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进位)》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2篇)
1.《笔算乘法(进位)》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让学生经历竖式形成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算理,掌握算法。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例1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口算12╳3的方法,有这样两种方法:(1)12+12+12=36(2)10╳3=302╳3=630+6=36;然后让学生尝试列竖式进行计算,出现以下两种方法:学生对于第一种方法只是凭感觉,说不出来为什么,但是第二种方法学生却可以依据口算的方法说出算理。这两种方法实际上第二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算理依据,第一种是第二种方法的简便书写形式。在计算教学中,计算的算理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依据和合理性,也就是为什么这样计算。算理是由数学概念、性质、定律等内容构成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的算法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规则和逻辑顺序,它通常是算理指导下的一些人为规定。在下面这两种方法中,第二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样算的已经是什么。为了让竖式变得更加简洁,简便可以写成第一种竖式的形式。但是,在教学中教师要说明在第一种方法中,个位2表示2个一,2╳3=6,6表示6个一,十位1╳3=3,1表示1个十乘3是3个十,表示的是30,所以写在十位上。在这样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明确算法。(1)12(2)12╳3╳33663036由此可见,数学上的算理是为算法提供理论指导,而算法是使算理具体化。
2.《笔算乘法(进位)》优秀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生提出问题, 用多样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并自主择优。
2.通过自学课本、小组讨论交流, 掌握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和算理。
3.在自主学习中培养问题意识和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和算理。
一、创境导学, 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观察图上的信息, 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预设。)
生: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算式:12×33×12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本情境图呈现的数学信息, 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主动参加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 验证结果
师:12×3大约等于几?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12×3的准确结果是多少呢?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后, 在小组内交流。)
汇报有代表性的思路:
学生讲解各自的思路, 评价每种算式的优劣, 发现拆数法最简便。
(设计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中, 先让学生估算12×3的结果, 再让其尝试计算:12×3=?鼓励学生想出自己独特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足够的思维空间, 获得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体验和感受, 深切感悟到知识的来源, 逐步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自学讨论, 掌握算法
1. 自学思考。
师:能不能把拆数法的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 使书写更简单、计算更快呢?请自学课本完成思考题 (师巡回指导) 。
出示:
2. 思考并完成填空:
(1) 上列第 (2) 式先用3和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 (%%) 相乘得6个 (%%) , 把6写在部分积的 (%%) 位上, 再用3和10相乘得30, 30写在6的 (%%) , (%%) 加 (%%) 得36。
(2) 第 (3) 式先用3和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 () 相乘得6个 () , 把6写在 () 位上, 再用3和 () 位上的1相乘得 () 个 () , 把3写在 () 位上。
学生比较, 得出最简练的方法:
教师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式、计算方法以及12×3中各部分名称。
同桌说说12×3笔算竖式的过程和方法。
(设计意图: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再自学课本验证自己的想法。学生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关键性问题 (算理、算法) , 最后合作学习讨论算理, 逐步掌握算法。这样设计既尊重学生对知识的独特理解, 又为其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
四、应用拓展, 提升能力
1. 填一填。
2. 摘玉米 (出示玉米卡片上的算式) 。
3. 学校门前的公路一旁有342棵树, 两旁共有多少棵树?
4. 对口令 (填空) 。
一只小鸭2条腿, 13只小鸭____条腿。
一只青蛙4条腿, 12只青蛙____条腿。
一只螃蟹8条腿, 11只螃蟹____条腿。
5. 张华用积攒起来的零花钱为
地震灾区的小朋友买了一些学习用品, 请你帮忙算一算, 买每一种学习用品各花了多少钱?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能算出买3个文具盒要多少钱吗?
