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24-06-20

大连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精选8篇)

1.大连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篇一

慈溪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未来五年(2011年—2015年)是我国金融业深化体制改革,更好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的关键阶段。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完善金融调控机制、加强金融监督等列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将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列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目标。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加快金融创新发展,提出了做大做强地方金融组织,培育支持创新创业的股权投资机构,继续打造中小企业版、创业板市场的浙江板块,加快金融产品创新等金融业发展任务。国家和浙江省金融发展战略规划为我市未来五年金融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按照国家和浙江省金融发展的宏观指引,‚十二五‛时期,慈溪市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金融业创新发展,推进金融业跨越式发展和转型升级,更好地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更加丰富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未来五年,慈溪金融业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金融业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任重而道远。科学编制慈溪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能够为未来五年慈溪市金融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宏观指导和路径指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慈溪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按照‚慈溪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编制,主要分析‚十二五‛时期慈溪市金融业发展的背景,阐明‚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明确金融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是今后五年慈溪市金融业发展的行动纲领。

规划的主要依据是:《慈溪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县(市、区)试点名单的通知》(浙金融办“2010”87号);《关于开展金融创新示范县(市)区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甬政办发“2010”260号);《慈溪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慈政办发“2010”40号);《关于加快地方金融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慈政发“2009”64号)。

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期限为2011年—2015年。

规划范围:慈溪市辖内金融领域。

一、‚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背景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和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全市金融机构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坚持改革开放,加快金融创新,全面改善金融服务质量,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健康发展,顺利完成了‚十一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金融管理体系基本完善。已经形成以市金融(上市)办、人民银行慈溪市支行、宁波市银监办慈溪办事处、市保险协会为主导的金融管理体系,对辖区内金融风险的预警、应急和处置能力不断增强,金融业发展的领导力逐步提高,为引导地方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金融政策框架体系不断完善,促进金融发展的措施更加切实有效,政府引导、扶持和规范金融发展的政策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金融体制改革有序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首批 2 584家列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企业运行良好,占宁波试点企业总数的21%,企业数居宁波各县(市、区)首位。外币自由兑换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成立了宁波首家专业性外币兑换公司。农村产权市场和集体股权市场体制改革取得良好成效,农村资源要素合理流转的机制初步形成。涉农金融产品创新工作不断推进,‚农房两改‛预期收益质押贷款以及‚三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等创新型产品得到有效推广,较好地缓解了‚三农‛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

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健全。金融组织引进和创新不断加速,辖内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机构、村镇银行等银行机构为主体,保险机构、证券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机构等共同发展的广覆盖、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银行机构27家,保险机构36家,证券营业部4个,期货机构2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5家,小额贷款公司3家,典当公司7家,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融业务稳健快速增长。金融业务增长稳健、持续、迅速,金融实力和金融竞争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8.4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4.6%,占GDP的比重达到5.1%,拉动慈溪GDP增长0.7个百分点,对税收贡献值达到4.8亿元。截至2010年底,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千亿元,分别达到1223.4亿元和1099.4亿元,较2005年分别增长162.9%和221.2%。保险机构保费收入实现17.5亿元,居宁波各县(市、区)首位,比2005年增长16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5亿元,人寿险保费收入8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01.7%和131.4%。证券机构资产总额突破百 3 亿元,股票基金交易额(含新股申购交易量)突破2000亿元。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在保业务2893笔,在保余额41亿元。金融业的稳健发展,为构建地方金融高地、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金融业软硬件显著改善。金融统计和分析质量不断提升,金融政策措施切实有效,金融监管和决策能力显著提高,在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优势和特点,形成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合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先进科技在金融机构前后台中的应用更加广泛,金融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金融结算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银行业支付结算体系在全国各县(市)中处于领先地位。至2010年末,全市共设有银行网点303家,可受理银行卡的特约商户2692家,共布放自动柜员机(ATM机)具528台、销售点终端(POS终端)3531台,实现平均每个乡镇设有15家银行网点、26台ATM机具、177台POS终端的覆盖面。

金融服务功能大大提升。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尤其针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产品创新不断涌现,较好的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融资需求问题。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持续快速增加,服务流程不断优化,信贷发放效率显著提高。差别化金融服务推进迅速,金融市场向细分化、结构化、层次化方向发展,银行中小企业专营机构数量增长较快,市场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得到了较好的满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融资担保方式创新和业务拓展推进迅速。

金融生态环境持续良好。金融机构企业文化建设成绩凸显,争先创优成效显著。金融业竞争规范有序,行业自律建设效果明显,违规操作和恶性竞争行为鲜有发生。辖内征信系统建设推进有序,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的 4 ‚三信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居民和企业珍惜信用蔚然成风,金融风险事件发生率较低。2010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比高达90.2%,资金有效利用率较高;贷款不良率为0.4%,金融资产质量较好。

(二)宏观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金融业继续做大做强、加快跨越式发展、推进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复苏,国际资本流动正在加剧,国际金融市场开始强劲反弹,新的跨国并购、跨境投资、技术合作和产业转移势头正在上升,经济金融的发展正面临着良好的国际宏观环境。但是,全球经济复苏仍处在较低水平,世界金融发展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缓慢、复杂和曲折复苏的‚后危机时代‛,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促进金融市场规范运作和稳健发展,实现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面临巨大挑战。

从国内环境看,‚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完善金融调控机制、加强金融监督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着力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金融体系的国家发展战略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是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金融稳定风险和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增大,金融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有待深化,金融机构运行机制和金融宏观审慎监管能力有待提升等诸多因素也成为金融业做大做强的挑战。

(三)微观环境

从区域环境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及杭州、宁波两个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必将带动长三角地区经济金融与国际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接轨,有效促进 5 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推进金融创新发展,推动金融服务和多种融资方式协调发展,使长三角地区金融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慈溪地处沪杭甬都市圈的节点上,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慈溪金融业主动融入和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杭州、宁波两个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接受和分享三个‚中心‛功能和政策的溢出效应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慈溪金融业发展与沪杭甬差距较大,无法形成独立的区域金融核心,专业人才、基础设施等金融要素资源规模和质量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慈溪分享功能溢出的效果,在金融一体化进程中,慈溪借力沪杭甬实现金融业的跨越式发展和转型升级存在一定挑战。

从慈溪实际看,我市正处于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从经济发展严重依靠外贸拉动向消费和外贸共同拉动转变,从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的重要阶段;处于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阶段。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我市金融业推进产品创新、拓展金融业务、改善金融服务带来了机遇。但是,慈溪金融业发展仍受到金融产业化程度较低、金融服务匹配性较差、新兴金融资源短缺、民间资本转化渠道欠缺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使得我市金融业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实现做强做大和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面临长期的现实挑战。

总体上,‚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发展仍将处于较快的增长期,这为我市金融业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坚定发展信心,科学判断和把握经济金融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大胆改革创新,争取使我市金融业走上科学发展、稳健发展、全面发展、快速发展 6 的道路。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市金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加快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稳步推进省、宁波市金融创新示范市建设,着力构建地方金融高地,打造地方金融创新试验区、金融发展引领区和金融服务示范区,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二)基本原则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我市‚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原则: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产品、业务和服务创新,实现金融业创新发展;始终坚持风险防控,完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风险防控长效处理机制,实现金融业安全发展;始终坚持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加强行业自律建设,促进公平竞争、有序竞争,实现金融业稳健发展;始终坚持人才兴业,培养和引进金融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人才智慧,实现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走差异化、精细化服务道路,实现金融与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三)基本思路

‚十二五‛时期我市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推进金融机构协调发展,健全金融组织体系,改善金融组织区域布局;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发展,丰富 7 金融产品体系,增强信贷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推进融资渠道多元发展,增强企业融资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推进服务提升发展,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扩大金融服务范围;推进金融生态优化发展,加强行业规范自律建设,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推进企业上市全面发展,健全拟上市企业梯队,帮扶企业上市融资。其中,机构协调发展是基础,产品创新发展是核心,融资多元发展是抓手,服务提升发展是根本,生态优化发展是保障,上市全面发展是重点。按照六个‚推进‛的基本思路,到‚十二五‛期末,我市有效实现建设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市和构建地方金融高地的目标,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市金融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五年努力,我市金融业科学发展成效显著,金融政策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金融风险控制及时高效,金融组织体系健全、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金融产品更加多元化、特色化、精品化,金融服务实现差别化、精细化,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保持良好,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显著提高,金融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均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县域经济的前列。

‚十二五‛时期我市金融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1.金融业社会贡献明显提升

金融业引导、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更加突出,金融业增加值不断提高,年平均增长率不低于20%,占GDP比重达到8%左右,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21%以上,金融业成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金融业吸收就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金融业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 8 以上,尤其高端金融人才的比例有显著提升。

2.机构发展协调性大大提高

金融机构数量大幅增加。到‚十二五‛期末,我市银行机构一级支行突破35家,银行营业网点达到350个,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突破45家,证券期货公司营业部、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和典当公司等机构总数达到50家。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组织发展迅速,金融会计、法律、评估、证券期货等投资咨询机构明显增加。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健全,金融高地建设基础扎实。

