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输血的护理

2024-10-30

成分输血的护理(共12篇)

1.成分输血的护理 篇一

成分输血护理技术

成分输血就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 将血液中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 分别制成高浓度, 高纯度的制品 , 然后再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 采用缺什么, 补什么的原则, 很容易达到一个有效的治疗剂量, 使输血更加有针对性。成分输血是安全输血的重要措施。护理人员在输血过程中, 若能正确, 安全, 有效的顺利实施, 可达到预期的目的, 否则就会给患者增添新的痛苦, 乃至危及生命, 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加强输血的护理。

1、血源特征 1、1 新鲜冰冻血浆(FFP)。临床上新鲜血浆立即放入-50℃的具有风冷装置的速冻箱, 在最短的时间内冷冻血浆, 将完成速冻的血浆再放入-20℃以下冰箱内贮存, 使用前在37℃ 的恒温水浴箱内融化后, 等于新鲜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保持期为1年, 1年后为普通冰冻血浆, 保质期为5年。

1、2 悬浮红细胞。新鲜全血或保存不久的库血经离心或静置, 使红细胞下沉后, 将上层血浆分离出来, 剩下的红细胞和少量血浆即为悬浮红细胞。在4± 2℃冰箱内保存, 以ACD抗凝剂的红细胞有效期为21 d, 5 d 之内称为新鲜红细胞, 用CPD-A 抗凝剂的红细胞有效期为35 d, 10 d 之内为新鲜红细胞。

1、3浓缩血小板。在22 ± 2℃震荡条件下可保存24 h, 在4℃ 储存时。活性很快下降, 6 h 后大约仅有40% 存活, 12 h后仅有20%左右存活, 故储存血即使是新鲜血, 其中的血小板也难达到止血作用。特制的血小板保存袋在22 ±2℃ 震荡条件下可保存5 d, 应用二甲基亚砜作保护剂, 低温(-80℃)保存血小板近几年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使血小板的保存期达到半年。1、4 浓缩白细胞。在4℃ 条件下可保存24 h, 室温下保存不应超过8 h。

2、输血安全的护理 2、1输血前的护理:

输血前患者的心理护理。护士在输血前应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输血的目的, 重要性, 方法和输血中及输血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取得患者的合作, 为输血治疗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2、1、1 输血前要采血检测患者的甲肝、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同时按输血申请单要求逐项填写, 连同血样送输血科, 并与输血科人员一起校对并登记。2、1、2 输血前了解患者有无输血史及不良反应, 必要时, 遵医嘱给予抗组胺或者类固醇药物。2、1、3 熟练掌握输血原则, 是安全输血的关键。因此临床护士采配血样, 领血时, 应做到:(1)若患者正在进行输液, 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2)护士到输血科取血时, 应与输血科人员认真核对输血资料, 包括患者姓名, 病案号, 科室, 病房, 床号, 血型;献血者条形码, 血液编码, 血型, 血液容量, 血液种类, 采血日期, 有效期, 血袋及血袋标签完整性, 血液颜色有无异常, 有无溶血, 渗漏;交叉配血试验结果。2、1、4 了解患者体温, 脉搏, 血压, 呼吸及有无过敏史, 流产史, 死胎史, 是否查过Rh 血型和其它特殊血型, 并详细记录在输血护理单上, 并备好防治输血不良反应的药物等。2、1、5 输血静脉的选择。一般选用四肢浅表静脉, 可根据输血患者当前的具体情况而定, 输血器应选用带滤网的12~ 18号针头输注, 保证输血通畅。2、2 输血中的护理 2、2、1注意观察输血反应症状和体征。输血时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 输血反应多发生于输血后5 ~ 15 m in。常见症状: 倦怠感、背痛、发热、皮肤瘙痒、胸闷、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呕吐及沿输血静脉走行出现发热、疼痛、肿胀等。输血反应的体征: 颜面潮红, 紫绀, 出冷汗, 皮疹, 脉快而细弱, 脉律不齐, 血压下降以及休克等[ 4]。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 体征时,应立即停止输血, 迅速报告医生, 并将输血装置, 血袋等保锱下来, 连同相关表格、标签等一起送检, 以便查明原因。2、2、2 输血过程中禁止加入其它药液, 以免发生凝血或溶血。2、3 输血后的护理 2、3、1 由于输血穿刺针头粗, 故拔针后应压迫局部3 ~ 5min, 以防止出血, 如有出血倾向应适当延长时间, 直至不出血为止。2、3、2输血后数日至2周内有出现迟发性溶血反应的可能,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 生命体征的变化、血常规、尿的颜色、性质及量等, 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及时治疗。2、3、3 有些输血反应如: 疾病、感染等发病较晚, 护士应做好出院指导, 嘱患者定期来院检查。2、3、4 一次性输血器和注射器经毁形, 浸泡, 消毒后由专门机构回收集中处理。输血后的血袋及不良反应回报单, 一并送至输血科, 低温保留24 h, 再由指定人员回收焚烧处理。

2.成分输血的护理 篇二

关键词:妇产科,成分输血,输血反应,护理,预防措施

临床妇产科宫外孕破裂、产后大出血等均要快速、大量输血, 以此保证血容量, 然而在输血过程中, 经常出现一些输血不良反应, 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了巨大威胁[1]。所以在输血过程中, 不仅要保证血液供应充足, 还要加强护理工作。本文通过对本院妇产科120例输血患者的研究, 总结成分输血的不良反应, 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输血患者, 年龄23~45岁, 平均年龄 (35.0±3.3) 岁;妇科肿瘤58例, 病理妊娠22例, 妊娠合并症20例, 其他疾病20例。

1.2方法

1.2.1输血前护理按照医嘱采集患者交叉配血标本, 根据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完成采集, 并且仔细核对, 以免混淆。在血库中取血时, 需要和血库工作人员一起核对申请单、记录单、血袋标签等内容, 确保血液质量满足要求[2]。一名医护人员一次只能取一份血液制品。在取拿血液制品的时候, 一定要轻、稳, 以免震荡剧烈, 影响血液质量[3]。安排两名护士对患者基本信息予以核对, 在确认无误时, 按照医嘱进行无菌操作, 将血液制品输给患者。

1.2.2输血中护理①红细胞输注护理:在输注前, 反复颠倒血袋, 保证红细胞和添加剂混合均匀;在输注时, 可以不时晃动血袋, 保证红细胞悬起, 避免越输越慢。洗涤红细胞要尽快输注, 倘若不能及时输注, 需保存在4℃条件下, 时间为24 h。此外, 避免输血器和其他药物混合。在输注时, 需要使用带有过滤装置的输血器, 连续使用5 h后立即更换。因为一些血液成分会附着在过滤器上, 不仅对输注速度产生影响, 也会繁殖一些细菌, 导致血细胞遭到破坏, 析出纤维蛋白, 造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②血小板输注护理:在输注前, 对血袋予以轻轻晃动, 使其呈现云雾状, 不要大幅度晃动, 避免损伤血小板。随着保存时间的增加, 血小板功能逐渐下降, 为此, 当取出血小板之后应尽快使用。如果不能及时输注, 需保存在约22℃条件下, 并且每隔10 min予以晃动, 以免血小板聚集[4]。③血浆输注护理:在输注之前, 对其外观予以观察, 正常为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倘若颜色不对或伴有絮状物, 一定不要输注。对于融化后的新鲜冰冻血浆, 必须马上输注, 防止血浆蛋白变形、凝血因子失去活性。在新鲜冰冻血浆中, 除了含有血小板以外, 还有凝血因子, 其中Ⅴ、Ⅷ因子非常不稳定, 需要存放在-18℃的条件下, 这样才可以保证其活性。血浆输注速度不得超过5~10 ml/min, 倘若患者心肺功能正常, 可以在20 min内完成200 ml血浆的输注。④禁忌:在输血中, 除了加入生理盐水以外, 不要添加任何药物。因为药物会对血液渗透压、p H值等产生影响, 导致血液变性出现溶血现象。同时, 也会对输血不良反应产生一定的掩盖作用, 不利于患者康复。⑤输血速度:通常情况下, 输血速度控制在5~10 ml/min。在输血中, 应树立先慢后快的理念, 开始15 min内, 输血速度宜为2 ml/min, 之后对患者情况予以密切观察, 逐渐调节输血速度[5]。⑥成分输血顺序与比例:在患者同时输注全血与成分血时, 需要先输注成分血, 之后输注全血。在输注成分血时, 先输注血小板, 之后输注其他成分。在急性大量失血的情况下, 建议先按照1∶1的比例输注浓缩红细胞与新鲜冰冻血浆, 在必要的情况下, 增加输注血小板, 其比例为1∶1∶1。

2结果

120例患者中, 输血不良反应12例, 发生率为10.0%, 其中发热2例 (红细胞输血不良反应) , 溶血1例 (红细胞输血不良反应) , 过敏9例 (红细胞输血不良反应4例, 血浆输血不良反应4例, 血小板输血不良反应1例) 。

3讨论

成分输血是一种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成分输血中经常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发热反应及预防措施①在成分输血开始30 min内, 如果患者出现畏寒现象, 可能是发热前兆, 护理人员需要减小输注速度, 注意患者保暖以防受凉, 并且对患者体温变化予以监测。②当患者出现寒战、恶心、头痛等症状, 需立即停止输注, 并在患者足底放热水袋, 给予保暖。③当患者体温超过40℃时, 按照医嘱给予物理、药物降温, 并对患者体温变化予以密切监测, 每隔30 min测温1次, 一般以1℃/h的下降速度为宜[6]。④在患者汗多的情况下, 及时更换患者衣物、被褥, 防止患者受凉感冒, 并建议患者多喝水, 以免汗多虚脱。

3.2过敏反应及预防措施①当患者出现局部或全身瘙痒、荨麻疹等症状时, 减小输注速度, 并马上告知医生, 按照医嘱指导患者服用抗过敏药物。②针对喉咙水肿患者, 做好气管插管准备, 必要时进行高流量吸氧[7]。③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时, 马上停止输注, 按照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 ml, 对患者体征予以密切监测, 做好抢救准备。

3.3溶血反应及预防措施在患者输血开始几分钟内出现腰背疼痛、头胀等症状, 需马上停止输注, 告知医生, 确保静脉通路顺畅, 按照医嘱给予治疗。

总之, 在妇产科成分输血中, 加强输血护理, 重视输血不良反应预防措施的实施, 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确保输血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吕琳.妇产科成分输血的护理及预防输血反应的措施探讨.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5, 22 (z1) :56-57.

