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查房疝气

2024-11-20

手术室护理查房疝气(精选10篇)

1.手术室护理查房疝气 篇一

手术室护理查房记录

科别:手术室

时间:2012年5月18日 主持人:石瑞凤 责任护士:刘霞

考核人员:倪再香、李香萍、彭春华、刘金华、彭宏、戴红芳

参加人员:曾云鹤、周丽、杨静、高峰、李云、潘芬、熊云莉、周春林、杨慧、姚琼、陈芳芳、张敏、孔晓晓、肖敏、熊香敏

手术病例:剖腹产术

主持人:大家术前准备做完了吧。手术9:30时开始,我们利用半个小时对这台剖腹产手术进行术前查房。首先巡回护士介绍一下病人的情况。

责任护士刘霞:手术通知单是昨天下的,为择期手术。产妇26周岁,足月双胎妊娠,B超显示右侧胎儿为无脑儿,未动产。下肢水肿+++.左侧胎心136次/分,右侧胎心140次/分。平时身体健康。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无其它传染病史。无手术史。血型A,RH阳性。对青霉素有过敏史。今日未进饮食。

主持人:刘霞这样的病人需要做那些护理计划?术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刘霞:

1、因胎儿有异常,病人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首先要注意病人的心理护士,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2、双胎使子宫巨增,可能会发生子宫收缩不好,要备好绷带,以防做宫腔填塞时用。做好输血的准备。

3、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工作。

4、病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术前要备好消毒液。做好术中和术 后的消毒隔离。

5、病人对青霉素有过敏史,属于过敏性体质。术中用药时要注 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物品准备有:绷带、输血用物、抢救新生儿的药物和1ml小注射器、吸痰管。一次性脚套、消毒液 主持人:还有补充的吗?

肖敏:麻醉完毕要注意病人的体位,防止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主持人:肖敏,为什么孕妇有可能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呢?”一般应该哪侧卧位。

肖敏:因为增大的子宫在仰卧位容易压迫孕妇下腔静脉,因而阻碍血流回心,使血压降低。特别是巨大儿和双胎更要注意,在摆体位时应该使病人稍向左侧。

主持人:孕、产妇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不仅对其本身不利,发生体位性休克、难产,而且对胎儿也有危害。胎儿因孕母血压低,胎盘供血减少,影响氧的供给,因此在麻醉完毕翻身仰卧时要特别注意观察。左侧卧位30度,减轻子宫对腹部大血管的压迫,预防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因为孕妇增大的子宫大部分是呈右旋,而下腔静脉在脊柱前右侧,左侧卧位可减轻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可是,也要注意观察,有少数子宫偏左,如果取左侧卧位,则反倒压迫下腔静脉而发生低血压综合征,这种情况应采取右侧卧位。熊香敏,你回答在接下新生儿给他(她)吸痰时哪侧卧位较好?

熊香敏:哪侧都可以吧,要注意头高脚低侧卧位。

主持人:熊香敏她说的对吗?

熊香敏:也对,不过最好是左侧卧位。因为在清理呼吸道时左侧卧位具有解剖学优点。侧卧位可因重力的作用使黏液聚集在颊部,保持呼吸道通畅。而左侧卧位又可以防止由于右侧支气管粗短,吸入异物机会多的危险。

主持人:熊香敏说的很好,在抢救新生儿时要注意这点。大家在手术中还要注意一点,无脑儿无生存意义,在取出时洗手护士注意协助手术医生要根据情况合理处置。防止其哭声影响病人的情绪。刘霞负责协助接老大(先出的孩子)。熊香敏负责协作接小的(后出的孩子)。绷带准备了几个?

刘霞:10个。

主持人:可以。熊香敏你去检查一下她们的准备工作。(入手术间检查术前准备)

熊香敏:药品和物品准备齐全。

主持人:好,准备接病人。

倪再香:今天查房大家准备充分,程序清楚,非常好。

2.手术室护理查房疝气 篇二

1 临床资料

42例疝气患儿中, 男35例, 女7例, 年龄14个月~7岁, 单侧疝气26例, 双侧疝气16例。所有患儿均采取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经术前、术中和术后各项护理措施, 均痊愈出院,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1) 术前应完善三大常规, 肝肾功能, 凝血全套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项目, 为明确疾病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实验室依据。部分患儿还需额外检查其他特殊项目。 (2) 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 消除他们不安、焦虑、担心等情绪, 讲明他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 (3) 根据外科手术的具体部位清洁小儿的皮肤, 重点应仔细清洁小儿阴囊部位, 不用将毛发剃除。由于小儿的皮肤比较娇嫩, 故宜用温热水将手术区域的皮肤擦洗干净[3]。 (4) 术前8 h需禁食禁水, 避免因为手术中药物治疗时出现呕吐等现象, 发生呼吸道阻塞而导致小儿窒息等严重情况。 (5) 患儿进入手术室前, 大多数有恐惧、惊慌和不安等情绪和表现, 故除了术前肌注阿托品药物镇静以外, 医务人员应尽量安慰患儿, 避免因哭闹发生疝气嵌顿现象[4]。

