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命的诗歌

2024-08-04

关于人生命的诗歌(11篇)

1.关于人生命的诗歌 篇一

关于生命的诗歌

回放的生命

摸一摸走过的路

像云像风,在半山腰打盹 在枝头上轻颤。在雾里,在雨中 进行一次秘密的远游 驿动的心,一层密密麻麻 隐去的远山,如我心中 抽去的银丝

我感悟生命 桃花红,小草的绿

被我藏在一页日记的皱纹里 一枚蝴蝶的到来 让我才想起,我的自私 已取得过往,都在我的心上 贪婪地允吸着,时光 留下的道道伤痕 如同翻开泥土和蚯蚓 我一遍一遍地回放 泛黄的照片,发霉的记忆 流水的脚步,灿烂的星空 歌隐去,风倦了 大地醒着,红灯笼摇着 根植春天的念想,一起迸发 如焰火,照无眠

我虔诚地守候

时间的堤坝,绵延的走向 秋是人生的封面 每一穗稻谷,都含着 弯弯曲曲的美丽时光

犹如故乡黄昏,家家户户的炊烟 ﹎﹎﹎﹎﹎﹎﹎﹎﹎﹎﹎﹎﹎﹎﹎

行走的生命

作者:蒋凯警

在光明与光阴的间隙中行走 和一棵年轻的树 如一只蚂蚁

生命的长度 树以树轮来计算 我以年龄来衡量 而生命的厚度呢?

原本想把行走的轨迹 写成一本书 有平平仄仄的韵律 有起起伏伏的情节 看似天马行空 却是按部就班

可我发现我错了 没有安排更没有 彩排,生命是一台没有预演的戏

﹎﹎﹎﹎﹎﹎﹎﹎﹎﹎﹎﹎﹎﹎﹎

生命的眷顾

作者:五岳丈人

想再听一听 你那来自远方的 诉着温情的轻声款语 以一种轻轻的方式 轻轻地弹拨我心的琴弦

我的欢乐

在思念你的日子里渐渐消逝 如今不知道怎么去追寻 那让我感到高兴的芳踪 只在你过去给的甜蜜里 做着一个个,幸福的梦

你有那么多

描不尽的芬芳和娇柔 我的生命

在向一个藏着你的希望,追求 能追求得到么 这神圣的路

犹如你那光洁的肌肤

想从前初睹你的靓影 有一种美,笼罩住了眼睛 深深地埋在内心里 那悄悄而开的玫瑰花 在无意中

透露了你香芬的心情 是如此地怀念你

这里有因你而甜蜜的相思之情 ﹎﹎﹎﹎﹎﹎﹎﹎﹎﹎﹎﹎﹎﹎﹎

生命的春天

作者:文学大师

淅淅沥沥的雨 淋湿了我的衣裳 却淋不湿我火热的心 海棠花儿自然开 泥泞道路潇洒走 我听从 大地的呼唤 春秋的更替 我记住 过去的 眼里的 我开始 跋涉也罢 挫折也罢 一切只为迎接 生命的春天

﹎﹎﹎﹎﹎﹎﹎﹎﹎﹎﹎﹎﹎﹎﹎

生命河岁月歌

作者:几度漂零

一条生命河 一曲岁月歌 融合 交错

孕育万古童话 演绎千年传说 龙的精灵 饮着生命河 唱着岁月歌 耕耘 拼搏 万里长城 盛唐帝国 无数的梦想 华夏大地 起航 飞翔

一条生命河 一曲岁月歌 辉映 洒脱 我们的祖先 围绕生命河 演奏岁月歌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传播中华文明 弘扬华夏神韵

一条生命河 一曲岁月歌 祖国大地 开花 结果

神九航母…… 三峡工程 数不尽的壮举 正在龙的故乡 崛起 飘飞

﹎﹎﹎﹎﹎﹎﹎﹎﹎﹎﹎﹎﹎﹎﹎

迎接新生命

作者:岷江水

这里有些陌生,整间屋子充满针药水的味道,时值暖春,这里有点冷。静静躺在又窄又硬的床上,任由周围的人翻滚自己的身体,心里有些害怕。

脊背一阵强烈的抽搐后,下半身失去了知觉。

一面绿色的屏障遮住了我的视线,一层层裹布轻掩着我的身体。隐隐感觉肚子被捣腾。为了防止自己胡思乱想,开始和周围交谈。

谈天说地,就不敢正面当前这件事。

仿佛听到外面有清脆的鸟叫声,顺着这悦耳动听的声音,透过玻璃窗看到一片葱郁的树林。这里一株株枝叶繁茂,碧如大海。一阵“唵、唵、唵”的婴儿笑声,惊醒了我大自然的梦。我知道,儿子已经诞生,以后我将带着他去看世界。激动和喜悦后,感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因为从此刻起我不再害怕,开始慢慢品尝妈妈的味道。﹎﹎﹎﹎﹎﹎﹎﹎﹎﹎﹎﹎﹎﹎﹎

生命像什么?

作者:眼镜先生

生命是什么? 我也不好说。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一棵小树,她从地下形成,她在地下生根。她在冰雪中抗争,在早春二月那湿润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她也许长在平原上,或岩石上,或山岗上,或城墙上......只要她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她便伸出嫩嫩的叶,吸收空气,承受阳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在大自然中享受。她也许有大树的遮阴,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她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于使她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胸抬头!她遇着了绚丽多彩的春天,在那风和日丽中,开出了满身的繁花。蜂蝶围绕着她飘翔喧闹,小鸟在她枝头欣赏歌唱。她会听见黄莺的清吟,杜鹃的啼血,也许还听得见枭鸟的怪鸣。在她最茂盛的中年,枝繁叶茂,伸展出她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她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展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她的叶子,由绿吹到徘红。秋阳下,她再显一番的庄严与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她的枯木朽枝,吹抖、卷落,她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膀接纳了她。她一声不响,静静悄悄,从从容容,落躺在了大地的怀抱。她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她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壳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再来结出那累累硕果......然而,我不敢说来生,我也不敢信来生。

﹎﹎﹎﹎﹎﹎﹎﹎﹎﹎﹎﹎﹎﹎﹎

诗是生命

作者:津城于女士

一首诗的降临,犹如降临一个生命。灵感飞迸,孕育在母亲腹中。苦思冥想,是母亲的阵痛。诗人用双手,托起新的生命!飞扬的诗情,飘飘升空,沐浴春雨,惊现诗的彩虹。在诗的王国,纵横驰骋。一个天才诗人 点亮一盏盏灯。用生命写诗,诗就是生命!

一个婴儿的诞生,犹如一首诗的诞生。婴儿的第一声哭,是最美的诗歌朗诵。呀呀学语,探究诗的律动。“妈妈我爱你”,五言诗抑扬顿挫的歌咏!勃勃的生命,是诗的升腾!健儿潇洒,在诗的海洋里游泳。生命与诗交响,庄严又神圣!一个伟大的诗人,深知笔的轻重!生命就是诗,诗就是生命!!

2.关于人生命的诗歌 篇二

一.我字当先———无比强烈的主观精神

李白自信非凡,凡事我字当先,极有强烈的生命主体意识,即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自我人格的珍视、对自由精神的高扬。李白满腔激情,唯一倾泻之途就是以创作来充分表现自己,所以他总是以充满主观色彩的大笔去涂抹一切,以 “ 我 ” 的目光 、 “ 我 ” 的心胸 、 “我”的思维方式去审视一切、感知一切、再现一切。于是他的诗文就具有异常鲜明而强烈的主观色彩,饱含着主体深厚激越的情感。 据统计,在李白的一千余篇诗文中,直接提到“我” (包括“吾”、 “余”、“予”、“李白”等) 的作品就占了很大比例,可见李白的创作就是要表现其摇曳多姿的自我形象。李白在关注政治和国家的命运 , 抒发自己 的愤懑与 不平时 , “既热情,又泼辣;即执著,又超脱;所表现的内心世界冲突之尖锐,风暴之强烈,波澜之壮阔,是前无古人的”。1游国恩等主编的 《中国文学史》 则具体指出,李白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鲜明的人性自觉意识、自由自主的个性特征在唐代诗人中尤为突出。在物我、人我关系中,李白非常突出 “自我”,“我”仿佛成了世界的中心,万物皆备于“我”,一切事物都围绕在“我”周围,为“我”所设,服从于“我”。王国维 《人间词话》 卷上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着我之色彩。”李白在诗中时刻关注“我”的存在, 例如“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登太白峰》, 《全唐诗》 卷180)、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哭宣城善 酿纪叟》, 《全唐诗》 卷184)、“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秋浦歌》, 《全唐诗》 卷167) 等。李白为了表明志向、发泄愤懑、感叹不遇,往往采取先入为主的抒情方式,诗句往往“我” 字当头:“我到巫山渚,寻古登阳台” (《古风·五十八》, 《全唐诗》 卷161)、“我浮黄云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梁园吟》, 《全唐诗》 卷166)、“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 (《沙丘城下 寄杜甫》, 《全唐诗》 卷172)、“我来扬都市, 送客回轻舠”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全唐诗》 卷175)。随便翻检太白诗集,诸如此类诗篇不胜枚举,正如康怀远所说:“古往今来,在差不多所有的诗人中,李白是生命意识最为强烈的诗人之一。 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就在于他的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永恒与不朽。”2

