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音乐教学融合了地方乡土文化

2024-09-18

农村音乐教学融合了地方乡土文化(精选2篇)

1.农村音乐教学融合了地方乡土文化 篇一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乡土文化”的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乡土文化”的策略研究

文/郭 刚

摘 要: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具有地域性和开放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开发课程资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作为农村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把当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资源有机地融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以“课本”为唯一教材的狭隘理念,彻底打开“校园文化”和“课程资源”的传统教学资源大门,树立全新的大语文观,有效地拓展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发展空间。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语文;乡土文化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农村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乡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没有全面兼顾语文特点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长此以往,不但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而且不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从而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本文初步分析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乡土文化缺失的原因,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角度出发,提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乡土文化”的策略研究,以便达到开放的、活力的课堂,使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更具有高效性、人文性,更具有语文的味道。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缺乏乡土化现象的表征

经过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的许多学生不喜爱自己的家乡,认为自己的家乡贫穷、落后,对家乡的山山水水不感兴趣,也对家乡地质风貌、民俗风情、乡土节日等不关心。他们向往大都市的繁华,期望着大都市的物欲和喧嚣,大都市的生活和文化对农村孩子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吸引和诱惑。目前,许多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只教书上有的内容,只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的写作技法,掌握知识点,对于文章涉及的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名人轶事并不以本地乡土文化加以拓展延伸。他们认为了解乡土文化根本没用,考试时也没有相关的内容,浪费学习时间。这样的教学方式看似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几年的小学语文学习下来,有的学生居然连自己的家乡全称都说不完整,就更不用说用文字来描述家乡的风土人情。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缺乏乡土化现象的归因

1.农村小学图书馆书籍呈现乡土文化不足

目前,农村小学大多因环境限制或教育资金缺乏,没有建立起图书室。虽有极少数农村学校受到外界资助开设了图书室,也因学校领导不重视;学校购书经费紧张,藏书了了;学生成绩不佳,教师观念陈旧制止学生看课外书籍,造成图书室极少开放。况且图书室里的图书大多是政治、文学、历史、科学及百科全书等方面的书籍,而讲述本地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名人轶事等方面的书籍几乎没有,学生无法读到与本地乡土文化相关的书籍。

2.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场所呈现乡土文化不足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几乎都是在教室内进行,学生与外面的世界隔离,语文教学相当狭隘,活动的空间被严重束缚,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无法从外界、从活动中感受到乡土文化。就连教室四周的墙壁,挂满的都是弘扬国家、社会所认同的主流文化标语,倡导学生努力学习,勤奋学习,做一个有知识的人,淡化了当地的人文情怀,忽视了对学生当地文化知识教育,阻碍了学生乡土人文素养的发展,从而造成了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缺失。

3.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呈现乡土文化不足

农村与城市使用统一的语文课本教材,这些教材是由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专家编制出来的。其内容偏重于描述城市里的环境和生活,倡导的是城市文化价值,忽略了农村的环境和生活实际,缺乏农村和地方特色,真正适合农村学校的课本体系尚未建立。我们的学生拿着这样的教材,读着满篇描写着高楼大厦、立交桥、公园与机场的文章,想到的是努力读书,考上好的学校,()以后在城市里生活,从而造成学生对家乡嫌弃,对本地乡土文化的鄙弃,最终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都丢失殆尽。

4.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手段呈现乡土文化不足

在传统教学评价以及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依旧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他们观念陈旧,教学形式单一,强调讲授,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要求学生学什么,只重分数,只重升学率。忽视教学中的对话、体验和探究性学习,对课本以外的内容不敢越雷池一步,对乡土文化知识的传播嗤之以鼻,实践课程全部用于学生做练习,很多农村学校的实践基地都是摆设。造成了学生不了解本地的乡土文化,也造成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乡土文化的缺失。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必将影响学生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三、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乡土文化的策略

1.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内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

传统课程存在学生学习内容与生活环境相分离的明显弊病,要想提高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我们就必须改变课程知识结构,消除传统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上的脱离。所以,教师需因地制宜地去发展建立语文课堂。教育学生关注生活,特别是本地的乡土文化,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渗透乡土文化,真正体现“生活中的语文”.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如今小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之一。新课标对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了明文规定。口语交际训练在各个版本的教材、各个年级的课本中都有达到让学生大胆交流、切合主题、交流有序的目标。笔者认为最实用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实际,而身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们针对乡土文化的熟悉感和亲切感就是引导学生愿意说的切入点。如,北师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中有一次口语交际课是“我来当导游”,笔者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家乡解说员”主题,主要介绍家乡的风味特产、过节习俗等,领略家乡独特的乡土风情。如果学生还感觉解说有困难,就指导学生先写出一段解说词,口语交际时照着朗读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朗读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写作的能力,还相互交流家乡的乡土文化知识,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可谓好处多多。因此,在进行口语教学时,在能达到训练目标的前提下,我们可适当修改教学内容,让学生说一说家乡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名人轶事以及社会发展等。由于这些内容是学生“亲眼看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能够很迅速、很完整地保存到自己的脑海里,所以当要进行交流、分享时,学生一定“愿说”“乐说”.

