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现代教育思想教案

2024-09-14

电大现代教育思想教案(共8篇)(共8篇)

1.电大现代教育思想教案 篇一

2013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现代教育思想》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说明:试卷代号:2080;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3日。

一、填空题 1.当前在学校教育中特别要强调培养学生________人、________人的人文精神,要给学生提供关心人的机会。

理解;

关心 2.在科技经济社会迅速变革和发展的今天,现代教育思想建设越来越需要面向________进行教育理论________和________创新。

未来;

创新;

观念 3.教育经验既是对教育________的直接反映和认识,又是对以往教育________的历史延续和积淀,它是教育思想建设的________前提和现实基础。

现实;

实践;

历史 4.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________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新使命。现代________的发展为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提供了条件。

知识;

科学技术 二、简答题 5.试说明现代教育思想的功能。

答:教育思想的功能是适应人们的教育需要,对教育实践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现代教育思想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预见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和反思功能。

6.简述科学素养的成长规律。

答:科学素养主要是在学科学、用科学、探索科学的活动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科学素养的成长要求科学教育活动必须是重视科学方法、充满科学精神的。

7.简述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特征。

答:愿意接受新事物、乐于发表意见、时间观念强、对人的能力较有信心、计划性强、有信任感、平等待人、对新教育方式有兴趣、尊重他人等。

8.简述满足所有人学习需求的含义。

答:从长远看,通过全民教育,解决困扰人类的三大问题(即环境恶化、人口膨胀、资源危机),让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6分);

而近期韵目标在于要解决1亿多儿童的失学问题和9亿多成人文盲的脱盲问题,要关注妇女教育和特殊人群教育,创造和谐世界的新文明。

三、案例分析题 9.请就下述案例材料的内容,就作者的看法发表你的意见,并回答:为什么我国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总会出现这种不和谐的现象呢? [案例材料] 让全班学生下跪的丑剧为何一再上演 某地一所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女生上课时玩弄头发被外语老师训斥后不满顶了嘴,班主任竟以全班下跪为惩罚。这位20岁不到的班主任面对采访还振振有词:“我叫他们下跪不是给我跪,是给他们家长跪,只有腿跪痛了,他们才会想起家长们找钱的辛苦,我是想教育好他们。” 记得小时候我爱动弹、好捣蛋,于是就老挨揍。罚跪、罚站、俯卧撑、扎马步、打板子……这些在我身上一样没落下,可再怎么打成绩也不见提高。被父母打急了还能一抹眼泪仰天狂啸:再打我告你们!但被老师打可就只能低眉顺眼、忍气吞声了,老师的 职责不就是管教学生吗?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打也白打。后来上了大学就开始觉得这事有点不靠谱。

上述材料中老师此种逻辑几乎成了许多老师普遍信奉的一个公理,但这种逻辑背后的错误却是致命的,体罚不是、也绝不能成为教师教学中的充分必要条件。我们俗语所说“不打不成器”,潜台词就是只有暴力树立的权威才能让学生一心向学,可是这种父权封建传统遗留下的残渣早巳被现代价值观冲击得支离破碎,尊重和沟通的教育理念树立为何就如此艰难? 近些年来,因为老师体罚殴打中学生使得有些孩子不堪其辱而自杀的案例不胜枚举,究其根源就在于有些老师依旧把自己放在权威的位置上,认为震慑惩戒教育才是正道。其实他们不妨学学尊重,学学宽容,学学沟通,以身作则把这些基本价值教授给学生,让他们的成长中少些暴力,少些仇恨。人生在世,立身才为本,身不正,即使分数高也未必成材成器啊。

答:许多东方国家的历史上都曾经比较公认“体罚对于学生成长具有相当的好处”,这和封建专制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因而,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地方仍然存在各种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恶劣行径,这也是我们推行素质教育实践还可能遇到的严重问题,值得教育界和全社会都来高度关注,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案例材料揭示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对于我们学习和理解现代教育思想,也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体罚学生的现象为什么长期得不到应有的纠正?抛开一些行政管理上的薄弱等问题暂且不论,只从我们教育领域许多人的思想观念上讲,传统的师生关系和对于学生主体地位认识的模糊,就是其深刻的现实根源。如果教师不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人格平等的对象,当作同自己一样有着独立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高贵的生命存在,那么,以旧有的教师“主导”作用的意识,甚至出现个别人“为出气”而“惩罚”学生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坚持新的学生观,是真正实现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关健。如果我们能够将学生的问题和我们的责任都放到“爱心”和“信心”的认识上面,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学生主体发展的基本规律,相信当前仍然存在的体罚学生的恶劣事件,一定会逐步得到清除。

10.试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的观点,谈一谈阅读完下面这段文字后的看法。

[案例材料] 反思我们的大学 某日,某高级中学结合历史课教学和升学指导,举办了一场学术报告会,题目是“大学为什么值得我们去追求?”会后,三位同学发表了如下议论。

学生甲:

的确,大学至今在人们心目中只是一个实用性的社会机构,一个仅仅是训练未成年人并给予其文凭资历的机构。然而,主讲人告诉我们,大学对于现代文明的意义,远远不只是工具性的,它应当是一个现代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整体觉醒的标志。中国近代历史并没有独立大学的存在,也就没有建构现代文明所必须的文化准备,这就决定了中国走向世界化的道路一再被动,总是被时事推着走,人们总是在应付各种燃眉之急,心中并无理性的共识和长远的战略。

学生乙:

听了报告,我才明白,原来我们现在讲的大学其实是源于西方的文明。但在中国历史上,西方文明的冲击直接呈现出来的就是坚船利炮,这就让国人误以为西方强大的原因就是器物文明,却不知道它的背后是一种必须有体系的大学教育才能获得的理性思维。两千多年来政治本位的传统,造成全社会上上下下对于政治权力的依赖和迷恋,人们改变现实的所有诉求最终都寄托于政治权力,却无法通过现代文化的建构,形成现代公民社会的共识。

学生丙:

上面这位同学提到中国学习西方的历史,其实,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说明:无 论是实业救国,还是制度变革,没有现代科学和契约精神的内在支持,就脱不出传统文明的窠臼。虽然亦步亦趋地与西方现实妥协,甚至主动接轨,但人们没有自由的精神、悠然的心态来创造一种全新的文明秩序,这样,营造出来的只是一些急功近利的设施,并不具有生命力,而表面上务实的制度变革,总是陷入恶性的权力争斗中。而且,越到后来,社会矛盾越尖锐,人心越浮躁,道德越沦丧,自主改变的从容没有了,千年文明就会面临崩溃的危险。

答:上大学是每个中学生成长过程中所乐意追求的理想。但有多少人明白大学究竟是为什么值得我们去为之奋斗呢?该学校组织这样的报告会应该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学的意义,上大学和追求社会进步的理想如何才能统一,这在三位同学的议论中体现了出来,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

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来讲,大学办得怎么样,实际上极大地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落实。如果我们还只是提供如学生甲所讲的,大学“只是一个实质性的社会机构,一个仅仅是训练未成年人并给予其文凭资历的机构”,那么我们与之衔接的中小学教育,如何能够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呢? 学生们认识到大学的社会价值关系到国家的强大,关系到中国社会的转型,这些都是学生进一步追求上大学以成才报国的良好思想基础。现代教育思想中论述了科教兴国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思想和人文教育思想,如果能够在平日的教育教学中渗透这些思想的要求,我们就可以在中学阶段对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打下较好的基础,为提高整个社会的理性思维、形成新的公民社会的文化,做好应有的准备。

从终身教育的角度讲,中学生开始学习和思考有关大学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也说明了社会上教育思想观念的进步。但在目前“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还需要加强自己现代教育思想的学习,努力为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当然,我们对于教育理想的追求、,还必须和现实结合起来,才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论述题 11.题目:你认为科学教育应如何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答:现代教育思想既重视科学教育,又重视人文教育,主张将二者统一起来,在实践中相互结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作为一般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重视根据自己的工作对象的特点,结合工作环境条件的实际,将科学教育落实在教育生活的各个层面,同时将人文教育的意义融会于学生的心灵,在真实的教育生活的情境中,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在认识层面上,要通过我们对于科学事实的把握,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科学活动和科技成果的人文价值,将科学研究视为具有强烈社会意识和人生意义的复杂的社会活动,反对为科学而科学的简单化思维方式,同时要教育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将科学精神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在人生态度上,坚持求真、求善与求美的统一,充分挖掘科学教育内容的人文价值,将科学教育建立在服务社会、促进人类进步和增进生活幸福的坚实基础之上。

