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精选10篇)
1.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篇一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计划
元坑中心小学 游昌明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目标为依据编写的,教材内容包括两个单元的新知识和1—6年级总复习三部分。其中总复习占56.7%,总复习部份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3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分为“回顾与交流”、“巩固与应用”两个方面。复习最主要的目的是把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数学知识全面而系统的进行整理、梳理的过程。同时也是让学生进一步把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区别进行一个总结,如果把毕业复习搞的好,能够做到“有效”那么学生将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如果不能做到“有效”只是一个知识的简单的重复和简单的重复练习,那么学生的提高将会很少,可见我们小学数学毕业复习是多么重要的!怎样搞好总复习特制定复习计划如下:
总体规划分三个阶段、三个任务。第一阶段:系统的将小学阶段所学基础知识按照知识点归纳为不同的模块(任务:知识的整理)。第二阶段:针对重难点知识或者本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辅导,本阶段重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任务:查漏补缺)。第三阶段:通过"模拟"实战演习,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任务:巩固提高)。
一、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就整个总复习而言,叙述上很条理、很简洁,如果我们教师不熟悉教材,就无法使条理的叙述具体化,无法使简洁的表述详细化,就会觉得总复习很难上或没有什么可上的,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熟悉教材,要求教师对整套教材有所了解,了解每册教材的教学内容,知道每个知识点的出处和教材上怎么说的,了解各册之间同一领域知识间的关系。熟悉教材,要求老师对每领域各部分所涉及的知识点有个渗彻的了解,并把其结构图理清楚。
二、真正体现主体。《课程标准》(修改稿)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体”。“回顾与交流”要体现主体性,让学生回顾,让学生交流,不能越俎代疮。如:40页有关数的回顾与整理。“回顾与交流”,不仅要会解答一些具体的题,还要能根据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上升到如何解决哪一类型的题,如:教材53页的“计算与运用”。“回顾与交流”所占篇幅很小,看似很简单,实际有很多知识点,需要不少时间,教师千万不可草率而过,如:71页立体图形“回顾与交流”的第一题,78页图形与变换“回顾与交流”的第2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认真备课。“回顾与交流”应根据知识内容作必要的笔记,本人认为学生应每人有1本复习整理笔记本。“巩固与应用”要体现主体性,让学生做题,让学生说题。练习的讲评体现主体性,让学生讲思路,让学生说方法。
三、重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通过总复习,形成知识体系。总复习的3个领域共19个课题,每个课题下面又有若干个知识点,同一类知识的知识点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而教学时它们是分散的,总复习时就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网络,建立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根据内容,有的可以用网络图来表示,有的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来表示,有的可以用图来表示。如:40页,“数的认识”就是网络表示。46页“十进制计数法”就是表格表示。68页“图形的认识”中图形之间的关系就是用图(集合图)表示。我们提倡的发展是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并非全盘否定,知识的整理中,教师可以借助原大纲教材复习中的知识结构图。
四、注重基本技能地训练。任何一样知识的学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技能要靠训练的,因此除了做必要的基础练习外,还要进行一些变式性的、综合性的练习。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要多做题、多练习。练习不是重复,通过练习发现问题,通过问题的不断解决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方法,通过问题的不断解决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训练,就要有材料、有习题,大纲教材的总复习中的习题分“做一做”和“练习”两部分,“做一做”55题,练习154题,共有209道习题,而新世纪版课标教材的总复习“巩固与应用”中的习题只有“巩固与应用”,仅有114道习题,课标教材中的习题不全,如84—86页“统计”中就没有复述条形统计图,这些,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充实材料,切实搞好最后的总复习。
五、注重对学困生的有效帮助。学困生是个相对概念,每个班都有学困生,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质量”就必须做好学困生帮助工作,小学教育是普及教育,只有注重学困生的帮助才能说“面向全体学生”。对学困生的帮助,要分析学习困难的原因,要帮其树立起学习信心,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不断重复,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花时间、花精力,要长期坚持,要在学困生的有效帮助上体现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六、发展提高,思维为先。发展提高是复习的又一重要目的。通过复习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应让大多数学生除了在知识技能方面有所发展和提高外,更主要的应该让学生在思维方面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特别要注意发展提高学生的发现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要让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所发展提高,实践证明拟好或选好复习题是重要一环。
2.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篇二
学情
分析 1、对基础知识技能及新知的掌握情况如何?
