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特色饮食

2024-06-12

海南特色饮食(13篇)

1.海南特色饮食 篇一

习俗

因为海南的气候比较热,所以海南的饮食习惯比较清淡。少盐少油所以人们的也就自然而然地很瘦。

一般早餐在海南大多数的人会选择海南粉,炒粉等。粉的热量很低,也很容易被消化。

由于海南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人们的饭桌上多了很多薯类的主食木薯、毛薯、红薯、紫薯、山药等等,这些薯类主食有助于人体的消化,热量也不是很高。

海南菜也都会做得比较清淡,海鲜的营养价值很高,对身体也很好,文昌鸡,白斩鸡的做法也都是以水煮,清蒸为主。也会有一些地瓜叶、秋葵等青菜。饮食习惯很好,有规律所以人们身体都很健康。

海南的生活节奏很慢,人们很会享受生活,午睡过后你会发现大街小巷的茶馆,里面和门口都会坐满了人,大家喝一杯茶,就是一下午,饭后喝一些茶可以刮一刮油。提起海南我们都知道椰子,椰子是天然饮料,热量很低,对身体很好,椰子浑身都是宝,做法也有很多,可以做椰子糕,椰子鸡等等。

饮食习俗

因为海南的气候比较热,所以海南的饮食习惯比较清淡。少盐少油所以人们的也就自然而然地很瘦。

一般早餐在海南大多数的人会选择海南粉,炒粉等。粉的热量很低,也很容易被消化。

由于海南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人们的饭桌上多了很多薯类的主食木薯、毛薯、红薯、紫薯、山药等等,这些薯类主食有助于人体的消化,热量也不是很高。

海南菜也都会做得比较清淡,海鲜的营养价值很高,对身体也很好,文昌鸡,白斩鸡的做法也都是以水煮,清蒸为主。也会有一些地瓜叶、秋葵等青菜。饮食习惯很好,有规律所以人们身体都很健康。

海南的生活节奏很慢,人们很会享受生活,午睡过后你会发现大街小巷的茶馆,里面和门口都会坐满了人,大家喝一杯茶,就是一下午,饭后喝一些茶可以刮一刮油。提起海南我们都知道椰子,椰子是天然饮料,热量很低,对身体很好,椰子浑身都是宝,做法也有很多,可以做椰子糕,椰子鸡等等。

黎族的饮食文化一样多资多彩。黎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大米,有时也吃一些杂粮。做米饭的方法一是用陶锅或铁锅煮,与汉族焖饭的方法大体相同。另一种是颇有特色的野炊方法,即取下一节众筒,装进适量的米和水,放在火堆里烤熟,用餐时剖开竹筒取出饭,这便是有名的“竹筒饭”。若把猎获的野味、瘦肉混以香糯米和少量盐,放进竹筒烧成香糯饭,更是异香扑鼻,是招待宾客的珍美食品。香糯米是黎族地区的特产,用香糯米焖饭有“一家香饭熟,百家闻香”的赞誉。

“雷公根”是一种黎族同胞经常食用的野菜,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是极为可口的佳肴;“雷公根”也可药用,能消炎解毒。“南杀”是黎族同胞过去常吃的小菜,但“南杀”制作的卫生条件不易掌握,现已很少制作和食用了。

“祥”是黎族的风味佳肴,只有在节庆或贵客登门时才能吃到,有“鱼茶”和“肉茶”两种。

食鼠也是黎族的风俗,无论是山鼠、田鼠、家鼠、松鼠均可捕食。食鼠时,先把鼠投入火中烧一会,然后刮去毛,除去内脏,再烤或烧即可。

风味小吃

1.海南粉:米粉类小吃在海南非常普遍,海南各地有售,是特别有吸引力地方小吃。发源远溯福建省,近推海南澄迈县。传说是由明代一位姓陈的外来户传开。经过几百年变迁,福建粉早已具备地道的海南味。海南粉有汤粉、腌粉、炒粉等。吃法:腌粉淋以特殊佐料,配上葱花、香菜,味道首推澄迈;海口腌粉亦有名气。汤粉放在佐料汤中,以兼具清甜、淡酸、微辣的陵水县酸粉为最。炒粉以琼海市塔洋镇最为出色。 汤粉贵在汤好,汤用多种原料熬成,甜而不腻,甜中含酸,酸中藏辣。用这种汤冲调粉条。配上牛肉干、花生、竹笋、酸菜骨、辣椒等配料和佐料,“味道好极了”! 腌粉以腌技见长,一碗粉要用10余种佐料腌制,这些腌料往往是各店摊自制,据说配方密不告人。 炒粉妙在火候,炒时加猪肝、瘦肉、葱,并用生粉打芡,吃时再撒上胡椒,香味扑鼻。

2.海南鸡饭:鸡饭的主料是鸡和大米,最好的鸡饭选用“文昌鸡”。由于“文昌鸡”供不应求,一般鸡饭推档选用本地种杂色鸡,要求是刚成熟而尚未下蛋的鸡,以1至1.5公斤重为宜。大米选用上等新鲜的优质米,鸡是白切鸡,清汤中烫熟,皮色油黄,肉白且嫩,骨髓带血,吃来清甜爽口。 米饭的制法:一是猛火热锅中下鸡油、蒜茸爆香,随后倒进洗净滤干的大米翻炒,再加鸡汤调匀,加盖煮熟;一是将蒜茸或葱爆香的鸡油倒进普通方法煮熟的热饭中,加少许精盐和味摊,白切鸡佐酒,鸡饭随之,其味悠长。

3.海南粽:北方的粽为圆锥形,用粽叶包得小巧玲珑,内糯米,有花样的再在粽中加上赤豆、红枣。海南的粽则另有不同:由芭蕉叶包成方锥形,重在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腊肉、红烧鸡翅等。热粽剥开,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后有肉、蛋的浓香,香浓淡兼有,味荤素俱备,大开食者胃口。

4.海南火锅:俗称“打边炉”,在海南无论冬夏皆打边炉。这种火锅高档的以果子狸、蛇肉、龟肉配红枣、党参、淮山、枸杞煮汤,再加生鱼片海鲜、牛百页、鸡肉烫食,复有豆腐、粉条烫食,后有西洋菜、生菜、空心菜、小白菜等时蔬烫食,最后连汤带水吃完喝尽。吃得人人流汗(建省前打边炉,人们常吃得“三流”:流汗、流眼泪、流鼻涕,后“二流”皆因当时以炭头为燃料,烟熏火燎所致。建省后打边炉的燃料普遍改进,采用液化石油气或固体无烟燃料,后“二流”便没有了,但在偏僻乡镇或可体得到),气氛热烈。中低档的打边炉以羊肉、鸡肉、猪排骨代替山珍海味,人们照样吃得轰轰烈烈。

5.鸡屎藤稞仔:鸡屎藤稞仔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滋补品,以鸡屎叶和大米为原料精制而成。鸡屎藤具有滋阴壮阳、补气补血之功效,并且气味香淳,所以鸡屎藤稞仔汤一直是众喜爱的食物,特别是农历七月初一日,琼海市家家户户都要吃一碗鸡屎藤稞仔汤。

6.东山烙饼

那大狗肉:那大狗肉是与海南四大名菜齐名的美味,因为传统认为“狗肉不上席”,故“那大狗肉”没能挤进“名菜”之列。 那大狗肉产于儋州市那大镇,此处狗肉加工方法和佐料与众不同,所烹之狗,肉美骨香。狗肉吃法一般用火锅。其汤料有红枣、党参、枸杞、胡椒、熟芝麻等补药和南国独特调料10数种,将熟狗肉切块下到汤料中烫热即可食,香味浓烈,风味自出。 游客如不到儋州,则可在海口市东湖边循着狗肉香找到狗肉店,美美地吃一顿狗肉。据店主人称,此处狗采购于儋州,因而可视为“那大狗肉”。

2.海南特色饮食 篇二

一、黎族饮食文化

目前黎族人口达131万, 占海南总人口的15%, 分别聚集在五指山、东方、三亚、乐东、琼中、保亭、昌江、白沙、陵水9个市县, 黎族有“ (亻孝) ”、“杞”、“本地”、“美孚”和“赛”五个支系。黎族传统饮食习俗, 从形式到内容都十分丰富, 并形成特有的饮食文化, 在黎族饮食中, 有独特风味的有以下四种:

(一) 黎族“茅台”山兰酒

1. 特点

山兰酒是黎族的“茅台”, 称之为“biang”。山兰米含有极为丰富的营养, 以这种稀有树叶制成的酒饼更含独特悠香。山兰酒除了清醇可口、味美甘甜以外, 还有延年益寿、补气养颜和滋阴补阳的功效。消食去滞, 数饮愈伤生肌, 常饮驻颜长寿。黎家妇女生孩子之后, 都要喝此酒用以滋补养身, 去湿防病。

