公交车、打电话等。若患者本人不能亲自回答应由知情人代其进行回答, 并对各项活动进行评分:分为生活能力重度减退、中度减退、轻度减退、无功能障碍几个级别。最低20分, 表示研究对象完全正常, 最高为80分。分析单项时, 分为2级:2~4分表示功能下降, 1分表示正常。应用精神状态速查表 (MMSE) 对患者的认知状态进行研究, 问题包括语言及操作、计算、注意、即刻记忆、短时记忆、定向、等认知功能。总分的范围在0~30分之间, 将文盲排除, 满分为30分。10分以下表示患者存在重度的认知功能损伤;20~30分表示患者认知功能良好, 10~20分表示其认知功能存在轻度损伤。
2 结果
经调查研究可知, 在这90例慢性病老年患者中, 以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疾病为主。20.1%的患者认知功能存在轻度或是重度的损伤, 51.4%的患者身体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 16.9%的患者处于抑郁状态。大多数的患者需要全日制护理, 日常生活的护理以及相关的协助治疗。护理人员每天需协助、护理患者的平均时间:34.6%的患者需被日夜照顾, 24.5%的患者每天需3~6h的护理, 24.5%的患者每天需2h的护理, 16.4%的患者每天需7~14h的护理。90例患者中对日常生活各项活动的依赖度, 具体计算见表1。
3 讨论
社区老年慢性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包括交流沟通困难、情绪紊乱及认知缺陷等[2,3,4]。根据MMSE问卷的调查结果可知, 有76.4%的患者认知功能保持完好, 5.8%的患者出现重度受损, 17.8%的患者存在轻度受损。患者的认知功能出现减退时, 因其大脑皮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引起行为、智能、注意力、记忆、等方面的障碍, 患者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显著下降, 严重时甚至出现痴呆, 需要多方面的照顾。DSI问卷结果显示有28.9%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许多患者由于感到给配偶或子女造成负担而有负罪感, 部分患者因虚弱或是丧失能力产生孤独感和被隔离感。调查患者的社会人际关系及家庭的经济状况可知, 很多家庭因老年患者的慢性疾病造成家庭经济困难, 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家庭自身的收入不足, 另一方面是患者的治疗费用昂贵。当患者的子女由于照顾患者而使收入减少或是患者的配偶不能正常工作时, 其家庭会出现经济困难。为此, 很多老年患者为使儿女的负担加重而感到不安。患者主要的社会问题是寻找并接受医护人员、朋友和家庭所提供的帮助, 这就使其对人际关系的依赖性有所增加;此外很多家庭因需要医疗和护理, 使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加。患者出现住院困难, 特殊饮食等问题。
由以上研究可知, 社区慢性病患者的主要护理人员是其家属, 因患者疾病复杂或较严重, 需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 加强对患者的家庭指导和护理工作, 已经成为家庭护理及社区护理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绪新, 罗红.社区老年慢性病及其家庭护理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 2009, 23 (7) :1869-1870.
[2]李佳.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的重要性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13 (11) :567-568.
[3]屠明君.56例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干预前后对比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 (3) :47-48.
3.家庭如何预防老年人跌倒? 篇三
(1)家庭环境评估:可用居家危险因素评估工具HFHA来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1)地面是否平整、地板的光滑度和软硬度是否合适,地板垫子是否滑动?
2)入口及通道是否通畅,台阶、门槛、地毯边缘是否安全?
3)厕所及洗浴处是否合适,有无扶手等借力设施?
4)卧室有无夜间照明设施,有无紧急时呼叫设施?
5)厨房、餐厅及起居室安全设施?
6)居室灯光是否合适?
7)居室是否有安全隐患?
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进行老年人跌倒综合干预研究中,设计了适合推广应用的预防城市老年人跌倒家居环境危险因素评估表,见附录3。
(2)家庭成员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干预措施:
1)居室环境:
合理安排室内家具高度和位置,家具的摆放位置不要经常变动,日用品固定摆放在方便取放的位置,使老年人熟悉生活空间。
老年人的家居环境应坚持无障碍观念:移走可能影响老人活动的障碍物;将常用的物品放在老年人方便取用的高度和地方;尽量设置无障碍空间,不使用有轮子的家具;尽量避免地面的高低不平,去除室内的台阶和门槛;将室内所有小地毯拿走,或使用双面胶带,防止小地毯滑动;尽量避免东西随处摆放,电线要收好或固定在角落,不要将杂物放在经常行走的通道上。
居室内地面设计应防滑,保持地面平整、干燥,过道应安装扶手;选择好地板打蜡和拖地的时间,若是拖地板须提醒老年人等干了再行走,地板打蜡最好选择老年人出远门的时候。
卫生间是老年人活动最为频繁的场所,也是最容易受伤的地方,因此卫生间内的环境隐患需要受到特别关注。卫生间的地面应防滑,并且一定要保持干燥;由于许多老年人行动不便,起身、坐下、弯腰都比较困难,建议在卫生间内多安装扶手;卫生间最好使用坐厕而不使用蹲厕,浴缸旁和马桶旁应安装扶手(见图1~2);浴缸或淋浴室地板上应放置防滑橡胶垫。
老年人对于照明度的要求比年轻人要高2~3倍,因此应改善家中照明,使室内光线充足,这对于预防老年人跌倒也是很重要的。在过道、卫生间和厨房等容易跌倒的区域应特别安排“局部照明”;在老年人床边应放置容易伸手摸到的台灯(见图3)。
2)个人生活:
为老人挑选适宜的衣物和合适的防滑鞋具;
如家中养宠物,将宠物系上铃铛,以防宠物在老年人不注意时绊倒摔跤;
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需要有专人照顾。
3)起居活动:如厕时要有人看护。
4)一般预防:帮助老年人选择必要的辅助工具。
5)心理干预:从心理上多关心老年人,保持家庭和睦,给老年人创造和谐快乐的生活状态,避免使其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帮助老年人消除如跌倒恐惧症等心理障碍。
4.社会实践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篇四
(XXX大学XX学院XXX(1)班姓名:XXX)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老年人逐年增加。如何让老年人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本文就当前我国老年人赡养权受侵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分别从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的角度对如何保障老年人获得赡养和扶助的权利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看法。
关键词:老年人;老年人现状;物质赡养;精神赡养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在逐步进入现代化生活的家庭中,多数老人能老有所养,幸福地安度晚年。但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仍有子女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致使有些老人甚至连起码的生活条件都难以保障。老人子孙满堂,却漂泊无依;兄弟间为一年只有几十元的赡养费互相踢皮球甚至大打出手等等丑闻频频见诸报端。曾被老人期待的“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竟是如此悲惨的结果实在令人悲愤交加。
赡养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老年人老有所养是社会主义家庭的重要任务和职责,是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要提倡和遵守的家庭美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有获得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的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权利。可见,作为子女,要给父母以物质帮助,在经济上赡养父母是责无旁贷的,是第一位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子女因不赡养老人而引起的家庭纠纷的现象却比比皆是,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而这种不赡养老人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随着人民生活逐步富裕,在保证老人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基本条件的前提下,作为子女,还一定要孝敬、关心父母,即精神上赡养。现在。老年人精神赡养的问题也越来越凸现,并成为赡养老人的主要问题。