3.《笔算乘法(进位)》优秀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第60页例1,练习十三第1~4题。
设计思想 :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传统的计算教学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打破传统的计算教学方法,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迎接元旦为背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体验、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算法的多样化,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这样几个特点: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注意知识的迁移。
2、通过合作交流,突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算法的多样化。
3、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材分析 :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数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通过计算使学生懂得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而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学情分析 :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一般不会列出乘法笔算竖式的,许多学生都会利用口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笔算竖式是计算的通法,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竖式。刚开始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从高位算起,这时教师不必急于去纠正,这个问题可以留待以后学习进位乘法时再加以解决。
教学目标:
1、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难点:竖式计算的算理。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从这幅图画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设计意图:适当给予学生帮助理解图意,并给出明确的问题,让学生有思考方向)小精灵问了: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生解决问题时间,适当给差生帮助,也给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时间,顾及全体学生。)
二、探究建模
(一)请同学们说一说:(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让小组内每个同学先思考3分钟,在纸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来。也可以摆出小棒(或其他学具)或画画图等。如果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都写出来。
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这时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尤其要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设计意图:集中大家的智慧解决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全班汇报。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各种算法,教师将其板演在黑板上。
(二)分类评价
教师提出要求:现在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算法分分类,看看一共有几种思路。
估计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类:
1.摆学具求得数。
引导学生摆。因为一个因数是12,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3,所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2.画图求出得数。
3.连加法。
12+12+12=36 4.数的分解组成。
10×3=30
2×3=6
30+6=36 5.拆数法。(转化成表内乘法)
8×3=24
或7×3=21
或6×3=18 4×3=12
5×3=15
18+18=36 24+12=36
21+15=36
评价各种算法,组织学生议论,每一种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适用范围。
1.摆学具和画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后就应尽量使用计算的方法来算。
2.根据乘法的含义用连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数的个数比较多,算起来就比较麻烦。
3.把一个因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几个乘积加起来。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
4.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几个乘积相加,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也都能算,但有时也比较麻烦。如25×6=9×6+8×6+5×6+3×6等。
(三)介绍竖式
从刚才议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成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4页看看小英是怎样列出乘法竖式的?
课件一步一步展示竖式的书写过程,突出书写的步骤和书写的位置,边演示边说明。
设计意图: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竖式每一步的意义,为今后用竖式解决乘法计算打下良好基础学生经过思考与倾听教师的讲解,对笔算乘法充分理解,掌握了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先出示有部分积相加的竖式,再出示简便竖式,并说明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如有发现错误,指导订正。
三、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先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四、回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
多位数乘一位数 2 ×
4.笔算乘法(进位)教案 篇四
师: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非常聪明,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
师:请看大屏幕。
PPT出示题目: 2 × 4 4 3 2× 2
反馈时,师问生:你是怎么算的?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笔算乘法)
(二)新课教学:
1、引入新课。
PPT出示P76例2主题图.新年快到了,王老师准备给她们班同学买一些连环画作为礼物。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现在,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师板书:18×3
师:为什么要用乘法算?
2.探究“18×3”的笔算方法。
(1)估算
师:现在先请大家估一估,18×3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
生:18估成20,20×3=60
(2)尝试计算18×3
师:18×3的积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试着做做看。
生探索,师巡视。
师:已经写好的同学,谁能到黑板上来展示一下他的方法。
(3)规范格式,归纳方法。
师:能给大家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吗?
生1:3个18相加
生2:我是这样想的,3乘8等于24,写4向十位进2。1乘3表示3个十,3个十加上进上来的2个十,得5个十,所以十位写5。
师:进上来的2,为了怕忘记或记错,我们可以把它记在竖式横线上十位的下面。
一边说,一边用红色粉笔把进位的2写上。
师问:谁跟他想的一样,也来给大家讲一讲?
教师小结,把竖式的计算过程再重复一遍(PPT出示),使学生明白笔算乘法进位的过程。
师: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然后怎么算?
十位上的5又是怎么来的?它表示什么?
现在你会说18×3的计算过程了吗?同桌互相说说。
师:这题完成了吗?写横式答案、单位名称。口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P76做一做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暂时还没想好)想得到它 吗?不过有个要求,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数学大冲关的比赛。只有顺利闯关的同学才能得到它。有信心吗?准备好了吗?
师播放课件:第一关
书上P76做一做
比一比,谁完成得又对又快。(前两题任选一道,第三题都做)
(1)小结:刚才我们做的几个题和上节课的笔算乘法有什么不同?
生:进位(板书)
师:想一想,做笔算进位乘法时,应注意什么?
