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于丹《论语》心得(精选12篇)
1.观于丹《论语》心得 篇一
观于丹论《论语》人生之道心得
今天看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有感而发,故做此篇,聊以内心的告白。生命匆匆转瞬即逝,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从时光中借了一段给予自己,而我们要让自己的这段生命时光更加有意义而又不那么总是痛苦、彷徨、纠结、悲伤、难过、自责、怨天、尤人等等之生活。就必须要慢慢的理解古人或者他人有借鉴意义的生活方式。孔子曾说过,“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儿好学而已”。这句话也说明了孔子的学习态度,其并非生下来就知道一些事情,明白一些事理的,只是对研究古人留下的经验教训的东西非常感兴趣,而且能学以致用而已。当然话题有点远了,进入正题。
说起人生之道,有时候自己真的很是迷惑。尤其是遇到一些自己觉得很纠结、很困难的事情。心里便会一直念叨着,时时徘徊在自己的脑海中,而孔子教我们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如何让自己的心境会更加淡定从容一些。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老夫子对自己人生的概括,从中也可以看到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人生之道。结合自己的年龄,当然于丹说人又三个年龄,一是生理年龄,二是社会年龄,三十心理年龄。我指的是自己的生理年龄,二十有三,属于志于学阶段。马上要步入自己的三十而立之年龄,不过这个需要一个过程。针对于志于学阶段,于丹有这样的概括,做好眼前事,不该操心的不要操心,当然还有对学习的定义,是一个世界性的定义,那就是学习是导致行为改变的学习。这个定义也许对很多人不太适用,因为当前社会的信息量很大,也有许多可以学的东西,但真正能对自己起作用,甚而至于导致行为改变的知识也许是少知又少。当然我对此是表示赞同的,我觉得学习一是要自己感兴趣,(当然如果所学知识是我们以后要用的即使没有兴趣,也要慢慢培养这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二是要出效率肯钻研。这样就可以把学习的东西用到自己的实际中去了,不仅自己受益,而且可以维持自己的各方面的生存。下面的就是三十而立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个什么样的阶段呢,立即为成家立业之立。但真的只有这些吗,于丹教授用黑格尔哲学很好的解释了这个立那就是和的意思,黑格尔的哲学说人生有三个概括性的词语,叫正反和。何谓正反和呢,所谓正就是在我们还是上小学的时候,或者小学以前,总是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天是蓝的,太阳是金灿灿的,月亮是弯的,白雪公主是一定要嫁给白马王子的。但当我们上了中学或者大学以后,会发现一切没有自己想像的那么美好,所以便出现了很多小愤青,他们对社会充满了仇视与愤怒。觉得社会是不公平的,是黑暗的,是邪恶的,是丑陋的,是自私的,是血腥的,是没有人情味的,是……这就是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即为反阶段。但是当我们在往后走会发现原来社会不会因为自己的仇视与愤怒而有丝毫改变。于是自己慢慢的会变的和起来。所谓和,即为中庸,对社会少了一分抱怨,而对自己多了一份自省。泰山上有个楹联写到“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的一些哲理。海到远处看不到边的时候以为是天是他的边际,人等到山的顶峰发现自己就是顶峰。这里面暗含了而立之年的中庸思想,其就是自我的融合与提升。
三十而立,过后即到四十不惑之年龄。惑,顾名思义,取迷惑之意。但四十是怎样一种不惑呢?于丹说,如果我们三十之前的生活是加法的话,四十以后就是减法了。怎样讲呢,即是说,三十之前我们在争自己的名与利。而到了四十突然发现有了这些东西后,幸福感并未提升,所以出现了物质的东西越多,人越容易迷惑。所以这个时候需要一种舍弃的精神,才能不惑,这就是舍得的含义。当然就是舍得多些,这样自己才能不惑,才能自在。这个时候就到了五十知天命的阶段了,这个天命是不是那种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呢,显然不是,孔子一向不谈鬼力乱神。那这个天命是什么呢?这是一种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的境界,此为天命也。于丹说的好,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并且有种自信和坚定的东西在里面。孔子说,“不知命,不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才是合乎大道的。当自己到了君子的级别,也就到了
六十而耳顺的年龄了。耳顺,即对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不会那么的好奇了,而是觉得其有存在的道理(存在即合理)。而对任何一句话都能听的进去,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反感。这就是孔子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且可以很自在的享受生活,而不是一味的为自己开脱。真正达到君子上达之境界。当然小人下达(即是说小人才会琢磨别人说的话或者做的事情是否不利或者有利于自己),达到一种不争的境界。到了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即是孔子认为的人生之最高境界。这个境界又是怎样的呢,那就是四个字悲天悯人,通俗讲就是包容与理解。于丹说,就像两朵云彩在同一高度相遇才能在合适的时间与条件下下雨,而七十不逾矩就是不管在什么高度均可以因材施教。
在于丹讲的人生之道中,举得两个例子很有感触,一个是这样说的,在一座寺庙中供养着一个用花岗岩雕刻的佛像,人们都争相去朝拜。而在他们朝拜人的脚下是跟这尊佛像采自同一山石的台阶。有一天这些台阶们终于不服气开始向佛像发难说,“咱们都是在一个山中出来的,为什么你就是被人膜拜的主,而我们就必须被人们踩在脚下呢?”佛像听了,微微一笑说了这样让人沉思的话“你们是经历了四刀就到了这个位置,而我是经过了千刀万剐才得到的”。这个寓言让我明白了,生活中应该少些抱怨的成分在里面,要做的事情是当自己失败了以后,应该努力去寻找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多一些努力,而少一分嫉妒。还有一个例子说的是在英国一实验基地,做了一个生命的实验,即是对每一个正在成长的南瓜上面加砝码,并且要做到既不压死也不让其太过自由的重量。而不同的是,科学家们对一个南瓜做了特殊照顾,那就是在他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不停的加适合它的砝码重量。而当所有的南瓜都成熟的适合,开始做的是,把这些南瓜都切开。当其他的南瓜都切开的时候,唯独这个加了很重的砝码切不动,用斧子也砍不动,最后是用电锯锯开的。这又说明了什么呢,我觉得这说明了生命应该让自己不停的面对各种砝码(即困难),当自己成熟的那一天,才会变的无比坚强与刚韧!
