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精选10篇)
1.煤矿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篇一
煤苑春色——利民煤矿
在额尔多斯高原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铁骑曾经从这里驰骋欧亚大陆,以征服者的气概傲视群雄。高原人的精神不断传承。今天,神华乌海能源公司利民煤矿,一个现代化的煤炭企业在这片土地上傲然崛起,他似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走在中国煤炭行业的舞台上,用梦想的力量书就着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故事„„
企业概况篇
利民煤矿,座落于鄂尔多斯市棋盘井镇利民工业园区,矿井资源储量为11061万吨,可采储量为6212万吨,利民煤矿前身是一家私营企业,2005年8月,被原神华集团乌海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收购,现划归神华乌海能源公司,矿井在原初步设计炮采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改造,目前,已全面实现了综合机械化开采,年生产能力为60 万吨,现有员工486人。在利民煤矿技术改造期间和投入生产后,神华集团公司领导、乌海能源公司领导十分重视项目的建设和安全生产情况,多次前来视察指导并给予亲切关怀。平实的点点滴滴构建了默契十足的利民团队氛围,散发出浓郁的和谐气息,他们心手相牵,勇于拼搏,以“平安利民、人文人文、效益利民、和谐利民”企业核心理念为引领,共同培塑优秀的企业文化。
平安利民
安全生产是现代化矿井的基础和保障,在倡导和谐社会建设的大氛围中,利民煤矿领导班子对安全有着深刻的认识:构建本质安
全体系,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只有安全才是最大的效益。
利民煤矿对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了修订,本安危险源管控、本安考核等工作实现网络化。还开展了员工每日一题,每周一评,每月一考活动,以及班前会“2208“制度和班前会集体宣誓制度。矿井严格按照高瓦斯矿井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成立了辅助矿山救护队;矿井防灭火采用注氮系统和阻化剂喷洒系统,安装了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做到了防患于未然;井下防尘是在采掘工作面设置了防尘净化水幕,在各转载点安装了自动转载喷雾洒水装置。修订、完善和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了安全教育培训室,职工安全培训上岗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资格证上岗率达到100%。
加强“四网”建设,实现了瓦斯安全监测监控、井下作业人员定位、重点设备闭路电视监控、井上井下通讯联网,生产作业实现了生产系统自动化、安全监测数字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实现了对井上井下各生产系统的自动遥测、遥控、遥视和遥调。与大连交通大学合作研究开发了井下不同等级的安全隐患定时整改小灵通呼叫、电脑开罚单闭环管理系统,实现了数字化和闭环管理,隐患、“三违”当班发生当班处理。
开展了“11112标准化工程”建设和文明生产工作,建成了一条标准化地面输送皮带、一条标准化下山巷道、一个标准化水平车场、一个标准化综采工作面和两个标准化硐室,文明生产当班搞好,井下督查员按照6s4e标准随时督查,做到了班清班洁,不留死角。
全面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实现了安全制度、安全标识、安全 2 警示牌板的上墙;编印了《员工安全文化手册》;在员工及家属中征集了安全温馨寄语和警言警句;建成了地面以及井下安全文化长廊;开展了全员安全签名、“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考试答题抽奖,以及组织员工家属协管员送温暖等活动。
人文利民
用挚爱点亮黑夜的灯盏,用汗水滋润鲜花的浪漫。爱在利民,谁说煤炭人缺乏感情,千米井卷诉说着利民人深沉的爱恋,满载乌金的运输皮带,倾注了利民人情的浓重。利民煤矿始终坚持企业发展惠及员工的办企理念,大力实施民心工程,让员工尽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在开通直达海勃湾的通勤车后,又开通了直达乌达区的通勤车;宽敞明亮的员工餐厅投入运营,一顿顿可口的饭菜,解决了员工用餐问题;设置了医疗救护室 24小时开放;给每位员工定做了两套工作服,建立了洗衣房,员工的衣服可以一班一换洗;温馨舒适的员工公寓投入使用,解决员工租房居住的问题。一件件关注员工切身利益的举措,无不使员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亲人般的关爱。
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利民人不忘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开展和谐矿区建设,开展了党员责任岗和责任区建设,文艺晚会、棋牌赛、演讲会等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各类文体活动常年不断,矿区上下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利民煤矿建立了“请进来走出去、以点带面”等不同形式的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的教育培训体系,员工每月的培训教育时间不少于10课时,每位员工每年的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150小时。
设计制作了《员工亲情信息温馨档案》,员工工作生活情况及其家里的各类信息通过电话相互传递或并记录在温馨档案中,从而建立了企 3 业、员工、家庭互动的爱心呵护体系,营造了员工、家庭、企业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各区队作了员工全家福集体照和党支部建设、班组建设等为内容的牌板;在生产、工作现场、员工餐厅制作了温馨、警示、宣传教育牌板、灯箱;地面和井下安全文化长廊不仅是一个时刻感受到温馨的工作氛围,而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编印了《员工手册》、《员工安全文化手册》,目前,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全方位的视觉识别和人文感化系统。
效益利民
效益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矿内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实行模拟市场化运作,各队与矿之间,队与队之间各项费用的结算全部采用代金券,并与绩效考核工资挂钩,形成每一个生产者就是经营者,每一个生产要素都有价,每一个市场行为都有效控制,每一项工作都讲究投入产出的价值观,控制了成本费用支出。开展了“立足岗位创佳绩,双增双节做贡献” 双增双节活动,把双增双节工作深入到矿井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从源头抓起,从过程控制,以成本控制和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扎实做好生产经营过程精细化管理。
备品备件在管理和领用上采用超市式管理,入库前给每一台备品备件都进行编码,领用人员采用刷卡的方式完成领用的程序,使物物资传递和结算支付实现无缝集成。
根据整体发展战略的规划,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置,完成了定岗、定编、定薪酬的“三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利民煤矿只有1个综采工作面,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同研究实现了窄煤柱开采,将两个工作面之间保护煤柱原来的20m留设为5m,减少15m煤柱,预计每年可 多采煤5.5万吨,增加经济效益600多万元。提高了可采储量和矿井的回采率,保证矿井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为兄弟企业实施窄煤柱开采提供科学的依据。
和谐利民
环境和谐、人文和谐、企业和谐。这里正进行着一项和谐社会的伟业,处处折射着决策者过人的胆识与魄力。利民煤矿在广大员工及家属中开展了企业基本理念、企业核心理念、企业十大理念的征集,完成了企业理念的提炼和确立
实施了办公设施、物品定置管理,开展了以6S为核心,以4E为准则,以abcd“四卡”为考核方式的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管理活动,每天督查员采取走动式巡查,使劳动纪律、文明办公、环境卫生等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和员工队伍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开展了“十大金牌员工”、金牌班组评比活动,每季度评选出10名科队级金牌员工和5个金牌班组表彰奖励,年底评选出矿级“十大金牌员工”和矿级“十大金牌”班组给予表彰奖励。
设立了矿务公开栏,将全矿每月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情况、物资采购供应金额情况等方面情况在矿内网页开设的“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扩大了基层民主,保证了员工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利民煤矿还确立了“黑色变绿色,把企业融进绿色”的环保理念,投入700万元建设了污水处理场,日处理污水5000吨,处理后的二次水用于洗煤厂洗煤及绿化用水;投资120万元在厂区内建成了乔木、灌木、草地、景观树相结合的立体化绿化带3000平方米;投资400万元硬化矿区地面和道路8000平方米。实现了建一个企业造一片绿洲的目标。
发展规划篇
弹指一挥间,利民人走过了三年的创业历程。艰苦的创业历程锤炼了利民人的胆识,使他们进一步明确了“总量做大、结构优化”的总体发展思路,更加坚定了实现创建全国煤炭行业效益最佳企业和花园矿井的目标。利民煤矿计划在现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进行二期改、扩建工程,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2010年下半年全部完成,目前,各项前期工作已展开,二期工程完成后,将达到15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
“为员工创造幸福、为企业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和谐”。回顾过去,“利民人”留下了激动的泪,成功的泪,幸福的泪;展望未来,“平安利民、人文利民、效益利民”的事业正向每一个“利民人”招手。,当一轮金黄的圆日耀升在额尔多斯高原上空的时候,一颗煤炭行业的新星,“利民煤矿”,正在闪耀。
人家说:利民真行!“利民人”总是谦逊的低下头。人家说:“利民人”,歇歇脚吧!“利民人”摆摆手,说:不!我们要继续走!