机构区域布局更加协调。金融机构空间布局规划科学合理,城乡金融组织发展更加协调。镇、村、社区金融机构网点显著增加,金融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主城区金融要素集聚功能显著增强,成为银行、保险、证券、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以及其他金融中介组织集聚化发展核心区,金融机构间合作和协调能力大大提高。探索做强做大观海卫、周巷和龙山三个镇域金融聚集区。

3.金融业自身实力显著增强

创新示范市推进有序。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保险互助社试点机制完善、监管到位、运行高效,在改善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环境方面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涌现,实现精品化、多元化,更加符合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要求。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商业保险辅助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创新有重点突破,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能力显著提升。

银行业全面优化发展。存贷款余额在省内均保持领先,双双突破2000亿 9 元,年平均增长率不低于15%,区域‚资金洼地‛优势明显。存贷比保持较高水平,金融资源运用高效、安全。贷款结构更趋合理,贷款质量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比例有较大提高,小企业贷款比重达30%以上。

融资渠道多元化发展。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直接融资比重显著提高。票据和债券等其他融资方式拓展卓有成效,承兑汇票融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融资、企业债券融资、基金融资等融资方式在企业中应用广泛。企业上市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到‚十二五‛期末,我市上市公司数量突破11家。资产证券化发展迅速。

保险业取得重大突破。保险业务领域开拓成效显著,保险产品尤其涉农保险产品创新丰富多样,保险业社会功能发挥有较大提高。到‚十二五‛期末,全市保险机构年保费收入达到3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不低于15%;保险覆盖率有明显提升,保险深度达到3%以上,保险密度达到3000元。

4.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信用体系建设更趋完善。‚三信工程‛建设深入推进,范围覆盖全市所有镇、村和农户。中小企业和‚三农‛信用档案建设基本完备,信用评级制度、人民银行信用信息库制度和使用制度建设基本健全,先进技术在信用管理中的应用更加广泛,覆盖全市范围的征信系统建设基本完善。

金融风险防控及时高效。金融业监管部门沟通协调能力显著改善,金融风险预警制度更加健全,金融风险控制和处理能力不断提高,银行机构不良贷款保持较低水平,不良资产率保持在1%以下。

市场竞争秩序持续良好。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行业规范自律建设基本完善,金融各行业市场竞争公平、有序、规范、和谐,金融合作发展能力 10 显著增强。行业违规操作行为鲜有发生,对违规处罚及时有效。

三、‚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任务

核心任务:‚十二五‛时期,我市金融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加快创建省、宁波市金融创新示范市,着力建成地方金融高地,加速金融业跨越式发展,推进金融业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高效、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全部金融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核心工作而展开,做到全面开展、重点突破,实现我市金融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和科学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市金融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是:

(一)促进机构协调发展

大力引进金融机构。主动接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宁波长三角南翼区域金融中心金融发展辐射,发挥慈溪作为浙江省和宁波市金融创新示范市的优势,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来慈设立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大力引进外资银行、政策性银行来慈设立支行(办事处),加大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引进力度,壮大银行机构金融业龙头实力,引领金融业全面发展。引进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来慈设立支公司、营业部,扩大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数量和规模。

发展地方金融组织。成立更多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其做强做深做专。鼓励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增资扩股,扩大规模,推动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增设营业网点。加快农村新型金融组织试点推进工作,稳步推进农村保险互助社和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数量和规模,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开,使其成为繁荣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有力推手。

做强农村合作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高级金融专业人才,推进市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改造,完成向现代化商业银行转变的改制工作。发挥市农村合作银行本土优势,大胆创新金融产品,增强行业竞争力。优化网点布局,鼓励市农村合作银行在慈溪以外的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实现向区域性银行、创新型银行的跨越,向核心竞争力强、规模大、精品型、个性化的农村商业银行转变。

壮大担保公司实力。健全融资性担保公司和政策性担保公司共同发展的担保服务体系。鼓励组建融资性担保公司,支持通过增资扩股、新建设立等方式成立注册资本超亿元的担保公司,壮大担保公司实力,为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提供更多更全面的融资担保服务。加大对政策性担保公司发展的扶持力度,更好的发挥其对‚三农‛发展的支持作用。

健全中介机构体系。引进国内外金融中介机构来慈设立分支机构,形成金融机构与金融中介组织相互交融、互为依托的良性互动发展局面。重点引进会计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估机构、资产评估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估公司等金融专业服务中介机构,健全地方金融中介组织体系,实现中介机构集约化发展。

协调机构区域布局。建设主城区金融机构聚集区,引导银行、保险、证券及中介机构向主城区聚集,增强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间合作与协调能力,实现集约化发展。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在乡镇、农村地区增设营业网点,促进城乡间金融机构协调发展。加快周巷镇、观海卫镇和龙山镇金融机构集聚发展,构建镇域相对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支持卫星城和中心镇建设。

(二)推进金融创新发展

创新企业金融产品。多管齐下,大力拓展信贷抵质押物范围,改进和完善金融产品设计机制,加快企业金融产品创新步伐。积极推广专利权、商标权、经营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推广应用应收账款、库存商品融资等动产质押融资产品,探索开展排污权和预期收益抵质押贷款,创新节能环保融资模式,着力构建多元化、精品化、特色化的金融产品体系。

创新风险共担产品。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发挥居民、企业、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等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的智慧,建立金融机构风险共担机制,创新风险共担的融资性金融产品。发展好信贷与保险相结合的金融业务新品种,做好无抵押、无担保的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逐步扩大适用范围。加强银行与担保公司、专业协会的合作,共同研究探讨银企合作新途径、新模式,促进信贷市场和担保市场的共同发展。

创新涉农融资产品。完善农村产权市场和集体股权市场制度建设,促进农村资源要素合理流转,不断扩大涉农信贷有效抵质押物和担保范围。鼓励创新发展产权融资、股权融资、收益凭证融资等新型融资方式。推广预期收益、农村住房、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股权、林权等质押贷款,发展农户联保互保、协会担保、关联企业担保等担保融资业务。

创新丰富保险产品。丰富和创新保险产品,满足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需要,扩大保险覆盖面。做大做强已有保险业务,深度挖掘保险市场潜力,拓展保险市场业务领域。积极向上争取将更多保险产品引入我市,丰富我市保险产品库。大力开展保险产品创新,开发竞争有优势、市场有需求、社会有需要的保险产品精品。推动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融资业务的有机结合,支持对外贸易更好发展。推动科技保险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支持科技产品创 13 新。加强产品创新的制度保护,加强对创新型产品推广的政策支持。

创新融资担保方式。鼓励担保公司与银行、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深化合作,创新融资担保合作方式。发展联保、互保、产业链担保等担保方式,积极开展银行承兑汇票、出口信用证押汇、小企业设备按揭贷款担保、诉讼财产保全担保以及转贷服务等业务,探索债券市场担保服务方式,构建多层次、多方面、多功能的担保服务体系。

发展民生保险业务。更加注重国计民生领域保险业务的发展。加快发展‚三农‛保险,逐步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区域和试点品种,大力发展其他涉农保险,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和发展商业保险辅助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模式,积极参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养老保险、医疗健康保险、责任保险等业务,探索完善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相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模式,促进社会保障体系运行效率的提高。

发展理财产品市场。加大金融理财知识宣传力度,创新金融理财产品,推进人民币和外汇等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创新发展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探索发展基金理财、信托理财、阳光私募理财及保险理财等理财市场。坚持差别化发展道路,加快客户理财中心、电脑网络、手机网络等销售系统和操作系统建设,加大对销售人员培训力度,促进金融理财产品市场的繁荣发展。

(三)培育多元融资体系

创新债券融资机制。探索建立科学的企业债发债主体资格审查标准,完善企业债券发行、定价、管理、偿还等机制建设,创新发展企业债券融资。促进银行和企业的合作,鼓励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直接融资,逐步扩 14 大企业债融资规模。积极推广债券融资产品,促进公司债、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债的运用和发展,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健全多元投资机制。引进国内外规范化创业投资公司(PE)和风险投资公司(VC)等投资公司和专业性人才来我市从事创业投资。鼓励发展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成长型企业股权投资基金,鼓励通过联办、合资等多种形式引进设立规范化的投资公司,全面拓展企业股权、项目、信托等融资渠道,逐步形成不同类型、互补性较强的投融资机制。

发展其他融资模式。培育发展融资租赁市场,鼓励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租赁业务创新,以金融租赁公司为平台发行各类专项融资债券,支持重点产业企业的设备更新。进一步研究发挥信托、财务公司等机构在帮助企业融资方面的优势,拓展企业资金来源渠道。综合运用贸易融资、保理、票据、信用证等非信贷类融资工具,做好企业融资服务工作。

合理引导民间资本。逐步建立资本要素平等竞争的保障机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探索能够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和范围的有效途径,推进民间资本转化为规范的金融资本。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参与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改造。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担保公司、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

(四)增强金融服务功能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大金融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服务力度,充分发挥金融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导作用。优化金融信贷结构,逐步提高中小企业和‚三农‛信贷比例。引导信贷资源流向重点转型升级产业领域,支持家电、轴承、化纤和汽配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信贷对新兴产业、新能 15 源产业、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环保经济及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强化服务民生功能。加大金融对民生工程建设和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大力度支持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等社会保障房建设,支持‚农房两改‛和旧城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建设,支持社会创业和增加就业事业的发展。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帮助政府实现社会管理功能和社会发展目标。

