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读后感(精选10篇)
1.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读后感 篇一
《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读书报告
十八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的世界范围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初步形成,世界逐渐连为一体。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国被迫迈上了近代化的道路,而这一变革的发展也必然带来历史发展的剧痛,不仅是对中国本身,对欧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在1853年发表的《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一文中就用黑格尔的“两极相联定律”来将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巧妙的有逻辑性的联系起来,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马克思当时的写作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给中国带来的不仅是《南京条约》的割地赔款,还有资本主义世界对半封建社会半封建的社会制度的致命冲击。在社会制度方面,大清王朝二百多年的寿命将尽,这或许是中国亘古不可改变的历史循环规律,而在华夏走过了漫长的古代之后,终于在清朝迎来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变异,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而就经济来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鸦片战争的推动,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成为原料输出地和世界最大的市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濒临破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政治上,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等级差异不断分化,阶级斗争的趋势开始不断加强;文化上,魏源翻译了赫胥黎著作在中国发表为《海国图志》,“经世致用”的思想开启了学习西方的大门,此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相继发起了戊戌变法等运动,掀起了爱国运动的思潮;外交上,中国“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被强制打破,《南京条约》等丧权辱国的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也丧失了大部分关税自主权,通商变得更加开放。让我们再来看一看欧洲这一阶段的情况。欧洲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阶级矛盾日益显现,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凸显工人阶级不满的呼声日益增加,被称为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也均在此时爆发;而同时美国的独立、法国的政变、欧洲各国的混战、“神圣同盟”的名存实亡,酝酿着民族起义的爆发。终于,1848年欧洲爆发大革命,民族主义浪潮逐渐在欧洲大陆上蔓延,对封建专制和资本残酷剥削的反对声音迅速在意大利、法国、德意志、奥地利、沙俄等整个欧洲大陆上响起,但是在封建君主的大力镇压和各国混战的压迫下,革命军队均以失败告终。
在正式解读思想之前,先介绍一下1853年6月左右马克思的状况。1848年2月,席卷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同盟投入革命洪流。3月初,马克思被比利时政府驱逐出布鲁塞尔到达巴黎。1850年,马克思写作《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1851年底至1852年春,写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总绍了欧洲、特别是法国1848年革命的经验。据此可知,马克思参与了欧洲革命的亲身实践,而实践是真知的来源。
接下来,让我们逐一解读马克思的思想。
首先,有一点必须明确指出,马克思所指的中国革命正是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原因有三:一,“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十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夕,全国各地连续爆发多次农民起义,较大型的近有捻军起义,远有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而期间小型的农民起义可谓从未间断,最终1846—1850年两广自然灾害终于成为农民阶级不满集中爆发的导火线;二,“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可以知道,太平天国的思想基础是拜上帝教,而太平天国运动不论是对腐朽的清王朝,还是对侵略的西方资本主义,都产生了强大的打击;三,强调是“革命”,是自下而上的暴力运动,而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发起的起义。综上,可以确定马克思文中所提及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马克思由此看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是不断的量变积累起来导致的质变,并对社会的多方面都产生了影响。而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中国近十年来起义不断,农民阶级与统治者的矛盾尖锐,而这两者互相影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农民生活无以为继,生存受到威胁,不得不反抗。而通过十余年的积累,这场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大有将清政府推翻之群众力量基础。接着,马克思以哲学的眼光运用了两极相联规律,论及到欧洲势必会爆发又一次革命,而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的问题、激化的矛盾将以中国革命为导火线而最终爆发。
接下来,马克思开始由经济角度切入,列举了从1833年到1853年中英贸易的数据,证明了中国与欧洲各国尤其是英国的紧密联系。而随着中英贸易的不断加深,资本的逐渐扩张,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学习到的辩证主义以及他《资本论》中的经济学理论。下面让我来引述一下他列举的一些论点和论据。
一,货币方面。马克思阐述了在当时,黄金价格上涨,白银流失,而贸易是循环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英国没有足够的货币对茶叶丝绸等进行采购,导致货物的损失和涨价,棉纺织品市场也因此缩小。
二,西欧农业歉收引发的生活必需品的涨价。马克思通过《经济学家》杂志的调查报道,预言“茶叶这样一种必需品涨价和中国这样一个重要市场缩小的时候,将正好是西欧发生歉收因而肉类、谷物及其它一切农产品涨价的时候”,这样必会导致群众对工业品需求的减少。
三,中国市场紧缩。他描述道:中国就犹如是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在被欧洲列强轰开大门后,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开始解体,中国的财政、社会风尚、工业和政治结构的都受到了破坏性的打击。由此带来一个重大的问题,民不聊生,人民购买力下降。而中国的农民起义掀起了巨大的反外浪潮,太平天国运动正轰轰烈烈地进行,许多人据买洋货,砸洋店,在革命爆发的地区,贸易几乎瘫痪。而欧洲各国彼此间的纷争剧烈,对华贸易严重受限。
