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年级下

2024-10-17

语文一年级下(共15篇)

1.语文一年级下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读6个字。认识“反犬旁”。

2.会读写课后练习中的词语,能够用“又大又圆”说一句话。

3.朗读课文,感受文文是一个仔细观察生活的小朋友。

教学重点:

会读写课后练习中的词语,能够用“又大又圆”说一句话。

教学难点:

感受文文是一个仔细观察生活的小朋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会变的瞳孔》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观察同学的眼球,看见了什么?

眼球中呈圆盘状部分,中间有一个小圆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瞳孔,光线就是通过瞳孔进入眼内的。

(二)初读课文

1.猫的瞳孔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请同学们快读读课文吧,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

2.课文中的字词朋友走出来了,快读一读,看看你们认识吗?

出示

(1)养猫抱着拉着一条线放学又大又圆

(2)瞳孔新奇枣核傍晚睡觉仔细

3.同学们,词语朋友又回到了课文中,你们还能念出它们的名字吗?自己再读读课文,不仅要做到读准字音,还要做到不丢字,不加字,读完后标出自然段。

4.同桌互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三)品读课文,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想一想:文文是怎么知道猫的瞳孔是会变的?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要读出爱小猫的语气。

2.读一读,找一找:猫的瞳孔一天中会变化几次?分别在什么时间变化?变成什么样?

小组合作学习,找答案。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发言。

早上:猫咪的瞳孔像枣核。

中午:猫咪的瞳孔变成一条线。

傍晚:猫咪的瞳孔又成了枣核。

晚上:猫咪的瞳孔又大又圆。

3.猫的瞳孔一天中会有这么多次的变化,真是很新奇。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1)学生用手势表示猫的瞳孔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的变化。

(2)出示没有小猫瞳孔的四幅图,让学生描出小猫早上、中午、傍晚、晚上瞳孔的变化。

4.文文看发现猫的瞳孔一天中有这么多次的变化,心情会怎样?

请你带着这种高兴、喜悦的心情读一读最后一段。

5.你们知道猫的瞳孔为什么会变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做补充。

6.用“又大又圆”说一句话。

(1)读一读课文中带有“又大又圆”的句子。

(2)说一说“又大又圆”是什么意思?“又大又圆”:个头大,形状是圆的。

(3)想一像除了瞳孔“又大又圆”外,还有什么是“又大又圆”的?

又大又圆的西瓜、又大又圆的眼睛、又大又圆的屋顶……

(4)用“又大又圆”说一句话。例如:妈妈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

(四)指导书写。

1.你有什么方法来记住“猫”这个字呢?

学习新偏旁:“反犬旁”。

2.自己说一说“猫”字的笔顺。

按结构来记“猫”。

3.观察“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反犬旁”的第二笔是“弯钩”,不要写成“竖钩”。

4.学生描红。

5.教师板书写范字,提示学生注意。

6.学生独立书写。

(五)小结

1.你觉得文文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猫的科学知识吗?

①猫的胡须有什么作用

②猫从高处掉下来摔不伤

板书设计:会变的瞳孔

早上像枣核;中午变成一条线

傍晚又成了枣核;晚上又大又圆

2.语文一年级下 篇二

一、平等对话, 享受幸福课堂

于永正老师说:“微笑教学, 与孩子平等交流, 是教学的最佳境界。”教师应在教与学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情感的桥梁, 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乳浆。对于一年级小学生, 唤醒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 课堂上教师应通过师生平等交往, 拨动“情趣”这根弦, 使学生体验到自由、友善、理解、宽容, 受到激励和鼓舞, 从而思维活跃, 学习积极性高涨。

教学《秋姑娘的信》, 我让学生闭上眼睛, 录音机里传出刮风的声音。我轻轻地旁白:“你们听, 起风了, 那是秋姑娘的脚步声。它穿过森林, 飞过田野, 走过江河……你们看, 秋姑娘真的来了。”孩子们睁开眼睛, 这时我已戴上秋姑娘的头饰, 走到他们中间, “天气越来越凉, 冬天很快就要到了。不知道我的那些好朋友有没有作好过冬的准备呢。哎, 有了!就用这火红的枫叶给他们写封信吧!”我又从口袋里掏出一片片枫叶……然后, 各组学生分别扮演大雁、青蛙、松鼠来演绎课文中的故事, 分别说说收到秋姑娘的信后是什么心情。学生在情景表演中仅明白了课文所提示的秋天到了, 大雁要飞回南方去过冬, 青蛙准备冬眠, 松鼠要准备过冬的食物, 小树要穿上“冬衣”等信息, 更学习了礼貌语言, 体会到了秋姑娘对小动物们关心, 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把孩子们当做课堂自主学习的主体, 信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 并为之提供思考、发问、表演、创造以及尝试成功的各种机会, 这样有利于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每个学生在自我满足的幸福中高效地学习。

二、自主合作, 碰撞智慧火花

杨振宁博士曾说:“进入信息社会以来, 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 相互合作, 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未来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而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交能力。学生六人一小组围坐, 每个小组仿佛是一个家庭, 在共同的学习评价中, 学会合作, 学会关心, 学会和谐的发展, 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竞争。

教学《冰花》一课, 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和学生个人学习有困难的, 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互帮互学, 采取学生提问的方式, 巧妙地将教学要求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目标, 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你觉得冰花美吗?说说、读读, 还可以画画、剪剪。”我播放轻柔的音乐, 以激发孩子们灵感的火花。小朋友们开始小组讨论, 一组小朋友在各抒己见:它像宽大的树叶, 它像柔嫩的小草……一组小朋友在绘声绘色地朗读:一束束, 一朵朵, 晶亮, 洁白;另一组在大胆想象:冰花像夜空的星星, 冰花像散开的礼花……这一组讨论已结束, 正画着各种冰花, 千姿百态, 居然还五颜六色。那一组在组长的带领下, 正用彩纸剪出各种形态的冰花。“老师, 我们可以把它贴到教室的窗户上吗?”“当然可以!”我微笑点头。再读课文时, 我们教室的玻璃窗上也结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读书、发现、讨论, 拓宽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丰富, 达到经验的分享, 思想在交流中互补。而集体探究又能引发创新的火花, 促进学生更投入地参与合作, 快乐学习。

三、体验感悟, 课堂走进生活

《纲要》指出:“教师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 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丰富知识, 提高能力。”的确, 学好语文的关键是实践, 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 要让儿童主动参与到语文实践中, 回归儿童的天性, 贴近自然和生活, 要引导孩子探索科学的奥秘。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 不仅仅局限于教室, 我常常带孩子们走出教室, 去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一切:阳光、雨露、动物、植物、四季轮回以及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我还尝试结合课文的教学和孩子们一起布置教室:教学《家》时, 小朋友们把自己心中小精灵的家都搬到了墙壁上, 教学《秋姑娘的信》时, 墙壁上、黑板上星星点点都是火红的枫叶……

