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的冲刺复习要提高解题能力

2024-08-14

中考数学的冲刺复习要提高解题能力(共8篇)

1.中考数学的冲刺复习要提高解题能力 篇一

2020中考数学如何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首先,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回顾与内化。由于第一轮复习时间比较长,范围也比较广,前面复习过的内容容易遗忘;而临考前的强化训练,对遗忘的基本概念,基本思维方法又不能全部覆盖;加上部分模拟试题起点不会很高,又可能让同学们产生一些错觉(以为自己已经复习很好了)。这就要求同学们课后要抽出时间多看课本,回顾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回顾基本的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回顾疑点,查漏补缺;回顾老师教学时或自己学习时总结出来的正确结论,联想结论的生成过程与用法;回顾已往做错的题目的正确解法以及典型题目,以达到内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目的。

其次,要紧跟老师的复习思路与步骤。课堂上认真听讲,力图当堂内容当堂消化;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习题,同时要重视课本中的典型习题。做练习时,遇到不会的或拿不准的题目要打上记号。不管对还是错都要留下自己的思路,等老师讲评时心中就有数了,起码能够知道当时解题时的思维偏差在何处。对偶尔做对的题目也不会轻易放过,还能够检测出在哪些地方复习不到位,哪些地方有疏忽或漏洞。

另外,在做题过程中,还要注意几点:

1、不片面追求解题技巧,如果基础不好,则不要过多做难题,而要把常用的解法掌握熟练。

2、提高准确率,优化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质量,这关系考试的成败。第一轮复习重在基础,指导思想是全面、系统、灵活,在抓好单元知识、夯实“双基”的基础上,注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初步建立明晰的知识网络。第二轮复习则是在第一轮的基础上,对中考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使数学解题能力及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的阶段。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巩固,即巩固第一轮学习成果,强化知识系统的记忆;完善是通过专题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强化知识体系;综合,是减少单一知识的训练,增强知识的连接点,增强题目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提高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同学们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复习的计划性。由于第二轮复习的前后跨越性比较大,这就要求同学们要事先回顾基础知识,回顾第一轮中的相关内容,抓住复习的主动权,以适应大跨度带来的不适应。

2、提高听课的效率,深刻体会老师对问题的分析过程,密切注意老师解决问题时的“突破口,切入点”,及时修正自己的不到之处,在纠正中强化提高。

3、加强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要做到这一点,至关重要的是加强理论的内化,通过第二轮的复习,进一步有意识地强化对书本上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的理解,对这些东西理解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你能否灵活运用基础知识。

4、加强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的强化训练。定时定量做一些客观题和中档题,训练速度和正确率,适量做一些综合题,提高解题思维能力。并及时总结、记忆,内化提高。

5、强化技能的形成。技能包括:计算、推理、画图、语言表达,这些必须做得非常规范,非常熟练,做的时候要有理有据、再现数学思想,也就是要明白每一步为什么要这么做。

6、加强阅读分析能力的训练。平时做题时要养成一个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强化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题中的指导性。

7、防止出现的几个问题:

A、防止简单重复复习,不求深度思考。

B、防止片面追求解题技巧。

C、防止机械地就题做题,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D、防止眼高手低,简单的不想做或做得不规范,难的又做不出来或害怕做。只要同学们有效把握以上复习方法,并结合自己的情况在实践中领悟和提升,相信中考成功之路就离你不远了。

怎么学好初中数学

一、每天坚持累计不少于1小时的中等强度的体能锻炼,每天保持课间10分钟彻底放松休息的好习惯。课间多做一些轻体力健脑动作,为课堂45分钟的高度集中注意力储备足够的脑力。像伸伸或蜷蜷手指、左右手交替按摩指尖、伸伸懒腰等都是不错的活动。

二、调节听课心态,优化听课意识,在潜意识里喜爱听课。对于不太喜欢的课可找来一张白纸,认真列出喜爱这堂课的十几条优点、理由,隔一天重复一次,慢慢就能说服潜意识喜欢这些课,进入积极的听课心态。