四,中国本国意欲种植罂粟和炼制鸦片,如此一来印度的主要贸易来源将受到致命的打击,使普遍的金融危机尖锐化和长期化。
从以上论点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都是非常客观的从经济资本的角度来剖析世界的局势,不过从以上我们不免看出,在马克思看来,决定人类社会发展轨迹的不是什么才华横溢的帝王将相,而是看得见的资本与看不见的市场。
马克思接着又从欧洲本身的情况开始论证。欧洲1789年和1848年的革命都是由经济危机引起的,马克思论述道:“只要有一丝一毫的繁荣气息,国君们的狂怒和人民的愤恨同样都会缓和下来。战争也好,革命也好,如果不是来自工商业普遍危机,都不大可能造成全欧洲的纷争。”随后他又尖锐地指出欧洲各国所隐含的巨大危机:
“英国工厂空前扩充,而官方政党都已完全衰朽瓦解;法国的全部国家机器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从事诈骗活动和证券交易的商行;奥地利则处于破产前夕;到处都积怨累累,行将引起人民的报复;反动的列强本身利益互相冲突;俄国再一次向全世界显示出它的侵略野心——在这样的时候,上述危机所必将造成的政治后果是无庸赘述的。”
也就是说,欧洲的革命的内部矛盾己经逐渐酝酿,就只差一根导火线。而中国的这次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必将成为欧洲革命的导火线。
马克思从以上经济方面论述了欧洲发生重大变革的必然性,他每一个论点都有强有力的论据作为支撑,而他列举的众多数据和引用的权威刊物的报道都极大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而且这是多角度的综合性论证。不过,虽然马克思说得有理有据,但为何世界却没完全按他的预言发展或许是因为他忽略了经济背后的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不论是民族,还是社会,都不能用单纯的经济数字勾勒。
首先,我们应该看出,马克思论证的核心规律是两极相联规律,他用其前瞻性的广阔的视野看到了近代社会的世界一体化进程。在他看来,虽然中英相隔甚远,但其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双方某一方面的小小改变必将导致另一方的重大变革。然而,对于他来说,他最大的败笔就是没有认清中国内部社会和对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
马克思说了一句很有趣的话:“当西方列强用英法美等国的军舰把“秩序”送到上海、南京和运河口的时候,中国却把**送往西方世界。”确实,西方列强于清政府忙于平定内乱之际,趁火打劫,于1956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他们用暴力的方式,再次大开中国大门,并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来维护所谓的贸易 “秩序”。同时,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相互勾结,将开始腐败的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下去。我想马克思最大的失误就在于,如此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居然这么快就被镇压了。马克思过高的估计了中国农民起义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推翻那个腐败的满清朝廷.没有想到它自己先腐败了。他没有看清此次农民起义真正的性质,那只是一群农民的绝地反击,一旦这些农民获得了土地,获得了金钱,他们就满足、奢靡了,反而会造成内部争权夺利,最后土崩瓦解。马克思在文中说道“在现在这个时候,西方各国政府进行干涉只能使革命更加暴烈,并拖长商业的停滞。” 然而,事实是,西方的干预使革命很快就被镇压,而且使中国进一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国家,他们也在对华贸易中获得了更多的权利和利益。他们通过对清政府的威胁获得了大量的赔款,从而解决其本国的财政问题,又通过帮助清政府镇压革命,使其贸易能更深入中国,而且各种不平等条约降低了列强贸易的成本,从而实现了把本国的危机转移到中国来。也就是说,中国的这次农民起义,不仅没有引起欧洲的革命,反而加快了欧洲的资本累积,促进了欧洲的工业化,从而使欧洲下一步实现民主的和平过渡成为可能。我想这是大大出乎马克思所预料的。
综上所述,我觉得马克思有几个观点是值得肯定的,其一,重大的革命都是由经济危机引起的,只有当经济危机爆发,各方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时,人民才会选择采取行动,在欧洲,他们选择对外侵略,在中国,只是愚昧的农民起义。其二,中国这个原料生产地和市场对欧洲有巨大的影响,中国地大物博,虽然人均少,但总量却很多,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等,都是欧洲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另一方面,中国人口众多,绝对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尚未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其三,众多偶然叠合在一起必会使某一问题激化而爆发,欧洲的物价上涨,贸易顺差,加速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列强的侵略,自然灾害,造成了天平天国运动。
另一方面,马克思有几个观点是值得质疑的。其一,世界发展改革的方法不是只有革命,欧洲民主制度的建立告诉我们,只要有一定的基础,改革是人民更愿意采取的和平演变方式。其二,中国的国情与欧洲大有不同,若类似太平天国这样大规模的运动发生在欧洲的工人阶级或农民阶级身上,很有可能是会取得成功的,至少会持续很长的时间,从而出现像马克思所说的中欧贸易的瘫痪而带来重大经济危机。然而,中国固有的愚民政策所带来的中国农民的的保守思想根深蒂固,而清政府的妥协软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列强对中国侵略的需要,使得欧洲的经济危机迅速地转移到了中国。另一方面,美国独立后的迅猛发展也是出乎马克思意料的,而它也为英国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缓解了危机。
综上所述,从这篇文章中,了解到马克思全球化的视野以及对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清晰的认识,但毕竟马克思不是中国人,所以其对中国的解读很有缺陷,但是其对欧洲各国的剖析确实是非常到位的。马克思试着从中国的角度对欧洲的发展提出些许建议,而我们为何不试着从欧洲的角度对中国的发展提出建议呢。应该说,如果当时有人能深刻的认识欧洲的发展历程和规律,中国的近代化就不会那么坎坷了,如今,中国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马克思在文中所提到的,清朝制度的腐朽性导致鸦片轻易就侵蚀了整个政府,权钱交易以及利益相关的裙带关系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官员的目光的狭隘性以及思想上的愚昧使得他们日益沦落为鸦片的奴隶,也逐步丧失了他们自己的统治权。而如今中国这种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依然大行其道,仍未有根本的解决办法。这也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历史的发展既有一定的必然性,又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说,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的话,那么中华民族的觉醒也是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近代以来,从洋务运动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找寻一条更适合中国的道路,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是如此。在这新的时代,我们应该充分活用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并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元素。就像读马克思的这篇《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一样,我们始终要怀着一种批判的心态,还要尝试从新的角度解读发展他的理论。