3.一年级语文插图的应用 篇三

一、化难为易,帮助理解

教材的编者(尤其是插图作者)花费大量精力,给一年级语文教材的每一课都配备了插图,是为了帮助一年级小朋友更好地读懂课文、理解文本。那么,教师们就不要辜负插图作者的一番“美意”,好好利用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化难为易,加深理解。

如一年级上册的《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讲的是一群小动物在雪地上踩出了各种各样的脚印,像一幅幅漂亮的画。如果没有插图,光看课文,有些学生可能不知道“枫叶”、“竹叶”、“月牙”等是什么样的?学生对“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很难一下理解。当学生的思维遇到阻碍时,我就让插图及时登场,把知识的坡度放缓,学生通过看图,就一目了然了。立刻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免去了老师口干舌燥的讲解,并且效果立竿见影。

二、唤醒情感,陶冶情操

语文教材是一个“美”的宝库,而对于美的体悟需要一定的载体,除文字外,对插图的恰当使用,有助于生成体验。观察插图要善于把好情感的“脉”,唤醒儿童冬眠的情感,获得美的熏陶,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有了“落脚点”。

下册的《夏夜多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美在夏夜的景色,更美在夜色下的爱心。“心灵的美”儿童很难体悟。怎么办呢?我是这样利用插图突破难点的:①先让学生观察两幅插图,问美在哪里?孩子们说到荷叶、荷花(睡莲)、绿树、花坛里的花等景物美极了。我肯定:确实很美。②继续引导:漂亮的荷花边上有只小蚂蚁,他们好像在说话呢!说什么呢?咱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吧。引入课文美美地读。③读完最后一句“啊,多美的夏夜啊!”后,要抓住情感的“牛鼻子”,找准切入“点”。我说:老师突然有一个新发现,图片好像比刚才“更美”了,你们仔细看看插图,是不是?特别是睡莲。学生有点没明白,我知道这时候孩子们的思维线路还未被接通,就趁热打铁,因势利导,进一步撞击情感,我又说:学了课文,我们知道睡莲不是在和小蚂蚁聊天,她在……有几个孩子恍然大悟:她在帮助小蚂蚁。我更进一步催化情感,趁机小结:是啊,睡莲不光外表长得漂亮,她还帮助别人,她的……没等我说完,更多的小朋友立刻喊起来:她很善良;她的心灵很美。④我又顺藤摸瓜,扩大成果:请大家仔细看图,只有她的心灵很美吗?所有的小朋友的情感闸门一下子都被撞开了,情感的波涛倾泻而出:不是,图上还有小蜻蜓、萤火虫,他们都在帮助小蚂蚁。他们的心灵都很美。是啊,插图让爱的花儿悄悄地绽放在孩子们的心田,吐露芬芳。⑤夏夜的景色很美,夏夜里助人为乐的精神最感人、最美!

三、用心观察,明察秋毫

引导学生要做学习的有心人,用心去观察插图。逐步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 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文字没有注音,课文的篇幅又长,学生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只看课文,小朋友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这一重点费时费力,我适时引导孩子们观察、比较插图,说说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开始什么样子?后来呢?学生经过仔细观察比较,发现小蝌蚪在不同生长阶段有不同的外形特点,特别是“腿”和“尾巴”的变化,是一步步慢慢地变成青蛙的。根据儿童的观察结果板书:

大脑袋、黑灰色、长尾巴→长两条后腿→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裳。

通过引导学生用心观察插图,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这样孩子掌握文本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轻而易举地突破本文重点。没有教师繁复的讲解,也无须小朋友费力想,观察插图,一目了然,课文马上变得浅显易懂。而正确地指导儿童认真观察插图,不仅仅是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更是培养观察能力的过程。

四、激活想象,勇于创新

课文中的插图是静态、无声的,有时甚至点到即止,让孩子用想象补白添精彩。如果善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就能“激活”插图上的人物、景观,让插图上的东西都栩栩如生,生机勃勃。

第二册157页的《捞皮球》这个看图说话训练,第一、二幅图是说小猴子在玩皮球时,皮球掉进了水里。第四幅图是说小猴子们捞上皮球后继续玩皮球。到底皮球是怎样捞上来的呢?第三幅图的空白,就激起了学生想的火花。在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想出了很多的办法,尽管有的办法不是最好的,但是由此引发的创造性话题却是值得肯定的。

4.八年级下语文试卷一 篇四

温馨提示:全卷满分100分,包括5分卷面分,所以请同学们一定要认真书写噢!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面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在平原的深处行走,你看到最多的庄jia肯定是麦子。它从中国的北方大地迈向南方,从黑土地步入黄土地,从曲折的丘líng迈入广袤的平原,凡是有土地的地方,有人烟的地方,总能见到麦子在风中摇曳..的身影,没有娇妍,不露媚俗,那是农民的杰作。

庄jia()丘líng()广袤()摇曳()..

2.古诗文名句填空(5分)

(1),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2),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与朱元思书》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

(4)《与朱元思书》中侧面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

(5)从你积累的古诗词当中,写两句赞美母爱的完整诗句____

3.口语交际(5分)

文化宣传志愿者面试结束后,一位评委对一位陪同孩子去的母亲说:“你的孩子语言能力太差,我怀疑他从来没有好好上过语文课。”母亲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然而回到家却对儿子说:“ _______________”听了母亲的话,他沮丧的脸一下子舒展开来。

(1)这位评委对他母亲说的话,表达很不得体,请你改正。(2分)

(2)联系上下文,请将文中横线处母亲所说的话补写出来。(3分)名著阅读(6分)

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________、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______酒店结识______(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________夺回_______;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____ ___;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仰望母亲

太阳很好,明晃晃地让春的气息四处弥散,宛若迷人的轻音乐。阳光下,我坐在小凳上洗衣服。母亲在一边给花木喂豆汁。母亲忽然说:“我听见收音机里说了,现在,海葬好像每年只有一次……”

我愣愣地看着母亲。

母亲笑着,又说:“如果可以,你以后就给我报名海葬。要不,树葬也行。不过,我们这里好像没有树葬……”

我不知该怎么接母亲的话茬。母亲又道:“真的,到时候,怎么省事就怎么做吧。” 母亲82岁高龄了,跟她唯一的女儿交代身后之事,也是人之常情。事实上,母亲已不止一次如此平静地与我谈起这个话题了。

我放下满是泡沫的衣服,望着母亲的眼睛说:“妈……我答应你……我明白你的心思,你放心就是。不过你也要答应我,这话,请你从此不要再说!千万,千万!你看外面的太阳,你一定要晴朗地活着!一定要健康地活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母亲笑道:“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

我无法再看笑吟吟的母亲,急忙低头洗衣。我不想让母亲看见我的眼睛湿了。

心思,早已不在洗衣了。

罗曼〃加里写下《我的母亲独一无二》时,母亲早巳离开了人间。他的记忆始于13岁时的清贫生活,青年时期陷身二战,是母亲的书信,使他穿过了二战的硝烟。但是直到与母亲阴阳相隔,他才知道支撑起他生命的天宇的250封书信是母亲事先就写好的,才领悟到母亲的独一无二。