人生之道,路漫漫,而人怎样在年轻的时候就能做到人生最后的不逾矩呢?难道非得等到七十吗?于丹认为到了七十,恐怕时间太长了,生命却太过短暂。那就需要建立自己的内心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为生命的张力,使我们的生命在古人智慧的光芒下,可以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我个人觉得要想做到从心所欲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自己慢慢对自己失败的事情,成功的事情去慢慢总结。但无论失败与成功,我们可以在做这些事情时,有一个从容的心态,那就是要抱着中庸、不争、淡定、从容、坚持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也希望自己能够早日达到这种很自在境界,当然一切都得从当前做起,只是多了一个人生指导的“手册”,让自己的心理平和一些。加油!未来属于我们的!
2.观于丹《论语》心得 篇二
但也不全如此。央视《百家讲坛》就是一个很“特立独行”的例外,.靠纯粹的语言艺术,在纷纷扰扰的当世还给心灵一片宁静淡泊的空间。在这里,于丹老师《〈论语>、〈庄子>心得》和易中天先生《品三国》的风格也有很大的差异。前者解读先贤往圣心灵境界如何之高,力劝芸芸众生抛开“尘世”的一切烦恼,其解读方式颇为空灵精巧,对心灵空间的挖掘之深、拓展之广,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后者则以今人的“尘世智慧”品读古人的所思所想,不回避矛盾斗争,直面江湖险恶和人生沉浮,阳谋阴谋、尔虞我诈,古人有,今人亦有,以今通古,以古喻今,古今通感,思想犀利,语言老道,快哉快哉!
源流如果非要将二者放在一起作比较,其实,于丹老师和易中天先生的风格差异是“心性之学”和“经世之术”的差异、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正因为源流路径的不同,便不宜分出孰优孰劣,实实在在的说,也没有那个必要。从思维逻辑上,“心性之学(浪漫主义)”与“经世之术(现实主义)”的分野是一种必然的客观实在,只要有人类思维存在,两者的分野就不会消解;从源流上追溯,两者的分流古往今来,只要有人类历史发展,两者的分流就滔滔不绝、绵延流长。百家争鸣时代,老庄取“心性之学”,从“无为”到“逍遥”;孔孟则取“经世之术”,向着“王道乐土”的彼岸,“知其不可而为之”。汉董仲舒取“经世之术”,究“天人感应”,后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国策,影响数千年。魏晋玄学倡“心性之学”,“呼马为虎”固为千古笑柄。宋明理学中朱熹取“经世之术”,“存天理、灭人欲”;陆九渊、王阳明则取“心性之学”,“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明末清初“三杰”皆取“经世之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西学东渐以来,当此民族危亡的严峻关头,诸种“实学”、“实业”勃然兴起,从洋务运动到孙中山,从马列主义到毛泽东思想,“经世之术”以焕然一新的现代面貌令人耳目一新。
3.观于丹《论语》心得 篇三
1.理论枯燥难懂
高职学生不喜欢上德育课,或者说对于德育课的兴趣普遍不高,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德育课所传达的一些理论知识较为枯燥难懂。在德育书本中“内涵”“意义、本质、特征、方法”这类词汇较多见,也就是说德育教材较为注重德育课本身的理论体系。但是,这些理论对于高职学生来讲显得比较枯燥和难以掌握,毕竟从整体素质和培养方向来讲,高职学生并不同于德育理论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枯燥的理论学习并不是教育的目的,而真正掌握知识本身的意义才是关键。因此,高职德育课堂不应该单一强调理论,而应较多地思考如何将这些理论浅显化,如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应该单一地强调理论和体系。
2.课堂模式单一
不同于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德育课本身毕竟是理论课,因此还是以教室、课堂为依托,运用较多的形式莫过于课件,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也是高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所以,如何使德育课堂丰富化,是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些优秀的教师也进行过成功的尝试,例如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游戏等方法被相继应用到了德育课堂中,使得课堂丰富了很多,但是课堂模式仍然是要继续关注和改革的教学问题之一。
3.案例远离生活
德育教材中的案例一般都是古人的巨著、伟人的言论等等,体现了德育教材的权威性,但另一方面,如何处理并灵活地运用教材便成了教师的难题。现在的高职学生都是90后,他们的思想和爱好都紧跟时代的潮流,兴趣、爱好、话题、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具有这一代人的典型特征。如果照本宣科地讲解离他们遥不可及的案例,学生很难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德育课堂也不会成为受欢迎的课堂。
二、于丹《<论语>心得》在高职德育课堂中的应用
1.小故事的应用
于丹在她的《<论语>心得》里有很多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很有意思,却又带给我们很多思考。例如,于丹讲解信仰,就用“子贡问政”的小故事来诠释,孔子与学生简单的几句对话,就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信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并且能把这个理念深深印在脑海里。再比如,讲心灵之道的时候,讲到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于丹认为《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这时,她也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姑娘对自己和生活本没有信心,一个并不存在的头花却让她改变了这一切,所以真正弥补这个女孩生命缺憾的不是一朵头花,“而是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这个例子多么鲜活有趣,听一个故事,就思考一个问题,明白一个道理。
