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题解题技巧

2024-08-10

逻辑题解题技巧(精选12篇)

1.逻辑题解题技巧 篇一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题解

题技巧

行测真题行测答案行测答题技巧行测题库模拟试题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开始啦,朋友们一定要好好复习,在这里提前预祝考生们都能取得好成绩!出国留学网为您提供《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题解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题解题技巧 逻辑填空类考题一直是行测考试的重点,因其难度大、备考效率低而一直令广大考生头疼不已。

逻辑填空题目是行测中的重点题型,由于材料来源于作者的主观写作,用词主观性强,所以难度较大,正确率普遍不高。有些同学在备考中积累了大量词汇的用法和意义,为之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由于和材料作者的思路未能一致,所以在做题中也出现了问题。想要解决好这一类题目就需要我们对于材料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意图有充分的把握。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通过学习前后文关系、寻找呼应点来解决这一类问题,提高正确率。

一、解释关系寻找呼应点

【例1】在许多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大人就会翻开一本书,涂一点蜂蜜在上面,叫小孩去舔,其用意:读书是的。

A.显而易见 快乐 B.毋庸置疑 幸福 C.不言自明 纯真 D.不言而喻 甜蜜

【解析】这道题目在材料的后半段出现了两个空格,并且在两个空格之间出现了冒号,冒号一般的作用是解释说明,即冒号后面的内容是对于上文的解释。以冒号后面的空格作为突破口,读书是怎样的,在前文找到“大人就会翻开一本书”、“涂一点蜂蜜在上面”,蜂蜜可以作为第二空的呼应点,和蜂蜜相呼应的就应该是“甜蜜”,选择D选项。

二、反对关系寻找呼应点

【例2】在环境问题上,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不是由于我们,而是我们尽力做了,但却无法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这是一个信号:把魔鬼从瓶子里放出来的人类,已经失去把魔鬼再装回去的能力。

A.无所顾忌 B.无所不为 C.无所事事 D.无所作为 【解析】这道题目是考察考生对于成语语义的辨析以及语境的把握,在空格的前后出现了“不是”、“而是”,表示和空格和后文“我们尽力做了”形成反对关系,应填入词义为没有做出贡献或事迹等。A选项无所顾忌,意为在做事情的时候没有什么好担心和顾忌的,不符合语境;B选项无所不为,意为不管什么事情都做,多用于贬义指做坏事,不符合语境;C选项无所事事,多用来形容人闲散的状态,不符合语境;D选项无所作为,意为在这一领域没有什么作为和成就,符合材料所描述的语境,选择D选项。

三、整体文章寻找呼应点

【例3】襄阳城西的隆中,群山缤纷,林海茫茫。飞流的瀑布,清澈的泉水在一座高岗的半坡上,茂密的树丛 ______ 着一间简陋的草庐,十分自然,十分清新。于是,高岗有了草庐好像广阔的湖面飘过一片风帆,辽远的天空掠过一只飞燕。于是,草庐有了主人,好像小小的石洞飞来神仙,浅浅的溪水______。

A.遮掩 生龙活虎 B.隐藏 虎踞龙盘 C.掩饰 卧虎藏龙 D.掩映 藏卧蛟龙

【解析】这道题目节选自散文,第一个空无明显的标志前后文关系的提示词,第一个空可以通过常用搭配来进行排除,C选项的掩饰不合适。第二个空根据句式,和上文“小小的石洞飞来神仙”呼应,考察成语语义,A选项生龙活虎,形容人有精神很活泼,不能用于修饰静物,用法不对,予以排除;B选项虎踞龙盘,原指地势险峻后指代形势严峻,语义不符合;C选项卧虎藏龙和D选项的藏卧蛟龙在意思上一致,都可以用在此空中。结合材料中“襄阳”、“隆中”、“草庐”、“主人”,可知作者想要通过环境的描写来进行铺垫,其目的是写历史人物诸葛亮,而诸葛亮号卧龙,D选项藏卧蛟龙都是指龙,符合语境,C选项卧虎藏龙出现了“虎”,和作者写作的方向不符,予以排除;选择D选项。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详解国考报名相关问题解答>> 报考事项【报考指南】【报考流程】【报考条件】【报考常见问题汇总】

国考报考流程及时间安排>> 发布公告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考试大纲点击查看>>>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汇总

报名时间2017年10月30日至11月8日【报名入口】 职位表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下载

资格审查查询时间2017年10月30日至11月10日【查看详情】

查询报名序号2017年11月12日8:00后【报名序号查询入口】

报名确认及缴费时间2017年11月17日9:00至22日16:00【报名确认及缴费入口】

准考证打印时间2017年12月4日10:00至10日12:00【查看详情】

笔试时间2017年12月10日【笔试考试详情】 考试真题及答案参考2017年真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成绩查询时间2018年1月中下旬查分【查看详情】 面试时间2018年2月-5月【查看详情】

政策法规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九)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管理办法(试行)公务员录用面试组织管理办法(试行)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关于调整公安机关和监狱及劳动教养管理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招考年龄的通知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通知模考冲刺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免费试题下载>在线模考<< 出国留学网国家公务员考试栏目持续更新

2.逻辑题解题技巧 篇二

例1(2015·重庆卷)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步骤(1)加入的C是_______,步骤(2)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___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____。若步骤(3)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_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见图1):

X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__。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_____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解析】(1)步骤(1)中的对照管应加入0.5 m L蒸馏水以保证单一变量。步骤(2)中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维持淀粉酶适宜的p H。显色结果表明,白粒管颜色最浅,淀粉分解最彻底;红粒管颜色较深,淀粉部分分解;对照管颜色最深,淀粉几乎没分解。由此可知,红粒小麦的淀粉酶活性较低。由题可知,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白粒小麦,这表明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低。若步骤(3)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即反应底物量减少而酶量不变,底物被完全分解所需的时间变短,因此,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缩短。(2)本实验探究的是淀粉酶的种类与穗发芽率的关系,由题干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淀粉酶的种类,因变量是管中显示颜色的深浅,因此,X处理应是使β-淀粉酶失活。若Ⅰ中两管显色无差异,说明β-淀粉酶在红粒小麦和白粒小麦中起的作用一样,而本身红粒小麦显色就深,所以在Ⅱ中红粒小麦管比白粒小麦管显色要深,由此说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1)0.5 m L蒸馏水控制p H红粒小麦低缩短(2)β-淀粉酶失活深于

【规律】找到实验中隐藏的因果关系

常用方法:(1)通过实验目的或步骤(根据单一变量)找出实验变量,将实验分为多个对照组;(2)由因找果,分析实验变量与结果间的逻辑关系;(3)单一变量加结果(或现象)即结论;(4)验证性实验中,若实验目的已知,则该实验目的可直接作为正确结论,但结论的全面性要因对照组而定。具体思路见图2:

2.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

例2(2013·全国新课标Ⅱ卷)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 L。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____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____。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____,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淀粉酶的作用就是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在此基础上,对题目中的实验过程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该实验是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实验结果以颜色的深浅来呈现,依此可推测出剩余淀粉量,进而可推知被分解的淀粉量,最终可推知每支试管中α-淀粉酶的产生情况。(2)根据反应后的颜色深浅可判断出试管1和试管2溶液中的淀粉量,能读懂表格中的数据就能解决问题。(3)通过试管2和5的对照可以看出,去胚的种子是不会产生α-淀粉酶的;通过试管2和3的对照可以看出,加入GA后的试管3产生了淀粉酶,由此可得出GA诱导种子生成淀粉酶的结论。(4)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试管2、3、4中的GA含量是逐渐增大的,而实验结果中颜色是越来越浅的,这表明这三支试管中α-淀粉酶的产生量是逐渐增加的,由此可得出GA浓度高对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的结论。

【答案】(1)淀粉麦芽糖(2)少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产生α-淀粉酶,使淀粉水解(3)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4)GA浓度高对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

【规律】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的确定(见图3)

3.准确把握实验原理

例3在适宜的光照下,比较带叶片的小树苗与去除叶片的小树苗的吸水速度是否相同。现有实验材料:长势相同的小树苗、玻璃漏斗、带刻度的玻璃导管、橡皮套、凡士林及清水等(如图4所示)。

(1)请用上述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探究在光照下带叶片的小树苗与去除叶片的小树苗的吸水速度是否相同。请用示意图表示(加图注)。

(2)说明设计的实验原理。

【解析】通过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题目已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条件,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和用具,自行设计实验。这一要求是在学生周密思维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学生必须要对该实验进行分析,明确各材料、用具的作用,从而进行实验设计。

【答案】(1)(图正确无注解得一半分,图不正确不得分。无“各接口处涂上凡士林”扣一半分)

(2)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动力。

【规律】实验原理的运用和实验目的的确定

高考题中的实验原理一般都来自教材,如例3中就是以教材中的蒸腾作用为原理,掌握该原理是解题的关键。另一种情况是未涉及教材中的内容,但题目中已明确阐述相关内容,如2013年重庆卷“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原理,即(1)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2)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就能正确把握解题方向。

实验目的的确定,常依据实验原理,从题中所给的材料中确定实验对象,结合实验材料,选择实验方法,从试题提供的信息中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在具体书写时,一般是“观察什么”“探究什么”或“验证什么”。

4.正确选择实验方法

例4(2016·四川卷)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方法所导致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

B.用葡萄制作果醋时,若先通入空气再密封发酵可以增加醋酸含量提高品质

C.提取胡萝卜素时,若用酒精代替石油醚萃取将会导致胡萝卜素提取率降低

D.调查人群中色盲发病率时,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

【解析】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则色素分离的起点不一致,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A项正确;醋酸菌为好氧菌,通入空气后密封发酵会导致醋酸菌的死亡,不能产生醋酸,B项错误;胡萝卜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低于石油醚,故用酒精代替石油醚萃取将会导致提取率降低,C项正确;调查人群中色盲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D项正确。

【答案】B

【规律】教材中涉及的实验方法

(1)假说-演绎法:(1)提出假设;(2)演绎即推理;(3)实验验证假设和推理;(4)得出结论。

(2)对照实验法,如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发现生长素的实验等。

(3)模拟实验法,如利用渗透作用装置模拟成熟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和失水的过程、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等。

(4)杂(测)交实验法,如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运用杂交实验法,研究出两大遗传定律。

(5)显微观察法,如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

(6)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如标志重捕法、样方法、显微计数法和取样器取样法等。

(7)染色法,如利用苏丹Ⅲ染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利用醋酸洋红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分别将DNA和RNA染成绿色和红色等。

(8)差速离心法,如利用细胞质中各种结构的质量差异,采用不同的离心速度产生不同的离心力,将各种细胞器分开。

(9)引流法,如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将细胞处于0.3 g/m L的蔗糖溶液中;排除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气泡等。

(10)同位素标记法,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DNA的半保留复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等。

5.科学选择实验用具及材料

例5进行生物工程设计时,下表各组所选实验材料与实验目的配置错误的是()

A.1B.2C.3D.4

【解析】动物细胞核移植时,常采用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因为卵(母)细胞大,易于操作,且细胞质多,营养丰富,其中还含有促使细胞全能性表达的物质,该物质能有效调控核发育,A项正确;愈伤组织细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较高,分裂能力强,突变率高,可用于植物的诱变育种,B项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新品种时,应采用植物体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花粉粒可用于单倍体育种,但不能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C项错误;利用自体干细胞分化成器官进行移植,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D项正确。

【答案】C

【规律】教材中经典实验的取材

选择的实验材料要具备科学性(符合实验要求)、简便性(取材容易)、直观性(实验现象明显)等特点。

(1)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宜选用还原糖丰富的、颜色较浅的材料,以避免色素对实验现象造成干扰。

(2)在细胞膜的提取实验中,宜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该细胞内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避免了其他膜结构对实验的干扰。

(3)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宜选用新鲜的绿色叶片,因为这样的叶片滤液中色素含量高,效果更明显。

(4)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选用洋葱根尖分生区,因为该部位细胞分裂旺盛,易观察到分裂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5)在比较过氧化氢酶与Fe3+催化效率的实验中,选用新鲜的肝脏研磨液,这是因为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解毒器官,富含过氧化氢酶;同时,经研磨后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可释放出来。

(6)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原因是该细胞内具有中央液泡,且液泡内含有色素,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7)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其原因是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8)摩尔根选用果蝇作为伴性遗传的实验材料,其原因是(1)果蝇染色体少,便于分析;(2)果蝇的繁殖速度快;(3)果蝇有差异显著的相对性状;(4)取材方便;(5)果蝇个体小,在较小的空间内可大量繁殖。

(9)在生长素的有关实验中,常选用胚芽鞘作为实验材料,因为胚芽鞘细胞只生长、不分裂,易于研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0)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利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与染色体相似(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且DNA和蛋白质易分开进行单独实验。

(11)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选用鸡血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1)鸡血细胞核中DNA含量丰富,材料易得;(2)鸡血细胞极易吸水涨破,对设备要求较低,操作简单,历时较短。

6.遵守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

例6下列有关实验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实验中,CO2浓度、温度、植物种类等均属于自变量

B.在探究Na Cl溶液的浓度对人的红细胞形态变化影响的实验中,Na Cl溶液的浓度是因变量

C.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温度、p H属于无关变量

D.在探究O2浓度对酵母菌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可以随便控制

【解析】在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实验中,CO2浓度、温度、植物种类等均属于无关变量,A项错误;在探究Na Cl溶液的浓度对人的红细胞形态变化影响的实验中,Na Cl溶液的浓度是自变量,B项错误;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O2的有无,温度、p H等属于无关变量,C项正确;在探究O2浓度对酵母菌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应相同且适宜,而不是随便控制,D项错误。

【答案】C

【规律】实验变量在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中的体现

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要做到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单一变量”的实验观测,即不论实验中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遵循一个自变量对应一个因变量的观测原则;二是确保“单一变量”的操作规范,即实验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