李白自信非凡,这种自信最终化为一种生命的自觉力量,即为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梁园吟》, 《全唐诗》 卷166);即为“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 胸怀间 ” (《赠裴十四》, 《全唐诗》 卷168),即为“兴酣落笔摇五 岳 , 诗成笑傲 凌沧洲 ” (《江上吟》, 《全唐诗》 卷166)。 这样的风格使李白的诗歌具有了最本质的感动兴发的内涵———生命气韵。越是伟大的诗人,他们越是用发自心灵的歌唱表达顽强生命的呐喊与奋争。

二.笑傲千古———不畏权贵的铮铮傲骨

李白思想多元,儒、道、侠、 纵横家兼具,才高八斗,浑身是胆,充满激情。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文人之中李白最特立独行,因而魅力无穷。李白平交王侯,面对权贵依然傲岸雄伟,心怀四溟,做事磊磊落落。他常以圣贤自比,如其诗:“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 (比孔子)、“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比孔子)、“知逢渭川猎, 犹可帝王师” (比吕尚)。李白诗中,管仲、乐毅、贾谊、鲁仲连、 晏子、诸葛亮、谢安等人,更是常比的对象。李白在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一文中展示了自己的理想:“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全唐文》 卷348) 李白在其诗中塑造的自我形象,自信、自傲、自负,蔑视权贵,充满着浩然之气和叛逆精神。 在中国文学史上,将狂傲的个性和过人的才华结合起来聚于一身的, 除了李白之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人了。就像唐人殷璠 《河岳英灵集》 所称誉的那样:“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 , 鲜有此体 调 。” (王琦 《李太白集注》 卷三十四引) 《松窗杂录》 记载:“会花方繁开,上乘月夜召大真妃以步辇从。诏特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板檀, 押众乐前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进 《清平调》 词三章。白欣承诏旨,犹苦宿醒未解,因援笔赋之。” (王琦 《李太白诗集注》 卷三十五引) 可以看出,李白此时备受礼遇,但权宦高力士却在杨贵妃面前攻击李白。声称 《清平调词》 中所写的“可怜飞燕倚新妆”,是借赵飞燕来贬低杨贵妃。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贵妃研墨,力士脱靴”故事表明,李白不畏权贵, 一身傲骨,因而李白的生命气质也凸显出一个傲字。宋人赵德麟 《侯鲭录》 卷六记载了李白在权贵面前的铮铮傲骨:

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版, 上题云:“海上钓鳌客李白。”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钓线?”白曰:“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 明月为钩。”相曰:“何物为饵?” 曰:“以天下无义丈夫为饵。”时相悚然。

苏轼曾说李白“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像李白这样放任不羁、率性而为、不惧权贵的诗人是十分罕见的,但如此特立独行的个性与卓然不群的情怀,使他必然遭受群小的妒忌报复与恶意中伤。但诗人仍保持着尊严的人格和不屈的气概。“一谈一笑失颜色, 苍蝇贝锦喧谤声。” (《酬崔十五见招》, 《全唐诗》 卷178) 尽管谤声四起,如蝇逐臭,但诗人绝不退缩,依然傲骨嶙峋,坚持操守,他声称绝 不 “ 沽名矫节 以耀世 ” (《鸣皋歌送岑征君》, 《全唐诗》 卷166),继续高声吟唱出“一身自潇洒,万物何嚣喧” (《答从弟幼成过西 园见赠》, 《全唐诗》 卷178)、“傲然遂独往 ,长啸开岩扉”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全唐诗》 卷174) 等这样弘扬个性 、 蔑视权贵、肯定自我的脍炙人口的诗句来。李白的人格、气骨、气象、气势,都通过他的诗歌淋漓尽致地昭示给读者。李白的傲骨一向为人称道,曹松 《吊李翰林》 称其:“李白虽然成异物,逸名犹与万方传。” (《全唐诗》 卷717) 好友任华在 《杂言寄李白》 中言其 “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 。 八咏楼中坦腹眠,五侯门下无心忆。” (《全唐诗》 卷216) 可以说, 李白的诗歌充溢着豪气、逸气、壮气,历经千古而犹然在目。任何时代都有其面临的问题和难以排遣的困惑,一个人不管他所处地位是优越还是卑下,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困难和大小不一、内外各异的威压及种种不开心的烦扰,这就是苏轼所感叹过的人生不得意者十七八。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人们阅读到李白这些充满傲骨、张扬个性,蔑视权贵、倾泄胸中块垒的诗句时,自然会产生痛快淋漓的生命震撼力。李白的傲骨, 正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不阿谀逢迎、不低三下四、正直无私、一身傲骨、不惧邪恶的高尚品格。这就是李白诗文能够激动人心,引起读者千古共鸣的奥秘所在。人性的复归、个性的张扬、精神的舒展是引起读者共鸣与认同的基础,好的文章、诗歌具有陶冶情操,消解烦忧,呼唤自由的审美功用,会给人以精神的陶醉与享受。

三.狂狷任性———桀骜不驯的一代狂才

李白举手投足间无不彰显其凌厉千古的狂傲之气,在中国古代像李白这样个性张扬和解放的诗人是少有的,他向来以狂名世,如张埜 《前调》 就说:“太白狂歌起舞, 便得腰悬黄金印。” (《御选历代诗余》 卷九十六) 所谓狂,就是指狂荡不羁,倜傥不群,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而绝不是疯狂、颠狂。他狂而有则,荡而不浮,并非放浪形骸,滥醉如泥。如“我本楚狂人, 风歌笑孔丘”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全唐诗》 卷173),诗人摆出一副挑战礼教、儒学传统的姿态。“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送贺宾客归越》, 《全唐诗》 卷176) 李白的挚友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归隐山阴,像王羲之那样,以书法自娱,雅兴岂不浓乎?这里,李白以狂写狂,正突出地显示了他那向往自由的情趣。因此,李白诗风之狂,正是诗人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精神的表现,难怪司空图在 《二十四诗品》 中,把“由道返气,处得以狂”作为“豪放”的一个特点。

李白以狂狷任性之躯为大唐帝国的知识分子树立起了一个光辉的人格典范。这一典范的树立,使我们得以从中窥见唐代进步文士崇尚自由、桀骜不驯、与黑暗势力绝不妥协的时代风貌。李白之狂,狂得个性十足,诚如蒋孔阳先生说:

所谓个性,不是指耳目鼻这类的长相,也不是指饮食男女之类的本能的冲动,而是说一个人的精神上成熟了,能够以独立自主的非意识,来对周围的世界进行独立自主的判断和观赏。个性是从自我的觉醒开始的。一个人,当他意识到自己是人,并且要以自己的生命来保障自己做人的权利的时候,他的个性开始了。这时,他像找到了童话中所说的金钥匙一样,他能以他独有的金钥匙,打开一个新鲜而美好的世界。这个金钥匙,就是个性。3

李白以狂为美,以狂为荣,这就是李白的个性。只有具有高度个性的人,才会具有高度的灵性,也才能大量而准确地发现世界的美。 “ 唐诗之所 以美 , 也在于它 有个性。”4他在 《与韩荆州书》 中不无自豪地说:“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候;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以义气。” (《全唐文》 卷348) 李白之狂狷气魄正如范传正在 《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 中所说:“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由是慷慨自负不拘常调。” (王琦 《李太白集注》 卷三十一引) 刘全白 《唐翰林李君碣记》 亦说:“志尚道术, 谓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 (王琦 《李太白集注》 卷三十一引) 李白之狂,令后人景仰不已,激动不休,齐己 《读李白集》 就说:“竭云涛,刳巨鳌,搜括造化空牢牢。冥心入海海神怖, 骊龙不敢为珠主。人间物象不供取,饱饮游神向悬圃。锵金铿玉千馀篇,脍吞炙嚼人口传。须知一一丈夫气,不是绮罗儿女言。” (《全唐诗》 卷847) 李白正因为具备如此的豪气,所以才狂得潇洒。 《唐才子传》 卷二记载: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 “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李白文武全才,英名远扬,玄宗最终召见,供奉翰林,据李阳冰在 《唐李翰林 草堂集序》 中说 : “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 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 (《全唐文》 卷437) 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文人之中,李白最有狂的资本,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又浑身是胆,充满侠情,因而他才狂得潇洒,狂得自由,狂得任性。李白, 就是这样一个口出狂言的人,一个个性狂荡的人,一个举止狂放的人,一个喜交狂士 (如贺知章、张旭) 的人,一个狂歌纵饮的人。表现在豪放诗风上,焉得不狂?

