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原文(15篇)
1.《沁园春·长沙》原文 篇一
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词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下半阕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自然地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将无形的不平凡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可以说,这首词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
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沁园春·长沙》创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晚秋所作。当时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途经长沙,重游了橘子洲。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2.《沁园春·长沙》原文 篇二
关键词:《沁园春·长沙》,教学,思考
当前中专生来源趋于多元化, 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以笔者任教的一个班为例, 全班78人, 其中一人大学毕业;五人上过高中, 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高的接受能力;三人工作后又来学习, 基础知识多已遗忘, 但目的明确, 学习刻苦;三名新疆学生汉语水平低, 但学习认真;其余是初中或初中以下水平, 人数最多, 水平和素质也最低, 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全班学生年龄也从14岁到36岁。这些学生毕业后, 少数人升入大专继续学习, 多数则走向社会参加工作, 这就意味着这部分学生几乎没有再到学校进行系统学习的机会。因此, 笔者认为中专学校的语文教师, 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为自己的长远和持续发展做准备。
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材是人卫版《语文应用基础》 (第二版) , 该教材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卫生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方针。第五单元励志人生的目的是使学生品味人生真谛, 理解磨砺心智在人生旅途中的作用, 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完善自我品格。《沁园春?长沙》是本教材入选的唯一一首词, 体现了诗人毛泽东昂扬的革命斗志和大无谓的革命精神, 抒发了诗人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 充满了现代气息, 作品采用的形式又完全是中国传统词的形式, 是贯通古今的佳作, 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突出体现了教材以人文素养、语文素养培养为基础注重人文性、时代性的编写理念。
真正要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 就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优化教学方法。本课以多媒体课件辅助实施情感教学法。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运用多媒体课件教育优化演示, 诗配以乐, 诗配以画, 创造出形象的艺术氛围, 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帮助学生进入和理解意境, 达到了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目的。
本课教学安排两学时:第一学时主要讲解词的有关常识, 拓宽学生知识面, 为课外学生主动的学习提供方向性指导;第二学时具体赏析作品, 引导学生学习鉴赏文学作品, 同时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中专学校一般是每门课两学时连上, 课间循环播放配乐朗诵, 充分营造轻松环境, 增加课堂趣味。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学时】
首先介绍词的常识。词是一种合乐的歌词, 在古代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中专生多数活泼好玩, 本课因势利导, 从玩说起, 自然引入对词的概念、特点、产生、发展、分类、风格流派等的介绍。这部分内容涉及面广, 知识点多, 基本知识如概念、特点等面对全体学生作详细讲解;其余作简要介绍或提示, 兼顾各类学生, 尤其为程度较好求知欲强的学生留下了广阔的学习余地。
接下来由豪放词引入对毛泽东及其《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的介绍。简要介绍毛泽东青年时期以天下为己任的事迹和本词的创作背景,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的主旨,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理想信念教育。最后在课间播放配乐朗诵, 为下节课营造浓厚的现场氛围。
【第二学时】
鉴赏作品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人把文学作品比作玲珑宝塔, 初看令人怦然心动, 忍不住捧在手中反复仔细把玩, 甚至小心翼翼拆开来探究其中奥秘, 待到了解透彻, 再重塑宝塔。此时欣赏者望着宝塔, 该是何等的踌躇满志!
鉴赏文学作品正与此过程相仿。本课时教学就是要带领学生领悟、感受“初看宝塔———拆散宝塔——重塑宝塔”的经典方法。通过配乐朗诵, 从感官上熏陶学生。第二课时,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 身临作品意境, 然后以“独立寒秋”、“湘江秋景”、“峥嵘岁月”、“中流击水”四幅图为场景具体赏析, 其中以“湘江秋景”为重点, 最后集体朗诵, 从整体上再次感受作品魅力。教学过程如下:
1. 熟悉内容
播放配乐朗诵, 提示学生注意语音和节奏, 学习“寥廓、峥嵘、遒、遏”等重点字词。然后介绍诗词节拍的停顿规律, 指导学生画出这首词的节奏, 品味作品的音乐美。
2. 理清思路
《长沙》是作者在革命转战途中故地重游的感怀之作, 它的突出特点是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读这首词就要从整体感受抒情形象入手, 理清思路。首先让学生圈出塑造形象的关键动词。学生会很容易找到“立、看、怅、问、携、忆、记”这些动词。然后引导学生理清思路:上阕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下阕追忆往事, 表现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
3. 品味赏析
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意境, 想象革命转战途中经过故地湘江橘子洲, 怀人忆事。然后以湘江秋景图为案例教会学生“拆散宝塔”的鉴赏手段。
作品前三句十二个字在我们眼前展示了一幅独立寒秋图。诗人运用倒装句式将“独立”置前, 把人物从景中推出, 凸现出卓然而立的形象, 更激发了想象与联想:在“寒秋”的氛围中, 诗人旧地重游, “独立”洲头, 看到、想到了什么, 又要表达怎样情思呢?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诗人通过视角变换, 远望或近观, 仰视或俯瞰, 以“看”字统领湘江秋景:山、林、江、舸、鹰、鱼、万类, 众多意象动静结合, 有分有总, 并从数量 (万、百) 、范围 (遍、漫) , 色彩浓度 (尽染、碧透) , 运动力度 (争、击、竞) 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征, 在学生脑海里呈现出自由开放的空间, 一幅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的图画, 荡尽千古悲秋之气。
“诗言志。”诗人品格、胸襟、气度之高下决定诗歌境界之高下!从这壮阔的深秋意境中, 让学生看到诗人对人生的积极追求, 对家国命运的由衷关怀。一代伟人, 胸怀大志的领袖, 他有博大的胸襟, 崇高的风范和奋发向上的乐观性格, 不同于多愁善感的文人, 所以本词充满豪情壮志, 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 充满生机。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面对壮丽河山, 诗人蓄积的情感升华为哲理的思索。站在孩子们面前的已不是游人或诗人, 而是一个心忧天下的哲人。
提示学生联系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青年毛泽东和同学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情节, 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提升学生贡献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作为结束语, 正是豪情壮志的自然流露。
4. 整合小结
鉴赏完毕, 师生一起“重塑宝塔”:作品上阕描写色彩瑰丽的湘江秋景, 诗人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重大主题;下阕追忆往昔岁月, 通过“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全词把祖国的秀丽河山与革命的前途联系起来, 把眼前的自然景色和往昔的革命活动联系起来, 收到了借景抒情、忆事言志的艺术效果。
实践证明, 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意境听说读练, 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鉴赏方法。同时通过他们在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的思考, 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意识, 从而圆满地实现各项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于叔杰, 张谷平.语文应用基础 (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22—124.
3.《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篇三
【启动模式:朗读与议论】
师:拿到教材,大家有没有发现书薄薄的,但很好看?先看封面,左上角是什么?
生(齐):编钟。
师:对,战国编钟。音乐,穿过几千年悠悠传来,涤荡我们的心灵。再看封面下面部分,是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的是以后要学到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再打开课本的目录,我们以后的大概十个星期时间要学习这样的几个专题——“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看到了么?
生(齐):看到了。
师:我们先来看“向青春举杯”。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就跟“青春”话题有关。题目大致是这样的——有人说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这是自欺欺人,没有什么是不朽的。高考作文命题并不神秘,原来考的就是我们高一入学时候学的第一个专题“向青春举杯”。所以,课本可要学好了,是吧?