学生对“线与角”这部分知识掌握比较好,从直观上很容易判断出各种线、角的名称与意义,说出其联系与区别来。
2、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
说出各种线、角的名称、意义及区别,可在小组内通过列表、交流等方法自己解决这部分知识。
教材
分析 补充内容:指导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的画法要加强指导。
教学目标:
1、1、引导学生整理与复习“线与角”的有关知识,回顾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意义及其测量等知识。能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知道各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2、通过列表、画图、测量、比较、交流等方法整理与复习“线与角”的有关知识,并通过一些典型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回忆、讨论动手操作等各种活动,巩固所学知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反思意识。
教学重点:回顾直线、射线、线段的意义及特点,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关系。明确角的定义、分类、关系及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过某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教学
方案
构建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包括课题教学策略,材料呈现方式)
复习一、导入教学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始,出示蝴蝶风筝图片,
这么漂亮的风筝是怎么制作的呢?再出示风筝框架图,看到这个框架图你能获得那些信息。由学生看图来说说风筝框架的结构,(由许多木线条钉扎在一起形成了许多角)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复习有关“线与角”的知识。
二、知识归纳整理 一、回顾交流
1、由教师说出本节课要求:本节课我们利用列表、画图、测量、比较、交流等学习方法来整理复习“线与角”这部分知识
2、出示板书中内容,指生读要求。
3、结合板书内容在小组内完成本节课知识的归纳与整理。(各小组可参照提示表格完成学习内容)
线
名称 意义 特点 相同点 不同点
直线
射线
线段
角
角 定义
分类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4、各小组汇报并展示学习内容。
5、全体师生订正,取长补短。
二、巩固应用
1、请用量角器到黑板画一个50°的角。
2、请用三角板画一个135°的角。
3、画一条长5.5厘米的线段,并画出它的平行线与垂线。
4、实际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
三、巩固练习一、判断并说出理由
1、直线、线段与射线三条线比较,直线最长。()
2、角的两条边越长,角越大。()
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4、一条射线长80厘米。()
5、小于90°的角叫作锐角。()
二、填空
1、90°的角叫作()角,()度的角叫作平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作()。
2、1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相交,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
4、在钟面上6点钟的时候,分针和时针所夹的角是()。
5、两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
6、经过两点可以画出()条直线。
四、质疑 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五、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线与角
1、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学过的角?
2、说说它们的名称,概念、相同与不同之处。
3、画出学过的角,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4、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学过的线?
5、说说这些线的名称、意义、联系与区别。
6、画出一组平行线、一组互相垂直的线。
课后
反思 1、事先设计的进程与实际进程之间的差距如何?
事先设计的教学环节紧凑、涉及自主学习的内容较多,大多采用的是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有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完不成本节教学内容或对知识整理不完整不全面的情况。
2、在教学中有无印象最深刻的事件?
3.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三
一、本学期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和“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三部分。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本学期的教学指导思想
1.切实加强基础技能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1)对小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2)处理好基本训练和创造性思维发展和后继学习关系。
2.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意思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5.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比例这部分内容十分重要:,比例尺、正反比例意义和区别以及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其中正反比例意义以及判断是一个难点。
2.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3.重视培养学生的操作实践,观察比较的能力,以及空间观念(圆柱和圆锥)
4.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的系统整理和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够灵活合理的计算和
应用。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培养学生养成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提高课堂效率,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改变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和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联系生活进行实际教学,开展实践活动,把所学过的知识用于实践,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4.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4.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篇四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共有学生53人,其中男生有28人,女生有25人。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期末检测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审题习惯、书写习惯、检查习惯和作业是否及时完成等)还有待培养。
在学习态度方面,两个班大约有20%的学生学习被动,大约有8%的学生作业存在欠交或迟交的现象,作业有错不自觉订正的情况更为普遍。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既要学习新的知识“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又要系统复习小学阶段所有的知识,可见学习的压力比较大。特别是学困生,存在更大的压力与挑战。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学困生的帮扶上都是本学期工作的重点。通过培优辅潜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特订本期计划如下:
二、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化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2、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