2.电大现代教育思想教案 篇二

一、远程教育的发展方向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近几年在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种新观念, 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的过程, 是人们通过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同一课堂中, 教师实施同一教学, 但不同学生的学习结果却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不再是教学内容的传递者, 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也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取与建构者, 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 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 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 完全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这种教育观念的渐变, 同样影响到远程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传统远距离教育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是:广播、电视 (包括卫星电视) 、文字印刷, 不可否认, 它们曾在远距离教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它们的局限性也是有目共睹的.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 一些新兴媒体技术必须在远距离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这些新兴媒体技术不是以置换传统技术的方式进入远距离教育领域的, 而是以一种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方式, 在传统技术局限性所在领域, 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

视频VCD技术, 它可以解决传统电视教育同步性要求的局限性;双向实时视频会议系统, 它可以扩展课堂授课的范围, 解决实时反馈的问题, Internet技术:Internet技术是传统的远距离教育最佳的、综合的补充, 像电子邮件可以解决快速反馈的问题, Web与广播电视结合, 可发挥各自的优势, 产生综合效应, 广播电视的优势在于能让大多数学生接受, 并在某一主题产生兴趣, 形象直观;Web的优势在于可以使个体能在较深层次上双向地对主题研讨, 学习可满足个别需求;讨论组可加强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消除学习的孤独感.

三、学生的个别学习

远程教育具有灵活学习或开发学习、以及传统大学所不具备的教学行为的个人化和学习行为的个人化的特征, 远程教育把个体学生从学生群体中分离, 把他放在一个更为个人化的情景中.但正是这种具有个人化学习的学生群体, 我们却不得不施以群体教学模式:以一个能力水平为基础授课、同步教学过程、同步测试与评价过程等等,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远程学习应该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 远程教学应该是一种适应个别学习需求的个别化教学.远距离教育应该打破传统学习群体的结构, 把学生作为一个个体来看待, 它应配备一名个别辅导教师, 而不是以群体为基础的教师.学者们宣称, 在对学习带来很大益处的最佳远距离教学系统中, 通常建立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一对一的师生关系.建立一对一的师生关系, 需要庞大人员开支, 在传统意义上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随着智能技术及计算技术的日普及和发展, 建立智能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对一的师生关系, 并不是不可能的.建立在智能基础上教育和培训的个别化, 是远程教育在21世纪终身学习的具体需求, 也是远程教育的最高理想.此外, 对于一些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生产实习、现场操作、专题演讲等实践活动, 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运用实际技能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应充分考虑把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密切结合起来.

四、开放教育中的终身教育

在信息时代, 知识量增多, 知识成为社会生产力、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的更新率加快, 陈旧率加大, 有效期缩短.另外, 知识的高度综合性和各学科间相互渗透, 出现更多的新兴科学知识、交叉学科知识, 由此带来人们难以想象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人类一切领域内深刻而广泛的冲击波和影响力.在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结构发生剧变的大背景下, 终身教育的思想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 逐步深入人心, 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终身教育思想认为:传统社会把个人的一生分成两半, 前半生受教育, 后半生工作, 这不仅是毫无根据的, 而且已不适应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知识陈旧率加快、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结构、劳动市场结构、劳动的性质和社会生活等的一系列急剧变化和波动.仅靠年轻时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 一个人要学会生存“就必须按照终身教育的原则来安排自己一生的学习、工作、闲暇和退休生活, 教育应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地学习的过程, 对教育的体制、结构、内容和方法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近20多年来, 终身教育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终身教育原则普遍地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终身教育理论对很多国家, 尤其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远程教育体制、结构、内容和方法产生了愈来愈深刻的影响.终身教育思想客观要求远程教育在入学生源、学习场所、教学手段、教学观念等全方位的开放.

3.电大现代教育思想教案 篇三

关键词: 远程教育 计算机课程教学 电大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166-02

1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远程高等教育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18世纪后期兴起的产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引起对高等专业人才需求的急剧增长。英国原有的大学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1849年伦敦大学首创校外学位制度,促进函授教育发展,各种私立的函授学院,为伦敦大学校外学位的学员提供函授辅导。这是远程高等教育的开端。

进入20世纪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起来,各种教学媒体陆续出现,远程教育从函授教育形态向多种媒体教学形态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在英国创办开放大学成功经验的影响下,世界各地出现采用多种媒体教学的独立的远程开放教育大学。国际远程开放高等教育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网络、卫星网络和通信网络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出现了院校合作、厂校挂钩和跨国教育等多种模式,远程教育系统实现了教育的全球化。

现代远程教育将传统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完美结合,形成一种全新教育方式和手段,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的重要手段。通常将远程教育分为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三个阶段,进入现代远程教育并不是完全抛弃了前面的两个阶段的教育手段,而是三者相结合以求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2001年教育部发布的我国“教育事业十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逐步形成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体现了国家政策对远程教育的大力支持。

现代远程教育开设专业种类是比较广泛的。专业是否要开设,一般根据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伴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计算机技术渗透进入了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悄无声息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不懂得计算机的相关技术,就可能会难以适应当前的环境或者是落在了时代的后面,由此,计算机相关专业也顺应时代的潮流相继产生,并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得以广泛开展。

2 现代远程教育计算机课程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大家以往接触最多的或者是自己有亲身经历的教育形式,还是传统的教育形式,学生集中在教室里,课堂是学习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阵地,因此传统教育形式让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都感到亲切、熟悉,这方面的教育教学经验与可供借鉴的内容也丰富、多元。相对而言,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较之传统教育的发展历史短,发展规模小,可供借鉴的经验方法较少,常常需要从国外引进,国情不同,教育现状不同,引进的东西需要经过整合,才可以拿到实践中去。本文所说的计算机课程也是一个新兴课程,有其自身特点,诸多原因导致现代远程教育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

2.1 复制传统教育教学

现代远程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常常局限于普通高校的教学方法,采用普通高校的教材,照搬普通高校课程的内容和框架,区别仅仅在于将这些内容从课堂转移到了网络上,辅导材料简单、粗糙,多以文字形式体现,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图文并茂、没有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这样的远程教育没有突出该教育形式的优势,忽略了远程教育的受众主要是成年人,利用工作业余时间学习,学习形式也是以自学比重大这样一个重要特点。这种单一的课程设计致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难于开展,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行为不能得到很好的引导,从而对教学产生失望和抱怨。

2.2 师生互动薄弱

远程开放教育实现了没有围墙的大学,向所有有学习意愿的人敞开了怀抱。无论你在农村、工厂或企事业单位,只要需要通过学习来充电,都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实现。远程教育使学生的学习从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中解放出来,但事物总有两面性,这种开放的形式使得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较为薄弱。在普通高校里,教师每堂课都有充分的时间直接面对学生,即时了解学生的动态,掌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需要教师进行的疑难解惑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师生之间的交互是畅通的,即时的。远程开放教育中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生数量庞大,分布范围广,学生的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学习进度是个性化的,给教师的统一管理增加了难度。教师不能直接接触学生,课程设计,教学辅导材料建设只能根据教材和教学经验来创建,经验总是根据过去的经历总结出来的,新的情况总是层出不穷的,所以这样的设计不免存在滞后性。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等形式与教师沟通,但由于角色的差异,学生主动联系老师总是会有诸多顾虑,无形中削弱了学生与老师的联系。师生互动环节的薄弱,不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疑难问题的即时解决,久而久之,学习很难深入,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