生:不要忘记进位。
(2)教师小结:
师:说得真好。如果一个数位上的积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满二十呢?满三十呢?也就是说,哪一位上的积满几时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刚才我们计算的时候是从哪位开始乘的呢?哪一位上的积满几时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以及从个位乘起。
师:成功闯过了第一关,我们来看第二关。
2.改错
(1)快乐的小羊们在一起做家庭作业,懒洋洋把43×6=248,喜洋洋说他错了,他说自己没错,你们说他错了吗?错了,请把懒洋洋改正。(师:各位满十没有想十位进一)
(2)小明在考试时很自信地把214×4=826,可是第二天把试卷发下来时,老师给了他一个叉,他很疑惑,明明自己算对了,可怎么还是错了呢?谁来帮帮他。(师:十位不能漏乘)
四、课堂小结
师:你们真了不起,顺利闯关了。
5.笔算乘法(一次进位) 篇五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一次进位)》这一课时,我将采用四说模式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笔算、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例2是只含有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由于学生是初次学习进位,所以这里安排了一道数目较小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例子,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进位的道理。它是学习连续进位乘法的基础,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掌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笔算的计算方法。
2、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增强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认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笔算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
二、说教法:
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次进位的乘法的计算教学。“迁移”是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迁移,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在本课教学前学生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乘法,基本掌握了用竖式计算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本课教学采用尝试、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的内容,虽然有进位,但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又可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计算,讨论交流,互相补充,互相评价,正确掌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学得活泼,学得轻松。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在本课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1.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主体具有主动探索的意愿时,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活动。本课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的知识,独立尝试探索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次进位的乘法计算方法,体验和感悟用数学的成功,从而激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人们在进行口头表达的时候必须同时进行紧张的思维活动,因此,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培养思维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本课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计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乘法,然后讨论交流,在交流汇报中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引新知
1、师:同学们,我们来做口算接力,看谁做得既对又快 20×8
700×6
8×500
5×30 500×7 3×60
40×8
900×7 3×20
70×2
50×9
2、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笔算下面两题,两名同学板演。33×3
212×4 请两位板演的同学分别说说竖式的计算过程
3、小结。
引出课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时,都是把这个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有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接力口算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状态进入新课程的学习,复习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出发,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玩中学
1、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你看到那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决?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8×3。
师:为什么用18×3?表示什么?说说算式的含义。
2、探讨算法。
师:你能估计一下大约多少本吗?你是怎样想的?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估计大约60本,把18看成20,再乘3,大约60本。
师:我们估出是60本,那到底是多少本呢?你能试着算一算吗?有困难可以摆摆小棒。汇报探究成果。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算法:①18+18+18=54;②竖式(如下)。部分学生摆小棒帮助理解。18 ×
师:有些同学借助小棒理解。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谁来给大家摆一摆?讲一讲你是怎样做的。
预设:一个学生演示操作,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第一行摆一捆小棒,另摆8根,表示18,接着摆同样两行小棒,每行都是18根,要求3个18根一共是多少根,就是要先算出3个8根是多少根,再算出3个10根是多少根,最后把两个结果加起来。先算3个8根是24根,把其中的20根捆成2捆,放在3捆小棒的下面,另外4根放在这捆小棒的右边,一共是5捆又4根,那么18×3=54.师:列竖式计算的方法你们理解吗? 学生说计算步骤时,教师相应板书: 8
×
4------8×3的积
+ 0------10×3的积 4------24+30的和
小组讨论:谁能说说列竖式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若个位上的积满十应该怎么办?在竖式中对进到十位上的数该怎么处理?
师:比较摆小棒和竖式计算的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师:的确,就像大家所说的,竖式计算的方法与摆小棒的思路是一样的。看来借助学具操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算理。【沟通摆小棒和竖式之间的关系,可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经历从形象直观的操作到初步建立表现,进而理解抽象的算理。这样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理解深化。
师:为了书写简便,竖式课简写为:
8
×
3 4 师: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上节课中的竖式计算与这道题的竖式计算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这里的2是怎么来的,师:对,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进位的笔算乘法。课件演示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
师:在笔算乘法时,需要注意什么?谁能提醒大家? 【课件演示,使学生对于计算方法和如何书写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让学生说说应该注意什么,是引发学生的反思,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完成知识的自我构建。】
三、巩固练习,做中得
1、同步练习,巩固新知。⑴计算,并说一说计算过程。27×7
15×5
214×3 ⑵先估算,再列竖式计算。39×2
23×7
123×8 小结: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⑶有7盒羽毛球,每盒12个,一共有多少个羽毛球? ⑷一辆面包车可以坐7人,5辆车可以做多少人? ⑸一辆小轿车可以坐5人,13辆车可以做多少人?
