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4-07-06

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共14篇)

1.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篇一

摘要:体育教学属于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对践行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非常重要作用。为了能够优化体育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加入素质拓展训练, 转变了传统教学形式, 丰富教学内容, 对提升教学活动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 提出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对策, 为提升高职体育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高职;体育教学;问题;对策;

素质拓展训练最早起源自欧洲发达国家, 主要是以户外场地为主, 通过趣味化、典型性活动作为极限条件, 参与游戏活动来获取亲身体验, 提升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同时能够促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发展潜能,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团队意识。人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市场对于大学生素质方面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能够提升个人竞争力, 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良好身体素质, 还需要具备优秀心理素质以及团队意识。从目前来看, 大学生所经受的挫折并不多, 同时非常多大学生家庭为独生子女, 呵护教育的背景下, 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 这就使得其步入社会中, 无法及时调整个人同社会之间关系, 无法快速融入到工作环境内, 面临着工作挫败以及生活挫败, 直接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素质拓展训练纳入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 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兴趣, 还有利于锻炼学生意志, 进而更好适应社会, 因此, 素质拓展训练纳入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非常必要。素质拓展训练应用高职体育必要性

1.1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必要需求

传统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 理论基础为体育教学理论, 更加注重学生专项技能训练以及身体素质训练, 但是精神层面训练很少涉及。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化, 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至关重要。为了能够实现教改目标, 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发掘各种教学资源, 有效利用素质拓展训练方法, 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指明方向。为了能够践行教改目标, 学校需要有效发掘各项教学资源, 拓展训练属于新兴培训方式与教学方式, 这就为高职体育教改指明方向。从高职院校角度来看, 体育教学中应用素质拓展训练, 不仅符合课改要求, 还需要提升教学层次。

1.2 现代教育发展必然要求

新形势背景下, 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人才方面需求, 高职院校需要在素质教育中贯穿人本主义理念,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现代教育事业呈现出人性化以及个性化, 素质拓展训练属于体能训练性活动, 那么就需要结合教师所设定的教学情境, 促使学生不断挑战自我, 进而超越自我, 通过开展活动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知识和能力,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普通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着差异, 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你什么就需要构建增加完善、更加科学教育体系, 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以及操作能力, 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拓展训练内容同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相符, 素质拓展训练应用到高职体育教学中, 有利于提升体育人才质量, 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高职体育教学存在问题

2.1 缺乏高水平素质拓展训练教师

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 教师队伍建设是其发展的重要保障。从目前来看, 素质拓展训练的发展时间比较短, 素质拓展训练方面仍然存在着不专业性, 进而对体育教师的要求非常高, 教师需要掌握素质拓展训练相关理论, 把握心理学相关技能, 在活动过程中, 也需要及时掌握学生变化, 掌握进度与节奏, 这样能够更加有效的初级突发性实践, 进而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考虑到目前素质拓展训练的普及率并不高, 进而存在着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 无法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

2.2 学生自身存在着问题

“90后”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 怕吃苦、怕受累, 同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自我中心化问题, 对家人和朋友依赖性非常强。在学校生活中, 无法和同学之间进行良好沟通, 也并不懂得分仓, 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 同学生之间团结协作存在着明显不足, 对于高强度、高难度训练往往不想吃苦, 也不乐于尝试。考虑到目前存在着非常多的共性, 这就使得非常多学生在素质拓展训练方面存在着排斥心理, 这直接影响教师对素质拓展训练的预期效果评估。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对策

3.1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素质拓展训练属于高强度、高难度训练, 教师在素质拓展训练过程中, 需要为学生安全提供保障。在开展训练前, 教师需要靠站安全教育相关的训练, 促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安全性的重要性, 同时需要针对学生与训练教师培养安全意识, 进而针对学生训练设备开展全方位安全检查, 同时教授学生规范保护方式, 为学生训练安全提供保证。在素质拓展训练过程中, 若是发现器材存在着安全隐患, 教师需要立刻停止学生训练, 同时还需要将体育设备能够及时向学校上报, 派遣专业维修工作人员从事专业化维修。此外, 教师还需要安排学生承担器材协助性保护工作, 保证课堂训练是能够顺利完成各项训练。

3.2 建设高水平素质拓展训练教师队伍

高水平师资对于顺利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体育教学过程, 体育教师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方式, 课堂较为氛围较为枯燥, 无法有效学生训练参与积极性, 促使学生对体育学习排斥心理比较严重。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 需要将素质拓展训练纳入到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体育教师需要重视素质拓展训练相关学习, 对体育教师定期开展素质拓展训练, 例如, 学校可以为体育教师设置专门的体育知识相关的研讨会, 促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学生具体情况开展深入探讨, 同时也可以定期聘请高级专家对新兴体育教学课程进行讲述, 传授体育训练相关内容。体育教师训练过程中, 需要通过有效手段鼓励学生能够参与到训练活动内, 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此外, 教师需要总结以及分析个人教学经验, 营造更加完善的课堂教学氛围。

3.3 构建更加完善的考评体系

同其他类型课程存在着差别, 素质拓展训练无法体现在期末的评估中, 往往需要结合平时表现与期末成绩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素质拓展训练作为教学效果, 体现学生在训练前后的行为表现以及心理素质变化, 同时也能够从学生参与度角度体现综合教育效果。通过简单测试, 无法通过数字方式体现参与后效果。通过评价素质拓展训练效果并且设置调查问卷, 能够评判学生参与素质拓展训练前后行为表现以及心理变化, 同时对比分析相关的指标, 寻求更加合理评判参数, 进而为科学评价素质拓展训练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也为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推广素质拓展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结语

时代发展促使素质拓展训练应用到高职体育教学中, 属于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重要的尝试, 也是开展教学重要途径。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促使学生能够体味到团结协作重要性。从目前来看, 素质拓展训练应用到高职体育教学中, 缺乏成熟教学模式, 相关工作部门需要培养教师专业素养, 深化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星慧.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与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6(9):163-164.[2]杨光辉.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护理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新西部, 2014(9):154.[3]朱建军.论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功能与定位[J].内江科技, 2010, 31(12):186-187.[4]周健.浅析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 2014(31):21-22.

2.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篇二

关键词:拓展训练,小学体育,功能,方法

目前,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但是在体育教学的改革中, 由于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禁锢, 体育教学还仅仅局限在学生的体能训练上, 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并未得到贯彻落实。因此, 有必要寻求一种积极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 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新突破, 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 本文探讨了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性。

1、素质拓展训练的内涵

素质拓展训练起源于英国, 是由二战期间的军事训练转化而来的一种新兴的教育培训方式。现代的素质拓展训练打破了传统概念的束缚, 其训练目标涉及体能、心理、性格、交际等方方面面, 在西方国家广泛流行。素质拓展训练具有互动式、体验式的特点, 通过特定的情景教学, 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个人的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拓展训练之所以广泛流行, 究其原因在于:第一, 能够训练参与者的体能, 强健自身的体魄;第二, 能够训练参与者的团队合作意识, 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执行力;第三, 能够训练参与者的心理素质, 增强自身的意志力。

2、素质拓展训练的教育功能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之所以呈现出如此多的弊端, 就是因为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不了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而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将体育竞技融入到趣味性的活动中, 能够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禁锢,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寓乐于学, 学生不仅能够得到体能上的锻炼, 还能增强其团队合作意识, 增强其毅力、意志力。比如, 目前深受学生喜爱的孤岛求生项目, 通过特定的生活场景和简单的道具装扮, 必将刺激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胜欲。通过小组赛的比赛规格, 小学生们既能学习到体育比赛规格的严苛, 又能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 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素质拓展训练不仅能够满足体育教学的目标要求, 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中, 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 得到的是体育运动知识以及运动技能的强化, 而能否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则不是体育课程所关注的重点。但是, 在新一轮的体育教学改革中, 却明确提出体育教学不光要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 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 提高其心理素质。素质拓展训练中, 学生必须亲身体验, 去挑战和完成自己的任务, 并与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认知感受。通过这一过程, 学生开始逐渐了解自己并完善自己, 达到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探索发现的能力, 抵御挫折的能力, 为团队利益甘于奉献的精神等。因此, 素质拓展训练依靠其自身独具的优点, 可以被率先引入到体育教学中, 来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如空中断桥项目, 学生若想完成该项挑战, 必须具备不怕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过此类项目, 让学生在探索尝试中发现自身的缺点, 并逐步进行克服, 激发自身潜力, 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2.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传统的体育类游戏和竞赛中, 学生往往形成好胜斗勇的片面价值观, 而忽略了团队合作, 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而素质拓展训练可以通过设置小组赛的项目,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和了解。比如, 在三足竞走的项目中, 需要将两名学生的腿绑在一起, 看两人如何配合快速走到目的地。因此这两名同学需要在行动前协调好各自的步伐, 否则很难通过比赛。通过类似的项目, 学生可以培养倾听他人意见, 处理不能意见的能力, 以及如何陈述自己的意见, 如何处理自己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等。小学生得到的这些训练, 必将促进其社会技能的整体提高。