总而言之,批判地看问题,并遵循客观规律,再加以拓展分析,或许是解决和分析问题的最好方法。
2.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读后感 篇二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是毛泽东在抗战时期所著,对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对象、任务、动力及性质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文章的第一章主要是对中国近百年的社会性质和矛盾做了详细的分析,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近代的国情,并且是我对近代史的了解更加深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19世纪资本主义侵入中国,使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解体,中国由一个封建社会逐步变化成半殖民半封建化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毛泽东明白,于是他耗费篇章去推导论证,去让人们认清当时的中国社会性质和国情,他知道,认清中国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
文章的第二章共有七个小节,在第二节中,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实力强大的帝国与封建主义,并且还有令人憎恶的勾结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与人民为敌的资产阶级反动派。在第三节中毛泽东明确表示中国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并且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土的入侵是当前民族革命的主要任务。并特别指出,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是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统一的。尔后,毛泽东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也深刻的指出中国革命的动力、性质、前途与中国革命的两重任务和中国共产党。
3.伟大的中国革命读后感 篇三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长期灾难、斗争和再生的记述,美国学者费正清先生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生前一直第一文库网领导着美国的中国问题学术研究,曾经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有关中国历史方面的学术著作。历史首先是一个相互渗透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上一阶段的延续,而决不会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费正清先生正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入手去溯本求源,以求深入了解中国革命进程中的种种内外因素。费先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专制历史非常悠久,专制意识根深蒂固,专制文化相当发达的封建国家,它既有着长期“天朝上国”雄视四夷的文化优越感,又有一整套错综复杂,而且自行运作的宗法制官僚的惰性体系,这种文化体现为一种内敛式的“内在爆炸”,“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它不愿意改变它的社会价值观,文化和体制”,也正是这样一种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制约了中国现代化的实现。
所以中国革命注定了不会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只能是一个传统文化分崩离析,西方先进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逐渐渗透的渐变过程。第一部分为“晚期的帝国:成长和蜕变(18-1895年)”,这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萌芽和发展时期。《伟大的中国革命》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为“晚清帝国秩序的变革(1895年-19)”,“中华民国时期(19-1949年)”。前者叙述了甲午战争之后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满清帝国的最终灭亡,以及中国现代革命的发端;后者对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与中国革命的进程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与剖析。中国现代革命的发端有着两个平行的过程,即政治上的军阀混战,国共之争,与文化上的以“五四”为标志的启蒙运动。《伟大的中国革命》最后一部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985年)”,费正清先生对中国当代的这一段历史进行了审慎的清理和颇具私人意味的解读。费正清先生对中国目前的现状是理解的,对中国的将来则是乐观的,“中国人口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多,通过一个中央权威保持统一,仍然是必要的;管理这么多的人民只能依靠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信仰制度,政府机构必须由受过训练的精英组成,地方当局在农村代表着国家。”费正清先生欣喜地看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所取得的各项令人瞩目的成就,正在把这个古老的国家导向一个自由的国度,这正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时代趋势。正如费正清先生所说的那样:“任何一种新的中国的世界观,必然是一种适用于全人类的世界观,而不是地区性的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
历史的作用也是这样,中国革命的历史也决不仅仅属于中国,而是世界文明史的一面镜子,是全人类的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费正清先生的作品从一个新的角度为我们印证了传统中国的一句老话:史者,宇宙公器帝制时代的机构,可能以新的名目重新出现。例如古代互相监督的保甲制度,今天就会变成街道办事处,或者加世纪以前的下级士绅后来变成了民国时代的土豪劣绅,以及成为继他们之后而出现的党员干部和今天的农村党委书记。一个认真的学者会在这种比较中找出毛病来,所以我们还需要一些不需负责任的劲头。为什么不呢?每一代人都学会了他们要扮演的最后角色,无非是当下一代人进门前用脚殊踏一下的垫子;这是值得也是应尽的一种义务。任何国家的历史都是民族主义的─ 就是说,它总是要把在这个国家的外国人的活动过滤出去。不错,中国的历史首先是汉族人民创造的。也!
