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课程(8篇)
1.中国现代文学课程 篇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必读作品和参考文献
现代文学部分
一、必读作品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3.周作人:《人的文学》
4.胡 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5.林 纾:《致蔡鹤卿太史书》 6.蔡元培:《答林琴南书》
7.沈雁冰:《文学与人生》、《文学研究会宣言》 8.成仿吾:《新文学的使命》 9.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
10.胡 适:《蝴蝶》、《一颗星儿》、《人力车夫》、《威权》 11.沈尹默:《月夜》、《三弦》
12.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她》、《相隔一层纸》 13.郭沫若:《女神之再生》、《凤凰涅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地球,我的母亲》、《夜步十里松原》、《天狗》、《太阳礼赞》、《炉中煤》、《匪徒颂》、《屈原》 14.汪静之:《伊底眼》、《蕙的风》
15.冰 心:《繁星》第1、7、10、75、131首、《春水》第5、105首 16.冯 至:《蚕马》、《十四行集》一、十五、十七、二十七 17.宗白华:《夜》
18.李金发:《弃妇》、《有感》
19.闻一多:《忆菊》、《死水》、《发现》、《口供》、《心跳》 20.朱 湘:《采莲曲》
21.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云游》、《火车擒住轨》
22.鲁 迅:《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在酒楼上》、《示众》、《伤逝》、《孤独者》、《无常》、《死火》、《影的告别》、《腊叶》、《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野草>英文译本序》(建议通读《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与《野草》)
23.庐 隐:《海滨故人》 24.许地山:《缀网劳蛛》
25.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台静农:《拜堂》 26.废 名:《竹林的故事》
27.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 28.鲁 迅:《灯下漫笔》、《春末闲谈》、《秋夜》 29.胡 适:《差不多先生传》
30.周作人:《故乡的野菜》、《喝茶》、《谈酒》、《苦雨》、《乌蓬船》 31.俞平伯:《清河坊》
32.冰 心:《往事》其二之
八、《山中杂记》之
七、《寄小读者——通讯七》 33.朱自清:《背景》、《荷塘月色》、《春》、《匆匆》、《给亡妇》 34.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35.田 汉:《获虎之夜》
36.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 37.茅 盾:《从牯岭到东京》 38.鲁 迅:《文艺与革命》、《“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39.梁实秋:《文学与革命》冯雪峰:《关于“第三种人文学”的倾向与理论》 40.周起应:《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 41.朱光潜:《谈美·开场话》
42.茅 盾:《蚀》、《子夜》、《春蚕》、《林家铺子》、《腐蚀》 43.老 舍:《骆驼祥子》、《月牙儿》、《断魂枪》、《四世同堂》 44.巴 金:《家》、《憩园》、《寒夜》、《春天里的秋天》 45.沈从文:《萧萧》、《丈夫》、《边城》 46.张天翼:《华威先生》、《包氏父子》
47.丁 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 48.柔 石:《为奴隶的母亲》
49.沙 汀:《代理县长》、《在其香居茶馆里》 50.艾 芜:《山峡中》
51.吴组缃:《一千八百担》、《菉竹山房》 52.萧 红:《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53.端木蕻良:《初吻》刘呐鸥:《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 54.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 55.施蛰存:《春阳》、《梅雨之夕》 56.张恨水:《啼笑因缘》
57.殷 夫:《血字》、《别了,哥哥》
58.臧克家:《难民》、《春岛》、《老马》 59.陈梦家:《一朵野花》、《三月》
60.戴望舒:《雨巷》、《寻梦者》、《断指》、《我用残损的手掌》 61.何其芳:《预言》、《生活是多少广阔》、《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62.卞之琳:《尺八》、《断章》 63.林徽因:《别丢掉》
64.鲁 迅:《这个与那个》、《“友邦惊诧”论》、《二丑艺术》、《铸剑》、《采薇》 65.郁达夫:《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 66.何其芳:《画梦录》夏 衍:《上海屋檐下》 67.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68.胡 风:《论现实主义的路》
69.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70.钱钟书:《围城》
鹿桥:《未央歌》
71.路 翎:《饥饿的郭素娥》、《财主的儿女们》 72.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 73.孙 犁:《荷花淀》
74.丁 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75.艾 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手推车》、《北方》、《旷野》、《黎明的通知》 76.田 间:《给战斗者》 77.阿 垅:《纤夫》
78.绿 原:《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憎恨》 79.郑 敏:《金黄的稻束》、《音乐》
80.曹 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辛 笛:《风景》 81.陈敬容:《划分》、《力的前奏》
82.穆 旦:《赞美》、《诗八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春》、《合唱》 83.李 季:《王贵与李香香》 84.梁实秋:《雅舍小品》 85.沙 汀:《随军散记》 86.贺敬之:《白毛女》 87.王鲁彦:《菊英的出嫁》 88.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二、熟读背诵篇目(加粗者必背)1.鲁迅:诗歌:《自题小像》、《惯于长夜过春时》、《答客誚》 《無題(1932年)》、《自嘲(1932年)》、题《呐喊》、题《彷徨》、悼楊銓(1933年)2.散文诗:希望 雪夜颂 秋夜 5.冯至:诗歌:我们准备着
13.郑敏:诗歌:金黄的稻束 唐湜:诗歌:诗 14.袁可嘉:诗歌:沉钟
曾卓:诗歌:铁栏与火 15.穆旦诗集:诗歌:春 16.绿原:诗歌:憎恨
当代文学阅读书目
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陈思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小说:梁斌《红旗谱》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杨沫《青春之歌》柳青《创业史》杜鹏程《保卫延安》欧阳山《三家巷》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吴强《红日》赵树理《登记》《“锻炼锻炼”》《三里湾》李准《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小传》《黄河东流去》孙犁《风云初记》《山地回忆》《铁木前传》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王愿坚《党费》茹志鹃《百合花》《剪辑错了的故事》峻青《黎明的河边》刘心武《班主任》《钟鼓楼》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春之声》《蝴蝶》《布礼》《活动变人形》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谌容《人到中年》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祖母绿》《沉重的翅膀》徐怀中《西线轶事》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阿城《棋王》高晓声《陈奂生上城》铁凝《哦,香雪》《麦秸垛》《玫瑰门》张贤亮《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邓友梅《那五》《烟壶》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心灵史》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贾平凹《鸡窝洼人家》《浮躁》《废都》《秦腔》《丑石》韩少功《爸爸爸》《马桥辞典》王安忆《小鲍庄》《小城之恋》《叔叔的故事》《纪实与虚构》《长恨歌》刘索拉《你别无选择》残雪《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马原《冈底斯的诱惑》《虚构》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刘恒《伏羲伏羲》莫言《红高梁》苏童《妻妾成群》《红粉》《罂粟之家》《米》《我的帝王生涯》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来来往往》刘震云《单位》《一地鸡毛》《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方方《风景》《祖父在父亲心中》王朔《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过把瘾就死》《顽主》《玩的就是心跳》林白《一个人的战争》王小波《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陈染《私人生活》《无处告别》《与往事干杯》陈忠实《白鹿原》张炜《古船》《九月寓言》阿来《尘埃落定》
散文: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李健吾《雨中登泰山》杨朔《雪浪花》《荔枝蜜》刘白羽《长江三日》《日出》秦牧《土地》《花城》《社稷坛抒情》吴伯箫《记一辆纺车》《歌声》冰心《樱花赞》徐迟《歌德巴赫猜想》黄宗英《大雁情》巴金《随想录》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
诗歌:郭小川《向困难进军》《团泊洼的秋天》《甘蔗林——青纱帐》《将军三部曲》闻捷《吐鲁番情歌》贺敬之《桂林山水歌》《回延安》《放声歌唱》流沙河《草木篇》李瑛《戈壁日出》《一月的哀思》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命运》雷抒雁《小草在歌唱》《会唱歌的鸢尾花》艾青《光的赞歌》《古罗马大斗技场》北岛《回答》《古寺》《结局或开始》《宣告》《触电》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神女峰》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一代人》《远和近》《弧线》江河《纪念碑》杨炼《诺日朗》李亚伟《中文系》杨牧《我骄傲,我有辽远的地平线》于坚《尚义街六号》伊蕾《独身女人的卧室》海子《麦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天,十个海子》
戏剧:老舍《茶馆》《龙须沟》田汉《关汉卿》沙叶新《陈毅市长》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
中国现当代作家和文学思潮研究类
(一)作家研究类
1、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
2、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5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6、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7、金介甫著、符家钦译:《沈从文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
8、孙党伯:《郭沫若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9、钟桂松:《茅盾传》,东方出版社1996
10、陈思和、李辉编著:《巴金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1、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1988
12、宋剑华:《基督精神与曹禺戏剧》,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3、田本相:《曹禺剧作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14、宋剑华:《胡适与中国文化转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15、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
16、钱理群:《周作人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7、许子东:《郁达夫新论》,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
18、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上海三联书店2004
19、宋剑华:《生命阅读与神话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文本的重新释义》,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二)文学思潮研究类
