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2年特岗教师考试工作方案》(精选7篇)
1.《吉林省2012年特岗教师考试工作方案》 篇一
2009年吉林省某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2.“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这正是()的“教育学”思想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培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3.以下属于赫尔巴特著作的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人的教育》
D.《教育漫话》
4.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是()。
A.教育
B.教学
C.管理
D.科研
5.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一个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6.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应根据个人的本性铂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这是()的观点。
A.宗教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文七本位论
7.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教育。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8.《颜氏家训》是以下哪位教育家的著作?()
A.颜元
B.颜之推
C.颜真卿
D.颜回
9.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拘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0.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统一的规律提炼出来的教学原则是()。
A.系统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1.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
A.班主任
B.班委会
C.共青团
D.少先队
12.下列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4.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15.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保罗•朗格朗
B.罗杰斯
C.索尔蒂斯
D.布宅.纳
16.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这即是良好测验的()。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17.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18.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A.颞叶
B.枕叶
C.布洛卡区
D.顶叶
19“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这是一种()。
A.再认
B.有意再现
C.直接再现
D.间接再现
20.狂喜、愤怒、恐惧和绝望等是一种()。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21.自我遵循的原则是()。
A.快乐原则
B.现实原则
C.道德原则
D.利我原则
2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23.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知道了杠杆的力臂原理,而后他们学习滑轮,知道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同化模式属于()。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组合学习.24.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是()。
A.概念
B.命题
C.表象
D.图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25.教育测量的功能有()。
A.诊断
B.评价
C.选拔
D.就业指导
26.下列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有()。
A.桑代克
B.华生
C.斯金纳
D.布鲁纳
27.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A.动机原则
B.结构原则
C.程序原则
D.强化原则
28.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几类。
A.道德规范的学习
B.知识的学习
C.技能的学习
D.行为规范的学习
29.我国中学班级管理的特点主要有()。
A.管理过程的教育性
B.管理目标的一致性
C.管理对象的特殊性
D.管理方法的多样性
30.意志品质包括哪些方面?()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力
三、填空题(每空l分,共9分。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1.视觉是由外界物体所发生的或反射出的______作用于________而引起的感觉。眼睛的是视觉的感觉器官。
32.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33.弗洛伊德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_______________。
34.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85.效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所测试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86.中等难度试题的区分度比较高,难度为0.5的题目,区分度最大。()
87.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88.某小学生上早操时被同学推倒摔伤,学校不用负责任。()
39.访谈法最适合了解外显行为,而通过外显行为,可以发现行为背后的原因。()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40.简述卢梭的教育思想。
41.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4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43.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4.简述系统脱敏法的几个步骤。45.简述教师的思维特征。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6.有一个四年级的班级,是学校有名的乱班,打架成风,一些学生动辄舞棍弄棒,乱打一气。课堂纪律混乱,上课怪叫起哄、爬桌子、翻窗户成了一些学生的嗜好。曾有
一青年教师上课时被学生乱起哄气哭了,发誓再也不上这班的课。曾刚是班上有名的“调皮大王”,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会蜂拥而上。而曾刚家长对他唯一的办法就是痛打,但曾刚也有优点就是爱劳动,有组织能力。班级同学之间不团结,正气不能抬头,也有少数同学 希望好好学习,对班里的现象不满,但敢怒不敢言,怕受那些捣蛋的同学的报复,班级干部 软弱无力。班级学习成绩差,是同年级中平均成绩最差的班级。
根据以上情况,如果你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上这个班的语文课,你应如何着手进行工作,改变这个班的面貌?
47.某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中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大增。
问题: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这位新老师的教育方法。
七、论述题(10分)
48.论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2009年吉林省某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的纯客体。它是教育过程中传递信息息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2.C[解析]在康德看来,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
3.B[解析]夸美纽斯创作了《大教学论》,福禄贝尔创作了《人的教育》,洛克创作了(教育漫话》,《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著作,它的吐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4.A[解析]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5.B{[解析]华生是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代表。(责任编辑:zhaorui)6.C[解析]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订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7.D[解析]古代雅典教育以培养身心和谐的公民为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灵活、人性化。8.B[解析]略 9.A[解析]出自《论语》。
10.B[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A [解析]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
心。
12.B [解析]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有教无类是孔子的主张;《学记》认为:化民茂俗,其必由学;复归人的自然本性是老子的主张。
13.A [解析]“建国君民”主要是指政治方面的内容,因此这句话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14.A [解析]苏格拉底是最主要的代表。
15.A [解析]“终身教育”这一专门术语,最早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的。
16.B[解析]略
17.C [解析]把教育的重心从教师、教材那里转移到儿童身上.即“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18.A[解析]视觉中枢位于枕叶内,听觉中枢位于颞叶内。
19.D[解析]间接再现是指通过中介性联想方能唤起过去的经验,“称名忆旧容”,这是通过名字间接再现旧面孔。
20.A[解析]激情是一种猛烈、迅速爆发、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
21.B[解析]自我遵循的原则是现实原则。
22.D[解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教育心理学中的意义就是每个学生都有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或者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这遵循了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3.B [解析]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后,将杠杆的力臂原理归八了自己的认知结构,然后学习滑轮,将滑轮的原理归入到了已知的力臂原理,这是一种下位的学习。
24.B[解析]命题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用来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由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论题组成,关系限制论题。
二、多项选择题
25.ABCD [解析]教育测量可以对个人的能力倾向、知识范围、兴趣特长、职业价值观、个性特征等进行测量,帮助个人定位、选择合适的职业。
26.ABC[解析]布鲁纳是认知主义心理学家。
27.ABCD[解析]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是: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28.BCD [解析]我国心理学家根据学习活动的内容和结果,将学可分为三类:技能的学习、知识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29.ABC [解析]我国中学班级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管理过程的教育性、管理目标的一致性、管理对象的特殊性、管理工作的广泛性。
30.ABCD[解析]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四个方面。
三、填空题
31.光波视分析器视网膜
32.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33.记忆被压抑
34.认知测验人格测验
四、判断题
35.错误[解析]题干所述的是信度,效度指测验的正确性。
36.正确[解析]略
37.正确 [解析]略
38.错误[解析]该事故应该由学校承担相应的责任。
39.错误 [解析]观察法更适合了解外显行为,访谈法更适合了解对象的深层看法。(五、问答题
40.[答案要点]
(1)在天性与教育的关系上,卢梭主张性善论和感觉论。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因此,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培养社会环境下的自然人。卢梭认为知识来源于人的心灵中存在着的认识世界的感觉,所有的一切都是通过人的感而而进入人的头脑的人最初的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然后形成理性的认识,所以孩子们不成熟、不完善的感官需要通过教育加以逐步提高。
(2)卢梭认为自ta$t-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和谐发展、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根据年龄阶段的分期,卢梭提出,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教育是不同的。在婴儿期,主要是进行体育。在儿童期,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在少年期,主要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在青年期,主要是进行道德教育。
(3)卢梭在《爱弥儿》中表达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他主张培养“自然人”,主张儿童亲身活动,提倡家庭教师实施教育,主张给儿童以自由。另外,卢梭又是一个对新的社会制度充满幻想的思想家。他设想理想国家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学校教育由国家掌管,不能按教育对象的贫富分设学校和课程,要求儿童受同样的教育。对受教育者,即使不能完全免费,国家也要给予补贴。教师需由本国公民担任。体育是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
41.[答案要点]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
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3.[答案要点]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强度对比关系、活动与变化以及新异性,这是客观方面;二是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这是主观方面。
44.[答案要点]
(1)进行全身放松训练。
(2)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表。焦虑等级评定以受辅导学生主观感受为标准,排在最前面的是仅能引起最弱程度焦虑的刺激。
(3)焦虑刺激与松弛活动相配合。
45.[答案要点]
(1)逻辑性。要求教师在考查问题时要遵循严格的逻辑顺序,有充分的逻辑依据,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创造性。要求教师在解决问题时,能将已有分『知识和信息加以发散思考,得出新知识。教师思维的创造性表现在对已有知识的再创造、对传统思维模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教育教学的艺术等方面。
六、案例分析题
46.[答案要点]
如果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我会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对症下药。
(2)做好班集体工作,特别是班干部的培养工作。支持和鼓励他们积极大胆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特别是对曾刚的教育工作。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寻找和点燃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曾刚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爱劳动,可以让他参加班级工作,创造条件,使他的优点得到发挥,缺点错误得到改正。
(4)有计划地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增强师生门、同学f,1的情谊,创设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培养优良班风,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责任编辑:zhaorui)5)做好家长工作,尤其是做好曾刚家长的工作。
(6)教好自己担任的语文课,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以此为起点,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教育学生学好各门功课,搞好班级学习,提高班级学习成绩。
47.[答案要点]