2.2 术中护理

患儿进入手术室后, 医务人员应严格核对患儿的情况, 采用全身麻醉方法处理, 建立静脉输液通路, 取仰卧位为手术位, 可在患儿臀下垫枕以抬高臀部, 充分暴露手术区域, 有利于手术的操作, 固定小儿避免坠床的发生。手术结束后需仔细清理手术器械、敷料数目, 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2.3 术后护理

2.3.1 麻醉护理

由于患儿年龄较小, 不能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配合, 故多采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患儿返回病房后, 应询问术中具体情况, 患儿如未清醒则应移走枕头, 取平卧位患儿头部转向一侧, 避免误吸呕吐物而阻塞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现象, 如患儿已清醒则头部取高位, 可促进患儿的呼吸功能尽快恢复。麻醉药物对大脑的抑制作用逐渐减低, 意识慢慢恢复正常, 可发生阵发件躁动和哭闹等现象, 反复3~4次。故应注意患儿发生坠床情况, 并增强管道的保护, 防治发生意外脱落[5]。

2.3.2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儿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神志和瞳孔等变化情况。术后一般应间隔30 min监测一次, 待患儿全麻清醒后可改为每间隔2h监测一次。如病情趋于稳定后则可逐渐加以延长。

2.3.3 心理护理

由于麻醉药的止痛作用消失, 患儿伤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觉, 故应尽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 避免其大声哭闹, 必要时可注射或口服少量镇静药, 让患儿保持睡眠状态。

2.3.4 手术伤口护理

术后要妥善处理手术伤口, 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让患儿侧身睡眠, 用棉质尿布夹在会阴部, 避免尿液污染手术伤口。注意勿让患儿将手术伤口表面的纱布抓掉。男性患儿术后阴囊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现象, 一般2~3d后会逐渐消退, 如难以消肿则可能发生淤血, 应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6]。

2.3.5 饮食指导

疝气手术治疗后应采取清淡饮食, 不宜食用辛辣食物, 尽量多吃水果和蔬菜, 少吃豆类食物。保持每日大便处于通畅状态, 避免便秘, 以免导致疾病复发。可适当增加每日营养摄取量, 多进食扁豆、山药、鸡蛋、鱼和肉等食物[7]。

经小儿疝气外科手术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措施, 42例患儿均痊愈出院, 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好并发症。故我们体会到: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 丰富的临床经验, 较强的沟通能力, 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还应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认真做好术前护理, 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变化, 对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总结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小儿疝气手术的病例资料。结果 42例疝气患儿中, 男35例, 女7例, 年龄14个月~7岁, 单侧疝气26例, 双侧疝气16例。所有患儿均采取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经术前、术中和术后各项护理措施, 均痊愈出院,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护理工作中要认真做好术前护理, 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变化, 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对患儿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疝气,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陆艳春.腹腔镜下行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及护理[J].山东医药, 2009, 49 (21) :117.

[2]林洁燕, 蔡晓群.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广东医学, 2000, 21 (7) :621.

[3]甄作均, 李光仪, 杨明.实用微创外科[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525.

[4]吴超, 李华林, 阮应东.小儿疝气选择合适时机手术为宜[J].当代医学, 15 (17) :64.

[5]刘华.49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7, 4 (18) :1645-1646.

[6]吴云, 董李.小儿切口经外环途径修补婴幼儿腹股沟疝应用体会[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4, 18 (5) :430-431.

3.手术室护理查房疝气 篇三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方法 分析我收治的26例小儿疝气患者,均采取在基础加骶管内麻醉下行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本组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没有出现并发症与复发疝。结论 对于疝气患儿,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要认真做好术前护理,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变化,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对患儿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儿疝气;手术治疗;临床观察;护理干预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中常见病之一,是腹壁先天性发育异常,腹壁强度降低、腹部内压增高而造成的。疝气分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以斜疝为常见, 直疝较罕见。该病的发病率在1%至4%,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临床症状是:婴幼儿在哭闹或者剧烈运动后,可在小儿腹股沟部位出现可复性肿块,一般在2至3个月时出现,也有1至2岁后才出现。疝气对患儿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的影响很大,易导致腹部剧痛、肠梗阻、肠管坏死等并发症,甚至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临床表明:除少数小儿疝气可自愈外,多数小儿疝气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尤其是1岁后的小儿患者。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6例小儿疝气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现将患儿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从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疝气患者26例,年龄在12个月至6岁之间,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左侧患儿15例,右侧患儿9例,双侧患儿2例。

1.2 方法

1岁以下患儿可暂时采用棉束带包扎压迫。而本组患儿均采取在基础加骶管内麻醉下行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

2 结果

患儿在术后4小时至6小时可进食,24小时后可下床适当活动,术后3天至7天出院。本组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没有出现并发症与复发疝。

3 讨论

小儿疝气在1岁后大多难以自行愈合,应尽早采取手术。而术前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于患儿手术治疗成败间有着较紧密的关系。若护理不当,则可能造成患儿手术切口的感染,甚至会引起并发症;若护理得当,则可促进患儿伤口的愈合,对患儿康复有着重要意义。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历,探讨一下患儿手术治疗前后的护理干预,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3.1 术前护理

