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随堂练习一

2025-01-07

高三随堂练习一(7篇)

1.高三随堂练习一 篇一

一年级下册随堂的《看电视》练习题总结

1、读一读,写一写。

jiā zhǎng bà ba guān kǎu guān jié

2、连一连,读一读。

打 门 听 文稿

射 盹 看 电视

换 频道 修改 音乐

3、读一读,填一填。

( )的球赛 ( )的球员 ( )的爸爸

4、想一想你们家看电视节目的情景,然后填一填。

妈妈喜欢看____________ 爸爸喜欢看____________

我喜欢看______________ ____喜欢看____________

看电视

宁宁高兴极了,因为今天晚上电视台转播全国足球联赛实况。吃晚饭了,奶奶对宁宁说:“早点吃饭,晚上好看戏。”宁宁问:“奶奶,您上哪看戏?”奶奶笑眯眯地说:“电视台播放越剧呀!”宁宁一听,愣住了。

到了晚上,宁宁打开电视机,优美的`越剧曲调传了出来。宁宁转身叫奶奶,发现奶奶到里屋去了。宁宁跑进里屋,拉着奶奶的手说:“快去看越剧呀!”奶奶笑着说:“刚才听你爸爸说,今晚有足球比赛,你去看吧!”宁宁故意说:“电视台今天不转播足球赛了。”

奶奶坐在电视机前看越剧,宁宁在一旁写字。

忽然,窗外传来一阵阵喝彩声:“好球!奶奶愣了一下,恍然大悟,轻轻地拍着宁宁的小脑袋,笑着说:”你呀,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1、从短文看,宁宁喜欢看_____________,奶奶喜欢看______________

2、想一想,事情可能怎样发展下去?

3、和同学讨论,宁宁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同意他的做法吗?、

仔细看图,给图排一个顺序,然后按顺序说一说故事。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高三随堂练习一 篇二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随堂微专题,设计策略,使用意义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微信、微博等“微”概念正在急剧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中学化学知识琐碎、难记易忘,而现行的江苏高考模式决定了化学学科只能充当“配角”,为此,我校成立了《高三化学随堂微专题的设计与使用研究》课题小组,要求教师以高中化学基础知识、高频考点为出发点,设计高三化学随堂微专题集中解决学生典型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化学素养。随堂微专题“切口小、内容精、形式活”,注重即时反馈和解决学生的真问题、小问题。

一、设计策略

1. 以课本知识填空为基础知识载体,要求学生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自主梳理基础知识。

学生是复习的主体,老师只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才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要点,提高复习效率。

2. 通过化学方程式书写、知识默写等检测方法,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化学问题创设复习教学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 以专项训练为督查手段,实现将“重点知识问题化,难点知识习题化”。

教师认真研究每个考点,针对学生实际学情,精心选择相应习题,加强审题技巧、解题方法、规范答题的指导和总结。

二、使用意义

1. 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纵观近几年的江苏化学高考试题,考题的明显特征是“不偏、不怪、不超纲”,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我们设计微专题时,对于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不要求的内容坚决删掉,对于降低要求的知识不拓展、不延伸,把主要精力放在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知识上。随堂微专题针对性强,短时高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掌握基础知识,并对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整理、加工,通过对高考考点、热点、盲点的再思考、再总结,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2. 注重实效,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中学化学知识的特点是概念多、理论多、物质性质杂。学生学习化学“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能力的培养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到位。在复习中我们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穿插一些微专题,侧重训练、提高学生的某种单项能力,如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古语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基本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的基本方法、基本观念的发展。化学中很多知识都有相同之处,理解一点,就会触类旁通,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3. 强化重点,有效整合教学模块。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在高一、高二的学习很松散,化学学习的时间投入不够,特别是必修一元素化合物知识因选科意向不明,导致成为化学薄弱板块。我校近几年高三化学复习选用的是《步步高一轮复习用书》,本书的知识点、考点非常详细,如果按本复习,内容多,课时少,不但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累,而且复习也效果不好。而且同一个知识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对问题的分析角度也不尽相同。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把一些化学知识化整为零,通过设置典型性、有效性的微专题,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从而有效地学,高效地学。我们通过微专题,有效整合教学模块,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实践证明,学科相关知识的有效整合不但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也解决了复习中“课时不足”的矛盾。

4. 以学定教,实现提优补差。

随堂微专题是特别针对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不高、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现状,利用课堂5~7分钟时间解决一个知识、一个问题,或一个化学学习小技巧等。我们可以在摸清学生知识、能力等基本情况后“对症下药”,采用随堂微专题,做好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的查漏补缺工作。随堂微专题目标明确,注重反馈。在复习完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之后,我们可以集中分析边缘生的试卷,研究他们较为薄弱的知识点,坚持有效性和针对性,从学生的理解层面设计纠错训练、典例分析等随堂微专题,最终实现学生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细节决定成败”,通过质量分析,我们常常发现许多边缘生因为书写和表达得不规范,导致会做的题目不得分或少得分。从学生的典型错误入手,通过“错题再做、典例分析”来提高学生的规范意识。如化学计算的单位书写、有效数字和化学计算步骤的规范;各种简答题的表述,特别是实验条件的控制、基本实验的规范操作,给学生时间、机会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并迁移到书面表达中;通过默写练习强化各种化学用语的规范训练,如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的书写等。

5. 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微专题的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掌握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要求,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求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及时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可以帮助老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节奏,使“精讲巧练”成为可能。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专题的设计可以促进备课组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研究。校本微专题的编写与使用,也可以为今后的教学积累成功案例,备课组老师可以在立足校本,解决本土问题的基础上相互切磋,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王磊.化学教学研究与案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孙辉斌.浅谈高三化学微化复习[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6.

3.高三总复习练习一 篇三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赝品(yàn)禅让(chán)粳米(jīng)龋齿(qǔ)

B.发酵(jiào)粗糙(zào)邂逅(hòu)纰漏(pī)

C.瞻仰(zhān)绦虫(tāo)龟裂(jūn)溘逝(kè)

D.偌大(nuò)内讧(hòng)歼灭(jiān)涪陵(f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追溯惊世骇俗欢跃拾人牙慧

B.陷阱揆情度理临摹成群结对

C.零售黄粱一梦提要一筹莫展

D.就犯孤注一掷提炼临渊羡鱼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美国世界级网球名将桑普拉斯在ATp总决赛冠军争夺战中,以3比0轻松击败他的老对手阿加西,又一次夺得冠军,这是他第五次__________ATp。

②春节期间,北京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店购货满300元者,本店将_______一份精美的礼品。

③杭州大酒店越来越多,一流厨师供不应求,于是不少店家争相出高价招聘,有人戏称:“酒店挖_________,肥了大厨师。”

④台湾方面认为,与大陆谈判的时机并不成熟。本来可深入的新一轮谈判因此而________了。

A.问鼎惠赠墙角搁浅

B.夺冠敬赠墙角搁置

C.夺冠惠赠墙脚搁置

D.问鼎敬赠墙脚搁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湖北省房县窑淮乡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的报道,令人叹为观止。