具体地说,对于自变量,实验操作要规范,形成对照或对比(体现单一变量原则)。对于因变量,要认真观察、测量、记录和分析,因为因变量是得出实验结论的重要依据。对于无关变量,也要严格控制,在实验中应保持一致(体现等量原则)。一般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1)实验对象或实验材料(健康程度相同、随机均分、性别年龄相同、分组编号);(2)器材(洁净适用、型号统一);(3)试剂(适量、等量、浓度适宜);(4)处理[相同且适宜的环境,处理时长(或处理部位)相同];(5)此外,还可通过平行实验、重复实验来减少误差。具体思路见图7。

7.精心设计实验步骤

例7探究沼虾的变色是否与眼柄中神经细胞的分泌物有关。沼虾的生理变色是指个体体色对环境的适应性颜色反应,这是由色素细胞中色素颗粒的分散与集中决定的;红色色素细胞是调节沼虾体色的主要色素细胞,受光照刺激,沼虾将产生分泌物。借助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细胞中色素分布的变化。明亮和黑暗是两种对比突出而又极为简单的环境背景。在明亮处沼虾体色浅,在黑暗处沼虾体色深。

材料用具:沼虾、剪刀、光照后眼柄的提取液、灯光、暗室、玻璃水槽、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黑暗环境中的沼虾分成两组,分别置于光照和黑暗中,3 h后取出。先用肉眼观察体色变化。

第二步:证明沼虾的变色是否与眼柄有关,具体做法为___________。先用肉眼观察体色变化,记录结果。实验预期及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若上一步证明沼虾的变色与眼柄有关,则继续证明沼虾的变色是否与眼柄中神经细胞的分泌物有关,具体做法为__________________。观察体色变化,记录结果。实验预期及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将黑暗中的沼虾剪去眼柄,分成A、B两组,分别置于光照和黑暗中,3 h后取出(1)若A、B两组处理后均无体色变化,说明沼虾的变色与眼柄有关;(2)若A、B两组处理后,现象与第一步相同,说明沼虾的变色与眼柄无关将黑暗中的沼虾剪去眼柄,分成A、B两组,分别注入等量的光照后眼柄的提取液和生理盐水(1)若A、B两组处理后均无体色变化,说明沼虾的变色与眼柄中神经细胞的分泌物无关;(2)若A变色而B不变色,说明沼虾的变色与眼柄中神经细胞的分泌物有关

【规律】从实验变量的角度设计实验步骤

(1)依据自变量,确定实验组别,并进行编号。

(2)依据无关变量,控制实验条件。除自变量外,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设计实验步骤时要注意用到“相同”“等量”“平均”“每组数量相同”“处理时间相同”等词语,这样能保证实验步骤的严谨性。

(3)依据因变量,确定实验的检测指标,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解题时,应注意因变量与检测指标不一定相同。

(4)注意细节上的设计。例如,(1)溶液或培养基灭菌后是否需要冷却后使用;(2)向淀粉糊中加入唾液后是否需要振荡试管;(3)酶促反应中的试管应直接加热还是水浴保温;(4)用酒精溶解绿叶中的叶绿素时,酒精应直接加热还是隔水加热;(5)将甲状腺制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注入动物体内的方法是饲喂还是注射;(6)不同情况下要合理选用不同的水,如清水、池水、凉开水、蒸馏水、生理盐水等;(7)在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中,斐林试剂甲液(0.1 g/m L的Na OH)和乙液(0.05 g/m L的Cu SO4)的使用等等。

8.处理并分析实验结果或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例8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索“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血浆渗透压的高低”,想要做一个探究实验。现已得到两类动物的血液,并已离心分离出两类动物的血浆各50 m L,请你帮助设计实验以完成研究任务。

(1)实验目的:探索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血浆渗透压的高低。

(2)实验设计依据的原理: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渗透作用。

(3)实验所需仪器:烧杯、半透膜、细线等。

(4)实验步骤:

(1)将淡水动物的血浆倒入烧杯;

(2)用半透膜封住长颈漏斗的口,用细线将半透膜扎紧;

(3)将海洋动物的血浆倒入漏斗,将漏斗浸入烧杯中,并使漏斗管中的液面与烧杯中的液面齐平;

(4)一段时间后观察漏斗管中液面的变化。

(5)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实验属于探究性实验,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并不唯一。本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结论有以下三种:

(1)若液面上升,则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高于淡水动物;

(2)若液面不变,则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等于淡水动物;

(3)若液面下降,则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低于淡水动物。

【答案】见解析

【规律】注意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的合理性

(1)实验结果的分析:

验证性实验:结果和结论是唯一的,依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采用逆推法由结论推出相应的结果;

探究性实验:结果和结论是不确定的,应先把自变量与因变量所对应的各种关系考虑全面,然后采用逆推法罗列出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

(2)实验结果的呈现:

(1)利用表格呈现实验结果:

表格的设计应从自变量和因变量展开,通常有以下两种模式:

a.单因子变量模式:

b.多因子变量模式:

(2)利用曲线图呈现实验结果:

用曲线图呈现实验结果时,通常横坐标表示自变量,纵坐标表示因变量,并在坐标轴上标注单位或符号。

绘制曲线图的方法:

a.标轴:认真审题,找准自变量和因变量,确定坐标轴,标注单位或符号;

b.描点:根据题目所给数据描点,有时还涉及相关计算(要特别注意曲线的起点、终点、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及与坐标轴的交点等);

c.连线:以能穿过最多点的直线或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

d.标注:注明相应的文字及图像的标题。

(3)实验结论的呈现:

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预料之中”的,因此结果和结论只有一种情况。结果即由所学知识或实验原理推出的现象,结论即实验目的。例如,在“验证CO2是光合作用必需原料”的实验中,实验结果为对照组叶片遇碘变蓝,实验组叶片遇碘不变蓝;结论为CO2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对未知的生物学现象进行探索,因此预期的结果及结论是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其书写格式一般为“若……,则……”。例如,在“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结果和结论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若相同时间内,在光下的一组比在黑暗中的萌发数多,则光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若在光下的一组比在黑暗中的萌发数少,则光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若两组的萌发数相同,则光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3.遗传题解题技巧初探 篇三

用常规方法先写出每个亲本的配子种类,然后对雌雄配子相互结合产生的后代进行统计较为复杂,且易出现差错.由于在自由组合规律中,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分配到配子中去,每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因此可以将每一对性状根据分离规律写出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再进行组合.二、用反证法寻求突破口,解决遗传系谱遗传类型的判断.常染色体遗传与性别无关,其性状的表现不受性别的限制.任何一个遗传系谱,从逻辑上讲都不能否定其是常染色体遗传的可能性.但伴性遗传则有所不同.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若父亲正常则女儿不可能患病;若母亲患病则儿子不可能正常.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若父亲患病则女儿不可能正常;若母亲正常则儿子不可能患病,这就是解决遗传系谱判断的突破口.例2图1所示分别为:三、从点到面,寻找规律例3杂合高茎豌豆连续自交n代,后代中纯合体,杂合体,高茎,矮茎所占比例各是多少?

