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教学中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的论文(精选16篇)
1.语教学中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篇一
3.1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伴随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来自社会的各类挑战、机会也不断增加,如果一个人没有强而有力的自信心则无法面对生活与工作的各种问题,让自己无法得到理想发展。体操教学活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这样针对不同难度动作和不同学习个体,将复杂动作简单化,由易到难,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机会多了,因而他们几乎都充满着自信心。因此体操教学中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取得成功的条件和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能优美完成高难动作者,会得到他人的赞扬、教师的期望,因而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欲求发展高难动作,在克服一定的困难,完成一定的任务之后,当自己的表演和无人超越最终赢得了他人的赞赏时,学生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而当这种快乐慢慢积累后就会转变成自信心,从而带动自己综合素质及其他方面的一起提升,最后达到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3.2注重对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培养
因为当前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同时因为社会、家庭等不良因素影响,导致很多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缺少互帮互助的意识。体操教学动作的难度性和危险性,在教学中决定教师广泛采用保护与帮助的教学方法,就需要同学间进行传帮带,最终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由于学生各方面原因造成学习技能差异,课上课下要求学生相互指导,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达到共同进步;专门器械练习时,器械傍边必须有保护者才能练习;比赛时,要有场外的指导才能帮助队员看清自己的不足;团体比赛是要大家形成合力,这样才可最大限度提升战斗能力,并得到最后的胜利。所以体操运动的保护、帮助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在未来的社会,是需要有团结、合作的意识的工作人员,不管是何种事业,其成功都无法离开团结、合作。因此培养大学生团结意识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在体操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及不足所在,同时决定运用哪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优势并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的是促进人不断形成自我认识,进行自我优化,同时也可通过体操锻炼让人形成及发展个性和实现人社会化的过程。
3.3优化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
坚强意志品质就是克服困难、并且完成各类实践活动的条件。坚强的意志品质包括了自制力、果敢、独立等。根据意志的特点及学生意志的特点,教师需要在体操教学过程中合理、科学设置一定的困难,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品质进行磨练。同时,还要袦学生当前水平以及发展水平间差异性,以此来引导学生意志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与品质。比如说在目前的高校体操教学当中可试着融入现代舞蹈或是各类器械组合的成套动作,以此来提升教学宾难度。当学生在遇到困难或是受到挫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指导,例如方法的指导、适当降低练习的难度等,并且鼓励学生战胜困难,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此增加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促使其持之以恒,从而磨练其意志。要让学生经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并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之后才能把教学任务完成,进而促进其意志品质的发展。
3.4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如今社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创新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被列为新时代人才所必需的基本能力。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我们国家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体操教师需要依靠体操教学的优势、特点,在体操教学中合理设备激发起学生创造性的情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在体操教学当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独立的创新技术组合,包括表演的形式等,同时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身体条件以及知识储备对所学知识和技术进行再次的思考,分析动作的合理性等。只有这样的慢慢积极,才能有效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结语
学生在体操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吃苦耐劳、交往合作、保护帮助、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社会生活、学习、工作中去,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学业和事业的基础。因此,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以,体操教学工作者必须寻找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它的培养和获得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学实践表明,采取多样化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体操教学中,身心愉悦地接受训练,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可以使学生各项技能得到均衡发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增强其社会竞争力,在社会中处于不败之地。
2.语教学中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篇二
一、学生社会适应的内容分析
1. 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当中, 面对变化多端的自然环境, 每一个个体都必须能承受且适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 才能生存发展, 如果不能适应, 则只能被淘汰。
2. 对人际交往的适应
从一定意义上说, 社会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适应。现代社会是人际交往频繁的社会, 处处需要与他人建立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心理保健的功能, 给人以支持的力量, 同时满足人的归属感、安全感、自尊和自信等多种心理需要。对于正处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来说,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但是学生生活的需要, 也是将来走向社会, 获得事业成功的需要。
3. 对抗挫折能力的适应
高度的社会适应能力还表现为在竞争失败后有一种健康的心态和适时调适自己情绪的能力, 即承受挫折的能力, 对挫折的不良反应, 常常是导致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有了抗挫折能力, 就可以应付各种挫折环境, 及时疏导消极情绪, 减轻和排除精神压力, 防止心理失调。
二、学生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
社会发展与现实生活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 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东西文化的碰撞、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多种价值观的冲突等, 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 使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更多的适应问题。多年来的应试教育, 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主要表现在:意志薄弱, 缺乏挫折承受力, 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差, 依赖性强;不能正确、现实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缺乏合作精神等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与适应障碍, 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 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怖、忧郁、神经衰弱等, 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智能素质、心理健康及人格成长。
三、体育活动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促进
1. 体育运动参与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是学生生活的必需, 不良的人际关系会导致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 参与体育运动能增加人与人接触交往的机会, 缩短互相之间的距离, 进行互相沟通, 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2. 参与体育运动有助于竞争意识的形成
在体育竞赛活动中, 不存在除个人身体、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 学生在体育锻炼时, 每个参加者都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竞争。
3. 体育运动参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参与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乐观精神和自信心, 因为体育运动为承担责任、做出决定、影响他人等领域的重要品质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 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规则, 尊重、服从裁判, 团结合作, 尤其在集体项目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 每一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行为要求, 必须依角色要求行动。
4. 参与体育运动有利于提高社会生活的能力
社会是一个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构成的社交场所, 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不同地充当几种、甚至多种社会角色。而体育运动场合恰好能为学生学会承担社会角色提供优越的环境与适宜的条件。通过体育角色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了社会角色是与学生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的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它是学生对具有特定身份人的行为的期望, 有利于学生懂得“做什么像什么”的社会意义。
四、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措施1.
创造和谐的体育教学氛围, 优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和学生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增进交流, 发展师生之间的友谊,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自由发表意见, 创建民主课堂。与此同时, 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应具有相当的社会知识结构, 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应表现出应有的沉着与冷静。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 必须不断加深自己的理论修养, 努力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 不断改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 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于通过自身的学习, 能更好地掌握学习的规律, 以便结合自身的体验, 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身体练习和健身方法, 从而在体育教学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 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社会上的竞争无处不在, 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追求胜利, 也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和承受失败的精神, 而后者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更具有现实意义。现代物质生活的舒适安逸、家长的过度保护以及学校疏于这方面的教育, 造成了青少年经不起挫折, 吃不了苦。美国心理卫生专家认为:“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 常有不幸的成年。”这就是因为从小对竞争失败的承受力低, 长大后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在体育活动参与过程中, 合作精神也随之渗透在每个角色当中, 在体育活动中扮演好所承担角色的人, 被认为是具有合作意识和能力的人, 而体育活动恰恰能够提供极为丰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角色类型。
3. 改革体育教学模式
(1) 引导教学法。指在体育教学进行过程当中, 教师通过语言说明某练习项目、某练习方法的选用对个体社会性培养的作用、意义, 以及对社会化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价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适时的讲解、评价和总结, 把体育教学中发展人的社会性的“隐性功能”转化为“显性功能”, 将无意识获得的社会知识和社会经验转化为有意识的培养。通过教师的引导, 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学到、掌握到的知识、能力、体验和情感等较好地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2) 议论教学法。指在体育教学进行过程中, 利用适当的场合和时机, 或者专门安排一些较短的时间, 让学生对活动、练习方法的采用, 对自身或别人的练习过程、练习效果以及在游戏活动、教学比赛中出现的一些情况, 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指出自身或别人练习的错误和纠正的方法, 谈谈体育课后的身体或心理感受。议论教学法可以在两人之间进行, 也可以在小组或者在整个班级内进行, 这样既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 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从而发展了学生之间的交往, 调节了课堂气氛, 活跃了学生的情绪。
(3) 角色培养教学法。角色的培养, 指的就是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处位置的职责、义务以及权利的理解。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具有一定情境的体育活动, 使学生总是处于一定角色之中, 也常常随着教学活动形式的改变, 使学生不断处于不同的角色之中, 这就为学生的角色学习提供了众多的机会。教师在教学时, 应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等, 来组织、安排学生在队列、游戏和教学比赛中的位置, 分配不同的任务, 并在开始之前用简单的言语明确学生所处位置的职责, 使学生在教师赋予的权利之下, 通过自己的努力, 完成集体期望的符合特定角色的行为, 加速学生对角色职责、义务的理解, 这一过程对于促进个体社会化,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4) 团体和小组教学法。经常采用团体练习法或小组练习法, 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比较机会、交友机会和表现机会。小组的组合可以是友伴组合, 也可以为随机组合。以友谊作为枢纽的友伴组合, 彼此之间的合作就更为真诚, 更具小组荣誉感, 这样的组合不仅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也有利于巩固学生之间的友谊, 而随机的组合, 可以培养学生学会与各种个性的人交往, 学会如何尊重对方并寻求对方的承认, 学会随着合作伙伴和合作环境的改变而不断调正自己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周登篙等.体育教学人文性的思考.体育科学, 2002 (5) .
[2]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 (3) .
[3]郑姚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3 (4) .
[4]闰克艰, 闰丽杰.体育活动对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5]闻兰, 路锋辉.体育课程中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体育学刊, 2007 (6) .
