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精选7篇)
1.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指南 篇一
2011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若干重点项目指南
科 学 技 术 部 编 制
前 言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是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专门用于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政府专项资金。创新基金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环境,引导地方与社会资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为了充分体现政府资金的宏观政策导向,明确创新基金优先支持的技术领域及方向,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科技部、财政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科技部组织专家修订编制了《2011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2011年《指南》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促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充分体现科技部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撑的工作目标,发挥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加强对新能源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卫生健康、公共安全等领域关键技术创新的支持;配合重大科技专项、863计划的实施,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加大对以创业促就业,尤其是毕业大学生、研究生(包括海外留学生)在大学科技园、创业中心等创业服务机构的创新项目的支持,帮助初创科技型中小企业渡过发展困难期;完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服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向专、新、特、精方向发展;积极推进和完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和阶段参股试点项目,扶持和壮大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2011年创新基金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大重点振兴产业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技术及创新产品;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探索新兴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先进技术支持和配套服务。
2011年《指南》进一步细化了对不同阶段项目申报、验收的技术成熟程度和相关特殊要求的说明;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持十大重点振兴产业,增加了若干优先支持的内容;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增加了适用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支持方向;删减了基金多次支持和已较成熟的产品;进一步明确了不支持的范围。
目录
第一部分 使用说明.........................................................................................................................9 第二部分 政策与目标...................................................................................................................11
一、创新基金的宗旨........................................................................................................................11
二、创新基金的运行机制................................................................................................................11
三、创新基金的立项审查机制.........................................................................................................11
四、创新基金本支持重点.........................................................................................................12
五、创新基金各类项目审查重点.....................................................................................................12 第三部分 优先支持的技术领域...................................................................................................14
一、电子信息....................................................................................................................................14(一)软件产品..............................................................................................................................15 1.系统软件.......................................................................................................................16 2.支撑软件.......................................................................................................................16 3.中间件软件...................................................................................................................16 4.嵌入式软件...................................................................................................................17 5.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软件.........................................................................17 6.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17 7.图形和图像软件...........................................................................................................18 8.金融信息化软件...........................................................................................................18 9.地理信息系统...............................................................................................................19 10.电子商务软件...............................................................................................................19 11.电子政务软件...............................................................................................................19 12.企业管理软件...............................................................................................................19(二)微电子技术..........................................................................................................................20 1.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开发...............................................................................................20 2.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开发...............................................................................................20 3.集成电路封装技术.......................................................................................................21 4.集成电路测试...............................................................................................................21(三)计算机及网络产品..............................................................................................................22 1.计算机和终端产品.......................................................................................................22 2.各类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关键部件...............................................................................22 3.网络产品.......................................................................................................................23 4.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24 5.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24 6.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和系统...................................................................................24(四)通信产品..............................................................................................................................25 1.光传输产品...................................................................................................................25 2.小型接入设备...............................................................................................................25 3.无线接入产品...............................................................................................................26 4.移动通信系统的配套产品...........................................................................................26 5.软交换和VoIP系统.....................................................................................................26 6.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27 7.电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27 8.宽带移动通信产业.......................................................................................................27(五)广播电视技术产品..............................................................................................................28 1.演播室设备...................................................................................................................28 2.交互信息处理系统.......................................................................................................29 3.数字地面电视...............................................................................................................30 4.地面无线数字广播电视...............................................................................................30 5.专业音视频信息处理系统...........................................................................................30 6.电台、电视台自动化设备...........................................................................................30 7.网络运营综合管理系统...............................................................................................31 8.IPTV设备......................................................................................................................31 9.高端媒体信息服务平台...............................................................................................31(六)新型电子元器件..................................................................................................................32 1.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及半导体照明产品.......................................................................32 2.片式元件和集成无源元件...........................................................................................32 3.片式半导体器件...........................................................................................................33 4.大功率半导体器件.......................................................................................................33 5.中高档机电组件...........................................................................................................33(七)信息安全产品......................................................................................................................33 1.安全测评类产品...........................................................................................................35 2.安全管理类产品...........................................................................................................35 3.安全应用类产品...........................................................................................................35 4.安全基础类产品...........................................................................................................36 5.网络安全类产品...........................................................................................................36 6.专用安全类产品...........................................................................................................36(八)智能交通产品......................................................................................................................37 1.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38 2.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设备和软件系统...............................................................38 3.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38 4.汽车应用电子设备和系统...........................................................................................39 5.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控制与综合调度产品...................................................................39
二、生物、医药................................................................................................................................39(一)医药生物技术与生物制品..................................................................................................41 1.新型疫苗.......................................................................................................................41 2.基因工程药物...............................................................................................................42 3.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42 4.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42 5.核酸类药物...................................................................................................................43 6.生物芯片技术及产品...................................................................................................43 7.生物技术加工天然药物...............................................................................................43 8.生物分离纯化技术及检测试剂...................................................................................43 9.干细胞技术、器官移植技术、纳米技术、多肽修饰技术、RNAi技术及其产品..44(二)中药与天然药......................................................................................................................44 1.中药创新药物...............................................................................................................45 2.中药新品种的开发.......................................................................................................45 3 3.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46 4.中药制药装备及其集成...............................................................................................46(三)化学药..................................................................................................................................46 1.化学创新药物...............................................................................................................47 2.恶性肿瘤疾病治疗药物...............................................................................................47 3.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47 4.神经精神类治疗药物...................................................................................................48 5.代谢类疾病治疗药物...................................................................................................48 6.抗感染类治疗药物.......................................................................................................48 7.老年疾病类治疗药物...................................................................................................49 8.计划生育药物等...........................................................................................................49 9.传染病与地方病防治药物...........................................................................................49 10.手性药物与晶型药物...................................................................................................50 11.特殊药物或辅助诊断药物...........................................................................................50 12.重大工艺创新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50(四)新剂型、制剂技术及产品..................................................................................................50 1.缓释与控释制剂...........................................................................................................51 2.靶向给药系统...............................................................................................................51 3.新制剂技术...................................................................................................................51 4.其它新制剂...................................................................................................................52 5.制剂新辅料...................................................................................................................52(五)轻化工生物技术..................................................................................................................52 1.生物催化技术及产品...................................................................................................53 2.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53 3.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53 4.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及加工技术...............................................................54 5.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应用.......................................................54
