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冶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状(精选8篇)
1.社会冶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状 篇一
责 任 状
XX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2012村(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稳)目标
管理责任状
201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状如下:
一、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创建和谐平安村、和谐平安单位、和谐平安学校、和谐平安家庭为重点,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和谐平安创建活动,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和谐。
二、整合基层力量,充分发挥矛盾纠纷调处室的作用,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完善处置突发事件工作应急预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杜绝群众性纠纷和械斗。
三、坚持以“扫黑除恶”为龙头,依法严厉打击危害社会治安的严重刑事犯罪,遏制刑事发案上升的势头;集中治理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扫除社会丑恶现象,保持良好治安秩序,增强公众安全感。
四、完善治安防控体系,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五、整合和运用各种社会管理资源,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夯实综治基层基础,着力解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六、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和邪教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防止发生危害国家安全的问题,防止发生邪教组织人员进京、赴省和在当地聚集滋事。依法查处非法宗教活动,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七、认真处理涉法涉诉上访问题,维护司法权威,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八、广泛开展法制和综治宣传,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增强公民法制和公众安全意识,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治安稳定。
九、巩固综治机构,稳定综治队伍,配强综治干部,充实综治力量,完善综治制度,保障综治经费,推进综治工作规范化建设。
十、严格实行综治领导责任制,规范综治绩效考核,健全综治责任人政绩档案,坚持综治责任人述职报告和综治成员单位履行职责报告制度。
本责任状的执行情况,由镇综治委组织检查考评,并兑现奖惩。
发状单位: 发状单位责任人:
立状单位: 立状单位责任人:
2012年3月1日
2.社会冶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状 篇二
从表面上看, 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社会责任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但此问题却是发自于一个共性基础:公司固然是以营利为宗旨, 但是营利与担负社会责任并非必定发生冲突, 冲突并非必定不可调和, 公司完全有可能同时达到这两个目标。本文从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互动关系这一角度进行分析。
一、强调公司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意义
1、强调公司社会责任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及发展给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公司治理本质上就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制衡关系的有机整合, 公司治理结构必须认同和适当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并且鼓励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就创造财富和工作机会等进行积极的合作。社会责任理念要求公司从社会, 而不仅仅是从自身的角度来进行决策, 其管理者的工作重心必然从股东向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转移, 这种转移有利于各种利益群体相互补充和制衡, 从而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使公司从传统的股东至上的“单边治理”模式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演进。实际上, 利益相关者因为投入了专用性的风险资产, 并分担了公司剩余风险, 都会产生足够的热情去行使监督的权利。同时, 这些利益相关者来自不同的领域, 拥有不同层次、不同数量的信息, 如果能够进行有效地沟通, 则可以减少监督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由此可见, 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可以解决原来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监督激励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从而降低了代理成本, 形成了有效的内部制衡。在这个意义上, 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认为是传统委托-代理理论的有效补充。
2、强调公司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传统公司经营中所指的“治理”往往注重的是公司内部结构的调整, 其结构遵循“董事会中心主义”, 即公司除重大事项的决策由股东大会做出之外, 主要的经营决策来自董事会。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作为全体股东的代表, 其行使经营决策权必然要为股东谋取利益。而现代公司经营理念告诉我们, 由于公司的经营行为影响到了众多利害关系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 其经营决策绝非单纯是少数几个董事乃至股东的事情, 因为少数人的决策往往不够全面, 较难做出符合利害关系人整体利益的科学决策。决策主体的单一化与行为后果的社会化极不相称的矛盾要求我们现代公司更加注重从内部和外部共同对公司结构进行调整, 健全公司的经营决策机制, 让投资者、债权人、职工、消费者、社区等更多地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来, 充分体现他们的意愿, 才能有利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只有民主的参与, 才有科学的决策, 也只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做出准确、理性的决策, 才能响应市场的需求。