小故事的应用在于丹解读《论语》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同样也可以借鉴。 就像于丹所说, “道理不是那些砖头一样的典籍,让你要拿着放大镜,翻着《辞海》非常吃力地去参悟一辈子”,哪怕是圣人的专著也不需要我们去仰视,因为“真正的圣贤不会端着架子、板着面孔说话,他们把活泼泼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而已。”既然圣人的书都不需要我们去仰视,圣人都那样谦和、平淡,那么我们今天在讲德育课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不用那样刻板?笔者认为,在德育课堂中适当运用一些鲜活的小故事,可以使德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跃;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让理念能真正灌输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讲到他们的内心里,而不是敷衍与表面,让学生认为教师只是在喊口号,从而让德育课坐冷板凳。
2.理念的应用
于丹在解读《论语》时,阐述从另一个视角来看问题,来理解问题,也让笔者有所感触。我们都在讲和谐社会,都在强调和谐,那么什么是和谐?大家的意见各有不同。于丹认为和谐包括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地共同成长,人對自然万物的敬畏、顺应和默契。有了这样的和谐,我们才会拥有宽广的心胸,包容世间的万事万物,才能有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生活,才会拥有自己内心的恬淡和安宁。又如德育教师经常谈理想,也教育学生要有理想,那么什么是理想?于丹认为理想并不是越高远越好,而应该以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为基础,内心的感受高于外在的业绩。她认为“理想和行动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而这条线,就是你的内心愿望。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这会使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能够不失去自我,能够有担当,能够做到最好。”
我们可以看到于丹的《<论语>心得》关注的是人的内心感悟,思考人生的意义,讲解人生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道理,探讨人格的完善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德育课的根本也正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具备基本的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而于丹的很多理念有利于德育教师更好地教育学生,因为她倡导恬淡和宁静的内心世界,教人最真实的做人道理,很容易让人接受,而且也足以说服每一个人。因此,笔者认为将于丹解读《论语》中的一些理念在德育课堂中适当加以应用,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3.通俗化的应用
我们喜欢读于丹的《<论语>心得》,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她的叙述简单易懂,实例通俗有趣。无论是在讲高深莫测的天地人之道,还是浅显易懂的朋友之道,都一样的容易理解,一样能触到我们的心灵深处,引发无限感慨。既然一部古书《论语》都能解读到如此境界,那么德育课是否也可以做到一二呢?笔者认为,高职德育课堂应该向通俗化的方向发展,课不是讲得越深奥越好,而是越能让学生接受越好。所以,如何使德育课、德育课堂变得通俗化是教师现在应该思考的问题。将理论进行通俗化的解读,把案例进行浅显讲述,对于高职学生来讲应该更为有趣和容易接受。
三、思考
多年从事教育行业,让我们德育教师经验丰富,但也会让我们形成惯性和思维框框再加上繁忙的工作让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去思索。因此,我们渐渐地变得习惯和顺应,缺乏改变和创新的勇气,就像温水中的青蛙一样等待着命运的安排。从于丹的《<论语>心得》中,我们可以听到不一样的声音,更启发我们开始思考:在德育教育中,如何才能像于丹一样把德育课解读得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德育课的教学效果。
4.《于丹<论语>心得》读书心得 篇四
沉迷了一天的网,我不厌其烦地重复播放着出自匈牙利的钢琴曲——《黑色星期天》,这是一首充满魔力的奇异乐曲,凄美的旋律曾经引起一百多位听者厌世轻生,从欧洲到美洲再到亚洲,整个世界为之恐慌,因而《黑色星期天》被当时人们称作“魔鬼的邀请书”并列为世界禁曲达13年之久。作为天生的乐观主义者,我肯定不会被它的魔力击中,但这反复地倾听让我似乎触摸到作者情怀——无限悲怆,无比感伤。也许此刻我和他之间有着某种心灵相通的地方……
近日的一些遭遇像层层迷雾,像绵绵细雨,让我的心情难以走出阴霾重新归为灿烂,我感叹自己:作为女人,没有满腹经纶的才学,没有国色天香的容貌,没有丰厚的祖辈根基,没有显赫的权势倚靠,一直不过是崇尚自由、追求快乐、活得简单而真实。然而,不知何因,我依旧是我,而周围人看我的眼神给我的评价却变了!我不得不承认余秋雨说过的:“在这个世界上众口喧腾的可能是虚假;万人嗤笑的可能是真实。长久期盼的可能是虚假;猝不及防的可能是真实。叠层架床的可能是虚假;单薄瘦削的可能是真实。”百无聊赖的心情如同外在的天气,虽然天高云淡,虽然日丽风清,却始终摆脱不了秋的凉意。关上电脑,我开始在自家的书房搜寻,我渴望在有限的藏书中找到一位良师益友,在朴素的生活里获得一份心灵鸡汤!
