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通读读后感

2024-08-30

学生通读读后感(精选4篇)

1.学生通读读后感 篇一

今年是我从教的第十一个年头,回想这些年的教学生涯,除了常规的教学,科组的教研任务,参加各种公开课和比赛,的确是各种忙碌,内心时常是焦躁的,被各种琐事困扰。尤其现在为人父,希望上班时间高效完成工作,下班回家可以安心照顾宝宝,尽自己所能扮演好生命中的两种角色。然而,时间往往不够用,前事未了,后事接踵而来。正当新年到来,利用寒假琐碎的时间,翻开李郑涛教授所著《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精神接受洗涤,内心趋于平和,反思自己为何碌而无为。书中提到现场学习力是最重要的学习能力。我试着用下图作为梳理:

纵观上图,逐一对照自查。教师需要的三大积累,我的实践积累扎实充分,阅读和写作积累,实在汗颜。上班时间要完成教学常规,阅读和写作若不是有比赛任务驱动,很少主动自己去做。具体到四种教学现场,有点滴记录教学反思,但是碎片,很少成文。同行、教研组、各种培训、讲座的现场,有记录,缺乏系统整理。李教授提到,现场学习力是最重要的学习能力,我认为自己的专注力和捕捉力基本具备,转化力有所欠缺。经常听完讲座,记录得很详细,找出很多迁移到自己教学中的诸多困难,感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听完很激动,没两天就又忘了,重回自己的旧路。如何做到忙而有序,碌而有为?根据自己的情况,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尝试。

利用手机APP,写下备忘录,先完成紧急和重要的事。我常常感觉杂事缠身,分不清主次,忙得混乱。于是搜索手机版的思维导图APP,便于随时记录和查看近期需要完成的工作和生活琐事。发现一个免费的APP:Poppletlite.操作简单易学。于是我开始用它来记录,用不同颜色来标注级别,紧急和重要的事用红色标注,完成以后就删掉,这样可以督促自己做到忙而有序。

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多阅读,勤写作。上班时间,备课改作业之余,每天抽出半个小时,踱步到校园里幽雅清静,浸满书香的图书馆,享受短时的阅读;下课回到办公室,喝茶之余,品读一篇哲思美文;在家哄睡完宝宝,阅读一篇心仪作家的文章,作为一天中对自己最好的犒赏。写作常常需要静心,周末或是寒暑假,给自己放个小假,将家中孩子和琐事暂时交给家人,找一家有品位的咖啡厅,带上笔记本,梳理近期的各种现场学习心得,不仅成文,更是为了转化、升级、更新自己的教育现场。

在四种教学现场,学习反思之后,要及时整理,思考如何转化,并且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中。每学期学校都会发听课记录本,辛苦记录了一学期,到了期末要上交,常常等需要参考时却已经找不到了。我的做法是上交之前复印,或者拍照保留电子版。在电脑上建一个培训专题的文件夹,对学习培训的资料按主题和时间整理,方便搜索查找。另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转化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转化成自己教学中的一部分。是的,别人的经验从消化、吸收,到运用到自己的学生身上,肯定会遇到一些阻碍和困难,我们要批判思考,改良方法,需要新知和旧知的整合,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或者原封不动照搬转化,要结合自身实际,从点滴的改变做起。

以上小小的转变,需要变成习惯,才能持之以恒,慢慢加深自己的积累。如同英语学习需要大量输入和输出一样。所有的学习,需要转化,为转化而学习。在繁杂的事物中抽身出来阅读,写作,及时整理,生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塑造自己的教育风格。忙而有序,碌而有为,是我努力和追求的方向。

2.靳大成《论语通读》 篇二

第一,《论语》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基础代码。

它既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后来2500年在中国流行最广的的基础教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传统读书人,从小进私塾,《论语》要倒背如流。所以,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传统,当然要回到《论语》这张文化的原始基因图谱。

第二,《论语》飞针走线,穿起了超大规模的中国社会。

中国空间上疆域庞大,时间上绵延几千年,这个国家是怎么维系起来的?用《论语》来解释,最核心的秘密是仁。什么是仁?仁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论语》说仁者爱人,仁的发端是血缘关系,是入孝出悌,也就是从一个人怎么对待父母、对待兄长出发,用同一套逻辑推演了怎么对待朋友,怎么对待上司,怎么对待君主和国家。

这套家国同构的政治追求,维系了中国古代庞大的体系始终不散摊子,让我们的民族具备了惊人的生命力。无论历史上曾经跌到什么样的低谷,都可以再次反弹、崛起。中国这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今天越来越大,那我们的强大从哪里来,你不能不清楚。