B.楚学家张正明先生主编的绘图楚史《雷电·火焰·凤凰》,看后使人感到通体舒服,它不但脉络清晰,而且从典章制度到语言习俗都持之有故,一丝不苟。

C.这则笑话,因为对旧中国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当事诸公”讽刺得很有力量,所以,在民间流传颇广,几乎家喻户晓。

D.曹丕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无疑要算是几千年中少有的大真话之一,以致大家全无力反驳它,心悦诚服地将它作为批评史上的存而不论接受下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除此而外,据我的愚见,集子里许多诗句的形成也很受了古典诗歌传统的影响。

B.最近,我在长江三峡拾得一枚珍贵的长江奇石,它左边的赤甲山呈粉黄色,右边的白盐山为青灰色,整个山形如夔门雄姿,实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C.一般行文之误,容易被发现。但数字与专名之误,由于多半不易识别,因此更应当留神。

D.笔村有一棵前人栽种的年逾500旬的糯米糍荔枝树。据史料记载,笔村糯米糍荔枝栽培历史已有500多年,明朝时已普遍种植。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实物资料考察,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龙,___________,一般都是长体,颈部也比较细,弯曲程度大,无足无爪的多。总之,这个时期的龙,与蛇的相似程度大,与________有较大的差异。

①形态大部分与蛇接近

②大部分形态与蛇接近

③特点粗体、粗颈、变曲程度小的鳄鱼、蜥蜴

④鳄鱼、蜥蜴粗体、粗颈、变曲程度小的特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陶安,敏悟,博涉经史,避乱家居。太祖取太平①,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太祖召与语。安进曰:“海内鼎沸,豪杰并争,然其意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太祖问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太祖曰:“善!”留参幕府,授左司员外郎,进郎中。及聘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太祖问安:“四人者何如?”对曰:“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太祖多其能让。黄州初下,思得重臣镇之,无逾安者,遂命知黄州。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洪武②元年,命知制诰兼修国史。帝尝御东阁,与安及章溢等论前代兴亡本末。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逸乐者易侈。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当。”又论学术。安曰:“道不明,邪说害之也。”帝曰:“邪说害道,犹美味之悦口,美色之眩目。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何从治?”安顿道曰:“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安事帝十余岁,视诸儒最旧,御制门帖子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时人荣之。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曰:“闻之道路。”帝大怒,立黜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四)

[注释]

①太祖:朱元璋。太平:今安徽当涂,宋置太平州,明清改称府。

②洪武:朱元璋称帝后的年号。

7.下列句中加黑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抚形胜以临四方抚:据有。

B.太祖多其能让多:赞许。

C.视诸儒最旧视:看待。

D.时人荣之荣:认为荣耀。

8.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耆儒:资深的儒家。

B.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拨乱:治理乱世。

C.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吊伐:抚慰人民,讨伐罪人。

D.论前代兴亡本末本末:原委。

9.下列句子中的“之”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制门贴子赐之(代陶安)

B.时人荣之(代皇帝赐门帖子)

C.闻之道路(代陶安的“隐过”)

D.帝大怒,立黜之(代陶安)

10.朱元璋称陶安“谋略无双”。下列句子,都说明陶安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

②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

③遂命知黄州。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④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

⑤道不明,邪说害之也。

⑥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安虽避乱家居,却并非不谙世事。他看出朱元璋的与众不同,认为他拨乱救民,顺应民意,必能平定天下。

B.陶安不赞成朱元璋急于攻取金陵,因为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成,占据如此优美的地方面对四方的进攻,很难不被攻克。

C.陶安为人恭谨谦逊,既有知人之德,又有自知之明,他认为刘基、宋濂等都有比自己强的地方,所以深得朱元璋的赞赏。

D.陶安认为,骄纵与奢侈是导致国家丧乱的根源,异端邪说会妨害正道的树立。他的见解得到了朱元璋充分的肯定。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汉代乐府所掌管的诗歌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专门供朝廷祭祀天地、宗庙的所谓“郊庙歌辞”,汉高祖唐山夫人所作的《安世房中歌》和武帝时所作的《郊祀歌十九章》都属于这一类,犹如《诗经》的“颂”。另一类是从各地采集来的“俗曲”,它们是一些流传于民间的无名氏的作品,是西汉乐府诗的精华,因为它们来自民间,所以后世称之为乐府民间歌辞,或乐府民歌。《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著录了西汉乐府歌辞的篇目,其中采自各地的乐府民歌共138篇,这个数目已接近《诗经》的《国风》。《汉书·艺文志》在著录各地“歌诗”的数目时,又有“声曲折”的著录,如在“河南周歌诗七篇”下,又有“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的记载。可见当时采集时是乐曲、歌词并录的,因年代久远,其乐曲已失传,保留下来的就是当时可以合乐歌唱的歌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有人说,汉之“乐府”即相当于周代的《诗经》;反之亦可以说,周代的《诗经》即相当于汉代的“乐府”。

汉乐府民间歌辞,两汉文献中没有记载,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多有散失。搜罗完备的,则是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乐府诗集》中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按照各自音乐的不同,分成12类,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其中的“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三类中,约60首。再合以《汉书·礼乐志》所载的《安世房中歌》《郊祀歌十九章》,就是现存的两汉乐府的全部了。在写作年代上,《安世房中歌》和《郊祀歌十九章》最早;鼓吹曲辞中的《铙歌十八曲》是西汉时的作品;相和歌辞中的汉乐府民歌则大部分产生在东汉,是“汉世街陌谣讴”;杂曲歌辞中所录的汉乐府民歌产生最晚,已出现不少文人的王言诗。

汉乐府民歌与基本上是四言体的《诗经》不同,从句式上说,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都有。但重要的是两种,一是杂言,这类作品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自由多样,长短随意,整散不拘,自有一种跌宕起伏的气势,它发展到唐代则形成为自由奔放的“歌行”体。另一种是五言,完整的五言诗在汉乐府民歌中已有相当的数量。五言诗虽比四言只多一个字,但却能够把单音词与双音词有机地搭配起来,扩大了诗歌的容量,增强了表现力,五言诗最终发展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12.作者说汉乐府的“郊庙歌辞”犹如《诗经》的“颂”。对这样类比的用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说明汉乐府的“郊庙歌辞”是专门为皇家服务的庙堂文学。

B.说明汉乐府的“郊庙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和神灵的功德。

C.说明汉乐府的“郊庙歌辞”是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文人创作。

D.说明汉乐府的“郊庙歌辞”不能代表乐府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成就。

13.对“歌诗”和“声曲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歌诗”指乐府民歌,“声曲折”指当时流行的乐府音乐。

B.“歌诗”指乐府民歌,“声曲折”指为乐府民歌写的歌词。

C.“歌诗”指乐府民歌的歌词,“声曲折”指乐府民歌的曲谱。

D.“歌诗”指乐府民歌的曲谱,“声曲折”指乐府民歌的歌词。

14.第二段中作者介绍了两汉有代表性的乐府诗产生的时间。“杂曲歌辞中所录汉乐府民歌产生最晚,已出现不少文人的五言诗。”由此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乐府民歌作者由民间诗人为主逐渐发展为专业诗人为主。

B.汉乐府民歌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对文人创作产生了影响。

C.汉乐府民歌对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D.汉乐府民歌创作纵贯两汉是中国文学史光辉灿烂的一页。

