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传统观念变革

2024-09-21

知识经济与传统观念变革(共10篇)

1.知识经济与传统观念变革 篇一

创造力与教育观念的变革

内容提要:观念变革是创造力的体现。教育观念面临着范式转换。未来的教育将重视创造、自由、和谐,将引导人走向全面的精神生活。教育范式与科学、哲学和思想观念相关。前现代教育范式强调普适性的规律,是古典科学理念与近代哲学观念的结合,是认识论的教育观。现代教育是制度化的教育,有种种局限。新的教育范式更重视情境、交流和独特性、偶然性及主体间性,与现代哲学和后现代思想相关联。 关键词:创造力/教育范式/科学/技术/制度 ---- 创造力是创造的能力。教育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力。我们处于一个网络技术的时代,现代技术为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没有新的教育观念去面对技术社会的新变化,现代技术成就虽能为我所用,但它也将会扼杀我们的智慧与创造力。现代教育如果仅仅被技术的发展所带领,就会迷失自身的方向。 创造与技术 创造是将一个原来没有的东西带上前来,是使一个原来没有的东西呈现出来,是无中生有。创造的德语词是Hervorbringen。Bringen作为一个动词,是带来、导致、提供,在德语中,Vor是“在……之前”,而her是到这里来的意思。一个原来没有的东西如何被导致出现?是谁将它带到这里?出现在谁之前?是创造力使它出现,这创造力是人之创造力,是人的创造力将一个原来所没有的东西带到自身的面前。 创造有两种:一是理的创造,一是物的创造。理的创造即理论的创造,它体现在思想上和观念上,亦即创造思想和观念,它开辟一条思想的道路并敞开人与存在、人与道的关系。物的创造即是生产,生产以产品为目的。任何一件产品都与设计和制作相关,设计包括了产品的功用和形式,包括了设计者的思想和观念;制作包括了将设计者无形的观念与思想转化到有形的质料中,使此质料变为满足目的的产品。物的生产是一种创造,这与常识关于创造的理解不太相符。常识理解的创造是独一无二,是绝无仅有,是首次。在此意义上,物的批量生产决不是创造。只有第一次作成时才是创造。在我们这里理解的创造来说,首次作成可称之为原创,模仿之作也是创造。创造就是使某物从无中出现,也就是制造。这是在一种更本原的意义上来理解创造,它并不强调首次和绝无仅有。退一步说来,模仿也不是没有意义,能模仿精美的产品和作品,也能使人欣赏,也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只不过不是原创,不需要原创品被设计的智慧,却需要模仿的智慧。模仿的智慧仍然是智慧。我们不要把创造看成是惊天动地的事。也不能看成是第一个人第一次的创举。那个第一是创造,那个模仿第一的,也是创造,但两者的差异何在?差异在于模仿者不需要思想,不需要观念的变革。对于理论的的创造,多数人是学习,只有在学习的基础上才有创造可言。一个不重视基础知识学习,不经过基础知识严格训练的人的创造力是十分有限的。 制作是技术。技术是人的作为,是创造之一种方式。技术是工具,但不是目的。目的的实现需要技术这个工具,可以利用,但不能被它遮蔽和遗忘了创造的目的。特别是在教育活动中尤其要注意这点。比如,网络技术,是现代社会高新技术的高度体现。如何利用网络,是教育观念的体现。把网络看成是技术,可以为我所用,老师可以用此教学,这是对网络和技术的一种看法。网络技术为现代教学和学习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节约了资料收集和信息获得的时间,但网络并不一定会增强我们的创造力。 创造力首先来自于思想的能力,而思想的能力来自于学习。学习知识被认为是学习的基本内容甚至是唯一任务。但我们很少去学习学习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不是知识,而是知的能力。知识是静态的已成型的,而知是动态的正在进行的。知虽然受知识的影响,但知却使知识得以生成。在此意义上,教育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知的能力,要促使学生去知。 一位美国小学校长这样阐释了他的教育哲学观念:“在教育中,我们更应重视科学观而不是技术。技术是一种教育工具,关键是我们怎样用这个工具。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是怎么用计算机、互联网来创造、研究和设计。我们知道有很多计算机语言,也很有用,但是否教计算机语言并不重要。我们希望孩子们会用自己的头脑,这是最重要的。经过教育,他们应对世界保持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他们应该会提出问题,而不只是接受。” 在这段话中,强调了技术是工具,工具的作用是为我所用,是我的手上之物。对于孩子们来说,重在学会用此技术;其次,强调了要用自己的头脑。“用头脑”之“用”,是运用,是防止和不被技术(工具)所宰制。我们使用工具,控制技术,但技术反过来也控制我们。比如,当我们的生活完全依赖网络,当网络出现故障而不能克服,导致网络技术成为目的而不是手段时,当技术本身成为人生的唯一需要,其它对于人生切身的问题都被遮蔽时,我们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技术所控制和宰制。要摆脱技术对人的控制,要使技术成为人的手上之物(工具),其途径便是人的智慧的唤醒。智慧使人成为人,是智慧使人使用工具。就教育而言,可教人制造工具,也可教人使用工具,还应该教人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意义何在,目的是什么,要使受教育者有反思自己行动的意义的能力。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其实仍然是个技术问题,意义关涉到人文,但两者都可关涉到创造。这是其共性与差异。意义本来只相对于个体而言,意义如何能是创造性的?意义是思想,意义要保证工具之制造与使用的正确,也就是说要揭示真理,要去蔽,就中国文化来说,是要合乎道。一个揭示了真理的意义就一定是创造性的。 就技术而言,技术之所以是技术,也正因为它是去蔽了。一个不能去蔽的技术就是失败而不是成功。去蔽是真理的本性。一个把握和显示了真理的本性的技术也将是创造性的。因此说,两者都关涉到创造,都可以展示创造力。但技术――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必须接受智慧的指引,必须有意义――思想的规定,而不能任凭欲望的需要。当爱因斯坦看到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时,他十分愧疚地自言自语:“是我,是我钦了那个按扭!”这说明爱因斯坦有反思意义的能力,但这个反思并未在他研究出E=MC2时进行,他当时没有想到科学衍生出技术,技术又由于它的创造性而同时具有毁灭性。他没有怀疑和预见到自己的理论成果对于人类幸福的破坏性,没有想到它对于人类苦难的直接影响。有人会说,技术是中性的,原子能也可和平利用,问题是看是谁利用?