《于丹<论语>心得》可谓“应天而生”!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的同时带给人们的还有诸多心灵困惑。对于我的问题别人又何尝没有经历过?跟于丹学《论语》,汲取儒家精华是心灵保健的良方,倡导儒家精神是社会和谐的根本!我要用《论语》启发心智,让美丽而孤寂的心声和于丹共鸣:
天地人之道在这里于丹用朴实的语言解说了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她以女人细腻的情感以智者独特的视角挖掘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态度。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丰裕了很多,而精神领域呢?检讨自己观察周围:其实精神匮乏、内心浮躁的大有人在!读天地人之道给我的感悟主要是对现实和理想地把握与界定,做人既要脚踏实地又要敢于追求理想的天空,不断成长、不断改进,接纳途中千磨万击,无畏前程山高水长,最终达到一个境界“神于天、圣于地”。只有锤炼出这种境界的人才是真正快乐的人。他的修养可以富而好礼可以安贫乐道;他的能力可以顶天立地可以毫不声张;他的眼光能够穿越群山、驱散迷雾、探寻蓝天碧海然后容纳一切尘世喧嚣最后默默地归属自己宽阔的心灵世界。
心灵之道 我是天生的乐观派,曾经羡慕庄子“乘物游心”的逍遥。一直以来,我用歌声和欢笑美化生活,用舞蹈和烈酒排解寂寞。我喜欢大地上的树木花草,我迷恋高空中的日月星辰。我以为自己的心境快乐得无与伦比,我以为自己的定力修炼得坚不可摧。这几天,我突然发现自己的内心是脆弱的,我的率真与豪放、我的勇敢和修养、我的乐观和积极最后却被人归结为“张扬”。如何应对情感的低谷?于丹告诉我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不能左右外面的世界但可以左右自己的心灵。对待人生的不如意,聪明的人不会过分纠缠其中,不会将其无限放大,而是想办法去弥补,修心养性完善自我,用内心的富足与饱满用内心鲜活的力量让沮丧的心情得以释怀。所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说的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回过头想想我们每个人,如果真能将论语倡导的“宽厚、仁达、智慧、聪颖、勇敢”付诸于行动,那么“创建和谐社会”不就轻而易举了吗?
处世之道 观察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电脑网络普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发变得淡漠。我感觉有许多孤独的心渴望倾诉,有许多迷茫的心需要点拨。然而,令人悲哀的是“言多必失”!有些人原本是好朋友却在不经意的交往中反目成仇。我曾经听到一位非常开明的老师说过:“世上没有太多坏人,只有一些不被理解的好人。”与人相处、与朋友相处到底应该把握什么样的尺度?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读到这一部分我感觉“君子之交淡于水”,与人相处应像于丹所说切忌“过犹不及”,要本着和平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多想多听、谨言慎行,彼此间留一点分寸,留一点余地。学会宽容,为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学会关爱,为自己打开一个友善世界。
君子之道 这里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记得在中学时代我们的教学楼上有八个醒目的大字:“为人师表求知做人”。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呢?老师的身教远多于言教,如今时过境迁对“做人”的概念我依然是模糊得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于丹认为: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不忧不惧、喻于义、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按照社会的定位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然后拥有一个从容淡定的内心世界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左右。此外她还指出:“中国一直以和谐为美,而真正的‘和谐’是什么?就是坚持在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融入,其实这就是君子之道”。现在我开始有所感悟:实际上我们对子女的教育、我们坚持“终生学习”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完善内心把握幸福吗?学会做人,只做君子不做小人,我们的内心才会完善,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
人生之道 什么是“人生”?古往今来,上至政坛名将、文学巨人,下及山野村夫、居家妇孺,“人生”永远是一个解不透的话题。常有人感叹人生,也有人活了一辈子仍然悟不出人生真谛。读人生之道留给我无尽的思考:人生不只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过程,不论人们是否情愿它总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于丹说得好: “其实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高效的人生不应刻舟求剑,不应守株待兔,不应以自己恒定的标准坚守着某一高度。孔夫子将他的一生概括为六个阶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 语·为政》)”。让我们顺着这位圣贤的人生轨迹完善现代社会的“人生”:(1)论学习——学习是美好人生的起点,论语倡导“六经注我”的学习方法,就是通过学习提升自我,用经典所传达的精神来诠释自己的生命。(2)论自立——《论语》里真正的“自立”不是拥有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不是得到了显赫的社会地位,而是建立一种心灵的自信!现在我恍然大悟,其实生活中有许多被人们所不耻的人,倚权
仗势也好、私营结党也罢,其实正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他们谈不上“立”,是真正值得同情的人。(3)论“不惑”——“不惑”是人生美丽的境界,有许多人一生追逐并收集他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等。但是,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能做到不惑的人就是勇敢之人,他不会随波逐流,不会对某种东西顶礼膜拜、趋之若鹜,而是懂得取舍,拿得起放得下,在自己的社会角色中即能担当重任又能举重若轻,不会“心为形役”,活的太累。(4)论“五十知天命”—— “知天命”关键在于一个“知”字,并非是听天由命、不思进取,而是更高一层次的修养。它要求人们指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能够客观认识命运中的穷与通,人世间的好与坏,知道这一切都很自然,最终做到理性把握,平静应对,并获得强大的内心定力。(5)论“耳顺”—— 耳顺就是学习各种知识、领悟各种道理后,不断融合提升达到的境界。我们应该锤炼这种境界,听得进各种声音,保持坦荡之心,干好本职工作,不计闲人戚戚,不怕人言可畏!(6)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于丹认为当所有的规矩大道已经变为生命的习惯时,就能够做到从心所欲,这也是每一个生命个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样的境界看似平易,在此之前却要经历千锤百炼。现在回到现实,在熙熙嚷嚷的世事中,在虚虚实实的生活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静下心来学习《论语》,借鉴圣贤人生,还会遗憾周围云雾缭绕难见天日吗?