这样的问题肯定是有规律的,关键是怎样才能发现规律.我们不妨写出前几代自交的遗传图解.不难发现由于只有Dd的后代才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其后代的1/2是杂合体.因此,第n代中杂合体所占比例为:1/2n,纯合体的比例为:1-1/2n.由于矮茎是纯合体且占纯合体的一半,故矮茎的比例为12(1-12n),那么高茎的比例为:1-12(1-12n).四、深刻理解,举一反三

例4一个基因型为.AaBb(独立分配)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和三个极体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

由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随机的;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两条染色体进入极体或卵细胞也是随机的,因此,一个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和极体就是以下四种可能之一:解遗传题虽有技巧,但必需是在理解和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才能谈得上技巧,即所谓的熟能生巧.一味地追求技巧,寻求捷径也可能弄巧成拙,怡误前程.五、已知亲代基因型,问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分解级合法)1.分解:按分离规律,写出每对等位基因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2.组合:将每对等位基因杂交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分别相乘,即得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及比例.3.以相应的字母表示表现型,大写表示显性性状,小写表示隐性性状.例5AaBb×aaBb的后代,有哪几种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解析1.分解Aa×aa→基因型:Aa:aa表现型:A:aBb×Bb→基因型:BB:2Bb:bb表示型:3B:b2.组合:基因型:(Aa×aa)×(BB:2Bb:bb)→AaBB:2AaBb:Aabb:aaBB:2aaBb:aabb共6种基因型表现型:(A:a)×(3B:b)→3AB:Ab:3aB:ab共4种表现型比例:3:1:3:1

(收稿日期:2016-01-13)

4.逻辑题解题技巧 篇四

排列组合是组合学最基本的概念。所谓排列,就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进行排序。排列组合的中心问题是研究给定要求的排列和组合可能出现的情况总数。排列组合问题是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必考题型,“16字方针”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规律,即: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

一、试验:题中附加条件增多,直接解决困难时,用试验逐步寻找规律。

例、将数字1,2,3,4填入标号为1,2,3,4,的方格中,每方格填1个,方格标号与所填数字均不相同的填法种数有()

A6 B.9 C.11 D.23

解析:第一方格内可填2或3或4,如第一填2,则第二方格可填1或3或4,若第二方格内填1,则后两方格只有一种方法;若第二方格填3或4,后两方格也只有一种填法。一共有9种填法,故选B

二、不相邻问题用“插空法”:对某几个元素不相邻的排列问题,可将其他元素排列好,然后再将不相邻接元素在已排好的元素之间及两端的空隙之间插入。

三、合理分类与准确分步:含有约束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按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按事情发生的连续过程分步,做到分类标准明确,分步层次清楚,不重不漏。

四、消序

例、4个男生和3个女生,高矮不相等,现在将他们排成一行,要求从左到右女生从矮到高排列,有多少种排法。

解析:先在7个位置中任取4个给男生,有 种排法,余下的3个位置给女生,只有一种排法,故有 种排法。

五、顺序固定用“除法”:对于某几个元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问题,可先把这几个元素与其他元素一同进行全排列,然后用总的排列数除于这几个元素的全排列数。

经验分享:虽然自己在这帖子里给大家发了很多感慨,但我更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论坛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得的,多少年来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既然势在必得,就不要在乎这一刻。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学习技巧,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

六、对应

例、在100名选手之间进行单循环淘汰赛(即一场失败要退出比赛)最后产生一名冠军,要比几场?

解析:要产生一名冠军,要淘汰冠军以外的所有选手,即要淘汰99名选手,要淘汰一名就要进行一场,故赛99场。

七、分排问题用直接法:把几个元素排成若干排的问题,可采用统一排成一排的排方法来处理。

八、住店法:解决“允许重复排列问题”要区分两类元素,一类元素可以重复,另一类不能重复,把不能重复的元素看作店,再利用分步计数原理直接求解称“住店法”

例.7名学生争五项冠军,获得冠军的可能种数有()

A.种 B.种 C.种 D.种

解析:七名学生看作七家“店”,五项冠军看作5名“客”,每个客有7种住法,由分步计数原理可得 种,故选A

九、特殊元素的“优先排列法”:对于特殊元素的排列组合问题,一般先考虑特殊元素,再考其他的元素。

十、相邻问题用捆绑法:对于某些元素要求相邻的排列问题,先将相邻接的元素“捆绑”起来,看作一“大”元素与其余元素排列,然后再对相邻元素内部进行排列。

十一、探索:对于情况复杂,不易发现其规律的问题需要认真分析,探索出其规律

例、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每次取出不同的两个数,使它们的和大于100,则不同的取法种数有多少种。

解析:两个数相加中以较小的数为被加数,1+100>100,1为被加数时有1种,2为被加数有2种,…,49为被加数的有49种,50为被加数的有50种,但51为被加数有49种,52为被加数有48种,…,99为被捕加数的只有1种,故不同的取法有(1+2+3+…+50)+(49+48+…+1)=2500种

5.逻辑题解题技巧 篇五

适用范围:对于计算型的试题,多通过计算求结果.

方法点津:直接法是解决计算型填空题最常用的方法,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灵活处理,多角度思考问题,注意一些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的灵活应用,将计算过程简化从而得到结果,这是快速准确地求解填空题的关键.

方法二、高中数学填空题解题技巧特殊值法

当填空题已知条件中含有某些不确定的量,但填空题的结论唯一或题设条件中提供的信息暗示答案是一个定值时,可以从题中变化的不定量中选取符合条件的恰当特殊值(特殊函数、特殊角、特殊数列、特殊位置、特殊点、特殊方程、特殊模型等)进行处理,从而得出探求的结论.为保证答案的正确性,在利用此方法时,一般应多取几个特例.

适用范围:求值或比较大小等问题的求解均可利用特殊值代入法,但要注意此种方法仅限于求解结论只有一种的填空题,对于开放性的问题或者有多种答案的填空题,则不能使用该种方法求解.

6.重庆中考题解题技巧 篇六

切入点一:做不出、找相似,有相似、用相似

压轴题牵涉到的知识点较多,知识转化的难度较高。学生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入手,这时往往应根据题意去寻找相似三角形。

切入点二:构造定理所需的图形或基本图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添加辅助线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北京中考来说,只有一道很简单的证明题是可以不用添加辅助线的,其余的全都涉及到辅助线的添加问题。中考对学生添线的要求还是挺高的,但添辅助线几乎都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构造定理所需的图形或构造一些常见的基本图形。

切入点三:紧扣不变量,并善于使用前题所采用的方法或结论

在图形运动变化时,图形的位置、大小、方向可能都有所改变,但在此过程中,往往有某两条线段,或某两个角或某两个三角形所对应的位置或数量关系不发生改变。

切入点四:在题目中寻找多解的信息

图形在运动变化,可能满足条件的情形不止一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两解或多解,如何避免漏解也是一个令考生头痛的问题,其实多解的信息在题目中就可以找到,这就需要我们深度的挖掘题干,实际上就是反复认真的审题。

总之,中考数学压轴题的切入点有很多,考试时并不是一定要找到那么多,往往只需找到一两个就行了,关键是找到以后一定要敢于去做。有些同学往往想想觉得不行就放弃了,其实绝大多数的题目只要想到上述切入点,认真做下去,问题基本都可以得到解决。