2.3 重结论轻过程

教学重视结论,将学生考试及格率高不高作为教学追求的目标,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过于重视及格率的功利思想,势必使教学过程成为灌输知识,记忆知识,考查知识的过程。开放教育的学生主要是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重结论轻过程的课程设计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无需自学、探索,只需听讲、记忆就能掌握知识。掌握了知识不会思考、创新,学会了知识不会应用,于是带有终结性的考试就成为决定学生学习生涯的关键。

3 现代远程教育计算机课程教学设计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远程教育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作者在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思考并实践了一些解决方法。

3.1 转变教学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树立服务理念,以服务促进教学,以服务促进学校发展。服务有被动服务和主动服务之分。被动服务思想指导下,教师往往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所提供服务立足于现有的资源和内容;主动服务就是要想学生之所想,在课程准备阶段,在课程资源建设阶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科学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可以为学生所使用。随着社会发展,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师应该形成主动服务意识,全面分析学习者特征,掌握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与时俱进。

3.2 引领式教学方法

电大的远程教育受众是面向全社会的,是开放型大学,学生分布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遍布社会的各个阶层。开放教育的学习者的地域分布广泛,采用传统教学形式,在固定的时间,将学生集中在固定的场所,进行面对面的实时讲授是非常困难,不易实现的;同时,学习者的学习要在保证不影响正常的生产劳动的前提下进行,学习时间远远少于普通高校的在校学生,课程的教学无法采取普通高校的课程教学进度。针对电大开放教育的特点,教学过程以网络环境为支持,采取引领式教学方法。

网络环境下引领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课程学习平台为技术支撑,在教师引导和带领下,学生有目标、按计划地学习指定的课程内容,教师、学生之间交互性学习活动是课程的主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各方面发挥引领的作用,包括资源引领(注重课程资源的学习导航设计,重点突出、知识拓展、链接有效)、情境引领(教师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使学生进入情境体验,帮助进行知识建构)、任务引领(教师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教师则通过屏幕监控、远程协助等方式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及答疑引领(师生可以通过网上答疑的方法进行再度教学)等。

3.3 电大在线资源建设

电大在线平台是电大开放教育的主要阵地。该平台涵盖了开放教育各学期开设的全部专业与课程,将中央资源与省建资源整合发布,提供了全面、完整的学习资料。电大开放教育的全部在籍学生都分配有平台帐号,学生通过简单的登录操作,即可进入平台,享受该平台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电大在线平台是引领式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技术保证之一。

电大在线平台的重要地位直接决定了平台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在中央电大提供的相关课程的文字、视频等资源的基础上,省校的课程责任教师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本省的教学实际,创造性的进行资源建设。

3.4 建立多种沟通渠道

电大开放教育如何克服师生无法顺畅沟通的弊端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也要求学习过程包含大量的交互性学习活动,因此需要建立多种师生沟通渠道。目前采用的沟通渠道有实时课堂,课程论坛(BBS),短信平台等。

实时课堂依赖一套教学软件,该软件提供虚拟课堂环境,教师在服务器端进行引领式教学,学生在客户端可以实时收看教学视频,并可以通过声音、视频等通讯工具与教师和同时参与课堂教学的其他学生进行语音和图像的交流。实时课堂采用计算机技术,将课堂教学模式转移到网络上,既实现了实时交互,也克服了空间、时间的限制。

电大开放教育为每门课程都建立了课程论坛,由课程责任教师担任论坛版主。成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在论坛中发帖提问,由课程责任教师提供针对性专业答疑。这种沟通形式没有时间要求,成本低廉,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完成操作。

短信平台提供了快捷的沟通方式。课程责任教师可以通过短信平台编辑短信内容,面向学生手机发送。

3.5 即时考核(尽快掌握学生动态,试题设计偏重理解)

伴随学习过程的开展与深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阶段性考核是一个有效的手段。考试形式借助于网络技术,由一套作业考核平台提供考试服务。该作业考核平台拥有完整的试题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组织试卷,合理安排测试时间。该平台考核过程面向教师与学生开放,考核过程公开透明,便于教师总体掌控教学与学生自我检测。

4 小结

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远程教育领域的学术活动也十分活跃。针对现代远程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所提出的解决办法均是基于电大平台的,搞好计算机课程远程教育需要切实转变思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全面覆盖教学各个环节,多方位多角度建设多种类教学平台,要在实践中继续摸索与创新,创造总结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注释:

百度百科.远程开放教育[DB].http://baike.baidu.com/view/

1072736.htm.

网络环境下引领式教学实践[DB].http://oss.shslzx.cn/bbs/

4.电大现代教育思想教案 篇四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各专业辅导教师的主要职责:

1.辅导教师要具备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如:计算机、网络、幻灯等;

2.辅导教师要备有专业教学计划、专业教学实施方案、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实施方案(从网上下载)、课程教材(文字、电子),并制定课程教学进度安排(参考附表1);

3.辅导教师要认真备课,完成课程实践实验环节并有记载;

4.辅导教师要备有课程电视教学、直播课堂等教学活动的总体安排(从网上下载),并告知学生;

5.辅导教师要经常上网,了解中央电大、浙江电大该课程指导教师发布的教学补充资料,并下载后传达给学生;

6.辅导教师要将自己的联系电话和E-MAIL地址告知学生,以便联系与答疑;

7.辅导教师应指导学生使用多种教学媒体,并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安排适量的面授课(一般不超过总课时数的50%)和答疑。面授辅导课不应是系统的讲解,而应是重点难点分析指导、组织讨论等;

8.辅导教师要积极参加学生的学习小组和实践活动,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9.辅导教师要定期布置并批改作业:一般一学期四次,作业原则上以网上下载的为准,也可以自行设计;批改作业要及时,并按百分制进行评分,作为该课程形成性考核依据之一;作业要讲评;

10.辅导教师要在期末复习时将该课程近两次的考试试卷印发给学生,并组织讲评;

11.辅导教师要参与开发或自行开发课件,用于课程的教学;

12.辅导教师要定期在网上发布与课程教学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如:课程实施方案、作业题和自测题及答案等;

13.辅导教师在学期结束前务必要按学校规定做好学生该课程的平时形成性成绩的考核工作;

14.辅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如:思想品德教育、学习目的性自主性教育、学习方法指导等,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5.电大现代教育思想教案 篇五

B白益民博士提出“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包括的阶段有(ABCD)

A.“非关注”阶段

B.“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C.“生存关注”阶段

D.“任务关注”阶段

B彼得·圣吉认为,一般组织学习经常有的障碍是(ABCD)

A.局限思考与归罪于外

B.缺乏主动积极的整体思考、专注于个别事件

C.习惯于较快的频率,很难觉察到较慢的频率 D.管理团体的迷思

B把“教育管理等同于教育领导艺术”的观念有两个特点(AD)

A.把管理等同于领导

B.把管理看作是科学

C.把管理等同于技巧

D.把管理看作是艺术

B把管理看作是一种文化的管理学家有(AB D)

A.威廉·大内

B.帕斯卡尔

C.弗里德曼

D.彼德斯

B保罗·萨缪尔森的公共物品理论认为,纯公共物品有以下特性(ABC)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消费的非竞争性

C.受益的非排他性

D.供给的拥挤性

C理查德·鲁梅特提出的可用于战略评价的准则是(ABCD)

A.一致

B.协调

C.优越

D.可行

C从教育活动的主体上看,学校自治包括(BCD)

A.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民办并举,给学校更多的自主权;

B.以校长为主体,赋予校长必要的办学自主权;

C.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通过社会自治的方式自主选择扶持地区、人群、数量和方式;

D.以教师为主体,赋予教师必要的专业自主权;

C传统的的教育管理模式包括(BCD)

A.研究型模式

B.经验型模式

C.行政型模式

D.科学型模式

C促进教师团队共同学习与成长的方式主要有(ABCD)

A.集体备课

B.课例研究

C.示范教学

D.协作教研

C从构件的角度看,政策方案中必须包括的内容有(ABCD)

A.指出希望达成的政策目标

B.列出与实现政策目标相关的资源、手段与行动步骤

C.确立政策评估的标准 D.政策修改的条件和程序

C从学理探讨和实践追求的角度看,一种理想的教育政策分析应当具有与教育政策过程相对应的基本的结构框架。其具体内容包括(ABCD)