15.对本文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乐府民间歌辞的内容,《汉书·艺文志》作了收采,两汉其他文献中没有记载。

B.就诗与音乐的关系、诗歌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而言,汉“乐府”相当于周代的《诗经》。

C.汉“乐府”中《国风》有138首诗,这个数目与《诗经》中《国风》的数目接近。

D.汉乐府民歌以杂言诗居多,这种杂言诗不讲章法,句式自由随意,气势起伏跌宕。

第II卷(共105分)

注意事项:1.第II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总分

分数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芦沟晓月①

王统照

“苍凉自是长安日,呜咽原非泷头水。”这是清代诗人咏芦沟桥的佳句。原非泷头水,是不错的,这桥下的汤汤流水,原是桑乾与浑河的合流。桥工的建造既不在北宋时代,也不开始蒙古人的占据北平。金人与南宋南北相争时,于大定二十九年六月方将这河上的木桥换了,用石料造成,这是见之于金代的诏书,据说:“明昌二年三月桥成,救命名广利,并建东西廊以便旅客。”

马可波罗来游中国,官服于元代初年时,他已看见这雄伟的工程,曾在他的游记里赞美过。

经过元明两代都有重修,但以正统九年的加工比较伟大,桥上的石栏、石狮,大约都是这一次重修的成绩。清代对此桥的大工艺也有数次。乾隆十七年与五十年两次的动工确为此桥增色不少。

“东西长六十六丈,南北宽二丈四尺,两栏宽二尺四寸,石栏一百四十,桥孔十有一,第六孔适当河之中流。”

按清乾隆五十年重修的统计,对此桥的长短大小有此说明,使人(没有到过的)可以想象它的雄伟。

从前以北平左近的县分属顺天府,也就是所谓京兆区。经过名人题咏的,京兆区内有八种胜景:例如西山霁雪,居庸叠翠,玉泉垂虹等,都是很幽美的山川风物,芦沟桥不过有一道大桥,却居然也与西山居庸关一样列入八景之一,便是极富诗意的“芦沟晓月”。

本来,“杨柳岸晓风残月”最容易引动从前旅人的感喟与欣赏的凌晨早发的光景;何况在远来的世流上有一道雄伟的壮丽的石桥;又是出入京都的孔道,多少官吏、士人、商贾、农工,为了事业,为了生活,为了游览,他们不能不到这名利所萃的京城,也不能不在夕阳返照,或东方未明时打从这古代的桥上经过。你想,在交通工具还没有如今迅速便利的时候,车马、担签、来往奔驰,再加上每个行人谁没有忧、喜欣、戚的真感横在心头,谁不为“生之活动”在精神上负一份重担?盛景当前,把一片壮美的感觉移入渗化于自己的忧喜欣戚之中,无论他是有怎样的观照,由于时间与空间的变化错综,而对着这个具有崇美的压迫力的建筑物,行人如非白痴,自然以其鉴赏力的差别,与环境的相异,生发出种种触感。于是留在他们心中,或留在藉文字绘画表达出的作品中,对芦沟桥三字真是有很多的酬报。

不过,单以“晓月”形容芦沟桥之美,据传是另有原因:每当旧历的月尽头(晦日)天快晓时,下弦的钩月在别处还看不分明,如有人到此桥上,他偏先得清光。这俗传的道理是否可靠,不能不令人疑惑。其实,芦沟桥也不过高起一些,难道同一时间在西山山顶,或不平城内的白塔(北海山上)上,看那晦晓的月亮,会比芦沟桥不如?不过,话还是不这么拘板说为妙,用“晓月”陪衬芦沟桥的实在是一位善于想象而又身经艺术家的妙语,本来不预备后人的测验。你想:“一日之计在于晨”,何况是行人的早发,潮气清濛,烘托出那钩人思感的月亮——上浮青天,下嵌白石的巨桥。京城的雉堞若隐若现,西山的云翳似近似远,大野无边,黄流激奔……这样光,这样色彩,这样地点与建筑,不管是料峭的春晨,凄冷的秋晓,景物虽然随时有变,但如无雨雪的降临,每月末五更头的月亮、白石桥、大野、黄流,总可凑成一幅佳画,渲染飘浮于行旅者的心灵深处,发生出多少样反射的美感。

你说,偏以这“晓月”陪衬这“碧草芦沟”(清刘履芬的《鸥梦词》中有长亭怨一阕,起语是:叹销春间关轮铁,碧草芦沟,短长程接),不是最相称的“妙境”么?

无论你是否身经其地,现在,你对于这名标历史的胜迹,大约不止于“发思古之幽情”罢?其实,即以思古而论也尽够你深思永叹,有无穷的兴趣!何况,血痕染过的那些石狮的鬈鬣,白骨在桥上的轮迹里腐化,漠漠风沙,呜咽河流,自然会造成一篇悲壮的史诗,就是万古长存的“晓月”也必定对你惨笑,对你冷觑,不是昔日的温柔,幽丽,只引动你的“清念”。

桥下的黄流,日夜呜咽,返挹着青空的灏气,伴守着沉默的郊野……

他们都等待着有明光大来与洪涛冲荡的一日——那一日的清晓。

①本文作于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之后,有删节。“芦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引发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日的民族解放战争。

1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起笔引用清人的诗句,奠定了全文悲戚、愤懑的感情基调。

B.历史上,国内的民族矛盾与战争并不能阻断中华文明的沿传与发展。

C.金人始建芦沟桥是为南下扩张,乾隆两次重修则是为京都添增胜景。

D.芦沟桥可使人“发思古之幽情”,更能让炎黄子孙不忘国耻,同仇敌忾。

E.“芦沟晓月”,传达出旅人所陶醉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妙境。

答:[ ][ ]

17.为什么说京都八景之一的“芦沟晓月”极富诗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简要说明下面语句的深刻含意。(4分)

血痕染过的那些石狮的鬈鬣,白骨在桥上的轮迹里腐化,漠漠风沙,呜咽河流,自然会造成一篇悲壮的史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简答下面问题。(6分)

(1)指出结尾一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与含意。(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伤作者写《芦沟晓月》的目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5分)

20.默写(4分)

圣人无常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21.将画线语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儒书言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志不在他,三年不窥园菜。夫言不窥园菜,实也;言三年,增之也。仲舒虽精亦时解休;解休之间,犹宜游于门庭之侧;则能至门庭,何嫌不窥园菜?闻用精者察物不见,存道以亡身,不闻不至门庭,坐思三年,不及窥园也。

(《论衡·儒增》)

译句:①仲舒虽精亦时解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②存道以亡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阅读李白的《长相思》,完成后面题目。(6分)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箪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1)“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箪色寒。”从哪几个角度写出时令已是深秋?诗人描绘深秋景象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明的语言,评点“孤灯不明思欲绝”一句“孤”字的艺术效果。(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评论:“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两句,用语似嫌重复,“青冥”即“高天”,写“波澜”也似可不必兼用“渌水”。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分)

23.为下面的报道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4分)