[2]李灿泉, 刘江平.分析成分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3, 24 (2) :81.

[3]张翠萍, 康丽丽.成分输血在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与输血护理探讨.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 (z1) :212.

[4]苗军.临床成分输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护理.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30) :217.

[5]冉慧玲.护理程序在成分输血中的应用.青海医药杂志, 2012, 42 (4) :44-45.

[6]陈美容, 华春燕, 李碧香, 等.成分血的临床应用与护理.全科护理, 2012, 10 (1) :22.

3.成分输血益处多 篇三

输血从实质上讲是一种组织细胞的移植,同其它器官移植一样,它也会发生各种排异反应。血液中几乎每一种成分都有它自己的血型,人类血型的表现型为1017种以上,因此可以说,世界上除了同卵双生的双胞胎以外,没有两个人的血型完全相同。临床输全血时一般只考虑最主要的红细胞成分的ABO系统及Rh系统血型。

据科学统计,需要输血的患者大约至少有80%以上只需要血液中的某一两种成分,如果输入全血治疗,患者很可能会发生许多免疫性的输血反应,如寒战、高烧、荨麻疹等,同时由于患者真正需要的血液成分所占比例很小,为了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就需要大量的全血,这无论是对患者还是捐血者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成分输血就能够避免这些弊病,做到病人缺什么补什么,不需要的成分尽量少输、不输。

例如,目前根治白血病的最好办法是骨髓移植。而骨髓移植的本质就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利用成分输血采集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就会使骨髓移植的过程大为简化。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过去主要靠输全血治疗,而全血中的血浆成分对患者不但没有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增加患者的心脏负担。如果改为输红细胞悬液治疗,这个问题就被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当然,成分输血的发展还有赖于采血技术的进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由电脑控制的血细胞分离机已能成功地从捐血者体内采集某一种血液成分。例如: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等,这种采血方式称为成分采血,也有人把它称为机器单采。目前使用这种方法最多的是单采血小板。采集时,供血者的血液经过血液分离机后,血小板成分被分离出来,而其他的血液成分又可以再次回输给供血者,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浪费。过去靠手工分离血小板至少需要从l 0个单位(200毫升为一单位)全血中提取才可满足临床一次治疗剂量,而机器单采血小板只需1个单位全血就可满足要求,因此又进一步减少了输血反应、免疫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的安全系数。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从治疗效果和输血副反应的角度上看,成分输血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输血方式,而机器单采的成分血优势更加显而易见。那么,成分采血对捐血者的身体健康究竟有无伤害呢?国内外统计的大量资料说明:一个健康人科学合理的捐献血液成分是不会影响他的健康的。美国方面的资料表明:血小板计数大于每升150×109个的正常健康人捐献一个治疗剂量的血小板,72小时后就可完全恢复到采血前状态。如果他愿意,每月可以捐献一次。

4.成分输血的护理 篇四

本组4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0-70岁者3例,47岁者1例,其中3例病人搭桥3根,1例病人搭桥5根。4例患者中回输自身血量250ml者2例,450ml者1例,600ml者1例。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例患者:王某,男,47岁,血型为rh(-)o型,术后回输自身血液600ml,未给予异体输血。4例患者在回输自身血过程中及输血后均未发生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及其它不良反应,均无因自身输血而导致的出血倾向和不明原因的发热反应。细菌学检查均为阴性。4位患者均在术后十天内平安出院。

2.操作配合

2.1.操作前准备

备齐用物:肝素生理盐水(肝素15,000单位/生理盐水500ml)附带滴注管道,血管钳两把,血液处理装置:贮血器、离心分离转筒、转筒废液袋、回输血袋及其连接导管、高密度输血过滤器。

打开墙式负吸装置,调节吸引压在10.7~16.0kpa,接吸引管道和接头并检查血液回收机器的性能,妥善连接导管及各装置。

2.2.回收血液:

夹闭近病人侧引流管后,无菌操作下把引流瓶的导管和负压接头分别接于贮血器上的两个侧孔,把手术野流出的血液或引流出的新鲜血液由吸引管吸引与肝素生理盐水混合,流入贮血器内。

2.3.回收装置的操作:

2.3.1.过滤、离心、洗涤、浓缩

操作盘上有四个自动按键,按启动键(自动处理键)后,机器开始运作,血液过滤、离心,使红细胞与血浆等分离,当转筒内的红细胞的ht值约达0.50时,装置的光电传感器感知,停止从贮血器送出血液。然后经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层内含有的游离血红蛋白、肝素、激活因子(血小板、凝血因子)等被清除,即成为洗涤浓缩红细胞液。运转过程中,有需要时可按暂停/再启动键使机器暂停或恢复运转。

2.3.2.最终处理

按下最终处理键,泵逆转将处理过的血液送人回输血袋,然后按停止键,血液处理完毕。整个过程由机器自动控制进行,也可手动操作。帮助键可议定选择、回路以外的调节、故障处理方法。

2.4.回输自身血液:

回输血袋接上高密度输血过滤器,遵医嘱适时的向患者输用自身血液,输血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时测定act,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及dic等并发症。

2.5.操作后处理:

5.输血护理 篇五

妇产科护理部

李亚丽

输血发展史

•古人把血液和生命相联系,视血液为一种赋予生命的力量。

•早在1665年英国牛津大学医生Lower首先将一条濒于死亡的狗静脉与另一条健康狗的动脉连接起来,受血狗竟奇迹般的起死回生。这一实验证明了输血能够救命

•英国医生布兰德尔首先开创了直接输血法,并第一个把人血输给了人。

•早期输血不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也不是用于失血或贫血的治疗,而是带有浓厚的宗教或迷信的色彩,以为输血可能改变行为或使人返老还童。

至19世纪末之前,由于没有血型方面的知识,输血中出现致命的事故,归因于血管内凝血,当时输血既不安全,也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

输血医学以一项真正的、里程碑式的发现开始进入20世纪。

1900年维也纳大学助教Landsteiner发现了ABO血型,此后他又相继发现了M、N、P、Rh血型系统,使人类输血得以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之上,输血技术开始成为临床治疗不可替代的有效手段。

随着血型学、血液免疫学和输血相关病毒学的深入发展,把输血置于更加安全的轨道;从输全血向成分输血的过度;替补性输血向治疗性输血的迈进;各种血液代用品和生长因子的出现,使输天然血难以根除的免疫问题和严重传染病的困扰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和缓解。

1998年10月1日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第十六条明确指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定用血计划。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目前临床用血尚不尽合理和科学,对输血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少数医生喜欢用等量的全血补充所估计的失血量,并认为越是新鲜的血越是好;个别医生明知术中出血不多也要输上几百毫升全血以保病人“平安 ”;还有人认为输血能够补充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等等,这些都是应改变的陈旧观念。

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手术前应根据术中估计出血量决定申请备血,出血量在10毫升/公斤体重以下者原则上不输血。积极开展手术前自体储血、术中血液稀释等技术,杜绝“营养血”、“安慰血”、“人情血”等不必要的输血。积极实行成分输血,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成分的补充,避免可能由此引起的不良输血反应。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应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交叉配血(血库工作)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患者,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应ABO血型同型输注。

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成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

取血

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取血和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取走。

输血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进行三查十对

三查:

查血的有效期

查血的质量

查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十对:

1.受血者姓名 2.对床号 3.对住院号 4.对血型交配试验结果 5.供血者姓名 6.对编号 7.对血型 8.对交配试验结果 9.核对采血日期 10.有效期

•输血时一般采用18-24G针头或套管针,先用生理盐水确保血管通畅然后再次核对患者姓名、血型,无误后,方可连接输血袋开始输血。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输血开始后,床旁观察5分钟,15分钟再次观察,按医嘱调节滴数。输血30分钟、1小时和输血后观察患者的状态。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格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回输血科保存。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1天。

输血后将血袋保存于2—8℃冰箱24小时,以备出现意外情况时核查用。注意血液临输注前再从冷藏箱内取出,在室温中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输用前将血袋内的血液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输血中的几个问题

同时输多品种的血液时

怎么办?

同时需输多品种的血液时,应首先输入成分血(尤其是浓缩血小板),其次为新鲜血,最后是库存时间长的血。

什么药物可以加入血液内一起输注?

没有。

切忌把任何药物直接加入血液内一同注射,这是早就有规定的。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

输血时出现异常情况应

如何处理?

减慢或停止输血,以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治疗和抢救。

如何决定输血速度?