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指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情感的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爱做小动作的缺点,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七、论述题
48.[答案要点]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于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师范教育、新教师入职辅导、在职培训、自我教育等方式。
师范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起点和基础,是建立在教师的专业特性之上,为培养教师专业人才服务。新教师入职辅导是由有经验的导师进行现场指导,是向新教师提供系统而持续的帮助,使之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环境。
在职培训主要是为了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在职教师提供的适应于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需要的继续教育,以引导教师掌握不断涌现的现代教育理论,培养教师研究教育对象、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辅之以计算机知识、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
自我教育就是专业化的自我建构,主要有经常性的自我反思、主动收集教育改革信息、研究教育教学中各类事件、自学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感受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教师自我教育是专业理想建立、专业情感积淀、专业技能提高、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
2.吉林省特岗教师考试工作方案 篇二
根据《吉林省2012年特岗教师考试工作方案》,结合辽源地区参考人员及学科的实际,特岗教师面试工作安排如下:
一、面试时间:
2012年7月25日上午7:30时:初中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物理、化学、生物,中小学音乐、中小学美术、小学语数学科。
中午12:00: 小学英语学科、中小学体育学科。迟到30分钟以上者不允许入场。
二、面试地点:
辽源市实验中学
三、面试办法:
采取专家评委现场命题,面试人员按命题要求,准备30分钟后进行试讲的办法进行。原则上,每位考生试讲时间不超过8分钟。试讲内容为:小学语数专业,语文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教材,数学选用北师大出版社五年级下册教材;初中语文、数学、物理、思想品德、生物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教材;初中化学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教材;中小学英语,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用书,中小学体育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七——九年级用书;中小学美术选用人民美术出版社,八年级下册;中小学音乐(简谱)选用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下册。考生带身份证、笔试准考证参加面试,教材及教参需考生自备。
四、联系方式:
3.《吉林省2012年特岗教师考试工作方案》 篇三
(一)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是因为()A.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B.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 C.人的发展具有互补性
D.人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2.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大器晚成”,这说明()A.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B.人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C.人的发展是由环境决定的 D.人的发展具有特殊性
3.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A.示范性
B.创造性
C.系统性
D.复杂性
4.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是通过颁布()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5.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制
B.分组教学制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7.()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探索,强调研究与行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A.教育叙事研究
B.教育行动研究
C.教育质性研究
D.教育调查研究 8.以下表述不符合个体心理发展关键期的是()
A.某种能力获得的最佳时期
B.错过这个时期,个体难以获得某种发展 C.不可逆转的时期
D.0~3岁的时期 9.2010---2020中长期规划教育发展规划的战略主题 A.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B.坚持德育为先
C.坚持能力为主
D.坚持全面发展 10.正确反映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命题是()
A.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C.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B.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
D.智育是教学的次要任务 11.廖世承在()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A.1903
B.1908
C.1913
D.1924 12.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促进生产发展、服务经济建设
C.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 13.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14.学科从物理、生物、化学综合起来的一门学科是()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融合课程
D.相关课程 15.1951年,()提出了“范例教学”的主张。
A.布鲁纳
B.赞科夫
C.瓦•根舍因
D.怀特海 16.义务教育就是()
A.小学教育
B.中学教育
C.强迫教育
D.大众教育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杜威
B.结构课程论的主要倡导者是布鲁纳
C.结构课程论和活动课程论不存在本质的差别
D.结构课程论以学科结构为中心
18.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A.基础教育
B.义务教育
C.初等教育
D.中等技术教育 19.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是()
A.确定教学重难点
B.确定教学目标
C.设计教案
D.编写教学过程 20.与其他的职业道德相比,师德具有的特殊价值是()
A.经济价值
B.伦理道德价值
C.规范性价值
D.激励性价值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1.“为人师表”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2.教学管理就是班级管理。()
3.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因此教学包括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4.课程即是学生所学的所有科目。()
5.教师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一定行为的约束。()
6.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7.杜威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8.班级就是班集体。()
9.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10.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精神文化。()11.德育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实施。()
12.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主要通过受教育者的发展来实现。()
13.课外、校外教育即是课堂之外的教育。()
14.一个6岁的孩子偶然地碰到了电线,被电伤,但他也因此获得电的有关知识。这种过程是一种“教育”。()15.终身学习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16.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因此教学包括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
17.现场教学适用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农村以及偏远地区。()
18.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19.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在19世纪达到高潮。()20.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教育事实、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基础的。()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5分,第2题15分,共30分)1.结合相关理论,试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2.试述教师的职业素养。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0分,第2题10分,共20分)1.材料一在一次历史课上,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老师在讲课,听课老师入了迷,问这位讲课的老师准备了多长时间。讲课老师说“我准备了一辈子,但这个题的准备只用了15分钟”。
材料二有人认为,看看教材,翻翻教参(教学参考书),写份教案就是备课。材料三苏联一位著名的芭蕾舞大师,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当我正式登台演出时,我的劳动实际上早已完成了。”
请谈谈上述材料对你的教学有何启发。
2.一名学生的日记中有这样一些内容:“英语课上,老师又是只提问那几个学习好的学生,其他学生看都没看一眼,更不用说我们这些差生了。我想不通,大家坐在同一间教室,同样都是老师的学生,为什么老师对待我们的态度完全不一样?难道成绩就那么重要吗?” 谈谈你对该案例的看法。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考试密卷
(二)一、单项选择题
1.()的出版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教育学 》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2.“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出自以下哪部著作()A.《学记》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3.有的学生虽然身患残疾,但是他们的思维反应速度明显快人一筹。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互补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4.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了()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知识 5.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属于()A.条件性知识
B.本体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一般性知识
6.古代的许多学者曾提出学习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其目的是()
A.运用知觉的组合规律来巩固知识
B.运用被感知的强度律来巩固知识 C.运用感知觉的对比来巩固知识
D.通过多种感知渠道来巩固知识 7.思想品德教育最基本的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情感陶冶法 8.“儿童中心主义”的课程理论违背了教学过程中()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9.学生年龄特征中的两个方面指的是()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
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
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
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0.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
A.班主任
B.班委会
C.共青团
D.少先队
11.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锐意创新的品质是()的基本要求。
A.严谨治学
B.团结协作
C.为人师表
D.廉洁从教 12.“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13.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4.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A.示范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长期性
15.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16.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将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教师
17.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的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18.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
A.唐代
B.清末
C.民国初期
D.新中国成立
19.《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于《四书》范围的是()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20.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二、判断题
1.由于教育研究是理论性很强的研究领域,所以教师在开展教育研究上具有独特 的优势。()
2.教师职业劳动是一种以培养人为中心的精神生产,而不是创造产品的物质生产。()
3.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中,环境对人起了重要作用,所以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正确的。()
4.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这就是它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5.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在19世纪达到高潮。()6.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教育事实、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基础的。()7.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思想是错误的,我们应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8.美国教育家泰勒被称为“现代教育评价之父”。()9.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是复式教学。()10.班级既是教育实体,也是社会实体。()11.班级授课制的雏形是京师大学堂。()12.德育就是政治思想教育。()
13.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指教育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14.教师的专业知识就是指学科专业知识。()15.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管好学习,提高成绩。()16.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是指学科学习目标。()17.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重点备教材。()
18.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理论知识的增长。
()19.与形式教育论相比,实质教育论更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20.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5分,第2题15分,共30分)1.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0分,第2题10分,共20分)