一 老年人现状
众所周知,中国式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快速的人口增长率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泛爱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即使在计划生育的口号下,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加之人口发展的惯性,是中国人口现状堪忧。从而出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人口老龄化。
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中国人口预测结果表明,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正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这充分说明,在现有的国家经济条件下,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政府并不能一手接过来,所以,老年人的现状就是:他们的赡养问题还是由子女来承当。
二 老年人的物质赡养及其对策
物质赡养指具有物质、经济内容体现的赡养义务。对老年人物质赡养的责任包括:经济上供养。为老年人提供赡养费,既可以是人民或其他货币,也可以是粮食、蔬菜、瓜果、燃料等。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用品,电视、冰箱、家俱等。为老年人提供居住条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3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义务。”第14条规定:“赡养人有义务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这些义务内容都是从经济从方给老年人以保障。
2.医药费承担。老年人年老体弱多病,生病后需要治疗或住院医治,都需要支付医药费。需要赡养人提供物质上帮助的老年人,难以自己负担医药费,必须由赡养人承担。可能会超出赡养费的数额,但仍属物质赡养的范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2条规定:“赡养人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
此外,中国制定了相关的养老政策。
1、在城镇加快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依法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以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从而真正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做到老有所乐;
2、在农村,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保障、家庭赡养和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农民养老保障体系。针对各地尤其是农村家庭养老纠纷增多的状况,应当鼓励老人和子女签订《赡养老人协议书》,为减少赡养纠纷提供地方性法规基础及舆论约束;完善“五保”供养制度;
3、按照政府救济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多项目的贫困老人救助体系;
4、国家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增加对养老设施建设的投入,注意以需求为导向发展护理型养老设施。
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正逐步健全,如何真正落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对此,我认为需大力加强有关赡养老人方面的法制宣传,形成一种赡养老人光荣、虐待老人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群众监督;同时加大对不履行物质赡养义务的子女的惩处力度,从而使义务人切实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
三 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及其对策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家庭处于独门独户,农村家庭成为独家独院。家庭与家庭,居民与居民之间,形成了一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人们退休后从社会走向家庭,生活也由职业型转变为休闲型,社会活动范围也相对缩小,从而容易出现心理失衡。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心理发生老化,时常被失落、孤独、焦虑、猜疑笼罩,使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他们渴望情感关爱,企盼心灵慰藉,希望人们走进老年人的内心世界,给他们带来幸福、快乐、充实的生活。由此看来,老年人不仅要求有满意的物质赡养,而且要有满意的精神赡养。作为子女,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人格上尊重,满足自尊的需求:自尊心,人皆有之,何况耗尽了半生心血才将子女养育成人的父母,更是理所当然希望得到子女的孝顺和尊重。讥笑、责难,甚至虐待老人等行为都是不道德的。有位老人在一项调查留言中说:“要提倡尊老敬老,改善爱少过分,尊老不足的现象”。尊敬老年人,适当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我们国家是一种传统美德。
2.精神上安慰,满足依存的需求:老年人普遍存在一种空虚和孤独的心情,他们希望享受天伦之乐,得到家庭温暖。子女书信问候,节假日探访,捎一点老人所喜欢的食物,甚至小辈们的亲近与求教,都将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
3.生活上关心,满足求助的愿望: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事情老人已力不从心了,小到穿针引线,大至粗重活儿,都需要后生晚辈去主动关心。如果患病卧床,就更需要别人的帮助了。
4.言语上沟通,排遣寂寞的需要:老年人在休闲时常会产生一种失落感、自卑感和孤独感,尤其是儿孙们上班或上学后,忧郁之情就难以排解。此时,若邀两三个知己朋友,海阔天空地“侃”上一阵子,老人的精神状态可大为改观。言语交流与沟通,可健脑益神。聊天内容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家长户短;大至国家政治时事和社会新闻,小至凡人琐事和柴米油盐酱醋茶。聊天时,老人既可缅怀留恋过去,又可憧憬幸福晚年,还可交流饮食保健和延年益寿的经验。从聊天中增长知识,获得信息。真是领略真情在人间,体会趣味哲理在百事。言语交流与沟通,可排遣寂寞。一旦有空儿,就可到左邻右舍或老朋友家里坐坐,侃侃“海阔天空”,倾听“肺腑之言”,能将忧愁苦闷抛至九霄云外。如此会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不单调寂寞,对调节情绪宽阔胸怀,增强机体免疫力大有益处。
四 总结
5.老年家庭调查报告 篇五
——记XX社区和谐家庭的楷模
sz地铁工程建设公司职工lus同志,1966年出生,1984年参加工作,妻子lqz是gx街道环卫站工作人员,儿子在北京上大学,父亲身体不适休息在家。一家人是社区居民公认的和谐孝道之家,他们的事迹在社区成为一段佳话。
夫妻敬业爱岗,家庭和睦
lus是一个有极强工作责任感的人,他尽心尽责地为sz工程建设服务,为公司领导排忧解难,有时双休日也不休息。lus出色的工作表现,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在公司多次荣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在家庭关系中她们夫妻双方相互体谅,处理家庭的重大事项时,夫妻平等对待,求大同,存小异。他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家庭收支。二人携手相伴几十年,从没红过一次争吵。
尊重老人,孝敬父母
夫妻二人经常利用休息日带上一些水果、营养品之类的东西一起到长辈家串门聊天,让长辈开心;老人头痛脑热病痛时,带他们去医院看病、拿药。
lus与父亲之间的感情更是让人钦佩。老人生病前lus怕他一个人孤单,工作再忙也要抽空陪他。2009年老人不幸患了中风,他更是上心,和爱人带老人到市医院看病治疗,到家后为老人洗脸,洗脚,洗衣服。老人上厕所不方便他就坚持自己服侍老人前往。为了能让老人开心,每天下班回家都要陪老人唠家常,推着车子陪老人去公园散心。精心服侍了老人整整两年,终于使老人的病情有所缓解。老人家逢人便夸儿子好,是儿子让他的晚年过的开心,舒心。lus则说:“这是我们儿女应该做的。”
重视教育,悉心培养子女成才