2、拓展练习,发展能力。
小明家在天津。星期天,一家5口人要去北京天安门参观,怎样开车才能节省开销呢? 有两条路线:一是乘火车再换地铁到达天安门;二是坐长途汽车到前门,走过广场便可到达天安门。
票价:火车每人35元
地铁每人4元
长途汽车每人40元 ⑴请同学们先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然后根据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解答。⑵小组间相互交流,选派代表展示、汇报。【这是一道综合性的练习题。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四、总结回顾,得收获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6.《笔算乘法(进位)》优秀教学设计 篇六
该课件是针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这一知识点创作的。课件紧紧地围绕贯穿教学设计的节水行动主题, 辅助达成教学目标, 使数学课堂中渗透环保、信息技术等教育,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品质。
●特色亮点
课件界面简洁、美观、大方, 导航易于操作 (如图1) 。运用大量动画、音频等方式有效地辅助教师创设情境, 实现教学目标, 解决重点, 突破难点。其中“探究算法”、“练习比赛”等主要部分运用了Flash编程的方法, 判断算式对错, 使教学效果得到直观的反馈。用源文件可以有选择地发布为教师使用、学生使用, 有单机运行、网络运行等版本。教师可以利用源文件, 选择适用的内容进行发布;也可以在互联网发布, 便于学生的自主性探究学习。从课件的设计思路和技术结构来说, 既可作为忠于原教学设计的“专属型”课件, 又可作为进行适当内容选择的近似于“通用型”的课件。
●对于“专属型”和“通用型”课件的认识
对于“专属型”和“通用型”课件, 笔者是这样理解的:“专属型”课件是为某一教学设计或某一类教学风格相似的教师而专门设计的;而“通用型”课件则适合大部分教学设计使用, 或教师可以选用这个课件的一部分内容来进行教学。“专属型”课件具有针对性, 但推广性较差, 离开了原有的教学设计, 课件的适用性就较低。“通用型”课件虽不能紧密结合教学设计, 但便于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其中的某部分内容来使用, 推广性较强, 适用性较高。
●课件制作要兼顾“专属性”和“通用性”
笔者通过互联网或资源库查找并下载一些课件之后, 总是发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就对课件辅助教学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更好地实现课件“专属性”和“通用性”的平衡亟待解决。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件中, 笔者是这样处理的:课件的创作忠于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 “节水行动”是贯穿课堂的一条重要线索。在课件中, 通过声、像等直观展示为学生再现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 使学生心灵受到强烈震撼, 引起共鸣, 为教学设计的进一步实施打下基础。通过主界面中按钮的控制, 可以选择是否进入这一情境, 如果利用源文件, 则可以删除或改编这一情境, 这就使“专属性”和“通用性”得到较好的平衡。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件中, 导航系统非常灵活, 可以通过修改文字等方式改变题目、算式等内容, 这样教师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灵活性大大提高, 增强了“通用性”。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件, 将教学的主导权交给了教师, 将参与权交给了学生 (如图2) 。运用Flash编程的方法, 判断算式对错,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使教学评价得到直观的反馈。在“探究算法”中有“想一想”、“做一做”、“改一改”、“练一练”四个小环节, 这里有一个关键性的跳转设计, 就是在跳转的时候前一环节留下的输入内容能够保留以备查用, 而且还可以在四个环节中任意跳转。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帮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时候直观地再现自己的思考和操作过程。在“练习比赛”中, 设计了6道竖式计算题和1道应用题, 并设计成了游戏的方式, 前面6道题是“接水”游戏, 只要做对一题就会演示动画接到一桶水 (如图3) , 应用题是“堵水管”游戏, 做对后就会堵住水管让水管不再漏水了。这个环节运用了Flash编程来完成判断、评价、自动控制动画的任务。两个部分的算式和“节水”为主题的游戏也是可以更改的, 这样就使课件可以围绕更多的教学设计进行改编, 加强了“通用性”。
7.《笔算乘法(进位)》优秀教学设计 篇七
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次进位笔算课上完了。课堂上,我通过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算理与计算方法,反复向孩子们强调在乘的时候要记得“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得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要求,但是在练习中部分学生仍然出现了下面的情况:
1.漏进位。在计算时孩子们常会出现贪快不进位的情况,一旦漏掉进位,在下一个数位的计算上就容易遗忘出错。
2.忘记了要“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在计算乘加混合式题的口算时,加法也“依次加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了。
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必须严格按照计算顺序一步一步去乘,碰到有进位时,要先对准前一位下面进几,千万不要漏掉把进位的数与乘积相加。为了减少计算上的错误,需要多练习乘加混合式题的口算(如:6×8+7等),这类口算的熟练可以大大提高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正确率。在教学中还要通过各种形式适时地多补充些相关练习,以强化学生计算技能,提高计算的正确性。
以上这些如果只是讲给是不行的,我通过操作学具让学生加深对算式算理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8.《笔算乘法(进位)》优秀教学设计 篇八
1、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切身感受、经历笔算乘法的整个过程,最终掌握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熟练计算不进位的多位数乘一位数。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理解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识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整十数乘一个数的计算,现在大家来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口算:10×3 20×5 40×6
2、导入新课
圣诞节很快要到了,小强、小丽、小雨都想亲手画一张画送给他尊敬的老师,大家请看图:
3、师生共同走进新课 ①想想:图中他们共准备了几包彩笔?每包彩笔是几枝?(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教师记录)
现在图中的小精灵有一个问题:怎么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同学们能不能帮上忙?试着列式。(给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列式,教师可到各组检查,并汇报列式情况,同时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
可能出现情况:12+12+12;(理由:3个12共多少就列加法)12×3(几个几的简便算法,可以列乘法算式)
②让我们来探究12×3的结果是多少?也许有些同学们有了自己的想法,请同学分组交流下自己的想法好吗?(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可到各组了解同学们的想法,最后汇报)
也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12×3就是3个12啊,加起来就知道结果是多少了; 第二、12×3可以看做10×3与2×3的和。