《神的衣服》
你知道哪个字能代表神的衣服吗?在遇到李佳祺前,我也不知道。那是在上完第一次课签名时,佳祺将她的名字写成了“李佳褀”。于是我就提醒她说:“佳祺,你的那个‘祺’字应该是一点,而不是两点。”她抬头纳闷地看着我,我只好解释说:“一点的‘衣’旁一般都是与神有关,如神、福、禄等,你的‘祺’就是吉祥、福气的意思,而两点的‘衣’字旁的与衣服有关,如棉袄、被子。”我刚说到这儿,佳祺马上说:“老师,我刚才写的那个字,就是指神穿衣服了?”我一听,欣喜地笑着说:“你真聪明!”心里感叹道,多奇妙的思维啊!(1)以上教学情境中,教师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2)试分析以上教学情境体现了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2.一天,一位老师给学生上科学课,内容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老师安排学生去校园里甚至校外的大自然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并要做好记录。走出课堂的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不久,一位同学跑过来说:“老师,我捉到了一只蚂蚱。”其他同学也围过来看,突然,一个同学说:“这是一只公的。”围观的同学哄堂大笑。老师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我观察的,公蚂蚱有劲,跳得高。”他自信地说。
这是孩子最直接的推理,却是难能可贵的!老师及时表扬道:“你真是一个小生物学家,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希望你能认真研究一番。”孩子认真地点点头,就在这时,又一位同学跑来告状:“一个同学把蚂蚱踩死了。”老师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他走过去,几个同学正在气呼呼地责备那个同学。这位老师说:“一个蚂蚱也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我们应该爱护每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是无意踩死的。这样吧,老师提一个建议:不如挖一个坑,把它安葬了吧!”于是,在学校的草地上,举行了一个特殊的“葬礼”。可以说在这潜移默化中,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会比多少遍说教来得更为深刻有效!试对上述案例反映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进行评析。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考试密卷
(三)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2.“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3.“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4.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5.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6.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7.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虚拟直观 8.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9.因材施教原则是针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提出的。A.个别差异性规律
B.阶段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顺序性规律
10.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他们在受教育时是()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自主地、有选择地接受各种教育 C.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
D.能动地接受教育 11.“教育即生活”是由()提出来的。
A.桑代克
B.杜威
C.赫尔巴特
D.苏霍姆林斯基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A.促进公平
B.德育为先
C.育人为本
D.改革创新
13.《学记》中的“学不躐等”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下面与之观点一致的是()
A.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B.学而时习之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不陵节而施
14.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洛克 15.课程标准是()的基本纲领性文件。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学科课程
16.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利用各种情感和环境因素,让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感化和熏陶的教育方法是()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7.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促进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
B.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制定良好的班级制度 18.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A.综合素质
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科学文化水平
D.思想道德素养
19.我国古代社会提出了“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目的,这体现了()对教育目的确立的影响。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科技 20.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征是()A.学校的产生
B.教育实体的出现
C.学制的建立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2.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指教育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3.教师的专业知识就是指学科专业知识。()4.教师和教材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5.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6.教育评价最常用的方法有测试法、观察法、测量法、调查法和档案袋评价。()7.教师劳动的特点是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系统性。()8.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主张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9.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应试能力的培养。()
10.我国中小学新课程十分强调教育教学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11.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重点备教材。()
12.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13.奥苏贝尔提出了课程研究的“活动分析法”。()
14.与形式教育论相比,实质教育论更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15.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谈话法。()16.教育评价所坚持的原则是全面性原则。()
17.学校课程是学校领导、教师参与研究开发的课程,一般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18.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很重要,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19.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20.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因此教师可以随意对待学生。()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5分,第2题15分,共30分)1.学生身心发展有哪些规律?教师如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工作?
2.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四、案例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0分,第2题10分,共20分)1.某校初中二年级学生费某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与邻座讲话,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无改变。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对子女疏于管教。班主任赵老师虽然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但没有找到其父母。赵老师认为,如果继续让费某随班学习,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影响,于是他三番五次找费某谈话,要其自动退学。费某在老师的压力下,加上本身又有厌学心理,便于2002年5月20日,未经家长同意,辍学回家。
2.一名年轻的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这是一个学校普遍认为的差班。刚走上讲台,一名男生就站起来问道:“老师,您喜欢不喜欢差生?”老师没有回答,反而微笑地看着他,问道:“你会不会把自己心爱的旧玩具丢掉?”男生想了一会儿,回答道:“应当不会,我会好好珍藏的。”老师面向全班同学,郑重地说:“我也不会,你们都是我的弟弟妹妹,如果你们有什么缺点,我会帮助你们改正,直到你们改好为止。一名差生是各个方面都不及格的学生,而你们只不过是某些方面有所缺陷。我想,通过努力,大家都会成为优秀的学生。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不努力的学生。”学生们都感动地鼓起掌来。
(1)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这段材料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
(2)依据案例说明教师应具备哪些师德。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考试密卷
(四)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A.《论语》B.《孟子•尽心下》C.《孟子•尽心上》D.《大学》
2.学校产生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周安排 4.下列教学方法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A.讨论法
B.读书指导法 C.演示法
D.实验法
5.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A.教育过程
B.教育事例
C.教育规律 D.教育问题 6.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7.我国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的文件颁布于()
A.1985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4年
8.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将“两基”作为新的奋斗目A标,开始了普及义务教育的第二次跳跃,其中“两基”指的是()
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 C.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9.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10.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A.专业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11.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A.教师职业的出现
B.文字的出现 C.班级授课制的出现
D.教学方法的系统化 12.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这体现了教育的()A.永恒性
B.历史性
C.继承性
D.生产性
13.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14.教育既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又是文化本体。这体现了()A.教育的文化功能
B.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C.教育的本质属性
D.教育的社会属性
15.()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由种系发展决定。A.格塞尔
B.卢梭
C.霍尔
D.高尔顿 16.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A.京师大学堂的出现
B.学堂的出现
C.废科举,兴学校
D.壬寅学制的颁布 17.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A.泰勒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18.()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A.师生关系
B.生生关系
C.师师关系
D.群体关系 19.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的计划,这说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具有()A.强制性
B.普遍性
C.基础性
D.全民性 20.课外活动不包括()。
A.社会活动
B.科技活动
C.选修课活动
D.文学艺术活动
二、判断题
1.孔子的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2.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3.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学校是宫廷学校。()4.过去的教学评价用统一标准,单纯以量化结果进行教学评比,违背了教学发展规律。()5.社会环境是个体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6.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因此,教育目的就应该仅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7.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教育目的只是教育方针的若干组成要素之一。()
8.设计教学法主要缺陷是忽视系统知识,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不易落实。()9.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研究性课程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10.素质教育必须以德育为导向。()11.关于教育的起源,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学说是心理起源说。()1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1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14.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地发展。()15.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有课程开发的权利,教师也是课程资源。()16.教育学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17.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18.课外、校外教育活动要防止出现“为活动而活动”的形式主义倾向。()19.在我国,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20.班主任是班级的建设者、组织者,所以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体。()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5分,第2题15分,共30分)1.试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2.试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0分,第2题10分,共20分)1.小学某班,有一伙小捣蛋,爱玩足球。为了玩球和看球赛,常影响学习,有时还迟到、旷课,甚至为了抢球和争夺场地,与别班同学发生冲突。针对这一问题,班主任组织这些小捣蛋成立了一个球队,选了队长,并制定了队规。此后,每天组织练球,在活动中练出了纪律、团结、意志和自我控制能力。请用德育原则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一案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试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 儆百”了。“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他脸陡地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我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你„„”竟一时语塞,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怒。“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 休息吧!”我故作轻松地说。他可能考虑到自己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