3、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4、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六、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演练计算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思维和概括、判断、推理能力,以及以此类推、举一反三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加强学生的空间立体感。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七、辅差措施:
1、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2、根据学生的知识缺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3、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习。
4、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5、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6、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7、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的转化。
8、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
八、教学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 学 内 容 备注 1 2.21/2.25
1、教学准备;
2、面的旋转 2.28/3.4
1、圆柱的表面积;
2、圆柱的体积 3.7/3.11
1、圆柱的体积;
2、实践与活动;
3、练习一3.14/3.18
1、变化的量;
2、正比例3.21/3.25
1、画一画;
2、反比例3.28/4.1
1、观察与探究;
2、图形的放缩;
3、比例尺4.4/4.8 18 4.11/4.15 19 4.18/4.22 110 4.25/4.29 111 5.10/5.16 112 5.2/5.6 113 5.9/5.13 114 5.16/5.20 115 5.23/5.27 116 5.30/6.3 17 6.6/6.10 18 6.13/6.17 19 6.20/6.24 20 6.27/7.1、练习二;
2、整理与复习、数的认识:整数;
2、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常见的量;
2、数的运算:运算的意义、估算;
2、计算与应用;
3、运算律; 期中检测、运算律;
2、用字母表示数;
3、方程、正比例、反比例;
2、探索规律;、图形的认识:线与角;
2、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图形与测量;
2、图形与变换;
3、图形与位置、统计与概率;
2、可能性; 解决问题的策略
全面复习
5.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篇五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六年级数学两个班共有学生88人,在知识的接受上,学生呈现两极严重分化的现象。差生的比例不小,属于无法挽救的有顾佳玲,徐艳娟,属于基础知识差,反应迟钝的就有李静,汪洋.黄佳,杨燕,张宁,杜丽,顾顺,姚丽婷,鹿苑,余婷,邓志文,张洁,刘秀秀等,班中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较死板,缺乏灵活性。学习成绩优秀的有张静,张莎,张超,吴佳丽,王文丽,姚嘉兴,朱翔,王津,尹娜,陈瑞,冯乐天,中间生比例比较多,抓时困难较大,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差,不会灵活变通
二、复习内容
1、方程。 2、长方体和正方体。 3、分数乘法。 4、分数除法。 5、认识比。 6、分数四则混合运算。7、解决问题的策略。 8、可能性。 9、认识百分数。
三、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及其基本性质的理解,能正确理解形如ax±b=c、ax÷b=c、ax±bx=c的方程,能正确分析和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会列方程解答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式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理解体积(容积)及其常用计量单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有关这方面的简单实际问题。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会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7、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二、复习内容
1、方程。
2、长方体和正方体。
3、分数乘法。
4、分数除法。
5、认识比。
6、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7、解决问题的策略。
8、可能性。
9、认识百分数。
三、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及其基本性质的理解,能正确理解形如ax±b=c、ax÷b=c、ax±bx=c的方程,能正确分析和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会列方程解答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式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理解体积(容积)及其常用计量单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有关这方面的简单实际问题。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会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7、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
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复习重点
分数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五、复习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
2、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复习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
七、复习方法
1、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习,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有讲有练,在练中发现问题。
5、分层指导
7.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篇七
教师:胡先慧
一、指导思想:
复习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扶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二、复习目标:
(一)数与代数:
1、元、角、分与小数
(1)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生活问题;
(4)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简单交流。
2、乘法
(1)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能进行较合理的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进行判断。
3、认识分数
(1)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掌握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4)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简单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对称、平移和旋转
(1)能正确分辩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能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面积
(1)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在积,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
(3)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4)能清晰分辩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含义,并解决相关简单生活问题。
(三)统计与概率——统计与可能性