如何利用?为何利用?但技术和技术的知识并不会教人怀疑和反思的精神,不会给予人智慧的判断力,不会给予人行动的目的与意义。技术不思考自身目的之外的其它可能性,因而它看不到自身的局限。 教育观念的范式转换 技术源于科学。自然科学起源于哥白尼和加俐略,经过牛顿的古典科学,到爱因斯坦、玻尔与海森伯达到高峰,现代科学也达到了顶点。古希腊的科学是对永恒事物的探求,不是对现象世界的探究,科学精神就是对一个永恒的,不在眼前的事物的真实性的探求,它当然是在柏拉图的两重世界之区分与理念论的基础上,首先假定了一个真实世界的存在,并且这个真实世界不是我们眼见的事物,它是属于理念界。近代自然科学把古希腊的科学变成了狭隘的对自然现象的规律的探求,它是对中世纪自然被神化的破除,是以对自然的去魔咒为前提的,是解除魔咒之后才有可能的,现代科学自量子理论问世之后,一个脱离人的纯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的神话也宣告破产了。在不同时代科学理论的变化与发展中,科学观念的变化始终是在先的,正是由于科学观念的变化,具体的科学理论才得以产生,而且,在已经变化了的科学观念之下产生的科学理论与原来科学观念之下所产生的科学理论是断裂的。如牛顿的经典力学与量子物理学的差异所表明的那样。一种新的科学观念的提出,可以库恩的科学范式的转换得到说明。库恩的范式面对的是自然科学为整体的科学,而非整个西方科学。但范式一说表明自然科学理论自身的更新也具有明显的特征。总之,无论是新范式的提出,还是科学新观念的提出,都是思想之创造力的突出表现。 科学的范式转换意味着科学理论的.创造与进步。在人文学科领域,也同样有范式的转换。在同一学科中,过去的概念被赋予了一种新的涵义,而且,这种涵义可以与原来的涵义完全不同。它是一个思想时代的终结与另一个思想时代的开始的标志。“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 普适性的规律的存在,是传统科学的信念,普适性是源于对规律本身的规定,即存在规律,而且规律反映事物的本质,同时它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存在的。这一规定又源于近代认识论,即假定了认识对象的客观性和认识的可能性,在本体论上设定了实体的存在,是形而上学的传统哲学思想,这一思想是传统的古典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把教育理论当成一门科学,把教育当成科学的研究对象,传统的教育理论必然是传统科学和传统哲学的衍生。我们可以把传统教育观看成是一种认识论的教育观。教育理论要认识教育的规律,教学有教学的规律,学习有学习的规律,教学和学习的内容就是规律的,知识就是规律的系统描述,科学研究就是发现规律和原则。这种规律观当然有它的成功的辉煌,它是前现代的科学观、哲学观与教育观。随着现代哲学与后现代哲学的出现,思想的断裂与超越就提供了新的视野。偶然性、多元性、差异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无中心得到突出与强调,成为共识。但这共识不再理解为思想的同一性与普适性,而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沟通,它被理解为主体间性。所谓情境化教育就是重视主体间性的教育,它不仅是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主体间性的重视,而且,还重视课堂内与课堂外、自我与社会、知识与情感的关联。它强调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与严密性。 它不再在教育中贯彻统一的意志 ,而是和谐与宁静,这种教育观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它不强调教师的权威,它提倡师生间的共在与共知,它强调对于生活世界与生活意义的关注。 与普适性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标准化。现代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教育制度使所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接受制度的审查与检验。如学生入学制度、考试制度、学位制度、教师资格与奖惩制度、教学制度等等。这些制度是科学和理性的产物。它设定了一个合格与正确的标准。它不怀疑这个标准的合法性,它把所有人都纳入这个标准的度量之中。就考试来看,试卷要求是标准化的,只有唯一的正确答案,这对自然科学科目试题来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能把标准化普适化。比如英语TOEFL、国家四六级英语的客观题,特别是自学考试与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哲学与政治考题,都设计了40―60分的选择题,一个问题只能选它提供的四个答案之一。这种标准化的出题,不仅违背了学科自身的规则,也使教育丧失了它的诸多意义。它虽然便于操作,但毕竟不可能检查出每个人的创造力来。它看起来是公平的,同一试卷、同样多的答题时间,同样的评分标准,公平就是靠“同样”来保证,犹于一杆称称不同质的东西,现示出准确的数量。但这种题目就是不让人讲自己为什么这么选择的道理,并且你必须认定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而且就是试卷的出题者提供的,其余都是错的。它将对错的二元对立观渗透到每一个考生的意识与潜意识之中。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和答案并不是自然科学的那种确定性和唯一性,它的提问方式和提问角度就是创造性的。因为,正是提问唤醒了人的思考,不同的方式与角度提问,正是唤醒人用不同的方式去关注和思考问题,问题的解决方式与途径,就孕育在提问之中。因此,从提问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知识水准与创造力高低。 我们的考试从来没有或者很少通过学生的提问来给予学生成绩的。考试都是考老师教过,也即给过你答案的问题,考试就是看你还记得老师讲过的东西不?这看起来是检验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实际是检验老师自己已明白的知识有多少被学生接受了,是让学生求与老师同。一般说来,老师比学生先学,掌握的知识比学生多,但也不能保证如此,有的老师的学术视野局限、知识不足。特别是人文学科,我们的确有大学教师由于缺乏学科训练,对自身所从事的学科的学术性了解不够。另外,人文学术研究也被一些非学术的声音所吸引,学科的独立性也受影响。象哲学考试中的选择题现象就是这些问题的反映。这些考试方式之出台,实际是是受制于一个制度链条,受制于一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现代性原则与理念,受制于人的社会地位与身份的差异区分,也即受制于人的价值观念。