改善金融支付环境。提升非现金支付工具运用力度,推广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增加POS、ATM等自助设备布放。全面开通电子商业汇票、付费通、代收付等新兴业务。推进市区、中心镇银行卡刷卡无障碍区建设,推动金融集成电路卡(IC卡)在公共领域的应用。提升银行卡特约商户数量和银行卡渗透率。推进支付系统、同城票据电子交换系统相关业务在农村地区的应用,畅通农村地区资金汇划渠道。深入推广付费通业务,便利农村地区居民缴纳公用事业费用。扩大商业承兑汇票在农村地区的试点运用,改善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环境,加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具布放力度,深化实施便农支付工程,推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全面铺开。

增强外汇服务能力。继续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扩大试点企业范围。推动资本项目下对外直接投资、项目融资、对外担保等跨境人民币资本交易。推进加工贸易、服务外包等企业境外担保境内贷款融资业务,鼓励进出口企业拓展海外投融资渠道。简化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程序,便利企业出口和先进技术、设备进口。规范本外币兑换市场秩序,提高对资金流入流出的监测和管理水平,防范短期资本流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资本大进大出 16 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鼓励合理细分市场。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合理细分市场,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内容。鼓励金融机构设立针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专业性金融服务机构,支持设立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推进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建设,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

改善金融服务质量。加快银行、保险、证券、担保等行业服务标准化、统一化建设,推进服务合同标准化与通俗化建设。提高保险公司理赔服务质量,扩大理赔服务标准覆盖范围,推进保险公司理赔服务规范化、程序化、便捷化建设。探索建立金融服务纠纷快速处理机制,切实保护好金融消费者利益。

(五)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快人民银行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征的信用评级制度,鼓励发展提供信用信息评估等信用增值服务的中介机构,形成信息真实全面、使用高效保密的征信体系。推进以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为主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府、金融机构、镇村组织、农户‚四位一体‛的农村信用服务体系,优化农村金融信贷环境。

促进机构健康发展。加强对银行、保险、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的监管力度,督促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贷款发放全过程的监控力度,确保不良贷款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严格监控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流向,确保小额贷款公司资金对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的有力支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财务报表、内部控制、风险防控等制度体系建设,确保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安全运营。出台政策保证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农村保险互助社的稳健运行,坚持服务小微 17 企业和‚三农‛的市场定位,确保资金流向规范、安全。

加强行业自律建设。推进银行、保险、担保等行业自律建设,健全行业协会性质的自律组织。完善从业人员操作规范、行业行为规范及违规自律惩戒措施等制度建设,规范业务范围和竞争行为,健全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机制,防止过度竞争、恶性竞争,确保金融业竞争有序。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对金融经营行为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违反金融自律规范、破坏竞争环境的行为,切实维护良好的金融运行秩序。

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完善风险管理部门和岗位设置,健全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开展动态风险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苗头。加强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制度建设,加强对基层金融机构的早期风险预警,跟踪关注可能引起风险变化的因素。加强对公司治理结构、市场行为的监管,积极防范销售误导和理赔投诉等引发的风险。健全金融风险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对金融不稳定因素的查处力度,切实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的联动机制,强化金融案件防控,严肃查处从业人员职务犯罪等违法犯罪行为。

规范民间借贷秩序。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发展。健全处置非法民间集资局际联席会议制度,严厉查处非法集资等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案件,维护良好的民间资本发展环境。

(六)加快企业上市进程

营造良好上市氛围。加强对企业上市的宣传发动工作,着重宣传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有关知识和操作流程。加强对拟上市企业的辅导和培训力度。推进企业按照上市要求做好改制与辅导、申报与审核等上市前期准备工作,18 营造企业积极上市的良好社会氛围。

健全企业上市梯队。加强对全市企业的摸底排查工作,深入挖掘有良好上市潜力和积极上市意愿的企业,完善拟上市企业资料库。按照‚培育一批、准备一批、上市一批‛的总体要求,健全拟上市企业梯队。

全面推进上市进程。坚持境内与境外并举,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并举的方针,多渠道、多形式、多市场的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坚持因企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有侧重地开展协调、指导和服务,帮助企业找准市场定位,确定合理的上市板块。密切跟踪拟上市企业上市准备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帮助企业解决上市准备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拟上市企业按照上市计划完成各项上市准备工作。

帮扶重点企业上市。抓好宁波四维尔、慈星股份、沁园集团、大成股份、天龙电子、森龙电器、汇丽机电、人健药业、洛卡特汽车等重点企业的上市筹备工作。深度帮扶进入上市最后冲刺阶段的企业,做好上市相关的沟通协调、政策兑现等工作,争取更多的企业早日成功上市。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健全全市金融(上市)工作领导小组职能,研究决策我市金融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切实建立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由相关部门参加的工作会议,加强各部门对金融发展工作的沟通协调,做到‚目标、责任、措施、协调‛四到位,形成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合力,促进全市金融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二)加强政策引导

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金融业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引导。出台鼓励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入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中去来,帮助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顺利推进。出台支持创新发展政策,帮助金融机构解决创新发展中的体制障碍,推动金融机构大胆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支持金融机构做强做大,助推省、市级金融创新示范市建设。

(三)加强考核激励

完善金融考核指标体系,激励各金融机构争先创优。按照金融业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建立标准明确、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金融工作考核机制,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工作目标考核与工作效能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切实推进金融考核激励工作顺利进展,充分调动金融各方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稳步推进。

(四)加强人才支持

完善金融专业人才当地培养和引进并举的人才机制,扩大金融人才的规模和质量,支持金融业发展。充分利用宁波高校的教育资源以及宁波各分行师资资源,建立专业成熟的培训网络,提高培训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培训加快现有人员存量的盘活和使用,加强培养区域综合性的中高级金融专业人才。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大力引进高端金融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形成人才洼地,推进金融人才的复合化和国际化。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政府牵头建立和完善金融人才市场,有序管理银行间人员流动,防止频繁跳槽引起的无序竞争。

2.大连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篇二

(一)金融业保持快速增长,助力辽宁经济发展

2010年辽宁金融业创造的增加值为639.27亿元,占GDP比重为3.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9.3%。2015年,辽宁金融业创造的增加值为1869.46亿元,占GDP比重为6.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4.1%,分别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和4.8个百分点。2015年,在第三产业的14大门类中,仅低于批发和零售业。

(二)银行业多层次发展,存贷款平稳增长

1. 多层次货币金融服务共同发展,城商行异军突起。

大型商业银行是辽宁银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2015年辽宁的银行业法人机构共有151个,一级分行126个,二级分行120个,营业网点9406个。其中,城商行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末,共有城商行15家,盛京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全国第四家,辽宁首家港交所上市的金融机构。

2. 存贷款余额增长平稳,储蓄存款、中长期贷款分别为存贷款主力。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长基本保持平稳。截至2014年末(注:2105年起银行信贷统计制度变化,指标与往年不可比,采用截至2014年末的可比数据,下同),全省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2053.10亿元,2011-2014年年均增长10.9%。从各项存款结构看,2011-2014年期间,单位存款余额占比下降明显,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储蓄存款占比上升,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性存款占比持平,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保持平稳增长,虽增速回落,但回落幅度逐年趋缓。2011年以来,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长13.1%。

(三)资本市场稳步发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2015年末,有证券公司3家,证券分公司15家,证券营业部302家;期货经纪公司5家,期货经纪公司营业部92家。2015年末,国内上市的公司数为76家,2015年首发上市企业4家。辽宁A股上市企业总股本为882.81亿股,截至2015年末总市值8982.37亿元。大连商品交易所交易进一步发挥调节市场功能的服务能力。大商所期货成交量11.16亿手(单边,下同),在全球78家衍生品交易所期货期权成交量中,由上年的第10位升至第8位。

2015年末,辽宁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上市114家,比2014年增加73家,全国占比2.22%,比2014年下降0.19个百分点,排名第12位,比2014年下降两位。2015年,辽宁企业在新三板发行融资116442.66万元,在全国占比0.96%,全国排名第16位。

(四)保险行业稳中有进,保险体系趋于完善

辽宁保险业经营发展稳定,保险机构体系趋于完善,保险业借助利率、费率改革,经营规模取得快速发展。2015年总部设在辽宁辖内的保险公司共4家。其中,财产险保险公司为1家,人身险保险公司为3家。2015年,辽宁原保险保费收入为941.3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24.4%,比全国平均增速高4.4个百分点,原保险保费收入在全国排名第10位。“十二五”期间,辽宁保险业原保费收入持续增长,年均增速为13%。其中,人身保险借助利率、费率改革,抓住契机快速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为13.7%。

二、辽宁金融业与经济增长相关分析

本部分的研究数据均来自辽宁近三次投入产出调查分别为2007年、2002年和2012年。

(一)辽宁金融业行业结构分析

1. 生产结构分析——金融业增长质量较好。

辽宁金融业增加值率较高,在各行业增加值率中排名靠前。2012年,辽宁金融业增加值率为51.38%,中间投入率为48.62%,增加值率与中间投入率接近。辽宁金融业的增加值率在全部42个行业中排名第10位,中间投入率在全部42个行业中排名第32位,这说明辽宁金融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其他行业的依赖程度并不十分显著。