首先,医护人员应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打消思想顾虑,并将相关注意事项解释清楚,以取得患儿家属的积极配合。同时,医护人员应为患儿提供诊断与治疗方案的依据,如:心电图、血常规、胸透、肝肾功能等,并为患儿做好术前皮肤试验与术中术后的用药准备。

其次,医护人员在术前应为患儿做好皮肤准备,清洁皮肤部位,尤其是阴囊部位,注意动作应轻柔。另外,患儿术前8小时应禁食。待进入手术室前,患儿可能出现哭闹状态,可肌注适量阿托品,并给予患儿充分的关爱,防止出现疝气嵌顿现象。

3.2 术后护理

①体位护理。小儿疝气患者由于年幼,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于痛感与不适等刺激很敏感,又不懂合作,所以宜采用全麻手术。医护人员在术后应根据小儿患者术中状况对体位进行合理摆放。若患儿术后昏迷,则应去枕,并将患儿头部单侧,避免因误吸呕吐物而造成呼吸不畅,引发意外。若患儿术后清醒,可将头部适当高位摆放,注意呼吸道功能的恢复。

②生命体征护理。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患儿术后的各项生命体征,检测频率至少是半小时一次,待患儿清醒且稳定后,可适当加长检测时间间隔。同时,观察患儿术后面色。正常患儿术后面部可略带潮紅。若面色苍白,可能贫血;若伴有鼻唇部位发绀,可能为微循环缺血;若呼吸粗重,满面潮红,可能为术后发热。医护人员一定要给予患儿对症治疗与护理。另外,可给予患儿术后输氧治疗,以避免出现呼吸衰竭等现象,帮助患儿安全度过苏醒阶段。

③切口观察与护理。首先,医护人员在患儿术后应观察切口是不是有出血现象,阴囊是不是有血肿,一旦发现异常应报告主治医生,并进行对症处理。通常情况下,患儿术后阴囊会伴有轻度水肿,3天后可慢慢消退。同时,注意保证患儿切口的清洁、干燥,为患儿妥善接尿,避免由于尿液浸湿敷料而导致局部感染。其次,患儿由于年幼,待麻醉清醒后,易出现哭闹现象与烦躁情绪。医护人员应争取患儿家长的配合,缓解患儿情绪,减少患儿哭闹,避免增高腹压而影响切口恢复。

④活动与饮食等护理。医护人员与患儿家属应鼓励患儿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并慢慢增加活动量,从而加快患儿肠的相对运动,促进肠蠕动,避免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同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避免剧烈咳嗽,避免在人群较多的地方和公共场所长时间逗留。另外,饮食方面宜清淡,不食油腻辛辣食物,多食用粗纤维、易消化食物,可多补充一些具补气功效的食物。

4 结论

小儿疝气手术属于较小的外科手术,但再小的手术也必须做好各项准备与护理。所以医护人员一定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较强的沟通能力,充分的爱心,并认真落实各项护理干预措施,这对于患儿手术疗效与术后康复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玲.小儿疝气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 : 18.

[2] 魏佑秀. 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2012,11(10):651-652.

4.不手术同样可以治愈小儿疝气 篇四

虽然疝气手术并不是大手术,但侵入性的治疗对身体一定是有伤害的,在手术后由于伤口的张力,还很有可能在孩子哭闹时拉扯伤口,导致疝气复发,因此,小儿疝气患者是不适合手术治疗的。

不手术治愈小儿疝气的方法

不做手术也是可以治愈疝气的,有的家长到了很多方法,针也打了,药也吃了,但就是起不到作用,因为打针吃药的方法是不对路的,要直接治疗患病部位,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5.手术室护理查房疝气 篇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使用外科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以及使用儿科疝气手术针对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各60例。观察组患儿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0.5~12岁,平均(6.82±1.36岁);对照组患儿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0.6~11岁,平均(6.32±1.4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使用外科围术期常规护理,给予基础心理支持,关注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采取对症治疗。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儿使用小儿疝气手术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前应主动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使患儿对护理人员建立信任感,讲解疝气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症状体征、治疗方式、腹腔镜手术的特点,缓解患儿及其家属因对疾病和治疗的不了解而引起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鼓励主动提问,并且通过既往治疗的成功来鼓励患者克服疾病,保证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3]。(2)术中预见性护理:选择高年资护理人员陪伴患者进入手术室,对患儿进行情绪的疏导和安抚,缓解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出现过度紧张、焦虑情绪,保证麻醉顺利进行;术中选择有经验的器械护士,提前熟悉手术步骤、选择合理的手术器械,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要求台下巡回护士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情况,若体温过低则适当加温,以减小低温引起的刺激及应激反应。(3)术后疼痛及环境护理:手术切口会导致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对此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耐心倾听。对于由于紧张、焦虑等引起的疼痛情绪,应并用言语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疾病[4],对于伤口本身引起的疼痛,必要时可采用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术后1~4 d每日注意观察患儿切口有无出血,切口是否干燥,嘱患儿排尿时将体位侧向健侧防止伤口感染。注意保持病房环境的无菌,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1.3 观察指标