总之,现代考试制度的出题思路还没有从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创造力出发,它是以检查出合格者和不合格者为目的,是一种不黑必白的逻辑,是求同不求异。 同是统一的别名。现代教育思想是以统一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是制度化的教育,制度是统一的制度,理论上和逻辑上不因人而异。但创造力是个体性的,不是群体性的。因此,制度化的现代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在理念上并不一致。尼采在19世纪末就鼓励我们要做超人、不做末人。超人是有创造力的人,而末人是毫无创造力,毫无个性的人,是一种群体,一个抽象的只有共性的人。尼采哲学就是一种创造力的哲学。 现代教育源于科学的、特别是自然科学的观念,但它的实质是权力科层制,即权力金字塔构成一个权力系统。由于权力的强制性和意识形态化,教育中创造性的发挥与孕育都不可能超越教育科层制的制约,不可能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主导性原则。也就是说处在教育第一线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必受到一个外在于教育本身的力量所制约和制衡,有一个主管他的人和制度,他必须听从于他。可以说现代教育正是尼采权力意志的片面体现。 现代教育重视了物质的创造但忽视了精神文化的创造与心灵的孕育成长,强调了统一性忽视多样性与差异性,强调了必然性忽视了偶然性与复杂性。这对于未来教育的发展来说,已经给予了新的方向与启示,它预示着一个教育范式的转换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 未来教育的方向 由于西方技术工业的突飞猛进与成功,逐渐增长了人们对科学的崇拜与迷恋。现代教育正是这一崇拜与迷恋的再一次扩展与渗透,教育既满足社会的需求又对社会的价值观念推波助澜,教育的成果进一步激化社会的梦想,加重了人们对科学的热爱与对技术的推崇。也由于技术的全球化与中国的开放与对外交流和交往,中国教育也逐渐丧失自身古老的传统,从本世纪初就开始了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科学与民主是西方观念的“进口”,这两个观念正是西方价值观与社会制度的主导观念。 教育要培养人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现代教育的教育内容与教育理念。由于科学的观念源于西方,科学精神的教育与领会还需进一步深化和学习。特别是要区分科学与自然科学、科学与技术。我们说是说认同科学,实际是被技术的魅力所吸引。这表明科学精神并没有被真正理解和接受,需要进一步学习与传播。同时,教育范式的转换与教育理念的更新并不意味着要抛弃过去的教育理念,而是要对现代教育理念进行发思,看到它的局限,新的理念也不是否定旧的理念,而是不同思想时代的标志,它们在各自时代都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因此,我们要在教育理念的多样性中寻求创造性的发展。 科学精神首先是一种探求永恒事物真相的精神,如古希腊人那样,这是柏拉图的贡献;其次是怀疑精神,也即理性的精神。但怀疑是方法,不是目的,这是笛卡儿的理性主义哲学成就。再次,科学精神也是求知的意志力,是创造的精神。 科学精神虽然也是一种怀疑精神,怀疑精神即是洞擦力,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能力,它实际上是一种创造力。但科学的怀疑面对的是知识现象和知识原则,它并不怀疑自身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科学精神起源于科学态度,科学的态度总是对于现象之所以是现象有一种困惑,要探求引起现象的原因,这是传统认识论观念下的科学,它以自然科学为典型形态和最后完成形态。科学态度同时也面对概念,概念是对思想的观念的概括,是对观念的固定和精炼的表达。传统科学认为概念有一个所指,其所指属于一个真实的世界。科学态度寻求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一个关于客观世界的确定性真理。 教育要培养人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理性的精神、创造的精神。科学即是理性的事业。创造是思想的能力和行动的能力的结合。古希腊的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和诗意理性,诗意理性是创造性的。理论理性是冷静的看,通过概念构造,将看之所得作系统表达,实践理性是行动的意志,是伦理的、政治的、关于公共事物的理论,诗意的理性是关于创造的理论,是文学的、诗歌的理论。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创造精神的培养,既可以继承古希腊和其它时代的思想传统,需要从一个爱智慧的源头来寻找思想的资源,又需要与当今时代的新特点相结合,即要面对制度化与技术化的社会,特别是要在制度化与技术化社会中保持教育的独立性与自由。如果听任制度的摆布,在制度面前完全没有看出制度之局限的智慧,也没有克服制度局限之技巧、胆量与自由,那就不可能有创造性的话语出现,不可能有创造性的行动。当然,一个不在制度化与技术化统治中的教育是不可能的。这使得人文教育与个性教育具有相当的艰巨性。 因此,未来教育必须加强和发展人文教育,而个性教育与人性教育是人性教育的重点。人文教育是对狭隘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崇拜的克服,它能引导人走向完满的生活,发现生活的意义。个性教育、人性教育都是人文教育,从科学精神的培养到人文精神的培养,从科学教育到人文教育,这是一个社会精神境界提升了的标志,是教育观念从片面走向全面的标志。但科学与科学精神的教育不要被技术教育所替代和迷惑。技术知识、专业知识并非都是科学的。尽管技术是科学的技术,但技术是被它自身之外的目的性所规定,而科学则是无外在目的的,如果说科学有目的的话,则是以纯粹求知求真为目的的,它不是要解决一个现实困境,不是为满足他人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生活的丰富。技术是能力,具体可以表达为生产的能力,即生产力。它仅仅限于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利用,它没有涉及到物质世界之外的其它世界,比如精神的世界,符号的世界。作为人,物质生活是基本的生存需要,文化生活的需要是一种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一个动态的需要,它与一个人的自我觉悟程度直接相关。一个觉悟高的人,对于文化生活的要求越高。所谓自我觉悟,即是一个人对周围生活世界与生命意义的理解程度。科学、哲学、艺术、宗教都是文化生活的形式,而且是人在不同领域之自我觉悟的理论性的或创造性的表达形式。如果不是为了谋生而