6.输血与护理管理. 篇六

输血风险控制措施:

输血核对:每一环节均须两名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核对!血标本采集:

1、防止血标本张冠李戴的最有效方法是给每位 患者佩戴识别带,识别带上有患者重要信息。

2、采集血标本之前需仔细核对申请单与患者识别带资料是否一致,二者有矛盾,不得采集血标本。

3、采血后必须在离开患者床边之前在试管上贴上标签。血标本的要求:对血标本的要求因不同的检测项目而异

§

ABO及RhD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小板抗体筛选或配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抗球蛋白试验血标本推荐用EDTA·K2抗凝,血量不少于3ml;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鉴定血量至少5ml。

§

疑难交叉配血的血标本要求送检2管,1管抗凝(推荐EDTA·K2抗凝),另1管不抗凝,血量均不少于3ml。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必须有新生儿及其父母亲的血标本(至少有母亲和新生儿血标本),EDTA·K2抗凝 静脉血各至少3ml。

交叉配血用血标本的采集时间:交叉配血用血标本的采集时,前次输血在3~14d,本次交叉配血血标本应在输血前24h内采集;前次输血在15d以上,本次配血标本应在输血前72h内采集;长期重复性输血患者不要求每天采集血标本,但每 72h至少进行一次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

下列情况拒收标本:

①血标本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不收;

②血标本标识与《临床输血申请单》所填项目不符不收; ③血标本量少于3ml不收; ④血标本被稀释不收;

⑤血标本溶血不收(溶血性疾病除外); ⑥用肝素治疗者的血标本未标记说明不收; ⑦非医护或授权人员送血标本不收;

⑧用右旋糖酐、聚乙酰吡咯酮、羟乙基淀粉类等大分子物质治 疗后采集的血标本未作标记说明不收。有干扰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的治疗时,应在该治疗前采集血标本备用。血液输注管理--输血过程管理: 输血器的选择: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一律使用一次性带过滤 装置的Y型输血器。

输血速度: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min要慢,以2ml/min为宜,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速度: 血液输注管理--输血过程管理: 调整速度:

a)一般情况下成人输血速度为5 ~10ml/min,或5 ~10ml/(kg•h)。b)年老体弱、婴幼儿及心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至1ml/(kg•h)。

c)急性大出血患者需快速输血时,成人输血速度可达50 ~ 100ml/min,或>50ml/(kg•h)输血时限

Ø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注,不得自行贮存。

Ø一袋血须在4h内输完,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药物禁忌

Ø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药物加入血液,不仅可改变血液中的pH、离子浓度或渗透压,而使血液中的成分变性,甚至发生溶血,而且药物本身也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失效。血液加温

大量输血要给血液加温,防止低体温的发生导致病理性出血。血液输注管理--输血过程管理

血液加温---但冷藏血不可随意加温 血袋及输血管道不能随意直接加温,如确需加温只能使用医用输血输液加温器对血液进行加温。

血液需要加温的情形如下:

Ø 1输5m血l/速(k度g:成h)人>50ml/(kg·h),儿童>15ml/(kg·h)Ø 婴儿换血治疗。

Ø 冷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如果能够通过建立多通道达到必须的输血输液速度, 一般不主张通过对血袋加压提高输血速度, 因为红细胞制品在保存过程中, 其中的白细胞、血小板、细胞碎片、变性蛋白和纤维蛋白等可形成微聚颗粒, 对血袋加压可增加微聚颗粒通过输血滤器输入患者体内,而大量微聚颗粒的输入可广泛阻塞患者肺毛细血管, 导致肺功能受损, 即输血相关肺微血管栓塞。

如果不具备建立更多通道或已建立的通道输液、输血速度不能满足抢救需要时,可以进行加压输血,但应采用专门设计的加压输血器或血泵。患者的监护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临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静脉通道观察:保持血液输注通畅,防止输血管道扭曲、受压;当出现针头脱落、移位或阻塞时应及时处理。注意事项--输注前:

1、严格遵守一位护士一次只能为一位患者采集交叉配血用的血标本或一次只能为一位患者进行输血的原则。

2、血标本需直接从静脉或动脉采集,原则上不得从输液的静脉中抽取,特殊情况下确需从补液的静脉中抽取,应先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注,抽取5ml血液弃去,再抽取血标本。取血过程中,血袋要轻拿轻放,不宜震荡,以免破坏血细胞。每项操作前需向患者做好解释与沟通,以取得患者或其亲属的配合 注意事项--输注中

严禁将其他药物加入血液中,如需稀释只能用 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输血前后均需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同一输血器连续使用5h以上应更换,因为输血时间过长,部分血液成分在过滤器的粘附沉淀,影响滴速;也有发生细菌污染的可能,易引发输血不良反应。同时输注多种血液成分时,应先输注血小板、冷沉淀,再输注红细胞、血浆等。进行加压输血或者紧急非同型相容性血液输注时,护士要全程陪护、严密观察,直至输血结束。血液输注管理--输血后管理

填写输血相关记录并放入病历;填写输血安全护理单。

输血完毕拔针后,用无菌棉球或创可贴压迫针孔止血,嘱患者24h内不得洗涤针孔处; 输血后核对;

血袋置入专用密闭容器,由专人收集送回输血(血库)至少保存24h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规程》相关规定处理;

血液保存

血液成分有各自最适合的保存条件。血液在8℃以上时间保存过长会使保存液中的葡萄糖消耗速度过快,导致溶血,也可使被污染的细菌繁殖增快,导致污染血用于临床。一般认为血液离开冰箱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不同血液成分输注的护理--红细胞 Ø红细胞:包括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及冰冻红细胞,常用的是悬浮红细胞。Ø保存期:悬浮红细胞一般可保存21~42天。Ø其他制品保存期随添加剂的配方不同而异。不同血液成分输注的护理--红细胞

常温下输注1U红细胞应在4h内输注完。冰冻红细胞经复苏洗涤后或洗涤红细胞制

备后,需尽快输注,因故未能输注在4℃条件下保存不得超过24h。如遇浓缩红细胞输注不畅时,可放开生理盐水 夹,向浓缩红细胞血袋内加入一定量的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混匀,降低浓缩红细胞浓度,使输注流畅。如遇悬浮红细胞输注不畅时,可能因红细胞沉积于血袋下端所致,护士可将血袋从挂钩上取下,平放于手掌上,以上下30 夹角、每分钟60次频率摇摆血袋,使红细胞与添加液充分混匀后继续输注。输注过程中发生堵塞时,要及时更换输血器,不可强行挤压过滤网和输血管道,以免凝块进入患者血管,造成血管栓塞。成人患者输注时选用9号针头,针头进入静脉后要保持一定深度,并固定,确保输注畅通。婴幼儿患者输注浓缩红细胞时,应先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再输注。洗涤红细胞

开放式制备的本制品应在6小时内输用。封闭式四联袋2盐4水洗涤法制备的本制品也应在洗涤后24小时内用于临床,因生理盐水不能给红细胞提供营养物质,不宜保存 不同血液成分输注的护理 浓缩血小板

浓缩血小板包括手工制备血小板和单采血小板。手工制备血小板输注前,要采集患者的血标本,送输血科(血库)做交叉配血试验。单采血小板最好同型输注,不必做交叉配血试验。因为血小板需在22℃振荡条件下保存,从血库取来的血小板应尽快输用,因故未能及时应用,应在室温下放置,每隔10到15分钟轻轻摇动血袋,不能放4℃冰箱暂存。血小板不可冷藏,同时血小板在传递及输注过程中要注意保温,尤其在冬季更应注意。

Ø应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一般为80-100滴/min,1个治疗量单采血小板输注时间不超过20min。

Ø血小板输注完毕后,应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袋及输血器。

Ø由于输注速度快,护士要全程严密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血浆包括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

同型输注,特殊情况下也可ABO血型相容输注,不需要做交叉配血试验。ØRhD阴性患者可输注RhD阳性血浆。血浆

输注前肉眼观察应为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

Ø 融化后的新鲜冰冻血浆应尽快用输血器输入,以避免血浆蛋白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丧失活性;

Ø因故融化未能及时输用的新鲜冰冻血浆,可在4℃冰箱保存,但不超过24小时,更不可再冰冻保存;

新鲜冰冻血浆内除血小板外,几乎含有全部凝血因子,要求输注速度快一些(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准),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输注速度一般为200ml血浆在20min内输完。冷沉淀

ABO同型或相容输注,不必做交叉配血试。一般认为,不同型输注也不会出现溶血反 应。亦有人认为尽管低效价的抗-A或抗-B对成人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对新生儿或早产儿可能有害。因此,新生儿或早产儿输用时最好给予血型相同或血型相容的冷沉淀。目前临床上仍以冷沉淀同型输注为主。

冷沉淀融化时的温度不宜超过37℃,以免引起因子Ⅷ活性丧失。如冷沉淀经37℃加温后仍不完全融化,提示纤维蛋白原已转变为纤维蛋白则不能使用。由于冷沉淀在室温下放置过久可使因子Ⅷ活性丧失,故融化后必须尽快输用。如融化的冷沉淀因故未能及时输用,不宜再冻存。

融化后的冷沉淀一般为澄清或略带乳白色的溶液,允许有微量细小的蛋白颗粒存在。如血袋内有大量或大块不溶物应退回输血科(血库),不宜输注。1U冷沉淀应在10min内输完。需大量输注冷沉淀时,护士不能离开病人,及时更换待输注的冷沉淀,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防止急性肺水肿,尤其是心功能不全的病人。

冷沉淀粘度较大,如经静脉推注,最好在注射器内加入少量枸橼酸钠溶液,以免注射时发生凝集而堵塞针头。白蛋白输注

白蛋白不得与氨基酸混合,因为这可能引起蛋白沉淀,又因20%~25%的白蛋白是高渗溶液,故也不要与红细胞混合使用;

7.合理应用成分输血 篇七

随着现代输血事业的迅速发展, 成分输血已广泛用于临床, 成分输血比例高低已作为衡量临床医疗水平的标志之一, 国家卫生部将成分输血比例列为评审等级医院的指标之一, 三甲医院要求达到70%以上。