1、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2、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现实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3、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4、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5、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6、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7、徐行言、程金城:《表现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8、王富仁、王光东:《灵魂的挣扎——中国20世纪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9、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10、解志熙:《生的执著——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11、余凤高:《心理分析与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2、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3、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14、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15、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论》,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
16、吴福辉:《都市漩涡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17、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18、朱寿桐:《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19、杨义:《京派海派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0、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友联出版社1979(复旦大学出版社)
22、李泽厚:《美的历程》
23、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24、周策纵:《五四运动》,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相关理论学术期刊参考目录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 《文艺理论与争鸣》《当代作家评论》《作品与争鸣》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收获》《花城》
2.中国现代文学课程 篇二
1. 积极引导,加强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文学家往往兼具政治家、思想家的身分,往往具有较高的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修养,他们留存至今的作品,也因此具有较高的思想与文化价值,为后世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当今文学作品表现的主题、使用的文学手段,大多可以在古代文学中找到源头。因此,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读懂各历史阶段重要的文学作品,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嬗变的历史,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意义重大。
此外,文学作品所展现的丰富多样的精神世界、思想内蕴、感情意象可以使学生在怡悦精神和情感满足的艺术享受中增益自身的心灵美和情操美。如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光明幸福的憧憬可以培养他们的崇高理想;仁人志士报国济时、视死如归、持节不渝的忠诚可以激发他们献身国家的浩然正气;哲人学者己饥己溺、民胞物与的博大胸襟可以培养他们忧国忧民的情怀;清流贤达反势利、反庸俗的磊落气度和冰清玉洁涅而不缁的高尚品质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风范;自然风光、人文胜迹的讴歌可以培养他们对祖国山水的自豪与热爱之情。而且中华民族文学独有的样式和特色,可以使青年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了解祖国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更能够从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深刻理解理想信念、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真正做到用人类创造的财富和知识,丰富武装自己的头脑。可以说,古代文学是我们祖先创造和留传下来的珍贵财富,而古代文学教学,是这一珍贵财富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丰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扎实过硬的专业基础、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对课程的这些重要性,教师有必要在课前和课中对学生进行相关讲解和引导教育。有了这样的思想动员,学生可能不会再存在“有用无用”的顾虑,而是去想方设法完成好学习任务。
2. 优化教学内容,适应课程改革需要。
从时间跨度上看,古代文学教学的内容从先秦到近代,纵贯三千年,涉及的作家作品浩如烟海;从涉及学科上看,它是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因此,它知识覆盖面广、内容难度大。与庞大的教学内容相比,几乎所有的高校在古代文学教学中都存在教学容量大而教学时数少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既获得开阔的知识视野,又能获得审美直觉能力与对经典作品的感悟能力,这就需要对该课程内容进行大胆改革。一直以来,教师授课都遵循着以文学史为纲的基本线索,以作品阅读分析为辅助,以选修课为补充,力求全方位打好学生古代文学知识基础这样一种思路,笔者认为这是不应改变的。教师需要的是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深度认知及如何科学地传授等问题的思考,这是改革的关键。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发展线索、文学流派、作家风格等,属于基本知识积累的层面;文学发生原因的深层追寻,文学发展嬗变的逻辑归纳,以及对经典作家作品的深层体悟等,属于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层面。两个层面怎样才能进行科学的结合,笔者认为关键是课程设置及处理好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基础课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选修课则强调研究性与前瞻性。两者相互补充,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而且也有利于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并使知识结构趋于优化。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学时间,针对文学史和作品阅读与分析的不同特点,应采取不同方式。文学史以点带面,其基本知识、发展线索等以教为主,文学流派、作家风格等则以自学为主。作品阅读与分析点面结合,经典性作品以教为主,一般性作品可以以讨论的方式进行。这样在知识优化的同时,又进行了思维训练,培养了审美直觉能力和作品感悟能力。古代文学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还应做到与相关学科的整合。应该强调与文字、音韵、训诂学的近缘整合,这对打牢基础、充实底气、克服浮躁学风都是必须的;还应强调关于与中国古代史、文化史、哲学史等近邻学科的整合,目的是为古代文学教学提供多维视角和众多参照系;还要强调与中国古代文献学的整合,这是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自身的需要,因为对教师来说,若不收集完备的资料则根本没有发言权;同时要强调与文艺学、现当代文学乃至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使教学在新世纪体现与时俱进的特色,并对“古典文学”进行真正的“文学”还原,对她的艺术魅力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教学中还应注重当代意识与古典领域的交融,注重古今贯通,引导学生从民族精神文化底蕴,及历史变化角度理解古代作品。努力发掘古代文学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具的人文价值,启发学生思辨能力,拓展其人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手段单调,教学形式单一,以“填鸭式”、“满堂灌”为主,师生之间沟通不够,相互启发、促进不够。然而,作为教师如果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话,就应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待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改革教学方法,找到一个良好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改革教学方法,应加强教学设计,提倡在采用传统讲解法的同时,采用讨论法教学,推行畅所欲言式教学方式。这种方法能引导学生关注学术热点,特别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智力的开发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从而师生形成对话格局。关于讨论的问题,可以布置一些热点话题,也可以布置课堂讲授的一般性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收集材料,形成自己的基本观点,然后在课堂上评述各家观点,有根有据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加深学生对问题进一步理解。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动手动脑,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推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已成为提高教学效能的新途径。将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引入古代文学教学,以声光画综合形式感染学生,使学生自然亲近古代文学,可以提高古代文学教学效率和质量。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艺术体验和艺术想象营造的“幻象”世界。在古代诗词教学中,有些诗歌的“幻象”就比较朦胧含蓄,甚至难以言传,运用多媒体转化为画面的形式,能化朦胧为清晰,化含蓄为直观,可以启发想象。古代文学的许多名诗词、名小说、名戏曲都已经谱成歌曲、拍成电影电视,我们在讲授这些内容时都可以利用,以便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愉悦中受到古代文学的熏陶和影响。在介绍作家、引证材料、相关比较等方面,都涉及大量的文字板书,运用课件形式直接提供给学生,只须辅之以简单叙述,这也能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为了适应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需要,教师应该大量收集准备音像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要注意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加大信息量、增强讲授的直观性、形象性、引发学生兴趣,也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此外,根据古代文学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文献检索和搜集学术信息非常重要,通过课件,把图书馆电子检索手段与传统的古文学文献查阅结合起来,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获取了更多学术信息,为古代文学学习打下了厚实基础,也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虽然在新的历史环境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发扬扎实苦干的精神,锐意改革,加强学生对课程重要性认识方面的引导,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那么,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是容易克服的。
参考文献
[1]黄连平.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5, (4) .
[2]龙文玲.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高教论坛.2007, (4) .