在西方国家, 绝大部分的学者把公司的社会责任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核心特征, 认为一个公司持久的竞争力和最终成功是协调工作的结果, 它体现了来自不同资源提供者的贡献, 因此公司治理结构必须认同和适当保护利害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当代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表明, 物质资本对公司的发展作用日益减弱, 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为稀缺, 因此不应简单地把公司看成是“股东们的联合体”, 而应是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以及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同时, 公司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 其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其他利益共同体的制约。任何一个健康的公司必然要与外部环境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 从而达到一种共赢的结果。因此, 适当地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将职工代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引入公司治理中, 不仅不会增加公司的负担、导致公司的低效益, 还会有利于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 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从而更加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社会责任的意义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落实公司社会责任。
公司制度发展导致了诸如劳工问题、环境污染等一系列负外部效应。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 无论是采用“股东大会中心主义”抑或“董事会中心主义”, 只要以股东利益为本位的思想不变, 这些问题便不可能得到克服。于是, 改革公司治理设计、重建公司治理结构, 成为公司社会责任得以强化的必由之路。有学者主张通过立法等外部控制手段来规范公司行为, 强制其承担社会责任。但事实上, 尽管各国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从外部控制公司行为, 但公司滥用权力、不履行社会责任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更有甚者,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地想方设法规避法律, 竭力逃脱应负的社会责任。可见, 仅依靠社会外在压力以解决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 效果未必理想, 且容易“治标不治本”。而着眼于公司自身, 通过改善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来构建一个公司社会责任实践体制或许更行之有效。
从公司治理结构而言, 公司的社会责任是由实际掌握公司的管理者来履行的, 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实际上在于对公司管理者行为的规制。所以,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形成公司内部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制约, 才能使公司社会责任落到实处。究其然, 一些公司漠视社会责任的根本原因就是不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的公司和管理层追求短期经济效益, 而不愿意为公司长期发展和竞争力支付社会成本。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是保证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换取长远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段。有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就能够很好地克服短期行为、违法行为, 投资人的权益就能够得到保障, 市场环境就能够得到优化, 职工、消费者的利益就能够得到保护。从整个社会来看, 只有具备有效治理结构的公司才能够形成实现社会责任分担的微观基础。在此基础上, 政府才可能运用宏观调控手段, 制定相应的规则和制度, 以公司的利益为纽带引导公司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可以说, 从社会本位理念出发, 重塑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失为落实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要一环。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落实公司社会责任的实践。
随着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立法化,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在公司治理结构安排以及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对应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 大致可分为两种方式:英美式和大陆式。
英国、美国致力于通过改革董事的义务责任体系以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英国在1985年的《公司法》中规定:“董事们考虑的问题应包括公司全体职工的权益以及其他成员的权益”。美国各州公司法基本上也都规定了公司董事应该考虑各种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或者应该考虑公司所采取的行动可能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产生的影响;同时规定公司董事决策时需要考虑国家及州的经济情况, 以及其他社区及社会上的各种因素。例如, 印第安纳州的《商业公司法》在有关董事的义务与责任的条文中规定:“公司董事在考量公司的最佳利益时, 必须考虑公司所采取的行为对公司股东、员工、供应商、顾客以及公司办公处所或工厂所在的社区的影响, 以及考虑董事所认为相关之其他因素”。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已经渗透到了美国的各州立法之中, 它修正了董事的义务就是为股东谋取利益的传统公司理论, 重新确立了经营判断原则, 要求公司经营者对利益相关人负责, 从而强化了公司的社会责任。
而大陆法系国家通过吸收职工参与公司的治理, 德国公司就被认为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德国1976年的《共同决定法》明确规定监事会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工人代表, 以此实现共同治理。因此在德国公司里, 监事会和董事会成员并非全是股东, 企业职工和产业工会的代表有权在公司监事会和董事会中占有一定席位并参与决策, 监督已制定的维护职工利益的法规和劳资协议的执行情况。日本的公司法的现实形态是经营者主导型治理结构, 其目标就是平衡股东与雇员的利益, 并鼓励雇员参与公司决策。这种共同决策机制最大程度地限制了权力的滥用, 既维护了股东的利益, 也体现了雇员的要求, 能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华, 管娜, 闫莉华.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互动[J].安徽农业科学, 2006.34.