而我,似乎打懂事起就明白,我所知晓的与我有关的每件事,无论寻常或不寻常,无论我喜欢或不喜欢,无一不是母亲独一无二的安排。我庆幸,我能够在母亲健在的时候就明白这一点。

母亲一生坎坷,命运多舛。现在,80多年的风风雨雨都已归于宁静,归于平淡。养花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年她还要到各处走走。她说,超山的唐梅宋梅是她最喜欢的。我想,她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告诉我她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母亲教了将近40年的书,做了无数为人知或不为人不知的善事;母亲的背驼了,头发白了,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她时常教我要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潮起潮涌。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母亲之智,智于水,母亲之仁,仁于山,所以我一直不敢轻易写母亲。这样的母亲,我如何写得了。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每次读到这里,心头最柔软的地方便蓦然一动。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有无数的爱意氤氧让我去联想,去感触。

我停下手里的活,抬起头,含着泪,静静地望着她——我不得不仰望我的母亲。她还在为花木浇灌看,伛偻的身影在阳光里几近透明,已经不足1米50的个子显得羸弱而又坚强。

寻常的母亲,总会在一个又一个瞬间,让我猝不及防地流泪,让我不得不提笔写下一些文字,在我生命的年轮上,留下一些不寻常的刻痕。

5.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4分)

(1)母亲已不止一次如此平静地与我谈起这个话题了。..

(2)你看外面的大阳,你一定要晴朗地活着!..

6.“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这句话有怎样的含义?(3分)

7.仔细阅读第②至第⑧段,请写出作者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4分)

8.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用“仰望母亲”为标题?(4分)

第十一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能留下来了。乡里也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正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

2时间的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它什么原因,总之,她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了一起,孩子非常喜欢这个既教他们读书又教他们唱歌跳舞的女老师。

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书到了,孩子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去送这位他们喜爱的代课教师。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就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突然她听到背后传来她

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越来越大,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上,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啊!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那哪里是念诗,那分明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代课教师的脚步再也走不动了,她跑向山坡和孩子们紧紧地抱在一起,于是她成了第十一位教师。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而她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当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时,已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男教师对我说:“咳,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子里,可惜上面连照片也没有。临走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我们这所学校,已经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我和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还告诉我:“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我问他:“是什么?”他当时没有立即告诉我。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村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就远远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孩子们每天早读都在怀念他们的老师!

9.、“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心寒”一词与文中哪句话照应?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10.、“无法预料的情形”指什么?(2分)

11.代课老师的脚步凝滞了,为什么?她作出了怎样的选择?(3分)

12.描写女教师骨灰时,为什么强调“上面没有照片”?(2分)

13.这所小学“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2分)

14.你如何理解“第十一位”这个题目的含义?(3分)

三 文言文阅读(15分)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1)性嗜酒 子(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3)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好读书,不求甚解(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的程度。(2分)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2分)李白诗云:“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与陶渊明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

四 写作(30分)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时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受益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声礼貌的道谢„„而这一切错失的背后,应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与非同寻常的意义。请将你的故事与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请以“曾经错过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要贴近生活,言之有物(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完美(4)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八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4、A西门庆B十字坡C孙二娘D施恩E快活林F行者 5.(1)指平和,突出表现了母亲对于死亡的坦然和达观。

(2)指像晴天一样开朗,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希望母亲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6.世上的母亲千千万万,各不相同,就如同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但母爱却是相同的。

7.作者从听到老母亲谈及身后之事时的突然、惊讶;到被母亲的平静和达观所感染而理解;到祈愿母亲过好每一天。

8、第一,我坐在小凳上,要仰起头看母亲;第二,母亲精神品质的高大,须仰视。

9、“因为各方面条件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开头写“走”与后文女教师的“留”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出女教师精神的可贵。

10、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上,背诵女教师第一节课教他们的古诗,以此来挽留女教师。

11、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以及身为教师的神圣使命感使代课教师脚步停住了。她选择了留下,并且一留就是二十年。

12、说明女教师为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一切,而自己却一贫如洗,连一张照片都没有。

13、新生开学第一课,在小山坡上学生们背诵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作为开学典礼,以示对女教师的纪念。

14、“第十一位”浓缩了这个感人故事的精髓,具有更强烈的震撼力。同时,用数字为题,题目新颖,耐人寻味。

5.语文一年级下 篇五

(日积月累)这项活动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练习读、写基本功、巩固识字。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评、访、挤”等七个生字。

2、正确地读词语,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确地读写句子。

4、熟练地读背短文,简单地了解短文意思。

[课前准备] 复习第一单元生字、课文。预习语文园地一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读,说说上面三行有何规律,下面两行有何规律?

3、分男女生读

4、巩固生字,并口头组词,选择词说句。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a、齐读词语

b、出示“春天公园图”,用上词语说一段话。(师范说,指优等生说)

2、我会写

a、先自己读一读拼音,想想是什么句子。

b、指名读句子。

c、写句子,注意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d、同桌评比,谁写的句子又对又美。

3、读读背背

a、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同桌帮忙。

b、四人小组赛读,谁读得准确又流利。

c、指名读,说说短文写的是什么?

d、齐读,注意不要唱读。

e、小组赛背

三、课外延伸

课外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古诗去读一读、背一背。

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第二教时)

[教材设计理念]

教材在安排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是对前面课文熟悉的基础上,穿插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口语交际更有凭借,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对这单元的知识更深有感触,更有话可说,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唱一唱、说一说、画一画美丽的春天,激发学生爱春天之情。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春天的歌曲、图片。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歌唱春天

1、放一放收集到有关春天的歌曲

2、唱一唱你会唱的春天歌曲

二、我看到的春天

1、指名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春天。

仿照《嘀哩嘀哩》句式说说: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大地上——

2、四人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图片、资料。

3、派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三、我听到的春天

自己找伙伴介绍自己听到的春天的声音,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我画的春天

1、自由画春天

2、小组交流你画的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3、评一评谁画得好,讲得好

4、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

5、放入自己的成长袋中

五、识字擂台

1、四人小组赛

6.小学一年级下语文连线题 篇六

长辈错懂礼貌冰雪丁冬 态度好要提醒泉水齐放百花争鸣百鸟融化 爸爸看舞蹈奶奶看球赛

妈妈看京剧

春雷跟柳树

春雨给柳树

1春风给柳树

春燕跟柳树

柳树跟小朋友

春眠风雨声

处处闻啼鸟夜来知多少

花落不觉晓

云夕阳

雪蜂

和风雾

朝霞细雨

花霜

碟草

聪兴

活意

高明注泼

更是

总加

7.浅谈一年级语文教学的拓展 篇七

在整个人生的学习过程中, 一年级是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 只有在一年级时打下扎实的基础,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上有更好的发展。要想打好基础, 教好课本知识固然重要, 但是, 只有充分运用教材进行有效的拓展, 才能更好的实现课改目标, 改变教师就书教书状况;改变学生死读书的局面;改变学生成绩服务于老师个人利益之用;从而, 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 放飞学生心灵, 展示学生个性;更好地体现关注差异, 分层教学的理念。更好地发挥教材功能。因此, 我在教学过程中, 对教材进行了以下几方面拓展:

一、识字写字教学的拓展

对于一年级语文教学来说, 识字和写字教学是教学任务的重点。一年级语文一学年要求会认的生字有950个, 会写的生字有350个。在识字教学中, 我会把握时机选择合理的字进行拓展。如:在一年级上册《14、自己去吧》教“自己”的“己”字时, 我便将“己”“已”和“巳”同时出现, (因为这三个字生活中很常见, 而又最易混淆。) 引导学生比较三个字, 说说他们的不同, 在什么地方见过, 教师再逐一帮助学生分清这三个字:“己”是自己的, 不出来;“已”是“已经”的“已”, 已经出头了;“巳”是指上午九点到十一点, 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又如:在平时做作业时, 要求学生用文字书写作业, 抄一抄会认的字, 有效的拓展了写字内容。

二、情感教育的拓展

一年级语文课文的选择编排上偏重情感态度性强的文章。学生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 情感上很自然的能得到相应的洗涤、升华, 但是, 有的课文除了直白表达出某一情感外, 教师还可将这一情感迁移、延伸到另一情感中。如:一年级上册《5、爷爷和小树》, 这一课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 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 人人都要爱护它, 提升学生爱树木的情感。在教学时, 我将冬天爷爷爱护小树, 夏天小树给爷爷撑伞迁移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关爱上, 让学生在生活中像爷爷和小树那样, 去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三、类似课文的拓展

语文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范本, 每一篇课文的选择都有其的作用, 不可能将所有的好文章都编入到课本中, 课本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让学生通过课本的学习得到启发, 唤起学文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范文, 有意思的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如:教过下册《柳树醒了》和《春雨的色彩》之后, 我便引导学生读朱自清的《春》和巴金的《春天里的秋天》片段, 增强学生对春天的感受。

四、语言表达的拓展

陈毅曾经说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学而不用枉费工夫。语言的学习就是为了在生活中与人友好交往。如: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一课的教学中, 我抓住文中的对话, 对学生进行生活语言表达的拓展, 学习运用“请你帮我……。”和“对不起, 我……”句式语言表达方式, 强调学生生活中运用这个句式与人交流。

五、知识技能的拓展

新课标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如:一年级下册《地球爷爷的手》, 在教之前, 我先引导学生观察自由落体物的运动方向, 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课中交流, 理解文意, 欣赏利用地心引力发明的高科技的产品;课后引导学生想象, 如果没有地心引力, 世界将是怎样的?你想发明有关地心引力的什么产品呢?

六、学习地点的拓展

塞 (湿) 卡:我们的学习不只是在学校里, 也在生活上。在识字教学过程中, 我极力鼓励孩子在家中识字;在路上看店名、招牌识字;在超市看商品识字;在书店看注音读物进行识字活动等等

8.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八

明确认字任务

一年级教师的工作量大,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一年级的课业负担也非常重。如:一年级的识字量特别大,就第二学期而言,要求学生认会500个汉字,写会250个汉字,800个汉字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要读准字音,记住字形,难道容易吗?虽说二类字只要求认,不要求写,但是怎样才能记牢这些面孔各异的汉字呢?恐怕还是要写才能记住吧?所以一节课40分钟要认会写会十几个字,任务是很繁重的。再加上8个识字,8个语文园地,34篇课文,要在一学期四个多月一百多天(包括节假日和双休日)完成教和学的任务,对老师和孩子们都是一种挑战。我常想,怎样让孩子们快乐地接受这些汉字而不觉得枯燥呢?如何让他们尽快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和灵魂?首先要从挖掘教材做起,利用教材吸引他们,把他们引进一个有声有色,有泪有笑的情感世界。

形象生动的认字方式

开学初,走进教室,我拥抱每个孩子,第二节课,孩子们不再用怯生生的眼神看着我,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出,他们已经对我有了亲近感,我告诉孩子们我的喜怒哀乐,要他们也能说出心里话,我帮他们解决,有了这份亲密的师生关系,我的课堂一定会吸引他们的。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这些故事呀,是由一个个字宝宝‘手拉手讲出来的,他们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还有感情,你们相信吗?”孩子们眼神流露出好奇。我说:“你们听到‘小雨沙沙和‘瓜果飘香这两个词有什么感受没有呢?”学生纷纷举手:“我好像听到了下雨的声音”,“我好像感受到下雨的清凉。”“我想尝尝雨水甜甜的味道”,“我看到好多果树”,“我闻到了水果的香味”……多好啊,这就说明我们中国的汉字不是符号,而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字宝宝,看到他,你就好像能听到声音,看到颜色,闻到气味!他们各有各的家族和名字,你要认准他,记住它,他才会领着你走进知识的大门,你们喜欢上他们了吗?”就这样,我让孩子们觉得学习汉字是有趣的,我常常带领他们一边认字一边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样孩子们能根据字的偏旁部首记住很多字,不再混淆形近字,同音字。

我在课余还编了许多字谜,在游戏中识字。容易写错的字,把它们编成一句话,一边说一边写,比如,许多孩子容易把“春”下面的“日”写成“目”,我叫他们记住这句话,“三人同日去春游”,他们边说边写,就不会写错“春”这个字了。有的字蕴含着一些道理,让他们在识字的过程中懂得道理,他们会记得比较牢固。比如,我教值得的“值”,我说“直”字加单人旁,就说明做人要正直才是值得人们去称赞。有一次,一个同学问“臭”字怎么写,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自”,又在下面写了一个“大”,我说你们把这俩字组成一个词叫什么?孩子说是“自大”,我说自大是什么意思,自大的人会怎么样呢?孩子們说:自大的人让人讨厌。我又在“大”上加一点,说“这就是‘臭字”,你明白这个字的含义了吗?孩子们知道做人一点也不能自高自大,不然就“臭”了,没人喜欢了。只要多钻研,每个字都能让孩子学得快记得牢。

我再谈一谈阅读教学。课堂上常常是“乱哄哄”,孩子们不是静静地坐着听课,而是“动”的,根据课文的内容,我会给自己做好不同的头饰戴进课堂,让孩子们先根据我的头饰来编一段故事,训练他们的表达和想像能力,然后,我再把课文内容边表演边朗诵,孩子们模仿能力很强,他们能准确地模仿老师的发音,语气和动作表情很快把课文读下来,有的甚至都能背诵下来,阅读教学变得轻松了。掌握了老师教学的特点,孩子们也会在课下让家长做好头饰的,所以,语文课让孩子们充满了期待。有一次,要学习《棉花姑娘》一文,我戴着棉花头饰走进课堂,看到教室有“蚜虫”、有“青蛙”、有“啄木鸟”、还有“七星瓢虫”,我说:“棉花姑娘生病了,身上有许多小蚜虫。”只见那些小“蚜虫”在“棉花姑娘”身上蠕动,“棉花姑娘”很痛苦,然后,“棉花姑娘”请“蚜虫,青蛙和啄木鸟”帮忙捉牙虫,他们都因为帮不了“棉花姑娘”而惋惜。看到孩子们投入的表演,真诚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小小的心里装满了善良,这样的课堂“乱”得值。

