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细节的作文-600字

2024-09-22

描写细节的作文-600字(15篇)

1.描写细节的作文-600字 篇一

我和我的好姐妹奔跑在鲜红的跑道上,八百米考试早已早已成了大家公认的噩梦,为了能给自已信心,大家找了自已的好朋友一起跑,一起努力。

长跑我还算擅长,团结奋斗的力量如火炮在我的心头燃烧,我的步伐轻盈大步地往向前冲,脚掌触地时发出一声轻微的磨擦声,如此有节奏。前两圈跑得很轻松,我仰起头看着广阔蔚蓝的天空,心情十分舒畅,我想这次肯定有好成绩,心中满怀信心和期待,继续向前方奔去。

差不多跑了六百米了,脚步愈来愈沉重,好像灌了铅似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喉咙异常的干,如一股涌泉被夏日正午的烈日给硬生生地烤干了,一阵又一阵的剌痛。汗流满面,脑袋仿佛在冒着烟,感到一阵又一阵的晕昡。我想停下,可看到同学们仍在努力向前迈的背影,给予我动力,于是我不顾一切地坚持往前跑。

一些麻烦总是趁虚而入,我不小心踩到了一个凹凸不平地,我失去了重心,向下扑去,摔了个狗啃泥,我无奈地坐在地上,想哭但是已经没有力气哭了。看着同学们从我旁边一闪而过,向前大步跑去,我望着她们的身影,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悲伤,目光慢慢变得模糊了。

这时,有一位身影在我身边停下,我沮丧的心划过了一丝温暖,我抬起头正望见我的好朋友,向我投来关切的目光,你有没有事啊?我心里很明白这次考试十分重要,坚持跑完八百米很不容易,如果她因为我而耽误了成绩,是绝对不可以。我没事的,别管我,快跑!并用手比划示意她向前跑。她脸带着微笑地说:来,我扶你起来!笑意中传递着一缕缕浓浓的爱,是那么炽热,那么真切。她向我伸出了手,奋力一拉,我们又重新站在跑道上,我的心一震,感动与欣喜在心中翻滚、起伏。我们的目光紧紧交织在一起,我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并肩向终点跑去。

虽然我们放慢了奔跑速度,但是我们的情谊在快速升温,如春天的雨露般滋润,如夏天的清风般清爽,如秋天的红叶般闪耀,如冬天的阳光般温暖,这之间的温度在交织,旋转,流动,凝聚,蔓延升华。

当我们到达终点的时候,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此时的成绩对于我来说微不足道了,这友情、友爱在这时远胜于所有,这细节的温度一直感化着我。

【拓展阅读】

细节描写常见方法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它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细节描写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简笔勾勒

鲁迅的《孔乙己》开头部分刻画孔乙己的形象时写道:“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这一段细节,寥寥几笔,把孔乙己这个人物思想和盘托出,“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性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这种简笔勾勒的方法,就是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集中体现,虽惜墨如金,却生动传神。

二、动态造型

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作者用“放”、“吮”这一举止,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手指可以“伸”到嘴里,手指上的血可以“擦”或用口“吸”,但这不符合水生嫂的个性。突然听到丈夫已参军,她没有思想准备,心灵“震动”,既高兴,又有些舍不得,此时多少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因此,作者用“放”和“吮”,给水生嫂作了生动的造型,传达出无限的情思,显示出人物的立体感,使这一形象显得真实、丰满。

三、前呼后应

《百合花》写小通讯员衣服挂破的细节,前后有三次:第—次,借被时“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第二次,去前沿阵地,“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膀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的。第三次,包扎所里,“我看见一张十分稚气的圆脸,……军装的肩头上,落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三次描写,其效果通篇一气贯串,首尾灵活,对小通讯员的印象一次比一次加深。这样的细节安排,自然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的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四、详略有致

细节,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生活的真实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时可以写得详细,有时可以写得简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偷听”的细节有两处:一为店小二妻子奉命在小酒店有心偷听,二为林冲在山神庙无意偷听,谈话者同是陆谦、富安、管营、差拨等人。但前者写得简略,惜墨如金;后者写得详细,泼墨如云。从“偷听”者角度讲,店小二妻虽在门外,但心里紧张,既要偷听,又要防止被人发现;而后者林冲,身在暗处,无须防备,尽管细听。从谈话者角度讲,前者心怀鬼胎,怕人听到,密谋声低;而后者自以为阴谋得逞,免不了得意忘形,毫无顾忌。因此,店小二妻子只能听得藏头落尾,似是而非,而林冲当然听得真真切切。正是作者这样详略有致的细节安排,才使故事悬念迭生,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性格鲜明生动。

五、对比展示

鲁迅的小说《祝福》在刻画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时,有多处描写祥林嫂眼神的细节。从祥林嫂眼神前后不同的变化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她在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了解她被迫害的经过。她初到鲁镇时,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当过了两年,她第二次“站在四叔家堂前”时,“她顺着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从她“没有神采的眼睛”里,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再嫁、再寡、夫死子亡的极度悲痛之后,她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创伤。然而,灾难仍向她袭来。同情的人与冷酷的人、自私的人一起,把她往死里赶,残酷的精神折磨,逐渐使她精神失常,到后来,在别人冷冷的笑容里,她只是“直着眼,和大家讲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从“顺着眼”到“直着眼”,这眼神前后差异的对比中,读者不难发现,是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宗教制度,使她失去了做人的资格。细节的对比描写,还可以用来展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鸿门宴》刘邦献礼情节,项羽与范增两人态度各异,一个安然收下“置之坐上”,一个则“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显示出前者幼稚,轻信,缺乏心计又自视不凡,后者则显得独具见识又急躁易怒。

六、运用修辞

运用修辞手段,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鲁迅的《药》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一细节,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一群麻木的、不觉悟的人们,在冷漠地观看刽子手杀害革命者情景的。比喻生动形象,真如浮雕一般现于读者眼前。自己的同胞惨遭杀戮,人们却无动于衰,像看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街头热闹似的,令人伤心痛心。作者那种强烈的愤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炽烈情怀,通过这一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七、运用反复

读过契诃夫小说《变色龙》的读者,一定会记得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那件大衣,因为小说反复四次描写那件大衣,这是作者用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一个精心设计的“道具”。小说开头写“巡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显示出他一副威严的神态。当他要教训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混蛋”时,听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的狗”,于是马上来了个大转变:“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替我把大衣脱下来”。后来,他再次表示要惩处狗主人时,忽又听得狗是“将军家的”,他又变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好像起风了……”这里大衣一“脱”一“穿”,活画出奥楚蔑洛夫掩饰心虚胆怯的尴尬情状和媚上欺下,凌弱畏强的丑态。最后一次写大衣在小说结尾,当他确切知道这是将军家的狗并向首饰匠训斥一通之后,“紧裹大衣,接着穿过市场广场,径自走了”。这条变色龙又恢复了他那耀武扬威的常态,如此反复描写,把这条沙皇鹰犬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八、借用标点

鲁迅的小说《故乡》塑造了一个深受剥削压迫的淳朴农民的典型形象——闰土。小说在闰土的语言细节描写中,巧妙地借用标点符号,来表现闰土这二十多年来的变化,共有六句,其中却用了9个省略号,给人印象特别深的有两处:

1. 见到“我”时,“闰土态度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

2. 当“我”问他景况时,“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不好’”。

第1句写闰土的变化,一声“老爷!”破坏了他们往日的黄金般的友谊,在他们感情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一个省略号,真实而细腻地表现了闰土矛盾、痛苦的心理及令人为之惋惜的悲哀的变化。第2句分明是写闰土性格变化的社会根源,省略号显示了他的声音低微,又断断续续,正是“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把他折磨成一个“木偶人”,使他走向痛苦的深渊。这省略号里,浸透了闰土的血泪,包含了人生的辛酸。

“细节描写”大家赏

罗纳尔多踢进足球

粗略写:罗纳尔多带着球,冲到禁区前沿,飞起一脚,把球踢进网中。

细致写:罗纳尔多在中场挺身收腹,接住同伴传来的一记高球,习惯地用小腿轻轻地一颠,球魔术般地跳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他飞速插上,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带球一连绕过对方3 名后卫的阻击,一直冲入禁区,巧妙避开已扑到跟前的守门员,侧身起脚,“唰”的一声,球应声入网。

