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学学习总结思考

2024-10-12

企业文化学学习总结思考(精选13篇)

1.企业文化学学习总结思考 篇一

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

语文综合性学习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也不同于以往的语文课外活动。它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于大力提倡。我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分认识到新教材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设置的开放性,面向生活和面向实践的引导性、示例性、可选择性。不要过于依赖课本,也千万别把综合性学习变成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地开展实践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就削弱了,相反是提高了。因为组织策划,管理安排,指导辅导等工作,是相当重要的。

第二,以教材为依托,链接、拓展学习内容。新教材中绝大多数单元的阅读课文与综合性学习在内容上是互相联系的。这样就使得综合性学习成了该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选编课文,有描写四季景物的《春》、《济南的冬天》、《秋天》,还有述说个人与大自然的独特感受的《山中访友》。为此,该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以“感受自然”为主题展开活动,试图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继续对学生进行“亲近自然,善待自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可见,综合性学习不但在内容上与教材有密切联系,而且它还是阅读课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染的一种延伸和拓展。第三,要高度重视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活动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当地的自然环境,民情风俗,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节目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家庭等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之中,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之中,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语文课程观,拓宽语文课程的视野,锻炼自己识别语文课程资源的敏锐目光,提高开发和利用语文学习资源的能力。特别调动学生留意身边可以开发和利用语文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组织加工,优化整合,使之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第四,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为学生提供广阔开放的学习空间。语文综合性学习绝不能过于依赖课本,从而把综合性学习与阅读教学混同起来,千万别把综合性学习变成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地开展活动。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开放的姿态把学生引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教师不仅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语文,而且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用语文,把课堂上的生活情境再现为实实在在地生活体验,从而感受“生活语文”的无穷乐趣与价值。于是综合性学习就可以以更灵活更开放的形式进行实施。当小记者,搞社会调查,写人物通讯,访谈录,写游记,到公共场所收集使用不规范的汉字。运用朗诵,演讲,辩论,表演,录音,摄影,写作竞赛,专题讲座,办手抄报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培养他们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构建课内外的联系,校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同时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带领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

2.企业文化学学习总结思考 篇二

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要求必须创建学习型企业。世界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急剧变革、竞争激烈、优胜劣汰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和空间。不学习就会落后, 落后就要被动挨打, 甚至被淘汰出局, 这也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客观条件和内在动力。有资料表明, 在全球500强企业中, 50%以上都是学习型的企业。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 80%是学习型企业。全世界排名前10位的企业, 100%是学习型企业。因此, 创建学习型企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从国内外学习型企业的成功典范来看, 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一个系统工程, 主要取决于企业领导的远见、员工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 是一项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再造工程。创建学习型企业一是要不断强化投入。据统计, 我国企业用于员工培训的费用仅占人工成本的2.5%以下, 而国外企业则占10%以上。以国际著名的IBM公司为例, 每年根据市场变化和职能需要, 以“自助餐式培训”为核心, 每年投入20亿美元开展多层次多批次培训班, 使员工素质每年都上一个新台阶, 由此造就了众多优秀人才, 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我国的海尔、联想、宝钢、小天鹅等知名企业也在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投入,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客观地说, 也正是由于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 使这些企业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二是必须树立“学以致用”的方针。管理学家克拉克说过, 信息革命改变着人类社会, 必定要改变着企业的组织和机制。对于企业来说, 就是要通过学习, 掌握外部环境变化, 抓住市场跳动的节奏, 以变制变, 以动制动, 取得发展与竞争的主动权。三是做好深度变革的学习创新。深度变革是将内部和外部的改变结合起来的组织变革, 也就是把硬件的改变和软件的改变结合在一起。所谓内部改变就是人的价值观, 人的愿望、行为、习惯等。所谓外部改变是指程序、战略、实践和组织架构等。深度变革就是要通过学习, 使企业行为和人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 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

树立学习的共同目标。目标决定成功。学习的共同目标就是为企业和员工的发展树立方向。树立学习的共同目标一是要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目前许多企业对打造学习型企业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甚至还没有摆到议事日程上来, 对员工的学习培训也缺乏系统计划和可持续性。经营管理者对员工提高工作上的标准多, 提升学习上的要求少, 认为员工技能只要能应付就行, 培训花费高、投入大、效果差, 弄不好是为他人作嫁衣, 得不偿失;有的企业虽然也开展了职工培训, 但其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 往往是应急实用的多, 着眼长远规划的少, 有的甚至只是搞搞花架子。因此, 这些观念都必须进行根除。二是要创建管理规范、团结向上、文明高效的企业文化。实践证明, 企业文化是凝聚员工的精神力量, 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核心作用。如果在实践中真正把职务、职称、荣誉等个人进步与企业进步结合起来, 树立“厂荣我荣, 厂辱我耻”的集体荣誉感, 不仅仅是简单地推动了企业的文化建设, 更是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目标的成功实现。三是要开展“五项修炼”。即以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设计为基础, 引导员工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以转变思维方式为切入点, 引导员工改善心智模式, 克服学习智障;以共享知识和信息, 培育团队精神为主要形式, 不断增强团队的学习力、创新力;以员工个人愿景和团队愿景为基础提炼企业的共同愿景, 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整体思考、动态思考、本质思考为主要内容, 培养员工系统思考的能力。通过“五项修炼”, 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 提升员工素质, 使企业的综合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构建学习型企业流程体系。学习型企业的创建不是一句口号, 而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不仅需要企业领导的重视, 更需要制度的保障。因此, 构建打造学习型企业的流程体系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关键,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俗话说得好, 领导不重视, 群众不积极。因此, 领导干部不仅要做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的倡导者、领导者, 更要做学习型企业活动创建的实践者和表率, 身体力行地制定学习计划, 强化学习内容, 撰写学习心得, 参加学习评比, 进而带动和推动整个企业的学习氛围, 形成比、学、赶、超的局面。二是要根据企业的特点, 制定学习的目标任务, 确立学习的时间、地点、人员, 确保学习的开展落实。三是要做到三个结合:学习与企业目标相结合;学习与市场变化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避免学习讲形式, 研究讲过场, 行动不求效果。四是要开展创新, 进行一些改革尝试。如建立以绩效为核心的评估考核机制, 以绩效评估和选拔人才、建立分配和激励机制等, 最大程度地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机制。另外, 还可以开展“岗位建功”活动, 鼓励员工岗位成才, 使员工一方面成为与时俱进的优秀劳动技能者, 另一方面成为更有涵养、更加成熟、更负责任的企业主人翁。最终使企业成为管理科学化、员工能力化、企业信息化的“三化企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科技进步中成为与时俱进的时代宠儿。

(作者单位:河南石油勘探局离退休职工管理处)

3.移动学习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思考 篇三

关键词:移动学习企业培训应用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b)-0200-02

近年来随着无线移动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m-learning)应运而生;它可以让学习者从真正意义上体验到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根据自身需求的学习,因此它也适合在职人员的自主学习。

1 移动学习的定义、特性及应用模式

1.1 移动学习的定义

有人把它看作是远程教育的一部分或延续,学习者利用互联网或无线通信网络以及移动通信设备获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学习时间、地点不再受到限制,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教师之间实现交互,学习内容也可以相互交流。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在非固定和非预定的位置下发生的学习,或有效利用移动技术所发生的学习”。[1]

1.2 移动学习的特性

(1)学习活动开展的灵活性。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或地点,根据自身学习需求进行学习。[2]学习的场所可以是上下班途中、旅行途中或者公园、商场等等地方。

(2)学习活动更具情境性。移动学习的发生场所具有移动性,它不会受到固定学习场所的限制。移动技术为情境学习提供了支持,冲破了时空的禁锢,学习者能够在真实的或是模拟的自然环境、历史情节中进行学习[1]。

(3)移动学习工具的便携性。我们可以借助便携式的移动设备进行学习,如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这些设备体积小,质量轻,不仅能随身携带还有良好的移动性。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这些便携式设备能够储存海量的学习信息[2]。

(4)移动学习知识的片段性。移动学习易受环境的干扰,学习时间不是固定的、有规律的。所以移动学习者接受的是片断式的或碎片式的知识内容。

(5)移动学习面临激烈的挑战。移动学习研究不仅需要相当多的资金及资源支持,也需要思考教学与技术的整合问题。它不仅关注使用不同的设备工具开展学习,还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3]。另外移动学习的用户群比较分散,很难追踪学习效果;应用模式也灵活多样,很难用传统的工具来检测学习效果。

1.3 移动学习的应用模式

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实际学习中还未有广泛的应用。但可以根据当前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状况将其应用模式分为三类:(1)基于短信息服务移动学习模式。基于短信息服务(SMS)的移动学习以字符来传递资源和内容,形式简洁;但形式过于简单,并且只能发送有限字符的信息[4]。(2)基于连接浏览的移动学习模式。浏览模式下的移动学习类似于网络学习。这种模式让学习者摆脱时空的限制,根据自身需要接入网络查找、浏览学习资源进行下载,并且这些信息可以长期保存在用户的终端设备中,学习者也能在脱机状态下使用这些资源,这能够满足学习者的要求。(3)基于小区无线网络的移动学习模式。应用在局部范围内(如一个校园、一片户外学习区)的无线网络平台实现的移动学习。比如利用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通过校园无线网络接入点连接到网络,在此环境下提供学习辅导,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种模式适合小范围和目的性强的学习;校园或者小区的无线网络设施建设也相对完善,所以是最有可能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模式。

2 移动学习应用于企业培训的优势

在我国,成人教育是提升个人职业素质的一种重要方式。它通过正规的或非正规的、企业学徒制等方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员特别是在职人员提供学习和教育的机会,使他们丰富知识、提高专业资格能力,甚至是态度和行为得到改变。企业培训是成人教育中的一种有效形式。企业重视员工的发展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因此合适、有效的培训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上述移动学习的特点,笔者认为将移动学习应用在企业培训中有如下优势。

(1)移动学习活动开展的灵活性符合员工对学习的需求。企业培训中的学习主体是员工,他们不像在校生有规律的学习时间,精力易被干扰,而移动学习凭借其灵活性,能满足随时随地的学习;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符合移动学习对学习主体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工作的需求能产生持久恒定的学习动力使其处于稳定的学习状态;加上知识内容的片段性,员工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活动。

(2)移动学习内容的片段性能够较好满足员工对学习内容组织形式方面的需求。企业培训的内容一般都与实际工作相联系。员工也深深体会通过企业培训能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进而有意识的加强学习与工作之间的联系,并将知识内化并在实际工作中,以达到一定的目标。在企业培训中应用移动学习,学习者在可以在情境中学习与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利于员工学习到有利于当前工作、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内容。

(3)移动学习空间的广延性能够较好满足员工对学习空间的需求。目前企业培训并不是随时都有,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将移动学习应用于企业培训中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员工和培训老师都不必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学习有限的内容。人人都可以根据需求找到学习资料;学习活动的发生不再是间断的,而是持续渐进的……员工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的与相关教员进行学习交流、及时解决与培训中相关的问题,接收培训中教学活动安排、上交作业、学习自测、查询培训成绩等等。

(4)移动学习方式下的企业培训符合终身学习的要求。必须承认员工将其在学校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适应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不懈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摆脱时空的束缚,根据自身需求、工作需求随时随地的学习才能不断进步。而在移动学习方式下开展的企业培训能满足企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员工个人终身学习的发展。

3 移动学习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方式

前面提到了移动学习三种应用模式,它们各有优缺点;结合企业培训的特点,三个模式在企业培训中各有用武之地。下面简单阐述其在企业培训中开展的方式:(1)应用短信息进行简单的相关培训活动。员工、培训老师都可以通过短信获得相关的教学信息或管理信息。员工与培训教师、员工之间也可通过短信进行简单的交流和反馈,也能实现一些简单问题释疑等服务。(2)应用在线浏览方式的培训活动。在线浏览是移动学习主要是实现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员工可以利用不同的终端设备、根据各自的需求在合适的时间内连接到培训资源所在的网络中,进行浏览;也可以将学习资源下载到终端设备当中学习。

很多企业都搭建了无线网络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员工就能方便的接入到网络中,参与更进一步的培训,比如培训老师可以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员工间也能方便快捷的交流,使得在线浏览方式下的培训活动更加有效。

4 移动学习应用于企业培训应注意的问题

移动学习是一种新事物,它必然存在不足之处,面临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将移动学习应用在企业培训中时,它的不足也应该予以重视的。

(1)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或终端设备的限制。员工参与移动学习下的企业培训时,利用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中,获取学习资源、进行交流。尽管3G技术已經发展并逐渐成熟起来,但并不能满足人们对高速、快捷通信的要求。当网络繁忙、不稳定时或者用户的终端设备不够智能(如不能浏览网页、下载资源等),学习自然会变得断断续续,很可能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当然,在发展起来的4G技术以及各厂商致力于发展智能终端的情况下,相信移动学习在企业培训中应用也会呈现越来越好的前景。

(2)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难度高。移动学习虽然能满足企业培训随时开展的需求,但也使一些问题暴露出来。片段性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和管理都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关注,除了要考虑内容的模块化,还要考虑它的多样化和灵活性等等多个方面。

在微型学习理论的背景下,用户以一种非线性的方式获取信息的方式为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以基于学习内容知识点而不是章节内容的形式来组织,即将学习内容分割成微小的、单一的、但有意义的知识点或主题。不仅在制作课件或是内容呈现方式上要微型化,也要实现学习资源的模块化、良好封装性。

(3)终端设备兼容性不强、功能有限。作为参与移动学习的工具,终端设备不容忽视。终端设备各不相同,之间又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用于学习资源的建设。因此要是这些设备彼此不兼容,必然会给移动学习带来一定的麻烦,大家不能自如的进行交流、下载资源,这些都不利于企业培训的开展。

一般大家都会使用手机作为终端工具,手机功能从存取速度、存储容量上都不能企及电脑,有时候手机键盘就会让我们伤透脑筋。要实现在手机上自如的浏览下载资源,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些都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移动学习下企业培训的效果。

当前国内外各大手机制造商正致力于中低价智能手机的研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屏幕、智能键盘、大存储量、高速等等集各种功能于一体,且一般用户也能消费的智能手机将会走进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5 结语

在现阶段移动学习能够为人们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将它应用在企业培训中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对个人发展也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因此是企业培训中可以应用的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但移動学习它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的,它不能取代其他任何一种学习方式,在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我们相信,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移动学习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黄荣怀.Jyri Salomaa.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

[2]李蕙华,卿小波.移动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现代企业教育.学术理论.2009,1:169~170.