管极不情愿。
问题:当学生不愿听课时,作为教师该怎么办?这时如何做才能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考试密卷
(五)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1.“终身化”的教育特征出现在()A.古代社会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社会
D.现代社会 2.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
A.《大教学论》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普通教育学》D.《我的教育信条》 3.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是()的表现。
A.课程即知识
B.课程即经验
C.课程即活动
D.课程即项目 4.“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提出的。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5.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6.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A.关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教书育人 D.终身学习7.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A.教授知识
B.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C.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D.发展能力 8.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教育特征是()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9.()是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其特点是学术自由。A.稷下学宫
B.鸿都门学
C.太学
D.郡国学 1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士制度是()A.科举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禅让制 1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A.规范作用 B.动力作用
C.引导作用
D.爆发作用
12.许多地方出现的“狼孩”事件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A.教育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遗传素质 13.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A.学校教育对能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能力的影响 C.遗传素质对能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能力的影响 14.师德的灵魂是()
A.关爱学生
B.以身作则
C.为人师表
D.教书育人 15.()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A.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旧式分工
C.社会主义制度
D.机器大工业生产 16.“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A.专业意识
B.专业态度
C.专业技能
D.专业品质 17.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18.“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反映出人们选择教育方式受到()的影响。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复合决定论
D.心理决定论
1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坚持把()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育人为本
B.教育
C.改革创新
D.促进公平20.()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
A.杜威
B.夸美纽斯
C.洛克
D.赫尔巴特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1.教科书是课程的具体化。()2.生成性目标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3.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 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4.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人类永远追求而又永远没有止境的目标,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5.“教育无目的论”主张教育没有目的。()6.对于素质教育的目的来说,做人是成才的基础,成才是做人的发展。()7.《教学与发展》的作者是凯洛夫。()8.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9.夸美纽斯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
等五种道德观念。()10.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11.孟子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12.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13.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14.学生对善恶美丑有了分别,说明学生具有了道德情感。()15.学校课程是学校领导、教师参与研究开发的课程,一般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16.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计划之内的。()17.社会公益活动属于社会实践活动。()18.家庭教育的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家庭教育内容的不同以及子女年龄的不同而发展变化。()19.三结合教育是指班主任教育、各学科授课教师教育、学校领导教育相结合。()20.“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说明教不如不教。()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5分,第2题15分,共30分)1.试述贯彻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2.试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0分,第2题10分,共20分)1.一学生在课堂上打手机,老师劝阻无效后,气愤地夺过手机摔在地上。请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角度,谈谈对此事的看法。
2.某学校为贯彻上级减负精神,决定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的课外活动不再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自修,而是让学生去操场上活动。结果发现,学习用功的好学生,任凭老师怎么劝也不出去,而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却玩得很高兴。后来,校领导发现了问题,说:“等检查过去了,一定要收回来„„” 请结合这一材料,谈谈你对减负问题的认识。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考试密卷
(六)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基础教育权属于()。
A.中央
B.地方
C.学校
D.家庭 2.我国当代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班集体建设
B.搞好教学工作
C.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D.教书育人 3.在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中,()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
A.备课
B.上课
C.课外作业和课外辅导
D.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4.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的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5.知识直观的类型中,()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广泛使用。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符号直观
6.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决定,认为个人只是教育加工培养的对象,教育的目标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文化教育的公民观点的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形式教育
D.实质教育 7.()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A.波斯纳
B.特韦尔克
C.布鲁巴奇
D.布鲁纳
8.一个人想起岳飞、文天祥等英雄人物时,多半会唤起一种对高风亮节、坚贞不屈行为的钦慕之情,这种情绪体验属于()。A.直觉的道德感
B.想象性的道德感
C.伦理性的道德感
D.感性的道德感
9.首先提出教育要心理学化的西方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杜威
D.赫尔巴特
10.“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对“教育”作此解释的是()A.许慎
B.孔子
C.朱熹
D.韩愈
11.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这说明学生文化的()特征。
A.过渡性
B.非正式性
C.多样性
D.互补性
12.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可以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A.自学
B.训练
C.培训
D.教育
13.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称为()
A.学生文化
B.校园文化
C.学校制度
D.学校传统
14.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总体上呈()趋势。A.递减
B.递增
C.不变
D.倒U型发展 15.生活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
B.洛克
C.斯宾塞
D.裴斯泰洛齐 16.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从事智力劳动 C.从事体力劳动
D.接受教育 17.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育方针
B.教育规律
C.教育任务
D.教育目的 18.以下观点错误的是()A.片面发展的本质特征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B.人口的分布、增长及年龄结构等,都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改革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C.学制的建立没有必要参考外国学制的经验
D.教育目的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 19.教师职业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向专门化方向发展,始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从()开始施行。A.1986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9年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榜样。()2.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是体现教师社会地位和教师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志。()3.199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4.广义的教育制度不仅包括教育行政机构,也包括教育实施机构。()5.近三十年来,我国学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重建和完善分支型学制。()6.“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清朝。()7.课程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离开这个“尺度”就无法评定教学质量的优劣。()8.课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智、体的总和。()
9.照顾到个别学生也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标准。()10.范例教学的基本程序是:范例性地阐明“类”案—范例性阐明“个”案—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原理—掌握规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规律原理的运用训练。()11.教学评价是鼓励师生、促进教学的手段,所以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这段话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原则。()12.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是由学生各种思想品德的不稳定性与社会各种影响的复杂性决定的。()13.实行班级常规管理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全程管理,二是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14.班集体的发展,从其初步形成到巩固成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15.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首先教师要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
16.道尔顿制的优点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缺点是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17.目标教学法是依据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和“掌握学习策略”,按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形成性测试手段,落实大纲、教材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18.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因此教学包括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19.现代教育评价的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发展,评价对象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参与发展。()20.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应试能力的培养。()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5分,第2题15分,共30分)1.试述怎样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2.试述学科课程的优缺点。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0分,第2题10分,共20分)1.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笨猪”“死脑子”等语就脱口而出。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怎样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的
学生并没减少,纸屑杂物随处可见。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
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上不再提出问题,不再主动回答问题了。
请你评价这位教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该教师应如何处理课堂中学生的提问和质疑?