1、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学民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2、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3、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4、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
5、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三、复习重点
1、小数、分数的基本含义、大小比较与简单计算;加减法算理。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的换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4、平移的格数和如何画平移后的图形
5、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并作简单的分析;
6.运用小数、分数、面积等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生活实际问题。
四、复习措施
1、错例让学生自己分析,设立错题小册子;
2、选择适当的练习题型与题量,帮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打开思路。
3、重点抓好两个班的后进生,力争期末时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利用学优生的资源,成立“二帮一”学习小组。
4、统观全册教材,帮助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方法。
策略
5、注意孩子细心方面的培养。
6、复习以基础为主,同时注意练习、作业精心设计,以帮助优等生拔高,差
生补基础。对重点难点增加课时量,要讲深入一些。
期末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长度和面积单位的理解还是不够透彻,还存在混淆的现象。如:一块橡皮长(),很多学生填了厘米;还有9分米()90厘米,很多学生填了大于号,因为把9分米化为了900厘米。所以以后复习时在这方面还得多下点功夫。
2、粗心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如少写0、漏写横式结果、看错数字、漏做题、计算出错等,原因有多方面,年龄、性格、书写习惯,但应该说主要是基础知识还不是很扎实,不知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8.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篇八
一、班级实际情况
本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高。数学课的形象、生动、有趣,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很喜欢上数学课。本班学生的特点是比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真正学习到知识。但是他们的创造能力是在最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的。一个小调查、一个模拟实践操作,他们学习可以说是不亦悦乎,好像每一根神经都被调动起来,创造也就不断出现。记得在调查统计活动中,他们的记录方法不下10种,真让我惊
叹不已。
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有两、三个学生因智力问题、贪玩而使学习有较大的困难。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讨
厌单纯的练习。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
估计。
2、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发展估算。
3、能辩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体会米和厘米的实际意义,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会用这几种图形拼图。
5、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6、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
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
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
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银行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
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搭积木、打地基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
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习了统计、100以内数、加减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又如“我当家”专题活动,让学生记录家中一天所发生的数学故事,然后与全班同学交流。
5、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活动形式。如拼图、折纸等操作活动加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认识。模拟购物、兑换零钱的操作活动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钱款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估测和测量身边的物体的长度,这样的操作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6、复习结束时,让学生在全班中交流问题银行中的哪些问题在总复习中得
到解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复习收获。
五、复习时间安排
1、回顾与反思本学期的学习情况3课时
2、生活中的数(100以内数的认识)3课时
3、观察与测量(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认识米和厘米,会用这两个单
位测量物体的长度。)3课时
4、加与减(两位数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用加减法解决简
单的生活问题。)8课时
5、有趣的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3课
时
6、购物(认识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计算。)6课时
7、统计(收集整理数据,绘制统计图,用统计数据解决简单的问题。2课
时
9.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篇九
一、指导思想
1、落实双基:把学生小学阶段所学的分散的数学知识加以系统化整理,勾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落,针对学生的实际查漏补缺,弥补知识的缺陷。
2、培养能力: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把握教材特点,复习时要加强综合性,实践性,体现现实的、生活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加强评价:复习时要注意反思与评价。通过反思(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反思)查找不足,弥补缺漏。通过评价(特别是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发展性。
二、复习范围
以十二册教材第三单元涉及的复习内容为主。本单元内容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它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教材把全部小学数学内容划分为四部分。
1、数与代数;
2、空间与图形;
3、统计与概率;
4、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四部分内容,按照知识间的联系,加以编排,使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比较完整和系统化。复习时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复习计划。