3.中国现代文学课程 篇三
关键词:青春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性”;课程改革
中国大陆一般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文学称为中国当代文学,以与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现代文学相区别。有当代文学研究学者认为当代文学研究在科学性、人文性、文学性之外,具有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研究所不具备的第四种属性——“当代性”特质[1]。这种“当代性”特质便是针对其研究对象的无限开放性和永远在场性而言的,它要求研究的当下性与参与性,是当代文学无明确时间下线的学科属性,也应该是“中国当代文学”这门课的基本教学原则之一。为体现这一教学原则,也为寻求目前“中国当代文学”课堂教学的新发展、新突破,笔者呼吁将青春文学纳入到专业教学的研究范围中来。下面,本文结合笔者从事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建设和教改实验过程中的切身感受,谈一下青春文学进课堂与“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些许问题。
一、打破教学陈规,对接正在进行的文学生态
选择最鲜明体现新世纪文学新风貌的青春文学作为教改个案,是适应“80后”、“90后”这一代大学生的新需求,改变已有当代文学教材与教学模式单一、滞后的缺陷,有效对接正在进行的文学生态、体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当代性”特质的新举措。
当代文学的这种“当代性”特质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建设中一直是十分薄弱的,长期以来当代文学教学既滞后于文学发展现状,也滞后于学术发展现状。传统上,“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讲授内容往往按照文学史的分期,将当代文学划分为政治一体化年代的文学和改革开放之后的新时期文学两部分。其下限尽管也会随着时代的延展有所变化,但总的来说对新时期文学的讲解基本是以20世纪八九年代为主的。这从几本影响较大的文学史教材的体例安排中就可以看出来。像北大版洪子诚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复旦版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教程》、人大版赵金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这几本重点高校编写并被不少院校广泛采用的当代文学教材均将主体篇幅用在了20世纪当代文学上,21世纪的文学或者根本不讲,或者一笔带过。这与文学在新世纪日新月异的新发展与学术界在此领域中的丰沛研究成果并不相平衡。另一方面,即使这些“在场性”文学生态有幸被大学教材吸收进去,也一般处于边缘位置,未必能在大学课堂上真正地如实体现。如笔者所在山东师范大学所用当代文学教材几经修订[2],增加了新世纪文学、网络文学等的内容,但由于课时限制等因素,这些内容基本属于教学计划中的选读参考部分,不占课时,也不是考试内容,自然也得不到学生的充分重视。这样,当代文学的教学基本混同于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其生机勃勃的“当代性”并不能体现,而且由于一段时期以来当代文学特有的政治倾向性,不少学生甚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这与当代文学课程设置的相对保守与滞后是分不开的。
将青春文学纳入到当代文学教学实践中来就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来的。着手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改革之际,我先就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做了充分的调研,几组数据引起了我的兴趣:
根据“阅读行为调查中心”2010年10 月至11月对北京新华书店、400名在校大学生所做的调查报告显示,“90后读者中平时会阅读青春文学所占比重高达86%。随着80后读者群体逐渐接近而立,伴随他们度过成长期的‘青春文学已经不再是阅读首选,然而在调查中也有80%的80后读者同时在阅读此类书籍”。[3]
据《中国文化报》报道,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市场年产值500亿元左右,青春文学约占5亿元市场份额,且每年以5%的幅度增长已成为文学类畅销书的主流。[4]
青春文学代表性作家郭敬明的一系列数据更是令人侧目:“据统计,郭敬明主编的《最小说》每期发行量超过100万,是中国最畅销纯文学期刊的10倍”[5];“2008—2009年度中国出版机构暨文学刊物十强”评选中《最小说》以6835票高登榜首,独占40%以上杂志份额。而由一代文学大师巴金所创办的《收获》以459票名列第六,另一本老牌文学期刊《人民文学》位列第七”[6];《小时代》、《爵迹》更是连续多年在文学类图书销量排行榜的榜单中名列前茅……[7]
这些“神话”般的数据无不指向青春文学的受欢迎程度。就此问题我对所任教的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教育、历史、政法、经管等其他人文专业修二学位课程的学生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题目涉及你读过哪些当代文学作家作品,喜欢哪些、希望在课堂上听到哪些作品阐释等,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但相对集中的一点就是对青春文学的熟稔、喜爱或困惑,并有不少同学希望能够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专业讲解。当然,对青春文学不以为然的也有,但这样的同学也并非对青春文学毫不关心,而是希望通过阅读给出一个“批判的理由”。比如历社学院一位同学的回答很有代表性,“现在青春文学的报道不是说广受欢迎就是如何如何的文字垃圾,专业学习能让我们明白它究竟是香草还是垃圾,或者既不是预想中的香草也不是预想中的垃圾”。这些反映可以说是“80后”、“90后”这一代大学生,对几乎与其同时成长壮大的青春文学的一种兴趣性、探索性学习的回应。在此情形下,继续以青春文学“不值得”讲解为理由漠视学生的这种需求便显得既有些教育精英主义,又有点文化虚无主义了。于是我以精品课程建设和教改实验项目为依托,大胆改革了教学计划,增设了青春文学的教学内容,而这也成了此次教改实验中学生最活跃、师生受益最大的部分。
二、以思想性、文学性、影响力原则选择典型文本,点线结合
调查问卷、数据调研、师生交流只是确定了可以并应该将青春文学纳入课堂教学中来,接下来则是该怎样推进青春文学的专业教学。选择哪些作家作品在宝贵的课堂时间中做阐释介绍,是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青春文学作品量巨大,质量又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这无疑加大了选择、甄别的难度。对此,我吸取了多年讲授中国当代传统文学的经验教训,以思想性、文学性、影响力三原则选择典型文本,并通过点线结合的方式确定青春文学教学的基本内容。
传统当代文学教学中最明显涉及青春命题的是知青文学,但它是被放在伤痕、反思这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两大文学主潮中来讲授的。政治批判性是其教学重点,即主要阐释“文革”期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过程中的政治迷惘与青春伤痛,一般以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为例进行文本讲读。然而因为主人公的青春岁月是与特定年代的政治动荡纠缠在一起的,缺乏这一生活阅历的大学生对他们的理解并不深刻。大部分人也不愿费时费力阅读这些过去的文本,有同学甚至将针对它们的课程论文写成了“上山下乡的焦虑大,还是考试、找工作的焦虑大”的对比式青春感慨。可以说,和平年代中长大的这一代人似乎并不太在意这份相对遥远的历史记忆,更不用说理解政治与人性、历史与个人的复杂纠结等有关这些文本的教学本意了。这当然有学生们尚稚嫩浅显的一面,需要在专业性、深刻性层面加以引导。但这并不等于说传统的教学内容不需要反思和调整。于是,自从事精品课程建设开始,我尝试将文本选讲范围不再局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知青返程创作的当初,而是增加了王朔20世纪80年代末的《动物凶猛》及姜文据此改编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王小波90年代的《黄金时代》、严歌苓《天浴》、张艺谋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山楂树之恋》等。这些文化文本都涉及知青、文革,但因为年代切近,影响力更大,学生们更熟悉,尤其它们在价值取向上并不是单一的政治性,而是糅合了很多时代性、当下性文化元素,学生感觉更亲切、有趣。它们也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认知,引导其更好地理解了知青文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次教改的成功尝试,使我觉得课堂上的选讲文本需要兼顾思想性、文学性、影响力这三个方面,而它们也成了我在此次青春文学进课堂的教改实验中时刻把握的文本选择原则。
思想性对时下青春文学来说似乎是一个太过严肃的词语,转换成内容主题的独特性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不管怎样,青春文学之所以能够引起那么多青年学子的阅读兴趣,必定有一些其他文学类种难以比拟的、只与青少年青春期心理相吻合的文化倾向性。我对这些文化倾向性稍加归类,并由此选择出了代表性文本。像青春期的叛逆情绪,我选择韩寒《三重门》、《像少年啦飞驰》,春树《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李傻傻《红X》等为个案,因为它们最明显体现了青春期少男少女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的叛逆情怀。青春期“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自恋和忧伤情怀则以张悦然《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水仙已乘鲤鱼去》、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周嘉宁《往南方岁月去》等为代表,它们仍表达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心结,但不是向外张扬放纵,而是顾影自怜般的向内怀伤。这在物质丰裕但精神迷惘的这一代人中也是很有代表性的。表现阳光明朗青春主题的则以徐佳《我爱阳光》、郁秀《花季·雨季》等为例,说明青春写作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文学性是指青春文学的艺术层面其对主流文学提供了哪些新的审美元素。尽管有时尚化、商业化的倾向,但青春文学中的有些作品在艺术创新层面还是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的。像青春文学中的玄幻书写,同新时期文学中的魔幻、荒诞手法,金庸等人的传统武侠小说相比,是提供了一些新的审美元素的。在这方面我选择《幻城》、《诛仙》等加以说明。又如余华、莫言等人的先锋派残酷书写,对张悦然的《誓鸟》、《红鞋》、小饭的《三刀》等产生了极大影响,当然后者对历史文化内涵有所减弱,增加了人性偏执的成分。这些也是我在上课时给学生明确强调的东西。马原、格非等人的叙事圈套、结构迷宫等先锋实验,则影响了蒋峰《维以不永伤》、张佳玮《加州女郎》等的写作[8]。从新时期文学一贯强调的“文学性”原则出发选择教学文本,不仅能使青春文学教学增强专业性和学科性特点,避免走向常见的浅薄和武断,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青春文学与主流文学的联系和区别。