[3]李玉顺,张循君.移动学习在北美、欧洲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M].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8.

[4]马万锋.移动学习应用模式探究.科技资讯.2008(31):245.

[5]http://baike.baidu.com/view/130645.htm.

[6]惠珍.浅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M].科技创新导报,2009(8).

4.企业文化学学习总结思考 篇四

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省、市、区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广以“三制,三定,三教育,两下,两集中”为主要内容的文建明工作法,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一立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研究布署,真抓实干,大胆创新,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推广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镇党委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能力和水平,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举措

1、精心组织,注重实

为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切实引导和促进镇村干部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推行科学运行体系建设,成立党委书记牵头负责,分管副书记具体抓,部门负责人协作配合的学习文建明工作法领导小组,并在退休干部、人大代表、村社干部、党员代表中聘请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召开情况通报会、干部测评会,听取群众意见和接受群众监督。

2、机制创新,强化管理

一是创新作风转变机制。增强全体镇村干部坚定信念,洁身自好,务实工作的自觉性。发展问计“六必访”:书记、镇长带着问求发展大计,深入到村、到干部群众中座谈调查,提升工作思路。同时镇村干部每周不少于2天到项目一线、到村到户走访群众,对特困户、老党员老干部户、邻里纠纷户、受灾户、对镇村工作有意见户、对镇村工作有贡献户必访,做好民情日记并首问负责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拉近干群之间的距离;便民服务“三集中”,将计生、民政、劳动保障、广播电视、村建、国土、林业、农业服务、群众工作和政策咨询等涉农相关部门整合设立便民服务窗口集中办公、集中管理、集中服务,解决办事群众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

二是创新规范运行机制。日常工作“岗位目标制”,对所有镇干部明确工作岗位、细化职责、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纳入年终对镇干部日常履职情况进行考核的重要内容;重点工作“分线负责制”,将小城镇建设、特色产业建设、村道水泥路建设、水利工程建设、信访安全维稳、党建工作六项重点工作分成六条工作线,每线确定一名领导牵头、镇干部竞争性选择参与的工作团队,实行工作任务、工作经费、考核奖惩包干负责制;镇干部明晰目标、明确责任,增强工作事业心和使命感。

三是创新党员示范机制。集中有一定实用技术和技能的党员产业技术人员、种养业大户、农民经纪人和农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组建“农村产业人才联合会”,培训提升技术、培养致富带头人、村干部,实现能人致富与能人治村的有机结合;同时在镇机关和村级党组织中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让党员带头参与城镇管理,带头在实践中创先争优。

四是创新奖惩逗硬机制。实行“实事双承诺、落实双述评”机制。镇领导、部门负责人每季度初在广播、镇村干部会上承诺阶段实事工作目标,季度末在镇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会上述职并接受民主测评;增强干部抓落实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3、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着力发展农村支柱产业,巩固一立农业大镇的地位。积极向上级争取新农村建设示范点5个,对示范村全面实施了改水、改厕、改路等工作,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是加快提升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桑蚕、优质生猪两大支柱产业,巩固提升了蔬菜产业,发展壮大伏季水果产业。

三是加快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坚持“围绕产业修公路、修路就修水泥路”观念,按照“科学规划、专业测设、精细算账、多方筹资、阳光发包、质量监管”六步工作法,加快推进农村水泥路建设和村级活动阵地建设,增强新农村发展后劲。

二、学习成效

一立镇通过组织镇、村干部职工向文建明同志学习,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要求各参学人员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始终坚持学习与讨论相结合,在集中学习中,发动全体参学人员为一立镇未来的发展积极献计献策,总结出了符合我镇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法。

1、通过学习出思路。充分运用 “两下”工作法,由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带领各驻村干部对全镇16个村进入走访入户、实地考察,为我镇“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撰写收集材料。通过多次召开中层干部以上集中学习讨论,经镇党政联席会议反复研究、论证,科学绘制一立镇“十二五”发展蓝图,着力塑造“六个队伍”(即:创新队伍、敢拼队伍、奉献队伍、担责队伍、诚信队伍、廉洁队伍),倾力创建“六个一立”(即:务实一立、开放一立、秀美一立、富裕一立、和谐一立、先锋一立)。

2、通过学习出方法。充分运用 “三制”工作法,制定了符合我镇经济发展的“点、线、面”工作法。“点”:即招商引资、企业服务、蔬菜基地、蚕桑基地、畜禽养殖基地、优质水果基地等6个工作重点;“线”:即由蔬菜基地、蚕桑基地、畜禽养殖基地这3个工作重点构成农业发展线;“面”:即由农业发展线构成一块现代农业示范片投资洼地。

3、通过学习出队伍。充分运用“三定”工作法,结合一立发展规划,围绕“三线工作法”,打破行政、事业干部身份界限,定专人分别负责各项工作,同时采取四项措施(一是加强团结协作,增强干部队伍凝聚力;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干部队伍创造力;三是加强工作实践,增强干部队伍战斗力;四是加强防腐倡廉制度建设和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建设,增强干部队伍廉洁自律意识),着力打造一支敢逗硬、敢奉献、敢担责,能够工作、善于工作、干好工作的先锋干部队伍。

三、社会评价

通过广泛宣传,深入学习文建明“用生命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及“三制,三定,三教育,两下,两集中”的工作方法,大家被文建明同志崇高的人格魅力和真情为民的公仆情怀深深感动。

不论是党员干部还是百姓群众都认为,文建明同志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始终心系群众,忠诚于党,做到任职一方,发展一方,造福一方,充分体现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代表性。学习文建明,就是学习他扎根基层、引领发展、为民造福的实干作风;学习他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真情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与时俱进、敢闯敢干、奋勇争先的创新精神;学习他自强不息、忠于职守、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

四、下步打算

1、继续强化乡镇干部作风建设。扎实开展“解放思想、主动作为、高位求进、乘势而上”的主题思想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四项监督制度”,切实加强乡镇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2、规范完善乡镇配套制度建设。在学习借鉴文建明“三二”工作法时,从制度建设入手,确保机关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促使干部职工作风转变。要制定完善《镇领导工作代管制度》、《勤政工作制度》、《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学习会议制度》、《机关管理制度》、《领导带班值班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等9项制度;推行乡镇机关工作例会制度、干部包村工作制度,坚持每周一召开干部职工工作例会,总结上周工作和安排部署本周工作;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包村干部工作会议,具体解决和安排各包村工作组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建立调研制度,明确要求镇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深入农户家中调查走访,及时了解老百姓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

3、打造服务型领导班子。以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和“治庸、治懒、治散”活动为主抓手,把改进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作为换届后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的突破口。建立和完善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全覆盖、常态化工作机制,运用“文建明工作法”全力解决老百姓所急、所需、所盼。

5.煤化学实验思考题总结 篇五

答:由于煤中矿物质的真实含量很难测定,所以常用灰分产率,借助一定的数学式,算出煤中矿物质含量的近似值。

(2)为什么测定灰分用箱形电炉要带烟囱?并规定在500℃时停留30min? 答:使SO2在CaO生成前完全排出反应区。由于SO2和CaO在试验条件下生成CaSO4,使测定结果偏高而且不稳定,因此煤样要在温度为500℃时保持一段时间,使黄铁矿硫和有机硫的氧化反应在这一温度下基本完成。(1)煤的挥发分产率为什么不能叫挥发分含量?

答:由于挥发分不是煤样固有的物质,而是在特定条件下煤的有机质受热分解的产物。因此,确切地说,该指标应称为煤的挥发分产率而不能称为煤的挥发分含量。

(2)固定炭和煤的变质程度有什么关系?

答:固定碳大致随煤的变质程度而成正比例关系变化。(3)固定碳与煤中碳元素含量有何区别?

答:煤的固定碳时工业分析组成的一项成分,它具有规范性,时一定试验条件下的产物。而煤中所含的元素碳时煤中的主要元素。固定碳除含碳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硫何极少量未分解彻底的碳氢物质,所以,不能把煤的固定碳简单地认为是煤的碳元素,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1)粘结指数的方法与罗加指数有何区别,前者对后者作了那些改进? 答:罗加试验法存在的缺点是:对强粘结煤即相当于胶质层厚度大于20㎜,或罗加指数值在70以上的煤分辨能力差;对罗加指数小于15的弱粘结煤重现性不好等。为此,本方法在专用无烟煤的选定、无烟煤及烟煤粒度组成、配比、计算公式等方面进行了改进。

(2)讨论烟煤与无烟煤粒度组成不同及配比不同,对G值的影响?

答:粘结指数试验煤样,应达到空气干燥状态、粒度小于0.2㎜的分析试样。制备时须防止过度粉碎,其中0.1~0.2㎜的煤粒占全部煤样的20~35﹪。(3)惰性物质为什么用无烟煤?是否可以用其他惰性物质如焦炭?专用无烟煤为什么要有一定标准?

答:粘结指数测定中所用的无烟煤,必须是宁夏汝箕沟煤矿的专用无烟煤,且应符合下列要求:A<4﹪,V<7.5﹪,粒度为0.1~0.2㎜,其中小于0.1㎜的筛下率不大于7﹪。

(4)对某种煤,转用无烟煤:煤样:5:1时测得G值为60,若按3:3配比测得G值为19,同一煤样,用两种配比得到两种不同的值,应如何解释? 答:对强粘煤采用增多无烟煤用量及无烟煤粒度改小来提高强粘煤的区分性。对弱粘煤则改用减少无烟煤用量来提高其区分性。(5)库伦法正式测定前为什么要加烧废样?

答:使电解液电极电位调整到仪器所需数值,然后再进行测定。(6)为什么库伦发测定煤中全硫不采用纯氧做载气?

答:采用纯氧做载气 ,在试验中有很多不便。本文通过大量试验 ,从理论和实践中提出了直接以空气中氧来代替目前所用氧气钢瓶是完全可行的。(7)实验前为什么要在弹桶内加入10ml蒸馏水?

答:其作用是吸收空气和煤中含有的N、S等酸性物质转化成酸所产生的热量,以得到准确的弹筒发热量。(8)为什么要进行冷却校正?

答:实验采用恒温式热量计,当内筒水与外筒水有温差时它们之间就会进行热交换,试样在氧弹内燃烧后,燃烧放出的热由氧弹周围的内筒水吸收,内筒水温度升高,会高于外筒水温度,内筒水向外筒水传热,这部分热无法从测量内筒水温度升高中体现出来,因此需要计算出散失的这部分热的多少,这就是量热仪的冷却校正。

(9)制备固体催化剂还有那些方法?

答:根据多相催化剂使用环境和组分的特性,催化剂制备方法分为:沉淀法、浸渍法、混合法(混碾法)、离子交换法、熔融法。(10)气象色谱的定量方法有哪些?