三、在听课过程中,要放松心情来理解课本上的内容。不要抱着一种紧张的记忆心态来死记硬背,这样很容易造成脑神经疲劳,反而使听课的注意力涣散。

四、老师讲课结束后,不要急着看书做作业,而应闭上双目,放松后仰头,把刚才听课的重要内容再像放电影一样回味一遍,把老师讲课的内容真正印在脑海中。

2.中考数学的冲刺复习要提高解题能力 篇二

一、快速应对单项选择题的技巧

单项选择题是客观性试题, 其题量大、选项多, 所考查的知识丰富。单项选择题主要分为基础题、某些常见类型的选择题、考查较高层次能力的选择题等, 应对方法有所不同。

1. 基础题

基础题考査的是中学化学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但是纯知识性考核的基础题已经呈减少的趋势, 取而代之的是新情景性基础题。新情景性基础题不单单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査, 同时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査。近几年, 新课标全国理综卷Ⅰ中的基础题主要涉及化学知识与STSE、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物质的检验、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等。如2012 年第7、8 题, 2013 年第7、8 题, 2014 年第8、12 题, 2015 年第7、9 题。2015 年新课标全国理综卷Ⅰ中新情景性基础题的数量明显增多, 这种命题风格必将在2016年高考中得到继承。

例1. 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 种, 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 能蚀五金……其水甚强, 五金八石皆能穿滴, 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

A.氨水B.硝酸

C.醋D.卤水

技巧点拨:本题利用化学史料或文献考查化学知识与STSE。透过表象提取实质, 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常用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 从陌生情景中快速提取实质内容, 如本题中“性最烈, 能蚀五金……其水甚强, 五金八石皆能穿滴”, 尤其是出现两次以上的关键词 (如五金) 或近义词 (如最、甚等) , 其余内容均可不予深究。 (2) 综合运用金属活动顺序、常见元素化合物的重要性质进行分析、推断, 《本草纲目拾遗》中的“五金”指位于氢后的金、银、铜及氢前的铁、锡, 虽然教材中没有介绍上述知识, 但是古代难以制备活泼性强的金属, 因此“五金”既含活泼金属又含不活泼金属。 (3) 联系教材中硝酸的强氧化性及其应用 (洗涤做过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 推断出B项为该题的正确答案。

例2.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 其结构式如右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 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 B.2∶3

C.3∶2 D.2∶1

技巧点拨: (1) 读懂题意, 抓住“题眼” (结构式、原料完全反应) 。 (2) 推断原料和产物的分子式 (本题分别为HCHO、NH3、C6H12N4) , 根据设“1”法、碳和氮元素守恒配平关系式或反应式 (本题涉及的反应式为6HCHO+4NH3→C6H12N4+6H2O) 。 (3) 分析关系式或反应式中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 即可判断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4=3∶2。 (4) 上述反应原理类似于教材中酚醛树脂的合成, 即甲醛中的碳氧双键断裂, 氨分子中所有N—H键断裂, O与H结合成H2O, 其余原子或原子团结合成乌洛托品。

2. 某些常见类型的选择题

某些常见类型的选择题考查的是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近几年, 新课标全国理综卷Ⅰ中常见类型的选择题主要涉及化学常用计量、位构性推断、化学实验现象与结论、强弱电解质、可逆反应、化学实验原理或方案评价、元素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等。如2012年第9、13题, 2013年第9、13题, 2014年第10、13题, 2015年第8、10、12题。

例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 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 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例4.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单质的沸点:W > 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W > 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 Z

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技巧点拨:将核外电子层排布列表, 可以快速推断短周期元素原子或离子, 进而推断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物质结构等。具体过程如下:

H2、N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2、28,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沸点越高, 则氢气的沸点小于氮气的沸点, 故A项错误;氢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氯元素弱, 则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H2, 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被还原所得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则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H->Cl-, 故B项正确;非金属性越强,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但中间价态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未必越强, 如磷酸的酸性比次氯酸强, 故C项错误;氮和磷元素可以形成属于离子化合物的磷酸铵等, 故D项错误。本题答案为B。