三、新材料........................................................................................................................................54(一)金属材料..............................................................................................................................56 1.交通工具轻量化用铝、镁、钛轻合金材料制品及深加工产品...............................56 2.应用于轻工、石化、纺织等行业的高性能金属材料...............................................57 3.特殊性能合金及粉末冶金新材料...............................................................................57 4.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57 5.电子元器件用金属功能材料.......................................................................................58 6.特种钢铁材料...............................................................................................................58 7.特殊功能有色金属材料及应用制品...........................................................................59 8.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应用...................................................................................59 9.半导体材料...................................................................................................................59 10.有色金属材料先进制备、加工和成形.......................................................................60(二)无机非金属材料..................................................................................................................60 1.高性能结构陶瓷...........................................................................................................61 2.高性能功能陶瓷...........................................................................................................61 3.人工晶体.......................................................................................................................62 4.功能玻璃.......................................................................................................................62 4 5.超细、纳米粉体制备、成型及加工...........................................................................62(三)高分子材料..........................................................................................................................63 1.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63 2.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63 3.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化和高性能化...........................................................................63 4.新型橡胶材料...............................................................................................................64 5.新型纤维材料...............................................................................................................64 6.生态和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65 7.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应用技术.......................................................................................65(四)生物医用材料......................................................................................................................65 1.介入治疗器具材料.......................................................................................................66 2.心脑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及产品.......................................................................66 3.骨科内植物...................................................................................................................67 4.口腔材料.......................................................................................................................67 5.组织工程用材料及产品...............................................................................................67 6.新型敷料及止血材料...................................................................................................68 7.专用手术器械及材料...................................................................................................68 8.其它生物医用材料.......................................................................................................68(五)精细化学品..........................................................................................................................68 1.电子化学品...................................................................................................................69 2.新型催化剂...................................................................................................................69 3.新型橡塑助剂...............................................................................................................70 4.精细及功能化学品.......................................................................................................70 5.非石油路线制备大宗化学品.......................................................................................71
四、光机电一体化............................................................................................................................71(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72 1.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产品...............................................................................72 2.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产品.....................................................................................73 3.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74 4.基于PC的控制系统.....................................................................................................74 5.专用控制装置...............................................................................................................74 6.面向行业的工业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75 7.新型控制技术和产品的前端研究...............................................................................75(二)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75 1.新型自动化仪器仪表...................................................................................................75 2.面向行业配套的传感器...............................................................................................76 3.新型传感器...................................................................................................................76 4.微系统产品...................................................................................................................77 5.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77 6.生物技术分析仪器与设备...........................................................................................78 7.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78(三)先进制造技术......................................................................................................................78 1.先进制造系统...............................................................................................................79 2.数控加工技术及装备...................................................................................................79 5 3.机器人开发及应用.......................................................................................................80 4.激光加工技术及产品...................................................................................................80 5.电力电子技术和设备...................................................................................................80 6.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关键工艺与装备.......................................................................81 7.纺织行业专用设备.......................................................................................................81 8.轻工行业专用设备.......................................................................................................82(四)新型机械产品......................................................................................................................82 1.机械基础件...................................................................................................................82 2.通用机械.......................................................................................................................83 3.专用机械.......................................................................................................................83 4.特色农林装备...............................................................................................................83(五)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84 1.医学影像技术产品.......................................................................................................84 2.治疗、急救及康复技术产品.......................................................................................85 3.电生理检测、监护设备与传感器...............................................................................86 4.医学检验技术设备与试剂...........................................................................................86 5.医学专用网络环境下软件产品(软件类)...............................................................87 6.面向社区医疗健康的数字化诊疗集成系统...............................................................88(六)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88 1.采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电力自动化装置.......................................................89 2.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提高设备性能及自动化水平的产品...........................89 3.电力系统应用软件产品(计算机软件类)...................................................................90 4.用于输配电系统和企业的新型节电装置...................................................................90(七)汽车行业相关技术产品......................................................................................................90 1.汽车发动机零部件.......................................................................................................91 2.新型汽车关键零部件...................................................................................................92 3.汽车电子化产品...........................................................................................................92 4.车辆检测技术及装备...................................................................................................92 5.高铁与城市轨道交通机车关键零部件.......................................................................92 6.新能源汽车主要零部件...............................................................................................92 7.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92
五、资源与环境................................................................................................................................93(一)水污染防治技术..................................................................................................................94 1.典型重金属工业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94 2.高浓度,难降解,有毒有害工业废水处理...............................................................95 3.城市环保设施潜在二次污染处理及资源化技术.......................................................95 4.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与设备...........................................................................95 5.农畜面源水污染的控制...............................................................................................96 6.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与设备.......................................................................................96(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96 1.煤燃烧污染防治技术...................................................................................................96 2.工业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防治技术...........................................................................96 3.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97 4.局部环境空气质量安全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97 6(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97 1.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技术.......................................................................................97 2.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98 3.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98 4.有机固体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技术...........................................................................98 5.社会源有害固体废物处置和资源化技术...................................................................98(四)环境监测、应急和预警技术..............................................................................................98 1.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99 2.环境应急与常规监测仪器设备...................................................................................99 3.环境应急处理处置技术与设备...................................................................................99(五)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99 1.重点行业污染减排和“零排放”关键技术.............................................................100 2.水回用工艺技术和设备.............................................................................................100 3.清洁生产关键技术.....................................................................................................100(六)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100 1.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的开采技术与设备.................................................................100 2.共、伴生矿产的分选提取技术.................................................................................101 3.稀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101 4.极低品位资源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101