A.政策问题的建构

B.政策效果的评价分析

C.政策方案制定

D.政策实施分析

D当代中国教育管理研究需要关注的的问题是(ABCD)

A.教育管理的进口化与本土化问题 B.教育管理的企业化与教育化问题

C.教育管理的落后化与现代化问题 D.教育管理的务虚化与实务化问题

D对教育市场化变革起影响作用的经济学领域中的理论有(ABC)

A.新自由主义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专业自治理论

D.公共产品理论

D第十届学校效能及其改善国际研讨会探讨有效能学校的特征是(ABCD)

A.机构组织与政策确定

B.协作精神、远见和使命感

C.学习组织、信任

D. 社区领导和校长领导

F分权主要有三种形式:(ABC)

A.授权

B.分权

C.放权

D.主权

G国外校长培训注重(ABCD)

A.多元化培训 B.师资的选择

C.“依法管理”的观念、知识和能力 D.以实践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G“管理就是提高效率”是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的核心观点,在教育领域积极推动此思想的有(AB)

A. 斯波尔丁

B.博比特

C.梅奥

D.马斯洛

G管理是通过他人来达成事的一种艺术,所以需要重视对人的(ABCD)

A.情感管理

B.赏识管理

C.评价管理

D.沟通管理

G格朗鲁斯对服务管理界定,对教育管理来说意味着(BCD)

A.教育管理的导向首先是学校本身

B..教育所提供的产品首先是教育服务

C.教育管理的导向首先是顾客

D.教育服务管理首先应该体现在管理者与教育工作人员的关系上

G关于科学型教育管理模式,以下陈述哪些是正确的(AD)

A.用准确的科学研究、知识取代个人判断

B.相信政府干预是最有效率的C.遵循从上到下的行为原则

D.强调管理者的理性计算

G给学校自治化予支撑的社会学领域的理论是(ABC)

A.专业自治理论

B.第三部门理论

C.市民社会理论

D.公共选择理论

G国有民办制学校是(ABCD)

A.由有法人地位的社会团体或公民个人承办 B.资产及以后的资产增值仍属国家所有

C.事业费和日常运行经费的全部或大部由承办者依法筹集

D.承办者享有民间办学的政策权利和办学自主权

G公立转制学校筹集教育经费的方式有(ABCD)

A.校办企业收入

B.学校周边房地租金

C.学生缴费与社会捐助

D.开展有偿教育服务

G公立学校转制后所享有的办学自主权主要有(BCD)

A.收费项目与数额自主

B.经费支配与工资分配自主

C.教改自主

D.用人与招生自主

H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要做到(CD)

A.参照别人的生涯设计方案

B.由领导或父母设计

C.评估内外环境的优势和限制

D.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H回溯性分析的次类型包括(AB)

A.描述性分析

B.评估性分析

C.综合分析

D.事实分析

J教师队伍失调现象表现为(ABCD)

A.城乡教师编制失衡 B.区域教师编制失衡

C.教师年龄结构失衡 D.学科结构失衡

J教师团队共同学习与成长的方式有(ABC)

A.集体备课

B.协作教研

C.示范教学

D.家长会议

J教育政策的事实分析需要回答的问题是(ABD)

A.是什么?

B.在什么时间和地点?

C.对此做何评价? D.有多少?

J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需要回答的是(ABC)

A.制定教育政策是为了什么? B.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C.教育政策承诺了什么 D.程度是什么?

J教育政策分析的定性方法有(ACD)

A.专家判断法

B.因素法

C.脚本写作法

D.德尔菲法

J教育政策分析的定量方法包括(ABD)

A.排队法

B.线性规划法

C.运筹博弈法

D.成本—收益法

J教育政策的事后分析主要回答(BC)

A.“是什么”

B.“发生了什么事”

C.“政策的目的达到了吗”

D.“是否可行”

J教育政策的可行性分析包括(ABCD)

A.政治可行性分析

B.经济可行性分析

C.技术可行性分析

D.社会接受可行性

J教育政策分析包括的基本范畴或四种方法论是(ABCD)

A.事实分析

B.规范分析

C.价值分析

D.可行性分析

J教育政策是:(ABCD)

A.“红头文件”和“黑头文件”

B.国家意志的体现

C.执行、接受、评估及反馈的过程

D.理论与实践的中介

J教育政策具有的特定功用有(ABCD)

A.教育政策是一种权威性资源 B.教育政策是一种配置性资源

C.教育政策可以保证教育的国家属性 D.教育政策可以促进教育公平

J教育政策分析的类型有(ABD)

A.前瞻性分析

B.回溯性分析

C.价值分析

D.综合政策分析

J教育管理经历的演变过程是(ABCD)

A.“以规模求生存”

B.“以质量求生存”

C.“以特色求生存”

D.“以创新求生存”

J教育管理作为教育文化中的一种推动性力量,在变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挑战有(ABCD)A.课程改革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B.现代学校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C.信息技术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D.知识经济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J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教育领域,一般采取的政策有(ABCD)

A.放松政府管制

B.对学校赋权

C.实行开放入学

D.建立学校问责制度

J介于公办与民办之间的混合型学校模式有(ABCD)

A.公立学校“转制”模式

B.社会“承包”模式

C.名校“创办”民校模式

D.“大学城”制模式

J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前提是(CD)

A.制定学校章程

B.与社区建立互动关系

C.建立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

D.赋予学校独立办学的自主权

J教育组织理论指导下的学校观包括(ABCD)

A.学校是家庭

B.学校是联盟集合体

C.学校是工厂

D.学校是松散结合系统

K课程改革对教育管理的挑战包括(ABCD)

A.校本化管理的挑战

B.研究性管理的挑战

C.开放式管理的挑战

D.人本化管理的挑战

L了解一个组织是否在学习的条件是(ABCD)

A.能不断地获取知识,在组织内传递知识并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知识

B.能不断增强组织自身能力

C.能带来行为或绩效的改善

D.学校领导能有效地影响员工

L利克特在学校组织气氛分析研究中提出学校组织特征的变量有(ABCD)

A.领导过程、动机力量和决策过程

B.执行目标和训练

C.信息沟通过程和交互影响过程

D.目标制定和控制过程

M名校办民校的办学主体类型有(ABC)

A.政府

B.公民个人或团体

C.名校

D.第三部门

M美国的校本管理改革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是(ABD)

A.以“校内权力重新分配”为核心的校本管理体制改革;

B.以“学校学业成绩承诺+政府特许”为核心的校本管理体制改革;

C.“家长或社区代表主导的校本管理”改革;

D.以“学区职能转变”为核心的校本管理体制改革;

M目前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有(ABCD)

A.委任制

B.聘任制

C.选任制

D.综合制

M目前需要思考和探讨的教师激励制度有(ABD)

A.内晋升制度

B.宽带工资制度

C.教师资格制度

D.末位淘汰制度

M目标管理的内涵很丰富,主要有(ABC)

A.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方向性管理

B.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网络为基础的系统式管理

C.目标管理是以人为主体的主动性管理

D.目标管理是建立客观、公正、进取的评价机制来调动积极性的管理

M目标管理在具体运用中存在的陷阱是(ABC)

A.时间陷阱

B.量化陷阱

C.奖励陷阱

D.情感陷阱

M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官僚体制的特点有(ABC)

A.劳动分工

B.层级结构

C.对事不对人

D.重视基层专业权力

M美国学者罗纳德·埃德蒙兹认为有效学校的特征除了“监控学生学业成绩和清晰的教学目标”外,还有(ABCD)

A.对学生成绩的高期望值

B.坚强的行政领导

C.鼓励学习的学校气氛

D.重视基本技能的教学

Q权力制衡的途径包括(BC)

A.市场的约束

B.权力的约束

C.道德的约束

D.能力的约束

R人力资源开发所具备的新职能有(ABCD)

A.人力资源管理更具有战略性、整体性和未来性

B.人力资源管理将教职工视为学校的第一资源

C.注重对教职工潜在能力的开发

D.人力资源开发贯穿的是人本理念

R人际关系理论对教育的影响是沿着这些线索发展的(BD)