3.语教学中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篇三
关键词:体育教学;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辨别区分事物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理解能力和独立处理事务等方面的能力。在社会生活中,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我们所说的社会适应并不是随波逐流、随声附和,而是一种坚持正义的社会适应,是既不失做人准则又能在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综合能力。因此,分析研究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体育教学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一)社会适应过程的实质
社会适应过程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社会适应过程实质是一个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一个生物的人成为一个社会的人,他必须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变化,他要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自我观念,协调人际关系;他要学习和体验社会角色,学会承受各种挫折;他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各种冲突,并学会理解和妥协,合作与竞争;他要学习各种规则和价值观,这种不断学习、不断调适的过程就是一个个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个体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
(二)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相比,具有其自身独特的教育属性。体育教学的开展是以身体活动为基础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供了丰富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机会,营造了学生无拘无束的行为表现空间,创设了学生尽情宣泄情感的情境,构建了实时的对学生行为、语言等的评价机制。这些独有的特点,使学校体育不仅有利于调适人的心理,更能影响人的行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对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不仅把“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作为重要目标提出来,而且还专门划分了“社会适应”学习领域,要求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能够“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
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
(一)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
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参加运动竞赛中,学生往往情绪高涨,潜意识和潜在的思想作风很容易完全的表露出来,而在规则、裁判、舆论以及精神文明规范等有效的教育措施下,学生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规范的约束。学生的规范意识会逐渐增强,学生将逐渐学会在规范的约束中进行体育活动,而这种体育教学过程是在极为自然且生动活泼的运动中进行的,因此具有良好的效果。所以,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法纪观念的形成,对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心理承受能力
独生子女在当今大学生中所占比例相当大。由于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多数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存有缺陷。当他们在某一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导致人的性格偏离正轨,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而克服障碍和挫折正是运动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同时体育的实践性、技能性、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特点也决定了体育活动更多的表现为不断遭遇障碍和挫折,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和提高的特色。因此学校体育教学不单纯只是运动技能的传授,对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创新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也同样有重要的意义。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特征就是学生学习的集体性。因此,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团队行为具有其他学科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这种团队精神对于大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通过集体项目的学习和竞赛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体会到团队的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交友、正确地处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感受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团结友爱、关心支持、鼓励帮助、尊重信任和理解体谅,这对培养大学生具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三、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措施与方法
(一)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运动技术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且要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和他们在学习中的表现。学生对体育与健康问题的态度、价值观,对各种规范的理解和认同等,都可能表现在自己的体育行为之中。因此,体育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如体育意识、合作意识和能力、对规则的理解和应用、对公共健康和体育问题的关心等,并结合课程教学有针对性地给以帮助和引导。
(二)注意发挥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作用
人对社会适应的很多方面,主要表现在是否适应身边的集体。如果一人能融入身边的集体,并在其中体现自我价值,那么,他就有了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基础。因此,集体是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纽带,而集体教育也是学生社会化的媒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自制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大小、已经具备的规范意识和评价能力的特点,组织恰当的团队活动,尽可能地通过稳定的或临时性的学习小组、课余体育社团和课余体育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自学自练、自己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和矛盾,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三)引导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教育自己
教师应通过设计有效的与社会规范相联系的教学活动并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保持与社会的良好接触。学生通过参加相关的社会活动加深对体育与健康权利和义务几的理解,明确个人和社会在体育与健康问题上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社会适应方面的具体目标。
(四)建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
心理学研究认为,所有的学习中都包含着不知不觉的、自动的学习方式——内隐学习。通过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并以此为载体可以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隐学习。例如,可以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在学校设置奥运文化展览、体育专题网站等等,为学生创建内隐学习平台。再如,可以指导由学生组织的学校范围内的从小组到班级、年级等不同级别的体育竞赛,给学生提供内隐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因此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一个典型的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在此氛围中,学生在无意识中,可以自动、高效率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四、结论
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体育教育只要按照未来社会对人的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创设一系列良好的教育活动,将有助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社会环境做出积极的适应,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蔡丽萍.体育运动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
[3]霍焰.体育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适应变化的社会[J].中国学校体育,2001,(6).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学校体育发展专项课题(2008TY37)
4.语教学中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篇四
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与异国文化的传输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文化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辨证关系,以高素质的教师为中间媒介,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文化知识的前提下,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同时,要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加强听说读写技能各个环节的训练,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
作 者:王翠萍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市铝厂中学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2008 “”(z1) 分类号:H3 关键词:语言知识 文化知识语言能力 教学环节5.语教学中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篇五
论体育教学中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方向-以艺术体操教学为例
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是导致其就业难、发展难的内在核心因素.高校体育教学以其自身的特点,对于发展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体育教学中培养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五个主要方向:自信心、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意志品质和创新意识,以期高校体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能更清晰地把握教学重点,更优化地设计教学内容,进而更有效地促进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作 者:黄晓晓 吴宾 作者单位:黄晓晓(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艺健教研室)吴宾(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体育 女大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方向 艺术体操6.语教学中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篇六
如皋特殊教育学校 俞爱福 朱爱萍
[内容摘要]听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实质是一个复杂的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经过体验,并且是反复的实践和多次的体验来完成。因此,体验是培养听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培养听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特殊儿童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唤醒体验,激发情感;2.角色体验,提高认识;3.情境体验,培养能力。
[关 键 词] 体验教育 适应能力 听障学生
心理学认为,体验总是与个体的自我意识紧紧相连的。它既是一种实践活动,又是一种心智活动,总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因此,只有以体验为前提,才能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只有经过体验,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听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实质是个内化的过程,这个内化的过程必须经过体验,并且是反复的实践和多次的体验来完成,在完成体验的过程中,听障学生社会适应的情感、意识得到滋养,社会适应素养、能力得到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一、唤醒体验,激发情感
唤醒体验就是使学生的被动体验转化为积极的主动体验,这种唤醒犹如顺藤摸瓜、披沙拣金,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通过点击学生的生活经历来完成。
对听障学生而言,要激发他们的社会适应情感,必须从听障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整合课程资源,创设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呼唤他们自主意识的觉醒。通过引导听障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唤醒自己曾经拥有的感受,体验“自我”,使听障学生的社会适应需要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需要,促使听障学生不断感悟、不断积累,以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
在教学《我爱我家》时,我先让听障学生分组交流,说说自己爱家的故事。我发现学生交流时,大多数同学都是介绍爷爷奶奶如何疼爱自己:为“我”买新 1 衣服,给“我”买玩具,送“我”上学,自己放学回家后也能帮助妈妈做家务:扫地、收拾房间等等。可是,也有同学说爸爸妈妈不关心自己,只关心弟弟妹妹。这时,我并没有急于作出评价,我们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但不是鼓励他们停留在这种体验中,而是要进一步唤醒他们尚处于朦胧状态的更深层次的体验。因此,我把课堂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社会,要求学生大休回家后采访自己的父母;播放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来校资助残疾儿童的图片视频,了解并唤醒自我感觉,从深层面懂得这些事件对家庭、对自己成长的影响,从而更爱自己的父母,更爱自己的家庭,也懂得爱社会。
有一位同学说:“通过采访爸爸妈妈,我知道了我很小的时候,当爸爸妈妈发现我耳聋时万分焦急,为了给我治疗耳病,他们带我东奔西走,跑遍北京、上海的许多大医院,求医问药,花了许多的钱,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还欠了几万元的债。我心里很难过,爸爸妈妈为我吃尽了苦,他们很爱我,我更爱我的爸爸妈妈了。”他表示要体谅父母的艰辛,不吃零食,不乱花钱,更加努力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将来自食其力,报答父母,报答社会。
听障学生这种自身经历的体验一旦唤醒,就会产生个人对自己的活动及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的意识,有了这样的自我意识,才会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思想、愿望、能力、情感是什么,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以及这样做的结果会怎样,培养学生一定的归属感和改善环境的主体意识,从而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随着记忆越来越清晰,体会越来越深刻,情感也越来越丰富,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认识得到巩固,从而逐渐形成自我教育的信念。这是培养听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特殊儿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角色体验,提高认识
角色体验就是让听障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直接感受情境的冲击力,诱发其社会适应的体验。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辐射开去,主动接纳,主动想象,自觉地通过“内省”的道德修养方式,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批评,激发起自我教育的内在因素。
在教学中,我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上学期开始,学校在各班开设了校本课程《文明交通》。在教学《认识交通标志》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快进入角色,唤起他们的情感 2 体验,课堂教学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看图片,通过图像将人们因为无视那些交通标志而丧身的场面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由此产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这些符号有了新的认识。课外活动时,我带同学们到学校的交通安全教育模拟基地演练。开展“我是小交警”主题活动,请来交警叔叔为同学们上课,让听障学生学做小交警,学做文明行路人等等。由于有了课上的情感体验,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角色扮演时,可以看出标志在他们心中是“活”的,这种领悟是情景体验带来的,它让听障学生在模拟的“实践”中记住了,也理解了。听障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和换位思考,回归生活。使教学活动过程由静态的分析别人转变为动态的亲身体验。这种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的情景体验,让听障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提升认知,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激发情感并内化,构建了听障学生良好的行为与习惯,从而使听障学生轻松形成社会适应能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每个听障学生身上存在着很大的自我教育的潜力,只要我们掌握和运用符合听障学生认知规律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就能够培养激发和增强听障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让听障学生从小学会自己教育自己。
三、情境体验,培养能力
情境体验就是让听障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从内心深处参与体验,用心去感知,去积累,去体会,去领悟。