3.关于人生命的诗歌 篇三

受访人:邵 璞

问: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答: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当然出现这种状况是时代局限造成的。那个时代,中国和中国大学生生活面对的精神出口太过贫瘠,也因此造就了诗歌的一个时代。在那个时代,精神世界的呈现完全依赖文字,依赖报刊等最传统的载体,还有就是那个时期是两个时代交替涅槃的时期,从这点看,是诗歌选择了诗人,诗歌在这样的历史阶段必然进入“黄金时代”。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投身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革命生涯”。

答:客观地说,我从未想过“大学生”诗歌运动,但是,没有复旦大学,应该就没有我的诗歌,确实是复旦大学的诗潮、生活、环境、学子,感染了我、启发了我、推动了我,造就了我的诗歌。复旦大学是我诗歌的母亲。

1979年我进入复旦大学,1980年接触到复旦大学“屈原奖”诗会,这是一个校级最隆重的诗歌仪式,第一次我站在角落里就受到极大的冲击。下一次的“屈原奖”诗会上,我创作了诗歌《火山》,并上台朗诵,摘得的好像是创作二等奖,朗诵一等奖,事实上这是我诗歌生涯的第一步。后来,《鸭绿江》发表了《火山》,刊物《鸭绿江》是我诗歌的产房。此后,《距离在他和他们中间》《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相继在复旦大学的诗会上获得创作一等奖、朗诵一等奖。《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率先被张书绅先生主编的《飞天》大学生诗苑栏目发表。《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是我大学期间诗歌创作的高潮。此后没多久,我大学毕业进入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诗歌创作从此进入另一个时期了。

问:投身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您是如何积极参加并狂热表现的?

答:我7岁开始,用毛笔练习写字,当时正值“文革”,经常会到街上抄大字报,此后陆续深入学习西画,一直到高中毕业插队到农村,全身心投入到绘画。高考恢复后,忽然感到表达精神世界的强烈欲望,随之考取复旦大学,诗歌成为发声的喉咙。整个复旦大学期间,几乎以诗歌为轴心,安排所有的学习生活,绘画转为业余,其实主要是读书,涉猎所有可以涉猎到的与诗歌相关的知识点,然后是创作,追逐心迹成诗。

问:当年,您创作的那首《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曾经很受读者喜欢,风靡全国各地高校。能否谈谈这首诗的创作、发表过程?

答:《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的创作源泉,来自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79级同一宿舍四位女同学,为首的是我的同乡赵枫。这间普通的宿舍是孕育这首诗的世界。赵枫是这间宿舍的头,最初她介绍我结识了宿舍里两位上海女同学、一位福建女同学。整整三年时间,我们保持了温馨而动人的友谊,她们馈赠了我当时最昂贵的上海大闸蟹、柑橘、苹果,当然还有茶水、糖果,我们在一起散步,她们应该是从《火山》那首诗里更深地认识我的。我们在复旦大学交往持续三年到大学毕业,应该说,我们已经组成了心灵的一个集体了,她们是我艺术生命的知音和呵护的女神,她们给了我才华和动力,她们把我指引到通往摘得到月亮的银河。这首诗是我们与复旦共同创作的,有一天我从宿舍到教室,《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这首诗几乎是一口气被呈现到了纸上。其实,读者记住的是一首诗,我记住的是人生最珍贵的一瞬间、青春最激动不已的年代、天涯最美丽的邂逅、心灵最热烈的燃烧。

《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写出后,我先在自己的宿舍,给同宿舍的同学念的,同学没有反应;之后,在复旦大学一个中型诗会上,第一次由我朗诵出来,第一次获得欢呼声;此后又在复旦大学“青春奖”诗会上朗诵,一举轰动整个校园。此后是在学校的广播里传送,再此后是被《飞天》杂志发表,再此后是被收录于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朦胧诗选》,再此后被收入《当代大学生诗选》等等,再此后是在复旦大学校园一次次被朗诵,被全国的各个校园的各种朗诵会朗诵,再此后是进入各种文章的评论、回忆。

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

邵 璞

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

我们没有理所当然的借口

就是想去坐坐

那天大家说了很多、很多

尤其那位玻璃似的女同学

平时她像一股羞涩的风

匆匆地一闪而过

那天却像仲夏的雷阵雨

“哗啦啦,哗啦啦”一直下着

开始我们议论黑格尔

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后来扯到“飞碟”一样的世界

最后终于谈到

一种种别扭又时时都有的感觉

紧张严肃,却不团结活泼的

学习和工作

形形色色的人的性格

萨特和弗洛伊德

我们感觉有一大堆为什么

那飘摆的长裙和瀑布般的长发

不是女同学的美吗

怎么却像红色信号灯

男同学见了就要躲

不然大家就要议论他点什么

不是吗

我们常常一样夜不能寐

一样躲在潮乎乎的盥洗室

把烦恼发泄在脏衣服上

一样天天忘不了对照巴掌大的小镜子

和路旁的一块块玻璃

不放过自己一根被风吹乱的头发

也常常一样在深夜散步

散步并希望着

可碰到的一刻

不是目光回避

就是擦肩而过

我们有一双双明亮的眼睛

需要注视和认识周围的一切

我们能看透一本本厚重的史书

怎么就识不破一个抽象的性别

等什么?怕什么呢

又有什么不能理解

nlc202309042128

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

我们敢说我们纯洁

即使没有苏小明

没有《大众电影》《大篷车》

我们也不会感觉时间像个包袱

把心消磨在香烟和梦里

消磨在灌满流行音乐的角落

我们开始珍惜每一分钟

热爱这独身的集体生活

因为它不再是一两本书

二十几节课

朦朦胧胧地跟着读

背诵和默写

问:在您写诗的过程中,听说甘肃的《飞天》文学月刊的诗歌编辑张书绅先生曾给予您很大帮助,能具体谈谈您和他的故事吗?

答:上世纪80年代,现在追忆起来,是空气和人性的含氧和纯净度最高的时期。张书绅是诗歌和真实的保护神、接生婆,是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恩师。

张书绅先生通过《飞天》的“大学生诗苑”把《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介绍给了世界,不然,《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就只能流传在复旦校园了。记得当时,我把《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同时投递到的刊物有4家以上,我还能记得的有上海的《萌芽》杂志,只有张书绅先生很快回信告诉我准备采用。一直到后来我大学毕业,《朦胧诗选》的编者之一、辽宁大学的高岩通过王强找到我,把《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和其他六首我的诗歌收入《朦胧诗选》 。

问:据我所知,您的诗歌《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有两个版本,另外一个题目叫《周末,我们去了女同学宿舍》,两首诗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结尾。请问: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版本?到底哪个版本是最好的?您对哪个版本更喜欢一些?

答:《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刚写作出来时和第一次发表于《飞天》杂志上的,是一个版本,结尾处在后来结集出版时,做了一点修改。春风文艺出版社编辑《朦胧诗选》时用的版本我忘记是哪个版本了。选入这首诗的绝大多数诗选集应该都是最初的版本。

这个对结尾修改其实无关大雅,后来随着岁月流逝,随着自己精神和物质世界的变化和发展,我对两个结尾都不甚满意。主要是意境不够、情也不够。如果有机会重写这首诗的话,应该会完全不一样。这首诗成功在思想性上,率先揭开了当时大学生时代人性与社会异化给人造成的伤痕,作品本身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我一直认为:写作最重要的是思想意识方面的建树,要有革命性、创造性,相对于思想,技巧渺小得多;其次是提炼、概括的能力,在这两点上,《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这首诗是成功和可借鉴的。

这个审美哲学是我全部美学和人生哲学的根本,这个哲学指引了我的经商的很多关键环节和时刻、指引了我的中国画创作。单纯地看《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不能领略到诗歌的价值,诗歌不是一束可以表达爱情的鲜花,诗歌是灵魂的霞光,诗歌是思想的锋芒。诗歌是生命最年轻和保持年轻的基因。

问:您参与创办过诗歌刊物吗?您参与创办过诗歌报纸吗?编印或出版过诗集吗?

答:我的诗歌活动持续到二十世纪末,期间参加了复旦大学《诗耕地》的编辑;毕业以后,参加了诗人季白主持的大量诗歌活动,季白创办了《当代诗人》。后来季白赞助我第一次出版了我个人的诗集《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这一年是1991年,我的诗歌生涯也至此告一段落。我在这本诗集的后记里明确记录:从这本诗集后,我将封笔,全身心研究绘画。我的诗集,真正出版已经到2014年,这一年,在好友、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陵先生的厚爱下,我的诗集《邵璞诗选》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此时,我的焦墨山水艺术也已经取得初步成就,已经可以清楚从绘画作品里看到我诗歌生命的延续。

问:您如何看待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意义和价值?