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作文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农村小学的学生要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必须先亲身经历、亲耳所闻,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因此,笔者在从事写作教学中,凡与写景、写物、写人有关的习作,都要求学生与本地的乡土文化联系起来,然后进行调查和观察获得资料,探索和实践获得体验,最后再动笔。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是写一篇游记,笔者就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跟家长一起去实地观察游览自贡恐龙博物馆或青山岭森林自然保护区。通过观察、思考把所见、所闻、所感等认真写下来,学生通过自己亲身观察写出来的习作,达到了活灵活现,真实真切的目的。

2.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外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

农村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乡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课堂以外的.语文教学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渠道。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韩新娥老师提倡“海量阅读”.所谓的“海量阅读”,就是让学生大量地阅读,上下五千年的书籍,只要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都可以让学生去读。谁读的书多,谁的阅读能力就强,谁的习作能力就越强。作为农村的学生,没有多少的资金购买大量的书,但是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则是学生的一本无形的更有价值的书。教师要抓住这本生活中的书让学生走入社会、把书本知识和本地文化知识联系起来,深入思考,动手画画美丽的家乡,写写家乡的情感。比如,课前,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自贡的名人名事,可以借助网络,可以采访乡上老人,也可以询问爷爷奶奶,把了解到的资料记载下来。课中,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最后,让学生谈谈感受。可以课后布置一篇作文。乡土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开发语文教材的一本珍贵的教科书,教师要去挖掘,要去利用。在农村小学开展有关乡土文化的语文主题活动课。开展有关乡土文化的农村小学语文主题活动课,是重塑学生人格,继承和发扬乡土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好好利用乡土文化这个教材外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挖掘凸显的乡土文化,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提升语文的能力一直是小学语文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前提一定要“海量阅读”,挖掘当地的乡土文化资源,把乡土文化带入课堂,带进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在乡土文化的熏陶中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语文这门母语教学。有了“热爱”,学习小学语文的兴趣就不言而喻了;有了“兴趣”,小学语文的综合素养自然而然地会提高;有了“提高”,学生能言会道的语文能力也就形成了。

参考文献:

[1]郑露露,张锋。亲近乡土文化优化语文教学[J].内蒙古教育,2013(24)。

[2]黄云。乡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整合的途径[J].中学语文,2012(27)。

[3]肖正德。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02.

[4]张淑琴。例谈乡土文化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2010(12)。

[5]顾建德。当前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缺失与对策[J].师资建设:教研文化版,2011(12)。

[6]吕映。语文课程的文化变迁与价值重构[J].江南教育科研,2007(10)。

[7]江小飞。让乡土文化走进语文教学[J].中文教育,2011(11)。

[8]谢琪元。语文教学应渗透乡土文化[J].基础教育参考,2010(08)。

[9]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10]唐继俊。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的写作教学[J].文学教育,2010(01)。

(作者单位 成都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2.农村音乐教学融合了地方乡土文化 篇二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绘画作为人们反应现实、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也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如何从自然生活中捕捉形象、并通过适当的绘画方式表现出来, 就成了训练绘画技艺的重要方面。而速写作为训练造型能力的手段在绘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速写既是收集生活素材、积累形象的手段, 又是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艺术概括能力的重要训练方法之一。设计师们常常利用速写表现生动的风土人情、动人的景观设计, 收集优秀的造型以及运用速写的表现形式, 根据设计的意图构思, 画出各种不同类型方案的快速草图, 进行比较、推敲、使构思不断深化、提高、完善。速写既是造型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功的训练, 又是设计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因此, 在职业中专学校的速写教学备受美术老师们的关注。走进生活、走进自然是速写教学重要模式之一。

闽南文化, 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又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 是一枝别具韵味的艺术之花。泉州, 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是一座具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名城, 国务院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 泉州排行“老九”, 专家组以“出类拔萃、当之无愧”全票通过。“地下看西安, 地上看泉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千多个, 泉州就有十几处, 置于中国之最。我们将泉州乡土历史文化融于速写课堂教学中, 使学生亲近历史, 了解历史文化, 感受祖先的智慧, 用自己的方式让本土文化特色在专业设计上得到宣扬的同时, 形象造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长, 提高了艺术审美观, 开拓了个性化的创作思维。