科学家选择3只先天性失明的小狗作为实验对象。这些小狗在一个名为RpE65的基因上存在着突变。科学家将携带着正常基因的病毒注射到小狗右眼的视网膜细胞里,不久之后,3只小狗右眼都有了视力,它们能在摆放着障碍物的房间里自由自在地行走。中国医学科学院金磊教授认为,这一突破性成果表明,科学家在研究治疗失明方法的道路上又迈进一步。

24.在横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4分)

春天从天外轻盈地飞了回来,化作雏燕和云雀;春天从地里悄悄冒了出来,化作草叶和芽苗;春天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化作一千一万种生命的形式,还化作歌声,还化作微笑,还化作温暖和美丽的色彩……

25.阅读下面的材料,将有关内容压缩成一段介绍“浸月亭”来历的文字。要求:不遗漏要点,不超过80字。(4分)

九江,古称江州。这里有著名的“周瑜点将台”的故址,故址上建有一座亭子,名字叫做“浸月亭”。为什么这座亭子叫“浸月亭”呢?据说,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唐元和十——十三年(公元815——818年)被贬为江州司马时,经常到这座亭子饮几杯酒,赋几首诗,与朋友见面,这期间,他写了著名的《琵琶行》,诗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句,从此,人们就把这个亭子叫“浸月亭”了。

浸月亭

七、(60分)

2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悉,1月24日,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一只小鸟飞进赛场,被高速飞行的网球击中附地死亡。接下来瞬间的一幕让人深深感动:击中小鸟的运动员扔下球拍,跑向小鸟,俯身跪地,双手合拢,又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表示忏悔。

人生有多少一瞬间发生的事情,有的蕴涵着人性的真善美;有的散发着自私卑鄙的恶臭;有的诠释着人类高尚的节操;有的践踏着公众道德良知……

你一定遇到过(自己的或他人的)不少难忘的“一瞬间”,请以“事发一瞬间”为话题,写一篇文间。

要求:

①联系现实生活,把话说开。

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作文评分表(供评卷人填写)

等级

得分

总分

评卷人

50分

基础等级

一等

50—41

二等

40—31

三等

30—21

四等

20—0

10分

发展等级

一等

10—9

二等

8—7

三等

6—4

四等

3—0

其它

错别字、不足字数、缺题目 减分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8分,每小题3分)1.C 2.A 3.D 4.B 5.C 6.D

二、(15分,每小题3分)7.C(视:比)。8.A(耆儒:年老的学者。耆,年老。儒,汉以后泛指读书人,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不同。)9.D(代言陶安隐过的御史。)10.B(③句言治理地方的政策适当。④⑤句说他对治理国家有深刻的见解,都是有谋略的表现。①句对当时形势的正确分析,也表现出他的谋略。②句说明他谦让,“太祖多其能让”就是很好的注解。⑥句是他对皇帝的称赞。)11.B(相关的语句理解错了,请参看译文画线处。)

三、12.C; 13.C; 14.A; 15.B。

四、(18分)16.(4分)B D(答对一个得2分,超过两个选项,本题不得分。)

17。(4分)答案能体现以下要点即可:(1)远来的旅人在雄伟壮丽的石桥上临晓风、看晓月,最容易引动感喟。(2)每月末五更头的月亮,白石桥,大野,黄流,构成一幅佳画,使行旅者各自在心灵深处产生美感。

18.(4分)爱国军人为抗击日寇在芦沟桥上喋血捐躯,芦沟桥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抵御外侮的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历史见证。(意思对即可)

19.(6分)(每小题3分)(1)结尾一段文字言简意赅,卒章显志,作者坚信抗日的洪流不可阻挡,热切盼望抗战胜利的到来。(2)作者对芦沟桥历史沿革的考证,对“芦沟晓月”胜景的赞美,都是为了激发、增强全国各族同胞的爱国热情和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意思对即可)

五、(15分)20。(4分)答案略(错别字及丢落字每2个扣1分,错2个标点扣1分,扣完4分为止。)

21.(5分)①仲舒虽精,亦时解休:仲舒即使精神专注,有时也要松弛和休息。(3分)②存道以亡身:思考义理而达到忘我的程度。(2分)

22.(6分)(1)从听觉、视觉的角度写出时令已是深秋,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思念之苦。(2)一个“孤”字,明写一盏昏暗的孤灯,涵蓄着诗人内心的孤苦与无奈,“孤灯不明”引人“思欲绝”,“思欲绝”的人儿眼中总是不明的“孤灯”。(3)可以从充分抒发感情的角度阐发。

六、(12分)23。(4分)基因疗法使狗复明

24.(4分)从山间奔了过来,化作溪流和湖泊。(答案不唯一。扣住“一千一万种生命的形式”即可。)

25.(4分)此亭建在“周瑜点将台”故址,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常在此饮酒、赋诗、会友、其诗《琵琶行》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故此亭名为“浸月亭”。

七、(60分)26。按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译文]

陶安,幼年时就很聪敏,广泛阅读经史,因为避乱而隐居在家。明太祖朱元璋攻取太平府,陶安与老儒李习率领成中的父老出迎。太祖接见他,跟他谈论。陶安进言说:“如今天下大乱,豪杰们纷纷起来争夺,然而那些人的用意在于掠夺子女玉帛,没有治理乱世、拯救人民、安定天下的胸怀。您这次渡江作战,军威神武而又不杀害百姓,使人们心悦诚服。上应天意,下顺人心,执行抚慰人民、讨伐罪人的神圣使命,天下不难平定。”太祖问:“我要攻取金陵怎么样?”陶安说:“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如果取为己有,占据优越便利的地势来面对四方,那么向哪里进攻而不能取胜呢?”太祖说:“好!”就留下他参与幕府,授职左司员外郎,双提升为郎中。等到聘请的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到了之后,太祖问陶安:“这四个人怎么样?”陶安回答说:“我在谋略方面不如刘基,在学问方面不如宋濂,在治理百姓的才能方面不如章溢、叶琛。”太祖赞许他能够谦让。黄州初被攻下的时候,太祖想派一个重要的大臣去镇守那里,朝中没有胜过陶安的。于是就任命陶安做黄州的知州。陶安宽缓租赋,减少徭役,百姓因而安居乐业。

洪武元年,太祖又任命陶安掌管起草诏命,兼修撰国史。皇帝曾经驾临大臣们议事的东阁,与陶安及章溢等谈论前代兴亡的原委。陶安说,丧乱的根源,由于骄纵奢侈。皇帝说:“处在高位的人容易骄纵,处在安逸享乐环境的人容易奢侈。骄纵,好的话就听不进去,有了过失也听不到。奢侈,正确的思想道德就不能树立,行为也会无所顾及。这样下去,没有不灭亡的。你说的很恰当。”君臣双谈论到立国的学说、道统。陶安说:“正道不明,是因为有邪说为害。”皇帝说:“邪说妨害正道,犹如美味使人吃了愉快,美色使人看了晕眩。邪说不除去,正道就不能兴起,天下还怎么治理?”陶安叩头说:“陛下所说的,可以说是深深地探求到了治国的根本了。”

4.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一)练习 篇四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

(一)练习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 偃在侧曰:“夫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②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③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 ④,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选自《礼记》)