3.社会冶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状 篇三
【摘要】笔者针对我国煤炭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进行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阐明了煤炭企业构建安全生产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构建了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借此创建一套基于安全生产的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改善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问题。
一、构建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指标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煤炭企业改善安全生产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煤炭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断地扩大产量,与此同时却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安全生产方面的社会责任,导致矿难不断。2002~2006年五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原煤产量及百万吨死亡人数统计数据如表1。
尽管在过去的5年间,我国煤炭企业的百万吨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并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1月2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2007年要作为安全生产的“落实年”和“攻坚年”,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狠抓安全发展理念、各项政策措施以及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攻坚。
从我国煤炭企业目前的情况看,敦促甚至是强制煤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规范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构建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指标是十分迫切的。
(二)有利于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
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尚不是很强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仍然奉行着“无利不起早”的经营理念,在企业里推行社会责任会计,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上的好处吗?答案是肯定的。
颜剩勇、刘庆华(2005)对近年来西方学者对这一问题所做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总结:“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在国外许多年来许多学者进行过研究,半数以上的实证结果证实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正相关关系,特别是那些以会计指标衡量企业绩效方法的实证文献,如布拉格顿和马尔林……。”
(三)有利于煤炭企业履行环境义务
由于煤炭企业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使全社会付出了高昂的成本。例如:(段玉虎等2005)“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等城市,由于煤岩的大量开采,形成大面积采空区,导致地面塌陷。目前,四大煤城矿区总塌陷面积已达500多km2,且多集中于市区,由于塌陷造成居民搬迁、房屋改建、市政维修、铁路改线及耕地赔偿等费用达8亿多元。在塌陷最严重的鸡西市,塌陷面积156.3km2,其中塌陷深度2m以上的超过20km2,因塌陷影响的建筑面积1.13万m2,住户2169户,人口11.56万人,农田面积0.71km2,破坏公路550km,破坏铁路19.54km,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通过构建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指标,对其包括环境责任在内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促进煤炭企业提高环境意识,履行环境义务。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与分类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
屈晓华(2003)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通过企业制度和企业行为所体现的对员工、商务伙伴、客户(消费者)、社区、国家履行的各种积极义务和责任,是企业对市场和相关利益群体的一种良性反应,也是企业经营目标的综合指标。它既有法律、行政等方面的强制义务,也有道德方面的自愿行为,包括:(1)企业的经济责任。(2)企业的法律责任。(3)企业的生态责任。(4)企业的伦理责任。(5)企业的文化责任。”
金立印(2006)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以及对社区和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活动。它超越了以往企业只对股东负责的范畴,强调对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客户、政府等在内的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类
1.国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类
金立印(2006),在参照Maignan(2001)、Laffertyet al.(1999)以及Sen et al.(2001)等西方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现有分类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归纳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构成体系。如表2所示,作为一个抽象概念的企业社会责任包含有经济方面的责任、法律方面的责任、伦理方面的责任和慈善方面的责任;同时作为一个具体的概念,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应包含企业的社会捐助活动、保护环境、赞助社区文化教育事业、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内容。
2.我国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类
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都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现综述如下:
(1)刘秀琴认为:“具体而言,应披露以下几方面的信息:①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②职工福利情况;③对所在地区的贡献;④改善自然环境的贡献;⑤企业收益方面的贡献;⑥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情况;⑦对政府履行的义务。”
(2)阳秋林认为:“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并披露其信息的内容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改善生态环境的贡献;②对社会福利的贡献;③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④提供产品和维修服务的贡献;⑤诚实信用的商业道德;⑥企业收益方面的贡献。”
(3)杨忠英认为:“我国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企业收益方面的贡献;②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③生态环境方面的贡献;④社会福利方面的贡献;⑤产品和服务方面的贡献。”
(4)张文贤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四大方面:财务指标、市场指标、文化指标和公益指标。……总而言之,整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包含的面相当宽泛,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以上的介绍虽然还不全面,但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目前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可以说是大同小异,差异不大,他们建议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应该说本质上是相同的,相对而言,笔者比较倾向于刘秀琴的看法。
三、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分类的特殊性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渐进性
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要不要结合现阶段的具体情况而具有特殊性?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刚刚觉醒,仅仅只是部分企业初步具备了社会责任意识,更有一些企业还停留在“唯利是图”的原始、甚至是野蛮经营的初级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所有的企业都像西方较为成熟的企业那样,全面系统地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是不切实际的。鉴于此,对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要求应当适度降低标准,从最基础、最一般的内容开始,逐渐随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逐步深入与全面,而增加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二)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行业特点
不同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要不要具有其行业的特点?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要不要因行业而异?事实上,在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也并不完全统一,其内容也略有差异,但却并不存在因行业不同而异的问题。以煤炭企业为例,在西方国家就不存在因为其安全生产具有突出重要地位,而单独披露这方面信息的问题。这是因为在这些国家里,煤炭企业和其他企业一样,已经成为最为安全的生产行业。以美国为例,煤矿千人事故死亡率已低于金属、制造、建筑、农业等20个行业,成为相当安全的一个部门。然而,我国的情况则截然不同,煤炭企业是最为危险的一个行业,重、特大矿难持续不断。这就要求我国煤炭企业应当重点突出披露其安全生产投入与保障方面的社会责任信息。