他吃芝麻烧饼

粗略写:他右手把芝麻烧饼送进嘴巴,左手接着。吃完烧饼,把左手上的芝麻也吃掉了。

细致写:右手捏起一块芝麻烧饼,送到嘴边,小心而又狠力地咬下一口,几乎同时,他伸出左手摊开巴掌,在下巴颏下接着。一个烧饼吃完,芝麻也就铺满了一巴掌。他不慌不忙,将左手的五指向掌心一拢,芝麻便拢在一起,然后,忽地往张开的大嘴巴里一拍,便香香地嚼起来。他又搓了搓手掌,左右开弓抹了两把嘴,推起自行车上班去了。

吃辣椒

粗略写:一个人很怕吃辣椒。

细致写:他啃了一口辣椒,只见他把脖子一缩,脸部肌肉皱成一团,张大嘴巴,喊了一声: “哇呀! ”舌头吊在外面,半天缩不进去。

发语文试卷

粗略写: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细致写: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音乐,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仿佛看到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拿到试卷后,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当我看到那可怜的“48”分时,我两眼发直,呆若木鸡,我机械的把试卷塞进抽屉,大概三、四分钟后,我才回过神来,我偷偷的扫视了一下教室,发现大家及我的同桌都看他们自己的卷子,没注意我,我才又拿出卷子,我想我此时的脸色肯定青中带黑。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红楼梦》片断

对王熙凤的描写: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孔乙己》片断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秋天的怀念》片断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北海指北京的北海公园。〕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母爱如粥》片断

熬一罐粥,通常要花费两个半小时。她小心翼翼地把粥倒进一只花瓷碗,一边晃着脑袋,一边对着粥吹气,吹到自己呼吸困难,粥也变凉了。

《背影》片断

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把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皇帝的新装》片断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东西。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爸爸的花儿落了》片断

爸爸站在床前来,瞪着我: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

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

2.描写细节的作文-600字 篇二

学生在写作叙事类作文时,主要运用叙述的表达方式,当然也会运用描写,但很少会进行必要的细节描写。其结果是: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显得平淡,刻画的人物往往不够鲜活。有人针对叙事作品中的叙述、描写和细节描写作了形象的比喻:叙述是走马观花,看个大概;描写是下马观花,看个明白;细节描写则是贴近花看花,看个究竟。要想学生作文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要想学生作文的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就必须重视细节描写。因为重视细节描写,是正确反映生活的需要,是叙事类作文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作者走向成熟的表现。

明白了细节描写的意义,下面笔者就“如何获得细节”“如何积累细节”和“如何描写细节”这三个问题一一进行论述。

一、如何获得细节

1. 直接获得

“生活是一切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生活是无数细节的总和,细节构成生活的整体与全貌,因此,作者亲身体验,观察生活,熟悉生活是获得细节的重要途径。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说过:“作家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他对生活的见解和观察的积累。换言之,就是他的生活经历。”作者亲身体验过,经历过,有直接感受,有真切印象,才能获得真实的细节。

举世闻名的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她的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私家侦探波罗的形象。这位翘着两撇小胡子的小个子比利时人并非作家凭空杜撰出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二十四岁的阿加莎与英国皇家空军上校结婚,参加了红十字志愿队,在一家医院工作。当时不少比利时难民逃往英国,阿加莎常与他们接触,细致观察他们,熟悉了他们的生活,终于创造出了这个比利时大侦探的形象。为了把这个故事写得真实可信,她曾同第二个丈夫考古学家马洛温到中东一带挖掘古代遗址。东方考古生活的神秘色彩,在她的不少作品中显露出来。长期的医务工作,使她对人体结构、生理知识、药物尤其是毒药的性能十分熟悉,这决定了她在作品中对作案细节的挑选。她说:“我对于手枪、左轮枪一窍不通,所以我往往用钝器击毙我的人物——或者更好的是,用毒药毒死我的人物。”她非常重视细节的真实性,在每一个日常生活细节里都花了很多考证的工夫,以至洗澡、啃苹果、烹调、洗碗碟时都在严密地思索寻觅。有位读者为了核实《东方快车谋杀案》里火车转轨是否有据,特地坐了一次横越欧洲的东方快车,结果证明书里的描述完全准确无误。

创作,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依靠的是生活蕴贮的丰厚。其实,学生的写作同样如此。只有不断深入生活,不断观察生活,不断熟悉生活,才能获得精彩的细节。在观察生活时要摆脱表面现象的迷惑,要通过人物外部特征窥见其性格、灵魂,要从平凡中看出不平凡。

2. 间接获得

学生的生活经历是有限的,要想获得丰富的细节,仅靠亲身体验、观察生活显然是难以做到的,所以还得通过“间接”的渠道来获得。这种获取,必须以直接感受为基础,凭借个人经验的镜鉴、认识,依靠体味、想象,产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飞跃,从生活的“隔壁”或“对门”获得未曾亲历的体验。

“间接”的渠道很多,既可从别人的著述中受到启发,获得细节,也可从与他人的闲谈中获得。契诃夫的小说《在峡谷里》有这么一处细节描写:

有一回,在厂主柯斯丘科夫家里的丧宴上,一个年老的教堂执事在各种凉菜中间一眼看见上等的鲟鱼子,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人家用胳膊肘碰他,拉他的衣袖,可是他好像因为吃开了胃而变得麻木了,一点感觉也没有,只顾吃。他把鱼子都吃光,而那一罐子有四磅光景呢。从那以后好多年过去了,那教堂执事早已去世,可是鱼子的事大家却还记得。不知因为这儿的生活十分贫乏呢,还是因为人们除了这件十年前发生的小事以外不知道注意别的事,总之,人们一提起乌克列耶沃村就没有别的事可讲了。

这个生动的细节描写就来源于契诃夫与另一作家布宁的谈话:一次,作家布宁告诉契诃夫,家乡有一个神巫,在布宁父亲命名日的宴会上,狼吞虎咽,把两斤鱼子吃得一颗不剩。别人用胳膊肘碰他,拉他的衣袖,他毫不理睬,只顾吃。契诃夫听了哈哈大笑,把这个细节写进了他的小说。

真实生动的细节,是突出人物性格的有力手段,为了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充足的细节,是至关重要的写作准备。

获得细节后,还得注意把它们积累起来。

二、如何积累细节

积累细节的好方法就是做观察笔记。

法国画家安格尔说:“素描者,艺之操也。”我们也可以说:观察笔记是写作的体操。我们把获得的细节及时记录下来,一方面巩固了印象,深化了知识,磨砺了思想,另一方面也能使文思更为敏捷,使捕捉细节的能力更强。

我国作家从维熙说过:“要写出小说中好的细节,除了要对人洞察细微之外,还要进行艰苦的积累工作。我个人的办法是,身上带着一个小本子,随时随刻把自己看到听到的动人的细节,马上记下来。这些零碎的、杂乱的记载,对于一个搞创作的人来说,虽然不一定立刻有用,但总有一天,这一颗颗闪光的珍珠会串到你情节的链带中去的。”

凡是大作家,都写过很多这样的笔记,用这样的办法积累细节。有一次,契诃夫对别人说:“您知道我在做什么?十多年来我一直在这笔记本上记我自己的一切见解和印象。……还没用的材料,足够写大约五百个印张,足足可以写五年呢。”事实上,契诃夫收集的素材,经过提炼、加工,很多都写进他的小说里去了。例如:

一个老富翁,感到自己快死了,拿了一盘蜜来,和着蜜把自己的钱都吞下肚去了。

被车轮轧断一条腿的人,老是放心不下那条断腿的靴子,后来设法找来断腿,原来靴子里有二十一个卢布。

这两个细节,后来都写进他的小说《醋栗》里了。

列夫·托尔斯泰总是把笔记本放在手边,白天随身带着,晚上就搁在床头柜上。有时一晚上起来四五次,点上蜡烛,把涌上心头的思想记录下来。安娜·卡列尼娜的外貌,托尔斯泰是以普希金的女儿玛利亚·普希金娜为模特刻画的。他仅在土拉和她见过一面,而过了十三至十五年,他描绘的安娜的姿容,竟酷肖普希金娜,这与他及时做观察笔记不无关系。