一、认真审题,看清题意

审题是解题过程的开始,也是找到正确答案最关键的第一步。有些学生不重视审题,拿到试卷,读题马虎,对一些似曾相识的题目,便求胜心切,其结果容易误解题意而产生错误(如:例1)。

二、透过表象,抓住关键

命题者在编题过程中,往往故意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知识编织在一起。设置所谓的陷阱,在解题时只有抓住关键,即明确该题所要考察的知识点,找出那些隐蔽而又重要的条件,这样就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如:例2)。

三、方法受阻,逆向思维

有些题目,按日常的思维分析感到很困难,但反过来思维,却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如:例3)。

四、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不少同学在答题过程中暴露的共性问题是: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处理新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这一点恰恰暴露出目前初中物理教学普遍存在一大误区: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样往往会造成学生思维僵化,碰到实际问题感到无从下手。

五、根据题意,由静到动

同学们对有关力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感觉往往较困难,这一点在高中学习中更显突出,其主要原因与力本身的抽象和动态有一定的关系,而力学问题的呈现,均是以呆板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形来表述,这样就无形中更加增加了同学们对问题的理解难度。因此,根据题意,由静到动地还原原始情景,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1.中考数学题解题技巧

2.语文中考解题技巧

3.中考语法填空解题技巧

4.中考语文小说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

5.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6.中考补全短文解题技巧

7.中考选词填空解题技巧

8.重庆中考语文试题

9.2017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7.文言文分析综合题解题技巧 篇七

一、考情分析。对文言文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在高考中基本是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这一题型出现。综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发现, 除江西省近三年均未考, 其他省份以及全国卷都有考查, 题型均以选择题四选一形式出现, 而且均为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这样大大降低了该试题的难度, 有助于考生理解全文内容。选项内容的设置上多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 只有少数提及对文章写作技法的分析, 所以做这类题一大关键就是要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但如果我们掌握一定的技巧, 也能帮助考生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文意理解的正误, 那就需要探究命题人错误陷阱的设置类型。

二、常见设误类型。笔者结合近三年考题分析以下几种常见的设误类型。

1.无中生有, 即阅读材料中没有出现选项的内容或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找不到依据。例如 (2013年福建卷) “按照当地风俗”在原文中没有依据。“其宴于外者, 即举酒酌穴者, 人二杯。虽雅不酒, 必使之酹, 名曰定心饮。”是说那些在洞外饮酒的人敬进入洞穴的人每人两杯。文中并没有提到是按照当地风俗, 这就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干扰材料。

2.曲解文意, 即选项中大多数表述是正确的, 只是一个词理解错了, 从而导致选项出错或原文有相关的表述但选项的表述恰好与原文相反。例如 (2013年广东卷) “俟秋成, 当仍旧法。”意思是到秋天有了收成再恢复旧法, 而不是“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3.张冠李戴, 即把本是甲想的说的, 选项中设为乙想的说的, 或把几件事合在一起表述, 混淆了时间、地点等条件。例如 (2012年广东卷) 由原文“先是洪泽湖决, 漕运梗阻, 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 而中外纷议挠之”可知, 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漕运的是协办大学士英和而非陶澍。

4.因果关系不当。原文上下两件事不构成因果关系而选项却以因果关系处理或因果颠倒。例如 (2013年全国卷2) “密令捏造吕的过失”, 并不是因为他嫉妒吕諲地位超过自己, 原文“惧其重入, 遂密令直省至諲管内抅求諲过失”。

5.假设误为事实。即把文中假设的情况理解为事实的情况。例如 (2009年江西卷) 原文为“吾侪保甲贷乙金, 甲逾期不肯偿, 将讼, 讼则破家, 事连吾侪, 数姓人不得休矣! ”意思是“我们为某甲向某乙借贷提供了担保, 某甲超过期限不肯还贷, 将要被起诉, 如果被起诉就会倾家荡产, 事情也就会牵连到我们, 我们几家人就不能够休息了! ”而选项中理解为“在酒店聚饮的乡里数姓人家, 为甲、乙二人的借贷官司所牵连”。“将讼, 讼则破家”那是一种假设情况, 选项把他理解为既定事实。

8.词义猜测题解题技巧点拨 篇八

利用连词的逻辑性进行推断

连词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利用连词的逻辑性可以理清划线词与邻近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据此推断划线词的意思。例如:

1. What do the words "a replica" in Paragraph 2 refer to? (2012年全国卷II)

A. A painting of the skeleton.

B. A photograph of Lucy.

C. A copy of the skeleton.

D. A written record of Lucy.

【原文】The Lucy on exhibition at the Ethiopian National Museum in the capital, Addis Ababa, is a replica while the real remains are usually locked in a secret storeroom.

【解析】正确答案是C。划线词所在句子的句意为:位于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展出的露西骨架是仿制品,而真正的残骸通常锁在秘密的储藏室中。认真分析这个句子可以发现,连词while在这里表示对比,因此划线部分a replica与the real remains应为反义关系,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中的copy (仿制品)符合此逻辑。

2. The underlined word "modest" in Paragraph 3 most probably means ______. (2012年陕西卷)

A. relatively high B. extremely low

C. relatively low D. extremely high

【原文】The authors of both studies stress that these risks are relatively small for healthy people and certainly modest compared with other risk factors such as smoking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解析】正确答案是C。划线词所在句子的句意为:这两项研究的作者都强调这些风险对于健康人来说相对较小,当然与其他诸如吸烟、高血压等风险因素相比风险性也相对较低。对modest这个词,同学们比较熟悉其作形容词表“谦虚的”的用法,但这个词在这里显然不是这个用法。划线词前的连词and表示并列,由此可知certainly modest和与之并列的relatively small意思相近,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relatively low符合语境。B项虽有low这层含义,但是extremely太过绝对,不符合语境。

利用语句的感情色彩进行推断

在描述某事物或表达某个观点时,作者所用的语句通常会保持同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感情色彩,因此也可利用与划线词邻近语句的感情色彩来帮助推断词意。例如:

1. The underlined word "swimmingly" in Paragraph 1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_____. (2011年广东卷)

A. early B. sweetly

C. quickly D. smoothly

【原文】Can dogs and cats live in perfect harmony in the same home? People who are thinking about adopting a dog as a friend for their cats are worried that they will fight. A recent research has found a new recipe of success. According to the study, if the cat is adopted before the dog, and if they are introduced when still young (less than 6 months for cats, a year for dogs), it is highly probable that the two pets will get along swimmingly. Two-thirds of the homes interviewed reporte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cat and dog.

【解析】正确答案是D。划线词所在句子的句意为:根据这项研究,如果猫比狗先被收养,并且如果它们在很小的时候(猫小于六个月的时候,狗小于一岁的时候)就互相认识了,那么这两个宠物很有可能会相处得很好。原文中的in perfect harmony、a new recipe of success和a positive relationship均表示肯定的语气,暗示狗和猫这两种动物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愉快相处。由此可以推断出swimmingly意为“顺利地;极好地”,四个选项中只有smoothly与其意思最相近。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can best take the place of the word "relish"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2010年新课标卷)

nlc202309021014

A. choose B. enjoy

C. prepare for D. carry on

【原文】I had always traveled to Malaysia by plane or car, so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I was on a train. I did not particularly relish the long train journey and had brought along a dozen magazines to read and reread. I looked about the train. There was not one familiar face. I sighed and sat down to read my Economies.

