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珠海西部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共6篇)(共6篇)
1.加快珠海西部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一
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农村实现小康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已经成为一些地方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那些地处深山、资源贫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少、老、边、穷”集体经济空壳村,问题更为突出,集体经济发展步履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资源枯竭,基础薄
弱,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实行包产到户初期,由于村干部对党的富民政策理解不深,缺乏前瞻性,将集体资产折价平分到户,使大量的山、林、田、土被分到一家一户长期经营,集体没有了“机动资源”,从而丧失了发展集体经济的物质基础。另外,大部分村地处边远山区,基础设施落后,群众市场观念不强,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二是观念守旧,能力不强,村干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部分村干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势,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如何将服务群众和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结合起来等问题研究不多;有的存在“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思想,缺少发展的内在动力;有的“等、靠、要”思想较严重,缺乏知难而进,勇于开拓的精神;有的存在好人主义思想,集体山林、河道、农转非土地等被少数农户长期占用,没有充分发挥其利用价值。同时,一些有一定文化知识,有一技之长的青年农民大部分在外打工或经商,他们嫌报酬低而不愿当村干部,客观上造成了部分村领导班子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三偏”现实,每到村班子换届或调整,只能“园内选瓜”。个别村干部虽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但缺乏抓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一些村干部在创办村级经济实体中私心较重,赚点钱就往自己的兜里放,导致经济实体瘫痪。
三是思路不清,举措不力,村级组织带富能力不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原来的大集体统一管理模式变成了以户为单位的分散管理,导致村级组织管理工作难度加大、村干部工作量增加,加之繁重的农活分散了村干部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无暇顾及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部分村干部本身存在的素质问题,使得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党员发挥作用不够,缺乏带领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号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滞后,制约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四是决策失实,盲目发展,村集体经济切入点不准。这些年来,在各级各部门帮助下,村村都拟定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一些村发展经济的路子选得不准,项目选得不好,形不成效益,个别村还造成了集体经济流失,加大了村级组织的债务负担。
五是缺乏投入,村级经济发展项目启动困难。由于不少村无集体经济积累,加上贷款困难,致使许多市场看好的项目和产业缺乏资金注入而束之高阁。
六是村干部报酬低,心理不平衡,致使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许多村干部年报酬在1900-2400元之间,平均一天工资仅在5-8元之间。然而他们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却相当繁重,从农业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诸多工作,都要靠他们去具体抓落实,还要应付各种临时性检查,解决各种纠纷,工作与报酬反差较大,村干部无心抓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要解决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问题,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好班子,激发热情,增强本领。村级集体经济能否发展壮大,关键在于村级班子,尤其是要建设好党支部班子,选好一个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具有“双带”能力的支部书记。一些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起来,长期处于空白状态,其主要原因是一部分村级班子和基层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认识上有偏差,存在着“三不做”的问题,即办好了不沾光,做垮了落埋怨,与其操心费力担风险,不如平平稳稳混日子的“不想做”;底子薄,困难多,难管理,经得起赚经不起赔的“不敢做”;无技术、没路子,缺投入和缺兴趣办集体企业本领的“不会做”。针对以上情况,应因村制宜,对不同支部班子分类施治,通过抓班子建设,增强农村党支部发展集体经济,强村富民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在抓班子建设的过程中,对那些政治素质差、集体观念淡薄、思想保守、不求进取的软、散、弱班子坚决予以调整,建起一个好班子,为解决集体经济空白问题打好基础。
二是创造氛围,倾斜政策,优化环境。优化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社会环境,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个方面是强化舆论氛围。各级党委要加大村级组织建设力度,提高村干部自身素质。要继续在村干部中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让村干部树立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思想,克服工作中的畏难情绪。在发展党员时要注重开展“三个培养”工程,即在科技能手、致富能手、流通经营能手中培养党员,在党员中培养科技能手、致富能手、流通经营能手,在党员科技能人、致富能手、流通经营能手中培养村干部。通过开展“三个培养”工程来优化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解决基层
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盘活农村乡土人才资源,提高科技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率,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第二个方面是实行政策倾斜。要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必须切实做好农村综合服务工作。坚持把农民群众提供服务和增加集体收入结合起来,通过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发动群众开发有潜力的农业资源,引导和
推动农民面向市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和特色经济。要重点扶持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政策倾斜,在经济落后村建立示范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不断延伸产业链,让农民分享加工与流通环节的利益,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村级组织要积极帮助农民解决物资、资金方面的困难和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多方联系销售渠道,帮助农民抓好农产品销售,确保农民增收,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要增强集体经济的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凡是集体经济项目,在国家有关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在土地使用上要优先,在贷款发放上要优惠,在税收上要执行减免规定。另外,有关职能部门在工作中要多服务、少干预,以实际行动来减轻村里的负担。第三个方面是建立激励机制。发展经济,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以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增强各级党组织不抓不行,不尽力抓不行,抓不出成效不行的压力感、责任感。要把发展集体经济的实绩,作为衡量班子合格不合格、支部书记称职不称职的主要依据。
三是因地制宜,选准路子,创办实体。一般来说,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优势,切不能按一个方子“吃药”,既要注重本地的传统优势,也要从市场的需要出发,努力为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找到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大力引进、选育、推广有市场、有效益的优质品种和特色经济作物,逐步推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活”的农副产品。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技术支持,着力扶持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增加财政收入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生产项目。对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蔬菜基地、经济林果基地、养殖基地等,要尽力加以扶持,使其尽快形成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
四是强化管理,聚积资财,增强后劲。加强管理,对村组织实行党务、政务、财务、村务公开。要逐步建立健全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分配制度,管好用好集体资产,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实行阳光作业,堵塞各种漏洞。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积极发展以农民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的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活力。同时,可以本着利于发展,利于稳定和照顾毗邻的原则,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将分散且不便于开展工作的行政村合并,从而达到精减村干,节省开支,提高村干报酬的目的。还要特别强调牢记“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精打细算,节约开支,更好地为空白村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聚积资财,增强后劲。
2.加快珠海西部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二
一、西部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受气候、交通等条件的影响, 加之历史的原因, 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比较落后, 在农村集体经济领域更是如此。究其原由, 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