答案 试卷一
一、BBADD
BBDAA
DDDBC
DCBCB
二、√×××√
××√ √ √
×√√×√
√×√√√
三、1.(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二)学习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的规律。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
(五)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
2.(1)教育思想素养。良好的教育思想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2)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教师道德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它在调节教师全部道德品质中起重要作用。
(3)知识素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因此,具有比较渊博合理的知识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4)能力素养。一定的能力素养是进行和完成某种工作所需具备的,教师的能力素养是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
(5)身心素养。教师劳动是一种充满高度创造性的繁重的脑力劳动,又是一种兼有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所以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做保证。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是教师职业素养建立的基础,其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高昂振奋的精神和轻松愉快的心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教育质量。
四、1(1)从教育的意义上而言,材料一与材料三体现了备课的重要性。备好课是
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备好了课,教师便对教材、学生以及教学方法了解透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且有效地将教学内容系统、有条理地呈现给学生,也能很好地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教师应树立终身备课的思想,把备课看成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思应成为教师备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基于自我反思的备课过程显得尤为重要。从教育意义上而言,材料一中的老师与材料三中的芭蕾舞大师的话语体现了他们对备自我的重视。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材料二中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教师要想教好一节课不仅仅是写一份教案的问题,而且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如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此外还包括备教学行为、备自我、备检测等;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3)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以研究者的姿态置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2.(1)案例中的情况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即教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优生和差生。(2)教师作为专门的教育者,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看好优生的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只有热爱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处事公道,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3)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照顾到个别学生。运用因材施教原则,不仅要看到优等生,也要注意到所谓的“差生”,给他们提供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试卷二
一、BABAA DBDDB AADAD ACBDB
二、√√×√√
√×√√ √
××√√ ×
×××××
三.1(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2)树立教师威信使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威信,对教育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加强师生交往,从中了解学生。
2(1)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2)指导学生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各个方面影响的过程。(3)促进学生思想内部斗争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
(4)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1.(1)该教师主要运用了谈话法。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案例中教师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教学方法。
(2)以上教学情境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以及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而不是遏制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1)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该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启发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和学习去获得知识。
(2)该案例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性相统一的规律。该教师在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同时,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该教师灵活转化课堂中的非预期情况并进行生成,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得,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
试卷三
一、DDCCD
DBDAD BCDDA
DCBBC
二、×√√√×
√√√×√
×××××
√×√××
三、1.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互补性
(1)教育要适应个体的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教育要适应个体的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注意各阶段之间的“衔接”工作。
(3)教育要适应个体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加强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教育。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2.(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
(4)协调与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5)进行日常管理。
(6)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四、1.(1)这位老师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2)①针对该生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教师应该培养其良好的自律品质;上课与邻座讲话,教师应该采取恰当的方法予以引导,例如合理利用奖惩,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等;针对其厌学心理,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来调动学习积极性。②“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对子女疏于管教。班主任赵老师虽然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但没有找到其父母。”这表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出现脱节现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沟通,如通过家庭访问、书面联系、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目的、任务,了解其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了解学校对其子女的教育期望和要求,使家长能配合学校对其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活动。必要时,学校、教师应对家庭教育作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如通过举办家长学校来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③初中二年级学生费某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赵老师找赵某谈话,劝其自动退学的行为是违法的,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1)①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他们缺乏足够的知识和经验,难免会染上一些坏思想、坏习气。这就需要给他们讲清道理,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并发扬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该教师并没有将该班的学生认定为差生,给学生讲道理,改变学生对于差生的认识,使学生树立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积极向上,体现了疏导原则。②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该教师没有将该班学生当做差生对待,做到了爱护和尊重学生,同时又要求该班学生要努力,做到了严格要求学生,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③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该教师根据该班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从正面鼓励教育,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2)①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处理其与学生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题干中教师将学生看作自己的弟弟妹妹,并帮助他
们改正缺点,真正做到了关爱学生。
②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在处理其与职业劳动的关系时所遵循的原则要求。是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题干中老师并没有把分数看作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他的职业劳动行为是“耐心”的、“引导”的、充满教育“热情”的,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试卷四
一、CBADD
DBACB
CBCBC
CBAAC
二、√√×√×
×√√√√
×√√√×
×√√√×
三、1.(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1)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树立教师威信的基础。(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途径。(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前提。
四1.(1)材料中的班主任针对出现的问题,组织了一个球队,这一做法体现了疏导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
(2)所谓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3)身为教育者,在处理班级中出现的问题时,不能一味地管制,而是要像材料中的班主任那样,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1)学生不愿意听课不能强行他去听。课堂上提倡教学民主非常重要,师生之间的“换位思考”是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只有走进他们,深入其中,知其所想,给其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教案。
(2)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才是学生最为欣赏的。
(3)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避免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
(4)师生关系中,教师应该了解和研究学生,耐心倾听学生不想听课的原因;发扬教师民主,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看法,鼓励学生质疑,以讨论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试卷五
一、DBABB
BCCAC
BDBAC
DBBBB
二、√×√√×
√×√××
√√×√×
×√√√×
三、1.(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批评、处分为辅,选择适当的时机,以达到教育的目的。2.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级体的教学作用。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