A.教育的市场化问题

B.教育管理的民主化问题

C.教育管理的情感化问题 D.教育管理的激励问题

R人际关系理论的学校观认为(ACD)

A.学校既是工作场所,也是生活的场所

B.学校是联盟集合体

C.学校中既有正式组织,也有非正式组织

D.学校是家庭

S斯蒂菲将教师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其中有:(BCD)

A.任务关注阶段

B.退出生涯阶段

C.更新生涯阶段

D.退缩生涯阶段

S世界各国校长资格证书制度实施的共同特点是(ABC)

A.它是当校长的条件

B.有较高的学历要求

C.要定期接受培训

D.有担任校长职务的经验

S设计校长开发项目应考虑的领域有(ABCD)

A.个性品质

B.专业信念

C.专业知识

D.专业能力

S设计校长发展项目时要注意(ABCD)

A.开发项目要全面、具体 B.开发项目要有针对性

C.注重个别问题的研究

D.注意选择可接受、易接受的形式

S实行新任校长导师制有利于(ACD)

A.促进新任校长和导师校长共同提高

B.校长尽快获得资格证书

C.为学校选择最佳的校长

D.新任校长顺利渡过适应期

S司法式分析的实施步骤包括(ABCD)

A.提出问题

B.选择问题

C.为辩论做准备

D.进行听证会讨论

S社会系统具有的特性有(ABCD)

A.系统的目的性

B.系统的整体性

C.系统的层次性

D.系统的动态性

S属于民办教育体制的学校有(BCD)

A.全民所有制企业办的学校 B.公民个人办的学校

C.中外合资办的学校

D.教育股份合作办的学校

W为学校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新视角的理论有(ACD)

A.帕雷托定律

B.古典组织理论

C.优势理论

D.彼德原理

W韦默提出的政策分析者的伦理价值追求是(ACD)

A.分析上的诚实

B.公平和仁慈

C.对顾客负责

D.对自己美好社会观念的坚持

W我国农村的“三教统筹”的“三教“是指(ABC)

A.基础教育

B.职业教育

C.成人教育

D.高等教育

X校本管理作为影响整个世界的教育改革,最早兴起于(BCD)

A.日本

B.澳大利亚

C.美国

D.英国

X校本教师培训的特点是(ABCD)

A.以教师所在学校为培训基地

B.培训有很强的针对性

C.培训与教师所从事的工作紧密结合 D.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X校长的职业角色主要是(ABC)

A.领导者

B.管理者

C.教育者

D.政策制定者 X校长职前和职后培训模式有(ABCD)

A.讲授模式

B.实习模式

C.省思模式

D.“现场”模拟 X校长专业化过程具有的特征是(ABCD)

A.生长性

B.积累性

C.连续性

D.阶段性

X新任管理者的入职活动有(ABCD)

A.熟悉工作的社区、学校 B.熟悉课程

C.熟悉各种教育活动和管理程序 D.熟悉将与之建立关系的人员

X学习型组织的总体特征有(ABCD)

A.组织成员拥有共同愿景

B.强调团队学习,主张个人学习与团体学习相结合C.组织具有系统思考和应变能力

D.是开放性组织,协商和对话成为一种通行的社会基本准则

X学习型学校是(ABCD)

A.组织学习

B.全员学习和全程学习C.团队学习和校本学习

D.终身学习

X学习型学校的建构策略有(ABCD)

A.构筑共同愿景、创设支持性组织环境

B.建构学习共享系统,形成教学共同体

C.建立组织学习保证与促进机制

D.组织结构和教育制度改革

X学校效能的内涵包括(ABC)

A.内部效能

B.外部效能

C.面向未来的效能

D.集体效能

X学校组织变革探讨的层面有(ABCD)

A.内部管理体制

B.领导制度

C.学校组织结构

D.组织资源

X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的两个源流的核心代表人物是(BC)

A.荀子

B.孔子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X新自由主义的中心论点主要集中在(ABC)

A.放开市场

B.私有化

C.政府放松管制

D.国家干预主义

C.确立教育受众的“消费者主权” D.赋予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的权力

X新自由主义者认为,教育市场化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CD)A.建立教育服务的“生产者市场” B.确立公共教育服务的政府垄断

X信息技术对教育管理的挑战包括(ABC)

A.对学校组织结构的挑战

B.对学校管理方式的挑战

C.校园数字鸿沟的挑战

D.对传统人才观的挑战

X行动研究具有的关键特征是(ABCD)

A.参与

B.系统

C.改进

D.公开

X现代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有(ABC)

A.行政手段

B.市场手段 C.道德手段

D.机器手段

X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独特性有(ABCD)

A.前瞻性

B.实践性

C.适应性

D.个性化

D.学校内部系统、结构、战略、成员等7要素的分析

X学校发展战略的PEST分析包括(ABCD)

A.学校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技术因素的分析

B.学校外部背景的分析

C.学校内部背景的分析

X学校组织内部分析通常要考虑的要素有(ABCD)

A.系统和结构

B.战略与风格

C.成员和技能

D.组织内共享的文化价值

X学校组织文化具有(ABCD)

A.规范和导向功能

B.凝聚和激励功能

C.教育功能

D.负面功能

Y业内人士对究竟应提“校长专业化”还是“校长职业化”,有不同的看法,主要的观点有(ABCD)

A.校长职业化与校长专业化是两回事

B.校长职业化的实质就是校长专业化

C.校长职业化是校长专业化的基础和前提

D.校长职业专业化

Y优质学校的核心组织特征表现为(BCD)

A.升学率高

B.参与型组织系统 C.优质的服务质量

D.独特的学校文化

Y影响学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有(ABCD)

A.学校生存的外部环境影响

B.学校领导的影响力

C.学校组织气氛的培育

D.教学的有效组织

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塞拉蒙教授认为,第三部门(或非营利组织)具有的基本特征有(ABCD)

A.“正规性”

B.“民间性”

C.“非营利性”

D.“公益性”

Y研究型教育管理模式的特点是(ABD)

A.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当作研究课题 B.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

C.采取指令性的手段

D.以解决实际问题、探索管理规律、促进教育发展为目的Y一般系统理论认为,社会系统的特性有(ABCD)

A.系统的目的性

B.系统的整体性

C.系统的层次性

D.系统的动态性

Z詹姆士L.奥利弗认为最能满足校长发展需要的校长开发项目的类型(ABD)

A.专题讨论会

B.编制预算

C.教师培训

D.时间管理

Z詹姆士L.奥利弗认为最能满足校长发展需要的校长开发项目的类型(ABD)

A.集体备课

B.协作教研

C.示范教学

D.家长会议

Z中小学校长的成长要经历的阶段是(ABCD)

A.“职前预备”

B.“适应”

C.“称职”

D.“成熟”

Z在民办学校收费问题上主要体现的原则是(AB)

A.民办学校收费标准由政府部门制定

B.反对学校乱收费

C.采取低成本运作的策略

D.“投入”与“回报”的平衡

Z在司法式教育政策分析中有六个关键性角色,其中有(BCD)

A.心理咨询员

B.问题提出者

C.会议主席

D.调查小组

Z在政策方案制定阶段,政策分析者需要考察的问题有(ABCD)

A.实现政策方案的目标是什么? B.怎样对被选方案进行优化?

C.为什么需要进行政策方案论证? D.论证失败以后该怎么做?

Z在问题建构阶段,教育政策分析者需要回答的问题有(ABC)

A.政策问题是什么?

B.该问题为什么需要上升到政策层面来加以解决?

C.不同的政策问题主要采用哪些分析方法? D.为什么需要进行政策方案论证?

Z政策实施分析阶段,政策分析者应该做出的询问有(ABCD)

A.政策实施应当包含哪些具体的行动措施?

B.有效的政策实施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C.这些行动措施对政策内容产生了何种影响?

D.政策实施的情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对政策实施有什么影响?

Z政策效果的评价分析要研究的问题有(ABD)

A.按何种标准去评价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影响?

B.由谁去评价政策效果?用什么方法进行政策评价?

C.政策修改过程

D.政策评价的结果是什么?