而上述文本几乎也是以“80后”写作为代表的青春文学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作品,基本也能贯穿影响力原则。当然,对那些影响力特别巨大而作品本身又问题多多的有争议的作家作品,为了能使学生更好更完整地理解青春文学的复杂性问题,我也会在课堂上特别提出来,典型如郭敬明与其组建的最世作家群的系列作品。当然,由于青春文学的作品量太大,除了对代表作做具体选讲外,也要对重点作家的整体创作情况做适当介绍。像我曾借用自己一篇论文对韩寒介绍道,“在出版商的热捧下从2000年的《三重门》开始,韩寒已出书15本,主编杂志1本,平均每年出书1.5本之多,‘萝卜快了不洗泥,如此高产质量自然难以保证,其小说写作相比成名作似乎在每况愈下,杂文写作模式化、平面化的趋势也较为明显”。[9]将作家的代表作与创作概括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把握其贡献与不足,这一传统文学的讲授原则同样适用于青春文学。
三、研究性学习、讨论式教学的方法论实验
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是教学方法。社会与学术界对青春文学褒贬不一的状态,有利于打破当代文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对其讨论、争议、解读与再解读等成为常态,兴趣小组与网络媒体的应用则拓展了当代文学的教学与评价领域,实现了高等教育方法论上的创新与突破。
传统上的当代文学教学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做笔记为主的,学生的主动性并不是很高,课堂气氛也不很活跃。这与中国大学生在中小学长期应试型基础教育过程中培养的学习习惯有关。具体到“中国当代文学”这门课来说,则与其基本已成定论的教学内容不无关系。滞后与相对稳定的授课内容有助于当代文学经典、权威形象的形成,但对年轻人特立独行的个人见解则会无形中构成某种巨大压力。因此,尽管我在教学中不断强调对文学的理解没有固定答案,要充分发挥个人独立性,但每次期末考试,甚至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我都会发现学生的回答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度,而且他们一般还是认真听课的好学生。中国的大学教育似乎也慢慢向中学教育靠拢,变成应试教育了,这是我从事当代文学教学的一个悲哀发现。
青春文学的课堂实践就不一样了。为什么青春文学会在当下影响如此之大?它在哪个层面上是我们青春生活的文化折射?又在哪个层面上遮蔽或偏离了我的个人记忆?从中学到现在,我所钟爱或厌倦的青春文学作家作品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我的最爱与你的最爱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对于青春文学有很多人争做粉丝的同时,又有很多人不遗余力地口诛笔伐?这仅仅能用见仁见智的个人趣味的不同来解释吗?单是这些问题的提出就足以说明传统的“共识”性文学成见业已打破,或者在青春文学层面根本就没有建立起来,这为研究性学习、讨论性教学这些在传统文学课上难以真正开展起来的教育方法提供了方便之门。因为有着感同身受的切近与喜好,青春文学的阅读篇目能够很自然地为大家耳熟能详,省去了课堂上内容介绍的宝贵时间,争鸣、讨论是每堂课的主体部分。我的教学步骤一般是这样的:先是“一家之言”,即教师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与审美趣味,谈一下对教学内容的个人观点,并列出本节课要集中讨论的问题。然后是“结对共享”,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交流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再是“争鸣交锋”,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汇报讨论成果,并与老师、其他小组的观点进行辩论。最后是“深化拓展”,教师结合学生们的讨论,将这一节课涉及的理论、文学史命题进行适当的归纳钩沉,并延伸出下节课要学习讨论的问题。因为有浓厚的兴趣与体验,学生们对青春文学的感受特别丰富和尖锐,我的讲解时常被学生们打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频繁的讨论、争议一举打破了以往相对沉闷的课堂气氛。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兴趣不减,争议甚至会延续到课后。印象中争鸣最激烈、最有学理价值的问题有这样几个:(1)青春文学写作者真是“断裂”的一代吗?如何看待“80后”写作与“60后”、“70后”写作的联系与区别?(2)自恋忧伤类青春书写为什么会在21世纪潮流性、群体性出现,而且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3)“身体”同样是青春文学的一个关键词,它同20世纪末的新生代小说、私人化写作中的身体写作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文化变异与美学新质?(4)对青春文学的评价批评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其共识性分歧与历时性差异是什么?各自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种巨大的鸿沟可否弥合、怎样弥合,或是否有弥合的必要?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使我们的课堂已不再仅仅停留在作家作品的介绍赏析层面,它们已开始抵达专业化学理分析的深处。
青春文学进课堂的做法还相应拓展了当代文学教学的领域平台与评价机制。由于课时的限制,有关青春文学的疑问无法在课堂时间全部解决,有些余兴未了的学生并不想就此罢休,我便因势利导让他们在班级QQ群或校园网上发起讨论。后来有些外班级、外系,甚至感兴趣的青年教师也参加进来,这无形中扩大了课堂教学的空间。我们还计划陆续与文学院、学生会、团委等学校各级相关部门联合,推出青春文学讲座、青春文学大赛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深化青春文学的课堂学习内容,从而使师生得到更多的学术锻炼。这学期结束时学生们交上来的课程论文中有多篇是讨论、座谈中思想碰撞的成果。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常规的课程论文,还有几个同学交了文学创作作业,基本都是有感而发的“青春文学”。对此,我又大胆改革了教学评价方式,将文学创作也纳入教学评价机制中,使学生们的努力获得了相应学分的鼓励,并筛选优秀作业向有关杂志推荐发表。
四、教学相长、教学带动科研,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
青春文学教学中教学相长、教学带动科研的新特点,还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中重科研、轻教学,教学滞后于科研的不良倾向,有效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并对其他课程的改革发生了一定启迪作用。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革新带来的是教学思维的改变。中国当代文学的传统教学思路是教师在讲授基本现象思潮、作家作品的同时,将学术界的前沿研究成果、研究热点介绍给学生。由于课时限制与口头表达的特点,相对于学术研究动辄长篇大论的著书立说,课堂教学观点不但在时间上相对滞后于科研,在内容与表述上也简单、浅显一些。科研带动教学已成了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而以论文、论著、课题、奖项等量化指标为主要依据的教师评价体系也加重了科研在高校中的比重。以人才培养为社会立足点的高等学校,却笼罩在教师忙于科研应付教学,或将学生当成自己课题打工仔的氛围之下,这几乎成了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一个顽疾。
青春文学的“在场式”教学则没有落入上述问题的窠臼。作为一种先在年轻人中形成声势规模而后“倒逼”着社会和学术界关注认可的文学现象,年轻学子们的阅读兴趣和本色感知是高于年纪渐长的教师的。这也形成了与传统文学颇不相同的两种教学模式:一是教学相长。教师讲授、学生听课记笔记的授课方式被打破了。学生以丰富的阅读量和大胆的阅读见解开阔了教师眼界,而教师则以相对深厚的理论思维对学生原生态的认知起了概括、提升作用,改变了师生沟通不畅、教师高高在上的不良局面,从而实现了真正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像上述青春文学课堂问题的解答,无一不是在师生的共同研读、讨论、协商中逐渐明朗起来的,甚至不少问题的提出本身也并非教师课前苦思冥想的产物,而是师生讨论交流中碰撞出来的火花。二是教学带动了科研。受学院派精英意识的影响,青春文学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跟汗牛充栋的经典文学研究相比更是少得可怜。这在中国知网的研究信息中体现得非常鲜明,而且越是权威期刊、CSSCI刊、核心期刊,有关青春文学的研究似乎越少,它的热闹、热潮似乎更多见诸一般刊物、媒体、互联网中。学术研究的匮乏与丰富充实的教学收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正为教学成果的科研转化提供了方便之门。作为教师的我就是在与学生一同探讨青春文学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价值的。在听取学生们新鲜新锐的阅读感知的同时,我将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粉丝文化等相关理论介绍给大家,并引导同学们透过现象认识青春文学内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像新时期知识谱系中青春文学的传承与变异,其青春观的文化属性,与“60后”、“70后”写作相比“80后”青春文学的性别倾向性等,同学们的反馈给我带来了学术上的意外发现。以教学实践为基础,结合对青春文学的后续阅读研究,我写了几篇研究论文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南方文坛》等本学科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并成功申报了一项教育部青年研究课题“‘80后文学的生产、传播、分野与流变研究”。以教学催生科研成果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还是第一次。
总之,青春文学进课堂的做法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课程改革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当然,由于此次课改实验是在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的专业必修课与当代小说研究的专业选修课上开展的,课时有所限制,有些可以深化的青春文学教学内容并没有充分展开。而全校性青春文学选修课至今未被批复,也可以说青春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至今尚未获得“官方”认可,其作为教学对象的边缘性亦可见一斑,与青春文学的市场火爆(像郭敬明电影《小时代》的热映与引发的舆论狂潮)更是形成了鲜明对比。唯愿有更多同道加入,正视广大学子的文化渴求,正视青春文学在体现当代文学的当代性、在场性、开放性方面的独有作用,将其正式纳入到专业教学中来,并由此探索一条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方法、学科机制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清华. 在历史化与当代性之间——关于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状况的思考[J]. 文艺研究,2009(12).