4.《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读后感 篇四
贫穷,落后一直是近代史西方文明对于中国的评价,但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出现了“中国奇迹”,中国创造了比她过去5000年所有朝代所创造的总和还要多的生产力,从一个极度贫穷的、人均收入仅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平原平均三分之一的农业国转变为世界上最大和最具活力的制造业强国。中国实际GDP自1978年以来30倍的惊人扩张令世界为之惊叹。而我,也正是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中国,仅仅通过35年的变革,就从一个农业大国变成世界头号工业国和制造业中心,要知道,很多先进的“资本”社会、经济和地缘政治条件良好的小国都一直无法做到这一点,而怀抱13亿人口的中国,却能够走出马尔萨斯陷阱,以独具一格的社会主义将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屹立于世界之林。“是什么东西,能够再一个穷国引爆工业革命,使经济腾飞?可惜工业化的秘诀,至今无人知晓——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没说清楚,新古典增长理论也没道明白,而今天占统治地位的制度经济学更是误读历史,因果颠倒。难怪,工业化的浪潮,尽管在无数落后国家不断掀起,但除少数波峰能翻越贫穷的鸿沟,幸运到达高收入的彼岸,多数是无声退去,留下一片狼藉。”
以上是《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书中的一段原文,这段话不断的推动着我,让我想去了解中国经济腾飞背后的故事,于是,我买下了它。
本书的作者清华大学CCB讲席教授文一认为,中国进行了三次失败的工业化,而第四次也就是1978年12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才真正引爆了工业革命。中国的工业化起源于1860年,也就是在1860年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输给了英国之后。也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利,让清政府真正意义上认清楚了自己,并发愤图强,进行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现代化项目,以便改造当时非常落后的农业自然经济。于是,中国第一支现代化海军和初步工业体系建立起来,“洋务运动”正式吹响号角。并且,比日本的“明治维新”早了整整八年,然而50年后,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政府债台高筑,国家风雨飘摇,社稷民不聊生,愿景中的工业化强国无影无踪。反观日本,晚了近十年的明治维新运动却使日本成功实现了工业化。并以此在1984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甚至以战争横财再次推动国内工业化进程,在1931年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为什么比日本早了10年的工业革命失败,高中历史课本告诉我们是清政府的昏庸腐败,是封建主义的落后无能。确实如此,而当时的青年领袖们也看到了风雨中飘摇的中国是不能通过封建帝制继续走下去的。所以当时的“新青年”带领社会各阶层发动了“辛亥革命”,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榨取性”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制政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按照西方体制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
现如今,有时候会听到一些青年抱怨如今的社会有许多问题,如果按照资本主义发展可能会走的更好,而西方国家也老是拿民主与人权来对中国进行批判。显然这是错误的。对于中国来说,共产主义就是最好的选择,辛亥革命已经给了我们答案。辛亥革命后,新政府希望通过模仿美国政治制度(包括民主制度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使中国工业化。当时在中国流行的口号是:“只有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可以救中国”。由知识精英组成的革命者认为,清政府没能将中国工业化以及中国全方位的落后,都是由于缺乏民主、包容性和多元化政治体制(这正是当代制度经济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当时社会民主深入人心,甚至比西方社会民主的要更为透彻,但是40年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仍然是地球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照搬欧美的资本主义工业化一朝倾覆。证明了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于是,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大众在推翻国民党政权后,立刻投身于新的工业化浪潮中,并且依照苏联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模式,通过五年计划整合社会资源,并初见成效,但最终,第三次工业化尝试仍然以失败告终,30年的努力,中国的经济仍然处于“崩溃的边缘”,四个现代化遥遥无期,正如我第一段所写,在1978年,中国人均收入仅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平原平均三分之一。
依照前三次工业革命经验,既不能走封建主义,又不能走资本主义,甚至连老大哥苏联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也行不通,那为什么中国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成功了了?从书中的理论中跳出来,我认为首先是政权没有颠覆,之前的工业革命失败后必定变换了统治者,之前的工作被完全否定,一切从零开始。书中又讲到之前的社会格局要么是延续千年的封建主义,要么是照搬照抄的资本主义与中央计划经济,第四次中国工业化与之后的俄罗斯不同,这次改革完全没有接受任何西方经济理论和政府的的建议,而是按照中国国情采取了一系列务实甚至谦卑的探索与实验由邓小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下走出的独属于中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很好的利用之前已经建立起来的工业化探索,比如说,计划经济时期的三十年间,中国初步建立了一整套相对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包括国防工业体系,虽然这一体系非常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并完全靠老百姓勒紧裤腰带支撑。其次大跃进时期也并非毫无作用,09年中国共有87085座水坝,其中99%(86258座)都是78年之前修建的。使得邓小习近平总书记时期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经济大受其益。
5.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读后感 篇五
也许是我阅读的书籍不多,又或者研究和撰写此方面的书籍不多。总感觉写孙中山早期活动的书籍较少,大多数是写1905年同盟会成立之后的事迹。史扶邻教授的《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多少弥补了我这方面的空白。