结束语

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真情投入,是衡量一节语文课的标准。真情投入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一颦一笑、一抑一扬,眉目之间,语调之中,包含着的爱憎,喜恶,褒贬之情。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沉浸于美的享受之中。要达到这种境界,教师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努力发掘语文教科书中的美——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性之美等。要渲染这些美,表现这些美,主要是教师的语言艺术,要声情并茂的去感染学生,做好示范。让课堂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接受教育的场所。而这些,更能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得到更好地发挥。

9.一年级语文下学期复习计划 篇九

1、通过复习,让学生温故知新,使知识系统化,归纳出学习规律,并使之能举一反三。

2、注意减轻学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能力、兴趣,让学生在愉悦中复习,在复习中巩固提高;

3、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学会使用学习方法,自主复习;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树立为祖国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二、复习主要内容:

(一)拼音:

1、能看拼音写词语;

2、把音节补充完整,注意标调规则,选择正确读音。

3、会写音序。

(二)字:

1、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2、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

3、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

(三)词:

1、掌握生字词,能正确书写;

2、掌握反义词;

3、进行词语搭配(量+名、形+名)

(四)句子:

1、认识完整句;

2、能流利地说一句话,或用词造句。

3、掌握句号、问号的基本用法。

(五)篇:

1、会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会背诵古诗;

(六)作文:

1、能运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

2、能看图填空。

三、复习重、难点:

1、汉语拼音书写要求:能拼准音;

2、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

3、区别运用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

4、能认识常用的550汉字;

5、能看懂图意,说一、两句话。

四、复习进度:

按归类结合单元内容复习,一单元一次,有8次复习,每单元分两课时,共16课时。

五、措施:

1、关心偏爱后进生,在复习课中多提问,作业面批面改,作到“三优”。

2、加强思想工作,端正学习态度;

3、加强家校联系,请家长共同督促、指导;

10.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篇十

我班现有学生45人,一年级孩子正处于学习启蒙阶段,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读写,以及正确地拼读音节、学读轻声;在读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上,学生已会认250个生字,会写100个字;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普通话讲清一件简单的事;在阅读方面也能正确地朗读、背诵指定课文,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认识了句号、感叹号、问号,并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的语气。同学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能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并养成了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在本学期中我们应该继续保护孩子学习语文的欲望和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孩子乐于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上学期末的成绩不错。本学期将致力于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及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8个单元8个专题,分为8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8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8组之后有5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书后生字表

(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

(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教材特点 :

(一)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便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每个单元,从导语到识字课,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乃至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口语交际、实践活动,都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如第二组,在简短的导语之后,以三字经的形式编写识字课,既认了字,又使学生懂得要尊敬长辈、敬爱父母等道理。接着,编排了《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等四篇课文,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乐于助人。在语文园地里,“读读背背”安排反映温馨家庭生活的短诗《鞋》;“口语交际”安排讨论爸爸妈妈不让自己做家务事该怎么办。整组教材围绕“家庭生活”这个主题,把各项内容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本册教科书的识字课没有采用以前集中安排识字课的做法,而是把八课识字,分别安排在每组的开头。这八课识字大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易于朗读;内容均贴近每一组的专题,便于整合。通过学习这些意境优美、内涵丰富的识字课,学生不仅识了字,而且积累了优美的语言,丰富了知识储备,并受到思想和文化的熏陶。如第一组的识字课,由八个词语组成:“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几个反映春天优美景色的成语或词组,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而且文字合辙押韵,读来朗朗上口。

全册要求认的字,均选自常用字表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并力求使每次写的字有一定的规律。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并在本课再现的字,便于学生感悟,便于学生感悟,也便于教师指导。

(三)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了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有反映领袖事迹的《邓小平爷爷植树》,有反映家乡新貌的《画家乡》,有体现关爱他人的《月亮的心愿》,有表现现代儿童生活的《棉鞋里的阳光》,有反映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松鼠和松果》《美的小路》等,有介绍自然常识和科技成就的《棉花姑娘》《火车的故事》等。全册书中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便于学生学习语言,并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课后练习重视语言积累和感悟(如,朗读背诵,词语积累与扩展,词句练习),重视语文基本功(如,写字,词句理解与运用),也重视课内外结合,将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11.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加强说话训练 篇十一

如何才能加强说话训练呢?

一、培养说话能力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说:“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宝贵的钥匙。”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从入学时就注重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

二、一年级语文课堂实施方法

语文第一册分为汉语拼音、认一认、识字、练习、课文五个部分。

(一)“汉语拼音”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入学后,学生接触最广、使用最多的便是汉语拼音,大量地学习字母发音,书写记忆字母字形,拼读音节,繁琐单调而枯燥,极易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在拼音教学中可利用情境图,以拼音代字,让学生先说后写,边说边听。如教学声母“t”与单韵母“i”组成的音节时,可根据四声练习说话:tī——梯 楼梯;tí——提 提醒;tǐ——体 体育;tì——剃 剃头。学生可以根据四声组不同的词。既巩固了拼音,又活跃了课堂。

(二)“认一认、识字”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汉字的学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有些困难。特别是一些抽象的字,不能用实物来示范、讲解。我是这样做的:在教学“认一认”时,我把五位学生请到讲台上按位置站好,先引导学生观察说话:谁站在谁的左边?谁站在谁的右边?谁站在谁的前面?谁站在谁的后面?学生的说话欲被激起来了,小手举得高高的。最后出示“前、后、左、右”进行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练习了说话能力。

(三)“练习”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在练习中要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进行说话训练。如教学笫一册练习中的“口语交际”——看书上四幅图,引导学生动脑筋说图意,让同学之间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你应提醒他们怎么做才是对的?让学生们知道交通常识,引导他们遵守交通规则,请学生做一下评价,看谁讲的最生动。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交际。

(四)“课文”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运用插图,是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能提高口语的规范性,促使口头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如教《我叫“神舟号”》,在学生口述图意后,再让他们认真读课文,弄清“神舟号是怎么认识嫦娥姐姐的?嫦娥姐姐为什么想回家?”等问题,最后再让学生看图说话。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说话的内容就有了条理性、具体性和逻辑性。

我想,只要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反复练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12.浅谈小学一年级语文汉语拼音教学 篇十二