③同学们经过讨论、交流后,让我们来列竖式看看如何计算出12×3的积,这将为我们今后计算乘法提供很好的方法:
× 3 ————— 3 6 列竖式时要注意以的问题:相同数位的数一定要写对齐;第二,用一条分隔线把两个因数与积分开;
以上竖式我们如何理解及计算呢?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的计算方法:用第二个因数与第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分别相乘;一般从个位开始。我们先算2×3;再算1×3;
同学们,是不是感觉到很不可思议了?根据上面的分析,应该是10×3,而这里怎么变成了1×3了?其实,只要大家认真观察下现在的1的位置大家就明白了。(十位上的1就是10)在横线下面该如何写下计算的结果呢?
当然也是要注意了:相同的数位要写对齐哦。让同学们练着写写,并说说算式。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的计算方法:用第二个因数与第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分别相乘;一般从个位开始。
4、巩固练习:
比一比谁做得又准又快: 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9.《笔算乘法(进位)》优秀教学设计 篇九
学习目标:
1、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在计算过程中,理解进位的道理,并尝试总结自己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一、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61页
1、王老师要买连环画,我知道,王老师买了()套连环画,每套()本?
2、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呢?用你的方法计算!
3、你能用笔算的方法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连环画吗?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笔算乘法的时候,先乘哪一位,再乘哪一位?
2、遇到个位相乘满十或满几十该怎么办?
三、达标检测
1、列竖式计算
28×4=16×5=117×3=
2、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先将一位数与多位数的()对齐,再从()乘起,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进几
3、完成书上61页做一做1、2题。
四、反思总结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十三3、4、5题。
2、拓展提高
()里应填几?
()()()6()
×7×3
10.《笔算乘法(进位)》优秀教学设计 篇十
第二段教学相应的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并结合笔算引导学生自主掌握相关的乘法口算。
整个教学过程,我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主体,是探索者,由于学习方式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学生的学习活动积极了、主动了。从作业和测验情况来看,本节课内容学生掌握得不错。
11.《笔算乘法(进位)》优秀教学设计 篇十一
寮步明珠小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年级下册第46页。
【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笔算乘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能熟练掌握表内乘法,能进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会口算、笔算万以内的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提供了学生熟悉的情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经历算法多样化,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方法。本节是在已学过的乘法认识与乘法口诀,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以及口算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和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今后学习两位数乘三位数,多位数乘多位数,小数乘法的基础。
【设计理念】教学中注意算理与算法相结合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自主的生成算法,在算法形成与巩固的过程中进一步明晰算理,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用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乘数上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为什么用哪一位乘就和哪一位对齐,为什么要把每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掌握笔算竖式乘法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算理。
2.借助点子图构建算理过程,体会竖式计算的算理和算法。在自主探究寻找方法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会用竖式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在点子图中表示每个数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点子图。【课前互动】开火车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开火车的游戏充分调动了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参与到课堂中来
。】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问题
56×3=168
6.出示以前学的24×2和14×12的竖式,学生进行讨论比较。7.汇报两种竖式方法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设计意图: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加深对竖式算理及算法的理解,会准确列出竖式。】
8.小结。(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第一关,比比谁是速度王。2.第二关,火眼金睛。3.第三关,开密码门。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用已学过知识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理解,掌握乘法竖式的计算顺序和方法,再通过判断和改错题,让学生了解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四、回顾整理,全课小结。
12.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 篇十二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1
教学内容:
课本第78页例3,练习十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三位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掌握连续进位的方法。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下面各题。
4×4+2 5×7+4 6×5+1
3×4+2 7×8+5 6×7+5
3×9+5 6×9+8 2×9+3
2、说一说计算两、三位乘一位数时应该怎样计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计算下面各题。请三位同学板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 9 1 4 2 1 3 1
× 3 × 4 × 7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3的情境图。
2、引导学生说出图意。
学校正在召开运动会,老师和几名同学为运动员们准备了矿泉水。每箱24瓶,9箱一共有多少瓶?