三、复习的要点及要求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1)数的意义;(2)数的读法和写法;(3)数的改写;(4)数的大小比较;(5)数的整除;(6)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7)常见的量;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概念的识记和理解,难点是概念的辨析和运用。概念要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识别记忆,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要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实际问题的辨析、对比、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1)数的意义包含的知识点①自然数、整数;②分数;③百分数;④小数;⑤循环小数。
要求: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掌握自然数、分数、百分数、小数的计数单位,准确说出每个数包含的计数单位的个数,会进行数的分解与组成。认识这些数之间的关系。
(2)、数的读法和写法:
①整数读写法;②小数读写法;③分数读写法。
复习的重点是:整数的多位数读写。其中中间、末尾有零的数的读写是难点。要求:①正确读写整数、小数、分数。②由于较大数目的读写比较抽象、枯燥,复习时要借助“分级线”加强指导,另外要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增强趣味性。如:提供现实生活的报道数据,感受多位数与现实的联系,调动学习学习的热情,体验大数目的实际意义,增强学习和应用意识。
(3)数的改写:
①把一个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②求小数的近似数
③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
④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相改写。⑤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不包括循环小数化为分数)。复习的难点是:改写成标准数与省略成近似数之间的区别
要求:①复习时侧重对比训练。如:把20098000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在对比训练中体验它们的联系与区别。②改写、互化时注意互化方法灵活性的训练
(4)、数的大小比较:
①整数大小比较;②小数大小比较;③分数大小比较;④百分大小比较;⑤整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比较。
复习难点:分数大小的比较。
要求:①掌握比较方法,会比较数的大小;
②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每一类数的比较方法之间的联系、区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③拓展学生思维,培养个性化学习。通过复习,学生应该达到运用抽象的数进行比较的水平,但由于学生学习能力、水平不同,在比较数的大小中允许学生采取不同的比较方法。
④注重比较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值的实际意义。如:在0.4与0.5之间插入一个两位小数;写出一个比1/4小的分数------⑤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比较是一个难点,复习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师自身的特点采取适应的方法进行指导或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科学的比较方法。
(5)、数的整除:
①、整除、约数、倍数、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互质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③、分解质因数。
④、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数的整除这部分内容概念非常多,又很抽象,应该着重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要求:①以理解概念,正确应用概念为主要目的。
由于这部分概念抽象,学生复习时会有一定难度,为了降低学生的难度,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做出准确判断即可。如:10÷2=5--(整除)7÷2=3.5--(除尽)
②掌握20以内的整数的特点(质数、合数、奇数、偶数、最大的、最小的)。③加强概念辨析,深入理解掌握概念。
在概念辨析中应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让他们在探索中理解每个概念的真正含义。
④注重问题的开放性,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体现不同的学生学习的不同特点。如:针对7、14、21、25、49这些数,围绕数的整除知识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36□如果在方框内填一个数字,关于数的整除知识你可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⑤关于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的问题,要加强实际应用训练。(6)、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小数计算的基础。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并且建立起它们之间的联系。复习时侧重的知识点:
①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②约分、通分。
小数点位置移动是一个难点,复习时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7)常见的量 复习要点:
(1)常用的长度、面积、体积单位(2)常用的质量单位(3)时间单位(4)名数改写
复习的难点:建立各个单位的空间观念,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要求:(1)记住计量单位比较简单,但要建立计量单位的概念却是一个难点,复习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独立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尽可能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实物或教具,比一比、说一说、计量单位的大小。教师还可以把教材中的表格设计成报告单,让学生以独立或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探讨,填写报告单,进行交流,加深理解这些计量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巩固强化学生们已建立起来的这些单位的空间观念,达到能准确应用这些单位的目的。(2)掌握计量单位名数的改写方法,进行正确的化聚。
2.数的运算
计算知识包括四则运算意义、法则、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四则混合运算,估算。
这三小节是把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放在一起进行整理和复习。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是在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扩展来的。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运算的意义,应整理成表格,使学生很清楚地看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建议:①复习时表格应让学生完成,教师可给学生提供表格、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这张表格,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对于他们认识、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及联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可培养他的分析、概括、总结能力,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
②四则运算的法则的复习方法同四则运算的意义的复习方法是相同的,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回忆法则,体会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乘除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不需要用语言准确概括出来。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参加运算的数不宜过大,按照《课标》要求降低计算的难度,但要加强计算的准确度,计算方法的灵活度的训练。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重点:一是运算顺序、计算方法;二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复习时严格要求学生作到下面四点:一看有无抄错数;二看顺序是否正确;三看计算结果是否合理;四看算法是否最优化。