2. 收入结构分析——金融业具有较好的盈利及收入水平。

辽宁金融业具有较好的盈利水平。2012年,辽宁金融业营业盈余占增加值比重为41.51%,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2位,显示了辽宁金融业较好的盈利水平。辽宁金融业员工具有较好的收入水平。2012年,辽宁金融业劳动者报酬占增加值为35.38%。2014年,金融业人均工资为88942元,是全社会平均工资的1.81倍,在19个行业门类中(不含国际组织)排名第1位。

3. 支出结构分析——居民消费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逐年增强。

从金融业生产诱发系数分析,2002-2012年,最终需求各项目对金融业生产诱发系数均呈逐年提高态势,反映出辽宁金融业受各需求项目影响程度逐渐提高。其中,2012年居民消费生产诱发系数为0.1073,明显高于存货增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政府消费的生产诱发系数。从金融业生产诱发系数与各行业平均水平比较分析,居民消费对金融业的生产诱发系数始终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且从2002年的比平均水平高0.0101逐年扩大到2012年的比平均水平高0.0427。居民消费对金融业的生产诱发系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二)辽宁金融业产业关联作用分析

1. 辽宁金融业对上游产业拉动作用有所提高。

从关联产业的类型分析,辽宁金融业主要对物质资本型产业和流通服务型等上游产业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2012年,辽宁金融业对各行业的拉动作用排名前10位的行业分别为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租赁和商务服务,化学产品,住宿和餐饮,房地产,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从金融业自身纵向比较分析,金融业对其他行业的拉动作用逐年提高。2002-2012年,辽宁省金融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具体说来,辽宁省金融业后向关联系数由2002年的2.05上升为2007年的2.26,然后上升到2012年的2.28,说明了2012年辽宁省金融业最终需求增加1个单位能拉动国民经济总产出增加2.28个单位。从金融业与其他行业横向比较,即金融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与各行业拉动作用的平均值比较,辽宁省金融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未达到所有行业拉动作用的平均水平。具体来看,2002年、2007年和2012年辽宁省金融业的影响力系数分别为0.80、0.87和0.77,均不到平均水平1。2012年,在42个部门中金融业影响力系数位列第36位。

2. 辽宁金融业对各产业推动作用呈现上升趋势。

从关联产业的类型分析,2012年辽宁金融业对各行业推动作用排名靠前的行业分别为金融,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建筑,化学产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通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食品和烟草,非金属矿物制品。这些产业大多为辽宁省的支柱产业,说明金融业为辽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支撑作用。从金融业自身纵向比较,辽宁金融业对相关产业的推动作用呈逐年上升趋势。从金融业关联效应的变化来看,2002-2012年,辽宁金融业对相关产业的推动作用有所增加。具体说来,辽宁金融业前向关联系数由2002年的3.10上升为2007年的3.18,然后上升到2012年的3.66,说明了2012年辽宁金融业增加值增加1个单位能推动国民经济总产出增加3.66个单位。从金融业横向与其他行业比较分析,辽宁金融业对相关产业的感应度保持高于平均水平。2002年、2007年和2012年辽宁金融业的感应度系数分别为1.14、1.10和1.23,说明辽宁金融业对相关行业的推动作用高于各行业的平均水平。2012年,金融业的感应度系数在42个部门中位列第13位,反映出辽宁金融业本身的发展容易受其他部门的影响,与其他产业实现了较深度的融合。

三、辽宁金融业发展对经济增长支撑中存在的问题

(一)辽宁金融业规模偏小,对各产业的拉动作用不及各行业的平均水平

据现有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辽宁金融业增加值为1869.46亿元。从存贷款总量分析,2015年辽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为84040.96亿元,总量在全国排名第8位。从存贷款增速上分析,2012年辽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长速度接近全国增速,到2015年末存贷款增速明显低于全国增速。说明辽宁金融业规模偏小,并且银行业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金融业关联效应的变化来看,2002-2012年,虽然辽宁省金融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加、辽宁省金融业后向关联系数由2002年的2.05上升为2007年的2.26,然后上升到2012年的2.28,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2002年、2007年和2012年辽宁省金融业的影响力系数分别为0.80、0.87和0.77,均不到平均水平1。

(二)居民投资方式仍未实现充分多元化,储蓄仍为居民重要投资方式

“十二五”期间,储蓄存款保持较快速度增长。2011-2014年,储蓄存款年均增速为11.3%,高于各项存款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截至2014年,储蓄存款余额21396.81亿元,占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比例为50.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2个百分点。储蓄存款在各类存款中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且在存款余额中占比较大,说明储蓄仍然是辽宁居民主要的投资手段。

(三)存款—投资转换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辽宁金融机构在存款转化为投资过程中的作用还有待提高。“十二五”期间,贷款产出率呈现逐年回落趋势,从2010年的94.1%逐年回落至2015年的82.5%。从存款——贷款——投资转换作用分析,虽然存款——贷款的转化有所增强,但是贷款——投资的转化有明显弱化趋势。通常中长期贷款与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正相关关系。信贷投放一直是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较大。选取2009-2014年期间,辽宁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中长期贷款余额年度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在观察期内,中长期贷款与固定资产投资呈线性关系,线性系数为1.3501,方差为0.9519,两者成正相关关系,说明中长期贷款与固定资产投资具有相互引导作用。

(四)资本市场应用不充分,对经济拉动略有弱化趋势

辽宁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单一、平均盈利能力不足、上市家数偏少、融资比例不高。辽宁上市公司以工业、制造业为主,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偏向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单一。截至2015年末,辽宁A股74家上市公司(不包含B股)中第一产业2家,第二产业49家,第三产业23家,工业、制造业企业仍然是辽宁省上市公司的主体。“十二五”以来,辽宁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呈震荡上行的状态。通过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与辽宁总产出进行对比,其比值从2011年的6.3%回落至2013年的4.1%,至2015年小幅回升4.9%,总体仍呈现回落的趋势。说明现有上市龙头企业对辽宁经济的拉动作用略有弱化趋势。

四、政策建议

(一)整合金融资源,鼓励民资参与,壮大金融实力

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把金融规模做大、质量做优、金融生态环境做好。大力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支持地方商业银行扩大规模,引导改善资产质量,拓展中间业务;通过市场调节和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积极发展其他法人金融机构,鼓励地方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和信托投资公司互相参股,逐步发展金融控股集团。

(二)促进金融服务与产业深度融合

创新金融服务体系,促进金融服务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激发实体产业经济活力。通过产业参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形态而实现融合,融合形式包括:资源资本化,允许资源要素如土地、矿产、生态、环境等在合理的交易机制下进行转换和转移,实现资源市场化及优化配置。

(三)引导资本流向,保障经济转型升级

3.“十二五”规划发展方式必须转型 篇三

金融危机的出现,对中国经济从外部冲击到内部需求都有所改变。前一个历史时期取得巨大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新的阶段具有一定的不可持续性。因此,推进“十二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改革,对今后10年、20年、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

“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了以扩大内需为重点的推进发展方式转型的目标。现在看来,“十一五”提出的目标有相当一部分要落空。目前,这种部分落空所造成的影响,表面上还是有限的。但是,“十二五”期间,如果继续“十一五”未曾转变的增长方式,继续这种目标落空的态势,就会对我国后10年、20年、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型将是大势所趋。

判断未来10年的经济走势,有一个趋势性判断,即支撑过去30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外部、内部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

“十二五”发展方式的转型与改革,面临着两个约束性条件。一是外部市场的变化。外部市场的萎缩将是一个中长期的趋势,同时也伴随着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长期实行的以出口为导向的增长模式应当终结。另一个是内部需求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到发展型新阶段,在内部需求上突出地表现在从私人产品的短缺转变到公共产品的短缺。在这个背景下,我国以总量扩张为目标的增长主义应当终结。

“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型,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不能把很多问题简单地归到外部因素上。“十二五”发展方式的转型和改革,主要涉及四个方面:消费主导时代的转型变革;城市化时代的转型与改革;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转型与改革;低碳经济时代的转型与改革。

“十一五”规划中,把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作为一个出发点,把结构调整作为一个主线,这个思路很好,但现在看,这些思路、规划和目标都尚未实现或者难以实现。为什么没有实现?我认为,原因在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改变。地方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几个主要的特点,比如以追求经济总量为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土地批租和重化工业项目为主要特点,以行政干预和行政推动为主要手段。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增长方式不仅没有太大的改变,在最近几年反而还有进一步上升的势头。

要实质性地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于推进政府转型。那么,从2003年就已经提出的政府转型,为什么到今天依旧转不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就是政府转型和政府的自身利益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政府自身利益倾向的形成不是局部的,而是全局性的,这就加深了政府转型的难度。“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型与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结构调整和结构性改革,而结构性调整和结构性改革有没有突破,或者说制定好的规划能不能实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政府转型方面有所突破。

4.大连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篇四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上的演讲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

(2011年8月17日)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刚才,李克强副总理做了一个重要的演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着重就推动“十二五”规划实施,继续支持香港发展、促进两地合作的政策取向,介绍一些情况。