1 成分输血的优点

成分输血是通过科学方法把血液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 针对患者病情需要而有选择性地输注, 与输全血相比成分输血具备以下优点。

1.1 纯度高、疗效好

血液中的有关成分通过提纯得到高浓度、高效价的成分血使其比全血疗效更高。如用细胞分离机单采技术, 从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浓缩血小板含量可达5.5×1011/ (400~500) mL, 输入机器单采血小板可在短时间满足治疗要求并避免了输入全血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另外, 成分血比全血中含钾、乳酸氨和枸橼酸盐都低, 更适合心功能障碍的患者。

1.2 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

当病毒污染血液时[1], 病毒是不均匀分布在各种血液成分中, 有的成分如白细胞和血浆中病毒分布较多, 危险性相对其他有效成分就大。而有的成分如红细胞中病毒分布相对较少, 因此危险性也就相对较小。当患者只需某种血液成分时, 特别是只需某种病毒危险性相对较小的血液成分如红细胞时, 就应该只给患者输注这种成分, 如输全血则会增加患者感染病毒的危险, 而这完全可以通过成分输血来避免。实际上, 临床大部分输血患者都仅需输红细胞。另外, 通过成分输血将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血液成分, 为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创造了条件。对于全血, 由于其由各种血细胞和血浆蛋白质组成, 目前不可能建立一种适合所有血液成分的病毒灭活技术处理全血, 但当将全血分离制备成不同血液成分时, 就有可能针对各种不同的血液成分研究建立适合该血液成分的病毒灭活方法, 从而既灭活其中可能存在的病毒, 又保持该血液成分的活力和功能, 保证了制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1.3 不良反应少, 输入相对安全

成分血制品有效成分浓度高, 含免疫原少[2], 可减少抗体形成和同种免疫反应, 输用这种血可以减少多种血型抗原对受血者机体的刺激, 减少输血同种免疫的机会。对一些输全血有反应而又必需某种血液成分的患者可输用成分血, 这样既能纠正输血反应又能有效治疗。如对血浆过敏的患者可输用洗涤红细胞, 对白细胞有反应的患者可输入少白细胞制剂。

1.4 稳定性好, 便于运输和保存

如去除血浆的红细胞, 加甘油保护剂在-80℃可保存10年。

1.5 一血多用, 节约用血

提高了血液的利用价值, 如全血可分离制备成冰冻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等, 分别应用效益高。如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采供者循环血量3000~5000mL可供血小板 (3~4.2) ×1011/200mL甚至更多, 其余血液成分回输入供者, 避免了浪费。

1.6 有效成分活性高

成分血是在采血后6h之内制备成, 此时血液中各种有效成分活性还未丧失, 各种有效成分在未丧失活性前分离并保存于适当条件下使存活率高, 如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 (PC2) 在 (22±2) ℃ (轻震荡) 条件下用专用袋制备可保存5d。

1.7 降低费用

成分血实用、经济, 减轻了社会和个人经济负担。

2 成分血较常用的种类及临床应用

2.1 红细胞 (表1) 。

2.2 血小板[3] (表2) 。

2.3 白细胞 (表3) 。

2.4 血浆 (表4) 。

3 成份输血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3.1 血液中各种成份都可成为同种异体抗原, 任何人都有可能对来自异体的血液成份产生免疫性抗体, 而导致输血不良反应或无效输血。输血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 (1)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通常在输血后半小时内发生寒战、发热、心慌、胸痛、恶心、气急、休克等。 (2)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多因曾经输过异型血或母婴血型不合妊娠等原因被免疫, 再次输血时因“回忆反应”使体内抗体滴度急速升高。这种反应多由ABO以外血型不合引起, 如Rh、kidd、Duffy等血型不合等等, Rh血型最为常见;输血后血红蛋白不升高, 甚至次日开始下降, 有些患者2周左右出现发热、贫血、黄疸。 (3) 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输血后供者血中的淋巴细胞在受者体内植活, 视受血者为“异己”, 产生抗体“排斥异己”, 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血细胞减少、腹泻、反复感染、以至全身衰竭。由于发病缓慢, 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极容易漏诊。

3.2 成份输血最容易被忽视的是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问题, 由于血液来自于社会不同人群, 采血机构虽然对采集的血液都进行了一些项目的检查如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等。但这仅仅是血源性传染源的一部分。目前还不可能将完整的微生物学检查列为必检项目。此外, 现有的检验技术缺乏对血液细胞内病源体检测手段, 对窗口其人群检测也比较困难, 所以不能完全排除漏检问题, 这就给成份输血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留下了严重隐患。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警惕输血不良反应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4 成分输血中存在的问题

临床医师旧的输血观念未变, 他们认为全血“全”, 出什么, 补什么。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 没有全血就输“红细胞+FFP (新鲜冰冻血浆) ”以达到输“全血”的目的。许多医师给患者输注FFP是为了扩张血容量、增加营养、增强免疫力, 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不仅效果不好, 而且冒很大风险。扩张血容量可以用其他胶体溶液, 增加营养可以用氨基酸、脂肪乳等, 增强免疫力可以用丙种球蛋白, 这样做不仅效果好, 而且没有风险;个别输血科或血库不能或不愿抵制这种不合理要求, 或者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 而主动搭配FFP;血站、输血科有富裕的FFP供应。成分输血的目的是:一血多用, 节约血源;提高疗效, 降低不良反应;减少经输血传播的疾病发生。FFP与红细胞搭配使用或者把FFP当作扩容剂、营养液、免疫增强剂来使用, 都是不合理应用。这种用法不仅违反了成分输血的宗旨与原则, 不能达到成分输血的目的, 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的机会, 大大增加了经输血传播疾病的概率。

5 讨论

全血是制备成分血的原料, 它能同时制备出红细胞、FFP、冷沉淀等各种成分, 因此, 推行成分输血能做到一血多用, 显著地节省了血液资源[5]。成分血具有高纯度 (成分相对单一) 、高浓度、体积小等特点[6], 故能提高输血疗效, 减少不良输血反应的发生, 减少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节约血源等优点, 是今后输血疗法的发展方向[4], 同时, 也要杜绝不合理使用成分血的现象, 树立新的成分输血观念——缺什么, 补什么的观念。

参考文献

[1]梅忠愿.成分输血研究进展[J].成都医药, 1996, 2:2.

[2]高峰.输血安全和临床输血概论 (2) [J].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 10 (1) :附17-18.

[3]王毅, 何路军.成分输血的适应证和应用方法[J].河北医药, 2001, 23 (6) :469-470.

[4]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2004, 8.

[5]石丽娟, 吕素梅, 朱丽莉.洛阳市成分输血的现状与发展[J].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3, 5 (1) :45-46.

8.输血疗法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篇八

【摘要】 目的:探究輸血治疗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的模式。方法:选择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111例,通过观察这些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观察这些相关并发症出现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并对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11例患者中,分别有6、3、1例患者出现发热反应、变态反应、溶血反应;通过护理人员的严密观察、及早发现,所有病例都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和处理。结论:护理人员在输血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观察并发症的出现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症状的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对患者以后原发病的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输血疗法;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89-03.

输血是临床急救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当机体由于各种原因发生急性大失血时,及时的输血可挽救生命,减轻组织器官的缺氧和休克症状。对长期严重慢性失血的患者,输血可减轻症状,使疾病好转。但是,由于血液成分复杂,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对受血者有一定的危险性,输血疗法在输注血液成分过程中会导致各种相关的并发症状,例如非溶血性变态反应、发热以及溶血性疾病等,此时,护士如何及时的观察和鉴别并发症状的出现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探讨这一问题,并将本病例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输血疗法的患者,共选取111例患者。研究对象中男性61名,女性40名;年龄为20~56岁,平均年龄是(43±2.1)岁。其中因外伤引起的有23例,因手术大量出血引起的有61例,因疾病导致的严重贫血有16例,其他原因的有11例。

1.2输血疗法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2.1发热

通过观察发现,在全部研究对象中排除疾病本身任何原因而出现的发热,也排除溶血反应的患者有6例,占全部研究对象的5.4%。一般情况下,从输血开始到结束后的一小时之内是发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时期,持续的时间一般在半个小时或者可长达数小时。其具体表现是:体温的突然上升,最高可达到42℃,有部分患者也会伴有寒战和畏寒的表现。当出现这种症状的时候,体温升高并未达到39℃并未伴有严重的寒战和畏寒的表现时,可以通过降低血液输注的速度来缓解症状;若体温进一步升高并伴有严重的寒战和畏寒的表现,则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并保持静脉输液通路畅通,同时应作进一步的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鉴别诊断是何种原因所致。保留输血器和血袋,以备送检寻找致病原因,并进行登记上报输血科。对患者出现其它伴随症状的应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

1.2.2变态反应

在全部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皮肤变态反应的改变,即瘙痒、红斑以及荨麻疹等表现,但没有患者出项较严重的变态反应,例如哮喘、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昏迷等表现。在这些情况下,若仅出现皮肤瘙痒和发红,则可通过降低血液输入速度,缓解患者的不适感;若出现荨麻疹等较严重的皮肤反应,则应迅速停止血液的输注,但同时要保证静脉通道的畅通。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指标的变化,防止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功能障碍。