【解析】正确答案是B。划线词所在句子的句意为:我不怎么享受火车的漫长旅程,就带了一打杂志,读了又读。通过原文中的had brought along a dozen magazines to read and reread、not one familiar face和I sighed可以看出,作者对这次在火车上的旅程有一种负面的感情色彩。由此可以推断作者并不是特别享受这段漫长的旅程,所以relish在此句中的意思应为“享受”,四个选项中只有enjoy有这层含义。

利用用法介绍或特点描述等进行推断

在有些情况下,划线词附近的信息是对划线词的用法介绍或是特点描述,对猜测划线词的意思有着明确的指向性。例如:

1. The underlined word "rainbow" in the last paragraph refers to _____. (2010年浙江卷)

A. the rainbow in the sky

B. the stripes on the pavement

C. something imaginative and fun

D. important lessons learned in childhood

【原文】Though years have now passed, I still wonder where my rainbow has gone. I wonder if, maybe when I get older, I can find my rainbow and never have to brush it away. I guess we all need some sort of rainbow to brighten our lives from time to time and to keep our hopes and dreams colorful.

【解析】正确答案是C。划线词所在句子的句意为:我觉得我们都需要某种幻想来时不时地照亮我们的人生,让我们的希望和梦想永远绚烂多姿。原文中最后一句话中的to brighten our lives from time to time and to keep our hopes and dreams colorful是对rainbow用途的介绍:rainbow可以照亮人生,让希望和梦想丰富多彩。因此可以推断rainbow在此不是实指天空中的彩虹,而是具有抽象的含义,指有想象力的、有趣的东西。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题意。

2. The word "shoot" underlined in the 2nd passage probably means "_________". (2010年安徽卷)

A. send for B. move quickly

C. come out D. grow quickly

【原文】"Switching off" gravity would be like letting go of the string. Things not attached to the Earth would fly off in a straight line. People in buildings would suddenly shoot upwards at a great speed until they hit the ceiling. Most things outside would fly off into space.

【解析】正确答案是B。划线词所在句子的句意为:建筑物里的人会突然快速地向上腾空飞起,直到撞上房顶。同学们对shoot这个词,比较熟知其表“射击”的含义,但该含义在此显然不符合语境。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句中的suddenly、upwards和at a great speed都是对shoot这一动作的力度和特点的描述,由此可以推出shoot在此的意思是“向上突然快速地移动”,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move quickly意思和它最相近。

利用形象的表达进行推断

有些阅读理解文章中的划线词是一些非常形象的表达,读起来自然幽默,因此结合划线词本身的常见含义及其所在句子的句意完全可猜测出其词义。例如:

1. The underlined word "burning" in Para. 3 probably means ___________. (2012年北京卷)

A. annoyed B. ashamed

C. ready D. eager

【原文】Weeks later, standing before this unfriendly mass, I was totally lost. Oh well, I lowered the paper and sat down at my desk, burning to find out what I had done wrong. As a classmate began his report, it all became clear, "My report is on George Washington, the man who started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解析】正确答案是D。划线词所在句子的句意为:好吧,我放下报告坐在课桌旁,急切地要找出我做错的地方。动词burn有“燃烧”的意思,此处的burning是其现在分词形式,是一个很形象的表达,说明作者此刻想找出错误的心情像着了火一样,迫不及待,刻不容缓。理解了这层含义就不难推断出burning在这里表示“急切的,热切的”,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eager可以表达这层含义。

2. What does the word "residents" in Paragraph 1 probably refer to? (2011年新课标卷)

A. chickens B. tomatoes

C. gardens D. people

【原文】Cassandra Feeley finds it hard to manage on her husband's income. So this year she did something more than a hobby: She planted vegetables in her yard. For her first garden, Ms. Feeley has put in 15 tomato plants, and five rows of a variety of vegetables. The family's old farm house has become a chicken house, its residents arriving next month.

【解析】正确答案是A。划线词所在句子的句意为:他们家的旧农场已经成了一个养鸡场,下个月养鸡场的“居民”就到了。Resident的原意是“居民”,在这里是一种形象的表达,养鸡场的“居民”自然只能是小鸡(chickens)了。

作者简介:

郝昌明,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高三英语教学工作多年,发表多篇中学英语教学相关文章。

9.化学大题解题技巧 篇九

近年来,在高中化学学习或高考中,学生做实验题时得分率较低,部分学生答题不规范,每次考试老师学生感触最深的的莫过于答题不规范导致的失分,因此规范答题显得尤为重要。

例1:Na2

S2O3可看成是Na2SO4中的一个O原子被一个S原子取代而成。某同学用类比的思想进行实验探究,同时比较Na2S2O3与Na2SO4的化学性质是否相似。

【提出猜想】

猜想①:溶液呈中性,且不与酸反应;

猜想②:无还原性,不能被氧化剂氧化。

【实验探究】基于上述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结论】Na2

S2O3溶液呈碱性能与酸反应,有还原性,与Na2SO4的化学性质不相似。

分析:本题中有要求回答实验操作,预期的现象和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考查。在实验探究①中,

A.测定溶液的PH的实验操作,应是:用玻璃棒蘸取Na2S2O3溶液,点到pH试纸中央,将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但学生回答时多是:用PH试纸测定,只答方法,不答操作,不合题意。在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2O32-+2H+==S↓+SO2↑+H2O,在预期的现象中已给出生成物的颜色与状态,但学生书写时却容易忽略,错误书写。

在实验探究②实验中,

C预期实验现象是:新制氯水的黄绿色变浅,而学生却只答成氯水褪色,应该能观察到的颜色变化过程没答出,造成错误。

例2在一支试管中放一小块铜片,加入适量浓硝酸,立即用无色透明气球罩上并系紧,描述实验中能观察到的所有现象。

分析: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实验现象描述问题,在描述现象时,往往是只将主要现象描述出来,如产生红棕色及气球逐渐变大,而忽视部分现象,如铜本身的变化及表面出现的现象、溶液的颜色变化等。要全面描述,必须掌握其反应原理: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并结合所发生的反应,得出预期的现象:

1、铜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并逐渐溶解,最后消失。

2、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3、试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

4、气球体积逐渐变大。

描述现象要全方位,本实验应从试管下部逐渐往上描述,并要准确、简洁。

10.高考英语填空题解题技巧 篇十

1. 缺主语或宾语,一定是填代词或名词(多考代词)

例:She did not hesitate for long : although her father smoked a pipe only once in a while, she knew that this was a present which was bound to please( ). (广东高考)

解析:不定式后动词please缺少宾语,应填代词;又从文章和句子意思可知是给父亲买礼物,使他高兴,确定填her。

2. 如果句子基本结构完整,名词前面无限定词(冠词、不定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则设在该名词前的空格很大可能是填限定词。

例:It is said that a short-tempered man in the Song Dynasty (960―1279) was very anxious to help( )rice crop grow upquickly. (广东高考)