例5.下列实验中, 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

技巧点拨:稀硝酸与过量的Fe充分反应, 生成Fe (NO3) 2、NO气体和水, 无Fe3+生成, 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 溶液不变红色, 故A项错误;Cu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 而不会发生置换反应, 无黑色固体出现, 故B项错误;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的熔点较高, 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 而是被一层膜兜起来, 故C项错误;Mg SO4与Na OH溶液反应生成Mg (OH) 2沉淀, 且Na OH不过量, 再加入的Cu SO4溶液只能与悬浊液中的Mg (OH) 2反应, 白色沉淀转化为蓝色沉淀, 这种通过控制变量 (Mg2 +、Cu2 +均为0.1 mol/L) 设计的实验方案, 能说明Cu (OH) 2的溶度积比Mg (OH) 2的溶度积小, 故D项正确。本题答案为D。

3. 考查较高层次能力的选择题

考查较高层次能力的选择题是指提供一些对学生而言未曾接触过的陌生信息 (包括一些新颖的反应和数据图表信息) 的选择题, 通过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利用新信息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近几年, 新课标全国理综卷Ⅰ中较高层次能力的选择题主要涉及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电解质溶液与电离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化学反应速率和热化学、同分异构体的种数等。如2012 年第10、11、12 题, 2013 年第10、11、12 题, 2014 年第7、9、11 题, 2015 年第11、13 题。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

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

C. 若两溶液无限稀释, 则它们的c (OH-) 相等

例7. 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二、快速应对非选择题的技巧

1. 填空题

填空题不像选择题那样设置备选项, 避免了选项的提示、暗示, 可以考查学生应答的精确性和发散性思维。填空题突出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和科技前沿, 以生活和化工生产的真实过程为问题情景, 以中学化学基础知识为载体, 将化学研究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基本概念与原理、重要物质的性质和应用融合于试题之中, 将真实的问题以化学学科语言进行表达,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几年, 新课标全国理综卷Ⅰ中的填空题主要涉及元素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制备和重要应用、资源回收、化学工艺流程、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等。如2012 年第26、36、37 题, 2013 年第27、36、37 题, 2014 年第27、36、37 题, 2015 年第27、36、37 题。

例8. 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以铁硼矿 (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和Fe3O4, 还有少量Fe2O3、Fe O、Ca O、Al2O3和Si O2等) 为原料制备硼酸 (H3BO3) 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为提高浸出速率, 除适当增加硫酸浓度外, 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 (填两条) 。

(2) 以硼酸为原料可制得硼氢化钠 (Na BH4) , 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 其电子式为_________。

(3) 单质硼可用于生成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硼钢。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________。

2. 简答题

简答题可以考查设问的结果, 也可以考査学生答题思维的条理性和过程, 能使考查的层次更深入, 尤其适合高层次能力 (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 的考核。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题型所无法考查的内容, 简答题却可以实现。简答题可以分为文字简答题与化学用语简答题两类, 文字简答题需要学生用文字进行解答, 要语意准确, 表达条理清楚, 如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化学用语简答题则全部或部分用化学方程式直接表述, 反映了学生的化学逻辑思维能力。近几年, 新课标全国理综卷Ⅰ中的简答题主要涉及综合实验、探究实验、有机物的制备实验、解释 (主要) 原因、说明 (主要) 目的、设计实验方案等。如2012 年第27 题, 2013 年第26题, 2014年第26题, 2015年第26题。

例9. 草酸 (乙二酸) 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 其K1=5.4×10-2, 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 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 (H2C2O4·2H2O) 无色, 熔点为101 ℃, 易溶于水, 受热脱水、升华, 170 ℃以上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 甲组同学按照下图所示的装置, 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2) 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有CO, 为进行验证, 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 (可以重复选用) 进行实验。

