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查(精选8篇)
1.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查 篇一
水利工程基本建设初步设计
审批要点
目
次
一、水利工程基本建设初步设计概述
二、水利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程序
三、水利工程设计变更及概算调整
四、水利工程初步设计报批实例
一、水利工程基本建设初步设计概述
(一)水利工程基本建设
1、基本建设
基本建设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投资进行建筑、购置和安装固定资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其他经济活动。
基本建设的内容。
基本建设的主要作用。
一、水利工程基本建设初步设计概述
(一)水利工程基本建设
2、水利基本建设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是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水利固定资产并发挥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水利项目。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已批准的江河流域综合规划、专业和专项规划及水利发展中长期规划确定。
一、水利工程基本建设初步设计概述
(一)水利工程基本建设
2、水利基本建设
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项目功能和作用分为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三类。
从隶属关系上划分中央项目、地方项目。
按投资主体:企业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
按项目规模:大型、中型、小型。
按项目类别:水库枢纽、水电站、河道治理工程、引调水工程、灌溉排涝工程、城市防洪工程等。
按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项目。
一、水利工程基本建设初步设计概述
(二)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
1、我国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包括招标设计)、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后评价等阶段。进步和提高设计质量;
初步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是编制开工报告、招标设计、施工详图设计和控制投资的依据。
一、水利工程基本建设初步设计概述
(二)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
2、世界其他国家水利工程建设程序
前期工作:美国规定对江河流域进行多目标规划后,开展水利工程的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前苏联规定由河流技术经济调查报告选定第一期工程,然后进行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日本则分为初步调查、河流规划、编制计划、可行性研究、施工图设计等阶段。
施工阶段:各国也都经过工程招标、签订合同、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
一、水利工程基本建设初步设计概述
(三)水利工程初步设计编制单位选择
1、设计单位资质
水利工程设计资质分行业资质和专业资质,均分为甲、乙、丙三级。
专业资质为水库枢纽、引调水、灌溉排涝、河道整治、城市防洪、围垦、水土保持、水文设施等8类。
设计单位必须在资质允许范围内承接水利工程设计。严禁越级承接设计工作。
一、水利工程基本建设初步设计概述
(三)水利工程初步设计编制单位选择
2、初步设计编制单位选择
根据水利部水总(2004)511号文《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勘察(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符合下列具体范围并达到规模标准之一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的勘察(测)设计进行招标,选择勘测设计单位。
一、水利工程基本建设初步设计概述
(三)水利工程初步设计编制单位选择
2、初步设计编制单位选择
(1)招标范围
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防洪、排涝、灌溉、水力发电、引(供)水、滩涂治理、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涉及国家安全、秘密、抢险救灾或紧急度汛、特定水利技术等除外。
(2)规模标准
勘察(测)设计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一、水利工程基本建设初步设计概述
(四)水利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要求、内容
水利工程初步设计编制依据主要为《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619-2013)及其它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标准。
现行的《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619-2013)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不同类型的工程,应根据工程任务特点,其工作内容和深度应有所取舍和侧重。条件简单的大中型工程可以适当简化,除险加固项目可参照使用。
另外,各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国家标准,根据各类项目实际特点,编制初步设计指导意见。
一、水利工程基本建设初步设计概述
(四)水利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要求、内容
1、水利工程初步设计编制总体要求
水利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应以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并遵照有关技术标准,设计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密切结合实际,注重技术创新、节水节能、节约投资。
应认真调查、勘测、试验、研究,尽可能取得可靠的基本资料。
应有分析、有论证、有必要的方案比较,并有明确的结论和意见。
应认真研究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审查意见和评估意见,重视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方案批准后相配套的实施措施,注意收集和利用已建同类工程资料,关注本行业技术发展情况。
一、水利工程基本建设初步设计概述
(四)水利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要求、内容
2、初步设计主要内容及深度要求
复核并确定水文成果
查明水库区及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说明工程任务及具体要求,复核工程规模,确定运行原则,明确运行方式复核并确定水文成果
复核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选定坝型,确定工程总体布置、主要建筑物轴线、线路、结构型式及布置、控制尺寸、高程
选定水力机械、电气、金属结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等设备的型式和布置
一、水利工程基本建设初步设计概述
(四)水利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要求、内容
2、初步设计主要内容及深度要求
复核施工导流方式,确定导流建筑物结构设计、主要建筑物施工方法、施工总布置和总工期
复核工程建设征地的范围、淹没实物指标,提出移民安置等规划设计
确定消防设计方案和主要设施;确定各项环境保护专项设计方案;确定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方案
确定劳动保护与工业卫生的设计方案,确定主要措施;提出工程节能设计;提出工程管理设计;编制工程设计概算;复核经济评价指标。
一、水利工程基本建设初步设计概述
(五)水利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要求、内容
3、初步设计章节安排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619-2013),水利工程初步设计主要章节安排共16章,具体为:综合说明、水文、工程地质、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布置及建筑物、机电及金属结构、消防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环境保护设计、水土保持设计、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节能设计、工程管理设计、设计概算、经济评价。
二、水利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程序
(一)水利工程初步设计审批依据
国务院令第412号《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第172条,水利基建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审批,实施机关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水利部(水建〔1998〕16号)《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第二条 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包括招标设计)、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后评价等阶段。
二、水利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程序
(二)企业投资水利项目初步设计审批程序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文)和相关办法,企业投资项目立项实行政府核准和备案制度。实施核准的项目,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按照项目性质分别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发展和改革部门进行核准。
在初步设计项目上报核准之前,一般由企业组织项目技术审查会,政府有关部门参加。技术审查重点是项目对公共安全、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及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二、水利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程序
(三)水利工程基建项目初步设计审批程序(政府投资项目)
按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审批制度,水利工程立项过程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两个阶段。
1、中央项目: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要求,由国家立项审批的重点项目,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由水利部审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初步设计由水利部或省发展改革委审批。重大项目立项审批时,须同步完成移民安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用地预审等工作。
二、水利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程序
(三)水利工程基建项目初步设计审批程序(政府投资项目)
2、地方项目:需要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的执行《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央安排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在2亿元以下的,且不超过项目投资50%的,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超过2亿元的,由国家审批可研报告;不超过3000万元的,一律按投资补助或贴息方式管理,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初步设计由省发展改革委审批。
二、水利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程序
(三)水利工程基建项目初步设计审批程序(政府投资项目)
3、设计报告编制组织: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或项目法人组织编制。
中央项目的初步设计报告由水利部(流域机构)或项目法人组织编制;
地方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由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或项目法人组织编制;省际水事矛盾处理工程的前期工作由流域机构负责组织。
二、水利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程序
(三)水利工程基建项目初步设计审批程序(政府投资项目)
4、注意事项:
初步设计编制的概算静态总投资原则上不得突破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的静态总投资。
由于工程项目基本条件发生变化,引起工程规模、工程标准、设计方案、工程量的改变,其静态总投资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静态投资在15%以内,要对工程变化内容和增加投资提出专题分析报告;
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静态投资15%以上(含15%),必须重编可行性研究报告,重新按原程序报批。
二、水利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程序
(四)水利工程初步设计报批流程
1、申报及受理
(1)市水利(务)局初审意见
各市水利局对初步设计进行初审,并行文上报《关于上报ⅩⅩⅩ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请示》,一般一式3份。
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内的水利工程项目由各市水利局行文上报省水利厅;投资额超过1000万元的水利工程项目在行文上报省水利厅的同时,各市发展改革委还要行文上报省发展改革委。
二、水利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程序
(四)水利工程初步设计报批流程
1、申报及受理
(2)初步设计报告及附件内容
立项批文(前期可研报告批复文件);相关规划,安全检测、安全鉴定报告等;勘测、设计单位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ⅩⅩⅩ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设计概算、设计图纸、工程地质报告(一般单独成册)等。
(3)初步设计受理
水利工程初步设计审批属于行政许可项目,受理地点省政务服务中心水利窗口。
建设单位准备初步设计审查申报材料,向受理窗口提交申请,经窗口工作人员初步审核申报材料合格后,出具受理回执;材料不齐全的,窗口人员一次性书面告知申报单位,待补齐材料后重新受理。
二、水利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程序
(四)水利工程初步设计报批流程
2、审查、审批
省水利厅承办 处室为基本建设处,省发展改革委承办处室为设计处。
(1)审批条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有关立项文件已批准;
项目已列入国家或地方水利基建计划,建设资金来源已明确
二、水利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程序
(四)水利工程初步设计报批流程
(2)审查组织
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报送的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符合相关条件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咨询单位在一定时限内(建设单位设计文件修改时间不计入审查时间)完成审查工作。
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由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咨询单位组织,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专家组成员、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以及邀请与工程项目有关的规划、交通、航道等部门参加。
二、水利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程序
(四)水利工程初步设计报批流程
(3)技术审查
技术审查一般由专家组长主持,分专业对初步设计报告内容进行审查讨论,最终形成《ⅩⅩⅩ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专家组意见》,并在参会单位全体会议上宣读。技术审查重点为:
审查初步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关专业技术规范和标准的执行情况,重点是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的执行情况;
关注可研审查与评估提出的问题及处理方案、措施;
审查设计指标是否符合发改、国土、环保相关行政部门批复要求;
审查复杂工程地质与基础处理措施及技术合理性;
审查设计重大技术问题的专题报告及必要的试验研究成果;
审查对工程投资有较大影响的设计方案、施工导流与料场等;
审查初步设计概算投资的合理性。
二、水利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程序
(四)水利工程初步设计报批流程
(4)初步设计批复
经审查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初步设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要全面修改,提出修改内容的详细报告,由建设单位按申报程序重新审查。
对符合要求的水利工程初步设计,在技术审查后,由省水利厅或省发展改革委进行批复。
投资额1000万元以内项目省水利厅审批,抄送省发展改革委;投资额超过1000万元的项目由省发展改革委审批;审查会专家组审查意见一般作为批复文件的附件。
三、水利工程设计变更及概算调整
(一)设计变更
水利工程设计变更是指自初步设计批准之日起至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之日止,对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所进行的修改活动。