培养听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首当其冲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应通过黑板报、墙报、手抄报、读书角、宣传栏、社会实践等形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学生身处美的环境之中,让规范深入人心,使听障学生学规范,懂规范,用规范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室一角放一个垃圾桶,自己带头将垃圾放进桶内,听障学生自然会将垃圾放到垃圾桶内。在这样的环境中听障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春风化雨般地教育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可仿效的榜样。
为了让听障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我校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活动,促进听障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能力的发展。学校图书室开辟的“第二课堂”就是活动内容之一,同学们的热情很高,3 读书的兴趣非常浓厚。我们因势利导,给他们推荐名人书籍,讲名人故事,进行读书交流,指导他们写心得体会。教育的力量是伟大的,教师一个简单的要求会帮助促进听障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一次征文活动中,七年级的郭敏同学这样写道:
在学校图书室开辟的“第二课堂”读书活动中,我读了不少课外书,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特别喜欢意大利诗人但丁说的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我想,“良好的道德”对我们聋哑人来说,就好像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一样。它能够令我们的思想向崇高靠拢,进而完美我们的人生。可是,有些同学觉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难,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其实这很简单——在爸爸妈妈劳动归来时,递上一杯温馨的茶水;在大街上弯下腰,拾起一张纸屑;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你的援助之手„„这时,我们就会发现,其实道德离我们很近很近。
张小羽同学也在日记中说:记得,上次大休放假回家,我凭“残疾人乘车优惠卡”上了公交车,刚找到一个位子坐下,就看见一个老爷爷艰难地走上车来。这时车上已经没有空位了,老爷爷的脸上露出无奈的神色。我心想:我该不该给老人让座呢?如果让了,我自己就要站一个多小时,那多累呀!如果不让座,老大爷在颠簸不定的车厢里摔伤了怎么办?我心理很矛盾,不由自主地低下头。突然,我看到了挂在胸前的残疾人乘车卡,想起了社会对我们残疾人的关爱,我的脸一阵阵发烫。我赶紧站起来对老爷爷打手势,让老爷爷坐我的位置。老爷爷明白了我的意思,脸上露出激动的表情,一手抚摸着我的头,一手向我竖起大拇指。我想,这是在夸奖我是一个有道德的好孩子吧!我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7.语教学中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篇七
英语作为与世界沟通的语言,其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新课标改革浪潮袭来,对初中生的能力培养要求更高了。而初中是英语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普遍忽略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因此,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教师必须重视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和语言能力,以适应国际化的趋势。
一、初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价值
语言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没有语言这一载体,文化就不能一直流传下来,人类文明也不可能延续到今天。英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风俗,在全球化背景下拓展文化视野。本文提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者,共同使用一种语言工具来进行口语交流。其中主体是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交际工具是同一种语言。两个互相不了解彼此文化背景的交流者,无法进行交流,而如果两位交流者掌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沟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所谓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一种当人们进行不同文化交流时运用语言或其他手段实现正常交际目的的能力。
初中生学习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新课标改革之后,教学目标不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文化成绩,还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英语教学也不能只看最后的成绩,而应该注重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达到英语本身作为交流工具的实际目标。其次,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反感情绪,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而且,学生在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的过程中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不自觉中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初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问题
教师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常常忽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虽然教师知道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在巨大的升学压力和考试成绩为评判标准的背景下,必须把英语应试能力培养作为重点来抓,而对于文化和交际能力培养过于宽泛,短时期内难以取得很大的效果,教师如果分出时间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英语成绩,那么学生的家长也会产生强烈的不满。
除了这些外部因素之外,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多数初中英语教师水平有限,本身对英语文化的了解不够,自身的交际能力可能也不强,更别说对学生进行文化和交际能力培养了。而且,目前教师年龄老龄化十分严重,老教师的教学思想可能会比较落后,不愿接受新鲜事物,不能理解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学生在初中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纵然内心对外国文化很感兴趣也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关注这些暂时“没用”的东西。学生家长也不会允许孩子过于沉迷于和考试无关的事情上面,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面临着许多阻碍。
三、初中英语跨文化交际培养措施
为了培养初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从教材、教师、学校几方面来采取措施。
首先,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指南。如果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加入众多与外国文化和交际能力相关的内容,从各国的文化背景、风俗民情、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出发,在教师参考用书内也加入外国文化的内容,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也能够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在准备课程时,要根据教学目标挖掘出教材内容中涉及跨文化知识的相关部分,然后在课堂中将其与教学活动巧妙结合,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学习的积极性,逐渐促使学生养成英语思维方式。例如,教师多教给学生一些谚语,以此增进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成语“左右为难”其翻译为“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等。这样的文化差异很容易造成不同文化背景交流者之间的误会和冲突。因此英语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很重要,不仅体现在谚语上面,还体现在词汇文化方面。例如,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红色代表危险、暴力;但是在中国却代表喜庆、欢快。黄色在中国代表皇族、尊贵,而在外国却是忧郁、病态的含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教师对此类教材要多加研究。
其次,教师在课余时间要抓紧给自己充电,通过互联网资源或者由学校出资继续深造学习,提高自身的英语素养,保证教学质量。
最后,学校也要重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定期组织英语口语比赛,招聘高质量外教开设外教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给学生开口说英语和外国人交流的实践机会,减少哑巴英语现象。例如,在见到外国人后不要只会说:“How are you?”回答也不要总说:“I am fine,thank you,and you?”只有开口和外教交流后,学生们才能够了解真正的外国人是如何交流的。
8.语教学中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篇八
关键词:高职体育;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策略
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总和。人只有学会、提高、依靠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如果不能适应社会,只有被社会淘汰这一种结果。现如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十分迅猛,经济建设需要数量巨大的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高职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职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带动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进步。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是改革,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职教育的改革。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高职院校的责任之一。体育教学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相互之间的教、学、练的交互行为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体育教学中进行活动,一般总是由特定的情景构成的,同时这种情景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特意构建的,是某种社会形式的简化、浓缩。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可以增强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的适应能力,这将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性
1.顺应社会发展
高职院校是时代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高职院校多数是由中专转变而来,不论是多所合一还是一所中专的不断升级,这些院校中的大部分师资条件都很有限,主要体现在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够高、教学设备不够先进,同时在教育方式与管理模式上也都有着很强烈的中专特色。随着国家决定对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并没有忽视高职院校,他们也已经由之前的落后模式转变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人才的高职院校,其教学理念也与普通高校一致,包括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高职院校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生的能力高低也反映了一所高职院校的实力强弱。因此,在生源日益紧张的今天,高职院校的最大筹码就是学生的处境,只有学生真正能从学校学到了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去进入该高职院校学习。同时,只有高职院校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才会有企业聘用学生,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说,学校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关乎学校发展的一件大事,更重要的这是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
2.高职院校的必修课
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各级各类教育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把我国教育和改革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目标之一。培养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创新型实用人才,这是高职院校的最终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密切结合该目标,根据学生的自身专业水平,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进而可以使学生在工作后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同时,高职院校的生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初中生直接上高职的5年制学生,第二、由高考直接录取的学生;第三,由中专升上来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年龄跨度也较大,教育程度也存在一定差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模式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模块化设置,教学计划要根据学生自身的需要来进行调整。但总体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自学能力、抗挫折能力、自控能力、承受能力都相对较弱,如果不对这些学生进行完整的培养,对于他们来说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有很大的困难。
二、高职院校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策略
1.改变体育教学氛围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增进交流,发展师生之间的友谊,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自由发表意见,创建民主课堂。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应具备相当的社会知识结构,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应表现出应有的沉着与冷静,要注重培养学生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与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加深自己的理论修养,努力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不断改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通过自身的学习,体育教师能更好地掌握学习的规律,以便结合自身的体验,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身体练习和健身方法,从而在体育教学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根据学生特色,因材施教
高职教育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来不断更新课程的安排,使学校的教学始终与社会需要保持密切联系。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色进行课程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比如,高职院校在体育授课内容的选择上,在一年级时,可以侧重基础技能,主要教授学习方法;在二年级时,可以尊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所学的课程;在三年级时,可以开设选修课,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可以选择上课地点与教授内容。这样一来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社会意识
高职院校体育课其实是一个可创设的小型社会情景。在体育活动中,也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与竞争精神。在体育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角色分担,他们都可以感受到来自其他学生的情绪,都可以感受到社会的氛围。只有合作,才能凝聚更大的力量;只有竞争,才能更加充实自己。
4.磨练学生意志
在任何的体育活动中,学生都要经受身心上的双重负担,每一次都对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发挥了重大作用,磨练了学生意志,使其坚韧不拔。所以说,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一定要增加可以磨练学生意志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比如,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在学生表现出消极的情绪时,一定要及时引导,给他们鼓励,帮助他们认识到坚韧意志的重要,使学生在磨砺中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5.发展课外体育
一般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安排为每周两个课时,而事实上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高职院校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目标。所以,一部分的内容肯定要放在课外来做。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发展趣味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团体定期举行体育活动,完成自上而下的一体化锻炼活动,从最上层的决策者,到中间的领导层,再到最基层的执行者、参与者,这些都是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组成。同时,可以建立为因果的反馈活动系统,在无内外压力制约下展开,进一步使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向前迈出一大步。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也在不断提高,逐渐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但对人才的培养是没有止境的,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逐渐修改授课方式与内容,使教学与实践不脱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最终实现促进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左家伟.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策略的
研究[J].学园,2014,(6).