这本自出版就被大多数中外学者赞誉有加的著作,对我的影响还是不少。除了基本的史实了解、历史知识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都说“读史使人明智”,读完一本书,能使人思考和启发,那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此书令我有两点收获:第一,要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观看问题,孙中山是一个人,而不是神;第二,不能持政治立场和观点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看待历史问题。不少描写孙中山的书籍,对其事迹和贡献一味的歌功颂德,把他对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功劳扩大化。把人“神化”,未免太绝对。这虽不及斯大林时期的个人崇拜严重,但也是不科学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孙中山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孙中山走上革命反抗推翻清政府统治这条“不归路”,是经历了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的。这个过程在很多写孙中山的书籍中都省去或者一笔带过,这就有可能使读者不了解或误认为孙中山先生走上革命道路是比较容易的或者早就计划好的。其实不是,在2000多年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并达到顶峰的清王朝,产生一种新的社会思潮是很冒险,也不容易令老百姓接受的。在孙中山青年留学国外时,看到外国和中国的区别。他虽已经对自己的民族担忧,但选择学医表明他当时也没有明确的想法。“他还不知道怎样使他的职业同他的新的政治觉悟协调起来。在这个过渡阶段,职业上的雄心和政治上的抱负一直变化不定”。(第17页)也许是孙中山知道革命的危险性,也许是他考虑到自己力量的单薄,又或者是对持改良观点的满清贵族存在幻想。“从他的学生时代起,医学和和政治的冲突就开始了,甚至当医学对他已经证明没有多大吸引力的时候,他仍然没有很快决定搞政治这条路。有迹象进一步表明,在下决心从事革命活动之前,孙中山对于同改良主义的权贵结盟一事,曾做了最后的一次尝试。”(第29、30页)这个尝试就是上书李鸿章,但李鸿章拒绝了见面。想想也是,就算李鸿章再赞同改良也好,他始终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孙中山在李鸿章眼里什么都不是。“他始终只是一个农民出身的持有外国学校毕业文凭的人”(第34页)在遭到中国社会的最上层拒绝后,孙中山才转向下层,转向下层,即会党和华侨。由上面种种可看出,孙中山选择革命这条道路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的。
人是社会中的人,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应该把他放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中去。显然,史扶邻教授注重这一点。把人物传记与历史时代、社会环境相结合,写的随时人物传记,读者却能从中看到一个时代。了解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社会各阶层......而这些反过来又是为人物传记的撰写服务。当我们知道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社会各阶层等多方面的情况后,我们就更容易把握人物,更容易理解主人公的选择和行动的原因。对于孙中山先生,亦是如此。在《孙中山和中国革命的起源》一书中,史扶邻先生用两个章节(第九章《学生和流亡知识分子》、第十章《民族主义和革命的语言》)来描写当时聚集在东京和上海知识分子的状况及他们思想的变化。而对于孙中山本人的活动,在这两个章节中几乎没提到。但是,这非但不影响读者对孙中山的认识,反而能使读者更客观地看待和评价孙中山。在广大的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中看待孙中山,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也遭遇苦难,四处碰壁。在伦敦被困大使馆,差点被押回国(第五章《伦敦蒙难》)“他从未筹集到足够他的军事冒险实际所需的经费”(第88页)经费问题一直是困扰着革命党人的大问题。“在从旧金山到纽约的旅途中,孙中山经常停下来,他走了许多地方,但皈依者却寥寥无几”(第90页)从这些事例中,我们看出孙中山并不是神,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帮助和参与,革命最后未必能成功。所以人物传记与历史时代、社会环境相结合,我想这应该是一本好的历史书籍应该具备的,也是我们以后写文章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不能持政治立场和观点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这是之前在课堂讨论上学到的,总感觉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很多人评价人和事,都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尤其是评价当下中国和外国的时政问题。史扶邻教授在撰写《孙中山和中国革命的起源》时,显然不是这样。章开沅教授在《孙中山和中国革命的起源》中译本前言
(二)中,有这样一段话:史扶邻是一位严肃的历史学者,他不像有些西方作者囿于传统的“价值观念”,把殖民主义辩护的那一套“西方影响=近代化”的简单模式强加于中国近代历史。他倒是力图从客观存在的历史实际出发,既看到西方文化对中国曾经起过的进步影响,又认真剖析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帝国主义性质。他们有过多地强调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运动中的消极落后因素,而是认真说明这些斗争是殖民主义各种形式压迫所引起的强烈反抗。(前面第11页)作为一个美国人,能够有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以这样的观点看问题,才尽可能客观。我想这不单止对于历史,对于生活亦是如此。
孙中山是一个伟人,但不是神。导言中说:回顾过去,中华民族主义所受的挫折,在他身上得到了其中的体现。每一个与中国的软弱和落后互为表里的人都出卖他:文人学士、官僚、军阀,特备是列强。他的信念、执着、追求、奋斗......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佩和铭记。
6.革命与前行-大国崛起读后感 篇六
观大国崛起之英国
光科1303 王怡然 13272060
如今我们心中的英国,有着伦敦城烟雾缭绕的样子,红的的巴士穿过不再有马车的街道,路边依然驻足着绛红的电话亭与高挑的女子,整点过后钟声响起,拖着行囊的背包客驻足仰望,泰晤士河水缓缓流淌,仿佛不曾停歇的,讲述英国挣扎与辉煌的从前。
片子从16世纪80年代的英西战争讲起,信仰的难以弥合被当做了战争的印信,当时的英国以独到的眼光远瞻了新世界的游戏规则,即有海便称王的潜台词,历史给每个国家的机遇是有限的,所幸伊丽莎白女王没有错过时机,利用地形的优势为英国赢得了开启新纪元的钥匙。内部整顿与对外扩张双管齐下,英国很快在以发展为龙头的世界面前站稳了脚跟。革命带来发展,英国以疾迅的速度发展,统治世界的太阳开始了初步的发光发热。
通过一整个片子的认真观看,我把英国的崛起归咎于科学的进步,制度的先进与经济的霸权地位。
一.
在那个为经验是谈的漫长生产过程中,人们仿佛对这种以先人为课本的生产模式根深蒂固,在守着现有财富的同时,创新仿佛成了谁都不敢去碰的螃蟹。所以,先踏出这道坎的英国人便成了王者。
科学——让英国人重新开眼看世界 剑桥大学的旷世奇才牛顿·艾萨克理所当然的,成了把初生的日不落帝国推向王座的人,一颗苹果的落地,牵扯出一场技术上思想上浩浩荡荡的革命,在那本晦涩难懂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一个王朝悄然改变。
以牛顿的思想为基,当博尔顿与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便开启了通往崛起的大门,就如同博尔顿对国王说的那样,这是力量,以科学的角度审视万物的肌理,以精准的数据与分析睥睨经验之谈。一本英国刊物称,“工程技术的贡献大于战争和外交;它的贡献大于教堂和大学;它的贡献大于抽象的哲学和文学;在改变社会方面,它的贡献大于我们法律所作的贡献……” 就是因为拥有这样雄厚的科学根基,英国人才比其他人更早的睁开了懵懂的眼,带着清晰理智的目光走上大国之路。
二.
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
任何社会进步的表象都会归结于经济的运转畅通与否,民族的和乐社会的安康,都与经济有着直接层面上的关系,而英国便是发挥了那个时候的市场的极致,以小生意来带动大社会,以流水线上的运作来带动国家经济的齿轮。
有那个法国人能想到当与英军作战时会穿着英国作坊出产的棉纺织品?是不是开枪时经济——市场与经济,大社会的小生意 应该去问问清楚以免错伤纺织工人以免供货不足?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后来被瓦特和博尔顿所代表的新兴阶层推崇到了神圣的地位,他们是从亚当·斯密的理论中获得最大利益的人。当他们在西方各国的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时,亚当·斯密的理论开始对这些国家的政策产生深刻的影响,由此形成了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斯密的理论是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以前发表的,它起了一个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世界强国。世界霸权国家,也使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三.