“十一五”时期,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2010年,内地和香港贸易额达2306亿美元,比“十五”期末增长了68.7%;内地来自香港的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606亿美元,比“十五”期末增长了近2.4倍。内地和香港金融、科教、文化、旅游、卫生、大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深化,经济发展结合更加紧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描绘了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纲要》首次单设一章,就支持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做出了政策安排。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内地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必将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带来新的历史性机遇。

——内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将为香港提供不断拓展的市场空间。未来五年,预计内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居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持续扩大,这将为香港贸易、航运、旅游、零售等产业发展带来无限商机。

——内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将为香港业界提供广阔舞台。未来五年,内地将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这将为香港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节能环保、创新科技、文化创意等高增加值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内地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将使香港作为内地与海外经贸联系桥梁的优势得到更充分发挥。未来五年,内地将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继续鼓励外商直接投资,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各类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以及内地最大外资来源地,内联外引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内地不断加强社会建设,将为香港相关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未来五年,内地将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将为香港教育、医疗等产业扩大与内地交流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复苏,但势头有所减弱,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欧元区债务危机骤然升温,大大增加了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内地和香港更需要同心协力,加强合作,共同维护金融和经济稳定。刚才,李克强副总理在演讲中提出的加强两地合作、支持香港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利于两地共同应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对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是重大利好。这里,我重点就实施“十二五”规划中加强两地合作和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做进一步说明。

一是有序推进“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有关港澳内容的落实。我们将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把《纲要》中涉及支持香港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地方,并在编制专项规划过程中进一步细化,强化支持措施。

二是深化粤港区域合作。进一步落实《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大力推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积极发展创新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在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是加快内地与香港重大基础设施对接。将“衔接内地港澳交通”列入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继续推进港珠澳大桥建设,实现三地高速公路连通。建设广州—深圳—香港的铁路客运专线,逐步与北京—广州的客运专线、杭州—福州—深圳等东部沿海快速铁路接驳。积极研究连接香港和深圳两个机

场之间的快速连接线。支持香港与珠三角及内地航空业合作,提升区域航空运输能力。优先考虑与香港企业的合作,推进深圳盐田港区、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建设。支持香港铁路公司深化与北京、上海、深圳地铁建设和运营方面的合作,并扩展到杭州等其他大城市。

四是拓宽香港人民币投资渠道。按照“积极稳妥、风险可控”的原则,允许并稳步扩大内地企业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规模。修订外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支持香港投资者使用人民币赴内地直接投资。

五是加强内地与香港服务领域合作。结合制订实施“十二五”各专项规划,重点在金融、旅游、科技、卫生、教育等领域加强内地和香港的服务业合作。推进内地和香港旅游海外联合推广工作,支持以香港为母港的邮轮旅游发展。支持在香港建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使香港科技资源进一步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把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在部分高校试行免试招收香港学生。允许香港有关机构以适当方式参与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测工作。

六是继续做好重要商品的稳定供港工作。每年粮食出口配额确保香港需求。加快天然气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香港支线建设,实现明年下半年向香港稳定供气。继续组织内地企业做好向港供电工作。

七是支持香港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整体工作。支持香港实

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支持珠三角“优质生活圈”建设,推动香港与内地有关省份强化合作,鼓励香港企业在内地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我们相信,在中央政府和内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广大香港同胞的积极努力下,香港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5.街道“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五

总 纲一、十二五发展背景

(一)发展现状

截止XX年末,xx街道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同比增长42%;完成招商引资1.8亿元,同比增长2%;完成综合治税600万元,同比增长400%;完成商品零售总额500万元,同比增长180%;完成工业产值4.2亿元,同去年持平。

从指标完成及xx综合发展情况看,问题和优势并存,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发展速度慢。吉航维修公司作为xx地域的主要经济支撑,产值长期徘徊在2亿元左右,近三年来呈现负增长,而且目前看不到有好转迹象;全区域范围内经济总量严重不足,注册工商户280家,而且多数未达起征点,地方税收总额不超万元;居民收入水平低,年均不足万元。二是基础设施差。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地处“村中城”城市建管资金长期投入不足或没有投入,导致街路破损、棚户区大量存在,无路灯、无绿化,并进而引发环境脏乱、秩序混乱。三是服务功能弱。xx作为连接城乡的重要通道,没有很好地起到吸纳集聚人口,服务周边乡镇及开发区的引领作用。

(二)发展环境优势分析

优势一:发展空间大。xx是为周边乡镇及经开区提供重要生产生活服务的区域,服务人口多达20万,服务企事业单位多达200家;xx地域内有可供开发土地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其中67万平方米为工业用地;随着哈达湾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逐步外迁,xx将成为离城市中心最近的工业企业布局地。

优势二:产业门类全。吉航公司具有较强的机械加工能力;xx航校与铁路配件厂合资兴建的精密机械加工基地也很具规模;域内30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企业两家;各类银行五家;入驻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三家。这对一个人口只有1.3万人的地域来讲,已经显得很热闹。

优势三:投资门槛低。由于距离中心城市远,所以房价低、租金低、投资成本也低。特别是随着去年“xx商贸中心”的落成,周边很多农民到这里投资创业,发挥了很好的小城镇集聚功能。

优势四:交通便捷。离高速公路入口只有七分钟的车程,域内还有尚待启用的飞机场和铁路专用线。水电气等设施也一应俱全。

二、十二五时期xx区域发展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xx街道“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坚持在共性中存生存,在特色中求发展,紧紧把握xx区域优势,以加强区域经济实力为目标,努力在特色优势产业、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及各项社会事业等方面有新的发展,稳步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坚持原则

--转变观念,增强创新意识。

--加快发展,兼顾质量效益。

--把握机遇,转变区域发展。

--营造环境,促进改革开放。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三)发展定位

建设聚合、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特色新城;建设以维修制造为主、依托吉航优势的北部工业新区;建设为周边乡镇及开发区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商业中心。

区。三、三大发展板块

(一)聚合、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特色新城。

1、发展优势

XX年xx东博会上,xx街道与中航xx瑞塞和xx瑞融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xx地区综合改造”项目,总投资4亿元,可实施多个项目开发,通过对xx地区进行综合整治,可带来整体区域变化。

2、发展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作用,实施区域发展一体化战略,建成一个建筑面积达到19万平方米,商住楼多达180栋,常住人口突破5万。商气、人气异常凝聚的新型中心城镇,其中3万人。

3、发展重点

--XX0平方米xx商贸中心

--90000平方米的金街名苑

--XX0平方米的平房区改造

--50000平方米的老中学商住楼

--5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以及衍生的特色美食街

--水上乐园、文化广场、棚膜种植园区、农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果菜批发市场等项目,(二)以维修制造为主、依托吉航优势的北部工业新

区。

1、发展优势

哈达湾重点企业转移已成定局,随着哈达湾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逐步外迁,xx将成为离城市中心最近的工业企业布局地。xx未来的工业发展除虹园外,xx应是最好选择。

2、发展目标

依托吉航公司较强的机械加工能力,建好四个小区,实现域内工业产值12亿元,为现有基础的3倍。

3、发展重点

--一是飞机“维修区”。发展吉航公司主营业务,年产值可达2.7亿元。

--二是民品“加工区”。重点为大庆石油、哈飞集团开展配套服务。

--三是汽车“配套区”。利用吉航公司闲置的67垧建设用地,以中航集团和xx省政府签署的合作意向为契机,摆放工业项目,做好汽车文章。

--四是农产品“生产区”。沿吉孤公路向西,在道路两侧通过土地置换等方式,发展一批农产品特色加工项目,并逐渐使xx、孤店子连为一体,集群发展。

(三)为周边乡镇及开发区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商业中心。

1、发展优势

2、发展目标

3、发展重点

一是完善服务功能。除传统商业、餐饮、娱乐项目外,深入考虑金融、担保、物流等项目。

二是规范服务环境。提出了规范服务环境的三年规划设想:第一年清脏治乱,第二年改善设施,第三年建设新城。明确了环境优美、街容整洁,停车有位、出入顺畅,市场繁荣、管理规范,平安祥和、宜商宜居四个整治目标。确定了改造棚户区、治理通溪河、批建停车场、改造市政设施、治理环境卫生、新建农贸市场、整顿治安秩序等七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

三是配套商业设施。重点是建好四个商场、建好特色美食街。

6.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篇六

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现况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民政事业发展较快,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整体提升了民政事业发展水平,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促进了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为“十二五”时期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居民低保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城镇低保标准238元,农村低保标准每月110元。医疗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累计救助因病困难群众数量不断增加。避灾疏散场所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

——养老服务事业进一步加强。争取投入补助资金, 修建希里沟敬老院,茶卡敬老院。大力推进敬老院向区域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转型。五保供养保障标准明显提高。

——普惠型的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发展。儿童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实现了孤残儿童由家庭分散寄养到集中供养的转变。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积极推进救助管理信息化,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累计救助各类乞讨人员数量扩大。发行各类福利彩票285万元。

——优抚安置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优抚对象优待政策有效落实,按时足额发放抚恤补助金,完善和支付医疗补助制 度。按时发放自谋职业和发放义务兵优待金,接收退伍士兵,有条件时协调有关单位分配工作。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进一步密切军民军政关系,双拥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村民自治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不断深化和完善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大力推进难点村治理工作,在全州率先圆满完成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任务。