1.认识上存在误区。有的人对集体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甚至把集体经济与“人民公社”和计划经济画等号, 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已经过时。有的基层干部认为发展集体经济难度大, 不如招商引资见效快, 甚至存在“凡是集体的都搞不好”的思想, 畏难情绪重。农村包产到户后, 不少群众只关心自己的承包地, 认为谁有本事谁致富, 有无集体经济都不重要,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过时论”、“无用论”、“悲观论”在一些地方一度盛行。
2.缺乏致富带头人。“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 发展村集体经济, 带头人是关键。但是, 在农村年轻人普遍外出打工的情况下, 留在农村的能人不多, 村干部“青黄不接”现象比较突出, “等、靠、要”思想严重, 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思路不清、办法不多、措施不力。特别受个人主义思想影响, 部分致富能力较强的村干部也把主要精力放在谋求自己致富上, 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考不多、投入不够。
3.相关机制不健全。与其他经济类型相比, 村集体经济的制度建设总体滞后, 主要表现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专门立法, 村民委员会在代行集体经济组织职能过程中, 产生了权责不清、治理结构错位等诸多矛盾。分配制度不完善, 使村民享受集体经济发展成果不明确、不规范, 分光用光现象突出, 导致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不足。激励机制不健全, 在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方面缺少应有的奖励措施, 留不住人才,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考验。
4.各种制约因素多。在农村包产到户时, 集体资产通常被分配得比较彻底,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乏必要的基础。在当前的金融体制下, 村集体很难向银行融资贷款, 发展集体经济缺乏启动资金。在普遍实行村财镇管的情况下, 村集体在经济上缺乏自主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交通条件和资源禀赋差的村, 发展集体经济更加困难。
二、西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
西部地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关键是要结合村情实际, 充分发挥村集体的自身优势,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而不能贪大求快, 或简单地理解为只有建厂办企业才是发展集体经济。从西部各地的实践来看, 以下几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方式较为有效可行。
1.发展物业经济。收益稳定、风险较小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物业经济能形成稳定收入, 有利于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特别是在城市近郊村, 物业经济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较为易行有效的途径。 (1) 修建标准厂房。标准厂房投入少、见效快、收益稳定, 受城市发展规划控制、短期内又不会被开发的近郊村, 由村集体出面修建标准厂房出租, 既增加集体收入, 也能实现土地合理利用, 助推镇域经济发展, 还能解决村民就近就业问题。 (2) 购置物业出租。西部一些开发地区, 征地开发村都有一笔可观的集体资产补偿资金, 用部分补偿资金购置商业门市出租, 可为村级集体提供较为稳定的经济收入。
2.发展资源经济。资源禀赋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独特优势, 打好“资源牌”, 是集体经济起步发展的关键。 (1) 发展乡村旅游。在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或具备一定农特产品资源优势的村, 通过村集体自主开发或联合农户、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开发,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2) 发展矿产经济。改变过去对矿山、沙石等资源一卖了之的做法, 实行村集体自主开发, 或以资源入股引资开发。 (3) 探索集体土地“反租倒包”。针对当前农民外出务工、土地撂荒的实际情况, 由村集体将承包到户的土地通过租赁集中起来 (即反租) , 通过统一规划和整治, 再承包给农业经营大户或农业经营公司 (即倒包) , 从中收取租差, 或由村集体统一种植经营。
3.发展服务产业。依托村“两委”发展服务产业, 既能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 也能有效增加村集体的收入。 (1) 开展产品销售服务。对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好、有特色的村, 建立由村集体经济主导的农产品销售公司或协会, 通过“公司+村集体+协会+农户”、“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 在市场化运作中实现村集体和农民利益的“双赢”。 (2) 开展物业管理服务。成立村集体物业管理公司, 对辖区企业和居民集中居住地开展物业服务, 通过小区物业管理、水电气费代缴、家政及房屋中介信息服务、托老托幼服务等便民有偿服务项目, 增加集体收入。 (3) 开展劳务输出服务。由村集体成立劳务输出公司, 通过订单式培训、统一劳务输出等方式, 帮助农民进城务工, 并适度收取中介费、管理费。
4.大力发展合作社。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 在农村有广泛的基础, 符合中央政策导向。 (1) 丰富合作社的形式。在发展以农业产业开发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为纽带的专业合作社之外, 积极探索土地合作、劳务合作和休闲旅游农业等各种合作社形式, 并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参与领办合作社, 使合作社得到了迅速发展。 (2) 升级专业合作社。推进合作社产权制度改革, 组建股份合作社, 进一步明确责、权、利, 使之真正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实体, 把国家对农业产业的投资、补贴等作为集体资产, 明确村集体在合作社中的股份比例, 使村集体名正言顺按股分红。
三、西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保障
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地方党委、政府责无旁贷, 特别是区县和乡镇两级党委、政府, 要解放思想、找准定位, 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 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统筹抓好组织协调。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镇街党 (工) 委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职责, 纳入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 区县相关部门要大力配合, 从财政、金融、用地、人才和涉农项目建设等方面对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支持。特别是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 要整合农业、审计、民政、纪检监察等力量, 加强对集体“三资”的监管。
2.统筹抓好队伍建设。实践证明, 凡是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 都有一个优秀的村级领导班子, 特别是有一个能力突出、一心为公的带头人。要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标准, 选好村党组织书记。要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的培养, 通过专题培训、到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等方式, 引导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拓宽眼界, 提升能力。
3.统筹抓好产业帮扶。在支农帮扶中, 不能简单地给钱给物, 而要把重点放在帮助发展产业上, 增强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对移民、扶贫、国土整治等涉及产业发展的项目, 建成后视为国家补助资产移交给村集体, 由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实施“技术部门+村”、“强村+弱村”等结对帮扶, 帮助村集体发展产业。根据市场需求, 推行“龙头企业+村”的帮扶方式, 延伸产业链条, 实行“产供销”一条龙发展,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规模。
4.统筹抓好政策扶持。要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 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通过补贴、贴息、注资等方式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对村集体创办的实力较弱的企业, 实行税收“先征后返”。对开发征地村, 可探索推行村级留用地政策, 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5.统筹抓好考核激励。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对乡镇、村班子和干部工作实绩考评内容, 明确目标任务, 严格逗硬考评。通过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十强村”、“进步村”和“发展项目先进村”等奖项, 加大奖励力度, 每年评选表彰。建立村干部享受集体经济股权、期权、收益提成等激励办法, 调动基层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创造力。
参考文献
3.加快珠海西部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三
一、基本情况
XX镇XX村有八个自然村组成,常住人口916人,34名党员,其中女党员5名。村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5340元,全村耕地面积3500亩.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单一。总体上看,全村级集体经济基础总体偏弱,村级集体经济增长势头不强。目前,村级集体经济主要以制种玉米服务费为主,导致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差。近年来,由于村级支出呈现上扬态势,尤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为民办实事和村干部报酬等方面的支出压力较大,导致村集体产生经济债务。
2、村干部素质不高、发展意识不强。一些村干部、学历较低、思想保守,缺乏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思路、新举措,对本村的资
源优势挖掘不深,对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贯彻不到位,导致地理、资源和政策等优势效能发挥较低,阻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主要做法
(一)深入调研,找准症结,达成发展集体经济共识