2. 制作方法

它是用黎族所居山区一种旱糯稻———山兰稻米和黎山特有的植物, 运用自然发酵的办法制成。制作时, 将山兰米蒸熟揉散成粒, 再把用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制成的“球饼”碾至粉状掺入其中, 然后放置在垫满芭蕉叶的锥形竹筐内, 上面也用芭蕉叶封盖。三天后, 朝下的竹筐尖部开始往置于筐下的陶土罐子里滴出浆水, 这就是山兰纯液, 呈乳白色。待山兰纯液滴干后, 竹筐内的酒渣还可再用黎族传统工艺进行酿造, 酿造出来的酒就是山兰白酒。逢贵客共临或重大节庆, 一家开坛举寨飘香。由于酒与糟混在一起, 为了不致喝进糟, 便用竹竿插入坛, 众客齐吸, 古人有“竹竿一吸胜壶觞”的诗句。

(二) 竹筒饭

1. 特点:

米饭软糯, 富含竹子的香味

2. 制作方法:

以山兰稻中的香米为原料, 砍下家种的粉竹或山里长的山竹, 锯成一节一节的竹筒, 然后装进适量的香米和水, 再用香蕉叶将竹筒口堵严, 放到炭火里烤, 烤至青竹变焦, 饭便熟了。

(三) 南杀

1. 特点:

“南杀”有一种浓郁并独特的气味, 常吃“南杀”可以清除体内毒素和身体内的杂质。特别是黎族砍山栏, 收拾焚烬余杂的劳动时, 灰尘冲天, 吃了“南杀”可排除被吸进肺部的尘埃。

2. 制作方法:

“南杀”是黎家酸菜。“南杀”的腌法:一是将黎语叫做“里嫩” (剥去叶子取其幼茎) 或“芝温” (取其幼茎和叶子) 的野菜, 用冷饭和水冲调, 入坛密封一个月, 让其发酵成为独特气味的酸菜;一是把牛或山鹿的脊椎骨斩碎, 也可将田蟹、小青蛙、蚂蚱和其他小动物切碎, 与半熟的热干饭拌调, 加进量食盐或盐水, 入坛封存, 经过一个月以上甚至一两年时间发酵一取出食用。

(四) 鱼茶

1. 特点:

鱼茶味酸而微咸, 甘香可口, 诱人食欲。吃白沙鱼茶, 一次怯之, 二次适之, 三次瘾之。闻时臭, 吃时香, 咬食时柔软且稍韧, 气爽神清。

鱼茶其实是一种特制的鱼。因食用时要用水冲泡, 喝其水, 食鱼肉, 和泡茶的方法类似, 所以“盗”了茶名。

2. 制作方法:

把鱼的内脏取出, 将鱼洗干净, 切块加盐, 腌上一二个小时。挤干盐水后, 掺入凉米饭、酒曲或炒米搅匀, 再装进没有油渍的坛子里, 加盖密封。夏季放至7-10天即可启盖食用;冬天, 则放半月或一月方可食用。密封过程十分忌沾到油, 否则便会腐烂。

二、推广海南黎族美食

(一) 利用报纸、电影、电视等媒体以及多种机会宣传黎族饮食文化

海南地方政府应当善于发现、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影、小说、摄影、演艺等形式宣传推广黎族饮食文化。

(二) 召开黎族饮食文化展示与招商推介会

黎族在历史上曾经创造出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比如黎锦、竹筒饭、船型屋、打柴舞等等, 有些已经被人们熟知, 但黎族美食不为人们熟悉。相对于云南纳西族、哈尼族等民族文化来说, 黎族文化内容更为丰富, 类型更为多样, 但是, 海南黎族饮食文化之所以没有成功地在旅游市场上树立品牌, 吸引旅游者, 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黎族文化的包装和推销力度有很大关系, 也与黎族自身对待自己饮食文化的态度有密切关系。

海南省政府利用和搭建各种平台, 采取多种方式, 对外积极推荐黎族文化项目。展示和推荐的方式可以多样化, 既可以由省政府召开黎族饮食文化展示与招商推介会, 也可以由各市县推荐黎族饮食文化项目, 省电视台策划黎族饮食文化的展示与宣传节目, 形成“政府做黎族饮食文化项目品牌、企业投资黎族饮食文化产品”的格局。

(三) 民族元素做招牌

海南菜文化的欠缺, 是海南菜发展的软筋, 挖掘、收集、整理海南菜文化史料, 更多地注入海南菜文化元素, "克隆"包装出时髦的新黎菜, 突出品味, 突出情韵, 将使海南旅游更加具有独特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增添国际旅游岛的魅力和吸引力。

文化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灵魂, “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 饮食文化特色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成功的关键。没有文化的饮食必将失去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难以得到可持续发展, 一个“美味”的海南国际旅游岛, 令人期待。

摘要:本文通过浅析黎族饮食的发展, 挖掘其市场, 宣传其文化, 向世界推广其特色, 使它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亮点。

关键词:黎族,饮食,文化,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南民族学院编辑组《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上、下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出版

【2】周智武海南岛的开发与黎族饮食文化的发展中国科技信息2005 (14)

3.香港特色的饮食符号 篇三

记得曾看到一份调查,90%以上的香港人认为,最有香港特色、最能代表香港本土的食品,是公仔面——即食面。其实,即食面不是香港土产,也属舶来品。

方便面官名即食面,日本是研制即食面的祖师爷。日清公司就是即食面的“元祖”,故而日清出品的“出前一丁”,可谓方便面中的品牌,较同类即食面要贵一点。这个“贵”,自然是相对的。在香港,5包装的正宗日产的“出前一丁”约卖30港元,比港产的“出前一丁”贵一倍。

可见,即食面这样的大众化食品,原来也是讲究品牌的。不能因为其为大众化的消费品,就可以忽略品牌和质量。

想当年日本的“出前一丁”第一次在香港露面时,并不是人人都能够接受的,但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1960年代正值香港经济起飞,港人生活节奏加快了,即食面的方便、快捷、科学的优越性,即时体现出来。

很快,香港本地也研制出即食面,价钱自然比“出前一丁”便宜,因商标是一个人形图案,广东话称人形为“公仔”。一时,公仔面就这样叫开了,且很快成为香港不分贫富,男女老少最受欢迎的食品。

公仔面又叫车仔面。车仔面原意是香港的流动食摊,一只炉子装在拖车上,现煮现卖类似从前上海的流动馄饨担。公仔面的问世减轻了这些流动小贩的劳动顺序和时间,港产公仔面价廉物美,是真正的平民食物。故而这些流动小贩率先以公仔面替代切面,再按传统的汤底加上广东人爱吃的牛腩、八爪鱼丸等上海人讲的“浇头”,成功地将即食面本地化。

车仔面看似普通,但想做出品牌,一要“浇头”选料多样,二要入味,最忌面归面、汤归汤,味道互不渗入。在香港居住时,因疏于烧饭,常常光顾住处附近的茶餐厅吃车仔面。那种茶餐厅车仔面,“浇头”可谓中西合璧多元化:西式的即为自煎几块午餐肉加个荷包蛋,中式就很考验厨艺了。我通常最喜欢烧得酥烂浓油赤酱的牛腩、新鲜包韭菜饺加墨鱼丸,再加口感极浓的宽汤及下得细韧滑爽的即食面条,总共11元。如要加杯冰镇饮料只需18元,在香港属平民价钱,却可笃悠悠享受口舌之福,还有冷气、大屏电视及街坊亲情式服务。一般茶餐厅的车仔面都选用本港产的即食面,如你指明要用日清的“出前一丁”做面底,那就要加几块钱。其实,港产公仔面无论口感还是味道,都与日产不相上下。

一般港人家庭都储有各种即食面,遇到台风暴雨不想出门,就可泡一块速食面,煎一只荷包蛋及一块午餐肉或方腿作浇头,加点麻油,热辣辣美滋滋地边看电视边品尝。

香港公仔面售价极便宜,超市特价时,10元可以买6包公仔面。我通常不用面中的汤底原料,只取其面,然后开一罐史云生鸡汤,将其煮沸泡面,再生灼几条青菜,去烧腊店斩一盆叉烧,刹时碧绿生青的青菜配油红的叉烧、金黄的汤底,是很可口又很开胃的一餐。可见贵的不一定好,便宜的,也不一定就是没有享受。公仔面如鲁宾逊漂流记里的“星期五”,一个忠实憨厚的下属,你不想到他时,他默默地陪伴在侧,随时待命;需要时,任你如何调配,都可以提供一等一的服务。

港人早餐吃方便面,有如上海老百姓早年吃大饼油条豆浆一样,已成为香港地道的文化符号。一般香港人都在茶餐厅解决早餐。在有A、B、C、D多种选择的早餐套餐中,即食面总是最多的选择。而且90%的港人都认为,身在香港之外最怀念的香港食物为公仔面。

云吞面上榜《米其林》国际权威饮食指南《米其林》在2008年12月正式发布:经20名专业美食家一年多的匿名造访,港澳两地共有251间餐厅上榜《米其林》,而香港就占了202间,不愧为“美食天堂”之称。当然,能晋级年逾1200万发行量的《米其林》,多为高消费的五星级酒店内的餐厅,但是,消费仅只数十元的大众茶餐厅,竟然也有24家上榜,其中包括位于跑马地的“正斗粥面店”。20元一碗云吞面的大众食肆,也能堂而皇之登上《米其林》,这里除了评定员的细心公正客观以外,也可见云吞面等小食已深入港人生活中。