[2] 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 中国当代文学50年[M].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中国当代文学50年(修订版)[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中国当代文学新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阅读行为调查中心. 青春文学为什么不好卖了[EB/OL]. http://www.docin.com/p-403228357.html.
[4]青春文学杂志:市场热捧难掩价值观缺失[N].中国文化报,2011-04-21.
[5]《最小说》每期发行量超100万,消费主义神话[EB/OL].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2226/71855/77118/12161093.html.
[6] 2009年度“中国文学期刊十强”《最小说》赢了《收获》[EB/OL].http://www.gjart.cn/htm/viewnews55619. html.
[7] 参考了北京开卷信息技术公司近年来在《出版参考》杂志发布的畅销书排行榜排行榜榜单,以及其公司官网上的部分信息,另外,也查阅过亚马逊网、当当网等大型图书销售网站的排行榜情况。
[8] 王涛. 代际定位与文学越位——‘80后写作研究[M]. 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9;孙桂荣. 论“80后”文学的写作姿态[J]. 文学评论,2009(4).
[9] 孙桂荣. 韩寒:新世纪知识语境中的深度索解[J]. 文艺争鸣,2011(4).
[本文为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师范院校‘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建设研究”(立项编号:201239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80后文学的生成、传播、分野与流变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C751073),山东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师范院校‘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体系及其更新机制研究”(序号:28)及山东省成教精品课程的阶段性成果]
4.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篇四
一、课程名称
1.中文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
2.英文名称: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二、学时学分
总学时:58学时 学 分:4学分
三、开课学期
第1、2学期
四、课程考核方式
考试
五、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它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掌握其基本知识;了解我国现代重要作家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道路,理解他们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提高阅读、评析各类文学作品的能力,受到积极的思想熏陶。
六、适用专业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广告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七、课程教学要求和学时分配
第一节 绪论 中国现代文学概述(2学时)(1)中国现代文学的源流。(2)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3)中国现代文学的三大发展时期:五四文学(1917——1927)、30年代文学文学(1927——1937)、40年代文学(1937——1949)。
(4)五四文学发展概况。
(5)30年代文学发展概况。
(6)40年代文学发展概况。
本节教学重点: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三大发展时期的文学发展概况。
第二节 鲁迅与《狂人日记》(2学时)(1)鲁迅生平及作品简介(2)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解读《狂人日记》:创作背景、对“狂人”的几种不同的认识、“狂人”形象分析、《狂人日记》的主题、《狂人日记》艺术特色
本节教学重点: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狂人日记》中 “狂人”形象分析;《狂人日记》的主题。
第三节 《阿Q正传》解读(2学时)(1)改造民族灵魂的代表作(2)不同时代对阿Q形象的不同认识
辛亥革命时期落后农民的典型;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者;落后农民的典型;生存困境与“精神胜利法”等。
(3)艺术特点
以喜剧风格表现悲剧内容;出色的讽刺艺术;创新的传记体小说。本节教学重点:不同时代对阿Q形象的不同认识。第四节 郭沫若与《女神》(2学时)(1)郭沫若生平、思想概述
简介生活经历;受泛神论影响;文学成就。(2)《女神》的思想内容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反帝反封建精神;大胆叛逆,追求个性解放的自我抒情形象;破旧创新,追求光明;崇敬劳动人民,讴歌十月革命;赞美自然、科学文明。
(3)《女神》的重要意义和局限(4)《凤凰涅槃》解读 讲析诗歌内容。
艺术特色:革命浪漫主义之花;泛神论色彩;新颖的自由体诗。本节教学重点:《女神》的思想内容;《凤凰涅槃》的艺术特色 第五节 郁达夫与《沉沦》(2课时)(1)作家及创作概况
(2)自叙体小说:中国小说的现代形态(3)郁达夫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4)《沉沦》解读:作品产生的背景、《沉沦》文本梗概、主人公形象分析、如何认识《沉沦》的意义与价值
本节教学重点:《沉沦》中主人公形象分析;《沉沦》的意义与价值。第六节 闻一多、徐志摩及新月派诗歌(2学时)(1)关于新月诗派(2)闻一多的诗 生平和诗歌创作概述 《死水》解析
讲析诗歌内容:以一沟死水象征旧中国社会,表现诗人不满现实又找不到正确出路的复杂思想感情。
“三美”论的全面体现。(3)徐志摩的诗 生平和诗歌创作概述 《再别康桥》解析
讲析诗歌:即景抒情,诗人抒发了对康桥的深情眷恋、赞美,也流露出理想不能实现的愁绪。
艺术特色:一首新格律诗,均齐而又有规律地变化的诗行;善于描绘动态美;想象丰富,比喻恰切,意境优美;富有音乐美。
本节教学重点:“三美”论;《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第七节 茅盾与《子夜》(2学时)(1)生平和创作
(2)《子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3)《子夜》的思想内容
以吴荪甫与赵伯韬的矛盾斗争为主线,辅以吴荪甫与工人、农民、中小资本家等的矛盾冲突,反映了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景式地再现了社会全貌。
吴荪甫的悲剧反映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悲剧命运,表明当时的中国还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4)《子夜》中吴荪甫形象
吴荪甫是三十年代初中华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典型,其二重性的复杂性格体现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本质。
(5)《子夜》的艺术特色
“社会剖析小说”的代表作,体现茅盾创作的理性色彩;多线索多层次的网状结构;人物的塑造;景物描写。
本节教学重点:《子夜》的文学史地位;“社会剖析小说”。第八节 巴金建国前的创作(2学时)(1)巴金的生平与创作概况(2)《灭亡》和《爱情三部曲》(3)《激流三部曲》 觉新、觉慧的形象分析 《激流三部曲》的艺术成就
本节教学重点:觉新、觉慧形象分析。第九节 老舍与《骆驼祥子》(2学时)(1)老舍生平和创作概述(2)《骆驼祥子》解读
主题:祥子三起三落的悲剧反映了旧中国城市贫民的悲惨命运,控诉了旧社会制度的罪恶,否定了个人奋斗的道路。
祥子形象分析:祥子是旧中国人力车夫的典型,他的悲剧是社会悲剧,又是性格悲剧。
虎妞形象分析:虎妞是一个矛盾性的悲剧人物。
艺术特色:结构单纯严谨;丰富生动的心理描写;富有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语言朴实、生动、俗而能雅。
本节教学重点:《骆驼祥子》的主题分析;虎妞形象分析。第十节 曹禺的话剧创作(2学时)(1)生平、创作及历史地位(2)《雷雨》解读
文学史地位、主题、内涵、人物关系、人物形象分析、艺术特色等。(3)《日出》解读
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题思想、各色人物形象、《日出》的不足等。本节教学重点:《雷雨》的文学史地位;蘩漪形象认识。第十一讲 沈从文与《边城》(2学时)(1)沈从文生平和创作概述(2)《边城》思想内容
小说以川湘边境为背景,以翠翠与傩送的爱情为主线,描绘了湘西的社会人生风貌和自然风光。这不是20世纪初湘西生活的如实再现,也非作家心造的幻影。作家表现人性美、人情美,是想让民族美德在现实中发扬。
(3)艺术特色
写实与梦幻、象征结合,创造诗的意境;以抒情笔调描绘山光水色、风俗人情,富有浓郁的湘西地方色彩;语言简练、明净、古朴而活泼。
(4)翠翠形象讨论
本节教学重点:《边城》的艺术特色;翠翠形象分析。第十二节 赵树理、孙犁(2学时)赵树理:
(1)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2)变革中农民形象的塑造(3)评书体小说形式(4)赵树理小说的民俗学色彩 孙犁:
(1)孙犁的生活经历及文学创作
(2)孙犁作品的特点:清新而细腻的艺术风格。侧重于从人的心灵、情感和生活的诗意层面上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与优美,善于写在艰难奋斗中寻找诗意、创造幸福的人性美,从劳动人民艰难困苦环境中乐观、健康、纯洁的人情美、人性美。
本节教学重点: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赵树理小说的民俗学色彩;孙犁作品中的人情美、人性美。
第十三节 张爱玲(2学时)(1)张爱玲生平和小说创作概述(2)关于“张爱玲热”的现象(3)张爱玲作品与影视剧(4)《传奇》评析(5)《金锁记》解读 文本梗概。
曹七巧形象:曹七巧是黄金枷锁囚禁的奴隶,也是封建家族制度的传人,一个被金钱腐蚀后丧失人性、心理严重变态的妇女。
艺术特色:细腻深刻的两性心理描写;融合中西小说技法,兼具情节小说、性格小说之长;蕴涵丰厚的新奇意象。
(6)张爱玲作品中对女性命运的描写:
本节教学重点:两次“张爱玲热”出现的原因;曹七巧形象认识;张爱玲作品中对女性命运的描写及其原因。
第十四讲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概况(3学时)
介绍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概况、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注重整体把握,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1)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
(2)中国当代文学的时间概念和性质概念(3)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及其发展概况(4)中国当代文学的特征
本节教学重点:中国当代文学的特征。第十五节 茹志鹃的《百合花》(2学时)(1)茹志鹃简介
(2)文本人物分析:“我”、小通讯员、新媳妇(3)情节结构分析:护送、借被、献身、献被
(4)主题意蕴:军民鱼水情;人情美、人性美;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5)艺术特色:细节描写(留馒头、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小通讯员肩头撕破的布片等);侧面描写(回避的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环境描写(意境美:竹林、诗情画意的描写)
本节教学重点:《百合花》的主题意蕴;《百合花》中的细节描写。第十六节 张洁——“爱情信仰的建立”到“爱情神话的解构”(2学时)(1)张洁简介 “用生命去创作的人” “视文字为生命的人”
(2)作品简介:《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方舟》、《无字》(3)“爱情信仰的建立”到“爱情神话的解构”
本节教学重点:理解张洁作品从“爱情信仰的建立”到“爱情神话的解构”。第十七节 路遥的诗意(3学时)(1)路遥其人及创作概述
“用生命写作的人”
“从土里出生的人”
(2)《平凡的世界》:文本梗概、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平凡的世界》中的两类爱情、女性形象分析
(3)《人生》:高加林的人生经历、高加林形象分析、《人生》中的爱情悲剧、高加林与孙少平比较分析、《人生》的主题意蕴
(4)路遥小说的特征:对人生的执着,对他所热爱故乡的钟情,以及对他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的自信,这一切构成路遥小说的基本特征。
本节教学重点:《人生》中高加林形象分析;路遥小说的特征。第十八节 汪曾祺及其创作(2学时)(1)汪曾祺的文学史地位:承前启后(2)汪曾祺美好的童年记忆及其文学创作