解析:名词rice crop前还没有限定词,应当填限定词;根据句意,这个急性子人当然是急于使“他的”禾苗长得快,故填形容词性物主代词his。

3. 如果句子基本结构完整,名词或代词在句中既不作主语、表语,也不作动词的宾语时,其前面的空格通常是填介词。

例:When Jane got home, with her small but well-chosen present in her bag, her parents were already ( )table having supper. (20广东高考)

解析:分析句子知道名词table在句中不作主语、宾语,也不作were的表语,空格处应填介词,使table成为介词的宾语;根据having supper确定应填介词at,at table表示“在餐桌边,在进餐”,是固定搭配。

4. 如果两个句子(即两个主谓结构)之间没有分号或句号,也没有关联词连接或引导,则填并列连词或从属连词。

例: He was very tired from/after doing this for a whole day, ( ) he felt very happy since the crop did “grow” higher. (20广东高考)

解析:两个句子间是逗号且无关联词连接,则空格处一定是填关联词;再根据前一句他感到very tired和后一句子的very happy得出前后为转折关系,确定填并列连词but。

5. 和it有关的一些特殊句型也是判断纯填空题的一个重要技巧。

(1)根据it作形式主语或形式宾语的句型来判断空格处是否应填it。

例:She remembered how difficult ( ) was to choose a suitable Christmas present for her father.

解析:分析句子可知,宾语从句中真正的主语是后面的不定式to choose…,空格处应填入作形式主语的it。

(2)根据强调句结构:“It is/was+被强调部分+ that/who+句子剩下部分”,来判断空格处填it还是that。

例: … and ( )was only after I heard she became sick that I learned she couldn’t eat MSG. (广州一模)

解析:分析句子结构,可知该句为强调句句型应填it。

强调句判断方法:

将it is/was...与连接词去掉,句子仍然完整正确,就为强调句型。

(二)有提示词

1.动词:

(1) 给出的提示词为动词时,考生应首先分析句子结构,判断该动词在句中是谓语动词还是非谓语动词,或者是否需要转换词性等,然后再具体解题。

例: … people stepped on your feet or ( ) (push) you with their elbows, hurrying ahead to get to a bargain. (年广东高考)

解析:提示词push在句中与stepped作并列谓语,要用一般过去时,填pushed。

(2)如果一个句子没有谓语动词,或者提示词与已有谓语动词之间是并列关系时,所给提示词就是谓语动词,此时要根据语境考虑时态和语态。

例:Her mother was excited. “You father has at last decided to stop smoking,” Jane( ) (inform). (2009年广东高考)

解析: 主句没有谓语,考时态和语态;根据文章意思可知Jane是“被”她母亲告知父亲决定戒烟的,确定应用一般过去时和被动语态,填was informed。

(3)如果句子已有谓语动词,给出的动词提示词也不作并列谓语时,则考查非谓语动词,这时要根据句子所缺成分和非谓语动词各自用法特点,选择动词-ing 、动词-ed 和不定式,具体确定方法如下:

提示词在句中作目的状语、only后的结果状语、情感形容词或动词后的原因状语时,通常用不定式。

例:For example, the proverb, “ plucking up a crop( )(help) it grow”,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story. (年广东高考)

解析: 分析结构可知句子已有谓语is based,help在此为非谓语;根据句子意思,把禾苗拔高的目的是帮助它们长高,确定用不定式作目的状语,填to help。

(4)提示词给的是动词有时也会考查词类转换,考生须仔细分析句子结构,正确填词。

例:But Jane knew from her past experience that her( ) (choose) of ties hardly ever pleased her father.(2009年广东高考)

解析:分析句子可知,choose在同位语从句中作主语,且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her后,确定用名词形式choice。

2.形容词和副词

(1)提示词为形容词或副词,重点考察它们的比较等级、形容词副词之间的词性转换,具体解题技巧如下:

考察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级。一般来说,如果有表示范围的in/of介词短语,用最高级;than的前面要用比较级,但考生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特定语境中, “than+ 比较对象”和表示比较范围的of/in短语常常被省略。

例:The water was simply the container for an act of kindness and love. Nothing could be __39__(sweet)”.(广东高考)

解析: 由语境可知,这水是好心和爱的表现,没有什么比它更甜了,这是省略了than the water的隐性比较级,确定填sweeter。

(2)形容词和副词之间的词类转换。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作状语,用副词形式;作表语、定语或补语,通常用形容词形式。

例:His teacher took a deep drink, smiled ( ) (warm), and thanked his student very much for the sweet water. (20广东高考)

解析: 修饰动词smiled要用warm的副词形式,确定填warmly。

延伸阅读:高考语法填空题考查范围

一、语境(上下文)

11.动词填空题解题技巧大盘点 篇十一

On Sunday morning,a strong earthquake__1__(hit)Indonesia and then big tsunamis(海啸)__2__(follow).They soon went on to other countries in the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as well as East Africa.

Tsunamis__3__(be)especially dangerous for children. In many Asian countries near the sea,poor kids helped their parents

__4__(fish).So they were in harm’s way when the tsunamis came.

In Sri Lanka,when the first waves hit,thousands of children came to the seaside.Fish____5____(bring) in by the waves.The old and the young collected them.Many waited for more.Then tsunamis six metres high hit the island of 19 million people.

“They got caught and could not run to safety.This is the reason why so many children____6____(die),”said a police spokesman in Sri Lanka.

In open seas tsunamis are only one or two metres high.When they are near land,they are as high as 10 metres.Houses and cars near the sea can____7____(take)away by these big waves.Because tsunamis move fast and can travel to another side of the sea within one day,they may affect(影响)a lot of places.

What should____8____(do)when there’s a tsunami?____9____(move)to a safe place. If you are near the sea and you feel the earth10(shake),move to higher ground . Stay away from rivers and streams(溪流).

如何解答这类题目呢?

一、准确判断句子的时态和语态

1.根据时间状语确定时态与各种时态连用的时间状语:

一般现在时:usually,often,always,sometimes,every day,on Sunday等;

现在进行时:now,at the moment,有时句前有Look!或Listen!等词提示;

一般将来时:this Sunday,next week,tomorrow,tomorrow morning,on Friday,in+一段时间等;

一般过去时:yesterday,just now,last year,an hour ago,in 1985等;

现在完成时:for+一段时间,since+时间点,in the past+一段时间,these days,recently;just,never,ever,already,yet,before等。

如第1空,根据句首On Sunday morning可以确定应用一般过去时,即填hit。

2.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时态。

有些句子没有明显的时间状语,又不能用时态呼应规则来对照,这时就应该根据上下文内容来判断时间关系,确定正确时态。

如第2空,根据and前面的一句话可以确定也应用一般过去时,即填followed;第6空,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应用现在完成时,即填have died。

3.根据主从句的关系来确定时态。

在主从复合句中,主句谓语动词与从句谓语动词的时态是相互照应的。

①在含有宾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中,如果主句是一般过去时,从句要用过去的相应时态;

②在宾语从句中,如果主句是一般现在时,从句可用任何需要的时态;