[1][2]下一页

从事这些领域的研究,尽管在这些领域作研究与谋生并不能明确分开,但只要自己的研究与自己对生活世界的理解结合起来了,自身生命的意义在其中得到了满足,那么,这些研究就是人之精神文化生活的高级样式,是高雅的、纯粹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样式。人文教育如果抛开这些高级的精神生活样式,仅仅开展一些活动身体、放松大脑、追赶时髦的集体游戏,或是开设一些人文学科的课程,但又并没有发现更没有进入这些学科的辉煌殿堂,而只是跟随流俗的人文教育热,那么,自我的觉悟程度还是相当有限的。 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者,受教育者受教育主导者觉悟程度的影响,教育观念的变革是教育主导者自我觉悟的结果。教育观念的变革发生在教育者特别是教育管理者的自我觉悟上,才会对教育制度的变革发生影响。因此,我们要强调觉悟的重要性。由于教育领域的科层制,必须使科层制的职员们首先觉悟起来。科层制职员是教育管理者,是制度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教育理念要靠制度实现。那些最先觉悟的人要利用可能的机会去影响和提升教育整体的觉悟。 教育要培养人健康的怀疑精神。健康的怀疑精神是什么?健康的怀疑精神就是自我否定的能力。它是自己否定自己,不由它者来否定;它虽否定它者,但是因为它有自否定的能力而能使自己处于清醒与智慧中。它能否定自身,也能规定自身,并规定它者,因而,它也就是自由。自由的人是有创造力的人。未来教育观念是能意识到技术的益处,也能意识到技术的危机与危害;它不仅教人学习和利用技术,也教人获得智慧。

上一页[1][2]

2.知识经济与传统观念变革 篇二

一、我国班级工作的传统及其影响

成熟形态的班级组织形式最初出现于西方,是“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教与学的基本单位。随着岁月的推进,其基本功能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最初定位的经济节约功能到个体社会化功能,再到民主国家公民的培养,人们对其功能的认识与开发在不断地丰富着。与世界各国相比,因教育活动结构、教育思想和文化传统的不同,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班级工作一向很有特色,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工作传统,具体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集体主义的班级工作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小学班级的目标与功能定位基本上是“建设班集体”、“远景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主义”三者的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里,受前苏联教育理论、尤其是马卡连柯工学制集体主义班级工作理论的影响,班集体建设一直是我国班级工作的基本目标和重心。按照马卡连柯的理论,集体是人的联合,它形成的基础是“具有社会价值的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而进行共同的活动;集体成员之问相互负责的关系;组织起各种自治机构;集体是苏维埃社会的一部分,同一切其他的集体有机地联系着”。①在学校里,班级是社会集体天然的基层组织,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工作方针主要有三点:一是为集体设立一个阶段发展性的远景目标;二是以集体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动机和行为所发生的一些变化为主要标志;三是加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功能。历史证明,班集体的建设逐渐形成了我国班级工作的最大特色,它对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责任感等都具有积极的价值。