注释:①蜡(zhà)宾:古代君主年终祭祀叫蜡;宾:陪祭者

②谋闭:谋,奸诈之心;闭,闭塞。

③大人世及:大人,指天子诸侯;世及,世代相传。

④田里:田,指阡陌;里,指闾里。“田里”此处指田里制度。

1.填空。

《礼记》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是汉代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所谓五经是指

2.给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事毕出游于之上()

②男有,女有归()

③货其弃于地也()

寡狐独废疾者()

3.找出本文中的三个通假字。

4.找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叹鲁也(发语词,大概)

②而有志(兼词“于之”的合音)

外户而不闭(外:用如动词,从外面把门关上)

④故谋是作(功用)

⑤示民有(常法,常规)

5.下列文言句式相同的两句是:()

A.君子何叹? B.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C.丘未之逮也。D.众以为殃。

6.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只填序号)。

(A.名词活用作动词 B.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C.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D.使动用法 E.意动用 法)

①选,讲信修睦()

②不能其子()

③以君臣,以父子,以兄弟,以夫妇()

④以勇知()

⑤以()

7.找出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

①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译文:(人们)厌恶把财物扔在地上,但也不必收藏在自己家里;人们厌恶不将力气从自己身上使出来,但也不一定为了自己。

②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译文:因此,奸诈之心和盗窃反乱的事都不会发生。

③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译文:(人们)都爱护自己的父母,抚养自己的儿子,财货和力量都是为自己;天子诸侯以世代相传为礼。

④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译文:用(礼)来著明他们应做的事,用礼来考察他们的忠诚,显著有过错,就用刑罚加以惩治,用(礼)来指示人民要有常规。

8.请选出下列判断错误的项()

A.本文引述孔子的话:“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是指儒家学派的政治观点,社会理想;“三代之英”是指夏、商、周三代英明的君主。

B.本文所节选的是有关“大同”和“小康”世界的论述部分。大同世界是儒家的社会理想,在剧烈的社会变动时期,他们打出古代社会的旗帜,来为他们的政治主张服务,这只能是一种脱离实际的幻想。

C.“小康”辞典上的解释是:“指可以维持中等水平生活的家庭经济状况”,孔子这里阐述的“小康”概念与现代辞典上的解释含义是完全一样的。

D.本文节录孔子的话,第二节论述关于大同世界的理想,第三节关于小康世界的论述,二者是反衬关系,用“小康”从反面突出“大同”的理想。

(二)

越王苦会稽之耻(指兵败降吴),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意谓与吴决一死战),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美色),耳不听钟鼓。三年苦心劳力,焦唇干肺,内亲君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脆,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双重衣),色(女色)禁二。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溃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足)者,必身自食之。于是属(会集)诸大夫而告之,曰:“愿一与吴徼天之衷(求上天的裁正)。令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勘交臂而偾(僵死),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吾国不足以伤吴,外事(结盟)之诸侯不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君臣,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姓名,执箕帚而臣 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孤虽知领不属,首足异处,四布裂,为天下戮(辱),孤之志必将出(显示出来)焉。”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霜,此先顺 民心也。

1.文中加点字“要、枝、禽”的通假字是()

A.腰、肢、擒 B.邀、支、擒

C.约、支、擒 D.邀、肢、亲

2.与“下养百姓,以来其心”中的“以”字含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一丝而轻,以至于寸

C.下幽晦以多雨

D.不赂者以赂者丧

3.下列各组语句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例:执箕帚而事之

A.

例:车载食

B.

例:赵王会稽之耻

C.

例:残吴二年而

D.

(三)

一日,公取左公冠带袍笏(hù,臣子朝见君主时手中所拿的狭长的板子,可作记事用)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公卿一类辅佐帝王的人才)也,荐绣(蒿草一样的服装)不足以辱子。”

张献忠出没蕲、黄、讠替、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là i,赏赐)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指饭菜)已尽饷士,索盐豉(c hǐ,豆豉)佐酒。公素善饮,饮至数斗不乱,自至军绝饮。是夕,满酌数十杯,因思先帝,泪泫然下。时微醺,遂凭几卧,盖公不解衣就寝者久矣。比明,将吏集辕门外,门未启,军吏遥谓曰:“相公方隐几未寤,奈何?”知府任民育曰:“相公此夕不易得也,勿惊之。”且戒鼓人更击四鼓。须臾公寤,天已曙,大惊,闻鼓声,怒曰:“乃敢乱我军法!”使令 缚至,趣(通“促”)斩之。诸将皆长跪言:“相公久劳苦,始得一夕假寤,不忍相惊,故乱鼓声以待,此知府意也。”公意解,曰:“君固爱我,奈何以私爱变常法?”因赦鼓人,然 自是不敢复酣卧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左公遇之()②公色()

③偶逢令节()④庖人报黍肉已尽饷士()

⑤饮至数不乱()⑥明()

⑦且戒鼓人击四鼓()⑧敢乱我军法()

2.“公取左公冠带袍笏试身”中的“诸”与下列哪句话中“诸”的含义相同()

A.今诸生学于太学 B.投诸渤海之尾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诸子百家

3.“乃命独酌”,联系上下文,此处“酒”的意思是:

4.“子,公辅器也,荐绣不足以辱子”,这句话的意思是()

A.你是公卿一类辅佐帝王的人才,(你原来穿的)蒿草一样的服装,不配(你穿)而污辱了你。

B.你是公卿一类辅佐帝王的人才,(我这)蒿草一样的服装,不配(给你穿)而污辱了你。

C.你是公卿一样辅佐帝王的人才,(其他)蒿草一样的服装,不配(你穿)而污辱了你。

D.你是公卿一类辅佐帝王的人才,(不会以为我这)蒿草一样的服装污辱了你。

5.“盖公不解衣就寝者久矣”,史公在军中“就寝”方式在《左忠毅公逸事》中有详细描述,请抄录有关原文。

答:

参考答案:

(一)1.儒家 《诗经》 《书经》 《易经》 《礼记》 《春秋》 2.①guàn ②f èn ③wù ④guānB 3.①矜通鳏 ②知通智 ③刑通型 4.④ 5.AC 6.①B ② A ③D ④E ⑤C 7.④ 8.CD

(二)1.A 2.A 3.C

(三)1.①恰巧,刚好;②尬尴;③节气、节日;④厨师;⑤古代盛酒的器具;⑥等列;⑦改变;⑧竟然 2.B 3.摆酒 4.B 5.“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5.1.窃读记随堂练习 篇五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窃读记()行窃()窃以为不可()腋下(yâyē)贪婪(lán lǎn)哟(yāoyō)

四.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暂.时(zǎn zàn)踮.起脚尖(diǎndiān)

二、读拼音写生字。

1.Chǎo菜的香味chōng满了屋子,小姑娘可能â极了,没等大人把菜从guō里盛出来,就端着碗,diǎn起脚尖自己去盛了。

2.我感觉chēng

伞的胳膊都suān了,只好zhòu

着眉头到房yán下避雨。

三、填空。

“窃”用音序査字法,先査大写字母__,再査音节___。“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偷;②偷偷地;③谦指自己的行为。以下词语中的“窃”字应选哪种解释? 将序号填在括号中。

知趣 白日梦 饥肠辘辘 依依不舍 饿得肚子直叫是______;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是______;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是______;