答:我们是生活中的主人,不可能成为戏剧中的主角,所以,很难把生命中的一段经历理论化。

正如当下的电影、奥运会、歌者、商界与时代宠儿一样,我们很幸运,在我们那个时代,创作诗歌,也可以成就英雄、成就偶像、成就成功者、成就思想者。这也是那个时代全部诗歌的特殊价值和意义。

问:回顾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我曾经反复说:我们要写的不是书信,写作不是职业,写作不能是支撑生活的玩意;我们要写作,写作是刀枪,写作要用鲜血和生命。20世纪80年代,诗歌给了我喉咙,给了我呈现思想智慧的平台,同时诗歌铸就了我提炼抽象纷繁事物、放下提起的能力,诗歌是我全部与世界交流、洞察世界本质的核心文化支撑。

问:目前,诗坛上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是继朦胧诗运动之后、第三代诗歌运动之前的一场重要的诗歌运动,您认为呢?

答:这个问题,其实还是理论问题,就诗歌而言,其中的很多是不可分的,另外是因为,朦胧诗是一个时代悲剧的结果,悲剧的主角就是那么一个面;大学生是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态,所以两者基本没有可比性。两者都很重要,朦胧诗毫无疑问是中国当代诗歌的启蒙先行者,没有朦胧诗的一代,就没有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诗歌,这是一个基本的定论。

问:目前,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这一现象已经引起诗歌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具体地说,我正在编著《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史》一书,请问,您对我编著大学生诗歌运动史有什么好的意见和思路吗?

答: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诗歌,需要分代,根据重要作品和诗人划分,不能笼统地谈大学生诗歌。大学生诗歌的灰暗地带,同社会整个文学创作生态完全一样,不会因为具有大学生标签而特殊,大学生诗歌,在校园、在社会、在艺术各界都缺少划时代的创作,大学生应该是时代最先锋的战士,不应仅沉迷于校园,要看他对整个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什么思考,给出了什么概括,建树了什么作品,否则,只能自我欣赏,成为所谓“知识分子”一样的概念。 大学生在校园,离开校园诞生了各行各业很多精英,诗人在此方面应该还是空缺。大学生与诗人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大学生什么都能诞生,这个概念其实非常重要。所以,你编这个书,应该涉及批判的视角、总结中应该涉及反思。不应该面面俱到,而要提出最重要的问题。

问:当年您拥有大量的诗歌读者,时隔多年后,大家都很关心您的近况,能否请您谈谈?

答:童年开始,我立志于艺术;作家梦,我是做过的。我在中国作协《文艺报》工作9年,与当代文学大师、艺术大师超近距离追随了9年。文学是人类灵魂、青春、出生入死的产物,文学一直伴随我,哺育我的商业和我的焦墨艺术,可以说,我的文学生涯与我的焦墨艺术生涯一直互为表里。

我复旦大学的学友卓松盛,很早就说:在我的诗歌里,读得到画面。现在,我很想向诗人们呈现我的另一种诗歌:我的焦墨艺术,我在水墨里发现和创造了比诗歌更有意义的存在方式,我的诗情在通过毛笔书写传诵着,我的诗歌的血液和心灵在这里跳动着。201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画册《邵璞焦墨艺术》。

姜红伟,1966年生,黑龙江海伦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倡导者,曾创办《中学生校园诗报》。系中国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运动历史研究者,八十年代民间诗歌、校园诗歌报刊收藏者。

邵璞,诗人、书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九州画院副院长。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95年至1997年在日本金泽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报》任编辑、美术编辑、记者13年。现居北京。

4.悟道生命的诗歌 篇四

一个住着忧伤

一个人的心脏住着两个心房

一个住着丑恶

一个住着善良

一个人心脏住着两个心房

一个住着希望

一个住着过往

一颗奋进之心

创造多少景

一颗感恩之心

感动多少人

一颗阔达之心

扫落多少尘

一颗容忍之心

改变多少魂

拥有感恩之心

便离幸福更近一些

拥有感恩之心

便是最宝贵的财富

低调谦卑做人

高调自信做事

在你抱怨生活不公平之时

可曾想过你付出过什么

当你在朋友圈炫富的时候

多少人日进三餐都极为困难

当你叹息生活过的无趣之时

多少人却失去了自由身

生命,谁都是过客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生命,谁都是主角

不要轻视,生命只为自己主宰

生命,是一首歌

唱生活,唱收货

生命,是一幅画

画花鸟鱼虫,画点滴景逸

生命,是一首诗

编入过往,载入美好

生命,是一段旅程

感受旅程中的风景

感悟生命的真谛

生命中,是谁缠绕了我是感情?是爱情?是工作?是名利?是权利?是钱财......数也数不清,道也道不明

那日复日,年复年的岁月

如同生命的浮标

深深的刻在那一条历史的长河中

没人看得清,没人记得住

奉劝自己

对待任何事物不要过多的惆怅与纠缠不肯放手

人与人,事与事,想一想,都不过是过往云烟

今个再大的事,明个都是小事,后天再看都成为往事

对于很多很多曾经的人,曾经的事,曾经总是久久不能放开

不是因为自己太固执,只是因为自己太用心

感情的事,谁先认真谁先输

工作的事,谁不认真谁退出

家里的事,太过认真伤和气

外面的事太过认真伤感情

不知道在何时,我才能真正的顿悟

人生莫过于一场旅程

旅途中有弯曲小径,有坑洼泥泽

有宽敞大路,有阴暗森林

有阳光赋予,有暴雨洗礼

有所希望,才有盼望

有所留恋,才有回忆

人生不过是一场旅程

旅途中有花开花落

有甜有苦,有痛有乐

有人来人往,有聚散离多

对于过往,要学会坦然的对待

我们所放不下的莫过于心不甘,情不愿罢了

生老病死,命理轮回

咋眼见我们被名利、金钱、权利......那些身外物而忙碌奔波着

殊不知,我今日费尽心力争取而来的他日撒手西去之时

这些生前看重的事物是否能伴我一程呢

生命中,是谁缠绕了我想过的洒脱

想过的快乐

让脚下的足变得请快些吧

让双肩变得请快些吧

蓝天上的白云,夜里的繁星

不会因为我而默然而去

珍惜该珍惜的放手该放手的争取该争取的一切随心

5.关于人生命的诗歌 篇五

一、思亲盼归:对个体生命的叹息

家是生命的起点, 是人们心头永远的牵挂。尤其边塞寒苦, 久戍必然思乡。《汉书·匈奴传》记载:“周懿王时, 王室遂衰, 戎狄交侵, 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 诗人始作, 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 猃狁之故。’”由此可知, 周王室为了应对“边患”所发动的频繁战争, 催生了无数在刀光剑影、鼓角争鸣中保家卫国的将卒征夫。他们不仅要直面生死, 还要直面家园荒芜、亲情疏离。《采薇》一开始就为我们展现了一群长期戍守边关的征夫对家的思念, 唱出了他们在岁月流转中对个体生命思归而不能的无奈叹息:

采薇采薇, 薇亦作止。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 玁狁之故。不遑启居, 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 薇亦柔止。曰归曰归, 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 载饥载渴。我戍未定, 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 薇亦刚止。曰归曰归, 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 不遑启处。忧心孔疚, 我行不来。

诗歌首先以“采薇”起兴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苦:“不遑启居”、“载饥载渴”、“不遑启处”。如果说连年征战、居无定所这种物质上的艰苦还可以忍受的话, 那么常年戍守边关, 远离亲人, 连写封家书抒发思念之情都无法做到 (靡室靡家、靡使归聘) 的孤独则是他们难以忍受的。这种心情长时间得不到宣泄, 进而发酵为近乎绝望的呐喊:“忧心孔疚, 我行不来。”呐喊声里糅杂着感怀父母生养恩德, 欲尽孝而不可得的嗟叹;糅杂着思念爱妻, 海誓山盟虽在, 岁月蹉跎、夫妻远隔的哀怨……在归乡与戍守的矛盾纠结中, 在家与国、忠与孝的徘徊挣扎中, 一年又挨到了年终。诗人通过薇菜的变化“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暗示时间的流逝。随着时光的流逝, 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也与日俱增。“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曰归曰归, 岁亦阳止”反复的感叹, 将征夫个体生命的无力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诗经》军旅诗中, 不乏表现久戍征伐、追忆室家的诗篇。《魏风·陟岵》被称为“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

陟彼岵兮, 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 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 无止!”

陟彼屺兮, 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 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 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 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 无死!”