Z组织文化理论的四部曲是(ABCD)新市场营销法则 助推企业成长电子商务营销 食品餐饮营销 建筑房产营销 消费品营销

A.《Z理论一美国企业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 B.《日本企业管理艺术》

C.《追求卓越——美国成功公司的经验》

D.《社团文化――社团生活的习俗与礼仪》

Z组织文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BCD)

A.威廉•大内

B.帕斯卡尔和阿索斯

C.彼德斯和沃特曼

D.狄尔和肯尼迪

Z知识经济对教育管理的挑战(BCD)

A.对学校组织垂直化的挑战

B.对传统知识观的挑战

C.对传统人才观的挑战

D.对传统学习观的挑战

Z中国教育管理学在新世纪肩负的重大使命是(ABCD)

A.本土化

B.教育化

C.现代化

D.实务化

Z政治治理变革运动中对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起重要影响的理论是(BD)

A.公共选择理论

B.新公共管理理论

C.市民社会理论

D.政府治理理论

Z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经历了三次“范式”的转换,即(ACD)

A.新公共管理学的兴起 B.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出现

C.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确立 D.新公共行政学的形成

Z在中国民办教育体制改革中具有创新性意义的类型有(ABCD)

A.教育股份制办学模式

B.教育集团制办学模式

C.中外合作制办学模式

D.第三部门制办学模式

Z《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哪几项必须独立(ABCD)

A.独立的法人资格

B.独立的财务会计制度

C.独立校园和教育教学设施

6.电大现代教育思想教案 篇六

《老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从挖掘名著的`寓义出发,对<老子>进行认真的解读,可发现其中的许多观点对当今的教育有启发和帮助作用.<老子>全文论及教育的并不多,但微言大义,字字珠玑,是促进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的一剂催化良方.

作 者:李建新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年,卷(期):14(3)分类号:B223.1关键词:教育 文化 哲学

7.电大现代教育思想教案 篇七

关键词: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管理,辅导员,工作特征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为广大社会成员创造了优越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 适应了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需要, 在构建全民学习型社会, 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宏伟进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 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主要由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两部分构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举办的开放教育起动于1999年,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 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果, 现已颇具规模, 成为我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主力军。作为电大教育工作者, 要想保持电大开放教育的持续发展, 常盛不衰, 必须加强关于开放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探索和研究,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在开放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 电大辅导员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电大辅导员代表学校对学生实施管理, 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和教学支持服务, 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是学校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 完成开放教育教学任务, 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电大辅导员的工作是电大教学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集中体现。电大辅导员工作开展的优劣与否, 直接关系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工作的盛衰荣枯。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 探索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是时代赋予我们电大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为辅导员工作增加了新的内涵。

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主要特征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是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特征为[1]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采取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多种媒体手段或信息技术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准永久性发生分离;教育机构或组织为学生提供教育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 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施以必要的管理和考核。根植于现代远程教育基础上的开放教育, 把现代信息技术和我国的优秀教育资源结合在一起, 突破了传统教育固有的种种限制, 为更多的社会成员提供了享受开放教育的机会和环境。开放教育的开放性主要体现教育观念的开放、教学对象的开放、教育时空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开放等七个方面。一言以蔽之, 学生学习的自主化、个别化和可选择化, 是开放教育的主要特征。即开放教育以学生和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为中心,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自主地安排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媒体、学习形式、学习地点和学习内容;学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教学资源和教学支持服务,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实施教学管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基本特征, 决定了开放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电大辅导员作为学校教学管理行为的集中体现者,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条件下, 其工作对象、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等, 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必须重新认识和调整。

二、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要认识开放教育条件下电大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内容, 首先必须明确开放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环节和内容。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大致可分为教学支持服务、教学过程管理、教务管理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 教学支持服务

教学支持服务是指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 学校或教学组织为了实现培养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 支持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而提供的各种教学服务, 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内容。电大开放教育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的教学支持服务内容如下[2]:

1.多种媒体学习材料。包括文字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形成性考核作业册、录音、录像、VCD光盘、CAI课件。

2.助学服务教学信息。包括直播课堂、计算机教学网页、各级电大在线学习平台、测评系统、电子邮件辅导、VBI教学信息、BBS网上讨论、QQ群、语音信箱等。

3.指导性教学文件。包括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设计方案、面授辅导课程安排表、网上互动教学安排表、入学指南、学籍管理办法、考试说明等。

4.集中辅导教学。指组织面授辅导和指导讲座, 开展学习讨论, 指导实验、实习、社会调查, 组织实训课教学等。

5.教学设施。图书阅览室、电子图书馆、多媒体视听阅览室、网络计算机阅览室、直播课视听、实时交互教室等。

(二) 教学过程管理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 学校或教学单位围绕着学生的自主学习展开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主要表现为指导性教学辅导和考试考核两方面内容。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

1.组织入学水平测试, 调查了解新生的情况, 根据学生基本情况的不同分别教学, 分类指导。

2.组织多媒体学习培训, 指导学生运用多媒体教材自主学习。

3.组织高效率的面授辅导及小组学习讨论。

4.布置作业, 认真答疑, 指导学生运用多媒体教材练习、复习。

5.指导学生登录测评系统, 完成网上形成性考核和考试。

6.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提供各种形式的同步教学信息。

7.提供学习场所及各种助学服务。

8.组织实训课教学和实施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9.进行形成性考核和各类考试。

(三) 教务管理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 电大开放教育的教务管理工作必须严格遵循统筹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 按照电大系统的分工, 完成其教学和教务管理工作。作为教学实体的市级电大学校, 其教务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及时贯彻上级电大关于教务管理的文件和精神, 完成省电大布置的各项教务工作。

2.制定本校教学管理文件, 检查落实各项教学工作完成情况。

3.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制订自主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 选择学习媒体、学习形式、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

4.聘请辅导教师, 制定教学实施方案, 安排辅导教学 (面授辅导和多媒体教学) 、实训教学、集中实践教学。

5.对教学情况、教学效果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估, 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不断地改进教学和教学管理。

6.建立健全学生的学籍、学习管理档案, 办理学生的报名注册、课程注册、成绩管理、学籍异动、免修免考、修学、转学、借考留考、学位申请和毕业资格审查工作。

三、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电大辅导员工作的任务和内容

电大开放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 必须通过电大辅导员才能得以实施和完成。开放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任务和内容, 决定了电大辅导员工作的任务和内容, 作为电大开放教育工作辅导员, 应当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对学生进行的入学教育和培训, 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制订自主学习计划、学习进度, 选择学习媒体、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和地点。

2.划分学习小组, 确定学生干部, 建立与开放教育相吻合的学生组织机构, 指导学生有组织地开展教学活动。

3.为学生提供多媒体学习材料、指导性教学文件和各种助学信息, 指导学生运用多媒体材料和计算机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网上互动教学、网上实时教学。

4.布置形成性考核作业, 完成形成性考核作业的批改和管理,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效果进行综合性的形成性考核。指导学生登录测评系统完成网上形成性考核和考试工作, 尽到导修主任的职责。

5.以专业为单位建立快捷准确的信息管理系统, 和学生保持经常的信息联系和沟通, 通过信息系统为学生提供教学支持服务, 实施教学管理。

6.配合辅导教师完成面授辅导课程的调整和管理, 征求教师和学生对面授辅导课的意见和建议, 改进面授辅导教学, 提高辅导质量。

7.建立健全学生的学习档案, 搞好课程注册、学籍异动和成绩管理工作。

8.对学生进行考前教育, 组织好学生的期末考试。

9.配合指导教师组织好学生的实训课教学和集中实践教学工作。

10.办理学生重修重考的管理工作。

11.进行毕业资格审查, 负责学生毕业手续的办理和管理工作。

12.负责优秀学生和优秀毕业生的推荐工作。

13.负责开放教育本科学生申报学位的管理工作。

四、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辅导员工作的特点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 为了满足开放教育工作的需要, 完成教学管理任务, 电大辅导员作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和体现者, 必须更新观念, 转换职能, 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一) 创新性特征