lus夫妻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为了培养子女成才,他们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他们不仅注重儿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儿子的独立生活、学习能力的培养,时时教育孩子沿着正道走,勉励他勤奋刻苦学习,团结同学,礼貌待人。在他们夫妻两人的正确引导下,孩子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爱好广泛,并于200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ccccc,如今已是光荣的共产党员。
心系社区,不忘为社区服务
lus、lqz夫妇都是优秀的社区志愿者。lus在地铁工程上工作,在建设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工作之余也不忘为社区的建设出谋划策,深受社区领导好评。妻子lqz在街道环卫站工作,在XX社区创建市级 “绿色社区”活动中lqz的身影出现的最为频繁,在她的影响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绿色社区”的创建活动,社区环境在一次次努力中得到改善,为成功创建市级绿色社区作出了贡献。
6.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 篇六
1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1.1 临床症状不明显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 对血压调节机制不敏感, 造成老年人血压波动比较大, 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并且对持续的高血压适应期较长, 临床症状一般不典型。即使血压有明显的波动, 但临床仅可能表现为乏力、淡漠、嗜睡等神经症状[2]。
1.2 老年人高血压的致残致死率高
老年人高血压加速了人体各重要器官的衰退, 60%~70%的老年高血压是以单纯的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期高血压会使病死率,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2~4倍。并且容易引发充血性心力衰竭, 脑卒中、脑血栓的形成、高血压脑出血造成头痛, 呕吐, 偏瘫等。
1.3 老年高血压伴随的的并发症很多
高血压是一种身心共同作用产生的疾病。老年人由于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减退机体抵抗力下降, 新陈代谢减慢, 身心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使老年人处于应激状态。其还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和本身存在诱发高血压的疾病。例如长期的抽烟、喝酒还有伴随年龄的增长活动量的减少、高血脂、糖尿病等, 所以老年高血压容易引起心、脑、肾并发症。
2 老年高血压的家庭指导与护理
2.1 饮食的指导
摄入的食物应该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食物为主。资料表明钠含量增加将导致体内Na+的滞留循环血量增加激活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 使小血管痉挛收缩, 总外周阻力升高, 血压升高[3]。所以老年患者在家庭饮食中, 盐的摄入量每日应当控制在3~5 g, 严重高血压者每日用盐量应控制在1~2 g或折合酱油5~10 ml[4]。家人应限制老人动物脂肪和肝脏的摄入量, 烹饪食物使用植物油。鼓励老人摄入高纤维食物, 多补充水分, 每日饮水量至少达到1500 ml, 避免排便用力引起的血压升高, 血管破裂和脑卒中等。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 保证足够钾、钙、镁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摄入。对于肥胖患者与其家人合作制定减肥计划, 家人合理安排其每日的总热量摄入。在家人鼓励和监督下帮助老人减轻体重,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2.2 生活习惯的指导
早在80年代stamlen的芝加哥西电公司研究表明;采用健康生活方式, 5年中使高危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下55%[5]。大多数老年人喜欢安静的坐在家里不愿意出去走动, 容易造成便秘和脂肪堆积。因此, 家属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性别等鼓励患者进行一定量的运动。还有一部分老人有吸烟饮酒的习惯, 流行病学表明大量饮酒会引发高血压, 不饮酒者比饮酒者血压高,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当控制饮酒量, 每日酒精量不超过15 ml[4]。烟草中烟碱和微量元素镉含量较高, 吸入过多的镉和烟碱可致高血压[3]。抽烟者应戒烟。
2.3 运动的指导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和自身能够承受的强度下, 进行适当的运动, 主要以无氧或耐力运动为主。例如太极拳、散步、木兰扇等, 运动强度以不引起疲劳为主, 注意劳逸结合, 循序渐进。一次运动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 一天不超过2小时为宜。严重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 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 并需住院治疗观察。
2.4 心理护理
老年人常因退休, 缺少子女陪伴和老伴的离开等原因, 使其情绪状态常表现易激动、焦虑及抑郁。在此种状态时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及交感神经活性增加, 导致高血压的发生率增高或高血压加重及影响高血压的药物疗效[1]。因此, 要嘱咐其家人在对待老年患者应做到耐心仔细, 多关心老年人的心理需要, 了解老年人的性格特征及影响其情绪的相关因素, 给予老年人想要的关怀, 多陪伴在老人的身边。同时, 家人应帮助患者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 子女多与老人沟通交流, 疏通老年人心理的郁结和焦虑。通过同老年人分享愉快的事情、同老人倾听舒缓的音乐、带老人去旅游、陪老人去看场电影等, 让老人拥有一个美好的晚年, 培养他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2.5 高血压药物的指导与护理
由于老年人自身功能器官衰退, 大多数老年人都有心、脑、肾等方面的疾病, 所以老年人服用降压药一般都是联合用药, 容易出现药物的副作用。因此在护理老年人服用降压药时应当密切的观察老年人的精神状况和随时监测其血常规和尿常规,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服用降压药应当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 不可擅自停药降和自行减药, 降压药的使用应当从小剂量的开始。注意降压速度不宜过快过低, 所以在服用降压药的过程中应当随时监测患者血压值。用药期间指导病人改变体位时应当缓慢进行, 如睡前服药, 起床上厕所时应缓慢改变体位, 动作不宜过猛, 防止头晕, 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 以防晕倒引起外伤。
3 结语
通过上述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和护理的阐述,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老年高血压的有关疾病知识, 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正确饮食, 适当活动和合理用药等综合性治疗, 努力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本文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家庭饮食、生活习惯、运动、心理以及应用降压药物的护理和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等方面来帮助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家庭生活中有效的控制血压。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家庭护理
参考文献
[1]王滨.老年高血压护理的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 2010, 24 (4) :79-81.
[2]曹国良.老老年高血压研究进展[J].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 (9) :1820-1823.
[3]潘玉燕.浅谈社区老年高血压护理[J].祝你健康新医学, 2012, 3 (1) .
[4]段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8) :11-12.