——城乡社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卫生、教育、劳动、文化、法律等服务普遍进社区。出台《乌兰县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城镇和谐社区建设深入推进,社区工作服务用房面积大都达到350平方米以上要求,社区工作者待遇明显提高。

——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取得成效。在巩固城镇设标的基础上,积极向农村推进,4个乡镇设置新门牌、路牌,全县设标率100%,第一轮界线联检工作顺利完成,平安边界创优率100%。

——婚姻登记服务水平明显提高。2008被评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婚姻、收养登记合格率100%,配合计生部门做好了“两免”工作,婚检率居全州前列。

——社会组织管理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管理坚持培育 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工作思路,指导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自律和诚信建设活动,发挥了社会组织在服务社会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殡葬改革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以绿色殡葬为主题的生态葬法改革深入推进,殡仪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联合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推出丧葬补助便民举措。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后发崛起、全面跨越”、全面建设“平安乌兰”、努力建设“法治乌兰”的总体部署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宗旨,坚持发展和改革,全面实施民政事业现代化战略,进一步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民政事业发展机制,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促进全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总体目标

——加快民政事业发展步伐。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县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民政事业整体水平,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不断健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民政工作体制机制。按照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深化民政管理体制 改革,提高民政部门管理服务水平。根据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客观要求,准确定位民政职能,推动民政部门成为实施社会政策的重要职能部门。

——进一步提高社会自治能力。规范完善城乡基层民主制度,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全面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和谐社区步伐。优化社会组织总体结构,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提高其社会参与和社会服务水平。

——努力促进社会公平。进一步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形成责任明确、政策完善、运行顺畅的社会救助制度。加大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力度,建立社会福利服务网络,探索形成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健全社会捐赠机制。倡导形成群众互助氛围,促进社会扶助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切实完善优抚保障制度,实行城乡一体退役士兵安置办法。

三、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新型社会福利体系、社会自治管理体系、双拥优抚安置体系和公共事务管理体系等五大体系,提高民政事业整体水平。

(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升社会保障能力

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社会救助工作管理,加大救助资金投入,强化救助工作保障,发挥好民政工作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基础作用。

——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建立县乡两级低保信息管理联网,实现网上审批。全面建立村(居)低保救助(联络)员制度,形成县、乡(镇)、村(居)三级低保管理网络。

——完善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办法。把城乡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医疗保险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救助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管理模式,简化救助手续。开展即时救助,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医疗费用在扣除医疗保险补偿和医院的优惠减免后,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个人自负部分费用给予全额救助。

——提高农村“五保”供养能力。深入开展敬老院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敬老院管理新体制,完成敬老院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推进全县敬老院全部向区域性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转型。

——提升减灾救灾应急能力。健全完善救灾减灾工作应急机制、协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监督督查机制。全面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救灾应急队伍、避灾安置场所、减灾宣传阵地、救灾物资储备、救灾装备配置、灾 害信息评估、紧急救援、灾情监测、预警、救助捐赠等工作体系建设,修订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建立县、乡(镇)二级减灾、防灾、救灾信息网,实现救灾工作信息化,积极推进救灾物质储备库建设。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能力,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二)坚持适度普惠原则,深化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 在大力发展养老服务的同时,全面启动孤残儿童福利保障政策的制订实施工作,加快提升社会福利服务水平。

——推动城乡老龄事业协调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十二五”期间,要采取政府主导、社会集资、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推动社会化养老工作,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覆盖,2015年,力争享受机构养老服务人员达到老年人口总数3-5%。积极鼓励社会兴办养老服务产业,全县非营利性民办养老福利(服务)机构床位数占全部床位数的比重达到80%以上。

——推进儿童福利事业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孤残儿童的家庭养育模式,深入探索研究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具体政策。

——大力发展慈善捐赠事业。加强慈善组织自身建设,建立健全慈善组织自律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努力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健全流浪救助人员管理机制。着力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不断提高救助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社会化水平。加大救助站基建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力争在2012年完成。县级财政部门要确保救助经费。

——规范福利企业发展。通过加快福利企业的改革发展,扩大残疾人集中就业,创造适合福利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培育出一批企业制度完善、管理水平先进、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市场竞争的福利企业,使我县福利企业的残疾人就业水平、残疾职工权益保障和经济总量有较大提高,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市福利企业前列。

(三)健全基层政权建设体系,构建和谐社区和村(居)围绕“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建设目标,建立健全社区组织,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推进社区自治管理,努力构筑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平台。

——深化居民自治和社区自治。加强居委会规范化建设,保障居委会的办公场地、活动场所、工作经费。推进居委会公共服务设施改造,中心城区居委会办公及综合活动用房建筑面积逐步提高。完善社区民主自治和民主选举制度,加强居民会议制度、居委会工作评议及居务公开等各项制度建设。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和谐社区示范创建率达80%。

——完善城镇社区服务和保障。大力推进社区为民服务项目和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逐步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 量,增强社区公共服务的功能。解决好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提高村委会选举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水平。理顺村党组织、村委会和村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探索建立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大力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创建活动,激发农村基层社会的活力。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采用“一村一社区”的模式,建设一批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村容村貌环境良好的新型农村社区。

(四)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维护优抚安置对象合法权益

要积极探索创新双拥共建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大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力度。

——进一步做好做实双拥工作。不断创新双拥工作机制,深化“爱心献功臣”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拥军优属活动。大力推进法律拥军、智力拥军、行业拥军、社区双拥共建。

——建立城乡一体的优待和抚恤标准。落实好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改变二元结构,取消优抚对象优待和抚恤的城乡差别,实行城乡统一的标准发放办法。——完善退役士兵安置办法。制订城乡退役士兵社会化就业和自谋职业的优惠办法,开展退役士兵就业服务和上岗前培训工作,巩固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的成果。进一步科学确定补偿金比例,使发放标准与户籍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完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将重点优抚对象纳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大病救助体系,全面实行“一站式”结算服务。

(五)健全社会事务管理体系,提高规范化法制化水平按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文明服务,不断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

——推进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政区域调整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的要求,努力打造核心城镇和特色区域经济中心镇。平安边界创优活动要继续保持在全省领先地位,实现界碑一体化设置,按时完成第二轮县际界线联合检查任务,保证边界的稳定和繁荣。

——深化殡葬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殡仪服务场所建设,巩固和扩大全县丧事严管区范围,稳步推进丧事集中办理工作。

——大力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抓好婚姻登记规范化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婚姻服务行为,优化服务环境,保持婚姻登记率和合格率都达到100%。积极创 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示范单位”,争取于2014年实现目标。

7.大连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篇七

一、现状及形势

(一)发展现状

目前, 我国物联网发展与全球同处于起步阶段, 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产业发展初具基础。

无线射频识别 (RFID) 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 其中低频和高频RFID相对成熟。全国有1600多家企事业单位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 年产量达24亿只, 市场规模超过900亿元, 其中, 微机电系统 (MEMS) 传感器市场规模超过150亿元;通信设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建成全球最大、技术先进的公共通信网和互联网。机器到机器 (M2M) 终端数量接近1000万, 形成全球最大的M2M市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2010年物联网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元。

技术研发和标准研制取得突破。

我国在芯片、通信协议、网络管理、协同处理、智能计算等领域开展了多年技术攻关, 已取得许多成果。在传感器网络接口、标识、安全、传感器网络与通信网融合、物联网体系架构等方面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取得进展, 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 (WG7) 的主导国之一。2010年, 我国主导提出的传感器网络协同信息处理国际标准获正式立项, 同年, 我国企业研制出全球首颗二维码解码芯片, 研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光纤传感器, TD-LTE技术正在开展规模技术试验。

应用推广初见成效。

目前, 我国物联网在安防、电力、交通、物流、医疗、环保等领域已经得到应用, 且应用模式正日趋成熟。在安防领域, 视频监控、周界防入侵等应用已取得良好效果;在电力行业, 远程抄表、输变电监测等应用正在逐步拓展;在交通领域, 路网监测、车辆管理和调度等应用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在物流领域, 物品仓储、运输、监测应用广泛推广;在医疗领域, 个人健康监护、远程医疗等应用日趋成熟。除此之外, 物联网在环境监测、市政设施监控、楼宇节能、食品药品溯源等方面也开展了广泛的应用。

尽管我国物联网在产业发展、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应用拓展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应清醒的认识到, 我国物联网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瓶颈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与国外差距较大, 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不强, 缺乏骨干龙头企业, 应用水平较低, 且规模化应用少, 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隐患等。

(二)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物联网由起步发展进入规模发展的阶段, 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美国已将物联网上升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点之一;欧盟制定了促进物联网发展的14点行动计划;日本的U-Japan计划将物联网作为四项重点战略领域之一;韩国的IT839战略将物联网作为三大基础建设重点之一。发达国家一方面加大力度发展传感器节点核心芯片、嵌入式操作系统、智能计算等核心技术, 另一方面加快标准制定和产业化进程, 谋求在未来物联网的大规模发展及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创新驱动日益明显。