设计变更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严格执行工程设计强制性标准,符合项目建设质量和使用功能的要求。
三、水利工程设计变更及概算调整
(一)设计变更
1、设计变更的划分
水利部将工程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
重大设计变更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的建设规模、设计标准、总体布局、布置方案、主要建筑物结构形式、重要机电金属结构设备、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措施、、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发生变化,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设计变更。
三、水利工程设计变更及概算调整
(一)设计变更
1、设计变更的划分
工程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设计变更。
重大设计变更主要是指在工程任务、规模、标准、布置及主要建筑物设计方案、重要机电设备、重大技术问题处理方案等方面,对工程的安全、投资、效益、工期产生重大影响的设计变更,以及投资变化超过工程部分总投资10%的设计变更。
较大设计变更是指除重大设计变更外,在工程分期规模、建筑物结构设计、机电金属结构设备配置、施工、附属工程等方面,对工程的安全、投资、效益、工期产生一定影响的设计变更,以及投资变化超过工程部分总投资的5%,不超过10%的设计变更。
重大及较大设计变更以外的其它设计变更为一般设计变更。
三、水利工程设计变更及概算调整
(一)设计变更
2、设计变更报告的编制、审批
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变更,应委托原勘察设计单位进行。经原勘察设计单位书面同意,项目法人也可委托其他具有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修改。
设计变更文件编制的设计深度应当满足初步设计阶段的有关规程、规范要求,有条件的可按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深度进行编制。
工程设计变更审批采用分级管理制度。重大设计变更文件,由项目法人按原报审程序报原初步设计审批部门审批。较大设计变更由项目主管部门或委托项目法人审批。一般设计变更文件,由项目法人组织审查后实施,并报项目主管部门核备,必要时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批。设计变更文件批准后由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实施。
三、水利工程设计变更及概算调整
(一)设计变更
3、特殊情况重大设计变更的处理
(1)对需要进行紧急抢险的工程设计变更,项目法人可先组织进行紧急抢险处理,同时通报项目主管部门,并按照规定办理设计变更审批手续,并附相关的影像资料说明紧急抢险的情形。
(2)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停工,或不继续施工会造成安全事故或重大质量事故的,经项目法人、监理单位同意并签字认可后即可施工,但项目法人应将情况在5个工作日内报告项目主管部门备案,同时按照规定办理设计变更审批手续。
三、水利工程设计变更及概算调整
(二)概算调整
1、概算调整依据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主要材料设备价格上涨、国家重大政策调
整、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导致设计变动、发生不可抗力自然灾
害等原因,导致工程概算与原批复概算发生重大变化的,确需调
整概算的,应向原初步设计审批单位申请调整概算。
2、申报材料
(1)项目主管部门的初审意见和申请文件;
(2)原初步设计文件及初步设计批复文件;
(3)由具备相应资质单位编制的调整概算书,编制调整概算与原批复概算对比表,并分类定量说明调整概算的原因、依据和计算方法;
(4)与调整概算有关的招标文件、合同文件,包括变更洽商部分以及由审计或财政部门审定的意见,影响概算变化的政策性调整文件。
三、水利工程设计变更及概算调整
(二)概算调整
3、审批要求
(1)对于项目建设规模、地点、标准、方案等主要建设内容与原批复可研有重大变化的,必须及时报原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单位确认或重新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实施中,重大设计变更要及时报批,涉及到投资额变化的,要同时编报设计概算。
(2)对于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概算调整幅度超过原批复概算10%及以上的,原则上先商请审计机关审计,待审计结束后,再视具体情况进行概算调整。(3)概算调整原则上应在土建主体工程量完成80%之后进行。
4、审批原则
(1)对于使用基本预备费可以解决问题的项目,不予调整概算。(2)对于确需调整概算的项目,须经专家审查后方予核定批准。
(3)对由于价格上涨、政策调整等不可抗因素造成调整概算超过原批复概算的,经核定后予以调整。调增的价差不作为计取其它费用的基数。
2.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查 篇二
1 工程概况
新留节制分水闸修建于1967年, 担负着西岸下游灌区的输水、左岸新留渠、右岸托克拉渠的供水及洪水期向下游苏库恰克水库的分洪任务, 是西岸输水总干渠上的一重要输、配水建筑物。过闸总流量为110m 3/s, 其中新留渠进水闸设计流量5m 3/s, 节制闸设计流量为100m 3/s, 托克拉渠进水闸设计流量5m 3/s。新留闸属Ⅲ等中型工程, 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该节制分水闸由新留渠进水闸、托克拉渠进水闸、节制闸及上下游连接段组成。
新留节制分水闸工程运行年限已达44年之久, 水工建筑物破坏、变形严重, 闸门锈蚀, 主要结构变形, 止水失效, 启闭设备陈旧落后。节制闸控制灌溉面积26万亩, 为下游灌区提供可靠的引水保证, 同时也是完成《喀什地区叶尔羌河流域防洪预案》中西岸输水总干渠承担洪水期向下游苏库恰克水库分洪任务的重要输水建筑物;左岸分水闸是新留渠引水闸, 右岸分水闸是托克拉渠引水闸, 是保证控制灌区引水灌溉的前提条件。详见图1和图2可以观察出新留节制分水闸工程水工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工程的兴建, 是保证该工程正常、安全运行的需要, 同时也是保证其向下游分水、输水的需要。本工程的重建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工程建成后将对该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 工程设计程序及步骤
2.1 工程建设标准
参阅文献[1,2]并综合分析, 工程控制灌溉面积26万亩, 设计过闸总流量105.6 m3/s, 加大过闸总流量117.25 m3/s。工程等别为Ⅲ等, 工程规模为中型。主要建筑物节制闸、左右分水闸为3级建筑物, 上、下游导流堤和消能防冲设施为次要建筑物, 级别为4级, 临时建筑物为5级。
2.2 闸址选择及工程总体布置
根据文献[1]闸址选择的要求及考虑施工导流尽可能利用现有水闸进行导流分水, 本阶段工程闸址选定在原闸址上移110 m处, 不再做闸址方案比选。
新留节制分水闸由节制闸、新留渠引水闸、托克拉渠引水闸及上下游连接段、消力池组成。节制闸和左、右侧引水闸采用“八”字型布置, 引水角50°。节制闸及左右引水闸底板均采用无底坎的宽顶堰, 消能方式为底流式消能, 上下游连接段为混凝土扭面, 采用预制砼块石贴面。节制闸位于西岸引水干渠上, 闸底板高程1 234.23 m, 闸上设有交通桥, 工作桥和检修桥。托克拉渠引水闸位于节制闸的右侧, 呈一字型布置, 与节制闸夹角为50°, 闸底板高程为1 234.23 m, 闸上设有交通桥, 工作桥和检修桥。新留渠引水闸位于节制闸的左侧, 呈一字型布置, 与节制闸夹角为50°, 闸底板高程为1 234.23 m, 闸上设有交通桥, 工作桥和检修桥。
2.3 主要建筑物设计
本文中新留节制分水闸主要建筑物为节制闸、新留渠引水闸、托克拉渠引水闸这三水闸组成。它们计算过程大致一样, 笔者在论文只列出节制闸的计算方法及步骤, 其他就不一一敷述。
2.3.1 节制闸布置及水力计算
原节制闸底板高程与渠道齐平, 拆除老闸底板后, 新水闸底板高程与前移后设计西岸引水干渠渠道高程相同, 渠底高程1 234.23 m, 可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投资, 满足其节制分水要求。笔者设计过闸总流量99 m3/s, 加大过闸总流量108.9 m3/s, 与原设计相比基本一致。
根据水闸前后水位及过闸流量复核后, 闸孔净宽为15 m, 较原设计闸孔净宽14 m有所增加。初步研究将闸孔净宽定为15 m。节制闸总长18.80 m, 共设3孔开敞式平底闸, 闸孔净宽均为5 m, 闸孔总净宽15 m, 闸底板高程1 234.23 m, 闸顶高程1 237.93 m, 由上游连接段、闸室段、消力池及下游连接段组成。闸室采用整体式结构, 闸底板高程1 234.23 m, 厚1.0 m。底板上下游侧均设有齿墙, 齿墙深度0.6 m。闸墩边墩上顶宽0.70 m, 下底宽0.90 m, 中墩厚1.0 m。水闸顺水流方向长9.0 m, 闸顶上游侧布置门机工作平台, 下游侧布置4.5 m宽的交通桥。节制闸每孔设平板工作闸门一扇, 采用螺杆式机启闭, 启闭机平台高程1 241.43 m。上游设检修闸门, 检修闸门为平面滑动钢闸门, 采用单向门式起重机启闭。水闸上有设25 m长的混凝土铺盖, 铺盖顶高程1 234.23 m, 厚0.30 m。
消力池由斜坡段和水平段组成, 考虑闸前后落差较大, 为缩短斜坡段长度, 节省工程量, 本次设计将斜坡段设置为一重力式挡土墙, 过流面设半径为0.30 m的圆弧段, 将水流导入消力池内;消力池水平段长16.75 m, 水平段底板顶高程1 330.03 m, 底板为0.60 m厚的钢筋砼, 下设0.60 m厚的反滤层。两侧为悬臂式挡土墙连接, 墙高7.9 m, 挡土墙上顶宽0.40 m, 下底宽1.70 m, 内底板2.80 m, 外底板1.80 m。海漫紧接消力池布置, 长20.00 m, 宽度由17.00 m渐变直18.00 m, 为0.30 m厚的混凝土海漫, 两岸采用混凝土扭面与下游渠道相接, 底高程为1 231.73 m, 顶高程为1 234.73 m。
参考文献[1,3,5]计算, 可得节制闸闸前水位及设计、加大情况下的过流能力计算结果 (见表1) 。
2.3.2 节制闸高程复核计算
工程为Ⅲ等中型工程, 根据文献[1]中规定, 水闸闸顶高程应根据挡水和泄水两种运用情况确定。
笔者将工程分为以下两种工况:
工况一:正常引水位加波浪计算高度与相应安全超高值 (挡水时) ;
工况二:校核水位与相应安全超高值 (泄水时) 。
节制闸闸顶高程计算结果详见表2
表注:n为闸孔数;B为每孔闸宽。
表注:H为闸前水位;H平均为水域平均水深; D为风区长度 ; W为风速; hm为平均波高; hz 为波浪中心线; h安全为安全加高; hp为波高 ; y为超高;▽闸底为闸底高程;▽闸顶为闸顶高程。
2.3.3 节制闸消能及稳定计算
参考文献[2,3,4,5], 可以计算得到节制闸消能计算成果 (见表3) 。
根据表3中可以取消力池池深1.7 m, 由于上下游渠道跌差较大, 因此闸后采用挡土墙式的跌水, 节制闸消力池长度20 m, 宽度17 m。
土基上水闸基底渗透压力计算采用改进阻力系数法进行计算;工程基础岩性为第四系全新冲积层 (Q4al) , 粉土质砂, 承载力为100 kpa, 地基内摩擦角为24°。考虑各种荷载出现的几率, 考虑实际上可能同时出现的各种荷载进行最不利的组合, 并将水位作为组合条件。荷载组合分为基本组合和特殊组合两类:初设阶段基本组合中分为完建情况、正常挡水位情况;特殊组合中为地震情况。
参考文献[1,3,4]将荷载计算结果列表计算闸室的稳定详见表4~表5。
2.3.4 节制闸结构计算
节制闸共3孔, 采用弹性地基梁法计算, 根据完建情况、正常挡水位情况、地震情况三个计算工况采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内力, 并用钢筋砼结构力学配筋计算。计算结果见表6~表8。
3 试设计总结及工程优化分析
根据上述对工程设计的介绍,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按一般规律, 良好恰当的防渗排水措施, 对闸室的稳定性有良好的作用。但对于地基应力, 一方面增大了平均地基压应力值;另方面使地基应力分布不均匀, 这里必须要具体分析。
(2) 闸门长度的设置, 上部荷载作用点的确定都对闸室的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这往往受到整体布置要求的限制, 因此, 应通过大量的调整参数过程加以确定。
摘要:新留节制分水闸地处莎车县恰热克镇境内, 位于叶尔羌河西岸输水总干渠57+700处, 给新留渠和托克拉渠分水。通过对新留节制分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来阐述在处理四类闸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并为以后处理类似的工程提供工程实践经验。
关键词:水闸,除险加固,设计,受力特点,计算
参考文献
[1]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3—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99.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04—99
[3]陈宝华, 张世儒, 等.水闸.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49—359
[4]陈德亮, 王长德, 等.水工建筑物.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265—331
3.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查 篇三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质量评定;方法
水利工程初步设计在水利工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工程初步设计成果的质量好坏会对工程整体质量造成影响。同时工程初步设计成果质量与设计人员的知识技能、行业技术水平等关系密切。通常情况下,由审查专家按照有关法律和技术规定对工程初步设计成果进行质量评定,审查专家会对评定结果造成直接的影响。其中客观评价水利工程初步设计成果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笔者在下文探究了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成果的质量评定方法。
一、水利工程初步设计成果的质量评价
(一)质量特征
建设部在1995年颁布了《工程设计质量评定》,其中转变质量需求为质量特性,将安全、功能、适应、时间、可实施、可信程度、经济等质量特征在我国应用。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大量的实践研究,笔者发现如果只针对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来看,这些质量特性有一部分不能够完全适用,有部分出现重复[1]。所以,在对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成果的质量特性进行定义时,修改和归纳了以上几个质量特性,最后得出了安全、经济、功能、时间、可靠几个质量特性。
(二)评定方法
工程起初设计质量评定由定性和定量两类评定构成。从1998年开始,全国有近30个行业公布了文件质量评定细则,其中水利水电行业应用了定性评定,在当时给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但客观评价需求一直没有得到解决[2]。现在对工程起初设计成果的质量评价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将量化与客观体现出来,就应该建立定性和定量两种评定指标体系。
定性评定就是根据质量体系而进行的评定,其具有评定方便和简洁的特点,可以从全局角度进行评判,较为适合应用于宏观控制。因为定性评价是延用以前专家的审查方法,所以,笔者在此不做过多介绍,而是在下文具体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成果质量的定量评定方法。
定量评定要分析设计成果中的细节,将其与有关的设计规定进行比较,逐渐深入,最后对整个设计成果作出相应的判断,因此,此种评定方法显得较为麻烦,但人为因素却相对的减少了很多。通常情况下,定量评定包括专业评定和总体评定两种,专业评定可以应用下式表示指标体系。
式中涉及了评定内容、评定要点和内容分项三个层次的内容。评定内容包含了挡水、发电引水、灌溉、供水等工程。每种工程设计都有其特有的涉及建筑物,所以,在实际评定时,应该引入建筑物的权重λ、建筑物的总个数Pi与内容分项,设定成λk=1/Pi,其实际意义为:假如各种内容会对评价质量造成同样的影响,即各种内容分项都会分权重λ。可是在具体工程建设时可能会有不同的内容,也会涉及到不同的内容分项数量,这样就会对评价质量造成不同的影响。但是因为有太多的不定因素和边界条件,所以,不能找到通用系数对此问题进行解决。同时,在各种假设计算的基础上,发现当文件总体质量达到合格时,此种处理方法就不会影响到最后的评定结果。不过,实际情况有可能会不一致,所以,在评定时可以对内容分项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但不能超出权重(λk)综合等于1的限制。
因为实际工程项目中不可能包括一切评定内容,而想要使评定得分保持一致性,就应该应用此公式逐一处理每层的评定得分,从而使计算f的结果为一个百分数[3]。分析上式,会发现定量评定将人为因素约束在了基础的评定要点范围内,即设计成果的主要地方。而这些地方通常情况下会通过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比较,所以说定量评定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少。这点是与定性评价的主要区别。
(三)各专业质量的权重值
设计文件的定量评定是明确各专业对工程初步设计成果质量造成的影响,也就是确定权重。因为相同专业对不同的工程初步设计成果质量会有不同的影响,所以,怎样客观的对权重进行确定,是判断定量评定结果是否客观准确的关键。
二、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的质量评定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定性评定结果和定量评定结果不相同的问题
定量评定和定性评价,本质上虽然都是评定设计质量特性的指标,可是在定性评定时,会因为评定人的主观原因对评定结果造成严重影响,而定量评定则为客观评定,这样当定量和定性两种评定对同一设计成果进行评定时,就会出现两种评定结果。这时一定不能认为定量评定结果更准确,而要对其不一致的原因进行分析,做出综合性的评定。
(二)加固与新建两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不相同的定量评定指标问题
现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包括新建和加固两类工程,这两类工程的起初设计成果在建筑物专业与工程布置中有着不同的评定内容和要点,所以,在此专业中不应该应用相同的评定指标体系。
(三)各水利水电工程起初设计定量评定确定各专业权重问题
我国有很多种水利水电工程,其工程大致类别有水库、水闸、河道、水电站等,因为每种工程各专业都会对设计成果质量造成不同的影响,所以,在初步设计定量评定的时候,根据各专业的重要性,分别把枢纽、河道以及灌溉工程授予不相同的权重,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使用与实际工程类型最接近的权重值进行相应的评定。
结 语:
水利水电工程起初设计成果的评定方法与体系通常是建立在科学、客观、完备的基础上,主要就是把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完备性两种原则的关系处理好,使评定结果可以将工程质量的实质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徐进军.全绝缘浇注母线在水利水电工程的选型及应用[J].水电站机电技术,2015(5):48-51.