位于港岛跑马地的“正斗粥面店”,在跑马地成和道。跑马地是香港高尚住宅区,不少明星名人都聚集该区。“正斗”店面外观相当平民,与一般茶餐店装修摆设无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曾光顾那里,但这不影响它的价钱,一碗云吞面仍卖20多元,“正斗”老板何冠明,与太太一起赤手空拳、正儿八经斗出这样一家小本经营的“粥面店”,并在九龙国金中心等都开出了分点,此番又上了米其林榜。但他说他不会借此加价,更要全力做好这门生意,以免坏了“正斗”的牌子。这样做生意的态度,难怪小小一碗云吞面都可以发得旺旺火火。据悉,他将在东南亚开“正斗”分店。

一碗正宗的云吞面,如“正斗”的云吞面,应该是汤清云吞透明如水晶(一般港式云吞内馅都是虾肉),面条润滑有弹性。我们常说“冲向世界”,“与国际接轨”,香港的云吞面,倒是老早就走向世界了。

早在1973年,纽约唐人街的“云吞面食公司”,已将云吞面带出香港,带到美国。多年来,随着华人移民的增加及中国食品的盛行,该公司已成全美最大的面食制造商,而店名冠之以“云吞面食公司”,可见云吞面在华人心目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怀念上海阳春面

我从小喜欢吃面,特别爱吃小吃店的阳春面,宽汤飘着碧绿的葱花,下得软硬适中,滑韧爽口,再洒上些许胡椒粉,真是好吃。不知为什么,家里就下不出这样可口的阳春面。家里下面全靠鸡汤来吊,而且不知为什么,总是汤归汤面归面,汤里的鲜头就是进不了面里。后来知道,一碗好吃的阳春面靠的就是下面师傅一手硬功夫,所谓平实里面见真理。

所以,从前去沧浪亭、老半斋等老字号吃面,我不爱“过桥”,宁可先吃完光面(阳春面),再空口吃面浇头,因为阳春面那种单纯的朴实的香味,一过了桥,就给掩盖掉了。那些老字号面馆,即使下一碗利润极低的阳春面,师傅们也认认真真绝不马虎,宽汤细面,盛在一只大蓝边碗里。热腾腾香喷喷的阳春面,从名字到实质,很有一种温老暖贫的情怀,并且有一个很灿烂的名字——阳春面!平头百姓乐观开朗笑对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在一碗阳春面里也折射出来。可惜时至今日,好像餐饮店都不见阳春面。谁进门只叫一碗阳春面,肯定遭人白眼。

4.凉山特色饮食 篇四

太平香角

特点:该菜将鸡丝、火腿丝、香菇、菲黄等原料下锅炒香,用威化纸包裹成型,挂脆皮浆下四层油锅炸至成熟。此菜色泽金黄、皮酥馅嫩,咸鲜醇香适口,为西昌醉太平酒楼自创菜品。

出品:醉太平酒楼

地址:西昌市新村

电话:0834-3952488

霍香鲫鱼

特点: 此菜选用鲜嫩的霍香叶汁与邛海优质鲫鱼烹制而成。成菜具有色泽红亮,入口细嫩、鲜香,并具有特殊的霍香香味,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具有理气镇痛,调中下气的功效。

清蒸毛蟹

特点:此菜选用邛海名贵毛蟹,采用清蒸的方法烹制成菜,上桌时配清淡典雅的毛姜醋,更突出了蟹的鲜香。此菜最大的特点是色泽鲜红,形态完整,鲜嫩无比,营养特别丰富。??

桑拿虾

特点:该菜选用邛海优质大虾,盛放于特制餐具中,再将鹅卵石烧红,置于特制餐具之下,注入冷水,高温石头遇冷水产生大量蒸汽,将大虾汽熟,配麻辣、鱼香、姜汁、椒麻四个味碟即成。此菜烹制独特,色泽彤红,虾鲜肉嫩,味型多样,择喜而从,原汁原味,清爽宜人。

雪花猪蹄

特点:该品选用高山无污染云豆与猪蹄精心炖制而成,云豆饱满,鲜香味浓;猪蹄完整,皮软肉嫩,鲜香脱骨,汤汁稠浓,色白如乳,清爽不腻。该品营养丰富,有较高的滋补作用。

出品:中山宾馆

地址:西昌市土城巷(民政局内)

电话:0834-2169672

素烧大脚菇

特点:该菜选用大凉山野生优质大脚菇,配大小均匀的独蒜、青椒烹制而成。此菜选料独特,味道鲜美醇香,清淡爽滑、柔软细嫩,无污染,营养价值高,是一款最具凉山特色的菜肴。

牛肉豆腐脑

在传统豆腐脑的制作上加以改进而成。主料为牛肉和豆腐,制作讲究,先将牛肉制为粉蒸牛肉加入豆腐,配置油酥黄豆等,用料多样、麻辣、鲜嫩、酥香,可口兼备,色泽美观、营养丰富又利于消化,食后回味悠长。该小吃在西昌独创一家,别具一格,深受本地和外来客人的喜爱。

出品:思味小吃

地址:西昌市西门坡(长征影剧院侧)

电话:0834-3222370

烫皮蒸饺

该蒸饺系祖传上乘工艺小吃。主料为鲜猪肉和上等面粉。采用特殊的烫面和面法,皮薄味鲜,制作精细,馅心细嫩化渣,佐料适当,适口不沾牙,加上红油蘸水,色、香、味、形俱佳,鲜香爽口。该小吃在西昌独此一家,别具一格,深受本地和外地消费者的喜爱。

出品:思味小吃

地址:西昌市西门坡(长征影剧院侧)

电话:0834-3233257

彝族砣砣肉

选用本地猪种,30斤左右,由于所选小猪终年敞放在山上,活动自由,肌肉比较结实,其肉软糯喷香。砣砣肉不能煮软,则一煮熟即起锅拌上盐、海椒、花椒等佐料,特别要加上木姜子,拌在砣砣肉里,具有奇特的香味,既香又嫩又鲜。

5.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 篇五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26日 15:53

中国饮食文化,由于特定的经济结构,思维方式与文化环境,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即艺术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选料精良

选料,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是做好一品中国菜肴美食的基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巧。每种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辅料、调料等,都有很多讲究和一定之规。概而言之,则是“精”、“细”二字,所谓孔子所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所谓“精”,指所选取的原料,要考虑其品种、产地、季节、生长期等特点,以新鲜肥嫩、质料优良为佳。如北京烤鸭,选用北京产的“填鸭”,体重以2.5公斤左右为优,过大则肉质老,过小则不肥美。有时还要根据菜肴风味,对选料进行特殊处理。如杭州名菜“西湖醋鱼”,用的是湖产活草包鱼,虽鲜美,但肉质松散并带有泥土味,须装入特制竹笼,放入清水“饿养”2天,一待肉质结实,二待脱去泥土味,再加以烹调,便更为鲜嫩味美,且有蟹肉滋味。再如北京名菜涮羊肉,选用内蒙当年产的小尾巴绵羊,且是阉割的公羊,体重20公斤左右,宰杀后放在冰池里压埋2——3天,取出切片,才能色鲜、肉嫩、不膻。所谓“细”,指选用最佳部位的原料。如名菜“宫爆鸡丁”,就要选用当年笋鸡的鸡脯部位的嫩肉,才能保证肉味鲜嫩;“滑溜肉片”,必须选用猪的里脊部位的肉,方合标准,吃起来嫩滑味美;“荷叶粉蒸肉”,要选用五花肉,才能汁润不干,肉嫩清香。

精良是以丰富为基础的。中国饮食从种类上说无所不包,天上的,地下的,水中的,地底的,植物、动物,几乎无所不吃。如单从动物种类上看,除了鸡、马、牛、羊、猪、肉、驴等普通动物外,还有蚂蚁、鼠、蛇、猫,甚至蝎子,甚至蛆(如所谓“肉牙菜”)都吃。不仅日常的鸡肠成为美食,动物身上几乎所有部位皆可食用,且越是离奇,就越成为独特的佳肴,如象鼻、猩唇、熊掌、鹿尾、蛇胆、猴脑,甚至连各种动物的生殖器也成为了壮阳补虚的美味佳肴,如鹿鞭、狗鞭、金钱肉、虎丹等。一些味道怪异的食品,也成为了美味,如酸菜、苦瓜,而大逆饮食之道的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

汉唐时代,习惯于将美味佳肴称作“八珍”。大约从宋代开始,八珍具体指称八种珍贵的烹饪原料。到了清代,各种系列的“八珍”不胜枚举,主要指的是八种珍稀原料组合的宴席。如“满汉全席”的“四八珍”,即指四组八珍组合的宴席。四八珍即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各指32种珍贵的原料,具体是:

山八珍:驼峰、熊掌、猴脑、猩唇、象拢、豹胎、犀尾、鹿筋。

海八珍:燕窝、鱼翅、大乌参、鱼肚、鱼骨、鲍鱼、海豹、狗鱼(大鲵)。禽八珍:红燕、飞龙、鹌鹑、天鹅、鹧鸪、彩雀、斑鸠、红头鹰。

草八珍:猴头、银耳、竹荪、驴窝菌、羊肚菌、花菇、黄花菜、云香信

6.意大利饮食文化的特色 篇六

你现在看到的意大利这个“国家”,其实是150年前才统一的,长久以来,这只深入地中海的长靴是由20个不同的国家组成,各有其独特的文化。因为这种各自为政的历史背景,意大利各地的料理也枝繁叶茂地各自发展出自己的风味,光是意大利面的种类即高达200余种,更不要提意大利最平常饮料─葡萄酒,竟然有1000多种。

2、舒适自在的用餐气氛

如果就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三大菜系―中国料理、法国料理、意大利料理做个比较,口味难分高下;而就餐馆用餐的气氛与礼仪上,中国人随遇而安,口味好最重要,装潢、陈设、规矩则随意;法国人喜爱排场,处处要摆谱,长短刀叉、大小杯盘林林总总,非让你头昏不可;意大利刚好取其中,因为吃饭这件事情如此重要,加上意大利人天生的热情豪放,融洽而自在的用餐气氛让你可以敞开胸怀大吃大喝,小小的失礼是可以被原谅的,毕竟你是在餐桌上嘛!

甚至服务生还会频频对你挤眉弄眼,热心地推荐他们的招牌菜,据说意大利人吃饭时最容易建立友好关系的时刻,洽谈生意之后,他们喜欢一起用餐,因为用餐时,意大利人喜欢谈自己、谈家庭、谈出生地,同时他们也对你的背景有浓厚的兴趣,如果你们双方有小孩,那这顿饭可能要吃不完了。

3、无法抗拒的丰富佳肴

在意大利旅游你很有可能会被强迫吃下很多食物,一直到肚子撑得圆圆的走不动路,这源于意大利人出了名的好客!事实上,一顿完整的意大利餐也确实份量惊人,通常服务生一定会先送上一盆热呼呼的面包,好一点的餐厅是自己烘培的,次一等的是外面买现成的,总之是必备的;通常还会有火腿片、香肠片放在桌上供你取用,这只是餐前点心喔!

而“开胃菜”(Antipasto)则是为开启你对接下来的美食的憧憬,最具代表性的开胃菜是密瓜火腿,酥软香甜的地中海蜜瓜(ProsciuttoMelone),搭配细腻偏咸的帕玛火腿(ParmaHam)薄片,风味绝佳。

接着是一道意大利面食,这还只是“前菜”(PrimoPiatto),以米饭、面食或是特产的玉米团为主。吃完意大利面食之后,会上一道蔬菜水果沙拉醒醒胃,稍作休息之后,就上主菜(SecondPiatto),可能是鱼或肉,加附一碗汤。然后是甜点(Dolce),并以浓醇的Espresso咖啡划下完美的句点。

在你吃饭的时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和胃口来点菜,完全依照你个人的喜好,前菜、甜点、主菜……任你选择。由于现在意大利的年轻人也越来越重视身材的保持,所以不点全套的餐饮是可被接受的;不过,如果你酒量尚佳,建议可以点一壶葡萄酒佐餐,意大利的任何餐厅都有品质不错的葡萄酒,服务生会用瓦瓮盛一壶葡萄酒给你,那带着果香或皮革香的酒味,未饮即醉人。

去意大利旅游要注意什么

1、意大利是冬雨型国家,每年10月到来年4月之间,雨水较多。请别忘记带雨伞。

2、意大利素有小偷多的恶名。当然,游览之地人难免复杂。但是,通常游人看到的,且深受其害的贼们,并非意大利人。他们多为吉普赛人,多成群结对出现,多小孩妇女。所以,请注意把包、照相机等物品置于胸前等安全处。

3、在意大利似乎有这么一条:物以老为贵。所以,古街、古楼、古董......连旅馆也是老而旧(当然住得也舒服)。这正是意大利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地方。五星级现代化酒店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找到,而意大利有千年、百年历史的,独有此家--物还是以稀为贵!

意大利的宾馆一般不提供牙膏、牙刷、拖鞋;洗澡间一般有一根紧急报警绳;

7.海南特色小吃产业化研究 篇七

一、海南特色小吃现状

海南特色小吃品种不少, 历史也很悠久, 比如“海南粉”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是海南特色小吃的典型代表, 本地人最喜爱的小吃之一, 也是海南人摆婚宴, 节日必备的珍品, 美味, 历史文化悠久, 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海南粉可跟桂林米粉、过桥米线相媲美, 但并不被外界所知, 真正扬名于外界的小吃不多。一提到某个地方就会想到对应的特色小吃, 如武汉的周黑鸭, 桂林的米粉, 山西的老面馆, 天津的麻花, 山东的包子, 然而海南的却没有, 这无疑是一种品牌的缺失, 再相对于外国的“麦当劳”、“肯德基”等又缺失了在全国开连锁店的管理经营, 这个都是品牌与管理经营的缺失。海南特色小吃种类多样, 至少也有一百多种, 深受本地人喜爱, 但海南特色小吃大多藏以街头小巷中, 不容易被发现, 较多经营分散, 主要是家庭作坊和个体摆摊经营, 小吃行业要想有所发展, 需要走产业化道路, 需要政府政策扶持, 建立行业协会, 创立相关标准。才能克服海南特色小吃分散经营的局面, 利于品牌的建立, 走出海南, 走向世界。

二、特色小吃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规范化管理。

在小吃市场上, 门槛低, 成本小, 很多经营者都可以进入, 缺乏行业标准, 这就导致了小吃业的不规范, 造成了“乱”、“散”、的局面, 而且对于小有规模的小吃, 例如:阿福嫂的抱罗粉, 虽然在海口开起了连锁店, 但也缺少完备的规范化操作, 缺乏经营管理的经验, 把小吃作为一种品牌来经营, 还有待提升。

(二) 宣传力度不够, 影响力不足。

大多的小吃的经营者, 在小街上发发传单, 认为这就足以达到宣传目的了, 或是认为自家的美食历史悠久, 通过“口碑”自然有顾客上门,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种经营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竞争已经不适用了, 不仅要酒香, 而且要大力宣传, 才能提升影响力, 赢得竞争。而海南本地媒体对小吃的相关报道也较少, 海南大多作为一个旅游点, 更多的注意力都在宣传大海、蓝天、沙滩等美景, 酒店上, 小吃只是作为蜻蜓点水式的宣传, 很多旅客都不太知道海南的特色小吃都有哪些, 更谈不上影响力了。

(三) 缺乏品牌意识。

目前, 很多特色小吃经营者从事这一行业更多是为维持生计, 大部分业主从未想过经营的小吃可以实现大规模发展, 更谈不上品牌的建立了。福建的“沙县小吃”, 桂林的“米粉”等这些都已成为该省的小吃品牌, 需要向它们学习, 建立自己独特的品牌, 特定的品牌经营模式, 走出省外, 走向世界。

(四) 卫生环境较差, 安全没有保障。

很多小吃的卫生环境很差, 在框里的筷子、勺子, 卫生大都是得不到保障, 不知是否已真正的消毒, 吃的环境也较差, 旁边是随意扔的塑料袋, 其他小吃垃圾, 并且很多小吃的原材料卫生安全令人担忧, 例如海南粉, 据了解, 很多海南粉的生产商大都是来自于小工作坊, 拿箩筐直接把粉放在户外, 卫生没法保障, 离产业化的发展距离遥远。

(五) 缺乏相关的经营管理人才。

市场上经营者大都是农民出身, 没有良好的服务、质量、品牌意识, 自身素质不高, 大部分都是凭自身的经验来经营小吃, 他们也没太多学习机会, 眼界和营业思路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然而他们却是海南小吃的主体经营者, 这无疑是海南小吃产业化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 没有创新思维, 大多是跟风, 谁家的小吃多人买了, 赚钱了, 也跟着去卖, 没有自己的特色, 大都是重复性建设, 还分散了海南特色小吃的固定形象, 同一种小吃, 服务不一样, 口感不一样, 这都是小吃产业经营管理出现的问题。

三、海南特色小吃产业化发展建议

(一) 加强行业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肯德基”和“麦当劳”等洋快餐的发展, 遍布全中国, 主要依靠严格的标准化操作流程。每一个步骤都规范化、标准化, 做到口感稳定, 不管在那个地方吃的味道都一样, 保障了其品质。统一的店面, 统一的环境, 统一的服务, 统一的服装等等, 有了标准, 操作起来规范化, 利于管理,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二) 加大宣传力度, 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海南有很多国际赛事, 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些机会, 大力宣传海南特色小吃, 让外来的游客认识和了解, 有机会品尝到海南特色小吃, 体会到其文化, 做好每一种小吃背后历史意义的宣传, 我们同时要挖掘自身特色小吃的历史故事, 融入到小吃文化里, 结合绿色海岛, 健康养生度假胜地, 做成品牌宣传。特色小吃品牌一旦建立, 其知名度就会赢得更多顾客的信任和支持, 在培养品牌知名度的过程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特色小吃不只是旅游业的附属品, 其本身就是很好的城市名片。