生(齐):是的。
师:这个专题的学习方式,编者也做了提示。看到了吧?是什么?
生(齐):活动体验。
师:什么活动?大家猜一猜?
(众沉默)
师:把课本打开到第三页看一看,看看什么方式?
生(齐):吟诵青春。
师:诵,就是朗诵,那什么是吟?“吟”跟“诵”那个境界更高啊?
生(齐):吟。
师:吟!啊,多好听啊!吟是有节奏地读出来,吟诵,就是我们不仅仅是有声音地朗读,还要有节奏地朗读。下面我们就一起吟诵青春。课前,大家对《沁园春·长沙》已经预习过两次了,我们也进行了检查。到现在为止,大家已经都会默写了,尽管个别字还不准确,但是都已经背得了。不过背诵和吟诵还不是一回事,吟诵要求有节奏、有声音地朗读出来。那么,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全诗,在此基础上每一个人准备挑一两个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吟诵。
(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师:既然是活动体验,大家就要充分地去体验。刚刚大家朗读得不是很热烈,不是很有激情。再给大家半分钟时间准备。
(生放声朗读)
师:好,时间到,谁先来吟诵青春,吟诵自己喜欢的句子?谁先来?
(一男生首先举手)
生1:是后面的,下阕的。
师:嗯,下阕的,开始读。
生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生齐鼓掌)
师:读得怎么样?你来评价一下。
生2:慷慨激昂。
师:慷慨激昂,评价蛮高的,所以大家都鼓掌了。(面向男1)你读的时候心里有什么感觉?
生1:慷慨豪迈之情洋溢在胸腔之内。
师:好,请坐!谁再来?(等待了一会儿)嗯,有请!
生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师:嗯,怎么样?自己觉得怎么啊?
(生鼓掌)
师:朗读的时候,你眼前出现了什么?
生3:就是觉得眼前浮现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画面。
师:这个画面,你愿意表演出来吗?
生3:好的。
(生齐鼓掌)
师:可以到讲台这儿来吗?
(生3跑到讲台,生再鼓掌)
师:你现在就是青年毛泽东,你就站在湘江边上,看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画面,你能不能通过眼神、动作把画面形象地表现出来?
(生齐鼓掌。生3沉默)
师:眼神,还有这个头动,头怎么动?
生3:朝上和往下
师:好,你来试试。
(生3表演后,生齐鼓掌)
师:嗯,你刚刚说,朝上看、朝下看,其实就是“仰视”和“俯视”。一仰一俯,一上一下。好,你既然已经表演了,而且大家很肯定。那不妨再奖励你机会,让你多表演一些。
(生笑)
师:作者现在站在湘江边上,你看到了哪些图画?刚才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还有什么画面?
众:万类霜天竞自由。
师:能看到“万类”吗?这是总体概括。他能看到的画面还有哪些?在什么地方?
众:前面。
师:对,就是前面的几句。前面还写了哪些具体的画面?
男2:湘江北去。
师:湘江北去,嗯,这个是可以看到的。
男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师:嗯。你提到“看”这个字,我想提一个问题——“看”到的具体画面有哪些?当这个“看”字正式出现的时候,它实际上应该不应该包含上面的内容?
众:不应该。
师:那么这个“看”包含哪些画面?能不能一个一个地把它说出来?
众:万山红遍。
师:然后?
众:层林尽染。
师:还有么?
众: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师:还有一个“万类霜天竞自由”,是对“看”的内容进行总体概括,是不是?一个“看”字引起了下面的一系列的画面。那么“看”这个字,在诗词当中,我们称它是什么字?
(无人回答,都小声嘀咕)
师:叫“领字”或“领起字”。它领起了下面几个句子?
(有人说六句,有人说七句)
师:应该是“六加一”句,七句。(面对生3)这七句的画面,我能不能请你把它整个演示出来?你有表演的天赋,刚刚的仰视、俯视很不错!我来读前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你可以“看”了。
生3: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边吟诵,边表演)
师:嗯,他扮演得最像的还是最初的那个“仰视、俯视”,那个头动得很准确。前面的那个“万山红遍”应该怎么看?还是停留在刚刚“鹰击长空”的视角上吗?“鹰”是小的,所以眼睛去看它的时候,应该是聚焦的。然后再看到水里的“鱼”,眼睛还是聚焦的。所以,在“鹰击长空”之前,眼睛要不要聚焦啊?
生(齐):不要。
师:前面“看万山红遍”,应该怎么看啊?
生(齐):到处看。
师:应该放开眼光,扫视吧。“万山”不是“一座山”啊,是无数的山。“看万山红遍”,视野开阔,好像万物都能看到,是吧?“万山红遍”,这个“红”是一大片吧,“红遍”,哪一个字很传神啊?
生(齐):“遍”。
师:一片红,江山一片红,“万山红遍”,所以目光要放开来。然后“层林尽染”,目光依然是要散开来的,山上的树林是一层一层的。“尽染”,哪一个字很传神?
(有人说“尽”,有人说“染”)
师:“染”好,“尽”也很好,说明染的程度怎么样啊?
生(齐):深,广。
师:“染”的程度怎么样?很深吧,到处像是染过了一样,什么颜色啊?
生(齐):红色。
师:秋天,霜打后,有一种树,容易变红,那是什么树?
生(齐):枫树。
师:枫树,枫林。停车坐爱——
生(齐):枫林晚。
师:霜叶红于——
生(齐):二月花。
师:“枫林”,“红于二月花”,是红色的。那你(面对生3)能不能再表演一下,面对“万山”,把这七个句子再表现一下,包括眼神、手势、头的转动,大家来看看他有没有进入角色。
(生3表演后回到座位上,生齐鼓掌)
师:刚才,他的视角调整非常好。“看万山红遍”的时候,他的头扬了一下,然后“漫江碧透”的时候,他的头呢,又低了一下,那么他为什么要调整这样的视角呢?你说,为什么?
生4:因为江在地上。
师:江在地上,在什么地上?“万山”,高于江面的那个群山。“层林”,也是在山上吧,所以这个时候他调整了一下,视角就有了层次,上、下。另外,这个山上的水,从距离的来讲,哪个近,哪个远?山远……
生:水近。
师:所以,江是近的吧,江就在眼前,江的远处就是山,对不对?
生4:嗯。
师:好,请坐。那么,大家有没有看到这幅画面的一个构图?“漫江碧透”,是水面,所以要平视,所以头要从看高处边城看低处,但是也不能低的太过,俯视,仰视。然后“漫江碧透”,这里哪一个字用的好啊?
生(齐):透。
师:透。“碧”是什么颜色啊?
生(齐):绿色。
师:哦,绿色。“碧透”,“透”,是如此的碧绿。大家发现,如果要把这个图画出来的话,色彩怎么样?
生(齐):鲜艳。
师:很鲜艳,怎么看到它鲜艳的啊?
生(齐):“红遍”“碧透”。
师:哦,红的和绿的,进行了对比。刚才是“层林尽染”,现在是“漫江碧透”,红绿相映,相映成趣。“百舸争流”,“百舸”,船多不多啊?
生(齐):多。
师:这里哪一个字用的好啊?
生(齐):争。
师:争,竞争。我请同学们综合起来把这个句子来欣赏一下。刚才这位同学(面对生3),已经向我们表演了一下,大家现在看看,画面很美,那么“美”在何处?来,请你把刚才分析的内容总结一下。
生5:先看远处的山,万山,然后到山上的树,层林。然后呢,看到江中的船,争先恐后的行驶,然后一转眼看到了天上的鹰,然后呢,低下头来看到了水里的鱼。
师:还可以更概括一点。
(又请一位同学)
生6:由远及近。
师:哦,由远及近。还有呢?