[2] 闰克艰,闰丽杰.体育活动对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3] 肖丽娟.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
9.语教学中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篇九
摘要:很多高校在培养日语人才的过程中都比较注重语言的外在形式,教师过于重视基础的语言训练,而相对忽视了语言和文化的内在联系。以语言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日本文化知识的匮乏,从而导致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低下,因此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十分必要。
关键词:日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092-01
全球化的趋势使我国和日本的经济来往日益密切,很多高校顺应时代要求开设了日语专业。然而在日语专业课程设置上面,有些学校侧重于应试教育,认为日本文化类的课程不太重要,所以只分配很少的学时甚至不开设日本文化课程。这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足而造成沟通障碍,陷入交际困境。因此高校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改变原来的课程结构,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
一、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运用日语进行交流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高校在开设日语相关的课程时既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而且还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从而使学生能够适应交际场景的各种情况。在实际运用日语进行交流时,很多语法或者其他知识的运用和常规的表达方式都存在差异,这些具体的运用场景是与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有关的。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涵义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语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语言受文化的制约,不同语言的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进行交际时势必涉及到文化的诸方面。如果一方对另一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缺乏了解,交流时就会发生文化冲突和交际障碍。因此,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成为新世纪日语教育的重要目标。一般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文化理解能力
中日文化存在差异,虽然日本自古就与中国展开了各种形式的交流,但是两个国家在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既受国家历史的影响,也受文化观念的影响,这些差异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所表现。在日本,一些重大仪式的举行所选择的色彩和中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喜庆和吉祥之意,而黑色则代表着庄重、严肃,所以中国人会根据不同仪式的要求来选择用色,然而日本人在举行婚礼时新娘和新郎穿的服装分别是白色和黑色,这些差异都是需要通过学习日语后所需要了解的。而且两个国家对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的程度是不同的,理解这些包括社交礼仪在内的文化差异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和基础。
2、跨文化沟通能力
由于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主动进行了所谓的“日本化”改造,形成了别具日本特色的大和文化,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要改变固有的汉语思维模式,向日式思维模式转换。现在我国和日本的交流已经扩展到很多方面,在商业贸易领域,日本文化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中,而在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交际,则要深入了解日本的历史传统。这些现实的交际需求需要日语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这样才能有利于减少实际沟通中的障碍。在日本,人们的烟酒文化和我国有很大的差异,日本人在社交场合并不认为向别人分享自己的烟是必要的,而中国人则认为向身边的朋友分享自己的烟是一种礼貌的表现,这些差异对翻译人员的跨文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一些合适的教学机会让学生了解日本的社交文化,这样对于提高日语的交流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3、跨文化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实践能力对日语教师来说至关重要。除了在课堂上多利用多媒体课件及网络教材之余,应注意引导学生课外利用网络获取日语信息、鼓励学生多同日本人交流。可以通过邮件、网聊等,与日本朋友在互联网上开展日语交流活动。这些日语交际则对日语书写的能力要求较高,在书写之前,学生还要在脑海中将中文转译成日文,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日语思维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
1、多途径习得跨文化知识
学习日语既要了解文化的渊源,同时也要掌握文化的最新动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既要发挥教学的作用,也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阅读来深入了解日本的民族文化。课外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堂的知识,因此在文化学习方面,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体现,而且还要注意通过各种方式来积累有关文化的知识。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政策都处在不断更新变化中,这些变化也给日语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来了解这些新的知识。我国社会的不断开放给学生深入学习日本的文化提供了很多机遇,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了解他国的文化,而且必要的话,还可以直接参观这个国家,融入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比较中日文化差异
在日语的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承认并且包容这种差异可以使学生在使用这门语言的时候更加灵活,而且能够帮助学生适应异域的文化。培养日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把技能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
学生对日本文化的深入了解对课堂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发现不同文化的差异,而且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主动学习交际中的技巧,而且在课堂中要涉及一些更新变化的内容,将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融入到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去,这样才会使日语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四、结语
在跨文化的交际中,学生需要了解一些目的语国家基本的文化背景和常识,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交际需求,因此在日语的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一些文化知识,这样才能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且提高日语的交际能力。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于日平.外语运用能力和语言切换能力的培养――课程的互补性和同声传译课[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04)
[2]朱海淑.探讨网络辅助教学对基础日语教学的积极作用[J].新课程(下),2012(05)
[3]孟霞.文化因素在日语教学中的作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20)
10.语教学中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篇十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本文通过探讨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更应该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介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方法,提出了文化教学的四点原则.
作 者:黎青 LI Qing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青海,西宁,810008刊 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3)分类号:H319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11.语教学中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社会认知能力
一、培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迫切性
社会认知是人类对社会客观现象和人类行为准则及其意识的认知,具体而言,就是个人对他人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志作出判断或推断的过程,主要包括个人对他人性质的认知、对他人行为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由此可见,社会认知是个体认知水平的综合体现。当前,受外界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部分初中生呈现出社会认知错位的现象,尤其在品德观和价值观上暴露出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其一,部分初中生缺乏理想和信念,日益表现出功利化、世俗化的生活态度,对社会现象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其二,一些初中生的个人主义浓重,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缺乏责任心,极少参加社会活动,使得学生与社会的沟通联系越来越少。其三,部分学生的品德观模糊,生活经验较少,不能根据个人能力准确推断、判断出某种行为的优劣,难以用品德观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凸显其迫切性,以彻底改善学生社会认知不足的现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二、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策略
1.结合社会生活开展教学
社会认知在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只有充分了解社会,才会对社会形成积极的态度,掌握明辨是非的能力,看清楚社会生活中的美丑、善恶。所以,教师要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社会认知教育,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社会认知支配自己的行为。首先,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的生活背景为出发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感性认知,使学生初步认识社会、感知社会。其次,教师要贯穿起生活与思想政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政治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用政治理论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
2.结合时事热点开展教学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刻了解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培养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鉴于此,教师应当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时事热点,借此让学生关注并认识社会,这有助于提高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渗透时事热点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要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并以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同时还应当进一步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时事的讲解要尽可能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更能吸引学生,也才能达到提高他们社会认知能力的目的。
3.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教学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要打破传统的观念,从原本局限的室内课堂向开放性的空间转变,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融入到社会当中进行真实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学校积极为学生创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条件,并将之与思想政治教学有机结合到一起,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真实体验,而且还能借助一些社会政治现象刺激学生的认识思维,提高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
4.加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
辩证唯物理论指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辩证统一的,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决定价值观。为此,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生“三观”的培养,尤其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借此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学生才能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途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并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师还应当逐步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学习和理解,这有助于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
总之,社会认知能力是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明辨是非、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所在。为此,初中思想政治学科必须承担起培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重任,将社会生活、时事热点、社会实践活动融入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苏甜.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与学生社会认知力的有机融合[J].新课程学习(中),2012(8).
[2]李新民.试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3(11).
[3]高学文.浅谈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和教学方法的创新[J].赤子(中旬),2013(10).
12.语教学中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篇十二
一、高职生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深入和高校扩招幅度的增大, 高职高专院校迎来前所未有的繁盛发展, 办学规模日趋完善, 高职生的培养标准和社会需求也在摸索中走向成熟。高职生的英语培养标准是:实用性和针对性结合,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能够胜任基本的涉外业务工作需要。