再说下去显得有点人云亦云的味道了!《论语》里的精华于丹已经用超人的智慧朴实的语言诠释的淋漓尽致,即使文学素养不高在她的帮助下也能体会这部远古经典语录的可及性、可用性。跟于丹学《论语》,敞开心灵,沐浴圣贤阳光;伸出双手,传递远古温暖。在追求完美人生的目标下践行论语精神,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大潮中奉献微薄力量!
我爱《于丹<论语>心得》,它是远古和现代的结合,是顺应时代的产物。读着它可以拓展思维,可以开阔眼界,迷茫时,帮我明辨是非,识别真善美;失意时,助我化解遗憾,读懂天地人。像迎面而来的春风,像由天而降的甘露,抚慰并滋润着贫瘠的心灵,帮我成长,给我力量,让平淡的人生过得温暖而欢欣……
5.于丹《论语心得》 篇五
中学时代就一览《于丹〈论语〉心得》的风采。而今旧书重读,只道岁岁年年书不变,年年岁岁心不同。
是它伴我走过那段叛逆迷惘的青春岁月,如冬日的一缕阳关温暖潮湿的心灵;像睿智的长者解答人生的疑惑;似及时的甘霖滋润干旱的土地;曾经相当喜欢它,不仅是它将艰涩难懂的文言变得通俗易懂,提高文言素养,也不仅是那丰富有趣的例证对写作大有裨益,更是它诠释了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而今觉得此书过于大众化,直白不加雕饰的语言有点空洞乏味,但那真理依然如颗颗璀璨的珍珠光彩夺目,令人百读不厌。细细整理如下,道不远矣,愿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会成长。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儒家理论的精髓和最核心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一个“仁”字。那么怎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进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意思是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
立,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想到也要帮别人实现理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现仁义的方法。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首先能够正确面对遗憾,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其中,Don’t cry for the spilt milk,遗憾若被放大,就像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你也将错过星星了”。其次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到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因此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诸多遗憾,豁达的心态和宽广的胸襟会将生命之花浇灌的更加灿烂。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看到朋友做错事,要认真地劝告,善意的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与人相处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别人,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花未全开月未圆便是最好的境界。不仅交友,做任何事都要把握个度。若我们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自然懂得处世之道。
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的道德理想。理想无论
大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便是找到内心真正的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重要。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理想之道就是给自己一个淡定的起点,给自己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常常感叹人生苦短,都言三十而立,如今已在奔三的路上,孔子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隧道谆谆教诲,勤学善思,学以致用,做事从容自信,切记切记。
6.《于丹论语心得》 篇六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华书局
・版次:―11―01
・开本:32
・精简装:平装
・页数:157
・书价:20元
编辑推荐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百家讲坛》栏目坚持“《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的节目制作理念,不断培养专家、学者的公众意识,不断强化媒体为受众着想的服务意识。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灰色的孔子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灰色提升着品位,而多彩保证了活力。这也就是和谐。
于丹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的孔子,一位链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链接是广泛的.,东西南北,古今中外。主题却是单纯的,单纯到没有色彩,没有性别,没有时间和空间,只有温度。
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体悟经典的普适智慧。
作者简介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影视学概论”、“电视理论思潮。等课程,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等大型理论工程的编著工作。曾获得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度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等多项奖励。出版《形象品牌竞争力》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
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
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书摘
但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那么,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呢?
又是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他说:“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您能告诉我一个字,使我可以终身实践,并且永久受益吗?