1.2.3溶血反应

在所选输血患者中共有1例患者出现该反应。该反应是在血液输入过程中出现的最严重的并发症状,它能够引起严重的脏器和系统的功能障碍甚至衰竭以及休克。导致其发生的最可能的原因是输入的血液的血型与患者血型的不匹配;其次患者的血液制品在输入之前受到一些物理因素的影响,改变了血液中红细胞的性状而出现的溶血现象。这种反应的出现一般都会比较剧烈,往往会在输入20毫升血液左右就会出现头痛、心前区不适感、全身酸痛、高热、寒战、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烦躁不安、脉搏细速甚至会出现休克的表现,继而会出现血红蛋白尿和身体的异常出血。一旦出现上述的表现,应该立即停止输血。确保患者静脉通道通畅的同时皮下注入0.5到1毫升的1:1000的肾上腺素。护理人员应立即通知医生对患者进行处理和治疗,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床号以及输血编号是否与交叉配血记录单一致,抽取患者血标本和血袋中剩余的血液送输血科进一步检查,确保患者输入的血液的血型与患者的匹配。护理人员也应积极的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工作,重点是:抗休克、防止DIC、防止急性肾衰竭和换血疗法。

2结果

通过本研究可了解到,输血治疗一般会引起三种常见的相关的并发症,即发热反应、变态反应、溶血反应等。在本研究的111例患者中,分别有6、3、1例患者出现上述的症状,并将结果公布于表1中:

3讨论

由于输血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的广泛性,护理人员在输血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关键。护士能够在第一时间里观察到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症状出现的可能性,并能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正确处理,会对患者今后的治疗产生一个非常积极的作用[2] 。在输血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注意到每一个细节,任何异常的改变都有可能反映这些症状的出现,都有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的概率,因此更应该慎重而仔细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相关的指标。在血液输入的过程中,也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尽量营造出一个轻松而又井然有序的环境,使患者放松紧张情绪,消除心理的障碍。在相关并发症状缓解之后,应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努力让患者有信心继续输血的治疗,并对其说明诊疗计划,以及患者和家属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使今后的治疗过程能够顺利进行,为患者疾病的治愈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秀玲,郭红,邹颖,等.心脏外科患者输血风险及护理对策[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4):259-260.

9.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篇九

1.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输血法》《临床技术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规。

2.护士应掌握有关输血的法律法规,规范输血程序,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把关,以保护病人医院供血单位和自身的合法权益,使输血治疗达到安全水平。

3.严格无菌操作规程,血型检查,签输血协议书,输血前准备,输血实施,输血的副作用及对策的各个环节,严格按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执行。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严禁同时采取两名病人的血标本。

5.输血前由两名护士仔细核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和血袋标签等。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的血有无溶血,浑浊及凝块等,准确无误方可输入。

6.取回血液尽快输入,不得自行储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

7.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根据输血反应程度报告上级部门积极展开检查治疗和抢救,妥善保管余血。

8.使用完得血袋用双层黄色塑料袋捆扎,送输血科保存24小时。

输血查对制度

一、抽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1)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2)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1名护士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3)抽血(交叉)前须在盛装血标本的试管上写好病区、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等信息,字迹必须清晰无误。

4)抽血时对化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师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如发现错误,应重新填写化验单和条形码,切勿在错误化验单和错误条形码上直接修改。

二、取血查对制度 取血时,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编号、输血数量、血型等是否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确保准确无误。检查血液有效期和外观,符合规范要求。

三、输血过程查对制度

1)输血前患者查对制度:须有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核对供血者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查实相符后进行下一步程序。

2)输血前血液及用物查对: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无凝血、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3)输血时查对:须有2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确认受血者方可输血。

10.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及输血护理 篇十

一.单选题

1.可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的溶液是:

A.浓缩白蛋白

B.右旋糖酐

C.血浆

D.晶体溶液

E.全血

2.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提高血压的溶液是: A.5% 葡萄糖

B.10% 葡萄糖

C.0.9% 氯化钠

D.林格氏液

E.低分子右旋糖酐

3.最常见的输液反应是:

A.过敏反应

B.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C.发热反应

D.空气栓塞

E.静脉炎

4.最严重的输液反应是: A.过敏反应

B.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C.发热反应

D.空气栓塞

E.静脉炎

5.输血的主要适应症是:

A.贫血

B.低蛋白血症

C.严重的感染

D.大出血

E.凝血异常

6.输血时发生溶血反应的主要原因是: A.血液加热

B.细菌污染

C.剧烈振荡

D.血液储存过久

E.输入异型血

7.从早上 9 点开始输液,液体总量为 1500ml,输液速度为 60 滴 / 分,其输液结束的时间应是:

A.15 时

B.15 时 15 分

C.15 时 30 分

D.15 时 45 分

E.16 时

8.从早上 9 点开始输液,若使 1000ml 液体在 5小时内滴完,输液速度为每分钟 :

A.40 滴

B.45 滴

C.50 滴

D.55 滴

E.60 滴

9.输液引起急性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是: A.咳嗽、呼吸困难

B.心慌、恶心、呕吐

C.紫绀、烦躁不安

D.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性痰、气促、胸闷 E.胸闷、心悸伴呼吸困难

10.输液过程中莫菲氏管内液面自行下降的原因是:

A.病人肢体位置不当

B.莫菲氏管有裂隙

C.针头处漏水水

D.输液管太粗,滴速太快 E.输液瓶位置过高,压力太大

11.输液时发生静脉痉挛致滴注不畅时应: A.减慢输液速度

B.适当更换肢体位置

C.局部热敷

D.降低输液瓶位置

E.加压输液

12.输液时滴注不畅 , 局部肿胀,无回血应 : A.改变枕头方向

B.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C.抬高输液瓶位置

D.局部热敷

E.用注射器推注

13.输液中发生肺水肿时吸氧需用 20%~30% 的酒精湿化,其目的是 :

A.使病人呼吸道湿润

B.使痰液稀薄,易吐出

C.消毒吸入的氧气

D.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E.降低肺泡泡沫表面张力

14.输血引起溶血反应,最早出现的主要表现为: A.头部胀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 B.寒战、高热

C.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D.瘙痒、皮疹

E.少尿

15.溶血反应中,凝集的红细胞溶解,大量血红蛋白入血浆,出现的典型症状:

A.胸闷气促

B.寒战高热

C.腰背部剧痛、四肢麻木

D.黄疸、血红蛋白尿 E.少尿无尿

16.预防输液反应的主要措施是:

A.认真查对

B.做好输液器去致热原工作

C.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D.严格掌握输液量 E.严格控制液体温度 17.输血引起过敏反应的症状是:

A.气促 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性痰

B.手足抽搐心率缓慢血压下降

C.皮肤瘙痒,荨麻疹,眼睑水肿

D.寒战高热头部胀痛 E.腰背痛少尿

18.大量输血出现手足抽搐、心率缓慢、血压下降应加入的药物是: A.5% 碳酸氢钠

B.10% 葡萄糖酸钙

C.0.9% 氯化钠

D.10% 氯化钾

E.乳酸钠

19.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应加入的液体是:

A.5% 葡萄糖

B.5% 葡萄糖盐水

C.0.9% 氯化钠

D.复方氯化钠

E.碳酸氢钠等渗盐水 20.静脉炎处置错误的是:

A.抬高患肢

B.适当运动

C.局部理疗

D.酒精湿敷

E.硫酸镁热湿敷

21.输血前准备工作错误的是:

A.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B.需两人核对

C.输血前先输入少量氯化钠

D.取血禁剧烈震荡 E.冬季库存血应先加温 22.输血传染的疾病不包括是:

A.疟疾

B.病毒性肝炎

C.流行性出热

D.艾滋病

E.梅毒

23.静脉输液目的是:ABCE(多选)

A.补充水和电解质

B.纠正血容量不足

C.补充营养和热量

D.输入脱水剂利尿消肿 E.输入药物控制感染

24.颈外静脉穿刺输液目的是:CDE(多选)A.快速输入液体体

B.大量输入液体

C.用于周围循环衰竭病人

D.测中心静脉压

E.用于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 25.静脉输血适应症是:ABCDE(多选)

A.严重感染

B.低蛋白血症 C.造血功能障碍

D.休克

E.机体抵抗力低下

答案:DECDD EBCDB CBEAD ACBCB EC 多选 ABCE CDE ABCDE 二.填空题

1.常见输液反应有 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

2.常见输血反应有

发热反应

、溶血反应、过敏反应、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 3.血液病最宜输入 新鲜 血。

四.概念题

1.输液微粒:是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物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15微米,少数可达50-300微米。

2.输液微粒污染:指在输液过程中,将输液微粒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五.简答题

1.简述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可保护静脉,减少反复穿刺而造成血管损伤和病人的痛苦,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利于抢救和治疗。2.输液过程中常出现的故障有哪些?(1)液体不滴(2)滴管内液面过高(3)滴管内液面过低(4)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3.溶液不滴可能有哪些原因,如何判断?怎样排除 ?(1)针头滑出血管外: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局部肿胀并有疼痛,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应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直到点滴通畅为止(3)针头阻塞;用手捏住滴管下端输液管,另一手轻轻挤压靠近针头的输液管,若感觉有阻力,松手后有无回血,则表示针头已阻塞,应换针头另选静脉穿刺。(4)压力过低:由于病人周围循环不良或输液位置过低所致,可适当抬高输液瓶的位置。(5)静脉痉挛:由于穿刺肢体暴露在冷的环境中时间过长或输入的液体温度过低所致。局部热敷可缓解痉挛。4.输血的适应症有哪些?

失血失液引起的血容量减少或休克的病人、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严重贫血和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严重感染的病人、低蛋白血症的病人。5.输血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1)备血:根据医嘱抽取血标本,与已填写的输血申清单一起送往血库,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采血时不要同时采集两个人的血标本,以免发生混淆。

(2)取血:间接输血法凭取血单与血库人员共同作做好“三查”、“八对”

(3)取血后:勿剧烈震荡血液,以免红细胞大量破坏而引起溶血。六.病例题

1.马强,男,75 岁,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住院治疗。当日上午 9 时起开始静脉输入 5% 葡萄糖溶液 500ml 及 0.9% 氯化钠溶液 500ml。滴速为 70 滴 / 分。10 时左右,当护士来巡房时,发现病人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呼吸急促,大汗淋漓。(1)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此病人可能出现了下列哪种情况 ?