[2] 付强,章程,汪洋等.淮河流域平原河道大型病险拦河节制闸洪水标准探讨[J].中国水利,2012(12):21-22.
4.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查 篇四
一、垃圾填埋场工程〔建筑垃圾填埋场、其它固体废物填埋场〕
〔一〕设计说明书
1.总说明
1.1工程概况及根本特征
简要说明工程概况及其根本特征,包括:工程建设背景(含社会政治经济现状及开展规划),工程位置(含地形、河流湖泊、水库、气象、水文、工程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的简介〕、建设内容及规模、效劳范围与使用年限、占地面积与填埋平均填埋高度;工程所在地垃圾清运现状、处理现状及近期或远期规划概况;工程设计的防洪、防风、防火、防震等级。
1.2设计指导思想与原那么
结合工程特点,说明设计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那么。
1.3设计依据与设计资料
〔1〕与工程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
〔2〕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选址报告等,包括批准机关、文号、日期等;
〔3〕工程测量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初勘报告;
〔4〕采用或参考的设计标准及标准;
〔5〕其它有关文件、会议纪要等;工程业主提供的其它与工程相关、并经设计单位确认的资料。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简要汇总说明初步设计得出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包括:工程〔分期〕建设规模,占地面积,绿化面积、道路面积、设计填埋库容,使用年限,劳动定员,单位能耗物耗指标、工程投资、财务指标等;
2.垃圾填埋场工艺总体设计
2.1垃圾产生量及理化特性分析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规定的工程效劳范围与期限,调查说明垃圾现状产量、成份及理化特性,并对效劳年限内垃圾产生量、垃圾成份及其理化特性的变化趋势作出合理预测,确定其设计值;
2.2工程规模及场址选择
根据效劳年限内垃圾产生量、垃圾成份及其理化特性的变化趋势,确定工程规模及其分期建设规模;
场址选择需说明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对场址的原那么性要求;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对场址的要求;综合分析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道路交通,占地面积,水源、电力供给情况,卫生防护距离与城镇布局关系、污水排放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说明拟建场址的合理性与缺乏之处,以及需采取的针对性技术方案等内容。
2.3垃圾收运系统
〔1〕说明垃圾收运模式,包括垃圾收运量、运转方案,运输方式及运输路线,运输车辆选型及运力配置等。
〔2〕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对垃圾转运站选址的要求,说明垃圾转运站设计规模、选址结果、拟建场址特点;说明垃圾运转工艺方案,转运站设备平立面布置、主要工艺设备选型等。
〔3〕说明垃圾收集转运设备、车辆选用依据及结果,车辆、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2.4垃圾填埋工艺
说明垃圾填埋总体作业方案,应重点结合场地条件拟定合理的分期分区动态填埋作业方案,说明满足分期分区填埋作业的垃圾物流组织方案,以及配套的卸料平台、场内道路设置等;说明各填埋分区之间的衔接,填埋作业覆盖土源及数量;填埋作业机具配置及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2.5填埋场工程设计
〔1〕填埋库区总体设计。说明设计填埋总库容、分期分区填埋库容、占地面积、垃圾坝高度、库底标高和封场标高、库区平均填埋高度〔填埋效率〕;主要配套工程组成等。
〔2〕防渗系统设计。说明场底及边坡平整要求,特殊场地条件〔陡峭边坡、石质基层等〕平整措施;说明场底及边坡防渗层结构组成及材料选用;特殊场地条件〔陡峭边坡、石质基层等〕防渗层设置方案和技术措施。
〔3〕雨污分流系统设计;结合场地条件和分期分区动态填埋作业方案,说明场内排洪沟他布置及断面设计、排洪流量等,以及不同分期分区之间的衔接;
〔4〕防洪工程设计。说明库区周边汇水面积、设计重现期,设计洪水流量;库外截洪沟布置及断面设计,消能方式,设计断面过流能力校核等;
〔5〕地下水导排工程设计。说明地下水导排量、导排盲沟结构及敷设方案、敷设位置及标高等;
〔6〕渗沥液收集与调蓄系统设计。说明渗沥液产生量、调蓄量与渗沥液调节池池容计算依据及结果;说明渗沥液收集盲沟结构及敷设方案,管道、阀件选择计算结果;
〔7〕填埋气收集与资源化利用设计。说明填埋气产生量计算依据〔采用的计算模型、公式等〕及结果;填埋气排空或及资源化利用方案,尾气排放要求及技术标准;说明填埋气导气石笼布置及结构、收集管道敷设方案,设计气体流量;管道、阀件、燃烧器〔燃烧火炬〕选择计算结果;
〔7〕封场覆盖设计。结合分期分区填埋总体方案,说明分期填埋封场进度方案,封场覆盖层结构及作法。
3.总图运输
说明填埋场总体布置方案及功能分区、竖向设计;说明场内给排水及雨水排除措施;场内外道路设计标准、路面结构、起始位置等,场内道路应结合分期分区填埋进程分别说明其位置变化;履土来源、履土量及运输条件,填埋场绿化设计等;需结合场地条件拟定合理的分期土方平衡方案;给出总图技术经济指标。
4.公用工程
4.1建筑与结构
1〕建筑物定性设计、地质状况说明。
2〕说明生产工艺要求或使用功能确定的建筑平面布置、层数、层高、装修标准,以室内热工、通风、消防、节能所采取的措施。
3〕说明建筑物立面造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4〕主辅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及标准,屋面设计标准。
5〕建筑消防设计、抗震设计,防风、防雷击设计。
6〕说明构筑物结构选型、地基处理及根底形式,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的设置,为满足特殊使用要求的结构处理,主要结构材料的选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采用。
7〕根据建构筑物使用功能、生产需要确定的使用荷载、地基土的承载力设计值、抗震设防烈度等,说明对结构设计的特殊要求〔如抗浮、防水、防爆、防震、防蚀等〕。
4.2给排水设计
〔1〕管理区给排水设计。
〔2〕渗沥液处理系统设计。说明渗沥液处理规模、渗沥液水质指标及排放标准要求、处理工艺流程,平立面布置、主要工艺设备选型等。
〔3〕场外渗沥液输送管道工程设计。
4.3电气与通讯
1〕厂用电供配电范围、电源及电压等级、系统计算负荷〔应列出各设备负荷计算表,表中应明确功率因数、补偿设备数量、方式与结果〕;合理确定厂用变压器的技术规格及参数,说明进出线方式,安装位置及方式,明确系统运行方式。
2〕电气传动应说明主辅设备配套电机的传动方式。电气自动控制须说明控制模式,控制系统的构成,信号采集、处理、传输方式;说明系统数据通讯方式,明确设备操作方式。
3〕厂区室外内电缆敷设。说明电气照明的工作照明、事故照明电源、电压及配置方案。明确电气防雷接地措施及装置,防爆要求。
4〕说明电气消防供配电的电源、电压等级、供电回路。电缆符合消防要求的材质选择,敷设方式,消防应急照明器具的选型、布置方案等。
5〕说明电气传动及控制设备布置方案,电气主要设备选型、技术规格及参数。
6〕说明通讯设计范围,内容包括行政及调度
系统、无线对讲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配置方案,主要设备选型,主要设备技术规格及参数。说明通信电缆的敷设方案。
5.工程组织实施方案
说明工程总体实施进度安排。
6.企业组织与运行管理
说明填埋场企业组织、生产班制与劳动定员,人员培训方案等;
说明填埋场运行管理中应遵循的工艺操作条件,重点包括填埋场启动作业要求、雨季作业要求等,以及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说明应急处理方案,包括机械设备故障、垃圾量突增等情况下的对策;填埋气爆炸、渗沥液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等。
7.消防
根据工程特点说明火灾危险性等级,各专业设计中的消防措施。
8.环境保护
根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要求,说明环保措施的工程化落实情况,主要包括:垃圾收运过程中降尘除臭、渗沥液处理措施;填埋场恶臭防治的技术与管理措施、垃圾渗沥液污染防治措施、填埋气体污染控制措施、填埋场环境监测设施设置及运行过程中的环境监测方案等。
9.劳动保护与职业卫生
说明填埋场可能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对应防护措施。
10.节能
说明填埋场专业机械设备、渗沥液输送设备等的节能措施;填埋气资源化回收利用节能方案等。
11.对下阶段设计要求
说明本阶段设计遗留的问题,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及要求。
12.主要设备材料汇总表
〔二〕设计图纸
1.填埋场总平面图
图中应合理布置垃圾坝、截洪沟、场内道路、锚固平台、渗沥液调节池、管理区、堆-取土场位置等;标注主要控制点坐标,主要构筑物相对位置和标高,场内道路及场底坡度等;建构筑物一览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等;
2.填埋封场平面图
图中应正确反映各封场单元外表坡度及控制标高,外表排水沟位置及尺寸;
3.填埋场剖面图
图中应标注垃圾坝、渗沥液调节池标高;填埋堆体不同位置标高;能反映堆体内部导气石笼、渗沥液收集盲沟构造,填埋场场底及边坡防渗衬层构造,锚固沟构造、封场覆盖层构造;渗沥液调节池场底及边坡防渗衬层构造;场底及封场外表坡度等;
4.埋作业工艺示意图
图中反映填埋进程中各阶段填埋作业方式,标明日填埋单元尺寸、坡度及覆盖要求;
5.渗沥液收集系统布置图
图中应标注渗沥液收集盲沟位置、断面尺寸、坡度,收集管管材、管径、长度等;渗沥液排放管穿越垃圾坝时,是否有防渗漏、防堵塞措施;
6.地下水导排系统图
图中应标注地下水导排盲沟位置、断面尺寸、坡度,收集管管材、管径、长度等;
7.填埋气导气石笼布置图
图中应标注填埋气导气石笼位置、管材、管径尺寸;
8.防渗层结构图
图中应反映场底及边坡防渗层构造,标注各构造层材料及要求,以及各构造层的厚度。
9.导气石笼与渗沥液收集盲沟断面图
图中应反映导气石笼与渗沥液收集盲沟构造,标注断面结构尺寸,说明管道及材料技术要求。
10.垃圾渗沥液处理工艺流程图
图中应标注各构筑物的顶、底、水面标高以及各工艺管道的标高。各处理构筑物水面标高应合理,渗沥液处理厂最后一个构筑物的水面标高是否满足防洪要求。主要技术指标。
11.垃圾渗沥液处理厂站平立面布置图
图上表示工艺布置〔包括各工艺管道的位置及尺寸〕、设备、仪表安装的位置。标注平、立、剖面图的总体尺寸和细部尺寸,标注构筑物顶、水面、底的标高。列出主要设备、材料一览表,以及必要的说明。
12.渗沥液外排管线布置图
外排管线平面图上表示出地形、地物、道路、风玫瑰等,绘出污水〔或雨水〕干管各设计管段及两端检查井的位置。标出各检查井处原地面标高、管底设计标高及埋深、设计管段的长度、断面尺寸。检查井转弯处还应标明转角度数、座标。
13.环境监测布点位置图
按?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合理布设大气、地下水、渗沥液、填埋场外排水监测点。
14.室外给排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室外给排水管网平面图上表示出地形、地物、道路、风玫瑰等,绘出给排水干管各设计管段及两端检查井的位置。标出各检查井处原地面标高、管底设计标高及埋深、设计管段的长度、断面尺寸。检查井转弯处还应标明转角度数、座标。
15.供配电系统图和变配电设备布置图
表示变电、配电、用电设备启动保护等设备位置、名称、符号及型号规格,附主设备材料表。
16.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图
应包括平、立、剖面图,图上表示出主要结构和建筑配件的位置,根底做法,建筑材料、室内外装修、建筑构造、门窗以及主要构件截面尺寸。
〔二〕垃圾燃烧处理工程
1.总说明
1.1工程概况及根本特征
1〕简要说明工程概况及其根本特征,工程建设背景中含社会政治、经济现状及开展规划。
2〕工程位置简介中含地形、河流湖泊、水库、气象、水文、工程地质等自然条件。
3〕业主介绍,含组织机构、业绩、资金、管理、人材、设备等技术实力、建设及运营经验的简介。
4〕建设内容及规模、效劳范围与使用年限;工程所在地垃圾清运现状、处理现状及近期或远期规划概况。
5〕工程的定性设计,含全厂设计使用寿命、防洪、防风、防火、防震等的定性设计。
1.2设计指导思想与原那么
结合工程特点,说明设计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那么。
1.3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
〔1〕与工程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
〔2〕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选址报告等,包括批准机关、文号、日期等;
〔3〕工程测量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初勘报告;
〔4〕采用或参考的设计标准及标准;
〔5〕其它有关文件、会议纪要等;工程业主提供的其它与工程相关、并经设计单位确认的资料。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简要汇总说明初步设计得出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包括:工程〔分期〕建设规模,占地面积,绿化面积、道路面积,建构筑物占地面积;燃烧炉处理能力、发电装机容量,使用年限,劳动定员,单位能耗物耗指标、工程投资、财务指标等;
2.处理厂工艺总体设计
2.1垃圾产生量及理化特性分析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规定的工程效劳范围与期限,调查说明垃圾现状产量、成份及理化特性,并对效劳年限内垃圾产生量、垃圾成份及其理化特性的变化趋势作出合理预测,计算确定其设计点低位热值。
2.2工程规模及厂址选择
根据效劳年限内垃圾产生量、垃圾成份及其理化特性的变化趋势,确定工程规模及其分期建设规模;论证确定垃圾燃烧生产线配置数量,进一步论证确定经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的机炉配置方案。
场址选择需说明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对场址的原那么性要求;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对场址的要求;综合分析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道路交通,占地面积,水源、电力供给情况,卫生防护距离与城镇布局关系、污水排放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说明拟建场址的合理性与缺乏之处,以及需采取的针对性技术方案等内容。