声声的呼唤、凄哀的叮嘱背后是征夫对家乡及亲人的无限思念。保家卫国的行为源于对亲人和家的珍爱, 因为有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和眷恋, 所以才能在战场上放手一搏。这种朴素的情感, 在当代的军营中依然保持着:“说句心里话, 我也想家, 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说句实在话, 我也有爱, 常思念梦中的她。” (石顺义, 《说句心里话》) 因此, 承认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承认征夫们内心深处最柔软、最真实的情感, 并不妨碍对勇士的讴歌, 而是多了一份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

二、尽忠履职:对自然生命的超越

古时出塞戍边、忠于职守、忠于君王与爱国是联系在一起的, 保家卫国更是军人的天职, 正如《诗经·无衣》唱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诗经·采薇》中将士们虽然思乡心切, 渴望生命有个归宿, 但大敌当前, 他们便迸发出为家国而战的使命感, 并希望通过在战场上的搏杀获得英名。这种对建功立业的向往, 反映了征人超越自然生命的短暂获得精神永恒的价值追求。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 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 四牡骙骙。君子所依, 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 象弭鱼服。岂不日戒, 猃狁孔棘!

诗歌虽没有正面去描写战场的厮杀流血, 但是高大的战车、雄壮的战马、严整的军容、精良的装备无不烘托出战士们昂扬的战斗热情和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业业”、“骙骙”、“翼翼”等叠字的运用, 形象地再现了战马的威武雄健。战马如此, 将帅和兵士纵横疆场的兴奋和快意可想而知。由此我们不难想到, 为国而战的理想就像一颗种子早已埋在这群热血男儿的心底了。与《诗经》中《幽风·东山》、《邺风·击鼓》、《魏风·陟岵》等多描写久戍思乡、厌倦连年征战这样一批军旅诗相比, 《采薇》对戍边生活尤其是紧张激烈战斗生活的描述, 呈现了古代军人慷慨靖国难的生动场面, 折射出他们为国效命、“视死忽如归”的价值追求。“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岂不日戒, 猃狁孔棘”和他们内心极度的思乡形成强烈对比, 在对比中升华了戍边将士的精神境界。他们用澎湃的热血书写忠诚, 用默默的坚守编织保家卫国的荣光。

守边卫国、抗敌御侮是历代军人的职业操守和不懈追求。1942年5月份, 戴安澜将军率领的中国赴缅参战远征军第200师在撤退途中, 遭日军伏击, 年仅38岁的戴安澜将军身负重伤, 不幸殉国。戴安澜将军在给妻子的遗书中这样写道:“现在孤军奋斗, 决以全部牺牲, 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 事极光荣。”毛泽东同志曾为戴安澜将军撰写一副挽诗《五律·海鸥将军千古》:

外侮需人御, 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 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 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 壮志也无违。

这首五律即是对中国军人尽忠履职、保家卫国传统价值追求的赞美和讴歌。

三、且行且思:对生命形态的感喟

战场上英勇顽强、奉献牺牲是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战争的历练, 离散、安危、生死的抉择和考验, 使军人对家庭和亲情的渴望较常人更为强烈, 对生命的理解更为多元。这种独特的内心体验, 一旦在特定的情境之下受某个人、事、物的触动, 就会外化为对自己生命形态的无限感喟, 这是人的真实。《采薇》最大的特点就是还原了这种真实。

总之, 《采薇》一诗既有思亲盼归中对个体生命的叹息, 又有尽忠履职中泼洒生命热血保家卫国的豪情。诗歌还原了征夫们作为“人”而非战争机器对于自身生命形态的感喟, 让我们近距离地触摸到古代征人勇武刚强的外表下心灵的脉动, 感受他们的生命气息, 从而把他们生命价值中持久的坚韧和英雄本色表现得真实而质感。

摘要:军旅诗不只是对战争事件和战争场面的叙述描写, 《诗经·采薇》正视古代征人在战争中独立的生命个体, 在思亲盼归和保家卫国的矛盾冲突中表现征人的丰富内涵, 彰显其超越自然生命的精神追求, 使尽忠履职保家卫国的古代征夫形象真实而有质感。

关键词:《诗经·采薇》,古代征人,生命价值,尽忠履职

参考文献

[1]郑颖.凝眸.“军人”和“诗人”的双重目光.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1, (3) .

[2]李晓风.《诗经.采薇》的生命意识解读.郑州大学学报, 2006.9, (5) .

[3]程俊英, 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 1991.

6.教育应关注人的感性生命 篇六

1教育(学)科学化。今天,很少有人否认科学在现实社会中发挥的巨大威力。自然科学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人文社会学科不得不打着“科学”的旗号才能勉强登上大学的殿堂。随手翻翻国内出版的教育学教材,几乎都将教育学定义为“一门……的科学”,把教育学定位于科学,必然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与改造教育。于是,大搞量化评估,如为了衡量德育效果,学校实行操行打分,扶一个老太太过马路记两分,捡到1元钱上交给学校记一分;大兴教育实验,如教改实验班比对比班平均成绩高0.1分就大呼实验有效,恨不得立即推广。表面上看来,虽然上述教育仍然是以人为本的,即所谓培养人才,但这种培养不过是把人当作没有生命的物来塑造和量化了。试想,按照前面的操行评分规则,是不是“扶一个老太太过马路”就等于两次“捡到1元钱上交给学校”呢?教改实验能像科学实验那样随机分派被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吗?显然不能!

2培养听话的人。在我国现实的教育中,“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被奉为教育者的座右铭。在大人们眼里,孩子终究是孩子,什么都不懂。于是,在家里不管是对小孩子还是大孩子,父母们苦口婆心说得最多的是“要听话”;在学校不管是对小学生还是大学生,老师们讲得最响的是不要越轨。为了使孩子听话,我们设计了太多的规训,只要稍一留意学校的规章制度,你就会发现,“不要”、“禁止”等条款比比皆是。除此之外,标准答案也在一步步把学生打造为“标准件”。学生们被各种规训限制得死死的,控制与服从使人几乎成了一个面孔。在这里,学生没有基本的选择自由,也缺少应有的人格尊重。

3培养吃苦的人。由于学习本身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的,因此“苦”成为了人们衡量学习是否用功的标准。这也难隆,古人既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也有“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励志名言,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今天,与崇尚吃苦相对,人们反对抑或至少是不提倡休闲,原因在于:第一,休闲更多体现为享受,而传统的观念中享受成了好逸恶劳的代名词;第二,在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国家强调个人首先要尽义务,多生产出物质产品以供分配,也正因为如此,多劳动尽义务是第一位的,而争取休闲的权利是第二位的;第三,即便是规定公民享有休闲的权利,也更多认为休闲是个人的事情,所以,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加以引导和培养。因此,在不少人眼里,学校不是让人休闲的地方,更不应该是教人享受的场所。看看今天的学校,孩子根本没有享受与休闲的机会:不仅缺乏休闲的场所和工具,也缺少休闲的课程和时间。今天的学校正在强化一个观念:刻苦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于是,学校成为“苦海”,学生成为“苦人”,教师成为监督和设计“苦差”的人物。可以想见,在没有休闲的教育里,儿童是很难找到人活着的幸福感的。

上述教育把人当成了可以随心塑造的“器物”,培养出来的人就如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onedimensional man)。在《单面人——发达国家精神意识形态研究》中,马尔库塞提出,由机器、技术、市场、物质产品等元素构成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单面的社会,它在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压抑了人的精神自由,它的标准化、批量化、模式化把统一的行为和生存方式强加给个人,从而泯灭了人的个性。在这个社会内,人变成了单面的人,一方面满足于享受物质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在各种宣传媒体的刺激下满足于享受社会设计和控制的精神资源。如果说马尔库塞所指的是“现代社会”使人成了“单面人”,毋宁说是现代社会的教育直接生产和培养了“单面人”。

马克思认为:“整个所谓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对人说来生成的过程。”客体作为实践的产物和认识的对象,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由“自在自然”转化生成的。在这种转化中,马克思特别强调了人的感性的实践生成性,认为通过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不仅自然界向人生成,而且人也与此同时生成自身新的规定性。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的感性是人精神的栖息地,是人的生命修养生息的港湾,是人类灵魂的家园。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关注人的感性生命就成为必然。

1人的感性生命与理性生命同等重要,所以教育不能将人完全物化。人具有理性的一面,科学是人的理性认识的产物,可以找到机理、客观性与可验证性,然后可以控制与预测。但与此同时,人又有感性的一面,人的感性生命具有个体性的品格,它强调情感、意志和欲望的“个别性”,它是一种有“我”的、具体的、丰富的、侧重于对世界进行直接把握的生命状态。由于感性本身带有非理性的层面,例如情感、思想、艺术等,它们不遵循科学的法则,无法进行精确量化,也不能进行纯粹的实证研究。由此可见,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不可能完全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解决一切问题。这样看来,作为研究教育的学问——教育学也不能完全科学化,鼓吹教育科学化的人本身就在将人物化,这是错误的。