物联网是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 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 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 创新活动日趋活跃, 创新要素不断积聚。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 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应用需求不断拓宽。

在“十二五”期间, 我国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亟需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产业环境持续优化。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 明确指出要加快推动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大部分地区将物联网作为发展重点, 出台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 许多行业部门将物联网应用作为推动本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加以支持。随着国家和地方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的出台, 社会对物联网的认知程度日益提升, 物联网正在逐步成为社会资金投资的热点,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 抓住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机, 加强统筹规划, 促进协同发展;加强自主创新, 注重应用牵引;加强监督管理, 保障信息安全;加强政策扶持, 优化发展环境。重点突破核心技术, 研制关键标准, 拓展规模应用, 构建产业体系, 为我国物联网的全面发展并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原则

1. 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既要充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利用市场手段配置资源, 面向市场需求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又要注重政府调控引导, 加强规划指导,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2. 坚持全国统筹与区域发展相结合。

做好顶层设计, 进行统筹规划、系统布局、促进协调发展。同时, 各地区根据自身基础与优势, 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 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形成重点突出、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态势。

3. 坚持技术创新与培育产业相结合。

着力推进原始创新, 大力增强集成创新, 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大力推动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发展培育壮大物联网产业。

4. 坚持示范带动与全面推进相结合。

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先导应用, 逐步推进全社会、全行业的物联网规模化应用, 形成重点覆盖、逐步渗透、全面推进的局面。从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技术保障能力等多角度, 全面提升物联网安全保障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 我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攻克一批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 在感知、传输、处理、应用等技术领域取得500项以上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制定200项以上国家和行业标准;推动建设一批示范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载体, 为形成持续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初步完成产业体系构建。

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 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 100家以上骨干企业, 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 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 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应用规模与水平显著提升。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广泛应用, 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应用水平明显提高, 形成较为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 在9个重点领域完成一批应用示范工程, 力争实现规模化应用。

三、主要任务

(一)大力攻克核心技术

集中多方资源, 协同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和应用集成创新, 尽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形成完善的物联网技术体系。

1. 提升感知技术水平。

重点支持超高频和微波RFID标签、智能传感器、嵌入式软件的研发, 支持位置感知技术、基于MEMS的传感器等关键设备的研制, 推动二维码解码芯片研究。

2. 推进传输技术突破。

重点支持适用于物联网的新型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和传感器节点的研发, 支持自感知、自配置、自修复、自管理的传感网组网和管理技术的研究, 推动适用于固定、移动、有线、无线的多层次物联网组网技术的开发。

3. 加强处理技术研究。

重点支持适用于物联网的海量信息存储和处理, 以及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等技术的研究, 支持数据库、系统软件、中间件等技术的开发, 推动软硬件操作界面基础软件的研究。

4. 巩固共性技术基础。

重点支持物联网核心芯片及传感器微型化制造、物联网信息安全等技术研发, 支持用于传感器节点的高效能微电源和能量获取、标识与寻址等技术的开发, 推动频谱与干扰分析等技术的研究。

(二)加快构建标准体系

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保障重点、急用先行的原则, 建立高效的标准协调机制, 积极推动自主技术标准的国际化, 逐步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

1.加速完成标准体系框架的建设。

全面梳理感知技术、网络通信、应用服务及安全保障等领域的国内外相关标准, 做好整体布局和顶层设计, 加快构建层次分明的物联网标准体系框架, 明确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急需标准和重点标准。

2.积极推进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

重点支持物联网系统架构等总体标准的研究, 加快制定物联网标识和解析、应用接口、数据格式、信息安全、网络管理等基础共性标准, 大力推进智能传感器、超高频和微波RFID、传感器网络、M2M、服务支撑等关键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

3.大力开展重点行业应用标准的研制。

面向重点行业需求, 依托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 形成以应用示范带动标准研制和推广的机制, 做好物联网相关行业标准的研制, 形成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的应用标准。

(三)协调推进产业发展

以形成和完善物联网产业链为目标, 引入多元化的竞争机制, 协调发展与物联网紧密相关的制造业、通信业与应用服务业。重点突破感知制造业发展瓶颈, 推进物联网通信业发展, 加快培育应用服务业, 形成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1.重点发展物联网感知制造业。

重点发展与物联网感知功能密切相关的制造业。推动传感器/节点/网关、RFID、二维条码等核心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推动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等配套产业能力的提升, 推动微纳器件、集成电路、微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2.积极支持物联网通信业。

支持与物联网通信功能紧密相关的制造、运营等产业。推动近距离无线通信芯片与终端制造产业的发展, 推动M2M终端、通信模块、网关等产品制造能力的提升, 推动基于M2M等运营服务业发展, 支持高带宽、大容量、超高速有线/无线通信网络设备制造业与物联网应用的融合。

3.着力培育物联网服务业。

鼓励运营模式创新, 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服务新业态。着力培育海量数据存储、处理与决策等基础设施服务业, 推进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等软件开发与集成服务业发展, 推动物联网应用创造和衍生出的独特市场快速发展。

(四)着力培育骨干企业

重点培育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营造企业发展环境, 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 做好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孵化和扶持工作;加强产业联盟建设, 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协同发展、影响力强的产业体系。

引导企业间通过联合并购、品牌经营、虚拟经营等方式形成大型的物联网企业或企业联合体, 提高产业集中度。在传感器、核心芯片、传感节点、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传感器网关及信息通信网、信息服务、智能控制等各领域打造一批品牌企业。

(五)积极开展应用示范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以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先导应用为引领, 注重自主技术和产品的应用, 开展应用模式的创新, 攻克一批关键技术, 形成通用、标准、自主可控的应用平台, 加快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 促进应用、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

1.开展经济运行中重点行业应用示范。

重点支持物联网在工业、农业、流通业等领域的应用示范。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传统行业的升级改造, 提升生产和经营运行效率, 提升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促进精细化管理, 推动落实节能减排, 强化安全保障能力。

2.开展面向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领域的应用示范。

重点支持交通、电力、环保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推动物联网在重大基础设施管理、运营维护方面的应用模式创新, 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监测管理与安全保障能力, 提升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3.开展面向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示范。

重点支持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智能家居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发挥物联网技术优势, 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共管理水平, 推动面向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创新。

(六)合理规划区域布局

充分尊重市场规律, 加强宏观指导, 结合现有开发区、园区的基础和优势, 突出发展重点, 按照有利于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利于以点带面推进产业长期发展、有利于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 初步完成我国物联网区域布局, 防止同质化竞争, 杜绝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加快推进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 积累经验, 以点带面, 辐射带动物联网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充分考虑技术、人才、产业、区位、经济发展、国际合作等基础因素, 在东、中、西部地区, 以重点城市或城市群为依托, 高起点培育一批物联网综合产业集聚区;以推进物联网应用技术进步及物联网服务业为导向, 以特色农业、汽车生产、电力设施、石油化工、光学制造、家居照明、海洋港口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 打造一批具有物联网特色产业聚集区, 促进物联网产业与已有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

(七)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做好物联网信息安全顶层设计, 加强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 有效保障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等各个环节的安全可靠。加强监督管理, 做好物联网重大项目的安全评测和风险评估, 构建有效的预警和管理机制, 大力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1.加强物联网安全技术研发。

研制物联网信息安全基本架构, 突破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应用各环节安全共性技术、基础技术、关键技术与关键标准。重点开展隐私保护、节点的轻量级认证、访问控制、密钥管理、安全路由、入侵检测与容侵容错等安全技术研究, 推动关键技术的国际标准化进程。

2.建立并完善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以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为主导, 第三方测试机构参与的物联网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构建有效的预警和管理机制。对各类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全面开展安全风险与系统可靠性评估工作。重点支持物联网安全风险与系统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研制, 测评系统开发和专业评估团队的建设;支持应用示范工程安全风险与系统可靠性评估机制建立, 在物联网示范工程的规划、验证、监理、验收、运维全生命周期推行安全风险与系统可靠性评估, 从源头保障物联网的应用安全可靠。

3.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建设。

充分整合现有资源, 提前部署, 加快宽带网络建设和布局, 提高网络速度, 促进信息网络的畅通、融合、稳定、泛在, 为新技术应用预留空间, 实现新老技术的兼容转换。加强对基础设施性能的分析和行为预测, 有针对性的做好网络基础设施的保护。

(八)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积极利用现有存量资源, 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社会资源投入, 支持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 提升物联网技术、产业、应用公共服务能力, 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物联网公共支撑服务体系。积极探索物联网公共服务与运营机制, 确保形成良性、高效的发展机制。

1.加强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不断明确需求, 细化专业分工, 加强建设和完善共性技术、测试认证、知识产权、人才培训、推广应用、投融资等公共服务平台, 全面提升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2.加快公共支撑机构建设。

依托相关部门和行业的资源, 建设物联网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推广应用中心等公共支撑机构, 促进物联网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产业化。

3.整合公共服务资源。

加快整合各区域、各行业现有平台建设资源, 采取多种措施吸引相应的社会资源投入, 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 提升物联网技术研发、产业化、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

四、重点工程

(一)关键技术创新工程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积极利用高校和研究所实验室的现有研究成果, 在信息感知和信息处理技术领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在信息传输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力争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形成较为完备的物联网技术体系并实现产业化。