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101(一)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及相关产品....................................................................................102 1.太阳能.........................................................................................................................103 2.风能.............................................................................................................................103 3.生物质能.....................................................................................................................104(二)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和相关产品....................................................................104 1.高性能绿色电池(组)及其相关产品.....................................................................104 2.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104 3.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105 4.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及其相关产品.............................................................105(三)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105 1.生产过程余热、余压、余能的回收利用技术及相关产品.....................................105 2.建筑节能技术及相关产品.........................................................................................105 3.能量系统优化技术及相关产品.................................................................................105
七、高技术服务业..........................................................................................................................106(一)信息技术服务业................................................................................................................107 1.现代物流服务.............................................................................................................107 2.集成电路设计和测试服务.........................................................................................107 3.业务流程外包(BPO)服务.......................................................................................108(二)生物医药技术服务业........................................................................................................108 1.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评价服务.............................................................................108 2.研究开发新型制剂的技术服务.................................................................................108(三)新材料技术服务业............................................................................................................108 1.新材料产品研发技术服务.........................................................................................108 2.拓展新材料产品产业链技术服务.............................................................................109 7 3.新材料产品技术的集成创新服务.............................................................................109(四)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服务业................................................................................................109 1.精密复杂模具设计服务.............................................................................................109 2.多层、密集、微型、复杂电路设计服务.................................................................109 3.数字化健康诊断技术服务.........................................................................................110(五)资源、环境保护技术服务业............................................................................................110 1.工业污染治理专业环保设施运营服务.....................................................................110 2.市场化环境监测(包括室内空气)服务.....................................................................110 3.工业有毒有害废物处理设施的专业化运营服务.....................................................110(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服务产业....................................................................................111 1.可再生能源与高效节能工艺技术、产品检测及系统管理服务.............................111 2.“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技术服务.........................................................................111
第一部分 使用说明
创新基金主要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注入等方式,对创业初期、商业性资金进入尚不具备条件、最需要由政府支持的各种所有制类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或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给予资金支持,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培育具有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管理规范、能参与国际竞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引导地方政府、企业、创业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入,鼓励和帮助中小企业走技术创业之路,顺利进入成长期。
《指南》的编制充分体现政府资金的宏观政策导向,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明确创新基金优先支持的技术领域及方向,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公共服务机构申请创新基金的支持。
《指南》作为创新基金申报和立项审查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基金支持的范围和主要着力点,是企业准备申报材料的重要依据,是创新基金各级管理单位组织项目申报的重要依据,是创新基金项目专家评审的重要依据。
《指南》共分为三部分,即:使用说明、政策与目标、优先支持的技术领域。在政策与目标部分,介绍了创新基金宗旨、创新基金运行机制、创新基金立项审查机制、本创新基金支持的重点和各类项目专家评审的重点。
《指南》中优先支持的技术领域部分,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主要技术领域,按照技术领域、子领域、方向三级分类编排,介绍了2011创新基金支持的范围。在技术领域和子领域中,分别介绍了本技术领域(子领域)目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企业申请时的注意事项等。在方向层面上,具体描述了各方向所支持的核心技术、项目阶段界定、本不支持的产品以及申报材料的特殊要求等。
申请创新基金的企业在使用《指南》时必须注意:
一、必须按照企业所掌握的自主核心技术和产品应用范围,按照《指南》中优先支持的技术领域选择一个方向申请创新基金,并按照相应的申报要求准备材料。没有明确列入《指南》的项目,如果申报项目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产品市场前景好,而且申报企业具备较强的开发能力,也可以提出申请,并按最相近的技术方向准备申报材料。
二、《指南》中,在技术领域或子领域层面上某些行业或产业会有交叉,如通信、电力、医药等,企业应按照申请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参照《指南》各领域的说明,选择相应技术领域或子领域。
三、申请企业准备申请材料时,需特别注意在技术领域、子领域、方向三个层面上对企业能力、项目所处阶段、项目所应具备的条件、申请资助的方式、以及应提供的相关附件材料(如:专利证书、许可证、批文、查新报告、检测报告、用户报告等)有关方面的要求。申请企业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准备,并提供相应的附件材料。若材料不完备,请企业暂时不要申请。
四、凡属于在《指南》的技术领域、或子领域、或方向中指出的不支持的项目,及其它不符合产业政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或市场竞争激烈而无明显竞争优势的项目,请企业不要申请。
第二部分 政策与目标
创新基金作为目前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政策着力点的中央政府财政专项资金,肩负着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使命。
一、创新基金的宗旨
首先是支持技术创新。创新基金支持的项目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要求在技术、工艺或产品性能上有较大的创新或有实质性的改进,技术水平至少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其次是鼓励技术创业,培养技术创业企业家。创新基金重点支持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优先支持由高素质的科技人员和留学归国人员创办、领办的企业,使其能够在创新基金的帮助下,利用其拥有或掌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高水平的技术成果进行创业。通过创新基金的支持,提高初创企业抵御早期风险的能力,帮助企业渡过发展的困难时期。
第三是促进产业发展。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按照产业链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形成功能部件研发和配套生产,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第四是引导社会资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基金的建立,一方面通过直接资助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的不足,另一方面是通过引导和示范,吸引和带动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关注和支持,带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融资体系的建立,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状况。
二、创新基金的运行机制
创新基金的管理采取政府部门决策和监督、专家咨询和指导、基金管理机构组织和实施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即科技部、财政部作为政府机构负责制定创新基金运作规则,决定创新基金的总体工作目标和《指南》,并对运作情况实施监督和指导,同时具有对创新基金项目的最终立项审批权;专家咨询委员会作为创新基金咨询机构,负责审议确定创新基金支持重点领域,并对创新基金的管理提供指导和咨询意见;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作为创新基金的办事机构,负责创新基金的日常管理与创新基金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从而实现了政府决策与专家咨询紧密结合、决策监督与管理实施相对分离,各尽其责、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管理特点和运行机制。
三、创新基金的立项审查机制
创新基金项目评审采取专家与企业‚背靠背‛的评审方式和竞争择优的评审制度。专家由技术专家、行业管理专家、投资专家、财务专家、企业家等构成。创新 基金管理中心专门建立了专家库,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专家选取原则,并对入库专家实行动态管理和严格的考评制度。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组织的立项审查过程规范,设有互相监督机制。
创新基金项目评审内容既包括对项目技术水平的审查,也包括对企业综合实力的审查。评审专家按照企业发展能力、项目技术创新性、项目产品市场、商业模式、企业财务状况、投资预算的合理性和自筹资金的可行性等多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审阅企业的申报材料。
四、创新基金本支持重点
创新基金要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支持创新、鼓励创业、重点突出、管理规范、竞争择优的原则,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为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全面胜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贡献。2011年创新基金支持的重点是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作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关键技术、关键创新产品项目;围绕十大重点振兴产业,为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供先进技术支持和配套服务的创新项目;以创业促就业,尤其是毕业大学生、研究生(包括海外留学生)在大学科技园、创业中心等创业服务机构内的创新项目;人才密集、技术关联性强、附加值高并已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项目;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服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项目;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风险补助、投资保障、阶段参股试点项目;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以产品出口为导向的项目;重大科技专项相关成果的市场转化项目;符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结合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特点和资源优势,适合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创新项目。
五、创新基金各类项目审查重点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特点和创新基金的支持政策,创新基金采取不同的项目类型给予资助。各类项目的审查侧重点是:
创新项目: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新产品的研发初期、研发中期以及对于市场急需的、有较好创新性的产品中试阶段的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性包括新技术的发明、一项成熟技术的新应用、多项技术的集成应用。对于研发初期的项目,立项审查关注的重点是技术创新性、企业领导者素质和创业团队状况。对于研发中期的项目,立项审查关注的重点是项目产品的技术创新性、项目产品市场、项目承担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基础条件。对于高技术服务业项目,支持的目的是通过资助服务中的技术创新活动,提升企业核心服务业务水平和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促进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快速成长,立项关注的重点是服务的技术含量和商业模式创新。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补贴资金项目:重点支持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资源共享服务,为技术创业提供孵化服务,为中小企业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等服务业务。支持的机构需具有开放的服务模式、明确的服务对象群体、较好的服务基础和服务能力。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补贴资金项目设立的目的是通过资助,引导和鼓励更多非营利性和公益型机构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群体的技术服务,并使其形成一个群体,更加有效地发挥中央财政的政策引导作用。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补贴资金项目立项审查关注的重点是服务内容的市场需求、服务能力和服务绩效。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项目:重点向有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行为的创业投资机构及被投资的中小企业进行投资或补贴,鼓励创业投资机构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详细内容见有关文件)。
创新基金不支持军用产品开发项目,也不涉及农业类项目,农业类项目均归入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
第三部分 优先支持的技术领域
一、电子信息
目前,电子信息领域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是在信息资源利用方面。网络信息资源急剧增长,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比重日益提高;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服务业和内容产业将成为高速增长的产业。第二是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光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传输速率不断提高,高速骨干网技术和接入网技术将取得突破性进展,信息网络国家化趋势日趋明显。第三是在信息技术和产业方面。随着软件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的数字处理技术日渐成熟,网络技术向高速、宽带和有线、无线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计算机、电信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已成为必然。第四是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形成数字化、网络化的工作、生活、学习、管理环境;信息技术逐步深入,促进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政府和其他领域的各种生产、服务、经营、管理活动中。第五是在信息化建设环境和信息化安全方面。政府首脑挂帅的管理体制,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各方参与的发展模式,使标准化与产品、技术同步发展,也使信息和网络安全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近些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电子信息领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促进了信息产业和产品的整体优化与健康发展,信息领域是最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领域,也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重点支持的领域。
申请本电子信息领域项目的企业,请注意以下事项: 1.软件产品是指向用户提供的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或设备中嵌入的软件、或在提供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技术服务时提供的计算机软件。单位或个人自己开发并自用的软件以及委托他人开发的自用专用软件不在基金电子领域软件产品支持范围内;
2.通信产品项目在申请时要有样机(品)并提供功能测试报告;项目验收时需提供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申请3G相关项目应符合国家已颁布的相关行业标准;
3.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的生产线设臵和生产线改造项目,原则上承担企业要已获得一定数量的贷款;
4.为特殊行业配套和服务的产品,要符合该行业管理中的有关规定,请在可行性报告中加以说明,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5.某些特定行业的应用系统和专业类软件,按照应用特点划分在不同的技术领域、子领域和技术方向上进行支持:
(1)通信软件请参照本领域的通信产品子领域的有关技术方向;(2)医学和临床医疗类软件请参照光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子领域;
(3)煤矿、建筑等安全生产过程监测、控制和管理类产品请参照光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等子领域;
(4)电力行业的运营和管理软件请参照光机电一体化领域的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子领域;
(5)节能优化软件以及智能仪表或手机、信息家电等面向特定应用领域和特定行业的嵌入式软件产品,请参照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领域、光机电一体化或电子信息领域的有关技术方向。
本,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电子信息领域中下列八个方面的技术和产品:
1、软件产品;
2、微电子技术;
3、网络及计算机产品;
4、通信产品;
5、广播电视技术产品;
6、新型电子元器件;
7、信息安全产品;
8、智能交通产品。
(一)软件产品
软件产品是指以产品方式向使用者提供的应用于信息化建设中的,施于网络、计算机环境及各种数字化设备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与非产品形态的软件相比,它具有领域通用性强、规范化程度高和边际成本小的特点。软件产品是软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产品的研制能力是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在软件产品开发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本创新基金将重点鼓励自主创新成分高、技术含量高、产品形态清晰、应用明确、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软件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出口,鼓励发展跨平台的产品,特别是在系统软件、支撑软件、中间件软件、嵌入式软件、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软件、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图形和图像软件、金融信息化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电子政务软件、电子商务软件、企业管理软件等软件产品方面,造就一批成熟的中国现代软件企业。