2人的感性生命与理性生命同等重要,所以教育要关注人的精神生长。人不仅有肉体本身的生长(物质层面的生长),也有智慧和非理性的生长(精神的生长)。人类可以调控肉体生长,但精神的生长却无法控制,也正因为如此,对物质有效的东西对精神未必有效。在这个前提下,作为培养人的活动的教育何为?《中庸》里谈到:“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在这里,“性”是“心”、“生”两个意符拼甲骨文而成;生,《甲骨文字典》解释为“像草木生出地上之形”;“率性”即让人心生。整句话可以解释为:能将心里的“生”作为统帅谓道,修习之谓教。在中国古人看来,教育本质的东西是“心之生”。这一点,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论述与之相近。他说:“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一个人的“灵魂”或“心之生”,显然不是给予的,也是不能代替其生长

的;别人不能控制它,最多只能引导它。所以,教育不过是发现或引导人的灵魂(或精神)的一种活动而已。由于人的“心之生”或“灵魂”本身是自由的,因而具有无比的丰富性。显然,对于教育对象来说,不能有太多的规定性。因为规定性越多,自由性就越少;每规定一次,选择就少了一种。“我们都不是完整的人。我们都是在努力斗争以期达到人的关系和人的定义的存在。”“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是什么和自己能干什么,他必须去尝试。在尝试过程中,人都会犯错误,有错误就要纠正,只有在知错就改的激烈冲撞中才会有活力。所以,学校应是包容的,“培养听话的人”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给人灵魂以自由,发现和鼓励人发展其丰富性。由此,教师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语)的宽阔胸怀。由于教育最核心的是发展人本身,尤其是发展人的精神,所以,今天一些学校把学生当作“器物”培养在出发点上是错误的。

3人的感性生命与理性生命同等重要,所以教育要重视休闲。从字源上来说,休,从木从人,像人倚树而息之形。这表明了人在劳作之后的状态。在这里,个人是自由的,他可以做他自己想做之事,至少在精神上如此。西方的休闲一词(leisure)来自拉丁文“licere”,意为“允许”或“自由”。从licare生出法语loisir(意思是自由时间)和二些英语单词,如license(原意是不负责任、许可、放纵)和liberty(自由)。这些词是有联系的,它暗示了自由选择和非强迫性。亚里士多德强调:“休闲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休闲高于劳动,是劳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休闲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个人的幸福在于闲暇,城邦(国家、集体)的幸福在于和平”,“闲暇是全部人生的惟一本原”。“从历史上来看,休闲意味着不考虑时间而为的行动。在古希腊休闲概念中。沉思冥想是一种完美境界的标准。”可见,休闲的目标之一是心灵的净化和自身激情的勃发,自我沉浸在不断创造的过程中,从而体验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快感。正是在这种自由选择和非强迫性中,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激情得以勃发,从而使感性生命不断丰富,使人更具本质意义。由此可见,休闲是丰富人的感性生命、使人获得本质意义的重要途径之一。事实上,查阅学校的产生,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早期的学校其实就是休闲的场所。中国早期的学校“庠”其实是饲养牛羊牲畜的地方,在那里,不能出去干活的年老一代将生产生活知识传递给儿童,主要采取的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儿童在其间是感到快乐的。同样,在西方,school这个词源于拉丁文schola,又源于希腊文skhole,原意为闲暇或休闲。当时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天的学校已不再具有其原本的魅力了。看来,今天的教育要以人为本,必须补上休闲这一课,要提供给学生休闲的空间,引导学生学会休闲。

7.动画人要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 篇七

马克·奥斯本是媒体公认的“Nice先生”。这一次,他独自一人前来,没有带助理,也没有公司安排行程,一封邮件就约定了采访。见面时,身材高大的他弯下腰,热情向《综艺报》记者伸出手,黑框眼镜背后,一双棕色眼睛带着温暖笑意。

在“TEDx2016西湖春季大会”上,他讲述自己如何从痴迷《星球大战》的小男孩成长为动画电影导演。其中自然少不了那个“爱的故事”:25年前,他还是一文不名的大学生,即将去很远的地方开启前途未卜的动画师生涯。他不愿离开女友,犹豫不决。女友写信鼓励他勇敢追求梦想,并在信的最后引用了《小王子》的名言。这本书曾是他俩的定情信物。在漫长的异地恋期间,《小王子》把他俩连在一起。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马克·奥斯本终于成为动画电影《小王子》的导演,儿子莱利·奥斯本为“小王子”配音。人们不会知道自己不经意间播下的种子,会在何时开花结果。

马克·奥斯本试图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寻找平衡。他早期的真人动画电影《Greener》和定格动画短片《更多》(More)都带有严肃哲学思考,在电影节上斩获不少奖项,也为他带来执导《功夫熊猫》的机会。然而,好莱坞主流合家欢动画削弱了他对人性的思考和表达,尽管他得以与梦工厂这样的大型动画公司合作,但仍感觉不太满足。他觉得定格动画是动画艺术中“最不可思议的魔法”,然而主流电影市场对这个想法并不买账。

独立制作的《小王子》给他的艺术实验带来了新的机会,他把个人情怀、哲学思考和定格动画都放置其中。影片在中国上映后,票房1.58亿元人民币,人们的评价见仁见智。有人热爱这部电影,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没有拍出原著的精髓。其实,马克·奥斯本只是诚实地拍出了他自己的《小王子》。“我希望这部影片的生命力很长,但是谁知道呢?”他表示,“作为创作者,我们应该从自身的生命故事中发掘灵感。”

希望作品唤醒观众的童真

《综艺报》:这是你第一次参加中国国际动漫节吗?

马克·奥斯本:这我第四次来中国,参加中国动漫节则是第二次。2009年,我和哥哥(肯特·奥斯本)第一次来中国国际动漫节,因为当时《功夫熊猫》获奖,我做了几场主题演讲。我哥哥也从事动画电影行业,当时他是以《海绵宝宝》的编剧身份被邀请。

《综艺报》:《功夫熊猫》第一部非常卖座,你为什么没有继续拍续集,而是去做新项目?

马克·奥斯本:因为他们只雇我和我的联合导演约翰·斯蒂文森拍了第一部。《功夫熊猫》后来发展成系列电影,但在我眼中它就是一部独立电影,那是我的心血所在。我和我的家人都很乐于接受新的挑战,尤其是后来接到《小王子》的邀约,这对我而言是一个极佳的机遇。

对于《功夫熊猫》,我非常感恩,如果没有这次工作经历,也不会有机会拍《小王子》。另外,当时梦工场的故事总监是詹妮弗·余,她才华横溢,我们都非常认可她,把《功夫熊猫》续集交给她再合适不过。

《综艺报》:《小王子》采用了CG和定格动画两种形式,怎么想到把两种风格结合在一起?

马克·奥斯本:我小时候第一次见到定格动画时就被迷住了,我觉得它像魔法一样,是所有动画形式中最神奇的一种。我想用定格动画来表现《小王子》的世界,它会让大家回想起童年的天真,和那本书带给人的记忆。CG的世界太完美了,定格动画的手工感能带来另一种美好与诗意。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整部片子都做成定格动画。在《功夫熊猫》之后,我也曾对梦工厂提议想做这样的电影,但这种项目很难得到资金,听起来不是很合大众口味。

《综艺报》:不仅《小王子》,在《更多》(More)等你的早期作品里面,都可以看到你对童真丧失的忧虑。你对这个主题似乎特别感兴趣。在你的童年时期,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马克·奥斯本:我小时候过得很快乐,所以特别害怕长大,不想找工作。我7岁时看了《星球大战》,我当时以为那电影是真的,想象力被大大激发。后来我被大家叫做Toy Boy(玩具男孩),因为我整天都在玩“星球大战”的玩具。我和哥哥成长在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我爸爸做了一辈子汽车销售,我妈妈是酒店管理人员,都不是搞艺术的,但他们支持我们兄弟俩学习任何东西,这对我影响很大。

《小王子》里的小女孩是不自由的,这部电影就是在解放她所有的禁锢,让她体验自由。所以我在电影里放进去各种童年和成年的对比。塑造老飞行员这个角色,就是想告诉大家,你可以变得非常老,但依然保持童真。

作品有缺点,好过为求完美而“烂尾”

《综艺报》:你觉得自己在电影制作上犯过的最大错误是什么?

马克·奥斯本:每次我看到自己的电影,都觉得是个错误。当我非常专注于创作的时候,是无法客观评价自己的作品的,我总觉得它没准很糟糕,没人喜欢。就算《功夫熊猫》也是如此,我始终觉得它还不够好,不过这些不好的地方最后总会以各种方式解决。

当我看到《小王子》成片的时候,觉得它毛病太多。现在看来,有毛病反而显得有血有肉,能打动人。我第一部片子《Greener》是学生时代的作品,当时我觉得它简直是个灾难,没想到片子参加了不少电影节,还得了不少奖。由此我意识到,不完美是可以被大家接受的。一部有缺陷的电影,总好过为了追求完美而迟迟无法完成的电影。遗憾本身就是创作的一部分。你总是要尽力而为,然后放下结果朝前看。

《综艺报》: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很火,但很多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从创作者的角度,你有什么建议?