急性肺水肿

(2)护士立即应采取的措施是?

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病情允许可使病人端坐,双腿下垂,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给与高流量的氧气吸入,氧流量6-8 升/分钟。尊医嘱给予镇静剂。

(3)为了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护士可采用什么进行湿化吸氧,为什么?

酒精。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增加氧的弥散,改善低氧血症。(4)为缓解症状,可协助病人采取下列哪种体位,为什么?

端坐位,双腿下垂,四肢轮扎。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2.车进,女,27 岁,阑尾炎术后第 5 天,体温 36.8 摄氏度,刀口无渗血渗液。当日上午 9 时许,继续静脉点滴青霉素,30 分钟后,病人突然寒战,继之高热,体温 40 摄氏度,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

(1)根据上述表现,判断此病人可能出现了哪种情况 ?发热反应(2)上述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输入致热物质引起。(3)如何护理病人 ? 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反应轻者,可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同时注意体温的变化。对高热者病人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反应原因。

3.张军,男,65 岁,因病情需要行加压静脉输液。当护士去治疗室取物品回到病人床前时,发现病人呼吸困难,有严重紫绀。病人自述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护士立即给病人测量血压,其值为 6.6/10.6kpa。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病人可能出现了什么情况? 空气栓塞

(2)护士应立即协助病人取何种卧位 , 原因是什么 ? 左侧卧位并头低脚高位。以便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

(3)如何预防此问题的出现 ?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加强巡视。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4.孙风,男,39 岁,因车祸内脏大出血而欲行急诊手术治疗。去手术 室之前,护士遵医嘱迅速为病人建立了一个静脉通道并进行输血治疗,因时间紧迫,护士从血库取回血后,为了尽早将血输给病人,便将血袋放在热水中提温,5 分钟后为病人输入。当输入 10 分钟后,病人感到头部胀痛,并出现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1)此病人最可能出现了什么反应?

溶血反应 2)此反应发生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输入变质血

3)接下来当大量的血红蛋白进入血浆后,此病人将出现的特征性表现是什么 ?

同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和血压下降等症状。病人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死亡

4)如病人出现以上情况,此反应的致死原因是?

红细胞大量破坏 5)发生此反应时,如何抢救 , 首选的措施是什么 ?

(1)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保留余血,采集病人血标本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2)维持静脉输液通道,供给升压药和其他药物(3)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碱化药液(4)部封闭,热水袋敷双侧肾区,(5)察生命体征和尿量(6)现休克症状时抗休克治疗

11.临床成分输血情况分析 篇十一

1 资料来源

所有各种成分血均由东营市血站按标准制备提供。成分血主要包括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机采血小板、病毒灭活冰冻血浆等。

2 结果

2008年—2010年我院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用量逐年递增, 病毒灭活冰冻血浆用量增长较大, 机采血小板及特殊血液成分增长较平稳。外科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用量增长较大, 内科病毒灭活冰冻血浆用量增长较大。见表1.

3 讨论

随着我院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外科手术台次增加及内科治疗手段不断增强, 临床用血量也在不断增长。按照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标准》规定, 三级甲等医院成分输血率必须达到70%以上, 由于输血科和临床医师对成分输血的重视, 我院已达到100%成分血输血率, 使用成分血液的技术已得到质的提高, 但是统计结果也表明临床用血存在血液成分用量过大, 增长过快的情况。临床输血治疗的医疗风险仅次于外科手术治疗, 给不需要输血的患者输血, 实际上增加了风险[1]。部分临床医师在面对患者是否需要输血的情况时, 因经验原因很难准确把握, 多因为害怕因输血量不足导致患者出现危险, 而给患者输注不必要的血液, 造成了外科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用量增长较大。血浆的使用目的是为了补充凝血因子, 不应用于扩充血容量的目的[2], 主要应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补充、大量输血伴发凝血功能障碍、抗凝血酶Ⅲ缺乏、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性血浆置换术等情况。临床使用血浆的不合理现象表现在血浆的输注上, 用血浆替代白蛋白和球蛋白, 将血浆大量用于肝硬化、癌症和低蛋白血症患者。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患者经济承受能力造成, 也有部分是“安慰血”和“营养血”, 造成了血浆使用量急剧增加。机采血小板主要应用于血液内科血小板计数低的患者, Rh (D) 阴性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主要是给产科患者准备的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大部分都没有使用, 造成极大浪费。

科学合理用血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和节约血液资源的主要方法[3]。深入做好临床输血服务工作, 与临床科室结合, 通过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培训, 进一步推动成分输血和科学合理用血, 避免血液滥用和误用, 提高血液资源使用效率是我院改进与加强输血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时耕.构建临床输血安全体系的设想[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 18 (3) :4.

[2]何其通, 陈晋林.新鲜冰冻血浆临床应用调查[J].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5, 5 (2) :141-142.

12.成分输血的护理 篇十二

1.输液引起的空气栓塞致死原因是(A)A.栓子阻塞肺动脉入口 B.栓子阻塞肺静脉入口 C.栓子阻塞主动脉入口 D.栓子阻塞上腔静脉入口 E.栓子阻塞下腔静脉入口

2.在输血前准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A.抽取血标本作血型鉴定

B.采血时禁止同时采集两位病人的血标本 C.从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 D.应检查血的质量

E.若血的温度太低,可在热水中稍加热 3.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时(C)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大量输血后反应 E.疾病感染

4.在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E)A.检查血库质量,血浆呈红色,不能使用

B.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在室温内放置15min后再输入 C.先给病人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

D.两人核对供、受血者姓名、血型、和交叉试验结果 E.在血中加入异丙嗪25mg,以防过敏反应

5.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血性泡沫痰的原因是(B)A.输入致热物质 B.输入速度过快 C.输入药液浓度过高 D.输入空气栓子 E.输入变质液体

6.输血是患者发生溶血反应,处理方法错误的是(E)A.停止输血 B.双侧腰部热敷 C.碱化尿液 D.视需要用升压药 E.闭尿者增加入水量

7.当发生溶血反应,护士首先应(A)A.停止输血 B.通知医生

C.0.1%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D.给患者平卧位 E.热水袋敷双侧腰部

8.静脉输液的速度,成人一般为(滴/分)(A)A.40~60 B.60~80 C.20~40 D.80~100 E.100~110 9.肺水肿病人给予高流量吸氧的作用是(B)A.使毛细血管扩张 B.提高肺泡内氧分压 C.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D.防止肺部感染 E.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10.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措施不包括(D)

A.立即使病人端坐,两端下垂 B.高流量氧气吸入 C.使用镇静剂、强心药、利尿剂 D.大量输液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E.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

11.输液过程中,发现针头阻塞的处理方法是(D)A.抬高输液架,增加压力 B.用手按压输液管,使针头通畅 C.注射器抽吸药液后加压冲通针头

D.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E.调整针头位置 12.临床上最常见的输液反应使(D)A.静脉炎 B.肺水肿 C.心力衰竭 D.发热反应 E.过敏反应 13.静脉输液时预防静脉炎发生的原则时(C)A.输液的速度不要太快 B.液量不要过多

C.避免感染和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 D.输液前使用抗组胺类的药物 E.输液前使用激素类药

14.墨菲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的原因是(A)A.墨菲式滴管有裂缝 B.输液管管径粗 C.患者肢体位置不当 D.输液速度过快 E.压力过大

15.因静脉痉挛导致输液滴注不畅的处理方法是(D)A.减慢滴速 B.加压输液 C.抬高输液瓶 D.局部血管进行热敷 E.调整肢体位置 16.输液引起急性肺水肿的典型症状是(D)

A.发绀、胸闷 B.心悸、烦躁不安 C.胸痛、咳嗽 D.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 E.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17.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及提高血压有显著效果的溶液是(E)

A.5%的葡萄糖溶液 B.10%的葡萄糖溶液 C.0.9%的氯化钠溶液 D.5%的碳酸氢钠溶液 E.低分子右旋糖酐

18.由于输液速度过快,量过多,患者突然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咯出泡沫血性痰,下列急救措施中何项不妥(C)

A.立即停止输液 B.高流量吸氧 C.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D.四肢轮流结扎 E.遵医嘱给予强心剂何利尿剂

19.输液时,液体滴入不畅,局部肿胀,检查无回血,此时应(E)A.改变针头位置 B.提高输液瓶

C.用手挤压橡胶管,使针头通畅 D.局部热敷 E.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20.输入两袋血之间应输入少量的溶液是(A)A.0.9%的氯化钠溶液 B.5%的葡萄糖溶液 C.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 D.10%葡萄糖酸钙溶液 E.5%葡萄糖溶液

21.静脉输液利用何种原理(C)

A.负压作用 B.虹吸作用 C.液体静压 D.空吸作用 E.以上都不是

22.输液时,病人诉胸部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心前区听诊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此属(E)

A.发热反应 B.右心衰竭 C.过敏反应 D.急性肺水肿 E.空气栓塞 23.溶血反应第二阶段的典型症状是(C)

A.胸闷、呼吸急促 B.腰背不剧痛、四肢麻木 C.黄疸、血红蛋白尿 D.少尿或无尿 E.寒战发热 24.不易快速大量输液的疾病有(D)A.急性胃肠炎 B.直肠癌 C.糖尿病 D.高血压心脏病 E.休克

25.在输液过程中,发生急性肺水肿,让病人端坐,两腿下垂,其作用是(A)

A.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B.改善呼吸

C.减轻咳嗽症状 D.减轻组织水肿 E.改善血循环,减轻缺氧 26.对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有显著效果的溶液是(D)A 浓缩白蛋白 B 右旋糖酐 C 血浆 D 晶体溶液 E 全血