归一化法:比较简便,进样量多少与定量分析结果无关,但必须在所有组分均出峰时才可以使用。

内标法:当式样中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只需对式样中某几个有色谱谱峰的组分进行定量时,可采用内标法。

6.企业学习总结报告 篇六

新进员工的培训考核机制不健全,可导致其从事的关键工序不达标,影响产品质量。

建议:健全员工培训及考核机制,确定相关过程的培训负责人。

5.供方的评定制约机制不完善;

建议:长期合格供应商及关键部件供应商须签定长期的采购合同,合同中增加制约机制,保证供应商供货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让步接收品与退货的不合格品检验记录应详尽明确,通知供应商整改的须确认其整改结果。

6.作业指导书不健全,现有文件与实际生产工艺流程有偏离,产品缺少企业标准的备案;

7.生产过程中过程产品的巡检力度不够,存在操作工为赶工件而疏忽的质量问题,应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8.文件管理保密性不够,难以保证保密性文件的流失。

各部门未建立适合本部门的行之有效的文件体系。

现质量科、采购部、库房未建立适合本部门的文件系统,文件大部分来自与技术科文件的复制,由此带来文件的保密性管理不够。

例如在库房不应该出现带有技术性文件的产品配置单,以及列有原材料采购价格的销货单。

产品的核心技术文件应只在技术科存档及保存。

采购价格应只在采购部及财务部体现。

9. 库房管理缺少进销存系统;库房内缺少温湿度计,不符合电子元器件的储存规定,时间长,难以保证电子元器件的质量;

10.库房管理缺少电子帐的定期备份存档过程,一旦出现电脑系统瘫痪现象,将给库房管理带来影响,现未出现此类问题,但存在隐患;

7.对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篇七

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坚持以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 做到三个突出

一要突出党性锻炼, 坚定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要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及时学习传达中央及各级党委政府各个阶段重要会议精神与各项指示要求,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作风建设,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创新方式方法形式, 进一步丰富党建内涵, 赋予党建工作新的实践意义。比如, 通过党建品牌创建, 使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使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不断增强。

二要突出学以致用, 增强各级领导干部驾驭改革发展复杂局面的本领和能力。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 聘请有关专家深入分析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研究对策。组织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 就企业管理等工作进行经验交流, 开阔视野。围绕企业改革发展重点任务, 共同研究谋划工作重点,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助推企业改革发展重点任务顺利实施。

三要突出群众路线, 强化各级领导干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领导干部要着重从最突出、最紧迫和干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通过下基层、听民声, 帮助基层解决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吃、住、行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

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坚持以人才培育为重点, 形成六种学习形式

一是领导带学。积极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 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学习, 带头深入基层, 带头完成调研。通过积极引导, 一级带一级, 层层推进, 形成企业干部职工齐学并进的良好氛围。

二是交流互学。成立职工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组织, 为干部职工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建立学习制度, 定期组织集中学习, 开展工作交流和思想交流。开展谈心谈话、座谈会和大讨论活动, 在交流中查找问题, 促进提高。

三是专家帮学。拟定专题内容, 确定学习主题, 邀请领导、外部专家开展专题讲座, 帮助干部职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

四是典型导学。出台激励干部职工学习的政策, 开展评先树优活动, 将评选活动与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相结合, 典型引路, 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五是调研促学。将学习与调研结合起来, 结合工作实际拟定调研课题, 开展走访调研, 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六是竞赛比学。组织开展技能比武、技术考试和学习情况专题测试, 考核结果与个人年度考核挂钩。通过丰富学习形式, 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凝聚力、战斗力, 体现模范性、先进性的党员队伍。

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以规范有效为基础, 建立三项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 搭建课堂学习平台。采取“内请外聘”形式, 在内部组建内训师队伍, 在外部聘请专家“当老师”, 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授课, 并采用“领导点评、干部测评”的方式提高授课水平, 组织闭卷考试测验学习成效。1、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开辟网上论坛、开设网上学习专栏, 相互学习, 共同交流。利用网上课堂, 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2、搭建外训学习平台。创造条件让干部职工走出去, 参加高级别、多层次培训学习, 提升思想业务素质。3、搭建实践学习平台。充分利用自身及部门优势, 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促进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

二是建立规范的目标管理机制。坚持理论学习系统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建立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述、评、考为一体, 管理规范、约束严格的工作机制, 进一步调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理论的积极性, 使领导干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而保证理论学习内容、时间、效果的落实, 全面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素质, 增强运用理论知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在广泛调研基础上, 制定年度和中长期学习培训计划, 形成相关学习培训制度, 并列入每年年度目标管理考评当中。将学习目标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 述职中要“述学”, 民主评议中要“评学”, 干部考核中要“考学”, 将学习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建立有利于公平竞争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 形成“学习-考核-激励”一体化的约束机制。

总之,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围绕企业长远发展战略, 把握建设重点, 创新学习形式, 建立健全长效学习机制, 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养, 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发挥, 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和支撑。

摘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也是新形势下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 更是当前企业加强党组织建设, 推动企业科学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只有把握建设重点, 创新学习形式, 建立健全长效学习机制, 才能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8.企业文化学学习总结思考 篇八

一、增强学习意识,提高素质

当今社会,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政工干部如果不紧跟时代步伐,就会思想僵化,无法应对考验。对于企业政工干部来说,学习至关重要。一是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政工干部不断学习新知识。近年来,随着平煤神马集团的优化重组和转型升级,企业必然出现许多新问题。作为一名政工干部,本人只有不断学习相关知识,才有能力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二是职工队伍的复杂性需要企业政工干部不断学习新知识。香山矿近年来通过人才引进,职工队伍层次参差不齐。政工干部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政工干部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工干部应当带着责任和使命,主动学习。同样是学习,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效果大不相同。主动学习的学习者带着兴趣与热情,把学习当成生活需要和精神追求,心无旁骛,聚精会神,能够收到良好的学习成效;被动学习的学习者视学习为生活和工作的负担,心不在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然徒劳无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创始人白国周,最初只是一名初中文化水平的职工。如果不是主动学习,悉心钻研,白国周就不会获得如此多的荣誉。因此,企业政工干部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在学习中提高业务水平和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端正学习态度,持之以恒

古人云:学海无涯苦作舟。可见,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在现实生活中,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企业政工干部工作烦琐,难以静下心来看书学习;另一方面,大量的应酬和浮躁情绪也影响了企业政工干部学习知识。这就需要企业政工干部端正学习态度,摒弃功利思想,克服浮躁情绪,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凿壁偷光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的精神值得企业政工干部学习。企业政工干部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者,更应该带头提高学习能力。

积累知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学习者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效果。针对空闲时间有限的问题,企业政工干部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坚持下来,利用点滴时间,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忙”几乎成为职场中人,特别是企业政工干部的口头禅。实际上,“忙”只是一个借口。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企业政工干部只要真正把学习放在心上,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像人们一日三餐离不了油盐一样,哪怕每天半小时,长期坚持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每天用大量时间去学习,对于企业政工干部来说是不现实的。

三、改善学习方法,勤于思考

要想提高学习能力,就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企业政工干部盲目地死读书,读死书,会事倍功半;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事半功倍。

首先,企业政工干部要有选择地学习知识,要本着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学习自己最欠缺、最需要的知识。作为香山矿的一名政工干部,本人除了要学习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知识,还要学习有关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其次,企业政工干部要联系实际认真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学习与思考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因此,我们要带着问题去学习,边学习边思考,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企业政工干部是做“人”的工作的。每个人的脾气秉性、兴趣爱好、心理需求、素质等千差万别,需要企业政工干部勤于思考,善于捉摸,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认真总结不同人、事的特点和规律,妥善处理各类问题。

企业政工干部要认真做好学习笔记。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摘取其中的精华部分进一步消化吸收,加强记忆,或是制作剪贴本,归纳和整理所学知识,都是快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此外,除了从书中学习知识,企业政工干部还要从实践中学习,向群众学习。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企业政工干部要通过敏锐的观察,从实践中获得启发,打开思路,领悟“真经”。

四、注重学习效果,学以致用

9.学习型企业总结 篇九

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全员学习氛围。运用广播、专栏、局域网、等各种宣传工具,从舆论上营造学习氛围;结合实际,利用班前会提出学习要求,在工作中营造学习氛围;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营造学习氛围。要善于引导员工紧扣实际,学以致用,把学到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运用到本职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学习的收获转化为工作的实效。

2、广开思路,拓展新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技术讲座等阵地,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选题,开展专题性的研讨;加强局域网功能开发,逐步实现知识共享,拓展学习空间;围绕中心工作,搞好专题讲座、参观考察、知识竞赛和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成果汇报会,不断提高员工学习的自觉性。

3、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各部门(车间)在要求员工制定个人工作计划的同时,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引导他们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积极支持员工学文化、学技术,为员工一专多能、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5、积极开展各类知识竞赛及文体活动。组织各层次的专业技能竞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举办一系列的知识竞赛,加强对员工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经常开展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增强团队意识,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0.对煤炭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考 篇十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化的社会、信息化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人们工作的过程将会变成一个学习的过程,组成社会的各个单元应当是一个学习型组织。组织成员通过不断的学习,组合成学习共享系统,把学习力转化为创造力,进而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打造学习型企业,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力,是企业参与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赢得竞争的重要保证。煤炭企业也不例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煤矿生产技术水平迅速提升的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职工队伍,将成为煤矿生存与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创建学习型组织,对于全面加快矿区改革发展步伐,不断增强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一 .煤炭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作用和意义

1、创建学习型煤矿,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大强调,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建学习型煤矿,就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实际步骤和具体体现。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主体。而创建学习型煤矿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着眼于提高全员素质和业务水平,着眼于增强企业和职工的学习力和创造力,更好地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创建学习型煤矿把引导、帮助职工确立先进的学习理念,提倡人人学习、团队学习作为重要内容,通过政治理论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将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知识素养和文化品位,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载体。创建学习型煤矿,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不断增强煤矿的创新能力,必然会给煤矿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更好的发展前景,能够满足煤矿职工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创建学习型煤矿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身就体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

2、创建学习型煤矿,是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适应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新知识、高科技发展异常迅猛,经济全球化正在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我们煤炭企业正置身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由于煤炭销售的市场化,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直接面对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参与国内外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的知识老化速度在加快,新知识的增加日新月异,每三年就翻一倍。现在许多企业经济的增长正在从依靠资金积累转向依靠知识积累、技术积累。许多企业的经济教训证明了一个道理:未来企业的成功者,将是那些在竞争中比对手的学习力更强的企业。学习是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根本途径,是一个企业持续创新、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掌握科技,都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一个企业进步与强大的重要推动力。面对新科技革命带来的严峻挑战,如果不加速知识转型和知识更新,我们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面对当今世界这种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加速煤矿创新步伐,尽快创建学习型煤矿,就成为我们不容回避的时代选择。

3、创建学习型企业,是提高起点迈步、跨越式发展,做大做强盘江煤电集团,实现盘江明天更美好的迫切需要。根据集团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集团公司正朝着主业突出、安全高效、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的百亿元大型企业集团迈进。要把这一发展战略目标变为现实,必须通过创建学习型煤矿,进一步调动上上下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创建学习型企业,通过建立集团公司共同愿景,确立共同的目标和一致的努力方向,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念,切实增强使命感,能够进一步把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目标上来,把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充分集聚到加快矿区发展上来,在全矿区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创建学习型煤矿,人人学习、团队学习,必将会培养造就一大批经营管理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这也是我们在加快发展进程中,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加快人才培养、搞好人才储备,为矿区新一轮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通过创建学习型煤矿,能够不断更新我们的思想观念、改善心智模式,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才能实现发展的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创建学习型煤矿,能够促进职工个人和企业共同发展。创建学习型煤矿,就是以知识积累和工作创新来增强矿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不断提高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让全体职工更加重视自身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实现自我超越,从而实现职工个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创建学习型煤矿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全矿区迅速兴起创建学习型企业的热潮,增强创业意识,发扬创造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矿区经济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煤炭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模式及主要途径

能否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从实际出发,设计出一种理想的、科学的学习型煤矿创建模式,是整个创建工作的核心,直接决定着创建的成功与否。我们要通过认真学习鲍尔·沃尔纳的无意识学习、消费性学习、学习引入企业、确定学习日程、学习与工作融合“五阶段模型”,约翰·瑞定的“持续准备--不断计划--即兴推行--行动学习”为要点的“第四种模型”,彼得·圣吉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的“五项修炼模型”等关于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以及国内外企业的成功经验,立足自身实际,注重创建实效,构建具有盘江特色的学习型组织模式。它的特点是:以更新观念为先导,以管理科学为接口,以创建组织学习环境为基础,以五项修炼为载体,以稳健推进为原则,区分四个整体层次:个人、团队、组织和社会;三个运作层次: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做好两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管理相结合;确定一个目标:建成学习型煤矿企业。具体创建路径是:

1、确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中所有成员所共同真心追求的美好愿望和前景,它能在人们心中激发出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为此,我们要确定公司的共同愿景,创建一个主业突出,安全高效、多元发展、持续进步、文明富足的现代化百亿元企业。用这一公司干部职工共同拥戴、共同追求的共同愿景,汇集全公司职工的智慧,凝聚全公司职工的能量,形成一个整体,鼓舞干部职工为实现共同愿景而不懈努力,一步一步达到目标要求。各单位围绕公司的共同愿景,建立矿(厂)、区队、科室、班组共同愿景和职工个人愿景,并把安全、生产经营等工作的阶段目标化为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愿景,以工作带学习、以学习促工作。