(二)“金字塔型”的师生、生生关系结构

在师生关系方面,班主任是推动班级工作运行的主要承担者,充当着四个方面的角色:班集体活动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师;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各任课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教育的协调者与沟通者。相比班主任的“主角”角色,学生在班级工作中基本上是“配角”,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即便是班干部也只是班主任工作的助手而已。虽然在班级发展目标中,学生集体的自治管理和民主管理一直是我国班级工作所致力追求的理想目标,但这种目标几乎一直处在“期待中”,现实中的班级工作的管理主义作风一直是盛行不衰,管理本身由工具、手段变成了目的。

班级中的学生关系也主要是纵向的工具性角色,基本上呈现为千篇 一律的三层次结构。②第一层是对整个班级工作负责的角色,即班干部(包括少先队队长、共青团团长);第二层是对班级中的亚群体----小组工作负责的角色,即小组长、小队长;第三层则是对群体分配至个人的工作及群体对个人的期待负责的角色,即小组、小队成员。这种学生角色结构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上述三层次角色结构基本上呈金字塔型。担任“管理角色”(班干部、小组长、小队长)只是群体中的少数成员,而大部分则只是一般的“群众角色”,这与通常的成人工作群体的角色结构完全相同;二是不同角色之间尤其是管理角色同群众角色之间缺乏流动,学生在班级中各自承担的工具性角色基本上数年一贯制。这样两种特征的结合,便产生了我国中小学班级所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学生承担工具性角色的机会严重不均:管理角色长期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大部分学生几乎从未扮演过任何管理角色。于是,两部分学生之间便出现了相当的“社会距离”,以至于在班级这一由未来社会成员组成的群体中也形成了两个相对稳定的“阶层”----“干部阶层”与“群众阶层”,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无疑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专门化与条块化的班级工作职能划分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班级工作的开展由班主任一人负责,任课教师只负责教学,基本上不参与班级管理的工作。其二,班级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集体中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并以班级、少先队和共青团等学生组织为单位开展活动,从而区别于以完成课程计划内的学科的教与学为主要任务的学科教学活动,和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或者其他能力为主要任务的课程外的各种社团、小组活动。③这说明,班级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处于独立专门化的地位,其具有独立的价值,但这都造成了在实际工作中割裂了班级工作与教学工作、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工作联系与配合,出现了班主任只负责思想教育,任课教师只负责教学工作的“两分家”状态,无法充分开发各类教育活动间的教育价值,更不易实现教育活动间、学科间的相互整合以及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致使教育活动的成效不高,教育价值大量流失,甚为可惜。而且,现实的教育往往也异化了班级工作的价值,不承认班级工作存在的独立价值,相反,更多将之放在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的从属地位,将之看作是教学和德育工作的辅助手段及途径。

二、我国班级工作传统的异化及其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班级工作传统的形成与发展,深受苏联教育理论及其模式的影响,但苏联班级教育理论进人中国一经本土化,就不再是原汁原味的苏联班级教育理论,因为,在此过程中,它一方面获得了生存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自我否定,违背了自己的初衷。

(一)班级工作传统的异化表现:管理主义替代集体主义,教师集体“吞噬”学生集体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班级工作传统确立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在20世纪前半叶,我国曾受西方教育理论的影响,进行过“学生自治”的尝试,这种尝试是基于“学生是教育主体”、“学生本位(人本位)”的观念。马卡连柯认为,这种主张所指称的学生只是指学生群体中的学生个体,而忽视了作为教育过程中独立因素的“学生集体”。他主张“学生集体”才适宜于做教育主体。当然,学生集体不可能自发地形成,必须在“教师集体”培养下逐渐形成。故在“学生集体”形成以前,教师工作的重点不在于培养个体学生,而在于培养学生集体。在这个意义上才可以说学生集体是教师教育的对象(客体)。一旦学生集体形成,它就从教师教育的“客体”,上升为“教育主体”,学生具有了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权利,教师不可以自己的言行干扰学生集体的自主活动。如果发现学生自主管理中有不适当的选择,也只能加以引导,仍由学生集体自己去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所以,马卡连柯建构学生集体的经验与理论,无论是学生集体的建构,还是“学生自治”的实施,都超越了“学生本位”的视野,摆脱了“自由个性”的局限。学生在集体中逐步学会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与其他合法权益,同时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而这正是“公民训练”、“公民教育”的精义所在。所以,马卡连柯的理论不仅同西方国家“学生自治的经验与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比后者更成熟。我国在五六十年代将它移植过来后,全国上下马上仿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生集体”建设的尝试,并得以生根发芽。然而,当这种理论一旦变成教育时尚,班级建设就渐渐偏离了轨道,管理主义之风愈刮愈烈,学生集体的自治逐渐被教师集体的权力所“吞噬”。

(二)异化的原因

我国班级工作传统在确立、发展过程中,向管理主义的变迁与异化,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班级工作在处理群体与个体这对矛盾时,过于倚重前者,而轻视后者。