1.3.1 离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

观察两组患儿接受手术治疗后的离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差异。

1.3.2 术后疼痛及并发症

观察两组患儿接受手术治疗后的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差异。使用Prince-Henc评分对患儿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共计0~4分,分数越高疼痛越剧烈,0分:患儿咳嗽时无疼痛;1分:患儿咳嗽时有疼痛,静息状态下无疼痛;2分:患者深呼吸时即可出现疼痛;3分:患儿静息状态下即有疼痛,但是程度不剧烈;4分:患儿静息状态下即有剧烈疼痛。患儿术后常见并发症有尿潴留、阴囊水肿、牵拉痛、伤口愈合不良等。

1.3.3 护理满意度

观察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分为满意、一般、较差三类,总满意度=(满意人数+一般人数)/总人数,比较两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离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儿的离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1。

2.2 术后疼痛及并发症

观察组患儿的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3。

3 讨论

疝气是小儿常见疾病,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以阴囊、小腹疼痛肿起,涉及腰、胁、背以及心窝部、脐周,伴有四肢厥冷,冷气抢心,止作无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疝气的分类较多,有脐疝、斜疝、切口疝、股疝等,多是由于用力咳嗽、腹部过于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啼哭等原因而引起[5,6]。小儿疝气是儿科常见疾病,影响小儿的日常生活,需积极进行治疗,其主要治疗方法为腹腔镜手术,通常不需要修补就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受到临床广泛欢迎。

小儿疝气患者由于年龄较小,情志尚未发育成熟,在围术期的意外事件发生率较高,增加了临床护理的难度,因此对于采取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患者,因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在考虑患儿年龄、心理等各项因素的同时,保障手术疗效的切实体现[7]。围手术期的综合性护理内容较多,主要包括术前的疾病知识及心理护理,手术时的预见性护理以及术后的并发症等护理。小儿疝气手术治疗的综合性护理贯穿整个围术期,对手术的顺利实施、手术效果的体现、手术风险的规避等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8]。

本文主要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观察组患儿接受护理后其平均离床时间为(2.15±0.73)d,住院时间(5.12±1.72)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的离床时间[(5.48±2.34)d]、住院时间[(8.75±1.36)d],可见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缩短患儿的入院治疗时间;观察组患儿接受护理干预后其疼痛程度明显轻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儿为6.67%,对照组患儿为16.57%,可见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对于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5.00%,可见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更受临床患者欢迎。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缩短疝气手术患儿的治疗时间、减轻其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术后离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离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轻其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住院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疝气,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晓琳.438例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9):1128-1129.

[2]王玲.小儿疝气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77-78.

[3]虢新莲.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182例舒适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4):15-16.

[4]李玉梅,于荔,高小平,等.舒适护理对膀胱镜检查患者疼痛焦虑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8,14(3):354.

[5]王群芳.舒适护理对小儿疝气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康复与护理,2012,16(6):742-743.

[6]刘因明.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0):81-82.

[7]贺桂辉.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66-67.

6.成人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 篇六

【摘要】成人疝气发生主要是腹壁抵抗力薄弱同腹内压增高而导致的。在普外科中,利用腹腔镜来完成腹部手术,在手术前后需要仔细观察。本文简单分析了腹腔镜对成人疝气手术的效果,并探讨了疝气手术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疝气 成人疝气手术 腹腔镜手术

一.引言

在成人普外科腹部手术后,疝气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穿刺疝、造瘘口旁疝、腹壁切口疝、脐疝等。疝气在腹部手术中发生的比率约为10%至15%,同时可能导致出现胃肠道绞窄和梗阻,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出现肠道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并需要进行多项手术。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采用腹腔镜治疗原发的疝气手术具有较好的优势。

二.临床资料及成人疝气手术观察

1.一般资料:选择100例利用腹腔镜手术完成腹部书后疝无张力修补术,其中女性为35例,男性为65例;年龄最大者为70岁,年龄最小者为22岁,案例内评价年龄为56.82岁;BMI平均指数为25.03±4.23KG/㎡。案例中疝气类型为:18例复发性腹股沟斜疝、33例造瘘口旁疝、49例腹部切口疝。

2.采用的治疗方法:对案例中的患者采用了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置导尿管,采取仰卧位。开放式建立气腹,将压力保持在12mmHG左右。距离原手术口切口位置,距离疝环约5cm以上位置采用三孔法放置腹腔镜和相关操作机械,利用超声刀来分离大网膜和肠管同疝囊腹壁的粘连,将疝囊和疝环显露。在对疝内容物纳回腹腔后,视具体情况,根据疝环大小来选择聚丙烯-膨体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选择的疝补片大小要超过疝环边缘约3cm以上、5cm以下。利用腹腔镜的监视作用,将补片铺平,并将膨体聚四氟乙烯构成的光滑面面对腹腔,将聚丙烯的毛糙面对腹壁,利用平头钉枪将补片固定在腹壁上。之后放气腹并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3.主要观察指标: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观察指标有身体指标、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后住院时间、进流质的饮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4.疝气形成原因及危害。

成年人发生疝气,主要包括两大因素:患者腹壁抵抗力薄弱,同时腹内压增高,由于二者的因果作用,导致发生疝气。腹壁抵抗力薄弱是疝气发生的基本病因,同時有畸形和先天缺陷、获得性继发性并立损坏都可能导致疝气。过度肥胖或年老体弱,其腹壁肌肉松弛或萎缩可能造成后天性腹外疝。