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 设计实验证明: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______________。

②草酸为二元酸______________。

技巧点拨:读懂题意, 抓住关键信息 (草酸晶体受热脱水、升华, 170 ℃以上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 。根据化合价是否升降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降价后的产物推断升价后的产物, 根据草酸分子式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计算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 草酸分解为CO时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有降必有升, 因此另一种产物必然是CO2。 (1) 由题意及氧化还原反应预测所得气体产物中可能含有H2C2O4蒸气、H2O (g) 、CO (g) 、CO2 (g) 。B中冰水可以使H2O (g) 、H2C2O4 (g) 液化变为H2O (l) 和H2C2O4 (aq) , 防止H2C2O4 (g)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盐, 干扰CO2 (g) 的检验。CO2 (g) 能溶于澄清石灰水且使其变浑浊, 而CO (g) 则不溶, 因此C中还可以观察到有气泡逸出。 (2) CO (g) 能将灼热的Cu O (s) 还原为红色的Cu (s) , 则H中黑色Cu O (s) 的作用是将CO (g) 氧化为CO2 (g) , 所得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时能使之变浑浊, 且有气泡逸出。 (3) ①一定浓度的草酸溶液与碳酸钠或碳酸钾或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 (不能用碳酸钙, 因为草酸钙难溶) 固体混合, 有气泡产生, 能够说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②如果1 mol草酸与足量Na HCO3反应, 生成2 mol CO2, 说明草酸是二元酸。也可根据酸碱中和滴定检验草酸是几元酸, Na OH是一元强碱, 用Na OH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 消耗Na OH的物质的量为草酸的2倍, 能够说明草酸是二元酸。

3. 计算题

计算题有选择、填空和简答等形式, 其解答过程能反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问题的灵活性, 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及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近几年, 新课标全国理综卷Ⅰ中的计算题主要涉及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焓变、键能、溶度积、产率、物质纯度或含量、晶体密度等。如2012 年第26、27、37 题, 2013 年第26、28、36题, 2014年第26、28、36题, 2015年第28、36题。

例10. 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①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中, 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x2 (HI) , 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 (H2) x (I2) , 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 则k逆为________ (以K和k正表示) 。若k正=0.002 7 min-1, 在t=40 min时, v正=__________min-1。

4. 信息迁移题

信息迁移题提供学生未曾接触过的陌生信息 (如新物质、新理论、新规律或新化工生产流程、新出现的化学问题等) , 要求学生在现有的化学知识、技能框架内, 经过现场独立自学的方式, 从中概括出新的理论或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 同时与学过的知识整合, 形成较全面的网络化知识体系, 将这些知识体系进一步应用到新的情景中, 从而解决问题。近几年, 新课标全国理综卷Ⅰ中的信息迁移题主要涉及有机合成和推断、化工流程、探究实验、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等。如2012 年第38 题, 2013年第38 题, 2014 年第28、38 题, 2015 年第27、28、38 题。

例11.A (C2H2) 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由A制备聚乙烯醇缩丁醛和顺式聚异戊二烯的合成路线 (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如下图所示:

参照异戊二烯的上述合成路线, 设计一条由A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1, 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考数学的冲刺复习要提高解题能力 篇三

关键词:初三英语;中考专题;阅读理解

面对初三,很多教师觉得压力很大,太多的知识需要梳理和复习,占用的时间多,学生压力大,老师和学生同样辛苦,还会担心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我想到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进行全面复习之前,教师要摸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英语学科一直是教学的薄弱环节,学生和家长都不能足够重视该学科,周围环境也不利于英语的学习,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表现出来的不足有:英语听力差、口语差,阅读能力比较弱。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大胆创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并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采取相应的培优辅差措施。

二、提高初三英语教学质量的措施

1.开展专项复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要着重抓好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日常教学中,除了抓好基础知识的巩固以外,还要有意识地强调中考考点,将中考的知识、能力等目标贯穿于日常教学中。中学英语教学最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是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语用能力。所以教师要结合考点、考试题型和要求,开展专项复习和训练,加强各个方面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解题能力。