3、怎样列式,为什么?
24×9,也就是求9个24是多少。
4、先估算一下,9箱大约是多少瓶?
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
5、用竖式计算。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试算,做完后共同订正。
2 4
× 9
216
请计算正确的同学说说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哪里:个位4×9=36,向十位进3后,十位上2×9=18,表示18个十,18个十还要加上刚才进上来的3个十,共21个十,这个2应写在积的百位上,1应写在积的个位上。
师小结:用一位数乘另一位的十位后要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如加上进位的数后又需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或把最高位写在百位上。
6、练习,用竖式计算。
68×7=69×8=72×5=76×4=
学生独立完成,算完后组织学生讨论,在计算过程中,这几道题的主要区别在哪里?(有两道题十位乘完后再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没有改变,有两道题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又增加了1。
三、巩固练习:
1、自己列算式计算:137×6=
2、学校运动会开幕式,有4个方阵,每个方阵128人,一共有多少人?
3、说说上面两道题计算中需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作业:
1、练习十八第1题。
2、练习十八第2题。
3、练习十八第3题。
4、练习十八第4题。
五、思维训练:
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多少?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计算时同学们一定要认真、仔细,如果哪一位上有进位的数,千万别忘了加上。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25页练习五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笔算乘法的规则,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中需要连续进位的计算。
2、使学生结合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进一步熟悉连续两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有关的连续两问应用题。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表内乘法练习
4×5=
3×8=
6×7=
9×9=
6×5=
4×8=
9×3=
5×5=
8×3=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做在书上。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二、笔算练习
1、笔算下面两题
436×67×185
(1)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练习。
(2)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3)笔算乘法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2、改错题
出示一些学生的错题。
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错在哪里?并分析错误原因。
学生独立改正。
3、笔算比赛
小组进行笔算比赛:
比赛规则:每个小组的同学,每人做一题,从第一个同学开始做,依次往后传,速度最快并且全对的小组获胜。
三、应用题练习
1、出示练习五第7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要求上午一共去了多少人?你准备怎样列式计算?要求一天一共去了多少人呢?
(3)学生独立计算。
(4)集体订正。
2、小结: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要注意些什么?
四、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6题。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3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学生将首次在竖式计算时遇到进位的情况。因此,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是本节课应重视的问题,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做到了以下几点:
1、通过多元表征间的转换,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一边操作,一边叙述过程,同时用竖式记录操作过程。通过操作,将动作表征(操作)与符号表征(竖式)紧密结合起来,突破“满几十进几”的教学难点。
2、让学生自主探索,迁移类推新知。在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时,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仿照例1写出完整的分步演算过程,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是什么,理解竖式中每一个数位上数的含义,最后简化中间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迁移类推所学新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引导学生笔算完成下面各题。
33×3432×2
2、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设计意图: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为进位乘法的学习作铺垫。
⊙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61页例2情境图,学生仔细看图,思考: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看图,口头表述从图中了解到的数学信息)
(2)板书:王老师买了3套连环画,一套连环画16本,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2、探究算法。
(1)可以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
(2)引导学生操作小棒,并用竖式记录操作过程。
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摆小棒,同时用竖式记录操作过程。
②集体交流。
a、操作过程:
先算6根小棒乘3是18根小棒,也就是1捆零8根小棒,再算1捆小棒是10根,3捆小棒是30根,最后算18根小棒加上30根小棒,等于48根小棒。
b、展示竖式:
(3)简化竖式,指导写法。(课件演示简化竖式的写法)
①计算16×3,先乘哪一位?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②个位上相乘的积满十怎么办?