(三) 加大卫生管理, 保障食品安全, 改善饮食环境。

政府要出台相关的卫生管理规定, 让营业者都按照卫生标准执行, 保障食品的安全, 做到食客吃得放心。同样是米粉消费类, 政府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 从2006年就开始出台米粉预包装上市的制度, 对米粉从生产加工到餐饮消费全链条进行监管, 确保人民群众食用米粉的安全, 引导小吃消费产业化发展。在经营店面环境上, 店面环境也要做到干净, 整洁, 让食客能愉悦的品尝。

(四) 引进专门的管理人才。

小吃业是随着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而不断发展的, 社会上多得是经济的管理人才, 然而这些年小吃行业的快速发展, 急需要这类行业的管理人才, 是一种品牌的经营, 如何把小吃产业化, 打出本地特色, 赢得外界的认可, 走向全国, 是需要专门的人才策划和经营的, 可引入专门人才对其进行经营管理的培训, 多参加国内外小吃交流会, 相互学习经验。

(五) 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和宏观调控力度。

制定相应的行业发展规划体系, 对经营者的进入、退出、质量管理、价格体系、卫生体系、环保体系、顾客投诉等事项进行规范化运作, 以增强小吃行业的整体运行效率。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管力度, 从原料购进、生产、清洁等环节入手, 严把食品安全卫生关。政府不仅从监管规定的支持, 更要从市场方面进行支持, 举办海南特色小吃的展览, 展览各个市县的特色小吃, 让大家前来购买品尝, 评比那家的小吃最美味健康, 深受食客欢迎, 就可进行支持营业, 帮助其大力发展, 代表海南特色小吃向外发展, 鼓励其他小吃积极发展。

四、结论

总之, 海南特色小吃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产业化已开始有起步, 海口骑楼小吃街就是一个例子, 但离产业化和规范化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海南特色小吃产业化的发展还可以带动本地的副产品发展, 比如小吃的配料:酸菜和酱料等, 为小吃行业添加附加值, 带动相关食品发展, 提升饮食行业发展潜力。

要想提高决海南特色小吃业的竞争力, 促进其发展, 需要政府和经营者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为特色小吃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加强与省外交流合作, 学习台湾小吃的成功经验, 举办小吃推介会。同时, 小吃从业者也需从自身做起, 多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 提高经营管理, 扩大知名度。

参考文献

[1]薛维.地方特色小吃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东方企业文化, 2012.

[2]陈超.海口探索小吃产业化之路[N].海南日报, 2011.11.8.

8.海南省特色农产品大步走出国门 篇八

据悉,为促进海南热带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保障海南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的同时,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助力海南省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門、扩大出口。

出口特色农产品,关键是安全保障。据介绍,为做好海南特色农产品出口质量安全工作,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密切关注国内技术壁垒动态,强化生产全过程监管,有计划地开展疫情疫病和农兽药残留风险监测,全面采取措施保障海南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努力维护来之不易的海南“无疫区”品牌。

同时,为挖潜海南省特色农产品出口增量,打造新经济增长点,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与多方合作,对陵水、保亭、五指山、乐东、东方等民族地区农产品出口现状进行深入调研,掌握民族地区农产品出口现状,挖掘具有出口潜力的农林特色产品。目前,检验检疫部门已助力东方、乐东等地的金钱树、盐浸竹笋等特色产品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实现多个市(县)农产品出口零的突破,以金钱树为例,半年内海南省共出口韩国7批次、14.6万株,货值达6.36万美元。

9.论客家特色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篇九

14级植物保护学院(检验检疫方向)

高玉洁

3145104037

首先,何为客家,客从何来?普遍认为客家是汉族一支独特的民系,客家人来自中原为了逃避中国历史上五次大规模的战乱,他们从中原地区不远万里迁徙而来,因此被南方迁徙地区的人们称之为“客家人”。

客家饮食文化是指居住在闽粤赣边境地区的客家人在保留中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迁移地的饮食特色发展形成新的烹饪技法和饮食理论,客家饮食文化的形成跟客家民系的形成分不开。客家民系作为汉族的一个重要分支,受汉族的文化影响颇深,但是被迫迁徙的客家先民又在迁移的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需要不断改变自己本民系的特征,其中饮食就是一方面。客家饮食有中原的影子但又不一样,这是共性与个性的区别。

一、客家饮食文化的特色

(一)食材

一道食物制作的基础是食材而食材的选择又恰恰可以反映食物的特性,食材的选择往往跟居住环境息息相关,从客家饮食的食材选择就可以看出客家饮食的独特之处。

1.就地取材,原汁原味

就地取材主要是因为客家作为中国的“犹太人”,长期迁徙移民成为历史发展的主调。原因之一是在迁徙的过程中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食用原材只好就地取材,原因二是客家人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南方选择在多山的丘陵山地地区定居,受到地形的限制,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食用原材。原汁原味是传承了中原饮食文化的特色,客家饮食中不讲究运用过多的汤汁作为调料讲求“饭有饭香,肉有肉味”。例如在食用长汀河田白斩鸡时客家人会把姜葱蒜盐捣碎熬制作为汤汁之用,但是在食用的过程中并不是把白斩鸡与之混合一起熬制,而是把熬好的汤汁用碗盛起,以便蘸食。

2.山珍海味,飞禽走兽

客家人居住在闽粤赣地区,该地区为山区以丘陵为主,气候为亚热带气候为主,阳光气温雨水都比较充足,所以动植物资源丰富,在客家先民初到之时,在食材短缺的情况下,动植物资源即成为可以利用的食材,这也造就了客家人吃野食杂的特性。养成食用老鼠干,蛇,鸽子等野生动物的习惯。但居住山区的客家人在海产品的选择较少,只有池塘样的鱼,对于海里的品种食用的较少,所以山珍海味中的海味就只是形容客家人爱吃野食而已。

(二)烹饪方法 1.以蒸煮为主,腌炸为辅

客家人大多以温和为饮食主调,认为蒸煮的烹饪方式不易上火,对身体更为有益。多食用捞饭和清汤,在生活有所改善的今天清蒸排骨,清蒸鱼也是经常食用。普遍认为煎炸之物不受欢迎,但是其实客家人在长期迁徙的过程中学习各种保存食物之法,而煎炸也是保存食物的一种方法,如长汀客家在过年的时候除了腌制肉类外,也用炸的方式把肉存储称为炸肉。所以客家并不是不存在煎炸的食用方式,只是较蒸煮之法为辅。

2.刀工朴实,切块粗大

客家话中有说只有小户人家才是小盘小块,而对于宗族观念强烈而又好客的客家人来说这是不能允许的,因为显得吝啬又小气。所以在客家宴客桌上盛饭菜的盘子和切块就显得非常之大。例如逢年过节中两道客家特色菜能看出来:梅菜扣肉,河田白斩鸡。“一盘0.5千克以上的整头白斩鸡,最多切成十余块,大块大块的,让人感觉实实在在;菜干扣肉中的猪肉,一块一般都有10-20克重。”[1]

(三)口味

口味是饮食的味道和对味道的爱好。口味的形成是漫长的过程,而一个地区一个民系口味的形成,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客家人饮食口味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中原时期,但随着客家民系的迁徙和环境的变化,客家人的口味也在发生着变化,最终形成了重盐、重咸、重熟的独特口味。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现在的客家人也许在特有的客家口味上表现的不那么明显,但是它依然不能掩盖客家独特口味,在客家饮食文化中的作用。

1.重盐

客家人素来以勤劳勇敢闻名中外。客家人每到之处多为还未开发的山地地区于是不得不承担垦殖的工作,巨大的劳动量造成客家重盐的饮食习惯。长期的劳作消耗,排除大量的汗液所以要补充体内的盐分。还因为古时贫穷的客家人多食用稀粥,盐可以帮助下粥。

2.重肥

客家人长期生活在耕地不足、土地贫乏的山区,粮食不充足,于是对于客家人来说充饥显得尤为重要,而饮食中肥腻就较为容易充饥,在上山下山的大劳动就不容易饿。闽粤赣山区较为潮湿寒冷,肥腻的饮食较能提高体内的热量,更好 的御寒。

3.重熟

客家人生活在多草木的山区,所以客家人不惜柴火要炮制香喷喷的饭菜,其中马尾松及其针叶是客家人最喜欢的柴火,而且火候越足味道越是香。综上所有特点客家菜中咸肥熟的梅菜扣肉成为客家人的最爱。