“利民人”把缀满希望的心 做成一只翱翔天空的风筝 用长长的情丝系住风
把 “花园式、生态型企业”的渴望放飞到云中
2.煤矿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篇二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创作
电视专题片是由视觉和听觉两大基本要素构成的, 而解说词是听觉要素之中最重要的内容。解说词是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无法脱离画面而独立存在的, 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 离不开优秀的解说词。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是相对于电视画面而言的解释说明的文字, 它与画面是一种相辅相承的关系。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进行具体的叙述描写以及通过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 从而使人们通过对其所表达的思想意境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起到进一步加深认知和感受的作用。在十几年的电视专题片创作实践中笔者感受到, 优秀的专题片往往是优秀的解说词与蕴含着丰富内涵的画面的完美结合, 这是成功的专题片所必备的条件之一。
在电视专题片中, 解说词与电视画面是互为作用、相互补充和印证的关系。虽然专题片解说词的基本功能是对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 但它与电视画面是不可分离的。任何一部专题片的解说词离开了画面都是支离破碎的, 任何一部缺少解说的专题片也往往是理解不够深刻的画面组合, 形成不了主线明确思想内涵深刻主题统一的艺术整体。尽管有些风光专题片没有画面解说词, 但它一定要有一个有主题内涵的音乐, 换一个角度说, 音乐也是解说词的一种形式, 起到了深化主题解释画面的功用, 它们的关系也是互为依存的关系。
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在电视专题片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解说词写作的重要性。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 它应该是解说词与电视画面完美结合的统一体, 甚至可以说解说词是全片的灵魂。它不是华丽词藻的堆砌, 更不是引经据典的集合, 它首先读起来朗朗上口, 品起来韵味无穷, 集词语的新鲜性, 评说的深刻性和文字的可读性于一体。例如, 我们熟知的系列专题片《话说长江》, 如果解说词仅仅是画面的简单解释, 而没有对事物、事件、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渲染, 那么这部专题片也会陷入平庸。多年的创作实践给笔者的体会是,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独特性使它与其它文体有很大区别, 在写作上, 它有着自己特殊的规律。
要写出优秀的专题片解说词, 离不开前期对采访对象的详实了解和深入体验。有些编导往往不注重专题片前期的采访, 经常是拎起摄像机就走, 扛上摄像机就拍。更有甚者, 在人家准备好的文字材料上圈圈点点了事, 或者拿报刊上现成的文字作为解说词, 丝毫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 没有专题片解说词特有的深度和广度, 电视专题片制作出来自然不可能赢得观众的认可。所以在拍摄之前一定要做先期的深入挖掘, 亲身去体验, 去感受, 与采访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在一些特殊的片子中, 还要注意对双方不同观点分别进行了解, 切不可偏听偏信或是凭主观臆断去作判断。同时, 还要注意对事物表层之下的挖掘, 寻找出事物表面背后的原因或理由, 只有这样, 才能正确把握事物, 写出有深度的解说词。
使用动画在场景表现上可以降低成本, 如在《路西塔尼亚号的沉没》一片中, 轮船的沉没如果采用拍摄实景的方式, 讲述同一件事在制作的成本上会大大增加。利用三维动画的方式来展现自然灾害也可以收到惊人的逼真效果。如因地震导致的坍塌的高楼、海啸等等。
不是所有的纪实体裁都适合用动画来表现。我们使用时要注意允分的利用并发挥出动画的优势, 作品的最终目的毕竟不是为了动画而动画, 无论采用动画形式还是实拍的形式, 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讲述事件, 适合就是最好的。
要写出优秀的专题片解说词, 一定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艺术修养, 这是作为一个编导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在现实中, 有很多编导各方面工作做得都不少, 前期采访很深入, 后期资料积累也不少, 写作过程也是非常投入, 但写出来的解说词往往是味同嚼蜡。主要原因就是这些编导文字功底欠缺, 头脑里没东西, 用时肯定倒不出“货”来。作为编导一定要有广博的知识面, 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强, 语言的组合就会顺畅, 文字的表述如同泉涌般溢出。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 一定要围绕主线展开。为了扣紧主题, 要把内容表现地有条不紊。在创作中, 写作者应该根据所要表现的对象, 选择一条能最适当地反映客观现实的主要线索。这条主线应能够统领全片, 使各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成为作品内在或外在的核心。专题片《话说长江》就是以长江作为其外在的主线, 通过顺江而下的拍摄, 反映了长江的风貌。这条江, 通过解说词的一再提示, 不断涌入人们的脑海, 给人深刻印象。
解说词作为电视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定要有概括性。解说词并不是电视专题片的全部, 在语言安排上要服从画面内容的需要。具体地讲, 解说词在写作上要注重语言的精炼和简约, 要有极强的概括力。在一部片子中, 解说词不宜安排太满, 凡是画面表达意义比较完整时, 就不要安排解说, 只要一句解说词能表达的就不要用两句解说词来表达。如果整部片子从头到尾都是解说, 不给人消化、思考的余地, 就会使人感觉很累, 特别是那些又满又脱离画面的解说就更令人讨厌了。所以, 解说词写作一定要做到可写可不写的时候最好不写, 对于那些不要讲解就能达到效果的画面, 那就坚决不写。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 一定要处理好与听觉的关系。在创作中, 对一些书面语和低频率文字应做到少用或不用, 如“憩息”, “歆羡”等词语, 在书面上使用频率都很低, 比较费解, 读出来就更少有人听得懂了。解说词要把书面语言口语化, 把倒装句改成正常句子, 文言文变成白话文。解说词应该是直白的、直接的, 让人能在第一时间听得懂、抓得住。句子要尽量短, 一个长句子包含的三个或四个信息可以用四个包含一个信息的短句子表达, 例如, “今年快六十岁的张老汉和他的两个大学毕业的儿子合伙办了一家猪场。”可以这样改:“张老汉快六十岁了, 两个儿子也都大学毕业了, 如今, 他们合伙办了一家猪场”。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是电视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单纯是一种文体的应用。在实践中, 要着眼于电视专题片视觉与听觉的特殊规律去创作解说词。只有全面把握电视专题片的创作规律, 才能更好地创作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参考文献
3.写好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之体会 篇三
画面与解说词出现“驴头不对马嘴”的现象,必然影响电视节目的整体表现效果,即使再优美的画面也弥补不了“文不对题”的缺憾。当然,有些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即使没有多少解说词,也不影响观众对节目内容主题的理解,那是因为仅有的一点儿解说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产生的是指点迷津的效果,如果用上再多的解说词,那就显得画蛇添足了。
如果我们把电视画面比作红花,那么解说词就是绿叶了。怎样才能把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写好,使其真正担当起“绿叶”的作用呢?
一.对采访对象的详实了解、深入体验是写好解说词的前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好比电视记者没有充足的第一手材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解说词。在日常工作中,有些电视记者拎起摄像机就走,扛上摄像机就拍,只注意画面质量,不去深入了解采访对象,所写出来的解说词是在人家准备好的文字材料上圈圈点点了事。更有甚者,干脆将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文字拿来,“造就”一篇解说词就完事。这样的解说词毫无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没有任何深度和广度,导致所编辑出来的电视节目,缺乏生动的亲历描述,这样的电视节目就无法赢得观众喜爱。
笔者认为,前期的深入采访对后期的解说词的写作非常重要,没有这个过程,就没有切身的体会和感受,就不可能写出让观众信服、感动的解说词。这就像作家、画家,为创作必须去体验生活一样。没有身临其境地去体验某种生活的经历,而只坐在家里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是不可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的优秀作品。因此说,亲临新闻现场、深入采访,尽可能地多掌握素材和信息是写好解说词的第一步。
二.融入真挚情感、表达真诚的内心世界是写好解说词的关键
有了深入细致的第一线采访,这就为写好解说词奠定了基础。而在真正动笔写解说词之前,一方面要充分思考,围绕电视专题片的主题进行构思,然后一气呵成。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把在采访中和采访后的感受、观点表达出来。必须把自己的感情世界融入其中,将内心的情感用文字淋漓尽致地描述出来。可以说,在这种境况下写出来的解说词,必将打动观众的心。换言之,同一部电视专题节目,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如果没有打动你的心或引起你兴趣的地方,你肯定不会写出打动观众心的解说词。
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艺术修养是写好解说词的根本
要写好一篇解说词,必须有文学细胞,善于用文字语言表述、描绘所解说的事物和画面。现在有些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很少讲究遣词造句、语法修辞,而更多的是些公式化、简单化、不生动、干巴巴的文字罗列或一些数据排序充斥整篇文章。有的就是一篇工作报告或总结报表,就连播音员配音时读起这样的解说词来都感觉乏味得很。
一篇优秀的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不一定是运用了多少排比句、多少古文诗句、多少成语典故,更不是华丽词藻的堆砌,但它首先应当是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很有味道,集语言的新鲜性、评说的深刻性和文字的可读性于一体。通篇文章的语言美感与画面镜头的艺术美感结合得完美和谐。
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它应该是解说词与电视画面完美结合的统一体。而解说词有时甚至是整部专题片的灵魂,即使不看电视片,它也应该是一篇妙趣横生、脍炙人口的好文章,细读起来让人振奋、引发思考、唤起遐想、回味无穷。
深入采访、融入真情、文字功夫,是写好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三个重要步骤。对一名电视记者而言,不能只注重电视图像、音效,而忽略了在文字上的要求,写好解说词不仅是应当的,而且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编辑制作出来的电视专题节目,才有强劲的可视性,打动观众的心扉。
优秀的选题、高质量的画面加之优美的解说词,这样的电视节目就如同配上了绿叶的红花,让人关爱有加,爱不释手。
4.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篇四
小
康
之
路
---勃利县通乡公路建设纪实
金秋时节捷报频传,勃利大地气象万千。
伴着春的足音,和着秋的旋律,我县农村公路建设锦上添花:“勃长”、“勃抢”两条通乡公路交工通车了!