本子领域所提及的产品项目,在申报时,必须提交证明技术创新成果成熟度的下列四类资料之一:专利(软件产品可为软件著作权证书)、省部级技术鉴定证书、产品检测(检验)报告或用户报告。研发初期的项目如果没有上述四类资料,可以提供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或者与其他企业的相关合作协议。若干项目类中另需必备的申报资料,请注意相关条目的提示。
本不支持自主创新成分低、市场前景不明朗、技术含量低、低水平重复、以及 15 简单的、重复的技术引进类软件产品;不支持网站建设类项目;不支持游戏类软件项目;不支持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项目,不支持电子出版物项目。
本重点支持的方向如下: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BIOS系统,它们管理计算机资源,支持支撑软件层和应用软件的工作。系统软件的自主研发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具有最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国家始终大力支持的软件技术领域。对应用软件直接支持的工具或平台软件不在此范围。本重点支持:
(1)小型专用操作系统,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统;(2)新型数据库管理系统;(3)基于UEFI接口标准的固件。2.支撑软件
支撑软件是支持系统运行和软件开发的软件,属于某个已单独分类方向的支撑类软件(如信息安全类)不在此范围内。本重点支持:
(1)软件测试工具;(2)软件管理工具套件;
(3)数据挖掘与数据呈现、分析工具;(4)虚拟现实的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
(5)面向应用领域的软件建模、生成、组装、仿真、验证等工具套件;(6)支持模块封装、企业服务总线(ESB)、服务组装等的工具软件;(7)具有明显行业特征、基于服务划分的软件构件库。3.中间件软件
中间件软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借助该软件可以实现软件间的协同共享。随着新的软件体系架构的出现,中间件也迅速向轻结构、专用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在对业务层面的敏捷性支持上,此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间件,在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企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无疑将在提高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和降低开发成本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重点支持:
(1)行业应用的关键业务控制中间件;
(2)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和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的应用中间件;(3)消息中间件;
16(4)面向业务流程再造的中间件;
(5)支持异种智能终端间数据传输的控制中间件。4.嵌入式软件
随着嵌入式软件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有相当一批嵌入式软件已经不再是硬件的附属品,它们的价值在一个嵌入式计算机中已占有较大、甚至相当大的比重。这类嵌入式软件一般有完整的体系结构。通常可以将整个嵌入式软件系统清楚地划分为操作系统、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三个层次,即使在没有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情况下,也可以分为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嵌入式操作系统项目参见‚系统软件‛方向;而以硬件研发为主、软件研发为辅的项目,以及面向应用领域的嵌入式应用软件项目,不在‚软件产品‛子领域的支持范围,它们已按照相关特点归类于其它技术领域、子领域或技术方向,请参照本指南其它相关技术领域有关栏目。本重点支持:
(1)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系统;(2)嵌入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3)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或开发环境;(4)嵌入式支撑软件层中的其他关键软件模块。5.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软件
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软件是指在工程规划、工程管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等过程中使用的软件工作平台或软件工具,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质量、降低产品开发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等目标的重要辅助工具。此类软件的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但在可扩展性、可裁剪性、开放性以及专业应用方面还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本重点支持:
(1)基于模型数字化定义(MBD)技术的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制造及工艺软件;(2)面向行业的产品数据分析和管理软件;(3)基于计算机协同工作的辅助设计软件;(4)支持快速成型的产品设计软件;
(5)具有行业特色的专用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工具;(6)支持协同处理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软件;(7)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相关软件。6.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是指针对中国语言文字(包括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外国语言文字开发的识别、编辑、翻译、印刷等方面的应用软件。此类软件是我国实现 17 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是我国在世界信息技术领域里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也是我国必须始终保持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领域之一。本重点支持:
(1)基于智能技术的中、外文字识别软件;
(2)字处理类(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处理软件;(3)基于多种技术综合的机器翻译及评测软件;(4)语音识别软件和语音合成软件;
(5)集成中文手写识别、语音识别/合成等多项智能中文处理技术的应用软件;(6)具有跨语种的软件应用开发环境和平台;(7)篇章语境/语义内容理解和分析软件。7.图形和图像软件
图形和图像软件是指根据计算机图形学理论和图像处理理论开发出来的应用软件或软件工具。近年来图形、图像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尤其是可视化技术和遥感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图形、图像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视频监控等通用视频处理类软件和系统请参见广播电视技术产品子领域,而医用图像处理软件等采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行业应用软件请参见光机电一体化等相关技术领域、子领域和技术方向。本重点支持:
(1)支持多通道输入/输出的用户界面软件;(2)基于内容的图形图像检索及管理软件;(3)基于海量图像数据的服务软件;
(4)具有交互功能与可量测计算能力的3D软件;(5)具有真实感的3D模型与3D景观生成软件;(6)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8.金融信息化软件
金融信息化软件是指面向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等金融领域服务业务创新的软件。与其它应用软件相比,金融信息化软件具有处理数据量大、数据可靠性要求高和系统实时性较强等行业特点。金融信息化软件在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本重点支持:
(1)支持金融风险防范及内部交易安全防范系统;
(2)支持网上财、税、库、行、海关等联网业务运作的软件;(3)基于金融领域管理主题的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技术及其应用;(4)支持金融领域新型服务模式的软件。
9.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针对的是将地理空间数据分布式计算与应用的GIS开发平台类软件。有关GIS应用类软件,请参见‚电子政务软件‛、‚企业管理软件‛、以及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子领域中的‚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等其它方向的相关内容。本重点支持:
(1)网络环境下基于分布式计算的GIS基础平台软件;
(2)基于时态(即带有时间标识)技术的空间数据库软件及平台软件;(3)支持组件式、易于搭建应用系统的GIS开发软件工具; 10.电子商务软件
电子商务软件是指用于各种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软件,它涵盖电子商务中的交易及电子事务处理过程中的非交易等内容,包括电子商务中交易的撮合、结算、资金划拨和物流控制,以及信息的发布、发现、交换等多类处理过程。本重点支持:
(1)基于Web服务(Web Services)及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的电子商务应用集成环境及其生成工具软件或套件;
(2)新模式下各类电子商务平台或电子服务平台的构建工具或套件;(3)基于语义的信息搜索与服务软件或工具;(4)面向移动电子商务新型服务模式及应用的软件。11.电子政务软件
本电子政务软件是指面向各级政府机构或管理部门应用的支撑软件和支撑层工具软件及政府职能部门业务的新型应用软件产品。其主要特征是面向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面向工作流重组、面向宏观决策支持等。本重点支持:
(1)用于构建电子政务系统或平台的软件构件及工具套件;(2)跨系统的电子政务协同应用软件环境、平台或工具;(3)面向电子政务应用的决策支持软件和工具;(4)基于电子政务业务模型的电子政务软件开发工具。12.企业管理软件
本企业管理软件是指基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辅助企业进行运营管理的应用软件。它涉及财务、人力资源、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物流、客户关系、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等各个企业管理环节。鉴于目前市场上已有很多种成熟的企业管理软件产品,因此本指南中仅支持具有明显行业特色和技术先进性的企 19 业管理软件,即:具有明显的行业针对性、具有开放式的结构、可与其他企业应用软件实现无缝对接、支持企业流程再造、具有一定的智能化特征的企业管理软件产品。本重点支持:
(1)实时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商业智能(BI)软件;(2)基于RFID和GPS应用的现代物流管理和监控软件;
(3)支持区域产业化发展的企业集群协同的物流及供应链管理(SCM)软件;(4)面向客户个性化服务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
(二)微电子技术
高速增长的电子信息产业给集成电路发展带来蓬勃生机,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与基础,集成电路产品市场在‚十一五‛期间,将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成为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工业之一。‚十二五‛的前三年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在集成电路总体水平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也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提高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工具开发、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生产能力,加强工业控制和消费类整机产品配套集成电路的开发,提高集成电路产品的可制造性设计技术(DFM),低功耗设计技术,实现集成电路轻、薄、小封装需求,批量生产市场急需的集成电路产品,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工作的重要内容。本重点支持的方向如下:
1.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开发
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技术之一。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就是对设计流程和流程中每个步骤具体实现方法的研究。设计技术的发展为EDA工具开发提出新的课题,设计软件工具的新进展又有力地促进了集成电路产品开发。‚集成系统”(system on chip)设计技术的发展,使得集成电路产品进入集成系统的发展阶段。本重点支持:
(1)数模混合信号仿真工具软件;
(2)信号完整性分析工具软件;
(3)寄生参数提取工具软件;
(4)功耗分析工具软件;(5)器件建模工具软件。2.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开发
鼓励并支持集成电路产品开发,满足国内集成电路产品市场需求,是当前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提高设计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20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总体水平的需要。物联网、智能电网、汽车电子等领域应用的集成电路产品是当前的热点,本重点支持:
(1)为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需要的重点、热点整机产品配套的单片集成电路;
(2)系统级封装集成电路;(3)节能应用集成电路;
(4)硅知识产权核的开发和应用。3.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集成电路封装是将集成电路芯片装入特制的管壳或用塑封料等材料将其包容起来,保护芯片免受外界影响能稳定可靠的工作;同时通过封装的不同形式可以装配(焊接)于各类整机。随着集成电路市场需求的变化,集成电路芯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封装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新型封装形式不断涌现,封装成本已占集成电路产品的30%左右,并且还在进一步提升。
目前集成电路封装绝大多数产品采用塑料封装。在我国塑料封装电路占总产量的98%。
本重点支持:
(1)满足电子整机小型化的要求,开发高密度塑封所需高密度引线框架,开发符合RoHS要求的无铅封装材料等,封装形式包括:小外型有引线扁平封装(SOP)、四边有引线塑料扁平封装(PQFP)、有引线塑封芯片载体(PLCC)等。进行大生产技术研究,成品率达到 99%以上;
(2)开发满足新一代整机需求的新型的封装技术及其所需材料,包括采用薄型载带封装、球栅阵列(PBGA)、多芯片组装(MCM)、芯片倒装焊(FlipChip)、3D(3 Dimension)等单芯片、多芯片(MCP)封装工艺的产品;
(3)开发系统级(SIP)集成电路封装产品技术。4.集成电路测试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的扩大,促进了生产环节的专业化分工,目前国内已出现专门从事集成电路测试的企业,进行圆片(Wafer)测试及成品测试,进行芯片设计分析验证等方面的服务,同时针对市场需要开展测试方法的研究并用于产品测试。本重点支持:
(1)用于产业化集成电路品种的测试软件开发;
(2)用于提高集成电路测试系统使用效率的软 / 硬件开发;(3)测试自动化软/硬件平台的开发;
21(4)设计测试自动连接工具开发。
(三)计算机及网络产品
当今世界正在向网络社会演进,网络应用将普及到社会的每个角落。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网络技术和装备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正向宽带化、智能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方向前进,新技术、新系统、新业务不断涌现并逐渐融合与分化,极大地推动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迅速地拓展着网络应用的领域。网络已经连接各行各业,网络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其应用领域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本子领域所提及的产品项目,在申报时,必须提交证明技术创新成果成熟度的下列四类资料之一:专利(软件产品可为软件著作权证书)、省部级技术鉴定证书、产品检测(检验)报告或用户报告。研发初期的项目如果没有上述四类资料,可以提供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或者与其他企业的相关合作协议。若干项目类中另需必备的申报资料,请注意相关条目的提示。
本重点支持的方向如下:
1.计算机和终端产品
计算机及各种终端是网络与人类交互的重要设备,是业务实现的重要载体。在芯片尺寸不断减小和功耗不断减少的同时,其计算能力、媒体处理能力却不断加强,从而使得此类产品的价格和功耗不断降低、网络能力不断增强,操作也更加方便。其主要技术功能发展趋势是在现有功能基础上,融合计算、媒体处理、网络通信、消费电子产品的特征,以支持更多的应用。网络和应用的普及,不但为计算机及终端类产品开辟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对此类产品提出了差异化的要求。目前国内急需性价比高的产品,同时,开发符合国家标准、具备较多自主知识产权、硬件和软件配套综合成本低、易于推广的产品,是符合我国向‚电子强国‛迈进这一产业发展战略的。本重点支持:
(1)手持和移动计算机(HPC、PPC、PDA)产品,包括基于电子纸技术的通用终端产品;
(2)具有特定功能的行业应用终端产品,如金融、公安、税务、教育、交通、民政等行业的应用中,集信息采集(如条形码、RFID、视频等)、认证支付和无线连接等功能的便携式智能终端产品等;
(3)基于电信网络或/和计算机网络的智能终端产品;
(4)基于GPS、GIS和无线通讯技术等的车载、船载定位与管理终端产品等;
(5)适合某种网络环境的机顶盒产品,如IPTV机顶盒等。
2.各类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关键部件
此类产品指诸如打印机、复印机、基于USB等工业标准的计算机外围设备以及这些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其中有些部件是需要定期更换来保证外围设备正常工作的。此类设备和部件具备较强的专用性、利润高、技术含量高等特点。目前,国外品牌的计算机外围设备厂商通过控制关键部件获得高额利润。国内的计算机外围设备产品品种少,用户也少。国内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国外品牌外围设备的国产部件或替代产品,价格低廉但性能较差。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此类产品的市场空间巨大。研发企业要掌握这些产品的关键技术。同时,要求这些产品功能良好、性能优越、成本低廉。本重点支持:
(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外围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等产品的开发、生产;(2)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关键部件,如消耗类部件的产业化;
(3)计算机等产品使用的安全存储设备,包括海量存储、移动存储等设备;(4)基于USB技术、蓝牙技术、闪联技术标准的各类产品和外设;(5)基于标识管理和强认证技术的外设产品;
(6)基于视频、射频等识别技术和功能的各类产品和外设。3.网络产品
网络产品包括各种路由器、网关等连接各类网络终端的设备、各种网络管理和监控软件等。随着我国网络的普及、新需求、新业务的大量出现,网络建设走向深入、走进更多的家庭和中小企业,为此类产品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我国在产品的技术档次、种类、产量规模上与国外的差距不断缩小,我国已经具备开发、生产此类产品的能力。为保证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必须进一步扶持开发国产网络产品。有关安全路由和交换设备,请参见‚信息安全产品‛子领域中的‚安全基础类产品‛内容。本重点支持:
(1)应用于企业网和行业专网的网络管理软件产品,如监控软件、IP 业务管理软件等;
(2)各种网络服务系统,ISP、ICP 的增值业务软件和应用平台等;(3)用于企业和家庭的中、低端无线网络产品,如无线接入点、无线网关、无线网桥、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等产品;以及近距离(几米到十几米)无线产品,如蓝牙产品、UWB 产品等;
(4)家庭用的网络类产品如家用路由器、数字家庭网关等,以及其中自主产权的芯片、模块、软件等;
(5)支持 IPv4 向 IPv6 过渡的中、低端网络设备和终端;(6)支持可信计算的网络产品。
4.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
此类系统是指通过遥感、卫星定位等技术获取空间信息,并与各行业应用紧密集成的综合应用系统。其主要技术特征是信息获取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系统数据、软件和硬件部件的高度集成,应用综合等。空间信息应用系统在国内已经初步形成了有生命力的新技术产业,带动资源环境、电力、通信、交通、生产安全等行业的升级和改造,促进了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各行业对空间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多,此类系统的市场前景广阔。有关车载导航设备,请参见‚智能交通产品‛ 子领域中的‚车载电子设备和系统‛内容。本重点支持:
(1)空间数据获取系统,如低空遥感系统、基于导航定位的精密测量与检测系统、与PDA及移动通信部件一体化的数据获取设备等产品;
(2)导航定位综合应用集成系统,如基于‚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主动/被动的导航、定位设备及公众服务等产品;
(3)支持基于位臵服务(LBS)功能的应用系统平台和便携终端产品。(4)时空数据库的构建及其应用,例如国土行业的地籍库和历史库的构建及其应用。
5.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
此类系统指行业及企业在网络上运行的研发、生产、管理等各种活动的信息化系统。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基于多种技术,与行业及企业的日常工作与管理活动等紧密结合,适合于复杂的应用环境,满足行业及企业多层次的信息应用需求。此类系统符合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其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非常巨大。本重点支持:
(1)多种通信手段融合的企业信息通信集成产品;(2)基于智能化的知识管理平台;
(3)各种协同办公平台,如企业远程会议系统、多媒体培训平台等;(4)基于 SOA 架构建立的各个行业及其企业信息化的集成应用系统。
6.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和系统
此类产品是指传感器网络节点、路由协议软件、节点嵌入式软件和系统等产品。其主要技术特征是支持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节点产品一般集成了某些特殊的功能,可靠性、产品尺寸功耗等方面满足某些限定条件。目前国内外能提供的传感器网络节点设备形态基本上是传感器模块和实现无线网络功能模块的集成产品。此类产品将在水利、森林防火、灾害预报、交通、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作业过程监控中得到规模应用。本重 24 点支持:
(1)面向特定行业的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或应用系统;
(2)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平台和模块、嵌入式软件平台及协议软件等;(3)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网络接口产品模块、软件等;(4)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系统。
(四)通信产品
通信产业(含运营业和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产业。随着3G、软交换、NGN/NGI、IPv6等新型通信网络实验的不断成熟及开始规模化建网部署,全球通信业开始向新的阶段发展。我国通信业一直保持较快速度的持续增长。围绕着3G的光传输设备、接入设备、核心网设备及配套设备的生产、网络建设、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及增值业务系统将成为本领域支持的重点内容。
本子领域所提及的产品项目,在申报时,必须提交证明技术创新成果成熟度的下列四类资料之一:专利(软件产品可为软件著作权证书)、省部级技术鉴定证书、产品检测(检验)报告或用户报告。研发初期创新项目如果没有上述四类资料,可以提供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或者与其他企业的相关合作协议。若干项目类中另需必备的申报资料,请注意相关条目的提示。
本重点支持的方向如下: 1.光传输产品
该类设备是指用于城域网和接入网的新型光传输设备,其主要技术特征是支持多业务、多速率接口、多技术融合。随着光传送网的不断完善、光传输系统成本的不断下降和光接入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光传输技术在网络边缘侧和接入侧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该类产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本重点支持:
(1)中/低端新型多业务光传输设备和系统;(2)新型光接入设备和系统;
(3)新型低成本小型化波分复用传输设备和系统;(4)光传输设备中新型关键模块和器件等。2.小型接入设备
此类系统是指位于各种网络(有线、无线等)的边缘、能在一个平台上将用户多种业务(如监控信号)接入到网络中的设备。其主要技术特征是体系结构复杂、接口种类多、可接入的业务种类多。新兴厂商采用了较多的新技术(如无线),应用更为灵活、成本更低。国内厂商的产品更适合国内的网络状况和用户特殊应用需求等。本重点 25 支持:
(1)各类综合接入设备,如各种IAD等;
(2)利用无线接入、电力线接入、CATV接入等的行业专用接入设备(如远程监控等);
(3)其它新型中小型综合接入设备。3.无线接入产品
此类设备是指除移动通信以外的其它公用无线通信接入产品,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入系统,以及本地多点分配系统(LMDS)等。其主要技术特征是调制方式多样、能适应复杂的使用环境、采用各种新技术等。在我国,随着无线接入频率规划工作的深入和新的无线接入技术的产生,此类产品的市场前景看好。本重点支持:
(1)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产品,含基站、终端、网关等设备;
(2)WLAN无线局域网(基于IEEE802.11等协议)基站与终端设备;(3)无线接入基站、高效率天线终端设备等;(4)固定无线接入产品;
(5)各种无线城域网设备和系统,如增强型WLAN基站和终端等设备。4.移动通信系统的配套产品
此类设备是指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等的系列配套产品,如小型基站、直放站、天线、硬件模块、软件模块、测试系统、网络规划和优化系统等。本重点支持:
(1)移动通信系统的直放站(含天线)配套产品;(2)用于各种基站间互联的各种传输设备;(3)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优化软件与工具;(4)基站与天线的RF信号光纤拉远传输设备;(5)移动通信的网络测试、监视和分析仪表等;(6)数字集群系统的配套产品;
(7)其它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行业应用的配套产品。5.软交换和VoIP系统
此类设备是指下一代网络中基于分组交换的系统和设备。主要由应用服务器、控制设备、媒体网关、信令网关、接入网关等设备组成。本重点支持:
(1)中小型IP电话系统及设备;
(2)面向特定行业和企业应用、集成VoIP功能的呼叫中心系统及设备;
26(3)VoIP系统的监测和监控产品。6.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
此类系统是指电信运营企业(包括ISP/ICP)网络的各种支撑管理系统。其主要技术特征是涉及电信企业的各个网络,不同的系统逐渐融合,满足网络运维和经营的需求,具备很高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准确性。随着3G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新一代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为本支持重点。本重点支持:
(1)网络和资源管理系统;(2)结算和计费系统;
(3)业务管理和性能分析系统;(4)经营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5)客户服务管理系统;(6)服务质量管理系统;(7)各类通信设备的测试系统;
(8)适用于上述系统的组件产品,如各类中间件等。7.电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此类应用系统指的是用于固定网、2.5G/3G移动、互联网等网络之上的增值业务应用软件系统。其主要技术特征是系统架构灵活、接口开放、可管理性强、认证和计费方式准确完备、业务扩展能力强等。随着3G网络建设力度的加大,其上的各类增值业务系统成为本的支持重点,此类系统的市场空间十分广阔。本重点支持:
(1)各类增值业务的综合开发平台;
(2)流媒体、手机可视电话、手机QQ、IPTV等的应用产品和系统;(3)基于电信网、互联网等的增值业务和应用系统;(4)基于P2P技术的各类应用系统,如即时通信系统等;(5)基于现有网络技术的增值业务平台和产品;
(6)支持网络融合和业务融合的增值业务应用平台及系统。8.宽带移动通信产业
宽带移动通信在世界经济发展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而以4G为龙头的移动通信技术正带来下一次信息产业革命。全世界手机用户目前已达45亿,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支柱作用。美国把发展移动宽带作为振兴经济的一项措施;法国提出了“2012数字法国”计划;我国宽带移动通信产业随着3G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及其业务的逐步应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宽带移动通信产业链逐步形成,包括芯片的制造、设备的生产、测试、业 27 务系统平台及增值业务系统的研发等。LTE是国际公认的3.9G技术,准4G技术,TD-LTE是融合了中国技术特点的LTE技术,能够提供目前业界认可的频谱效率和通信速率,达到4G的基本要求。为进一步推动3G网络的建设进程及其实用化程度,突破4G关键技术的研究,本重点支持的项目如下:
(1)与3G核心网、接入网、手机终端、上网卡相配套的设备、部件;(2)3G网络规划优化软件、仪器仪表、测试及监测类系统;
(3)基于3G手机终端的各类增值业务应用系统(如手机电视、手机音乐、手机搜索、手机视频、手机支付、手机上网等);
(4)3G网络的网管系统、计费系统及其业务综合管理平台;(5)基于物联网的移动终端的增值业务;
(6)LTE基站、终端、芯片开发和产业化,TD-LTE基站、终端、芯片开发和产业化。
(五)广播电视技术产品
广播电视技术涵盖了数字音视频、网络、通信等电子信息技术的方方面面,是信息技术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深入,数模转化进度加快,网络设施日臻完善,电视台、广播电台数字化已经全面启动。同时,各种专业以及消费电子领域应用的广播电视产品也在逐步扩展,外延不断丰富,如公共交通、公共场所、汽车电子、信息家庭、个性化多媒体终端、便携式移动设备等等,广播电视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诸多便利。广播电视产品将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伴随着新的信息技术的革命和数字电视的必然发展,广播电视技术和产品已经成为数字音视频产业乃至信息产业的基础技术和产品,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基础性,是三网融合的支撑技术和应用技术之一,成为与投资类产品融合一体的基础产品,前景广阔。
本子领域所提及的产品项目,在申报时,必须提交证明技术创新成果成熟度的下列四类资料之一:专利(软件产品可为软件著作权证书)、省部级技术鉴定证书、产品检测(检验)报告或用户报告。研发初期的项目如果没有上述四类资料,可以提供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新技术查新报告或者与其他企业的相关合作协议。若干项目类中另需必备的申报资料,请注意相关条目的提示。
本重点支持的方向如下: 1.演播室设备
演播室设备正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清晰度和3D发展。演播室设备的 28 研究和开发依然是我们技术和产品的弱点,目前我国的演播室设备主要依然依赖于进口。数字技术的发展使我们需要大批量的演播室设备,演播室的数字化改造迫在眉睫,因此演播室设备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应成为近几年的重点之一。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实现,使我们有能力进行广播级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并保证良好的质量,与国外的产品形成有力的竞争。演播室设备主要包括节目制作、节目传输、节目播出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包括视音频媒体综合处理系统,节目智能控制与播出系统,节目编辑系统、信道编码、信号传输等。本重点支持:
(1)演播室数字视频服务器、数字视频切换控制台、数字音视频非线性编辑服务器、综合信息处理器;
(2)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包括大容量存储、音视频特征提取、音视频检索、广播影视处理;
(3)支持3D的摄录编系统及处理软件;
(4)节目的电子交换、节目制播系统软件、面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的加解密和密钥管理、数字版权保护等系统;
(5)适合我国地面电视标准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设备;(6)地面—有线合一的数字电视传输设备;
(7)符合我国标准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发射与转发设备;(8)卫星数字电视调制器、有线数字电视调制器、地面数字电视调制器;(9)广播电视监控系统及设备;(10)(11)(12)用于IP网络、移动接收服务网络的数据网关,数据协议转发服务器; 支持有线数字电视和卫星数字电视运营商的运营支撑系统;
以电子节目指南、综合信息发布、视频点播、数据广播、以及交互电视等构成的业务应用系统。
2.交互信息处理系统
数字电视广播、视频点播、交互电视是数字电视发展和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交互式信息处理系统在未来数字技术中举足轻重。随着数字电视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交互信息处理技术的需求会明显增强,未来的信息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订制各种信息,形成互动的双向系统,实现远程的教育、医疗、个人金融处理等各式各样的需求,形成巨大的技术和产品市场,成为数字电视和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
本重点支持实现交互式控制系统的服务端系统和设备。
3.数字地面电视
2006年8月我国颁布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技术强制性国家标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GB20600-2006),并于2007年8月1日正式实施。长期的技术研究和相关的产品开发,我们已具备产业化开发基础。但是,关键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产品性能尚有待提高,单频组网设备、覆盖补点器以及专用测试仪表还需开发完善。目前,保证重大国家标准如期强制实施的产品条件是本基金的关注点。本重点支持:
(1)符合国标的广播信号发射机;
(2)符合国标的一体化数字电视机;
(3)载有符合国标高频头的高清晰度、标准清晰度和多媒体数据机顶盒;(4)数字电视单频网适配器;(5)广播信号覆盖补点器;
(6)GB20600-2006广播信号发生器;(7)GB20600-2006广播信号分析仪。4.地面无线数字广播电视
2006年,广电总局公布了地面数字声音广播传输标准和地面多媒体广播传输标准,国家标委会公布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过渡准备期一年。因此,未来几年将有非常大的应用市场。本重点支持:
(1)数字广播电视发射机;(2)数字广播电视复用器;
(3)数字广播电视信道编码调制器;(4)无线地面数字广播接收机。5.专业音视频信息处理系统
网络及音视频处理技术的发展,使专业音视频信息处理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如公共交通、各类公共场所等中的音视频处理系统及设备。随着面向用户的服务的增多,这类专业设备的需求还将快速提升,并得到快速发展。
本重点支持用于公共交通、公共场所的各类专业级网络化的音视频处理系统及设备。
6.电台、电视台自动化设备
电台和电视台多数由维护人员值班,用手工的方式记录下发射机的工作数据。为了解决电台、电视台的自动运行、自动记录、自动开关机、自动报警等问题,自动化设备 30 是非常必要的。本重点支持:
(1)发射机单机的模拟量、开关量的选择与采集,控制信号接口的选择与设备;(2)对发射机工作状态,实现控制、监测、记录、分析、诊断、显示、报警的功能;
(3)计算机对全系统数据的处理;(4)发射机房多机系统的自动化;
(5)与电台、电视台主管部门和领导间的通信;
(6)综合上述要求,完成软、硬件设备研制,并在一个电台或电视台中应用。7.网络运营综合管理系统
目前,我国广播影视网络正从模拟、单向、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向数字、双向、集约型的经方式转变,迫切需要开发适用于卫星、有线、无线电视传输的、分级的网络运营管理软件系统,实现全网传输设备的维护、设备臵、业务管理一体化。本重点支持:
(1)广播影视传输覆盖网的管理系统;(2)有线电视分配网网络管理系统;(3)有条件接收系统和电子节目指南。8.IPTV设备
‚十一五‛规划,首次将‚三网融合‛写入其中:‚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主要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电网三大网络的业务应用的融合。IPTV是三网融合最好的契机。本重点支持:
(1)IPTV路由器和交换器;(2)IPTV终端设备;(3)IPTV监管系统和设备;(4)IPTV前端设备。9.高端媒体信息服务平台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性化成为技术与设计的主题之一,信息社会的进步使个体成为信息群的基本信息单元。个人/家庭媒体信息系统针对个性化的不同需求,实现各种信息的处理与交流。个人信息处理以小型化和便捷为基本要求,力求使系统功能强大,携带方便,节省能源(低功耗),是人们公务、出差、旅行的好助理和帮手,丰富了人们的旅行生活。家庭媒体信息处理平台,针对媒体的特点,应突出综合处理能力,简化家庭媒体录、播、传的综合能力,使数字家庭更具实用性。本重点支持:
31(1)家庭信息综合处理平台;(2)便携式个人信息综合处理终端。
(六)新型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新型节能产业的基础,其发展速度的快慢、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信息产业和制造业/新型节能产业的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出现不仅为行业本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之更加适应当前市场的需要,同时为电子整机的发展及更新换代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加速开发电子元器件新品种,为重点电子整机提供高水平的元器件是本项目内容及目标。
本子领域所提及的产品项目,在申报时,必须提交证明技术创新成果成熟度的下列四类资料之一:专利、省部级技术鉴定证书、产品检测(检验)报告、或用户报告。研发初期的项目如果没有上述四类资料,可以提供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或者与其他企业的相关合作协议。若干项目类中另需必备的申报资料,请注意相关条目的提示。
本重点支持的方向如下:
1.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及半导体照明产品
在半导体光电器件中,发光二极管是当前市场需求量最大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具有功耗低、体积小、可靠性高、寿命长且光输出响应快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发光二极管中红色、绿色、黄色已形成大批量生产。普通亮度发光管用单晶材料,外延片及芯片制造技术已用于大批量生产。半导体照明产业在国内正快速发展,其广泛应用体现了节能、节电和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重点支持:
(1)可以生产氮化镓高内量子效率蓝、绿光外延片的新型衬底片技术;(2)采用 GaN 基外延片/ Si 基外延片/蓝宝石衬底,生长高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静电的外延片;
(3)高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静电的发光二极管;
(4)大功率高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静电的发光二极管;
(5)本重点项目优先支持开发新型高效固体光源,解决大功率白光 LED 产品从标识功能向照明功能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6)少散热器和无散热器长寿命、低光衰、高光效半导体灯。2.片式元件和集成无源元件
片式元件和集成无源元件的开发和应用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电子元件发展的主流,基于低温共烧陶瓷技术(LTCC)发展起来的集成无源元件则是新一代无源元件的主要发展方向。当前重点是为满足移动通信、数字化音视频产品和便携式电子产品技术不 32 断提高的需要。本重点支持:
(1)片式复合网络、片式 EMI/EMP 复合元件和 LTCC 集成无源元件;
(2)片式高温、高频、大容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
(3)片式 NTC、PTC 热敏电阻和片式多层压敏电阻;(4)片式高频、高稳定、高精度频率器件 ;
(5)全印刷电子电路板。
3.片式半导体器件
为了满足电子整机的小型化、轻量化及组装自动化的要求,表面安装技术(SMT)发展十分迅速,进而推动了片式元器件的快速发展。片式半导体二、三极管生产已初具规模,但在品种、产量、环保、节能等方面与市场需求仍有较大差距。本重点支持:
(1)小型、超小型有引线及无引线产品;
(2)采用低弧度键合、超薄封装的相关产品;(3)功率型有引线及无引线产品。4.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是机动车电子(电力机车、汽车、拖拉机、摩托车电子)、飞机电子、船用电子;变频节电和新型电镀、电焊装备的基础,本重点支持:
(1)高可靠、长寿命、低成本VDMOS垂直栅场效应晶体管;
(2)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用于交流电机、变频器、开关电源、照明电路、牵引传动等领域的绝缘栅双极型功率管;
(3)IGCT(Inter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s),用于巨型电力电子成套装臵的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4)其他新机理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5.中高档机电组件
中高档机电组件主要包括电接插元件、控制继电器、微特电机、电声器件以及印制电路板等,是新型元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重点支持:
(1)符合工业标准的超小型高密度高传输速度的连接器;
(2)新一代通信继电器,小体积、大电流、组合式继电器和固体光 MOS 继电器;
(3)高保真、高灵敏度、低功耗电声器件;
(4)刚挠结合板和HDI高密度积层板。
(七)信息安全产品
信息安全产品是建立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安全应用体系的基础,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产品,是我国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提高整体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和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态势较好,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但现有的信息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仍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为更好的配合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等文件中对信息安全技术的总体规划和部署的落实,针对我国信息化建设对信息安全产品的紧迫需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为支持中小企业攻克信息安全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的信息安全产品,特设立信息安全产品子领域给予重点支持。
要求所申请项目能够为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安全应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支撑和服务。不支持项目执行期内市场前景不明朗、项目技术路线不明确、低水平重复、以及简单的技术引进类信息安全产品项目。本子领域不包含煤矿、建筑等安全生产管理类产品以及二维条码等防伪类产品。
申报研发中期项目的基本申报要求:提供第三方出具的关键技术成果的鉴定证书、检测证书、测试报告、验收证明等成果证明材料,并至少提供如下两种证明材料之一:1)产品样机;2)软件著作版权、专利、专利受理通知书等知识产权证明材料。项目验收基本要求:必须提供用户使用证明材料,而对于安全测评类产品、安全管理类产品、安全应用类产品、安全基础类产品或网络安全类产品还要求至少提供下面三种有效期内的证书之一:①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的《国家信息安全认证产品型号证书》或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的《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证书》;②公安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③国家保密局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评中心的《涉密信息系统产品检测证书》。而对于专用安全类产品的其他特殊申报要求和验收要求,请参照相关技术方向的具体要求。如果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有了新的规定,按照新规定执行。
申报研发初期项目的基本申报要求:应提供下面三种证明材料之一:1)第三方出具的关键技术成果的鉴定证书、检测证书、测试报告、验收证明等成果证明材料;2)产品样机;3)软件著作版权、专利、专利受理通知书等知识产权证明材料。项目验收基本要求:必须提供产品样机和软件著作版权等知识产权证明材料,而对于安全测评类产品、安全管理类产品、安全应用类产品、安全基础类产品或网络安全类产品还要求至少提供如下三种有效期内的证书之一或对应测评机构的测评受理证明材料:①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的《国家信息安全认证产品型号证书》或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的《信息 34 安全产品认证证书》;②公安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③国家保密局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评中心的《涉密信息系统产品检测证书》。而对于专用安全类产品的申报要求和验收要求,请参照相关技术方向的具体要求。如果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有了新的规定,按照新规定执行。
本重点支持的方向如下: 1.安全测评类产品
安全测评类产品采用科学的测试和评估手段对被测评对象的安全性能和功能给出完整、准确的测试与评估,这是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和应用体系的重要一环。目前这类产品的功能比较单一,我国对科学、系统、符合通用规范的安全测试与评估类产品有明显需求。本重点支持:
(1)具备对网络与系统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估的产品。本重点项目优先支持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分级保护相结合,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够包含固件层、操作系统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多层面、全方位的信息系统安全测试评估产品;
(2)具备对安全产品的功能、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估,能满足行业或用户对安全产品自测评需求的产品。
2.安全管理类产品
安全管理类产品通过对安全策略、各硬件设备和系统进行统一的安全控制和管理,对日志等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发挥对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我国对能够提供全局控制、管理、分析和审计的安全管理类产品都有明显需求。本重点支持:
(1)具备安全集中管理、控制与审计分析等功能的综合安全管理类产品;(2)具备安全策略、安全控制措施的统一配臵、分发和审核功能的安全管理类产品;
(3)支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够提供终端和网关一体化统一威胁管理及纵深防御功能的综合安全管理类产品。
3.安全应用类产品
安全应用类产品可为我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公众信息服务等应用系统的安全建设提供支持。随着网络信息系统上各类应用功能的不断丰富,各种网络信息应用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我国对安全应用类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本重点支持:
(1)电子政务相关应用安全软件及相关产品;(2)电子商务相关应用安全软件及相关产品;
35(3)公众信息服务相关应用安全软件及相关产品。4.安全基础类产品
长期以来,我国使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大都由国外厂商生产和提供,其技术和源代码不公开,给我国的信息系统带来安全隐患。近年来,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有所突破,我国对自主、可控的安全基础类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本重点支持:
(1)操作系统安全的相关支撑软件;(2)数据库安全管理的相关支撑软件;(3)安全路由和交换设备;(4)安全中间件;
(5)可信计算和标识认证相关支撑系统;(6)物联网安全相关支撑技术产品。5.网络安全类产品
网络安全类产品对网络安全问题和异常情况进行防护、监测和控制,可对网络中的主机、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提供安全保护,提高网络信息系统的总体安全防护性能。目前,我国对具有异常监控、抵抗攻击等功能的网络安全类产品有明显需求。本重点支持:
(1)网络攻击检测与防护产品;(2)网络异常监控及预警产品;(3)无线与移动安全接入产品;(4)恶意代码防护产品;(5)网络安全审计产品;(6)网络内容安全管理产品。6.专用安全类产品
专用安全类产品用于满足对信息安全防护有特殊需求的部门或行业的安全保障需要。设计和开发专用安全产品,对提高这些行业或部门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该类产品有明显需求。本重点支持:
(1)密码及其应用产品,认证授权产品,电子文档安全保护产品,基于密码技术的网络信息防失窃泄密产品:其研发初期项目与研发中期项目的其他申报要求和其他验收要求相同。其他申报要求:提供国家密码管理机构的《商用密码产品销售许可证》。其他验收要求:提供国家密码管理机构的《商用密码产品生产定点单位证书》;
(2)安全隔离与交换、单向数据导入等边界防护产品:其研发初期项目与研发中 36 期项目的其他申报要求和其他验收要求基本相同。其他申报要求:提供国家保密局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评中心的《涉密信息系统产品检测证书》(研发初期项目也可以只提供产品检测中心的检测受理证明材料)。其他验收要求:提供国家保密局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评中心的《涉密信息系统产品检测证书》;