(3)《受戒》解读:作品中的人物、主题意蕴、故事情节、环境 本节教学重点:汪曾祺的文学史地位;《受戒》的主题意蕴。第十九节 余华及其《许三观卖血记》(2学时)(1)先锋小说的发展概况(2)余华的人生经历(3)余华创作简介以创作内容(4)《许三观卖血记》解读:
文本梗概;情节线索(许三观的十一次卖血经历);许三观形象探讨(中国传统男人的代表);主题意蕴(人性的寓言、父爱的伟大、含泪的微笑);艺术特色(个性化的语言、重复叙事、非理性与荒诞幽默的喜剧模式)
本节教学重点:许三观形象探讨;《许三观卖血记》的主题意蕴。第二十节 莫言与《红高粱》(2学时)(1)回忆概述以往战争题材小说、新历史小说
(2)莫言其人:生不逢时、饥饿的童年和少年、求学的艰辛、大学梦的破灭、作家梦想、参军之路、进入军艺圆大学之梦。
(3)《红高粱家族》的创作动机(4)《红高粱》故事梗概
(5)《红高粱》在与以往战争题材小说的不同(6)人物形象分析:“我奶奶”与“我爷爷”形象分析(7)《红高粱》的创新之处
本节教学重点:“我奶奶”与“我爷爷”形象分析;《红高粱》的创新之处。第二十一节 寻根小说与《白鹿原》(2学时)(1)寻根小说发展概况
(2)陈忠实简介:艰苦的童年、错失上大学的遗憾(3)《白鹿原》问世的背景(4)《白鹿原》文本梗概
(5)《白鹿原》的文化因素:宗法观念、生殖繁衍、权势、谶兆预言(6)文本人物形象分析:白嘉轩(新样式的地主形象、儒家传统伦理文化的执行者和牺牲者);田小娥(宗法制度的牺牲者和反叛者形象);白灵(白鹿精魂的形象)。
(7)《白鹿原》的艺术成就:以虚构的话语来讲述历史,强调野史,主题多元;神话意识;语言特殊,大气磅礡。
(8)《白鹿原》对《百年孤独》创作手法的借鉴
本节教学重点:《白鹿原》的文化因素;白嘉轩形象分析;《白鹿原》对《百年孤独》创作手法的借鉴。
第二十二节 王安忆与《长恨歌》(2学时)(1)概述女性文学的发展(2)王安忆生平和小说创作概述(3)关于“三恋”的解读(4)《长恨歌》的故事梗概
(5)《长恨歌》中人物形象分析,着重分析上海女性形象(6)《长恨歌》的主题——怀旧情调(7)《长恨歌》的文化内涵
(8)张爱玲对王安忆的影响和王安忆对张爱玲的发展
本节教学重点:《长恨歌》的主题;《长恨歌》的文化内涵;张爱玲对王安忆的影响和王安忆对张爱玲的发展。
第二十三节 池莉、方方与新写实小说(2学时)(1)关于新写实小说(2)池莉生平简介
(3)池莉的创作特点:“汉味”都市书写——武汉;不凡的俗人、常人、原生态生活书写。
(4)方方简介及主要创作
(5)解读《风景》:文本梗概;对七哥生存哲学的认识;创作的特点等。本节教学重点:池莉的创作特点;《风景》中对七哥生存哲学的认识。第二十四节 史铁生《我与地坛》(2学时)(1)关于“文化散文”(2)史铁生生平和创作概述(3)解读《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的主题意蕴:史铁生心路历程的展现,体会更深层次的母爱。本节教学重点:对“文化散文”的认识;《我与地坛》的主题意蕴。第二十五节 余秋雨《文化苦旅》(2学时)(1)生平及思想
(2)散文创作的特点:记游体、关于“文化良知”的探讨、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
(3)《文化苦旅》散文集的整体认识与解读 本节教学重点:关于“文化良知”的探讨。
第二十六节 女性独立的爱情观念《致橡树》(2学时)(1)关于“朦胧诗”(2)舒婷生平和诗歌创作概述
生平简介、诗歌理论、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3)《致橡树》解读 讲析诗歌内容 女性独立的爱情观念 本节教学重点:舒婷诗歌的思想内容;《致橡树》中女性独立的爱情观念。第二十七节 觉醒的宣言《回答》(2学时)(1)北岛及其诗歌的风格
(2)解读《回答》:内容分析、写作特点。(3)延伸阅读:北岛诗歌《宣告》、《迷途》等。
本节教学重点:《回答》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回答》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思想内涵。第二十八节 当代戏剧的发展(2学时)
(1)当代戏剧的发展概况:50年代受到重视、“革命样板戏”、新时期话剧。(2)高行健与话剧创作:创作发展概况、创作手法等。(3)解读《绝对信号》、《野人》、《车站》等话剧作品。本节教学重点:当代戏剧的发展概况;高行健话剧创作特点。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中国现代文学教程》,袁桂娥、秦方奇、张鸿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9月版。
2.主要学习参考资料
(1)《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袁桂娥、秦方奇、刘进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9月版。
(2)《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温儒敏、赵祖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
5.中国现代文学课程 篇五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一系列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加强学生对现代汉语言文学的掌握和运用,增进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化品位和现代审美情趣,训练学生分析、鉴赏、评论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现代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这门课程也是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将来成为合格的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基础课。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社会转型,社会的价值观念由崇尚精神完善到崇尚物质实惠的转化,在文化领域造成文史哲人文学科和基础学科遭遇冷落,同时,文学也失去了它在80年代时的轰动效应,出现了文学边缘化现象,社会对文学的热情、兴趣都发生了变化。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满足了社会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但由于录取分数的相应降低,生源质量降低也成为不争的事实。当前,高校的教学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进行课程改革,淡化专业,强化素质教育,增加了大量的通识课和选修课,导致专业课课时缩减。
面临时代与社会的变迁,许多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学者都在探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针对课时减少,生源情况的变化以及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教学定位的调整等现实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改革,大部分学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变了以往注重思想观念的灌输而忽视文学审美能力的训练的弊端,在本科基础课教学的过程中,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把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针对中学生人文素养欠缺的事实,开设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同时,开专题选修课,以扩展专业知识的广度、深度,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兴趣的学生的需要,弥补专业基础课课时的不足[1]。这些对促进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起到很好的作用。但这些改革主要是针对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完全相同,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中小学师资,高师院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与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改革相适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正进行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性质,目标内容和要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发生了变化,由此高师院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相适应,改革的思路应该具有师范院校自身的特性。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要求,面对新的教学对象及新的培养目标,转变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变革课程评价体系,探索一条适合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师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路径,是当务之急。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倪文锦说:“教师的教育理念主要有关于学习者和学习的理念,关于教学的信念,关于学科的信念,关于学会学习的信念,关于自我发展的信念等。教师的教育理念不仅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行为,而且对教师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有重大影响。”[2]337
高师院校培养的是未来的中小
学师资,因此,师范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发展的水平与质量,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进程。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及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是师范生将来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语文课程与教学全面转型,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高师的教学也一定要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以保证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
6.中国现代文学课程 篇六
从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到现如今新闻教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我国的新闻教育走过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路程。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新闻教育的重要性,新闻教育研究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早在1912年,我国的报界就有一种认识:“欧美名记者,往昔佥谓报馆为最佳之报学馆,实用方法恐难于教室内教授。故报业教育初兴之时,颇遭报业之轻视。然自此种人才(受过新闻教育)加入报界之后,觉成绩优良,远过于未受专门训练者,于是报界之怀疑始去,而乐与教育界携手。”①由此可见,我国早期对于新闻教育就有了较深的认识。本文将从中国新闻教育不同阶段的课程设置情况来分析其发展状况。
一、萌芽及创立时期(1918~1927)
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成立,它是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个开端,标志我国新闻教育从此步入正轨。
在这期间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燕京大学。燕京大学的新闻教育得益于与有着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的美国密苏里大学的合作。燕京大学新闻系的《本系学则》指出:“新闻学乃多方面之学科,与人生任何部分均有关系。因此,新闻人才,不但具有专门的知识与训练,对于各种学识皆宜有清晰之概念。所以本学系对于专门学识极为注重,而同时对于其他与新闻有特殊关系的学科亦为重视”②
燕京大学新闻学课程,按这一要求分为四类:
1、必修基础课:国文一年、英文两年,16学分;法学院政治、经济、社会学基础课2门;理学院数、理、化、生物基础课选一门;历史基础课一门;共20学分。并按全校本科生必修体育的规定,修完三年体育,共6学分。
2、主修课:新闻专业课程,包括实习(共有三方面:(1)本学系之刊物;(2)报纸杂志之投稿;(3)假期间及毕业后在报馆之实习。)和论文,共44学分。
3、副修课:选定一门学科,不得少于20学分。
4、选修课:依本专业学习需要及本人志趣选修其他学科,约30学分以上,4年修满136学分。学生编级,按各人所得学分编定。