笔者通过师生访谈、问卷调查、测试等方式对六所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发现英语教学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 但还是传统的只以语言知识灌输为主的应试教育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英语教学, 只重语言教学, 忽略文化教学, 无法提高高职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使得学生一旦进入真实的英语交流环境, 立即呈现“理解障碍”和“文化失语”等问题, 在国际交流中无法胜任涉外工作的需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在跨文化国际交流中的“理解障碍”和“文化失语”现象, 不仅仅是因为外语文化教学的缺乏, 同时,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缺失也起了很大作用。因此, 在全球化背景下, 高职生的教学不仅要时刻把英语语言教学和英语文化教学并重, 让学生体验语言在文化背景下的生命力, 还要把握好各种文化知识的均衡性, 特别是重视本族语文化教育, 培养学生平等的文化观, 帮助他们克服因本身中国文化的缺乏而加重的这种“文化失语”现象。因此, 只有把文化教学始终贯穿于语言教学, 并且科学合理地进行文化教学, 才能把高职生培养成具有平等文化意识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高素质的跨文化交流人才, 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文化教学理论框架
为了使高职生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更具实用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避免教学实施中的盲目性, 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教学理论框架。
针对上述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目前英语教学中的不足, 转变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参照1997年英国语言教学家拜伦和美国语言教学家克拉姆兹提出的著名的ICC文化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国内外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成果, 运用语境、语用学和建构主义理论, 创设教学情境, 进行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情境教学, 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文化问题背景, 以此为支撑启动教学, 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即合作学习, 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 从而主动建构文化知识意义。将听、说、读、写、译五大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作为意识培养、文化融入和交际策略训练的载体, 通过跨文化案例分析、目的型问题设置、角色扮演、模仿表演等途径让学生亲历文化境况、遭遇文化尴尬和文化冲击, 与文化发生互动, 以培养学生自己进行文化探究的能力, 使他们在复杂多变的跨文化境遇中获得具体的交际技能, 实现跨文化意识的提高、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文化调适能力的发展, 最终达到提高跨文化交际实践能力目的。
在教学实验中, 从教学策略、程序和教学主体着手, 形成一套有层次和系统的以文化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模式:文化知识→文化意识→文化理解→文化信息能力→人文素养。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语言学、人类学、语用学、民俗学、语篇分析相关学科的视角, 对社会和文化规范、语言的哲学观进行多方位的文化对比和分析。然后根据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语言教学大纲确定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内容、策略、课堂模式及评价体系。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看,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是教学的中心,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应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 重新调整教材、教师、学生和各种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应围绕学生这个中心来进行。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多维教学手段, 把纸质教材与电子化、网络化有效匹配, 营造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 同时建立网络教学, 实现课堂文化教学的延伸。
三、文化教学具体实施
(一) 课程设置。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通常主要有阅读和听说两大课程, 文化教学的内容应以该两门课程为中心, 适当加以拓展。 (1) 综合阅读可偏重于词语文化的内容, 侧重于字词、语言点、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段的分析、讲解和操练, 籍此学生能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语言技能。综合阅读对词汇的重点讲解可以促使学生掌握其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情感意义和民族文化意义。 (2) 快速阅读能帮助学生少耗时、高效率获得有益信息;泛读任务接触的阅读文章与书籍, 题材广泛、内容各异, 可以大大扩展学生知识面, 使他们了解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习俗、风俗、风土人情等。泛读课对语言的讲解简明扼要, 着重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这正符合深层次话语文化 (指某个话题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不同的社会含义) 习得的特点, 因此可利用泛读课让学生学习、交流和讨论话语文化。 (3) 听说课时要创设情景教学, 通过听说课进行现场模拟操练, 把所掌握的各种文化知识通过现场模拟进行跨文化交际操练, 在操练中内核为跨文化交流能力。利用电脑课件, 开展多媒体教学,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法,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可创设一些活泼自然, 充满生趣的文化情景, 然后组织讨论、角色扮演、模仿表演等课堂活动, 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跨文化境遇中获得具体的交际技能, 把英语文化与本族语文化进行比照, 产生真实的跨文化交流。 (4) 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建立网络教学, 实现课堂文化教学的课外延伸。教师要把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网络和其他辅助教学设备充分运用到课外跨文化交际训练活动中, 以利于课外文化教学的有效进行。 (5) 文化教学不仅是培养跨文化交际技能, 还应该是文化素质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即是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正确认识、正确态度和正确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 从而克服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际障碍。因此, 在给学生进行文化教学的过程中, 不仅仅是要增加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 还要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以及在实践中有效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促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 教学内容。
文化教学内容有英语文化和母语文化, 英语文化包括:言语文化、语用文化及行为文化。连淑能 (2002) 认为思维方式和语言文化密切相关, 它既是文化心理特征的集中体现, 又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不同民族在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 并因此影响着语言中的词汇、词组、句子乃至语段、篇章的构成, 从而形成了语言的不同结构模式, 所以言语文化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跨文化交际中, 经常可见许多语用失误的现象, 这是由于一方对另一方的社会文化传统缺乏了解, 交际双方各持不同的文化观点参与跨文化交流, 从自己的文化角度去揣摩其他文化背景而导致的。所以, 在英语教学中还应传授语用文化, 加强对语用能力的培养。语言教学应该实现从语言层到语义层再到语用层的飞跃:仔细体会英文相似表达的语用差别;根据谈话双方的主从地位或社会距离的差异教会学生使用不同礼貌级别的语言;注意英语中的非自由话题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导致的不同礼貌标准及体现在称谓、赞扬等上面的差异;实现语用原则系统化, 给学生讲授有关不同文化的不同语用原则的知识。学习语用知识, 以语用促进英语教学, 才能帮助学生学会结合语境, 准确、得体而流利地使用英语。此外, 社会文化不仅制约着人们的言语行为, 也制约着人们的非语言行为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非言语行为虽然是言语交际的辅助手段, 但却在无声地传递信息、表达情感, 非言语行为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行为文化由跨文化交际的特性来决定, 非言语交际行为受到交际双方各自民族文化定型的影响和制约。如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灌输的“礼恭”、“辞顺”、“色从”等影响, 在交际时为了表示礼貌、尊敬或服从, 总是避免直视对方;而美国文化则要求人们直视对方的眼睛, 认为这是为人诚实的标志。他们相信这样一句话:“不要相信那些不敢直视你的人。”因此, 行为文化的教学必不可少。目前, 英语文化教学中的本族语文化教学普遍受到忽视, 所以, 提出加强本族语文化教学这一话题, 对改善目前英语文化教学片面化的现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族语文化教学主要是将本族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进行比较, 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与似同, 使本族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理解、鉴赏互相促进——通过语言文化共核部分的相融以及相异部分的对比, 使母语文化这种潜意识中的体系成为正面的、积极的和建设性的参照物, 从而使目的语在对比中成为显性的、易于感受和理解的东西。当然, 还要教授学生本族语文化事象的英语表达, 以便在交流中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学生既能了解西方社会文化的需求, 又能不忘记对外传播本土文化信息的使命, 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 还提高文化素质和修养。
(三) 教学方法。
文化渗透的主要策略有直接阐释法、对话语境法、视听媒介法、比较学习法、创新实践法。但文化教学的具体实施应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所包含的不同文化信息及知识灵活使用教学技巧,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注解法、融合法、实践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专门讲解法、文化讲座法、文化探究法等, 实践证明这些技巧是行之有效的。
(四) 教学测评。
考试的正确使用和其他评价手段的作用能促进教学进步, 起到促学的作用。为了促进文化教学, 具有信度和效度的评估体系至关重要。笔者在教学实验中采用了测试和评价两种方式, 测试包括随堂、学期初、期中和期末测试, 评价的主要形式有学生档案袋资料分析、课堂表现的互评和自评、访谈记录分析和第二课堂成果展示评分和平时课外网络学习评价。这种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估体系对文化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起到了后效作用。
四、结语
研究发现, 在语言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 创造语言和文化环境, 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自主地体验英语国家文化, 这种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并且通过现场模拟进行跨文化交际操练, 重视行为能力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索性的语境文化教学模式, 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导致的“文化失语症”和“语言工具”现象, 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应对职业性的国际交流能力。
摘要:本文从文化教学的角度, 阐述了如何通过英语教学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分析了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理论框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测评。
关键词:文化教学,高职高专,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America) Samovar L et al.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Wadsworth, 1981
[2].Thomas, Jenny.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M].Applied Linguistics, 1983
[3].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4].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2
13.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十三
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是21世纪教育的时代特征。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试作阐述。
一、引导求异,促进创新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按常规思维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但有的事情和问题按常规思维却解决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得大胆求异,突破思维定势,从事情或问题的反面(逆向)去想,以取得成效。这就是求异思维或叫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课例。如《将相和“完璧归赵”这一故事,蔺相如出使秦国的目的是保护好和氏璧,但他见秦王无诚意换璧时,却以“举璧撞柱”逼迫秦王举行典礼,赢得了将和氏璧送回赵国的时间。由此可见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司马光砸缸》中司马光的绝顶聪明就在于从反面设想,使水离人,砸缸放水,就了落水的小孩。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在教学这类课文时,通过课内的启发延伸至课外,鼓励学生大胆求因,用求异思维解决现实的事情或问题,这有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鼓励发散,促进创新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突破单向线性思维的狭隘和保守,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品质。在阅读教学中可结合课文让学生说说和课文不同的方法和想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教学《曹冲称象》一文,让学生说说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称象方法;教学《捞铁牛》一课时,让学生说说有没有比怀丙和尚更好的打捞铁牛的办法;教学《跳水》一课时,让学生想想当船长的孩子爬上桅杆顶端,情况十分危急时,除了船长用开枪的办法命令孩子跳水外,还有什么办法可救孩子。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发散、想出种种的不同方法之后,还需要再引导学生将他们所想出的众多办法和课文中讲述的办法进行比较、选择,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课文中的方法是最佳的方法。