③在时间、条件状语从句中,若主句是一般将来时、祈使句或含有情态动词(can,may,must等),从句要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的动作。

4.根据语言习惯来确定时态。

在按语法规则来正确使用时态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时态的某些特殊用法和习惯用法。

①进行时态可用来表示即将发生的动作。例如:come,go,move,leave等;

②口语中可用一般过去时代替一般现在时,使语气变得委婉、客气或带有商量和征求意见的口吻。例如:could,might,would等。

5.永恒的真理或客观存在的状态用一般现在时态。

如第3空,这一句是表客观存在的状态,应用一般现在时,即填are。

6.句子是祈使句或在情态动词、助动词后,谓语动词用原形。

如第9空,该句是祈使句,谓语动词用原形,即填Move。

二、注意所填动词的语态

如所填动词是谓语动词,应先根据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主、被动关系,确定动词的语态。一般说,句子中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执行者,则用主动语态;若句子中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则用被动语态。不及物动词没有被动语态。

如第5、7、8三空,根据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这几处应用被动语态,即第5空填were brought;第7空填be taken;第8空填be done。

三、确定动词的非谓语形式

如果所填的动词在句子中不作谓语,那么就应考虑用动词的非谓语形式。动词的非谓语形式主要有:动词不定式、动词的-ing形式(现在分词或动名词)、过去分词等。到底采用哪一种形式,要根据习惯搭配、各种非谓语形式的用途和特点、修辞及句子结构的要求等方面来决定。

1.在be worth,be busy,what about,how about等后用动词的-ing形式。

2.在介词之后一般应用动词的-ing形式。

3.在keep,enjoy,finish,mind等动词后用动词的-ing形式。

4.在动词decide,hope,wish,refuse,plan等后用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而在ask,tell,order,invite之后用动词不定式的复合结构,即“ask sb. to do sth.”的形式。

5.在see,hear,watch,notice,let,make等后面作宾语补足语的动词不定式应省略不定式符号to。

如第4、10空,句中所填部分分别作help、feel的宾语补足语,就是help sb.(to)do sth.和feel sb. do sth.,即第4空填(to)fish;第10空填shake。

6.在It’s time(for sb.)to do sth./It’s very kind(nice,good)of sb. to do sth./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 的句型中使用to不定式短语作句子的真正主语。

12.政治主客观题的解题技巧 篇十二

一、选择题

1. 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说将错误的答案排除出局, 然后, 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换个角度来说, 就是直选法, 即直接将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来。这是一种基本的方法, 因为在各类选择题中, 要么是排除, 要么是选择, 二者必居其一。

2. 因果法

在选择题中, 有一种通常用“其原因是”或者“其结果是”设问形式设问的, 便是属于这种形式, 这时, 可以运用“因果法”。应该注意的是, 由于因果关系的顺序性有两种情况:由结果找原因和由原因找结果, 因此, 解题的方法也就存在两种, 前者, 我们叫做“执果索因”, 相反, 后者, 我们便叫做“执因索果”。

3. 归类法

在政治选择题中, 有一类是以“……是”“……是指”设问方式将题干与题枝连结起来的, 这种类型, 可以运用归类法去选择, 也就是说, 从“属性”上将它们归入相应的类别中去。

4. 意义法

这类选择题在政治选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通常是用“有利于”“其意义是”等设问将题干与题枝连结起来。由于事物的意义往往是多方面的, 因此, 解答时, 关键在于确定与题干要求相符的意义。

5. 发散法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弹性思维, 对于一个事物, 它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维, 而这对于政治选择题而言, 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然而, 必须注意的是, 发散的同时, 要注意聚合。

下面例举政治选择题常见的五种典型设计模式和对应的解题技巧:

第一, 题肢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 但逆向选择题除外。

在做选择题、特别是复合选择题过程中可以先看选项, 先排除错误的选项, 再看题目和材料, 这样能够达到节约时间、降低难度的目的。

【例】根据“地形”来矫正“地图”的哲学依据是:

①错误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②物质决定意识。③主观必须与客观相符合。④想问题, 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其中 (1) 明显错误, A、C、D中都含有 (1) , 所以直选B项。

第二, 题肢与题干要求不相符的题枝不能入选。解题时要抓住题目的关键词, 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例】漫画:穿上“马甲”, 你还认识我吗?漫画的内容主要违背了辩证法的原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历史的统一。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C.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D.要有创新精神, 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这是一道漫画题, 漫画一般都是讽刺现实问题的, 要读懂、读全漫画的内容, 包括标题、文字内容、图画形象细节等, 这是解漫画题的关键。题目设问的关键词有两个, 即“辩证法”“原理”, A项是唯物论, B项是认识论, D项是辩证法发展原理的方法论, C项即是答案。

第三, 题干是唯一要求的, 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等字样, 有些选枝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 也不能选。

【例】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主要是为了

A.调节公民的个人收入。B.合理调整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C.增加国家财政收入。D.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只有A项符合“主要”的要求。

第四, 选枝正误相混者, 即题枝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 不能入选。

【例】“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文心雕龙》) 很好地说明了审美心境有一种抗干扰性, 以使既有情绪能够外化在客观事物中。从哲学角度看, 说明

A.立场不同,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不同。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C.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D.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物质与意识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其中D项最具欺骗性, 因其后半句是错的, A、B无关, C为正确答案。

第五, 属于因果关系的选择题, 干枝因果相悖者不能入选。

二、主观题答题技巧

1. 审题思路

一看, 即看设问。这就要求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即从范围 (政治科的考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经济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等部分) 、角度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方面看。

二抓, 即抓关键词, 设问和材料中的关键词;抓中心意思。通常可用首尾法, 词语频率法, 同一中心法, 引导法来抓。

三领, 即领悟出题者的意图──考什么原理。要从题目的材料出发, 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 从而判断出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

四想, 即想政治术语, 书本术语和时政术语。要回想相应的教材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 准确完整的联想。

五扣, 即扣题目的材料, 引用材料后说明材料体现了哪一原理。

六列, 即列出答题纲要。要按照前面的五个思路, 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内容按先后有序地列出答案要点。

七思, 即反思答案的完整性, 科学性。要倒推重审题, 注意题分值, 看分作答。

2. 解题步骤

我一直认为比较科学的解题步骤还应该是五子登科法。

戴帽子──点题;观点明确;

标号子──分段, 分点;

采点子──术语到位;热点术语也别忘掉, 语言可以简明, 但不能只是骨头;

扣料子──扣住题眼;引用材料;

挖坑子──多角度思考, 空间有限, 应详略得当。

3. 组织答案

(1) 以序号分段、分点作答;

(2) 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

(3) 每个要点自成一点, 自成一理;

(4) 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宏观等逻辑关系;

(5) 各要点应是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 (提高分是指要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最新时政精辟观点, 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 ;

(6) 要考虑到阅卷老师的心理, 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

4. 完美答卷

(1) 表述清晰整洁, 段落分明, 格式规范, 美观大方;

(2) 术语表述准确、完整、严谨;做到知识性与逻辑性、思想性的统一。

上一篇:楼盘圣诞节业主联谊活动方案范文下一篇:抵制非法宗教活动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