2.3垃圾的接收、贮存与输送
根据垃圾接收量及生产线布置状况:
1〕合理确定并说明进厂垃圾检视设施、计量设施布置、数量及技术规格、参数。
2〕进厂垃圾卸料门的数量、技术规格、参数。
3〕垃圾贮坑的容量、垃圾贮坑构造应具有的防渗、防撞、防腐措施。防垃圾臭气外泄的负压状态的保持措施。
4〕垃圾贮坑设置的渗沥液收集设施。
5〕根据垃圾的混合、倒堆、给料的时间分配,合理确定并说明垃圾起重抓斗的布置、数量及技术规格、参数,重点描述抓斗防碰撞、及称量等功能。
2.4垃圾处理工艺系统
1〕描述垃圾燃烧处理工艺系统。
2〕根据效劳年限内垃圾产生量、垃圾成份及其理化特性的变化趋势,确定配置的每台垃圾燃烧炉处理能力、燃烧炉炉型、技术规格及参数。
3〕垃圾进料斗、给料溜槽的结构形式、技术规格及参数;说明在溜槽内垃圾检测装置的数量、技术规格及参数,防火、防堵塞、防搭桥的措施。
4〕垃圾推料器的结构形式、技术规格及参数。
5〕垃圾燃烧炉结构形式、技术规格及参数,垃圾燃烧工况图,同时说明料层调节装置的结构形式、技术规格及参数。
6〕燃烧炉调节控制油系统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技术规格及参数。
7〕燃烧空气系统构成及主要设备技术规格及参数。
8〕辅助燃烧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格及参数。
9〕残渣排出装置的数量、结构形式、主要技术规格参数。
10〕炉灰排出装置的数量、结构形式、主要技术规格参数。
2.5余热回收系统、1〕余热锅炉自然循环的汽水流程、锅炉结构形式、技术规格及参数,配套的辅助设备的技术规格及参数。
2〕除氧给水系统、疏放水系统、加药、平安放排汽等系统的配置方式及主要设备数量、技术规格及参数。
3〕锅炉给水须明确执行的给水标准,采用的除盐水系统的工艺流程,系统处理能力、配置方式;主要设备数量、技术规格及参数。
4〕主蒸汽管道系统配置方式及阀门、管道的数量、规格、材质;主给水管道系统配置方式及阀门、管道的数量、规格、材质。
2.6烟气处理系统
1〕烟气处理系统的净化方式、工艺流程及主体设备的技术规格及参数。
2〕烟气净化执行的标准,净化前后烟气中的烟尘、二噁英、氮氧化物、氟化物、重金属等有害物的参数。
3〕烟气引风机的技术规格及参数,烟气管道规格、材质;
4〕烟囱的结构形式及技术参数。
5〕烟气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规格及参数,6〕烟气处理系统辅助设施〔含辅料的贮存、供给设备、管道、阀门等〕的技术规格及参数。
2.7灰、渣处理系统
1〕炉渣处理系统的流程及配置,主要设备的数量、技术规格及参数;
2〕炉渣处理系统辅助设施〔含贮渣、渣水处理等〕的技术规格及参数;
3〕飞灰处理系统的流程及参数;主要设备的数量、技术规格及参数;
4〕飞灰处理系统辅助设施〔含贮灰、防尘等〕
5〕飞灰固化设施的工艺流程,固化方式,主要设备的技术规格及参数。
2.8汽轮发电机组
1〕汽轮发电机组的工艺流程、汽轮发电机组的主体设备技术规格及参数;
2〕随机配套的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除氧器、油冷却器、空气冷却器、油泵等辅助设备的数量、技术规格及参数。
3〕主蒸汽管道系统配置方式及管道规格、材质;
4〕凝结水管道系统配置方式;疏放水等系统的配置方式及主要技术参数。
5〕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流程、设备配置方式及主要技术参数。
2.6设备布置及主要设备性能参数
1〕垃圾生产线配置的主辅设备的布置方式。
2〕汽〔气〕、水、油管道的敷设方式。
3〕吊装、操作、维护设施的布置。
4〕垃圾燃烧处理线燃烧炉、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组、烟气净化装置的性能参数
3.厂内配套工程
3.1总图运输
1〕说明垃圾燃烧发电厂位置与效劳区域的关系、交通流量与垃圾运量的关系,并论证。
2〕以垃圾燃烧发电厂为中心的总平面布置中功能分区、竖向设计、消防设计、平安疏散、绿化设计等;
3〕场内综合管网设计、给排水及雨水排除措施;
4〕场内道路或桥梁的设计标准、路面结构、起始位置等;
5〕飞灰固化块及炉渣堆放场的设计〔假设有炉渣综合利用措施,那么仅需说明配置的炉渣运输设施及去向〕
6〕总图技术经济指标表中应包括含厂区占地面积、建构筑物占地面积、道桥占地面积,绿化面积,土石方挖方量、填方量、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
3.2电力系统
1〕说明电力系统的接入方案,方案中应包括:供电电源应由地区电力系统供给,须明确供电负荷级别、供电方式及电源点。上网方式,并网线路电压等级,发电机电压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方式。
2〕发电机、励磁系统选型的技术规格及参数。
4〕高压配电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平安自动装置、过电压保护和接地保护的设计原那么、主要设备技术规格及参数。
5〕二次接线、电能计量装置、调度及系统通信方式、防雷的设计原那么、主要设备技术规格及参数。
6〕说明电力设备的布置方案。
3.3电气与通讯
1〕厂用电供配电范围、电源及电压等级、系统计算负荷〔应列出各设备负荷计算表,表中应明确功率因数、补偿设备数量、方式与结果〕;合理确定厂用变压器的技术规格及参数,说明进出线方式,安装位置及方式,明确系统运行方式。
2〕电气传动应说明主辅设备配套电机的传动方式。电气自动控制须说明控制模式,控制系统的构成,信号采集、处理、传输方式;说明系统数据通讯方式,明确设备操作方式。
3〕厂区室外内电缆敷设。说明电气照明的工作照明、事故照明电源、电压及配置方案。明确电气防雷接地措施及装置,防爆要求。
4〕说明电气消防供配电的电源、电压等级、供电回路。电缆符合消防要求的材质选择,敷设方式,消防应急照明器具的选型、布置方案等。
5〕说明电气传动及控制设备布置方案,电气主要设备选型、技术规格及参数。
6〕说明通讯设计范围,内容包括行政及调度
系统、无线对讲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配置方案,主要设备选型,主要设备技术规格及参数。说明通信电缆的敷设方案。
3.4自动化控制
1〕说明厂站控制模式、仪表、自动控制设计的原那么和标准,全厂控制功能的简单描述,主要自动控制系统工程,主要工艺过程参数的检测工程;各系统的数据采集和调度系统。
2〕说明垃圾进厂计量的地塝站,烟气在线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案,主要设备选型,技术规格及参数。
3〕全厂仪表选型、仪表供电电源、供气气源设计。说明仪表防雷、接地和抗干扰的设计内容。
4〕仪表控制室,机柜操作室的布置方案,说明采取的温度调节、防潮、防噪、防磁、隔热等措施。
3.5给排水系统
1〕给水系统中应说明:给水水源,全厂生活、生产供水负荷计算,生活给水系统配置方案,生活主给水管道规格、材质,敷设方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工业给水系统配置方案,生产主给水管道规格、材质,敷设方式。
2〕排水系统中应说明:垃圾燃烧发电厂工厂有机废水、无机废水的分类及负荷计算,废水治理的措施及方案,废水排放管道规格,材质,敷设方案。雨排水负荷计算,雨排水系统配置方案,雨排水管道规格、材质,敷设方案。
3〕消防给排水系统中应说明:消防给水量及贮水设施,室内外消防系统配置方案,室内外消防设施的选型、技术规格及参数。室外内消防管道的规格、材质。
3.6暖通
1〕设计范围、气象资料。
2〕通风设计中应说明:垃圾燃烧主厂房各分区围护结构的通风方式,接收大厅与垃圾贮坑应保持负压状态,配置的事故风机技术规格及参数。垃圾渗沥液收集泵房、渗沥液收集廊道的通风方式,循环水泵房、中控楼电缆夹层通风方式,其它办公、生活等设施的通风方式。
3〕采暖空调设计中应说明:中央控制大楼、地磅站、食堂等设施的空气调节方案,空气调节设备的技术规格及参数。
3.7建筑与结构
1〕建筑物定性设计、地质状况说明。
2〕说明生产工艺要求或使用功能确定的建筑平面布置、层数、层高、装修标准,以室内热工、通风、消防、节能所采取的措施。
3〕说明建筑物立面造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4〕主辅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及标准,屋面设计标准。
5〕建筑消防设计、抗震设计,防风、防雷击设计。
6〕说明构筑物结构选型、地基处理及根底形式,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的设置,为满足特殊使用要求的结构处理,主要结构材料的选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采用。
7〕根据建构筑物使用功能、生产需要确定的使用荷载、地基土的承载力设计值、抗震设防烈度等,说明对结构设计的特殊要求〔如抗浮、防水、防爆、防震、防蚀等〕。
4.辅助原燃料与动力、能源供给
4.1辅助原燃料
说明垃圾燃烧发电厂正常生产运行所需的辅助原料〔如石灰粉、活性碳等〕、燃料〔柴油或燃气〕的物料性质、年使用量、贮存供给设施,采购方式等。
4.2动力供给
1〕压缩空气负荷计算,压缩空气供给及净化系统描述,主要设备配置选型,技术规格及参数,主要管道规格及材质,设备及管道布置。
2〕外供保安电源的系统描述,主要设备配置选型、技术规格及参数,电缆敷设方式,电缆数量、规格及参数等。
3〕柴油发电机组选型,技术规格及参数。设备及管道布置。
5.环境保护
1〕根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要求,说明垃圾燃烧发电厂环境现状,主要污染源来源及参数,有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源来源及参数。
2〕治理措施的:主要包括:垃圾收过程中降尘除臭、工业废水处理措施、生活废水处理措施、渗沥液处理措施;噪声治理措施、扬尘治理、飞灰固化措施,废渣综合利用措施,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3〕环保预防及处理达标情况与现行的环保标准的分析、比拟,给出结论及建议。
4〕垃圾燃烧发电厂建设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污染源的防止,治理措施;预防及处理后达标情况与现行环保标准的分析、比拟并给出结论及建议。
5〕环境监测设施设置及运行过程中的环境监测方案。
6〕环保管理机构、环保投资等。
6.消防
1〕根据工程特点说明火灾危险性等级,各专业设计采取的消防措施,包括总图、工艺、电力、电气、电讯、给排水、暖通、建筑、结构等专业采取消防措施、消防系统的配置、消防设备的数量、规格及主要技术参数,消防材料的数量、规格及主要技术参数。
2〕消防平安预警系统的描述、消防标志的设置方案、疏散措施。
3〕消防管理机构设置、消防设施投资等。
7.节能
1〕垃圾燃烧发电厂用能环节简介,设计处理规模下全厂能源平衡、消耗的原燃料〔水、电、气、油等〕等。
2〕耗能环节分析,全厂生产工序的能耗分析,生活设施的能耗分析。
3〕全厂能耗指标分析;全厂耗能与现行节能标准的分析、比拟,给出结论及建议。
4〕说明主要节能措施;全厂主要耗能系统节能措施、节能设备、材料的选型标准、数量,规格及主要参数。
5〕能源计量系统及管理机构。
8、劳动平安与职业卫生
1〕分析可能产生的平安隐患,职业危险、危害因素。
2〕平安卫生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平安标志、防坠落、机械伤害、烫伤的措施;防止灰尘、毒危害的主要设备设施;防寒、防暑、防潮、防振、防噪声等所采取的措施。
3〕劳动平安卫生机构设置及设备、人员配置情况。
4〕专用投资概算。
5〕预期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9.工程实施方案
说明工程总体实施进度安排。
10.工厂组织与劳动定员、运行管理
1〕说明垃圾燃烧发电厂企业组织、生产班制与劳动定员,人员培训方案等;
2〕说明垃圾燃烧发电厂运行管理中应遵循的工艺操作条件,以及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3〕说明应急处理方案,包括机械设备故障、垃圾量突增等情况下的对策;垃圾贮坑沼气爆炸、渗沥液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等。
11.对下阶段设计要求
说明本阶段设计遗留的问题,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及要求。
12.主要设备材料汇总表
汇总各专业设备材料数量、规格、重量。
设计图纸
1.垃圾燃烧发电厂区域位置图、交通流量分析图、绿化布置图、总平面图〔图中应列出建构筑物一览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等〕;综合管网布置图。
图中应反映出各建构筑物、主要工艺设备、道路、各种管、渠的位置〔管道布置可单独绘制成图〕及绿化景观示意。标注主要控制点坐标,主要建构筑物、工艺设备的主要尺寸、相对位置和地面标高,场内道路坡度等;列出建构筑物一览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图例及有关说明等。
2.总工艺流程图、物料平衡图、能量平衡图、全面性热力系统图、工艺平面布置图、立面图、剖面图
图中应反映垃圾燃烧发电厂各工艺单元及工艺设备间的流程关系,以及各种物料平衡关系;应标注设备编号、各种物料流量及流向;主要工艺设备平面定位尺寸、外廓尺寸;主要设备及连接管道的标高;工艺管道管径、位置及标高,3.一、二次供风系统图及风管布置图
图中应能反映供风系统设备间的流程关系,以及工况参数;供风管道管径、明确设备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并列出设备表。
供风管道布置应标注设备编号、管道管径、材质、及与建构筑物或设备间的平立面关系尺寸;管道标高,列出设备材料表。
4.烟气系统图及烟气管道平、立面布置图
图中应能反映烟气系统设备间的流程关系,及工况参数、烟气管道管径、明确设备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并列出设备表。
烟气管道平立面布置图应标注设备编号、管道管径、材质、及与建构筑物或设备间的平立面关系尺寸,管道标高,列出设备材料表。
5.除渣系统图及除渣设备平、立面布置图
图中应能反映除渣系统设备间的流程关系,及工况参数;设备规格型号及技术参数并列出设备表。
除渣设备平、立面布置图,应标注设备编号、与建构筑物或设备间的平立面关系尺寸,列出设备材料表。
6.除灰系统图及除灰设备平、立面布置图
图中应能反映除灰系统设备间的流程关系,及工况参数;设备规格型号及技术参数并列出设备表〔假设有飞灰固化设施,那么须明确固化流程工艺图〕。
除灰设备平、立面布置图,应标注设备编号、与建构筑物或设备间的平立面关系尺寸,列出设备材料表。
7.烟气净化系统图及烟气净化设备平、立面布置图
图中应能反映烟气净化系统设备间的流程关系,及工况参数;设备规格型号及技术参数并列出设备表。
烟气净化设备平、立面布置图,应标注设备编号、各种介质管道管径、材质与建构筑物或设备间的平立面关系尺寸,列出设备材料表。
8.主蒸汽、主给水管道布置图
主蒸汽、主给水管道平立面布置图应标注设备编号、管道管径、材质、及与建构筑物或设备间的平立面关系尺寸,管道标高,列出设备材料表。