1.班级工作“远景性目标”的单向度张扬,贬抑了人的具体感性需求

我国班级工作的目标旨在“建设学生集体”,并以“远景性的共产主义思想政治的确立”为特色,其所体现的对人生价值的终极关怀,与我国传统价值历来颂扬以民族大义为重,以百姓安危为己任的目标是一致的,两者都认为这种人生远景性目标的设立既是自我生存意义的实现,也是对群体关怀的实现。然而,这种人生理想及其所引导的精神生命意义的方向,却又有着负向的一面:它对精神生命意义的高扬是以人的感性存在被贬抑为前提,对思想品德完成的看重,使得个体人格的独立和精神自由的权利被轻视和贬低,从而把个体的精神生命限制在仅仅是思想品德认同的狭窄领域。“至于解放区的建树,虽充满民主色彩,那只是政治民主的演绎,缺乏带有教育专业理论性质的总结,故随着星移斗转,容易褪色,惟其如此,人们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所关注的,主要是以往学生集体活动忽视学生个性的倾向”。③

2.“集体主义”价值的单方面强调,压抑了个体的具体需求

在价值取向上,我国班级工作的传统是将集体主义与个性主义对立起来了,过分强调社会价值,忽视自我价值,对于个体“自我”,只注意其本质规定,忽视作为一个个具体存在的自我,强调自我改造,而不敢或很少讲实现自我、发展自我。

三、我国班级工作变革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班级工作变革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班级工作中集体主义与管理主义的过度张扬。20世纪五六十年代,班级工作中的“管理意识”,极度张扬,学生的自主性备受压抑,学生生活变得极度单调,学生厌学的现象普遍存在。面对这些状况,20世纪七八十年代,班级工作的重心开始下移,同时关注班集体和学生个体的发展,尤其是学生在集体建设中个性的发展。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从班队活动的重建人手,班级大集体中的小队活动开始加强,允许学生有班队活动组织的自主权以及小队命名和活动内容的选择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期以来班级工作总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包”、“管”、“灌”的管理方式。但同时,这一时期班级工作的目标定位基本上没有走出五六十年代“大、远、高”的框架,管理主义仍然盛行于学校,没有得到彻底的改革。

第二阶段:班级工作中学生的个性与自主意识逐渐彰显。代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行,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史无前例地丰富多彩起来:推崇个性色彩的异国文化的进入,广播、电视对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流行音乐、武打小说、言情小说等冲击和涤荡着人们因压抑已久而迷失的自我,渲泄或回归自我的欲望被燃起,一时间,青少年文化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文化流,盛行于校园中。与此同时,以往以群体、国家意识形态为价值导向的一些文化仍以教材、课程、教学和教师等媒体的形式存在着,与青少年文化基本上形成了两股不同质的文化力量。班级工作开始在整个活动中注意树立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集体建设中的作用。班队活动的形式和种类也一改过去只集中于几种制度性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情况,形式和内容开始丰富多样。当然,这一时期的班级工作仍有不足,如学生全体主动参与班级建设的全员性和自主活动开展的全面性尚不充分;班级工作的职能没有发生转变,依然定位在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上;班级组织制度的改革尚未进入有意识的改革状态。

第三阶段:班级工作向个体自主权全面开放。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展开,教育事业也更加成熟和完善,人们在提高社会学、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理论的同时,对班级的特性、功能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班级工作也进入了全面改革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班级的自主权开始向学生全面开放,给学生自我发展的机会,发挥班级小主人翁的作用,“将班级管理的权利还给学生”,无论从理念到行动都进人了实质性的阶段。在班级学生干部的选拔与组建方面逐渐由原来的精英化、指定性、终身制、宝塔型为特点的状态,走向以大众化、民主选举制、动态轮流制、扁平型为特点的状态。这一步改革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更多地是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或规模。

其二,改革班级组织制度,转变班级组织功能。这方面的改革主要是加强班级组织制度制定的过程(或程序)民主化,增加激励和竞争机制,使班级组织制度处于活化状态,更趋民主化色彩;转变班级组织的功能,主要是转变或弱化原先的管理功能,强化班级组织的“自服务功能”;转变或弱化学生干部的个人荣誉感,强化学生的代表意识。

由上分析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班级工作所发生的一系列变革,都是围绕“集体与个体、群性与个性”这一问题,致力于培养民主社会所需要的公民,铲除管理主义,推进学生生活的民主化。

四、我国班级工作的未来取向

今天,班级工作中的管理主义问题虽仍然存在,却已退至次要位置。处于矛盾中心点的是“集体与个体、群性与个性”,只是班级工作所要思考的时代已不是民主革命时期的社会背景,而是处于转型期的、以全面建设民主社会为旨归的新的社会背景了。因此,当今班级工作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把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个人创造力与生存所必须的社会内聚力结合在一起”,换言之,“社会转型期,班级工作应如何有助于培养民主社会所需要的公民”。对问题的回答,在现阶段很多人的思路是采取“权利返还措施”,即将班级管理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管理。我国班级工作历来较多地重视强化学生的义务意识而弱化学生的权利意识,为了纠偏提倡给学生以“权利”,这确实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个人主权意识及自由意识,但如果缺乏制约条件,就可能滋生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这本身就走向了个人权利的背叛,因为受班级工作传统的影响,我国的教师和学生在现阶段基本上还不具备接受“权利返还措施”的`充分条件。进言之,我国班级工作一向较多地重视群体利益而忽视个体利益,对应地,也就较多地强调群体的权利与义务而忽视个体的权利与义务。这样,个体在丧失权利的同时,也就丧失了个体义务感,把义务与责任的承担同时推向群体,由群体负责。然而群体往往表现为“集体无意识”,于是,权利和义务实际上失去了主体的依托,班级工作自然容易走向瘫痪。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只有由教师负起责任,加大管理的力度。