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如果有这么个字,那大概就是“恕”字吧。
什么叫“恕”呢?老师又加了八个字的解释,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
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有时候学一个字两个字,就够用一辈子了。
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他不会让你记住那么多,有时候记住一个字就够了。
孔子的学生曾子也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说我老师这一辈子学问的精华,就是“忠恕”这两个字了。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
拓展一点说,“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
但是,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
佛家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
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
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大家的一样,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所以什么叫“仁者不忧”呢?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失业、婚变、朋友背叛,亲人离去等等这些事情,它对你是大事还是小事,没有客观标准。
这就如同划个一寸长的口子,算大伤还是小伤?如果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她能邪乎一星期;如果是一个粗粗拉拉的大小伙子,他可能从受伤到这个伤好,一直都不知道。
所以,我们的内心究竟是做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还是一个粗粗拉拉的“大小伙子”,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
7.治世之道——于丹《论语》感悟 篇七
德政治天下
提起儒家的政治理想,一言而蔽之就是德政。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社会环境是很特殊的,是一种宗法制度,礼乐、道德是维系整个社会秩序最核心的理念。那个时候,诸子百家在如何治世上有很大的分歧。儒家的思想渊源,一脉相承,它有一个分支后来发展成了法家,是主张严法酷法的。但起码在还没有进入战国之前,整个社会的矛盾还不那么激烈的、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他所提出的政治理想,还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以道德维系的理想。
今天,评价孔子的一生,会觉得他这一辈子做的两件事,一件成功了,就是他的教育,他被奉为万世师表;另一件失败了,就是他的治世,因为他的理想不行于天下。他当时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向各国君王游说,但结果怎么样呢?从当时到后世,给他的评价,绝大多数都是否定的。
孔子对于政治有这样一个说法,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如果治世仅仅用政治权术,再以刑法加以约束,能达到个底线叫作民免,免什么呢?免去老百姓很多的刑罚。但是呢,仅仅在行为上免予刑罚,不足以树立他们的廉耻之心,也就是人的荣辱观,光靠政治和刑罚是确立不起来的。第二句话,是孔子的一个理想,他说如果道之以德,我们如果用道德来进行管理,齐之以礼,用礼仪法度这些东西进行约束,那么老百姓不仅有羞耻之心,而且能够遵循正道,叫作有耻且格,就是能够归附遵守正道大礼。这是孔子的理想。
于丹感悟:道德是什么呢?道德是在底线上,对于公民自律,社会核心价值的一些提升。在孔子那个时代,没有法制为底线,单纯提倡以德治之,他一定是失败的。但是在有了法制的今天,这种以德治理的思想,在法制的保护之下相辅相成,比孔子的当时,应该更有积极的意义。圣贤经典中的一些道理,随着时代的变化,文明秩序的进步、多元保证的增加,更有朴实的意义,更有它的价值。
身正令自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孔子关于治世的基本要求。为政者一定要清正廉洁,以身作则,只有这样,德政才会有一个正确的起点。孔子向来是鼓励弟子从政为政的,并且还经常前往考察指导,而其中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就是看看学生们能不能做到以身作则。
《孔子家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子路曾经做蒲县的县宰,做了一段时间,孔子正好路过便去看望学生。他先远远进了蒲县的县境,四下一看, 说子路这个人不错啊;又往里走了一段进了县城,一看说,哎呀,子路治理这个地方做得不错啊;再往里走,走进他的县衙,不错啊,真是不错。孔子大赞了三通之后,陪他一起来的子贡越来越奇怪,说老师啊,你到现在还没见着子路就夸了他三遍了,到底为什么啊?孔子说,你看,我们一进入这个县境,就发现两边的田地都耕种得整整齐齐,沟渠挖得很深,道路非常通畅,这说明他谦恭有礼,能够调动百姓,所以大家才会尽心竭力。进了县城,你看见的房屋整整齐齐,没有破败,树木很茂密,这说明他为人笃诚有信,以身作则,率领了民风,是一种没有华丽、浮夸的风气。你再看府衙里,居然很清闲,没有什么人来告状,衙役都在尽心做自己的事情,这说明子路在这儿一定是观察仔细做事果断,所有的诉讼都处理完了,没有人在这儿闹事打官司。看到这些,觉得我夸他三遍还为过吗?
?于丹感悟: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为政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正的政绩不一定表现在奏折上,不一定说我做了哪些事,推行了哪些措施。真正的措施会落实在效果上,看效果就知道他是怎么样做的。孔子看到的,就是一切用事实说话,一个好的治世之道是会反映在国泰民安,百姓的利益上的。
我们的史书里还记载了很多的官员,儒家的思想在他们的治世之道中一脉相承。
大家都知道晏婴,历史上的名相,在齐国做大夫,身正廉洁,一直自己驾着破车劣马上朝退朝。齐景公很奇怪,就问他是不是给你的俸禄太低啊?晏婴说,仰仗现在这么一个好时代,我的家室能安顿,我的朋友都有依靠,生活不错,有这样的车马依托着我每天来工作,我已经很知足。退朝以后,齐景公专门找了最华丽的车马,派一个叫梁丘据的人送到晏婴府上,被晏婴退了回来;再送去,再退回来,如是者三。退了三次后,齐景公有点挂不住了,把晏婴找来,说你是什么意思啊?你一定坚持廉政不坐华丽的车马,是不是要逼着寡人也不再乘坐这样的马车?晏婴推心置腹地跟他说,今天我们是一个很好的时代,老百姓需要衣食富足,但是富足之后,最怕的是没有廉政之心,不能够以一种清廉政治来立世。光有外在的奢华是不能够让一个清明世道长久的。国家委我重任,我下临百官,如果我不能以身作则,我怎么要求别人清廉呢?我有破车劣马代步就已经足够了。我最担忧的就是老百姓的浮夸,我必须要做到这一点。
晏婴的口碑在中国的历史上流传很广,他完成了孔子所说的朴素的道理,身正,政令就一定会畅达。孔子还多次有过这样的言论。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他说苟正其身,假如一个人端端正正让自己的身心品格清正廉洁,于从政乎何有?从政治世管理还有什么难的吗?但是如果一个人自身不能正的话,他又怎么样去正别人呢?