2.4、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 将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智造。而实现这一目标的转换, 必须要有大批的创新人才作为动力支撑。为此必须加强学生的素质锻炼, 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众多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 比如孤岛求生等, 没有确定的答案来评价学生是否完成了项目。学生依靠的是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聪明才智, 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项目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起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这些项目的训练, 必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3、运用素质拓展训练的方法

3.1、改变教师的思想意识

教师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但是由于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禁锢, 很多体育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并不愿意做出创新, 来寻求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体育老师自身思想意识的滞后, 创新思想的不足, 导致了素质拓展训练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开展。为此, 学校及教育部门应当加大力度, 既鼓励在校体育老师及时转变思想, 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来, 还应鼓励刚毕业的体育老师到地方小学任教, 将新思想、新理论融入到当地的教学任务中。只有经历过素质拓展训练, 能够胜任素质拓展训练的体育老师, 才能将素质拓展训练的精髓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将素质拓展训练的方法和小学体育教学有机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

3.2、设计新的体育教学课程

为了更加有效的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 必须对目前存在的滞后的体育课程进行设计开发, 最大程度的满足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要求。素质拓展训练通常是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等。但是, 目前的小学体育课程只是把体育运动知识及运动技能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忽略了小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 在重新开发、设计小学体育课程时, 一定要本着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等目的为宗旨, 开发一些既有体育竞技色彩, 又带有趣味性的个人及团队项目, 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4、总结

通过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去, 不仅能够实现传统体育教学要求小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及体育技能的目标, 还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创新创造。同时, 也必须加强小学体育老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体育课程的改革力度, 才能将素质拓展训练的优点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俊.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导报, 2014, (14) .

[2]夏光祥, 张歌, 尹伟等.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16) .

3.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篇三

关键词:拓展训练;初中体育教学;应用

当前拓展训练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之中,许多体育教师也将拓展训练应用在了其中,因为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有着许多的相同点和契合点,所以通过对于拓展训练的合理应用,使得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更加有效地得以开展,并且也能够提高初中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因此对于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拓展训练的意义

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于拓展训练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加强对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地满足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由于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还不够成熟,通过对于拓展训练加以应用,能够使得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进而使得学生的素质能力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而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之中,往往都是注重对于学生体育技能与技巧的锻炼,但是却忽略了对于学生体育兴趣以及其它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通过对于拓展训练的有效应用,不仅仅能够对于学生的体育兴趣加以培养, 而且还能够更好地使其得以全面发展,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2 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2.1 做好拓展内容的安排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想对于拓展训练加以有效的应用,首先必须要做好拓展内容的安排,只有合理地对于拓展内容加以安排,才能够使得初中体育教学更加具有实践性。因为对于初中生而言,体育教学是否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往往和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在对于拓展训练进行安排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拓展训练之中。同时,对于拓展内容的安排也必须要结合体育教学的目标,根据体育课程的内容以及目标来对于拓展训练的内容进行设计和安排,使得拓展训练能够和体育教学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拓展训练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在对于拓展训练项目进行选择和设计的时候,首先必须要注重拓展训练活动要能够对于“体验式”教学加以有效的体现,同时还能够以体能活动作为引导,使得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意志品质得到有效的培养。其次,在对于拓展训练项目进行选择时,也必须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不能够选择难度过大的拓展训练活动使得学生产生消极挫败的心理,但是难度也不能够过低,因为难度过低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最后,拓展训练项目的选择还必须要结合学校场地的实际情况,学校的条件和环境要能够支持拓展训练活动的开展。

2.2 注重教师的执教能力

在将拓展训练应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时候,除了需要注重对于拓展训练内容的设计和选择之外,教师的执教能力对于拓展训练的应用效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就初中体育教学而言,体育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所以说体育教师在对于拓展训练加以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抓住体育教学和拓展训练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并且创造性地对其加以应用,从而使得拓展训练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因此要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应用拓展训练,就必须要注重对于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渠道对于拓展训练的相关知识加以了解,教师在应用拓展训练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时候,自己必须要熟练地掌握各种拓展训练的知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于拓展训练加以应用,并且充分发挥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3 掌握拓展训练的要点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拓展训练时,还必须要把握拓展训练的一些要点,只有掌握拓展训练的要點,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拓展训练的作用。在开展拓展训练之前,教师必须要向学生解释拓展训练开展的原则和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拓展训练。同时,在开展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也必须要对于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督,确保其在开展拓展训练的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应的训练规则,而且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在其开展拓展训练活动的过程中使其能够获得更多的乐趣,从而对于他们的兴趣加以激发,并且在完成了拓展训练项目之后,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教师也要根据拓展训练开展的情况对于学生进行整体的评价,从而便于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好地加以掌握,便于学生进行改进。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于拓展训练加以有效地应用,能够对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加以有效地锻炼,拓展训练弥补了传统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中的许多不足,因此当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于拓展训练进行应用时,必须要掌握拓展训练的一些要点,从而使得拓展训练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景钰,汪冉.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J].才智,2014,(13):66-66.

[2]陈景学.浅析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4(6):32,34.

4.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篇四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不断突破创新,国家相关教学政策的不断改进,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模式也不断的以平等理念更加突出,很多初中学校目前已经取消了年级的分班制,在初中班级里就体现了学生能力水平的均等不一,有些学生的成绩很优秀,有些学生的成绩则一落千丈,层次差异较大。这样层次下的教学就给教师带来了很多不便之处,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想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进行灵活的分层次教学这种教学方法,通过老师和学生的配合才能让教学水平上升一个新的高度,有助于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本文笔者则首先介绍分层教学法的概念和含义,然后提出分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高效发展的情况下,初中数学教学应坚持以学生教学为中心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变,有效的保证初中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在初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进行分层教学,有效促使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进行具体的应用探讨。

1.分层教学法的概念和运用

分层教学法是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实施和安排的,它根据学生不同水平之间差异性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成绩优异学生更加优秀,基础较薄弱、理解能力有所欠缺的同学也可以取得进步。古语有云:量体裁衣、因材施教,说的就是?@个道理,而这也就是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分层教学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兴趣、智力水平和努力程度等。举个例子,教师在讲授“一元二次方程”时,对各个层面的学生的要求就不同。要求级别较高的同学能够举一反三,挑战一些高难度的思维性习题,要求级别中等的同学能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级别较低的学生能够熟练的背诵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并且做一些简单的计算题。教师在运用组织分层教学法的时候,应该科学合理的划分学生的等级水平与层次水平,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在分层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智力因素、成绩、兴趣等各个方面,才能有效的运用这一教学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编组,分为A、B、C三个层次,不同程度的学生先划分开来。也可以采取优秀生带差生的一对一辅导的方法,让同?W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样做既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也提高了学生的成绩,一举两得。

2.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2.1对学生进行分层

分层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等的不同,将学生分成几个部分,对每部分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1]。例如,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智力发展以及学习态度等,然后将学生分成a b c三组。a组学生学习基础扎实、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良好,b组学生的学习基础良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态度严谨,c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将学生进分层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2对教学任务进行分层

将学生进行分层之后,教师就需要根据不同层组的学生,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这就是对教学内容的分层。对教学内容的分层是具有科学性的,学习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在学习较难的知识点时会感觉到异常得吃力,最后会导致不仅学习效率不佳,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如果教师为学习基础一般的学习设置较为简单的教学任务,学生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学习效率自然也会得到提高。例如,在有理数的教学中。对于c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基础较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重点提高学生的基础计算能力,为这部分学生打好数学基础;b组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扎实,学习能力较a组学生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给b组学生布置的教学任务应该要在c组学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如多布置一些有理数的作业问题,让学生针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而对于a组学生,这部分学生学有余力,教师可以在b组作业的基础上加大难度,促进a组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这样,每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进行学习和提高,有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3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在不仅要对学生和教学任务进行分层,还要求教师能够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同组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上是存在明显区别的,如果对于a组学生和c组学生使用同样的标准进行教学评价和考核,对于c组学生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应该也要进行分层。对于a组学生,学校制定的考核评价标准需要适当提高,必须要求学生的考核成绩超过90%才能评优,而对于c组学生,评价的标准就需要放宽,只要学生的总成绩能够超过85%就给予评优。

2.4对教学考核进行分层

教学评价的分层设置必然教学学校的考核形式也要进行分层。考核分层主要要求的是,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组进行考核内容、考核目标以及考核难度等的分层设置。例如,对于c组学生,学校设置的考核内容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基础知识所占比例应该为60%,实践题型和创新题型各占20%,且难度适中或较低。而对于a组学生来说,学校设置的考核内容应该要以实践题型和创新题型为主,基础知识应该占30%左右即可,题目的难度要加大。这种考核设置的分层可以有效提高不同层组学生的学习自信,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的有效运用可以使得初中班级的数学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也可以培养起写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习更加有积极性和自觉性。总的来说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领域和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是一种适合学生更好学习的教学方法,并且对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试析中学数学教育中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J].李保贤.中国校外教育.2015(30)

[2]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李保梅.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