由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 在我国起步较晚, 现在仍处于办学的研究阶段, 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成熟的理论可遵循。作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辅导员, 应当认真学习中央电大、省电大关于开放教育工作的文件和规定, 及时地了解和吸收有关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研究成果, 积极参加开放教育教学的实践工作, 在实践中探索、总结, 开创辅导员工作的方法和路径。通过教学实践, 观察解剖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 发现问题, 认真分析, 追根寻源, 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透过现象, 把握问题的实质, 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 寻求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及时总结 , 把方案再拿到实践中去, 反复检验, 不断修正;去伪存真, 由表及里分析研究, 把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升到理论阶段。通过不断地实践、创新、研究, 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管理的路子。

(二) 专业化特征

由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为中心, 学生可以从自己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出发, 以个体为单位, 自主地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 选择学习媒体、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对于同时入学的学生而言, 学生的学习选择存在很大的差异, 呈现个别化和多元化特征。对于学校整体而言, 从入学时间的角度来看, 学生的学习选择, 在学习计划、学习进度、学习媒体、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等方面, 呈现出个性大于共性、特殊性大于一般性的特点, 传统教学的以入学时间划分教学班的管理模式, 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不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从专业教学的角度来看, 对于同一个专业的学生而言, 学生的学习选择在学习计划、学习进度、学习媒体、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等方面, 又呈现一定的共性, 以专业来划分教学班, 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管理更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对于辅导员而言, 为了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为学生提供教学支持服务, 实施教学管理, 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熟悉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熟悉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的分布, 熟悉电大教学平台和测评系统, 熟悉专业辅导教师和上级电大的专业责任教师, 熟悉实训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诸多内容, 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对于同样数量的学生, 如果以专业来划分教学班, 辅导员只对某一固定专业的学生实施教学管理, 需要掌握的内容和难度相对较小, 并且时间越长, 辅导员对这些内容的掌握越牢固, 理解越深刻, 轻车熟路, 越有利于辅导员把班级管理工作做好做精;如果以入学时间来划分教学班, 安排辅导员, 尤其是在一个辅导员管理多个不同专业教学班的情况下, 辅导员需要掌握的内容和难度无疑会加大, 面临的管理环境会更加复杂, 不利于辅导员开展教学管理工作。以两个教学班为例, 对于同样数量的学生, 管理两个不同专业教学班的辅导员需要掌握的内容, 是管理同一专业两个教学班辅导员的两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问题, 专业化管理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辅导员应定位为专业辅导员更为准确。

(三) 个别化特征

由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主要由已离校多年未经过高考的成人构成, 学生在基础知识、接受能力、生活状况、工作环境和学习条件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参差不齐, 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学生基本情况的多样性, 必然增加教学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作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辅导员, 必须正视学生多样性的特点, 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 个别化管理。辅导员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情况, 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 选择学习媒体、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 解决好工学矛盾, 合理安排自主学习。建立健全学生的学习档案, 和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 提供个别化教学支持服务, 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排除学习中的障碍, 顺利地完成学业。对于不能按时完成学业的学生, 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进行全程跟踪管理, 直至毕业。

(四) 信息化特征

由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 在教学上以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作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主要技术手段和教学平台, 电大辅导员的教学管理工作也必然带有明显的信息化特征。作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辅导员, 必须熟练掌握电大在线平台、BBS教学讨论区、测评系统、网上互动教学和实时教学、电子邮件、VBI数据广播、VCD、电子投影等多媒体操作技术, 了解开放教育教学资源的类型、内容和分布, 对学生进行多媒体技术培训, 指导学生正确地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帮助学生解决在多媒体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激发学生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展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够运用网上教务系统对学生实施教学管理。还能够以专业为单位建立短信发布系统和QQ群, 把教学教务管理信息及时准确地通知到每个学生, 通过短信系统、QQ群和学生保持经常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及时地解决学生提出的有关自主学习和教学管理的问题, 加强学校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信息接触和互相了解, 缩短教学管理和学生的时空距离, 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 综合性特征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辅导员必须熟悉开放教育工作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 做到一专多能, 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过程各个教学环节实施全方位的管理。对学生而言, 辅导员就是学校, 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找辅导员。辅导员应该具备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提出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必须带有综合性特征和功能, 从某种意义讲, 辅导员就是学校的浓缩。

综上所述,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 辅导员工作必须满足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要求, 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完成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管理任务,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支持服务。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的辅导员工作具有创新性、专业化、个别化、信息化、综合性特征。

参考文献

[1]于云秀.开放教育入学指南百问[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0.

[2]田慧.开放教育专业辅导员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1) .

[3]卓军华.开放教育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9) .

[4]洪耀辉.关于加强开放教育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5, (1) .

8.《现代教育思想》复习题 篇八

一、选择题。(共70题)

1.(B)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A.教科书B.课程C.教师D.学校

*2.(A)出现了人力资本理论。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3.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的报告中,正式使用了(B)概念。

A.市场经济B.知识经济C.农业经济D.工业经济

4.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C)和选择性。A.研究性B.艺术性C.综合性D.时代性

5.当前课程改革的焦点是(A)。

A.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B.协调学校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

C.协调教育发展需要和课程改革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D.协调整体利益需要和长远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

6.我国现行课程管理实行(C)级管理制度。A.一级B.二级C.三级D.以上都不是

7.我国哪一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B)。A.1985B.1986C.1987D.199

28.以下阐述中不属于当前整个时代发展的特征是(D)。

A.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B.国际竞争空前激烈C.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D.和平与发展

9.在此之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C)次课程改革。A.五次B.六次C.七次D.八次

10.课程类型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是(D)。

A.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C.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11.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B)为主。

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必修课程D.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12.本次课程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综合实践课程中不属于小学阶段的是(C)。

A.《科学》B.《艺术》C.《历史与社会》 D.《品德与社会》

13.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它不能局限于课的教学和知识的灌输,而要把实际操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二者的课时比例一般以(A)为宜。

A.6:4B.7:3C.5:5D.9:

114.在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中,(C)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

A.探究性学习B.劳动与技术教育C.信息技术教育D.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15.在综合课程中,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的是(B)课程。

A.《体育与健康》(7-9年级)B.《科学》(7-9年级)C.《科学》(3-6年级)D.《品德与社会》(1-2年级)

16.《纲要》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A)”。

A.选择性B.整体性C.目的性D.实践性

*17.在义务教育阶段,将(D)的课程时量给与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落实,从而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

A.12%-14%B.14%-16%C.16%-18%D.10%-12%

18.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自小学(B)年级开设。

A.二B.三C.四D.五

19.新课程结构的三条基本原则(B)。

A.平衡性、综合性、选择性B.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C.均衡性、综合性、单一性

20.课程标准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A),也是整个基础教育的灵魂。A.主导B.灵魂

21.教材的(C)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A.创新B.实践C.编写

22.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A)。A.大众教育B.普通教育C.实验教育

23.课程目标着眼于(B)的全面提高。A.教师素质B.学生素质C.基本素质

24.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是基础教育改革的(C)工作。A.基本B.主导C.核心

2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要坚持(A)的原则。A.民主和开放B.民主C.开放

26.(B)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A.教师素质B.课程标准C.学生素质

27.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A)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A.人的发展B.学生发展C.教师的发展

28.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C)。

A.质量要求B.基本规范C.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39.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是(D)。A.独立性B.独特性C.体验性D.主动性E.问题性

30.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是(B)。A.独特性 B.独立性C.体验性D.主动性E.问题性

31.(C)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A.良好的心理素质B.学习习惯C.问题意识

32.苏霍姆林斯基论述:“学校领导首先是(D)的领导,其次是行政领导。”

A.教学研究B.教育方法C.教育改革D.教育思想

33.(B)被认为是“教师专业成长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A.专业技能B.教学反思C.教师备课D.教学手段

34.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C)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A.书面形式B.定论形式C.问题形式D.教学方式

-2012年运城市市级教学能手复习资料之一-1-

35.《纲要》第十一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A)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并对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A.信息技术B.启发式教学C.探究式教学D.过程性教学