于丹感悟:以道德而建立治世的体系,是孔子一再坚持的德政的理想。中国的文人是学而优则仕,真正知识通达之后,不是拿来炫耀的,而是要能够为国家、社稷、百姓做点事情。中国太多太多所谓的文人,只不过是失意的政治家,而太多的政治家只不过是得意的文人。
先劳而无倦
在《论语》里面,问政的言论很多,孔子的回答也很多。其中,孔子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治世为政一定要做到勤勉尽责、忠于职守。儒家的这种思想影响了无数代人,在许多人身上都有体现,其中也包括苏东坡。
子张问政,老师的回答只有八个字,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一个人做官,在安闲的时候,心中不要有任何倦怠之意,时时要让自己是勤勉的,努力的,工作着的;行之以忠,在推行政令,做事的时候,要保持忠心耿耿,尽心竭力。做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这就够了。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老师先说了四个字,先之劳之。说你要想管理好一方水土、老百姓,肯定要做点事,修道路、修房屋这些基本的市政建设,大家挺劳苦的,那不要紧,你身先士卒,你先去做到这些事情,这叫先之劳之,老百姓就不以为疾苦了。因为你很勤政,大家愿意来跟你一起做事。子路觉得太简单了,说请益,你再给我多说点啊?老师也很吝啬,多说了俩字,无倦。就是坚持这么做,不要懈怠。不要取得一点政绩就居功自傲,心就倦怠下来,要保持无倦,一直前行。
很多地方官在当时的政治秩序中是无安可居的。所以只有居危者思危,居安者思进,才能够让政治秩序在勤勉之中保持一种平静的态势。孔子这样一种道德理想,这样一种勤奋的、清廉的理想,在太多太多中国文人的身上都有体现。
文人苏东坡从密州迁到徐州,正赶上大水泛滥,洪水已经在叫曹村的地方决堤了,并且直逼徐州城,城里面一些富人纷纷逃出来,想要躲避洪水逃荒去。苏东坡拄着手杖出城,对所有的人讲有我在,洪水绝不至于冲垮了城池,请大家都回去吧。大家回去以后,他又拄着拐杖到了驻城的军中,他说,现在请大家一起来为百姓做事,赶快筑堤保护这座城。接待他的头目很感动,说太守,你不怕道路泥泞,这么高的年纪拄着拐杖亲自来到这里,我们大家又何敢辞命!于是所有人穿着短衣,光着脚,扛着工具,一路冲出来,筑起一个东南向的大堤,保住了城池。我们现在说起苏东坡,都知道他是一个卓越的文学家,一个大文豪,其实这些人在历史上,还是有政绩的。在中国文化中,受道德濡染越深,他在从政的理想上,就会越坚持德政这种本体思想。
尊美而弃恶
德政是孔子的理想,也是中国历代治世为政者的理想。但是德政怎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呢?它有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法呢?
孔子的学生曾跟他有一段很长的对话,子张问,说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孔子回答说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老师,怎么样具体的措施就能够把治世这件事完成好呢?提倡尊崇五件好事,摒弃抑制四样恶事,政治风气就会好了。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是五美。什么意思呢?惠而不费就是一个治世的、有权力的人,要去恩惠百姓,但是又不要过多地破费。任何一个时代,执掌权柄的人拿着国家的经费,也就是说,从事治理世道不是单纯的做慈善,不是拿着经费没完没了地给老百姓派大红包,这叫惠而不费。那怎么才能做到呢?利益又从何而生呢?孔子说了这样一段话,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因民之所利,是说选择老百姓能够得到利益的时机和地方去引导他们得到利益,这不就惠而不费了吗?也就是说,与其给钱,不如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财富,你在他可以得到利益的这些机遇和实施的地方,尽量地给予政策,给予扶持,调动他的积极性,使大家能够得到他们应得的利益,这不就是又给了他恩惠自己又不破费吗?
第二点呢,叫作劳而不怨。如何做还又干了活,还欢欢喜喜没有抱怨?孔子的解释是,择可劳而劳之,有谁怨?什么叫可劳,就是你要选准了可劳作的那个时机,比如春耕秋收,这是大家愿意干的活,再比如说,大家衣食丰足了,没有后顾之忧,你再让他去修个建筑啊,更多地改善这种设施啊,他是愿意的;但是在他温饱还没有满足的时候,你逼着他去服劳役,或者征兵打仗,那老百姓肯定会抱怨吧?时间要挑对了,要他有积极性,这就叫择可劳。能让他劳得其所,愿意这样去付出,并且乐在其中,有谁怨?你说谁还会抱怨呢?