四、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
本项目研究的基本思路就是首先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类,筛选出适合我国煤炭企业具体情况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对各类社会责任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不同的项,即:指标,这样该方案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才能更具体、全面、完整地反应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和结果,并对煤炭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考虑我国的具体情况和煤炭企业现阶段的生产特点,其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指标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法律责任。(李冬生,阳秋林2006)“公司社会责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责任包括法定责任和道德责任。”遵纪守法、照章纳税,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很难想象一个不遵纪守法、还存在偷漏税行为的公司,会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遵纪守法和照章纳税是一个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底线”。煤炭企业应当披露其遵纪守法情况,主要披露内容应该是本年度是否存在因违法、违纪而被相关政府部门处罚的情况发生,如果没有,即可视为企业是遵纪守法的。
第二,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投入,是保证煤炭企业工人生命的根本,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应当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有关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投入方面的相关要求,据实披露有关安全生产投入方面的社会责任信息,具体指标初步设计为:
一是安全生产设备投入率。该指标用来反映为了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须安装和使用的各种设备、设施的投入状况。
二是安全生产设备完好率。该指标用以反映企业是否切实在使用这些设备以及企业投入的各种安全生产设备能否真正实际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三是年度矿难与死亡人数。企业应当实事求是地披露本年度发生的矿难和死亡人数的有关情况,不得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隐瞒这些问题,当然,如果未发生则可以不披露。
第三,环境保护与恢复责任。无论是露天开采的企业,还是巷道开采的企业,都存在对环境的破坏。因而都有对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的义务。企业应当在年度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中披露该义务的履行情况。
第四,企业收益责任。企业收益目标不仅是一个财务目标,而且是一个社会目标,因而也必须予以反映。
第五,职工福利责任。具体内容包括:职工日常福利情况,如职工生活困难补助、独生子女保健费、离退休人员的劳动保险、职工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及职工住房,向社会保障机构缴纳的在职职工的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障费、医疗保险及工伤保险费等。
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 篇四
根据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的部署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强各村综合治理工作,切实将综合治理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确保辖区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根据实际,特制定此责任书。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担负起维护社会稳定,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各小组要把社会治安综治工作摆在首位,及时解决综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工作落实。严格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票否决制和重大案(事)件的领导责任制度。
二、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不发生影响大局的案(事)件,坚持“大排查”,定期开展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获取深层次的内幕信息,做到未动先知,防早防小,确保不酿成事端。进一步处理好矛盾、纠纷,把事件发生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要积极抓好突发事情的应对处置工作,做强做实各种应急预案,积极预防和化解突发案(事)件,确保稳定。
三、坚持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着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破坏活动。
四、要大力加强法制教育,积极推进依法治理和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群众法律知识水平。
五、2012年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1、抓好职务范围内矛盾纠纷苗头及时化解;
2、职责范围内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排查、摸底(特别出租屋、流动人员)。
3、职责范围内“法轮功”人员的监控和教育。
4、职责范围内不能出现村民因纠纷得不到解决而越级上访。
领导签字:
责任人签字:
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 篇五
1、切实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本单位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计划。一把手为该单位社会治安的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治安责任书,对综治工作真抓实管。
2、领导机构健全,人员落实,保障所需经费和必要的工作条件,并指定一名干部专抓综治工作,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究综治工作。
3、坚持各种专项整治,严查“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影响稳定的矛盾纠纷苗头或事件得到及时处理。
4、抓好综治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络,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重点地区加强巡逻,各项防范措施落实。
5、努力提高接访质量,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6、广泛开展安全创建活动。认真解决相关问题,把“创安”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6.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 篇六
工作目标责任书
1、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长由中心主任担任。要制定详实的工作计划。
2、全体职工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本着高度的责任心搞好同事之间的团结,不允许出现打架现象。
3、每位职工要积极学习法律知识,不做违法乱纪之事、不允许参加各种类别的邪教组织,对于家里出现的解决不了的各种社会矛盾,不允许越级上访,要依法解决。
4、分管主任及各科长要掌握科室职工的思想动态,对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要说服教育。对单位的各种规章制度有不同意见的要正确提出,逐级反应,共同解决,不允许群体上访。
7.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公司治理 篇七
1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几年来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话题。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激励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公司在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和创造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 关注生产和服务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不良影响, 处理好与公司相关的各种利益群体的利益关系, 实现公司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首先, 企业所承担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是经济责任, 即企业能够通过日常的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获得利润, 这部分利润不仅是为了满足股东的利益, 更多地是为了扩大再生产, 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对企业进行投资;第二, 企业要对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要提供无质量问题、无污染的产品, 近年来, 安徽奶粉事件, 三氯氰胺事件, 使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对企业的信誉失去了信心;第三, 企业要对员工履行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不仅需要按时支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 还要为员工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从多次的煤矿透水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出, 虽然国家加大力度惩罚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开采, 但企业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员工的社会责任。