社会的高效生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财富,社会的阶级逐渐分明利益关系变得复杂而不可琢磨,权利的争夺,随着王与国会的矛盾尖锐化变得愈发明显而深刻。
在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阶段王权与国会的权利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上,大英帝国由此走了一段安安稳稳的发展之路,但这种平衡又是脆弱的,历史永远不可能如此平静就如同人类不可能永远无欲无求,路就从查理一世这里岔开了,一个雄心勃勃妄图征服一切的君主,以为自己是神的使者,是上帝的意志,这种绝对的管理与服从自然会招致国会与百姓的抗议,帝王高高在上,以百姓的口粮来四处征战,解散国会一意孤行,种种暴行最终把自己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最终惨死在法治的刀口下。
强权与民主,王与自由,多少年来在日不落的大国之路上更更迭迭,一代又一代的兴亡,政治——强权与民主,王与自由 一场又一场的战争,英国人牺牲了莫大的代价来摸索这种微妙的平衡,并在一次次的检验中建立了后来的君主立宪制。
7.《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 篇七
建筑工程公司党支部 王景彦
1.权力的边界
在书中,托克维尔蕴含着自由主义的权力观念,即“有限权力比无限权力更有效”。反自由主义者跟随着梅斯特尔抱怨自由主义不加鉴别地“对权威的憎恨”是现代最主要的、也是最可悲的特性之一。在施密特那里,自由主义作为现代反权力思潮的完美表述,只不过是“削弱国家的一套高明的方法”。法国大革命似乎印证了这样的批评。
然而,在托克维尔看来,正是王权政府肆意扩张的政治权力、经济权力从而带来了权力的危机。从洛克、休谟到康德,自由主义者并不反对权力自身,而是反对非法的、无限制和不负责任的权力。权力只有限制在法律的范围内,才能得到更有效的行使,才能更有效的维护权威。
2.自由与平等
托克维尔发现了自由与平等的张力。对于大众而言,他们更容易满足于个体的平等,究竟是在奴役下的人人平等还是个体自由下的人人平等,他们不甚关心。
对于自由的阐述,则更为经典。“人们似乎热爱自由,其实只是痛恨主子。为自由而生的民族,他们所憎恨的是依附性的恶果本身。”
因此,“我也不相信真正的对自由的热爱是由于人们只见到自由带来的物质利益,”“在自由中只欣赏这些好处的人,从未长久保持自由。”“谁在自由中寻求自由本身以外的其他东西,谁就只配受奴役。”在他看来,真正的热爱自由应当“依恋的是自由的诱惑力、自由本身的魅力,与自由的物质利益无关;这就是在上帝和法律的唯一统治下,能无拘无束地言论、行动、呼吸的快乐。”
3.文学与政治
托克维尔将大革命的爆发于文学指导政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作家们对于社会的起源、政府的本质和人类的原始权利的思考控制了舆论的导向,政治生活被强烈地推入文学之中。伟大人民的政治教育交到了作家的手中,从而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灾难。奇怪的是,“我们取自文学的习气,却几乎丧失了对文学的年深日久的爱。”
当然,对于文学与政治、公共生活的关系,在当代社会也需要多一种角度。在工具理性至上的现代性面前,一种如Martha Nussbaum 所提倡的“诗性正义”,更多的情感参与到公共生活的空间中,似乎也有裨益。因此,如何划定文学与政治的边界,思考二者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4.革命的悖论
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苛政感受最轻的地方发生的,在这些制度的桎梏实际上不太重的地方,它反而显得最难以忍受。“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8.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读后感 篇八
【复习课题】
1、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复习重点】
1、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近代中国求民主、反侵略的斗争史实 【课时安排】1课时 【重点梳理】
1、列强侵华的背景、条约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史实
3、中共领导民主革命的阶段特征和史实 【易错节点】
1、列强侵华的经济侵略特征与两次工业革命的关系;侵华地区趋势;影响的区别
2、太平天国两部文件的区别与联系
3、辛亥革命对政治、经济、思想、生活方式的影响 【易错典题】
1、关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表述错误的是()A.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无产阶级领导的五四运动中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2、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它产生于农民运动中,却又游离于农民斗争之外,这决定了它不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只不过为19世纪中国的社会思想留下一份珍贵的资料„„”材料中的“它”是指()A.《天朝田亩制度》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孔子改制考》 4.《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A.都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渴望 B.都是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实践的产物 C.都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 D.都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5、“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一材料()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 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 【百炼成钢】
一、填空题
1、近代史上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指的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事实上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会议是 ; 2、20世纪30年代,东北沦陷是在 之后,北平失守是在 之后,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是,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是在 之后,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是在 之后。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指的是 的胜利;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历史结束的标志是 的胜利。
二、判断题
3、《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南京、上海为通商口岸,便利了外国的商品输出。()
4、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罪行累累,罄竹难书。如南京大屠杀,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等等()
5、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坚持就有收获 1 百炼才会成钢
奋力拼搏不余力,莫留遗憾在今生
6、遵义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7、1948年秋开始,中共中央先后发动了平津、辽沈、淮海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的主力。()
三、问答题 8、20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抗争与奋斗。
⑴列强侵华使中国“开始沦为”、“大大加深”、“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条约名称。
⑵写出太平天国先后颁布的两个文件名称,并从内容上指出它们的主要区别。
⑶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写出在这个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为建立共和而斗争的三件史实
⑷国民大革命的旗帜是什么?针对国民大革命,毛泽东提出什么思想主张?