8.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篇八
非常感谢机关团委能够提供这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人生如书,书伴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钟爱的书籍,对待读书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嗜书如命,有的人读书为消遣,愉悦精神。宋代诗人黄庭坚认为“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
可憎。”现代文人林语堂则认为“如想真正得到享受,读书必须出于完全自动。”因此,每个人对读书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借此机会,就我个人的一点读书心得,向大家作个简单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工作、生活》。
可能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触,现在的社会,面临着竞争、就业、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压力,焦虑、不安、彷徨像影子一样始终围绕在现代人的身边。如何在这个全面加速度的社会里,合理释放压力,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认为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可以让自己浮燥的心灵得到一次彻底地放松。古人云:开卷有益。英国学者科利尔曾说:书籍,在青年时代是引路人,成人之后就是娱乐。这句话,可以说将书籍的两重身份说的十分透彻,书籍是人类文明的果实,每一本好书都是我们良师益友,它不但可以给人以愉悦,还能给人以启发,让人受益良多。因此,我们应该把读书当作是人生的一种乐趣,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的《论语心得》就是这样一个良师益友。对于《论语》,学生时代曾学习过一些,特别是对一些经典章句也曾背诵过,但真正去理解、去感悟儒家思想却很肤浅。作者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用独特的个性视角来解读《论语》。通过读《论语心得》,不仅让我重温了那些经典语句,而且了解了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更对如何运用《论语》面对工作和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正如于丹教授所说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读者怎样才能过上自己所需要的快乐的生活。
9.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篇九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孔子说:“言必行、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说话信用诚实,行为坚定果决,只要承诺了的事情,不管条件如何,无论采用什么办法,也不顾其后果,一定为其做成、做好。这等实践自己诺言的人只能勉强算作三等的士。可见,古人将此视为为人处事基本之德,为官从政平常之道。
时光隧道进入二十一世纪,绝大多数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拥护不拥护”以及“情于民所系、利于民所谋、权于民所用”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始终牢记入党誓词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涌现出一批像孔繁森、李国安、吴登云、郑培民、任长霞等受到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的优秀楷模。但也有一少部分党员同志忘记了党的宗旨。说归说,做归做,当面一道,背后一道,对自己的言论不负责任,对自己的行为不计后果,工作钻研不深、浮于表面、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相当严重,人民群众极为反感。
古人说:看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如何“言”?怎样“行”,这是人的一辈子为之探求的课题,我的初浅认识是:
做人要有底线。所谓做人的底线,就是人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良心、公德和爱好三个方面。良心、公德、爱好构成一个人的品格,也构成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风貌。这三者不是建立在钱
财、职位、权利基础上的东西,也不为某一阶层人士所独有。只要注重修身历练,谁都可以成就堂堂正正的人格品行。对他人要有基本的良心,在社会、单位要有起码的公德。于学习、生活要有高雅的爱好。不能言行不
一、前后不
一、上下不一。同时,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始终适应平常生活,懂得知恩图报,做到知足常乐。
说话要懂分寸。能不能办成事情、办好事,有一个分寸问题。说话有度,交往有节,办事就得当,就容易成功。不卑不亢,不软不硬,不偏不倚,就是一种分寸的把握。作为一名部门负责人,讲话办事要时刻掂量好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事该办,哪些事不该办。总之,说话、做事懂分寸主要体现在约束自己、规范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不揽权、多揽事,不越位、多尽职,不干扰、多支持,在工作中按客观规律说话办事,按群众意愿说话办事。
10.于丹论语心得阅读 篇十
上下文因为跟这本书关系不大,就不给你放这里了,所以可能读起来有些地方说了一两句关于别的。呵呵。
首先,她的书中关于人文关怀方面的内容比较多,但这也是论语所体现出来的儒家精神,也正是现代人严重缺失的东西,如果写论语心得写不出来这样的感觉,那倒是很奇怪了。而并不能因为于丹是女人而认为她是完全靠感人来吸引眼球的,这是本质差别,况且于丹也不能算是“美女作家”。我认为,书中有两个缺点,一是她把孔子放在了圣人的位置确实有待商榷,毕竟孔子他自己肯定不是完人,这在历史上也有记载;二是她的语言,很感性,比如“温暖”“圣人”这类的词出现的比较多,因此看得出来她对孔子的敬爱有加。
11.《于丹论语心得》心得体会 篇十一
于丹老师在书中有着这样一段关于处世之道的心得: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
有人问他:“以德报怨,何如?”
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给出的答案让我们乍听起来有点出乎意料,其实这正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处世的分寸。
孔夫子在这里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
他当然不赞成以怨报怨。……
而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取。……
在两者之外,还有第三种态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耿介,用你的磊落,也就是说,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坦然面对一切。”
阅读到这一段时,不由的在脑海中闪现出班上那几个被家长娇惯的已无任何道理可讲、“无药可救”的学生来,纵使各科教师多么耐心地循循善诱,不计前嫌,也无法祈得他们的改变,老师们只能被他们的不可理喻一遍遍的践踏着的尊严,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总是想,我是老师呀,我怎能和孩子一般见识呢?于是在继续的关爱中,继续遭到这几孩子的践踏,懂事的孩子有时会来劝我,“老师别和他生气,不值得。”
片刻一阵惊醒,孔夫子在两者之外的第三种态度是多么的恰如其分啊,老师也是有尊严的人呀,为什么对待如此这般的学生要无谓的浪费你的情感、用不值得的仁厚对待那些有负于你的人呢。这样的人当然也包括学生啊,我想孔子的这个在态度就是要告诉,应该把有限的情感,用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吧。
心里暗想,下学期不妨就来尝识一下吧,这第三种态度的教育理念,看看到底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在我的极力推荐下老公也开始拜读起这本书来,一天茶余饭后两人便交流起读书的心得来,他说,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孔子提出的三不,即所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他说,自我比照了一下,觉得自己好象做不到也做不好,我笑道,那是。聊到兴头,我也将这两天自己的思考和盘托出,在刚刚嘲笑老公的瞬间和述说自己思考的同时,我突然反问自己,这第三种态度,夹乎于两者之间,你真的能把握得到,把握的准吗,在运用这样一种态度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其实也会是一不小心就非左即右的呀,就这么一个字“直”,也决不是那么简单的和易于把握的呀。,
12.于丹论语心得 篇十二
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对另一个说:你看看,我就为了爱你,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为了这个家,才怎么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
于丹论语心得18: 处世之道(1) 于丹论语心得19: 处世之道(2) 于丹论语心得20: 处世之道(3) 于丹论语心得21: 处世之道(4) 于丹论语心得22: 处世之道(5) 于丹《论语》心得 第五部分
我们把孔夫子的意思转换成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观于丹《论语》心得】推荐阅读: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09-13
读于丹论语心得后感07-13
于丹论语读书笔记07-25
《论语》心得08-09
读论语心得09-12
读《论语译注》心得08-05
初中生论语读书心得12-02
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07-31
论语5到8章读书心得06-28
论语学而篇学习心得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