女4:由高到低。
师:由高到低,由上到下。还有没有啦?
女6:没有了。
师:好,请坐。谁来补充?也用四个字,有节奏,好听一点,谁来说一说。
(举手)
生7:红绿相衬。
师:嗯。还有没有啦?你请坐,谁再来说一说?
(举手)
生8:动静结合。
师:动静结合,怎么看出来的啊?
生8:“百舸争流”是动态,“万山”“层林”是静态的。
师:说的对不对?对的呀。你看红遍群山、层林是不动的,静态的。然后呢,“百舸争流”,一下子动起来,那么下面的画面是什么?
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师:刚才有一个动词“争”,这里的动词是什么?
众:击。
师:击,还有呢?
众:翔。
师:你看这个“击”,肯定有力量。“翔”这个词通常用于什么对象?
众:鸟。
师:现在是写“鱼翔”,词人把这个特点移到鱼的身上,说明鱼怎么样?
众:游得快。
师:鱼自由自在,毫无阻碍,是不是?所以作者最后来了一个总结,万类霜天竞——
众:自由。
师:那么这所有的画面组成起来,具有什么特征?你能不能用一两个词概括一下?写山,写水,写江水上的船,写天空中的雄鹰,写水里的鱼,概括起来,都有什么特点?来,你说。
生9:生机勃勃。
师:怎么看出来的啊?作者有没有点出来?
生(齐):竞自由。
师:很好,请坐。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把这几句读一下,体味画面之美。
生(齐):“看万山红遍……竞自由”。
师:下面,我们继续吟诵青春。好,谁再来?
生10:“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师:你为什么选这一句来吟诵?
生10:这一句是作者有感而发写出来的。因为当时的他们,大好的青春还在,诗人心中想着要干出一番事业,不平凡的大事。
师:这首诗是写的什么时候?
生10:1925年。
师:嗯,写于1925年。那么诗中的这些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写的是什么内容?写的是他在湘江边上回忆过去的生活,过去读书时的场景,也就是跟你们这个年龄一样大时的场景。这个场景,其实也有一个字,把它领起,哪个字啊?
生(齐):“忆”。
师:跟上文的哪个字一样?
生(齐):“看”。
师:那么“忆”这个字引起了下文的多少句?
生(齐):十一句。
师:十一句,就到管最后了。想一想,到底多少句?那么最后一句,好像有另一个词来领起,哪一个字啊?
生(齐):“记”。
师:既然有了一个“记”了,说明前面的“忆”的内容和它一样不一样?
生(齐):不一样。
师:“忆”引起了多少句?
生(齐):八句。
师:这就准确了。这八句你很喜欢,你能不能跟同学们解释一下,当年的这些同学们,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生10:具有爱国情怀。
师:哪里看出来的?
生10:“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师:嗯,这是第一个特点。还有什么特点?
生10:“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一句就是淡泊名利,就是蔑视达官贵族。
师:嗯。你能不能再说说,他们这班人还有什么特点?
(生10思索、沉默)
师:好,你先坐下去,再想一想。有没有人来补充?好,你来。
生1:“指点江山”,用自己写的文章来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然后对天下负责。
师:他们是知识分子,他们用笔,用文章,用言论来号召天下——你有补充吗?其他人有补充的吗?他们这些人,这班同学还有什么特点?抱负有了,责任有了,还有什么特点,要抓住一些句子来看一看。
生10:“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说明这帮年轻人比较有才华。
师:嗯,报国要有才。前面还有一句话,点得更清楚。
生(齐):“风华正茂”。
师:“风华”是什么意思?风采和才华。这表明当年的那帮同学有才华,有担当,有抱负,是不是有这样的特点?
生(齐):是。
师:你再来朗读一下,把你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生10朗读“恰同学少年……万户侯”后,众鼓掌)
师:请大家继续吟诵青春。
生11:我喜欢“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每读一遍,我的心胸就开阔一次。
师:你能顺便说说“谁主沉浮?”
生11:毛泽东。
师:大家看看对不对。
生12:除了毛泽东,还有“同学少年”。
师:哦,原来是当时的一帮同学、一代有才华、有抱负、有担当的青年人立志以后“主沉浮”。从上下阕的内在关系来看,上阕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给出了答案。下面,请继续吟诵青春。
生13:我特别喜欢词的最后句子“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吟诵后,生鼓掌)
师:为什么特别喜欢?
生13:“击”字用得好,显示出与风浪搏击的力量,如果是“游”,就失去了力度。还有,击水时激起的波浪,竟然使飞舟停滞着,这种夸张更突出“击水”的气势。
师:欣赏得太到位了!我也很喜欢最后的三句。设想一下,没有最后三句,下阕就会是什么结果?
生13:整个下阕就显得直白,而安排了这三句,就显得形象、含蓄。
师:是的,形象、含蓄。对上阕提出的问题“谁主沉浮”的回答,既有直白的回答,也有含蓄的回答。特别是在文本的最后,显得特别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其实,我们写文章也要讲究结尾含蓄。下面请同学们联系你们的实际生活,也选取一个典型的画面或镜头,来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
(众议)
师: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远大抱负,我们不是经常说要“做21世纪的主人”“做时代的弄潮儿”吗?这实际上就是“主沉浮”的问题。为了使大家有一个写作的标准,我们定位为仿写。写三句,也以“曾记否”开头,然后仿写两句,总字数不变。
(生仿写)
师:写好了吧。下面我任意抽取两位同学的仿写答案来交流交流。
(两个同学分别抄在黑板上后)
师:先看第一位同学写的:“曾记否,到岱宗攀岩,气势磅礴?”岱宗指什么?
生(齐):泰山。
师:“攀岩”如同“击水”,这个镜头很生动,很典型,写出了青年人的时尚和活力。惟一的遗憾是,不押韵。谁帮他修改一下?
生14:精神抖擞。
师:反应很快,这就押韵了,也写出了攀岩时的气势。再看第二位同学写的:“曾记否,登山顶眺望,手拨浮云。”写登顶眺望,特别是“手拨浮云”,反应了青年人的精神风貌。不过也不押韵。怎么修改?(见大家没有反应后)能否这样修改:“曾记否,张手拨浮云,眺望山头?”
(生齐鼓掌)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仿写,从内容上来看,都很不错。其实,能够体现当代青年人朝气和活力的典型镜头,还有很多,比如“曾记否,高歌一曲,放声在层楼?”“曾记否,到操场赛跑,拔得头筹?”“曾记否,诗歌朗诵赛,独占鳌头?”怎么样?