观察笔记篇幅短,取事小,是积累细节的轻捷灵便的方法。为了积累丰富的细节,写作者必须勤勉地、坚持不懈地写观察笔记,养成写观察笔记的习惯。

三、如何描写细节

在谈如何描写细节前,首先得谈谈提炼细节。我们平时积累的生活中的细微末节是否就能直接写入文章中呢?不,它们只是素材。“只有那些能于细微处点化出人物性格和情节的,具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行为动作,才会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这样,就必须对积累的生活细节进行提炼,使之成为“艺术细节”。

提炼生活细节的方法,就是使细节典型化,也就是从生活里许多同样的事实中抽取或杂糅出一个具有特色的现象,当“这一个”现象概括了同类事物的特征,代表了它们的“精神”和“灵魂”时,它便成为典型化的艺术细节了。

描写细节的手法很多,主要有白描、烘托、对比、重复、道具、象征、暗示、夸张、荒诞等等。这些手法,可以单用,也可以并用。下面就着重介绍一下前五种手法的运用。

1. 白描

用白描的手法描摹细节,是最基本最常见的细节描写方法。其关键在于抓住事物的特征,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事物的动态和风貌,不仅逼真,而且传神,有意蕴。

例如,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中《酒婆》篇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就成功地运用了白描手法:

她(酒婆)一进门,照例打怀里掏出个四四方方小布包,打开布包,里头是个报纸包,报纸有时新有时旧;打开报纸包,又是个绵纸包,好赛里头包着一个翡翠别针;再打开这绵纸包,原来只是两角钱。她拿钱撂在柜台上,老板照例把多半碗“炮打灯”递过去,她接过酒碗,举手扬脖,碗底一翻,酒便直落肚中,好赛倒进酒桶。

寥寥几笔,作者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酒婆掏钱喝酒的情态。白描细节就应该具有这样轻轻一拨,心弦即颤的艺术效果。

2. 烘托

烘托,即烘云托月,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方法。烘云是为了托月,用笔着力于烘,浓墨重彩地渲染,让云把月衬托得更为明亮,从而收到更佳的艺术效果。作品中常常采用这种手法,用烘托性细节去凸现人物形象。

同样以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为例,其中的《苏七块》篇这样写道:

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

作者抓住张四准备吃苦忍痛的神情侧面烘托了苏大夫的医术高超,在病人不知不觉间,苏七块已治好了病人摔坏的胳膊。用这种细节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往往能给读者强烈的感受。

3. 对比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以上文字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描写了中年闰土的外貌特点。大家应该注意到作者在描写中年闰土的脸色和手这两个细节时,是与少年闰土的脸色、手对比着来描写的。正是这种对比,形象地表现出了闰土的境遇变化,突出了闰土饱受“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煎熬的情形。

细节描写采用对比的手法,就要善于在相似的细节中发现对立,在对立的细节中发现联系。

茅盾在他的《关于艺术技巧》中说:“正面的渲染方法不如对比的手法能够产生更强烈的效果。烦恼的人恰恰落进作乐的场合,表面上不得不强颜欢笑,心里却加倍痛苦,这在作品中是常常看到的,在生活中也常常看到,不过,由于作家的加工,作品中所表现的,比在生活中发现的,就要强烈得多。”

对比是细节描写手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运用这种手法来描写细节,来刻画人物,往往能使人物特点益发鲜明。

4. 重复

重复,也是细节描写的重要手法之一。好的细节来之不易,一旦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就要充分利用,让它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出现,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将其内涵逐层发挥出来,逐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加深读者印象。

还是以冯骥才的《酒婆》为例,小说中两次写到了酒婆喝酒后的醉态。第一次:

(她)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逢到雨天,雨点淋身,便赛一张慢慢旋动的大伞了。

第二次:

而且今儿她一路上摇晃得分外好看,上身左摇,下身右摇,愈转愈疾,初时赛风中的大鹏鸟,后来竞赛一个黑黑的大漩涡。

这两次描写,作者都是抓住了酒婆醉酒后走路“旋转”这一细节。同一细节重复描写,无疑使作者笔下的人物鲜活起来,跃然纸上。

当然,细节的重复并非一模一式的照样描写,重复中隐露着微妙的情态变化。第一次写酒婆转身是“一张慢慢旋动的大伞”,而第二次写就有了变化,写酒婆“愈转愈疾”,“竟赛一个黑黑的大漩涡”。这一细节在重复描写中的微妙变化不仅起到了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而且起到了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作用——酒婆之所以转得疾,是因为这次酒老板发善心没在酒中掺水,从而引出酒婆在往日平安无事的大马路上遭遇惨事的结局。

5. 道具

道具作为描写细节的一种方法,指的是使细节道具化,使道具与细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技巧。

道具细节不同于出现在作品中的一般生活物件,它有着特殊的艺术表现力,或刻画人物,与主人公命运纠合在一起;或引起冲突,成为解决矛盾的关键,贯穿故事始终;或寄情于物,借物抒情,渲染某种气氛;或画龙点睛,显示作品寓意……细节描写的道具手法,就是使被作为细节来描写的物件发挥出上述作用。

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首句写道:

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

在小说的第10节写道:

“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

在小说的第20节又写道:

“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

在小说的末句这样写道: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这件“军大衣”是小说中奥楚蔑洛夫的一件道具,一件用来掩饰自己见风使舵、内心恐慌的道具,这件“军大衣”也是作者用来表现小说主人公形象特点的细节。契诃夫把“军大衣”这一道具作为细节来反复描绘,一方面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在小说结构上也起到了前后呼应贯穿故事的作用。

以上笔者结合一些文学作品谈了在叙事类文章中细节描写的方法,这些方法本身无所谓高低优劣,全在于选择的准确恰当与否,全在于运用的娴熟精湛与否。选择恰到好处的方法,才会有恰到好处的艺术表现。因而,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让这些细节描写的方法成为学生作文的“虎之翼”“鱼之水”。

3.关于细节描写的800字作文 篇三

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或特征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如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从而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

一、描摹肖像。

在记叙文中总是以形传神来写肖像。肖像主要是指人的容貌、神态、姿态、衣饰等方面。形神兼备的肖像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表现出时代特征,同时,结合情节的发展,肖像描写还能表现人物的命运。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中写到:“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五十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关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秃了顶的老婆子的滑稽打扮,寄寓了作者辛辣的嘲讽。

二、描绘语言。

人物语言包括独白和对话两种。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对话是两个或多个人之间的相互交谈。常用的语言描写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是只言片语勾轮廓。如孙犁的《荷花淀》:“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一贯积极向上,这次又第一个报了名要上前线,女人的识大体、生小怨的复杂心理活动跃然纸上。先是一个陈述句,表明自己的态度,然后生出一个疑问,表面是说家庭的重担将由一个人挑,实则骤别的依依不舍之情油然而生。这样人物性格表现得栩栩如生;第二是同样言语多样说,也就是针对同一事物,不同身份地位和经历个性的人在传达自己情意的时候,语言各有千秋,各显个性。有的人委婉含蓄,有的人则直露火爆。

三、刻画动作。

人物更可以用动作去表现.我们可以描写人物连贯的动作(在矛盾冲突中写人物),也可以对人物行动进行对比描写。鲁迅先生的《药》用对比描写的方法把刽子手和华老栓的动作描写得格外生动、亲切,让人过目难忘:“‘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另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一点一点地往下滴。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地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更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么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两相对比,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华老栓胆怯、麻木、和善的神态以及康大叔凶顽横暴、贪婪的嘴脸。

四、剖析心理。

4.争论作文800字初一细节描写 篇四

疫情肆虐的当下,闹得人惶恐不安,议论纷纷。许多医护人员奔赴第一线,许多家庭经历着与亲人的分离。提到分离,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网上一对母子之间的争吵:

大年三十晚上,收拾好行李的妈妈走了过来,身后拖着一只行李箱,滑轮发出与地面磨擦的声音……

“妈妈,你要去哪?”一声稚嫩的孩童声从门角传来,年仅6岁的小男孩赤着脚站在门口,眼里一无所知的目光,懈怠了几秒就只剩下恐慌。

母亲似乎被他吓了一跳,随即反应过来走到男孩身边摸了摸他的头,温柔地低语:”妈妈要去武汉救人,他们得了很严重的病,需要妈妈去救治……”

男孩听完像受了极大的刺激,目光暗淡下来,小脸儿急得通红,双手紧紧地抓着母亲的衣摆。

“不!我不要!你又要出去,你又要出去……我怎么办?”男孩高声地叫喊着,抓住母亲衣摆的那双手丝毫不敢放开,仿佛一松手妈妈就会消失不见。

孩子的内心是脆弱的,看到妈妈拖着行李箱自然能猜到母亲要出门。没有妈妈的世界,会只剩自己孤零零的,这些又如何让他不恐慌?