5.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篇五

作者:网友提供 文章来源:本站收集 点击数:166 更新时间:2009-4-20 0:27:11 【字体:小 大】

化学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而化学科学素质则由化学科学知识、化学科学能力、化学科学方法、化学科学态度和化学科学品质五要素构成。此外,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丰富多彩的化学内容还应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身心教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因此,化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质为中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背景,辅之以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身心教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弄清化学科学素质内涵及基本构成之后,本文将谈一谈有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一些尝试。

一、实验教学中的化学科学素质的培养

在基础教育中,化学科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生活和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面广,但难度适中或倾向简单,化学实验教学即有得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习学生形成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获得比较熟悉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课标语)。在实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选择演示实验时,应以 突出教学重、难点为前提,以符合直观、简单、安全、可靠为基本条件,以规范操作为保障,以帮助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及获取化学知识为目的。如在利用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分析提示原子这一概念之前,如果演示一下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有利于学生以直观事实为依据分析问题,从而形成原子这一概念。

在演示实验观察过程中,应以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为主。一是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性,弄清“看什么”,而后再观察,以免学生把化学实验当作“好玩儿”,克服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盲目性;二是指导学生即全面观察,同时又要分清主次。如镁带燃烧,要让学生既观察镁带燃烧发出的强光,同时主要要求学生观察生成物的颜色,以便为后面化学变化这一概念的形成打下基础。最后,在可能的情况下,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更重要的是将观察与思维联系起来。如铁钉生锈的实验,实际上是给出了三种假设:

1、铁钉的一部分浸没在蒸馏水中;

2、铁钉全部浸没在植物油里;

3、铁钉置放于干燥的空气中。通过观察:

1、中铁钉生锈;

2、3中铁钉未生锈。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出铁钉在水和空气同时存在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这样,有利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学生实验和简单实验设计及实验习题是学生实验技能形成很好的途径。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技能是近乎自动化的动作,是通过练习形成的。因此,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机会。而且每次实验课要让学生认真准备、参与及总结。

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的形成过程是有阶段性的。那么,学生实验必须以化学基础知识为基础。因此,应尽可能随教学进度拟好循序渐进训练计划。简单实验设计及实验习题要求更高,但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设计方案或解题途径适应尽可能让学生拓宽思路,寻找多渠道解决途径,再引导学生从环保、经济等多角度考虑,从而选择最佳方案或途径。这方面的训练阶段的知识或化学实验结束之后进行,同时难度要适中。如学完氧气有关知识后。可以让学生总结鉴别氧气的方法,学生可以列出以下方法:

1、带火星的木条;

2、燃着的木条;

3、点燃的硫等。此时,可引导学生分析:方法3不用,因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对人体有害。

1、2理论上都可以用,但1比2更简单、方便,因此,方法1为最佳。可以提醒学生,如果同时鉴别几种气体,通常用方法2。

最后,学生实验规范化也很重要。对学生操作不正确,应给予及时纠正,以防止学生形成错误操作习惯。因此,对学生的规范操作必须严格要求。特别学生学习实验基本操作时,应鼓励学生按规范操作多练习几次。相互监督,相互纠错。而且教师还要善于分析学生发生错误的根源,以便“对症下药”。

学生实验结束之后,总结很有必要。以便让学生改正错误,发扬优点。另外,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实验报告,有利于实验技能及化学知识的内化。

二、实验教学中的思想品质素质教育

通过化学实验,可以结合实验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环保意识教育,爱护公物,热爱劳动、节约药品,水等教育。通过与化学实验相关的化学家的故事,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学习,爱科学及爱国主义等教育。如利用道尔顿幼年家境贫寒,12岁便挑起了生活重担,但他坚持自学最后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的故事,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怕挫折、不断努力。

三、实验教学中的身心素质教育

在演示实验中,通过教师从容不迫,紧张有序的示范,可以教育并帮助学生在紧张有序的思维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实验提供的氛围以及围绕对实验浓厚兴趣,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受限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通过独立操作实验,也可以起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作用,通过分组实验,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共同完成和讨论实验现象、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验的成功,特别是简单实验设计或实验习题,学生可以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成就感会使他们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反之,失败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同学的帮助下,找到失败的原因而重获成功,会带给学生更大的喜悦,使他们对战胜挫折充满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抜的性格。

四、化学实验中的审美素质能力

化学实验是与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和千变万化的化学变化及多姿多彩的实验仪器分不开的。在实验教学中,装置的整体性会带给学生以整体美,这种美感也有利于实验的规范化。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除了带给学生色彩上的美感,还可以带给学生无穷的遐想。化学变化本身是一种动态的美——由一物质到另一物质的变化,可以说也具有创造美,反应过程的实验现象,除了带给学生视觉上的美感,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在美的感受中去思维。还有实验仪器本身也蕴藏着美,有直线美、曲线美及造型美。甚至我们可以利用一种美的心理去赋予它们无穷无尽的美。

五、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劳动技术素质教育

6.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篇六

一、拓展训练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应用

拓展训练(Outward Development),又称为户外的拓展训练,是一种“先行后知”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所限,初中生把过多的精力用到了学习上,心理训练非常少,导致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处理事情不冷静,而拓展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信任背摔这项活动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整个流程如下,学生需要站在1.7米的高台上,双手反向交叉放在胸前,肘关节收紧,脚掌放在高台边上,同时,高台下安排十名学生排成两行,双手放在对面同学的肩膀上,双腿微弯。这时,站在高台上的学生喊出“准备好了么?”底下的同学喊“我们支持你。”上面的学生倒计时三、二、一,然后反身跳下被同学们接住。这就是拓展训练中常见的信任背摔。信任背摔一方面对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另一方面是通过拓展训练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很多学生站在高台上产生了巨大的恐惧心理,不敢往下跳。通过教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当学生自己跨越过心理障碍,成功完成挑战之后,对于他们心理素质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同时,还有很多拓展训练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的,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相信在这些拓展训练的帮助下,初中体育课能够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心理素质也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为他们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拓展训练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方面的应用

拓展训练与传统的体育项目训练是不同的,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和协调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所以,拓展训练近年来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了上文提到的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之外,拓展训练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例如,上文我们提到的信任背摔项目,上面的学生要充分信任下面的学生,才能顺利从上面跳下来。这是提高团队凝聚力的有效手段,通过信任背摔,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融洽,团队合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再如,我们可以在体育课上开展“两人三足跑”和“三人前进”等拓展活动,“两人三足跑”是让两个人并排站好,并将两人的中间两只腿绑到一起,设置2-3组,共同跑向终点,进行速度比拼。而“三人前进”是三个人前后站好,并将左和右的各三只脚嵌入绑有绳子的木板上,共同前进。目前这两个项目在初中体育课中应用很广泛,学生通过项目可以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两个人或三个人之间的配合,能够充分增进小组人员之间的感情,提高成员的团结协作能力。让本来信任程度不够的团体迅速形成很强的凝聚力。每一个初中生都是编入教学班中的,如果不会与人相处,没有团队协作的能力,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而学生平时的学习压力较大,没有时间和机会进行这方面锻炼。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入拓展训练,补充了初中教学的空白。

三、拓展训练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处理能力方面的应用

拓展训练兴起的时间较晚,但是,由于其明显的效果,在我国的初中教学中迅速发展和应用起来。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拓展训练的项目并不拘泥于日常的体能训练,而是在内容的设计上开拓创新、别具一格,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而这种创新性融入拓展训练的项目当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例如,在拓展训练“无敌风火轮”项目当中,每10人一组,利用报纸和胶带制作一个可以容纳全体团队成员的封闭式大圆环,将圆环立起来,全队成员站到圆环上边走边滚动大圆环。由于报纸特别容易损坏,所以在行走的过程中,成员要随时对报纸进行加固处理。很多学生通过思考,将胶带提前剪成统一的大小,黏贴在每个成员的身上,哪里的报纸出现损坏,就近的人员就可以迅速进行处理。这是学生通过拓展训练,在创新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方面提高的表现,将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我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看重,所以,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课的运用中也越来越广泛,我们要合理设计拓展训练的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团结协作精神,有助于他们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步伐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成为重中之重。以往,我国初中教学过于注重理论课和分数,而忽略了学生身体的锻炼,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加入拓展训练,丰富了体育教学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7.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篇七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 拓展训练 应用

拓展训练是一种开放性更强,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素养有更高要求的体育训练形式,将这种训练方式引入初中体育课堂,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综合实现,并且从多方面锻炼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教学过程。教师在将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课堂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够保障活动开展过程的规范有序。

一、拓展训练内容的合理设计

首先,教师要对于拓展训练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拓展训练的积极效用才能够充分得以发挥。拓展训练在内容和形式上可以十分多样,涉及的体育运动项目也十分丰富。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依据体育教学的具体要求与目标,选取一些合适的体育运动项目,将其引入课堂。在这样的基础上训练过程的针对性才会体现的更加明显,拓展训练的积极功效也能够更充分的得到发挥。有的教师对于拓展训练内容容易存在误解,觉得拓展训练就必须有非常完备的设施,要达成很高的训练目标,这个并不尽然。只要能够结合学校现有的一些设施与条件,设计一些能够从多方面锻炼学生体能、身体素养以及意志品质的训练项目,这就已经实现了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也是拓展训练过程效果的体现。