⑸写出受苏俄“城市中心斗争”影响下的两次武装起义名称,毛泽东为挽救中国革命,探索出什么革命道路?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
⑹导致红军转战大江南北的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为纠正错误扭转战局,党中央召开了什么会议?此次会议有何重要意义?
⑺国共合作领导了抗日战争,写出国共双方进行的战役各一个,并指出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⑻1947、1948、1949三个年份是解放战争中的重要记忆点,请分别指出三个年代战场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并写出各自对战争进程的重要影响
⑼完成上述历史研究,你得到哪些认识?
青春在拼搏中闪光 2 生命在奋斗中豪迈
2015年小高考历史冲刺教学案 编辑:陈贵元 审核:韩书荣 编号:15002
四、材料题 9、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成为列强侵略、凌辱的对象。振兴中华、复兴民族成为几代中国人奋斗的目标。一切爱国的、要求祖国独立和民族复兴的人们,都强烈地感到振兴中华的必要性和神圣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振兴中华”这个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响亮口号,是孙中山在檀香山兴中会成立时率先喊出来的。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金冲之《辛亥革命: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
材料二 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使当时而有此政党,则必能抵制袁世凯之阴谋,以取得胜利,而必不致为其所乘。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1924年1月
材料三 国民党人在“七七”以前提出了“复兴民族”的口号,1934年7月蒋介石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发表《抵御外辱与复兴民族》的长篇讲话;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写的《中国之命运》要旨中说:“应知中国之前途光明与黑暗相因而俱在,自剥复之至理与革命之史实以言,中国之复兴,乃为命定之事势。”
——《中国之命运》研究
材料四 194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的《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渡过了许多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材料五近代以来中国面临两项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富裕。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一生为“振兴中华”所作的努力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有哪些重大成果?
(2)根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对比材料三、四指出国共两党在民族复兴问题上的共识和差异。
(4)根据材料五回答,中国近代史上在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关系是什么?
坚持就有收获 3 百炼才会成钢
奋力拼搏不余力,莫留遗憾在今生
10、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年前的辛亥革命,九十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决定中华民族走向和命运的两件大事。„„民贫国弱的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铁肩担道义,继承中山先生革命遗愿,且升华之,殚精竭虑,万死不辞,致力于中华之独立,民族之复兴。历史潮流,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奋进前行。
材料二
图1 中共“一大”会址 图2 井冈山会师 图3 中共七大会场 图4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材料三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毛泽东诗词选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材料一中两件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材料二中图2和图4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对中国革命分别产生了什么重大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写出诗词中反映的历史事件。
⑷如果把上述探究过程作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素材,请你拟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课堂背诵】
【作业布置】
青春在拼搏中闪光 4 生命在奋斗中豪迈
2015年小高考历史冲刺教学案 编辑:陈贵元 审核:韩书荣 编号:15002 冲刺教案02参考答案 【易错典题】
1、B;
2、B;
3、C
4、C
5、C 【百炼成钢】
一、填空题
1、《资政新篇》、五四运动、南昌起义、遵义会议
2、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判断题
3、B
4、B
5、B
6、B
7、B
三、问答题
8、⑴《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⑵《天朝田亩制度》 反映了农民渴望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第一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⑶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⑷ 旗帜:新三民主义
主张: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⑸ 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主张: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理论 ⑹ 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会议:遵义会议
意义: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⑺ 战役:四大会战、百团大战
原因: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
⑻ 1947年,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年,三大战役,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1949年,渡江战役,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⑼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四、材料题
9、(1)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政治取得初步发展,实现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2)①革命派向反革命势力及帝国主义妥协;②革命派急于求成;③缺乏一个可以联合的、有组织、有纪律的、坚强的革命政党;④国内反革命势力联合并与帝国主义勾结;⑤革命党人当时没有认清袁世凯的反动本质而将政权交给他。(任答4点,给分)(3)共识:赶走日本帝国主义,摆脱外辱,是民族复兴的前提和契机。差异:国民党认为民族复兴是“命定之事势”;共产党认为民族复兴的基础是“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4)两大问题: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没有民族独立作保障,国家富强是无法实现的。
10、(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最终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2)1927年,毛泽东领导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影响: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开始找到一条符合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1949年渡江战役;影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的探索之路。
9.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读后感 篇九
成功举行
国际电力网 2009-5-26 11:29:40
5月21日—22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能源战略转型与绿色革命”电力论坛在河北保定成功举行。国家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各大电力企业和相关新能源企业代表200多人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杂志社承办。
论坛集中研讨了在世界性能源战略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能源战略的调整以及加快新能源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中电联党组成员、秘书长王永干,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张志宏,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保定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谦在分别致辞,中电联副秘书长兼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主任王志轩主持了21日上午的论坛。
王永干在致辞中指出,我国电力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深刻转变,能源战略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新格局调整的关键因素。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加快清洁能源的发展,并首次将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列入国家主要工作内容,可以看出在国家层面上的重大战略转变。国际上,努力改变以透支能源和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共识。美国奥巴马政府能源新政提出在未来三年把风能、太阳能和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能力再提高一倍,确立了以建设智能电网为标志的能源产业政策,这一消耗世界25%能源的超级大国率先提出进行一场新能源革命以节约并合理使用能源,将对世界能源战略转型产生巨大的影响。