27.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及提高血压有显著效果的是(E)

A 5%葡萄糖溶液 B 10%葡萄糖溶液 C 0.9%氯化钠溶液 D 林格液 E 低分子右旋糖酐 28.最严重的输液反应是(D)

A 过敏反应 B 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C 发热反应 D 空气栓塞 E 静脉炎

29.脑水肿患者静脉滴注20%甘露醇500ml,要求在50min内滴完,滴液速度应为(C)

A 100滴/分 B 120滴/分 C 150滴/分 D 170滴/分 E 180滴/分

30.输液引起急性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是(D)A 咳嗽、呼吸困难 B 心慌、恶心、呕吐 C 发绀、烦躁不安 D 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气促、胸闷 E 胸闷、心悸伴呼吸困难

31.输液时液体滴入不畅,局部肿胀,检查无回血,此时应(B)A 改变针头方向 B 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C 抬高输液瓶位置 D 局部热敷 E 用注射器推注

32.输液时发生静脉痉挛导致滴注不畅时应(C)

A 减慢输液速度 B 适当更换肢体位置 C 局部热敷 D 降低输液瓶位置 E 用注射器推注

33.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空气栓塞的致死原因是(B)

A 空气栓塞在主动脉入口 B 空气栓塞在肺动脉入口

C 空气栓塞在上腔动脉入口 D 空气栓塞在下腔动脉入口 E 空气栓塞在肺静脉入口

34.输液中发生肺水肿时吸氧需用20%-30%的酒精湿化,其目的是(E)A 使患者呼吸道湿润 B 使痰液稀薄,易咳出 C 消毒吸入的氧气 D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E 降低肺泡泡沫表面张力 10.下列属于晶体溶液的是(C)

A 浓缩白蛋白 B 甘露醇 C 复方氯化钠 D 山梨醇 E 尿素

35.下列属于胶体溶液的是(A)

A 浓缩白蛋白 B 尿素 C 复方氯化钠 D 山梨醇 E 甘露醇

36.血液病患者最适宜输入(C)A 库存血 B 血浆 C 新鲜血 D 白蛋白 E 水解蛋白 37.患者大量输入库血后容易出现(A)

A 低血钙 B 低血钾 C 低血磷 D 高雪铁 E 高血钠 38.输血引起溶血反应,最早出现的主要表现为(A)

A 头部胀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 B 寒战、高热 C 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D 瘙痒、皮疹 E 少尿 39.下列血液制品中使用前应放在37℃温水中提温的是(C)A 普通血浆 B 干燥血浆 C 冰冻血浆 D 新鲜血 E 库血 40.在溶血反应中,当凝集的红细胞溶解,大量的血红蛋白进入血浆中所出现的典型症状是(D)

A 胸闷、呼吸急促 B 寒战、高热 C 腰背部剧痛、四肢麻木 D 黄疸、血红蛋白尿 E 少尿或无尿 41.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应输入的溶液是(C)

A 5%葡萄糖溶液 B 5%葡萄糖盐水 C 0.9%氯化钠 D 复方氯化钠溶液 E 碳酸氢钠等渗盐水 42.发生溶血反应时,护士首先应(E)

A 测量血压、脉搏、呼吸 B 通知医生和家属 C 安慰患者、控制患者情绪 D 热敷腰部,控制腰痛 E 停止输血,给患者吸氧并保留余血

43.下列关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方法错误的选项是(E)A 剃去局部头发 B 70%酒精消毒局部

C 右手持针沿静脉向心方向刺入 D 见回血后,用胶布固定针头 E 调节滴速,一般40-60滴/分

44.下列输液所致的发热反应的处理措施,错误的是(A)A 出现反应,立即停止输液 B 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C 寒战者给以保温处理 D 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E 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

45.下列关于输血发生溶血反应时的处理措施,错误的是(D)A 立即停止输血 B 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C 双侧腰封或肾区热敷 D 肾衰竭者多饮水以排除毒素 E 将剩余血送检,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46.输血致过敏反应的处理,错误的是(A)

A 轻者可减慢滴速 B 重者立即停止输血 C 注射抗过敏药物 D 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 E 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 47.下列不是溶血反应所致急性肾衰竭临床表现的是(D)A 少尿或无尿 B 尿素氮增高 C 高钾血症 D 尿内有脓细胞 E 酸中毒

48.下列关于静脉炎的原因错误的是(E)

A 输液时无菌技术不严格 B 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 C 长期输入高浓度药物 D 长时间静脉留置硅胶管 E 输液中针头传出血管

49.下列不是静脉炎表现的是(C)

A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 B 局部组织肿胀、灼热 C 常伴有高热、无力等全身症状 D 局部伴有疼痛 E 局部组织发红

50.下列不是输血致过敏反应原因的是(D)A 患者是过敏体质 B 输入血中含有致敏物质 C 患者有过敏史 D 快速输入低温库血 E 供血者在献血前服用过可致敏的食物或药物

51.下列不是输血所致溶血反应开始阶段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学馆时主要症状的是(B)

A 头部胀痛 B 出现黄疸 C 恶心、呕吐 D 背部剧痛 E 面部潮红

52.下列不是颈外静脉穿刺插管目的的是(A)A 静脉取血做化验 B 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 C 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患者 D 测量中心静脉压 E 给予高营养治疗

53.补钾的原则不正确的是(C)

A 不宜过浓 B 不宜过多 C 不宜过慢 D 不宜过早 E 见尿给钾

54.可因输血而感染的疾病不包括(C)

A 疟疾 B 病毒性肝炎 C 流行性出血热 D 艾滋病 E 梅毒

(55-58题共用题干)

刘刚,男,72岁,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住院治疗。今早9时起开始静脉输入5%葡萄糖溶液500ml及0.9%氯化钠溶液500ml。滴速为70滴/分。十点钟左右,当护士来巡房时,发现患者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样痰,呼吸急促,大汗淋漓。

55.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此患者可能出现了(C)A 发热反应 B 过敏反应 C 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D 空气栓塞 E 细菌污染反应

56.护士首先应做的事情是(D)

A 立即通知医生 B 给患者吸氧 C 安慰患者 D 立即停止输液 E 协助患者取端坐卧位,双腿下垂 57.为了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护士可采用(B)

A 10%-20%酒精湿化加压给氧 B 20%-30%酒精湿化加压给氧

C 30%-40%酒精湿化加压给氧 D 40%-50%酒精湿化加压给氧 E 50%-70%酒精湿化加压给氧 58.为了缓解症状,可协助患者采取的体位是(C)A 仰卧,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B 左侧卧位,防止空气阻塞肺动脉口C 端坐位,双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

D.抬高床头15-30cm,减少回心血量 E 抬高床头20-30度,以利于呼吸(59-61题共用题干)

王欣,女,30岁,阑尾炎术后第五天,体温36.3℃,伤口无渗血渗液。今早9时许,继续静脉点滴青霉素,半小时后,患者突然寒战,继之高热,体重40℃,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59.根据上述表现,判断此患者可能出现(A)A 发热反应 B 过敏反应

C 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D 空气栓塞 E 静脉炎 60.上述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B)

A 溶液中含有对患者致敏的物质 B 溶液中含有致热物质 C 输液速度过快 D 溶液温度过低 E 患者是过敏体质 61.下列处理错误的是(A)

A 减慢输液速度 B 立即停止输液 C 物理降温

D 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E 保留输液器具和溶液进行检测以查找原因

(62-64题共用题干)

赵强,男。66岁,因病情需要行加压静脉输液,当护士去治疗室取物品回到患者床前时,发现患者呼吸困难,有严重发绀。患者自述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护士立即给患者测量血压,其值为75/55mmHg,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62.此患者可能出现了(C)

A 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B 心肌梗死 C 空气栓塞 D 过敏反应 E 心绞痛

63.护士应立即协助患者(B)

A 取右侧卧位 B 取左侧卧位 C 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D 取半卧位 E 取端坐卧位 64.下列预防措施中正确的是(D)

A 正确调节滴速 B 预防性服用舒张血管的药物 C 预防性服用抗过敏药物 D 加压输液时护士应在患者床旁守候 E 严格控制输液量(65-70题共用题干)张伟,男。36岁,因车祸内脏破裂大出血而欲行急诊手术。去手术室之前,护士遵医嘱迅速为患者建立了一个静脉通道并进行输血治疗。因时间紧迫,护士从血库取回血厚,为了尽早将血输给患者,便将血袋放在热水中提温,5min后便给患者输入。当输入10min后,患者头部胀痛,并出现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65.此患者最可能出现了(B)

A 过敏反应 B 溶血反应 C 高钾血症 D 酸中毒 E 低血肛管

66.此反应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D)

A 输入了对患者致敏的物质 B 输入了异型血液

C 输入了库存血 D 输入前将血液加温,破坏了红细胞 E 枸橼酸浓度过高

67.接下来,当大量血红蛋白进入血浆后,此患者将出现的特征性表现是(D)

A 心前区压迫感 B 面部潮红 C 四肢麻木 D 黄疸和血红蛋白尿 E 血压下降 68.此反应致死的原因是(C)

A 心力衰竭 B 呼吸衰竭 C 肾衰竭 D 过敏性休克 E 感染性休克

69.发生此反应时,护士首选的护理措施是(C)

A 吸氧 B 通知医生 C 停止输血 D 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E 将剩余血送检,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70.预防此反应发生的有效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A 输血前预防性地给予抗过敏药物

B 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血交叉配血试验,保证结果正确

C 输血前需由两人重新核对姓名、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相符时方可输入

D 取回血液不能剧烈震荡或加温 E 输入的血液内不能加入其它药物

71.对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有显著效果的溶液是(D)