目前,“无钱办事”的矛盾在村一级表现较为突出,成为困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由于村集体没钱,基础设施建设、为民服务工作、村党组织活动开展等方面困难重重,直接导致群众对村“两委”信任度不高,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减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发展稳定。因此,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势在必行。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又存在很大难度,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其中,突出表现在村干部身上,以往村干部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存在“三不”思想,严重阻碍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一是不想发展。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则满”的心理,认为村集体有转移支付,虽然紧点儿,但还够用,没有必要劳心费力地发展集体经济,得过且过。二是不敢发展。怕搞不好担责任,畏难思想严重。更是怕村民埋怨、组织上不满意,最终出力不讨好,丢了“乌纱帽”。三是不会发展。有的村干部热情很高,但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创新意识不强,找不到发展集体经济的门路渠道,对发展村集体经济一筹莫展,有心无力。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竞争意识。并专门召开了关于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动员会
议,提出了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使村干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达成了“不发展集体经济不行”的共识。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新路子
1、依托资源优势,拓宽发展集体经济主渠道。从全村目前情况来看,发展集体经济的手段主要是依托资源优势,因此,村党支部本着“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的原则,积极鼓励本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集体经济。采取“公开标底、自主定价、现场揭标”等办法,对村集体所有的集体土地、林地、荒地等资源进行有偿承包、租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3、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发展集体经济新增长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对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使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另一有效途径。
乡党委在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新路子的基础上,积极优化保障机制,集聚各方力量,为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同时,加大日常管理力度,确保了村级集体收入合理有效使用。
1、选优配强村干部。村级班子战斗力不强,项目再好、扶持再多,也不能很好的为群众办实事。因此,村党支部结合 “三项
工程”和新农村建设要求,把是否有开拓创新能力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能力,作为选拔任用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的重要标准,大胆启用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懂经营、会管理的能人,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
2、结合“双联”活动的开展,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创造条件。根据本村经济发展特点,帮助理清发展思路,选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和项目。通过项目、资金扶持等形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3、管好用好集体收入。为让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集体收入合理使用,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整体发展。
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1、科学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凡事预则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村“两委”班子因地制宜地制定集体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选准选好发展路子。还可以探索制定村集体经济区域发展规划,以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经营模式、市场需求等为主线,制定出跨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2、扩宽村集体收入渠道,化解债务。要积极探索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动负债村和经济薄弱村的转化和增收。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各村特色产业,结合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村一业”的农业产业格局,搞活农村经济;二是培育新的经济收入点,将村集体闲置的固定资产用于公开拍卖、招商引资等方面,盘活存量资产,努力构建村村有项目、村村有企业的经济发展格局,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三是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把荒地按照有关规定,集中连片开发,建立种养基地,壮大村集体经济。
4.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 篇四
岚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长期以来集体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一直是制约该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脱贫摘帽的短板。近年来,岚县发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层的战略之举,坚持县委统筹、整体推进,层层落实责任,鼓励先行先试,因地制宜、多元发展,“输血”“造血”并举,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基本情况】
岚县位于吕梁山北端,汾河上游,北靠岢岚,西接兴县,东邻静乐,南连娄烦、方山。全县辖4镇8乡,136个行政村(合并前167个)、336个自然村,总面积1512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其中农业人口15.4万。20xx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195元。20xx年全县16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破零”,13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占78.4%,其中5―10万元89个村,10―50万元38个村,50―100万元3个村,100万元以上1个村。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主要做法】
(一)落实责任,多方联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领导挂帅重引导,带动“破零”。县委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县“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大任务,多次召开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出台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空壳村“破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落实了县四大班子领导的包联责任,县直机关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和农村第一书记的帮扶责任,乡镇党委书记的领导责任,村“两委”主干的直接责任,做到了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党建引领谋发展,合力“破零”。县、乡党委着眼于把建强基层组织作为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在极力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行动中强化组织建设、压实工作责任,统筹省、市、县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力量,选派167名“第一书记”、128支扶贫工作队,深入农村找准切合各村实际的途径,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破零”的有效模式,精准发力。部门联动齐发力,助推“破零”。在村集体经济“破零”行动中,将责任层层压实,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帮扶推动作用,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发改、环保、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简化手续,缩短审批时限,财政、扶贫部门有计划有重点地将项目、财力向集体经济薄弱村倾斜、集中。截止20xx年共投入各类经费6000余万元,其中,整合扶贫资金3000余万元。
(二)创新模式,因村施策,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1、以盘活集体资产实现“破零”。以“三资”清理为突破口,通过整体土地、财产等村集体资源,盘活存量,提高资产利用率,实现了集体经济“破零”。顺会乡戍子村通过集中流转集体土地500余亩入股村祥源种养专业合作社,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顺会乡牛湾子村整合村集体土地50余亩新建蔬菜大棚19座,通过租赁给本村种植大户,每年实现集体收益14000元、户均收入33000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破零”和种粮大户增收“双赢”的局面。
2、以开发集体资源实现“破零”。依托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创新机制,实现集体经济“破零”。王狮乡紧抓岚县被确定为全省林业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县的政策机遇,依托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乘势而为,以蛤蟆神村和府台村为试点,依托5000亩退耕还林地,采取“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构建林业资产收益脱贫新模式,造林公司通过村集体以土地流转的形式获得退耕土地的经营权,因地制宜发展沙棘、中药材等林业产业,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组织贫困户进行林业生产,参与沙棘管理管护,剪枝整形收果,村集体在土地流转期内获得每年每亩10元的公益金。目前,蛤蟆神村流转退耕地2254亩,村集体每年收入22540元,府台村流转退耕地1040亩,村集体每年可收入10400元,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
3、以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破零”。利用由村集体领办企业或合作社,延长产业链条,实行规模化经营的模式实现集体经济“破零”。上明乡官桥村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按照“村委主导、合作社运营、产业带动、贫困户参与、群众共享”的思路,借助整村脱贫的有利时机,扩大产业规模,打造产业品牌,培育村级特色主导产业,实现集体经济“破零”。王狮乡史家庄村与山西新大象集团合作发展生猪养殖项目,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享受金融扶贫贷款政策,由新大象集团进行担保,贫困户贷款入股,年底分红至少可达到15%,按每户入股金额5万元计算,每户至少增收7500元,实现稳定脱贫,村集体按入股金额20万元计算,年收益将达到3万元。