(个位上相乘的积是18,满十应向十位进1,8写在积的个位上,1写在十位和个位中间的横线上,写小一点)
③再乘哪一位?(十位)
④在竖式计算中,对于进到十位上的数该怎么处理?(在计算十位上的数时,应该把进到十位上的数加上)
乘法竖式:
小学数学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4
教学要求: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笔算
135×3= 28×2=
2、口算
14×2= 32×4= 41×3=
14×20= 32×40= 28×10=
二、新授
1、出示例题:
(1)看图
(2)你从图上了解到些什么?(单价、问题等)
(3)谁会来列式解决这个问题?(28×12=)
<新授28×12的笔算过程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研究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2、小组讨论: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一题中的乘数是两位数,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28×12的结果是多少吗?(小组讨论,研究,把讨论的结果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
组织汇报。(① 24+24+……+24=288(12个24相加)②12+12+……+12=288(24个12相加)③24×2×6=288 ④24×3×4=288 ⑤12×4×6=288 ⑥12×3×8=288 ⑦24×10+24×2=288 ⑧12×20+12×4=288⑨24×20-24×8=288 ⑩12×30-12×6=288 也有学生用竖式计算)
肯定期中的大部分方法,详细介绍课本上出现的两种情况。最后研究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和过程。师:我们再来看看24×12这个乘法的竖式。你能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每一步竖式的意义。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体会竖式计算的优点:简便,正确,注意数位对齐)
传统过程:(主要介绍课本上的28×10 28×2)
我们可以先计算定2个月牛奶需要多少钱,计算10个月需要多少钱,最后把他们合起来,你们会计算吗?
28×2=56(元) 28×10=280(元)
28 28
× 2 ×10
56 280
56+280=336(元)
280
+56
336
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呢?
28
× 2
56
28
336
你能说说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
3、巩固 12×28=
三、巩固训练
1、想想做做
24×23= 13×72= 62×41= 54×22=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33×21= 45×12= 13×52=
3、你能估算出积大约是多少吗?
53×60 40×22 68×40
27×30 92×20 70×29
4、改错:教科书第33页。
5、教科书第33页第5题。
教学后记:讲完例题,我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想想我们在计算时最容易做错什么?巫霈蓁说:“我把280写在了56的下面,而且是对齐的。”黎明瑶说:“算十位时有可能还是做成第一步。”
黎诗颖说:“我可能会个信和个位相乘,十位和十位相乘。”吴体均说:“加积时可能会算成减法。”罗润城说:“不知道十位乘的积对着哪一位写?”
听着学生的发言,我很高兴,这些计算时常犯的错误都由学生自己找出来了,以后他们做题时也该小心吧?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
2、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处处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难点:
重点:
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难点:计算的正确率以及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旧联新,积累经验
45×9 65×4 128×3 424×3(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二、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上节课同学们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自己总结并发现了进位笔算乘法的方法。同学们表现得非常了不起。下面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您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吗?
三、设疑激需,提出问题
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
四、参与活动,分析问题
1、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讨论
五、辨析交流,解决问题 生1:634×8≈4800 生2: 6 3 4 × 8 5 0 7 2 小结:观察上面的算式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合适?为什么?总结一下笔算连续进位乘法要注意什么?
六、达标检测,解释应用
1、列竖式计算(基础练习)
126×8 135×7 326×7 488×6 247×6 765×7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3、解决问题:
每个方阵128人,一共多少人?
小红家和学校相距多少米?