当时美国新闻教育已经开始融合多学科,这种理念也影响了中国的新闻教育。燕京大学新闻专业课程约只占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一,而副修课相当于让学生有了第二专业,多学科的选择非常符合美国当时的通识化教育。而多方位的实习理念,就更加贴近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的特色,它的创始人沃尔特·威廉对于新闻教育的思想和原则就是:最好的学习新闻和广告的方法就是实践。③由此可见,在中国新闻教育发展之初,是完全沿承美国的教育模式,通识化和职业化教育十分明显。
二、初步发展时期(1928~1949)
北伐战争之后,******于1928年在南京建立的国民政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国至此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在这期间,战乱平息,内外政策重新制定,使得新闻教育在这一时期有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中国新闻教育由此得到了初步发展。这一阶段一共创办了33所新闻科系和院校,超过了以往的总和。④虽然此时新闻院校数目繁多,但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是燕京大学和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在1929年9月调整科系,原中国文学科分为中文和新闻两个系,新闻专业从中文系独立出来,谢六逸担任新闻系首任系主任。当时的《复旦大学新文学系简章》规定4年制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为:“养成本国报馆编辑人才与经营人才”。施教方针“则在灌输新闻学知识,使学生有正确的文艺观念及充分之文学技能,更使之富有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与各种知识,而有指导社会之能力”。⑤课程设置本着“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精神,安排4类课程。第1类为基础知识(必修课),如中国文学、英语、第二外国语、心理学、伦理学;第2类为专门知识课,如报学概论。新闻编辑、新闻采访、报馆组织与管理、广告学、发行、照相术、绘画、印刷术;第3类为辅助知识课,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地理、外交概论、法学概论;第4类为写作技术课,如评论练习、通讯联系、新闻写作、速记术、校对术等。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基础知识与辅助知识课,三四年级注重专业知识与写作技术课。在业务实践方面,低年级结合课程学习,去报社参观;高年级学生,课堂学习时间减少,除去报社实习外,在校要参加校刊《复旦五日刊》的采编工作。从上述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相比较新闻教育初创时期,此时的新闻教育更加注重专业课的技能训练,比如速记术,照相术,绘画术之类的技能也首次在课程设置中出现。但是,我认为,由于专业技能课程的增多,减少了相关扩展学科比如自然学科的安排,美国的通识化教育在此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值得提出的是,复旦大学的实习安排相对合理,明确指出了不同年级的学习重点,为以后其他学校的课程安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1942年9月,陈道望代理新闻系主任。他主张“做一个记者,除熟悉新闻业务之外,最好还掌握一门专长”。这个时期的课程设置增加了政治外交和三民主义等政党性课程,从一定侧面开始体现中国特色的新闻教育,到现今,这种政党特色依然鲜明。另外,调整后的课程设置出现了按兴趣分组这一全新理念,这种设置可以让学生们真的“有所专长”,在现今的大学中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综上,这一阶段的新闻教育是以技能化教育为主,出现了很多专业性强的课程,专业性记者的培养初见端倪,政党性教育也开始发展但是相比萌芽时期通识化教育有所淡化。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新闻教育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在战争频发的年代,这种发展也是得来不易的。
中国的新闻教育在曲折中开始,也在曲折中发展,虽然经历各种难关但依然顽强发展。回顾这近百年的新闻教育发展史,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特色。我认为初创和发展时期的课程设置是我心目中的理想模式,这个时期的新闻教育,沿袭了西方教育界的职业化和通识化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新闻人才是全面的,可以直接上手的,也是现今社会急需的。所以我认为,各个高校应该重新审视各自的新闻教育课程设置,精心研究出一份适合当下的新闻课程安排,为学生的未来做好科学的准备。
参考文献
①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新华出版社,200
3②李寿朋、王士谷等:《燕京大学史稿》,人民中国出版社,1999
③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④方汉奇:《新闻史的奇情壮彩》,华文出版社,2000
7.中国现代文学课程 篇七
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高职院校, 凭借国家教育政策的大力扶持, 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但由于长期以来实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上, 往往倾向于以单纯的“职业能力”来定位学生的价值, 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从而使教育的历史使命和终极目标发生了偏离和错位。针对这一现象, 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呼吁, 应在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或者普及通识教育, 并提出了种种可行性方案, 其中之一便是加强人文学科及课程的建设, 构建良好的大学人文氛围。作为有着一定学科背景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 其人文性尤其明显。所谓人文性, 主要指引导学生把作品当作文化的载体及现象来审视, 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 在春风化雨似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人生的理解力和对美的感知力, 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陶冶其情操, 从而实现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在当下大的时代环境中, 作为高职院校汉语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困惑与挑战。
首先, 学科魅力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日益枯萎和暗淡, 课程的吸引力也在悄悄地弱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 其间曾有过类似于“显学”的辉煌, 但时至今日, 昔日风光已消失殆尽。究其原因, 一方面, 由于作为其研究对象的文学在当下功利化的环境中不断“边缘化”和“世俗化”, 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一落千丈。建国后的文学因与社会政治之间的亲密关系, 其命运曾一度大起大落。与政治的关系刚刚冷却下来, 却又遭遇更为强劲的经济大潮的冲击, 文学再一次难以自持, 在金钱化、欲望化的书写中, 沦入万劫不复的堕落的深谷, 读者也由寄予厚望变为弃之而去。文学面临的生存困境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和课程建设蒙上了阴影。另一方面, 与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相比, 其学科内涵与学养积累本来就有着先天的不足, 在这一大背景的衬托下, 更显捉襟见肘。
其次,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化、技术化, 使课时一减再减, 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 最大限度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2001年10月以来, 教育部连续三次召开全国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 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指导方针。基于这一方针, 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上进一步向实践倾斜, 对一些理论性强、与就业直接关系不大的课程逐步削减,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时量几乎减少了一半。不论如何评价这一变化, 都必须承认并正视这一事实。
再次, 学生人文素质差, 心态浮躁, 缺乏学习的热情和耐力。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专业水平方面并无明显差距, 只是人文素质和知识面处于劣势。此外, 受社会风气的影响, 现在的学生虽然视野较开阔, 接受知识能力较强, 但往往急功近利, 坐不得冷板凳。对于教师布置的课下阅读作业, 也大多虚与委蛇, 敷衍搪塞, 不愿意认真地去完成。或者迫于就业压力, 忙于考这个“本”那个“证”, 精力分散, 上课自然就不可能专心致志了。
二
针对以上实际问题, 笔者从一个专业教师的视角, 就如何突出该课程教学的人文性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应对措施。
首先, 应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富有特色的校园人文环境, 利用环境的熏陶, 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文化背景, 高职院校应当树立一个理想和目标, 通过构建一种能体现人文关怀、尊重科学与民主、充满理性和自由之光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浸润其中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的自然生成, 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作为专业教师, 在上第一节课时, 一定要先讲明该课程的性质特点及正确的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以抵御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和错误观点的消极影响。通过张扬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学教育, 重建对文学的信心。
其次, 针对高职院校课时少、重实践的课程设置特点, 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最大限度地满足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根据以上情况, 我对课程内容作了如下调整:在不多的课堂教学中, 侧重于基本文学常识、文学现象的讲解, 将作品的阅读作为课下作业布置给学生。为了保证任务的落实而不是流于形式, 要求学生一定要记读书笔记, 并作为一项考查内容记入成绩。当涉及作品时, 注意结合学生的阅读印象和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布置作业时, 采取“少而精”的原则, 既让水平一般的学生不感到无从下手, 又要让好学生觉得有发挥才能的余地。这样, 在对作业进行考评时, 才能凸显档次, 体现公正原则。
教学内容的变革必然会牵涉到对教材的选择或重编。在教材的选择上,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那些覆盖面广、趣味性强、理论深度适中的教材。有条件的院校也可本着“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在博参深思的前提下编写针对性强的教材。
有了合适的教学内容, 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两者互为补充, 相互促进, 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课堂讲授依然很重要, 但主要由教师点拨, 要求学生在课后的阅读中去体验、去感悟作品, 并写下心得和体会, 既注重审美鉴赏力的提高, 又强调写作方面的训练, 可谓一箭双雕。同时, 还加入了专题报告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作为补充。所谓专题报告式, 是由教师指定作品, 让学生阅读, 根据笔记选定一名学生做专题报告, 其他学生参与讨论, 教师最后分析总结;讨论式教学则由教师集中选出几个与所讲内容有关的话题, 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 并记录下讨论结果, 中间教师可适当加以引导, 最后再由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分析、点评, 并加以总结。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尝试和运用,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 突出并强化了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手段设计和制作教学课件, 使学生迅速掌握学习要点, 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跃了课堂氛围, 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可以通过建立影视资料库的方式, 让学生结合课堂教学观摩经典作品, 感受名作的艺术魅力, 体会创作的奥秘。