寻找当代班级工作的未来方向应当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其一,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正在从各方面肢解我国班级工作的集体主义传统,个体与自我意识处于彰显状态,弱化了集体在班级工作中的特殊作用,造成许多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日趋淡化。为此,班级工作应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力度。

其二,在处理国家与社会的问题时,班级工作要从只强调国家利益的优先性,转向国家和社会的双重利益兼顾。以往,我国社会的形态基本上是一元的,国家是最高的政治一经济实体,也是每个这样的实体的最后界线,社会在国家之下,或社会即国家,个人的利益乃至道德都在国家的引领之下,这时只强调国家利益的优先性具有其合理性。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处在基于广泛交往的普遍联系之中,成为国际政治格局的一种力量或成分,成为世界历史体系的一个结构要素。普遍交往和世界历史这些新质的出现,必然带来私人空间的延伸和个人之间的社会联系的扩展,国家在人的生活中的意义相对缩小。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孕育了市民社会的形成,提高了社会在国家中的意义分量,这也意味着个人的社会空间的扩展。面对这种情形,如果班级工作还一味地只强调对学生进行国家利益的教育,而置社会价值和个人自由精神于不顾,教育就可能蜕化为外在于个人的异化的存在,则其所培养出来的“集体”或“个人”就很可能是“虚假的集体”和“没有诚信的个人”。在马克思的语境中,“真实的集体”应当是自由个人的自由(自愿)联合,“诚信的人”应当是自由人意愿的自由表达。教育决不应当是对个人的取消,而是对个人实实在在的加强。为此,面对目前中国的发展态势,班级工作将重心下移,关怀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就显得很必要。

其三,现代社群理论提出了两个核心命题:一是义务优先于权利;二是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权利。进言之,个人通过社群获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显然,这种社群利益作为普遍的善,应当优先于个人权利;由于普遍的善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的物化形式就是公共利益,简称公益,因此可以引出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权利的结论。显然,对公共利益的强调不是对个人权利的彻底否定,而是扬弃,是以公益补充权利,并包含着义务和责任的意义。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不是“对抗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塑造的“共生关系”。由此,班级工作从“返还学生以权利”向“发展学生的公益意识”的推进,也是一个较为可取的路径。

3.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变革 篇三

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变革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以企业整体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形成于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并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而随之发展变化.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看起来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等,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优质的产品、精明的服务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 者:高厚礼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刊 名:经济论坛英文刊名:ECONOMIC TRIBUNE年,卷(期):“”(24)分类号:关键词:

4.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的变革 篇四

网络经济含义

从广义上讲,网络经济是从经济的角度对未来社会的描述。从工业社会的产业经济向未来社会的网络经济的转化是一种经济的变迁。在农业经济时代,很多产品都直接进入市场,中间环节较少。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逐渐细化,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见面的交易方式越来越阻碍了生产率的提高,由此产生了商业这一中间机构,传统商业把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时空上分割开来,这大大促进了工业企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层层的中间环节,交易成本也随之增加,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某一程度上产生隔阂。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对话,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且可以使交易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更大的活动范畴,可见,网络经济应是没有时空、地域限制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见面的经济,即社会化了的经济。

网络经济不是信息经济,也不是服务经济,而是两者的.结合。没有信息技术支持的服务经济不是网络经济。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经济并不等于信息产业。信息经济不只是产业经济,也不是信息技术在各个产业中的应用,信息经济是一种生产方式,是与工业经济时代不同的生产方式,而网络生产方式则是在更高程度上的直接经济。从全局的角度来看,网络经济将对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国民经济全局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5.知识经济与传统观念变革 篇五

汪:纵观我们原来的栏目设置,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栏目都用了传统的专题这种形式。比如《经济半小时》不断地做各种大专题,名为深度报道。如《千秋万代话资源》、《世纪呼吸――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秋天的故事――再就业的人们》、《跨世纪的转变》(为“两个转变”而作)等。《生活》内部也是一个个小专题,有解释性的“背景”,有调查性的“消费驿站”等等。而专题这种形态是不具备先进性和可视性的。为什么呢?因为传统专题的方式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方式,它把鲜活的事实切碎之后,按照逻辑的需求重新码砌。

李:专题往精里做,结果就做成论文了。传统的专题节目就是这个问题――所拍的形象和声音都被拿来作论据了。

汪:所有我们拍摄的东西都被作为论据来使用。它有自己的结论,而且结论已经先天就有了。鲜活的东西仅仅是为了论证它要论证的东西,而为了论证它要论证的东西,鲜活的东西完全被它弄死了,被它切碎了,最后鲜活性没有了,生动性也没有了,而很多内容本身,可视性就没有了。因为故事是感性的,而逻辑是理性,而电视恰恰是长于感性而弱于理性。包括最重要的一点是时效性没有了。