留恋,不忍分离是______。

五、课内阅读。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

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脚站得些麻木”与“我却浑身轻

松”运用的写法和作用是()。A.对偶,用来表现身体和心理上的不同感受。

B.对比,用窃读的不容易来突出读书的快乐。

2.“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

大的!”这句话中,“吃饭长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读书长大”

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文老师的话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我与书

书,对于我是多么重要哇!如果认定生命排第一,那么书肯定是仅次于生命——排名第二了。每.当看着一本本书“退体”时,我会感到无比悲痛,那好比将我的躯体挖去了一半。

不仅如此,我还为书“卖过命”呢!说起来倒也难以置信,可这却是真实的故事。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哥哥为我买了一本书,我真是爱不释手。但由子我的知识有限,看起来非常费劲儿——总得查字典。一天,我坐在一个很浅的小池塘边,夕阳无限好,但我无心欣赏,一心捧着那本书看着。就在我专心查字典时, 那本珍爱的书就“偷偷溜走了”——“啪”的一声掉进了池塘里。刹那间,我失魂落魄,一下子把头扎进地池塘里,想去抢救我心爱的书。在我摸到书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根本不会游泳!

个头矮小的我紧紧地搂住书在池塘里挣扎了许久。幸运的是,路过的邻居发现了我,我得救了。回家后,我不但没有获得同情,还被爸爸妈妈数落了一番。我的眼里充满了无限的痛苦和忧愁。这倒不是因为爸爸妈妈的几句数落,而是因为那本书的不幸遭遇。眼见我心爱的书被池水浸烂,书页也是浑浊一片„„我哭了。也许你会笑话我幼稚的行为,但是,假如你 有了对书同样的感情,你一定也会情不自禁地和我一样做出救书的事。l.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失魂落魄:

2.“书,对于我是多么重要哇!”从短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一个能说明这句话的句子,画 “___”。3.从短文中的加点词“扎进”“抢救”和“紧紧地搂住”中,你体会到什么? 4.你觉得作者幼稚的行为可笑吗?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一、yâlányō zàndiǎn

二、1.炒 充 饿 锅 踮 2.撑 酸 皱 檐

三、Q qiâ② ① ③

四、饥肠辘辘 白日梦 知趣 依依不舍

五、1.B2.身体的物质需要 精神的成长 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六、1.本文指书掉河里后“我”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6.社会保障法学随堂练习 篇六

1.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在(B)B.1935年美国制定的《社会保障法》

2.在(A)中我国首次提出我国将逐步地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雏形的目标。

A.《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3.下列关于社会保障的理解属不正确的是(D)D.社会保障的保障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

4.(B)是社会保障的核心部分B.社会保险

5.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纳保险费,建立保障基金,国家只给予必要的补贴这种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方式形成的社会保障类型称之为(B)B.社会保障型

6.1883年,德国政府颁布了(A),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劳动保险即社会保险法律。A.《劳工疾病保险法》

7.世界上最早颁布的劳工疾病保险法和劳工伤害保险法等这些社会保障法律的国家是(A)A.德国

8.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实施了(A),奠定了新中国”国家保障“与”企业保障“相结合的的社会保障基本格局。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草案)》

9.社会保障法是拥有自己独立的调整对象范围的,其调整对象是(B)B.社会保障关系

10.工人的生存风险由整个社会承担的原则在(B)得到认可。B.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

11.最早实施社会责任机制,使劳动者共同为他们可能遭受的贫困威胁承担责任的国家是(D)D.德国

12.下列属于 18 世纪工业化时期的社会保障立法理念是(B)B.工人的生存风险由整个社会承担

13.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中最基本的法律关系是(A)A.社会保障给付关系

14.世界上第一部带有社会救助性质的法律是(A)A.英国 1601 《济贫法》

15.我国第一部规范全社会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活动的重要法律是(C)。C.《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16.(C)年,国务院 发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五保?工作的法规。C.1994

17.1994 年,我国政府向世界公开承诺:到(C)年基本消除贫困,基本解决 8000 万人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C.2000

18.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D)。D.20 %

19.《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自(D)起施行。D.2004 年5 月1 日

20.《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 本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C)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C.15

21.用人单位基本医疗保险费缴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A)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A)。

A.6%2%

22.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B)的4倍左右。B.职工年平均工资

23.1911 年,(D)颁布了《国民保险法》,开创了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的先河。D.英国

24.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A)缴纳失业保险费。

25.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 1 年不足 5 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C)C.12 个月

26.工伤职工治疗工伤需要住院的,由所在单位按照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C)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C.70%

27.义务教育?制度是一项强制公民接受一定年限学校教育的制度,该制度发轫于17世纪的(A)。A.德国

28.我国教育救助的政策是对持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和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家庭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实现

(B)。B.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

29.《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D)小时的工时制度。D.44

30.目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单位和职工个人缴存比例各为(B)。B.10%

31.2002年,国务院发布的(A)首次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改为企业年金。A.《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

32.优抚保障资金的主渠道是(B)B.财政投人

33.2004年8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公布了重新修订的(D),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优抚保障体系框架的基本建立。D.《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34.现役军人死亡,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其中烈士的标准是(B)。B.80个月

35.因战、因公一级和二级残疾伤残军人护理费的标准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C)。C.50%

36.国家对军队转业干部实行(D)的方式安置。D.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37.(A),由解放军三总部联合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保险办公室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我国军人保险制度正式建立。A.1997年3月

38.我国率先施行的第一个军人保险险种是(B)B.军人伤亡保险

39.我国的社会保障实行(A)的模式。A.集中管理模式

40.我国社会保障管理是一种(A)的方式A.政府直接管理

4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管理(B)事务。B.社会保险

42.《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规定(D)负责社会保险费征缴的监督检查工作。D.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43.(B)是目前全国社保基金的主要来源。B.财政预算拨款

44.(B)是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B.社会保障费

45.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是属于(D)。D.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46.根据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收支平衡原则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方式被称为(A)。A.现收现付式

47.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作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B)。B.实现基金资产的增值

48.我国社保基金由(D)负责管理。D.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49.社保基金的货币资产的投资用于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C)C.40%

50.从争议的性质看,社会保障争议基本上属于(D)D.行政争议

51.《工伤保险条例》第52条规定,?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A)处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A.劳动争议

52.对于没有劳动隶关系的平等主体间的社会保障争议,当事人可以(B)。B.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53.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ABCD)和住房保障等。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优抚安置 D.社会救助

54.下列与社会保障制度产生有关的经济和社会因素有(ABC)。

A.产业革命的完成B.无产阶级的斗争C.各种进步的社会理论学说和马克思主义

55.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A.权利保障原则B.普遍性原则 C.平等性原则D.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

56.目前我国主要的社会保障行政机关包括(AC)A.民政部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57.下列关于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中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论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BC)A.先义务后权利B.权利与义务并非完全对应 C.权利不可继承

58.以致贫的原因为划分标准社会救助可分为(ABCD)A.失业救助B.孤寡病残救助C.贫困户救助

D.自然灾害救助

59.下列关于社会救助的表述属正确的是(ABC)A.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B.社会救助必须有一整套严格的法定工作程序来确定申请救助的对象 C.社会救助提供的仅仅是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或实物