2、进行理念渗透。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理念是员工学习的根基。因此,我们首先要在全公司干部职工思想中培育思路在学习中,创新在学习中;工作的核心是学习,学习是劳动的新形式;学习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促进人的全面进步;学习创造幸福,终身学习受益一生;学习积累人力资本、增添发展动力、提升创新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先进理念,并通过各种宣传途径,灌输给每名员工,使每一个员工认识到:工作思路、企业的出路,都在学习中找到,用理念引导学习,3、优化创建环节。从创建学习型个人--班组(家庭)--区队(科室)--矿(厂)每个环节,公司制定相应的创建意见和标准,各单位要按照公司的意见部署、要求,提出自己的创建目标,制定创建措施,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活动,使每个环节都得以优化,形成全方位、系统化的学习体系。

4、机制促进。机制是创建活动的基本保障。在创建实践中要对其进行不断完善、优化,形成了一套灵活反应、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才能推动创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团队学习机制。团队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构建单位,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过程。团队学习可以萃出高于个人智力的团体智力,可以促使组织具有创造性同时又产生协调一致的行动。建立团队学习机制,要抓好四个方面:①随机学习。使学习成为广大职工时时处处都在进行的自觉的行动。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各种随机学习的方式方法,如班前提问解答、现场学习讲解、安全案例提醒、小改小革演示、学习读书笔记等,采取不同形式组织学习,实现学习与工作的融合。②系统学习。利用每周党团政治学习,安全学习,技术学习、各专业技术比武、业务考试等,由公司或矿、厂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系统学习或培训。③深度汇谈。利用矿调度会、现场经验交流会、经营分析会、创新成果发布会、各个层次的对话会、交流会等,增强学习的活力。④信息交流。在学习教育中,推行参与式群众自我教育法,利用职工论坛、专题讨论、演讲会、座谈会等形式,让职工相互学习、相互教育、交流经验、传播信息,实现学习互动和知识共享,更加有效地促成知识与智慧的形成。

二是活动深化机制。通过形式多样、寓学于乐、生动有效、吸引力强的活动,推进学习的深化。活动要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等公司的中心工作,突出学习主题,注重活动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公司党政工团等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建学习型煤矿、学习型区队、学习型党支部、学习型工会、学习型团支部和争创学习型个人,各专业可开展对口竞赛活动。各群众组织可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求知活动、建立青年学习小组、家庭读书活动等。各单位也要从实际出发,组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创建活动。

三是阵地保障机制。建立完善“三网三校一中心”①教育辅导网络。公司设立学习教育辅导总站,对基层矿(厂)区队、科室、社区、班组的创建情况进行动态调查,给予相应的指导。各矿(厂)区队要建立学习教育辅导分站,培养职工讲师上讲台,提高职工自我发展能力和辅导能力;引导职工广泛运用讲故事、现身说法等通俗易懂方式,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体会,促进全矿区创建工作。②电视传播网络。发挥公司有线电视覆盖面广、反应灵敏、传播快捷的作用,开辟电视知识讲座、电视演讲、安全知识专题等栏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③办公信息网络。要充分发挥电脑办公信息网信息容量大、信息快的特点,不断完善信息网会议文件通报、专业知识学习、职工论坛等栏目,为职工搭起了一个相互学习、自由交流的平台。④充分发挥业余党校、业余团校、业余政校的作用,⑤职工培训中心。以人力资源培训为中心,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分别决策、管理、操作三个层次,贴近市场、贴近管理、贴近实际的学习教育活动,使每个层次的学习“各取所需”。

四是实践运用机制。坚持工作学习化,把工作的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让职工在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学到知识。做到学习工作化,使学习贯穿工作的全过程,把学习与工作一同安排、一起总结、一并考核。把工作实践作为学习的重要一环,各类培训班都要力求安排实践操作课,凡能在工作现场上课的都把课堂设在工作现场,让学到的知识熟练地运用于工作中。每年组织各类技术比武、创新成果评定等,检验学习效果。

五是激励促进机制。鼓励职工自学成才,制定学习程度评价办法,对职工学习情况进行评定。取得各类专业任职资格证书或达到一定专业技术知识标准的,经考核后安排到对口专业岗位上。对有管理创新、技术改革和科研成果的,根据成效大小给予相应的奖励。参加培训的各类人员学习成绩与工资收入挂钩,凡考核不及格的给予经济处罚并进行补考,补考不及格不准上岗。设立学习组织奖、学习进步奖、拔尖人才奖、技术革新奖等,每年评选先进学习型矿(厂)区队、科室、班组、家庭、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考核评价组要定期对基层单位的创建管理、载体建设、机制建立和成效体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和评定,把创建工作纳入优秀党委、党支部、文明单位、六好区科、班组、五好职工、创业标兵等各类创优争先活动之中,定期召开深化学习型企业推进会,发布全公司整体评估报告,对评选出的优秀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并作为各单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六是营养供给机制。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新形势的需要,适应企业当今和未来改革发展的需要,适应职工个人成长进步的需要,着眼于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技术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有针对性地扩大学习内容的广度、深度,使职工不断吸纳新的知识,为学习型矿井供给新的营养。当前学习的重点内容包括政治理论知识、岗位技术、经济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现代科技、安全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学习要有针对性,不同的科室、区队、班组、个人有不同的学习重点。通过学习,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工人的操作技能、安全保护能力等都有显著提高。

煤炭企业作为传统产业,要打造成具有持续学习力的学习型组织,增强企业在新形势下的竞争优势,要在充分借鉴学习的同时,结合自身行业的特点和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学习型企业。一要选择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切入点。可挑选基础较好的二级机构作为示范点,重点推进,以点带面,带动全局;二要加强产学研联合,积极进军高新技术领域,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科研水平;三要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入WTO后,煤炭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新的形势下,要抓住机遇,尽快制定信息化战略,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体系和信息平台,以信息化带动煤炭生产现代化。四要发挥教育阵地作用,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强化职工学习和培训,全面提升技能教育水平。五要抓好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战略思维和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领导队伍。通过抓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矿(厂)创建,带动学习型区队、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家庭的创建和学习型职工的培养。把创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与企业整体工作规划结合起来,自上而下,循序渐进,稳步开展。

11.藏区小学汉语文创新教学思考 篇十一

一、藏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困境

(一)汉语文教学模式单一,不能因地制宜

很多在藏区教学的老师都是从汉族地区过去的志愿者或者受汉族教育的影响。他们在教藏区学生的时候,采用的是汉族教学的常用模式。要知道汉族教学模式是根据汉族学生特点以及汉族文化习惯而形成的。藏区的地域差异导致生活习俗及文化信仰等方面都和汉族有很多不同。教师用汉族教学模式教学时,必然不便。学生不理解教师讲授的话语背景,如在云里雾里,有时还会因为文化的差异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兴趣提不起来,教学工作也就很难展开,教学效果也就不甚理想。

(二)教师缺乏创新精神,照本宣科

现在小学教学的目标理念还没有根本转变,严重阻碍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很多老师都没有理会创新的含义,总是按原有方式教授学生。很多老师的教案一用就是几十年,从没有变过。这样老师是省了不少事,但是却耽误了学生的学习,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教师一定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且教师在学习时,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以分数决定一切,看不到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这是值得教师反思的。尤其是对藏区孩子教学时更是如此。

二、在藏区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

(一)对汉语文教学有准确的认识

藏区汉语文教学与汉族汉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不一样的。对藏区孩子来说,汉语文是第二语言,因此在教学中要着重体现其基础性、实用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特点。小学汉语文课是基础性教学课程,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小学汉语文教育突出的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学习和培养,通过学习,进行基本的日常交流与应用。

(二)创新教学方法

藏区的孩子较于汉族的学生来说,有点害羞、不活跃,因此在教学中要增强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展开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游戏、互动环节,让学生体会的汉语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潜能。

案例:在教藏区小学生学习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时,首先给学生展示小草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小草,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都见过那些小草。然后引出讲授内容。在讲解诗歌含义之后,让学生对诗中的草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相互讨论之后,每组选一个代表,说明对诗中草的认识。在课下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小草,看看与诗中的小草有何不同。教师可以带学生一起在大自然中发现小草,研究它的特性。让学生明白小草坚强勇敢的精神,并引导学生向小草学习。

(三)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现代学生观要求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进步。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提出质疑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找出问题的根源。如果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抑制学生进行质疑,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学生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因为学生小就觉得学生没有思想、没有权利。教学工作展开的前提是尊重,尊重学生思想与人格。尊重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学生的尊重,使教学工作更易进行。

(四)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学以致用。语文不是光靠书本就可以学好的,关键是在用。对藏区小学生来说,生活中用到汉语文的机会很少。因此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说普通话,用汉字进行平时书写,多关注生活中用到汉字的地方,发现不懂的字要及时查阅资料。通过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藏区小学汉语文教学有别于汉族汉语文教学,这是必须要认识到的问题。只有在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理念与方式,让学生在创新型教学模式下获得全面发展。这是作为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评判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准。

12.企业文化学学习总结思考 篇十二

一、学习型团队的核心理念与特征

学习型团队的核心理念就是是学习。反观人类进步的历史, 其实就是一部不断学习和不断创新的历史, 时间证明,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组织团队的发展都与学习息息相关, 如何不断的学习是个人和团队进步的基石。在电气车间的学习型团队建设过程之初, 这种理念就深入人心。

创建学习型团队,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学习型团队?同时让这种理念与思维为本团队所接受。学习型团队最初的构想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佛瑞斯特教授。系统动力学就是由他开创的, 属于提供人类动态性复杂的重要方法。1965年, 其发表的《企业的新设计》通过对系统动力学的运用, 具体形象地构想出企业组织在未来的形态, 即信息化、公开化, 以及工作伙伴关系。其对学习型团队的建设有了最初的构想。从理论上讲, 学习团队属于能够获取知识、创造知识, 以及转移知识, 并且能够运用知识修正自己行为的一种形式。在学习型团队中, 团队成员能够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创造有意义的结果, 锻炼出一种全新而开阔的思维方式。为了团队的抱负共同努力,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提高学习能力。从系统来看, 学习型团队的建设不仅能够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 而且能够改善自我, 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 最终获得成功。

但是, 在实际的团队工作之中, 很多同志们每当讲到学习型团队的建设时, 就会讲到如何组织企业职工进行全面学习、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技术培训。这样的情况足以说明很多同志对学习型团队的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理论的理解上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 仅仅是从名称上理解, 望文生义而已。事实上, 不论是学习、还是培训, 都是学习型企业创建的重要内容, 但不是唯一的内容, 更不是本质。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创建活动就会走入误区, 甚至搞成又一场形式主义的学习运动。

学习型团队有不同的分类。从理论上来讲, 属于是管理理论的一种, 而不是一种学习方法, 更不是方法论。从特征上来将, 学习型团队更强调弹性管理、层次化管理, 以及自主创新性管理。学习型的团队理论认为, 学习型团队的主要特征就是善于学习、勇于学习。而学习团队的本质特征则是不断变革, 其是学习型团队建设的永恒主线。学习型企业的基本特征是全员善于学习, 团队的整体学习力和创新意识持续增强, 不断突破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我们在创建学习型团队时, 要正确认识学习型团队的“学习”所包含的新内容。学习型团队的“学习”与以往所讲的“学习”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学习与工作不分离。即要把工作的过程看成是学习的过程, 在工作的全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学习、提高, 把工作学习化;又要把学习看作与工作一样, 提出要求, 进行规划、检查、考核, 将学习工作化;二是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 它更强调团队的学习、组织的学习和所有层次上的学习。通过学习使彼此连接, 实现信息反馈、交流与共享, 为企业、个人带来新的创造能力。三是学后要有新行为。学习型企业强调“习”大于“学”, 强调学习后要产生新的观念、新的行为, 产生变革的重要力量。这就是说我们要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保持持续旺盛的学习力。尤其是企业决策层领导要注重学习和掌握国家政治方向、大政方针及现代企业管理和同行业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 引领企业不断追赶时代潮流, 使广大员工保持旺盛的学习力, 使企业保持永久、持续和健康的发展态势。

二、学习型团队创建在基层深入开展的现实意义

有资料表明:世界500强企业, 平均寿命只有40~50岁, 中国企业平均寿命3~5岁, 民营企业为2.9岁。面对残酷的生存竞争和短暂的寿命, 迫使企业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们都在寻求一种更有效的能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 这就是学习型团队管理理论。学习型团队 (企业) 是90年代后期兴起的管理科学, 已经受到众多管理学家和企业管理者的瞩目:大批理论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有人预言:21世纪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团队。而在企业内部, 创造一个个基层的学习团队, 才能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素质, 打造出较为完善的学习型企业。鉴于此, 笔者以为, 在基层开展学习型团队建设, 在着以下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 开展学习型团队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活动创新的迫切要求。随着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不断融合、相互渗透, 各种创新活动不断集成, 越发社会化。创新平台的搭建必须要将各类型的人才视为核心, 保证学习型创新团队是由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组成的, 不仅具备创新前言阵地攻克的能力, 而且能够满足科技发展综合化的需求, 将新时期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体现的淋漓尽致。其当之无愧为区域创新的关键力量。因此, 在当前形势下, 建设一支学习型团队, 是当代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其次, 开展学习型团队建设是企业良性发展的有力保障。目前, 在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作用下, 行业发展危机四伏, 而在在企业内部之中, 同时存在着自主研发能力弱、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不充分, 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 其根本原因主要就在于创新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而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要能够发动全员、凝聚大家的力量, 从基层开始有目的、有重点的培养各个层次的人才, 建立起一支高水平、敢创新的团队, 这才是能够与新时期相适应的新模式, 是将各类型人才大力整合的有效途径, 能够发挥出整体优势, 更是推进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三, 开展学习型团队建设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任务。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 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全党同志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 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 敢为事业用人才, 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所以, 要让各类人才皆可成才, 就要从基层做起, 从基层的各个部门开始, 建设起一批优秀的学习型团队,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学习型人才队伍, 同时, 这也是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基层创建学习型团队的途径