4、以实施光伏产业实现“破零”。借助资源、地理等优势,内引外联、企地联合,加快发展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县扶贫开发总公司为主体,按照“成本控制、效益优先”的原则,与山西华润和山西晋能合作的方式,采取集中式与分布式,建设梁家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30MW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34MW,全县112个贫困村每村收益2—3万元、深度贫困户每年收入不少于3000元、持续20年的收入,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和贫困户收入共赢。
5、以整合各类资源实现“破零”。通过争取上级政策或整合扶贫资金,发展项目获得集体收益。顺会乡扶持龙头企业,整合使用扶贫资金实施肉羊育肥项目,采取专业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合作模式,整合使用扶贫资金129.96万元入股合作社,在10%的保底分红的基础上,根据合作社收益情况,实行二次分红,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村集体获得收益。土峪乡东土峪村筹集资金20余万购置农机具,通过租赁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破零”。
5.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篇五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基础。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中,没有雄厚的集体经济作保障,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都会受到很大影响,近年来,全区乡村在交通设施、村庄环境、农田水利、文化设施等各方面均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得到稳步提高,但整个村集体经济积累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仍然停留在收入渠道单一、结构形式粗放、总体实力不强的尴尬境地。
根据区政府主要领导的安排部署,区发改局于3月18日-21日由局长、书记亲自带队,组织相关科室工作人员组成调研组,深入到新天、高新经发局、东风镇、下坝乡、水田镇、羊昌镇六个乡镇(经发局)进行专题调研,并对全区所有76个村下发调查表,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充分的了解。通过和村干部及乡镇领导干部座谈、交流,对目前全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和下一步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探讨,并提出发展建议,调查报告如下:
一、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XX区5乡3镇5社区,共76个村、场委会,其中74个行政村,2个场(界牌林场和种猪场)。从20xx年、20xx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统计表来看,全区76个基本核算单位,村集体资产总额分别为20294万元、31226万元,增加了10932万元、增长了0.4%;集体总收入分别为 6490万元、5123万元,减少了1367万元、减少了21%;20xx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 11个,占核算总数的14.5%,5—10万元的村 6个,占核算总数的 7.9%, 5万元以下的村 30个,占核算总数的39.5 %,无经营收益的村 29个,占核算总数的 38.1 %;20xx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16个,比20xx年增加了5个,占核算总数的21.1%;5—10万元的村数7个,比20xx年增加了1个,占核算总数的9.2%;5万元以下的村32个,比20xx年增加了2个,占核算总数的42.1%;无经营收益的村数21个,比20xx年减少了8个,占核算总数的27.6%。总体上看,村集体经济实力在逐年增强。
二、我区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上取得成绩和经验
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新天、高新辖区(除阿栗村外)的各村已逐渐成为城中村,各村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资源优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加村集体的经济收入。顺海、北衙、新添、新庄村发挥地处城区的优势,成立相应的经济发展公司,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发展房屋、门面等租赁为主的资产经营型产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村集体经济有了收入以后,村两委将集体经济收入用于完善本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兴办公益事业,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对村民养老、医保的投入,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支持教育、就业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村民的素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如新庄村,20xx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5.5亿元,集体经济创收1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50元,固定资产 9500多万元。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村两委就为村民办了许多好事和实事,一是投入了800多万元为失地村民办理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二是兴办福利型幼儿园,村民幼儿上幼儿园每学期只需交纳60元钱;三是建立奖学激励机制,为本村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提供500到10000元的奖励;四是投入 50多万元兴建文体活动中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成立300余人的太极拳队、腰鼓队、旱船队、醒狮队等。顺海村,通过村支两委会和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现有村集体经济实体2个:贵阳顺海工贸公司、建筑公司,村集体资产价值上亿元。由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本村群众办理了很多好事实事,将村集体经济收益用于各村民组的水、电、道路硬化、村寨卫生环境、治安环境及精神文明活动阵地等建设。
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度大,发展后劲不足。从调研情况看,村级能够维持每年的收入不下滑,已尚属不易,要想实现较快增长,困难较大。。
3、对上级政策补助的依赖性较为突出。20xx年、20xx年全区村集体获得各种补助收入分别为1136万元、1856万元,平均每村10多万元,即使村集体当年即便不采取任何举措,也能获得相当的收入,因此依赖程度较高。
4、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得不到体现。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得不到体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土地征用费补偿问题上,“分光用光”的现象相当普遍。二是集体土地在经营过程中往往得不到村民的支持,村干部为了坐稳“江山”,只能安于现状,导致集体土地的亩均收益低下。
5、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亟待加强。从调研情况看,一是村两委主要领导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影响着村集体组织的发展决策能力;二是即使村干部有发展思路,对资产尤其是闲置的流动资产采取对外投资、入股、租赁等经营方式,因受到农户小农意识的影响,畏手畏脚,再加之本来的想法就不够成熟,自身就心存疑虑,难以说服群众,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敢想敢做敢为的勇气与魄力。三是村干部素质有待加强提高。有贿选上来的现象,捞一把的也有。
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创新发展机制的建立
一是要创新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和“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集体资产资源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明晰所有权。积极推行集体资产、资源经营与处置招投标制度,严格规范发包程序,强化合同管理,加大对拖欠村集体资产资金的清理力度,确保村集体资产资金保值增值。有资产的要管好用好,没有资产的要创造条件发展集体经济,形成资产,实现创收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要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服务增收型集体经济。鼓励村级组织将依法取得的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和村自留地,以使用权入股、合作等形式参与实施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鼓励村级组织依托中心城区、小城镇及产业园区建设,兴建标准厂房、写字楼、职工公寓、酒店商铺、商贸市场、仓储物流等二、三产业载体,开展物业租赁经营。鼓励村级组织牵头注册登记成立村级劳务服务队或公司,依法承接区内道路养护、林业绿化、环卫清洁、河道保洁等公共服务工程,开展家政、安保等经营服务。
三是要创新集体经济管理形式。鼓励村级组织兴办经济实体,支持有条件的村级组织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原则,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实施股份制改革,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村级组织以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与社会资本合作,兴办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开放式经营,优化集体资源配置。
四是要创新集体收入分配方式。建议区出台村干部待遇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挂钩机制,对当年新增的村集体经营服务性纯收入,可以拿出不高于10%的比例用于提高村干部待遇。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村干部,允许实行年薪制。
(二)加大经济政策的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建议区财政每年设立2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产业和项目。同时,整合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产业发展等资金和项目资源,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倾斜。村级组织新办集体企业,自投产之日3年内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奖励给企业,每年奖励一次,同时享受小微企业的相关扶持政策。
二是给予村集体用地一定空间。建议区出台村级发展留用地政策,区招商引资企业(项目)在村成片征地开发的,按征地面积5%—10%的比例规划安排村发展留用地(原则上最高不超过50亩),由村集体按规划自行组织开发建设。村级组织通过低丘缓坡开发及土地整理、开发新增的有效土地,由村集体经营管理。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征用后剩余的零星闲置空地,由村集体组织按规划开发利用,具备挂牌出让条件的,按摘牌收入5%的比例加计土地出让成本作为村级集体收益。村级组织以集体经营形式参与矿产资源开发竞标的,在同等条件下具有优先权。
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把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积极探索确权登记后的集体资产、资源使用权质押性贷款的有效途径,允许村集体用其直接管理使用的房屋、土地、山林、矿产等自然资源使用权作为抵押担保,由金融部门提供信贷支持。