关键技术创新工程

1. 信息感知技术

超高频和微波RFID:积极利用RFID行业组织, 开展芯片、天线、读写器、中间件和系统集成等技术协同攻关, 实现超高频和微波RFID技术的整体提升。

微型和智能传感器:面向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需求, 开展传感器敏感元件、微纳制造和智能系统集成等技术联合研发, 实现传感器的新型化、小型化和智能化。

位置感知:基于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 开展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天线、导航电子地图软件等技术合作开发, 实现导航模块的多模兼容、高性能、小型化和低成本。

2. 信息传输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展传感器节点及操作系统、近距离无线通信协议、传感器网络组网等技术研究, 开发出低功耗、高性能、适用范围广的无线传感网系统和产品。

异构网络融合:加强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专网等各种网络间相互融合技术的研发, 实现异构网络的稳定、快捷、低成本融合。

3. 信息处理技术

海量数据存储:围绕重点应用行业, 开展海量数据新型存储介质、网络存储、虚拟存储等技术的研发, 实现海量数据存储的安全、稳定和可靠。

数据挖掘:瞄准物联网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集中开展各种数据挖掘理论、模型和方法的研究, 实现国产数据挖掘技术在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的全面推广。

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应用, 有针对性的开展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实现图像视频智能分析软件在物联网市场的广泛应用。

4. 信息安全技术

构建“可管、可控、可信”的物联网安全体系架构, 研究物联网安全等级保护和安全测评等关键技术, 提升物联网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二)标准化推进工程

以构建物联网标准化体系为目标, 依托各领域标准化组织、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 重点支持共性关键技术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的研制, 完善标准信息服务、认证、检测体系, 推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标准化推进工程

标准体系架构: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标准, 明确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急需标准和重点标准, 开展顶层设计, 构建并不断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

共性关键技术标准:重点支持标识与解析、服务质量管理等共性基础标准和传感器接口、超高频和微波RFID、智能网关、M2M、服务支撑等关键技术标准的制定。

重点行业应用标准:面向工业、环保、交通、医疗、农业、电力、物流等重点行业需求, 以重大应用示范工程为载体, 总结成功模式和成熟技术, 形成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的行业应用标准。

信息安全标准:制定物联网安全标准体系框架, 重点推进物联网感知节点、数据信息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建立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物联网安全监测体系, 明确物联网安全标准的监督和执行机制。

标准化服务:整合现有标准化资源, 建立国内外标准信息数据库和智能化检索分析系统, 形成综合性的标准咨询、检测和认证服务平台, 建立物联网编码与标识解析服务系统。

(三) “十区百企”产业发展工程”

重点培育10个产业聚集区和100个骨干企业, 形成以产业聚集区为载体, 以骨干企业为引领, 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产业集群。

“十区百企”产业发展工程

产业聚集区:培育以研发中心、研发型企业、测试认证中心为主体的综合物联网产业聚集区;紧密结合相关行业应用特点, 在感知制造、通信运营、应用服务等领域, 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物联网产业聚集区, 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汇集和产业资源整合。

骨干企业培育:在全国范围内培育100家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经营状况良好、主业突出、产品市场前景好、对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大、发展初具规模的物联网产业骨干企业。

(四)重点领域应用示范

在重点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工程, 探索应用模式, 积累应用部署和推广的经验和方法, 形成一系列成熟的可复制推广的应用模板, 为物联网应用在全社会、全行业的规模化推广做准备。经济领域应用示范以行业主管部门或典型大企业为主导, 民生领域应用示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 联合物联网关键技术、关键产业和重要标准机构共同参与, 形成优秀解决方案并进行部署、改进、完善, 最终形成示范应用牵引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

智能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环境监测、制造供应链跟踪、产品全生命周期监测, 促进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

智能农业: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生产养殖环境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产品溯源。

智能物流:建设库存监控、配送管理、安全追溯等现代流通应用系统, 建设跨区域、行业、部门的物流公共服务平台, 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一体化管理。

智能交通:交通状态感知与交换、交通诱导与智能化管控、车辆定位与调度、车辆远程监测与服务、车路协同控制, 建设开放的综合智能交通平台。

智能电网:电力设施监测、智能变电站、配网自动化、智能用电、智能调度、远程抄表, 建设安全、稳定、可靠的智能电力网络。

智能环保:污染源监控、水质监测、空气监测、生态监测, 建立智能环保信息采集网络和信息平台。

智能安防:社会治安监控、危化品运输监控、食品安全监控, 重要桥梁、建筑、轨道交通、水利设施、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联动。

智能医疗:药品流通和医院管理, 以人体生理和医学参数采集及分析为切入点面向家庭和社区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智能家居:家庭网络、家庭安防、家电智能控制、能源智能计量、节能低碳、远程教育等。

(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下, 充分发挥园区、企业、科研院所等责任主体的作用, 实现平台的多方共建, 充分整合现有资源, 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公共服务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公共技术平台:针对技术的研究开发、产品的验证测试和质量检测等需求, 整合全行业的技术资源, 提供面向软件、硬件、系统集成方面的共性技术服务。

应用推广平台:针对前沿技术、解决方案、科研成果、专利等内容, 为使用者提供最直观的使用体验和前瞻示范,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知识产权平台:建立覆盖支撑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建立关键技术和产品及关键应用领域的专利数据库, 建立动态的物联网知识产权数据监测与分析服务机制。

信息服务平台:为政产学研用各类主体提供及时、丰富的物联网各类信息, 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建立和完善协同工作机制, 加强部门合作, 协调物联网在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作, 解决物联网发展面临的关键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业发展、安全保障等问题。建立健全行业统计和运行监测分析工作体系, 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和处理, 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

(二)营造政策法规环境

加强对国内外物联网发展形势研究, 做好政策预研工作, 针对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 及时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总结推广各地区、各部门的先进经验, 加强政策协调, 制定促进物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法规。

(三)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增加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规模, 加大产业化专项等对物联网的投入比重, 鼓励民资、外资投入物联网领域。积极发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作用, 支持中央企业在安全生产、交通运输、农林业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落实国家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

(四)注重国际技术合作

发挥各种合作机制的作用, 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鼓励我国企业和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全球物联网产业研究, 在境外开展联合研发和设立研发机构, 大力支持我国物联网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持续拓展技术与市场合作领域。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8.大连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篇八

制定背景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据测算,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从业人数2 800万人。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总体上看,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创新能力不强、结构不合理、市场不规范、政策机制不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从国际看,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实施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内容。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制造绿色壁垒。为使我国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从国内看,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必须加快提升我国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投资;节能服务总产值可突破3 000亿元;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市场空间巨大;城镇污水垃圾、脱硫脱硝设施建设投资超过8 000亿元,环境服务总产值将达5 000亿元。

《规划》明确表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必须紧紧抓住国内国际环境的新变化、新特点,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着眼于满足我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加快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使之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

规划内容

《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即政策机制驱动、技术创新引领、重点工程带动、市场秩序规范、服务模式创新。总体目标包括: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节能环保产品市场份额逐步扩大、节能环保服务得到快速发展。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环保大型企业集团,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

《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的重点领域。其中节能产业包括节能技术和装备、节能产品和节能服务。节能技术和装备的重点是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设备、节能仪器设备等;节能产品的重点是家用电器与办公设备、高效照明产品、节能汽车、新型节能建材;节能服务则是大力发展合同能源管理。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包括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制造、再生资源利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以及水资源节约与利用。

环保产业重点领域涵盖了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和环保服务。环保技术和装备的重点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危险废物与土壤污染治理和监测设备;环保产品的重点是环保材料、环保药剂;环保服务的重点是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推进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进程,以及大力发展环境投融资、清洁生产审核、认证评估、环境保险、环境法律诉讼和教育培训等环保服务体系,探索新兴服务模式。

《规划》同时以专栏的形式提出了“十二五”期间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并围绕重点领域确定的工作方向,提出了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及应用工程、“城市矿产”示范工程、再制造产业化工程、产业废物资源化利用工程、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示范工程、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建设工程、节能环保服务业培育工程等重点建设的八大工程。以重点工程为依托,形成对节能环保产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需求拉动,带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保障措施

《规划》提出来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是完善价格、收费和土地政策。比如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深化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费政策;改进垃圾处理收费方式,合理确定收费载体和标准;对于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集中资源化处理中心等国家支持的项目用地,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安排中给予重点保障等。

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安排财政资金支持和引导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严格落实并不断完善现有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全面改革资源税。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

三是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开展非公开发行企业债券试点或上市融资;研究设立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推动落实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和外资进入节能环保产业领域。

四是完善进出口政策。通过完善出口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政策,鼓励节能环保设备以成套供货为主;对外援助时积极安排公共环境基础设施、工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等节能环保项目;建立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区,完善与国际规则相适应、促进国内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的进口管理体制机制。对用于制造大型节能环保设备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研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增值税。

五是强化技术支撑。发布国家鼓励的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目录;组建一批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支持成套装备及配套设备研发、关键共性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研究。

六是完善法规标准。完善节能环保法律法规体系;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制(修)订节能环保标准,建立能效“领跑者”标准制度,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

上一篇: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下一篇:《张海迪》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