(四)饮食习惯

客家人吃饭非常讲究礼仪礼节。“在筵席中繁文缛节尤多,无论是座位的安排,菜肴摆放的位置,还是席间挟菜敬酒都极讲究规矩,处处体现出别等级、明人伦、昭穆有序的伦理思想。”[2]客家人习惯在相应的节气食用相应的食物,惊蛰客家人炒豆子,意为驱虫提醒人们做好灭虫除害的准备;冬至吃大补的猪蹄,入冬需要补充体力抵御冬天的寒冷。

二、客家特色饮食形成的因素

独特客家饮食文化的形成不是受单一因素的影响,它既传承中原饮食文化,又受迁徙过程中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更是在新时代大环境的影响下不断的追求完美。

(一)中原饮食文化的影响 1.中原文化的影响

普遍认为常年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山区的客家人比中原人更像中原人,更好得保留了中原文化的精髓,而客家人保留的中原文化中的农业文明和儒家文化最为重要。这两种文化也体现在饮食上。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原主流文化重礼节,重道义,好客等都影响着客家饮食文化。首先体现在餐桌文明上,无论是上菜的顺序,入座的位置,敬酒劝酒都体现了长幼有序。都较之中原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在客家宴席中一定会邀请乡族中最年长,辈分最高者,并安排在宴席的最重要的位置以示尊敬。

另外客家的许多传统的岁时是沿袭了中原的特色。如端午节吃粽子,重阳节饮菊花酒,春节大年初一早上吃甜食。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客家宗族意识,祖先崇拜也颇为注重。客家人在祭祀时也沿用了中原祭祀的规格,每逢过年过节用鸡鱼肉作为三牲供奉在每家每户的灶头前。

2.中原思乡情结的影响

客家人从中原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而来。客家人的迁徙因战乱而被逼无奈的,客家人对中原的思念从迁徙开始就开始的。思乡情结除了表现在一些行为上在饮食上也有体现。客家人在没有同样食物的前提下发挥聪明才智追求相似度以解相思情,如典型的客家酿豆腐。中原人喜好吃水饺,而南方土地跟气候都不适于麦子的种植,于是客家人就想出了用豆腐切成块,再把剁碎的馅植入豆腐内,以取代饺子之用,客家人用这种方式沿袭中原文化寄托思乡之情。另外烧卖,粄子,除了原料的不同外,制作方法,食物形状都与中原文化如出一辙。除此之外,客家人在食物的形状上讲究“圆”这也是客家思乡情结的另一种体现,如客家牛肉圆,汤圆。在客家话语中年夜饭也称为团圆饭。

(二)迁徙地对客家饮食文化的影响

对于到底是中原饮食文化对客家饮食的影响大,还是迁移地迁入地的影响大,这是无法同一而论的话题。与中原影响不同的是迁徙地更多的表现在地理位置上的影响。只能说迁徙地对客家饮食文化的影响,一点也不亚于中原文化对客家饮食文化的影响。

1.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1)地形

客家在迁徙中选择了闽粤赣三地的复杂交界区。“这里不但有跨越赣南、闽西的武夷山脉,有横贯赣南的五岭之一的大庾岭和罗霄山脉,还有闽西境内的玳瑁山脉、彩眉山脉、博平岭山脉、松毛山脉以及五岭余脉。粤东境内的尚有项山山脉、阴那山脉、凤凰山脉、释迦山脉等。高峻延绵的山脉和低矮起伏的丘陵地带交结,形成了大小不等的盆地。总体来说,客家聚居地以山地为主,夹以河床谷地。”[3]

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客家饮食上形成因地制宜的饮食特点,除了食材,制作技法独树一帜外,更是形成一种食物多种做法的烹调方法,如鸡就有白斩鸡、盐焗鸡、盐酒鸡、三杯鸡;鸭有姜母鸭、腊板鸭等。一道菜由蒸、煮、煎、炸等多重技法,做成其中以梅菜扣肉为典型代表;而且因为信息的不通,更容易让客家人保持传统的饮食文化,有句话说“客家人比中原人更像中国人”。如上文所述客家饮食食材追求原汁原味,多食用野味,腌制品突出都是由于地理位置造成。

(2)气候

客家居住的南方闽粤赣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温和少雨,夏季吹来自海洋的温润的东南风,冬季吹来自内陆的干燥的西北方。夏季湿润多雨的气候,造就了客家人喜食辣椒、姜、米酒等可以祛风除湿强身健体的食物。客家人特别的喜爱食姜,姜在客家人眼里素有“小人参”之美誉。在染风寒时要喝姜汤。在客家人的灶头上姜、辣椒是不能少的作料。气候的无常,环境的恶劣,导致客家人的对食物的冷热,性寒性温有明显的区别。于是客家人在饮食中就注重养生调理的功能。其中从客家非常著名的酿酒鸡,就可以看出这一特质。客家妇女生小孩后,坐月子时每天都要吃一只酿酒鸡,酿酒鸡由鸡,酿酒,老姜,成醋,鸡蛋,红糖等温补滋润之物制作而成的,性温热而祛寒湿具有补血化瘀,祛风除湿的功效,是大补之物。

2.当地人文环境的影响

客家人聚集的闽粤赣地区,历史上是百越民族的居住地,客家饮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土著居民和先搬来的民族的影响。其中表现在中原汉族因为居住在内陆没有吃海产的习惯,而当地的土著人因为居住在沿海沿河的地方,所以喜爱吃海产。客家人受其影响也慢慢有食用海产的习惯,鱼、龟、泥鳅被接受。

另外中原人是不吃蛇的,认为吃蛇是粗陋鄙人之爱。而闽粤赣地区由于蛇资源丰富并认为蛇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于是蛇慢慢成为客家人喜爱的食物。客家饮食文化中的食野,喜爱吃狗肉等都多多少少受到当地人文环境的影响。

客家人常在深山劳作,为了节省来回吃饭的时间,就早上进山之前就用荷叶包裹饭菜带进山里。另外客家人在做客的时候,因为心疼在家的老小,就把客桌上的好吃的用荷叶包裹带回家,这荷叶饭的习俗,其实也是受越人的习俗的影响。“绿荷包饭”来自越人的旧俗,这在被贬的唐代的诗人柳宗元的诗中就可以看出“青簪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圩人”。

三、余论

10.海南特色饮食 篇十

上山容易下山难!

上去挺容易下来真很难,我还差点摔了一跤。

11.海南特色饮食 篇十一

关键词:国家旅游岛 特色 礼仪 人才

自从国家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后,海南的旅游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于海南的旅游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的开展特色旅游服务,提升海南的整体形象是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做好海南的特色旅游服务与海南的旅游服务人员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培养具有海南特色的礼仪人才是发展海南旅游事业的迫切要求。

1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对特色服务礼仪人才的要求

①培养基本礼仪与海南特色文化相结合的人才。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归根结底就是以海南的特色地域文化吸引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而外地旅游者进入海南以后,需要服务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而如果服务人员提供的服务没有地域特色,那么就不会对旅游者构成新鲜感与满足感,就会影响国际旅游岛的声誉,因此礼仪人才在提供服务时要结合海南的特色地域文化。②培养具有国际战略思维和掌握海南历史文化思想的复合型人才。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必然会吸引世界各地国家的旅游者到海南旅游,因此礼仪服务人员在提供服务时一定要具有掌握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行为风俗,以便其能够根据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礼仪服务,避免出现纠纷,同时礼仪服务人员在为其提供服务时一定要结合海南的历史文化,让旅游者了解海南的地域文化,扩大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世界地位。③培养特色服务与外语技能相结合的人才。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礼仪服务人员,尤其是具有特色服务技能的礼仪人才,世界各地旅游者到海南旅游,礼仪服务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外语技能,以便其在提供服务时能够与游客进行沟通与交流。当然礼仪服务人员在与外国游客交流时不能是简单的进行语言沟通,而是要将具有海南特色的文化给外国游客进行宣传。

2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海南特色服务礼仪人才培养措施

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礼仪服务人员,国际旅游岛的市场定位是发展海南国家化旅游岛屿,因此海南要想在世界旅游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发展具有海南特色的礼仪服务人才。

2.1 积极挖掘海南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教材的知识面。培养具有海南特色的礼仪人才,离不开特色文化资源的支持,如果没有丰富的海南特色文化资源,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特色服务礼仪的人才,因此海南要积极挖掘具有海南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于特色文化的保护与宣传,通过政府的积极作为让人们了解海南的特色文化;二是具有文化特色的地方与文化组织也要积极与礼仪人才培养院校与机构进行沟通与合作,通过双方的互动合作,培养具有当地特色文化的礼仪人才;三是要积极将海南特色文化资源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特色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将特色文化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挚动力,发挥特色文化的市场价值。

2.2 高职院校要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检验培养礼仪服务人才的能力的依据就是看其在工作中的表现,如果其在实践中能够提供具有海南特色的礼仪服务,那么其就符合人才的要求。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学生在学习期间具有非常强的理论知识,但是一具体到实践中其提供礼仪服务就缺失海南特色,为此高校要改变现有教学模式,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高校要根据市场的要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二是要让礼仪人才学习最基本的礼仪文化知识,只有让他们具备了基础知识,才能为他们的工作奠定基础;三是要积极培养礼仪人才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深入到社会了解海南的特色文化,提高他们应用海南特色文化的实践能力。例如为了培养具有社会实践性的礼仪服务人员,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与海南区域内的航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航空企业的实践岗位,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工作岗位中,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也能让他们在岗位实习阶段感受不同航空企业的文化,并且感知海南特色文化。

2.3 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具有海南特色知识的教师队伍。培养具有海南特色服务礼仪人才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培养具有海南特色的礼仪服务人员具有关键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一是学校要鼓励教师到具有特色文化的区域进行学习与采风,通过教师到实地了解海南特色文化,加深对海南的了解,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更加系统丰富的特色文化教学;二是积极培养专业带头人,通过学术带头人的模范教育,提升教师队伍的质量;三是聘请了解海南历史文化以及风俗民情的专家、学者以及当地居民到学习兼任教师,优化高校教师队伍的机构,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当然培养具有海南特色服务的礼仪人才的途径还包括很多,比如净化教育环境、优化课程设置、调整学生考核标准等,总之培养海南特色服务礼仪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密切合作才能完成。

3 结束语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培养具有海南特色的礼仪服务人才对于提升国际旅游岛形象、发展海南省旅游业、促进海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培养具有海南特色服务技能的礼仪人才,通过具有海南特色的礼仪服务宣传海南特色文化。

参考文献:

[1]王英俊,张晓庆.校企合作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价值工程,2010(09).