马克·奥斯本:每个人都说中国会成为最大的电影市场,潜力很大。我希望中国有更多有个人情怀的电影作品出来。只有对创作者本人意义非凡的东西,才能感动别人。每个好作品都是从个人体验开始的。为什么我一再提及我的家庭,就是因为家庭给了我创作灵感,让我成为这样的创作人。不是说你非得结婚生子,你与外界产生的任何深刻联系都可以成为你的创作源泉。

nlc202309081203

《综艺报》:你觉得要成为优秀的动画人,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

马克·奥斯本: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感性,情感丰富。技术方面,需要下很大的苦功,这是没有捷径可走的。但我也经常说,不要等到你的技巧完美了才去拍片,要一边拍一边完善技巧。关键是找到自己的故事,找到刺激你灵感的东西。

不是所有学生都想拍动画电影,他们有些只想做动画师,或者只想做角色设计,但我鼓励他们都去尝试参与一部电影,从整体把握故事,了解如何设计镜头、如何叙事、如何计划出角色的行动线等等。你对整体了解得越多,对你自己那部分的工作越有利。

不是吸引观众,而是找到观众

《综艺报》:在中国,谈到动画电影,大家都觉得是给小孩看的,但在好莱坞,动画电影能够给所有年龄段的人看。中国动画对成人观众的喜好似乎不太有把握。

马克·奥斯本:其实在美国,很多购买动画电影的片商也是瞄准儿童市场的。大家一度也觉得动画片只是给小孩看的。《钢铁巨人》(Iron Giant)可能是第一部突破性的动画电影,颠覆了大家旧有的观念。这部影片在当时并没有很卖座,但却成为一部生命力很长的经典,到现在还有一些影院在重映。

我自己做动画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所有观众,而不是单独去想孩子或者成人。我想三四岁的孩子看《小王子》大概会很闷,它比较适合七八岁以上的孩子。有一位老太太看完之后给了我大大的拥抱:“你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听到这样的评价,我真的很感动。但我并不知道如何去“吸引”成人观众。吸引观众是宣传营销部门要考虑的事情。我希望我做出的电影能寻找到它的观众。作为艺术家,我更擅长去讲述打动人的故事。我想这是两种不同的技能。我希望自己的动画电影能打破成人和儿童审美趣味的界限。宫崎骏的电影就是所有人都可以看的。他启发了现在几乎所有动画人,我个人非常喜欢他的《龙猫》。

《综艺报》:大家普遍认为,中国动画电影在创意方面比较薄弱,你对此有何建议?

马克·奥斯本:我经常会谈到一个问题:如何从自己的生命经验中提取灵感,把最触动你的东西通过动画传递出来?我总对进入动画行业的年轻人说,不要去担心你能否应付现实问题,凭借动画养家糊口,你要关心的是,作为艺术家,你如何找到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要做到这点很难,越年轻越容易做到。这也是《小王子》这本书为何如此重要的原因。它提醒我们,不要忘了自己的童真,以及你最初最纯粹的创造力。我们做电影的人,就是要去感染观众,引导他们去关心、去感受生命中重要的东西。

做动画需要得到很多支持,无论是来自家庭的还是工作的,你必须有团结互助的氛围。因为创作者必须流露自己脆弱的一面。这很难,在某些文化中尤其难。但这非常重要,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理解:只有敞开自己的脆弱面,才能让观众感受到你所传递的情感。

《综艺报》:可以透露你现在正在推进的新电影项目吗?

马克·奥斯本:我现在有六七个创意在同时进行,不知道哪个能进入实操,这取决于投资人。其中有一个我特别喜欢的创意,是定格动画,很少的对白,剧情几乎全靠古典音乐来推动,有点像老式默片,类似查理·卓别林、巴斯特·基顿、雅克·塔蒂的喜剧电影。无论观众来自何处都能欣赏。我正在跟投资人聊,包括中国的投资人。这个创意可以发展成动画长片,也可以变成系列短片集,每集邀请不同的作曲家来参与创作。它是高概念、普世性、国际化、全年龄段的定位,风格如果要形容的话,属于“音乐视觉系”。具体情况目前还很难说,因为要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必须在创意和商业之间寻找平衡点。

《综艺报》:这部电影听上去更像是艺术电影。

马克·奥斯本:它的艺术性很强,但同时也极具娱乐性。我希望自己能将艺术带给大众,让大家沉浸其中,为之激动。我会去拍《小王子》的原因就是它的艺术理念与众不同。《功夫熊猫》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甚至已经超越电影,成为文化符号,但当时我们创作这个故事的时候,是非常冒险的,没有人做过类似的题材,没有任何参照,完全是崭新的。这就是我喜欢动画的原因,它可以变成任何样子,一切由你创造。

《综艺报》:中国的投资人对你的新项目感觉如何?

马克·奥斯本:正在洽谈。这里有很多投资机会,现在美中电影人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了。在国外,每次我去谈项目投资的时候,大家总会提到中国。中国的电影产业正在迅速崛起,我们在做全球受众的电影,中国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8.生命的力量诗歌 篇八

生命就像一条大海

宽广且伟大

拥有波涛澎湃的`力量

拥有穿行风雨的力量

拥有狂风呼啸的霸气

拥有呼风唤雨的神力

蓄积一点一滴,微不足道的力量

任凭暴风雨的洗礼

海浪肆意的摧毁一切

那渺小不足道的力量

在风雨挫折前

爆发惊人的能量

刹那光芒划过云边

得到希望的眷顾

俯视苍穹

云卷舒狂

将风雨扼杀于摇篮

生命就像花儿

朵朵绽放精彩

那迷人的芳香

瞬间变成火花

五光十色,多彩缤纷

那光照亮漆黑的夜空

与满天繁星相伴

融合在一起

9.关于人生命的诗歌 篇九

关键词:老庄;“苦谛”与“集谛”;罪与救赎

周梦蝶,本名周起述,河南淅川人,1948年舍家别业来台,颠沛流离,曾以守墓等为业,后摆书摊为生,二十年孑然一身,1980年因病住院放弃了谋生亦谋道的书摊生意。周梦蝶1959年出版诗集《孤独国》,被人称为“孤独国主”,1965年出版《还魂草》,被称为“苦僧诗人”,此外还有诗集《十三朵白菊花》《约会》《有一种鸟或人》。周梦蝶少时就读于私塾,有扎实的古典文学功底,而后又不断接触各种文学作品及其中思想,诗歌内蕴深厚,在台亦参与蓝星诗社。余光中在《一块彩石就能补天么——周梦蝶诗境初窥》一文中提到周梦蝶的“悲情世界接通了基督、释迦和中国的古典”,是对周梦蝶诗歌创作的精辟概括,其诗歌中饱含着深刻的对生命际遇的哲思,以各种宗教意识为表达形式,传递出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长怀千岁之忧的大伤心人”实至名归。

本文以海豚出版社出版《周梦蝶 刹那》诗集为底本,对周梦蝶诗集中的作品以宗教思想和生命哲学的不同主题进行了以下分类:

1 庄周的万物观

由周梦蝶这一笔名即可看出,老庄思想对周梦蝶有着深厚的影响,由于周梦蝶早期在私塾中求学,其传统文化的积淀比较深厚,随着孤身赴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为周梦蝶所用,包含着他对生命的观照,对个人理想与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而庄周对于是蝶、是我的哲思,触碰了周梦蝶孤独的灵魂,让他对生命的价值进行了重新定位,而这也较为明显地体现在诗文中的如《孤独国》中《刹那》《蜗牛》,《还魂草》中《九月》等,其余还有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还魂草》的《无题》,《约会》的《凤凰》……诗中多有造景,周梦蝶将庄子超然物外的心性、虚静之美学都凝聚在诗歌中,因此我们可以读到其为生命而展开浪漫的想象,如“缤纷的花雨打得我的影子好湿”,对死亡的慨然“死亡在我掌上旋舞”等等,人生际遇给予周梦蝶的或喜或悲、荣辱得失都早已被诗人编织入梦,早已将自我与境界、与生死早已同视为一。

周梦蝶在自己的诗中,摆脱了生活的苦楚后,是如此超然,清贫却不失至朴至臻,将自己融于万物而又超脱万物,还原一个纯粹的灵魂。余光中坦言,“梦蝶是一位极其主观而唯心的诗人,诗中绝少现实时空的蛛丝马迹,更有宗教与神话的烟幕相隔,很难窥探其中的‘本事”,便是对此的极佳解释。可见,周梦蝶由传统文化而来的含蓄内敛的表达对其诗歌展现真实自我有一定阻碍,但也正是如此,才形成了他独特的极具东方古典美的诗歌,含蓄而朦胧,一如一位隔纱的东方美人。