(3)屏蔽、抑制及干扰类电磁泄漏发射防护和检测产品:其研发初期项目与研发中期项目的其他申报要求和其他验收要求基本相同。其他申报要求:提供国家保密局电磁泄漏发射防护产品检测中心的《电磁泄漏发射防护产品检测证书》(研发初期项目也可以只提供产品检测中心的检测受理证明材料)。其他验收要求:提供国家保密局电磁泄漏发射防护产品检测中心的《电磁泄漏发射防护产品检测证书》;
(4)存储设备和介质中信息的防护、销毁及存储介质的使用管理产品:其他申报要求和其他验收要求与(2)安全隔离与交换、单向数据导入等边界防护产品的一致;
(5)安全事件取证和证据保全产品:其研发初期项目与一般创新项目的其他申报的和验收要求相同。其他申报要求:提供相关司法部门的相关合作协议等材料。其他验收要求:提供相关司法部门的用户使用证明材料。
(八)智能交通产品
智能交通系统是信息技术在交通管理和运输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它利用先进的传感、信息、通信等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现有基础设施、营运车辆和运输系统的安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随着交通问题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我国智能交通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系统的建设也不断加快。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整体战略的调整,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重点也由建设、管理领域逐步向服务领域过渡,重点发展的领域是: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交通信息采集和服务系统、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车辆运营与安全管理系统和轨道交通产品。
根据近几年的发展特点和本基金支持的范围和力度,并保持与上一的连续性,智能交通支持领域为道路交通和水运领域,扩大了城市轨道交通的支持范围,暂不支持民航、铁路等领域。
申报智能交通产品类项目时(包含软件系统和硬件产品),应遵从已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申报研发中期项目时,需提供省部级以上相关主管部门或/和国家认可的相关检测机构出具的关键技术成果的鉴定证书、检测证书或测试报告、验收证明等技术成果证明材料,以及产品样机和用户报告。验收时应出具国家权威部门的产品检测报告、产品销售证明材料。
2.申报研发初期项目时,至少需提供省部级以上相关主管部门或/和国家认可的相关检测机构出具的关键技术成果的鉴定证书、检测证书、测试报告、验收证明等技术成果证明材料中的一项,项目需已完成原理样机。验收时要提供用户使用报告和产品样机。
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卫星导航设备请参照本领域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子领域的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技术方向,监控系统请参照本领域广播电视技术产品子领域的专业视音频信息处理系统技术方向。本重点支持的方向如下:
1.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
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中最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于我国国情特点的交通管理和控制产品和系统,在国内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本重点支持:
(1)具备可扩展性的适于中小城市信号设备和控制系统;(2)交通事件自动检测和事件管理系统;(3)交通应急指挥管理相关设备产品;
(4)用于现场交通执法的专用手持终端产品。2.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设备和软件系统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中,信息采集、处理相关设备和软件产品是重要的基础和优先发展的领域。开发精度高、质量可靠、适应野外恶劣环境、安装简便的各种基础交通信息采集设备,研发为交通信息服务提供基础数据处理的软件平台,适合我国现阶段具有相关技术和一定数据积累的中小企业的特点,本重点支持:
(1)道路交通流遥测设备,支持采用微波、主被动红外、激光、超声波技术的设备,不支持采用视频技术的设备;
(2)车辆、站场枢纽客流统计检测设备及分析系统;
(3)交通基础设施状态监测设备和软件系统;
(4)动态交通信息融合、处理和旅行时间预测软件技术产品;(5)交通气象监测设备。
3.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我国大中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战略举措,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适应公共交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水平,本重点支持:
(1)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BRT)运营调度管理系统(含车、路边设备);
(2)公交(含大容量公交)自动售检票系统,要求支持现金、信用卡、预付费卡 38 等多种支付方式;
(3)大中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组织与调度管理相关设备和系统;(4)综合交通枢纽调度和应急指挥系统。
4.汽车应用电子设备和系统
汽车应用电子设备和系统指独立于车体之外的、智能交通中用于车辆安全、监控、管理和服务的车载终端,它是车辆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智能交通系统向用户提供安全管理和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适合车辆实际运行环境、具有标准数据接口、符合车辆驾驶安全要求的汽车应用电子设备和系统,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本重点支持:
(1)符合国家标准的、进入中试阶段的电子不停车收费和多车道自由流收费技术系统;
(2)车载安全行驶辅助产品(不含行驶记录仪);
(3)具备银行支付等功能的新型出租车计价器(申报单位应具备出租车计价器生产资格)。
5.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控制与综合调度产品
随着国家加大了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上的投资,轨道交通运输在大城市旅客运输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了保证运输安全和提高效率,迫切需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安全控制与综合调度产品,本重点支持:
(1)轨道交通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与设备;(2)轨道交通列车精确定位系统;
(3)符合国家与国际标准的、进入中试阶段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4)轨道交通WLAN设备及其接入终端;
(5)轨道交通线路、车辆、基础设备、供电、运输组织仿真系统;(6)轨道运营模式故障注入技术与系统。
二、生物、医药
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人口和健康形势严峻:人口基数大,患者众多;疾病谱较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疾病谱并存;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健康和老年病的问题日趋严重;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人们社会心理压力日趋加大,身心疾患增加;流行传染病的种类繁多,面临着旧传染病再燃、新传染病频发的多种威胁。
生物技术已从一个广泛应用的基本实验技术演化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渗透到科研、39 医药卫生、轻化工业、环境改良、制药工业等技术和经济领域。生物技术在现代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环境、能源和人口四个基本物质要素中将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应着力推进现代生物技术成果集中应用于医药行业,以开发特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新药;运用传统中医中药理论,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创新药物;开发化学性质稳定、生产工艺易于推广应用的创新型小分子化学药物;开发具有重要市场前景及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化工生物技术和产品;大力提高药物制剂技术,开发具有增强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使用方便等特点的新型释药系统。
围绕生物、医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我国的具体情况,科技型中小企业应本着‚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开展创新活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临床前研究阶段、临床研究阶段及产业化阶段的生物医药类项目,将有选择的给予重点支持。
申请本生物、医药及轻工领域项目的企业,请注意以下事项:
1、申报单位应提供已通过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的权威检测机构对产品的检测报告,权威科技机构的查新报告,对环境有污染的项目应提供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或相关证明文件。对于医药研发型企业的研发类项目,要提供新药研究资料(临床前的应提供:药学、药效、药代、毒理、质控资料;临床中的应提供临床研究进展资料)、临床研究批件;对于医药生产型企业的产业化项目,除应提供相关的新药研究资料、批件外,还需要提供GMP证书,以及下一步生产计划或合作生产的有关内容及材料。
2、研发中期项目申报单位应具备良好的研究能力、人员和场所;申报项目应有完整的研究计划和切实可行的目标或技术指标,技术成熟成度要求至少已完成小试,验收时完成中试或产业化。对于创新性较高的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药3类以上、中药5类以上、生物药5类以上新药,在基本完成临床前的主要药学和药效研究工作后即可申请创新基金,在项目验收时应至少取得临床研究受理通知书。其余类别的新药品种在获得临床受理通知书后方可申请创新基金,项目验收时应基本完成二期临床研究工作。诊断及诊断试剂类产品申报时应获得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出具的质量检验报告。对于重大工艺创新的药物,要求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可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医药化工产品及药物中间体,要求提供与制药工业有较强关联的证明材料,制备工艺应达到中试成熟程度,并且具有明显的产品竞争优势,可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研发初期项目的申报单位应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人员和场所;申报项目应有比较完整的研究计划和切实可行的研究目标及技术指标,技术成熟成度应为已完成研发,处于小试阶段,可不提交检测报告,但必须提供由省级及以上有资质的科技查新部门出具的按项目产品名称和技术创新点进行检索的查新报告,提交自有或授权使用知识 40 产权证明,专利受理通知书,专利授权证书等,验收时至少完成小试。新药类项目应已开始基础研究工作,获得小试样品,初步通过急性毒性实验验证并至少完成1项主要药效学研究以证明项目具备新药研发前景。申报项目可不设定经济指标。项目验收时化药1类、中药4类以上、国内外未上市或国外上市国内未上市的生物药,完成相应的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并进入长期毒性研究;化药2-3类、中药5类、其余类别生物药应达到可申报临床或已取得临床研究受理通知书;其他类别的应已取得临床研究受理通知书或取得临床研究批件。未取得临床研究受理通知书的药品项目验收时应提供拟申报新药的各项实验研究资料作为验收依据。非新药类项目验收时应能达到中试水平并提供三批中试试验结果报告。
4、本不支持农业类(肥料、兽药、农药、饲料、花木、果木、水产等);不支持保健品、化妆品、饮料、烟酒类、初级产品加工等项目及消毒类产品。
本,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将重点支持生物、医药领域中下列五个方面的技术和产品:
1、医药生物技术与生物制品;
2、中药与天然药;
3、化学药;
4、新剂型、制剂技术及产品;
5、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
(一)医药生物技术与生物制品
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组织工程等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首先在医药卫生领域取得突破,尤其是基因组学、克隆技术及转基因动植物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医药生物技术正在成为整个医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技术推动力。以重组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分子诊断试剂及试剂盒、基因工程疫苗和基因治疗为代表,医药生物技术在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优先支持创新性强,特别是已获(受理)专利的技术及产品和未曾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新生物技术新药;重点支持具有重要工艺专利和价值的药品。创新基金不支持简单的仿制品种;不支持简单的改变剂型和给药途径的品种。
本重点支持的方向如下: 1.新型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在预防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中已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在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开发方面发展很快,已有基因工程乙肝、痢疾、霍乱疫苗等相继研制成功。尚有多种基因工程疫苗处于研制开发阶段。对于此类用于预防重大疾病的基因工程疫苗将给予支持,促进其产业化的进程。本重点支持:
(1)抗肿瘤疫苗;(2)抗病毒感染疫苗;
41(3)抗细菌感染疫苗;(4)抗寄生虫感染疫苗;(5)核酸疫苗;(6)联合疫苗;
(7)口服等非注射途径免疫的疫苗。2.基因工程药物
基因工程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小、靶点明确、针对性强、疗效好等特点。我国在基因工程药物(蛋白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已有较好的基础,并逐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是存在着创新项目少、企业规模较小、品种偏少、重复研究和生产的问题。因此,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发将给予支持,促进其形成规模。本重点支持:
(1)抗肿瘤药物;
(2)心、脑血管系统防治药物;
(3)神经系统药物(优先资助神经退行性疾病防治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4)抗病毒等严重传染病防治药物。3.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当代医学和生物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试图从基因水平调控细胞中的缺陷基因表达或以正常基因矫正、替代缺陷基因,达到治疗基因缺陷所致的遗传病、免疫缺陷或因癌基因的激活或抑癌基因的失活所致的肿瘤等疾病,即与基因相关的疾病。近年来,我国在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性疾病的基因治疗及其关键技术和产品方面均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整体水平与国际相差较大。因此,对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类产品将给予支持。本重点支持:
(1)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产品;(2)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产品;(3)神经性疾病的基因治疗产品;(4)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产品;(5)糖尿病的基因治疗产品。4.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
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为生物学和医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经。国际上已有数百种治疗和诊断用抗体投放市场。我国现已有一些产品获准上市,但规模不大、品种不全、生产手段落后,未能产生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 42 益。本重点支持:
(1)抗肿瘤单克隆抗体;(2)新型诊断试剂及试剂盒;(3)人源化/性基因工程抗体。5.核酸类药物
寡核苷酸药物是具有专一顺序的寡核苷酸,用于阻断有害基因的表达。其特点是具有很高的特异性。目前研制的主要有反义核酸、肽核酸、核酶。国外研制核酸类药物品种已有近百种。治疗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的反义核酸已批准上市。还有10多种核酸类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我国对核酸类药物的研究已有较好的基础,为促进尽快完成临床研究,早日投放市场。本重点支持抗病毒、抗肿瘤及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核酸类药物及相关中间体的研究及产业化。
6.生物芯片技术及产品
生物芯片技术的特征是利用微电子、微机械、化学、物理以及计算机技术,将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样品检测、分析过程实现连续化、集成化、微型化。生物芯片技术在生物学、医学基础研究、疾病诊断、新药开发、司法鉴定、食品卫生监督、环境监测、国防、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重点支持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等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不支持基础性研究项目。
7.生物技术加工天然药物
我国对中药和天然动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传统的优势,采用生物技术开发生物资源和中药资源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细胞大规模培养、生物转化和生物分离纯化加工技术的创新型产品也将予以重点支持。本重点支持:
(1)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产品;(2)发酵法生产名贵、紧缺药用原料;
(3)动植物组织中分离提取生物活性物质原料及新药;
(4)生物技术方法制取小品种名贵、紧缺道地药材。(仅限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申报)。
8.生物分离纯化技术及检测试剂
生物技术产品中,分离纯化技术对于产品的形态、收率和成本具有关键作用。在以小分子产品为主的传统发酵工业中,分离成本占总成本的60%左右,而现代基因工程产品中,分离纯化成本高达90%。因此分离纯化技术在产品产业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具备了多种分离介质的合成能力及工艺,已有一批质量达到或接近进口产品 43 的介质,但生产能力低下。因此,适用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天然药物的生产、药物活性成分等分离用的高精度、自动化、程序化、连续高效的设备和介质,以及适用于生物制品厂的生产装臵等,是目前产业化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生物过程集成化技术是生物技术产品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将生物反应或(和)其产物分离步骤中几种不同的方法集成在一个反应器或一个工艺步骤中进行,从而简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产物抑制、失活及操作条件的匹配和制约等问题。
另外,在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及其检测中需要大量配套的试剂、试剂盒,目前80%的试剂均需要进口。对于这些既适合中小企业生产,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为我国生物医药发展配套的产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将给予支持。本重点支持:
(1)生物、医药用新型高效分离介质及装臵的开发与生产;(2)生物、医药用新型高效膜分离组件及装臵的开发与生产;(3)生物、医药用新型高效层析介质及装臵的开发与生产;(4)生物、医药用新型发酵技术与装臵的开发与生产;(5)生物反应和生物分离的过程集成技术及产品;
(6)生物、医药研究、生产及其检测用试剂、试剂盒的开发与生产。9.干细胞技术、器官移植技术、纳米技术、多肽修饰技术、RNAi技术及其产品近年来,干细胞技术治疗疾病已呈现出良好的前景,而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器官移植研究也是重要发展方向。纳米技术是一项新兴的革命性技术,把纳米技术应用于生物医药的研发,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多肽修饰技术能提高多肽药物的稳定性和半衰期,降低免疫原性。RNAi是一种高效的特异性很强的基因阻断技术,被应用于基因治疗、新药开发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本重点支持创新性强、应用前景明确的上述新生物技术及其产品。
(二)中药与天然药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数千年来为我们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跨入21世纪,传统医药在‚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中再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呈现现代化发展的广阔前景。继承和发展传统中药,并使之与现代医药技术相结合,是中药步入国际市场的关键所在。运用传统中医药理论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研发现代中药,是我国当前中药产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医药形势下开发新药的一条有效途径。我国在中药特别是现代中药的研究、生产技术水平上,与先进国家存在一定差 44 距。为鼓励在中药研究上的技术创新,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中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对于这类中药品种及相关技术,将给予重点支持。
创新基金不支持简单的类同方复方制剂;不支持简单的改变剂型和给药途径的品种;不支持简单的改变制备工艺的品种。
本重点支持的方向如下: 1.中药创新药物
创新药物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是当前中药研发的方向,也是中药走向世界、与国际药品接轨的关键所在。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现代新药开发技术要求的药品是新药研发中的当务之急。国家鼓励和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已公开但尚未授权的专利)的中药、天然药物新药项目。本重点支持:
(1)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及其制剂;(2)新发现的中药材和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对于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的制剂,要求至少完成或基本完成临床前(药学部分包括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及相关理化性质研究等工作;药效毒理部分包括主要药效学、一般药理、急性毒性等工作;单体化合物还须基本完成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工作,鼓励制定多指标质量标准。
对于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或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制成的制剂,要求完成临床前(药学部分包括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及相关理化性质研究等工作;药效毒理部分包括主要药效学、一般药理、急性毒性、长期毒性等工作)的研究工作。
2.中药新品种的开发
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来防病治病的各种药用物质,而复方治病是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可充分发挥中药多成分、多部位、多靶点的综合作用。中医药在预防疾病和治疗某些慢性病、疑难病和老年病方面优势突出,尤其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合并症、肿瘤和艾滋病等有独特疗效。但多存在剂型落后等问题,因而,采用中药新型给药系统技术改造的品种具有广阔前景。本重点支持:
(1)由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以及对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要求取得临床研究批件;
(2)中药新型给药系统品种,具体包括:透皮制剂、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定位制剂等,要求取得临床研究批件;
(3)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药品的二次开发和以提高疗效或降低服用量为目标的民族药传统药物剂型改进(仅限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申报)。