1. 创建学习型团队要营造良好的团队文化, 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团队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确立企业的战略目标, 营造为实现战略目标所需要的价值体系。这是创建学习型团队的基础, 一个团队经常以规划的宏伟蓝图教育员工, 并以相应的价值体系评判员工的工作业绩, 激励员工都为共同的愿望而努力奋斗, 要经常地使职工感受到他的工作为企业实现共同的目标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要经常地宣扬团队共同努力的效果, 而不要过份地宣传某一些特别优秀的个体和领导人物, 这将能够大大凝聚员工的力量, 使员工为着共同的目标协调工作, 使个体利益与企业利益趋与一致, 在追求共同的奋斗目标的过程中, 形成独具特色的团队文化和精神, 全体员工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为企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必然会激发学习的欲望, 不断开拓创新、超越自我。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运输部确立的战略目标是:培养一流人才, 提供一流服务, 创造一流业绩。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 使每一名员工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都逐渐与实现共同目标的愿望相吻合, 促使个人价值与企业利益的有机统一, 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 全体员工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开拓创新, 研究出了以员工命名的工作法和专用工具, 自主进行了机车变频电气改造、快装快卸作业法实践、对站场系统改造, 同时还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自主管理与创新成果, 使中州分公司运输装备、运输能力与控制系统含金量大大提升。这都是基层创建学习型团队结出的硕果。

2. 创建学习型团队要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

激励机制的建立要做到客观公正、合理适用, 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想来, 通过“物质和精神”的激励, 使全体员工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 激发员工的荣誉感和事业心,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州分公司以制度的形式把群众性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指标竞赛等活动确定下来, 每月都要开展评比活动, 并给以丰厚的物质奖励, 对优秀的科技创新项目还以研发人员的名字命名, 各基层单位更是上行下效, 大力开展各项技术创新、五小十个一活动、“七个减量八个提高”, “创造价值、消防浪费”这些活动与举措, 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使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 创建学习型团队要设置有效及丰富的载体

如上所述, 学习型团队的建设不能够局限在以往的学习型教育培训模式, 更应该以团队的工作特点与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学习观念、学习机制, 以及活动形式等进行不断的创新, 坚持团队人员教育模式与培训模式的丰富与完善。学习型团队的建设应该在充分利用以往载体的基础上, 比如专题培训、探讨会, 以及网上教育等各种学习模式, 更要将学习渠道进行扩宽, 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 尤其是健康向上、喜闻见乐的文体活动, 做到寓教于乐。

4. 创建学习型企业要注重信息化建设

所谓信息化, 就是用数字化技术来采集、存储和检索信息, 利用电脑程序来协助人们处理和交流知识, 扩大人们的知识存储量、提高知识更新速度和掌握知识的效率, 从而以极快的响应速度来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企业厚积薄发奠定智力基础。现代社会信息化技术发展迅猛, 如果我们不适应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必将在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落后与时代, 因此,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也是创新企业管理思想的有效载体。同时, 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各单位、部门改变现有机制和观念方面的阻力, 填平工作中相互衔接过程中出现的“真空地带”和阻隔的鸿沟, 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3.交响乐赏析课程学习的总结与思考 篇十三

1.古希腊音乐思想.........................................................................................................1 2.巴罗克月风“四季”中提琴协曲...............................................................................4 3.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6 4.古典主义精神............................................................................................................7 5.交响曲奏鸣曲式.........................................................................................................9 6.浪漫主义乐派——柴可夫斯基.................................................................................10 7.浪漫主义音乐之内容................................................................................................11 8.浪漫主义民族乐派...................................................................................................12 9.印象主义音乐..........................................................................................................13 10.歌剧序曲................................................................................................................14 11.现代主义音乐.........................................................................................................15 12.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特征与迈克尔·杰克逊布兰诗歌..............................................16 课程总结.....................................................................................................................17

1.古希腊音乐思想

——把杂多导向统一,把不和谐导向和谐

孔子讲:“名正则言顺。”学习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无论是学习科学、学习艺术,都是如此。而对于音乐艺术而言,直接找最为复杂的交响乐平铺直叙地赏析,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也不能更好地了解交响乐本身。音乐是一种文化,我们只有科学地学习音乐,才能更好的感受艺术乃至人生的真谛。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然后才是音乐的教育,最后才是交响乐的教育。

音乐是通往精神世界与艺术世界的一把钥匙。李政道说:“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崇高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性和富有意义”,它们之间的关系具有两重性,对伟大科学的理解需要高超的智慧,对伟大艺术的理解同样需要高超的智慧。对于伟大的艺术,同样需要艺术评论家来对艺术进行评论,才能被发掘出来以便更多人能够欣赏。

艺术是理解社会的一种形式,文学则是认知社会的一种眼光。叔本华说:“一个国王和一个乞丐透过窗口看落日的余辉,两者都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丽。”美是超功利的,不看这个人的脸,也不看那个人的脸,只要欣赏着生命的意义,没有任何强制和压迫,得到自尊和自爱,这就是美的价值意义所在,也是音乐鉴赏的价值意义所在。

什么是大学音乐?首先应该是以人文艺术的眼光来看艺术,然后要确立审美的角度并有自己丰富深厚的感受,最后形成自己的思想理解,思想才是至关重要的。大学课堂不是知识的传声筒,而是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像孔子的思想一样洋洋洒洒,而我们所需做的就是理解。所谓理解,就是建立在对作品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感悟作曲者的内心世界,不断发散想象力,结合自己的生活,并使作品能够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Music一词是希腊神话掌管艺术与科学之神的名字Muse的形容词形式。音乐是一种艺术,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高等教育如今有批量化的趋势,21世纪联合国呼吁教育唤醒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而借助交响乐可以启发我们的思维方式,点燃我们的热情,启发我们的好奇心,引导我们用合理的眼光来审视浩瀚的音乐海洋。

在此次交响乐的学习中,主要是音乐鉴赏而非音乐赏析,音乐是分析音乐的曲调、曲势、和声、和弦、乐节等专业的艺术赏析,对于我们普通的大学生来说,音乐赏析的难度有点高,我们并不一定需要了解音乐的具体形式构成,就好像我们只需成为一个好食客,品味世界美食,而不必成为一名厨师。我们这样学习一门艺术,首先是因为艺术体现出一种尊严,其次我们接受的不是学科教育,而是学习音乐鉴赏(不是音乐赏析)。马克思说:“音乐是有普遍联系的”,的确,音乐与其他艺术、音乐与生命都是有关联的。我们不妨高屋建瓴地俯视音乐,对音乐的学习注入新的活力,从文化的角度理解音乐。交响乐是由两个以上的旋律组成,多个音一起鸣响,达到了“不同而和,和而不同”的音乐境界。

凡事皆有因,交响乐源自欧洲音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音乐。中世纪僧人圭多发明五线谱,这使得有声音乐得以复述、记载与传承。音乐的发展是有一定历程的,其普遍规律皆是由声乐到器乐,由单旋律到多旋律,由主调音乐到复调音乐。艺术没有终极真理,就好像古今中外每个人对《哈姆雷特》的复述与理解 都不尽相同。科学、宗教、艺术三者既有不同,又有联系。对于科学的态度,我们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宗教,信徒只知道是什么,而不必知道为什么。从某种角度上说,音乐和宗教有些相似,需要感受音乐的境界,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至于宗教中的神,人们不知道是什么,也不问为什么。

欧洲的文化源头是古希腊,当时古希腊有两种人,一种是自由人,另一种是奴隶。自由人又话语权,有选举权,有时间来创造与艺术和思想,专心钻研学术,从不搞毫无意义的伪学术,反观当今,无数凡夫俗子追名逐利,利益熏心,功利性地研究伪学术,浪费了时间与精力,收获的只有自己内心的虚无。难怪马克思谈到“像古希腊创造的艺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如今的艺术越来越多的变成一种商品。到了中世纪,基督圣勇,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年龄、地位、性别的不同,还是让音乐形成了不同的曲调与风格。正如费孝通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对于音乐,我们不要偏执,各种音乐都有其独具魅力之处,我们要有一颗发现美的心灵,欣赏音乐世界带来的独特之美。现在国家一直在宣传“万众创业”,可能是我们缺少创造性的词汇吧。古希腊人赋予音乐的含义是把杂多导向统一,把不和谐导向和谐。

古希腊人是自由的,提倡公民的思想,公众文化精神,以及奥林匹克精神。古希腊的运动场是圆形的,剧场依山坡而建,也是圆形的,这是因为古希腊人有自由参与的权利,从每个角度都能欣赏到同样的美丽。古希腊的酒神节,人们唱着山羊之歌,载歌载舞,岂不美哉?史诗《奥德赛》中写道“我们喜欢卖饼摇肉,床铺酒宴,吃喝玩乐,有音乐伴奏,有侍者陪伴”,古希腊人不仅得到了肉体的享受,也得到了心灵的净化,他们讲究不仅满足自身欲望,更注重精神上的享受。

交响乐于17世纪产生萌芽,于18世纪形成。交响乐由弦乐器、铜管乐器、木管乐器、打击乐器和色彩乐器(包括钢琴和竖琴)组成。这些乐器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像一个家庭,不同的声部仿佛构成社会的群体,在指挥时不同而和,和而不同。

中国足球不也正是缺少这种“不同而和,和而不同”的精神吗?论个人技术,每名球员都不差,但是组成一个整体后每个人的特点却不能完全发挥,自身能力受到了限制。交响乐的最高境界就是每种乐器的特色自由发挥,不压抑,不强制,已达到完美的统一,形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这不正是中国梦对于个人的愿望吗?

很多科学需要艺术的陪伴,在课上我们听到的《安魂曲》,是关乎生命的意义,引起了我们对自我乃至宇宙生命存在的思考。巴罗克时期的欧洲音乐已经具备专业化了,管风琴如同房子一般大,发出雷鸣般的响声。

赋格(Fugue)是一种复杂的艺术形式,讲究对位,有问有答,无节奏之感。巴赫的音乐是与宇宙万物的对话,是与宇宙的和谐。复调音乐之美,要想听清所有的声部,就要对其他旋律充耳不闻,要想听清个别声部,就要对其他声部充耳不闻,总有覆水难收之感,复调之美,由此可见,顾此失彼。复调像建筑一样,雕梁画栋,抒发出宏大的艺术之美。遥想巴罗克时期的建筑,雄伟奇异,雕梁画栋,美轮美奂,远观近有。老北京胡同、四合院,都包涵着文化情感感觉,都是以美的原则去构建的。我们可以借助巴罗克建筑了解巴罗克音乐。我们欣赏了《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BMV 565)》,歌德在听这段交响曲时曾经说:“巴赫的音乐就如同与永恒的和谐相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心中的暗涌,我好像失去了耳朵和双眼,更不存在其他的器官,而我却不需要它们。内在自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此曲富丽堂皇,美轮美奂,而其 后部与前部相仿,一个旋律,不同声部,有追有逃,如愚公移山一般坚忍不拔,又似西西弗斯在一遍又一遍地推着巨石,百折不挠。巴赫音乐的特点,首先是通神,其次能与自然万物合拍,最后,它能与人的思维产生良好的共振,让我们聪明起来。

交响乐是最复杂的最高级的音乐,但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中国的古典传统音乐,就像中国的传统水墨画一样,它更能融入万物,是高级的简单。毕加索一笔画牛,其画与真实的牛相去甚远,但是却神似,同样,书法是最高级的绘画,最高级的抽象绘画,是最美丽的国画。如果说西方绘画讲究写实,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超凡脱俗的精神。没有绝对的真理,达尔文认为简单就是低级,不简单就是高级,但还是有高级的简单的艺术形式。

在很多人看来,工科只不过是“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原理,来解决问题”,形式是规律的、定式的,似乎没有美的因素,但是我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在设计一个零件的时候,不妨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赋予其美的内涵,这可能是更能引发人们对于艺术与文化的人文精神的思考。