疝气影响了患者的消化系统,导致患者出现腹胀气、下腹部坠胀、便秘、腹痛、易疲劳、营养吸收功能差、体质下降等症状。同时由于腹股沟部和泌尿生殖系统距离较近,容易导致老年患者出现尿急、尿频及夜尿增多等前列腺或膀胱疾病。另外,由于肿物掉到腹腔内,容易产生危险,还可能会影响到婚后的性生活,容易造成疝囊内肠管无法回纳或回纳困难而形成疝气嵌顿,发生腹部剧痛和肠梗阻、肠坏死等危险情况。

5.成人疝气的表现症状。

成人疝气症状主要表现为:

(1)疝内容物为结肠或小肠,可能出现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恶心及肛门排气不畅等肠梗阻症状。

(2)疝内容物为肾脏、膀胱等,可明显出现泌尿系统的尿急、尿频、尿痛、腰部疼痛及血尿等症状。

(3)疝内容物为卵巢、输卵管或大网膜等,可能会发生腰骶部钝痛、腹部钝痛,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肠道胀气等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疝内容物绞窄时,全身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表现为白细胞级数升高、发热、水或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发生紊乱,严重情况会发生休克。

6.疝气治疗。

(1)非手术治疗。对于有较大手术风险的衰弱病人或老人可给予疝气托带,能暂时防止肠管脱出。疝气托带是在将脱出的肠管推回后使用的,采用绷带固定在疝气部位,能够进一步防止腹腔器官从疝气囊中脱出。疝气托带要长时间穿戴,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皮肤溃疡,使用前可涂抹婴儿爽身粉等薄粉来保护皮肤。疝气托带不可防止可能致命的如肠嵌顿阻塞等并发症,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睾丸不适或萎缩,出现皮肤溃疡。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疝气是将疝气缺口进行修补,将脱出的肠管推回到腹腔内,在腹壁缺口位置进行缝合,或者是取用侧壁组织来缝补缺口,如果出现不易补牢时,采用缝补人工网膜等方法,来完成疝气修补手术。进行手术时,对成年人可采用半身麻醉、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一般情况下使用半身麻醉,在较为复杂的疝气手术时才可采用全身麻醉。疝气修补术一般需要1至2小时才可完成,手术后需要住院静养2至3天,可根据手术方式和病人身体情况,选择住院修养或回家修养。手术后一般在一周后拆线,一般采用无张力法和腹腔镜法等内镜法来修补疝气。

7.疝气手术术后。

在疝气修补手术后,要尽量避免过度用力,如若伤口疼痛加剧,可服用处方止痛药,伤口出血要立即止血并检查伤口情况。伤口不可沾水,表层采用美容胶布。术后发生呕吐,需要禁食4小时。

8.手术期指标:在本研究案例中,患者手术时间约为41.54±16.78分钟,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少,出血量约为9.23±3.53ml。手术后住院时间为3.52±1.51天,术后进流质的饮食时间为1.12±0.51天。手术后发生血清肿并发症4例,占据比例为4.0%。

随着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在普外科临床上出现脐疝、腹壁切口疝、穿刺疝、造瘘口旁疝、术后隔疝等并发症都将较为常见,由于一次手术后的瘢痕组织和原有的解剖结构受到破坏,导致腹部手术引起的疝处理较为困难,而术后自愈可能性小,因此要积极处理,避免出现疝囊增大,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三.结束语

成人的疝气治疗主要目的是关闭腹壁的缺损,通过重建腹壁的功能和解剖结构,来防止腹腔内容物通过腹腔壁薄弱点突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理成人疝气,其创伤较小、并发症较低、术后恢复较快,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永进 腹股沟疝气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效果观察[期刊论文] 《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3年7期

[2]李泽斌 不同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观察 [期刊论文] 《医药前沿》 -2013年10期

[3]昊肇汉 无张力疝补术一疝修补手术的新趋势 [期刊论文] 中国实用

7.刍议中老年疝气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篇七

关键词:老年疝气;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079-01

1 前言

就疝气的主要患者来看,中老年人患疝气的可能性更大,这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腹壁强度会发生变化,逐渐变得薄弱,导致了人体内腹压增高,使得腹腔内部的游离器官,如小肠、大网膜、膀胱、卵巢、盲肠等脏器在腹壁变薄的情况下通过孔隙等进入到另一个部位。疝气患者往往会在呼吸、运动的时候感觉到痛,这是由于脏器进入了其他部位,影响整体协调以及脏器之间的配合的原因造成的。

2 中老年疝气手术

2.1 疝气手术

疝气手术主要是指疝修补手术,是将缺损的两端用锋线强行拉拢,以修补缺损;由于外科常见的疝气分为腹股沟疝气(多由于肌肉筋膜薄弱或先天腹壁缺损所造成)及伤口疝气(腹部手术伤口感染引发),所以疝气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腹股沟疝气采局部或半身麻醉,伤口疝气则多采全身麻醉。