2 佛教的“苦”“集”之谛

余光中认为周梦蝶的诗“几乎带有自虐而宿命的悲观情结”,这几乎代表了绝大多数文人对其诗歌的评价,周梦蝶诗歌中隐隐流露的苦难意识和悲剧意识,仿佛应让心头之雾,使读者心生怜恤,而正如余光中所言,“除了血与泪,他似乎不知道写诗还可以蘸别的墨水”,恰恰体现了周梦蝶诗歌创作源于生活,以艺术的手法将生命之苦悲化解,借助宗教思想的表达形式展现自己的内在思想的暗涌,相信这也正是其诗歌魅力之所在,“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伟大艺术与人生境界。

周梦蝶诗集中含有佛教思想的诗作俯拾皆是,但主要集中在其前期作品中,如《孤独国》中《默契》《孤独国》《在路上》,《还魂草》的《九行》《摆渡船上》《菩提树下》《寻》等,《十三朵白菊花》中《闻雷》《灵山印象》《目莲尊者》《四句偈》……正如曾进丰在《听见,周梦蝶“说法”》中言,“一九五〇、六〇年代,诗人自冥想出发,咀嚼生命的浓黑,同时也起航温柔的想象,圣凡雪火、挣扎而难遣的悲情……”,周梦蝶早期诗歌中,注入了浓浓的宿命感,来自于远走他乡、舍妻别子等生命的愁苦,化为淹没了自身的孤独,昏暗而浓重,然而关于命运的思考也使得周梦蝶愿意向更高更远处追寻,生命的“火”之考验与灵魂的“雪”之纯洁成为了他诗歌中的挣扎,将诗歌的内涵上升到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哲学层面。这一时期的诗歌中,周梦蝶深刻体会了“苦”“集”二谛,因此,可以读到他的低沉的喃喃,“这条路好短,而有好长啊/我已不止一次地,走了不值多少千千万万年了……这条路是一串永远数不完的又甜又涩的念珠”,生命之路很短,短到几十年匆匆而过,而这条路上,诗人一次次体验到人生的苦与难,如同已经走过千万年之久;亦有关于刹那和永恒的思考,“照见永恒,照见在永恒背后我底名姓”当人生除却芜杂,真真正正能够永恒的是哪些部分呢?诗人仿佛凝视着永恒背后的自己的名字,在永恒之时驻足观望现实的短暂,这正是对短暂生命之幻灭而永恒之不朽的彻悟。

1962年开始,周梦蝶参禅礼佛,亦曾随南怀瑾学禅,后期其诗歌笔调逐渐轻盈,拜托了浓重的孤独与宿命感,不得不说是宗教意识带给他的一种内在转变。

3 基督教的罪与救赎

周梦蝶除却有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受到庄周思想、佛教思想的影响,还融贯东西,在诗作中还包含着基督教的原罪思想与救赎意识,例如《孤独国》的《让》《索》《徘徊》《乌鸦》,《还魂草》的《朝阳下》,《十三朵白菊花》的《荆棘花》,《约会》的《诗与创造》等等,都凝聚了关于罪与救赎的思考。

《乌鸦》中周梦蝶言,“我搂着死亡在世界末夜跳忏悔舞的盲黑的心/刹那间,给斑斑啄红了”,忏悔源于对罪的认知,想必周梦蝶对于自身经历的离愁苦悲也曾苦苦寻索原因,也曾反省是否出于自身的原罪,也曾渴望救赎,怀着无限的憧憬,怀有天国的渴望——“如果每一朵山花都是天国底投影/多少怡悦,多少慈柔/正在我心中秘密的飞升”。

即或普遍认为周梦蝶最终皈依佛门,但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位诗人,在自己的诗的国度中将宗教意识用作自己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因此,虽然其后期作品传递着明显的佛教思想,仍然有一些诸如《诗与创作》一类作品出现,运用基督教思想来传达自己的态度,或者借助基督教的一些概念如“上帝”“忏悔”等来达到诗人的内心真实的渴望,那种渴望逃避孤独,逃避人生之困境的期许。

10.生命的色彩诗歌 篇十

在生命长长的画卷中,

点缀着缤纷的`色彩。

赤橙黄绿青蓝紫,

在生命中闪耀。

红色激情,

燃烧在赛场上,

圣火,

传遍大江南北。

绿色生机,

焕发在每生命之中。

跟生命的脚步,

让世界,

处处绿茵葱葱。

蓝色孕育生命,

是万物的摇篮。

亿万年前,

生命从这里,

踏上了漫长的征途。

橙色成熟,

生命从此变得沉稳。

此时,

星球上绿意盎然。

紫色邪恶,

生命发展的历程中,

邪恶吞噬生命。

战争,犯罪,

邪恶的化身无处。

青色出于蓝色,

是生命次脱离蓝色的襁褓,

它坚强不屈,

在大书写了史前的传奇。

赤橙黄绿青蓝紫,

一同组成了生命的画卷,

生命,

将永远存留。

11.关于人生命的诗歌 篇十一

他是一名普通台胞,11年间在大陆地区捐献成分血达300次,其中包括在上海捐献成分血逾250次,三次获中央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三次获上海无偿献血白玉兰奖。2012年获中央中宣部文明办全国优秀志愿者,2013年他以花甲之年再度成为上海市献血冠军。11年光阴倏忽而过,他以无私奉献诠释两岸同胞血脉情深,以身体力行带动更多人奉献爱心传递温情。

“帮助他人并不是一件奢侈的事。”

2013年,是台胞陈泽人来沪第11年。这一年,他再度成为上海市献血第一名,并担任上海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总队第一支队队长,负责街头的宣传与召募工作。逾百本满载记录的《无偿献血证》,印证着他的奉献之路。

11年前,初来上海的台湾人第一次踏进上海血液中心。11年的时光,这位来自宝岛的台湾同胞,几乎年年都是上海市的献血冠军。为了每次能够捐献宝贵的成分血,陈泽人不抽烟不喝酒,吃自己发明的“生血早餐”。法律规定每28天可捐献一次成分血。于是不论春夏冬秋,只要在上海,他都会每28天去捐献双份的血小板,这一献就是11年。至今他献血超过24万毫升,相当于他全身血液的59余倍。正如陈泽人所說:“帮助他人并不是一件奢侈的事。”

在台湾时,他就经常参加献血及宣传活动。2003年初到上海工作时,了解到上海血液的供给压力很大,单采血小板在上海尤为紧缺。他询问同事何处可以献成分血,无人能答。直到5月下旬,得知上海市血液中心能够采集成分血,陈泽人打听到地址,5月30日就赶去献了在上海的第一袋血小板。他由此意识到无偿献血宣传与召募工作在上海的重要性,立即主动向血液中心提议,在当年十一国庆节举办由本人服务的企业集团承办的大型献血活动,同时开始配合血液中心到各高校、企事业单位宣传无偿献血与成分献血。

在陈泽人的印象中,自己成年以前,家里只有父亲一人工作,家庭经济拮据,常借债度日,但父亲仍时时接济贫困家庭,更出钱刊印了许多劝人行善的小册子,放在公共场所供人取阅。秉承父训,无论在捐血或召募时,陈泽人都特别关心体检不合格的献血者,希望能借由自己的经验与所知,建议他们通过饮食调整或生活习惯的改变进行调整, 无须服用药物, 就能让身体由不健康或亚健康恢复到健康的状况, 从此可继续做一个快乐的献血人, 成全他们助人的心愿。

陈泽人坚信面对面进行宣传与招募,较能达到沟通的针对性、有效性及效率性,故认为街头召募具有其重要性。他2013年起担任上海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总队第一支队队长,负责街头的宣传与召募,开始着手重建现有招募队伍,并订下一个目标:“病患可以因病而死亡,但不能让病患因缺血而死亡”。11年间陈泽人已为八个省、直辖市以及逾百个省会城市、地籍市从事培训、召募、宣传工作, 因此而增加的采血量已超过一百万袋。

在上海除了献血和招募等工作,陈泽人还资助贫困儿童,他将资助贫困与启发心灵结合在一起,陈泽人曾亲自拜访民工子女学校,发现这些孩子有的父母重病、有的极其贫困,想到他们内心必定充满阴影和负面的人生态度,陈泽人酝酿了一个命名为“心灵导航”的计划,期望驱散孩子们心中的阴霾,让他们看到希望与阳光,从而振作精神,未来做个有用的人。他常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给予,而不在于接受。每当我们陷入低潮的时候, 都希望能有奇迹降临在我们身上;但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是否愿意去做那个制造奇迹的人呢?每个人内心最深处都有一个善念,那就叫做心灯,深深地期盼大家一起做个点灯的人,点亮每个人的心灯——唤醒沉睡中的善念,一起投身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为挽救生命而努力。”

上一篇:奇怪的太婆作文下一篇:小学六年级学生评语大全01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