再次, 依托校园文化平台,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在这方面, 我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文学活动, 如创办文学刊物、组织诗朗诵、排演剧目, 等等。以我院创办的校内文学刊物《新苑》为例, 从征集稿件、评审到输入、排版、印刷, 每个步骤的每个环节,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所帮助, 学生的写作能力、交际能力、观察思维与辨析能力、编辑水平、电脑操作水平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团体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在这一过程中, 专业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也十分重要。教师通过亲身示范、点评作品等方式为学生的发展指明方向, 帮助他们逐步树立写作信心, 为今后成功地选择人生道路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
摘要:文章作者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 以一位专职教师的视角, 就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和讨论, 并结合教学经验进一步探讨了应对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人文性
参考文献
[1]陈嵩, 郭扬.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十年发展的成就与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10) .
[2]陈智.以人为本, 探索通专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研究, (京) , 2005, (5) .
[3]温儒敏.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2) .
8.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篇八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主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逐步形成现当代文学创作概况,了解文学思潮与作家的创作背景,并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内涵,深化和巩固文学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进而培养自主分析、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中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如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日益减少的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学生文学兴趣降低与培养其文学审美能力之间的矛盾,大量的文学作品与学生阅读时间减少的矛盾等等。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真正落实培养学生对当代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和分析评判能力,成为该课程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理念上,主要精力集中于对学生文学知识的积累,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二,在相关教材中,内容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限制,无法实现学术方面的突破,内容过于局限;在个别的教材中存在着一定的偏激观点,缺乏对于内容的客观性把握;有的教材,对于文学历史的阐述过多,对于文本内容的实质性分析较少;当前的现当代文学教材的适用性较差,对于不同等级和水平的教授群体,教材的内容过于混乱,内容涉及广,学生兴趣不足。第三,教学方式和方法较为落后,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效率不高,未与先进科学技术融合,缺乏对于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方法的实质性改革。现当代文学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需要建立在科学和创新的基础上,需要对现有教学方法做出有针对性的变革和完善。因此,必须通过合理和科学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来实现对于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实质性改革和创新。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路径
1、“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理念的定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核心命题是“人的文学”,传达现代人的精神情感、现代语言、现代审美方式。因此,在教学理念的设计上应将文学史的知识传授和文学人文精神的追寻结合起来,通过文学史自身的文化语境,引导学生对文学准确的体悟和理解。既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也要做到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传达出一种是非观和积极的人文精神。要以文学性和双向性思维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理念,强调文学作品自身具有的特性是文学性的核心。
2、整合教学内容,建构知识体系。加强现当代文学基础教育,注重教学的深刻性和学术性,回归作品文本,充分体现文学作品的内涵和魅力,重视人文情怀的培养。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将线性的教学法进行改善,换以整合式的教学法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或以知识拓展为切口,如“课内外对比教学”中所提到的教学实例一样,以此展开对一个作家的教学任务。这样就打破了线性教学的单一模式,教学思路开阔,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之提高。
3、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元教学模式。运用阅读教学法,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文学是人学,在阅读教学中可采用“粗读”“研读”“品读”“回读”等多种方式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或运用知识回授法,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在讲新的知识时,联系到以往的知识或是其他学科的知识,通过启发诱导、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对新旧知识产生联系,让不同学科知识形成链条,来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尝试,通过回授的方式,归纳结论、知识系统,达到一种变式练习的尝试。创建开放、互动式课堂。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一同参与到课堂设计,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或通过创设问题法,鼓励学生发表见解;通过讨论互动式锻炼学生自主思维;通过自我展示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或利用现代技术借助先进的电子教学设备,活跃课堂气氛,通过直观的教授,实现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强化。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朗诵、话剧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对于文学学习的兴趣,实现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4、加强课堂讨论,实现师生互动。科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信息“双向互动”的过程,即不仅是教师的教,而且要突出学生在这一过程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课堂讨论无疑是实现“双向互动”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在讲授一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布置一些相关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然后加以点评,形成师生互动,这样既能使教学形式变得灵活多样,又能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一教学双主体交流过程中,教师起的是引导作用,而学生则是主体,他们要充分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写发言提纲,自由发言,最后写一篇有关讨论课体会与收获的总结,因而是一个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训练过程,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正是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同时,建立起一个有利于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挥的宽松环境,这样学生对当代文学自然也就有了兴趣。
5、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辩证学习。现代文学史就是体现“人的观念”的一部发展史。从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立人”思想到冰心的爱“人”的哲学思想,老舍的批判“市民人”的思想,到30年代左翼革命文学中“革命人”的文学思想、京派“独立人”的文学思想,海派“都市人”的文学思想……学生在梳理过程中,一方而可以重新回顾这些作家的作品成就,同时也从另外一条线索发现作家的独特魅力。相应的例子比如从现代文学的“第一代海派”到当代文学的“都市文学写作”,到通俗小说中的“都市小说”,同樣可以梳理出不同时期,针对都市描写的侧重点和闪光点。当然,这种梳理一般放在较高年级的文学专题讲授中,可能更易于学生接受
6、变革教学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期末考试或考查。这种评价忽略了教学过程,学生为了学分,只在考前狂“背”书和课堂笔记,或考试作弊。要建构“师-生”协作式的教学模式,还需要变革现行的较单一的教学评价机制。在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中,要不断建构起过程化、多样化、灵活化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王芳.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浅谈[J].文学教育,2013,02
[2]杨荣.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当代作家评论,2015.09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推荐阅读: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程纲要12-15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大全12-15
中国现代建筑教案07-30
中国现代订婚流程09-06
中国现代四首诗10-03
中国现代十大名人11-03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笔记07-12
中国现代化建设06-09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07-18
中国现代商业发展历程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