2.2 老年疝气手术的特点

与小儿疝气手术不同,中老年疝气手术具有其特别的地方,由于中老年人肌肉松弛,在采取手术时,需要认真考虑采用微创手术还是传统手术,中老年人新陈代谢的时间较长,因此在选择手术方式的时候还应将恢复的时间计入考虑因素。与此同时,若是伤口疝气,给中老年人实施全身麻醉,则需要考虑术后恢复时导尿问题,老年人括约肌松弛,若选择全身麻醉醒麻的时间较长,由于术后需要及时吊生理盐水等营养液,防止中老年人出现尿潴留,导致其出院时间延长。因此,对于中老年疝气手术的临床治疗,需要更为认真与仔细。

中老年疝气手术时长约1.5小时,麻醉苏醒后需要及时进行心电监护仪的持续监测并给予吸氧,与此同时,对老年人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以及腹部、腹内压进行实时的监测。

3 中老年疝气手术临床效果护理

3.1 加强临床护理,严格护理效果

中老年疝气手术完成后,需要进行实时有效的临床监控与护理,因此,对于中老年的临床效果,有着较高的要求,中老年患者需要紧密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护理内容,使得医生能严密监控每个环节以及每个细节,确保中老年人术后能尽快地恢复。

中老年在术后可以会出现不同的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控制与解决。首先,由于疝气手术后伤口疼痛,可能会导致中老年人尿道括约肌痉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针刺合谷穴、肠腔穴等方法来解决,若疼痛状况较为严重,则可以考虑使用肌注强痛定、杜冷丁等,使用止痛药来解决。若患者的疼痛状况较为轻微,在事前可以采用热水袋或者热毛巾敷小腹,增强腹腔内压,或者是通过按压患者的关元穴,并缓慢地进行按摩,通过外部的作用使得患者减轻疼痛,并刺激膀胱运动。

此外,对于原本膀胱收缩无力的中老年人,在术后会显得更为明显,若发生了排尿困难的问题,可以通过按压患者的中极穴、三阴交穴等,促进肠道的蠕动和运动。与此同时,采用麦皮和食盐的混合物,混合后炒熟敷在患者的腹部,疏通体内膀胱的内压。若采取这种方法仍不见效,则可以通过口服相应的中药,即生甘草、桔梗和淡竹叶的混合物,将其用开水冲服,一日三次,能起到排尿的作用,或者是使用芒硝、樟脑和明矾的混合物,同样是进行开水冲泡,但不可服食,而是用混合物沐浴,缓解患者括约肌松弛的问题,这种配方对于不同材料的重要以及配比要求严格,必须通过护士来配比,患者不得随意进行混合。

若以上方法仍然不能緩解,则可以通过导尿进行,但在进行导尿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消毒和卫生,导尿固然能彻底地解决问题,但容易造成细菌的感染,因此也需要十分的仔细。

3.2 注重术后恢复环境

要使得中老年在术后能尽快地恢复,还需要注重术后的恢复环境,必须规范要求中老年的术后的居住环境与治疗环境。

首先,必须保证术后居住环境的卫生以及卫生间的清洁,中老年恢复时间较慢,在恢复过程中,可能不能及时地进行自行地清理,则需要卫生人员及时对病房,尤其是卫生间进行消毒。

其次,由于绝大部分患者都是多人房,多人房更容易滋生细菌,若是不同疾病的患者同住,则需要对其他患者说明疝气患者的病情与需要注意的事项,确保患者能得到一个较好的休息与恢复的环境。若同时疝气患者居住,则需要注重患者的卫生问题,中老年人在术后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小便困难,甚至是尿潴留的问题。因此,对于病房的卫生间,需要有进一步的要求,尽量向患者提供坐式、立式、蹲式三种不同的厕所,使得患者能够选择其熟悉的使用方式。此外,对于厕所水龙头,必须保证没有出现漏水等现象,部分患者对于声音较为敏感,可能会由于水龙头的声音而影响其排尿,因此也需要进行注意与管理。

3.3 注重术后对饮食的调节

对于中老年患者来说,一般在术后的24小时才可以逐渐进食流质食物,通过流质食物补充水分与营养。与此同时,对于患者的食物,必须选择清淡为主,避免过咸、过辣等重口味食物,容易导致伤口的发言与感染,造成小便减少,影响膀胱功能的恢复。此外,由于中老年在术后容易出现排便、排尿困难,为了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尽可能地鼓励中老年患者食用豆类食品,豆类食品能产生较大的气量,气量增多则能促进患者的矢气增多,从而促使其排便与排尿通畅。

除了过咸、过辣的食物不可食用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不可食用酸性、甜性食物,甚至对于部分的水果,也需要注意。如葡萄、李子等,可以少量地使用,而杨梅、石榴等则是禁止食用的,对于西瓜、香蕉等中性的水果,则可以食用,但也不可过多。

3.4 重视患者的心理

由于中老年恢复时间较长,因此在恢复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精神紧张,导致伤口恢复缓慢,甚至出现尿潴留等问题,一旦出现了相应的问题,患者在紧张的情况下,可能还会发生神经混乱的情况,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因此,作为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还需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调节与开导。在进行手术前,需要与患者说明术后可能产生的相关问题与并发症,使得患者有心理准备。而在术后,则需要对于出现了相应并发症的患者进行积极的开导与教育,并通过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舒缓患者的神经,使得患者能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恢复。