由于学生之间基础的不同,智力的差异,学习态度不同,学习方法和策略等方面各有差别,所以在整个英语听力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着眼中间,兼顾两头”,让全体学生各尽所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取得进步。同时,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以下听力解题技巧:

(1)熟悉文章听力题型,根据不同目的或要求选择相应的策略。

(2)学会根据已有信息、关键词、问题的选项和图例等进行预测。

(3)做好笔录,获取特定信息,抓住特定细节。

(4)借助非语言信息进行推理。如根据说话者的语调口气去推测谈话发生的地点及说话者之间的关系。

(5)学会检索、取舍,在听音时要联系上下文,区别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提高分析、归纳、综合能力,听不懂时不要惊慌,集中精力捕捉后面的信息。

2.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

在中考的所有题型当中,阅读理解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题型,它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和语法运用能力,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英文理解能力。而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原因有两种:语言因素——学生对单词、短语及语法知识等的掌握运用;非语言因素——词汇、语法以外的阅读障碍。在非语言因素方面,我们则分别从这以下几个角度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1)阅读材料的选择: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语言水平的阅读材料,要求材料设计的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结构有变化,而且材料要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文化性、挑战性和时代性,比如应用文体或者简单的议论文等。不能选择那些远离学生生活,比如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材料会让学生觉得生涩,难以理解,从而丧失阅读兴趣。

(2)课堂阅读活动训练: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话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可以采用小测验或者谜语的形式,来揭示阅读篇章中某个中心词或关键词的含义,进而快速地导入阅读。举例来说明:It is a team work. Each team has four runners. You run with a stick and you should pass the stick on to the next one. The four runners must cooperate very well. What kind of sport is it?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主题、人物或者某个关键地名展开热烈的讨论,帮助学生熟悉阅读的话题和内容,引导学生对阅读背景进行前测,提高阅读进行的针对性。

总之,在中考解题训练当中,应当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中最基础的语言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最后再回到最基础的知识中去。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网络结构,提高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让学生胸有成竹地去面对中考。

参考文献:

[1]苏慧琴.英语阅读与英语阅读教学[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2]马守智.新课程理念下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0(32).

[3]李芝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考与实践[J].西江教育论丛,2003(2).

4.中考数学冲刺复习指南 篇四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还有两个多月就要中考了,多数学校的初三数学课已经进入了总复习阶段,除了在校跟着老师进行复习外,课余时间学生自己在家应该怎样复习,笔者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点建议,供同学们参考。回归课本,系统复习

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有些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所以我建议通读初中各年级的数学课本。学完初中数学并做了各种各样的题后,再回归课本,从概念的引入和表述中,并联系它在解题中作用,我们更容易把握住概念间的联系;从公式的推导和定理的证明过程中,并联想公式定理及其证明方法本身在解题中应用。我们更容易体会到这些应用的必然性,提高我们用公式定理解题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总之,重读数学课本,可帮助我们夯实基础,强化解题思路的方向感。

阅读过去作业和考卷上做错的题

多数初三学生都会有一本错题本,里面记录着平时作业或测验中曾经做错的题目,复习时应该抽时间把错题本上的题目再详细地一道一道地看一遍或者做一遍,自己曾经犯错误的地方,往往是自己薄弱的地方,仅有当时的更正是不够的,复习的时候还应当进行强化训练。

有选择地做题

在学校老师会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做整套的模拟卷,那么在家里,就没有必要再做一整套的模拟卷了,可以有选择的做一些题目,笔者认为可以选择以下三类题做。第一类是初看还没有解题思路的;第二类是最近做错的;最后一类是自己以前做得比较慢的。这三类题往往是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地方。因此,要认真做,做完后,还要从数学思想方法上进行总结,它的解法中用到了初中数学中的哪些数学思想?一道题的解法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往往为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明了方向。通过挖掘一些题的解法中的数学思想,我们就会形成一类问题的解题理念,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不要死记硬背