三、启发想象,促进创新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渗透在小学学习的各个方面,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十分有益的。小学语文每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想象思维材料,在阅读教学时应充分启发学生想象,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增扩续补想象。扩想就是对教材文句内涵作开拓或将课文故事加以扩充。如教学完古诗《暮江吟》后让学生进行扩充想象,写成一篇写景的记叙文;有的课文结尾意犹未尽,十分含蓄,可让学生需想,续写想象作文。如《粜米》、《凡卡》、《穷人》等文教学后,以《粜米之后》、《凡卡寄信之后》《收养孩子之后》为题让学生进行想象 说话 作文;许多课文中有“空白”之处,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想象补充。如《珍贵的教科书》中,指导员在牺牲时有许多话要对“我们”说,却没有说出来,指导员可能会说什么呢?让学生进行补充想象,通过增扩续补想象,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画图想象。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用图画画出来。这一画图的过程既是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的过程,又是培养想象的过程。如《黄山奇石》一文,对奇石“金鸡叫天都”作了生动的描绘,但文中没有插图。为使学生读懂这段文字,并受到美的感染,让学生按课文描绘,用画表现出来。“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子弹琴”这三块奇石仅说了名称,没有作任何描述,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黄山奇石的“奇”,让学生想象这些奇石的样子,并将其画下来。
四、大胆质疑,促进创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题,教师可以清清楚楚地知道学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则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主动探索,激活创新思维的作用。
语文阅读教学中处处有疑。在课始可引导进行预习后的质疑,如教学《穷人》时,问学生:“遇上了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了问题:“渔夫一家生活很苦,为什么还要收养西蒙的孩子呢?”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如教学《月光曲》时,出示课题后,问学生看了题目想知道什么,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月光曲》是谁创作的?是怎样创作的?曲子是怎样的?这样就更好地为理解课文作了铺垫;在教学课文中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性的质疑,如教《记金华的双龙洞》,引导学生提出”溪流声为什么会时时变换调子“这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通过释疑弄清溪流的宽窄缓急变化,弄清溪流和双龙洞的变化,使学生明白“山势”的变化引起了“溪声调子”变化的关系,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在课后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性的质疑,如在教学完《鸟的天堂》后,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提出了“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通过释疑,既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内容,又使学生受到一次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教育。
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以开拓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各抒己见,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
五、教给学法,促进创新
“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教学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不仅对学生在校学习各门学科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良好品质,使学生终生受益。
14.语教学中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篇十四
一、体育与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涉及个人与社会两个方面诸多因素的过程。人的社会化正是在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就个人本质而言, 其生理因素、个人需要、知识结构、自我意识和个性特征都会影响人的社会化的程度和方向。作为社会的个人来说, 必须生活在社会环境中, 依附于社会, 接受社会的教育和熏陶, 任何人所习得的知识、语言、技能以及各种思想、行为无一例外地都是社会的产物, 都反映着他们所处的地位和文化环境, 没有社会, 个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正常意义上的人。体育是人类文化的结晶, 它是以身体运动为手段, 为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和人类自身文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也就是说, 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 实际上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在现代社会, 体育的社会化功能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体育社会化不仅能提高人们对身体、生命、环境和体育的认识, 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 而且还可以在内化竞争的意义、规范、道德等过程中, 认识到社会上各种竞争的社会意义。体育的社会化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体育与生活技术、技能传授, (2) 体育与社会规范教育, (3) 体育与社会价值观念体系, (4) 体育与社会角色习得, (5) 体育与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二、高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举措, 体育作为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点上的作用尤其明显。高校体育鉴于它自身的特点, 在实现素质教育中, 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适应现代生活方式, 提高生活质量。 (2) 促使学生智力发展。 (3)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4) 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 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操。
体育发展的历史表明, 体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价值取向也各不相同, 社会的需要就是体育价值的所在。当今, 国家和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因此, 我们认为高校体育的价值在于所培养出人才的素质的优劣。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基石, 身体素质是一切素质的根基, 而身体素质的载体就是高校体育, 同时, 高校体育还渗透着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思想文化素质的培养。因此, 高校体育是一门融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三、高校体育课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大学时代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很多大学生在进入这个殿堂后变得束手无策, 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 而且对待人和事都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倾向, 不懂得尊重与被尊重。导致一些学生性格孤僻, 喜欢独来独往, 有的甚至产生自卑厌世等心理疾病。而体育课给了他们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 在体育活动中他们增加了交往和了解的机会, 特别是在经常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的体育比赛过程中, 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如何面对社会, 逐渐形成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乐于帮助他人和接受他人帮助的态度, 正确地对待运动能力方面的差异, 体验尊重与被尊重的感受。高校体育课对学生适应能力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 (2) 形成强烈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4) 具有关注个人、群体和社区健康的意识与能力。
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1. 创造和谐课堂氛围。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增进交流, 发展师生之间的友谊,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自由发表意见, 创建民主课堂。
2. 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良好“权威”形象。
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应具有相当社会知识结构, 在处理突发事件中表现出应有的沉着与冷静, 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权威”形象。
3. 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角色学习的过程。体育活动中的角色很多, 如竞赛者、队员、教练、裁判、观众、组织人员等, 而这些角色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角色比较相似, 因此, 通过参加体育活动, 个人可以学习和体会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不同角色, 获得相应经验。
4. 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社会上的竞争无处不在, 体育运动鼓励人追求胜利, 也培养人不怕失败和承受失败, 而后者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历程更具有意义。现代物质生活的舒适安逸、家长的过度保护以及学校疏于这方面的教育, 造成了青少年经不起挫折, 吃不了苦。美国心理卫生专家认为:“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 常有不幸的成年。”这就是因为从小对竞争失败的承受力低, 长大后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合作精神渗透在角色之中, 因此, 能够在体育活动中扮演好所承担角色的人, 被认为是具有合作意识和能力的人, 体育活动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角色类型。
5. 重视大学生生存意识教育。
高校体育不能只停留在健身、竞技等活动上, 需要培养学生生存能力, 进行生存意识教育。到大自然中去, 开展野外体育活动就是最好的形式。野外体育活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 开阔视野;增加知识, 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可以发展独立生活和实际操作能力。野外体育活动应列入体育教学大纲和学校体育活动中去。近两年高校体育课程中有了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课程,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课程标准.
15.语教学中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篇十五
【关键词】语言 文化 交际文化教学
由于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忽视交际文化教学,导致很多人在与外国人交往时,总是习惯性地用中国式的思维来思考。如一位大学生当外宾向他致谢时,回答说:“Dont be polite!”这位外宾一头雾水,心想,“我是要感谢你,你怎么要我不要讲礼貌?”还有导游或饭店服务人员接受外宾道谢后,往往说:“ Its my duty.” 或是 “This is what I should do.”这在中国人看来是谦逊的答礼,然而在外宾看来,这句话却暗含这样的意思:我并不乐意这样做,但这是我的职责,所以我不得不做。这样的回答难免引起对方的误解。所有这些交际障碍都与外语教学中的交际文化教学有关。
一、语言与文化的统一
文化是一个内涵很广的概念。跨文化交际学家布朗(D. Brown)曾指出:“文化是占据特定地理区域的人们共同所有的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集合体。简而言之,就是在碰到生活中的问题怎么办?《现代汉语词典》(1980)给文化作了如下定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胡适先生就曾强调过:“我们学习西洋文字,不单是要认识几个洋字,会说几句洋话,我们的目的在于输入西洋的学术思想,所以我认为中国学校教授西洋文字,应该用‘一箭双雕的方法,把‘思想和‘文字并教”。胡适先生的思想道出了语言与文化的天然关系。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续下来的各种做法与信念,这些做法与信念的总和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另一方面,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语言是文化传播和继承的重要手段,人们只有通过学习语言才能了解和掌握前人积累下来的文化,从这一点上讲,语言习得的过程即是文化习得的过程。语言的发展有利于文化向深度发展;而文化的不断发展,则对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交际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同的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不尽相同,它们的个性无时无刻不在给跨文化交流设置障碍。正如沃尔夫逊(Wolfson)说的:“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英美人士比较容忍外国人在发音与句法方面的错误,但违反谈吐规则却会被视为无规矩”。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才,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的注意语言诸多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胡文仲教授曾经指出:交际能力包括两个方面,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社会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我们不仅要培养双语(bilingual)人才,更要培养双文化(bicultural)人才;他们不仅具备熟练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还应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跨文化事务中能够对语言运用自如。
交际文化不同于知识文化,它是指直接影响交际,甚至引起交际中误解与冲突的社会文化知识,是隐含在语言系统中,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是非标准、社会习俗、心理状态,以及思维方式等跟语言理解和使用密切相关的一种特殊文化因素。
三、交际文化教学的内容
1.语言的文化内涵。事实上,我们把生活经验变成语言,并给语言加上意思,是受文化的约束和影响的。英汉两种语言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有一些词语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或感情色彩却大相径庭。因此外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义、句义,更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一种情况是单个词的多重意义及特殊文化内涵。如blue最基本的意义是指蓝色、蓝色的,但在英语文化里blue经常和“忧伤”、“忧郁”联系在一起。如in a blue mood就是指“心情忧郁”;blues即指一种缓慢忧伤的黑人歌曲;另外,blue还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贵族,因为blue—blood即为“出身高贵的”。
第二种情况是词汇的褒贬义在不同语言中有偏差。如“狗”在汉语中往往与贬义联系在一起,素有“狗仗人势”、“猪狗不如”、“狼心狗肺”、“狗腿子”之说。而在西方人眼里,“狗”却是忠诚的象征,用dog来比喻人是褒义的。如有个高级皮包的品牌叫Lucky dog, 意为“幸运儿”,而我国商场售货员却往往称其为“幸运狗”;他们用dog tired来形容一个人疲惫不堪时,带有同情、怜悯之意;还有句谚语说:Love me, love my dog,即“爱屋及乌”的意思。另外,很多西方人喜欢用小动物的名称来称呼自己喜欢或和自己关系比较亲密的人,如称呼身材娇小的人为mini mouse。而中国人对“老鼠”这种动物往往持厌恶的态度,这在汉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贼眉鼠眼”、“鼠辈”、“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等等。若是哪个中国人被别人称为“小老鼠”,他一定会很生气。又如,我国产的“白象”牌电池曾是我国最好的电池之一,而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却指无用且价格昂贵的东西。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英语词汇有强烈的褒贬意义,但在中文里却是中性词。如:authorities (当局),propaganda(宣传)。