这是一幅包含激情和梦想的斑斓画卷,这是一张浸透辛勤和汗水的壮丽蓝图,这是一条助推广大农民快速致富的小康之路。
[推出题目《小康之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0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给农村高等级公路建设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共建和谐社会,在“大吉路”即将交工的同时,开工建设了“勃长”、“勃抢”两条通乡公路,使我县在不足三年的时间里,争取国家和省市投资5500多万元,建设了三条90公里通乡路和三条7.5公里通村路高等级路面工程,总里程近百公里,开创了全省农村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先河。
全长35.1公里的“勃长路”起点于勃利镇通天水库,途经青山乡和青龙山矿区,终点于长兴乡201国道七台河支线,贯穿三个乡镇10多个村屯,是我县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走廊。
这条宽敞、平坦的通乡路是“勃抢路”,从亚麻厂下交桥出发,经抢垦乡,于桦林路桦勃段交界和罗泉林场处终点,全长25公里,是连接桦南、勃利、林口三个县份的黄金通道。
“勃长路”和“勃抢路”都是三级白色路面,路基宽7.5米、路面宽6米、面板厚22公分,于2004年8月11日开工,今年10月初交工。
现在映入你眼帘的是大四站镇2公里的通村路,三级水泥路面,是大四站镇通往吉兴乡的主要枢纽。
双河镇通村路从308省道接口处开始,三级白色路面,3.5公里长,是“腹部路”的起点和西部乡镇的轴线。
这些通乡、通村公路的建成,不仅构筑起了全县农村高等级路面的主框架,而且还为文明村镇建设铺设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这,仿佛是在一夜之间。一位伟人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支起来。”是的,我县农村公路高等级路面建设之所以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和跨世纪的飞跃,其动力源泉在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
从2003年开始,县政府连续三年把通乡公路建设列为每年的“便民利民实事”之一,作为造福农民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县委书记赵恒太、县长刘宏兴、副县长耿宝忠等县领导,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并解决征地、拆迁、料场、备料、施工等方面的实际难题20多件,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搞好通乡公路建设,资金保障是关键。我县三条90公里通乡公路总造价8100多万元,除了上级投资的4500万元之外,县财政需配套3500多万元,这对于我县这样一个“吃饭财政”来讲,压力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为了解决资金供应问题,县政府把通乡公路建设配套资金列入了财政预算,2004年到位500万元,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每年列支1000万元,四年连续配套3500万元,这在全省同类县份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时,县政府还优化资源配置,活化工程资金,将地产“大龙”水泥作为通乡公路的主原料,以水泥款顶配套款,既增加了税收,又减轻了资金调度困难,一举多得。
通乡公路是一项造价非常低的工程。为了降低成本,县 政府从开工之初就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免予收取国土资源、水务、财政、林业等部门的地方性收费,简化土地报批、水土保持、环评等相关审批手续。施工队可以无偿在荒山、荒地取料用料,无偿使用原“北旺”化肥股份公司的煤球灰。施工车辆除交通肇事外,公安交警一律不检、不罚、不扣。供电、电业管理部门对有碍通乡公路工程建设的电力设施在开工前进行了迁移,并及时为公路施工提供临时用电服务。广电、通信、联通、移动公司等单位,对影响公路建设的光缆、通信线路等设施都进行了拆迁。
这些举措不仅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而且还使工程建设一路“绿灯”。
[现场采访项目经理]
他们以星辰和月亮为伴,朝霞是他们的胭脂,月亮是他 们的脸庞,轻风是他们的悄悄话,雨水为他们俏打梳妆;他们以抢前抓早和只争朝夕的精神同时间赛跑,把心血和汗水洒向工地,把成功与赞扬锁进记忆。
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的公路工程建设,每年有效的施工时间也就百十来天,这为公路建设者们安排工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为了按时交工,公路建设指挥部根据施工进展度和天气变化情况,采取倒排工期的方式,将施工计划一调再调,步 步紧逼,节节推进。
他们从抓主要原材料备料入手,对砂砾石、碎石、中沙等在冬季就基本完成备料,春节后水泥陆续入场,开工前主要材料入场量达90%。市质检站和监理办对入场材料跟踪检验,抽检频率和质量验证均达到了规范要求。
施工中采取两套拌和设备、两班人马、两个工作面同时推进的办法,24小时交叉作业,人换机不停,大大提高了面层施工效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工程管理上,他们认真执行早班会和生产例会制度,施工期间每两天一个早班会,每月召开一次生产例会,沟通情况,研究问题,部署下步工作。同时,凡遇有牵涉工期的重要技术问题,都要召开部务会议,集体“诊断”,民主决策,形成科学周密的施工方案,从而保证了工程的高效运行。
质量是公路的生命,质量重于泰山。指挥部坚持“质量优先、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把工程质量关,全力打造精品路。
他们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严格招投标,选用了哈尔滨广通、大庆筑安、牡丹江路桥和东北林业大学监理公司等一批技术过硬、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工程和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
他们咬定质量不放松,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工程质量 终身制,严把工程备料、路基压实、路面铺装和工程验收“四道关口”,做到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不入场、工程技术人员不到位的不开工、工序达不到质量要求的不验收。
监理人员对每一道关口,特别是材料质量、摊铺厚度、压实度、平整度等重点环节,采取全过程旁站,路面施工时前台和后台各安排一名监理,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进行监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全线软土路基换填深度平均在80公分以上,个别路段超过了1米。先后拆换不合格的模板500多延米,推掉已打完的基层520平方米,铲除不达标的路面63平方米。
某一标段在面层后期施工中,为了赶工期,路面平整度有些跑粗,指挥部和监理办对其坚决实行了停工,整顿三天后才开工,之后路面质量达到了优良。
施工中他们还实行质量预控和质量过程控制,对下步工程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前研究,在基层和路面开工前,都先做试验段,合格后才正式开工。上道工序不达优,绝不进入下道工序。
省通乡办驻地推进组和市交通局、市通乡办的领导同志,经常深入生产一线,进行“零距离”指导,坚持设计标准,狠抓工程质量,突破关键环节,为项目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的精品通乡路,就是这样从一点一滴中打造出来 的。
“以民为本,福荫百姓,共建和谐社会”是修建通乡公路的主要目的。在施工中,指挥部坚持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让利于民,为沿线群众创造了许多便利。
抢垦乡三兴村原来道路翻浆严重,年年春季到处坑辙,夏季一片汪洋,冬季一堆冰湖。对此,施工队将这一路段的路基进行了大量的换填处理,平均换填深度达1.2米,同时还砌筑了标准的石砌边沟,彻底根治了翻浆、排水等问题。
他们把青龙山矿区过境段的面板加厚,保证了煤炭运输车辆的通行。
去年,在三条通乡公路同时施工,工期、原材料和资金都异常紧张的情况下,他们为了促进焦化企业发展和方便市民出行,把东岗段的1.8公里和通天段的4.5公里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开工、当年交工,既为鲁龙、永恒两个焦化企业和市民晨练出行提供了极大方便利,又创造了勃利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他们把过境村屯临街主要道口的水泥涵管进行了更新,对农田道口和施工便道实施了科学处理,保证了农民生产生活方便。据统计,两条通乡公路共维修小桥 10座,新增涵洞 36道,更换多年失修的涵管 230多节。
[现场采访农民群众]
一项优良的工程,背后必有一支甘于奉献的团队和一段段感人的故事。
公路建设指挥部的同志们,把通乡公路建设当成自己家的工程来抓,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充分展现了交通人与时俱进、勇于奉献的光辉形象。
他们从项目的前期运作开始,就从没休息过。在他们的时间表上,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没有早午晚之分。他们有的天天行程上百公里,往返于各个工地之间,认真检查指导施工;有的带病坚持工作,积劳成疾,病倒在工地;有的一心扑在工地上,牺牲了许多与家人和亲朋好友相聚的时光;还有的连自己的老人有病和孩子上学都顾不上。
常务指挥宋修璞,为了工程建设不知付出了多少辛苦。他长年奔波于省城,往返于各部门请示汇报,争取项目、争取资金,落实政策。回到家中,他又不顾旅途的疲劳,迎着朝阳,披着晚霞,深入工地。料场边、拌站旁、路面上,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脚印。过度的工作经常使他疲惫不堪,而看见辛勤换来的丰收果,他却乐此不疲。
这里是施工现场,一张张晒黑的脸蛋记载着劳动者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在夏季施工中,施工人员冒者30多度的高温,在刺耳的割缝机、发电机轰鸣中,一块块浇铸、一段段摊铺,汗流 浃背。临街的百姓看在眼上,感动在心里,主动回家舀上凉水,送去一片温情,送去一片体贴。
在秋季施工中,由于昼夜温差大,民工们早晚都要穿上厚厚的衣服。到了中午太阳直射近30度,一些机械手和施工人员晒的直迷糊,就用刚抽出的地下凉水往头上浇,困极了就倦缩在草帘上打个盹。
正是这些不怕苦累、勇于拼搏的建设者们,用辛勤和汗水,书写了通乡公路建设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路就是碑。这路,是百姓心目中站立着的碑;这碑,是延伸在大地上的通乡路。
“勃长”、“勃抢”两条通乡公路绵延60公里,路经4个乡镇20个村屯,直接受益人口达 8万多人。它的建成通车,收到了搞活一片流通、打开一个窗口、带动一线产业、繁荣一带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效果。
通乡公路对旧路、旧城进行改造,实现了路畅镇兴。不仅过境公路两侧的房屋全面增值、旧房换颜一新,而且还增加了商业网点。
通乡公路建设拉动了水泥、中沙、沙砾、碎石等建材行业和运输、餐饮、机械修理等相关行业的加快发展,同时还引导乡镇企业的合理聚集,促进了剩余劳动力转移。
高等级通乡公路的建成,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改变了农民的命运。过去去县城要小半天,如今村民上街“一袋烟”,孩子上学“一溜烟”。面对铺到家门口的水泥路,农民们高兴地说:“当年通电给我们带来第一次革命,现如今通乡公路给俺带来了第二次革命”。
依靠路缘优势,“路边经济”迅速崛起。绿色水稻基地、万寿菊药材基地、瓜菜基地、养殖基地等新一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优势产业纷纷落户通乡公路边,农村经济大发展的明天不是梦!