7.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庭护理 篇七
老年痴呆症的成因
退化因退化加速而引起的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症是最普遍的一种老年痴呆症,其真正的病因不明,症状的产生缓慢隐蔽,呈进行性,患者及家人常说不清起病时间,所以早期的患者较难被察觉。
血管疾病因多次轻微脑卒中发作造成积聚的脑部损坏、多发性脑梗死而引起的智能减退,也是老年痴呆症常见的原因之一。患者衰退的速度呈阶梯式。
其他其他引致痴呆的病因包括:甲状腺分泌失调、维生素B 缺乏、酗酒、脑部肿瘤、某些药物中毒及情绪抑郁等。如能及早找出这些病因,并加以治疗,患者的痴呆症是可以缓解的。
如何及早察觉亲友患上老年痴呆症
当你发现亲友的记忆力或其他认知能力有显著下降的时候,应该及早寻求专科医生的诊治,需要留意观察的方面包括:
疾病早期患者近期的记忆出现衰退,好忘事,例如经常忘记刚做完的事;在熟悉的环境下也会迷路,如出了家门就找不到家;由于判断及思考能力的下降,患者对于简单的运算开始出现困难;学习新知识困难,不能完成新的任务,只能从事一些简单刻板的工作。
疾病中期随着病情继续进展,认知能力会更加衰退,一些较远期的记忆力也会丧失,对时间及方向感觉混乱,不能分辨地点、时间和人物。例如:患者不知道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不清楚自己在什么地方。同时自我照顾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受到影响,患者的日常起居生活需要家人协助。此外患者的情绪和性格也可能会有所改变,例如:情绪不稳定,容易生气及激动;日夜颠倒,影响家人睡眠时间等。
疾病晚期患者会失去自我照顾能力,如:洗澡、吃饭。忽视个人卫生,大小便失禁,身体日渐消瘦,走路不稳,甚至卧床不起,生活起居完全依赖他人的照顾。此阶段的患者远期记忆也会受到影响,例如:个人生平中的重要事项和亲友也会忘记,无法认出家人等;说话和理解能力迟钝。有些患者还可能会出现一些精神症状,如:抑郁、幻觉、妄想、暴躁及其他行为问题等。
及早察觉对症下药
家人最好能及早察觉痴呆症的早期症状,并及时请教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及专业评估。
药物可以改善早期患者的记忆力及减轻症状,有减慢退化的疗效。
患者可接受心理及行为治疗。
对于不能治愈的痴呆症患者,家人可及早学习照顾患者的技巧及寻求适当的协助。
护理方法
家人应体谅患者,了解和接纳他的能力及需要,透过日常的关怀和接触,让患者对家人产生信任,这样会使照顾工作变得比较容易。
密切观察患者躯体及精神上的转变,以提供合适的帮助。
避免改变或移动家中物品的位置,为患者提供一个熟悉的家庭环境,以免造成患者的混乱,因为在熟悉的环境中可使患者情绪稳定,并可减低其压力及焦虑,增加安全感。家人还应注意设计一个安全的环境,避免因患者感知及判断能力上的衰退而引致意外的发生。
帮助患者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的饮食。应避免为患者选择太多纽扣的服装,可以用拉链或尼龙贴取代纽扣,以弹性松紧带取代皮带;不要选择系带的鞋子;协助患者养成洗漱的习惯;安排合理的饮食,不要太介意进餐礼仪,可用手拿取食物,亦可使用一些特别设计的碗筷,减低使用上的困难;食物要简单,最好切成小块,防止噎食;每天定时安排饮水时间,保证患者有足够的饮水量。
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弄脏被褥、衣裤,患者会为此而感到尴尬,照顾者也可能为了事后的清洗而感到不快,因此要定时带患者如厕,如患者行动不便,可考虑安置便椅。宜选择宽身的内裤;入睡前尽量少饮水,并在临睡前或半夜叫醒患者如厕;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类食品,防止产生便秘;为避免弄脏被褥,最好使用可方便拆洗的外套,或在床褥上加一块薄胶。失禁后切记不要责备患者。
为患者建立合理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使生活规律化。日间可为患者安排适当的活动,如:定时做早操、散步、看电视、适宜的运动、力所能及的家务等,避免过长的午睡。目的在于使患者适当地运用精力和脑力,以减缓衰退,同时可以避免患者因日间睡眠过多在晚间制造滋扰,影响家人休息。
经常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可通过日常的交谈、耐心的聆听、倾诉心事等帮助患者抒发感受,以减少情绪不稳及暴躁等情况。要鼓励患者多表达及与他人沟通。音乐、宠物和孩子等都可以增添热闹的气氛,有利于沟通的进行。
均衡适量的感官刺激可令大脑保持清醒,但过多、过少或不明确的刺激,反而会导致患者行为上的混乱。因此通过有系统的感官刺激,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使患者在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下,得到适量而又有意义的感官刺激,可减少患者的滋扰行为,改善语言表达、增加注意力和加强对周围环境的兴趣。
例如:患者居住环境的墙壁和地板避免选用容易使患者混淆的图案;在规律化的生活中添加一些变化,可在家庭的摆设中加入不同的色彩,因为刻板的生活、沉闷的色彩可令患者处于感官失衡的状态;控制环境的噪音,因过强的电视或广播的噪音,会令患者不能明白和处理过多的资料;利用与患者的每一个接触,提供感官的刺激,如:喂食时先让患者看一看、嗅一嗅食物;谈话时轻轻的拍按和抚摸;以及手、脚的按摩和音乐活动等。重要的是要注重患者的“贴身感受”。
唤起患者的回忆。随着患者近期记忆的衰退,加上判断力、语言、思维及理解能力的减退,患者会渐渐与现实环境脱节,以至造成与人沟通障碍。
8.家庭道德调查报告 篇八
一基本含义 调整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社会主义社会家庭道德的特点是:以社会主义道德为指导,夫妻之间以诚相见,互敬互爱,尊敬长辈,赡养父母,抚养教育子女,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等等。
二我国家庭道德现状 在夫妻之间,目前存在不道德行为的选项中,认知家庭暴力和婚外情占比最多。在对待老人方面,目前家庭中不道德行为主要是不尊重老人、不赡养老人、侵占老人资产和啃老。
在对待儿童方面,目前家庭中存在问题主要是重知识的掌握轻品德的教育、经常打骂儿童和过分溺爱儿童。
恋爱要找有情人,结婚要找有钱人;婚姻重要的是感情是否还存在,不一定非要白头到老;婚前财产各归各,有损夫妻感情;只要顾家爱孩子,偶尔感情出轨可以原谅等观念仍然存在。
三家庭道德出现问题的原因
造成目前家庭道德出现一些问题的原因,大家普遍认为是,拜金主义盛行、物质利益至上,导致家庭成员之间亲情淡漠、社会道德中的一些不良行为,对家庭道德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社会舆论对家庭道德建设缺少正确的引导、诚实守信缺失是社会一大问题,势必影响到家庭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和坚守、官员腐败案件频发,影响到公众道德的选择、不合理的教育考试制度导致家庭教育中出现重智轻德现象、一些媒体关于家庭问题的节目(栏目),过分渲染家庭成员之间因经济利益引发的纠纷或因婚外情引起的仇恨,缺乏对家庭道德的正面引导、一些电影电视文学作品对婚外情、第三者、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啃老(成年后在经济上过分依赖老人)等不良观念和现象缺乏正确的道德评判,影响了家庭道德建设。
四当前家庭道德建设领域面临的难点问题
1、家庭道德建设的复杂性增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化大分工的调整,从而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横纵向大流动。从望奎县的情况来看,2008年至今5年来,仅县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就向外输送剩余劳动力10万名。长期外出从事私营经济的人员不计其数。人员的流动,接触面的扩大,各种文化思想的影响和侵蚀,家庭美德建设的复杂性增强了,难度加大了。
2、婚姻家庭问题不容乐观
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不良风气也乘虚而入,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离婚率持续攀升。二是婚外情增加。从县妇联来信来访看,反映婚姻家庭问题的约占信访总数的80%,绝大多数是婚外情问题,严重影响了家庭文明和家庭稳定。三是家庭暴力升温。虐待家庭成员的暴力事件在全县各地时有发生。目前,基层妇联组织对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尚无能力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四是部分老人处境艰难。一些家庭尊老不足,爱幼有余,把孩子当作“小公主”、“小皇帝”,而把老人视为保姆”、“累赘”,在失去了劳动能力时,出现了“无人管”的现象,以至于有的因为赡养问题兄弟姐妹对簿公堂。对于有经济收入的老人,“啃老、弃老”的社会现象也日益突出。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现象。
3、家庭成员教育方式的不当教育动机的异变影响青少年的成长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有的家长一味追求孩子的分数,而不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培养,对孩子言行中表现出的道德问题,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有的家长为了追求高分,对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一味迁就,有求必应,结果分数上去了,却染上了许多坏毛病和不良习惯。二是家庭美德建设中家庭成员的导向性发生了异变。我们有些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子女中,在小家与国家的利益上重小家轻国家,在个人与集体的利益上重个人轻集体,有的教育子女读书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升官发财,什么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统统抛在一边,使一些子女从小就自私自利,唯我独尊,重利轻义。三是金钱关系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金钱关系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由于父母引导不当或过分溺爱,这种金钱关系也渗透到家庭中,孩子帮父母干家务要钱,考高分要钱,把钱看成学习、劳动的唯一动力,而不懂得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据我们调查,在望奎县的中小学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花钱泡网吧、雇同学写作业、打扫卫生的现象。