同学们都知道,学习数学不能单靠记忆。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记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对所有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所以要加强对数学知识理解,同时学会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题策略和方法。因此,要学会自己读懂题目,自己想出解题方法,还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否正确。解题时不要想老师是怎样讲的,而要想应该怎样做。认真对待老师讲过的有难度的题目

5.中考数学的冲刺复习要提高解题能力 篇五

语文----背诵过关

到了中考复习末期,语文背诵一定要过关,同学们要熟背教材里要求背诵的每一篇文章,不要有侥幸心理,觉得这一篇去年中考考过了,今年很可能不会考了,就忽略这篇文章,说不定今年中考又考到这篇文章呢。尤其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同学们更要熟背了。说到背诵,很多同学会说背了又忘,非常苦恼,这该怎么办呢?小编建议大家先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反复熟读文章,最后在背诵,这样效率会更高。

数学----仔细审题

复习数学,要做到仔细审题,基础题不能忽视,不要因为一时粗心大意没审好题,把会做的题给做错了,可以拿的分给弄丢了,这实在不该。小编建议同学们在平时做题的时候,把题目中重点信息圈出来,提醒自己不要看错。

英语-----认真细致

6.中考数学的冲刺复习要提高解题能力 篇六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题型)

1.如图,直线y=x+1与抛物线y=x2-4x+5交于A,B两点,点P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当△PAB的周长最小时,S△PAB是多少?

2.如图,点是双曲线:()上的一点,过点作轴的垂线交直线:于点,连结,.当点在曲线上运动,且点在的上方时,求△面积的最大值.3.如图,抛物线的顶点A的坐标为(1,4),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B,C两点,与y轴交于点E(0,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已知点F(0,-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G,使得EG+FG最小?如果存在,求出点G的坐标;如果不存在,(3)如图②,连接AB,若点P是线段OE上的一动点,过点P作线段AB的垂线,分别与线段AB、抛物线相交于点M,N(点M,N都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右侧),当MN最大时,求△PON的面积.

4.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D为顶点,其中点B的坐标为(5,0),点D的坐标为(1,3).(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点E是线段BD上的一点,过点E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F,且ED=EF,求点E的坐标;

(3)试问在该二次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点G,使得△ADG的面积是△BDG的面积的?若存在,求出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直线y=-3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抛物线y=-x2+bx+c与直线y=c分别交y轴的正半轴于点C和第一象限的点P,连接PB,得△PCB≌△BOA(O为坐标原点).若抛物线与x轴正半轴交点为点F,设M是点C,F间抛物线上的一点(包括端点),其横坐标为m.(1)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和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m为何值时,△MAB的面积S取得最小值和最大值?请说明理由;

(3)求满足∠MPO=∠POA的点M的坐标.

6.如图,点P为抛物线y=x2上一动点.

(1)若抛物线y=x2是由抛物线y=(x+2)2-1通过图象平移得到的,请写出平移的过程;

(2)若直线l经过y轴上一点N,且平行于x轴,点N的坐标为(0,-1),过点P作PM⊥l于点M.①问题探究:如图①,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定点F,使得PM=PF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问题解决:如图②,若点Q的坐标为(1,5),求QP+PF的最小值.

7.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两坐标轴相交于点A(-1,0),B(3,0),C(0,3),D是抛物线的顶点,E是线段AB的中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写出D点的坐标;

(2)F(x,y)是抛物线上的动点:

①当x>1,y>0时,求△BDF的面积的最大值;

②当∠AEF=∠DBE时,求点F的坐标.