参考文献:

[1] 廖文棠.疝气手术术中技术难点分析[J].大家健康,2012(12)

[2] 吕桂萍.中老年疝气术后防治尿潴留的护理[J].辽宁大学中医药学学报,2012(3)

8.手术室护理查房疝气 篇八

资料与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疝气患儿120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60例。对照组男38例, 女22例, 年龄7个月~11岁, 平均 (5.12±1.3) 岁, 疝气类型:42例属于腹股沟斜疝, 18例属于腹股沟直疝。治疗组男35例, 女25例, 年龄6个月~12岁, 平均 (5.35±1.5) 岁。疝气类型:40例属于腹股沟斜疝, 20例属于腹股沟直疝。同时, 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小儿疝气临床诊断标准, 并将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的患儿给予排除。两组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手术方法: (1) 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主要方法[2]:对患儿进行全身麻醉, 消毒后在患侧行4 cm左右的斜向切口, 切口为病患以外的组织, 将精索暴露出来, 找到疝囊后切除, 待止血后实施常规缝合。 (2) 治疗组则采取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其主要方法:确保患儿处于仰卧位, 实施全身麻醉及消毒后, 利用手指触摸寻找精索, 并将腹股沟内上方1 cm处定为切口点, 随后沿韧带走向或皮纹走向做1 cm切口, 切开皮肤后使用蚊式钳将皮肤与组织分离, 对于男性患者可提起精索后实施钝性分离找到疝囊, 并在皮下环处对疝囊进行解剖, 以便将精索暴露出来, 再将疝囊分离至内环处进行高位结扎, 切除疝囊。女性患者则可直接提起疝囊进行切除。在整个操作过程中, 务必要保持仔细、动作要轻柔, 以避免伤到精索或血管;当疝囊较大时, 可在中部横断, 以避免出血现象的发生;当疝囊口较大时, 需将游离的精索向上牵拉, 对内环口实施适当的缝合[3]。

观察指标:手术结束后, 对两组实施相同的治疗及护理, 对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生发生率等进行观察对比。

统计学方法:文中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以表示计量资料, 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手术结束后, 治疗组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自主活动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术后并发症主要是阴囊肿胀、疝复发、腹胀、鞘膜积液等,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8.33%,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3.33%,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导致小儿疝气发作的主要原因为小儿腹壁肌肉不强, 与腹腔内压力的增高有直接关系。腹股沟斜疝是常见的疝气类型, 其主要表现是存在柔软的可复性肿物。在患儿站立、咳嗽、哭闹以及用力排便时, 肿物就会变大, 而当患儿平躺后又会缩小至消失。同时, 还有一些小儿的肿物会进入阴囊, 虽然其表现为一侧阴囊肿大, 但务必要与鞘膜积液区别开来。

传统治疗小儿疝气的方法虽然治疗效果是非常肯定的, 操作灵活以及完全暴露都是其优点所在, 但是由于小儿生理结构的差异, 其缺点也较为明显, 切口过长、难以恢复、并发症发生率高等都是不容忽视的缺点[4]。而微创手术应用在治疗小儿疝气时, 可将切口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医生采取熟练的操作技能, 最大限度地暴露疝囊以便手术的进行, 其优点在于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本文研究显示, 治疗组在各项观察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在并发生发生率上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总之, 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 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缩短住院时间, 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较更具医疗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勇, 唐恬, 黄鑫.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33) :39-40.

[2]王建平, 房小平.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比较[J].吉林医学, 2014, 35 (5) :1006-1007.

[3]李文聪.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对比[J].中国卫生产业, 2014, (2) :137-138.

9.手术室护理查房疝气 篇九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期间的疝气患儿106例随机分成使用微创手术治疗的观察组和使用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各53例, 观察组中53例患儿, 男童31例, 女童22例;年龄5个月~11岁, 平均为3.1岁;患者中腹股沟的斜疝37例, 腹股沟的直疝16例。对照组中53例患儿, 男童29例, 女童24例;年龄在6个月~12个月, 平均3.4岁;腹股沟的斜疝有35例, 腹股沟的直疝有18例。两组的年龄、性别方面差异不很大,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使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患儿使用常规的消毒和麻醉, 使用皮横纹下进行横行切口, 切口的长度在0.5~2cm, 切开皮下的组织, 显露出精索, 找到疝囊的位置后进行纵向的切开, 进行疝囊的游离分剥, 用丝线把疝囊的颈部结扎, 手术中完全止血以后把精索和囊丸复位, 对每一层的切口依次的关闭并进行缝合, 手术后使用抗生素对感染进行预防。

1.2.2 对照组

使用传统的手术治疗, 切口的长度在2.5cm以上, 其他操作和观察组相同。

1.2.3 统计学的方法

本组的统计单位用表示, 使用卡方来进行检验, 以P<0.05代表统计学有效。

2 结果

两组患儿经过手术治疗以后都能对疝囊成功的剥离, 住院治疗以后均能康复出院。两组手术的指征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1) , 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中发现, 观察组中53例患儿出现4例阴囊肿胀的情况, 对照组的53例患儿出现17例阴囊肿胀, 3例切口感染, 3例疝复发的情况, 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 对照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1%, 差异非常明显。