(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四、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1.(1)从这则简短的材料中可以看到,“在课堂上打手机”这一行为反映了该学生对教师劳动的不尊重;而教师“劝阻无效后,气愤地夺过手机摔在地上”这一行为表明,教师没有做到主动与学生沟通,没有保护学生合法权利的法制意识,没有真正做到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像材料中这种师生关系,教育教学活动是不能顺利进行的。就材料而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教师角度来说,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其次要学会主动与学生沟通,掌握沟通与交往的主动性,了解“在课堂上打手机”的原因;第三,提高法制意识,明确师生之间的权利关系,切实依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最后,教师要爱护学生,包括学生的物品。从学生角度来说,要学会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的人格与尊严,了解和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支持和协助教师工作。
(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发生矛盾是难免的。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
绪,冷静全面地分析矛盾,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或必要的等待、解释等。要能与学生心理互换,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帮助学生。2.1.(1)沉重的课业负担是素质教育的严重阻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是国家减负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成为教育的“顽症”,久治不愈,其原因还是在于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该校贯彻国家的减负政策,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从具体做法上来看,似乎认为,减负就是开展更多的课外活动,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首先,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发展的误解。学生真正的愉快来自于通过刻苦的努力而带来成功之后的快乐,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不情愿的学习任务。素质教育要学生刻苦学习,因为只有刻苦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努力与成功的关系,才能形成日后所需要的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毅力。其次,这是对素质教育形式化的误解。素质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在新的形势下的体现,因而它一方面体现了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符合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在接受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学校开展课外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之一,无可厚非,但学生在外面毫无指导地“玩”,这不仅仅是对课外活动的误解,对素质教育和减负政策的误解,也是一种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
(2)有人认为有课业总会有“负担”,学习成绩与课业是相关的。有学习,就会有课业。这一点没有疑问。但是,课业成为“负担”,就是教育的问题。当课业成为“负担”时,学生的学业成绩,就可能是以牺牲“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如果教育使得一代人失去了健康,那么教育就是对一代人的伤害。那么,那种所谓的学业成绩,对于学习者个人,对于整个社会还有什么意义呢?(3)像材料中的那些学习好的学生,他们满足了应试教育的要求,可能在知识素质上较强,但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学校贯彻的减负政策并没有实质上改变应试教育在实际执行着。这种“减负”实则增加了素质教育展开的难度和阻力。试卷六
一、BDAAC
BABBA
ADBAC
ADCBB
二、√×√×√
×√ ×√ ×
√√√√×
√××√×
三、1.(一)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二)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1)学校与宣传部门建立经常性联系
(2)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和保持经常性联系
(3)学校与社会专门性的教育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
(三)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2.学科课程的优点是:
第一、以浓缩的形式集纳人类在各个基本科学领域探索的成果,间接经验的容量较大,有利于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第二,便于按知识逻辑顺序组织教材,使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第三,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学科课程的局限性和缺陷是:
第一,现代学校的不少学科中的不少知识,按学科自身的逻辑结构来讲,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对于一个未来的该学科的专家或专业工作者来说,也是必需的,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它们与日常生活和学生的经验、需求缺乏联系,容易导致死记硬背;第二,强调每一门学科课程的相对独立和稳定的逻辑系统,容易导致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第三,学科课程容易导致单调的教学组织和划一的讲解式教学方法,造成教师只能在有限范围内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
四1.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原因有三个:
(1)“身教”不利。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既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而且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随地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自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
(2)“言教”不服。“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地“管、卡、压”固然不行,只有言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否则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
(3)“心教”不诚。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而不应该把学生的错误转化成给学生惩罚的理由。如果这样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产生戒备和反感,甚至会“背道而驰”。由此可
见,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爱你,才教育你”。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这样教育才会有效果。
4.《吉林省2012年特岗教师考试工作方案》 篇四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物种
2.原体腔
3.细胞工程
4.双重呼吸
5.光合作用
得分评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植物细胞中的白色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发育成()
A.核糖体B.线粒体
C.叶绿体D.高尔基体
2.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现象指的是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释放到胚囊中后()
A.1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一个精子与卵结合 B.1个精子与助细胞结合,1个精子与卵结合 C.2个精子分别与两个极核结合
D.1个精子与反足细胞结合,1个精子与卵结合 3.下列植物中不是维管植物的是()
A.苔藓B.蕨类
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4.从下列哪种植物开始,植物体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A.藻类B.苔藓
C.蕨类D.裸子
5.我们所吃的大米、面粉、大豆和花生的营养物质依次取自植物种子的()
A.胚乳子叶子叶胚乳
B.胚乳子叶子叶子叶
C.胚乳胚乳子叶子叶
D.子叶胚乳胚乳胚乳
6.裸子植物被称为“裸子”是因为它的结构没有()
A.花被B.子房
C.胚珠D.珠被
7.被子植物分类主要依据的是下列哪一类器官的特征?()
A.根B.叶
C.茎D.花
8.银杏属于下列哪一植物类群?()
A.苔鲜植物B.蕨类植物
C.被子植物D.裸子植物
9.与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新细胞壁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B.高尔基体
C.线粒体D.核糖体
10.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如果将一瓶叶绿素提取液放在光源
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就会出现一些黑色条带,这些条带位于()
A.绿光区和红光区B.红光区和蓝紫光区
C.蓝紫光区和绿光区D.绿光区
11.心脏四腔,完全的双循环首次出现于下列哪类动物中?()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D.哺乳类
12.动物的组织可分为四类,血液属于其中的哪种组织?()
A.神经B.肌肉
C.上皮D.结缔
13.原生动物调节体内水分平衡的细胞器是()
A.食物泡B.核糖体
C.伸缩泡D.线粒体
14.昆虫消化道形成的排泄器官是()
A.原肾管B.后肾管
C.马氏管D.触角腺
15.羊膜卵的出现是动物进化史上的一个重大飞跃,从下列哪种动物开始出现羊膜卵?()
A.鸟类B.爬行类
C.两栖类D.鱼类
16.两侧对称、三胚层,但还没有形成体腔的动物类群是()
A.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
C.线虫动物D.环节动物
17.鸟类的前肢特化成翼,后肢出现了特有的关节称为()
A.趾关节B.跗间关节
C.膝关节D.髋关节
18.细胞有丝分裂时核出现以下变化,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纺锤体非常明显为核分裂的()
A.中期B.后期
C.末期D.前期
19.成年人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
A.骨松质B.骨密质
C.骨髓腔D.骨膜
20.下述结构与特点,与人体直立行走无关的是()
A.长骨为管状结构B.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
C.下肢骨粗壮D.具足弓
21.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正常人眼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是由于下列哪一项调节的结果?()
A.视网膜可前后调节移动B.睫状体可调节晶状体的凸度
C.眼球前后径可随时调节D.瞳孔可缩小或扩大
22.下列没有防止血液倒流瓣膜结构的部位是()
A.心房与心室之间B.心房与静脉之间
C.心室与动脉之间D.四肢的静脉血管内
23.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肺活量,这是因为经常锻炼可使()
A.呼吸频率加快B.肺泡数目增多
C.呼吸肌收缩力增强D.肺泡增大
24.对食物中的脂肪产生乳化作用的是()
A.胃液B.胰液
C.胆汁D.唾液
25.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采集到的血液在体外下列哪种温度条件下凝固
最快?()
A.0℃B.15℃
C.25℃D.35℃
26.氧气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是()
A.与白细胞结合B.与血小板结合 C.溶解在血液中D.与血红蛋白结合
27.在尿的形成过程中,对原尿进行重吸收作用的结构是()
A.肾小球B.肾小囊
C.肾单位D.肾小管
28.在一个阴湿山洼的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
蛛、老鼠、蛇、青蛙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
C.食物网D.种群
29.对海洋生物的调查发现,水深200米以下几乎没有植物生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
原因是()
A.阳光B.温度
C.海水含盐量D.海水含氧量
30.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
A.蚯蚓B.硝化细菌
C.酵母菌D.硅藻
31.人体免疫球蛋白中,IgG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中
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
A.764和764B.4和4
C.760和760D.762和762
32.C4植物叶肉细胞内CO2的固定方式是()
A.CO2+C5化合物→C3化合物B.CO2+C3化合物→C4化合物
C.CO2+C4化合物→C5化合物D.CO2+C4化合物→C4化合物
33.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
A.光合作用蒸腾作用B.呼吸作用渗透作用
C.光合作用呼吸作用D.呼吸作用主动运输
34.蛋清稀释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可产生何种颜色的络合物()
A.白色B.蓝色
C.紫色D.砖红色
35.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小麦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
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A.1/8B.1/16
C.1/32 D.1/64