五家庭道德建设内容
1.尊老爱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重要规范。
2.男女平等。坚持男女平等的美德,是指既要反对“大男子主义”,也不赞同“夫人专政”或“妻管严”。
3.夫妻和睦。平等对待,相敬如宾,是夫妻和睦的关键,也是建立美满幸福家庭生活的关键。
4.勤俭持家。勤俭持家是我国传统道德中传播最久的美德之一,我们提倡婚丧嫁娶要从简,并不是淡漠人情、违背道德良心,而是弘扬淳朴、善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美德。
5.邻里团结。搞好邻里团结重要的是互相尊重。邻里之间应该以礼相待,互谅、互让、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六如何进行家庭道德建设
1. 在内容上,要求传统家庭道德与时代要求相结合 家庭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本身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并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家庭道德建设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任务和特点。进入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精神境界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使家庭道德建设具有了与过去不同的时代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家庭道德进行现代诠释和价值提升。所谓现代诠释是指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这个视角上对传统家庭道德的一种新诠释,它从时代的实践要求出发,把传统家庭道德与时代的现实要求联系起来进行探究。对传统家庭道德的现代诠释要求我们批判地继承传统家庭道德,赋予传统家庭道德以时代和现代化的新理解。
2.在机制上,要求道德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家庭道德建设要依赖每个家庭成员道德人格的完善,而道德人格的完善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因此,培养和完善家庭道德需要从自律、他律两方面着手。自律与他律是指道德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调节的两种不同方式。自律是社会成员诉诸理性,自觉地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自觉地遵守家庭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自觉地履行家庭道德义务。他律是指一定社会通过制定严格的家庭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并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甚至法律等手段,强迫社会成员履行家庭道德义务。在当前形势下,家庭道德建设要注重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就是要把主观与客观、个人的内心修养和社会外在的教化结合起来。家庭道德建设,首先必须通过公民个人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完善道德人格,努力做到“四自”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现实家庭生活中,大量存在不能以法约束的道德败坏行为,这就必须通过教化达到修身养性,使家庭成员自觉履行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但是,由于人们的道德水平千差万别,单纯依靠个人自律不足以维持良好的道德秩序,也不足以培养完善的道德人格。因此,除了通过教育以达到自律这一手段以外,还必须借助某种强制力量,从他律入手,依靠法律手段、社会监督、公众舆论、行政措施、乡规民约等,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规范和约束人们的家庭道德行为。特别要注意以下两方面:(1)要充分运用报刊、电台、电视等宣传工具,营造注重家庭道德的社会舆论和社会氛围。为此,必须通过树立正面形象,抨击不道德行为,帮助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家庭道德观。对于当前社会上一些关于家庭道德的不良流行语(例如,现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着一句话为找情人行为作借口:“没有情人是废物,情人太多是动物”。)不能回避,要坚决予以批判。特别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西方的性自由思潮,反对婚姻领域的享乐主义,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好爱情和义务的关系,促进和维护家庭和谐与稳定。(2)要把那些重要的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纳入法律法规,在对不道德、不文明行为进行严惩的同时,倡导和鼓励文明的、有道德的行为,树立社会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法制与道德有着相辅相成的有机联系,法律的权威性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保障家庭道德的遵守。例如,新《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这就是对违反或不履行家庭道德义务的一方进行经济上的制裁。
3.在方式上,要求道德教育与实践相结合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家庭道德建设不仅要求家庭成员有相应的道德觉悟,更需要有相关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否则难以做到“自律”。而家庭道德觉悟及相关知识和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因此,要对家庭成员进行家庭道德教育。
9.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篇九
收入不均
http://.cn2012年05月15日 02:4421世纪经济报道
5月13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正式发布全国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的发现包括,中国家庭储蓄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家庭,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储蓄率为60.6%。中国较高储蓄的根本原因是储蓄分布的差异,广大民众并不缺少消费动机,而是没有足够的收入。
在住房资产方面,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远高于市场想象和世界平均水平。城市家庭第一套住房市价与成本之比为4.4,城市住房收益可观。
该报告历时三年,对全国25个省份、80个县(市)、320个社区(村)进行了入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8438份,调查成果将建成中国家庭金融微观领域的基础性数据库,与社会共享。
家庭金融的相关数据直接反映了家庭在经济金融活动中的行为决策,对于央行进行宏观调控,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在美国,消费者金融调查(SCF)是美联储投入巨资与芝加哥大学合作完成的一项长期性调查。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为直观了解美国家庭财务受金融危机影响状况,甚至将本因2010年进行的调查提前到了2009年。而我国,之前在此领域仍是空白。
收入前10%家庭储蓄占比74.9%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全国范围收集并统计家庭金融行为的微观信息,主要包括:住房资产和家庭金融财富、家庭负债和信贷约束、家庭保险与社会保障、家庭支出与收入等方面内容。
报告显示,中国的高储蓄的根本原因不是没有足够的消费动机,而是没有足够的收入。目前,中国家庭的高储蓄率日益成为世界的焦点。政府一直在采取措施刺激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但效果甚微。
截至2011年8月,中国家庭总储蓄占总收入的19.25%,处于较高水平。然而从储蓄的分布来看,家庭储蓄分布极为不均。一方面,有55%的家庭在调查年份的支出大于或等于收入,没有或几乎没有储蓄。另一方面,收入最高的前10%的家庭储蓄率达60.6%,储蓄金额占当年总储蓄的74.9%。可支配收入占所有家庭可支配收入的56.96%,收入不均现象非常严重。也就是说,中国家庭储蓄都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家庭。
“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最有效的政策是减少收入不均。高储蓄的根本原因不是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消费动机,而是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收入去消费。”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西南财大经管学院院长甘犁教授认为,可以通过各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来改变收入不均的现象,从而实现中国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
提出的“工资增长和GDP增长速度要求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认为,增加消费可以通过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升级完成。
事实上,中国经济的结构正在改变,市场力量正在推动着消费力的提高。“消费力从2008年开始,每年提高0.7%。原因就是劳动力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廉价劳动力供给开始小于需求,可支配收入在提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微博)补充道。