音乐点亮我们的大脑,音乐点亮我们的人生。

2.巴罗克月风“四季”中提琴协曲

——音乐揭示人类本质精神,展示生命超越精神之自由境界

在上次听完巩老师对音乐的理解和对交响乐的鉴赏,我发现我已经深深的喜欢了欣赏交响乐。对巩老师的音乐素质和鉴赏能力也是非常佩服,老师不仅为我们讲解音乐知识,更能将知识、见解与我们的人生和社会相联系,给予我们人生的启迪。

此次上课,老师再次提到了大学音乐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知识性、感受性和观念性。我们学习音乐,首先是要学习音乐最基本乐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学会如何鉴赏一种音乐。其次,音乐鉴赏具有感性的特点,音乐更关注自我的主观感受,我们欣赏音乐,是通过音乐这个载体来与自然和世界来沟通,就需要我们来主动地用心灵感受音乐。最后,我们欣赏音乐会产生一种对音乐的独特的观念,这种观念是可以影响到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乃至今后的人生,音乐能够帮助我们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使我们更愉快地投入到生活中。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我们不一定要听懂音乐每一个乐节所代表的明确含义,况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人对相同事物的感受也不同,只要能在音乐中收获快乐,收获愉悦,这就足够了,正所谓“音乐何须懂”。

古希腊人有探寻真理的精神和游戏精神,而如今我们的很多东西都被绑架了。现在很多人只注重功名利禄,一切事物都以利益为衡量标准,在追求利益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距离那人生最淳朴的快乐渐行渐远。像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BMV 565)》,那种“当上帝创造高山时,我已在场;当上帝画上苍穹时,我已亲历;当上帝划出深渊时,我已亲临”的宏伟壮阔之感已经不复存在了,而我们所要做的或许就是找回曾经的淳朴自然的自我。

从某种程度上说,古希腊文化是不可逾越的高峰,乃至今天,古希腊文化依然是世界文化中的一个伟大的旗帜。古罗马人主张纵欲,并没能完全地继承古希腊人的艺术。到了中世纪,人们主张当圣人,然而这是一种对人性的禁锢。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主张当不了圣人,可以重新找回人的形象,随之而来的是艺术的空前发展。

就音乐形式而言,欧洲音乐步入专业化是从巴罗克时期开始的。1600年~1750年是巴罗克艺术和音乐时期。巴罗克一词源自葡萄牙语,意思是不圆而大的珍珠,这体现了当时人们的一种精神,事物并不一定要精致和规则,但只要大就能引人注目,奇异、浮夸而又雄伟。巴罗克建筑也是对巴罗克艺术的体现。那时最早的建筑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相反,可以奇形怪状、光怪陆离,细节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一个教堂可能需要一百到三百年才能建成,无数匠人为了艺术而将毕生精力奉献给艺术。巴罗克时期的建筑和艺术与宗教不无关系,当时人们有信仰,不仅活今生,还活来世,他们认为每个人的普通生活都能创造幸福。匠人们充满韧性,对艺术精益求精,这种对艺术的执着与痴迷,令人震撼。当我们欣赏巴罗克建筑时,不禁联想到我们现代的建筑。巴罗克时期人们是为了艺术 而建筑,首先是美,其次才是建筑。而我们今天的建筑不过是满足人们的刚性需求,并没有古建筑的雕梁画栋的美感,让人惋惜。

巴罗克时期的建筑也艺术相同。音乐层出不穷,具有马不停蹄的活力。当时音乐艺术审美重心是和谐,采用乐器色彩统一。巴罗克时期人们用音乐表达自己的精神,没有犹疑,毫不犹豫,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彼岸,他们精神富足,充满健康的情绪。就像巴赫在音乐中表现的那样,我是渺小的,自然是伟大的。在生命的过程中,我们赏花开花落,看潮起潮落,与天地交融,同生命律动。音乐指引着我们从狭隘的“小我”走出,表现出我们对自然的敬畏与人性的解放。

巴罗克音乐始于意大利,而其精华集中在德国。协奏曲有两种,一种是大协奏曲,另一种是独奏协奏曲。大协奏曲盛行于一组独奏乐器与乐队协奏,形象以对峙为基础,这样一种炫技的艺术,给人以自由忘我的演奏。维瓦尔第确立了小提琴独奏。交响乐队中,小提琴家是首席领头者,他的演奏技艺最为高超,严格按照乐谱标记演奏,整齐而又表达自由。音乐的终极审美是技术美,最高境界就是欣赏演奏家高超的技艺。

巴罗克时期欧洲人玩着繁琐的音乐,有时间去品味艺术。我们欣赏了巴罗克时期的视频,人们自由的表演,欣赏艺术,人是自由的,思想也是自由的,人们幸福而快乐,这才是纯粹的艺术。

最后我们欣赏了《小步舞曲》、《众望吾主》、《谐谑曲》和《G弦上的咏叹调》这几首经典剧目。其中《小步舞曲》轻快活泼典雅华丽、安定而不恐慌;《众望吾主》力度平稳,无大的音频间的跳跃,几个重音叠置,仿佛在叩击心灵之门;《谐谑曲》表现出生动活泼的情绪,马不停蹄,轻快而又诙谐,给人以积极乐观的感受;《G弦上的咏叹调》仿佛是一个人漫步在沙滩上,考虑着人生的大事,给人以思维壮阔之感。

音乐揭示人类本质精神,展示生命超越精神之自由境界。音乐注释人的精神,音乐帮助我们理解和结构自我。人不过是一堆记忆,艺术是对世界的注解

马克思主张的共产主义思想是物质的极大丰富,人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其实哲学和艺术是相通的,人们都是在追求人生的自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不能一味地忙,甚至我们有时候是不明不白地忙,最终忙到心灵的死亡。我想,音乐是一方良药,它能为我们带来心灵的自由,扫除心灵的荒芜,收获内心的富足。

谈到音乐对人生的启示,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音乐家可能都有自己最拿手的乐器,他们都能及别人所不及,能别人所不能,取得了人生的成功。而我们或许可以精通一行,可能会取得这一方面的突出成就,而我们还不能局限于这一行,还要对其他各方面广泛涉猎,这样人生才充满价值与内涵。

交响乐种类丰富,正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欣赏交响乐能够使我们内心富足,心情愉悦,使我们在精神上得到升华,希望下节课老师还能给我们讲解更过有相关音乐方面的知识,欣赏更多美的音乐。

3.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古典艺术家不仅活今生,还活来世。交响乐是从小到大发展而来的,是由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具有交响性的有强大音响强弱对比的音乐,包含着起承转合,也是包括明与实等各种要素的汇集。

一般认为18和19世纪的交响乐才是真正典范意义的交响乐。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同样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无限的精彩。音乐是最健康的使人精神富足的方法。交响乐中乐彩的和谐,内部的情绪情感有时代的特征,但有时这些特征并不具体。对于音乐能不能表达具体的事物形象,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身处文化的环境能够感受到典型的一项,例如身处长城就会感受当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伟壮阔的气势。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大多不表达内容,然而维瓦尔第的《四季》小提琴协奏曲,则是一个例外,他将四季中具体的事物描绘得惟妙惟肖。我们可以从交响乐中间接了解其内容,音乐分门别类,具有抽象的美,而我们用音乐的手段来表达自身的情感,不也是美的吗?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这句话出自《礼记》,说明了音乐创作来源于内心和外物两方面,音乐有自然的构成规律,音乐之美,并不是由人的表达出发。“理弦高堂,欢泣并用,自以会先构于心而后显之。”我们的喜怒哀乐,都是在心中早已形成,之后我们才用音乐等手法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19世纪奥地利钢琴家,美学家汉斯立克在《论音乐的美》中校正了背离音乐本质的情形,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汉斯立克的思想和嵇康是一致的。音乐之美是音响的编织,或巧遇,或偶合,或擦肩而过,或奇妙组合,他认为音乐不能表达人的情感,如果能,也很勉强,至多表达情感运动的物理属性,而不能表现是那种社会化的感情。我们很难说音乐表达了某种具体的感情。一首民歌放慢速率变成了哀乐,这是物理声学的反应,节奏的快慢则含义情感都会不同。

对于音乐来说,有三种境界:音之乐、声之乐和乐之乐。音之乐是有形式的音乐,但形式不完整,声之乐是形式完美的音乐,而乐之乐是文以载道的音乐。

我们欣赏了现代的交响乐《破铜烂铁》。现代的交响乐有音乐的状态和感觉,经过声音选择的过程,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交响乐,但是不同而和,和而不同。

嵇康的《广陵散》天下皆知,皇帝觉得他不怀好意,影射朝政,于是嵇康给皇帝写了一封名叫《声无哀伤论》。我认为音乐本身并没有喜怒哀乐之分,只不过是人的主观感受使我们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感受,而且处于不同的时间、空间、环境等都会使我们对同一音乐产生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受。

我曾经思考,对于一件事情,从主观和客观、理性和感性的角度,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思考,可能得到的结果是截然相反的。古人言:“三思而后行”,再决定之前,不妨先从各个方面思考一下,综合主观和客观、理性和感性的考虑,这可能是一种中庸之道,但是有时候却真实地使我们少一些决策失误。这样,像嵇康这样的悲剧想必就不会发生了。

人生短暂,有时需要缜密细致的考虑,但在生活中不妨从心而动,率性洒脱。随心所欲的人最好了,而我有时却做不到,心头之上常常缠绕着世俗的青藤,把心揪的越来越紧,而文字却慢慢地隔开那些青藤,让我看到心的希望,轻轻地敲一敲键盘,写下属于自己的思考,属于自己的青春。

4.古典主义精神

我们需要音乐赏析家,因为音乐赏析家能解构音乐,这是对音乐的第三度创作,而一首音乐,经过音乐赏析家的解构,则赋予了音乐新的生命。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是有板有眼的。艺术就是“这个”,讲究典型,是熟识的陌生人,是高情感、高想象的,是和生活中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人的思想精神世界是广阔无垠的。当人们对于外界的感受不太明确时,音乐家能先知先觉,并用艺术的手段将感受和人们分享。音乐的内容是抽象的,而且人们对于音乐的理解是主观的,这便解释了不同的人对同样的音乐有不同的感受。如同汉斯里克所说的,音乐或巧遇,或偶合,像积木一样,在生活中的感受都在音乐中体现,而音乐的情感不仅包括个人的情感,更包括社会的情感。

我们听说德国人的一丝不苟,听说过日本人的严谨庄重,我们或许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去德国和日本亲自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但是我们可以在音乐的世界中自由驰骋。

巩老师在课上提到的润土精神让我很是赞同。润土精神是对生态文明的情义。我们今天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在面临沙化和污染,我们最需要这种乡土、实际的质朴和真诚的情怀。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纷繁复杂,而如今的工业环境依然不是很好,对于环境而言,我们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而倘若人人都能发挥这种润土精神,为中国的绿色事业而努力,这种现状终会改变。

古典主义时期是从18世纪的最后25年和19世纪的最初25年。古典二字的原意是平衡、方整、对称、客观和冷静。古典是一种形式,一种继承的形式。是形式从属于完整的秩序,有理智的人在有秩序的社会中应对一切,古典主义音乐兴盛于维也纳,代表音乐家是海顿、贝多芬、莫扎特和舒伯特,他们创造了新的秩序。尼采把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比作阿波罗神,这代表这是形式美的化身。这一时期欧洲贵族权力是世袭的,具有优雅的格律,有形式和内容的克制,充满尊严与形式感。其次,欧洲的启蒙运动使人们不再盲目地信奉宗教,而人成为了衡量一切的标准。古典封建并不一定一无是处,虽然社会的意识形态不同,但有些形式我们还应继承。

音乐不仅有秩序,还有法律。中国最早的法律意识是在音乐中形成的。不同等级的人欣赏不同的音乐,人权是平等的,不必有物质的奢求和攀比。

理性的德国人创造了秩序,创造了古典主义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是一丝不苟的,非常精致,错落有序,每个音乐都是那样符合节律。这是情感和理智、心灵和思想间的完美平衡。体现了欧洲人普遍的美的追求。他们立足于现实,积极进取,健康向上,乐观而有尊严,从容而又淡定。音乐能规范内心情感,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然而,相比于强化法律这种外部行为,不如规范自我的内心思想,日本讲究秩序,奉公守法。

德国的机械是十分理性的,但我想,我们不妨用一种感性与理性融为一体的态度去审视这种观念,我们在发展民族工业的时候,是否能够用具有美的眼光来创造价值,是否能够在具有需要的功能的同时,又富有生活的美感?