A浓缩白蛋白 B右旋糖右旋糖 C血浆 D晶体溶液 E全血 72.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及提高血压有显著效果的溶液是(E)

A 5%葡萄糖溶液 B 10%葡萄糖溶液 C 0.9% 化纳溶液 D林格液 E低分子右旋糖

73.颈外静脉穿刺插管和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时,若硅胶管内有回血,可以用(C)A 0.9%生理盐水冲注 B无菌注射用水冲注 C 0.4%枸 酸纳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冲注 D 3.8%枸 酸纳生理盐水冲注 E 5%葡萄糖溶液冲注 74.最严重的输液反应是(D)

A过敏反应 B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C发热反应 D空气栓塞 E静脉炎

75.脑水肿患者静脉滴注20%甘露醇500ml,要求在50分钟内滴完,输液速度应为(C)

A100滴/分 B120滴/分 C150滴/分 D170滴/分 E180滴/分 76.输液引起急性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是(D)A咳嗽、呼吸困难 B心慌、恶心、呕吐 C发绀、烦躁不安

D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性痰、气促、胸闷 E胸闷、心悸伴呼吸困难

77.输液时液体滴入不畅,局部肿胀,检查无回血,此时应(B)A改变针头方向 B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C抬高输液瓶位置 D局部热敷 E用注射器推注

78.输液时发生静脉痉挛至滴注不畅时应(C)

A减慢输液速度 B适当更换肢体位置 C局部热敷 D降低输液瓶位置 E加压输液

79.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空气栓塞的致死原因是(B)A空气栓塞在主动脉入口 B空气栓塞在肺动脉入口 C空气栓塞在上腔动脉入口 D空气栓塞在下腔动脉入口 E空气栓塞在肺静脉入口

80.颈外静脉穿刺的正确部位是(A)A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1/3处 B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1/2处 C 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下1/3处 D下颌角与锁骨下缘中点连线的上1/3处 E下颌角与锁骨下缘中点连线的上1/2处

81.输液中发生肺水肿时吸氧需要20%~30%的乙醇湿化,其目的是(E)

A使患者呼吸道湿润 B使痰液稀薄,易咳出 C消毒吸入的氧气 D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E降低肺泡泡沫表面张力

82.下列哪一种溶液是晶体溶液(C)

A浓缩白蛋白 B甘露醇 C复方化纳 D山梨醇 E尿素 83.下列哪种溶液是胶体溶液(A)

A浓缩白蛋白 B尿素 C复方化纳 D山梨醇 E甘露醇 84.血液病患者最适宜输入(C)

A库存血 B血浆 C新鲜血 D白蛋白 E水解蛋白 85.患者大量输入库血后容易出现(A)

A低血钙 B低血钾 C低血磷 D高血铁 E高血纳 86.输血引起溶血反应,最早出现的主要表现为(A)A头部胀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 B寒战、高热 C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D瘙痒、皮疹 E少尿

87.下列哪种血液制品使用前应放在37℃温水中提温(C)A普通血浆 B干燥血浆 C冰冻血浆 D新鲜血 E库血 88.在溶血反应中,当凝集的红细胞溶解,大量的血红蛋白进入血浆中时所出现的典型症状是(D)

A胸闷、呼吸急促 B寒战、高热 C腰背部剧痛、四肢麻木 D黄疸、血红蛋白尿 E少年或无尿

89.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应输入的溶液是(C)

A 5%葡萄糖溶液 B 5%葡萄糖盐水 C 0.9%氯化钠 D复方氯化钠溶液 E碳酸氢钠等渗盐水 90.发生溶血反应时,护士首先应(E)A测量血压、脉搏、呼吸 B通知医生和家属 C安慰患者、控制患者情绪 D热敷腰部,控制腰痛 E停止输血,给患者吸氧气并保留余血

91.下列关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方法错误的选项是(E)A剃去局部头发 B 70%酒精消毒局部

C右手持针沿静脉向心方向刺入 D见回血后,用胶布固定针头 E调节滴速,一般40~60滴/分

92.下列输液所致的发热反应的处理措施,哪一项是错误的(A)A出现反应,立即停止输液 B通知医生及时护理 C寒战者给以保温处理 D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E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

93.下列关于输血发生溶血反应时的处理措施,哪一项是错误的(D)A立即停止输血 B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C双侧腰封或肾区热敷 D肾功能衰竭者多饮用水以排除毒素 E将剩余血送检,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赔血试验 94.输血致过敏反应的处理,错误的是(A)

A轻者可减慢滴速 B重者立即停止输血 C注射抗过敏药物 D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 E必要时可行奇观切开

95.下列哪一项不是溶血反应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D)A少尿或无尿 B尿素氮增高 C高钾血症 D尿内有脓细胞 E酸中毒

96.下列关于静脉炎的原因错误的是(E)

A输液时无菌技术不严格 B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 C长期输入浓度高的药物 D长时间静脉留置硅胶管 E输液时针头穿出血管

97.下列哪一项不是静脉炎的表现(C)

A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 B局部组织肿胀、灼热 C常伴有高温、无力等全身症状 D局部伴有疼痛 E局部组织发红 98.下列哪一项不是输血致过敏反应的原因(D)A患者是过敏性体质 B输入血中含有致敏物质 C供血者有过敏史 D快速输入低温库血

E供血者在献血前服用过可致敏的食物或药物

99.下列哪一项不是输血所致溶血反应开始阶段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时的主要症状(B)

A头部胀痛 B出现黄疸 C恶心、呕吐 D腰背部剧痛 E面部潮红

100.下列哪一项不是颈外静脉穿刺插管的目的(A)

A静脉取血做化验 B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 C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患者 D测量中心静脉压 E给予高营养治疗 101.补钾的原则不正确的是(C)

A不宜过浓 B不宜过多 C不宜过慢 D不宜过早 E见尿给钾 102.可因输血而感染的疾病不包括(C)

A 痢疾 B病毒性肝炎 C流行性出血热 D艾滋病 E梅毒(103~106)刘刚,男,72岁,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住院治疗。今早9时起开始静脉输入5%葡萄糖溶液500ml及0.9%录?化纳溶液500ml。滴速为70滴/分。十点钟左右,当护士来巡房时,发现患者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呼吸急促,大汗淋漓。

103.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此患者可能出现了下列哪种情况(C)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D空气栓塞 E细菌污染反应

104.护士首先应做的事情是(D)

A立即通知医生 B给患者吸氧 C安慰患者 D立即停止输液 E协助患者取端坐卧位,两腿下垂

105.为了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护士可采用(B)A10%~20%乙醇湿化加压给氧 B20%~30%乙醇湿化加压给氧 C30%~40%乙醇湿化加压给氧 D40%~50%乙醇湿化加压给氧 E50%~70%乙醇湿化加压给氧

106.为缓解症状,可协助患者采取下列哪种体位(C)A仰卧,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B左侧卧位,防止空气阻塞肺动脉口 C端坐位,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

D抬高床头15~30cm,减少回心血量 E抬高床头20°~30°,以利于呼吸(107~109)

王馨,女,30岁,阑尾炎术后第五天,体温36.3℃,伤口无渗血渗液。今早9时许,继续静脉点滴青霉素。半个小时后,患者突然寒战,继之高热,体温40℃,并班有头痛、恶心、呕吐。107.根据上述表现,判断此患者可能出现了哪种情况(A)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D空气栓塞 E静脉炎

108.上述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B)A溶液中含有对患者致敏的物质 B溶液中含有致热物质 C输液速度过快 D溶液温度过低 E患者是过敏体质

109.下列处理哪一项时错误的(A)A减慢输液速度 B立即停止输液 C物理降温

D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E保留输液器具和溶液进行检测以查找原因(110~112)

赵强,男,66岁,因病情需要行加压静脉输液。当护士取治疗室取物品回到患者窗前时,发现患者呼吸困难,有严重发绀。患者自述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护士立即给患者测量血压,其值为75/55mmHg。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10.如此患者可能出现了(C)

A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B心肌梗死 C空气栓塞 D过敏反应 E心绞痛

111.护士应立即协助患者(B)

A取右侧卧位 B取左侧卧位 C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D取半卧位 E取端坐卧位 112.下列预防措施中正确的是(D)A正确调节滴速

B预防性服用舒张血管的药物 C预防性服用抗过敏药物 D加压输液时护士应在患者旁守候 E严格控制输液量(113~118)

张伟,男,36岁,因车祸内脏破裂大出血而欲行急诊手术治疗。去手术室之前护士遵医嘱迅速为患者建立了一个静脉通道并行输血治疗。因时间紧迫,护士从血库取回血后,为了尽早将血输给患者,便将血袋放在热水中提温,5分钟后便给患者输入。当输入10分钟后,患者感到头部胀痛,并出现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113.此患者最可能出现了什么反应(B)

A过敏反应 B溶血反应 C高钾血状 D酸中毒 E低血钙 114.此反应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D)A输入了对患者致敏的物质 B输入了异型血液 C输入了库存血

D输入前将血液加温,破坏了红细胞 E枸橼酸浓度过高

115.接下来,当大量血红蛋白进入血浆后,此患者将出现的特征性表现是(D)

A心前区压迫感 B面部潮红 C四肢麻木 D黄疸和血红蛋白尿 E血压下降

116.此反应的致死原因是(C)

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 C肾功能衰竭 D过敏性休克 E感染性休克

117.发生此反应时,护士首选的护理措施是(C)A吸氧 B通知医生 C停止输血 D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E将剩余血送检,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 118.预防此反应发生的有效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A输血前预防性地给予抗过敏药物

B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保证结果准确 C输血前需由两人重新核对姓名,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相符时方可输入

上一篇:《短文》备课笔记下一篇:老师怎么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