“雄关漫道金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流金淌玉、人杰地灵的勃利大地上,全面构筑小康社会公路交通大格局的奋战,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勃利交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正夜以继日地描绘着新的蓝图。
[现场采访宋修璞局长]
回首过去,令人欢欣鼓舞;展望未来,催人奋发向上。明年,在勃利4455平方公里土地上,又将有桦林公路勃林段17公里三级百色路面和9条50多公里通村公路项目陆续开工。对于勃利公路建设来说:
2006年的春天,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2006年的秋天,将是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
[片尾字幕]:
撰 稿:文 军 武
策 划:高
岩
摄 像:
播 音:李
编 辑:刘
监 制:宋
文 魁 张 雪 晶
伟 忻
修 璞 曲
江 胡 广 君
勃 利 县 交 通 局
勃利县广播电视局
联 合 录 制
5.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创作体会 篇五
2010-1-13 2010-1-15 17:57:44 心情:幸福 天气:雨 温度: ℃每当我们看一部好的电视专题片常常希望能读一读它的解说词,解说词是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说中的精彩之句,常使人印象难忘。然而当你拿到解说词 时,你会发现解说词是无法脱离画面而独立存在的,这就是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独特性,它在写作上更是区别与其它文体,有自己特殊的规律。
电视专题片的构成基本是由视觉和听觉两大基本要素组成,而解说词是听觉要素之中最重要的内容。
电视解说词,是相对于电视画面而言的解释说明的文字,但解说词绝不是画面的附庸,它与画面是一种相辅相承的关系。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进行具体的 叙述描写以及通过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从而使人们通过对其所表达的意思意境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起到进一步加深认知和感受的作用。几年的创作实践,充分 感受到,好的专题片往往是优秀的解说词与蕴含着丰富内涵的画面的完美结合。当然,这是成功的专题片成功的一个方面的因素,但却是成功的专题片所必备的条件 之一。所以在专题片的创作过程中,解说词是至关重要的。
在电视专题片中,解说词与电视画面是互为作用相互补充和印证的关系。虽然专题片的解说 词基本功能是对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但它与电视画面是不可着不可分离的。任何一部专题片的解说词离开了画面都是支离破碎的,任何一部缺少解说的专题 片也往往是理解不够深刻的画面组合,形成不了主线明确思想内涵深刻主题统一的艺术整体。尽管有些风光专题片没有画面解说词,但它一定要有一个有主题内涵的 音乐,换一个角度说,音乐也是解说词的一种形式,起到了解说词深化主题解释画面的功用。它们的关系也是互为依存的关系。解说词与画面的互为印证还表现在具体的声画结合上。如果画面是婚礼场景,那么解说词的内容就不可能是大肆叙述葬礼如何如何。解说词叙述说乌云翻滚时,画面也不能是万里蓝天。所以受众在观看画面时,解说词对受众的影响作用也至关重要。
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在电视专题片中的地位很重要,那么解说词的写作也是不可轻视的。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它应该是解说词与电视画面完美结合的统一体,甚至解说词是全片的灵魂。它不是华丽词藻的堆砌,更不是引经据典的集合。它首先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韵味无穷,集词语的新鲜性,评说的深刻性和文字的可 读性与一体。例如我们熟知的系列专题片《话说长江》如果解说词仅仅是画面的简单的解释,而没有对事物,事件,人物的深刻的理解和渲染,那么这部专题片也会 陷入平庸。多年的创作实践过程我认为,要写出高质量的解说词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个好的编导写出出色的电视片解说词, 他一定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艺术修养。这也是作为一个编导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有很多编导各方面工作做的都不少,前期采访也很深入,后期资料积累也不少,写作过程也非常投入,但写出来的解说词往往味同嚼蜡。主要原因就是文字功底欠 缺,头脑里没东西,用时肯定倒不出“货”来。所以编导平时一定要有广博的知识面,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这样用时就能够融会贯通,有好的思路了。而文字 能力强,语言的组合就会顺畅,文字的表述如同泉涌般溢出。所以要加强文字功夫的修养。一部好的专题片解说词的创作离不开前期对采访对象的翔实 了解和深入体验。现在有些编导往往不注重专题片前期的采访,经常是拎起摄像机就走,扛上
摄像机就拍,不去深入采访。更有甚者,在人家准备好的文字材料上圈 圈点点了事,或者报刊上现成发表过的文字拿来作为解说词。这样的解说词丝毫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没有任何深度和广度,电视专题片制作出来自然不可能赢得 观众的认可。所以在拍摄之前一定要做先期的深入挖掘,亲身去体验,去感受,与采访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在一些特殊的片子中,还要注意对双方不同观点分别进行 了解,切不可偏听偏信或是主观臆断去判断事情。同时还要注意对事物表层之下的挖掘,寻找出事物表明背后的原因或理由,从而正确把握事物,写出符合实际有很 有深度的解说词。例如,我们在采访一个有关两家企业纷争的事件时,由于只见到当事人一方,在第一稿中观点基本是倾向于见到的这方当事人。经过不断的努力之 后终于见到另一方当事人后,观点就发生了变化。最终,解说词是在公正客观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分析了两方的观点而得出自己的见解。片子出来后,双方都没有不 满,因为他们感觉到了片子的客观公正性。所以我们进行专题片解说词写作时切不可“闭门造车”,一定要亲临现场采访,尽可能多的掌握素材和信息,这样才有可 能写出好的解说词。
在解说词的写作布局时,一定要围绕主线展开。为了扣紧主题,要把内容表现的有条不紊。一般要根据所要表现的对象,选择一条 能最适当地反映客观现实的主要线索即主线。这条主线应能够统领全片,使各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作品内在或外在的核心。专题片《话说长江》就是以 长江作为其外在的主线了,通过顺江而下的拍摄,反映了长江的风貌。这条江,通过解说词的一再提示,不断涌入人们的脑海,给人深刻印象。再如我台拍摄的《影 像呼伦贝尔》就是影像资料为片子的外在主线,以呼伦贝尔六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为内在主线,展示了呼伦贝尔的前进历程,使人们对呼伦贝尔的发展有了全面的了 解。解说词作为电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有概括性。解说词并不是电视专题片的全部,所以应在语言安排上也要服从画面的内容 的需要。具体来讲,解说词在写作上语言要精炼、节约,具有极强的概括力。在一部片子中不宜安排太满,凡是画面表达意义比较完整时,就不要安排解说,只要一 句解说词能表达的内容就不宜用两句解说词来表达。如果整部片子从头到尾都是解说,不给人消化、思索的余地,就会使人感觉很累,特别是那些又满又脱离画面的 解说就更令人讨厌了。所以,解说词写作一定要做到可写可不写的时候最好不写,写的时候也要做到“惜字如金”,对于那些不要讲解就能达到效果的画面,那就坚 决不写。例如,画面上是一位红衣少女在植树,解说词就没有必要再提到少女穿着红衣,少女在植树,这时的解说词应为“少女xx今年十八岁,是呼伦贝尔学院中 文系的学生”。这里,解说词提供的信息是姓名、年龄、身份,都是画面语言没有提的,同时也是观众想了解的信息。如此一来,解说词首先在信息上与画面形成了 互为补充的配合。
解说词要处理好与听觉的关系。解说词是供人朗读的,这要求文字上能上口,不使人感到勉强和别扭,因此对一些书面语和低频率文 字应做到少用或不用,如“憩息”,“歆羡”等词语,在书面上使用频率都很低,比较费解,读出来就更少有人听得懂了。解说词要把书面语言口语化,把倒装句改 成正常句子,文言文变成白话等。解说词还要精炼。电视语言必须是直白的、直接的,让人能在第一时间听得懂、抓得住。句子要尽量短,一个长句子包含的三个或 四个信息可以用四个包含一个信息的短句子表达,例如,“今年快六十岁的巴特尔老汉和他的两个大学毕业的儿子合伙办了一家牧场”,可以改成:“巴特尔老汉快 六十岁了,两个儿子也都大学毕业了,如今,他们合伙办了一家牧场”。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不单纯是一种文体的应用,它是电视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实践中还是探讨中都要着眼于它与视觉与听觉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电视解说词写作的特殊性。只有全面把握电视专题片的创作规律,才能更好的创作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中国配音联盟:
客服QQ:525237209 807538115(注明:需要配音)
6.煤矿宣传片解说词 篇六
羽化成蝶
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煤炭工业新型化纪实 巍巍太行,莽莽苍苍;滔滔沁河,碧波翻浪。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因为这山而拥有了无数鬼斧神工的造化神奇;因为这水而繁衍了众多生生不息的万物生命。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女娲补天、神农躬耕,一个个神话传说为这片土地赋予了厚重的仪蕴。
就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太行脚下,长河岸边,一座现代化的矿井经历了羽化成蝶的过程,正在蓬勃兴起,续写着与时俱进的新篇章。让我们把深情的目光投向这片神奇的热土,去触摸一下她成长的历程,追寻她那负重而又轻盈的步履。
一、战略布局篇
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25.3652Km,地质储量2.9亿吨。项目从1987年提出到1996年批复立项,原设计规模年产60万吨;97年开工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仅三个月时间就处停工下马状态;98年恢复施工后,面对错综复杂、资金没有着落的工作局面,王坡人自加压力,反弹琵琶,背水一战,靠良好的工程形象,快速的工程进度,赢得了社会关注,也赢得了省煤炭工业厅的大力支持,王坡煤矿由重点关闭对象转变为重点扶持1 项目;但同时,由于资金短缺等方面因素,矿井建设调整为分期建设,初期规模为30万吨,其主要环节为扩建留有余地。既便如此,矿井建设仍面临重重困难。困境中,王坡人调整眼光和思路,开始在全国范围寻求合作伙伴。
2002年底,在省、市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下,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泽州县国有资产管理处共同出资,组建“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1399万元,股权比例分别为21.93%,39.48%和38.59%。三家股东纯属国有单位,股权均衡,企业需要是决策的绝对因素。