男孩喘着气,眼泪无力地在眼眶里打转。

许久,母亲松了一口气,似是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决定。红了眼睛,沙哑地说:“妈妈是医生,必须去救人,你听话好好――”

“好好”两字后面的“待在家里“还未说出口,就被一段尖锐的声音截止了。

“不!我不!凭什么?!他们生病就生病了,你干嘛要救他们?”男孩撕心裂肺地高声哭喊,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蜂拥而现,满脸的泪水和鼻涕混合着狼狈极了。

“妈妈,你不要救他们,呜……,你不要去武汉,呜……呜呜……”小男孩哭的泪如雨下,肩膀一耸一耸,不停地抽噎着哀求着。

另一边,红了眼,流了泪。一滴滴滚热的眼泪从她脸颊上滑下,像清晨凝聚在绿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

似是再也忍不住了,她对着自己的儿子尖厉地破口大骂:“我干吗?他们是病人,我是医生!”

男孩似是没想到妈妈会这样对他说话,愣了一愣,哭得更凶了。

“我不管!他们生病让别人来治!我不管!我要妈妈!呜……呜……我要妈妈――”男孩依然争执着。

哭声伴着叫喊声,喋喋不休地从房间里传来……

脑海中浮现着这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的情景,我又不由得联想到:熙熙攘攘的菜市场,顾客会因为几毛钱的菜钱与老板斤斤计较;温馨幸福的家庭,父母会因为孩子的成绩与孩子争执不休;书声琅琅的校园,同学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与老师大吵大闹。

然而,唯独这对母子的争吵,却让人有一种复杂心情。

5.描写细节的作文-600字 篇五

记得爸爸说,妈妈以前笨,连菜都不会炒,甚至连饭都煮不熟。可自从生下我以后,妈妈便开始拼命地学做饭,买来厚厚的一大叠烹饪书,每天家里都听得见啪啪的锅铲声。妈妈在煮饭的过程中还受了很多伤,比如初次做菜油沾到脖子上,烫起一个个水泡……可是妈妈并没有放弃,她依然坚持不懈地炒着、炒着。经过不断的努力,妈妈不但学会了炒菜做饭,手艺还突飞猛长,连爸爸都忍不住啧啧赞叹。外婆知道后也十分惊叹,说我是妈妈最好的一本书,教会她这个懒女儿这么快就学会炒美味的菜,做好吃的饭。我不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吃妈妈做的第一顿菜时的表情,可我能想象的出来,妈妈当时一定是满怀希望的看着我。我想,那一顿菜,一定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饭菜。

六七岁的时候,我们学校要组织一次春游。前一天晚上,我很早就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知道妈妈在为我准备明天的午饭,便没在意,因为这是妈妈一贯的习惯。只是一直有点小小的疑惑:别的同学都是买零食作午饭,为什么妈妈要亲自给我做饭呢?

那晚我早早睡了。醒来时,已是凌晨一点。可抬头一看,妈妈还在电视机前坐着,厨房里传来一阵阵煮汤声。我问妈妈:“您怎么还不睡觉?”妈妈说:“我要替你准备明天中午的饭菜。”“您直接买些零食不就得了吗?”妈妈却说:“可是你说过你喜欢我做的这道菜。”

我喜欢这道菜?我什么时候说过?我努力的在记忆的筐子里寻找着,突然,猛地想起,那是我很早以前为了鼓励妈妈,随口说的一句话,可是妈妈竟当真了,还一直记着!

现在吃着妈妈做的那道菜,我不由得热泪盈眶,我嚼着的是妈妈一锅一勺的爱!

6.描写细节的作文-600字 篇六

关键词:细节描写,写作训练,训练方法

细节描写是指写作者捕捉生活中细微但又具体的情节,如故事情节、人物特征、场景变化等,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刻画与描写。它是写作中非常生动并具有强烈表现力的一种写法,使得整篇文章更加细腻、传神、独特并具有韵味,因此也是提升文章欣赏度与深刻性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可以以细节描写训练为突破口,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灵活地运用这一写作技巧,从而写出更加生动、精彩的文章。

一、树立细节意识

教师在开展细节描写训练时,首先应帮助学生树立细节意识。细节意识是指:其一,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不能将其等同于一个问题就啰啰唆唆、反反复复地说。其二,理解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如服饰描写、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不同文章题材应运用适合的细节描写。其三,理解细节描写的价值与作用。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文章都存在“注水”现象,究其原因除了自身言之无物,没有可写内容之外,就是为了凑字数,而写一些不痛不痒甚至无关紧要的话。细节描写虽然是就某一个情节或场景的细微之处进行的描写,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学生唯有把握细节描写的作用和价值,才能够在日常训练中恰如其分地发挥这一写作利器。为此,教师应以教材中的阅读文章为素材,通过对文章中细节描写的分析,如“将细节描写删减,对文章有什么影响”“将细节描写的内容浓缩成一个词或一句话,对文章又有什么影响”等问题。学生只有先透彻地理解了什么是细节描写,才能在后续的训练中加以尝试运用。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提醒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应多想想在自己的文章中是否有可运用细节描写的地方,以更好地为自己的习作增光添彩。

二、找准细节契点

细节描写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捕捉细微但具体的情节,这意味着它不是任何一个点都可以铺展开来的,而必须是有选择性的。因此,教师在开展细节描写训练时,应指导学生找准细节契点。如在人物描写的文章里,可以是动作描写,如《背影》中“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都突显了父亲动作的不便,其背后所隐含的父爱就越发深厚。可以是肖像描写,即通过重点刻画人物的外官、形象来突显人物性格。可以是语言描写,特别在叙事文章里,语言描写更能直抒胸臆。可以是心理活动描写,对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细致刻画的写法有助于突显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是表情变化描写,通过对人物在接收到信息后的外部表情特征的细致描写来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让人物更立体、更饱满、更真实。不论是哪一种细节描写,最重要的就是应当契合写作内容、主题、思想、题材等。唯有找准细节契点,才不会让细节描写沦为“重复绕弯”,才能更好地达到“见微知著”的写作效果。

三、精选词汇文法

精选词汇文法是指学生在进行细节描写时,应当选用合适的词汇、句式、表达方式,才能够更好地传情达意。比如,在讲解完《我的母亲》一文后,我就布置学生写一篇介绍自己母亲或父亲,奶奶或爷爷等亲人的作文,并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在这种情况下,每篇文章的风格特点及细节描写部分都会因人物形象及特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有的学生家长是严厉的、有的是慈爱的、有的是深沉的、有的是严肃的,等等,这就决定了学生在进行细节描写时所选用的语言风格会各不相同。如平易近人,能够与子女打成一片的朋友式家长,适合俏皮可爱的语言风格。相反,如高高在上,与子女产生距离感的家长,适合严肃严谨的语言风格。除了适配性外,精选词汇文法的基本准则还应当建立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如有的学生在描写母亲肤色时,由于词穷,就写了暗黄的、黝黑的、洁白的这些主流描写词汇(三个形容词的出现频率极高),但实际上可能还不够贴切。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采用参照物写法,如“像……”,尽可能地贴近事实,这样的细节描写才会更加真实、生动、富有感染力。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写作完成后,再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推敲,是否真实,看看是否有需要优化的地方,逐一改进并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四、注入真情实感