目前看来,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更多地是对社会责任的消极承担, 或者认为可以改善公司的形象, 扩大知名度, 而利益相关者的最基本的需求都被忽略, 因此, 要想改变企业被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 就要把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引入公司治理中, 在现在国家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 使企业认识到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保持公司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
2 履行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1)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支出相关成本, 也就是财务上的管理费用, 企业财务是企业各种利益关系的焦点, 企业的财务政策和财务管理模式都会影响其利益相关者决策。企业需要在财政预算中列出每年需要预提的管理费用, 用于弥补环境污染, 过度资源消耗的成本和为职工、社区以及政府创造良好环境, 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支出。
(2) 由于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问题日益严重, 无论是政府还是公众都清醒地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 企业在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时, 就要考虑外部投资者对企业自身生存环境的需求, 既要符合相关法律政策的规定, 又要通过良好的业绩和声誉赢得投资者的青睐。也就是说,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不仅是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 更应该是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两者不仅不矛盾, 还可以达到“双赢”。
(3)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虽然会增加其成本, 但更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能够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 会因为其良好的社会形象而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以及投资者的青睐。因此, 为全面确定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必须将企业的财务决策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企业社会责任目标彻底融入到公司治理中。
3 构建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公司治理机制
(1) 实现管理目标的转变
企业应改变固有的股东至上的财务管理模式, 建立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将这个目标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 无论是财务目标、财务决策和规章制度方面, 都应综合考虑。在公司内部应该形成股东、董事及经理相互制衡的内部组织结构, 同时, 形成政府、市场等外部力量对公司治理监督的机制。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承担社会责任这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承担社会责任并不意味着利润的流失, 相反还能促进企业获得长远有效的发展, 因此, 企业应该尽量在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来进行经济活动。
(2) 加强对除股东之外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外部治理
企业在做财务决策和经营计划时, 应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 而不是仅仅关注股东的利益。企业首先要履行经济责任, 在经营活动中难免会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产生利益冲突和摩擦, 因此企业务必处理好公司成员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处理好和政府、社会公众以及潜在投资者的关系, 保持公司与利益关系人之间权益的平衡, 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具有生命力, 才能在发展中求得生存, 最终实现其盈利的目的。
(3) 规范公司的治理结构
从公司治理结构而言, 公司的社会责任是由实际掌握公司的管理者来履行的, 强化公司的社会责关键就在于规制公司管理者的行为。因此,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在公司内部形成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制约, 才能使公司社会责任落到实处。一些公司忽略社会责任就是因为管理者追求短期利益, 不愿意为环境保护和公司的长远发展支付成本, 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 没有形成监督制约机制造成的。规范公司的治理结构, 是保证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有了良好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就能够很好地克服短期行为, 投资人、员工和消费者的权益就能够得到保障。
目前, 也有学者认为可以将公司的信誉、与员工的和谐关系、消费者的满意程度、符合国家倡导的法规政策等指标量化, 计算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用可持续发展水平来评价公司治理机制的效率。这样, 投资者就可以根据公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高低来评估公司持续经营的价值, 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政府和相应的监管部门也可据此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公司的管理层激励计划也可据此动态调整, 从而可促使公司追求持续经营的长期利益。
4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机制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若想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信息, 仅仅通过财务报表是不够的, 还需要更多决策所需信息, 比如, 政府需要了解企业在保护环境、资源耗费、公益事业等方面的信息;社区居民需要理解企业在社区周边环境建设方面的信息;消费者需要理解公司的信誉, 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信息;职工需要了解企业所能提供的工作环境, 职工福利和企业文化等等信息。这些信息都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规范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 无论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还是公司外部治理机制, 其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因此,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也应对外披露。
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 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经营管理者与利益相关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还能监督企业管理者目光短浅、只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 形成相互制衡和管理机制, 促进公司治理。一个规范有效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 使企业管理者在做投资和经营决策时, 将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管理目标去履行, 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加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规范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 可以使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运转更为有效。
总之, 在当前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 企业应该主动而非被动地履行社会责任, 有效地利用公司治理手段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这不仅对社会有利, 更会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有效协调。同时, 企业管理者也应将“社会责任观”引入公司治理机制之中, 不仅关注内部治理, 更要加强对股东之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外部治理, 使企业达到可持续发展, 使整个社会关注社会责任, 倡导和谐持续的发展目标。
摘要: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 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管理者也将社会责任的理念逐步引入到公司治理中, 不仅要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 还要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使企业提升社会形象, 增强核心竞争力, 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
参考文献
[1]艾健明.可持续发展下的公司治理机制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 2009, (12) :76~78.