9.工业水系统、加药系统、吹灰系统图
工业水系统、加药系统、吹灰系统图中应能反映系统设备间的流程关系,及工况参数;设备规格型号及技术参数并列出设备表。
10.渗滤液收集设施系统图及平、立面布置图
系统图中应能反映渗沥液收集系统设备间的流程关系,以及工况参数;渗沥液管道管径、明确设备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并列出设备表。
平、立面管道布置应标注设备编号、管道管径、材质、及与建构筑物或设备间的平立面关系尺寸;管道标高,列出设备材料表。
11.渗滤液处理设施系统图及平、立面布置图
系统图中应能反映渗沥液处理系统设备间的流程关系,以及工况参数;渗沥液及各种介质管道管径、明确设备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并列出设备表。
平、立面管道布置应标注设备编号、管道管径、材质、及与建构筑物或设备间的平立面关系尺寸;管道标高,列出设备材料表。
12.化学除盐水系统图及平、立面布置图
系统图中应能反映化学除盐水处理系统设备间的流程关系,以及工况参数;各种介质管道管径、明确设备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并列出设备表。
平、立面管道布置应标注设备编号、管道管径、材质、及与建构筑物或设备间的平立面关系尺寸;管道标高,列出设备材料表。
13.压缩空气系统图及平、立面布置图
系统图中应能反映压缩空气供给设施、净化设施系统设备间的流程关系,以及工况参数;各种介质管道管径、明确设备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并列出设备表。
平、立面管道布置应标注设备编号、管道管径、材质、及与建构筑物或设备间的平立面关系尺寸;管道标高,列出设备材料表。
14.点火及辅助燃料〔油、气〕贮存供给系统图及平、立面布置图
系统图中应能反映点火及辅助燃料系统设备间的流程关系,以及工况参数;各种介质管道管径、明确设备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并列出设备表。
平、立面管道布置应标注设备编号、管道管径、材质、及与建构筑物或设备间的平立面关系尺寸;管道标高,列出设备材料表。
15.汽轮发电机组系统图及平面布置图、立面图、剖面图
系统图中应反映汽轮发电机组工艺设备间的流程关系,以及各种介质工况参数;应标注设备编号、各种介质工况参数及流向;管道管径,明确设备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并列出设备表。
平面布置图、立面图、剖面图中,应明确主要工艺设备平面定位尺寸、设备外廓尺寸;主要设备及连接管道的标高;工艺管道管径、位置及标高。
16.电力专业设计图应包括:电站主接线图、短路电流计算图、主要设备选择结果图、微机自动化保护系统网络图、继电保护配置图、直流系统原理图、设备平面布置图。
图中应明确表示输变电,自动保护等设备位置、名称、符号及型号规格等技术参数,明确电缆规格型号。列出主要设备表、材料表。
17.电气、电讯专业设计图应包括:厂用电供配电系统图、生活区域供配电系统图、传动系统电气接线图、电气设备布置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工业电视监控图。
图中应明确表示设备位置、名称、符号及型号规格技术参数、供配电、电气控制接线原理、方式,明确电缆规格型号、电缆布置。列出主要设备表、材料表。
18.自动控制仪表系统图应包括:微机硬件配置图,垃圾燃烧过程检测及控制流程图、热力系统过程检测及控制流程图。
图中应明确表示设备位置、名称、符号及型号规格技术参数、仪表测检及控制接线原理、方式;明确电缆规格型号、电缆布置。列出主要设备表、材料表。
19.给排水专业设计图应包括:
水量平衡图、室外给排水管网布置图,循环冷却水系统图、循环冷却设施平、立面布置图;室、内外消防给排水系统图,厂区生活设施给排水管道布置图。
图中应明确表示全厂生产、生活、消防各系统设备间水量平衡工况参数;,应标注设备编号、介质流量及流向;主要给排水设备平面定位尺寸、外廓尺寸;主要设备及连接管道的标高;给排水管道与场地、相关建构物、设备间的平立面尺寸、管径、位置及标高。
20.暖通专业设计图应包括:垃圾接收大厅风幕机布置图、垃圾贮坑屋顶事故风机布置图、渗沥液收集设施通风设施布置图、电缆夹层通风机布置图;地磅房、垃圾吊车控制室、配电室、实验室、中央控制室空调设备布置图。
图中应明确表示设备位置、名称、符号及型号规格技术参数、通风管道管径、材质布置,列出主要设备表、材料表。
21.建构筑物、构筑物图包括:主厂房建筑、结构图,生产辅助设施建筑、结构物、生活设施建筑、结构图
应包括平、立、剖面图,图上表示出主要结构和建筑配件的位置,根底做法,建筑材料、室内外装修、建筑构造、门窗以及主要构件截面尺寸。
应包括平、立、剖面图,图上表示出主要结构和建筑配件的位置,根底做法,建筑材料、室内外装修、建筑构造、门窗以及主要构件截面尺寸。
〔三〕垃圾堆肥处理工程
1.总说明
1.1工程概况及根本特征
1〕
简要说明工程概况及其根本特征,工程建设背景中含社会政治、经济、交现状及开展规划。
2〕工程位置简介中含地形、河流湖泊、水库、气象、水文、工程地质等自然条件的简介。
3〕业主介绍,含组织机构、业绩、资金、管理、人材、设备等技术实力、建设及运营经验的简介。
4〕建设内容及规模、效劳范围与使用年限;工程所在地垃圾清运现状、处理现状及近期或远期规划概况。
5〕工程的定性设计,含全厂设计使用寿命、防洪、防风、防火、防震等的定性设计。
1.2设计指导思想与原那么
结合工程特点,说明设计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那么。
1.3设计依据与设计资料
〔1〕与工程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
〔2〕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选址报告等,包括批准机关、文号、日期等;
〔3〕工程测量及工程地质初勘报告;
〔4〕采用或参考的设计标准及标准;
〔5〕其它有关文件、会议纪要等;工程业主提供的其它与工程相关、并经设计单位确认的资料。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简要汇总说明初步设计得出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包括:工程〔分期〕建设规模,占地面积,使用年限,劳动定员,单位能耗物耗指标、工程投资等;
2.处理厂工艺总体设计
2.1垃圾产生量及理化特性分析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规定的工程效劳范围与期限,调查说明垃圾现状产量、成份及理化特性,并对效劳年限内垃圾产生量、垃圾成份及其理化特性的变化趋势作出合理预测,确定其设计值。
2.2工程规模及场址选择
根据效劳年限内垃圾产生量、垃圾成份及其理化特性的变化趋势,堆肥产品市场容量,确定工程规模及其分期建设规模;
场址选择需说明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对场址的原那么性要求;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对场址的要求;综合分析工程地质条件,道路交通,占地面积,水源、电力供给情况,卫生防护距离与城镇布局关系、污水排放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说明拟建场址的合理性与缺乏之处,以及需采取的针对性技术方案等内容。
2.3垃圾收运系统
〔1〕说明垃圾收运模式,包括垃圾收运量、运转方案,运输方式及运输路线,运输车辆选型及运力配置等。
〔2〕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对垃圾转运站选址的要求,说明垃圾转运站设计规模、选址结果、拟建场址特点;说明垃圾运转工艺方案,转运站平立面布置、主要工艺设备选型等。
〔3〕说明垃圾收集转运设备、车辆选用依据及结果,车辆、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2.4总体堆肥工艺流程
2.4.1垃圾堆肥工艺流程
根据进场垃圾成份确定垃圾堆肥处理工艺流程,说明处理工艺特点、堆肥产品各到达的质量要求等;
2.4.2
垃圾堆肥厂主要技术参数
说明堆肥处理工艺各单元工艺设计参数,主要包括: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工艺控制条件及物料理化特性指标;堆肥产品质量指标等;
2.4.3物料平衡分析
进行综合物料平衡分析,绘制物料平衡图;说明各种原料及产物的数量、来源及去向、残渣处理方式等;
2.5堆肥厂工艺设计
按工艺流程顺序说明各工艺建构筑物设计尺寸、构造材料及工艺布置;工艺设备型号、台数、主要技术性能参数;非标设备设计,采用新技术的工艺原理特点等;
2.6设备布置及主要设备性能参数
说明堆肥处理各单元工艺流程,平立面布置、主要工艺设备选型等。
3.总图运输
说明堆肥厂总体布置方案及功能分区、竖向设计、绿化设计等;说明场内给排水及雨水排除措施;场内外道路设计标准、路面结构、起始位置等;给出总图技术经济指标。
4.公用工程
4.1建筑与结构
1〕建筑物定性设计、地质状况说明。
2〕说明生产工艺要求或使用功能确定的建筑平面布置、层数、层高、装修标准,以室内热工、通风、消防、节能所采取的措施。
3〕说明建筑物立面造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4〕主辅建构筑物的建筑面积及标准,屋面设计标准。
5〕建筑消防设计、抗震设计,防风、防雷击设计。
6〕说明构筑物结构选型、地基处理及根底形式,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的设置,为满足特殊使用要求的结构处理,主要结构材料的选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采用。
7〕根据建构筑物使用功能、生产需要确定的使用荷载、地基土的承载力设计值、抗震设防烈度等,说明对结构设计的特殊要求〔如抗浮、防水、防爆、防震、防蚀等〕。
4.2给排水设计
〔1〕管理区给排水设计。
〔2〕渗沥液处理系统设计。说明渗沥液处理规模、渗沥液水质指标及排放标准要求、处理工艺流程,平立面布置、主要工艺设备选型等。
〔3〕场外渗沥液输送管道工程设计。
4.3电气与通讯
1〕厂用电供配电范围、电源及电压等级、系统计算负荷〔应列出各设备负荷计算表,表中应明确功率因数、补偿设备数量、方式与结果〕;合理确定厂用变压器的技术规格及参数,说明进出线方式,安装位置及方式,明确系统运行方式。
2〕电气传动应说明主辅设备配套电机的传动方式。电气自动控制须说明控制模式,控制系统的构成,信号采集、处理、传输方式;说明系统数据通讯方式,明确设备操作方式。
3〕厂区室外内电缆敷设。说明电气照明的工作照明、事故照明电源、电压及配置方案。明确电气防雷接地措施及装置,防爆要求。
4〕说明电气消防供配电的电源、电压等级、供电回路。电缆符合消防要求的材质选择,敷设方式,消防应急照明器具的选型、布置方案等。
5〕说明电气传动及控制设备布置方案,电气主要设备选型、技术规格及参数。
6〕说明通讯设计范围,内容包括行政及调度
系统、无线对讲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配置方案,主要设备选型,主要设备技术规格及参数。说明通信电缆的敷设方案。
4.4
通风空调
1〕设计范围、气象资料。
2〕通风系统应说明:需要通风的房间或部位,通风系统的形式和换气次数;通风设备选择,通风管道规格、材质及采用,防噪措施,防火技术措施。
3〕采暖空调系统设计中应说明:需要调节的房间及冷、暖负荷;空调设备选择,冷凝水排水措施,防火技术措施。
5.工程组织实施方案
说明工程总体实施进度安排。
6.企业组织与运行管理
1〕说明垃圾堆肥厂企业组织、生产班制与劳动定员,人员培训方案等;
2〕说明垃圾堆肥厂运行管理中应遵循的工艺操作条件,以及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3〕说明应急处理方案,包括机械设备故障、垃圾量突增等情况下的对策;沼气爆炸、渗沥液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等。
7.环境保护
1〕根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要求,说明垃圾燃烧发电厂环境现状,主要污染源来源及参数,有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源来源及参数。
2〕治理措施的:主要包括:垃圾收过程中降尘除臭、工业废水处理措施、生活废水处理措施、渗沥液处理措施;噪声治理措施、飞灰固化措施,废渣综合利用措施,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3〕环保预防及处理达标情况与现行的环保标准的分析、比拟,给出结论及建议。
4〕垃圾燃烧发电厂建设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污染源的防止,治理措施;预防及处理后达标情况与现行环保标准的分析、比拟并给出结论及建议。
5〕环境监测设施设置及运行过程中的环境监测方案。
6〕环保管理机构、环保投资等。
8.消防
1〕根据工程特点说明火灾危险性等级,各专业设计采取的消防措施,包括总图、工艺、电力、电气、电讯、给排水、暖通、建筑、结构等专业采取消防措施、消防系统的配置、消防设备的数量、规格及主要技术参数,消防材料的数量、规格及主要技术参数。
2〕消防平安预警系统的描述、消防标志的设置方案、疏散措施。
3〕消防管理机构设置、消防设施投资等。
9.节能
1〕垃圾燃烧发电厂用能环节简介,设计处理规模下全厂能源平衡、消耗的原燃料〔水、电、气、油等〕等。
2〕耗能环节分析,全厂生产工序的能耗分析,生活设施的能耗分析。
3〕全厂能耗指标分析;全厂耗能与现行节能标准的分析、比拟,给出结论及建议。
4〕说明主要节能措施;全厂主要耗能系统节能措施、节能设备、材料的选型标准、数量,规格及主要参数。
5〕能源计量系统及管理机构。
10.劳动保护与职业卫生
1〕分析可能产生的平安隐患,职业危险、危害因素。
2〕平安卫生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平安标志、防坠落、机械伤害、烫伤的措施;防止灰尘、毒危害的主要设备设施;防寒、防暑、防潮、防振、防噪声等所采取的措施
3〕劳动平安卫生机构设置及设备、人员配置情况
4〕专用投资概算
5〕预期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1.对下阶段设计要求
说明本阶段设计遗留的问题,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及要求。
12.主要设备材料汇总表
设计图纸
1.处理厂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图、交通流量分析图、绿化布置图
图中应反映出各建构筑物、主要工艺设备、道路、各种管、渠的位置〔管道布置可单独绘制成图〕及绿化景观示意。标注主要控制点坐标,主要建构筑物、工艺设备的主要尺寸、相对位置和地面标高,场内道路坡度等;列出建构筑物一览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图例及有关说明等。
2.总工艺流程图、全面性热力系统图、工艺平面布置图、立面图、剖面图
图中应反映处理厂各工艺单元及工艺设备间的流程关系,以及各种物料平衡关系;应标注设备编号、各种物料流量及流向;主要工艺设备平面定位尺寸、外廓尺寸;主要设备及连接管道的标高;工艺管道管径、位置及标高,3.各工艺单元工艺流程图
图中应反映各工艺单元中工艺设备间的流程关系,以及各种物料平衡关系;应标注设备编号、各种物料流量及流向;