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资源、资金、技术、管理、人才、文化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为王坡赢得了更大的生产规模、更快的发展速度、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带来了更高的发展目标,更新的办矿理念。2003年,王坡人绘出150万吨矿井、配套洗煤厂和铁路专用线三大工程同步建设的蓝图,明确了科技引领、和谐发展、文化管理、合作共赢的企业发展理念。三年时间里,来自天南地北的博士生、研究生、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农民工组成王坡建设大军,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设计单位、工程建设单位、设备供应商,共同建设现代化矿井,共同感受创业的艰辛,共同创新山西地方煤矿的发展模式和建设速度。
道自虚无生一气,三体重生万物昌。2006年6月,三大工程竣工,一座崭新的园林式现代化矿井呈现在人们眼前。承受了 2 痛苦、忧伤的王坡人,收获了喜悦与幸福。
二、科技发展篇
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煤科总院由科研单位转换为企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天地王坡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把地方煤矿建设成为现代化矿井的需要。
煤科总院、天地科技公司的科研能力、综合技术目前在我国煤炭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王坡矿井设计和建井过程中,大多采用了两家股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设备。
国内领先水平采煤机、掘进机的使用,使日产原煤能力达到11000吨,月掘进速度达到515米。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为实现井巷主动支护,在全国巷道支护专家康红普的指导下,通过设计调整和工艺改进,把锚杆、锚网支护技术应用到王坡井下。
装备了全方位的数字化监测监控系统,对井下瓦斯、粉尘、温度、风量、矿压、产量进行实时监测;对井下水泵房、中央变电所等设备进行在线监控;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视屏监视。依靠数字化、集成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王坡实现了矿井安全生产的准确调度,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提高。
洗煤厂由美国塞吉满公司承建,自动化程度和全重介、全入洗等工艺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主要洗选设备分别从美国、澳大利亚、南非进口,生产系统采用远程集中控制,产品质量、液位和 3 溶度等工艺参数实施在线自动监测,块煤重介浅槽、末煤重介旋流、粗煤泥螺旋分选、细煤泥板框压滤回收等工艺应用,减少了用工,降低了生产成本。150万吨能力洗煤厂岗位编制仅80余人,吨原煤介耗1公斤、电耗3.6度、水耗0.05方。先进的洗煤工艺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王坡洗煤厂被中国矿业大学指定为学生示范实习基地。
一个班仅用3个员工值守的单点快速自动化装车站,每节车厢的装车时间不超过40秒,计量误差控制在0.1%以下,可在装车过程中进行自动配煤,设备无故障运行时间4万小时。车皮周转速度快,贸易结算周期短,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科技为天地王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建设“数字矿山、安全矿山、绿色矿山”提供了基础保障。
三、文化管理篇
向优秀企业学习,王坡人追求文化管理的至高境界。创业初期,把科学、创新、责任、感恩、包容、学习、诚信、进取等八大文化要素融入公司企业文化,培育优秀的企业发展基因。
“天南地北王坡人”的包容文化,使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人才,彼此思想、行为相互碰撞,发挥各自优势,在工作中友谊与竞争共存,以谦和的心态团结一起;班子团队建设提出“围绕一个目标,讲究一种缘份;人生难得同共事,默契 4 配合是境界”;以“矿兴我荣我富,矿衰我耻我穷,王坡是我衣食父母”为要求建设员工队伍,激发员工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从而实现员工价值升华与企业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取文化,倡导公平、良性竞争,为每一个员工提供发展机会、建立成长通道,动态评价、调整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追求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视今天为落后,永铸王坡辉煌”的励志文化,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危机感,从专家到一线工人、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奋斗践行着“永铸王坡辉煌”的使命;“职责高于一切”的责任文化,通过制度规范、严格执行、亲情交融来营造安全生产文化氛围,实现了矿井持续安全生产。
在员工行为培养方面,强化守时、礼貌、整洁等习惯养成,塑造现代化企业员工的文明形象;提倡自发学习,自主管理,自我完善,丰富员工的精神内涵;提出“进入岗位,放弃人生自由”的安全行为准则,保证井下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本质安全人。
下井之前,全家福照片望一望,老婆孩子记心上;平安颂歌念一念,生命安全记心间。每一天的班前礼仪活动,把安全文化外化于形,内化于心。井下归来,吃饭不带碗筷,住宿不带铺盖,职工食堂市场化、职工宿舍公寓化,为辛劳工作的员工提供了尽可能温馨、满意、周到的服务,亲情文化让员工享受舒适的同时,5 感受到尊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闲暇时间,员工徜徉在矿区公园,在荫荫绿草、烂漫鲜花间,读一读“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环境文化帮助员工领悟到生命的美好与进取的力量。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为天地王坡基业常青注入不竭的动力。
四、社会责任篇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出路和要求,也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王坡人把员工生命健康视为一种责任。为改善井下安全条件、作业环境进行了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对由于地质条件变化引起变形的1050米集中胶带巷道,投资170万元,进行维护治理;投资500余万元建起地面永久瓦斯抽放泵站;投资30万元对副斜井防跑车装置进行完善,同时还建立完善了巡更巡检系统等。
把员工成长视为一种责任。员工不仅是企业的主人,而且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公司提出“主业产品是培育人才,兼作煤炭业务”的理念,并以此为宗旨,精雕细琢天地王坡的人才工程,精雕细琢每个管理人员,精雕细琢每个员工,自上而下开展“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的人才培塑工程,所有员工都按公司需求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成为现实榜样,以榜样的作用带动、复制每个员工,使每个管理人员和员工真正成为知荣辱、讲安全、精 6 业务、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化人才,让员工们以善良、智慧、勤奋实现自身价值和对社会、对企业、对自己的回报。
把生态保护视为一种责任。从生产源头抓起,实现废物排放减量化。在原煤生产过程中,制定了《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标准》,杜绝割顶、割底现象,采取煤矸分流措施,减少矸石割出量;地面煤矸石进行填沟覆土掩埋,开展绿化造林;为防止地表塌陷,对采空区地表进行定期测量、观测,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把矿山建设同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现代管理、经营开发、达产达效,同步策划,同步实施”的建矿方针,凭着“取自自然,回报自然”的责任心,修建了静园、雅园、怡园、硕园、植物园,“三季赏花,四季常青”,工业场区与绿树鲜花融为一体,成为独具特色的园林式矿山。
把节约资源视为一种责任。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技术,回采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90%以上;推广应用矿井水循环利用技术,每年减少矿井水外排量近10万方;对锅炉燃烧排出的废渣进行采空区填充治理,节约投资近10万元。
王坡人把对股东、对社会的回报作为企业追求的终端责任。三年来,在完成矿井、洗煤厂、铁路专用线三大工程基本建设、固定资产由1.27亿元增值到7.54亿元的同时,实现利润1.96亿元,实现税收2.19亿元,并带动以矿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当地农民每年仅通过向企业提供劳务、运输、餐饮等服务可 7 获得600万元以上的收入。天地王坡向股东、向社会提供了丰厚的回报。
五、美好愿景篇
“视今天为落后,永铸王坡辉煌”,艰辛而成功的创业历程,为天地王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磨砺了王坡人的创新胆略,务实精神和进取意识。在科技提升品质、文化充盈内涵的企业发展观指导下,王坡人描绘出新的蓝图。
未来的王坡将成为科技产品的孵化基地、煤矿人才的培养基地、煤矿基础管理的试验基地。依托煤科总院的技术力量,在相似地质条件、同等开采规模的煤炭企业中,天地王坡将领先尝试新工艺,运用新设备以及新的技术服务,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领域的转化,在先进适用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方面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通过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兄弟矿井的互访、合作,加速知识、经验、信息的流动。为企业内部优秀人才提供展示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宽广舞台;为企业外部人才提供实习、培训、取得岗位工作经验的机会和条件。
适应煤炭企业生产力发展要求,按照人性化管理、规范化操作、高效率运营的原则,天地王坡将设计、实践和改进各大管理子系统,通过经济利益的合理分配、建立权力与责任的对等关系、进行适度控制与激励,积极探索建立与中国煤炭企业发展环境相 8 适应的管理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王坡人的美好愿景:企业可持续发展,安全生产,产品优良,环境友好,效益良好;员工可持续发展,身心健康,自主管理,学习成长;矿区可持续发展,生态良好,公共关系协调,繁荣稳定。为实现美好愿景,凭着对企业的忠诚,对事业的热诚,王坡人将不懈追求、持续创新、甘为奉献!