教师在将拓展训练引入体育课堂时,一定要对于拓展训练的展开模式以及具体的训练内容有合适的筛选,这样,学生才能尽情享受拓展训练的优势与益处,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提高,形成良性的教学发展循环。一些常见的拓展训练项目经过精心设计与形式创新后均可以引入课堂。例如,“信任背摔”项目、“高空断桥”项目以及“电网”项目等具有较高的技巧性和教学价值,能够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与综合能力,经过一定的教学设计后可以引入初中体育课堂。教师要筛选一些合适的拓展训练项目,并且将这些内容技巧性的引入课堂,这样,拓展训练对于初中课程教学的辅助及延伸效果才能够体现的更加明显。

二、对于专业的拓展教师的培养

拓展训练课程的展开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想要在初中体育课堂上充分展开这种训练形式,这需要加强对于专业拓展教师的良好培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专门引入一些专业的拓展训练的教师;如果条件有限,则可以培养现有的体育教师,让他们对于拓展训练教学有更好的控制与调节能力。专业的拓展训练教师是拓展训练能够引入初中体育课堂的前提,这也是保障拓展训练的安全有效性的一个基础。

大多数体育教师仅具备传统体育教学技能,难以适应高要求、重技巧的拓展训练教学形式,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与教学经验的欠缺也影响了拓展训练教学优势的发挥。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促使其更新教学观念和提升教学素质,组织和引导教师学习拓展训练知识,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目前快速发展的教学形势。培养专业的拓展训练教师,这样才能够让拓展训练更有效的在初中体育课堂上展开。

三、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

拓展训练在进行时需要一些必要的教学场地以及教学资源作为辅助,学校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购入一些教学设备,如果条件有限,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和设备资源也是很好的一种方式。教师要善于灵活的利用各种常见的设备与资源,要从多方面开辟拓展训练的维度。这样才能够让体育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拓展训练的教学效果也能够更好的得到实现。

与很多教师的认识不同,拓展训练其实对于教学设备和器材的要求并不高,相反,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这成为其重要的教学优势之一。开展拓展训练仅需要一块空地作为活动场地,这一条件较为容易得到满足;学校的闲置教学器材(如桌椅、板凳等)可作为训练设施,其他的简易训练器材较容易搜集与制作。对一些危险性的训练器材,学校可以专门购置、建设,或者选择一些代表性场地组织训练,只要能达到锻炼学生身心的教学目的即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与资源,这样才能够带给学生丰富多样的课堂学习体验,这也是拓展训练的优势的一种体现。

结语

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这不仅能够极大的拓宽体育课堂的教学维度,这种方式也能够从多方面展开对于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充分训练。教师在展开拓展训练时对于训练过程一定要有合理设计,并且要充分利用各种现有的教学场地及教学资源,为学生体能的培养、意志品质的锻炼与提升发挥积极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田海涛. 中学开展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及其必要性[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 年10期.

[2] 汪坤. 浅谈如何开展青少年体育拓展训练课[J]. 高考(综合版),2013年01期.

[3] 吴小丽. 拓展训练对初中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D]. 苏州大学,2014年.

8.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篇八

蔡康明

(福建省石狮市第七中学)

摘 要:数学是一门需要很强的逻辑性思维和图形空间形成能力的学科,初中数学作为引导学生步入抽象教学理论的入门学科,对学生日后的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正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如何有效运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来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成为初中数学教学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以此为出发点,简单阐述了关于网络和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网络和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结晶,其强大的信息交流能力推动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这其中也包括教育行业,因此对于网络和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成为当下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网络和信息技术应用优势

1.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初中数学教学是很难顺利开展的,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比较抽象,并且专业性强的学科,加之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通过黑板板书来解释抽象概念,学生不能准确理解知识点,课堂效率大打折扣。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运用,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集中体现在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课堂后,教师不需要再依靠耗时耗力的黑板板书来讲解,只需要在课前做好相关的课件,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现,学生就能容易地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学习,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不等式计算后难以理解这个概念,但是通过多媒体巧妙的等式与不等式计算的代入阐述,在节约课堂时间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摆脱枯燥乏味课堂

基于初中数学的学科特色,需要学生对于部分专业理论、图形图像、公式概念有一个比较敏感和准确的把握,这不仅仅利于学生日后在数学方面的进一步深入学习,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但是,迫于传统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教师以课本知识为重点,学生本身对于空间感的培养能力十分薄弱,只能凭借背诵学习,效率低下,课堂乏味。然而,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很好地弥补了传统以书本作为知识传播媒介所带来的局限性,增强了关于学生对于图形空间感和形象感的能力培养,课堂脱离了死板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能够从听、说、看多个方面展开教学,充分增加了课堂趣味性,摆脱了枯燥乏味的课堂。以《几何图形初步学习》为例,几何图形的学习对于学生空间感和形象感的要求较高,传统的书本教材无法体现,而多媒体教学设备则通过图像、动态图画的`展示,让学生更易理解,自然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网络和信息技术应用的缺陷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优异之处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初中数学教学的快速发展,但是,网络和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注重其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在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以改进。

1.在技术使用上参差不齐

网络和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然而,任何技术的产生都需要掌握者有熟练的操作技术。然而,教育事业中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对于技术的使用和掌握却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局面。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新教师对于新技术的掌握得心应手,因为他们年轻,也不受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因此能够快速熟练地将网络和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对于一些执教年龄较长的老教师来说,已经将传统教学思维深入生活,因此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远不如新教师来得快。例如《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这节内容,新教师能够很快做出比较合理科学的PPT,多角度展示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但是老教师由于对多媒体技术的生疏,只能采用黑板作画讲解,学生的理解掌握程度有了明显的区分。新课程教学改革虽然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是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使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参差不齐,就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2.教学过程中不够重视

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还是针对有一定教龄的老教师,由于对新技术的掌握“滞后”,老教师又没有时间去专门研究新技术的使用,因此,为了保证课堂的进度,老教师不得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长此以往,逐渐对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产生了一种无关紧要的心态。除上文所述观点外,教育机构对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培训不够合理到位,使得教师即使想要掌握也无从学起,最后不得不敷衍了事,也是最终导致网络和信息技术无法良好应用的重要原因。

3.网络和信息技术自身的缺陷

网络和信息技术是时代快速改革发展的产物,是信息时代的结晶。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存在缺陷的,网络和信息技术也不例外。这里单指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出现的缺陷。初中数学本身就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也是学生的必学科目,因此,需要学生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重点掌握。网络和信息技术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学生的学习,但是同时也将学生对于知识点学习的注意力分散到了网络和信息技术本身,降低了课堂效率。与此同时,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存在地域分化,对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发达城市的应用率明显高于偏远地区和农村,受经济条件影响,不少地区缺乏对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客观条件,只能被迫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

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应用都需要一段磨合时间,将优点逐渐放大,缺陷逐渐改善。因此,在网络和信息技术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应用中,我们要看到它的两面性,既大力推广,发挥它的优势,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快速发展,又要看到它的局限性,采取相关措施,尽量避免局限性对于教学的影响,最终实现网络和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绪光。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12)。

9.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篇九

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

全国学习科学学会尝试教学研究会

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互联网在初中尝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负责人: 何国昌 王强

所在单位: 甘肃省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

(一)课题名称 《互联网在初中尝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教学带来了巨大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改变了教育的形态,产生了“虚拟教育”;“教”的技术也逐步向“学”的技术转移,越来越多的教师与学生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参与者与受益者。我校虽然是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但随着农村远教工程和宽带网络的实施,网络作为方便快捷的课程资源,成为我们利用的可能。《新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广泛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网络环境建设、开发教学资源、开展教学试验和课题研究,使互联网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体中,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通过互联网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以高效达成调和的三维目标。总之,本课题以研究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实施尝试教学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会学习,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

我们认为确立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利用网络资源实施尝试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培养学生热爱探索研究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

2、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3、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

4、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

5、优化教学效果,控制教学节奏。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推进新课程教学的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确实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2、通过探索互联网资源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模式研究利用网络资源实施尝试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

3、发现和探索网络资源在尝试教学中应用的一般规律和理论,摸索出适合农村初中学校应用网络资源实施尝试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农村学校高效课堂建设。(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调查、分析农村初中学生对互联网的认识与应用的现状。通过农村初中学生对互联网的认识与应用现状的调查,了解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娱乐中参与互联网的现状及需求,为互联网在初中尝试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撑。

2、学习尝试教学理论,结合本校实际,利用网络资源引领学生学会自主发现的学习(借助资源,依赖自主发现、探索性的学习)、协商合作的学习(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合作式、讨论式的学习)、创作实践的学习(使用信息工具,进行创新性、实践性的问题解决学习),探究互联网与尝试教学法整合的有效策略。