任何一篇文章都必定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与体现,没有思想感情的文章是难以打动人心、引起共鸣的,自然也就称不上优秀的文章。因此,写作中运用的每一种方式和技巧都应当为这个目的服务,细节描写也不例外,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在写作时注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而这又表现为上面提到的精选词汇文法上。所谓文字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讲的就是文字对表达个人思想感情的作用。充沛的、富有感情色彩的文字表达往往饱含着作者的丰富情感。干瘪的、苍白的、无力的文字表达往往意味着作者毫无感情可言的,完全是机械化、盲目式的字数拼凑,这也是文字描写的可贵之处。情感的表达必须是由内而外的、发自内心的、自然的、真诚的、不矫揉造作的,但这并不是简单的语言技巧可以达成的。回归到细节训练的实操层面上,为了帮助学生在细节描写时更好地注入情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动笔之前先给自己的文章定一个感情基调,如欢快的、忧伤的、低沉的、严肃的、怀念的、憧憬的、期盼的,等等,并在写作中有意识地把这种感情代入文章情境中。如此写作,选择细节契点,选择词汇文法,才能更自然地将情感融于细节描写之中。

五、借鉴模仿学习

教师在细节描写训练中促进作文精彩生动,还应该指导学生在借鉴模仿中学习写作。具体来讲,第一,选择若干篇优秀的细节描写作品,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细节描写之处并进行语言分析,包括所选择的角度、写法、词汇、情感等。第二,对优秀作品中的篇章段落进行规律总结。如把若干个肖像描写的细节片段汇总一起,研究作者是如何刻画的,笔墨轻重是如何分布的,用了哪些包括比喻等在内的修辞手段,等等。第三,用总结得出的这些规律去验证其他细节片段。如用在肖像描写中总结得出的规律去分析其他文章中的肖像描写,看是否遵循了这一规律。第四,学生可参照这些规律来仿写细节片段。这一系列步骤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对细节描写有更确切的、可供参考的、有的放矢的一种模仿,在模仿中逐渐掌握细节描写的写法。之后,再进入自由发挥阶段,即从模仿进入创新,既可以在原来仿写的细节文段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又可以自由写出一段细节描写文段。不难发现,这实际上是一种能力迁移的学习方式,即从最初的于个性中抓住共性,用共性分析来验证个性,再用共性打造出符合规律的个性,再于个性中去突破创新。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是符合并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一种表现。教师应抓住并利用好这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进行细节练习。

从实践教学的经验上看,初中生作文最大的缺点在于语言空洞,看似有道理,但禁不起推敲,这种“言之无物”如流水账般的作文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字记录,往往难以出彩,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教师可以从细节描写训练入手。正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是对人、事、景、物的富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的刻画与描绘,犹如电影里的特写镜头,它具有以小见大、增强主题表现力、震撼读者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从树立细节意识、找准细节契点、精选词汇文法、注入真情实感、借鉴模仿学习这五大方面入手来开展细节描写教学,帮助学生写出好文章。

参考文献

[1]王红艳.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训练[J].新课程(下),2012(4).

7.那些灿烂的细节作文600字 篇七

细节决定成败,只因那道题,我被提拔为数学课代表,只因我为数学课代表,看到了那朵玫瑰,只因老师的那个举动,我感受到了师爱......

一次数学课上,我做对了一道题,那是一道较难的简算题,并且班级只有我自己做对了,因此老师提拔我为数学课代表。下午的时候,我抱着一摞沉重的作业本,悄悄地走进了老师的办公室,走到了老师的办公桌旁,老师正在伏案批改着作业,老师戴着眼镜,神情很专注,时不时的还紧皱眉头可能是因为有同学作业出错了吧,我尽量动作轻一些,不想打扰到老师。老师的案几上有一个细长的陶瓷花瓶,上面有部分镶嵌着花,最显眼的部分有一个“勤”,还赋词一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花瓶中有一朵鲜艳的玫瑰,与其他老师普通的多肉相比之下,布满着水珠的花瓣显得尤为高贵,娇艳欲滴,亭亭玉立,正式开放灿烂的玫瑰,看上去非常典雅、庄重,给人美的质感。这时,我把那摞作业本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的一角,但手一松的时候,不小心把老师身边桌子上的钢笔带到了地上,这我有点紧张,因为地面是坚硬的,钢笔掉到地上很容易被摔坏,这时老师抬头了,仿佛被惊醒了。我急忙弯下腰,半蹲着身子,很快就捡起了笔,但因我动作太快,过于紧张,我并没有意识到我的头部撞到了桌角,撞到桌角的那一瞬间,我觉得桌角并不坚硬,反而柔软,我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抬头一看,是老师的手在那里扶着。一定是我在弯腰的瞬间,老师迅速地用左手按住了桌角,因为那是危险的,就在这同时我站起身来,正好撞到了她的手上,到我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受到伤害,抬头看她时,她的脸是惨白的,但瞬间又恢复了那种红润,然后她用手摸了一下我的头,笑了一下,又批改起了作业。

我一转身,忽然我闻到了花香,我站住了,定睛看了一眼那只玫瑰,那是一只灿烂的玫瑰......

8.那些灿烂的细节作文600字 篇八

黄昏。乌云遮住傍晚变幻的晚霞,微风细雨。远处的灯光如烧尽的烛火,若隐若现。

刚上初中时,不太适应初中生活。那天,得知开学考糟糕的成绩,心中如同塞了一块棉团,万分郁愁。撑伞漫步湖边小径,我见到了她——一株细柳,背水而生。稀疏的树根插在松软的土地上,娇嫩的柳枝在风雨中摇摆,似乎快要坠入湖中,但树干仍顽强地支撑着。

我心头一震。同处于逆境之中,她顽强斗争,我岂能在如此堕落?

秋风一吹,一年逝去。

我在学期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一个良好成绩,欣喜若狂。正午,烈日高挂于晴空,炎热的阳光散射地面。我在湖边小径上蹦蹦跳跳。那一棵柳树仍然在湖岸边沐浴阳光,对着光滑如镜的湖面梳理容妆。她的样子已不再像之前风雨中那样狼狈,竖立于草坪上,仿佛在与身边其他杨柳微声交谈,时不时还迎着暖风舞动柳枝。

不久,新的学期到来。

我感觉到学习的负担越来越重。那天清晨,为节省时间去教室完成作业,在湖边的小道上奔跑。湖边草坪上,棕榈树摇晃粗大的树叶,兰花舞蹈兰叶上的露珠,就连草坪中的野花也抬起了头,与其他花朵争奇斗艳。

惟独杨柳在湖边垂首梳妆,毫不自傲,谦逊地倾听其它植物的细语。

我这才领悟:无论学识多么渊博,成绩多么优异,都不能太骄傲。虚心请教,才能更好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碧水、清风、杨柳以及那些灿烂的细节,长久镌刻于记忆中,镶嵌于我心中。

碧水细流,清风微动。

9.描写细节的作文-600字 篇九

如果说学生能写得一手好文章是必须具备的一项本领的话, 那么练好“细节描写”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只有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文章的细节, 才能使文章的人物、景物、事物等“活”起来, 才能交代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 才能把真情实感融入其中, 写作真实情感的文章。

认识到这一点, 笔者就在强化作文中的细节描写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以经典促借鉴, 使细节描写水到渠成

1. 品教材中经典细节

教材是最好的阅读的范本, 从中各选取一个个细节描写片断让学生揣摩学习, 通过讨论、评析、交流, 从而明白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如何用进行细节描写, 教材是很好的借鉴。

《孔乙己》中孔乙己把茴香豆分给孩子们吃, 看到孩子们还要, 就直起腰来看看碟子, 又用手罩住碟子, 说茴香豆不多了, “多乎哉?不多也。”这一细节描写, 有动作有语言, 还暗含表情和心理活动, 真实而典型地表现了孔乙己既天真又迂腐、既善良又小气的性格特点。

《故乡》中少年润土, 那西瓜地刺猹的小英雄形象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心声》李京京不满于课堂上刻意造作与修饰, 困惑、愤懑、恐惧, 也会向我们迎面袭来;……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能激发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 赏名著中精典片段

阅读名篇名著, 可以达到滋润心田、提高修养、启迪智慧和陶冶情操的目的。教师的责任是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 使其好读书, 会读书, 要指导学生从经典名著、时文美文中汲取营养, 构筑永恒的精神家园。

二、让同学推荐出精彩的细节

“慌了, 拿过添饭来, 一口一碗, 又丢彀有五六碗, 把那馒头、卷子、饼子、烧果, 没好没歹的, 满满笼了两袖, 才跟师父起身”