③关于加减法、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等量关系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它是解方程的基础。
④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复习时要把定律应用到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中。除了应用定律进行比较典型的简算外,还应进行一些简算的基本技巧性的训练。
⑤估算
教学建议:六年级学生的思维正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但他们仍需要借助形象去感受。所以复习时注意把这些数的概念放到现实有趣的具体情境中,在 学生熟悉的生活中让他们去解决问题、参与活动,唤起学生对这些数的概念的回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意义,建立起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复习时要避免单纯就知识讲知识,更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探索、理解、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复习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时间空间,让他们去发现其中的规律。本单元复习的侧重点也应该放在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上,因为计算贯穿于试卷的始终,计算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学习质量。计算能力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计算知识的能力,是知识技能、思维水平、习惯态度的综合表现。我们应注意从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整理计算知识。
(2).进一步明确口算、笔算、估算的基本要求,并加强练习。(3).灵活选用计算方式,恰当应用计算知识,尽量使计算简便。(4)、强化学生良好做题习惯的养成
3、代数初步知识
复习要点:(1)、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学过的计算公式;表示基本数量关系。(2)、简易方程:①方程概念;②解方程
(3)、①比的意义与性质;②求比值化简比;③比例尺。要求:,通过具体题目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解答,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在这部分知识复习时,注意下列知识的区别:
①
a的平方与2a;②X-2=3、3-X=2;③比与除法、分数;④求比值与化简比;⑤正比例与反比例。
②
由于这部分知识易混的概念较多,建议采用对比方法进行复习较好。不要进行纯理性概念上的对比,要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来体验、感悟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求比值:4:2/5=10-----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也可以是分数。
③
化简比:4:2/5=10:1---是一个比,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
(二)、空间与图形
这部分知识是把小学数学中学过的几何图形集中整理复习。复习的知识点:(1)图形的认识;(2)平面图形;(3)立体图形;(4)图形与测量(5)图形与变换(6)图形与位置
《图形的认识》复习要点及要求:
1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立体图形,沟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罗列已经学过的图形;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图形进行归类,梳理出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网络图等形式呈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分类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一是将图形与其名称结合起来。在整理时鼓励学生根据图形的名称画出来(立体图形在教师的指导下画出简图),二是通过分类,再次深化学生对图形之间联系的认识。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各种立体图形,沟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适当的动手操作,以实现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上的提升,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平面图形》主要是引导学生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的认识及其特征。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梳理。如从边的角度进行梳理,特殊的四边形有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中包括长方形,长方形包括正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正方形的对边平行并且四条边都相等;从角的角度梳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个角都相等;再如从轴对称图形的角度来梳理,这些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长方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分别有2、3、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再整理时鼓励学生将知识用合适的形式表示出来。
《立体图形》主要是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的认识及其特征,复习观察物体的有关知识。分两部分,一部分让学生分别说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尝试验证这些特点。来引导学生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再用一定的方式验证这些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主要从点、面、棱等方面进行复习。圆柱、圆锥的特征主要从面的角度去复习,还可以从展开图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另一部分是找出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并连一连。来引导学生复习观察物体的有关知识,进一步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图形与测量》复习要点:
1.对图形测量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进一步理解周长、面积、体积、等以及相应的单位。
2.沟通几种基本图形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的内在联系、体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体会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正确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图形与测量》复习的主要内容时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认识,度量单位的认识及进率,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等,围绕这些知识,教材在“回顾与交流”中给出了9个提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教学时可以根据复习内容和班级实际分成几个课时进行复习。
教材的主题情境图是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中的物体说说对长度、面积、体积、(容积)的认识。如结合围栏的长度说说对长度、周长的认识结合水池的占地大小、草坪的大小等说说对面积的认识;结合柱子的大小、水池中水的多少说说对体积容积的认识,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这些内容的认识。
图形与变换 复习要点:
1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