第三,《论语》塑造了中国人的理想人格。

君子之风“温良恭俭让”,这是传统中国人格理想的模板。直到今天,如果你夸一个人是君子,他还是会很高兴,你要说一个人是小人,他就会很生气。

这个社会共识从哪里来?就是从《论语》里来的。书里提“君子”提了100多回,怎么做君子,方方面面说得清清楚楚。在中国,如何做一个更好的人?《论语》提供的答案既清楚,又完备。

第四,《论语》的微言大义,已经深深嵌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一般人说起《论语》,都只记得只言片语,所以难免断章取义。比如听到“父母在,不远游”,你可能很反感,这不是把孩子拴在家里不给出门吗?但要是通读《论语》,你就会知道还有后面半句:“游必有方”。你出远门,得让父母知道你去哪儿,是不是走正道,重点在后半句。

再比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多少女性听到这个话对孔子有意见,但同样后半句才是重点:“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走得近了不够尊重,走得远了又落埋怨。你仔细体会这后半句的人情通透,真是佩服老夫子啊!

只有完整地读《论语》,你才能真正获得在中国社会进退自如的大智慧。

第五,《论语》创造了中国人基本价值观的高频词汇。

这么一本薄薄的书,总共不到16000字,但给汉语贡献了三四百个成语:温故知新、不亦乐乎、过犹不及、既往不咎、见贤思齐、安贫乐道、适可而止、言而有信、察言观色、讷言敏行、见义勇为、乐山乐水……

这些成语,抬头不见低头见,日用而不知,习焉而不察,也就是说大字不识的村夫农妇,你都不敢说他没用过《论语》。在某种意义上,不是你在说《论语》,而是《论语》在说你。

所以说,《论语》是一部薄薄的密码本,大到理解中国的来龙去脉,小到理解习俗的前因后果,都可以回到《论语》里面,一字一句对密码。

我这门课的编排,除了刚开始的导论会说说《论语》这本书和孔子这个人之外,剩下的就按照《论语》本身的顺序,老老实实从《学而》篇开始,一字不漏,先读原文,逐句翻译,然后我主要给你解释清楚重点、难点。在讲读中,我都尽量把孔子的话,还原到他所处的时代里去理解,不曲解原意。

《论语》这部书,中国人学了2500年,也用了2500年,它值得你花时间从头到尾学一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面对急速变化的社会,你也就明白要往何处去了。

读书有两种方法,一是把厚书读薄,对于大部头,要有统观全局、提纲挈领的本事。另一条路径,是把薄书读厚。通读《论语》,肯定是后一种。

《论语》只有15000多字,但理解它,得放回春秋这个大时代,得拉上《诗经》《左传》《史记》等等其他的书,还得参考孔子前前后后的其他思想家——老子、墨子、庄子、孟子、韩非子等等。最后,孔子的影响力不仅在中国,也不仅在东亚,我也要跳出中国人的天地,把海外汉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带入到这个课程里。

3.雅思阅读文章通读方法讲解 篇三

浏览文章是雅思阅读的必备策略。做题时,通常先阅读题目,然后通过题目中的关键词到文章中定位,最后找到答案。但是若遇到某些题型,单纯依靠定位就不合时宜了,即使侥幸做对,那也是自欺欺人。

例如目前颇有大展其鼓之势的段落细节配对题。简而言之,此题型就是出题者给出一个细节,然后要求答题者找出细节所在的相应段落。若用定位法,势必整段逐行搜寻,耗时耗力,效率等同于通读全文,更何况有时还未必能找到题干中的相同词语,而是需要靠做题者自己去归纳。

例如“剑四”52页30题题干“a description of the mental activities which are exercised and developed during play”,在文章相关段落中很难甄别出上述信息。还有T/F/NG题中,虽然题目顺序与原文答案出现顺序一般保持一致,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顺序打乱的情况出现,例如“剑五”19页8-13题。要做出这些题,那就非读文章不可了。

4.高效课堂一本通读书心得体会 篇四

1.目标明确,全面具体。

明确、具体和全面的教学目标是确保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任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将教材分解成具体的目标,先完成各部分的小目标,再完成单元目标,最终完成整体目标。在教学中,要实现教、学、导、查的目标,使教学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

2. 我们应该整合学生的问题进入教学课堂,而不是分散和破碎,并回答他们一个接一个。

这样的教学课堂可以包含很多常见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小组探究,针对性强,效率高。

3. 巧妙设计并实施活动

巧妙设计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每一项任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保证。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活动的兴趣,还要研究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4. 高效的教学和多样化的课堂评价形式。

教师观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教师则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题。观察学生,与学生一起评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看学生在学习中是否有非凡的收获、非凡的进步和非凡的进步。具体表:在认知上,学生从不理解到理解,从少到多,从不能够,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爱到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教学课堂效益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畅、富有情感,教学课堂充满活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实现的准确性高。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习,是否能够学习,是否乐于学习。其核心是实现立体化教学目标。

上一篇:2010七一活动方案下一篇:小学语文学习方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