“将一席果菜之类, 吃的罄尽。少顷间, 添换汤饭上来, 又吃得一毫不剩。巡酒的来, 又杯杯不辞。

”猪八戒贪嘴好吃, 作者通过他在宴会上连吃带偷、囊括一空的生活细节的描写, 把他的秉性, 表现得淋漓尽致。

注意文学作品的细节描写, 会让我们感到平淡的生活其实是那样的富有情趣, 细节描写, 给人带来无限的回味的同时, 也确实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三、以训练促技巧使细节锦上添花

古人云:“不积跬步, 无以致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河。”为了使学生有扎实的作文基本功, 就必须在平时加强对细节描写的指导和训练。

1. 扩充细节描写

我和爸爸一起到河里游泳——爸爸左手提着装泳衣的小包, 右臂夹着个救生圈, 施施然走在前面。我怀着学会游泳的希翼和对水的恐惧, 向着那不知名的河流走去。

2. 设置环境, 补充细节。

把一个犯了错的学生进老师办公室的情景进行修改, 使叙述变成描写, 让人物形象更生动更真实。

我走进了办公室, 迎面正碰上X老师的目光, 里面充满了责备, 我喊了一声“X老师”, X老师点了下头, 只是“嗯”了一声。

我是怎样走进办公室的?有什么动作或心情?老师的目光是怎样的?看到那样的目光我又有什么心情?我是怎样“喊”老师的, 有什么心情?老师点头的神态、“嗯”一声的语调如何?这些都是可以展开来描绘刻画的。

修改展示:我诚惶诚恐地向办公室挪动着步子, 迎面正碰上X老师严肃的目光, 里面充满了责备, 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 怎么这么粗心, 默写都错了这么多。我低着头, 半天才张开嘴巴说:“X老师, 我, 我, 错了, 下次一定不会的。”我的心砰砰直跳, 惟恐看到老师再发火。老师大概看到我的恐惧, 只是微微地点着头, 直直地用眼睛看着我, 长地长“嗯”一声, 又长长地叹口气说:“你啊你, 有多少个下一次啊?”

把学生犯错的难过、恐惧心理及老师的严厉, 爱怜、惋惜表现得淋漓尽致。

3. 锤炼词语、巧用修辞。

在细节描写中, 选择恰当的词语, 可以以少胜多, 乃至一字传神。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 把拳头舒过来, 道:“……?”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 若用完了, 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来, 往腰里揣, 口里说道:“……”用“攥”“舒”“缩”“揣”四字, 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丑态跃然纸上。

巧妙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 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变抽象为具体, 使无形变为有形。如朱自清的《春》中对春雨的描写:

像牛毛, 像花针, 像雨丝, 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学生描写雪景习作:“看!空中飞舞着的, 是一朵朵梨花, 还是一片片小纸屑?哦, 不, 它们是零零星星的小雪。不一会, 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 扎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 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珍珠。一阵风吹来, 树木轻轻地摇晃着, 那美丽的银条儿和珍珠儿就簌簌地抖落下来。……。”作者将空中飞舞的雪比作“梨花”、“纸屑”, 覆盖在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的雪比作“银条儿”, 将覆盖在松树和柏树上的雪比作“珍珠儿”, 使雪景分外的美丽。

“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 一种习惯, 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灌输“细节描写”的意识, 通过有意识的训练,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懂得细节描写的魅力所在, 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 养成作文时进行细节描写的习惯, 使学生作文水平有大面积普遍提高。

10.细节作文600字 篇十

时光如流水,生活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缓缓流淌。渐渐地,它盛下了往昔的肆无忌惮,磨平了曾经的年少轻狂,没有想像中的琴棋书画诗酒花,没有欢歌笑语平坦路,只有逃不掉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父亲和母亲之间的感情就是这样。在我看来,他们的相处模式就是一天说不上三句话。母亲温柔娴静,细心体贴,不用父亲开口就将他的一切打点得有条不紊;父亲则沉默寡言,闷葫芦一个,从来不主动和母亲说上一句话。

我好奇,难道过日子就是所谓的彼此将就吗?难道夫妻之间被生活折磨的只剩下对彼此的责任了吗?难道这样的生活不会无聊至极吗?

直到那一天,生机勃勃的春天叩开我心灵的窗扉。

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父亲一如往日,匆匆出门。我一低头,发现爸爸的鞋带是散的,于是脱口而出:“爸,你鞋带没系。”

说时迟那时快,正在做家务的母亲已起身把他拦下。俯身弯腰,母亲的唇角微抿,长发温柔地从脸庞垂下,画出一道美丽的孤线。她纤细却不白皙的手指挑起父亲的鞋带,灵巧熟练地来回穿梭。春天的微风掠过身边的树梢,空气中弥散着淡淡的青草气息。

父亲和母亲从未对彼此说过“不离不弃,生死相依”之类,也从未像诗人般吟唱过“待我长发及腰,归来娶我可好”,他们没有轰轰烈烈,没的海誓山盟,没有寸步不离。他们有的只是平平淡淡,它们藏在母亲为父亲系鞋带的下意识里,躲在父亲为母亲憨憨的会心一笑间,凝在母亲为父亲彻夜补衣服的灯光里,蕴在父亲对母亲的宽慰中……

这份感情,绵且长。

是啊,爱不需要说出口,不需要昭告天下,不需要你向任何人表明,它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微笑,无声无息,却让彼此了然于胸。

又是一个春天,一样的花,一样的草,一样的风,一样的雨,一样的情意绵长,一样的相偎相依。

11.细节作文600字 篇十一

细节往往与人的行为品性密不可分。对待同一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做法。比如有三种人洗衣服:第一种人他把衣服往盆里一放,小龙头就开得老大,水哗哗下流,任衣服在里面浮动,而随着盆沿流掉的水是实际用水的几倍多。他应该是个马虎的人;第二种人他情感较细腻些,洗衣服时倒也不会浪费水,并且他也懂得全球水资源之紧缺,看到无辜的水白白流掉,他会喊:“×××,你怎么这么浪费呢,快来把它关掉。”他应该是个善于发现问题的人;第三种人他是最不起眼的。他安安分分,自得其乐地洗完衣服。看到有水在白流,他会上去把它关掉,并且长此以往。他应该是一个宽容和懂得珍惜的人。

在我们这个大世界里,有许多小细节常常被大部分人忽略,幸好还有小部分人注意它。细节之小,就如同水滴之小,可细节之大,又如同江海之大。

就比如刚才那三个洗衣服的人。一个细节往往可以折射出他们的内心。第一种人不爱惜水,弃之如草芥,对水如此,对别的东西也亦如此吧。那么要说他有高尚的情操,有深刻的内涵,那像在说笑。第二种人爱水,他看不惯别人浪费水,想必他心中有杆称,知道浪费之耻,说他是个懂得关心的人,应该是可以的吧。第三种人也爱惜水,可不同于第二者的是,他心里充满爱。爱自然界中小到一滴水,大到一座山,爱社会中每个人。不施怒于人,不命令于人,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去告诉别人要爱惜每样东西。怀有如此一颗爱人之心,他应该有天使般的善良,有天地般的胸怀吧。

一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到三种人,三种生活态度,三种人生境界。甚至我们还能看到更多。现在,我们又怎能仅仅赋予细节一个“小”字呢?

我们要做个心有细节的人。透过细节这扇小小的窗扉,看清外面大大的花花世界。

12.描写细节的作文-600字 篇十二

是呀, 与语文相伴多年, 只有那些经典的生动的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才能永留心底, 令人难忘。大家不会忘记, 那个道出“此乃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的心无城府、有勇无谋的项羽; 那位“以手指叩门‘儿寒乎? 欲食乎?’”的母亲; 身处社会底层, 贫困却“哑着嗓子悄悄地问别人: ‘你还有钱吗?’”的老王。

大家也许不会忘记, 电影《城南旧事》借助一个小女孩的瞳孔凝视种种风物人情, 拨动了千万人的心灵弦索, 鸣响了“大美”之音, 至今令人怀想。

是的, 是细节让行文如此美丽, 是细节让这些人和事永留心底, 永生难忘。“创作, 就是把许许多多细小的东西结合成为形式完美的整体。” ( 高尔基) , 透过这些微小的环节, 我们可以让读者真切地体察到人物的心理、情感的变化, 了解事物发展的动向。

我们的高中语文老师, 为什么不能解放一下高中少男少女的天真可爱的眸子, 让这些高中小友们, 写出更多更好的记叙文, 写出更多更好的经典细节呢?