自有住房拥有率近90%
报告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高于世界平均住房拥有率为63%的水平。2011年,中国城市户均拥有住房已经超过1套,平均为1.22套,农村为1.15套。我国的自有住房拥有率,农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
但这并不与市场上旺盛的刚性需求存在矛盾。
“一方面,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群离开已有房产的家乡,到外地或大城市生活,这是房产刚性需求的一种表现。”李稻葵解释。
另一方面,房产已成为中国家庭资产增值最快的财产。“拥有房产的家庭这几年都有很高的收益率,有房子的家庭还想买两三套。”甘犁补充。城市中第一套住房的总收益率均值为340.31%,第二套为143.25%,第三套为96.70%。
10.徐发根:为老年人营造温馨家庭 篇十
1998年3月,众埠镇老龄委成立后,年逾花甲的徐发根毅然舍弃了退休在家安享晚年的舒坦生活,义无反顾地挑起了镇老龄委主任的重担。他与全镇老年人的吃、穿、住、用、医和老年人的喜与乐、困和苦结下了不解之缘。
农村老年人工作千头万绪,徐发根不辞辛苦,一件一件地调查摸底,一件一件地狠抓落实。17年来,他凭着自己在农村40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双腿和自行车,走遍了众埠镇36个行政村、294个村小组和自然村,为9400多位老年人送去了党的温暖,为1436名困难老年人办理了家庭赡养协议书。当地老年人说:“徐发根主任用他的爱老之心,为老年人营造了一个温馨家庭。”
董畈村85岁的董学富夫妇,3个儿子因早年家庭房屋分配上产生分歧而都不愿供养父母,二老不得不住在原生产队的仓库里,村民们反映强烈。针对这种现象,徐发根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他先后7次到董学富老人的3个儿子家做思想工作,并邀请村支部书记一同上门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江西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为了让董学富三儿子董高源从内心自愿供养父母,徐发根不辞辛苦,冒雨步行6公里多的山路赶到董高源岳母家,请来了他的老岳母帮忙做女儿、女婿的思想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兄弟3人在徐发根的劝导和教育下,高高兴兴地签订了赡养父母的协议书。
现年75岁的界首村老人李大安双目失明,早年因婆媳相处不和而自立锅灶,单独一人住在村里的老祠堂里。徐发根得知情况后,先后5次到界首村委会商谈老人家庭赡养工作,并邀请村支部书记、妇女主任和在村里有一定威望的中老年人一起到老人的儿子马礼光家做工作。终于说服了马礼光夫妇自愿签订赡养母亲的协议书。马礼光夫妇携扶着母亲李大安老人回家的那一天,界首村全村村民拍手叫好,都称徐发根主任又为老年人办了一件大好事。马礼光的事例,启发教育了界首村33户子女主动签订赡养父母的协议书。如今,界首村除5名五保户在敬老院安度晚年以外,家庭赡养老人的户数达到100%。
11.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体会 篇十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08年12月老年糖尿病患者36例, 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WHO) 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 或空腹血糖 (FBG) >7.0mmol/L, 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中2h血糖 (2h PG) >11.1mmol/L。男20例, 女16例, 年龄60~82岁, 其中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5例, 糖尿病肾病4例, 糖尿病足感染1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例,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9例, 糖尿病合并眼底病变3例。
1.2 方法
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状况, 通过宣传资料、电话联系等方式, 从一般护理、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家庭护理指导。
2 护理
2.1 皮肤护理
加强个人清洁卫生, 保持皮肤清洁。经常用中性肥皂和温水洗澡;勤换衣物;避免皮肤抓伤、刺伤和其他伤害;避免使用过烫物品;注意观察皮肤有无发红、肿胀、发热、疼痛等感染迹象, 一旦出现症状及时治疗;女性患者应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 每天用温水清洗会阴部, 多饮水, 防止发生泌尿系感染。
2.2 足部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足部感觉迟钝, 容易发生损伤。应当避免使用热水袋和足部静脉穿刺;每天温水洗足时, 应先测试水温;洗完后家属协助仔细检查双足, 特别是观察足底有无破裂、水疱、伤口、鸡眼或脚癣等, 足趾之间有无红肿、皮肤温度是否过冷或过热、足趾间有无变形, 足背动脉搏动是否正常;双足干燥者可适量涂抹润肤膏, 但勿涂抹足趾间;选择适当的鞋袜, 切忌赤脚穿拖鞋和凉鞋。足部运动法:抬高下肢45°, 维持1~5min, 垂足于床边2~5min, 并做足部旋转和伸屈活动10次, 卧床休息2min。每天数次, 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
2.3 饮食护理
2.3.1 控制总热量:消瘦患者每天总热量为35千卡 (1千
卡=4.184KJ) , 中等体质量患者每天总热量为30千卡, 肥胖患者每天总热量为20~25千卡。
2.3.2 合理安排各种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
50%~60%, 主食摄入量为250g, 不能单食大米、面粉等细粮, 应加入小米、燕麦、黄米、绿豆、玉米杂粮。因杂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 使营养更均衡。脂肪占总热量的25%~35%, 摄入量为40~60g, 包括烹调食用油和食物中所含的脂肪, 烹调用油要以植物油为主, 如花生油、豆油、玉米油、菜籽油、瓜子油以减少脂肪堆积。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15%, 主食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 另外每天食用肉类50~100g, 豆、蛋、奶类50~100g, 即可完全满足机体需要。
2.3.3 少量多餐:每天不少于3餐, 每餐主食≤100g。
2.3.4 高纤维素饮食:蔬菜中含纤维素较高, 有排毒、通便作
用。所含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也较丰富, 是每餐必不可少的:豇豆、苦瓜、扁豆、黄瓜、韭菜、洋葱、胡萝卜、白菜、萝卜都是糖尿患者较好的食品。
2.3.5 饮食清淡:“清”是指低脂少油饮食, “淡”是指不甜、不
咸饮食。具体的说是不吃甜、少吃盐, 这对控制体质量、血压、血糖、血脂和血黏度十分有益。
2.3.6 少喝酒, 不吸烟, 控制总热量:消瘦患者每天总热量为35千卡。
2.4 运动疗法
运动可增加组织利用糖, 使血糖降低, 家属要督促或陪伴患者适当参加运动。患者应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和爱好, 选择轻、慢、缓的活动方式, 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骑车等。年纪较大、自理能力差的患者, 要协助其在室内或床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运动时间应选择在餐后1~1.5h, 每次20~30min, 1周≥5次, 运动强度从温和至稍剧烈, 以不感到疲劳为宜。注射胰岛素的老年患者, 应避开高峰时间进行运动, 并注意观察运动停止后数小时是否诱发迟发性低血糖。2.5药物治疗护理当饮食控制与运动疗法对病情控制不满意时, 需要考虑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时, 患者应按时按剂量服药, 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患者及家属随时观察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如在应用某种药物时出现不良反应或药效不佳时, 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 更换其他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的患者, 必须严格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方法, 做到种类正确、部位准确、剂量准确、按时注射、严格消毒并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的变化, 以便为治疗提供依据。
2.6 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 需要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 使其了解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及其并发症的危害性, 认识到糖尿病的可防性和可治性, 做到严格控制饮食, 适量运动, 合理药物治疗, 保持心情舒畅, 积极发现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结果
本组36例患者经过有效治疗与精心护理, 血糖控制良好, 病情均有所改善。其中15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出现心绞痛症状3例, 4例合并肾病患者中3例尿蛋白定量下降, 1例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痊愈, 4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减轻2例, 9例合并高血压患者均未出现心脑血管病变, 3例合并眼底病变患者中2例视力未明显下降。
4 讨论
12.家庭暴力调查报告 篇十二
1、家庭暴力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A、是B、否(A%B%)
2.下面哪一个问题说明家族暴力更准确?