3、实践并完善教学策略,研究策略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和作用,形成一种新型的适合农村初中的尝试教学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建立课题网站,及时、全面反映研究的全过程。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交流、研讨和经验推广应用等活动。自觉组织课题评估和自查。利用网络资源,广泛收集和查阅有关网络教育理论和尝试教学的研究文献资料。

2、以行动研究为主,以课例研究为着力点;做好教学试验研究课的课堂录像纪录、学生问卷调查、听课教师课堂评语、任课教师教学小结等观察材料的收集;课后要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评委的课堂教学评价、形成教师经验总结(提升形成研究论文)。经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调整”五个环节三轮循环,深入开展“行动者(科任教师)——学习者(学生)——观察者(评委)”的三角反思。做到课与课之间有“技术上的改进、手段上的更新、方法上的变革、观念上的提升”。

3、将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在有关教育刊物发表,并将有关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1.研究准备阶段(2011.12-2012.2)

组织完成课题的申报、课题立项和课题开题的各项工作。

2.启动实施阶段(2012.3-2012.7)

(1)建立课题网站,搭建交流、研讨、展示平台。并利用网络资源,广泛收集和查阅有关网络教育理论和尝试教学的研究文献资料。

(2)进行师资培训,展开研究。采取自评和他评结合等的方式,对课题项目进行阶段性评估,开展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活动,评选优秀研究成果,形成初步的教学策略。

3.深入研究阶段(2012.8-2013.8)

学习优秀案例,并实践于课堂教学,在实践中调整和布置本阶段研究实验工作,展示研究成果,形成经验总结。组织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案例、教学研究论文、教学过程录像(典型课例光盘)。

4.结题阶段(2013.9-2013.12)

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参加总课题组组织专家组对子课题进行的终结性测评和验收。(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组长:何国昌 男,中学一级教师 负责课题设计、师资培训和课题最后的统稿.副组长:王强 男,中学一级教师 负责课题设计、课题实验班级的学生进行网络教育和资料收集.成员:刘雪红 女 中学二级教师 负责课题资料收集,整理和调查.成员:郭伟 男 中学二级教师 负责课题实验班级的学生进行网络技术培训及指导。

《互联网在初中尝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

10.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篇十

拓展训练初中体育篮球基础技术应用拓展训练是新型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和学习模式,将其运用于初中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可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的精、团队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通过以下几点阐述拓展训练在初中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趣味性拓展项目在初中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初中篮球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前准备活动通常是伸展运动与慢跑等,如此简单、单调的内容往复循环使用,会使学生产生对篮球技能学习的厌恶情绪,从而导致其积极性以及教学效率不断下降。针对该现象,教师应充分利用拓展训练活动中趣味性较强的团队训练项目,来改善这一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教师篮球教学变得容易。

例如,在篮球基础技术教学课堂中,于每节课开始前的准备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进行“十人九足”的拓展训练项目来代替单调的跑步项目,使学生在富有趣味性、充满欢乐气息的课堂氛围中,发现篮球课堂的乐趣和魅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篮球技能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使其轻松进入篮球教学的准备状态。

二、放松性拓展项目在初中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篮球课教学过程中,与课前准备活动、课中技能训练同样重要的还有结束部分的放松环节,这一环节是为避免学生运动过后造成的机体损伤而设置的放松活动,也是帮助学生放松紧绷肌肉、恢复到正常状态、及时进入下一节课学习的重要措施。学生在激烈运动过后,通常会出现神经与肌肉紧绷、心率急促等生理反应,会对接下来的学习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针对该现象,教师应通过进行一些轻松的整理活动,来逐渐平复学生的身心状态。

例如,在篮球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两大组,让两组学生各自围成一个圈,要求后面一个学生为前面一个学生进行手臂、肩膀、腿部等部位的放松,以使每个学生的身体都能够得到放松。通过团队式的放松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以及相互帮助的精神,还可以达到缓解神经、放松机体肌肉的目的,并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共同分享、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从而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身体素质拓展项目在初中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教学的关键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但如何让学生在篮球课堂教学中达到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为应考而进行的体育教学现象,从而造成学生对体育学习积极性的不断下降。针对该现象,教师应在篮球课课堂教学中添加素质拓展项目,来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例如,在篮球基础技术教学课堂中的间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人体多米诺”的拓展项目,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并让其各自围成一个圈,要求学生将双手搭在前一个学生的肩膀上。之后教师下达“坐下”的指令,让所有学生集体向后坐下,坐在后面学生的膝盖上;让学生保持坐姿几分钟后,教师再下达“起立”的指令,让学生恢复直立状态;在让学生放松几分钟后,教师再下达“走”的指令,要求学生围着圈行走;在行走一圈后,教师再重复下达“坐下”的指令,以此往复循环,从而让形成随圈运动的形式。通过此类拓展项目,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还可达到学生体能锻炼的目的,从而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并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参与性。

四、在拓展项目中带动篮球基础专业技能训练的应用

在初中篮球基础技术教学过程中应用拓展项目,要求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篮球基础技能为目标,并要求教师要将篮球基础技能训练灵活转变为趣味性较强的拓展项目,从而使学生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的技能训练中,实现提升篮球基础技能的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身体素质、所要完成的技能训练以及场地条件等因素,对篮球技能培训的规则进行适当变更,从而使其更接近拓展训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篮球教学中的乐趣,提升学生学习篮球技能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运球、传球、投篮等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障碍性三步上篮的拓展项目,在学生练习运球与传球的技能时,从中设置各种障碍物,要求学生在运球与传球过程中必须跨过每一个障碍物,才可进入最后的投篮练习。通过此类拓展训练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传球、运球、投篮的篮球基础技能和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同时通过让学生跨越障碍物的训练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向困难挑战的精神。

总之,初中体育教学的宗旨在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教师摒弃以往存在弊端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从而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在篮球基础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加入拓展训练项目的方法,让学生在富有趣味性、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氛围欢乐的训练活动中,发现篮球教学的乐趣和魅力,以激发学生对篮球技能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提升篮球教学的课堂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陶首春.拓展训练在上海市中小学阳光体育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0,(12).

[2]田海涛.中学开展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及其必要性[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0).

[3]赵亚军.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拓展训练[J].科学大众,2010,(04).

11.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篇十一

一、趣味性拓展项目在初中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初中篮球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前准备活动通常是伸展运动与慢跑等,如此简单、单调的内容往复循环使用,会使学生产生对篮球技能学习的厌恶情绪,从而导致其积极性以及教学效率不断下降。针对该现象,教师应充分利用拓展训练活动中趣味性较强的团队训练项目,来改善这一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教师篮球教学变得容易。

例如,在篮球基础技术教学课堂中,于每节课开始前的准备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进行“十人九足”的拓展训练项目来代替单调的跑步项目,使学生在富有趣味性、充满欢乐气息的课堂氛围中,发现篮球课堂的乐趣和魅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篮球技能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使其轻松进入篮球教学的准备状态。

二、放松性拓展项目在初中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篮球课教学过程中,与课前准备活动、课中技能训练同样重要的还有结束部分的放松环节,这一环节是为避免学生运动过后造成的机体损伤而设置的放松活动,也是帮助学生放松紧绷肌肉、恢复到正常状态、及时进入下一节课学习的重要措施。学生在激烈运动过后,通常会出现神经与肌肉紧绷、心率急促等生理反应,会对接下来的学习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针对该现象,教师应通过进行一些轻松的整理活动,来逐渐平复学生的身心状态。

例如,在篮球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两大组,让两组学生各自围成一个圈,要求后面一个学生为前面一个学生进行手臂、肩膀、腿部等部位的放松,以使每个学生的身体都能够得到放松。通过团队式的放松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以及相互帮助的精神,还可以达到缓解神经、放松机体肌肉的目的,并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共同分享、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从而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身体素质拓展项目在初中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教学的关键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但如何让学生在篮球课堂教学中达到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为应考而进行的体育教学现象,从而造成学生对体育学习积极性的不断下降。针对该现象,教师应在篮球课课堂教学中添加素质拓展项目,来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例如,在篮球基础技术教学课堂中的间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人体多米诺”的拓展项目,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并让其各自围成一个圈,要求学生将双手搭在前一个学生的肩膀上。之后教师下达“坐下”的指令,让所有学生集体向后坐下,坐在后面学生的膝盖上;让学生保持坐姿几分钟后,教师再下达“起立”的指令,让学生恢复直立状态;在让学生放松几分钟后,教师再下达“走”的指令,要求学生围着圈行走;在行走一圈后,教师再重复下达“坐下”的指令,以此往复循环,从而让形成随圈运动的形式。通过此类拓展项目,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还可达到学生体能锻炼的目的,从而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并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参与性。

四、在拓展项目中带动篮球基础专业技能训练的应用

在初中篮球基础技术教学过程中应用拓展项目,要求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篮球基础技能为目标,并要求教师要将篮球基础技能训练灵活转变为趣味性较强的拓展项目,从而使学生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的技能训练中,实现提升篮球基础技能的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身体素质、所要完成的技能训练以及场地条件等因素,对篮球技能培训的规则进行适当变更,从而使其更接近拓展训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篮球教学中的乐趣,提升学生学习篮球技能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运球、传球、投篮等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障碍性三步上篮的拓展项目,在学生练习运球与传球的技能时,从中设置各种障碍物,要求学生在运球与传球过程中必须跨过每一个障碍物,才可进入最后的投篮练习。通过此类拓展训练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传球、运球、投篮的篮球基础技能和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同时通过让学生跨越障碍物的训练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向困难挑战的精神。

总之,初中体育教学的宗旨在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教师摒弃以往存在弊端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从而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在篮球基础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加入拓展训练项目的方法,让学生在富有趣味性、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氛围欢乐的训练活动中,发现篮球教学的乐趣和魅力,以激发学生对篮球技能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提升篮球教学的课堂质量和效率。

摘要:拓展训练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它倡导体验式教学,注重团队配合,深厚喜爱。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篮球是深受初中生喜爱的一项运动,篮球教学也是初中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拓展训练引入初中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能进一步丰富初中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篮球技术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篮球技术教学的实际效果。结合实践,探讨了拓展训练在初中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拓展训练,初中体育,篮球,基础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陶首春.拓展训练在上海市中小学阳光体育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0,(12).