[2]崔秀梅, 施平.企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责任:关系和整合[J].生产力研究, 2009, (7) :157~159.
[3]李正, 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 2007, (7) :3~11.
[4]杨俊, 谭宏琳.公司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及其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9, (3) :74~75.
[5]张兴丽.论企业社会责任中财务管理目标的转变[J].中国总会计师, 2009, (6) :81-82.
[6]张兆国, 刘晓霞, 张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变革——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J].会计研究, 2009, (3) :54~59.
8.社会冶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状 篇八
关键词: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关系
公司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配置,有着独特的经济优势,经济实力也不断强大,公司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近年来,公司社会责任日益受到理论界与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发展也是人们关心的问题,而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之间客观上也存在着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
一、公司社会责任一般理论
传统的公司理论认为追求公司利润的最大化是公司的唯一目标,公司的所有经营行为也都是为了这一目标而展开的。这种理论为公司制度的完善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它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并且引起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不断反思问题所在,逐渐认识到要解决这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就要从制度的层面进行考虑,要不断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让公司承担起该有的社会责任。一些学者认为,虽然利润最大化始终是公司追求的目标,但追求利润应该在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允许的范围内,不能超越其相关规定,更不能肆意践踏。公司在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要对社会大众负责。
二、公司治理结构一般理论
公司治理结构的出现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密不可分,公司治理结构出现后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从国内一些知名学者的理论我们可以得知,公司治理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去分析。狭义的公司治理主要是指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一种相互约束的制度,通过这种机制来分配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广义的公司治理不仅仅包括股东和经营者的权利义务关系,还包括一系列与公司有着利害关系的链条。
三、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逻辑关系
1.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积极作用
一些学者认为重视公司社会责任有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近年来,随着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出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又有了新的前进方向。事实上,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确发挥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其理论要求公司在进行决策时不仅仅考虑公司自身的利益,还要从社会的角度出发,考虑各种利益群体。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公司利益和社会相关群体利益之间进行制约和平衡,进而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重视公司社会责任还有助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现代公司经营理念告诉我们:公司的经营决策不仅仅关乎到公司的股东,还涉及到许多人的利益。因此,在做出决策时,不能只让少数董事或股东做出決定,还要让职工、投资者和消费者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因为毕竟少数人的决定有时可能不够全面科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来,实现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相结合,才能更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对实现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从一些利益相关者理论中我们不难得知:公司是一些利益相关者为了各自的利益组织起来有效运行的组织。因此它并不单单只是属于股东的,它还属于这些利益相关者,这些人涉及的范围广泛、影响很大,一旦处理不好利益分配问题,很有可能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利益相关者都对公司投入了这样或那样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公司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还要承担起对这些利益相关者相应的社会责任。
从公司治理结构的层面来说,公司的管理者控制着公司的社会责任最后如何履行。因此,要想履行公司的社会责任,就要有一个合理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的实际控制者进行制约。只有这样,才可以让管理层的行为受到约束,才可以让公司真正承担起该有的社会责任。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高效运行、长久存在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保障。只有有着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避免公司在追求最大利润时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和社会伦理道德,才能更好地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公司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调整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让职工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来,形成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督的良好结构,有助于公司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同时,重视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也有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正确的看待和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有助于公司的健康发展,有助于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吴凤君,刘伟.公司的社会责任与治理结构:影响—问题—变革[J].中国商法年刊,2009.
[2]韩艳英,张胜魁.论公司的社会责任[J].河北法学,2005(12).
[3]赵忠龙.论公司治理的概念与实现[J].法学家,2013(03).
作者简介:
【社会冶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状】推荐阅读: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状06-22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责任书10-14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06-18
2023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目标责任书...09-20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08-12
二〇一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居责任书06-21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心规划建设方案07-05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报告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