从整体情况来看, 学生都基本懂读懂写, 但我发现, 学生发音的口型和发音部位以及发音气流强弱并不是很规范。现今的一年级小学生, 对汉语拼音并不陌生, 他们在幼儿园或者学前班已经很熟练地背诵出24个韵母和23个声母。表面上觉得很好教学, 但是, 最致命的弱点也就在这里!毕竟目前社会上的幼儿园或学前班的汉语拼音教学并不那么规范, 于是, 学生对汉语拼音的读音参差不齐, 而要纠正得费很大的力气, 那习惯成自然的惯性很难于纠正过来, 这就需要教师加大力度及时纠正发音的口型、发音部位及发音气流。所以, 汉语拼音的课堂教学教师要采用非常手段, 可以用演示法、比较法等帮助学生纠正。因此, 从一开始, 我就非常重视教师的示范功能, 课前认真揣摩教学参考, 独自照着镜子练习发音, 注意口型。教学时先请学生仔细看清老师的口型变化, 并用手势形象地讲解发音位置, 再请小朋友试着模仿。经过模仿训练, 他们的口型到位了, 拼音也就读得准确了。尤其在教学复韵母、鼻韵母时更要示范好口型的变化过程。比如我在教学韵母“ou”时,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在念“ou”时嘴巴是怎么变化的, 接着再发“O”的音, 让学生观察两个字母发音时口型有什么不同, 然后试着模仿练习, 口型正确了发音也就准确了。

新课程提倡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汉语拼音的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读拼音和写拼音。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好每一个汉语拼音。汉语拼音的课堂教学中, 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的时间。枯燥无味的汉语拼音, 要用多种形式的读法才可以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读的方式要灵活多样: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同桌对读、比赛读等等。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机会参与。不能走过场, 不仅要让每个孩子读还要读准。写好拼音也很关键, 到中高年级时, 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写的音节不标准:字母大小不一, 没有三线格就找不到字母的正确位置, 调号写得不准确甚至不会标调号……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在一年级的拼音教学中尤其要重视指导音节的书写。

众所周知, 教学是一门科学, 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所谓“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汉语拼音教学的精髓就在趣味性上。那么, 如何让汉语拼音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呢?

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学生喜欢游戏, 一年级的小朋友更是如此, 在拼音教学中, 教师可设计一些与拼音有关的游戏, 让学生在玩中学, 学中玩。

我们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来组织游戏。例如, 排队上车游戏:教学ai时就可以先创设情境:放学时校车来了, 小朋友们一个挨一个排好队, 上车啦!学生回答:唉, 唉, 唉。再如, 游戏回家吧, 教学ei时创设这样的情境:妈妈说饭做好了, 宝宝回家吃饭了!宝宝们回答:诶, 诶, 诶。又如打电话:ui的教学创设打电话情境:甲:喂, 小明在家吗?喂, 王老师在家吗?……结合生活经验编顺口溜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汉语拼音的教学中, 我也遵循这一原则。课上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成为学习拼音的小主人。自己只站在引导者、参与者、服务者的位置上。在教学“d、t、n、l”声母时, 我先让学生回顾识记“b、p、m、f”声母的顺口溜: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棍f、f、f。再让学生自己动脑筋给“d、t、n、l”也编儿歌来识记。顿时, 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了。陆续汇报:左下半圆d、d、d, 马蹄d、d、d。伞把t、t、t, 拐棍倒放t、t、t。”、“一个门洞n、n、n”、“一根小棒l、l、l, 数字‘1’l、l、l。各种答案从孩子们稚嫩的头脑中蹦了出来。我对学生“冥思苦想”后的成果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欣赏和鼓励, 让学生产生成功感, 这种肯定、欣赏和鼓励不但给他们自己树立了信心, 还激励着其他同学去思考, 去探索, 并激起他们参与的信心。

借助课堂活动组织游戏, 这是比较常见的课堂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汉语拼音, 如果让学生整堂课都在反复地读声母、韵母, 他们肯定感到枯燥乏味, 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不佳, 运用游戏的形式, 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之中, 他们就会学得既主动又轻松。拼一拼可以在小组内进行, 组员分别取出声母和韵母大家一起练习拼读;画一画, 例如bei的教学:可以画水杯、被子;cai的教学:可以画木材、菜等。猜一猜可以有看口型猜字母和看动作猜字母以及编顺口溜猜字母等。我经常采用的游戏主要有:“摘苹果”、“找朋友”、“钓鱼”、“猜谜语”、“送字母娃娃回家”、“开火车”等。在复习韵母“ui、iu、in、un、ün”、“ei、ie、üe、er”时, 我就采用“送字母娃娃回家”的游戏形式。我先出示拼音挂图, 让学生复习、认读, 再请九位同学走上讲台, 各持一张韵母卡片, 高高举起让学生观察, 再请几名同学上台认出老师指定的韵母, 找对了, 韵母娃娃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家, 找错了, 自己将会被老虎吃掉。在游戏中, 学生个个都开动脑筋, 跃跃欲试, 表现自己。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 不用再费时间去整顿纪律, 收效却极佳。学生只有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兴趣才会产生, 才会学得好, 记得牢。

针对复习巩固组织游戏, 例如“卡片配对”适用于区别形状相近的字母,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识记窍门。再如“你是我的好朋友”用于组成音节、拼读音节的练习。学拼音是为了用, 只会读不会写, 只会写不会读, 都不能使用自如, 只有读写并进才会相得益彰。学完声母、韵母、整体认读章节后, 我每次上课前几分钟, 都进行读写训练, 巩固拼音。即:先出示图画或实物, 写音节, 再让学生把手中卡片上的音节与图画或实物对号入座, 请学生齐

一、服务方向的政治定位

深入开展档案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大胆地进行档案工作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既要积极又要慎重要以“三个有利于”为前提无条件地执行党关于档案开放、开发、公布与利用的方针、政策、法规坚持以社会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原则实现档案工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统一确保党和国家秘密的安全维护安定团结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档案工作的服务职能有一个正确的政治定位。为“利用为纲”是修正主义路线从而使档案工作失去了正确的服务方向。实践证明档案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在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上不致于失去前进的目标。

二、服务形式的精品定位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突出地表现在档案利用工作这个环节上。提供档案的服务形式包括档案的检索及开发编研档案信息等。服务形式的精品定位就是使档案检索及传递的档案信息最有效、最

三、服务人员的素质定位

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决定因素档案工作服务质量的好坏服务人员的素质是关键。在档案工作不断深入发展过程中人员素质内涵不断丰富。人员素

读音节。我还充分利用活动课进行这方面训练, 语文活动课上, 我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音节写下来, 读给同学们听, 并评议谁写得多, 读得准, 声音洪亮, 就给予表扬, 并鼓励差的学生多努力。我及时把好的作品展示在拼音园地里, 让大家欣赏、拼读, 并给写得好的学生戴上小红花。同学们学练拼音的兴致可高了。

一年级小学生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但口头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我每天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时代意识。

1要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主线。政治合格是对档案工作者的首要要求。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 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要以加强素质能力建设为主题。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档案事业的发展与广大档案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密切相关。新世纪阶段的档案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课题, 档案工作者不仅要精通档案专业知识, 而且要掌握相关新知识技能, 才能胜任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 才能应对工作中每一次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 更新知识, 成为符合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复合

四、学校档案业务建设, 是档案工作为学校工作大局服务的根基和前提。

1、搞好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制定各类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以规范归档工作。还要坚持定期开展归档检查工作, 确保文件材料及时、齐全地归档保存。