[2]田海涛.中学开展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及其必要性[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0).

[3]赵亚军.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拓展训练[J].科学大众,2010,(04).

12.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篇十二

一、课题研究

(1)研究活动的时间

用一年的时间完成课题的研究并解题

(2)研究活动内容及程序安排1、10月~11月:准备阶段⑴组织实验研究小组,确定实验班。⑵收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⑶拟定试验研究方案。

2、12月~1月:调查阶段。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对话调查法,对学生为什么不会运用、不善运用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和思考;对学生进行关于控制变量运用的问卷和访谈,了解学生对控制变量运用态度、看法。

3、3月~4月:实施阶段。根据制定方案,进行实证性调查和研究;每一种同时,进行实验的比较,寻找原因;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

4、5月~6月:总结阶段。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和研究实验情况,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写一份有设计、有实施、有案例的关于学生物理探究教学中应重视和加强控制变量法的运用的论文和一份调查报告。

(3)研究活动的基本要求。

1、参与课题的教师要根据方案的要求以及各课题组的研究重点,制定个人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期末写好研究总结,并按学校课题资料收集要求整理并上传(或上交)个人课题研究资料。

2、参与课题的教师要认真进行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课题组的各种研讨活动,做到学习专题化、研讨日常化、反思及时化、总结经常化,以不断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1)认真学习——以自主学习和集体学习相结合。课题组成员要积极学习理论知识,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每学期学习至少10次(包括参加各组的主题式对话、个人推荐阅读2篇以及个人自学体会)。

(2)积极实践——以读书理性思考与课例行动研究相结合。课题组成员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大胆实践,做实践的研究者,研究的实践者。每学年围绕一个专题上公开研究课至少1次。积极参与课题组的课堂研讨活动,围绕研究重点发表听课意见。提高备课和上课的有效性,撰写“教材研读”至少8次,“课堂观察与反思”至少8次。

13.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篇十三

毕 业 论 文

目:表象训练在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系 届 班: 专

业: 专

项: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摘 要

散打教学中的表象训练指的是在教练某种暗示语的引导下,学生在思维和意识里反复想象并强调这种运动动作或情境,进而有助于自身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在我国体育教学中,表象训练作为一种心理训练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学实验效果。本文以表象训练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教学实验总结,设计出表象训练指导下的散打教学实验方案,将学生分为测试组和参照组,在教学实验前两组学生的身高体重、身体素质、学习散打兴趣三方面处于同一水平前提下,考察并分析了他们在表象训练教学实验后学习成绩的差异性,从而证明表象训练对于散打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表象训练;散打;教学;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Image Training in Free Combat Teaching

The image training of free combat teaching means that, under the guidance of some kind of sign language of coach, students repeatedly imagine and emphasize such action or situation in the thinking and consciousness, 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ir sports skills and emotional control.In China’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mage training, as a kind of psychological training method, had been widely applied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 and achieved certain effect on teaching experiment.This paper took image training as the study object, summed literature from reading and teaching experiments, designed the free combat teaching and experiment scheme under the guidance of image training.In this paper, the students were divided into tes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hile the three aspects of weight for height, body quality, the free combat learning interest for the students in two groups were at the same level, the paper explored and analyzed the difference of achievement of them after the image training experiment.Final proofed that image train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free combat teaching, and it helps the students to achieve better achievement.Key Words: image training;free combat;teaching;application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1 1.1 选题依据............................................................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 1.2.1 国内对体育教学中表象训练的研究...................................1 1.2.2 国外对体育教学中表象训练的研究...................................2 1.3 研究目的和任务......................................................2 1.3.1 研究目的.........................................................2 1.3.2 研究任务.........................................................2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3 2.1 研究对象............................................................3 2.2 研究方法............................................................3 2.2.1 文献资料法.......................................................3 2.2.2 实验法...........................................................3 2.2.3 数理统计法.......................................................3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4 3.1 表象训练在散打教学中的应用基础......................................4 3.1.1 散打教学中表象训练的应用原理.....................................4 3.1.2 表象训练指导下的散打教学实验设计.................................4 3.2 表象训练在散打教学中的实验研究......................................5 3.2.1 表象训练教学实验前测试组和参照组之间三项指标的对比分析...........5 3.2.2 表象训练教学实验后测试组和参照组之间学习成绩的对比分析...........6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7 4.1 结论................................................................7 4.2 建议................................................................7 主要参考文献.............................................................8 致 谢...................................................................9

第一章 前言

早在上个世纪初期,关于表象训练的探索与实践就已经开始,各个学科的专家和学者通过研究表象训练的理论和实践,逐渐增加了对于表象训练的认识,提高了表象训练的实际应用效果[1]。然而,到目前为止,表象训练的方法或理论仍然不成熟,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研究如何将表象训练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去。1.1 选题依据

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发现,表象训练的应用范围是广泛的,所发挥的作用更是多方面的。就体育教育工作而言,表象训练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应对学习压力带来的紧张焦虑等。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新的形势为我国体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出一批批高水平、高能力、高素质的运动员是教育机构和各大专院校的责任和任务[2]。而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更多的需要应用表象训练的动机功能,通过积极的表象训练方法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任务和使命,在体育训练中清楚每个动作学习的必要性,等等。所以,研究表象训练在散打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对体育教学中表象训练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于表象训练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发表了很多具有教学参考价值的期刊文献和专著,但大都是一些实验性研究[3],缺乏正确的理论导向。而且我国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国外,国内创新性研究较少。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国内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表象训练的成果,如明辉研究了表象训练法在蛙泳教学中的应用,陈卫华研究了我国高职高专篮球投篮教学中表象训练的实验过程,郁华研究了表象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封闭性动作技能学习中的应用,张成等人研究了体育舞蹈教学中表象训练的应用,纵艳芳研究了表象训练法在高校太极拳选项课教学中的运用,王瑭研究了表象训练在湖北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冯展涛研究了运动表象训练法在学习散打技术动作中的作用,陈学友研究了表象训练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刘金平研究了高考体育训练中的表象训练,伍永亮对体育运动中表象

训练研究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分析,等等,这些研究都共同证明了表象训练对于体育教学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1.2.2 国外对体育教学中表象训练的研究

国外关于表象训练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方面,例如Ahsen认为表象包括3个重要的部分:映像、身体反应和映像,称之为ISM模型,并对其应用于公共体育教育的前景做了分析。Lang通过临床研究证明,在表象训练过程中,如果生理反应越强烈,那么相应的行为变化就越大。Murphy等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91%左右的美国奥运选手都使用过表象训练方法,其中96%以上的运动员认为表象训练产生了积极效果[4],有将近94%的奥林匹克队教练在他们的训练中使用过表象训练,其中20%的教练员在每次训练中都使用表象训练。另外,视动行为演练法、Singer5步策略等表象训练方法已经被证明是体育运动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已经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了理论和实践运用,并出版了一些相关文献资料。总而言之,在国外运动心理中,表象训练常常作为心理训练的代名词,应用相当广泛[5],心理训练与表象训练通常是交替使用的,因为在西方人看来,运动技术和心理水平是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两大基本素质。1.3 研究目的和任务 1.3.1 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总结并分析表象训练应用于散打教学的理论基础,并通过散打教学实验证明表象训练对于散打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很好的提高作用,将表象训练应用于散打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3.2 研究任务

本文的研究任务是通过表象训练在散打教学中的实践,考察并分析散打教学中使用表象训练方法和没有使用该方法的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差异性,得出结论说明表象训练对于散打教学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吉林体育学院体育散打专业2011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为确保教学实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实验将散打专业2011级男生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测试组,进行表象训练教学实验,一组为对照组,进行正常的教学实验。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搜集并阅读了国内外大量的有关表象训练方法和理论方面的文献资料,并结合吉林体育学院现有散打教学资源进行实验设计[6],本文还通过网络工具搜集了一些有关体育专业教学实验方面的资料以供参考。2.2.2 实验法