[2]刘莉.基于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3(10).

12.海南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的辩证思考 篇十二

2012年4月,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研讨会在江苏苏州顺利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仇部长明确指出, 旅游名镇名村建设符合我国关于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适应了人民生活需求多样化和乡村旅游兴起的时代发展需求。国家旅游局杜局长也认为推动旅游名镇村工作适应旅游大市场的需要,符合旅游大产业发展的要求,是把旅游业建设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保证。

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目前在全国正有条不紊地展开,并逐步驶入快车道。海南省正开展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在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了要按照 “规划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原则, 积极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当前海口演丰镇、云龙镇、 文昌东郊镇等22个特色旅游小镇的建设项目正在启动, 另外,还有若干古老村落的旅游开发也正在筹备之中,在这样的前提背景下,海南特色旅游村镇的建设问题就成了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特色旅游村镇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不同的旅游村镇,其面临的交通条件,市场化开放程度,文化发展状况,地方经济特色等都不一样,那么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就不能千篇一律,搞重复建设,而是需要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根据国际旅游岛开发的整体规划, 搞好旅游村镇规划建设。有关古村镇旅游的问题,许多学者也进行过研究[1 ~5],但对海南省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的研究还很寥寥,笔者拟借鉴以前学者在旅游村镇建设发展方面做出的一些探讨,尝试从唯物主义辩证的角度,对海南省特色旅游村镇的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辩证思考。

2海南省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的优势分析

2. 1旅游资源丰富

海南省共有180个镇,12000多个行政村,村镇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不胜枚举。例如,地处东寨港沿岸的演丰镇,素有 “海底森林之美称”的红树林就坐落在其中。 在红树林里避暑度假,可以饱赏红林碧绿,海波荡漾的热带沿海风光。位于定安县中南部的龙门镇,气候宜人,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常年温度保持在23℃ ~ 24℃。龙门镇不仅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人文气息,更难得的是仍保持着大面积的原生态自然环境。该镇拥有我国唯一的热带冷泉———久温塘冷泉。另外,龙门岭万年火山遗址以及生态湿地等丰富的自然财富也为龙门镇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位于琼海市西南角的会山镇,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万泉河两条主要支流穿境而过,境内沿岸植被保护完好,山清水秀,风景秀丽,万泉河漂流、 万泉湖度假都是极好的旅游开发资源。还有位于保亭县西南部的三道镇,光热充足、气候温和,自然植被覆盖面积大。这里山奇林茂、水秀谷深,被誉为海南岛的 “香格里拉”,尚待开发的旅游资源也是非常丰富。

2. 2热带农业经济独具特色

海南是一个 “四时常花,长夏无冬”的地方,气候属于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为22℃ ~ 26℃。 由于气候特殊,这里的热带农业也独具特色。对热带农业经济的开发,也可以作为特色旅游村镇建设中的一项独特的旅游资源。东与铜鼓岭接壤,西与清澜港毗邻,位于文昌市东部的东郊镇,是我国著名的 “椰子之乡”,素有 “海南椰子半文昌,文昌椰子半东郊”的美誉。漫步椰林,可谓步步皆景,建设椰林风景区是村镇旅游开发的极好项目。位于五指山市东北部,坐落在五指山脚下的水满乡,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适合养生休闲。另外,三道镇三弓、田滚村建设了两个万亩红毛丹基地。红毛丹因口味独特肉质鲜嫩而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优先发展的 “四大水果之一”。这些水果基地也可以作为特色旅游项目进行开发。

2. 3黎苗文化独树一帜

相传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们就在海南岛繁衍生息,成为该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自称 “孝”、 “歧”、 “美孚”等。黎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俗,黎族的传统棉纺织染绣技艺已在2010年10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为世界首批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他如三月三节、民歌、打柴舞、原始制陶技艺、树皮布制作技艺、钻木取火技艺、竹木器乐、船型屋营造技艺、黎族服饰等十项也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 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榜上有名[6]。

3海南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的辩证思考

海南特色旅游村镇建设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但是这些村镇由于面临着不同的地理气候,文化传统差异,经济发展特色等条件因素,旅游建设开发时就需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一条与当地条件相吻合的发展路子。在海南特色旅游村镇的建设中,笔者借鉴唯物主义辩证分析的方法,拟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快与慢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入手,分析海南村镇建设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对政府政策的制定有所借鉴。

3. 1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的力量在于管制,市场的力量在于竞争; 政府能够统筹规划,市场能够优胜劣汰; 政府反应迟缓,决策慢但风险小,市场反应灵敏,决策快但风险大。政府和市场各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也有无法克服的缺点, 纯粹靠任何一方的力量都难以妥善解决问题。孰轻孰重, 需要因地制宜,辩证分析。在交通条件好,靠近海口、 三亚等经济中心的村镇可以多借助市场的力量解决旅游发展建设问题。政府只需要宏观规划好,搭好台后请人唱戏。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首选。政府在制定好大政方针的前提下,可以放开手脚,引进各种资本支持旅游村镇的建设。资本组合的方式有合股,参股等多种形式。 通过广开渠道,可以解决旅游村镇建设初期资金短板的问题。例如,可以使用村镇的林木、土地使用权等资源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借入银行资本,待以后旅游开发成功后,再进行偿还。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需要上什么项目,不需要上什么项目,通过市场的力量得以实现,政府尽量少干涉。如海口的云龙镇,靠近海口, 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可以大力引进资金和项目, 用市场的力量发展村镇旅游。

而在远离海岛的内陆腹地,由于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特别是海南岛南部山村,都是黎族和苗族这两个少数民族的集中地,经济以农业为主,难以引进资金,这时候的旅游村镇开发就要利用政府的力量,特别对具有文物保存价值的村落,政府更应该在前期积极投入,尽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都没有经济效益回报,但是社会价值却不可替代。如海南省南部乡镇水满乡就是一例。水满乡多以黎族和苗族为主,上千年的农业耕作,使得这里很有保护的价值,但是经济条件限制,这里的经济水平还相当低,旅游村镇建设会碰到资金不足的难题,此时就需要政府加大支持的力度,以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的方式解决当地特色旅游村镇的发展问题。

3. 2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开发也就意味着需要打破原来村镇建设的格局,要打破多少,怎样打破,怎样重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新的项目开发过多,如过多地建立现代化都市的度假酒店,温泉山庄,高尔夫球场,可能难以保护原有的古老村镇文化特色。如果开发过少,就有可能无法形成相关的旅游产品,难以吸引游客消费,没有必要的收入,就谈不上旅游资源的持续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旅游村镇的开发最根本的目的之一还是要通过村镇发展旅游,吸引游客消费,增加村镇居民收入,改善贫穷落后的面貌。因此,在开发中,也要处理好这一对关系。在不同的旅游村镇建设时,需要根据当前条件的不同,开发与保护的程度也应有所不同,如海南省的安定镇,由于是重新建制的镇,原来的经济比较落后,传统文化特色也不是很多,所以可以通过全面开发,形成旅游观光型的度假村,其开发的旅游产品可以多种多样,重点是满足市场的需求,尽量创造旅游经济收入。而在海南岛腹地的一些村镇,要以保护为主, 尽量保留原始村落的原始风貌,如在建筑上尽量少建现代化的酒店,建筑风格尽量与当地的原始建筑保持一致,原来的村镇建筑以修缮为主,如海南岛南部的黎族苗族聚集地,五指山脚下周边的村镇等村落,上千年来没有受到多少战争的破坏,历史文化连绵不绝,一直延续至今,这些村落的旅游开发,在建筑方面就要在尽量保持当地的特色一致的基础上,修一些有着当地图腾的一些建筑,这样既能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吻合,又可彰显当地旅游村镇的古老特色。