第三种情况是英语中某些短语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学生对其一无所知的话,就很难将这些短语的字面意义与实际含义统一起来,也就不能灵活自如的运用这些短语。如 the last straw其实出自于谚语It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据说骆驼的最大负载量为1200磅,超过了这个量,即使只是一根稻草的分量,骆驼也会无法承受。人们将这个短语引申为 “使人无法承受的最后一击”。又如The heel of Achilles 这个短语,字面意义为“阿基里斯的脚踵”,引申意义为“某人的致命弱点”。希腊神话中神祉阿基里斯的母亲为了让儿子练就一副无懈可击的体魄,从他小时候就将他倒提着浸入神水中。然而因为脚踵没有浸入其中,就成为他的唯一的同时也是致命的弱点。如果不知道有关这个短语的一个神话,学生很难理解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2.交往习俗。跨文化交际强调“入乡随俗”,风俗是约定俗成的具有规范社会交际行为的一套准则, 包括问候、告别、道歉、道谢、禁忌、着装等多个方面。有意识的进行东西方风俗的比较,有助于帮助学生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增强其文化意识,避免在交际中犯“社会规范”方面的错误。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时社会心理取向不同。委婉语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内容之一。禁忌是产生委婉语的主要心理基础,人们害怕“生、老、病、死”,所以有关这些词语的委婉语就应运而生。西方人尽量避免用old来称呼上了年纪的人,代之以“feel ones age”,用“senior citizen”代替“old people”, 而中国人往往用“老”字表示敬意,如“您老贵姓?”“李老”“老张”等。英美人认为7是一个吉利的数字,而中国人则喜欢双数,取意成双成对,尤其偏爱6和8,6被认为是平安顺利的象征,而8在广东话中发音类似“发”,意味着“发财”。
3.价值观念。它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德标准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西方社会特别强调个人奋斗、独立能力、平等、隐私等。个体主义既是西方的一种哲学思想,又是其最基本的文化特征。西方的语言风格与个体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体主义重视个性(individuality)、新颖(novelty) 和创造性(originality),这些也正是英语文体所追求的目标。个体主义包括独立,私人意识、自我主义、独一性和功利主义。而私人意识 (privacy) 则是个体主义的首要内容,它包括私人时间、私人空间、私人活动的领域以及维护这一类事的私人权利。个人权利和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中国文化中,只有“公民权”,而没有“私人权”这一说法,在中文里,凡是涉及到“私”字的都是贬义词。例如:自私、徇私、私心等等。中国人长期生活在群体文化中,向来推崇集体主义,如“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等,无不打上群体文化的烙印。中国人对集体有很强的依附感, 因此群体文化特征会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来。如中国人常常对他人事务“关心过多”,易中天先生认为这是一种“窥私癖”。中国人似乎是没有什么隐私观,什么都可以问,什么都可以打听。在西方人看来,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英语中有句谚语是:Home is the castle (家就是城堡),在西方如果擅闯民宅,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若有人对别人的私事乱讲闲话,很有可能会因不尊重私人权而被告上法庭。如果不经预约随便拜访别人,其实就是不自觉的占用了他人的私有时间,这也是西方人所忌讳的。平等观是西方人的又一信念,它与个体主义文化紧密相连。这与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的三教九流尊卑有别的观念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4.思维方式。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来看,英语族人倾向形式分析,抽象思维,从小到大,从未知到已知,突出主观作用,以主体为中心,主客体界限分明;汉族人倾向于整体思维,情感思维,从大到小,从已知到未知,从实际出发,注重主客体融合。英汉文化思维方式的核心区别是:英语族的自我中心与汉民族的群体观念(韩红,2002)。熟练掌握英语的一个基本要求是用这门语言的思维思考,要达到这个目标是个长期不断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彼此间不同的思维方式
四、交际文化教学的方法
1.课程设置。学校可以设置一些英美概况、英语国家背景知识、英美文学等课程,使学生对外国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另外,外语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的把文化知识穿插其中,结合教材有目的的向学生介绍影响文化交际的英美等国文化的特点。
2.广泛阅读书籍。外语教师应教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料,鼓励学生广泛涉猎有关文化的各类书籍;了解时事,并留心科技、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发展,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新的词汇在不断出现;不断拓宽其文化背景,增强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通过阅读优秀的英文文学作品,自身的感情会自然的与书中人物融合在一起,亲身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完全进入作者根据西方社会环境所制造的文化氛围,不知不觉中吸取了文化营养,加深了对不同文化内涵的理解。例如“catch –22”一词,它源于美国小说《第22条军规》(catch-22),喻指“无法摆脱的困境,进退维谷的局面”。若是没有看过这本书,对于一个非英语国家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这层含义的。
3.感受直观文化。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报纸、杂志、实物等直观教具,采用投影仪、幻灯、录音、录象、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介绍外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使学生对外国文化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更能体会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教师要鼓励学生多与native speakers交谈,接触地道的英语;组织学生观看英语原版电影、录象、电视;学唱经典的英文歌曲;校园英文电台和其他国际英文电台也是学生了解外国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的好窗口。
为了培养出优秀的英语人才,更好的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英语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外语教学的同时,要采用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惟有这样,我国的英语教学事业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高宝红.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J].四川: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
[2]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韩红.全球化语境下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J].外语学刊,2002,(1).
[4]宋晓燕,王枫林.外语教学与文化导入[J].四川: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9(7).
16.美术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篇十六
引言
观察体验是视觉艺术最基本的活动, 也是美术教学训练的起点, 它始终贯彻于美术实践的全过程。美术教学中的观察体验, 不论是具象的, 还是意象的, 都是把视觉的空间感受力、视觉的造型元素、视觉的质感、视觉的记忆力和想象力以及视觉的审美情感和视觉的整体观念等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不断探索的课题。
美术教学过程是一种在老师指导下,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并形成一定思想品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毕可秉在《对美术教学过程的思考》中指出“当前我们的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某些偏差,发动学习主体—学生的应有认识,忽视了学生主题的主观能动作用。”美术的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环境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美术教学过程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李婷在《谈美术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中提到“主动思考和被动思考是两种性质的思考。主动思考,学生的思考是积极的、全面的,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个过程也可以讲是学生个性的培养、形成、发展的过程。个性化教育也是当下教育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个性化的培养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所在,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失去个性就意味着失去了它的生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尤其重要。
在谢旭斌,杨军林《谈写生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中,作者提到:“人们认识事物都是从观察开始,并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所以,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智慧的主要手段。良好的观察能力是美术造型技能提高的基础,并且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才能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和表现能力。”王建华在《营造美,实施美》一文中强调“观察力的培养与提高,是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会学习的一扇大门。”张娟在《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也提到“直观是一种为感性活动所专有的认识能力,在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学生的认识主要靠直观发展,尤其在艺术活动中,感性的智慧占主导地位。小学生的早期艺术形式,含有高度抽象的集合图形。小学美术教学必须根据根据儿童的认知特征,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也指出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观察活动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以往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往往重视外化性的造型表现,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内在观察能力。
1相关概念界定
1.1观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力是人们从事观察活动的能力。
第1页,共9页
美术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它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活动。它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观察并不是一种凭借人的感官而在自然界中进行盲目搜索的活动。观察作为自然科学研究所运用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总是要被自然科学研究中要解决的任务所制约。在人们刚开始从事观察活动时,人们是凭借自身的感受器官直接进行的。人的感觉器官直接作用于观察对象,获取关于观察对象的各种信息。
1.2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属于感觉能力的范畴,是一种综合性的知觉活动,并带有思维的色彩,观察过程与记忆、既括分类、思维推理、空间知觉等各方面的认知过程是结合在一起的。是很难截然分开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应该渗透到各种基本方法的设计中。我们在学具教学法的分类体系中,把观察能力的培养方法与记忆能力培养方法合在一起,主要是考虑学生需要先将各种画面的组合规律观察出来,然后才能够运用组合规则使用记忆方法,将内部的心理过程以动手操作的方式展现出来。观察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人的智力活动的水平。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特别强调人的观察能力,他在实验室的墙上刻着几个醒目的大字:“观察,观察,再观察。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察觉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它们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超过中等水平的人们”。儿童观察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业成绩的优劣。前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根据他对学习落后学生的长期研究后发现,后进生的普遍特点就是观察能力差,不会发现知识间的特点和联系,因此,他们掌握知识的能力就差。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观察能力具有下列的品质和特点,首先观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其次观察具有顺序性、条理性。再次观察具有理解性,即善于发现某种事物的特征,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最后观察具有敏锐性,善于发现一般人所不易发现的或容易忽略的东西,独具慧眼,明察秋毫。
1.3观察能力意义
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事物、辨别事物的一种能力。通过观察认识了解事物,才可能反映事物。而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就要具有正确细致的观察力,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不仅是小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他们智力的基础。没有观察力也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小学生的口语、文字表达能力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观察事物和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忽视了培养观察力这项工作。实践证明:培养孩子正确敏锐的观察方法,对生活中人,事,物等进行积累与储存是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前提条件。同时孩子在细致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审美感知能力,认识,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与发展。
1.4观察能力与美术教学的关系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开端,有什么样的观察方法就有什么样的表现方法。正确的观察方法是正确认
第2页,共9页