通过前期文献资料准备,总结出对本次教学实验有用的信息,设计出表象训练应用于散打教学的实验方案,以吉林体育学院散打专业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教学实验。

2.2.3 数理统计法

根据表象训练应用于散打教学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教学实验将吉林体育学院散打专业学生分为了测试组和参照组进行试验,每组学生20人,实验数据取每组的平均值,下面是本次教学实验的应用基础和实验研究过程。

3.1 表象训练在散打教学中的应用基础 3.1.1 散打教学中表象训练的应用原理

表象训练与体育教学结合的实验方法以学生的心理神经肌肉学说为基础,众所周知,在人体内部存在两大中枢,一个是大脑运动中枢,另一个是肌肉运动中枢,二者之间存在双向神经联系,大脑通过信号传导方式将想象的运动方式、节奏、幅度和强度传递至鸡肉运动中枢,进而引起肌肉运动中枢的兴奋,不自觉的产生相应的肌肉活动,也就是学生在散打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动作[7]。此外,表象训练还以心理技能学说为依据,通过发展和强化心理技能去影响到人体动作的外在表现,这种心理机能可以使暗示性语言,也可以是反复的强调某种信息,还可以是人体有意识去表达的某种意愿[8]。散打教学中的表象训练通常是心理神经肌肉学说和心理机能训练共同作用的结果。

3.1.2 表象训练指导下的散打教学实验设计

本教学实验以吉林体育学院散打专业2011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涉及了40名各方面水平一致的本科男生和36个学时的教学安排,对于测试组和参照组的教学是由经验丰富的同一老师进行指导,对测试组的教学是在正常教学基础上强化表象训练,对参照组的教学是按照正常教学安排进行,无特殊教学计划。两个组的正常教学安排保持一致。

这里以测试组为例,设计出如下散打教学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表象训练指导下的散打教学实验设计图

需要补充的是,在教学实验结束后,应当把测试组和参照组学生随机编号,按照顺序进行成绩评定,这样在成绩评定过程中,评分老师并不知道单个同学是测试组还是参照组,这样有利于实验成绩结果的可靠性、公平性、准确性[9]。3.2 表象训练在散打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3.2.1 表象训练教学实验前测试组和参照组之间三项指标的对比分析

本研究在教学实验前分别考察了测试组和参照组学生的身高体重、身体素质、学习散打兴趣三项指标,目的是确保实验对象之间的平行性,这有利于确保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可靠、准确。

表1 测试组和参照组之间身高体重数据表

组别 人数 身高平均值(CM)体重平均值(KG)测试组 参照组 20

174.9

175.2

67.5 68.8

表2 测试组和参照组之间身体素质数据表

组别 站位体前驱均数(CM)立定跳远平均值(CM)100米跑平均值(秒)引体向上平均值(个)测试组

参照组 12.5 12.2

239.2 240.1

12.5 12.7

17.2 17.3

表3 测试组和参照组之间学习散打兴趣数据表

组别 人数 一般 有兴趣 比较有兴趣 很感兴趣 兴趣浓厚 测试组参照组2 4

6

通过以上三项指标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测试组和参照组内部学生之间在身高体重、身体素质、学习散打兴趣方面基本上处于相对等值水平[10],这说明本教学实验对象的选取和分组是科学、合理的。

3.2.2 表象训练教学实验后测试组和参照组之间学习成绩的对比分析

本教学实验的学习成绩由三位以上散打老师进行评分,将100—85分列为优秀,包括85,将85—75列为良好,包括75,将75—60列为及格,包括60,将60分以下列为不及格,以下是表象训练运用于散打教学的实验数据结果:

表4 测试组和参照组学生学习成绩统计数据表

组别 人数 优秀 百分比 良好 百分比 及格 百分比 不及格 百分比 测试组

参照组2

20%

10% 60% 8

40% 6

15% 30%

5% 4

20%

表5 测试组和参照组学生学习成绩差异性分析

组别 测试组 参照组 T P 成绩X+S 82.1+16

70.4+14

6.8

<0.01 表4为测试组和参照组学生学习成绩统计数据表,从该表可以看出,测试组学生成绩优秀和良好的百分比均高于参照组,其中优秀百分比高于参照组10个百分点,良好百分比高于参照组20个百分点,这说明测试组学生的优秀率平均值、良好率平均值都明显大于参照组,而及格率和不及格率平均值均低于参照组。总体而言,测试组学生平均成绩明显优于参照组学生成绩。此外,通过表5还可以看出,两组学生平均成绩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这说明将表象训练应用于散打教学中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应当在散打教学中广泛应用并推广表象训练。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表象训练在散打教学中的应用,以表象训练指导下的散打教学实验基础上,通过散打课程表象训练方法的应用,结合测试组和参照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证明表象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散打学习成绩,这有助于散打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4.2 建议

散打教学侧重于动作训练,而表象训练在动作和心理训练中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应用基础。将表象训练方法应用于散打教学是散打课程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这符合了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目标。本研究以表象训练指导吉林体育学院散打专业学生进行散打学习,并以学习成绩的形式为判定标准,说明表象训练在散打教学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只是表象训练应用的一小部分,建议在散打教学中深入运用表象训练方法,设计出更为全面、科学的散打教学实验,获得大量的实验数据来证明表象训练对于散打教学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 漆昌柱,徐培.表象训练的概念、理论及主要研究领域:现状与分析[J].体育科学,2011,(3):76-77 [2] 孙少强.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7-38 [3] 王新平,王海景,韩旭.体育运动中表象训练研究的发展及现状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8(5):48 [4]张伟.运动表象训练在普通高校网球选项教学中的应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8(5):113 [5]朱柏宁.表象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师友,2009(2): 31-32 [6]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 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 马国顺,刘勇.表象训练在高校散打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9(3)[9] 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致 谢

在本文即将完成之际,由衷的感谢XX教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他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教给了我全新的实验思想,使我在完成毕业课题阶段有了明确的学术目标,掌握了通用的研究方法,XX老师还教会了我很多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道理。没有他多次对我进行跆拳道理论和技术指导,并教会我实用的写作思维和教学实验方法,这篇论文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在这里衷心的祝愿XX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14.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篇十四

随着IC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技术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教育者对于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整合投入了越来越多的思考和实践。而“电子书包” (e-schoolbag) 的应用是这个领域里最受欢迎的研究方向。2012年3月, 番禺区智慧教育云 (“电子书包”) 项目正式启动, 它秉承番禺区“研学后教”和“上品教化”的教改理念, 实现了课堂由教师主导向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改变, 全方面支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多样的学习方式, 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笔者所在的学校是番禺区“电子书包”项目第三批实验学校之一。该校“电子书包”项目的开展依托番禺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由区政府免费提供“电子书包”、铺设网络, 由清华同方知好乐教育研究院提供资源服务及技术支持。

笔者任教于初三年级。对于初三学生来说, 在英语学科的中考复习中, 提高阅读能力无疑是重中之重。在综合考虑了“电子书包”的功能特性和英语阅读教学的特点后, 笔者尝试利用“电子书包”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并力求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 如何利用“电子书包”实现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课堂授课与课后巩固的结合、自我评价与反思的结合。

2. 如何促进“电子书包”课堂上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

二、“电子书包”应用于教学的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从早期的探索、尝试到今天, 人们关注的目标已经从硬件技术的改善和资源的开发转为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下的教学是否能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智能化学习并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等[1]。传统的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已经越来越难以描述新技术下的教学过程和行为, 因此, 很多教育专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信息化教育的目标分类模型, 以美国教育专家Michael Fisher提出的“数字布鲁姆”为代表。新版的“数字布鲁姆”将25种可以应用于学习的工具 (Apps) 归到修订后的目标分类 (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中去, 箭头表示这些工具之间具有流动性和灵活性, 是相互联系的 (如图1所示) 。2012年7月, 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学习与专业发展支持中心 (CLPD) 的学习设计师阿兰·凯灵顿 (Alan Carrington) 在“数字布鲁姆”的思想基础上, 提出新的教育学理论, 即Pedagogy for iPads, 可以翻译为“基于i Pads的教育学”, 对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作出进一步的修正, 可以说是移动学习理论的最新进展之一, 为运用“电子书包”技术的教育者作出了明确的指导和说明[2]。

在Alan最近更新的pedagogy wheel v3.0 (如图2所示) 中, 他用一个轮状图来展示他的教育理论。Pedagogy轮共有4圈, 从里向外分别是:目标、描述动词、活动、i Pad Apps。在中心圈, 阿兰把教育目标归结为:识记理解 (Remember&Understand) 、应用 (Apply) 、分析 (Analyze) 、评价 (Evaluate) 、创造 (Create) 共5个。第二圈是描述动词, 用来描述和阐释教育目标。第三圈是活动, 这里介绍了大量的数字化学习活动, 这些活动能帮助教师和学生达成预期的教育目标。第四圈是i Pad Apps, 共介绍了62个教学必备的i Pad Apps。而最外缘则用SAMR模式来描述信息和通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层次, 表明了技术变革课堂可能出现的结果。