36.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型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
等位基因控制,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B.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
C.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型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
D.白化病患者与表型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型正常的概率是1
37.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该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
()
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复制
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2N
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2个
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
38.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和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应该()
A.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
B.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
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
D.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
39.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B.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C.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D.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40.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
A.信使RNA必需氨基酸
B.淀粉酶解旋酶
C.激素递质
D.肝糖原丙酮酸
一、名词解释
1.物种:一般认为,物种是指形态上类似的,彼此能够交配的、要求类似环境条件的生物个体的总和。
2.原体腔:也叫假体腔或初生体腔。胚胎发育时囊胚腔遗留的空腔,在体壁中胚层与肠壁内胚层之间,无体腔膜,肠壁上一般缺少肌肉层,如线形动物门动物中蛔虫和轮虫等属此类。
3.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某种工程学手段,在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从而获得新型生物、特种细胞产品或产物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4.双重呼吸:每呼吸一次空气经过肺两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
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有些细胞的白色体含有元叶绿素,见光后可以转变成叶绿素,所以白色体也能在光下变成叶绿体。
2.A 【解析】双受精是指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形成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另一个与中央细胞的极核(通常两个)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的现象。双受精后由合子发育成胚,初生胚乳核发育成胚乳。
3.A 【解析】维管植物是具有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植物。现存的维管植物有25万~30万种,包括极少部分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松叶兰类、石松类、木贼类、真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4.C 【解析】从蕨类植物开始,植物体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5.C 【解析】人们食用的粮食(例如水稻、小麦和玉米等)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是由受精极核发育来的。大豆和花生是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是由受精极核发育来的。
6.D 【解析】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中较低级的一类。具有颈卵器,既属颈卵器植物,又是能产生种子的种子植物。它们的胚珠外面没有子房壁包被,不形成果皮,种子是裸露的,故称裸子植物。
7.D 【解析】识别被子植物时主要依据花和果实。
8.D 【解析】银杏属于裸子植物门银杏纲银杏目银杏科银杏属。
9.B 【解析】高尔基体没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但能合成多糖,如黏液等。植物细胞的各种细胞外多糖就是高尔基体分泌产生的。高尔基体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聚集到赤道板处,高尔基体囊泡的膜形成新的细胞膜,高尔基体之中的多糖形成新的细胞壁。
10.B 【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吸收绿光最少,因此出现的黑色条带应位于红光区和蓝紫光区。
11.C 【解析】当心脏为二心房一心室时,血液循环是不完全循环。当心脏为二心房二心室时,血液循环是完全的双循环。两栖类和爬行类的血液循环属于不完全的双循环。鸟类和哺乳类属于完全的双循环。但首次出现完全双循环的是鸟类。
12.D 【解析】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细丝状的纤维和不断循环更新的组织液,具有重要功能意义。细胞散居于细胞间质内,分布无极性。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液状的血液、松软的固有结缔组织和较坚固的软骨与骨;一般所说的结缔组织仅指固有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在体内广泛分布,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多种功能。
13.C 【解析】动物体内水分平衡保持是维持体内正常生理机能的关键。不同动物调节体内水分平衡的方法不同。原生动物利用伸缩泡;腔肠动物利用消化腔;扁形动物利用原肾管;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利用后肾管;节肢动物利用颚腺、绿腺、基节腺、马氏管;脊椎动物利用肾脏。
14.C 【解析】昆虫的排泄物如CO2、H2O、尿素及无机盐的结晶体。排泄器官或组织可分五种不同的类型:(1)体壁及特化结构;(2)气管;(3)消化道壁;(4)脂肪体和围心细胞;(5)马氏管。马氏管是由消化道中、后肠交界处的肠壁向外突起形成的管状结构。
15.B 【解析】羊膜卵指具有羊膜结构的卵,是爬行类、鸟类、卵生哺乳动物所产的卵。
16.B 【解析】两侧对称、三胚层,但还没有形成体腔的动物类群是扁形动物。
17.B 【解析】鸟类的后肢骨强健,股骨与髓臼相关节。后肢骨有较大的变化,腓骨退化成刺状,跗骨的上部与胫骨合并成一根胫跗骨,下部与跖骨愈合成跗跖骨。因此鸟类具有跗间关节。这种简化成单一的骨块关节和胫跗骨、跗跖骨的延长,能增加鸟类起飞、降落时的弹性。大多数鸟类具四趾(第五趾退化),拇趾向后,余趾向前,以便树栖时握住树枝。
18.A 【解析】细胞分裂的中期,纺锤体清晰可见。这时候,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的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在上面,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19.C 【解析】红骨髓是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的稀松骨质间的网眼中,是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人出生时,红骨髓充满全身骨髓腔,随着年龄增大,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骨髓腔中有红骨髓。
20.A 【解析】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骶曲,使脊柱如同一个弹簧,能增加缓冲震荡的能力,加强姿势的稳定性;下肢骨粗壮,是直立行走的有力保障;足弓对直立行走有一定作用,如果是扁平足则不适合长距离行走;人体直立行走与长骨为管状结构无关,但与长骨有关。
21.B 【解析】正常眼,无论远、近物体,通过折光系统都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这是由于正常人眼具有调节作用。眼的调节主要靠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调节,这是通过神经反射而实现的。视近物时,晶状体变凸的程度大;反之,视远物体,则晶状体凸度减小。
22.B 【解析】房室瓣(心房和心室间)、动脉瓣(心室和动脉间)以及静脉瓣(静脉内)都可防止血液倒流。
23.C 【解析】经常体育锻炼,特别是做一些伸展扩胸运动,可以使呼吸肌力量加强,胸廓扩大,有利于肺组织的生长发育和肺的扩张,可提高肺活量。
24.C 【解析】胆汁是一种消化液,有乳化脂肪的作用,但不含消化酶。
25.D 【解析】血液凝固是一个生化反应,生化反应一般都要酶的参加,酶的活性与温度、pH有关,一般酶所在内环境的温度和pH为最佳。而在血液凝固中起作用的酶就是促凝血酶原激酶,促凝血酶原和凝血酶的最佳活性温度就是人的体温。
26.D 【解析】氧在血液中的物理溶解量很少,约占氧运输量的1.5%,化学结合是氧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约占氧运输量的98.5%。氧主要是和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分子中的Fe2+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进行运输。
27.D 【解析】原尿在肾小管进行重吸收作用,重吸收回全部蛋白质,一部分无机盐,以及大部分水。
28.B 【解析】此朽木虽然范围比较小,但因处于阴湿的草丛中,其中长满苔藓和木耳,并且聚集着蚂蚁、蚯蚓、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了生物群落这个有规律的集合体。
29.A 【解析】一般水深200米以下,阳光就无法到达了。因此,水深200米以下的水中没有植物生存,也就没有了光合作用。
30.D 【解析】硅藻可以吸收太阳能用来合成有机物。
31.B 【解析】一条肽链上应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IgG由4条肽链构成,因此应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氨基和4个游离的羧基。
32.B 【解析】C4植物的叶肉细胞含有独特的酶,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氧化酶,使得CO2先被一种C3化合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同化,形成C4化合物。
33.C 【解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能产生ATP。
34.C 【解析】蛋清稀释液里含有蛋白质,与双缩脲反应可产生紫色的络合物。
35.C 【解析】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小麦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为:12×14×14=132。
36.D 【解析】白化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假设控制白化病的一对等位基因为A和a,则白化病患者的基因型应为aa,则其遗传给子女的基因必为a,因此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型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即基因型均为Aa,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表型正常的人的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因此白化病患者与表型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型正常的概率是1或12。
37.C 【解析】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基本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成一排;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成为两个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接着,细胞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4个精子细胞,减数分裂完成。
38.D 【解析】通过分析碱基类型,可确定其核酸是DNA还是RNA;通过分析碱基比率,可确定其核酸是单链还是双链。
39.D 【解析】纤维素酶是用来处理细胞壁的,而动物细胞不含细胞壁。
5.《吉林省2012年特岗教师考试工作方案》 篇五
五(2)
2014贵州教师资格证考试:http://gz.zgjsks.com/zg/2014zgks/
(3)结合语境,将下列词语填()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A.凛然 昂然 超然 嫣然 B.超然 凛然 昂然 嫣然 C.凛然 超然 嫣然 昂然 D.超然 昂然 嫣然 凛然
(4)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4.填空。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包括风、雅、三部分。
(2)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_______,号称“______”。
(3)宋朝著名学者_____在《观书有感》一诗中有一句关于读书积累的名句:_________。(4)刘向说:“书犹药也__________。”
(5)“只要人不老,心不老,生活永远美好。”这句话韵律上的特点是运用了__________。(6)语文是最重要的___________,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________与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字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诂不可缺少的桥梁。这部书的作者是_______。
(8)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9)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