3. 3快与慢的关系

在旅游村镇的建设中,需要迎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高潮,抓住政策优势,大力开发当地的特色旅游产品。 因此,这些村镇可以借力政府政策扶持的东风,快速进行当地的旅游项目规划,开发精品旅游特色产品,大力发展本村镇的旅游经济。机会稍纵即逝,因此应该紧紧抓住。 其他的一些村镇尽管还没有列入省政府的重点发展对象, 但是有条件的也可尽快发展旅游项目。例如,由于三亚旅游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已经带动了三亚周边的村镇的经济发展,交通、水和电等基础设施改善很快,很多村镇已经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天时与地利,只要当地村民团结一心, 就很有希望搞好本村镇的旅游建设。对这些村镇而言,也要抓住机遇,快速发展。但是,对有些开发时机还不是很成熟的地方,还需慎重考虑。如果由于资金障碍,还没有成熟的规划,还不如暂缓开发,待时机相对成熟,例如, 投资环境,地方的经济水平,基础设施配套环境逐步完善后,再择机开发。

3. 4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在进行旅游村镇建设项目规划过程中,很多地理位置相近,文化历史相似,民俗习惯相仿的村镇,可能会设计出一些功能趋同的旅游产品。如果这些村镇开发的项目雷同,就会导致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最后导致旅游资源浪费,经济效益受损,旅游开发得不偿失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政府要注重规划引导,加强旅游村镇之间的合作,打破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等腐朽思想障碍,要在旅游村镇之间建立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例如,通过互利合作,可以建立一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特色村镇区域性旅游品牌。另一方面也要鼓励竞争与创新。合作不等于消灭竞争,竞争才能使旅游村镇的发展保持一种新鲜的活力,保持一种持续的创新性,在优胜劣汰中不断提升特色旅游村镇的品质与服务质量,从而保证特色旅游村镇的可持续发展。

4结论

13.海南特色饮食 篇十三

2016年4月, 科技部、中宣部向全国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为我国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提供最新的尺度和指导。作为科学教育的起点, 小学科学教育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育, 对公民科学素养的培育和提升起着奠基性作用。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所围绕的中心是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下称《标准》) 。有效实施小学阶段科学教育的前提是建构符合《标准》要求和地域实际的科学素养培养目标, 即每个地区乃至每所小学的科学教育目标既要符合国家规定, 又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具有地域特色。以《标准》为基础并结合海南省的地域特色, 本文提出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目标, 具体如下———

1. 知识领域。

通过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1) 关于生命科学知识的学习, 不仅要了解地球上生命世界的整体轮廓, 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 还要熟悉并掌握海南地区典型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以及热带地区人体和健康的有关知识。 (2) 关于物质世界知识的学习, 不但要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和变化, 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 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还要结合海南省的独特地理环境, 熟悉和了解海洋科学知识、热带岛屿相关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3) 关于地球与宇宙知识的学习, 要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 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 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 (4) 了解海南地区气候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基本知识, 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我国自古以来航海历史的有关知识和与海洋科技的基本知识。 (5) 结合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 了解基本的航天知识和我国的航天历史、航天计划、航天技术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对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测工程要有一定了解。

2. 技能领域。

小学生科学技能的培养以“探究法”教学为主要载体, 必须将“探究法”教育思想和“探究法”教学作为整个科学教育的中心和支柱, 并且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探究法”教学模式, 从而实现不同的科学教育目的。这里将“探究法”科学教学模式的主要内涵做简要分析: (1)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 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 具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能力, 并能通过文字、图画和表格数据等来记录所观察事物的特征; (3) 能够根据所观察的自然事物和科学现象自发地提出规范合理的科学问题; (4) 能运用已有知识给出自己对所提出问题的假想答案; (5) 能根据假想答案, 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6) 掌握科学实验、科学仪器的操作和科学模型的制作等探究活动; (7) 能够从书刊、网络、专业人士、科学机构及其他途径获得科学资料; (8) 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合作, 在合作中探究科学问题; (9) 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 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 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10) 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 进行交流, 并参与评议, 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

养成小学生正确健康的科学价值观, 培养对科学的正确判断力和使用能力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1) 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 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 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 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 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科学不迷信权威; (4) 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 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 知道科学虽然对于人类的生活很重要, 但也不是万能的, 不能用科学解决一切问题; (6) 在科学学习中能够实事求是, 锲而不舍, 不怕困难, 尊重他人, 敢于质疑, 乐于合作; (7) 了解我国自古以来探索海洋的艰辛历程, 充分感受我国人民探索海洋过程中不畏艰难的精神, 了解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 并对其中蕴含的宝贵的航天精神有基本了解。

二、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路径

儿童认知的建构过程是一种社会建构的过程, 即需要在一定社会背景之下, 通过社会性的交流互动来实现个人知识的获得。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不能脱离与外界环境的沟通与联系。整体来看, 社会、学校、教师和教学模式等因素都是影响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因素, 然而现阶段海南省小学科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问题: (1) 社会整体科学教育氛围不够浓厚; (2) 学校不重视科学教育, 有关的软硬件设施配备不足; (3) 专职科学教师的数量和教学执行力不能达到正常标准; (4) 科学教育思想和科学教学模式严重落后。

结合以上实际, 本文提出改善小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环境的建议———

1. 教育行政部门对小学科学课的重视程度要有所提升。

教育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必须从小抓起, 这对正在大力提倡科技创新的我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启示。小学科学教育是整个科学教育的基础, 它对未来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有着深远影响, 因此整个社会必须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1) 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小学再到学生家长必须以《标准》的要求为依据, 努力完成小学阶段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 从而达到国家对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所提出的基本要求。 (2) 政府部门应逐步完善社会科学教育资源, 大力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场所, 诸如青少年活动场所、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科技馆、海洋馆、博物馆 (包括动植物园、自然保护区) 、气象站 (台) 、天文馆 (台) 、地质馆等, 为科学教育提供有力的社会保障。 (3)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全社会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需要有针对性地构思和搭建网络科学教育平台, 将科学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和相关手段实现更加便捷的普及和推广, 不仅可以实现不同地区科学教育资源共享, 缓解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状, 还可以丰富教学模式, 提高科学教育的效率。

2. 学校科学教育资源配置要进一步完善。

完善的校内科学教育资源应包含实物资源、信息资源和信息渠道三类。 (1) 实物资源方面, 学校应逐步建立、完善科学教室和实践园地等活动场所, 配置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种植、养殖场所, 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进行种植、养殖活动。 (2) 信息资源方面, 应积极组织教师开发教学素材, 丰富学校科学教育的教学资源, 如教学材料、实验方案、教学论文、CAI课件、图片、录像带、幻灯片、学生优秀作业和小论文等, 形成资源库, 并逐步实现资源共享。 (3) 信息渠道方面, 发挥师生的信息源作用, 建立稳定的信息交流渠道, 如科学讨论会、校园墙报、广播站、学生科学刊物等。还应与校外资源建立交流渠道, 利用互联网和远程教育平台等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科学课程资源共享。

3. 科学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要进一步提升。

小学科学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和专业化水平低下是现阶段困扰海南小学科学教育的两大问题。为此, 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改进: (1) 地方高师院校要积极探索小学科学师资专业化培养的有效路径, 在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要尽快形成有效理论; (2) 加强现有科学教师的在职培训, 科学教师需要通过U-S平台进入师范大学定期学习, 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3) 完善小学科学教师职业考评机制, 对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等进行定期化、规范化考核, 保证小学科学教师的整体职业水平; (4) 建立行业内科学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机制, 促进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科学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

4. 科学教学模式要不断地丰富与发展。

我们从西方发达国家借鉴成熟经验, 得到常用的“探究式”科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1) 面对问题, 教师讲解探究步骤, 提供问题情境; (2) 收集资料———确认, 确认探究及情境的性质, 确认问题情境的发生; (3) 收集资料———确认, 分离相关变量, 假设 (并验证) 因果关系; (4) 组织并提出解释, 提出规律或解释; (5) 分析探究过程, 分析探究方法并研究更有效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 在这五个步骤中, 只有第一个步骤是由科学教师实施, 其余四个步骤全部为小学生自己实施,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和督导者, 而学生才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 其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新知识的创造过程并学会创造科学知识, 这也是《标准》中大力提倡“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根本原因。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多元化的, 因此教学模式也是多元化的, 但其他教学模式必须要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核心。一方面, “探究式”教学模式还原了科学知识真实的生成过程, 可以让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另一方面, 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获得科学知识。 (2) 诸如信息加工类模式、社会类模式、个体类模式和行为系统类模式等都可作为科学教育的模式被灵活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因此, 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具备教学模式的研究能力, 不断丰富和完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将是教师工作的基础与核心。 (3) 通过互联网将“慕课”和“微课”等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引入小学科学教学中去也是十分必要的, 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势必导致知识结构和认知方式的变化, 因而教育者也必须要与时俱进去探索紧跟时代潮流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 .

[2]张红霞.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上一篇:二班十佳少年事迹下一篇:工业园区学校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和民主评议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