4.各工艺单元平、立面布置图
图中应标注工艺设备平面定位尺寸、外廓尺寸;设备及主要连接管道的标高;工艺管道管径、位置及标高,并列出主要设备材料明细表〔应含主要性能规格参数〕;
5.给排水专业设计图应包括:
水量平衡图、室外给排水管网布置图,室、内外消防给排水系统图,厂区生活设施给排水管道布置图。
图中应明确表示全厂生产、生活、消防各系统设备间水量平衡工况参数;,应标注设备编号、介质流量及流向;主要给排水设备平面定位尺寸、外廓尺寸;主要设备及连接管道的标高;给排水管道与场地、相关建构物、设备间的平立面尺寸、管径、位置及标高,6.暖通专业设计图应包括:垃圾接收大厅风幕机布置图、垃圾贮坑屋顶事故风机布置图、渗沥液收集设施通风设施布置图、电缆夹层通风机布置图;地磅房、垃圾吊车控制室、配电室、实验室、中央控制室空调设备布置图。
图中应明确表示设备位置、名称、符号及型号规格技术参数、通风管道管径、材质布置,列出主要设备表、材料表。
7.电气、电讯专业设计图应包括:厂用电供配电系统图、生活区域供配电系统图、传动系统电气接线图、电气设备布置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工业电视监控图。
图中应明确表示设备位置、名称、符号及型号规格技术参数、供配电、电气控制接线原理、方式,明确电缆规格型号、电缆布置。列出主要设备表、材料表。
8.自动控制仪表系统图应包括:微机硬件配置图,堆肥过程检测及控制流程图。
图中应明确表示设备位置、名称、符号及型号规格技术参数、仪表测检及控制接线原理、方式;明确电缆规格型号、电缆布置。列出主要设备表、材料表。
9.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图
5.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查 篇五
各市住房和城乡建委(建设局)、省直有关部门:
根据2010年12月1日实施的《山东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的规定,为做好我省大中型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工作,我们制定了《山东省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山东省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实施细则
山东省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大中型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批、审查管理,规范审批、审查程序,提高工程质量,节约投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山东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及其相关活动的部门和单位,均须遵守本细则。
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初步设计是指有关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进一步认证项目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编制设计文件以便取得最大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的基本建设活动过程。
第四条 凡是中型及以上的建设工程,均应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技术复杂、政府投资或者备案立项的小型建设项目和利用世行贷款、亚行贷款、国债资金的小型建设项目应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分期建设的按立项核准及规划审批等相关文件确定;其中技术简单的小型建设项目可以方案设计代替初步设计文件。
建设工程项目具体划分标准按照现行国家建设项目设计规模划分标准执行。
第五条 各级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管理工作。初步设计实行分级审查管理制度。
省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下列项目初步设计审批、审查与管理:
(一)审批政府投资或者备案立项的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文件;
(二)审批管理市政工程:利用世行贷款、亚行贷款、国债资金的建设项目;大中型城市供水、排水、煤气、供热、道路、桥梁、地铁、垃圾处理等市政工程。
(三)审查管理建筑工程:单体在8万平方米以上、高度超过100米的民用建筑工程;超限建筑工程;大型公共建筑(含地下空间)工程。其他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由各设区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批、审查管理。具体管理细则由设区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六条 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原则
(一)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规划、用地、环保、消防、人防、抗震、卫生、绿化和节能等要求和批复。
(二)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颁布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美观耐久、资源综合利用。
(三)积极采用经过法定部门鉴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四)合理编制工程总概算。
第七条 建设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山东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向省或者设区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初步设计审查。需报省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审批的,设区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建设单位申请和相关材料后,以正式文件向省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初步设计审查申请,并转报相关材料。第八条 建设单位申请初步设计审查,应当提交下列材料(材料份数视审查会议实际需要而定):
(一)申请文件。
(二)有关部门批准文件。主要包括:
1、项目立项批准文件;
2、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有关规划设计要点、建筑单体设计方案的批准文件;
3、建设用地批准文件;
4、环保、消防、人防、安全生产、卫生防疫等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涉及地震安全、矿产、航空管制、地铁、风景名胜、航道通航等方面的,须提供相关部门的审查意见。
5、供水、供电、固体废弃物处置、燃气、热力、通信等相关协议。
(三)技术文件。主要包括:
1、拟建设场地达到初步勘察深度以上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超限高层或特殊工程应按国家规定提交专项审查批复文件复印件(验原件);
3、工程初步设计文件(说明书、图纸、相关计算书及设计概算等)。
(四)上述全部文件(含扫描文件)的电子文件。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
第九条 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内容和深度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其中建筑工程应当按照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执行;其他行业工程按照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可以参照相近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初步设计审查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初步设计的主要指标是否符合投资立项、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生产、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复要求,设计单位是否严格执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
(二)各有关专业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的执行情况,重点是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的执行情况;
(三)是否满足国家规定的有关初步设计阶段的深度要求;
(四)有关专业重大技术方案是否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是否安全、可靠;
(五)初步设计文件是否满足编制施工招标文件、主要设备材料订货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
(六)初步设计内容是否合理。主要包括:
1、各有关专业设计是否符合经济美观、安全实用、保护环境的要求;
2、工艺方案是否成熟、可靠,选用设备是否先进、合理,设计方案是否优化;
3、是否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土地、能源、水资源和材料;
4、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是否适用、可靠。
第十一条 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报送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符合相关条件的,由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按下列程序完成审查工作:
(一)省、设区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项目的规模、工艺、技术特点提出专家组组长及成员的推荐名单。专家组一般由相关专业的5名以上专家组成,遵守审查回避制度并兼顾就近聘请原则。
(二)至少在召开审查会议的5个工作日之前,将建设单位的申报材料送至专家组成员审阅。
(三)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由省、设区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相关部门、审查专家组成人员、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负责人及勘察设计单位的各相关专业负责人参加。会议主要议程:
1、踏勘工程场地
2、建设单位简要介绍建设工程背景与前期工作情况介绍
3、设计单位作初步设计文件编制介绍
4、分组审议,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质询
5、各专业组向会议提交审查意见
6、现场形成会议纪要并经会议确认
7、会议总结
(四)设计单位根据会议纪要补充、修改、完善初步设计文件,并报组织审查的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 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初步设计审查专家库,加强对其所建专家库及评审专家的管理,但不得以任何形式控制、干预或者影响评审专家的具体评审活动。
第十三条 经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修改合格的设计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做出书面批复。
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方式,应根据其建设规模、投资状况、重要程度确定。
(一)本细则第五条
(一)、(二)款项目,由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批复文件,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作为附件。
(二)其它项目以初步设计会议审查意见作为依据,形成并以正式文件印发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
初步设计批复文件应当对相关内容提出具体明确的意见。
第十四条 经审查不符合规定条件的,要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全面修改,提出修改内容的详细报告,由建设单位按申报程序重新申报审查。
第十五条 初步设计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由原勘察设计单位修改或经其书面同意,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勘察设计资质等级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修改;并由建设单位将调整、修改后的初步设计报请原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重新审查批准。其中,涉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规模等主要内容的调整,还须经原项目立项及有关部门同意后,再办理有关调整初步设计审查的批复手续。
第十六条 有关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初步设计从严把关,不得越权、超计划规模审批工程初步设计。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省基本建设程序,并对申请资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负责。对应进行初步设计审查而未报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有关部门和单位不得办理施工图审查和施工许可等手续。对未经建设行政有关部门做出初步设计批复的,设计单位不得出具施工图图纸。