(10)有人用“偷天换日”表示“奏”和“春”这两个字的变化。如果用“水落石出”表示“波”和另一个字的变化,这个字是_____。
5.走近名著。
本文来自贵州中公教师考试网
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结合名著内容,完成下列问题。A.他,禁军教头,误入节堂,平添复仇怨。B.他,斗战胜佛,斩妖除魔,美名永流传。
(1)A是___________(人物),人物性格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
(2)B是____________(人物),与人物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
6.《吉林省2012年特岗教师考试工作方案》 篇六
(填空题)
填空题
1.子日:“________,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山映斜阳天接水,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苏幕遮》)
4.明明如月,______?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______。(曹操《短歌行》)
5.雕栏玉砌应犹在,__________。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6.杜甫在《登岳阳楼》诗中,集中抒发自己老病孤独、身世之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7.唐代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并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富于想象,意境奇美,如《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突破时空局限,憧憬与亲友秉烛欢谈的场景。杜牧则善用绝句讽咏史事,寄托心志,如《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
8.诗人作诗时往往会将个人的心境融人其中,如陈与义《登岳阳楼》中“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如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又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7.《吉林省2012年特岗教师考试工作方案》 篇七
技文阅读一)
科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
过去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亦然。目前,科学家正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以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地球气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不仅仅依靠计算机模型的预测。
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可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索。岩石可以揭示它们形成时期的环境信息,如许多岩石只能在有液态水的地方才会形成。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要了解更久远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必须用间接方法,如建立模型来研究各种长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因素。这些模型能显示数千万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含量的变化,但是无法提供短期波动的信息。测量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密度,也可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另外,还可以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洋酸度有关,而海洋酸度又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相关联。
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气候敏感性。气候敏感性,是指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时的辐射强迫所产生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根据相关研究,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平均气温将上升l摄氏度。但是,当地球气候变暖时,很多因素都会跟着一起变化。例如,气候变暖使大气中包含更多水蒸气,而水蒸气是一种强力的大气保温气体;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洋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联合国有关机构最近预测:在考虑了这些反馈效应之后,计算机模型得出的气候敏感性在2—4.5摄氏度之间,最佳估计值为3摄氏度。其实,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而那些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才会显现的反馈,例如陆地冰原范围的变化则被忽略了。因此,真正的气候敏感性可能比计算机模型预测的更高。
由于现有的气候模型无法考虑长期反馈的影响,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唯一的途径是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为了使结果更准确,科学家研究了和现在相似的上新世早期(约450万年前),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00ppm(1ppm=百万分之一),仅比现在高一点,但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
25米。而永久冰盖面积也比现在小。对上新世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敏感性为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一倍,平均气温升高4.5摄氏度。
如果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那么可以预见,短期内地球平均气温会升高3摄氏度左右,而且在接下去的几百年里,气温还将持续攀升,被全球气候变暖困扰的人类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1.下列关于“气候敏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的条件下,气候敏感性越高表明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越大
B.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目前只能够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气候的影响
C.联合国有关机构用计算机模型预测气候敏感性时,充分考虑了随着气候变暖而变化的各种因素
D.不同时期气候敏感性不完全相同,研究上新世早期气候敏感性对认识今天气候变暖颇有价值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地球过去的气候变化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必然伴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反过来,全球平均气温降低则意味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B.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会造成地球积雪的减少和海冰覆盖范围的缩小,这样将使得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会导致地球平均气温进一步升高
C.植物叶片气孔的疏密程度与其生长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关,根据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疏密程度,可分析这种植物生长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对上新世早期的研究发现: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即使幅度不大的上升也会造成平均气温升高,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使永久冰盖面积缩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上有一些岩石是能够在没有液态水的地方形成的B.分析南极冰盖微气泡里面的气体能够间接了解数千万年以来的大气成分
C.测量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有助于了解特定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变暖效应的长期反馈使地球气温上升可以持续数百年
【参考答案】
1.C【中公专家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据第4段“联合国„„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一则被忽略了”,可确定C选项错误。
2.C【中公专家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能力。根据第1段“过去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亦然”可知A项以偏概全,是“一般”而非“必然”,排除。B项指代对象理解错误,是“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而非“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可根据第3段“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洋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排除。D项逻辑关系理解错误,平均气温升高是拿上新世早期和“现在”相比较而言的,可据第5段“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00ppm,仅比现在高一点,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而永久冰盖面积也比现在小”排除。
3.B【中公专家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B项中的“数千万年”推断错误,根据第2段“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可以得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
①一幅地图,一张照片,一个动作,如果要通过电报或电话让对方了解,那是太不容易了。即便你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也很难说得清、道得周全。如果有这样一种通信方式,它能把写在纸上的字,以及活动的或静止的画面、景物从千里之外传送到你的面前,那你不就成了“千里眼”了吗?图像通信是能够帮助你实现上述愿望的一种通信方式。
②用简要的话来概括,图像通信是________________。
③这句话的意思至少包含下面三层意思:
④第一,它说明图像通信是传送什么样的信息的。它传送的不是语言,也不是符号和数据,而是难以用语言、符号等表示的活动的或不活动的图像。
⑤第二,它是靠现代电信手段来传送信息的。有的图像信息,通过普通电话电路便能传送。譬如,有一种电话传真机,就接在电话网上,既可以通电话,又可以传图表、照片。当然,也有一些图像信息,需要为它们提供频带比电话电路更宽的信道。例如,被人们传为美谈的国际电视会议,就是靠卫星通信电路将分散在各国的分会场连接起来,实现声音和图像的传送。
⑥现代图像通信不仅具有“迅速”的特点,而且安全、可靠,适合于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应用。例如,在现代战争中,带有摄像机的炮弹弹头在射到敌占区后,能把敌占区的防御情况拍摄下来,用无线电波将图像发回;卫星发射、原子弹爆炸等现场实况,也可以通过图像通信手段传送到指挥部乃至全国电视观众面前。由于它是通过电信手段来传送的,因而首先要把可视的信息变成为适合于电路传输的电信号,然后再传送出去,到对方后,再把电信号忠实地还原成可视信息,为人眼所接收。
⑦第三,图像通信是一种应用视觉的通信,接收者收到的是图像,它可以是像传真照片那样的硬拷贝,也可以是像电视电话那样把影像显示在荧光屏上而不作记录(有人称它为“软拷贝”)。不管是哪种情况,最后都是通过人的双眼观察到的。人眼所看到的信息包括人或物的形状、位置、大小以至色彩、表情等,比起语言所能表达的要丰富得多。
4.第①段中的加点词语“上述愿望"所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
5.根据全文内容,在第②段横线上填入概括“图像通信”含义的内容。
图像通信是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中说“它传送的不是语言,也不是符号和数据”。联系全文内容,判断这一说法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7.第⑥段说明了“现代图像通信”的__________的特点。
其具体表现是:(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8.联系全文说明的内容看,第⑥段在语言表述上似有不妥之处,试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4.能把写在纸上的字.以及活动的或静止的画面、景物从千里之外传送到自己面前。
5.将语言和符号所难以表示的任意图形、绘画,乃至色彩、动作等,通过电信手段传送给对方,为对方的视觉所接收的一种通信方式。
6.(此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理解)第一种答案:不恰当,因为图像通信包括文字、画面、景物等,而语言有口头语和书面语之分,文字又是一种符号;可改为“如同电话交流的语言”,“像电报那样的符号”,“如数据通信中的数据”,加上了限定语,表达就确切了。第二种答案:恰当,因为图像通信传送的正是用语言、符号难以表示的图形、色彩等,因此用“不是„„也不是„„而是„„”的形式来表示它们的区别自然是恰当的。
7.安全、可靠。(1)在现代战争中用以拍摄现场情况,十分安全;(2)能忠实地还原成可视信息为人眼所接收,信息自然十分可靠。
【《吉林省2012年特岗教师考试工作方案》】推荐阅读:
2018吉林省特岗教师面试:小学体育《小足球与游戏》教学设计06-09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06-30
吉林省医师职称考试题06-10
吉林省17年公务员考试07-04
吉林省事业单位考试题09-01
2010吉林省会计职称考试答题技巧07-17
吉林省2018年水利安全员考试试卷10-15
吉林省高校招生考试报名12月1日开始07-22
下半年吉林省中医主治医生职称考试试卷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