在阅卷中, 作文阅卷组长骆冬青说: “部分考生在写记叙文时有错误观念。认为记叙文要写真人实事, 其实这还是小学作文的要求, 高中学生已经不能再满足这种要求, 要防止叙事低幼化, 完全可以在大胆想象基础上对一些生活细节概括提炼。”我想, 这就是正如鲁迅所说的要“杂取种种人, 合成一个人”吧。

因此, 高中语文作文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 还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把握四个原则, 让文章真正美丽起来。

一、可信性原则

教师应指导学生, 记叙文的细节要保持可信性原则。可信, 就是细节描写必须符合当时的环境、氛围, 必须能够准确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底蕴。虽然骆冬青教授说记叙文不需像小学生那样要写真人真事, 但它的细节必须是生活的提炼概括, 符合生活的真实。惟其真实可信, 才能动人。

如2014年江苏优秀作文《青春万岁》片段:

“当年《排球女将》可真火啊! ”老爸伸脚“搓”来他的拖鞋, 久别重逢似地摩挲它的底脊。

“小鹿纯子算现在的‘女神’, 当时叫‘大众情人’。”老妈笑着补充道。

几十年前的青春火苗, 竟把家里气氛“焐暖和”了, 我感叹它的魔力。

爸妈关于那个时代排球的记忆就十分真实可信, 写得十分精彩, 富有感人的力量。

再如: 那是一双长满着老年斑的手, 大拇指指甲很长, 从中间裂开了, 泛着微黄。手指泛黑, 干瘪、粗糙, 手指关节处全是深深的裂痕, 裂痕旁围着一圈又一圈的老茧。手上没有一丝血色, 我想枯树枝也不过如此吧。

我不由得握紧这双手, 这双为我挡下了太多风雨的老手。

这段写爸爸的手的细节, 符合爸爸作为家里主劳力的身份, 很有表现力, 真实可信, 读来能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

但那些为了造势、为了煽情、为了突出表现而写得不切实际的细节只会让作文面目可憎, 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如: 由于两棵树相隔太近, 影响了彼此的生长, 奶奶砍掉了其中的一棵, 说到: “其实, 生活时常是忙碌的, 人们总是不愿意舍弃过去的一切, 在纷杂繁乱的生活里丢失生活的真谛……”

写奶奶说的这番话与砍树没有逻辑关系, 也不符合奶奶的身份, 显得就很不真实。

在作文课上, 教师应该让学生形成这样的写作意识: 企图用虚张声势的虚构来填满稿纸时, 作文已失去了一半的魅力。作文尚真, 只需真实记录生活细节, 真实抒发真情实感, 毋须虚构, 自能动人, 成功的细节必将成就美丽之文。

二、相关性原则

教师应指导学生, 记叙文的细节要有相关性原则。细节不是孤立地存在的, 生活中的细节很多, 并不是只要观察到的细节就都具有描摹的价值, 并不是所有的细节都会给作文增色。细节是作文整体中的一部分, 应与文章相关联、相协调、相融合才能出彩。

请再看题目为“坚持”的学生作文片段:“听到广播点到我的名字, 我走上了跑道。我是我们班唯一一位参加1500米比赛的男生, 今天我穿着带条纹的蓝色紧身短裤。班长特地为我借来42码的跑鞋, 这双跑鞋是鲜艳的橙色, 从鞋后根延伸着两条天蓝色的线条缠绕着伸向前方。鞋底是柔软的灰色, 鞋钉是闪亮的银白色, 踩进塑胶跑道上里, 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我穿着这双跑鞋踏上了起跑线, 我不知道, 迎接我的将是什么样的挑战。”这段文字中有关鞋子的细节描写十分详细, 但与所要表达的“坚持”这一主题, 显然有一定的距离。这样的细节就不具有描写的价值了。

而同样是写“坚持”长跑, 下面这篇作文, 细节描写则能较好地表达主题。“起跑了, 我劲头十足, 轻松地领跑着, 一边跑还一边回头看其他的对手;第二圈, 我清晰地感觉到汗水流出来了。我努力地调整气息, 又给自己打气: 坚持啊。汗水汇成小溪, 在脊背上急速地流动, 一如一只在脊背上快速奔跑的蚂蚁。慢慢地, 我好像失去了知觉似的, 不知由何物操纵, 双腿一味地机械摆动着, 脚像是踩在棉花上一样, 不知深浅, 全身开始酸痛起来。太阳火辣辣地烘烤着, 我的头也开始云山雾罩起来。第四圈真的跑完了吗? 这最后300米怎么比前面1200米还要长? 我的心快跳出喉咙, 四肢发麻, 喉咙冒火。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 我要一步步把当年那个耻辱的绰号跑在身后! 于是, 我跑啊跑啊, 汗水由一条条小溪汇成江河, 偶尔一滴飞入眼睛, 顿时一阵火辣辣的疼痛。”

“汗水汇成小溪, 在脊背上急速地流动。”“汗水由一条条小溪汇成江河, 偶尔一滴飞入眼睛, 顿时一阵火辣辣的疼痛。”同样是写汗水, 一是感受到从皮肤上流下来的汗水, 很贴切生动, 二是写汗水流进眼睛的感觉, 这些细节, 都是人常能体会到的, 写得真切, 再现了长跑过程中作者经受的磨练。无疑, 这是极为有用、极为成功的细节描写。在作文课上, 教师应指导学生具备“细节相关”这样的意识。

三、独特性原则

细节是微小的, 最鲜明、最足以体现事物特征的文字, 是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才能捕捉到的, 是别人所没有想到的。如果大家都想到了, 也就不称其为好细节了。

如2014江苏优秀作文《青春的那些事》一文中:果不其然。“小雨!”我听到了什么声音, 好像是谁的磨牙声。好吧, 我知道了, 是小雅嘴里发出的。然后, 一阵尘埃扬起, “咳咳……”班中同学不约而同地发出起哄的声音。猛的一声“疼”的叫声, 盖过了全班的喧哗。我们都为小雨感到可怜。因为小雅爱发如命, 谁敢碰她的头发, 那相当于要了她的命啊, 所以小雨此番不备, 惨遭小雅的毒手。幸好, 我只是光说而没做, 不然有报应, 那个“疼”下回将从我嘴里发出。唉, 幸好啊幸好!

你看, 同学们疯啊, 闹啊, 笑啊, 哭啊, 调皮啊, 捣蛋啊, 简直把学校甚至连街坊都给掀翻天啦! 这是多么火热、美丽、令人神往的青春啊, 当然只有中学生才有这样的生活场景, 独特而可信, 其感染力不言自明。

不成功的细节描写, 往往是流于俗套, 写天气如“乌云低垂, 北风呜咽”“秋高气爽, 丹桂飘香”, 写人物如“脸红得像苹果”“水灵灵的一双大眼睛”等等。细节要想动人, 就要写出自己的特色来, 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有独特个性的细节不是照搬照抄、人云亦云地学来的, 而是自己通过仔细观察、用心体验得来的。

为了写好细节,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会关注生活, 观察细节。应该培养学生形成这样的意识: 在观察事物时, 除了要系统地感知事物的各个方面, 还要变换观察点, 多层次地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 从而抓住事物、景物和人物的特点。尤其要注意, 在观察事物时要用心捕捉能鲜明体现人和事特性的细节, 而不是浮于表象, 抓不住重点。比如, 同样是观察一棵树, 要求看出树的生长特点, 有的人只看到绿色的树叶、灰色的树干, 只停留在表面, 写不出有价值的细节; 更有的人看到的是树枝上的鸟巢与树根上落下的鸟粪, 完全偏离了要观察的事物的属性本身。

四、生动性原则

2014江苏优秀作文《不朽的青春》一文中: 还记得, 我们一起减肥。“怎么办? 我又肿啦!”……谁都不想用运动减肥法, 斟酌了三秒钟, 都双手赞成食物减肥法。于是抛弃了主食, 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水果以及零食。结果, 可想而知, 瘪下去的没有人, 只有钱包, 人都吃肿啦。