3.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随着人们对医疗保健事业需求的日益提高,中药对一些慢性病、疑难病的独特疗效正不断得到人们的重视,对中药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对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特别是一些名贵药材的开发和替代,具有重要意义。此类项目品种必须符合现行国家药品标准。本重点支持:
(1)珍贵和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种植(养殖)、良种选育及其产品,并达到一定规模或中试阶段;
(2)珍贵和濒危野生药材代用品及人工制品。申报时代用品质量应不低于所替代药材品种,技术达到中试阶段,并完成临床前的主要研究工作;
(3)符合种植规范和管理要求的中药材。申报时栽培达到500亩以上规模,有市场前景,技术达中试水平;
(4)中药材去除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申报时技术达到中试水平。
(5)西部地区种类多、规模小的道地中药材和/或中药材GAP基地药材的产地加工和综合利用(仅限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申报)。
4.中药制药装备及其集成
目前,我国中药制备技术及制药装备的滞后已成为中药制药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在中药生产中,鼓励研究和利用新的制备技术,特别支持以制药设备集成化为主体的研究。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特殊要求的项目,要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可,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本重点支持:
(1)中药生产装备改进与升级;
(2)中药分离纯化、制备成型和质量控制过程中采用的先进技术及装备。此类项目要求有明确的创新性,和原技术装备比有较明显的优势,有样机和试用报告。
(三)化学药
为适应我国化学制药工业与国际接轨与我国化学药物整体发展的新形势,适应医疗制度改革的需要,更好地解决我国十几亿人口的健康需求和老龄人口比例增长现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结合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本将重点选择针对重大疾病的药物给予支持。重点支持的范围包括:创新药物,明显提高药物临床疗效或产品质量的手性或晶型类新药,恶性肿瘤疾病治疗药物,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神经精神类治疗药物,代谢疾病类治疗药物,抗感染类治疗药 46 物,老年疾病类治疗药物,传染病防治药物,计划生育药物等;药物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及重要中间体等。
创新基金不支持简单的改变剂型和给药途径的品种;不支持简单的改变制备工艺的品种。
本重点支持的方向如下: 1.化学创新药物
创新药物是医药科技进步的灵魂,是医药事业发展的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医药事业的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目前全世界每年有数十种新药问世,一些老的医药产品不断地被疗效更好、毒副作用更小的新药物所取代;企业在参加这些对人类健康事业有重要意义的创新药物竞争中,投资巨大,但同时也可获得巨额经济回报。本重点支持:
(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已公开但尚未授权的专利)的创新药项目;(2)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新药原料及制剂;(3)新手性药物与新晶型药物。2.恶性肿瘤疾病治疗药物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一类疾病,也是至今难以根治的疾病之一。肿瘤是我国人口死亡率最高的病种之一,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和药物化疗等。近年来国外在药物治疗方面进展显著,药物治疗能成功地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重点支持:
(1)抗恶性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药物;(2)放化疗增敏药物;
(3)肿瘤化学预防及用于癌前病变治疗的药物;(4)作用于肿瘤细胞信号传递系统的新药;
(5)肿瘤辅助治疗(如镇痛、止吐、增强免疫功能、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等)药物。
3.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以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是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病种之一。我国在该系列疾病用药的研究和开发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与国外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快开发速度。本重点支持:
(1)新型抗高血压药物;
47(2)新型抗冠心病药物;(3)治疗脑卒中新药。4.神经精神类治疗药物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峰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神经精神类疾病不仅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会造成不良影响。在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神经系统药物的研制,其销售额仅次于心血管系统药物。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安全、高效的新型神经系统药物不断上市,大大提高了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作用。我国在该类疾病的药物品种较少。本重点支持:
(1)新型抗郁抑药物;(2)新型抗焦虑药物;(3)新型精神病治疗药物;(4)新型癫痫治疗药物。5.代谢类疾病治疗药物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综合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该类疾病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公众健康有极大影响,已逐步发展为一类患病人群广的严重公共卫生疾病。对该类疾病的防治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重点支持:
(1)糖尿病与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药物;(2)新型血脂调节药物;(3)治疗脂肪肝的药物;(4)肥胖症治疗药物。6.抗感染类治疗药物
抗感染药物是我国用药量最大,品种最多的药物类别,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上我国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和实力,但在药物品种的结构上不够合理。针对我国现有生产和药物品种状况,本重点支持:
(1)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新型头孢菌素抗生素;
(3)新型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4)新型抗真菌药物;(5)新型喹诺酮类抗菌药;
(6)新型硝基咪唑类抗原虫、抗厌氧菌药物。
7.老年疾病类治疗药物
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与之相关的老年人疾病的发生率将大幅度增加。目前针对老年病的治疗药物存在着品种少、疗效差等缺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重点支持:
(1)新型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2)老年痴呆治疗药物;
(3)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治疗药物;(4)老年激素类调节治疗药物;(5)骨质疏松类防治药物;(6)慢性阻塞性肺病防治药物。8.计划生育药物等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保障。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计划生育药物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新型计划生育药物的成功开发大大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本重点支持:
(1)新型男用和女用避孕药物;(2)新型事后避孕药物;(3)新型抗早孕药物。9.传染病与地方病防治药物
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传染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仍不断有新的传染病发生,一些曾经得到控制的传染病由于病原微生物发生变异和社会环境、生活方式改变等原因又再次发生流行。对该类疾病的防治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主要地方病受威胁人口超过5亿,各类病人数千万,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还成为当地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目前我国地方病重病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地方病成为拉大东西部差距,阻碍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本重点支持:
(1)艾滋病的治疗药物;(2)传染性肝炎的治疗药物;(3)结核病的防治药物;
(4)新型的流感、禽流感、非典型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防治药物;(5)地方病的防治药物(仅限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申报)。
2.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指南 篇二
1 广西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现状
1.1 获国家立项总数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较周边省份偏少
2008年以来,经过各级科技部门的宣传、引导、发动和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广西在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立项总数、立项金额均有较大幅度增长。2008—2012年广西获得国家立项的总数,除2011年稍有下降外,其他年度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201 2年广西获得国家立项的创新基金项目数如图1所示。
但是,广西在申报获立项上与周边省份仍存在一定差距。2012年,广西共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立项总数为108项,而同期贵州为174项、云南为198项、四川为229项、湖南为434项。2008—2012年,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五省区获得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立项总数如图2所示。
1.2 立项主要集中在南宁、柳州、桂林,呈现地域分布不均
从近几年广西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立项地域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南宁、柳州和桂林,占全区总数的75%以上,地域分布差距较大。其中南宁市依托广西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可持续为该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较大的科技支撑,因此创新基金项目立项数和立项金额为广西最多。柳州市是广西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基础力量雄厚,尤其是已经成长起来的以汽车机械制造为核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为柳州创新基金申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外,桂林市在天然物提取、生物制药等方面也已初具规模,广西大部分的生物产业立项项目集中在桂林市,这也是桂林市在广西创新基金项目申报上获得较多立项的原因之一。而桂西、桂北的百色、河池、崇左等地区主要以传统的农业种植、加工等为主,工业基础较薄弱,且企业、政府等在主观上重视度也不够,因此获得立项支持的项目很少,或基本没有。
注:以上图1、图2数据来源为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网站2008—2012年项目立项公告。
2 广西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研发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创新基金重点支持在国内外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技术创新成果,并从项目的技术创新程度、技术先进性、技术含量和项目商业模式的创新性等因数进行重点分析,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只有当企业有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够研制开发并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而目前广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尤其是桂西北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一是该区域产业集群层次相对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区域内的中小企业普遍没有研发中心,没有固定的研发经费,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主要采用价格或低成本作为竞争手段,技术含量低;二是该区域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较少,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人力资源;三是该区域产业集群创新服务体系不健全,发展环境相对落后。而国家创新基金项目是在全国范围内评审,由于广西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不足,因此导致了广西申报的创新基金项目在技术创新方面不占优势,立项率不高。故培育企业的研发能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数和立项数的有效途径之一。
2.2 项目申报材料重点不突出,材料编制质量有待提高
创新基金项目主要采用全程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评审,评审专家仅仅依据企业申报的项目申报材料来评判项目优劣,而无现场考察等环节,故对企业提交的申报材料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企业要尽可能地在项目申报材料中展现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综合实力,突出项目关键技术的创新性及可行性,再加上合理可行的商业模式和财务规划,力求通过申报材料获得评审专家的认可和支持,提高项目获得立项的几率。此外,每年的申报工作从地方培训到材料提交截止,仅有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期间要完成创新基金申报书所要求八大板块内容的撰写及附件材料的准备。因此,要规范地编写好一份申报材料,并按要求完成网络申报,对于一些没有专职项目撰写人员的中小企业而言任务相当艰巨。虽然一部分企业项目本身非常不错,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又具有较好的财务现状和商业模式,但申报书在撰写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撰写,没有抓住关键的写作点和技术要领,重点不突出,导致项目评审的失败,错失了立项的机会。
3 对广西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及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加大创新基金投入,引导中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一项专门用于支持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创新基金设立10多年来,为我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些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不但通过申报得到了“雪中送炭”的资金资助,更是为企业今后的创新发展指明了研发方向。近几年来,由于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国家和地方创新基金的总体支持额度也有所增加,但随着国内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的大幅增加,国家和地方设立的创新基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申报要求,尤其是地方匹配资金不足或者没有匹配,从而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申报积极性。针对这一现状,建议国家和地方适当增加创新基金的总额,加大对创新项目的扶持力度,从资金扶持上引导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热情,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增强企业和区域产业的竞争力。
3.2 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的辅导作用
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企业、研发机构、高校、政府、金融机构等的桥梁和纽带。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较小,部分企业的研发人员既要负责研发,又要负责生产和销售,不能专职进行创新基金项目的策划和申报。在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及后期管理过程中,引进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为企业进行申报策划,按规范进行材料撰写,将企业的真实创新能力在申报材料中体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材料的质量,从而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
随着创新型广西建设的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当前广西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程度相对其他省区而言还具有一些差距,现有的部分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尚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特别是其中的一些中介服务机构还存在着服务不专业、专职的服务人员不够、服务质量差等各个方面的不足。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的建设进行引导和规范管理,加大对科技创新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广西创新基金项目的申报、管理,以及为创新型广西的建设提供科技创新服务。
3.3 扶持投资引导服务业的发展,拓展创新基金申报技术领域
目前广西金融投资引导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2012年创新基金立项项目中还未见投资引导创新项目,尚处空白状态。而与广西邻近的贵州省近几年加大了投资引导业的发展力度,从而获得了一些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支持,增加了该省获得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的立项数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但由于其存在规模小、风险大等先天性劣势,一般的商业银行在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一直持有“惜贷”或“慎贷”的态度,导致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因融资困难,错失发展良机。积极引进、培育以风险投资为主的投资引导服务机构,不仅能加速区域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对当地金融市场和地方繁荣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广西有关部门应出台扶持和引导政策,加快广西投资引导等风险投资服务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拓宽创新基金项目的申报领域。
3.4 加强产学研合作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广西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科研型人才少、研发设备不全且陈旧、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亟须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和先进技术,而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实力恰恰能弥补中小企业存在的不足。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以市场为导向、技术中心为载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将更加完善。另外,通过产学研合作,可催生一批具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企业群体,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取得一批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总之,通过产学研联合创新,为促进广西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搭起了桥梁,在高校、科研院所等力量的带动下,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的申报成功率。
4 结语
3.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指南 篇三
关键词:单片机;实验板;汽车电子
1.引言
本设计由天津科技大学大学生实验室创新基金资助,旨在开发一款能够满足本科汽车专业汽车电子技术课程使用的单片机控制实验板。根据教学经验,通过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本设计重点在实验板上完成四个汽车电子控制实验,分别是汽车转向灯控制、直流电机的旋转控制、汽车车轮测速、车内温度检测。
2.实验板的设计思路
本设计根据教学需要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汽车转向灯的控制实验:用两个按键模拟左右转向灯的开关,用两个LED模拟对应的左右转向灯,通过按键操作实现转向灯控制。
(2)汽车直流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实验:直流电机的两个引脚与两个继电器相连,通过正转、反转、关闭按键来控制直流电机的正反转工作。
(3)汽车车轮转速检测实验:通过一对红外发射接收管作为转速传感器,当旋转物体在接收和发射管之间转动时,通过遮挡与否来测定转速,并显示在数码管中。
(4)车内温度传感器的实验:采用一个DS18B20温度传感器,模拟车内温度傳感器的应用。
3.实验板的硬件设计
3.1 单片机
本实验板单片机采用STC89系列,为了方便验证实验效果,采用在线程序下载的设计,通过通用的下载模块连接到单片机P3.0和P3.1脚,可直接将编写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单片机的晶振选用12M,电源电路由5V电源供电,通过一个开关S4控制整个实验板的启动和关闭。如图1所示为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3.2 按键与显示模块
本实验板使用三个按键以满足设计要求,三个按键可用于直流电动机的正反转与关闭控制,同时其中两个按键还可用于转向灯控制实验,分别接在单片机的P1.2-1.4口,具体定义可由编程完成。显示模块有两个,分别为两个LED和四个数码管来实现其功能,LED用以模拟转向灯,接在单片机P1.0和P1.1口;数码管显示车轮转速和温度检测的结果,其位选和段选通过两个74LS573连接到单片机的P0口。如图2为显示与按键模块。
3.3 继电器与红外模块
实验板通过两个继电器控制电机的正反旋转。工作时,由按键控制继电器的接通和断开,当一个开关按下后,其中一个继电器接通电源,另一个继电器接地,电机向一个方向旋转;当另一个开关按下后,则之前接电源的继电器接地,而之前接地的继电器接电源,电机向另一个方向旋转,当按下关闭按键时,两个继电器都闭合到接地,电机停止转动。电机的旋转接一个有间隙的圆盘,圆盘置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管之间,当圆盘中的间隙经过红外发射端时,红外传感器有信号接收,否则则无,依次来进行直流电机的测速。红外模块设计有四个引脚,分别为电源、接地和数据输出口DO,AO口不使用。下图3为继电器和红外模块。
x3.4 温度传感器模块
为了模拟汽车内的温度检测功能,本实验板采用DS18B20来模拟车内的温度传感器,通过对其进行单片机控制,以检测出外界的温度,并将温度数值显示在数码管当中。图4为温度传感器的接线图,其数据输出口与单片机的P1.5口相连。
4 总结
汽车单片机技术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课程,本实验板根据教学中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满足课程中的教学需要。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自我开发和设计的能力,为今后的课程设计和汽车电子设计等活动提供了支持。
参考文献
[1] 安晓莉.AT89S51单片机开发板的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09,17(9),121-123.