4、拓展练习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解答。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0xx、1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教学反思
三小 张春艳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且有叠加情况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营造自主的探索空间,使学生经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叠加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从中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和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鼓励学生探索笔算乘法中的新情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课堂开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复习口算,竖式的书写入手为新课的内容作了个铺垫;紧接着从身边的“校运会”创设了问题情景,提出了计算问题;然后由学生自主探索,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实践中巩固和运用方法。下面就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一些反思:
1、不足之处。(1)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当问题一抛出我总希望马上有学生能回答,生怕冷场,所以也就造成了一些中差生没有时间思考,学习的步伐是被拖着的。(2)提问还需艺术性。
2、启示。(1)课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包括基础薄弱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参与合作探究。(2)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训练。如提问的技巧,表扬的技巧等等。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的教学让我对计算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xx、11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6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尽管算理和算法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相同,但相对比较复杂,学生计算时也更容易出错,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不仅要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给予适当引导,还要通过对比教学,突破连续进位的难点。
1.自主探究,适时指导。
由于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相同,因此先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给予适时指导,并帮助分析原因,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对算法的掌握。同时,在精确计算前,让学生估一估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用估算来检验精确计算结果的习惯。
2.加强对比,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中,通过两个对比来突破难点。一是把连续进位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过程加以对比;二是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叠加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叠加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让学生再次体会“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牢记两点:一是把进位的数写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二是算前一位的积时不要漏加后面进位进上来的数。通过对比和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并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计算下列各题。(课件出示)
2.说一说上面两道题的笔算方法。
(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课前进行乘加两步混合计算及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训练,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62页例3。
(1)观察情境图,收集、整理数学信息。
(已知条件:饮料每箱24瓶,共9箱;所求问题:9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2.学生独立列式。(24×9)
(1)学生估算9箱大约有多少瓶饮料,然后汇报估算方法及结果。
方法一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
方法二因为24比20 大,比30小,20×9=180,30×9=270,所以24×9的得数在180和270之间。
(2)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组内交流算法。
3.课件出示24×9,24×4两个笔算竖式。
(1)仔细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集体交流。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都有进位。
不同点:第一个算式个位向十位进位,十位也向百位进位;第二个算式只有个位向十位进位。
(2)揭示课题:像第一个算式这样的乘法,叫做连续进位乘法,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4.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
(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说明: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5.学生尝试笔算137×6。
(课件出示,学生试做,教师巡视订正)
(1)比较137×6和24×9两个竖式,找找异同点。
(相同点:都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都是连续进位乘法。不同点:第一个算式是三位数乘一位数,最高位没有进位;第二个算式是两位数乘一位数,最高位有进位)
(2)学生讨论:计算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哪一位向前一位进位时,要把进位的数写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计算前一位的积时,要记着加上后面进位进上来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和抽象计算法则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两次进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笔算方法,突破难点。同时在精确计算前,用估算明确乘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用估算检验结果的意识和能力。
⊙巩固练习
1.计算。
69×8=76×4=
164×5=245×3=
2.完成课堂活动卡,集体交流订正。
3.王力读一本书,每天读26页,9天读完。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4.学校想为三年级的6个班各配备一台录音机,每台录音机139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64页6、7、8题。
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24×9=216(瓶)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说明估算的思路,然后再精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前面的知识迁移类推,自主解决计算连续进位的乘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目标解析
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用来检验乘法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教师要持之以恒地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境与机会,培养良好的估算意识和习惯。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和一次进位是一样的,但计算比较复杂,学生容易出错,专门安排例题,是为了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列式计算(一次进位练习)。
62×438×271×5
【设计意图】连续进位与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以及算理都是相同的,通过对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复习,降低学习新知的难度,利用知识的迁移达到学习新知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学习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1)课件出示情境。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什么问题?
(2)列式:24×9
(3)估一估,它们的积大约是多少?
方法一:24接近20,20×9=180(瓶)
往小里估(板书)
方法二:9接近10,24×10=240(瓶)
往大里估(板书)
得出:24×9的得数在180和240之间。
或者:
(4)尝试用竖式计算24×9。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书写。
(5)汇报评价。跟以前学的计算有什么不一样?(个位满几十进几,十位又满几十进几。)你们算得对吗?(与估值进行比较,看是否在估值范围内。)
板书:连续进位
(6)讨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
①从个位齐,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
②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往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精确计算之前,让学生先估一估计算结果的范围,在精确计算之后与估算结果对比,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这有利于数感的培养。估算的方法是多样的,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提倡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再通过对比,找到一次进位与连续进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突破新知的学习。
2.认识因数: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因数。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做一做:列竖式计算。
(1)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练习。
(2)评价并订正。
2.估一估,再列式计算。
36×7313×5499×3
3.练习十三第7题。
4.练习十三第9题。
5.练习十三第15题。
【《笔算乘法(进位)》优秀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08-29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案09-24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笔算乘法,同步练习,A卷09-17
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09-05
笔算除法教学课件07-18
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估算教学设计09-06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09-08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07-09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07-10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