与Pedagogy wheel V2.0[4] (图3所示) 版本不同的是, V3.0[5]的最新版本特别强调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提出要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 (autonomy) 、掌握力 (mastery) 和使命感 (purpose) 。而教学目标就是学习动机的诱因。“电子书包”应用的执教者应思考如何设计教学目标才能激发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虽然Pedagogy wheel可以很好地描述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教学目标, 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初期目标制定的指导和完成目标的工具, 但是它并未提供“电子书包”的应用所需要的完整的教学流程和模式[3]。因此, 使用“电子书包”来开展教学必须将Pedagogy wheel理论和实际情况相结合, 将技术与教学目标有效融合, 使技术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

三、“电子书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两个问题, 笔者将“电子书包”运用于阅读能力训练的应用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课堂教学指导, 教学目标为“阅读微技能训练”;

第二部分为作业和测试, 教学目标为“自我反思和评价”;

第三部分为互动讨论, 教学目标为“交流与反馈”。

1. 课堂教学指导:

笔者将阅读微技能训练分为“词义猜测”、“细节理解”、“推理判断”和“主旨大意”这四个板块。每个板块的教学设计都遵循“课前准备—微技能指导—实操训练—能力拓展”的学习路线图, 每一个环节都合理地与“电子书包”网络学习平台相应板块的功能结合, 尤其突出其“即时数据分析”和“在线讨论反馈”的功能。以“词义猜测”教学设计为例, 根据Alan的Pedagogy轮的目标分类, 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阅读理解中“词义猜测”的解题技巧, 从而提高阅读理解的解题准确性。

(2) 通过“阅读微技能”的训练, 能在小组合作中完成由“读”到“写”的技能拓展。

2)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自主协作学习, 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提升交流协作能力, 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3) 情感与态度

通过提高学生的阅读解题技巧的能力, 消减学生对阅读长文章的畏惧心理。

教学流程图如图4所示:

四个板块都以此流程为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 具体使用到“电子书包”功能的环节为:

●课前根据“论坛”反馈来确定课题目标;

●利用“作业”板块来进行微技能训练 (统计准确率) ;

●利用“测试”板块来进行实战演练 (统计准确率) ;

●利用“论坛”板块来进行写的技能拓展。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使用“电子书包”完成课堂任务, 教师通过统计功能即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对课堂指导作出调整。

2. 课后辅导自测

笔者在课后辅导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利用“电子书包”的“作业与测试”板块向学生预留课后巩固作业。根据课题的训练需要, 阅读篇章的任务题型偏重于“词义猜测”的能力训练, 并兼顾能力拓展, 如“写”的训练。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或测试, 提交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给出教师设置的答案并统计分数, 学生还可以利用教师设置的解题思路提示进行再思考。

3. 论坛交流反馈

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后辅导环节, 笔者利用“互动反馈”板块除了可以实现课堂内外师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更重要的还能实现学生间的“同伴评价和反馈”:如课堂内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投票和评价, 课堂外对论题进行讨论和反馈。

四、“电子书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访谈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 笔者对使用“电子书包”的学生进行了访谈。结合平时课堂观察, 发现“电子书包”的使用主要带来下列的两个变化:

(1) “电子书包”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 教师往往依据教学需要, 对教学情况的分析和个人的教学经验来设定教学目标。而在“电子书包”应用环境下, 教师根据“电子书包”的数据分析或学生在论坛中的讨论结果、投票 (“词义猜测”教学设计) 等理性数据来确定教学目标, 更为客观可信。

根据教学目标以及pedagogy轮理论, 教师从“电子书包”学习平台上选择适用的教学材料和应用软件来呈现相应的教学环节, 使得教学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电子书包”的统计平台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及时反馈, 包括准确率、错误率、错误题目排行, 为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 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提供了依据。

(2) “电子书包”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

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下, 学生只能依据教师公布的答案自测学习结果, 由于人为等多方面的因素, 往往无法得到客观的评价。而“电子书包”的提交、答案提示和统计功能给学生提供即时的学习反馈, 对个人的学习效果作出相对精准的评价。云平台上保存个人数据和学习轨迹的功能也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路径和效果有了更好的了解。

教师把一些重难点的知识点讲解以微视频的形式放上学习平台, 学生可以在课堂以外的时间根据个人的需要继续学习。“电子书包”的这个功能相当于一个移动的老师, 使个性化学习得以实现。

初中生对电子产品十分敏感, 他们更乐于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尤其是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与同伴交流的同学而言。“电子书包”的互动讨论平台功能给了学生一个自由讨论学习感受、发表见解以及疑惑的空间。部分同学在访谈中也谈到此感受 (见附录) 。

五、“电子书包”应用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与反思

以上的分析显示, “电子书包”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即时性、客观性, 并使得学习更加个性化、智能化, 在某种程度上能极大的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其主要版块的功能特点能在英语阅读能力训练方面的得到充分的发挥, 体现了SAMR模式 (如图5所示) 中的第二层次“增强” (Augmentation) ———技术扮演一种替代的工具, 在功能上予以提升 (Ruben, 2013) 。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 任何数字化的教学手段都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 老师的面授和指导仍然要贯穿在教学过程中。而对于从未被允许在校内使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学生来说, 尽管他们愿意接受新的学习方式并乐于改变, 但由于与过去的学习习惯有很大不同, 要从被动或半被动地接受老师和学校教育转变到到主动应用“电子书包”云平台的学习资料进行高效地自主学习, 对我校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 就“电子书包”对于教学方面的应用的前景来说, 无论是应用工具的选择还是教学模式的探寻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附录:访谈实录片段

Q:“电子书包进课堂”实验已经在我校实施了几个月了, 请大家谈谈对使用电子书包的整体看法。

A (冯俊婷) :“电子书包”为初三学生紧张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一丝新意, 也能帮助我们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有了“电子书包”, 老师们通过上传视频, 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到新知识。错题本也可以反复地练习, 巩固易错的知识。

B (孔颖瑜) :“电子书包”还给我们提供了积极交流的平台, 我们能说出对题目的见解, 有不懂得题目还能请别人回答。从而我们能学习到别人的优秀之处, 弥补自己的不足, 学到更多的知识。

C (周芷彤) :“电子书包”内容丰富, 包括PPT课件、视频教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它不仅能提供图片欣赏、阅读, 还能朗读, 面对这些神奇的功能, 我们的心情都挺激动的, 的确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Q:你们觉得“电子书包”能辅助你们的学习,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吗?

A (冯俊婷) :我觉得“电子书包”的答题卡功能最适合来做英语的选择题。阅读题也是。提交了以后马上就能知道正确答案, 对于错的题目自己就可以马上反思, 比以前考完试要等老师评讲才知道答案要好, 有时等老师评讲的时候已经忘了当时自己是怎么做题的了。

B (孔颖瑜) :尤其是老师将解题思路放在答案后, 学生在看到答案之后也能看到解释, 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分析错题。

C (周芷彤) :我觉得以前做阅读的时候只是做单选题, 但是现在我们可以在互动讨论平台来讨论关于阅读文章里的内容, 可以互相交流, 这样对阅读主题就会理解得更好, 就好像我们在课堂上小组讨论一样。

Q:你们觉得对于练习英语阅读, 在课上和课后怎样使用“电子书包”才最好呢?

A (冯俊婷) :我觉得老师这样使用就挺好, 课后让我们在互动讨论上交流一下文章的主题或者阅读心得, 课上就检测阅读理解的准确性, 课上课后都可以用。

B (孔颖瑜) :嗯, 这就叫物尽其用吧。其实课后老师也可以用来布置阅读理解的文章的, 一些不是太难理解的题目, 我们看了老师的结题思路以后就可以自己解决了。

C (周芷彤) :我同意你们的看法。其实在课前我们也可以把我们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放在互动讨论里交流, 那么上课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帮我们解答问题了。

Q:那么你们觉得“电子书包”哪一些地方是需要改进的呢?

A (冯俊婷) :我觉得“电子书包”屏幕大小有限, 阅读长文章的时候不是很方便, 还有, 有时候字体太小也看不清。

B (孔颖瑜) :我习惯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划一下关键的句子, 作一下笔记, 但是在“电子书包”上阅读的时候就不太方便了。老师是不是还是可以把题目印出来呢。

C (周芷彤) :我觉得输入文字的时候也不太方便, 有手写笔会好一点的吧。

参考文献

[1]焦建利.移动学习应用与研究的新进展http://www.edu.cn/yynews_9947/20130730/t20130730_994857.shtm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焦建利.阿兰和他的Pedagogy http://www.jiaojianli.com/2934.html

[3]孙宁蔚.Pedagogy Wheel的发展及其对电子书包教学应用的启示

[4]关于Pedagogy wheel V2.0[DB/OL].http://www.unity.net.au/allansportfolio/edublog/?p=836, 2013-05-28.

上一篇:六届二次教代会提案审查报告下一篇:第五单元 日积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