我们欣赏了莫扎特的《第26钢琴协奏曲》,令人震撼的是钢琴手是来自日本的11岁小女孩小林爱实,堪称百年一遇的音乐人才,她对于音乐的理解是如此纯熟,表演专注而一气呵成,仿佛她编织了一个梦,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展示了生命超越精神之自由境界。

在音乐面前,我认为是不分高低贵贱的,每个人都能欣赏不同的音乐,每个人都能编制一个音乐的世界,并在音乐的世界收获属于自己的快乐。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终于,这哀切的歌声缓缓结束在悠扬的交响乐中,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总感觉在那种清脆背后,隐藏了无数血泪,让人只觉凄凉与惆怅。

中国的古典之美难道不让人赞叹吗?无数诗人在诗歌中表现悲欢离合,那一词一句,一言一语,无不包含中国古典之美与东方韵味。

那一抹古典的忧伤到底湿了谁的眼,醉了谁的心,瘦了谁的脸。

5.交响曲奏鸣曲式

——呈示 展开 再现

海顿,交响乐之父,确立了交响曲体裁。在某种程度上,交响曲可以等于交响乐,上节课我们从古典主义出发,探寻了古典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的区别。其中古典有呈示化、因循守旧、坚守传统的特点,而以海顿、贝多芬、莫扎特和舒伯特为代表古典主义音乐则不同,他们建立了欧洲音新的秩序典范,成为音乐世界的楷模。古典主义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形式美,音乐表情丰富,是对乐音美好的编织,音乐立足现实,不再需要任何牵强的文字注解,在古典主义音乐精神背后的意思是精神启蒙。古典主义音乐高雅、优雅、有姿态,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精神世界生活的富足,我们就音乐论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是音乐时代的启蒙。

就体裁而言,交响乐一般分为四个乐章,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每个乐章的曲式结构也可不同,我们能够从交响乐的表达中认识主体的深刻内容以及哲理性的体裁。交响曲奏鸣曲式和故宫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故宫威严,体现着帝王的尊严,层层叠叠,坐落有北京的中轴线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威严与庄重。

席勒,贝多芬《欢乐颂》的词作者,有著名的游戏理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伟人往往具有游戏精神。“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乌蒙磅礴走泥丸”此种气势宏伟,以及在艰苦面前乐观的游戏精神,令人赞叹。正所谓“悲剧见崇高,苦难间真情”,而艺术游戏是高级的游戏。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早期的浪漫主义音乐,我们谈论音乐,就是谈论“这个”,是熟识的陌生人,不可说,不可写。我们对于音乐的解释不过是手段。《命运交响曲》在呈示部前有引子,被称为命运叩门的动机,主体焦虑、七上八下、翻江倒海、有一往无前的凯旋进行曲,之后饱含艰苦卓绝的斗争。

我们欣赏的《G弦上的咏叹调》、《命运交响曲》,让我们感受到虔诚与执著,仿佛翱翔于高山之巅,融入万物之中,和光同尘,声声不息,充满色彩的结构。

指挥一种艺术,能提前发出信号,告诉音乐家音乐的表情以及强弱快慢。指挥家是对音乐最精妙的注解刚柔并进,富有情感的运动。日耳曼人卡拉扬的指挥一丝不苟,每一个动作都很精制细微,像一个国王,令人言听计从,五体投地。另一位伟大的音乐指挥家美国人伯恩斯坦,最能调动每一个人的音乐想象力。伯恩斯坦的学生日本人小泽征尔是音乐的结构大师。音乐是流动的艺术而交响乐队指挥实际上是起精神启蒙的作用,大小、强弱、明暗都必须掌握的十分精确。这样才有方向感。

阿多诺曾启发听音乐的人们有结构地听音乐,一层一层地将音乐形式的面纱揭开,还原音乐最本质的精神。在音乐面前,我们是有自主能力的人,是有思想精神的人,是大写的人。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我们来说,行万里路可能更重要,我们可以揭开自然形式的面纱,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审美自然,这才是精神的启蒙。

在如今的教育体制下,行万里路可能比读万卷书要困难的多,而倘若我们无法真实的前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不妨走遍音乐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带有一种游戏的精神,不彷徨,不迷茫,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自我的实现,自然的绚丽,人性的光辉,而最终,我们会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审美的提升。6.浪漫主义乐派——柴可夫斯基

康德曾说,音乐是感受游戏的形式。音乐的张劲松弛、刚柔并进、起承转合、清浊高下,曲势的或强或弱,无不引发人们的社会化感情。

在交响乐中,我们能感受到努尔哈赤的豪情万丈,能感受到成吉思汗的壮志凌云,能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舍生取义,能感受到血浓于水的亲情,能感受到至死不渝的爱情,能感受到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情怀,能感受到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义气。

步入现代社会,人们对一些事物麻木不仁,忙忙碌碌,直至心灵的死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音乐可以放大我们的生活,这是对与生理情感、历史情感、民族情感等情感的分享。在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崇高光荣使命的情怀,游走于音乐的形式,体悟社会化的表情。

叔本华曾说,音乐是以万物为主题的。世间万物都可以用0和1来表示,同样音乐是由简单的音符构成,却能表现世间万物的音响。而音乐又是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是感性的。在欧洲乃至世界各民族音乐史上都有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分,这两种情感分别是人的自然本性。

课上,我们以俄国浪漫主义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的《忧郁小夜曲》为例,感受了作者在音乐中的顾影自怜与宏大的悲怆。其回旋曲式忧郁主题贯穿始终,而起幻想主题引起人们无尽的思考。又欣赏了贝多芬的《f小调钢琴奏鸣曲“热情”》,这是与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从音乐中感受游戏的形式,感受一泄如注的气势,有精致的装点,又充满了情感的表达。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是描绘乡村生活的音乐,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响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屋檐上冰溜子滴水的声音。

在人类历史上,音乐增进了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音乐不可或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阿多诺对于艺术的定义是“艺术是对被挤掉的幸福的展示。”的确,能够将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浪漫主义是用罗曼语写的传奇故事,引导人们回到古代,传奇故事中,人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常常在现实生活中碰壁,从而寄希望于未来。鲁迅先生是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他用刻薄的语言,表现自己不屈的意志,骨头硬,脊梁直,堪称中国的民族魂。

莎士比亚曾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自有匹夫之勇,又有浪漫主义激情,假想在音乐中实现,体会万般风情,永显青春火焰,永远年轻。浪漫主义情感丰富,感性多于理性,本能超越理智,理想超越现实。浪漫主义时期人们争先效仿各种音乐,文以载道,音乐富有文学性而且浪漫主义旋律如泣如诉,风情万种,争奇斗艳,各有特色。

没有浪漫,何谈青春?革命先驱李大钊曾说:“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这是多么富有浪漫主义的言语!我希望在青春的路上,乘着浪漫的风帆,且歌且行,为工业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制造业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

7.浪漫主义音乐之内容

浪漫主义乐派的音乐大师从题材、结构、音乐形式和曲势等方面的确立使得他们能够随心所欲的表现情感,浪漫主义风情万种,现代社会分工更细,人们经历似乎越来越淡薄,我们可能很难体验那种各抒己见、争奇斗艳、回避现实、梦想遥远的的感情了。

舒伯特认为音乐是以万物为主题的,康德则说;音乐是感受游戏的形式。我们对于形式的玩味,在音乐感受中游走,倘若能对音乐有准确的形式体悟,就能经历不同的人生,放大我们的生活。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揭开了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序幕。浪漫主义者在经历过失败与绝望后,逐渐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和谐与净化,让我们得以优雅的看待生活,复归生命的本色,唤醒内心深处的良知,造就人类灵魂的终极关怀。这首交响曲有田园中具体想象的事物,而且每个乐章都有小标题,首先是乡村时的感受,然后是溪边小景,之后是乡村集会,接着是小雨,最后是雨后彩虹,分别表现了现实的矛盾、内心的情感、现实生活和总结。

黑格尔讲,艺术是理念的感性呈现,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也是否定之否定,肯定之肯定的过程。艺术是除了政治、宗教、法律、科学之外的一种掌握世界的形式。科学也经历了不断否定的过程,因为科学并不是十分完美的,有时也会有瑕疵。曾经很喜欢一句禅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当我们有了万物都是平等的想法,当我们意识到万物和自己的欢乐与痛苦时,我们就会宽容与满足,不会计较小小的利益得失了。中国古人以实践为基础来认识世界。中医首先在人们眼中是一种艺术,一种掌握生命健康的方法。艺术让我们伟大崇高,耳聪目明。

浪漫主义音乐有内容,有潜台词。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就是浪漫主义的典范,其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后来成为该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这部交响曲被公认为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是其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其第一乐章威严有力,排山倒海,饱含压抑的情感,第四乐章富含宗教的色彩,是人声与交响乐合作的典范。

正如阿多诺所说,艺术是对被挤掉的幸福的展示。我们赋予音乐情感,并诉诸于观念。在课上,我们跟随巩老师试唱了《欢乐颂》,感受艺术的升华,是那种上帝之力,而不是西西弗斯推巨石的蛮力。

什么是幸福?幸福随处可见。幸福不是你存了多少钱,而是天天身心自由,不停地干自已喜欢的事。幸福不是吃得好穿得好,而是没病没灾。幸福不是在你成功时喝彩多热烈,而是失意时有个声音对你说:朋友,加油!幸福就是你已经失去的、每当想起就会有一种深深留恋感的过去,就是你满怀希望对未来的憧憬,也是你现在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没有一点波澜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失去以后才知道珍惜的。不过失去以后再想珍惜,为时已晚。所以,珍惜现在,就是在享受幸福

我们坐在教室,听老师带我们在音乐的世界中遨游,不也是一种幸福吗?如果有机会,我真的希望能够将这种幸福在工程上的机械设备展示出来,将这种幸福以美的形式表达,将幸福与美传递给更多人。

8.浪漫主义民族乐派

在浪漫主义情感中游走,我们可以理解人类丰富的表情。浪漫主义使人们能够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这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上课时我们欣赏了老师的作品——《永不褪色的肖邦》,文章以其优美的文字再现来的肖邦的伟大。肖邦是波兰的肖邦,也是世界的肖邦,是浪漫时代的肖邦,也是永恒的肖邦。

仰仗于古典主义音乐大师的代表创作以及音乐形式楷模的影响,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大显身手,延续着华丽的音乐语汇,然而最美的旋律即将穷尽,音乐又该何去何从?有的国家收民族情感的影响,开始用自己本民族的音乐进行创作。18世纪前,意大利和法国的音乐语汇盛行;18世纪后德国音乐创作成了共通的语言。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首先打出俄国民族主义的旗帜,希望与欧洲音乐语汇一争高下。在俄国漫长的冬季与黑暗中,人们除了酗酒,就只能通过文学、幻想、言语、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来打发时间了。俄国山水广袤,风景如画,但一眼望去,又似乎千篇一律,难免会有周而复始之感,这便需要艺术来填补生活的空白。

欧洲一些效果曾经有被欺侮的历史,于是希望自己的原始文化得以传承,已达到心灵寄托的目的,期许回到神话故事中。而另一种表达方式是表现异国风情。北方民族向往南方民族温暖的色彩,西方民族向往东方民族神秘的景象。北方民族向往南方民族的吃苦精明,南方民族向往北方的风花雪月。东西文化相互仰慕,这是富有积极意义的。

吉普赛民族是游牧民族,但是在音乐中,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却表现出了吉普赛民族的坚韧、潇洒、尊严与高傲。

“光晕”一词来源于西方思想家、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本雅明的理论,原指太阳雨后的晕,亦指黑白照片曝光时间长而产生失真,但这种失真并没有让人产生失望,反而让人倍感美好与亲切。美是灯火阑珊处,那种光晕的感觉。光晕具有唯一性,是客观存在的。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认为艺术可以复制、进化和批量生产,但却失去了光晕。光晕还需要主观的想象,很多艺术形式在表达情感的时候都是含蓄蕴藉的,这便需要鉴赏者主观想象。

但凡成名的音乐都是有光晕的,霍尊半遮半掩,曲曲幽幽,都若隐若现。周杰伦的音乐同样有光晕,其音乐很多都是表现灯火阑珊处的朦胧美。《菊花台》用色彩演唱,富有光晕。

一种音乐形式是严肃音乐,就是一丝不苟,心中怀有光晕地演奏的音乐。这种音乐不必在意其外在形式,欣赏时只要注重其表现怀有光晕的内在核心。

中国的音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早期的巫乐,到宗教音乐,再到周公时期的礼乐,到仪式音乐,到雅乐,到雁(宴)乐,到纳入艺术传承的艺乐,最后发展到俗乐。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的文化:蜀道山阙,青霜残雪,太白醉,绣口一吐,盛唐气象远寄明月。千年一晃,浮生若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个文化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可以自由的欣赏世界各地的文化,越来越多国人有机会出国去品味原汁原味的异国风情,但是随之而来的使人们肆意的消费文化,这就难免有些不妥。

中国文化是最有光晕的,我们在欣赏文化的同时,还要有一颗敬畏之心,理应成为优秀文化的鉴赏者和传承者。

9.印象主义音乐

——德彪西&穆索尔斯基

现代人们缺乏美感与神秘感,所有的一切都希望用科学来解释,用数字来表明,这样似乎有些缺乏活力与美感。而古人是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来注解社会的:世界是由神创造的,人可以转世„„这一切都是有灵性的。工业革命以后人们对于一切都开始以物质的眼光看待,对于生命的理解也是纯物质的,导致人们斤斤计较,精打细算,甚至是人格分裂。而我想,通过音乐等艺术形式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世界上的音乐有专业与非专业之分,有严肃与非严肃之分,有艺术与商业之分,有高贵与俗乐之分。幸福是自由的,游戏是自由的,艺术是高级的音乐,给人带来享受与自我实现。对浪漫主义民族乐派,还有另一种体裁——交响诗。交响诗是有诗意的把音乐表达出来,也将音乐的表现能力提高到文字诗的水平。用音乐来表达思想情怀,把文字提高到音乐的境界。交响诗是一种标题性的体裁,富有叙事性、抒情性和戏剧性,能充分表达人们的情感,是浪漫主义民族乐派的代表。