A.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B丈夫对妻子的暴力C子女对老人的暴力 D成年人对未成年子女的暴力E说不清楚(A%B%C%
D%E%)
3.您认为夫妻间强迫发生性行为是否属于家庭暴力?
A是B不是C 说不清楚(A%B%C%)
4.您认为由哪个部门出面解决家庭暴力比较有效:
A公安机关(派出所)B施暴者单位C民调组织D妇联(A%B%C%D%)
5.您认为现行的法律、法规是否可以保障您不受家庭暴力的侵害: A可以B不可以C不知道(A%B%C%)
6.您认为是否需要一个专门针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或法规:
A没必要B可有可无C迫切需要(A%B%
C%)
7.您遭受过家庭暴力吗?
A.没有B有(A%B%)
8.您遭受过家庭内性暴力吗?
A没有B有(A%B%)
9.当遭遇家庭内性暴力时,您会如何处置?
A坚决反抗B默默忍受C打110报警D其他(A%B%
C%D%)
10.引起家庭暴力的起因:
A婚外情B性生活不和谐C子女教育矛盾D家庭收入低
E婆媳不和F家庭琐事(A%B%C%D%E%F%)
11.如果您经常遭受家庭暴力,而你又未提出离婚的理由是:
A自己在经济上无法独立B为了孩子不愿意家庭破裂
C不发生暴力时,二人感情还可以D丈夫打老婆理所当然(A%
13.家庭消费调查报告作文 篇十三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弟弟和我。
支出情况:
一、每月用水15方,每方水3.5元,每月的水费则是52.5元;每月用电约150°每度电0.71元,每月电费106.5元。天然气每方约1.4元,每月约用10方,一个月的费用约为14元。
二、每日油盐酱醋蔬菜副食品等费用约为二十元,一个月即600元。
三、因我家住房是按揭的,总价23万,所以每月月供1300元。
四、我参加辅导班费用每月为100元,平时零食每月200元;我的午饭钱每周50元,一个月即200元。弟弟寄宿家教家,每月700元。
小计:父母从事室内装潢设计职业,月收入为5000~6000元,全家人的花销共计3400元,占总收入的1/2,剩余2600元,用于储蓄,作为我和弟弟的教育储蓄金和家人疾病治疗的准备。
这些费用中,有很多是可以节省下来的。例如:水可以以循环利用的方式节约;每次用完电随手关掉开关;我的伙食费一周并用不了50元,至少可以节省20元;平时零时也应少买.能省的不该浪费。
家用支出的多少,也反映了家庭成员生活习惯的好坏。对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就要避免.今后我们全家人的生活习惯也更应改进。
通过“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综合性学习,我明白了我们应该有计划有目标地对待每一笔支出。要尽量地节约,以有限的支出获取更多。我还了解了一个家庭经济支出项目很多,除了各项正常运转之外,还要有计划的储蓄,以备将来教育及医疗之用。在这之前,我总认为父母的钱包就向个魔袋,想要多少,就能拿多少,花费的时候也很奢侈,没有一点金钱来之不易的意识。所以今后在花钱的时候就应多一点理性,少一点任性。
14.老年家庭调查报告 篇十四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本次所选36例患者均系我科自2006年9月30日-2009年3月31日的住院病人。其中男26例, 女10例, 年龄61~91岁, 平均 (75±2.62) 岁。均经医生诊断, 符合临床痴呆评定表 (CDR) 。其中血管性痴呆12例, 占30%。
1.2 方法
采取建立家庭病房的方式, 实施个性化、人性化护理干预及“家属互动式”健康教育。
1.3 结果
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 (GQOL) [2], 从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4个纬度上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问题行为发生率为0。对家庭主要照顾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36份, 回收36份, 显示家庭主要照顾者对护理干预工作满意率达98.7%。
2 护理干预
2.1 对家庭主要照顾者的激励与教育
家庭主要照顾者是指在居家环境下为需要照顾的家庭成员提供生活、情感、经济照顾的人。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主要照顾者为其提供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帮助与支持, 是长期照顾系统的骨干, 提供服务占长期照顾服务的80%。经受着体力、心理上的重负, 并影响到自身的生活质量。因此, 通过护理干预, 激励主要照顾者用坚定的态度适应生活上的改变。护理人员主动介入, 以热情、负责的态度, 循序渐进地与照顾者真诚沟通, 倾听其心理感受, 给予充分地理解和肯定, 引导其释放压力,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就家庭实际情况与之一起探讨患者的饮食起居, 康复锻炼等问题。制定个性化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
2.2 改善患者认知行为能力, 降低问题行为的发生
通过对家庭主要照顾者的访谈、交流, 搜集患者资料、评定认知、行为能力损害程度, 采取适宜的认知刺激疗法 (CSF) , 是一种综合的干预方法。通过护理人员的辅助、引导主动回忆或重温既往成功经历, 患者能够体验正向的情感、心境, 从而提高了生活满意度, 降低问题行为, 如自伤、伤人、走失、纵火等问题行为的发生。认知行为训练的原则是:联系实际、启发兴趣、诱导联想、耐心示范、反复强化。
2.3 家居环境与人性化设施改良
患者居室应光线充足、空气流通、环境整洁、温湿度适宜, 物品放置有序, 常用物品就近放置, 活动范围宽敞。改良生活设施便于病人活动:撤掉门槛、地板不打蜡、撤掉零碎物品、安装扶手、制作轮椅坡道、锯掉部分床腿便于起卧、家具尖锐的角和边缘宜修钝;洗手间夜间开长明小灯;用颜色鲜艳的标贴来帮助辨认开关;把电话放在显眼的地方选用加大按键数字。
2.4 个人护理方面
(1) 梳洗、穿衣鞋袜。利用粗柄牙刷有助于握紧, 用电动剃须刀降低受伤几率。选择宜穿脱的宽松开襟衣服, 用大纽扣减少扣扣困难, 裤腰使用松紧带便于穿脱, 用鞋抽和穿袜辅助器避免弯腰困难。 (2) 移位和就寝。转身和起床时可设辅助器, 睡床高度以脚着地为理想, 必要时在床尾系宽布带利以起床时拉着做起。 (3) 沐浴、如厕。浴缸内置防滑胶垫, 浴室地板上盖防滑地毯, 浴缸中可放置浴椅以便坐着淋浴。加高坐便器或用马桶增高器令患者较为舒适, 在坐厕安扶手。为方便患者夜间如厕, 在床边置大便接取器, 减少失禁或跌倒的危险。 (4) 轮椅和助行器的安全使用。经常检查轮椅的刹车制动手闸, 失效及时更换。在轮椅上放坐垫或水垫预防褥疮。定期检查助行器并更换磨损胶脚。
2.5 对患者居家日常生活上照顾原则
在患病中期, 患者时常会感到沮丧, 影响情绪, 生活懒散。应尊重患者, 不要指责嘲笑, 鼓励患者建立起健康的自我意向, 保持仪容整洁, 鼓励其会客, 积极参与家居活动, 增强成功感。照顾者应按患者的需要和能力给予配合, 灵活地运用照顾技巧, 注意家居安全。
2.6 饮食指导
(1) 合理搭配营养。老年痴呆病人消化吸收能力下降, 营养素吸收利用障碍, 应给予均衡、多元化膳食。如坚果、肉类、蛋奶含软磷脂、核糖核酸, 防止记忆退化。鱼油、胡萝卜、绿色蔬菜含丰富的维生素A, 保护大脑细胞免受自由基侵害。减少进食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食物。注意饮食中补充钙质。每日饮水6~8杯以上, 多吃蔬菜、全麦馒头等粗纤维食物, 预防便秘的发生。若便秘出现, 每天做腹部按摩, 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2) 吞咽功能不良的家庭护理。注意口腔卫生, 进食后避免食物残渣存留, 易诱发感染。避免进食坚硬、粘滑 (元宵) 或圆形 (蛋) 食物, 避免噎食。不可将豆腐和肉一起放入口中进食, 必要时用搅拌机加工成糊状喂食。吞服药物宜研碎冲服。食物不可过热过冷。提供安静的环境, 确保患者专心进食。每周测体重1次, 了解体重变化情况。
2.7 健身运动指导
根据个体状况选择适当的有氧健身运动 (散步、太极拳) , 健脑运动 (深呼吸、冥想、手指操) , 及打牌、下棋、拼图等娱乐活动。不可过劳, 每次30min左右。照顾者在患者锻炼过程中易产生过度保护倾向, 应避免。早期应在看护和指导下让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预防卧床不起。照顾者也不要以个人意志强拖患者运动, 多鼓励赞赏, 增强患者运动动机。