60.社会救助法的立法原则有(ABC)A.生存权原则B.收入状况调查原则C.积极救助原则

61.《工伤保险条例》第52条规定,?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A)处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62.对于没有劳动隶关系的平等主体间的社会保障争议,当事人可以(B)B.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3.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ABCD)和住房保障等。A.社会保险B.社会福利 C.优抚安置 D.社会救助

64.下列与社会保障制度产生有关的经济和社会因素有(ABC)。

A.产业革命的完成B.无产阶级的斗争 C.各种进步的社会理论学说和马克思主义

65.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A.权利保障原则 B.普遍性原则 C.平等性原则D.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

66.目前我国主要的社会保障行政机关包括(AC)A.民政部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67.下列关于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中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论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BC)A.先义务后权利B.权利与义务并非完全对应 C.权利不可继承

68.以致贫的原因为划分标准社会救助可分为(ABCD)A.失业救助B.孤寡病残救助C.贫困户救助D.自然灾害救助

69.下列关于社会救助的表述属正确的是(ABC)A.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B.社会救助必须有一整套严格的法定工作程序来确定申请救助的对象 C.社会救助提供的仅仅是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或实物

70.社会救助法的立法原则有(ABC)A.生存权原则B.收入状况调查原则C.积极救助原则

71.下列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ABCD)A.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和无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人的居民 B.在职人员在领取最低工资、下岗人员领取基本生活费、离退休人员领取离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C.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D.因公致残人员中的特困人员

7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需资金的来源渠道是(AB)A.财政拨款B.社会捐赠资助

73.五保供养的对象是指村民中符合下列(ABCD)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A.无法定扶养义务人

B.无劳动能力的 C.无生活来源的D.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74.五保供养的内容包括(ABCD)A.供给粮油和燃料B.供给服装、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钱 C.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房D.妥善办理丧葬事宜

75.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是(ABCD)A.贫困人口集中的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B.革命老区 C.边疆地区

D.特困地区是扶贫开发的重点

76.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由(ABCD)子系统构成。A.养老保险安定B.失业保险 C.医疗保险D.工伤保险 E 生育保险

77.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ABD)共同负担 A.国家B.企业D.个人

78.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A.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 B.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C.职工至少为企业服务 20 年

79.失业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ABD)。A.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B.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 D.依法纳入失业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80.失业保险待遇给付项目包括(ABCD)A.按月领取的失业保险金 B.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 C.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失业人员的丧葬补助金及其供养的配偶、直系亲属的抚恤金 D.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开展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机构或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本人给予补贴

81.1837 年,在英国高等法院审理的 ? 普瑞斯特雷 ?佛勒 ? 案中,确立起来工伤保险的三项规则是(ABD)

A.共同劳动B.共同过错D.对自愿者不构成侵权

82.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包括(ABC)A.各类企业B.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 C.用人单位的全部职工或雇工

83.工伤保险基金由(ABD)构成。A工伤保险费B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D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84.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项目包括(ABD)A.工伤保险待遇B.劳动能力鉴定费D.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

85.工伤认定的对象一般包括具备下列条件的职工(ACD)A.存在受到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事实

C.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D.有相关的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

86.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ABC)A.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B.醉酒导致伤亡的 C.自残或者自杀的87.工伤保险待遇项目一般包括(ABCD)。A.医疗康复待遇 B.停工留薪期待遇 C.伤残待遇 D.工亡待遇

88.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可以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BCD)B.丧葬补助金 C.供养亲属抚恤金

D.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89.我国目前教育救助对象是(ABCD)A.持有农村五保供养证的未成年人B.属于城市?三无?对象的未成年人

C.持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和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家庭的未成年子女D.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要教育救助的对象。

90.文化康乐福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ABCD)A.国家或集体兴办和实施管理,并给予资金支付B.为满足社会大众的精神需要而兴办的,不以赢利为目的C.实行免费或低偿的服务D.向社会开放,广大群众能普遍、平等地享用

91.职业福利按内容划分可分为(ABC)A.福利津贴B.福利设施C.福利服务

92.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ABCD)A.元旦B.春节 C.国际劳动节D.国庆节

93.《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ABCD)

A.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B.偿还住房公积金购房贷款本息的C.离休、退休的D.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94.我国优抚保障的对象包括(ABCD)

A.烈士家属 B.牺牲、病故、失踪军人家属 C.革命伤残军人 D.现役军人及其家属

95.我国社会优抚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A.国家抚恤B.社会优待C.退役安置D.军人保险

96.优抚工作的方针是(ABCD)A.思想教育B.扶持生产C.群众优待D.国家抚恤

97.我国优抚体制中的重点保障对象包括(ABCD)A.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

B.带病回乡退伍军人 C.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西路红军老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D.残疾军人、复员军人

98.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工作原则是(ABCD)A.妥善安置B.合理使用C.人尽其才D.各得其所

99.军队转业干部的住房,主要采取(ABCD)等方式解决。A.购买经济适用住房B.现有住房

C.租住周转住房D.以及修建自有住房

100.军队于部复员的对象(ABD)A.符合规定的退出现役条件的军人B.自愿作复员安置的军人D.犯有严重错误丧失干部条件不宜作转业安排,又不具备退休条件的军官和文职干部

101.我国设置的军人基本保险主要包括(AC)A.军人伤亡保险 C.退役军人医疗保险

102.军人保险对象的包括(ABD)A.军人B.军人配偶D.其他军人家属

103.在目前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中,民政部负责管理(ACD)。A.社会救助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安置104.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ABC)。A.集中管理模式B.分散管理模式 C.集散结合管理模式

105.目前我国主管社会保障事务的机构是(CD)。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D.民政部

106.社会保障监督机构包括(ABCD)A.行政监督机构 B.专门监督机构 C.司法监督机构 D.社会监督机构107.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的渠道主要是(ABC)。A.用人单位缴纳B.劳动者交纳C.国家财政拨款108.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投资工具包括(ABCD)A.债券B.银行存款C.股票D.不动产投资109.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原则是(ABCD)A.独立原则B.公正原则C.审慎原则D.科学原则110社会保障的实施方式是分配和再分配。(√)

111.社会保障的保障对象是全社会成员。(√)

112.社会保障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

113.在接受社会保障期间,社会成员可以仅仅依靠社会保障的支持而生存。社会保障不仅包括一定的金钱给付,还包括一定的物质支援和社会服务。(√)

114.社会保障具有社会?安全网?和?内在减震器?的功能。(√)

115.社会保障的功能包括保障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公平、增进国民福利。(√)116.19 世纪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要创建社会保障制度,其根本原因就是要以此巩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产阶级政权的统治和社会稳定。(√)

117.对于全体社会成员来说,实际享受到的社会保障的程度和内容是一样的。(×)

118.目前世界各国在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如养老、医疗、疾病、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都实行强制方式。(√)119.产业革命是社会保障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

120.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和不懈斗争是催促社会保障诞生的动力。(√)

121.各种进步的社会学说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理论先导。(√)

122.1994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中国劳动者享有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作出了明确的系统的法律规定。(√)

123.社会保障制度是依照法律规定建立起来的制度,是由国家强制实施的。(√)