生(齐):好(鼓掌)。
师:献丑了!刚才都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典型的场景或镜头,这些场景或镜头也能够形象、含蓄地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最后,请单学号的同学吟诵上阕的最后三句,请双学号的同学吟诵下阕的最后三句。
(吟诵后下课)
(记录整理:季通宙 南京师大实习生)
4.沁园春长沙 篇四
教学目标
1、品读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感受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品味用词的精当、巧妙和形象。
说明:
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中国青年学子,要真切感受到一个屹立于天地之间对革命理想执著追求的伟岸青年主席形象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立足于文本辅以一定的背景介绍,在反复诵读中、在对关键语句的反复咀嚼中,借助具体的语言文字来体验分析,应该是可行的。本文语言精当、巧妙和形象的特点很明显,老师可以有意识的范读、点拨,然后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势必逐渐加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对文章语言特点的感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从词中对湘江秋景的描写和少年同学的描写,感悟本词中阔大的意境。
2、以分析结尾的两大问题为抓手,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说明:
词的上阕侧重于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秋景。正是壮观的景象,阔大的意
境激起了诗人的满怀豪情,于是历史、现实、未来情不自禁的变成了“怅寥廓,问苍茫大
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词的下阕运用联想,引发了对往事的`回忆,其中主要是对于少年
同学的描写,这些人青春年少、热情奔放、干劲十足、豪迈自信,心胸阔大。也艺术的回
答了上阕提出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分析,本词的解读基本是流畅、清晰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引入:他是领袖,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更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梅花瑞雪,战地黄花,如血残阳,神采飞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今朝的风流人物,他就是伟人毛泽东。让我们追寻伟人的足迹,再回长沙,走进领袖的宽阔胸怀,走进诗人的崇高心灵。学生自由选择熟悉的毛主席诗词进行交流。从已知出发来带动未知的求索,为新课学习做好情感体验方面的铺垫。
研读文本
整体把握:
1、结合欣赏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长沙》,听朗读录音。
2、教师范读。
3、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4、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诗词教学反复朗读,乃至熟读成诵是关键一环。当然老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清思路,以便促进背诵。
再读课文
深入分析
1、写壮景,抒豪情。重点分析湘江秋景图。
2、找出文中的对比运用并进行分析。
3、分析本词精当、形象,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联系上、下阕,分析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写作特点。自读文章,教师适时抛出问题或适时引导,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同伴互助、师生互动中来解决上述重点、难点。在具体语言的品读过程中完成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习惯。
结束新课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背诵。检查学习效果,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
思路点拨
本文是整套教材的第一课,教师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安排教学。如果生源条件较好,可以设计为比较阅读。与初中已学的《沁园春雪》来作比较。可以设计为异同的比较。其中有一个问题可以考虑作为中心提问,“《沁园春雪》中的“风流人物”什么人?《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可算是“风流人物”吗?为什么?从此可见,本词上、下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练习举隅
1、读了文章,谈谈你对个人的理想与梦想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5.沁园春长沙教案 篇五
常平中学
侯艳教学目标: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培养诗歌的鉴赏能力。
2、理解思想情感,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关键词语,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探讨、鉴赏(配以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提到深秋,人们往往想到的是秋天的萧瑟。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如被尊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那么,当毛泽东独立于寒秋之中,深情眺望,又会生发怎样的感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长沙》!
二、作者、背景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卓越的领导者,政治家、军事家。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农民运动正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这年深秋,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三、诵读感知,把握内容
1、听范读。
2、生齐读,熟悉内容。
四、品读鉴赏
(一)探究鉴赏上片:
1、品味前三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伟人形象?(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明确:深情凝望 默默沉思 胸怀大志 卓然而立
2、结合这三句词,请用一句话概括。(让一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可对其修改完善。)明确:
在深秋时节,年轻的革命家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3、诗人为什么把“独立”二字置于句首?
明确:将“独立”二字置于前,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显出诗人卓然而立的形象。
4、诗人看到了什么?默读圈点,找出所看到的景物。分析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让一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明确:万山 层林 漫江 百舸 雄鹰 游鱼
生机勃勃
壮阔绚丽
扫尽千古悲秋之气
一切景语皆情语,表现了诗人乐观热烈、奋发向上的情感。站在我们面前已不是一个游人,而是一个思绪万千的诗人。
5、如此壮丽的秋景和乐观的情怀,诗人是通过哪些精当的词语表现出来的?(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时间3分钟。学生发言后,教师引导赏析。)明确: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遍:既写出了红之广,也呈现了星火燎原的蔓延之势。染
:写出了山林的色彩浓烈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漫: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争: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鹰击长空
击:强调力度,透出猛劲,表现了鹰展翅奋发、搏击长空的矫健身姿。鱼翔浅底
翔:轻快,描绘出鱼儿在水中轻快自如游动的特点。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6、面对祖国寥廓山河,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明确:诗人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
7、“谁主沉浮”是什么意思?
明确:谁主宰国家命运,谁掌握祖国的未来,即革命的领导权归谁?
小结:一“怅”一“问”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此时的毛泽东已不是一个普通的诗人,而是一个胸怀天下的哲人。
(二)探究鉴赏下片:
1、齐读下片,思考诗人回答了上片的问题没有?
明确:同学少年
3、这些同学少年具有怎样的精神风貌?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时间3分钟。学生发言后,教师引导赏析。)
明确:他们青春年少、意气奋发、关心国家、惩恶扬善、蔑视权贵、敢于当担。
4、品读最后三句,体会“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让一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明确:当年曾经与同学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层层波浪,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只的情形。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他们在革命浪潮中乘风破浪,激流勇进,充满立志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
五、课堂小结
毛泽东在“造像写意”时是游人,“借景抒情”时是诗人,“深沉发问”时是哲人,在“怀人忆事”时已经成为了斗士!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国家命运的关怀,表现了他蔑视困难,敢于斗争,坚信革命必定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六、作业布置
毛泽东胸怀天下,有“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鸿鹄大志;范仲淹忧国忧民,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周恩来一心为民,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信仰。你呢?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子,你的梦想是什么?请以“梦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板书设计:
诗人形象
卓然而立的诗人
胸怀天下的哲人 振兴中华的斗士
诗人情感
深情凝望湘江水
尽扫悲秋之寂寥
怅问沉浮谁主宰
同学少年是主人
6.沁园春长沙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习诗词的朗诵技巧,能够根据诗词的特点进行美读。
2、学习诗词的鉴赏方法,品味词的语言和意境。
3、感受青年毛泽东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美读,并能通过美读,体味诗词意境,得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难点:借助相关资料,感受诗人的豪情,唤醒自己内心的情绪积淀,体验胸怀天下的伟人情怀。教学设想:
计划两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简单介绍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和词的常识,指导诗词阅读方法。第二课时,通过重点词句的品味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在阅读中体会。分析比较,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每一个年轮转过,都留下一个秋天的印痕。不同的人,对于秋天的理解却各不相同。“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落榜才子张继笔下的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看破世事的“诗佛”王维笔下的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客居他乡的王勃笔下的秋。一个人,既是伟大的政治家,又是伟大的诗人,那他笔下的秋该是怎样的呢?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二、检查预习
1、请同学回忆初中时学习过的毛泽东诗词
要求背诵《沁园春-雪》(1936-2)《长征》(1935-10)
2、检查词的常识,教师予以补充。
(1)词的发展及别称——曲词、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2)词有词牌,“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3)词的分类,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4)词一般分两段,即为两阕,也叫两片。
(5)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代表词人,代表诗词。
3、检查学生预习《沁园春-长沙》中的生字词,读音,注释情况。
4、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沁园春-长沙》
三、朗读
1、听录音范读或师范读。
2、学生自读,抽读课文。
3、PPT显示读书的要求
(1)读书要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和写作背景
(2)读书尤其是读诗歌,要放开声音读,增强语感体会
(3)读书要养成好习惯:圈画重点词句、段落,学会思考问题。
4、你了解毛泽东有多少呢? PPT显示毛泽东生平事迹简介
5、回顾历史,走近1925。写作背景介绍
6、再抽同学来读词,读出你对于这首词的理解。注意:字音、节奏、重读、感情
7、试着品读这些词语:独立、寒秋、看、红、碧、尽染、碧透、怅、问等。
8、熟读背诵上阕
四、作业
1、复习巩固本节课学习的文学常识
2、背诵上阕,并品味关键词语。
3、熟读下阕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抽查学生巩固文学常识和上阕背诵情况。
2、品位关键词的表达作用:
独立、寒秋、看、红、碧、尽染、碧透、怅、问等。
二、学习品味上阕
导入:诗歌——语言之母,语言的钻石。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就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体。(美学大师朱光潜)
1、赏析上阕:
(1)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成份也常省略,请用正常的语序、散文化的语言来表达这三句。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深秋时节,独立橘子洲头,望着滚滚湘江水不停息地奔流着。
(2)“看”字统领了下文诗词的哪几句?也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火红的枫林,重重叠叠,碧透明彻的江面上,无数船只争相竞驶,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雄鹰在长空中奋力搏击。
2、上阕写景有什么特色?