2、探索科学整合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方式。

要继续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改革创新, 促进学校档案信息资源体系结构更加完善, 以适合学校现代化建

留给学生回家的任务是把当天学过的拼音读熟, 读给家长听, 再记住家长对学生读拼音的评价。第二天说给老师, 从而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又可有针对性与各位家长联系, 学校、家庭齐抓共管, 夯实学生汉语拼音的基础, 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有时我也会布置一些动手操作的作业, 制作与拼音有关的卡片送给同学, 同学回家识记, 然后第二天制作者再当老师检查。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设的需要, 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对查阅利用档案的需要。

五、档案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服务, 要找准切入点、结合点, 把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1、积极扩展档案馆的服务功能, 满足全校师生的文化需要。

构建和谐校园,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做到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 促进广大师生的全面发展。档案馆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把广大师生作为服务对象, 让他们分享档案资源中藴含的人类文明成果, 就是充分体现以人文本, 就是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 学校的档案部门应加快建设有文化品位、有地方特色、有现代气息, 从而更加有效地以多种方式开展社会服务, 满足广大师生对档案文化的需求。

2、扎实推进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

工作, 满足广大师生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需求。社会公平、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学校档案工作服务职能的目标定位是和谐社会、和谐校园进程的不断推进, 档案工作要向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延伸, 向社会管理的各个领域扩展, 不断深寻新领域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 为和谐社会服务。

拼音教学是一个基础内容, 拼音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虽然其内容枯燥乏味, 但书是死的, 人是活的, 只要能积极合理地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弥补内容的缺陷, 同样能让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成为欢乐的海洋。

13.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论文 篇十三

这学期,同学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也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如能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并养成了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但有个别孩子上课的习惯还不是很好,要在这学期中抓紧让他们养成,以促进他们的学习质量。在本学期中我们应该继续保护孩子学习语文的欲望和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孩子乐于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本学期将致力于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及语文素养的培养。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8个单元8个专题,分为8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8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8组之后有5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书后生字表

(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

(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教材特点 】

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便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每个单元,从导语到识字课,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乃至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口语交际、实践活动,都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如第二组,在简短的导语之后,以三字经的形式编写识字课,既认了字,又使学生懂得要尊敬长辈、敬爱父母等道理。接着,编排了《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等四篇课文,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乐于助人。在语文园地里,“读读背背”安排反映温馨家庭生活的短诗《鞋》;“口语交际”安排讨论爸爸妈妈不让自己做家务事该怎么办。整组教材围绕“家庭生活”这个主题,把各项内容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本册教科书的识字课没有采用以前集中安排识字课的做法,而是把八课识字,分别安排在每组的开头。这八课识字大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易于朗读;内容均贴近每一组的专题,便于整合。通过学习这些意境优美、内涵丰富的识字课,学生不仅识了字,而且积累了优美的语言,丰富了知识储备,并受到思想和文化的熏陶。如第一组的识字课,由八个词语组成:“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几个反映春天优美景色的成语或词组,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而且文字合辙押韵,读来朗朗上口。

全册要求认的字,均选自常用字表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并力求使每次写的字有一定的规律。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并在本课再现的字,便于学生感悟,便于学生感悟,也便于教师指导。

【教学达成】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550个,其中25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文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词文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万字。

(三)写话 对写话有兴趣,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让学生玩中学习枯燥的拼音】

在学习期间,我还采用精神奖励法:告诉孩子们如果提前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就放大家喜欢的动画片。这种方法比较受孩子欢迎,为了延长看动画的时间,在学习汉语拼音时大部分孩子都能认真听讲、动脑思考,“干扰者”甚至还会遭受同学的不满,因为一旦不认真听讲,精神激励法就无效了。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学习方式,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一举多得,这种方法用在孩子们身上乐此不疲。

除此之外,还有大家经常使用的编儿歌、编顺口溜的方法,学生也表较感兴趣。如:在学习生母l时,可以领着学生牢记顺口溜:“一根小棍,l、l、l”,形象、生动,便于记忆。

4、联系生活,复习运用,牢固记忆。

汉语拼音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更注重的是过程训练。因此学完汉语拼音并不代表会用汉语拼音。关键还在于复习巩固,实践练习。在学习完生母、韵母之后,我鼓励孩子们拼读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学习用品的名称,拼读自己好朋友的姓名、同桌的姓名,还拼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等等,孩子们兴致盎然,日渐运用自如,这是他们学会拼音的第一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还将鼓励他们拼读句子,拼读短文,尝试自己阅读,让他们在拼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14.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测试题 篇十四

1、我会写:写出小写字母相对应的大写字母。

a( ) g( ) j( )t( ) d( ) m( )

2、我会连:把生字和相对应的读音用线连起来。

zhǔn shuí liè nǎo zhū sāi chá

猎 准 谁 猪 脑 察 塞

词句部分

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yuán lái yīn wèi cǎo méi dì di

( )( ) ( ) ( )

qí miào nǎi nai duì wu líng huó

( ) ( ) ( ) ( )

2、我会正确区分这些字,会组词。

在( ) 睛( ) 苞( )再( ) 晴( ) 包( )及( ) 己( ) 做( )急( ) 已( ) 作( )

3、我会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草地 ( )的小河 ( )的李子 奇怪的( ) 欢快的( ) 美妙的( ) 一( )河 两( )云

三( )伞 四( )书 五( )树叶 六( )眼睛 七( )桥 八( )猪 九( )鞋

4、我会在括号中写出带点词的反义词。

(1) 春去花还在,人( )鸟不惊。

(2) 影子在( ),影子在右。

(3) 我打开作业本,( )上语文书。

5、我会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还会给句子加标点。

a) 九色鹿真 b) 在枝头 c) 是谁 d) 像

阅读部分

大自然的

春天的树上,长出嫩(nèn)嫩的芽瓣(bàn);夏天的树上,挂满肥肥的叶片;秋天的树上,树叶涂(tú)满鲜红和金黄;冬天的树下,树叶落地化成土壤(rǎng)。落叶是大自然的邮(yóu)票,把一年四季寄(jì)给你,寄给我,寄给大家。

(1) 在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把短文的题目补充完整。落叶 邮票 叶片 一年四季

(2) 填空a、一年有 、、、四个季节。b、春天的树上,芽瓣是 ;夏天的树上,叶片是 ;秋天的树叶颜色有 和 ;冬天的树下,满地是 。c、大自然的邮票指

拓展部分

1、我会填。

(1)古诗《春晓》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古诗《 》也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2)《糖果雨》这篇课文真有趣!我多么希望能下一场( )雨啊!

(3)这学期有好多节日呢!我知道5月( )日是劳动节。5月的第( )个星期是母亲节。在这天,我对妈妈说( )!( )月( )日是儿童节,那天游园活动真快乐啊!

2、我会设计。

在世界上,有好多奇妙的桥:玻璃桥、纸桥、盐桥……如果我是桥梁专家,我会用( )来造一座奇妙的( )桥!