王永干强调,我国电力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是使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向多元化并逐步减少化石能源比例的能源结构转变,由粗放型的能源利用方式向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转变,关键是观念的转变。要尽快改变电力工业发展中传统的资源利用方式,调整能源利用比例,加快发展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燃料发电等清洁能源的步伐。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就国内外光伏发电相关技术、政策和法规发表了演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约研究员、科学时报社首席经济学家武建东教授就美国奥巴马能源新政作了评析,并就加快我国能源战略转型和电力工业实现产业升级、建设智能互动电网提出了对策性建议。麦肯锡公司就其提出的“中国绿色革命:实现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选择”分析报告中,采用气候变化减排技术成本曲线方法,对电力等五大产业部门200多种节能减排技术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光伏产业的重大机遇发表了演讲。
在论坛上,保定市高新开发区的专家和光伏产业各大企业代表与专家就太阳能发电及大规模储能和电网接入逆变技术等进展趋势发表演讲,并与电力企业代表进行交流讨论。
10.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读后感 篇十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读后感
这部著作,写作于1936年,是为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而写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一场大争论的结果,表示一个路线反对另一个路线的意见,它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我在阅读完毛泽东的这篇著作后,感觉到这篇文章的很多内容都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内容符合毛泽东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以及独立自主的基本方面。毛泽东在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时提出的战略观、全局观,对积极防御的肯定和对消极防御的否定,防御作战的准备问题,针对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提出的一系列具体方法,还有第一章中提出的研究战争的重要性和方法等等都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指导意义,很多具体方案和作战模式都运用到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日后的战争中,其中包含的思想对现今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1在这部著作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毛泽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篇第一节,毛泽东列出了三种战争:“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革命战争--革命的阶级战争和革命的民族战争,在一般战争的情形和性质之外,有它的特殊的情形和性质;中国革命战争--不论是国内战争或民族战争,是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之内进行的,比较一般的战争,一般的革命战争,又有它的特殊的情形和特殊的性质。”2中国的革命战争是特殊的,虽然适用于某些一般的战争规律,但针对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是特殊的,是不同于任何其他国家的战争和任何其他理由的战争,这就需要具体分析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情况,套用外国一般战争规律军事操典、俄国革命战争规律都是会“打败仗”的。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固然应该尊重过去流血的经验,但是还应该尊重自己流血的经验。”3应当用自己实际 12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三章第一节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一章第一节节选 3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一章第一节/ 3 姓名: 学号:10389xxx 科目:毛泽东思想和中特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得到的经验来指导以后的战争,用自己得到的经验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战争这种具体的情况。
具体分析具体的情况还体现在对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性的探究上。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有对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具体的叙述,这些特点的分析给当时预计的接下来可能将会发生的革命战争指明了道路(虽然很快就发生了西安事变促成抗日的国共合作)。“第一个特点,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而又经过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第二个特点是敌人的强大。”“第三个特点是红军的弱小。”“第四个特点是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4革命。”这些特点,表明红军不能拷贝一般战争和俄国革命以及北伐战争的模式,中国革命战争不论在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是独特的,需要红军用自己的经验来指导接下来的作战。
这种具体对待具体问题的方法,正是我认为毛泽东思想和马列主义的精髓的重要部分,这部著作告诉未来的指挥官们,对待战争、对待战役、对待战斗,都需要具体的分析各种情况,“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 “摸熟了自己的部队(指挥员、战斗员、武器、给养等等及其总体)的脾气,又摸熟了敌人的部队(同样,指挥员、战斗员、武器、给养等等及其总体)的脾气,摸熟了一切和战争有关的其他的条件如政治、经济、地理、气候等等,这样的军人指导战争或作战,就比较地有把握,比较地能打胜仗。”5这些道理,当然也适用于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特别突出的“战略”两字,强调了战略的重要性。全局和局部是相对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全局无法脱离局部而独立。全局由它的所有局部构成,因此,我们在对全局进行谋划时,必须要考虑局部的影响力,尤其是具有决定性的局部,而不应只对脱离局部的部分存在的所谓全局、战略泛泛而谈。“说重要,说有决定意义,不能按照一般的或抽象的情况去规定,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去规定。”“一个原则,就是注意于那些有关全局的重要的关6节。”这些,正是我们处理全局问题,决定对待局部的态度时的重要准则和方法。
毛泽东的这篇著作,除了我上面所述的具体分析具体的问题以及对战略性的 45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三章第二节节选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一章第四节 6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一章第三节/ 3 姓名: 学号:10389xxx 科目:毛泽东思想和中特理论体系概论
考量给我们带来启发和借鉴以外,我认为它的写作方法也有很多优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
这篇著作是是毛泽东1936年12月在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的讲演。在著作中,毛泽东针对很多他提出的理论和方法都列举了许多具体而现实的情况,比如“很明显的,正确地规定战略方向,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转移时反对逃跑主义;反对红军的游击主义,却又承认红军的游击性;„„最后,反对把红军停顿于旧阶段,争取红军发展到新阶段--所有这些原则问题,都要求正确的解决。”7等等,还有毛泽东对党在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曾经履行的错误路线的评论和分析。这些具体的方法和问题给予讲演的听众和文章的读者以直观的了解,用实际的例子将毛泽东的理论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给了他们。这种通过现实实例和实践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方法我想在现在的写作和交流中都是一项传达自我的利器。
在当今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背景下,这篇著作中很多具体的军事思想和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就像著作第一节所说的“战争是发展的”一样,科技带动了军事和战争的变革。虽然著作中的某些部分有强烈的时效性,但是毛泽东的这部著作以及它所奠定的毛泽东思想中的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的很多内容是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的。
【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读后感】推荐阅读:
第二次产业革命与中国11-27
辛亥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0-20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0-24
中国革命胜利原因11-27
读中国革命史有感12-03
《场景革命》读后感12-01
革命故事观后感08-20
静悄悄地革命读后感12-21
观看革命影视个人观后感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