二、

在教学过程中, 要求学生画速写时一定要有感而发, 要赋客观对象以生命力, 以形写神、不拘泥于形似。在泉州区域特色中, 庙宇多。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曾在泉州留下两句传世名言:“此地古称佛国, 满街皆是圣人。”学校周边的开元寺、崇福寺、中山公园、文庙、承天寺等成为我们现成的速写教学基地。结合名胜古迹的历史变迁曲折背景, 介绍建筑物的结构构架方式, 让学生对古代建筑物结构、艺术文化具有一定的了解。如到了开元寺, 最受瞩目的就是东西塔——镇国塔和仁寿塔, 了解国内最高最大的楼阁式石塔, 石塔上的雕像艺术;观察“栋隆旧绮”“八表四隅、柱盛镜础、楣承蟠螭、飞云翼拱、文榱刻桷”特色;感受大殿身室内的前瞻柱与内柱柱头上的华拱刻成飞天乐伎, 使殿内气氛异于一般佛殿的独特艺术。“手执乐器的飞天形象”是经过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传入泉州, 形成泉州寺庙祠堂古厝的一大特色, 在泉州的城雕再一次向世人展示泉州的历史文化。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东方的“线”与西方的“面”融合在一起, 根据建筑物结构的变化, 利用线条的粗细、长短、直曲、畅滞、顿挫特点, 进行简化取舍表现, 讲究线的力度感和画面的疏密节奏感, 让线成为画的精神轨迹和生命经纬。结合“面”的重量和厚感的补充, 始终把握住建筑物整体感和整体气势, 依势结构, 造就建筑物大气逼人的态势。

在教学过程中, 速写要讲究立意, 意在笔先。要强调画面中的主观感情因素, 速写不是客观物象的纯自然再现, 而是画者对客观物象的传神写照。自然中的形态是千变万化的, 要热爱生活、熟悉生活, 用心灵去感受客观世界, 从广泛的客观世界中去发现美, 去发现新意和情趣。通过走街串巷, 由本校到西街、裴巷、华侨新村、文胜巷、县后街、状元街、南俊巷等, 从“红砖白石双坡曲, 出砖入石燕尾脊, 雕梁画栋皇宫式, 土楼木楼还有中西合璧”中感受泉州城古民居街道的丰功伟迹、历史风貌。在速写教学中, 引导学生观察把握历史遗迹:老墙陈街、电线杆、鸟窝、小姐楼、简瓦石墙、红砖窗花, 屋脊高低错落、此起彼伏, 进行场景联想, 如身临其境。利用线条的曲直、刚柔、浓淡、虚实表现泉州历史文化古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画面的情感、意境得到提升。从形体的内在结构去观察、抓住形体的本质特征, 用精炼的线条勾画出物体的主要结构和形体透视变化。利用线条的粗、实、重表现前面或主体部分, 利用线条的淡、虚、细表现远处或次要的景物, 达到景物空间层次变化。

速写要尽精微之广大, 要善于观察发现善于提炼。泉州的建筑物别具特色, 中主檐歇山式的泉山门, 屋顶悄悄地蹲着几只脊兽, 太阳西斜的时候, 长长的影子拉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在蟳埔等沿海一带, 海蛎壳成为各具特色的墙体。北门街的许多庙宇屋顶, 富丽堂皇, 极尽装饰之能耐。双翘脊, 屋顶的剪粘艺术, 优美圆润的卷草, 彩绘, 山花上的吉祥坠饰, 浮雕透雕彩色陶瓷片镶嵌的堆塑造型, 蓝天下, 一片金碧辉煌, 远远望去, 两两相望的龙以艳丽高翘的色彩渲染出一种宗教的氛围和人文张力。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质感特征的物体, 采用不同的线条, 一般情况下, 质地硬的物体, 适用于比较刚健的线条来表现, 质地柔软细腻的物体适用于柔细的线条来表现, 外形明确、光滑的物体适用于实线条来表现, 外形松散、粗糙的物体适合于用虚线表现。

三、结语

泉州的魅力在于历史, 也在于现在, 更在于未来。在速写教学课堂中, 我巧妙利用本土文化, 引导学生探索生活, 了解历史文化, 了解本土艺术精髓, 掌握速写的造型技巧, 训练学生形象快速地表达对象的能力, 积累丰富的泉州元素, 在设计领域中体现泉州艺术文化内涵。使学生在形象造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长, 既提高了艺术审美观, 开拓了个性化的创作思维, 又加深了学生对本土闽南文化的历史与文化价值的认同感。以上说法是否妥当, 还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张望主编.《速写》.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9

[2]姜桦, 周家柱.《速写》.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2.7

[3].陈支平, 徐泓.《闽南建筑》.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在音乐的王国里漫步作文下一篇:电机拆装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