(1)随着视角的变化,动景与静景结合,远景与近景交替。
(2)通过那些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湘江秋色图”。
A、“争”——千帆竞发的壮观场面。B、“击”——刻画了鹰的矫健。
C、“翔”——形象地描绘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自由自在的神态。
3、写景诗句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提出有什么联系? 作者面对寒秋时节严霜万物生机盎然,勃发的场面,词人思绪万端。(“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深思而感慨的心绪。)
怅——词人深思感慨,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的提问。这是由“看”而产生的“问”。
这一问,能看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及博大的胸怀。
三、学习品味下阕 板书:
上阕:“看”——湘江秋景图——“问”
下阕:“忆”——回忆什么? “忆”中最有激情的是哪个词?
1、抽读下阕
2、学生自读下阕,注意品味重点词语。携 侣 峥嵘 稠 粪土 遏等
(1)携、侣——点明人物关系的亲密友好
(2)峥嵘、稠——表明时代的政治环境和艰难时世,反衬出英雄人物的奋发有为。(3)粪土——表达出年轻的诗人们对军阀官僚和统治势力的蔑视。
3、内容理解
(1)上阕提出“谁主沉浮”这一问题,下阕回答了吗?哪些话是回答?
答: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恰”字,统领后面7句,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一句是在问谁?“击水”一词有何深意? 答:问当年的诗人同学们,也可以是问现在的年轻革命者们
写尽豪情壮志,展现意气风发。补充材料:PPT显示
“击水”作者曾自注:“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3)概括下阕诗意 一幅“少年学子图”
追忆往事,突出了当年年轻的诗人与同学以身许国的抱负和意气风发的神情。
下阕,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正是需要这样胸怀崇高理想,敢于英勇奋斗的热血青年来肩负来主宰大地的重任。板书小结诗词; 情景交融
上阕——写景为主 生动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
下阕——抒情为主 回忆往昔生活,突出革命者奋发向上,敢作敢为的精神。PPT显示本词的主旨: 《沁园春-长沙》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了一个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四、意象品味
词的意象美,突出表现在景物的选取上,如果作者视野开阔,选取的景物也就广博,宏伟或雄峻。
1、什么是意象?
意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客观景物,或者是借助客观景物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袁行霈)
2、找出上阕中的意象,以之为例进行分析意象。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
这些本身只是物象,只有在情境中被关照,被表现才是“意象”。3、诗人所抒发的志向是?
写出了一个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4、对景物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作者的立意所决定的。古代的文人墨客多有“悲秋”、“伤秋”、“叹秋”等诗文,也是由他们特定的“意”所决定的。
(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立“意”在“断肠人在天涯,所选的“象”,自然是“枯藤、老树、昏鸦、瘦马”(2)杜甫《登稿》,将“意”立在“万里悲秋”,“艰难苦恨”上,所选的“象”自然是“哀猿”、“落木”了。
(3)毛泽东的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他所选取的“象”,就自然是那些竞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景物——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
五、布置作业
1、课后背诵全诗。
7.《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篇七
一、导语设计
大家印象中的毛泽东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一个思想的引领者
一个卓越的文学家
一个坚定的革命家
一个普济众生的神
这是建国之后的毛泽东。那么年轻的毛泽东又是什么样子呢?从他的《沁沁园春·长沙》中就可以窥见一角。
二、品读鉴赏
1、了解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2、诵读欣赏
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三、诗歌鉴赏
1、研读上阕,分析鉴赏
(1)开篇三句交代了什么?
明确:时间(寒秋)、地点(湘江、橘子洲)、人物(独立),以天、地、人三才开篇,境界开阔,表现了诗人广博的胸襟
(2)哪个字概括了诗人笔下秋天的整体特点?
明确:“竞”,它显示出了秋天生机勃勃,有着强健的生命力。
(3)上阕的湘江秋景图,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
空间上
山上的层林——山势绵延,树木深茂,色彩浓艳鲜明
江中的百舸——河水丰盈,船只众多,感觉昂扬奋进
空中的雄鹰——天空开阔,秋高气爽,飞翔雄姿矫健
水底的游鱼——江水明澈,秋水长天,游动欢愉自在
状态上
静态美——火红的枫林,碧透的江水,色彩绚丽
动态美——争流的百舸,飞翔的雄鹰,欢愉的游鱼,强健雄壮
这些意象,一反传统秋词的萧瑟凄凉,而是广博,宏伟,雄峻,绚丽,竞相向上,生机勃勃。
(4)过渡衔接
面对如此壮景,诗人自然而然发出了疑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谁是这片大地的主宰?这让我们想到了毛泽东的另外一首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那么,谁是英雄?
2、研读下阕,分析鉴赏
(1)下阕写了哪个时间的事情?
明确:寻找关键词“曾”“忆往昔”
(2)下阕描绘的主体是谁?他们具有怎样的精神?在做什么事?
明确:“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他们年华正美,才情正盛,壮志满怀,甚至把“万户侯”这个古代文臣武将的最高追求看做粪土一样,他们把拯救中国、拯救民族当做自己毕生的追求!
(3)结尾三句体现了一種怎样的精神?
明确:“击”,“遏”,一种强劲的力量扑面而来,这种力量不仅来自身体,更来自精神,这是为了主宰个人命运,为了拯救民族未来,上下求索,青春的激情在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双重支配下完善着人生的责任和价值观。
四、生命的强劲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来品读这首《沁园春》,你会发现,它不仅是一首抒情表志的诗,更是一首生命的颂歌!
万山,不寂寥,“万山红遍”,是舞动生命的火焰!
层林,不冷寂,“层林尽染”,是用经霜的色彩斑斓竞相绽放生命的华彩!
万物,不凋谢,“竞自由”,是自由自在的生命律动,是自由自在的生命境界,是自由自在的生命的振奋精神!
人,不消沉,“同学少年”,是年华正美、才情正茂的青葱岁月,是“以天下为己任,救民于水火”的蓬勃的精神力量!
现在,让我们重读这首诗,体悟诗歌中蓬勃的
生命力、高昂的青春激情!