7.煤矿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篇七
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 也是文字创作的的一种, 但是, 由于解说词在片中的特殊的作用, 它与一般的文字创作有很大的不同, 有它自己独特的规律。
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写作必须着眼于总体, 把握全局, 也就是说, 在写解说词的时候, 一定要考虑画面语言的作用, 它需要再者的有机结合。
电视艺术是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相结合的艺术, 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完整的表达世界。视觉语言包括画面, 图片, 图表, 字幕等, 听觉语言包括解说词, 同期声, 音乐音响等。电视艺术是上述语言元素共同组成的, 这些元素在一部电视作品中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 各有自己的位置, 不能互相替代, 也不能独立的存在, 只有在电视作品这个大系统中, 它们才有意义, 才显出自己的价值。解说词也不例外, 离开画面, 解说词便如同无本之木, 没有根基, 失去凭依。比如解说词中写道“这个人”“这种方法”等等, 没有画面的依托, 那么下面的话就好比是空中楼阁, 观众并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 你指的是什么。因此, 解说词写作首要的将自己融汇在作品的整体中, 全局中。与电视的其他语言信息元素相辅相成。特别是在纪实性的电视片中, 解说词更是只言片语, 如果单独拿出来, 你根本不知道它说的是什么, 它本身也不能完整的表达什么内容。
尽管是这样, 也不能说解说词自己独特的意义就没有了, 相反, 在各种电视语言互相本配合中, 每一种语言元素将更加有效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就像一个交响乐团, 画面与解说词可以说是作品的第一, 第二小提琴手, 在其他乐器演奏的和声中, 它们的声音应该是响亮清晰而饱满的, 这样整个电视作品也就产生了立体效果。对解说词的写作而言, 镜头的边框与具体的画面形象只是展开解说的基础, 它的内容可以联想到画面之外的更多的内容, 更多的信息。
解说词总体的规划是解说词创作的原则, 但是电视解说词大都不是一次成型, 它要根据全片的采访, 拍摄, 编辑, 合成的情况不断进行修改, 直到入库播出, 解说词的修改才会结束。
除了政论类的, 一般的电视作品的解说词都不是从头到尾将画面塞得严不透风, 面是尽可能的让画面多说话, 不到万不得已, 解说词才可以为画面进行一番解说,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画面已经历历可视了, 又何必解说词去多说呢?
开头和结尾
从整体上看, 一部作品的解说词像一条时隐时现的小河流, 呼应与点缀着画。就整体而言, 它自身显得比较零散, 但是在相对小的段落里, 解说词应该完整的, 开头与结尾都属于这种情况。
解说词的开头与结尾与画面的开篇与终止一样重要, 在电视片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开头是脸面, 好象是人见面时的第一印象, 决定着观众是不是要继续把这个节目看下去, 起着商品广告的作用, 开头的方法很多, 有的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有的提出问题, 引出下文, 还有的景物描写, 烘托气氛, 还有的以抒情开头, 用勃发的激情点燃观众的心灵。但是不管用何种方式开头, 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为了吸引观众。所以说如果开头开的好, 就很容易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说词结尾的方式也有很多种, 可以是总结性的, 也可以是照应性的, 还可以是抒情性的, 或者是含蓄的, 或者是号召性的。总之, 不管你用什么方式结尾, 一定要做到自然, 和谐。
注重细节描写
电视专题节目可以没有情节, 但是, 不能没有细节。如果没有了细节, 那么, 这个节目一定会很空洞无味。细节可以通过画面语言, 听觉语言, 视听复合语言来表现。解说词是表达细节非常重要的手段, 有画面语言难以企及的作用, 因此, 解说词写作必须重视细节描写。
叙述角度
解说词的叙述角度, 就好象我们站在不同角度去看一个事物, 必定看到不同的内容, 得出不同的结论, 因此, 选择什么样的叙述角度至关重要。
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是最常见的一种。这种角度, 作者不露面, 不受时间和空间以及作者主观观点的限制。比较自由灵活, 可以上下左右前后面面俱到, 达到多层次, 立体式阐述, 所以被称作全知视点。除了多方面, 全方位叙述的优点, 第三人称角度还给人以客观的印象, 作者超越于被介绍对象之外。但是这种角度由于推动了现场参与感, 往往让人感到冷漠, 不够真实亲切。
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是指解说词中的创作以“我”或者“我们”的身份出现。这种角度, 具有明显的参与意识, 有很强的现场感, 容易给观众真实感亲切感。同时, 用第一人称叙述, 便于发表意见, 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但是这种叙述方法受到我, 我们主观视点的限制, 超过这一视点之外的活动很难表现出来, 这样画面就会受到严格的制约。
还有一种就是多种人称交替的叙述方式, 这种方式灵活多变, 它既可以有深度又可以有广度, 既能客观的介绍, 也能抒发主观情感, 这种方式有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的共同优点。
8.让电视节目解说增色荧屏 篇八
关键词:电视解说;语言功力;共鸣
电视节目有众多的形式,不管是现场报道,实况转播,还是新闻专题,动态消息等,每个节目都离不开解说,这就要求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在尊重受众需要的基础上在解说中能抓住重点,步步深入,对事物有敏锐的洞察力,对问题有精辟的分析力,对内容有充分的表现力,通过解说的专业化和个性化来挖掘节目的特点和内涵。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解说与画面的关系
说是为了看。电视节目的传播形式决定了它必须以“视”为主,而解说则起着辅助的作用。顾名思义,解说就是专为阐释,说明画面而说出的语言文字,它必须以电视画面的需要来转移,为画面服务,离开了画面的电视解说就会空洞,失去生命力。可以想象对于电视而言,离开了画面,再精彩的解说恐怕也已经失去了对观众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电视解说在完善形象傳播的同时,还可以补充画面无法回答的问题,巧妙地和画面密切配合,充分表达画面所没能表达的意思。让声音走进画面的解说所提供的不再是简单的外表动作,而是有形有声,有神有情的形象,伴随着音响同期的运用,使画面形象流畅自然,实现了完整的形象传播,在平面上的展示丰富了人或物的立体深度,在观众面前呈现出一个纷繁的立体世界,造成浓厚的现场气氛,使观众产生高度的参与感。
电视节目的解说受画面的约束,有的还要紧密配合节目的音响效果,所以它具有独特的个性。对于电视节目而言,有了好的画面,再加上好的解说妙语点染,道出画面的思想内涵,可以使画面锦上添花,活灵活现,相反,画面拍的再好,解说不到位,表现力不强,不仅会分散主题,损害主题,而且会贬低解说的地位和作用,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画面拍摄的不好,有好的解说利用语言运用的技巧来弥补不足,可以给画面增色,尽可能的表现节目主题。
作为一名电视节目解说者,既不能影响观众对画面的注意,更应该注重解说的力量和作用,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画面与解说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意识的通过专业技能完成对画面的补充提高,从政治方面提高画面的政治思想性,从事实方面说清画面没能说清的内容,从语言艺术方面加强画面效果。
二、准确把握解说意图
如果把电视节目解说当作一般的“语言艺术”,可以完全用有声语言去任意思维创作,那是不准确的,而作为电视节目的解说者,如何根据不同的节目内容和特点,控制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不仅仅是反映播音主持能力和水平的手段,也反映着一种思维方式。
解说不能靠单一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完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视而不见”,解说作为电视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填充电视节目骨架的血肉,无论是议论,叙事,抒情,都要尽可能在脑海中捕捉可视形象,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发现画面中最有趣味最能触动人心,最富有寓意的细节作为解说中表情达意的依据,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或者诱导观众的渗透力,使画面的含义再一次升华。当然要注意加强解说语言的表现力不是为了突出解说,而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目的还是要丰富电视节目的形象语言。
在具体的解说表达中,因为电视节目当中解说词的布局方法是不拘一格的,所以每种解说要根据节目立体结构的需要,很好地与画面,同期声融为一体,突显综合效应,而不能单纯的仅靠空洞的语言表达力量,紧扣主题抓住主线是电视节目解说的“魂”,在解说过程中,为了把内容表现的完整而清楚,围绕中心脉络清晰具有整体感的解说,更能够统领全片,使电视节目的各个组成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加深观众对主题思想的印象的作用。
建立在对节目内容充分了解基础上的解说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于相关拍摄背景及资料的认识积累可以开阔解说的思路,因为心中有把握,会更有条理有系统,层次感更分明,一层层有步骤的表达出来,达到表达主题的目的。心中装着观众同样不容忽视,这不仅要求我们在进行语言表达时怎么让观众听懂听明白,还要求我们在解说时有的放矢,恰当运用播音主持技巧,使画面与解说配合的更默契。
对层次和结构较为复杂的节目,解说者使节目通顺流畅所具有的语言表现功力更能丰富视觉和表现内容,这就要求运用十分娴熟的解读播讲能力来完成,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节目内涵的基础上,调动语言技巧和情感渲染等专业技能,通过有血有肉的叙述,描述,抒情,议论使画面和语言有机结合,把握好“度”,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好让观众感受到言已尽而意未尽的效果。
三、解说语言要准确,生动,具体,形象
让电视节目解说具有画面感是对解说者的另一要求。观众看电视不是观众听电视,读电视,解说能给观众提供的是与画面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视听综合感受,所以力求电视解说有画面感,说出的语言不但要求内容准确,表达准确生动,同时要求尽可能与画面形象配合准确,否则就会出现画面和解说两张皮,风马牛不相及。
生动具体,形象活泼的表述,能使观众很快明白所谈的事物,使用形象化的语言能让观众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节目内容,而形象往往和具体联系在一起,如果一个播音员主持人对于电视节目的解说能既具体又形象,是能够造成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的,从而加深对节目的印象。
准确,生动,具体,形象这几点在电视节目解说中缺一不可。如果不具体就表述不出生动形象,当然就谈不上准确,但如果不准确,生动和形象就没有实际意义,所以这几个要素是紧密结合的。解说是为了更好的“看”,开拓画面的视觉因素,如果我们不能根据画面的含义准确,生动,具体,形象地传达出视觉内涵,那么这种解说就是苍白无力的。
从业务技能上来讲,语言本身没有形象性,要想让观众愿意听,一听就懂,那就要求解说尽量做到语音规范,吐字清晰,语调,速度,语气,节奏吻合节目内容,增强可听性和亲切感,寻求尽可能与观众的接近性,说起来上口,听起来入耳。解说者其实是直接充当着画面的有声发言人,平平淡淡索然无味的解说既不能以情动人,也不能以理服人,有针对性的解说是寓知识性和趣味性于画面之中,激发观众的兴趣,使观众能够感觉到相应的情境,并且在参与节目的过程中感受到通过节目的收看,能够获得知识和信息,从而保持长久的注意。
一个高素质的播音员主持人适应不同节目解说多角色转换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是理解不同节目形态的内涵,准确的找到自己在节目中解说的定位,发挥最好的解说状态,让所有的讲解内容在头脑中“活”起来,运用恰当地语言和情感表达技巧,结合自己对内容的感悟,以富有个性,灵透的解说风格感染受众,达到信息传播的最佳效果。总之,要想让所解说的电视节目内容准确,生动,具体,形象要注意一下几点:一是分析和理解画面和解说词的内容风格;二是解说者本人思想感情的把握;三是保持好解说时的良好状态;四是运用好语言技巧。