交响曲分为交响狂想曲、交响幻想曲、交响随想曲、交响音画曲和交响前奏曲。交响曲表达人们对于祖国山川河流的热爱,表达爱国之情,有很强的民族向心力。俄国人穆索尔斯基是新的浪漫主义民族乐派——印象主义的开山鼻祖,同样,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使印象主义与绘画交相辉映。在绘画界,人们同样开始追求印象派,19世纪巴黎的莫奈所作的《日出印象》一反传统,自始至终在户外完成创作,利用各种纯色,线条模糊不定,表现一天中的不同时刻。这一时期,艺术家们开始摒弃浪漫主义宏大的社会性体裁,开始取材于身边不经意的稻草、山水、人物„„追求事物的微妙表达,不在色彩,而在印象,表现事物的光和影,表现事物的光感印象,表现事物的表象。

法国印象主义大师德彪西曾经探索大量和弦,探索新的和声色彩,大量使用色彩性乐器。在《牧神午后前奏曲》中,德彪西就是用各种新奇的艺术手法将牧神的慵懒与想入非非刻画的淋漓尽致。

人们认识世界,需以光线为媒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自然的光线充满着和谐与美丽。画家想象超凡,音乐寓意深厚。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一直很欣赏沈从文的这句话,在我们的生命中,会经历无数事情,但是人死后,什么都带不走,留下的终是一堆记忆与印象。

夜已渐深,灯火渐少,所能倚仗的还是那明亮的月光。心境不同所见景自不同,情可以生景,思想不同所描绘的风物也不同。我们在欣赏印象主义艺术的时候,不妨身临其境,用心去感受艺术家想表达的艺术形式,此情此景,定当还原出艺术家的创作本源,展示生命超越精神之自由境界。

我曾经过很多街道,我可能永远不会再次走进,有些记忆,也会慢慢淡去。唯有乡村的气息已进入我的每一次呼吸,小城的味道会沉在心底。难道这不是一种印象的记忆与再现吗?

10.歌剧序曲

如果说印象主义绘画是通过注重色彩和自然光影的表现视觉之美的,那么印象主义则是通过色彩乐器和音响音乐来表现听觉之美的。在德彪西和拉威尔两位音乐巨人的带领下,印象主义成为人们崇拜的典范。

歌剧序曲是交响诗的变形,是民族乐派的代表,是一种抒情性的标题音乐。歌交响乐最早就是从歌剧序曲中分化出来的,歌剧序曲是最古老原始的交响乐体裁。歌剧序曲兼具收拢心绪和概括剧情的作用,而后形成独立的演奏形式。

歌剧是综合的艺术,是艺术的盛宴。歌剧能在同一时刻将不同的艺术展示出来,让人们欢欣鼓舞,感受艺术的奢华,集戏曲、文学、美术舞蹈和诗歌于一体,是兼具多种形式优点的综合的艺术。

歌剧是浪漫的艺术。正如《诗大序》中所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其他艺术表达形式都不足以表达歌剧,因此歌剧是艺术的盛宴,是复杂而又高级的。

歌剧是情感的艺术,能够激发人们的各种情感:爱恨情仇、悲痛欢乐„„例如在法国作家梅里美创作的《卡门》中所表现的能歌善舞、容貌妖艳而又情感复杂的吉普赛少女卡门正是歌剧的典型代表。歌剧能通过人物情感的表现而表达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重要的文化内容。

歌剧是表情的艺术。情感和情绪有细微的差别,情感是有社会化的,而情绪是生理的。正如邓丽君的作品一样,有突出的感染力,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歌剧概括人类宝贵的情感,富含对人生的注解。

歌剧是真实的艺术。歌剧和交响乐是剧场艺术,剧场艺术是真实的艺术。对于音乐而言,剧场是货真价实的。咏叹调是真实的演唱和演奏。现代科技为音乐插上翅膀,每个人都能够引吭高歌,当随之而来的是真本领逐渐远去。

歌剧是昂贵的艺术。歌剧演员身着最华丽的服饰,歌剧需要最宏伟的剧场、歌剧需要众多的演员„„歌剧处处皆需要大量的金钱来实现表达效果的完美。

歌剧是讲究的艺术。歌剧有复杂的规矩和礼仪,这是一种社交场合,人们身着盛装出席。仪式是精神洗礼的过程,仪式是净化心灵的过程。

歌剧是遗憾的艺术。歌剧演员的形象难免有些不完美,但这似乎并无大碍,我们欣赏的是艺术本身的内在精神,不必过于关注外在的虚无的外壳。

通过歌剧,我联想到了我国的国粹——京剧。如果说西方的歌剧是情感的艺术,那么中国的京剧则是人生的艺术。朝代已远。英雄美人,名臣草寇,精忠报国之士与祸国殃民之君,就靠这大红大白的脸谱,才能从锣鼓声中,拧出一大把戏味。这脸谱的变幻,充满了神奇的色彩。京剧是人生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歌剧境界更高。在京剧中人们互换角色,体味百味人生。倘若我们没有对人生深刻的体悟,又怎能在舞台上挥洒自如?

我不禁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肃然起敬,而面对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文化与传统,我们不仅要欣赏,要保护,更要发扬光大!

11.现代主义音乐

——偶然音乐&具体音乐&原始主义音乐

一般而言,二十世纪以来的音乐被称为现代音乐,但并不是所有二十世纪的音乐都是现代主义音乐。现代主义音乐继承前人音乐的精华,具有特殊的风格和意义。统计音乐、计算机音乐、镶嵌音乐、偶然音乐、具体音乐、原始主义音乐和表现主义音乐等都是现代主义音乐的典型代表。

二十世纪,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弗洛伊德的理性精神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叔本华对文明下了这样的定义:“文明是世界上极少数懂得如何操纵别人行为的人所创造的一种工具。”这种富有哲理的定义可能呢让我们一时难以接受,但是经过认真思考,似乎很有道理。倘若我们没有文明,没有这种所谓的“少数人创造的工具”,可能我们如今还生活在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

弗洛伊德曾说:“艺术是本能的花朵”,“艺术是对本能装点美化后的外表形式”。艺术家们善于观察自我与他人的本能,并将这种本能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文明是把兽性(动物性)羽化成仙,进行装点美化,这就是人们对于美的本能。自从西方理性的坍塌,弗洛伊德开始探索人们内心的世界,从理性出发,揭示人们的本能。

我们的本能真实艺术创作的源泉,我们对于自身状态的态度,是由我们的心态决定的。

感性是支配人的行为的源动力,应按照每的法则构建世界,曾经人们将感性与理性分离开来,单独崇拜其一,然而事实上我们应该兼顾理性与感性,这才是我们对待艺术,对待审美的正确态度。

弗洛伊德认为“我”是本能欲望的我,动物性的我,现实生活中的我,理性的我和审美理想的我的总和。进入法治社会,我们内心的一些欲望被关到笼子里了,然而我们还可以通过艺术来宣泄。

在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中,开端孤寂冷漠的音调,完全没有人的情感,没有社会化的表现,之后又通过对于不和谐音响的使用,表达了原始人类内在力量的波动,与人们之间的冲突。甚至在《春之祭》首次表演的时候,就引起了人们的骚乱,认为这是对于人性的亵渎,随后,人们渐渐理解了这部作品的意图,并将其视为二十世纪的典范之作。

我曾经思考过工业的发展,正是人们对于自我欲望的需求,人类本能的需要,才促进了机械的进步。身处原始社会,人们自然会去思考利用一些工具来改变现有的生活,正是人们这种本能的欲望使人们的工业得以发展。的确,人的本能欲望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正如工业革命所制造的器械也并不都是毫无害处的,有些在满足人们自我私利的同时,也在破坏自然,改变甚至是在毁灭我们的家园。

我希望有一天,通过我们的努力,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然之美,我们的机械不再被认为是毁灭自然的工具,而是美化自然的画笔,让世界因为我们的机械增添绿色,复归自然的和谐与美好!12.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特征与迈克尔·杰克逊布兰诗歌

人们欣赏过了现代主义音乐,开始不用纯理性或纯感性的眼光来审视一切,逐渐的将理性与感性圆融为一,按照为的原则来构建社会。

中国传统音乐审美具有中和之美的特征,是一种礼重于情,善重于美,道重于欲,古重于今,讲求善良敦厚,中正和平,怒而不怨,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重虚,重心,重意境的审美特征。

谭盾的《地图》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音乐引领我们进入少数民族的情感在之中,走进少数民族的心灵中,使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地图》是中西合璧的,是古代与今天、科技与原始传统的对话。

中国传统音乐是56个民族的音乐,有着共同的感染力。是民族音乐,人文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市井音乐和民族音乐的总和。中国传统音乐不像西方音乐那样讲究结构,可以进行曲势的分析,而是具有散体性,形式自由,音乐节奏非均分律动,自斟自饮,自娱自乐,孤芳自赏。即使表演者,也是欣赏者。中国传统音乐将城市文明同自然文明相融合,讲究旋律,是弧线状,带腔音,亦有弦外之音。

“留白”,指书画创作中,有意留下的相应空白。而现今,有意识的“留白”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我国和西方当代绘画与音乐中。古人云:“留白天地宽”,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在音乐创作中不妨有些留白,可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使用得当,能够给欣赏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使音乐富有光晕。

一直向往走进青的山,碧的水,体悟山水的绚丽多姿,领略草木的兴衰荣枯,倾听黄天厚土之声,探寻宇宙自然的妙趣。走进了山水,也就走出了喧嚣,给身心以清凉,给精神以沉淀,给灵魂以升华。在一片宁静中,我们表现纯净的表情,摒弃物质,回归到乡村田园。

迈克尔·杰克逊的布兰诗歌是准交响,更是人生的交响。迈克尔·杰克逊可以说是流行音乐教皇,这种地位无人匹敌,他的每一次呐喊,每一次演出,都倾尽全力,所演奏的音乐是专业的,任何人都难以模仿。其音乐珠联璧合,有着一种至尊的神圣感,如果说西方交响乐深刻的,那么中国交响乐是深邃的。西方音乐强调灵魂与信仰,中国交响乐则关注生活之乐。

德国的机械十分精密,这可能与日耳曼民族的灵魂与信仰有关,而中国的机械精密程度没有那么高,但是让人感觉十分实用,给人以深邃之感,可能这与音乐的哲学相通,不必追求细微之处,关注机械的生活之美,岂不美哉?

课程总结

音乐揭示人类本质精神,展示生命超越精神之自由境界,能够唤醒民族自我和个体自我的,是精神的完善与觉醒,在现代物质文明对人类造挤压的今天,音乐更有一种和谐心灵的效果,音乐让我们以一种优雅的态度对待生活,复归生命的原色与活力,唤醒内心深处的道德与良知,从而造就人类灵魂的终极关怀。

音乐与科学、宗教、法律、哲学、美术、戏剧、诗歌、舞蹈等都有很强的联系。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我们不一定要听懂音乐每一个乐节所代表的明确含义,况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人对相同事物的感受也不同,只要能在音乐中收获快乐,收获愉悦,这就足够了,正所谓“音乐何须懂”。在音乐面前,我认为是不分高低贵贱的,每个人都能欣赏不同的音乐,每个人都能编制一个音乐的世界,并在音乐的世界收获属于自己的快乐。我们赋予音乐情感,并诉诸于观念。音乐点亮我们的大脑,音乐点亮我们的人生。

在人类历史上,音乐增进了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音乐不可或缺。我们听了这么多西方经典的交响乐,也听了中华民族交响乐,可以说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而中国的艺术不仅仅有交响乐,如果说西方的歌剧是情感的艺术,那么中国的京剧则是人生的艺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最有光晕的,我们在欣赏文化的同时,还要有一颗敬畏之心,理应成为优秀文化的鉴赏者和传承者。

在很多人看来,机械是规律的、定式的,似乎没有美的因素,但是我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在设计一个零件的时候,不妨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赋予其美的内涵,这可能是更能引发人们对于艺术与文化的人文精神的思考。德国的机械是十分理性的,但我想,我们不妨用一种感性与理性融为一体的态度去审视这种观念,我们在发展民族工业的时候,是否能够用具有美的眼光来创造价值,是否能够在具有需要的功能的同时,又富有生活的美感?

我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机械不再被认为是毁灭自然的工具,而是美化自然的画笔,让世界因为我们的机械增添绿色,复归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上一篇:小学生思想教育教案下一篇:西湖骑行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