五、加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领导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区级统一指导、部门分工协作、乡镇统一组织,村级具体实施”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区委、区政府成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各乡镇(社区、经发局)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责任主体,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研究制定本乡镇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及推进措施,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是搞好协调联动。区直各部门要紧密协作,相互配合,改进作风,深入一线,帮助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因势利导从思路、举措上给予指导,千方百计在资金、项目上给予扶持,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建议建立集体经济发展责任考核制,区政府要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乡镇(社区、经发局)和部门年度目标考核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乡镇党政领导主要领导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调查报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调查报告。各乡镇也要对村级班子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与各村签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奖惩。
综上所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既是一个现实问题,又是一个长远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既是一个发展问题,又是一个民生问题。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务必要增强发展集体经济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创新思路和办法,积极投入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广阔舞台,必将有大作为。
6.加快珠海西部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六
经济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以及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等10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全省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方案》精神,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深化“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这次会议。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城乡结对共建以及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都是推动农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省委、省政府对这几项工作高度重视,最近相继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并下发了文件。市委、市政府考虑这几项工作紧密相联,环环相扣,彼此促进,必须统筹协调起来加以推进,所以决定将这几项工作统筹起来进行安排和部署,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整合力量,协调推进,务求实效。会前,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经管局、市民政局等单位和部门认真进行了调查研究,分别拿出了工作实施方案。其中《‚难点村‛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于去年九月份下发,深化城乡结对共建工作也已经开展几年。今年主要是继续抓好这两项工作的延伸和深化。《农村集体“三资”清理代理以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实施方案》这次会上已下发给大家。请各地
各部门对照《实施方案》要求,统筹起来安排,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这次动员会后,各驻村工作组要迅速到位,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全面推进这几项工作。为了切实抓好这几项工作的贯彻落实,下面,我强调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
近年,在一系列利好因素的作用下,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了很大起色,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环境持续改善,特色种养规模持续扩大,农村形势持续好转,农村社会总体稳定,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多,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环境。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农业弱势产业和农民弱势群体的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对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的判断,中央一号文件用了‚四个越来越‛:一是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增效的制约越来越多;二是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三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四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中央指出,要努力保持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必须不断深化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认识,坚持固本强基,着力夯实‚四个基础‛:一是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二是突出强化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层体系;四是大力加强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这‚四个基础‛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这次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深化城乡结对共建、深化‚难点村‛治理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都是在农村固本强基的重要举措。各地、各单位要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具体要求上来,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崇高的使命感切实抓好这几项工作。从目前来讲,抓好这几项工作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回良玉副总理在今年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己进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是对当前城乡关系和城乡发展形势的一个重要判断。无论是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角度,还是从缩小城乡差距、保持农村和谐稳定的角度,都迫切我们更加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坚持走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路子。现在,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平均为70%左右,大量的农民都转移到了城市。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农民占到了9亿。全国的城镇化率平均为45%左右,XX目前也只有47%左右。这个问题不解决好,要保持工业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经济的高速增长都是很难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选择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主题,旗臶鲜明的提出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正是基于对我国当前形势的正确判断而作出的正确决策。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强调,在当前形势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协调推进。但当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困难还很大,矛盾还比较突出。主要原因是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还没有从根本上理顺,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还没有
完全建立起来。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担心失去土地转移不出去;二是农村调田调不动,规模化种养殖发展不起来;三是农民收入难有大的提高;四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起来,各种矛盾日益突出;五是新农村建设缺乏有效的投入保障,城镇化水平也上不去。四川成都从2003年就开始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现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他们的成功之处在于抓住土地流转这个核心问题,通过确权确地,让农民都领到了土地承包权证,村级成立了农民土地流转合作社,村民把土地交给合作社后,合作社再统一招标发包给种养殖大户,土地的承包效益显著提高,农民除了每年可以从合作社领到每亩500元左右的租赁收益外,还可以放心大胆地外出打工,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村规模化经济也发展起来了。成都双流县的彭镇村村都有特色规模种养基地,其中一个葡萄种植基地规模达到了5000亩。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1万元,每个村集体的收入积累平均也在几百万元左右。农民和村集体的收入上去了,新农村建设就有了稳定的投入保障,村庄环境变化很大,村级各项社会福利事业也上去了。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和作法可以说代表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方向。我们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把土地流转的问题解决好。这次我们开展农村‚三资‛清理,就是要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进一步确权确地,让农民吃上定心丸,然后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以镇为单位建立土地流转中心,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把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使村级发展步入良性轨道。各地要紧紧围绕土地流转这个核心,先耐心细致的做好‚三资‛清理代管这个基础性工作,再逐步推进土地的大规模流转。检验我们‚三资‛清理抓得实不实,最终就看土地流转推不推得动,这是一条硬杠杠。