如果一档电视节目是一首歌,那么其中的解说就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认真的讲述五线谱中丰富多彩的情感和故事,在电视行业中从业的播音员主持人,谁能运用好,驾驭好这些灵动的音符,谁就有可能获得欣赏者的共鸣,从而美化这首多彩的歌,为荧屏增添绚烂多姿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9.崛起的希望(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篇九
作者:安榆发稿时间:2005-12-28 17:42:59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1822 编辑:老米 【字
体:小 大】
巍峨的红山,是塞外名城赤峰的象征,也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以其命名的红山文化把中华民族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也为她脚下这片土地赋予了厚重的底蕴。
奔腾的哈河,从亘古洪荒走来,绵延向海,百折不回,生生不息,见证沧海桑田,哺育着两岸的万物,也奔涌着与时俱进的不懈追求。
无垠的草原,宽广的胸怀,联结着历史和现实,铺展着希望的画卷。
在红山脚下,哈河岸边,在内蒙古草原的胸襟上,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煤炭企业正沐浴着新世纪的朝阳蓬勃兴起。续写着这片古老土地上新的篇章。
让我们把深情的目光投向这片神奇的热土,去触摸一下她成长的年轮、追寻她那负重前行而又不失轻盈的步履。煤炭――给人类文明倾注着活力,煤炭人――光与热的奉献者们朴实而炽热的情怀,将会给走进她的人们以人生的启迪。
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前身是1959年始创的平庄矿务局。她位于东北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接合部的内蒙古 自治区赤峰市南部,北邻中国能源后备基地锡林郭勒大草原,南接辽宁、河北。国铁叶赤线纵跨矿区,沙通线横贯北端,赤朝、平双公路交汇贯通。铁路、公路可达 京津、东北等各大中城市及口岸,交通便利,经济地理优越,投资环境良好,发展潜力巨大。
平庄煤业集团公司本部矿区面积210平方公里,煤田面积81平方公里,探明储量16.7亿吨,保有储量14.5亿吨。煤种主要为老年褐煤和部分 长焰煤。低硫、低磷、中低灰,发热量4000――5000大卡/千克,是火力发电、工业锅炉、民用的理想燃料。也是生产甲醇、二甲醚等煤化工产品及煤炭汽 化的优质原料。
平庄煤业集团公司主业有7个煤炭生产矿,两个在建矿,年原煤产销能力1000万吨,产值12亿元。另有铁路运输、机械制修、建筑建材、矿用炸药、林
业绿化、电力、煤化工等多个控股、参股企业。全公司资产总额亿元,员工3 万人。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和国家对能源基础地位的重视,为煤炭企业 的做强做大带来重大机遇,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平庄煤业集团这个长期计划经济体制运行下的国有老煤炭企业犹如凤凰浴火、涅盘重生,再一次焕发勃勃生机。真理往往是朴素的。
“发展是硬道理”这句朴素的真理,平煤人感受最深。发展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发展必须聚精会神、一心一意。面对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市场经济 大潮,面对战略制胜的时代。平庄煤业集团公司的决策者们审时度势,深刻分析企业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发展大局,立足企业百业待兴、积弊丛生的实际,以“以 强搏大、兴企报国”为己任,制定了集团公司到2005年和2010年“两步走”的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做强主业战略、走出去战略和发展关联产业战略,积极参 预本地区煤炭及有色金属矿业开发,发展电力、煤化工等关联产业,投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将形成2000万吨的煤炭产销规模、5000万吨的 煤炭生产能力,300万吨的煤炭自行转化水平,多元矿业开发格局,总产值达到50亿元。
与国内一流的大型企业相比,这幅发展蓝图或许还称不上“宏伟”,但是,对平煤集团公司这个资源少、冗员多、包袱重,产品单
一、体制和机制尚在转型期的国有老企业来说,实现这一目标,将是历史性的飞跃,并需要付出矢志不渝的努力。
蓝图绘就,重在落实。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走出去”战略锋芒小试。平煤集团公司率先进入毗邻的锡林郭勒煤田,以并购白音华露天煤矿为开端,建立了参与锡林郭勒煤田开 发的“桥头堡”和“根据地”;与中国北方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合作建设鄂尔多斯煤电项目已开始实质运作。“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使平庄煤业集团增加了21亿吨的 后备资源储备。
发展关联产业战略初露端倪。与中国正邦集团合作建设煤化工项目开始启动,一期工程年产20万吨甲醇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在此基础上,立足自有资 源,瞄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生产二甲醚、乙酸等高附加值煤化工产品。进一步
拉长产业链条。与东北电力投资公司等共同投资建设的热电厂项目有望在年内并网发 电。煤炭生产与煤电、煤化工关联产业发展格局已具成效。
做强主业战略整体推进。企业自筹资金投资建设年产120万吨的老公营子煤矿正在抓紧施工,使集团公司的煤炭生产能力持续稳定增长得到保证。高产高效井队建设扎实有效,年产百万吨的采煤队士气正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普遍应用和推广,科技兴企的理念深入人心。
扬长避短,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企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做强主业,必先精干主体。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在矿区全面推进,宝山啤 酒公司、华腾建筑安装公司等一批集团公司内部的非煤企业相继完成了民营化改造,以存量资产吸纳增量资产的形式由唐山宏文集团控股,完成了集团公司机电总厂 的股份制改造,这些过去长期依赖主业勉强维持的企业,通过体制创新激发了活力,员工成为产权意义上的真正主人。煤炭主业由此卸掉了包袱,可以轻装上阵了。
煤炭奉献光热的潜能源于亿万年地层深处的重压与蕴藏,平庄煤业集团公司焕发出的勃勃生机离不开45年风雨历程的砥砺与孕育。一方土地因煤而兴,也因煤而经历过多的磨砺。但煤炭自有煤炭的品格,矿工自有矿工的情怀。几代矿山人像煤一样朴实、坚韧、忠诚和奉献的精神,构成矿山之魂、矿工之魂,成为企 业发展的柱石和脊梁,丰富着企业文化的内涵。
遥想45年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头顶蓝天,脚踏荒原,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在哈尔脑山下点起篝火,在老哈河畔竖起井架,开始了艰辛而又充 满豪情的创业历程。45年弹指一挥间,当年莽莽荒滩上,靠镐刨马拉年产十几万吨煤炭的几处小井,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今天已经实现了年产销千万吨的目 标,在共和国煤炭工业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决不单纯只是产量的攀升,在企业成长的背后更有一种精神的凝结和升华。
有对煤炭的艰辛开采和光热的奉献,就有对开采的歌唱和精神的传承。平庄矿区的建设者们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多年来,这里的企业文化建设蓬勃开展,职工业余文艺创作基础扎实,队伍逐年 壮大,艺术水准不断提高,深受广大职工群众的喜爱,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深入,得到行业内外及社会各界读者的好评。书法、摄影、音乐、舞蹈、美术等各协会在 矿区文联的组织下,创作活动有声有色,贴近矿山生活,净化矿工心灵,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
文学创作异军突起。平庄矿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活跃的文学氛围,更有着教学相长、文人相重的浓浓情意,这里是中国煤矿文联确定的“四大文学创 作
基地”之一,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创办了自己的文学刊物《黑海潮》,以此为园地扶植一群有潜质的业余作者,作品多人多次荣获全国煤炭系统“乌金 奖”、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奖――索龙嘎奖,其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还荣获《人民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收入国内知名选刊和各种选集,有的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剧。
文学之树常青,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同样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呵护。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老一辈作家老舍、叶圣陶就曾造访过平庄矿区,八十年代著名作家金河等也曾先后到过这里。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著名作家陈建 功、刘庆邦等多次到这里采访、讲学,与矿区的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中国煤矿文联的历任领导梁东、许传播、李士翘等经常到平庄矿区指导工 作,对这里的职工业余文学创作给予了热情关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平庄作家群的文学创作有如在营造一片城市的绿地。近年来,我们所置身的矿区,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卓有成 效。在日益茁壮的矿山小城,绿地的功用决不限于增添一处街头的风景,它能给我们那些在地层深处集嘀嘀汗水汇滚滚暖流的父老兄弟以劳作后的休憩和安闲,使他 们在险恶的自然条件和沉重的生活负荷的双重挤压下透一口清新的空气,以葳蕤的生机和家园的气息慰藉他们的身心、滋养他们的精神,并示以生活的美好和向上的 力量。
他们的作品是诗,也是史,是风也是颂,浸润着矿山独有的气息,让所有走近它的人都真切地感受到煤矿工人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平庄矿区 同全国所有煤矿一样,45个春秋,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煤矿工人面对艰难困苦所表现出的忠诚、坚韧、达观、顽强的精神,历久弥坚,也绝不会被时光消解。他 们的生命注定随煤炭而燃尽,他们的灵魂将以另一种形态薪火相传,烛照历史。煤矿作家的作品就是从那些沿着历史和现实的巷道中走过的一代又一代矿工心灵足迹 中破土而出的,矿工们鲜活的灵魂赋予作品以华采,他们特有的性格赋予作品以生命,丰富充实了当代文学艺术画廊,也是这片土地风雨历程的纪录,成为我们这个 产业历史的一段注释。
生活是文学的富矿。任何社会最深厚的底蕴、最深刻的矛盾,恰恰都蕴藏在底层生活中,其中该有多么鲜活而丰厚的文学矿藏。煤矿作家得天独厚,平庄作家群更须奋发。我们期待着这片“绿地”长出更多冠盖如云、硕果累累的文学之树。
朋友,端坐在温暖如春的居室里,任严冬随时光擦肩而过,您是否感受到地层深处煤矿工人那炽热的情怀?穿行在火树银花的都市森林,任璀灿的星河照亮前行的步履,您是否注视到阴暗的巷道里、藜黑的额头上一盏盏矿灯对世界的问候?也许,她又为你创作的灵感注入了一袭清泉。
10.煤矿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篇十
具茨巍巍,溱洧泱泱。
黄帝故里**,是五千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建都、定天文、创文字、造舟车、养蚕丝、建宫室、播五谷的地方,也是中华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的发源地,而今的故里大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崛起”之声成为这块发展热土的最强音。**厂在这崛起方阵中,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仅企业的生产管理形势蒸蒸日上,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蓬勃景象,谱写了一曲改革奋进的昂扬乐章。
站在宽敞明亮的主体车间,头顶跑的是瑞士的单轨送丝小车,眼前是当今国际烟草行业先进的设备,这座和共和国同龄,从一个手摇把卷烟支、大铁锅炒烟丝的卷烟手工作坊发展成为全国烟草行业大型骨干企业,主要产品“**”“**”为全国36种名优卷烟之一,“**”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厂50多年发展的传奇经历,可以说就是一部浓缩了的我国民族卷烟工业的发展史。