美术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识方法形成的前提,有了正确的认识方法才会形成正确的表现方法。尤其在美术这门以观察为基础的课程中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术学科的教学,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从对外部事物的观察开始的,特别是在山区农村,很多学校对美术教学重视不够,美术课教学停留在最原始的描画阶段,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认为:美术教师必须强化认识,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把握事物形体、色彩、结构、质量等外部特征,全面、深入认识事物,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美术课堂教学的主线是审美教育,一切的美术活动都离不开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因此,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活动中也要注意和审美相结合。人教版第二册《影子的游戏》一课教学时,教学目标其中一个是:观察阳光下自己的影子和描绘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于是,我把学生带到校园里,站在阳光下,让学生自己观察或交换观察影子,引导学生感受影子由人物的不同动态带来的不同的美。再引导学生绘画自己的影子,用最简单的图形表现。展示评价时,学生们能够相互观看别人的作品,还能知道绘画的工具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能够体会作品的美,能用“我觉得这个弯腰的影子像一只小猫,真可爱!”“呀,小树和他拉手了!”等等稚嫩、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喜爱和欣赏。我想,正是通过观察和审美相结合,学生们才能这么深刻地发现美,表现美和积极热情地欣赏别人创造出来的美。
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因此,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我们,要给每一个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势必要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美术课堂教学中长期的首要任务,要加强引导,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善于观察事物的好习惯,并且能着眼观察社会生活,去发现体会大自然和社会中的美好事物。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并且无意性、情绪性很明显,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初步发展。而培养观察的兴趣则是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会观察“最好的老师”。
2科学观察的特点和方式
科学观察,即科学研究中的观察,讲究客观性、准确性、真实性,以求真为目的。基本方法有三种:一是历时性的跟踪观察,也叫动态观察,即自始至终地观察事物的成长过程和发展变化的脉络。二是共时性的透视观察,也叫静态观察,即用类似解剖的方法,由表及里地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三是超越时空、打破各种限制的跨越式观察,也叫比较观察,即由此及彼地观察事物的横向联系,找出事物的差异,从中发现事物的特殊性。科学观察,适合于科学论文、科学说明文、科学小品文的写作。
2.1科学观察的特点
第3页,共9页
美术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与观察者个人的学术素养、习惯、积极性有很大的关系。观察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知觉活动分为有意识观察和无意识观察。无意识观察可能由外界对象的特点(鲜明性、排列顺序、异常性)引起, 也与个人兴趣有关;在有意识观察中, 观察者具有目的性, 他们有意识地选择观察对象, 以便证实或证伪自己的意图观察具有自主性、系统性、整体性和个体特征的特点。观察者分为四个基本的类型: 分析型、综合型、分析综合型、情绪型。分析型的观察者在观察对象时, 首先注意事物的细节和局部, 缺乏对事物特征的整体概括说明的能力, 他们过分注意细节, 难于把握、理解事物的本质;综合型的观察者注意对象的整体特征, 但不注意事物的细节和过程的分析综合型的观察者既能理解事物的本质, 又能用细节对本质加以说明, 这种类型的人总是把个别部分的分析与结构相比较, 把事物的真相与相关的理论解释作比较, 具有这种品质的人更有利于从事科学活动;情绪型的观察者, 对于各种外界刺激都表现出过高的情绪兴奋度, 他们往往过分注意自己的体验, 并用这种体验代替周围观察的真实面貌这4 种类型的划分不是固定不变的, 观察者往往由于年龄、知识水平、性格的变化或由于所处的环境和文化氛围特点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观察习惯。
2.2科学观察的方式
人的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学习中培养,在实践中锻炼起来的。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科学的观察方式尤其重要。要从小养成自觉地、认真地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学会比较与鉴别,逐步达到加深对各种事物特征的认识、理解和记忆。这对他们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很大帮助,甚至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为了有效地进行观察.更好地锻炼观察力,掌握良好的观察方法是必要的。在实习过程中我采用的方法是:阶段指导循序渐进、观察写生与创作练习相结合。
3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美术是借助于各种物质媒介,表现瞬间特定的事物而作用于人的视觉艺术,直观可视性是美术的最基本的特征,美术始终把视觉形式和视觉心理作为其研究对象。观察体验是视觉艺术最基本的活动,也是美术教学训练的起点,并始终贯彻于美术实践的全过程。美术教学中的观察体验,不论是具象的,还是“意象”的,都是把视觉的空间感受力、视觉的造型元素、视觉的质感、视觉的记忆力和想象力以及视觉的审美情感和视觉的整体观念等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不断探索的课题。美术是空间艺术。美术教学训练中,观察体验的空间意识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对客观实际空间的认识。如学生在观察人物、景物等所感受到的视觉审美表象的空间距离、空间透视、空间的虚实等。其二,是对创作空间的把握。这就是依据观察体验的直觉,组织和调整平面空间的布局构图。在把握创造空间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均衡、对比与呼应、变化与统一的视觉谐调的美感体现。其三,是观察的心理空间的体验。不同的空间形式的视觉感应,将产生不同的审美心态和情绪。如庄严、寂静的稳定之感;压
第4页,共9页
美术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抑、紧促的离心之感;和谐、舒畅的向心之感等等,这几种感觉就是心理空间的情感定向。
3.1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并且无意性、情绪性很明显,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初步发展。而培养观察的兴趣则是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会观察“最好的老师”。一般来说,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好奇心,即产生强烈的要了解形式美感的愿望。学生的兴趣一部分是由自身审美素质自发的,但大部分则需要教师以教学形式诱导引发的,这是美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面。如在人教版第一册《我的新朋友》一课,旨在通过美术教学把社会人际交往,友情观念,朋友意识传递给学生,让刚刚认识的同学建立朋友关系。由于刚入学,学生之间的相互认识这个活动是非常有趣的,能够很好的吸引一年级的学生。而认识一个人,观察其外貌是最快的途径,因此,在技法指导上,借一系列的范例让学生欣赏,力求让其学会观察,并能抓住人物特征。于是,在课堂中,我为了达到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好朋友的目的,设计了“猜朋友”的环节,通过“你的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她/他胖还是瘦?”“脸长的什么样?有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头发怎样的?”“今天穿什么衣服呢?”等问题加强学生对朋友外形的观察。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上来了。由于环节设计得贴切学生的心理,教师的提问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自己的朋友的外形观察得比较仔细,突破了重点,使学生获得了大量感性认识。
3.2在美术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在美术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同美术水平的发展是平行的。学生作品千姿百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这除了学生本身掌握了绘画的知识和技能之外,离不开老师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大脑、小手去发现、去捕捉、去描绘出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图画。
3.3开展学生观察实践
美术教学中的观察体验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效果, 而应从事物的整体结构出发, 应用几何的分析方法、充分地理解形体的构成, 透过繁琐复杂的形体表象,去抓住形体结构的本质东西。运用视觉的造型基本元素去把握事物的形体特征, 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其气质特征, 做到“以形写神, 形神兼备”。大千世界中, 各种各样的事物都具有各自本身的特质,在描绘各种不同的事物时, 通过观察体验, 在视觉上能感到各种不同的事物特质, 如玻璃、金属、木头、瓜果、蔬菜等都有各自不同的质感, 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觉。即使同一物体在不同的环境和光线下, 质感的视觉效果也是不同的。所以, 只有通过周密观察、具体分析事物的特质, 才能充分而生动地表现出逼真的质感。这些真实的特质感受, 是通过观察实践得来的。
第5页,共9页
美术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3.3.1演示性观察
首先,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目标或采用激将法。如:“你觉得这幅作品中还有什么地方改动一下可以更美?请你试一试”,“我的飞机设计好了,你能添画几笔使它的功能更多吗”,“老师敢说你们中没有人能做得更好”,这些具有试探性对话,帮助学生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从模仿到创新是有一个过程的,教师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循循善诱,一步步提高要求,一开始让他们在老师的演示性作品之上局部创新,往后在逐渐提高要求。
其次,让学生明白演示性观察的目的。演示性观察的目的是让学生从中理解、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并用掌握的方法和技巧去表现更多的对象。教师在进行教学示范时不能过高要求学生像自己一样娴熟的表现,要让学生意识到老师更在意方法的运用而不是画的像或好。如:对敢于尝试创新的学生给予多一些关注,对喜爱模仿的学生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再这其中我们也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当学生喜欢你,愿意和你交流,这种情感默契才能促使学生投其所好,按照你的预期目标发展。
再次:教学演示性观察要适应学生。教师的教学演示性观察要考虑到各班学生的整体素质、年龄的差异、智力水平,认知能力等实际因素,示范内容要适应学生,演示性观察手法也要适应学生。不宜过难过繁或过简过易,要让他们伸伸手就能够得着。
总的来讲,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演示性观察应关注学生的发展,并随机应变,为了学生的成长而服务。演示性观察使我与孩子们走得更进,演示性观察让孩子们更喜欢我。让恰当适时的演示性观察与新课程同成长。
3.3.2在日常生活中观察
美术欣赏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审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比如农村到处都有美的存在,如民间艺术的美、农村风景的美、农民伯伯劳动的美、农村风俗人情的美等等。农村美术教学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发现生活的真、善、美。有了发现美的一双眼睛也就能够更好地欣赏艺术的美。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此说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审美能力,使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是多么重要啊。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开放课堂,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走进生活,观察体验,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从而唤醒学生的第三只眼睛,也就是让他们发现和感知生活的美,进而能理解和创造艺术的美。例如,在教学《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设计与应用)》这一课时,课前我组织学生社区或村庄、公共场所、学校、医院等参观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建立初步的设计观念为学习新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第6页,共9页
美术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贝弗里奇说:“培养那种以积极的探究态度关注事物的习惯,有助于观察力的发展。在研究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比拥有大量的学术知识更重要。”为了锻炼观察能力,养成持久的观察习惯。促使学生津津有味地进行多样观察,增长知识。打开思路,采取了创意写生的绘画练习。在写生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添画。如写生螃蟹时,有意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蟹壳,想象它的花纹、功能,让学生大胆添加。在教师的诱导鼓励下,“蟹姑娘”、“蟹将军”、“螃蟹野战车”等一幅幅新奇作品纷纷出现,学生们越画越想画、越画越爱画,兴趣浓厚,这样做不仅极大地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兴趣和持久的观察力,也提高了他们绘画表达能力。
4小结
在美术教学训练中,树立观察体验的整体观念,不仅是视觉方式问题,也是一个审美要求问题,事物的整体视觉效应是观察体验的最高标准。从整体出发,进行观察体验、分析比较、才能把握事物的形态和气质,才能领悟到事物的情趣和意味。观察由感性的认识推到理性的分析。体验由表及里地探索事物的本质。在不断深入观察体验的过程中,要善于强化和把握事物的重点、主导、本质的东西,使事物的整体更概括、更有神韵,这就将视觉的自然事物升华为艺术的审美事物了。新世纪,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培养,而观察力是智力的门户。所以,培养学生良好观察习惯,发展他们的正确观察力,是美术教学中的首要任务。
第7页,共9页
美术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2] 毕可秉.著《对美术教学过程的思考》山东教育出版社[M],2000.12 [3] 李婷著.《谈美术教学中的师生关系》,2010年5月 [4] 谢旭斌、杨军林.著《谈写生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5] 王建华.著《营造美,实施美》山东美术出版社[M],2003.8 [6] 张娟.著《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湖北教育出版社[M],2006.1第一版 [7] 肖秀云.著《发展教育》江苏美术出版社
[8] 初立有.著《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探讨》吉林大学出版社[M],2008.2 [9] 李淑贤.《关于小学美术教育的思考》
[10] 赵汇鑫.编《美术课程互动式教学与素质教育》,21010.4 [11]刘振选.著 《谈美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12]肖扬.著 《浅谈学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2010.8 [13] 武星宽.著《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价值的培养》北京,2004年 [14] 巫国民.《美术制作课堂教学探索》
[15] 马智著.《美术教育与学生素质的培养》,2010.3 [16] 蔡惠妹.著 《个性化教育视域下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D],2006
第8页,共9页
美术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语教学中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的论文】推荐阅读:
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07-09
广告摄影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论文09-26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08-03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08-19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怎样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09-29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07-08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08-28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