第十八条 有关部门或单位从事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及相关活动违反有关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山东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6.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查 篇六
第一章设计参数
1.1
设计规模
日处理垃圾渗滤液720m3,小时处理量30m3/h。
1.2设计原水水质
表1-1
单位:毫克/升(pH除外)
项目
CODcr
BOD5
PH
SS
NH3-N
浓度
4500
2000
8.3
10260
1800
1.3
设计出水水质
表1-2
单位:毫克/升(pH除外)
项目
CODcr
BOD5
pH
SS
NH3-N
限值
≤200
≤100
6~9
≤300
第二章
污水处理站设计原则
2.1
污水处理设计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使设计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标准。
(2)综合考虑废水水质、水量随季节性变化的特征,选用的工艺流程技术先进、稳妥可靠、经济合理、运转灵活、安全适用。
(3)污水处理站总平面布置力求紧凑,减少占地和投资。
(4)妥善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其他栅渣、沉淀物,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5)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自动控制,力求管理方便、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劳动强度。
(6)污水处理设备,要求采用技术成熟、高效率低能耗、运行可靠的产品,部分关键设备可考虑从国外知名品牌。
(7)优化处理工艺,减少投加药剂量,节约运行成本。
(8)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界定条件进行设计,适应项目实际情况要求。
(9)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把污水处理站设计成一个花园式的处理厂,绿化面积超过40%。
2.2
污泥处理设计原则
(1)根据污水处理工艺,按其产生的污泥量、污泥性质,结合自然环境及处置条件选用符合实际的污泥处理工艺。
(2)采用合适的脱水、浓缩方法,脱水后送填埋场填埋。
(3)妥善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垃圾、沉砂和污泥,避免二次污染。
第三章
渗滤液处理工艺
3.1工艺流程
针对本工程垃圾渗滤液水质特点,经精心计算,优化设计,本初设方案选用的处理流程图(见下页)。
3.2工艺流程简述
垃圾填埋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经专用的收集管道汇入调节池,调节池前设细格栅,对渗滤液中的部分颗粒物质进行过滤,渗滤液在调节池中得到均质均量。从调节池中流出的污水经提升泵提升至混凝沉淀池,在混凝沉淀池加混凝剂和絮凝剂,使SS得到大量的去除。混凝沉淀池出水进入氨氮吹脱池,将pH调制碱性,并控制一定的温度,可以使氨氮去除率达到较高水平。出水需调节pH值至6.5~7.8,然后进入UASB厌氧反应器。污水经UASB厌氧反应器厌氧处理后,进入A/O反应器。A/O生物接触氧化池充分实现去除有机物和脱氮的功能。MBR系统内置于A/O池后,MBR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
UASB厌氧反应器、A/O生物接触氧化池产生的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他,经浓缩处理后的污泥由螺杆泵统一送到填埋区填埋。浓缩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
第四章
主要构筑物、设备工艺技术参数
4.1
细格栅
水量总变化系数KZ为2.1,设计水量为30/3600*2.1=0.0174m/s。
栅条间隙取e=1mm,安装倾角а=75度,栅前水深h=0.5m,过栅流速v=0.9m/s。
栅条数n==38条
栅槽有效宽度:B=S(n-1)+en=0.01*37+0.001*38=0.408m,取0.41m,栅槽宽度取0.5m。
过栅水头损失:=0.385m
栅槽高度:H=h+h1+h2=0.5+0.385+0.3=1.185m,其中h2为栅前渠道超高,取0.3m。
栅槽总长度:L=l1+l2+1.0+0.5+,l1=,l2=。
其中,l1——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m。
l2——栅槽与出水渠连接渠的渐缩长度,m。
H1——栅前槽高,m,——进水渠展开角,一般用
B1——进水渠道宽度,m,这里取0.3m。
则,L=++1.0+0.5+=++1.5+≈2.13m
设计格栅渠尺寸:2.13*0.5*1.185m。
4.2
调节池
4.2.1
调节池
停留时间:48h
池体尺寸:12*12*10.5m,有效水深10m。数量:1座。
4.2.2
潜水搅拌机
1台,直径:10m
4.2.3
提升泵:
流量:35m3/h
扬程:20m
数量:2台(1用1备)
4.3两级混凝沉淀池
混凝沉淀设计两级,两级相同。每级设计如下:
4.3.1反应区
添加药剂:PFS、PAM、PAC
接触时间:60min
V=30*1=30m3
反应区分三格,每格尺寸2.0*3.5*2.2m,有效水深1.8m。
三格每格添加一种药剂,每种药剂接触时间为60*(2.0*3.5*1.8)/30=28min
4.3.2沉淀区
采用竖流沉淀池。
参数选取:
中心管流速ν0:20mm/s
中心管面积f1:q/ν0=0.42m2
中心管直径d1:0.73m
污水在沉淀区上升流速ν:0.5mm/s
沉淀时间:2h
沉淀池有效高度:h=3600*0.0005*2=3.6m
间隙流出速度ν1:30mm/s
中心管到反射板之间的间隙高度:q/(ν1*π*d1)=0.09m
缓冲层高:0.4m
沉淀池面积f2:q/ν=30/3600/0.0005=16.67m2
沉淀池面积A:f1+f2=17.09m2
沉淀池直径D:4.67m
污泥斗:倾斜角取60度,截头直径0.2m
污泥斗高度:(D-0.2)/2*tan60=3.87m
沉淀池总高度:0.3+3.6+0.09+0.3+3.87=8.16m
4.4吹脱塔
4.4.1进水pH调节池
停留时间:1h,将pH调制11左右。
直径3.6m,有效深度3m,超高0.5m。
潜水搅拌机:
直径:1.5m
加药:CaO
加药泵:1台。
提升泵:流量:30m3/h,扬程:10m,数量:2台(1用1备)
4.4.2吹脱塔
吹脱塔是利用吹脱去除水中的氨氮,在塔体重,使气液相互接触,使水中的游离氨分子穿过气液界面向气体转移,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要想使更多的氨被吹脱出来,必须使游离氨的量增加,则必须将进入吹脱塔的pH调制碱性,所以在进入吹脱塔之前将pH调制11。吹脱塔内水从塔顶送入,向下喷淋,空气从塔底送入。
设计参数:设计淋水密度为100m3/m2.d,汽水比为2500m3/m3。
设计计算:
(1)
吹脱塔截面积=设计流量/设计淋水密度=7.2m2
(2)
吹脱塔直径=3m
(3)
空气量=30*2500/3600=21m3/s
(4)
填料高度:采用填料高度5m,考虑安全系数1.5,填料高度为7.5m。
4.4.3出水pH调节池
停留时间:1h,将pH将至8左右。
直径3.6m,有效深度3m,超高0.5m。
潜水搅拌机:直径:1.5m
加药:盐酸或硫酸。
加药泵:1台。
4.5
UASB厌氧反应器
4.5.1
UASB厌氧反应器
有效容积计算:
采用颗粒污泥,设计容积负荷:NV=6kgCOD/m3.d
预计去除率80%
有效容积:设计流量*(进水COD-出水COD)/容积负荷=432m3
设置有效高度为4m,两座,则有效面积为432/2/4=54m2。设置长宽比为2:1,则长和宽分别为:10.4m、5.2m。
顶隙约为总体积的10%,则有效高度为总高度的90%,总高度为:4/0.9≈4.45m。
设计尺寸:10.4×5.2×4.45m。
结构:钢砼。
数量:
2座。
水力停留时间:16h。
三相分离器。
4.5.2沼气回收利用系统
阻火柜:2套
脱硫器:1套
储气罐:按每去除1kgCOD产生0.5m3沼气计算,每天沼气产量为4.5*30*24*0.5=1152m3,按0.5d储气量设计储气罐,每套290m3,2套。
气水分离器:1套。
沼气、油两用锅炉:
1台
4.6缺氧接触氧化池
缺氧池停留时间按1.2d设计。
有效池容为:30*1.2*24=864m3
设计尺寸:10*10*9m。
4.7好氧接触氧化池
1.按脱氮计算:(氨氮吹脱去除率按80%计算)
好氧接触氧化池进水氨氮浓度约为360mg/l,氨氮去除率按90%设计,则出水氨氮浓度为36mg/l。其中凯氏氮浓度和氨氮浓度的比例约为0.6:1。设计填料容积负荷MN为0.7kgTKN/(m3填料.d),选择悬挂填充,填充率为50%。
则好氧接触氧化池的有效容积为:
=1064.7m3
取1065m3
停留时间:=1.48d
2.按去除有机物计算:
UASB出水BOD5按800mg/l,好氧池设计去除率90%,则出水BOD5为80mg/l。设计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为2kgBOD5/(m3填料.d),悬挂填充率为50%。
则好氧池有效容积为:=518.4m3。
二者相比按脱氮所需池容更大,因此取好氧接触氧化池有效容积为1065m3。
设计尺寸:10*10*11m,有效高度10.65m。
混合液回流比:300%。
混合液回流泵:1台,100m3/h。
曝气机1台。
4.8
MBR膜池
1.池容计算
设计进出水BOD5分别为200mg/l、10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泥负荷0.1kgBOD5/(kgMLSS.d),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为8000mg/l。
则MBR有效容积为:
=128.6m3
取值130m3
设计尺寸:5.0*5.0*6.0m。
4.9
污泥浓缩池
污泥的产生主要在混凝沉淀池和生物反应池后,生物反应UASB产生的污泥量,MBR产生的污泥量极少。
4.9.1混凝沉淀池污泥量计算
P2——污泥含水率,取95%。
=138.24m3/d
≈6m3/h
4.9.2
UASB污泥量计算
(1)反应器中污泥总量计算
厌氧污泥平均浓度按15VSS/l,则污泥总量为:427*15=6405kg/d
(2)
产泥量计算
污泥产量取0.08kgVSS/kgCOD,进水COD浓度4500mg/l,去除率70%,污泥含水率为98%,污泥浓度为1000kg/m3。
产泥量为:0.08*30*24*4.5*0.7=181.44kg。
则污泥产量为:181.44/(1000*(1-0.98))=9.1m3/d≈0.38m3/h。
4.9.3MBR污泥量计算
因进水COD很小,MBR污泥量产生量可基本忽略。
4.9.2污泥浓缩池设计
设计浓缩时间6h,则浓缩池池容为:6*(6+0.38)=38.28m3
设计有效池容40m3
C0取96%,污泥固体通量采用40kg/m2.d。
则,浓缩池面积为:S==14.7m2
(二)浓缩池直径
D==4.33m
(三)浓缩池深度
浓缩时间t:6h
有效高度h2===2.51m
设超高h1=0.3m,缓冲层高h3=0.3m,池底坡度1/20,污泥斗上底池径2.0m,下底池径1.0m,则池底坡度造成的深度h4为:h4==0.058m
污泥斗高度h5:=0.71m
则浓缩池深度为:H=h1+h2+h3+h4+h5=0.3+2.51+0.3+0.058+0.71=3.878m。
7.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查 篇七
城市道路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 供城市内交通运输、行人使用以及敷设地下市政管线的交通走廊, 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
交通工程设计, 尤其是交叉口设计, 是城市道路初步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交通工程设计的优劣, 直接影响道路使用功能的发挥。本文立足初步设计评审工作中发现的各类交通工程设计问题, 运用交通工程设计原理, 提出具体解决方法, 为道路工程初步设计及评审工作提供参考。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交通工程设计的目的是合理组织道路上机动车、行人的交通流, 尤其是交叉口处的交通组织, 使其能够快速安全的通过交叉口。交通工程设计通过对道路空间及通行时间进行优化设计, 明确道路上机动车系统、慢车及行人系统的通行秩序, 使道路上尤其是交叉口的交通流能够有序、快速和安全的通过, 降低交叉口不同方向交通流、不同类别交通流的矛盾及冲突点, 以提高整个道路系统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交通设计是一个极为重要, 却又容易被人忽视的环节, 初步设计评审过程中合理运用交通设计原理, 能够改善道路工程的交通安全状况,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避免道路建成后出现各式各样的交通问题。
2 交叉口设计原理
道路平面交叉按几何形状可分为十字形、T形、Y形、X形、多叉形、错位及环形交叉口等。在道路平面设计中由于受各种控制因素制约, 道路平面交叉口不可能全部为规则的十字形或T字形等, 异形路口的渠化设计对交通秩序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 不同的交叉口类型对应不同的路口渠化方式。
首先, 平面交叉口机动车道应根据交通量预测、道路等级、交叉口所处的区域位置及用地条件合理确定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合理确定直行及左右转车道数量, 并根据路口转向交通量、道路红线宽度确定是否设置专左、专右车道等。
其次, 应根据相交道路、交通量预测等级就交通流向、用地条件等进行交通组织设计, 交通组织设计遵循人车分离、各行其道的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理念, 确保安全畅通和减少延误。
平面交叉口机动车道可采用专左、专右车道, 以提高路口转向交通效率, 避免交通流冲突。设置专左、专右车道的路口一般应在红线范围内进行路口渠化, 包括进口道展宽和出口道展宽。同时考虑进口道中线偏移、压缩进口道中央分隔带宽度等方式。在道路红线较窄的路口, 在保证人行道有效宽度的基础上, 可考虑适当压缩人行道以进行路口渠化展宽。灯控路口进口道车道数应大于上游路段的车道数, 出口道车道数应与上游各进口道同一信号相位流入的最大进出口车道数相匹配。
3 初步设计评审中交通设计案例分析
本文列举了在道路工程初步设计评审过程中的一些案例, 运用交通设计原理进行分析, 提出解决方案, 使得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更加完善。
3. 1 案例一