4.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指南 篇四
衔接国家、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以技术创新项目为对象、以市场为导向,重点支持技术的第一次商品化过程,重点支持种子期项目和初创期企业。重点支持上年度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中小企业。
计划支持的重点领域
一、电子信息
(一)软件产品(指南代码7110)
1、系统软件
2、支撑软件
3、中间件软件
4、嵌入式软件
5、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软件
6、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7、图形、图像软件
8、金融信息化软件
9、地理信息系统
10、电子商务软件
11、电子政务软件
12、企业管理软件
(二)微电子技术(指南代码7120)
1、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及设计软件工具开发
2、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开发
3、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4、集成电路测试
5、集成光电子器件
(三)计算机及网络产品(指南代码7130)
1、计算机和终端产品
2、各类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关键部件
3、网络产品
4、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
5、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
6、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和系统
(四)通信产品(指南代码7140)
1、光传输产品
2、中小型综合接入系统
3、无线接入产品
4、移动通信系统的配套产品
5、软交换和VoIP系统
6、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
7、电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五)广播电视技术产品(指南代码7150)
1、演播室设备
2、交互信息处理系统
3、个人媒体信息服务平台
4、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5、信息保护系统
6、光发射、接收设备
7、电台、电视台自动化设备
8、网络运营综合管理系统
(六)新型电子元器件(指南代码7160)
1、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含半导体照明用功率发光二极管)
2、新型表面贴装元件(片式元件)
3、片式半导体器件
(七)信息安全产品(指南代码7170)
1、安全评估与管理类产品
2、安全应用类产品
3、安全支撑平台类产品
4、网络安全类产品
5、专用安全类产品
(八)智能交通产品(指南代码7180)
1、交通信息采集设备和系统
2、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
3、运输营运安全监控和管理系统
4、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
二、生物、医药
(一)医药生物技术(指南代码7210)
1、新型疫苗
2、重组蛋白质药物
3、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
4、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
5、核酸类药物
6、生物芯片技术及产品
7、生物技术加工天然药物
8、生物分离、装置、试剂及相关检测试剂
9、干细胞技术、RNAi技术、纳米技术及其产品
(二)中药、天然药物(指南代码7220)
1、创新药物
2、中药资源可持续再利用
3、中药新品种的开发
4、中药制备及制剂技术和制药装备
(三)化学药(指南代码7230)
1、创新药物
2、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3、抗肿瘤药物
4、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药)
5、老年病治疗药物
6、精神神经系统药物
7、抗炎免疫药物
8、传染病治疗药物
9、治疗代谢综合症的药物
10、罕见病用药(Orphan Drugs)及诊断用药
11、手性药物
12、重大工艺创新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
(四)新剂型、制剂技术及产品(指南代码7240)
1、缓、控释制剂——固体、液体及复方
2、靶向给药系统
3、新制剂技术
4、其它新制剂
5、制剂新辅料
(五)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指南代码7250)
1、催化剂技术及产品
2、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
3、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
4、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
5、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包括快速检测装置及其相关制剂、酶试剂盒等
6、轻工和生物化工领域废弃物再资源化以及提高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新技术产品及装备
三、新材料
(一)金属材料(指南代码7310)
1、深加工镁、铝、钛等有色金属材料及制品
2、高性能金属材料
3、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
4、电子元器件用金属功能材料
5、半导体材料
6、超导材料
7、特殊功能有色金属材及应用制品
8、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应用
(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指南代码7320)
1、高性能结构陶瓷
2、电子功能陶瓷材料
3、敏感功能(陶瓷)材料
4、光功能陶瓷材料
5、人工晶体
6、功能玻璃
7、催化及环保用陶瓷
(三)高分子材料(指南代码7330)
1、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
2、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
3、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化和高性能化
4、新型纤维材料
(四)材料的先进制备、成型、加工技术及高性能产品(指南代码7340)
1、冶金新材料的制造与加工技术
2、超细、纳米粉体制备、成型及加工技术
3、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技术
4、先进的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五)生物医学材料(指南代码7350)
1、介入治疗器具材料
2、心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及产品
3、骨科内置物
4、口腔材料
5、组织工程用材料及产品
6、载体材料、控释系统用材料
7、专用手术器械及材料
8、其它生物医用材料
(六)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指南代码7360)
1、电子化学品
2、新型催化剂
3、新型橡塑助剂
4、超细功能材料
5、其它精细及功能化学品
6、洁净煤技术
四、光机电一体化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指南代码7410)
1、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2、基于PC的控制系统(含软件)
3、专用控制装置
(二)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指南代码7420)
1、新型自动化仪表
2、面向行业的配套传感器
3、新型传感器
4、微机电技术产品
5、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
6、虚拟仪器和通用测试平台
(三)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装备(指南代码7430)
1、先进制造系统
2、数控加工技术及其设备
3、电力电子技术及设备
4、与先进制造技术相关的检测系统及检测元件
5、机器人开发及应用
6、纺织、印刷等其他行业专用工艺设备
(四)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指南代码7440)
1、医学影像技术产品
2、治疗、急救及康复技术产品
3、电生理检测、监护设备与传感器
4、医学检验技术设备
5、医学专用软件产品(软件类)
(五)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指南代码7450)
1、采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电力自动化装置
2、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提高常规设备的性能及自动化水平的产品
3、电力系统应用软件产品(计算机软件类)
4、用于输变电系统的新型装置
(六)地面机动交通工具(含各种汽车、摩托车、铁路、地铁、轻轨)行业相关技术产品(指南代码7460)
1、应用高新技术开发的新型零部件及其他配套产品
2、高水平的零部件中试项目
五、资源与环境
(一)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指南代码7510)
1、低成本平衡利用的海水、苦咸水淡化处理技术及设备;
2、与行业清洁生产工艺相结合的污染物减量技术与产品;
3、废水、废气、废渣中资源的回收利用技术及设备。
(二)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指南代码7520)
1、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2、应急监测仪器设备
3、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
(三)水污染治理(指南代码7530)
1、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与设备
2、面源水污染的控制
3、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型清洁生产工艺与设备
4、工业废水、城市污水资源化技术与设备
(四)大气污染防治(指南代码7540)
1、洁净燃烧治污技术与产品
2、工业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防治技术与产品
3、局部环境空气质量安全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与产品
4、高效净化或过滤(含再生)柴油发动机排气颗粒物的技术与产品
(五)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指南代码7550)
1、有机固体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技术
2、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
3、工业固体废物控制及资源利用
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一)新能源与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及相关产品(指南代码7610)
1、太阳能
2、风能
3、生物质能
(二)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和相关产品(指南代码7620)
1、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及其相关产品
2、燃料电池、氢能、热电转换及其相关产品
(三)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品(指南代码7630)
七、高技术服务业
(一)信息技术服务业(指南代码7710)
1、现代物流:(1)面向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软件;(2)面向供应链管理的集成平台;(3)无线射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2、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测试平台(含对圆片和半成品的测试)
3、面向中小企业管理、基于规模应用的ASP信息服务系统(应包括运行支持系统和服务软件两部分,申报时要求已经具有一定数量的企业用户,并提供有关证明)
(二)生物医药技术服务业(指南代码7720)
1、为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提供符合国家新药研究开发规模的高水平的安全、有效、可控性评价服务,包括:毒理、药理、药代、毒代、药物筛选与评价以及中试的技术服务
2、为生物、医药研究、开发提供高质量的抗体、抗原
3、为研究开发药物(尤其是中药)缓、控释等新型制剂提供先进的技术服务
4、为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提供高质量的专用试剂
(三)新材料技术服务业(指南代码7730)
1、为新材料研发、所需要的专项材料测试评价平台
2、为新材料工艺技术流程的验证,所需要的柔性中试放大线
3、为新材料新兴产业的形成,所需要的信息网络平台和材料数据库
(四)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服务业(指南代码7740)
1、面向中小企业、支撑服务于产业集聚的先进制造技术开发、设计服务平台(如汽车产品相关设计、高精密模具设计等)
(五)资源、环境保护技术服务业(指南代码7750)
1、资源、环境监控与诊断
2、环境污染治理服务和专业化环保设施运营服务
(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服务业(指南代码7760)
1、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品的检测技术、设备与管理系统
2、推广并完善节能技术市场化应用的技术服务
项目申报条件
项目申报需满足《关于组织申报2008年常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通知》(常科发[2007]119号)的要求。要求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必须为企业。
申报程序
5.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指南 篇五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鼓励自由探索,优先支持围绕下列7个重点领域的优先主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人口与健康领域。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的基础研究;人口健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的基础研究;灾难医学和再生医学的基础研究;创新药物及中医药的基础研究;创新医疗器械的基础研究。
农业领域。主要农作物重要功能基因的发掘与功能验证;特色畜禽水产遗传资源发掘与优势性状遗传基础研究;主要农业病虫害生物控制的基础研究;食品安全控制的理论和模式研究;农业减灾避灾与生态农业的关键基础研究。
能源及光机电领域。非常规能源(页岩气、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与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转换与利用;半导体照明系统寿命与可靠性;深部煤矿动力灾害与控制;高性能机电传动与装备集成系统基础理论。
信息领域。新一代通信系统和网络体系理论研究;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安全性能和服务软件;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基础;光电子、微电子器件和高性能传感器;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领域。
资源环境领域。主要矿产成矿(藏)规律与高效利用基础研究;区域环境污染过程、机理及健康风险与控制;气候变化及山地灾害形成过程与机制。材料领域。先进金属结构材料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化工新材料与绿色建材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新型功能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绿色冶金技术的基础研究。
综合交叉领域。重大工程结构灾害监测、安全保障与控制;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研究;基础工程力学;防灾减灾基础理论;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
申报说明:
1、项目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2、项目创新性强,立项依据充足,研究内容和目标明确具体,技术方案合理可行,经费预算合理;
3、申请者2011年1月1日未满45周岁,具有硕士学位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4、对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科研人员申报的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原则上给予资助,并简化立项程序(以下简称“直通车”):
(一)申请者为前一从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回渝并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学习研究一年以上、具有博士学位且申报项目当年1月1日未满45周岁的中青年科研人员;
(二)申请者为前一从外地新引进的、当年1月1日未满50周岁的博士生导师。
“直通车”除网上提交立项申请书外,还应提供项目负责人博士学位证书、出入境签证(或使领馆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或引进博士生导师的有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经项目组织部门审查无误并汇总后,报市科委基础研究处核查。
6.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基金申报指南 篇六
一、申请条件
1.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无法偿还银行到期贷款; 2.企业已获得贷款银行出具的银行贷款批复;
3.贷款银行已与市基金平台签订应急转贷基金总体协议,或同意就单笔业务签署三方协议(贷款银行市行、市基金平台、企业),承诺续贷并负责全额归还所借用的应急转贷资金。
二、申报途径及流程 1.向合作银行申请
①企业申请。在贷款到期前30日,企业直接向已与市基金平台签署合作协议的银行提报《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基金使用申请审批表》,加盖企业印鉴,并由法定代表人签字。
(目前,市基金平台已与**银行、…**银行**分行签署了合作协议,其他银行正在洽谈)。
②银行承诺。企业凭借银行贷款批复,向银行申请续贷承诺函,并通过银行将书面申请和银行承诺函提交市基金平台确认。
③审查审批。市基金平台收到书面申请和续贷承诺函后受理业务,进行核查,经过内审程序进行审批。④基金投放。业务审批通过,并在各方联合确认一条封闭运行的回款路径后,贷款经办银行向市基金平台发出《用款申请函》,市基金平台据此投放基金,将相应款项的支票交给经办银行,从基金专户扣款垫付该企业的到期贷款。
⑤基金回收。经办银行续贷放款后,按事先约定的回款路径扣划续贷款项并转入上述基金专户,并承担不能及时收回之全责。
2.向未签署合作协议的银行申请
①企业申请。在贷款到期前30日,企业直接向贷款银行提出书面申请,提报应急转贷基金需求。
②银行承诺。企业凭借银行贷款批复,向贷款银行申请续贷承诺函,并提交给市基金平台。
③审查审批。市基金平台收到书面申请和续贷承诺函后受理业务,进行尽职调查,审核完善资料,由基金管理团队决策审批。审批通过后,市基金平台、贷款银行、企业签署“同进同出”三方协议,由贷款银行承诺续贷及负责把续贷资金归还基金专户。
③基金投放。三方协议签署后,银行向市基金平台发出《用款申请函》,市基金平台据此投放基金,将相应款项的支票交给经办银行,从基金专户扣款垫付该企业的到期贷款。
④基金回收。经办银行续贷放款后,按事先约定的回款路径扣划续贷款项并转入上述基金专户,并承担不能及时收回之全责。
3.向行业主管部门申请
①企业申请。对已获取银行贷款批复,但银行不同意签订三方协议的企业,贷款到期前,企业可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提报应急转贷基金的需求。②审查审批。行业主管部门经过审核后,出具审查意见书,由市经信委、财政局、金融办召集贷款银行、企业召开协调会议,确认一条封闭运行的回款路径,并报市政府决策后,由市经信委向市基金平台下达办理通知书。
③基金投放。市基金平台收到通知书后,与贷款银行、企业签署“同进同出”三方协议。三方协议签署后,银行向市基金平台发出《用款申请函》,市基金平台据此投放基金,将相应款项的支票交给经办银行,从基金专户扣款垫付该企业的到期贷款。
④基金收回。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督贷款银行收回垫付的资金归还基金专户,并承担不能及时收回之全责。
三、政策受理机构联系方式 市财政局: 企业处,联系电话: 市金融办: **科,联系电话:
市基金平台:投资业务部 张**,联系电话: 市**行: 公司业务部 郑**,联系电话:
7.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指南 篇七
2011年1月5日, 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在江西省对江西万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2008年度科技部创新基金重点项目“多功能自动装盒机”进行了现场验收。与会专家实地察看了项目生产基地, 听取了项目执行情况的汇报, 经讨论综合评分为“优秀”。
该项目在2001年创新基金支持项目验收合格基础上进行放大研究、创新完善。项目执行期内, 获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江西万申根据市场需求, 对产品性能进一步完善、优化, 开发了2款新机型, 产品经法定机构检验, 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合同指标要求, 通过了省级重点新产品技术鉴定。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资金按计划及时到位, 资金使用合理规范, 项目实施后, 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企业的资产规模、年总收入、年净利润总额和年缴税总额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江西万申作为项目承担单位较好地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企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项目前景看好。
【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指南】推荐阅读:
创新基金申报指南07-01
创新基金申报流程07-20
创新基金申报代办合同09-22
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申报条件07-15
西安市创新基金项目验收总结材料编写提纲07-03
关于2012年度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预备通知09-28
创新基金07-26
2015-2017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10-09
创新基金财务编制所需资料数据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