二是有利于化解农村矛盾、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历来是群众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几年,我市在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三资”引发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多,群众反映还比较强烈,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由于资产、资源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不少村没有建立集体资产资源台帐,给了少数人可乘之机,浑水摸鱼捞取好处。二是部分村对村集体资源和资产随意处臵、私自处臵、低价处臵、超年限处臵的问题仍然存在,造成了村级资产的流失,群众对此反响较大。三是村级债务负担较为沉重,债务负担多的村甚至达到了几百万元。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群众对村‚两委”班子不信任、不支持。这些问题的存在久而久之,必然严重地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造成一些不稳定因素。我们这次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一是通过对农村‚三资‛的清理,进一步理顺土地承包关系,明析承包权,减少土地矛盾纠纷,推动土地流转;二是在 ‚三资‛清理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村级“三资”监管代理制,依托镇财政所对村级‚三
资‛实行监管代理,保证农村集体‚三资‛存量科学使用、保值增值,从源头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三是通过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使全市649个村都能与一个市直部门或城镇基层党组织结成帮扶对子,实现共建帮扶全覆盖。同时选派部分市直部门优秀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帮助结对村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通过一对一帮扶,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四是通过结对帮扶帮助各村选准一个好项目,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五是继续深化‚难点村‛治理,突出解决村务不公开、管理不民主和村级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能力不强以及村级经济发展不快的问题,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各地各部门和各驻村工作组要紧紧围绕完成这五项任务,扎扎实实的开展工作,力争使全市农村干群关系有明显改善、村级经济有明显起色、群众收入有明显提高。
三是有利于夯实发展基础、繁荣农村经济。发展靠资源。我们有些村现在虽然还比较困难,但只要我们善于发挥优势,用好资源,发展的潜力还是很大的。省委明确提出要争取用3到5年的时间使全省9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这是保障一个村不负债运转、良性发展的最基本的目标。根据测算,一个村要维持正常的运转,除去上级转移支付用于发放村干部工资的经费外,一年的其它各项开支大概平均在5万元左右。如果这个村村级集体收入一年达不到这个水平,就必然会产生新的债务,长此以往,债务必然越积越多,使村级运转陷入困境,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都会随
之而来。因此必须从做实村集体经济的要求出发,苦练内功,夯实基础。这些基础工作,如果我们现在不实实在在地做起来,时间拖得越久,矛盾就越多,村级发展就会越艰难。当前,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将村集体的“三资”锁定下来。锁定下来有几个好处,一是便于群众监督,二是堵塞腐败漏洞,三是有利于找到发展路子。彭场的杨步村现在就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村。村集体经济基本上没有一分钱的来源,完全靠负债运转,矛盾特别突出。这次市经管局主动选择这个村办试点,准备在清理锁定村级‚三资‛的基础上,重新理顺土地承包关系,采取土地流转重新招标发包的办法,引进有实力的经营者承包经营,在提高土地承包收益的同时,增加农民和村集体的收入。各地也要在全面开展‚三资‛清理代管的基础上选准一到两个点,进行重点突破,做出样板和示范,带动更多的村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各地和各结对单位将村集体“三资”清理完毕后,不能将这些资产和资源束之高阁,要和各村一道研究盘活资源、资产的办法和途径,更多地运用市场经济的理念,采取多种途径进行开发和利用,促进集体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推动集体经济更好发展。杨林尾同兴村砖瓦厂过去租赁承包费一年5万元,今年通过在镇政府设立的村集体资产处臵中心竞价承租后,年租金提高到了50万元。三伏潭鲜码村通过竞价承租,轮渡年承包收入由22万元提升到31万元,砖瓦厂年承包收入由20万元提高到了36万元,青沙场年承包收入由6万元提高到了9万元,现在全村不欠债,村集体帐面资金还有70多万元。各地都要
学习借鉴他们的好思路、好办法,力争使清理‚三资‛的过程变成凝聚民心、集聚民智、夯实基础、加快发展的过程,达到群众受益、村级发展、社会和谐的目的。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三资” 清理代理
开展农村‚三资‛清理、代理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今年的一项重大工作部署。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在9月15日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突出抓好清理登记、委托代理、规范管理等工作。这项工作分四个阶段完成:5月20日前是健全机构,广泛动员;7月20日前是全面清理,摸清底数;8月20日前是办理移交,统一代管;9月15日前为巩固提高,切实规范。各地要按照这个时间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特别要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集中力量抓好“三资”清理。一是清查要彻底。各镇(办、园、场)要采取查看帐本和实地勘察相结合的形式,对村居所有资金项目进行清查,对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底、盘点、核实、登记,彻底摸清村居资金、资产、资源底子。各地要为各村统一建立‚三资‛专帐、明细分类帐、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固定资产登记簿和资源登记簿等。还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和资源台帐的村,要迅速填写固定资产和资源登记卡片。对权属不清的资产,要依据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协商和民主程序对各类有争议的资产进行权属界定。在核实权属工作中,要坚持农村集体所有的原则,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拥有产权的原则,坚持平等协商、依法界定的原则,力求依据充分、界定合理。二是家底要澄清。各村清理专班对集体资产、资源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后,向村民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公示期间有反映不实的,镇(办、园区)‚三资‛清理、代理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要组织人员进行复查,真正澄清底数。经公示群众无异议后,由村民代表大会审核并签字认定。三是管理要统一。为实现对‚三资‛业务、帐务的一体化管理和满足监管部门的后台查询,经过公示、审核认定的资产、资源数,要报镇(办、园、场)‚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中心‛专业会计将集体资产、资源数据分村录入‚三资‛网络化管理体系,进行帐务处理,实行动态管理,即时录入,随时汇总。
2、健全机构实行委托代管。按照中央纪委《2010年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中纪办发【2010】4号)和省纪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全省实行‘三资’监管代理全覆盖‛要求,各镇要以财政所(经管站)为依托,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各村‚三资‛台帐统一移交镇财政所(经管站)集中代管。根据中央和省要求,各地要建立专门机构,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建立农村‚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以财政所(经管站)为依托,成立农村‚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负责村组‚三资‛的检查、登记、申报、建档和招投标等日常管理工作。在原来代管农村集体资金的基础上,增加对资产、资源的委托代理服务,全面履行‚三资‛代管职能。在保留原有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基础上,从本地财 9
政所选拔政治思想过硬,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人员,充实到‚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二要定岗定职。在原有的总会计、出纳、专业会计等岗位的基础上,新成立农村‚三资‛招投标办公室,负责监管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和工程建设项目发包、签订承包合同。‚三资‛的增减变化、利用等情况的记录及帐务等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由包村专业会计负责。做到专人专职,各负其责。三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定岗定职后,要制定出每个岗位的人员工作责任,年初签订责任状,年终与评先评优挂钩,予以奖励。
3、规范程序强化制度保障。推行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制度建设是保障。各地要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委托代理机制。主要包括《XX市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关于在全市农村推行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的实施方案》、《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制度》等,使‚三资‛管理工作有章可依。同时,要规范‚三资‛代理操作流程。主要是编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流程图》和《农村集体项目招投标流程图》,对每个环节都确定严格的程序,明确步骤,统一标准,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机制保障,实现交易规范化、效益最大化。
三、多措并举,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因地制宜,把握方向,理清思路。各地要结合‚三资‛清理工作,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重要
议事日程,力争用1到2年时间使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万元的村达到50%以上。