主要道路路口车道数量设置不足, 影响通行效率。1) 工程概括。大兴区龙发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 红线宽度为40 m。道路横断面采用三幅路形式: 中间路面全宽16 m, 机动车道两上两下, 两侧机非隔离带各宽2. 5 m, 两侧非机动车道各宽5 m, 两侧人行步道各宽4. 5 m。2) 交通工程存在问题。龙发路标准路段为两上两下, 龙发路与龙江路路口设计中, 设置了一条左转车道、一条直行车道和一条右转车道。该路口处直行车道数量小于路段直行车道数量, 导致路口通行能力降低, 影响通行效率。3) 具体解决方案。该路口设计虽然满足交通工程设计原理中“划分左转、右转专用车道, 使车辆各行其道, 减少相互干扰”的设计理念, 但路口处渠化设计存在直行车道数量减少的问题, 导致路口通行能力下降。由于该路口红线宽度限制, 直接增加一条直行车道较为困难。因此, 为保证路口通行能力, 重新进行路口标线设计, 右转车道调整为直带右, 保证两条直行车道数量, 提高路口通行能力。
3. 2 案例二
道路沿线小路口较多, 影响主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1) 工程概括。大兴区后査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 红线宽度为40 m。道路横断面采用三幅路形式: 中间路面全宽16 m, 机动车道两上两下, 两侧机非隔离带各宽2. 5 m, 两侧非机动车道各宽5 m, 两侧人行步道各宽4. 5 m。2) 交通工程存在问题。该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中道路北侧局部段现状开口较多, 影响道路通行效率, 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个别丁字路口处存在小路口, 交通组织混乱。3) 具体解决方案。根据交通设计中“分隔车流, 使车辆在交叉口的固定区域内通行, 减少冲突”原理, 对道路沿线现况及规划单位进出开口的交通组织与非机动车道的关系进行统筹考虑, 消除主要灯控路口处开口, 同时将开口较多段非机动车道变为辅路, 采用机非隔离带进行分隔, 并集中设置进出口。
3. 3 案例三
路口渠化设计影响交通安全。1) 工程概括。丰台区青龙湖5 号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 道路红线宽50 m。该道路横断面采用三幅路形式: 中央隔离带宽6 m, 两侧路面各宽14 m; 机动车道三上三下, 机非混行; 两侧人行道各宽4 m; 两侧绿化带各宽4 m ( 其中长青路以北段施工中线向东偏移4 m, 西侧绿化带宽为8 m) 。2) 交通工程存在问题。为减少道路西侧树木伐移, 青龙湖5 号路 ( 长青路以北段) 施工中线向东偏移4 m, 因此该道路与青龙湖12 号路相交路口出路口段采用压缩中央分隔带方式进行渠化, 导致内侧车道 ( 即快车道) 需要向右侧并线进入直行车道, 同时渐变段长度过短, 路口设计存在安全隐患。3) 具体解决方案。交叉口交通设计原理中进口处设置专左车道时, 一般采用压缩中央隔离的方式, 本工程交叉路口受施工中线东偏影响, 未按常规路口渠化进行设计, 但出口处渠化方案存在安全隐患。为消除隐患, 建议设计单位将该路段中央分隔带由原6 m统一压缩为2. 5 m, 取消原中央分隔带渐变, 消除安全隐患。
上述案例仅仅对评审过程中发现的交通工程设计个别问题进行了分析, 根据交通工程设计原理提出具体解决办法, 而交通工程设计需要全面分析对其他方面如平、纵、横设计的影响, 需分析周边现状情况、交通构成及交通需求情况等, 不能仅从单一方面评价交通设计的优劣, 因而需要全面了解工程情况, 在满足相关规范、规定及交通安全等前提下, 对交通工程设计提出中肯且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评价意见。
4 结语
城市道路交通问题错综复杂, 交通设计很大程度上反映城市道路使用功能的使用效果。城市道路初步设计审查是规划部门对道路工程项目技术层面的把关, 更要充分发挥交通工程设计及原理在初步设计审查阶段的作用, 进一步优化交通工程设计。同时, 要全力推进交通设计评价工作, 不断提高交通评价水平, 发挥其作用, 需要对城市交通现况进行反省与再认识, 需要对现有交通设计进行全面规范化管理。
为此, 从政策法规层面建章立制, 细分交通设施规划、设计流程, 完善健全城市道路初步设计审查机制, 推动交通设计工作的科学规范开展, 是提升道路设计的基础, 是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保障城市交通系统有序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 是改善城市交通现状、优化城市交通环境的重要举措。科学的交通设计工作必将有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道路功能, 创造良好的交通出行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武宏.交通工程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0.
[2]CJJ 152—2010,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S].
[3]CJJ 37—201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S].
[4]北京市地标DB 11/1116—2014, 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规范[S].
8.岩土工程监理工作初步探讨 篇八
关键词:岩土工程;工程监理;岩土施工技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岩土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岩土工程管理逐渐被各单位重视,岩土监理单位也随之发展起来。但是在我省,建筑工程中岩土工程监理却始终隶属于建筑工程监理,导致岩土工程监理系统始终得不到深入的发展,并且施工过程中监理方式以及监理程序模糊不清,监理技术和质量控制的手段不一致,并且相关监理部门执行力度不够,总体监理效果不明显。本文将从介绍岩土工程监理技术的现状、岩土工程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岩土工程监理技术、深入分析监理方法四方面入手,对岩土工程监理技术方法进行简单讨论。
1 岩土工程监理技术的涵义
我国岩土工程监理工作是由于在进行普通建设监理工作中,遇到了岩土工程的问题,所以才开始对岩土工程项目进行研发,但是由于岩土工程监理行业发展时间较短,所以在各方面机制上并不成熟。由于各单位对于该项目并不重视,所以相关工作人员比较少,目前我国只是在岩土工程施工监理方面有具体施工制度,但是在岩土工程勘察以及基本上设计上,并没有进行相应监理。
岩土工程监理也被称之为岩土工程咨询,包括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监测的监理,以及各种岩土工程施工的监理。目前国内研究相关课题的专家并不多,所以尚未对其形成清悉的概念。我国勘察大师林宗元曾经从广义上对岩土工程监理进行了阐述,从总体上说,可以总结为按照法律法规上规定的技术与标准,利用组织技术、经济等措施,对岩土工程整体参与者进行协调约束,保证岩土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目的。
岩土工程主要涉及地面以下的部分,工作中主要包括勘察、设计、监测以及各种岩土工程施工如边坡、滑坡治理、地基基础处理,并且需要以为地面以上建筑组织服务为目的。岩土工程监理的主要工作目的是保证岩土工程的正确性可靠性以及经济型。并且岩土工程与地面以上的工程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具有一定隐蔽性、较高的复杂性、风险性、实效性、独立性以及高度综合性。
2 岩土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岩土工程监理工作在运行中存在许多问题,从相关记录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已经独立注册的岩土工程监理行业单位十分稀少,大部分从事相关工作的单位都使用建设监理单位的名称掩盖了自身特性,这点在我省的岩土工程监理工作更明显,大多数的岩土工程监理并不介入,或者只是在岩土工程施工阶段介入。土建行业近年来发展过快,土建市场工作人员素质水平有较大差异,并且真正从事岩土工程专业的工程师十分稀少,大多并不具备岩土工程方面的相关知识。
对于贵州省来说,岩土工程从业人员中注册岩土工程师的比例非常低,而岩土监理工作相关人员,拥有岩土工程师资格的基本没有,目前从事岩土监理的工程师,大部分都是土木工程出身。业内对于岩土工程监理工程师师的要求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随意性比较强,行业整体缺乏专业性以及针对性。部分企业为了节省资金,会聘请一些从事过相关工作的非职业人员对工程进行监理,在工程完工后,将其抽调到其他部分。但是岩土工程监理本身是一门涵盖知识面十分广阔的学科,想要出色的完成相关任务必须熟练掌握土力学、岩体学、经济学等多项知识,但是现在所谓的“岩土工程监理人员”均不具备上述资格。
3 岩土工程监理技术方法及其探讨
笔者根据岩土工程自身监理特点,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以及当前我省岩土工程工作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对岩土工程监理在岩土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初步讨论。
3.1 岩土工程监理方法讨论及实施
对于岩土施工而言,应当按照相关监理规范上的规定,对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资金投资进行控制,与此同时,必须对信息管理、开发合同管理、以及组织管理进行协调。对于岩土工程全过程中,要针对岩土工程自身特性、从勘察、设计、施工各阶段,结合组织、经济、合同等诸多方面,制定出妥善的监理方案。
3.2 加强责任权限
勘察工作在工程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所以监理部门必须对其高度重视,确保勘察准确性与可靠性。监理项目一经开展,必须第一时间组织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到该区域中最完善的地质资料,并且要对相关报告进行审核与分析。
3.3 岩土工程设计阶段监理工作
对于岩土工程来说,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是一个特殊监理阶段,并且,由于岩土工程的最大特点,即信息化施工特点,监理部门应在设计方案阶段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在施工阶段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提出相关改进措施,经过实际工作确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3.4 施工监理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与常规建筑施工监理无太大区别,施工过程中的建设工程监理程序大致为;质量控制检查程序、质量缺陷程序、是个处理程序、监理试验相关程序等一些细小程序,均为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工作流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岩土工程信息化施工特点,其控制内容、对于控制点的设置、以及控制措施采用等方面都需要通过岩土工程监理特点以及工程勘察情况来定夺。
4 结束语
目前我国土建市场人员素质差别较大,人工市场中真正的岩土工程专业的工程师人数过少。因为具体岩土工程监理工作,不仅需要监理工程师,同时也需要岩土工程师,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备极高的岩土知识,并且还要有比较丰富的管理知识以及管理经验。所以在进行从业资格证认定的阶段,应考虑增加岩土工程的知识,并着重岩土工程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在工程实践中尽量采用岩土专业的工程师进行岩土工程的监理工作,以满足岩土工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明玉,黄伟义,王建亲.大直径灌注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技术探讨[J].勘察科技学报,2012(50):55~57.
[2]彭升.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安全与对策[J].水运工程,2012,(6):60~62
[3]刘伟平,扶名福等.大直径挖孔扩底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J].南吕大学学报,2013,(3).
[4]边绪杰.建筑工程程投资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与预算,2011,(2):98~128.
[5]KTer zaghi To the participants of there search conference on shear strength of cohesivesolis at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Research Conference on Shear Strength of CohesiveSoils.
[6]孫跃东.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十)执业资格考试莲础考试复习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68~108.
[7]徐敏,童小尔.挖孔嵌岩短桩承载特性能研究[C].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十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2,(7):53~89.
[8]LiDH.ANewMethodforIntegrityTestingofPiles,SelectedWorks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Special Volume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Golden Jubilee of ISSMFE[M].China BuildingIndustryPress:ChineseSocietyforSoilMechanicsandFoundationEngineering,2012:126~148.
【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推荐阅读:
工程初步设计文件10-20
大桥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议致词09-08
项目初步移交方案09-17
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流程07-02
工程项目设计管理制度10-15
工程项目建设建设监理组织及设计监理06-20
工程项目督察06-22
石化工程项目09-08
项目工程合同管理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