2.能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3.整理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性,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4.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轴对称、平移和旋转这部分内容尽管是复习,但教学时仍应重视学生的观察和 动手操作。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具体内容的“度”,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作图需要借助方格纸,旋转的角度只限于90°,平移是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可以借助具体图形的变换,引导讨论三种变换的要素。对于平移来说,要指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对于旋转来说,要指出旋转中心、方向和旋转的角度;对于轴对称来说,要指出对称轴。
图形与位置 复习要点:
1.复习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
2.能在具体情境中,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教材安排了确定大本营位置的情境,目的在于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鼓励学生回顾确定位置的方法。要确定平面上一个物体的位置,可以用类似“第几排第几列”的方法表示位置,也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前一种方法实质是以后要学习的直角坐标,后一种为极坐标。但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有参照点(也就是原点)和两个要素。第一种方法,可以将大鸣山作为原点,水平、竖直方向组成直角坐标系。如果设大鸣山为(0,0),大本营的位置可以表示为(4,3),也就是大鸣山向东400米,再向北300米。第二种方法,可以将大鸣山作为参照点(原点),正东方向和正北方向组成坐标系,这样可以用东偏北37°,离大鸣山500米表示大本营的位置。当然,学生也可以自己设定原点以确定位置。这个情境需要学生自己建立坐标系以确定位置,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给与适当指导。
(三)、统计与概率 复习要点及要求:
(1)平均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统计表、统计图:了解统计表、图的种类,特点,制作方法,会分析统计图表。
建议:复习时忌机械练习,单调地填表、制统计图,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应用统计知识,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如: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出发,针对商场购物优惠方式多种多样的特点,让学生自己设计购物方案,选择最佳购物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统计知识的复习任务。
(四)、解决问题策略 复习要点:
1、梳理在以前学习过程中用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
2、能积极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复习解决实际问题,要整理解决问题的策略,用策略统领解题活动。
二、三年级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初步形成解题思路,已经是在教学策略。四~六年级每一册教材都集中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每个单元重点教学一种策略。
整理解决问题的策略,要有层次地进行。首先是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大致是“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制订解题计划—解题、检验并回答问题”。其 中制订解题计划是核心步骤,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活动。其次是帮助理解题意与分析数量关系的常用手段或方法,如列表、画图都能整理信息,有助于发现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解题思路。然后是一些其他策略,如枚举、倒推、替换、转化等,经常在解决问题中使用。
整理解决问题的策略,要结合解题活动,既利用策略解决问题,又通过解决问题体验策略。
四、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落实教材要求,全面体现《课标》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要把复习与评价相结合,加强形成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使复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反思,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3、复习时要注意着眼于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复习都得到提高,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4、复习方式要多样化。单一的听讲容易使是学生疲倦,教师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说一说、量一量、填一填、算一算、画一画、调查、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计算、操作、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高。
5、复习要注意考练结合,在考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五、试题分析:
通过对近几年毕业试题的分析
1.主要考查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的情况,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分析和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初步能力。
近两年试题相比,题型基本相同,深难度略有变化。试题取材和叙述方式贴近教材和学生实际,体现过程和方法。
2.深难度比例约为7∶2∶1。
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试题,分值占全卷总分的70%。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
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能力的试题,分值约占全卷总分的20%。主要考察学生根据具体情境比较综合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初步能力。
考察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分值占全卷总分的10%。主要考察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分析、推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题型和内容
①填空题:以基础知识的直接应用为主,综合应用为辅。
②判断和选择题:以易混概念的辨析和基础知识的简单应用为主,空间观念和“双基”的综合应用为辅。
③计算题:直接写得数的口算或简单笔算;按照运算顺序和运用运算定律、性质进行合理、灵活的计算;解简易方程(含比例)。
④实践操作:运用图形概念和尺规作图;运用相关知识,灵活选择方法解决问题。
⑤解决问题:直接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合理、灵活选择方法解决问题。
六、复习的思想策略:
复习课很容易上成是单纯的知识回忆课,将复习课变成了知识训练课。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复习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应是“温故知新、提高能力”。“温故”是复习课的首要任务,温故重在查缺补漏,凡是学生自学能够掌握的知识不再补,补的是哪些学生容易遗忘和易于出错的知识。其次是知新,其含义有二:一是将旧知识进行归纳、概括,纳入新的知识框架,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二是在此基础上将知识升华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到了“温故知新”,只是完成了复习课一半的教学任务,“提高能力”才是复习课的落脚点和归宿。能力的提高需要适当的训练,但不是以练代讲,让学生不厌其烦地重复做题,而是联系社会生活,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训练题,让学生运用上阶段掌握的知识和方法,独立解决类似的问题,以举一反三,完成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因此,训练题的选择既要有典型性,又要体现思维的深度的广度,量不在大,而在精。学生做题后,教师要及时反馈,回扣所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总结的归纳,使方法进一步套路化。
复习课的基本环节如下:
一、导入课题,引领目标