8.《沁园春·长沙》赏析 篇八
这首词的意象美突出表现在景物的选取上,作者视野开阔,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以上阕“看”字所总领的几句词为例,有山上的“层林”,有江中的“百舸”,有空中的雄鹰,有水底的游鱼。而从景物的状态看,有静态的火红的枫林,有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作者从远望到近观,从仰视到俯瞰,天长地阔,山红水绿,“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
作者对景物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约于立意的,古代文人墨客的“悲秋”“伤秋”“叹秋”等诗文就正是由他们特定的“意”所决定的。譬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将“意”立在“断肠人在天涯”,所选之“象”便自然是“枯藤”“老树”“昏鸦”“瘦马”等;杜甫的《登高》将“意”立在“万里悲秋”“艰难苦恨”上,所取之“象”也自然离不开那“哀猿”“落木”等。毛泽东的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他所取的“象”,就自然是那些竞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景物了,如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
这首词的意象美还表现在意象的表达上。意象的.选择固然很重要,但意象的表达则更应别具匠心。诗人笔下的意象不应是客观的白描,而应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康德语),作者为了给选取的客观物象“灌注”更多的生气,很注重意象的表达,如上阕中“看”字所总领的一组意象群,其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更为浓艳鲜明,令人感到可爱。诗人除了表现山红水绿的静景的优美外,还着意描写事物动态的壮美,“百舸争流”中的“争”字,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由于“击”“翔”这两个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动词的运用,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了在万里长空中鹰飞的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的欢愉自在,如果把“击”“翔”换作“飞”“游”,就
表达不出雄鹰展翅飞翔时矫健有力的姿态,表达不出鱼游水中那轻快自在的情趣。诗人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用一个“竟”字,则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
这首词的意象美表现在意象的组合上。诗词中的意境内涵不仅包蕴在一个个意象之中,更体现在意象的组合关系之中。诗人们写诗,往往将一个个单一的意象按照美的规律,组成有机的、有时空距离的、有层次的画面,使其产生连贯、对比、烘托、暗示等作用,向读者展示绚丽多彩的生活图景,传达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诗人们常用多种方式来实现意象的组合,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主要采用并置式和辐射式两种方式。
诗词意象的并置,如同电影镜头的蒙太奇组接,主要将单个的意象以并列的形式相互并置在一起,从而形成全词整体的“复象美”,亦即组合美。如上阕中“看”字所总领的一组意象群,从整体上看都是并列关系,诗人以并置的手法将意象组合在一起,并且注意动静搭配,远近结合,从而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湘江秋色图”。又如词的下阕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也是两两并置,突出了年轻的革命者奋发向上、敢作敢为的精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
诗词意象的辐射,即在群体意象中以一意象为中心并由此向四周“辐射”而形成一个意象群。仍以上阕“看”字所总领的七句为例,“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意象则是在中心意象“万类霜天”的辐射下形成的,下阕中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两个并置的复合意象也是在“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的辐射下形成的。而从全词看,中心意象应该是“独立寒秋”的“我”,其他意象则是在这一中心意象的“辐射”下形成的。在这里,胸怀博大的看风景人也便成了“风景”,这是一幅气势磅礴的“伟人图”呵!
9.《沁园春·长沙》鉴赏 篇九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鉴赏】
古往今来,凡志趣超群、报负高远之士,常常览物抒情,慷慨言志。特别是在簦高放眼天地之间时,长时间积蕴的关于生活的艰辛、社会的忧患、天地之巨变等方面的感触,就找到了最佳的突破口,或诵于口头,或泻于笔端。如曹操之『短歌行』,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陈子昂簦上幽州台,万端感慨化成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名句;杜甫簦高吟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叹时运之不济、人生之短促。这类名篇佳作举不胜举。毛泽东创作的这首词,与古人的佳作相比,境界梗为开阔,气势梗为恢宏,哲理梗为厚重,达到了美与力的最佳融合。词的上段,勾勒出无比壮美、充满生气的秋天图画。首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好似猛地推出的电影特写镜头:我站在橘子洲头,身躯被清寒凝重的氛围所笼罩,脚下是向北流去的湘江。既点明了时节、地点和环境,又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非常自然的垫铺。
后面的词句由“看”字领起,连贯直下,一气呵成。远望:万山红遍;近看:漫江碧透;仰视:鹰击长空;俯察:鱼翔浅底。远近高低,全收眼底。
这是一幅充满了强烈动感、强劲力度、浓烈色彩的立体的秋色图。这是主客观的统一,更是独抒性灵的个性色彩的浓重铺染!一“争”一“击”一“翔”,充盈着剧变之动、拼搏之力。眩目的.秋色也化静为动,透视着顽强的生命动力。首先是程度之深,:山红是“红遍”,江碧是“碧透”;其次是数量之多:山以万计,林以层数,舸以百论;第三是情绪之烈:红绿两种颜色争辉,船只竞相前进,鹰与鹰较量,甚至连水里的鱼也要与雄鹰比试。当然,这是词人将自己的激情注入万物,使笔下的景物染上了作者的个性色彩。特别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化实为虚,兼类而及,将意境升华为深邃莫测却又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闪射出哲理的光辉。文人对四季的变演极为敏感,但各人对同一自然现象观察的角度、观察的方式等等都千差万别,因此所发出的感慨也不一样。历代文人对秋的描写大多是悲秋、伤秋的意蕴,唯独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唱出了新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然而相形之下,毛泽东这首词更其壮美,更其阔大。他不仅状写了秋色秋韵,更揭示了秋力求魂-到底是伟人。纵观全词就足以看出毛泽东学古不泥古,继承更超越的禀赋和情怀。走笔至此,词人的笔陡一转弯,化景物为情思;“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个问题你想过吗?他想过吗?其他的伟人想过吗?没有。但毛泽东想了,也问了,这是“天问”,是主宰历史命运的世纪之问,要知道,毛泽东当时仅32岁!