(1) 画一画:把你设计的桥画下来。

(2)写一写:把你设计的桥的奇妙之处写下来。

15.语文一年级下 篇十五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意义

1. 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体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课堂教学设计,还是评价方式的选择,一切都应遵循以学生为本和以学生的后续发展为本的理念。我校一年级有一部分学生入学时并非“零起点”,不少学生接受过类似幼小衔接的课程学习,认识不少字,学习过拼音。不过,要做到真正会认读还需要会辨析、会书写、会理解、会运用,这就提醒我们在教学中既要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要教会他们读的方法、拼的方法,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教师转变观念,聚焦学生,立足评价,关注成长

过程性评价将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因此,在刚开始进行过程性评价时,教师们心中都有顾虑,原本早已习惯了的百分制现在变为了等第制,等第制能反映出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吗?经过高老师的指点,我们明白,过程性评价将习惯、态度、知识、能力以及学生学习动力和自我发展等方面都作为过程性评价的内容,从而能更准确、更科学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其实,学生的兴趣、习惯、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知识中了解方法,从掌握方法中养成习惯,从习惯培养中渐渐形成能力,这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学会学习和促进学习的过程。

二、基于课程标准的过程性评价的落实

1. 制订基于课程标准的每一阶段总的评价要求

一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入学准备期,第二个阶段为读儿歌识字学拼音,第三个阶段为看拼音读课文识字。在入学准备期阶段,我们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使学生了解学校学习的常规和基本习惯。第二个阶段会正式实施评价表。根据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学习内容与要求,我们制订了每个阶段基于课程标准的总的评价要求。每个阶段的总要求包括拼音、识字、阅读、写字和听说活动这些方面。此外,我们还制订出与这些知识点掌握相对应的所要养成的学习习惯。在制订阶段总的学习要求时,我们特别关注各阶段前后知识的衔接。

2. 在单元教学中分步落实总要求

第二阶段分为三个单元,在这一阶段中拼音学习是学生重要的学习任务,因此三个单元中都有拼音方面的评价内容。我们根据三个单元中拼音学习的不同内容,在制订评价要求时也各有侧重,如第一单元学生开始学习单韵母和声母,发音时口型到位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发音和拼读的准确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范读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口型,并用一些小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专注度。由于有了教学方法指导,在评价表中我们就将“读拼音字母时口型正确”作为评价要求之一来列出,同时列出符合这一评价内容的三颗星的具体要求:第一颗星为站立端正,第二颗星为对着镜子练口型,第三颗星为读音准确。从三颗星的评价指标上可见前两颗星重在态度与习惯的评价,最后一颗星为知识与能力上的评价,这也给学生或家长传递一个信号:现阶段习惯与态度的养成更为重要。到了第二单元,学生将学完所有的声母,这意味着学生拼读音节的数量将增加,而要将音节拼对,看清并正确认读声母和韵母是关键,因此在第二单元评价表的设计中,我们将原先“读拼音字母时口型正确”调整为“正确拼读音节”,同时列出具体要求:第一颗星为正确认读音节中的声母、韵母,第二颗星为在拼读时声音响亮,口齿清楚,第三颗星为拼读准确。这三条具体评价要求既是对学生进行拼读方法的指引,又是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如果说第一单元更注重单个字母发音时的口型,那么第二单元则侧重音节的拼读,因为这是学生自主识字的基础。到了第三单元,学生已学完所有的韵母,至此,所有的拼音部件学生都已掌握。但是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还是要求学生“正确拼读音节”,这个评价要求与第二单元相同,因为我们觉得拼读对学生来说是现阶段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拼读上的习惯、态度以及能力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评价要求不宜变动。

在三个单元中,唯一没有变化的评价标准是:读完儿歌能用句子说说所理解的内容。我们认为规范表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所以三个单元中都有这样的评价,与它对应的三颗星评价要求是:句子完整、口齿清楚、意思清晰。

第二阶段中三个单元评价内容都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前提来制订的。清晰、一致的评价要求,可以使低年级学生及其家长不需要太强调相互比较。通过评价表,学生可以知道自己学习的情况,体验学习过程,感受学习过程中一点一滴的进步,体验成功的愉悦。

3. 教师结合评价内容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评价记录

低年级的学习,是学校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各科学习的启蒙阶段。基本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除了我们制订的《我的成长足迹》评价表外,教师也会结合每个单元的评价内容在课堂中及时记录,让学生在“慢步走”的过程中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与技能,迈小步,不停步,为学业的达标奠定扎实的基础。当然这“慢步走”不等于降低要求,而是在日常教学中加强过程性评价,教师细致观察,有效记录,分析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习惯、态度、知识、兴趣等,将原先在期末才知道的学生学习情况变为及时知晓,不仅教师及时知晓,学生及其家长也能及时知晓,这样教师、学生、家长就能作出适当调整,所以课堂中的及时评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三、基于课程标准的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效果

1. 学生良好习惯已初步养成

在第二阶段,我们就指读进行了重点训练,刚开始,有些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指读方法,食指点在字的上面,这样就遮住了字,因此学生常出现读文时拖腔拉调或是读错字的情况。教师在发现后进行及时纠正,示范演示并注意观察,留心班中哪几个学生在指读上存在困难,然后利用课余时间个别辅导。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就会养成正确指读的好习惯。这一阶段刚开始教师特别强调看口型发音,课堂教学时教师让学生看自己的发音口型,还让学生看同桌发音的口型;课间,学生会玩看口型猜拼音字母的游戏,甚至有些学生会对着校园中的镜子练口型。这些都说明学生乐意学习,主动学习。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学生们的变化和进步也将促使教师们在基于课程标准的过程性评价中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与关注。

2. 得到家长大力配合

我们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过程性评价已有两个月了,从《我的成长足迹》评价表来看,绝大多数家长能如实填写,如实给学生正确评价,如学生站立不端正,家长就不给学生打勾,又如儿歌的大致内容说不清,家长就会让学生第二天来问教师,问清楚后学生回家再说,说对了家长用另外一种颜色的笔打勾,评价表真正起到了留下学习“足迹”的目的,它见证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份评价表还特别要求家长在一单元结束后对学生写一些寄语,原本要求家长结合单元评价内容就学生进步的方面来写寄语,但有些家长不仅写了学生的进步情况,还提出了殷切期望。有了家长的支持,家校就能形成合力,学生就能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

3. 期中阶段活动初展风采

在期中阶段活动中,我们围绕“写字小能手”和“认字大王”这两个活动来展开。在活动前,我们印发了关于活动的评价要求,并告知学生活动的目的。整个活动中,学生们认真对待,积极参与。在描红时,绝大多数学生能做到坐姿端正,握笔姿势正确,平时描到一半就要教师提醒坐姿的学生在活动中显得格外认真。在读句时,由于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的形式,学生们在读句时遇到困难能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也体现了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可见,采用比赛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养成的好习惯。

上一篇:其实也是一种幸福优秀作文下一篇:法学专业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