复习课的课题导入,语言要简练。复习课的目标定位要突出对新授课知识的弥补、充实、完善和深化,突出整体构建、方法迁移和综合应用,突出思维的拓展与科学方法的形成。要立足双基,突出发展,通过整体构建和综合应用落实思路和方法的培养;既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又要避免脱离学情的“一步到位”。引领目标要突出复习的必要性,让学生明确要深化、完善的重点及要求,要探究的思路与方法。复习课的目标定位要考虑到新授课还没有到位的目标。
二、自主梳理,构建体系
复习课要高度重视调动学生主动梳理,科学构建,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能够实现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梳理要在归纳的基础上进行,突出知识所描述(或反映)的属性,不要搞成了对知识内容的复述再现;整合要根据概念、规律和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突出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和结构层次,不要搞成了知识点的罗列再现。梳理和整合最好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创设平台,让学生展示交流,互动完善。在梳理(不是复述)、归纳(不是罗列)、感悟(不是问答)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和方法的温故知新。
三、深化完善,典例导练
实现知识在“温故”基础上的“知新”,在综合应用基础上的“思路和方法提炼”是复习课的关键环节。“知新”的意义包括深化、完善、提高,即知识内涵的透彻理解——深化,外延条件的全面把握——完善,相近知识的准确辨析——提高。要突破薄弱环节,澄清认知误区,关注学生新课学习中疑惑不解的问题、复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这是复习课的根本问题;例题的导练要突出审题能力的培养、解题过程的规范和思路方法的提炼。在综合应用(不是套公式)、互动辨析(不是对答案)、方法归纳(不是就题论题)的过程中实现知新,确保学生头脑中知识和方法的正确性。
四、应用感悟,变式训练
例题教学所探究出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往往掌握不够准确,理解存在误区,教学中要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进行检验、内化,感悟思路和方法的含义、功能与应用注意事项。变式训练的题目设置要跟例题相近又相异,提 高例题教学的指导功能。训练要规范时间、氛围和格式,允许同学之间讨论、合作。变式训练的题目设置要关注学情,做到分层设计,落实因材施教,注重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快乐中实现能力的提升。
五、综合检测,达标演练
复习课的主要活动是围绕知识主干、重点难点、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的,不可能对复习范围内的所有知识面面俱到,同时不同学生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往往不同,所以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要充分关注个性,最后必须进行综合检测,针对暴露的问题进行个性化补救复习,以消除教与学的盲点。
六、归纳链接,拓展提升
归纳、拓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复习课的效果。归纳是针对本课题的内容,是为了从更高的角度审视知识体系与方法体系,以突出知识主线、方法主线、问题主线;拓展是针对相关联的内容,是为了实现本单元知识体系与前知识体系的链接,本单元的方法与已掌握的方法的整合,以突出知识的整体功能与方法的迁移应用。
10.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篇十
绍坝小学:吴健
期末快到了,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习,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使之更加系统和完善。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做好中小衔接准备。
二、复习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
三、复习重点:
本册的重点是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应用题以及圆。
1.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概念,法则、公式,能用来指导计算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能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3.能正确地解答分数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4.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
四、复习难点:
本册的复习难点是分数应用题
五、复习方法
1、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习,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特别是一些学困生,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有讲有练,在练中发现问题。
5、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习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习题分层,指导分层。
六、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整体复习各个单元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习(书上总复习)
1、分数乘、除法及其四则混合运算
2、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3、比和按比例分配
4、圆的周长和面积
5、负数的初步认识和可能性
第二阶段:综合练习,讲练结合(综合试卷)
给学生一些综合性的测试卷,通过练习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
第三阶段:分层复习,查漏补缺
给后进生特别的辅导和指导,查漏补缺。给优等生多做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习题,提高分析解答能力。
七、复习时间:12.6——1.18
八、复习计划的补充说明:
复习计划制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复习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讲求复习的实效性,只有抓住难点知识的突破,练习中的拓展练习,从而来提高学生的成绩。
九、具体复习时间安排
12月6—12月11日—————————————— ——复习《分数乘法》
12月12日—————————————————— ——检测
12月13—12月17日————————————— —— 复习《圆》
12月18日———————————————————— 检测
12月19日—12月21日——————————————复习《分数除法》
12月24日——————————————————— —检测
12月25——12月27日————————————— — 复习《按比例分配》
12月28日—————————————————— ——检测
12月31—1月3日—————————————————复习《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 1月4日———————————————————— —检测
1月7—1月10日————————————————— 复习《分数混合运算》 1月11日—————————————————————检测
1月14日——1月16日———————————————综合练习,讲练结合(综合试卷)1月17——1月18日————————————————查漏补缺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推荐阅读: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07-15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10-21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10-17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10-04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范文06-24
北师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08-31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08-02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语文08-14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详细复习计划10-22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