8.如图,顶点为M的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A(-1,0),B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过点C作CD⊥y轴交抛物线于另一个点D,过点D作DE⊥x轴,垂足为点E.双曲线y=(x>0)经过点D,连接MD,B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N,F分别是x轴、y轴上的两点,当M,D,N,F为顶点的四边形周长最小时,求出点N,F的坐标;

(3)动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C方向运动,运动时间为t

s,当t为何值时,∠BPD的度数最大?(请直接写出结果)

9.如图,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3,0),与y轴交于点N,以AB为边在x轴上方作正方形ABCD,点P是x轴上一动点,连接CP,过点P作CP的垂线与y轴交于点E.(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点P在线段OB(点P不与O,B重合)上运动至何处时,线段OE的长有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3)在第四象限的抛物线上任取一点M,连接MN,MB,请问:△MBN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此时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0.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为A(1,4),与坐标轴交于B,C,D三点,且B点的坐标为(-1,0).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位于x轴上方部分有两个动点M,N,且点N在点M的左侧,过点M,N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G,H两点,当四边形MNHG为矩形时,求该矩形周长的最大值;

(3)当矩形MNHG的周长最大时,能否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找到一点P,使△PNC的面积是矩形MNHG面积的?若存在,求出该点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1.如图,抛物线y=ax2+bx-与x轴交于A(1,0),B(6,0)两点,D是y轴上一点,连接DA,延长DA(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E点在第一象限,过点E作EF⊥x轴于点F,△ADO与△AEF的面积比=,求出点E的坐标;

(3)若D是y轴上的动点,过D点作与x轴平行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M,N两点,是否存在点D,使DA2=DM·DN?若存在,请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2.13.如图,抛物线y=ax2+bx+6经过A(-2,0),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D是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设点D的横坐标为m(1

(2)当△BCD的面积等于△AOC的面积的时,求m的值;

(3)在(2)的条件下,若点M是x轴上一动点,点N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试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使得以点B,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4.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2),B(-2,0),C(0,2),D(2,0)四点,动点M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B→C→D运动(M不与点B,点D重合),设运动时间为t(s).

(1)求经过A,C,D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在(1)中的抛物线上,当M为BC的中点时,若△PAM≌△PBM,求点P的坐标;

(3)当M在CD上运动时,如图②.过点M作MF⊥x轴,垂足为点F,ME⊥AB,垂足为点E.设矩形MEBF与△BC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

15.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0,-3).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P是第四象限内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PH⊥x轴于点H,与线段BC交于点M,连接PC.①求线段PM的最大值;

7.中考提高仿句能力复习 篇七

――如何提高仿句能力

一、观察自然景物

很多仿句题的材料和自然景物密切相关,多描写自然界的风云雷电、日月星辰、云霞霜雪、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名山大川等。例如:

①选择一个话题,仿照前面的形式,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我爱这新生的土地,

――羊群漫草坝,

金麦伴红荞,

春风追骏马;

流不完的诗和画。

[答案示例]

我爱这乡村的傍晚,

――炊烟飘屋顶,

虫唱和蛙鸣,

夕阳照人家;

看不够的云和霞。

②围绕“美”这一话题,在横线上补写相关文字,与例句构成排比句。

有人以傲雪怒放的腊梅为美,

有人以超凡脱俗的荷花为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有人以灼灼其华的桃花为美,

有人以倾国倾城的牡丹为美。

完成这类试题,除留心观察自然景物外,还要多积累书本中描绘自然风光的优美语句,做到“心中有自然”,遇到相关试题,就能产生丰富联想,水到渠成。

二、积累文化知识

很多仿写句式题的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地理知识,例如:

③仿照下面句式,改变地点和内容,要求有表现感情的古代诗句。

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我梦想,在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情。

[答案示例]

我梦想,来到广阔的平原,在满天的星光下,欣赏“星垂平野阔”的博大;我梦想,在幽静的山林里,在秋天的暮雨后,领悟“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④仿照下面句式,另举事例,写两个结构与例句相同的句子。

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怎么会身败名裂,葬身火海?

[答案示例]

假若当初楚怀王能选贤任能,严明法度,怎么会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假若当初西楚霸王能知人善任,获取民心,怎么会全军覆没,自刎乌江?