1、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各地经济基础、地理位臵、资源条件千差万别。发展集体经济要立足现有基础,透析本村实情,理清发展思路,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旅游则旅游,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拓展、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模式,不拘一格求发展。一是以资产经营为重点,依托存量资产,发展多种经营。村级集体闲臵资产、资源较多的村,要积极创新运作方式,通过承包、租赁、参股经营、有偿转让等多种形式盘活集体所有的林地、鱼池、水塔、库房、闲臵校舍及各类企业等集体资产,形成连续稳定的收入来源。要结合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低产林改造,积极兴办一批农业项目,开发观光农业、农家乐等项目,采取租赁、承包的方式获取稳定的经营收入,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二是以土地流转为重点,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现有集体土地资源较多或土地清理潜力较大的村,要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落实农民土地承包权。通过全面清理各村的二轮承包土地、集体机动地和新开发的土地,进一步扩大土地资源优势。对于村集体机动地的开发和利用,要采取公开招标、拍卖、租赁、协商等方式进行发包,带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三是以服务增收为重点,积极服务招商引资,发展配套物业和服务业。有区位优势或资源优势的村,要充分利用优势,发展特色经营,多种形式兴办各种服务实体,针对农业生产开展系列化统一服务。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要依托地处城郊和工业功能区的优势,大力发展餐饮、运输、休闲、旅游等三产服务业,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实现增收。
2、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一是要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创新。目前我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普遍不健全,导致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明晰,资产安全完整难以保障。要按照村民自治组织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与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职能相分离、村企分开的原则,以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民专业合作为重点,创新集体经济组织。从长远来看,这三大合作是今后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要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把发展农村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起来,采取‚支部+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实现集体收益。二是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产权制度改革是解决集体资产问题的关键。2007年,全省有8个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开展了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去年,市经管局专门到襄樊的樊城区和武汉的蔡甸区进行了学习。他们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集体经济后劲进一步增强,樊城区的檀溪湖村产权制度改革后,2008年实现净利润267万元;二是农民财产性收入进一步增加。檀溪湖村通过股权分红,村民年人均增收800多元。三是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檀溪湖村通过推进城中村改造,拆迁还建后的村民户均住房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基本上每户都能够拥有两套以上的商品房。四是社会更加和谐稳定。通过明晰股权,减少了
矛盾纠纷,村民都享受到了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从我市实际情况来看,三办一园部分村已经具备产权创新改革的基础,可以大胆开展产权创新改革试点工作。下一步,要选好试点村,组建强有力的工作专班,在清产核资、清人分类、配臵股份上下狠功夫,确保规范运作,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实现‚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东‛,真正使集体资产‚动‛起来、‚活‛起来,实现保值增值。三是要推进发展机制创新。要坚持用市场经济手段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引导建立‚产权明晰、主体多元、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和‚民主管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运行机制。要妥善解决集体经济组织的双重职能问题,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通过‚政企分开‛,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界定好集体经济组织与村‚两委‛的关系。建立跨越村级组织的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和专业协会,探索受益分享方式,创新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机制。管好用活村级集体资产,建立集体资产积累机制,实现保值增值,做到聚财有术、理财有方。
3、坚持政策支持,优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外部环境。省委、省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措施。会上我们也下发了《XX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代理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方案》,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要树立扶持集体经济就是扶持广大农民的观念,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有关
部门在安排涉农资金和项目时,要向村级集体经济倾斜。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各地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采取适当形式,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要将项目资金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倾斜,加大扶持力度,并吸引带动社会资金参与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对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给予税收减免优惠,该免的免,该减的减,该返的返。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把扶持村级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支持村级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要继续推广新的信用模式,以新的产品、新的服务不断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二是加大部门与村结对帮扶力度。要以现有的共建对子为依托,各共建部门要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对集体经济薄弱的共建村进行全面帮扶,尤其要注重洗脑子、指路子,帮助结对村兴办农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项目,形成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三是鼓励企业投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企自愿结对,合作开发,可盘活村集体存量资产,实现双赢。结对企业与村合作进行旧村改造,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可依法兴办经营服务设施。结对企业和村以投资联营等形式,利用结对村的存量土地、林木、水面等资源兴建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财政支农资金要优先予以立项补助和奖励。对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结对企业,各地和社会各界要给予不同形式的表彰。
四、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开展农村“三资”清理代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 城乡结对共建和推进“难点村”治理,工作量大,任务艰巨。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有序推进,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这里,我着重强调四个方面的问题:
1、切实强化组织领导。这次开展农村“三资”清理代理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任务十分繁重。为了有效保障工作任务的落实,市里已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清理、代理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具体牵头负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管局,由财政(经管)、国土、农业、林业、水产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农村集体“三资”清理、代理指导、督办工作,以及协调指导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各镇办也要相应成立“三资”清理、代理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办主要负责人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抽调镇办包村干部、财政所工作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做好具体工作。村级“三资”清理暨壮大集体经济工作专班由村支部书记、主任、报帐员、村纪检小组成员、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组成,原农村会计服务中心更名为农村“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具体做好“三资”管理的登记、核算等代理服务工作。会后,市级牵头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迅速做好纪委、组织、监
察、民政、财政、国土、农业、审计、林业、水产等部门的协调工作,使各部门各单位尽快行动起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镇办是‚三资‛ 清理、代理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责任主体,要在落实人员与经费的基础上,细化监管措施,定期召开相关会议,推动工作落实;村级的纪检小组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本村‚三资‛清理、代理的过程监督,使整个工作做到公开公正透明。这次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市、镇、村三级都必须各负其责,要制定工作日程推进表,按照时限要求,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