10.《沁园春·长沙》原文 篇十
下课后,我查了字典。字典上是这样写的:怅(形声。从心,长声。本义:因失意而不痛快)恨,望恨也。——《说文》并举例如下: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怅寥廓,向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又如:惆怅(伤感;失意);怅况(恍惚);怅触(惆怅感触)
字典里把“怅”理解为“望恨”,放在这首词里,似乎不太符合这首词的意境。我认为一个字的理解应该放到文本当中去。前面的秋景写得如此绚丽多彩,一下子变为“惆怅”,似乎不太符合毛泽东作为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一个胸怀大志杰出的政治家的风格。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境界开阔,气势磅礴,充满豪情。古人云:“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下,而意境的高下,又决定于人的品格的高下。”
11.《沁园春·长沙》赏析 篇十一
写景:山、林、江、舸、鹰、鱼、万类
抒情:怅、问
下阕:回忆抒情[巧妙作答]
总结:
1、思路清晰构思巧妙
2、用词精当意境深远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进行的比较流畅,按照由课内到课外的思路进行延伸,我最满意的地方就是对意象的讲解,到意境的感悟,到诗歌感情的流畅分析,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目标,如果有遗憾,就是在扩展到抒情方式就更好,点一下借景抒情,课堂上有学生把意象理解偏颇的地方,我说通过词性来判断,意象都是名词。如果重新学习,我会加入抒情方式的讲解。
★ 沁园春长沙赏析
★ 沁园春 长沙 赏析
★ 沁园春 长沙读后感
★ 《沁园春·长沙》原文
★ 沁园春长沙读后感
★ 沁园春长沙教案
★ 《沁园春长沙》朗诵
★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 沁园春 长沙 翻译
12.《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篇十二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沁园春•长沙》,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理念等七个方面进行说明:
【教学理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科学的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自我发现,独立掌握。”
并且新课程改革也提出: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应用的能力,从而充分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根据以上说法,我将教学理念设定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启发式教学。
【教材分析】《沁园春•长沙》选自中学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是第一个专题“向青春举杯”中第一板块“吟诵青春”的第一篇文章,起到统领整个专题的作用。《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诗中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精品,引导学生领会作者主宰在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无所畏惧的革命气慨,对学生够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沁园春•长沙》又是高中语文的第一篇课文,上好这篇课文对于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构成来看,学生们在初中就已经学习过了《沁园春雪》,所以对于毛泽东的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鉴赏诗歌的能力。
从学生的情感体验来看,高中的学生正处在年轻气盛的阶段,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已经能够感悟,所以对于本文的学习也较容易把握。
【教学目标】根据上述对于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寓情于景、情中言志的写作手法。准确把握重点字词、意象,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对这首词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情怀,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点】从语言、意象、情感等方面,对这首词做出个性化的解读,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壮志豪情,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学方法】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结合多元解读的教学理念,为了突出教学过程的多样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主要采用讨论分析法和点拨法,另外配合诵读法,加深学生对于这首词的印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我将采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显示一首《沁园春•雪》,通过对这首已经学过的词的回顾,可以让学生对词的概念、“沁园春”这个词牌名的格式、毛泽东的创作风格做一个回顾,从而能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通过《沁园春•雪》引出《沁园春•长沙》,并介绍一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在导入课文之后,我将坚持自主、合作、探究三位一体的学习方式,结合多元解读的教学理念,具体来实现以下几板块的教学内容。
一、集体阅读、整体感知
我将让全班集体朗读一遍这首词,纠正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暴露出的错误字音。并且强调重音、停顿、节奏等,以便疏通文意、整体感知,为学生下一步理解本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梳理意象、讨论分析(掌握重点)
我将借鉴非指示性教学。在屏幕上呈现一张湘江秋景图,让学生再次浏览这首词,结合这幅图圈点出词中的重点字词和意象。我会请一位同学说出他找出的重点字词和意象,然后请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分析。这样既能够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又能锻炼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老师可以从中点拨,强调观察意象的视角,带领学生进入毛泽东的视野领域。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和表达欲望,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板书)
仰视
湘江秋景图
看
近观
远眺
俯瞰
问(连接下阕)
峥嵘岁月图
忆
激扬、挥斥。。。
三、合作探究、体味情志(突破难点)
我会提出一个问题,也就是上阙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下阙中寻找答案。作为高一的学生,他们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时候,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让他们进入毛泽东的心灵世界,结合1925年秋天的长沙的历史背景,体会作者“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壮志豪情的过程,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四、拓展延伸
13.《沁园春·长沙》原文 篇十三
关键词 《沁园春·长沙》;热爱祖国;乐观;担当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了,语文课本也改变了多次,但是不论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沁园春?长沙》都被不同的编者不约而同地放在了高中语文课本第一篇,通过多轮的语文教学,我发现编者做这样的安排是有其深意的。现在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教育大家无论何时何地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在1925年,我们的祖国真可谓是时乖命蹇,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人心惶惶。面对此情此景,许多有志青年彷徨了、苦闷了,不知道自己和国家的出路在哪里,就变得抑郁了,开始逃避了。比如说戴望舒,《雨巷》中表现出来迷惘、彷徨的情感就是他内心的最好写照。
面对相同的境况,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做什么呢?他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创立新民学会,目的就是要改造中国和世界,多次领导爱国运动,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不断地为祖国的命运奔波、奋斗着,把热爱自己祖国作为头等大事,即使是游玩橘子洲,游玩到尽兴处,都一直不忘“谁主沉浮”这个重大的问题。
是的,国家命途多舛时,需要为祖国奋斗,改变祖国的命运,让全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那么身处太平盛世的我们呢?我们就可以对自己的祖国漠不关心了吗?难怪我们常听人抱怨:现在年轻人的爱国意识越来越淡漠了。然而爱国主义教育不适合进行单独说教,学生会觉得很假、很空。要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得放在一定的情景当中,让学生受到感染,效果才会好。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案编写也要求有三维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样以来,利用《沁园春·长沙》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是水到渠成的事吗?面对伟人的做法,让学生谈感想,有话可说,有的放矢。也可以启发学生让他们将之落到实处。是每天昏昏欲睡过一天算一天呢,还是每天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做好作为一个学生的本职呢?是萎靡不振,不知自己该做些什么呢,还是一进入高一就规划好高中三年,确立自己的理想,为之奋斗呢?是面对困难,能逃就逃呢,还是学习伟人的精神,培养自己要有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品质呢?……爱国在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使之不成为一句空话!
二、教育大家一定要有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心态
在祖国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之时,毛泽东主席尚且能看到如火如荼的大好的革命形势,相信星星之火一定可以燎原,看到祖国美好的未来。
相比之下,我们今天遇到一点困难又算什么呢?在寄宿制的学校之中,功课难一点,床板硬点,吃饭挤一点,饭菜质量差一点……这些又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呢?我们何不改变怨天怨地的消极情绪,用积极乐观的精神去面对他,将之当做是对我们坚韧品质的一种磨砺,可以使我们更坚强地面对一切困难呢?当我们暂时不能改变环境、改变他人的时候,何不改变自己的心态呢?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言:“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乐趣,便在抗争之中。
我相信学到了毛泽东主席的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心态,人生之中就不会遇到过不去的坎,做不成的事了。在中国的自杀也不会成为中国人的第五大死因了。在中国。每两分钟就有1人自杀伤亡,8人自杀未遂,目前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调查统计显示,自杀的年龄越来越小,青年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看到这触目尽心的数字,培养高中生以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心态对待生命面对生活的重要性了。
三、教育大家作为公民,要有担当精神
毛泽东在1925年,看到满目疮痍的祖国备受帝国主义的侵略,看到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身上背负着三座大山,看到中华民族的命运不由自己主宰时,他从年轻求学时就创立新民学会,立下改造中国和世界的宏伟志愿,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十足是一个有担当精神、有责任感的有为青年。
反观今日的青年,很多人缺乏责任心,对自己的事不操心,事事需要父母包办,上学要父母接送,连考试都要老师代为保管身份证、准考证,参加完一场考试,丢失证件的人为数不少,还埋怨老师没有提醒他。大学毕业,就业遇到困难,就心安理得的在家待业,做一个“啃老族”。面对父母辛苦的工作,没有一点羞愧之心,对父母还颐指气使,觉得是父母欠他的,父母为他们做什么都是天经地义的。
对待自己的事情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对待大家的事了。小到在家对亲人漠不关心,唯我独尊;在学校,自私自利;大到走上工作岗位,随心所欲,缺乏职业道德,在社会中没有公众意识,冷漠自私。
学习了《沁园春·长沙》,有了毛泽东的担当精神,我们作为普通人、平常人,面对灾难,也可以像王茂华、谭良才一样,救人于大火之中;面对小悦悦事件,冷漠的内心可以打开一角,为她拨打一下120,就可以挽救一下这条年轻的生命了;面对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孕,我们可以自觉的让座,而不是假装睡觉;班级事务中,我们可以勇敢地站出来,支持正义,讲真话,而不是当老好人,沉默不语……
14.沁园春长沙教案2 篇十四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沁园春长沙》教案(人教版高一上册)2014-05-07 → 手手机用户请点此切换到大字体页面
一、教材内容分析
《沁园春•长沙》选自中学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是阅读鉴赏第一单元(诗歌单元)的一篇文章。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战斗生活的回忆,颂扬了当时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提出了革艺术的表现了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的光辉思想。《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诗词中革生活,完善自我人格起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沁园春 长沙》的写作背景。
2.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诵读能力。
2.着重训练学生抓准词中意象的能力。素质目标
1.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
2.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诗中的主要意象,通过阅读,能够体会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诗句。
四、教学方法
1、朗诵法
2、合作探究法
3、提问法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命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精品,引导学生领会作者主宰天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无所畏惧的革命气概,2、教学难点:抓住作者内心的情感,同时把握作者是怎样运用对比的手法来体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名人少年多立志”,如岳飞的“精忠报国” 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宏愿,都是其青少年时志是成才的动力。我们来看一代伟人毛泽东年轻时的理想抱负。“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小时候的一首《立志》诗可见他抱负远大。他年轻时在长沙求学,后来再次经长沙》。
二、创作背景 游,回忆往事,突发感慨,然后以“沁园春”为词牌写下了集中体现毛泽东年轻时理想与抱负的诗作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1925年12月。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当年,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泽东意气风发,心情很是舒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这首《沁园春·长沙》。诵读鉴赏
教师范读 学生正音
思考:听完朗读,从这首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豪迈 大气 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齐读诗词 整体感知
思考:这首词上阙写了什么?下阕写了什么?