36.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B)。A.促进者B.研究者C.建设者D.开发者

37.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C)。A.研究者B.促进者C.建设者和开发者

38.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一句话的描述主要体现教师应(B)。

A.关注每一个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39.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B)的课程评价。

A.重视选拔B.重视甄别

C.重视结果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40.多元智力理论是(A)提出的。

A.加德纳B.H.G.吉诺特

C.皮格马利翁D.休伊特

41.新课程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根本性的转变,其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D)

A.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B.是新型教学关系的学习者

C.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D.是居高临下的教育者

42.以下哪项不属于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C)

A.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B.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

C.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

D.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有机结合43.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B)

A.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B.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

C.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D.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44.以下哪项是考试改革的重点之一。(D)

A.惟纸笔测验B.公布学生考试成绩C.将分数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

D.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45.以下哪项不属于新课程倡导的质性评价方法。(C)

A.成长记录袋B.学习日记

C.甄别考试D.情景测验

46.对教师素质评价标准中的学科知识不包括以下哪项。(A)

A.奉献、职业热情B.灵活运用本学科的基本方法

C.了解本学科的动态与发展D.正确掌握本学科的有关概念

47.教师职业道德包括(B)。

A.了解尊重学生B.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C.交流与反思D.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48.对教师文化素养的评价标准不包括(D)。

A.热爱学习,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获取新知识的意愿B.具备基本的百科常识和生活常识

C.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和热爱D.有所教学科的良好知识

49.自18世纪末就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提出了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正式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是哪个国家(C)。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

50.下列属于地方一致课程管理的权责是(B)。

A.制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

B.执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等方针政策

C.监督地方和学校的贯彻执行课程标准的方针政策

D.美国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政策以及上级颁布的课程文件,并在规定的范围内实现学校课程创新

51.负责监督与评估当地学校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状况的机构是(C)。

A.国务院B.教育部C.地方教育行政部门D.学校

52.下列欧洲荷北美的国家中,哪个国家在义务阶段,教科书没有全部对学生借用(C)。

A.加拿大B.美国C.俄罗斯D.法国

53.学校课程审议委员的成员中,教师和学生代表至少应占全员中的(B)。

A.1/3B.1/2C.2/3D.1/

454.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主任由(D)。

A.校长担任B.教务主任担任 C.工会主席担任D.民主选举产生

55.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A)。

A.教材资源和条件资源B.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

C.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D.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

56.实行国家、地方、(A)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A.学校B.家庭C.社会D.教育行政部门

57.下列针对我国目前情况,我国教科书的审查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审查由政府部门主持B.聘请各方面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

C.评审委员会既要进行审查也要参与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工作

D.审查工作必须依据一套法律程序严格进行

58.学校课程管理的最基本原则是(C)。

A.正确处理好三类课程的关系B.坚持权利与责任相统一

C.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D.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

59.(B)是重要的课程资源。A.教材B.教师C.家庭D.学生

60.(D)是宝贵的课程资源。A.教材B.家庭C.教师D.学生

61.(A)是教师最为常用、最为熟悉的课程资源。A.教材B.家庭C.教师D.学生

62.(C)是可以依托的课程资源。A.教材B.家庭C.教师D.学生

63.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把课程资源分为(C)。

A.校内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B.地方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资源

C.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D.乡土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

64.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D)。

A.校外图书、科技馆B.校外图书、科技馆、博物馆

C.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D.校外图书、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

65.(D)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显现的符合礼仪要求及审美规范的仪容、服饰、表情、姿态、手势、举止等。

A.教学语言B.教学环境C.教学规范D.教学仪态

66. “面向全体学生”具体表现为强化普及意识,淡化(C)

A.竞争意识B.自我意识C.选拔意识D.公众意识

67.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C)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A.教学方法B.教学活动C.教学目标D.教学方式

68.多媒体技术是对(B)进行交互式整合处理的技术,它集计算机技术、音像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一体,具有良好的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A.教学媒体B.多媒体C.电脑技术D.视觉媒体

69.(D)在整个课程改革过程中是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

A.行政管理B.教学过程C.教师素养D.课程实施

二、简答题

1.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体现在哪里?

①加强学科的综合性;②设置综合课程;③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2.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①整体性;②实践性;③开放性;④生成性;⑤自主性。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①服务社区②走进社会③珍惜环境④关爱他人⑤善待自己

4.课程标准包括哪几个内涵?

①它是按门类指定的;②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③ 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内容;④它规定了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5.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它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材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评价那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

6.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怎样?

①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②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

③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④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7.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包括那几个方面的理解和考虑?

① 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②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③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④ 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8.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②突破学科中心;

③改善学习方式;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⑤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9.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哪两方面的内容?

①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

②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

10.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什么?

①关注每一位学生;②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③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1.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2.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①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②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③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13.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主要致力于什么?

①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②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③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14.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①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15.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②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16.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主动性;②独立性;③独特性;④体验性;⑤问题性

26.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为此,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去努力? ①树立教育民主思想;②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③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17.质性评价的方法有哪几种?

①评语;②行为观察;③学习日记;④情景测验;⑤成长记录袋。

18.如何评价教师在新课程下的角色转变?

①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②教师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③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19.关于教师素质的评价标准中的职业道德标准包括哪些?

①爱心;②正直诚实;③公正;④上进;⑤奉献、职业热情;⑥健康心态

20.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什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1.本次课程改革有哪些具体目标?

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关系;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⑥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2.简述当前各个国家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

①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②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23.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的条件是什么?

①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

②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24.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①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极大的反差;

②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25.如何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①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②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③要将评价看成是一个系统。

*26.什么是课程结构调整?

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27.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各部份分析?

①前言部分对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了定性的描述;

②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③内容标准部分按照学习领域或主题组织学习内容;

④课程标准中的内容部分和实施建议均提供了典型的案例;⑤附录部分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

*28.本次教学改革究竟要改什么?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①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③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29.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①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②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③强调质性评价,定性批改家与量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的方法的多样化;

④强调参与湖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题的多元化;

⑤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30.考试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①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③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作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排序;④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

*31.国家如何对课程的管理?

①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②制定课程管理的各项政策

③制订基础教育课程标准④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32.地方如何对课程的管理?

①贯彻国家课程政策,制定课程实施计划

②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③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33.学校如何对课程的管理?

①制订课程实施方案②重建教学管理制度

③管理和开发课程资源④改进课程评价

*34.我国的课程管理改革与发展总的趋势表现特征是:

①课程管理走向②课程管理强调灵活性和弹性

③课程管理日趋法制化④社会力量参与课程管理

*3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阶段(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②课程管理改革的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未)

③课程管理改革的全面推进阶段(2l世纪初至今)

*3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①验证、修订并正式颁布各学科课程标准;

②形成教材编写、审定和选用的有效机制;

③形成三级课程管理的具体工作机制;

④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⑤初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⑥促进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专业水平。

*37.课程资源的开发大致有那几个途径:

①从学生的现状出发开发课程资源②从师资的条件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③从学校的特色出发开发课程资源④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38.如何加强对课程资源的有效管理

①建立课程资源库②形成课程资源开发的网络③建立课程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

*39.我们要为参与和实施新课程做些什么准备?

①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

②预先做好教师的教训工作;③做好课程改革的社会宣传工作。

*40.如何做好课程改革的支持保障工作?

①各地要把课程改革工作做为政府行为来对待;

②要从经费和政策方面来保障;

③确保新培养出来的教师能承担实施新课程的任务。

*41.大学的课程中心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①承担国家的改革任务;

②与所在地区的地方教育部门建立联系,推进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③承担教育行政或教研部门委托的地方性课程的开发任务。

*42.如何做到课程改革培训工作的扎实有效?

①充分认识教师教训和指导的重要性;

②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

③注意发挥各类专业人员在培训活动中的作用;

④注重培训的实效和对培训效果的反馈与检测。

*43.新课程的教学工作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②教师的改期热情高涨;

③课堂和学生开始喜人的变化;

④参与和支持教育课程改革的社会氛围开始形成。

*44.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意义?

上一篇:我的书屋我的梦作文__初三作文_初三作文下一篇:中医工作者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