3 小结
家庭护理是当前老年慢性病护理的主要形式。老年痴呆患者迫切需要家庭护理指导。通过护理人员实施家庭护理干预, 使护士与家庭主要照顾者关系更融洽, 沟通更有效, 增强了照顾技巧, 降低了问题行为的发生。使患者及家庭成员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它在老年痴呆患者康复过程中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浩, 高普.实用老年病诊断与治疗 (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659.
15.老年高血压的家庭护理与保健 篇十五
一、不要以一次性检查来确定病情的轻重,从而忽视对病情的经常监测。要坚持医生检测与家庭自我检测相结合,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在一般的情况下,老年高血压患者要1个月去医院复查1次血压,把1个月内的病情如实地通报给医生,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对血压波动大的老年患者,在家庭护理时,要注意这样几种情况:一是要注意早晨血压急剧升高的现象;二是注意季节、气候、情绪及体力负荷强弱的变化:三是在降压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体位性低血压情況。特别是在卧位起床或站立时要加强监护,防止血压降得过低:四是注意有的患者到医院就诊时显示高血压,回到家中血压就正常的“白衣高血压”现象。
二、不要病情重时才用药,病情轻时不用药。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坚持经常用药,保持血压的稳定。对因经济不宽裕而不能坚持经常用药的患者,要向他们介绍那些既对症又较便宜的降压药品,帮助他们减轻经济负担,坚持长期服药。对疾病不予重视不愿长期服药的患者,要加强卫生宣教,坚持经常检测,使患者对高血压的危险性有一个认识。对容易遗忘的患者,可采取将服药与生活中某些必做的事情相联系的办法。如:起床、就寝、饭后,把药物放在醒目的位置,也可以用字体较大的标签标明用药剂量和服药时间,便于老年人记忆。对家庭的护理人员要教他们学会简单的测压,用药的常识,以便经常督促患者按时服药。
三、不要忽视对病情不利的生活习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给治疗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要控制好参加娱乐活动的时间,如:打麻将、打牌、跳舞等活动的时间不要过长或无节制。二是要控制好饮食,首先,要限制食盐摄取。与正常人相比,老年高血压病人对食盐感受性增强,减盐可以产生降压效果。然而,过度减盐,又有可能引起低血压,电解质紊乱、脱水以及由此产生脑梗塞等并发症。故此,我们要根据患者的特点,缓慢地将盐的摄人量控制在每天的8-10克。大约经过100天左右逐渐适应淡味的饮食。此外,还要想办法在调味晶上作文章,尽管减盐仍能让患者吃上可口的食物。其次,要戒烟和限制饮酒。吸烟并不是高血压的直接原因,但吸烟是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塞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老年高血压病人,护理人员要积极宣传吸烟的害处,规劝病人戒烟。多量饮酒会导致高血压,经医学调查表明,每日饮酒量超过 42毫升的人,脑血管意外发病的危险性增加。从对血压影响和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角度来看,家庭护理人员要控制患者饮酒,切忌过量。
16.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篇十六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影响最大的教育。它直接塑造一个人的人格、道德、修养、爱好、才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学生的家庭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未来公民的整体素质。对该地区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将有助于促进家校合作,提高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二、区域现状分析
我们学校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石头井沟口办事处,远离市区,服务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9000。当地主要经营果园和农产品,经济产品相对简单,所以规划为防护林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地区的人口逐渐减少,75%的人口生活在老年人中,一些人租用土地种植粮食和果园。代际教育和单亲家庭是这个地区家庭的特点。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受访者主要是初二至初九小学生的家长。共发出1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7份。
四、结果和分析
对从问卷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结合从访谈中获得的材料,得出以下结论:
(一)来自父母的教育背景:父母的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父母的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水平。调查显示,我校家长学历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家长约占总数的1。55%;高中学历的家长约占总数的5。1%。其中83。35%左右父母的学历在初中以下。
(2)从家庭收入来看: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家庭收入并不乐观,约68。65%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约26。74%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约4。61%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
(三)从父母教育观念来看: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关心孩子的道德教育,其次是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父母的教育观念变了,但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学习。从“投资孩子参加课余训练”来看,小学家长更注重“唱歌、跳舞、美术”,初中生家长更注重“文化课辅导”。从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满意度来看,小学生家长比较满意,初中生家长不太满意。
(四)从家长教育内容来看:仍然重视书本知识,课后很少看书。但从“你孩子经常做的家务”来看,几乎所有的学生在“扫地倒垃圾、洗衣服做饭”方面都做得很好。
【老年家庭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09-30
老年人赡养问题调查10-10
老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07-04
老年人体育健身调查06-10
老年公寓的可行性报告07-06
老年人生活状况评估报告07-24
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2041832808-17
关于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调查报告06-21
老年人精神文明生活状况调查表06-30
老年大学计划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