(上阙: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
3、鉴赏上阙
读的过程中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词。“我”的形象:立 看 怅 问 独立置前了呢?
想。这里的“独立寒秋”似乎与晏殊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③那么,诗人“独立”橘子洲头,又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思呢?(要抒发出此时此刻的所见、所思。)
看:万山 层林 漫江 百舸 鹰 鱼 万类(看统领七句)①思考:《长沙》的突出特点是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读这首词就要从词的整体抒情形象②前三句的正常语序应为:寒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这里,将“独立(这是用一个“特写”的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显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从而更能激发在“寒秋”的氛围中我们一般都会想到屈原“哀秋冬之绪风”,想到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不是,这里明显描写的是一副色彩斑斓豪迈壮丽的秋景图,展现的是诗人阔达的胸襟。)们之前讲过诗人作这首词时正好南下去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他是不是也要抒悲秋之情呢?
④要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特征,我们有必要了解诗词的抒情方式。正如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所说“一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忆人忆事抒情,上阙中哪些句子是借景抒情,哪些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看”字统领的七句 由远到近:万山—百舸 静景 由高到低:长空—浅底 动景
顺序来想象,在我们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壮丽秋景图。)⑤读完之后你觉得上阙有哪些字用的生动传神?(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那么我们一边有感情的朗读,一边按着这些景物由远染:用了拟人的手法,其实古人早就用过“染”,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就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遍:这漫山遍野像火一样的枫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什么?(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勃发展,大有燎原之势。)了)击:鹰应该是“飞”,改成“飞”可以吗?(不好,“击”能够显示出雄鹰振翅奋飞,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翔:鱼应该用“游”,换成游你们觉得怎么样?(不好,翔写出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浅底”并不是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你们想,蓝天倒映在鱼儿就像在天空中游动,在天空中游动不是很像飞翔一样吗?古人就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呀要碧个透,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毛泽东用词是多么精妙,多么传神。在诗人眼里,山是万山,林是层林,江是漫江,舸是百舸,而且万山红就要红个遍,层林染就要染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竟自由”,由眼前的景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斗争中获得生存自由,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不是更应该竟自由积的情感终于爆发为直白的发问。⑦直抒胸臆:怅 问
革命力量,想到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命运百感交集而“怅”。壮志。
那么到底谁来主宰国家的命运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探讨。板书设计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时间)(地点)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景)(静景)万类 怅寥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景)(静—动)霜天 问苍茫大地 鹰击长空(上)(动景)竞 谁主沉浮 对被压怕人民的一种什么?(号召和呼唤)如同对被压迫的人民说:起来为生存为自由而斗争吧。怅寥廓: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诗人为什么怅?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中被压迫的人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提出革命领导权问题,抒写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鱼翔浅底(下)(动景)自由
15.沁园春长沙赏析 篇十五
全词上片即目写景,下片回忆往事。发端“独立寒秋”三句,点明时地,时在深秋,地在湘江之中的橘子洲。起笔平平,语气舒缓,实为下文蓄势。以“看”字领起的几句,是一组完整的领字长句,一气呵成,文势陡急,吐露出作者对眼前江山美景的极度倾倒。众多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使景物描写富有层次感:山是红的,水是碧的,色彩对比;山上的树,如朝霞一般的绚烂,江中的船,又如同群马奔驰喧闹,动静互衬;仰观鹰飞,俯看鱼游,视角转换,呈现出一幅色彩缤纷、生机勃发的活动着的湘江秋景图。于是作者不禁发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由衷赞叹。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类,在这无边无际的宇宙中,自由自在,生存发展,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情景!从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九辩》)起,悲秋成了中国古代诗人墨客笔下的恒久主题;虽也有个别颂秋赞秋之作,如刘禹锡《始闻秋风》“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指秋风)扶病上高台”,感谢秋风使自己克服疾病,振作精神,在古代诗歌中已属凤毛麟角,但其境界和气魄,自然不能也无须与这里的“万类霜天竞自由”来比较。作者后来的咏秋词“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都反映出作者对壮阔寥远、自由矫健、劲拔爽朗的自然美的推重和爱好。这句对秋景的礼赞,已使词情趋于高昂。然而,百尺竿头再翻进一层,突发一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全词遂达于高潮。
“谁主沉浮?”这个囊括悠悠时空、茫茫大地,涵盖人类历史、现实斗争的大问题,正体现了本篇的中心思想。这里凝结着作者关乎时代、社会前途的深沉思考,烙印着他对民族、对祖国的命运的灼热关注和苦心求索。
毛泽东从19夏天起,就积极献身于建党和各种革命群众运动。1924年冬他返回湖南,在韶山等地组织“雪耻会”等,展开了一系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的革命活动。1926年秋,湖南督军赵恒惕密令逮捕毛泽东,毛泽东机警地离开韶山,取道长沙,南下当时的革命策源地广州。这首词即作于暂留长沙期间。
明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不是以游赏者的闲适心境陶醉于自然山水之中,而是带着为民族争自由、为人民求解放的强烈使命感,才不期然而然地寻找到与大自然的契合之点。“独立寒秋”的“独”,“怅寥廓”的“怅”,都在此词乐观、热烈、绚丽的基调之上,不免抹上一笔独立绝行枨触无端的迷茫冷隽之色,并非单一的感情更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和深沉感受。特别是“谁主沉浮”一问,不啻抓住了当时革命斗争全局中的根本问题:中国的命运究竟由谁来主宰?本篇似有问无答,实际上是有答案的。日后作者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用文学语言作出的回答,而“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则是理论的答案了。其实,此词的下片也是一种回答。
下片是写年轻“百侣”的群体活动;但又专写其在长沙的行迹,以贴切本地风光,使全词的取材即绘景和叙事两者又复统一,紧紧集中在词题“长沙”上。
【《沁园春·长沙》原文】推荐阅读:
沁园春长沙讲课07-26
沁园春长沙情感11-19
《沁园春·长沙》反思12-05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06-30
沁园春长沙教案板书08-12
《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11-04
《沁园春长沙》教案(高一必修)09-19
沁园春长沙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06-10
《沁园春·送李御带珙》原文及赏析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