文段别有风采, 不拘一格, 新的修辞, 新的节奏, 新的色调, 诚可谓“千红万紫进军来”。实实在在写得特别有滋有味。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形成这样的意识: 细节传情, 真情动人。有人说, 好文章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动人的故事, 而是生动传神的细节。这些细节是作者以独到的慧眼发掘的, 描摹出来必然能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 这样的细节才是动人的细节。好的记叙文因细节饱满而生动, 使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

总之, 细节描写需要把握以上这些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加成功的、生动的、丰满的细节来, 才可以化平凡为精彩, 让枯燥变得生动, 让肤浅走向深刻, 让美丽之文源源不断跃入我们眼帘。

这是我在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阅卷中的几点想法, 不揣浅陋, 写出来贡献给老师和同学们。

万里澄空, 千峰开霁, 山色如黛, 风气如秋, 浓阴如幕, 烟光如缕。笛响如鹤唳, 经扬如咿唔, 温气如春絮, 冷语如寒冰, 此景不应虚掷。

13.那些被忽略的细节作文600字 篇十三

那是一个寒冬腊月的傍晚。爸爸跟往常一样骑车接我回家。大风狂哮着迎面吹来,路边的行人都缩紧了身子,空旷的马路上只有爸爸弯着腰,艰难地踩着自行车。尽管爸爸像一堵墙似地挡在前面,我在后座上还是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

不一会儿,雪从那阴云密布的天幕中急驰而下。“太冷了,给我先找个地方暖和一下吧!”我用发颤的声音说。爸爸急忙停下车,摸了摸我的小手,又看了看天。“这雪一时半会儿恐怕停不下来,咱们再坚持一下好不好?很快就到家了。”说着,爸爸脱下外套披在我的身上,又骑上了车。我心想:“爸爸帮我挡风,还穿这么少……。”

雪越下越大,风越来越猛。车轮开始打滑,我们在风雪中显得寸步难行。我站起来,搂住爸爸的脖子,手碰上了爸爸的耳朵,啊,可真凉呀!可是,当我顺着爸爸的脖子往下摸,竟然湿漉漉的。原来,爸爸已累得满身大汗。路灯下,爸爸额头上那晶莹的露珠,不知是雪水还是汗水。时间好像凝固了,感觉过了几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家门口。

打开门,回到温暖明亮的家。这时,我突然被爸爸的脸吓了一跳。那是一张跟平常很不一样的面孔:嘴唇乌青,耳朵通红,鼻尖发亮,脸上布满皱纹。我第一次发现,爸爸已苍老了许多。我第一次注意到,爸爸的头顶已被一圈白发包围了起来。我也第一次体会到,爸爸为了我根本顾不上自己。我走过去,紧紧搂住爸爸的头,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其实很多细节已经逐渐被忽略,但是如果我们愿意去发现那些细节,那么生活中就会有更多爱和感动。

14.令人难忘的细节作文600字 篇十四

我在努力地疾笔连着一道数学题。专注到忽视你们的存在。“吃饭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嗯,来了”我很随意地回答了一句。可是身体却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

钟表悄悄地转了一圈又一圈……

就在钟表转了N个圈的时候。我终于把那数学题全解完了,当我走出房间时:父亲和母亲都坐在餐桌前,我走到餐桌,全都是热气腾腾的菜。“没做完饭就叫我出来吃饭,干什么嘛,又不是不知道我忙”我气鼓鼓地想。“妈,你怎么总是买凉瓜,你知道我从不吃凉瓜的”听到我的话母亲据有点略为尴尬。“我知道。可是凉瓜对你好的……”“可我就不喜欢。”我很平静地打断了母亲的话。

突然整个房子没有一点声音,仿佛能听到的时间在溜走的脚步。

母亲端起了饭碗。忽然脸色大变,我对此十分诡异,但是当我端起饭碗时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一个留在心中1个多月的秘密——-饭碗是凉的这与那热气腾腾的菜多不协调!

“我去热一下,”母亲平静的说,可当我把饭碗递给她的时候,我明显地感觉到她的手在轻轻颤抖。

已经是8时30分。墙上红色的电子表显得非常刺眼。因为这意味着,如果1个小时前已经做好饭且叫我吃饭到此时此刻,菜已经被热过多次了。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问了妈一下“妈,你什么时候做好饭呀?”

“刚刚。”

“一个小时前。”

母亲刷的脸红了起来,很明显,她在说谎。而父亲也开始变得不安。

看到这一切,我更加确定,母亲和父亲在这一个多月就在默默地等我吃饭,等待我的作业做完,等待我的英语背完,等待我的作文结束,尽管是1个小时或者更多。

菜,凉了可以继续加热,饭凉了也可以换热的。可是亲情不能,若亲情凉了谁也没有办法再加热,再复原。

母亲习惯等待,但是我却不懂母亲的心。

“妈,以后吃饭的时候进来拍我一下就好,菜凉了,不好吃。”

15.小议细节描写的作用 篇十五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 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 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 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 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细节的魔力令人叹服, 正所谓“虽是微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那么, 我们怎样认识细节描写的作用呢?

谁不记得朱自清的父亲爬月台时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了。……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的时候, 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 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走。”“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这里三个“布”字, 呼应了家中惨淡家境。在这种情况下, 还不忘为儿子买橘子就使人感动。“蹒跚”是父亲平地走路时的样子, 可见他的肥胖体衰, 步履艰难。平地走路尚且如此, 过铁道、爬月台的艰难就可想而知了。一个“探”字就极其准确地写出了下去的过程:先两手撑地, 把两脚伸出月台边, 然后身子慢慢向外沿月台往下挪, 直到脚踏到地。“攀”是写手的动作, 显示了对父亲来说, 月台的高、陡。“缩”是写脚的动作, 表现了父亲的年老体衰、动作迟缓。“倾”是写身体的动作, 显示了父亲上月台有困难, 要借助身子的倾斜。这里的几个动词, 表明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如此艰难的去买, 就感人至深了。作家在这里把父亲对儿子的慈爱, 儿子对父亲的眷恋等特别真挚的感情, 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反映出来, 从而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这些细节充分表现文章的中心, 使读者读了以后如临其境, 深受感动。

可以说任何一篇文学作品中, 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 还是故事情节的展开, 典型环境的描绘都离不开真实而又生动的细节描写。好的细节描写能把人物或事物最本质的性状鲜明而又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再如, 《甜甜的泥土》写王小亮的母亲:“她, 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 一动不动, 宛如一座雪雕。“倚着”表明她站在那里已很久。“一动不动, 宛如一座雪雕”, 以生动的比喻说明她专心致志等候着放学后儿子的出现, 这个动作细节描写表现了她对儿子的挚爱亲情。神态细节描写:”黯淡的眼神里, 射出热切的光, “黯淡的眼神”反映了离异后不能和儿子生活在一起, 不能经常看到儿子、照顾儿子, 给她带来的创伤。“热切的光”, 反映了她即将见到儿子的内心的激动。

而王小亮拿到糖以后“他那双小手在衣服上来回蹭着, 微微思考了一下, 笑眯眯的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颗, 给要好的伙伴发两颗, 又恭恭敬敬地给了老师五颗”。“微微思考了一下”, 就明白只有他的亲妈妈才知道。所以, 他明白这包糖是亲妈妈送给他的, 心里感到幸福快乐。他要把这份欢乐与同学、老师分享, 他“笑眯眯的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颗, 给要好的伙伴发两颗, 又恭恭敬敬地给了老师五颗”。这表明王小亮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他“快活的叫着、跳着, 连那只长了嘴的破鞋都甩掉了”, 具体描写了王小亮的快活情景。而这一细节, 也从侧面暗示他在失去母爱后生活的艰苦情况, 连鞋子都是“张了嘴的”, 也为写他的后妈对他的虐待埋下伏笔。这些使读者读了以后仿佛看到了当时的情景, 很受感动, 从而留下真切而深刻的印象。细节描写的作用不止这些, 还有渲染环境、使故事情节真实可靠、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画龙点睛的效果等等, 在此不一一例说。

细节描写是场面中的一个个点, 没有它也就构不成场面;它还是情节中的一粒粒珠子, 失去它情节就不会连贯起来。回首众多的文学作品, 我们记忆最深的也无非是一两处的细节描写, 可见好的细节描写无疑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细节描写的作用如此之大, 那么我们作文时又该如何去选择细节呢?

上一篇:写人记叙文的细节描写下一篇: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