124.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包括社会保障实体关系和社会保障程序关系。(√)

125.社会保障法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126.国际条约不属于我国社会保障法的渊源。(×)

127.宪法属于我国社会保障法的渊源。(√)

128.在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中,应当以弱势群体为保障对象,以生存权保障为核心理念,以社会连带责任为运作机理,以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

129.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实质是政府与国民之间就基本生活需要的保障依法产生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关系。(√)130.在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中,广泛性是主要的特征。(×)

131.社会保障关系中,总有一方主体是社会保障职能机构。(√)

132.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内容一般由法律加以确定,不能由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参与者自由商定。(√)133.社会保障给付关系的实质是一同合同约定关系,但它是国家依据行政权利单方面作出的。(√)

134.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是可以继承的。(×)

135.社会保障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的,三者缺一不可。(√)

136.国家不是法人,但在社会保障中,国家直接参与社会保障活动,并对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军人保障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给予财政上的支持,从而是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特殊主体。(√)

137.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指向的目标和对象。(×)

138.社会救助是只要申请即可,无须进行家庭经济情况调查。(×)

139.社会救助不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141.根据我国社会救助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贫困救助法和灾害救助法。(√)

142.社会救助基金主要源于社会捐助和募集。(×)

143.社会救助属于无偿救济性质,在实施给付前,通过对救助对象的收入状况进行调查,确认符合救助条件的,方可实施救助给付。(√)

144.1999 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标志着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145.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的层次较低,立法的随意性大,规范性不强,不易为人们所理解、认可和遵守。(√)146.我国的贫困救助法律制度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特殊对象救助制度和扶贫救助制度等。(√)

147.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采取政府拨款和职工预缴的办法筹集。(×)

148.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遵循?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的原则。(√)

149.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指凡共同生活的成员人均收人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

150.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

151.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收人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通过居民委员会告知管理审批机关,办理停发、减发或者增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手续。(√)

152.五保供养既是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同时又具有社会救助的性质。(√)

153.贫困地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是扶贫开发的首要对象,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初步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也是扶贫开发的对象。(√)

154.自1998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全社会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活动的重要法律。(√)

155.社会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强制性保险,是在商业性保险的基础上产生的。(√)

156.社会保险实行风险分担,目的在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是属于公益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157.社会保险所保障的对象是劳动者,享受的前提是缴纳了社会保险费,并已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158.社会保险法就是调整社会保险关系以及与社会保险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59.社会保险关系依其具体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关系。(√)160.投保人即社会保险的出资方,一般是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

161.我国目前的生育保险制度主要在农村的妇女中实行。(×)

162.我国目前的工伤保险制度主要在公务员中实行。(×)

163.劳动者达到法定的年限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法定条件。(√)

164.我国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实施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改革模式。(√)165.医疗保险对每个患者的经济补偿额是相等。(×)

166.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是城镇的企业职工。(×)

167.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168.基本医疗保险费的 统筹基金主要用于住院或大额医疗费用,个人帐户主要用于门诊和小额医疗费用。(√)169.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模式。(√)

170.失业保险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年发放。(×)

171.失业保险金的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原则是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172.?工伤补偿?是补偿雇员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工伤职工本职工作的收入和业余收入。(√)

173.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

174.工伤事故本质特征是由于工作原因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

175.如果工伤职工没有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就不应当继续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176.社会福利同样要求其保障对象必须通过预先交纳供款才能获得资格。(×)

177.作为财政支出,福利资金来源于国家,就社会而言,主要来自单位的福利资金或社会捐助,社会成员无须缴纳。(√)

178.社会福利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性。(√)

179.专项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了维持和提高某一类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提供的社会福利。(√)180.单位和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都属职工个人所有。(√)

181.职工领取住房公积金免征个人所得税,但产生的银行利息征收利息税。(×)

182.对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暂时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容抚养。(√)

183.国家和社会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扶养人、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按照规定予以供养、救济。(√)184.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免收学费,并根据实际情况减免杂费。(√)

185.优抚保障的待遇水平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相等。(×)

186.多次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其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其中最高等级奖励的增发比例,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187.退出现役的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由国家供养20年。(×)

188.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残疾军人,享受与所在单位工伤人员同等的生活福利和医疗待遇。(√)

189.对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安置地政府逐月发给退役金。(√)

190.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被党和国家机关选用为正式工作人员的,继续发给退役金。(×)

191.自愿复员的干部,政府不负责分配工作,由本人自行就业。(√)

192.军人保险则由军队按照国家统一的政策与法规,结合军队的实际情况来灵活制定相应政策与实施方案,具有相对独立性。(√)

193.军人伤亡保险与退役军人医疗保险中规定义务兵与供给制学员不缴纳相应的保险费。(√)

194.军人保险基金主要通过国家拨款和军人个人缴费渠道筹集。(√)

195.社会保障管理的原则包括有偿管理原则。(×)

196.社会保障实施机构是社会保障法律规范和政策的执行机构和具体业务经机构。该机构的性质是相对独立的、事业性的、非赢利性的法人机构。(√)

197.十五届四中全会对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也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即?逐步推进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实行退休人员与原企业相分离?、?养老金由社会服务机构发放?、?人员由社区管理?。(√)

198.社会保障基金是对?社会总产品的扣除?。(√)

199.社会保障基金具有国家专项用于消费资金的性质。(√)

201.每一社会保障项目的支付条件都是相同的。(×)

202.采取缴税制和缴费制的国家通常采用按年定期分发养老保险金。(×)

203.工伤保险金和社会优抚救济金的发放大都采用一次性发放的办法。(√)

204.基金投资的流动性原则要求投资基金可以随时变现,以满足随时可能支付的需要。(√)

205.社保基金的货币资产的投资用于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的比例不得低于80%。(×)

206.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劳动保障部门行政监管为主,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内部控制以及法律监督、社会监督有机配合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

207.社会保障争议基本上属于民事争议。(√)

208.属于劳动争议的社会保障争议,其处理程序是先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直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9.劳动争议发生后,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10.社会保障行政争议由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审理,依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进行。(×)

7.杜甫诗三首随堂练习 篇七

阅读杜甫的《登高》,完成1、2题。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2.“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老杜以诗酒为生涯,写过许多与酒有关的词句,请指出下列与其不同类的一项()

A.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3、4题。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 即柏树茂盛的地方。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鹏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 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指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5~7题。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5.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时间氛围。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空山”之“空”,含有宁静之意。

B.第二联描画了幽清明净的自然图景。诗人是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C.第三联描画了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浣衣女子,结伴归来,竹林中传出一阵喧笑,溪中莲花动荡,那是渔船在沿水下行。

D.《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尾联反用其意,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春暖花开,春意正浓,景色可人,王孙们可随意停歇,自可留在这洁净纯朴的山中。6.苏轼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诗有几幅画面,请找出分析正确的一项()A.描写了六幅秋山晚景图 B.描写了五幅秋山晚景图 C.描写了四幅秋山晚景图 D.描写了三幅秋山晚景图 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第二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第三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

B.诗中,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C.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先写“竹喧”、“莲动”,再写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试卷答案:

1.B(无拟人)2.C

上一篇:酒店代管协议下一篇:学习刘佳芬先进个人事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