3 讨论

小儿疝气是临床中常见病症, 发病原因是小儿腹壁的肌肉不足够坚强, 当哭闹、咳嗽以及用力排便的时候出现腹腔压力增高的情况[1,2]。常见小儿的疝气是腹股沟的斜疝[3]。腹股沟的斜疝表现为腹股沟的内侧出现一个柔软收复性的肿物。当小儿在站立、哭闹、咳嗽以及用力排便的时候, 肿物会出现或者增大, 平卧以后会逐渐的缩小乃至消失。用手也能够把肿物还原。某些小儿患者, 肿物可以进入他们的阴囊内, 表现为一侧的阴囊出现肿大, 和睾丸的鞘膜积液是不同的。婴儿时期的腹股沟斜疝不影响儿童的生长和发育, 并且随着儿童体格的生长, 腹肌会逐渐强壮, 一部分的患儿可以自愈。所以主张婴儿年龄未满1岁的情况, 可以暂时不进行手术。使用棉线束带或者绷带的压迫, 防止疝块的突出。但是如果1岁以后不能痊愈, 就需要手术进行治疗了。

传统的手术在切开方法上具有暴露非常完全、操作灵活等特点, 但是由于小儿的生理结构以及耐受性存在差异, 因此传统手术存在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如切口过长、恢复非常困难、患儿的耐受性很差、手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等。目前随着疝气手术日益成熟以及医疗器械的进步, 使用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的疝气, 切口控制在2.5cm以内, 使疝囊可以暴露出来进行手术操作的限度, 在小范围内对疝囊进行完整的剥离和高位的结扎, 它的优点是手术的时间短、创伤非常小、手术以后愈合速度快、手术以后的并发症非常少等, 解决了患者的后顾之忧, 同时完成高效率的治疗。目前微创手术的治疗方法已经被广大的患者所接受, 是一种新型能够替代传统手术进行小儿疝气治疗的方法。

摘要:目的 对小儿疝气实施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将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106例疝气患儿随机的分为使用微创手术治疗的观察组和使用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各53例, 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的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等发生概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微创手术对小儿疝气进行治疗具有效果理想、切口部分小、恢复很快、手术后的并发症出现非常少等优点, 值得进行临床的推广。

关键词:微创手术,小儿疝气,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玉, 夏立平, 郑武平, 等.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比较[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9, 15 (1) :269-271.

[2]黄宝君.分析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30) :352-353.

10.手术室护理查房疝气 篇十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小儿疝气患儿400例, 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200例, 男132例, 女68例, 年龄6个月~6岁, 平均 (3.2±1.1) 岁;对照组200例, 男139例, 女61例, 年龄6个月~7岁, 平均 (3.6±1.4)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的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方法: (1) 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方法。在患儿全麻后, 使患儿保持仰卧姿势, 在铺巾消毒后, 使用皮横纹下横向切2.5 cm左右的切口, 将皮下予以组织剥离, 在精索露出后, 再进行纵向切疝囊, 剥离疝囊到颈部, 高位结扎, 最后使用电凝止血, 将睾丸和精索复位, 缝合切口的皮肤。 (2) 试验组:使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患儿在麻醉后, 使患儿保持平卧的姿势, 在患儿耻骨外侧, 外环口体表的投影处, 在不伤害皮下组织的基础上切开皮肤, 沿腹纹横切0.8~1 cm切口, 减少患儿出血情况发生;在看见腹外斜肌腱膜时, 钝性剪开或者钝性分开睾丸肌与精索外筋膜, 游离并且分剥疝囊, 在疝囊颈部进行结扎, 同时, 在电凝止血后, 将睾丸和精索复位, 将无菌贴覆盖在切口皮肤上完成手术治疗。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 对两组患者实验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比较:试验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上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比较: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 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3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小儿疝气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进行手术, 而手术的核心是找到疝囊。在手术进行前, 医疗人员必须掌握患儿腹股沟位置解剖层次的相关知识, 能够熟练地进行手术操作。其寻找疝囊的主要办法:试着提起深筋膜表面, 若提起, 此处就很可能有疝囊;将睾丸拉紧, 使精索具有张力, 找到精索时继续向上, 若精索消失, 撑开外环口即可找到;将精索提起或者完全提出, 进行寻找。当医疗人员找到疝囊时, 对其进行剥离, 高位结扎即可完成手术[4]。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治疗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小儿疝气手术治疗后, 不仅需要保证术后疝气不复发, 而且需要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患者出血量, 保证皮肤切口小, 对患者的创伤性比较小, 同时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综上所述, 相对于传统手术方法, 小切口微创手术方法治疗小儿疝气疾病更为有效, 且术后并发症更少, 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 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 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时长虹.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对比[J].吉林医学, 2013, 34 (30) :6230-6230.

[2]张立平.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价值[J].吉林医学, 2013, 34 (6) :1031.

[3]孙占彬, 李伟.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价值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23) :46.

[4]马麦侠.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价值[J].医学信息, 2014, (19) :583.

上一篇:环保标志作用大教案下一篇:空调维修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