2、深入推进结对共建。从去年5月以来,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们组织了140家市直单位与138个农村党支部结成共建对子,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共到位帮扶资金1045万元,为群众解决具体困难200多个,新建改扩建村部65个。今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要在第一批参与活动单位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把市、镇两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中小学校、医院、驻仙单位等全部纳入进来。同时,鼓励和动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积极与村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尽量扩大参与面,使全市649个村每村都能与一个城镇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紧紧围绕“城市党员受教育、农民群众得实惠、党建工作上台阶、科学发展见成效”的目标要求,深入推进“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活动集中时间安排到2011年底,具体到一个结对共建单位,以完成帮扶共
建任务、检查考评合格为准,考评不合格、群众不满意的不脱钩。活动期间,各参与单位要重点帮助和指导结对村做到“五个一”,即:建强一个好班子、制定一个好规划、选准一个好项目、建设一个好阵地、完善一套好制度。为了切实做好这“五个一”工作,把深化“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工作落到实处,经市委研究决定,要做好两项核心工作。一是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我们将在全市组织开展“年轻干部下基层”活动,选派649名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其中选派47名机关干部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任“第一书记”,选派602名机关干部到结对共建村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对于选派到村任职的干部,各派出单位要围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五个一”的总体目标,教育和引导他们在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上有所作为,切实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到村任职期间规定的目标任务。同时,也要落实市委制定的选派干部保障措施和加强选派干部的跟踪管理,在这个方面,组织部门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希望各地各单位,无论是作为选派单位还是作为管理单位,都要把这项工作当做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任务,依照实施方案,切实明确工作责任,确保取得预期效果。二是全面推进新一轮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村部建设是“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年初,组织部门作了一次全面摸底,发现仍然有部分村没有村部或村部面积狭小、条件简陋,不能满足需要,其中有103个村完全没有村部。这一次,市委结合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决定在全市启动
新一轮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下定决心在3年内实现村村有规范适用、功能完善的办公活动场所,彻底消灭无村部现象。这轮建设任务共需新建103个村部,分3年完成,其中今年完成71个村部,2011年完成17个村部,2012年完成15个村部。这里我需要强调几点:第一,村部建设一定要立足长远,做好统筹规划。选址要尽可能选在交通方便、村民集聚的村中心地带,以方便群众办事。办公地点除了建筑用房外,还要充分考虑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卫生等发展需要,留有一定的建设余地和空间,以便今后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村级文化广场、老年活动室、甲级卫生室、文体活动场所等纳入规划和建设。第二,这轮新建村部建设资金,以镇办筹措为主,省市两级给予一定补助,“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单位量力给予帮扶。仅靠省市给予每个新建村部的4万元补助要想把村部建起来,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通过本地企业或外出成功人士捐资、群众投工投劳、本村闲臵或废旧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结对帮扶单位扶持等多种方式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不能指望坐、靠、等。第三,对于村部建设的管理,总的指导思想是做到“四个统一”,即镇办统一组织购买建筑材料,统一组织专业施工队伍,统一购买办公用品,统一组织工程验收。第四,建设村部要发挥好综合效益。村部建设要在抓好村部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各项软硬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拓展综合功能,发挥综合效益,切实把村部建设成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议事决策中
心、管理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和医疗保健中心,真正发挥村部联系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致富群众的阵地作用。
3、继续开展 “难点村”治理。“难点村”治理工作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总体性工作中的一部分,也是市委、市政府未来两年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这项工作自去年9月启动以来,各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成立了机构,建立了专班,开展了试点。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解决村级矛盾和问题、改善村级办公和服务场所、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为今年开展“难点村”集中治理找准了重点,明晰了思路,积累了经验。但是,在“难点村”治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省委、省政府对“难点村”治理工作有明确的要求,每个“难点村”都要有市、镇两级派出专人组成工作小组,建立包保制度,驻村开展整治工作。我市共有48个“难点村”,其中30个是省级“难点村”,在2010年12月前,对照《XX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达标验收评分标准》完成治理任务,对没有达到治理标准的 “难点村”,驻村工作专班不能撤,帮扶部门不能撤,直至通过检查验收。各地要在这次农村“三资”清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城乡互联、结对帮扶”活动中,把“难点村”作为首选试点村,主要领导要亲自上阵,一个“难点村”,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两个“难点村”,党委书记、常务副镇长(主任)各包一个点。‚难
点村‛治理的工作重点一是要村级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解决村级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能力不强的问题;二是要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解决村务不公开、管理不民主的问题;三是要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四是要帮助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解决‚难点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的问题;五是要强化农村社会管理,消除可能引发农村社会部稳定的因素。特别是要以解决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切实帮助当地群众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力争使全市“难点村”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4、扎实抓好检查督办和考核结账。“徒法不足以自行”。好的政策要得到贯彻执行,必须强化检查、督办和考核。要建立 “三资”清理代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城乡互联、结对帮扶”活动、“难点村”治理的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推动这些工作取得实效。要加强对各项任务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加大责任考核和追究力度。市委、市政府要将把这四项工作纳入对镇办和有关部门的年度考核范围加以考核,对那些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敷衍了事,虚以应付,造成工作延误、被动甚至出现严重影响的,将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工作责任分工具体来讲,农村“三资”清理代理工作由由市纪委牵头,市财政局、经管局负责对全市“三资”清理、代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定期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各镇办工作专班负责
检查指导各村的工作。各地“三资”清理要设立举报电话,纪检部门要加强对“三资”清理、代理工作过程中违规违纪事件的查处,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保驾护航。9月底,在全省检查验收之前,市纪委要对各地“三资”清理、代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及深化“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由市委组织部牵头负责,加强对整个活动的综合协调,重点督促镇办抓好工作落实,协同有关部门抓好各驻仙单位的督办和协调工作;镇办和市直各战线党委要根据结对共建活动“五个一”的目标任务,制定具体考评细则和验收办法,将活动开展情况与领导班子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公务员年度考核、“红旗党员”评选、“红旗党组织”创建、文明单位创建结合起来。在加强督办检查、建立工作通报制度的同时,及时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对领导不重视、人员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要督促抓好整改。“难点村”治理工作由市民政局负责对全市“难点村”的指导,并对进展情况进行通报。明年6月至10月,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协调小组将组成专班对全市“难点村”整治工作进行全面考核验收,凡是能够按时按标准通过检查验收的,市委、市政府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资金支持;治理不彻底、有反复、不成功的,或者因个别单位、部门工作拖拉、影响进度的,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向市委、市政府作出检讨,说明原因,限时整改,确保“难点村”治理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加快珠海西部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加快发展我县农村公共事业的对策思考10-04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11-07
加快农机化发展 促进新农村建设10-03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调研报告08-06
关于加快我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10-14
加快我市房地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11-26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10-02
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09-03
《珠海经济特区出租小汽车管理条例》11-13
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