企业硬件上去了,软件也要跟上去。自1996年以来,我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单位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以创建和谐企业为目标,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创建力度、丰富创建内涵、提升创建水平,每年都设立精神文明建设专项基金100万元,业已形成了一个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持久不息的精神文明建设高潮,推动了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字幕)领导重视是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源泉,加强组织领导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
从1996年开始,**厂曾经保持了十年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2006年以来,厂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不断巩固文明单位创建成果,致力打造“和谐**”,积极开展了再创省级文明单位活动。
06年初,厂党委以再创省级文明单位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的一项重要内容,创新思路,强化举措,拓宽领域,加大力度,使企业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创建质量进一步提高。厂党委重新修改完善了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实施意见,成立了以厂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精神文明创建小组,办公室设在政工处,有精神文明专干,居委会负责社区文明创建工作,理顺工作机制,改进领导机制,领导班子坚持每季度听取精神文明创建情况汇报,指导工作,政工线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实行一岗双责、双向考核的制约激励机制,为企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字幕)“双五星”——星光耀**
在抓好生产经营、企业效益稳步增长的同时,继续开展以“双五星”创建为载体,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
“双五星”创建活动始于1996年,该厂针对企业生产区、生活区比较集中,员工工作关系、亲属关系混杂交织的特殊情况,将狠抓职工这个生产经营的主体同狠抓职工家庭建设的主体有机结合起来,使家庭凝聚力和生产经营、厂内和厂外有机结合,“工作”和“家庭”两者兼顾,创造性了开展了争当五星级文明职工和争创五星级文明户活动,找准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和主载体,将精神文明工作着力点放在职工综合素质提高上,此项活动已经过近十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收到明显效果,已成为我厂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框架,五星级文明职工、五星级文明户的比例逐年上升,已分别达到98%和97%,企业社区文明程度也有明显改善,其先进经验曾被**市委宣传部做为先进典型予以推广。
(字幕)春风化雨—— 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来,**厂以贯彻《纲要》为重点、为抓手,按照《纲要》要求,着重抓好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见义勇为、邻里和睦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创文明单位、文明处室、文明班组、文明家庭、文明小区等活动,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教育。为了使职工的“三德”教育收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效果,该厂定期举行升国旗、厂旗和宣誓仪式,对职工进行爱国爱厂教育。为了把教育和员工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将岗位道德规范编印成书,人手一册,并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在企业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从05年开始,深入开展双示范评比,每季度都进行示范职工、示范单位的评选,以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在企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风气。
近年来,烟草行业改革浪潮风起云涌,高层次的竞争需要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厂建立了能同时容纳320人的职工培训中心,每周末都有各种培训、学习,参与职工达全厂职工80%以上,该厂的职工图书室每年购进各种新书,职工可以借阅到文学类、专业技术类、计算机类、社会学科类等方面的图书,该厂还从04年开始,扎实开展“学习型员工、学习型组织”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活动相关的教育培训计划的制定、专题讲座、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等有条不紊进行,相关职能部门修订完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能人员管理考核聘任办法,建立首席操作工制度,以点带面,促进职工素质和能力的整体提高。如今,岗位成才、自学成才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风气,厂工会结合开展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更是将这种良好的风气推至及至,每年都有一线的优秀职工脱颖而出。2006,我厂一人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9人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17人被授予**市技术状元和技术标兵,获得郑州市科技成果奖7个。
(字幕)一园春色入眼来-----精神文明建设处处体现精品意识
巩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果不是一句空话,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找准教育活动的主题,并以此为纽带和平台,以职工的全员参与为方式和手段,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其中,多年来,厂工会、政工处、团委等部门,定期广泛开展健康有益、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一年一届的**杯运动会、“**之春”大型文艺演出已经成功举办了21届,近年来推出的“青春**”演唱会和“九九重阳”文艺晚会,更是以其参与面的宽泛性,而越来越成为职工文化生活的新热点,离退休职工自筹自办的盘鼓队也多次参加集团公司以及地方的大型庆典活动等,充分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共融的氛围。
近年来,我厂把环境治理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坚持精神文明建设硬件设施投入,与地方合作,在厂生活区建立**超市,极大的方便了职工生活;先后投入183万元,建成一座能够容纳1800人的职工俱乐部,以及高标准的灯光球场和**文化广场,灯光球场内有高规格的蓝球场、网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以及妇女儿童健身场地和器材等,**文化广场里则松树苍翠欲滴、鲜花怒放,鸟语花香,06年,又在一座废弃很久的职工食堂原址上,投资百万元,建成了新世纪文化体育广场,早晨迎着东升的太阳,在这里晨练、散步徜徉、舞蹈翩翩、打球健身等,已成为我厂许多职工的习惯,如今,企业有大型的文化健身广场 4个,每天都吸引了许多职工在这里活动,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热闹非凡,一派政通人和、祥和安康的景象,厂工会因势利导,近两年来坚持不间断的在这些广场举行广场文化活动,每次开展活动,职工们都争先恐后地报名,一展身手。
在2002年以前亮化设施的基础上,对厂区主干道、**花苑、新世纪**花苑等,进行了高规格的厂区夜间照明工程改造,不仅做到路建到那里就路灯亮到那里,而且做到灯亮灯美,截至目前,新厂区的夜间彩灯亮化美化工程、生活区的照明工程等,尤其是06年春节装的大型电子扫描灯,让厂区夜明如昼,生活区亮化工程延伸了太阳的光辉,极大地丰富了职工们的夜生活,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明,灯火阑珊,分外别致,成为**市社区灯光美化的的亮点。
高楼林立、绿树红花,阳光下的**风光如画;
长街明灯、高楼霓虹,夜色里的**灯火辉煌。
2006年,党委、厂部为彻底解决职工看病跑远路、不方便等,把厂职工医院由偏僻的老址迁往新址,作为为职工办的实事之一,职工医院新址交通便利,极大的方便了职工就医,职工都说:职工医院整体搬迁,不仅仅是一次简单意义上的搬迁,它体现了党委厂部对职工的关心!此外,每年坚持每年对一线职工进行身体检查,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而多年来,曾经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难”的计划生育工作,在该厂则成为了“甜蜜的事业”,该厂有计划生育专干负责此项工作,全厂职工严格执行国家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无任何计划外生育现象。
为弘扬企业文化,06年,企业组织编写了《晚晴拾穗磨食粮》、《鼓与呼》两本内部资料,《晚晴拾穗磨食粮》是厂原工会主席**老先生八十多年曲折而坎坷人生经验的总结,给正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青少年许多实用而通俗易懂的指引,这两本书都成为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创建省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的积极力量,在该厂精神文明建设史册上留下有特色的一页。
厂安全保卫处和公安部门携手,把建设和谐新烟作为企业生产安全之外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积极推进普法、依法治企工作,着力提高全员的法律素质,为企业生产管理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为迎接上级对企业06年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检查,06年11月份,在全厂范围内组织开展以“做文明**人,建和谐小社区”为主题的生活区综合治理活动,成立专门的生活区综合治理领导组,活动着力解决职工最现实、最基本、最紧迫的问题和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合谐因素,各单位积极从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入手,对本单位职工进行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主人翁意识教育,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厂规厂纪,在全厂营造出一个人人争做文明新烟人的浓厚氛围。
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我厂始终坚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每年都要对先进楼长、先进区长、好婆婆、好媳妇进行评比表彰,带动了一大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涌现出了一大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积极分子。
(字幕)谁播**动地香-----公益活动打造企业良好社会形象
【煤矿电视专题片解说词】推荐阅读:
演练电视专题片解说词10-05
电视专题解说词09-02
党员冬训工作电视片解说词06-17
某市妇联工作电视宣传片解说词08-25
浅谈电视片解说词的写作技巧10-19
煤矿宣传片解说词07-12
乡镇电视专题片文稿07-29
电视专题片的制作08-12
电视专题片创作流程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