做上述两题,如果不理解掌握相关的古代诗句,不了解有关历史人物的故事,就会无从下笔。如果知识储备丰富,做题时就会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三、感悟人生哲理

要求仿写的例句很多是包含人生哲理的格言警句,例如:

⑤按下面句子的格式仿写语句,组成一个四个分句的排比句。

顺利时得意忘形是可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挫折时一蹶不振是可悲的,成功后奋进不止是可敬的,失败后亡羊补牢是可喜的。

⑥仿照下面句式,以“金钱”开头,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文组成意义相关的句子。

金钱,能买到佳肴,买不到胃口;

能买到书籍,买不到知识;

[答案示例]

金钱,能买到药品,买不到健康;

能买到时钟,买不到光阴。

这些试题要求我们对生活多思索,对人生多感悟。语言的背后是思想,文字的背后是“人”字,只有对人生有深刻的理解,才能仿写出含义隽永的语句。

四、留心修辞句式

仿写的例句有时既描绘自然现象,又阐述人生哲理,同时运用一定的修辞句式把材料有机地组合起来。例如:

⑦依照例句,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

[答案示例]

太阳生光辉,花生香,信任生力量。

⑧仿照下面句式,变换描述对象,另写两个句子。

阳光普照山河,并不需要山河的理解。

[答案示例]

春风吹拂大地,并不在乎大地的表情。

雨水滋润禾苗,并不等待禾苗的成熟。

例⑦涉及比喻(“蚜虫吃青草,锈吃铁”是喻体,“虚伪吃灵魂”是本体)、排比(三个分句句式结构类似)的辞格,仿句也应具备这两种辞格;例句由谓语动词相同的三个分句组成,而第三句由前两句类比而来,仿句句式也须具备这个特点。

例⑧用拟人手法描绘自然现象,揭示真正的善良不需要回报的道理,仿句自然也要用拟人手法揭示这个道理

8.中考数学的冲刺复习要提高解题能力 篇八

中考数学复习中,特别要重视的是近三年的中考试题,也就是真题。通过复习真题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提示,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要避免失分。所谓避免失分,也就是该得的分数不要丢分。经常考试的同学都大概有体会:避免失分做到了,可以帮我们提高不少分数,对我们的中考是一大贡献。然而,做到这点却不是容易的;我们来看容易失分的地方在哪里?

1.没有申清题

数学试卷中不少题目在我们平时考试和练习、甚至课本上都能找到原型,乍一看觉得自己做过;就不在仔细阅读题目,想当然的认为是自己头脑中闪过答案,盲目答题了。其实似曾相识是真的,只不过中考试题是灵活的,会稍微变通一下;其实这个变通和计算你完全可以应付,并且做的出来。但却由于你的疏忽大意而失分了。没有拿到这些分数而与自己的理想高中失之交臂真是可惜!

2.答题不全面

备考中考时考生一般都会做大量的试题;考试时自然会觉得题目似曾相识,却答不全面。数学卷中有些综合题采用一题多问的形式,适当设置梯度,即第一小题比较简单,第二小题较难,第三小题更难。对于这类题目,有些考生只拿到了第一小题的分数,后面的分数就丢了。究其原因为考生基础不够扎实,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方法和数学探究能力不够全面,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避免此类失分,平时要多加强难题、综合题的练习;学会融会贯通

其次要学会运用真题。

1.第二轮复习中的运用:把初中阶段所有的知识点分成若干个专题,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复习,从知识、技能、方法等多方面加以展开,纵向深入。同时要求我们把教材上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这个时候就要配合着真题来更好的理解知识点,也理解中考的知识点的考查方式,出题类型,题量等。做到心中有概念。

2.第三轮复习中的运用:第三轮复习三个重点:一是综合题的练习,二是模拟训练,三是回归教材。但在冲刺阶段不要忘了把近三年真题从头到尾按照规定时间做一遍;以便我们更深的了解中考,做到胸有成竹,临考不乱就能正常发挥,甚至是超常发挥。

上一篇:安全急救知识培训下一篇:《苏菲的世界》高中优秀读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