李:专题做下去的弊病就在这里。专题就是专门的主题,这就有得琢磨了。而电视要快速反应,有人就只好说我搞的是新闻性专题。

汪:对。有人说电视是粗糙的,其实说明电视是最要时效性的。当我们以大专题方式来报道时,第一时间已经过去了。我们的说法是要抢第二落点,可是已经慢了三拍,最后时间间隔越长,只能往制作上怎么更精良、更深刻上做文章。你既然不能在第一时间里,让它最快,那你只能做最好的。当你往这条路上去追求的时候,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把它做成了一篇文章式的东西,然后所谓的可视性就没有了,因为故事性没有了,最后呢,它完全按照逻辑推进的方式来结构你的报道,而非故事性的这种方式,越来越不符合电视的优势、规律。

李:传统的专题节目说到底,其实就是过去老新闻纪录片那些东西。

汪:传统的专题节目并非就是说――我说它是落后形态的时候――并非是说可以消灭,它对有的内容是合适的,但是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所有的栏目全采用同样的形态,这是我们最大的问题。而且传统的专题节目成本是极其昂贵的,一个很小的专题,可是需要的画面呢一个要到新疆去拍一个画面,另一个需要到海南去拍一个画面。

李:这个非常要命,它不是传播,它是构造一种形式,塑造一种形式。

汪:把故事性去掉以后,其结果是画面配解说,“两张皮”的东西会出现。传统的专题节目是最典型的两张皮。而且成本很高。由于大量是主题性报道,所以我要把每个主题分成若干单元,若干段落,每个段落我尽量把它故事化,但是主题本身确定你是个专题节目,所以再故事化,也需要逻辑把它串连起来,否则主题怎么能充分地体现呢?点上故事化,线上逻辑化。

李:这是为了使专题也好看起来。

汪:结果是我们的节目费了这么大牛劲,但是效果不理想,这是传统的专题性节目的先天性缺陷所导致的。

6.打破传统观念 倡导艾滋反歧视 篇六

尊敬的给位评委、老师、同学:

大家晚上好,我是X号选手XXX,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打破传统观念,倡导艾滋反歧视”。

我是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生合作营的一名防艾志愿者。加入这个团队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有两次活动让我记忆犹新。

第一次是在2009年11月份,医科大学举办了一次与HIV感染者积极对话的活动,当时有一位HIV感染者对我们说,目前国内对艾滋病患者歧视最厉害的是医务工作者。后来我在2009年11月29号的“中国青年报”看到这么一段:据

一份有关中国艾滋病歧视状况的研究报告显示,在知晓感染者身份后,四分之一的医务人员,超过三分之一的政府官员和教师对感染者有负面和歧视的态度。

医务工作者、政府官员、教师,这三类具有高学历,高知识水平的团体,本可能接受艾滋病患者的,为什么也会出现谈“艾”色变的情况呢?我认为那恰恰是因为他们太懂了。当他们接触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时,只看到那是一种致命病毒的宿主,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弹。这类想法促使他们远离、排斥艾滋病患者,忽略了对他们的人文关怀。

第二次记忆犹新的活动是今年暑期三下乡中,我参加了医学生合作营性与生殖健康进工地的活动,当农民工一听我们是做防艾方面的宣传时,马上走开。后来一位年长些的农民工告诉我们说:“这种病啊,发生在舞厅哪些地方的,你们应该跑去那宣传嘛!我们哪会得这种病啊!”那会,我们意识到农民工这个群体,知识水平不高,本身对艾滋病方面的知识就不了解,再加上传统观念例如艾滋病是老外的病,是性乱、淫秽的结果等的根深蒂固,造成他们对艾滋病患者很深的成见。

7.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休闲观念 篇七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休闲观念

休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儒家以积极进取的入世态度,将休闲当作修身养性完善德行的手段,追求着安贫乐道、随遇而安的人生境界;道家则以超然出世的.人生态度,追求着天地浑成、物我为一的境界,以求得精神自由为人生目标;禅宗则以在世的人生态度,摆脱人生的一切烦恼,进入快乐无忧的境界.无论儒、道、禅三家的休闲观念有何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总的说来,中国人的休闲哲学其实就是中国人的一种生存智慧,或者说是中国古代哲人教给人们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精神的自由,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的一种快乐的哲学.

作 者:陈盈盈 作者单位: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昆明650022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0(5)分类号:B018关键词:休闲 儒 遭 禅 入世 出世 在世

8.知识经济与传统观念变革 篇八

时代的发展,带动我们教学方式的变革,让我们的教学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我们每个人都要跟上时代的脚步,逐步完善自己。本文从互联网条件下如何利用网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学改革,带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等几个角度阐述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互联网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 随着互联网渗入到教育的各个环节,教师素养的构成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翻转课堂、慕课以及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的出现,重新结构了教师和学生的含义,重新定位了师生关系。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转变自己的教师角色,重构教师专业素养,以面对 “互联网+教育”的时代。“互联网+”是一个方向,一种趋势。转变教师角色,变革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教师职业发展中不可逃避的问题。

1、教师角色转化

“互联网 + 教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线上线下互动。而是不典型的O2O:是线上线下的相得益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和互联网时代的消费主体不同,学生的主体性必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在线下积极帮助学生。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教育增加了 “个性化”、“及时性” 等标签,不断在向科技新教育的方向转变。这样的方向下,教师角色就不得不发生改变。我们从知识传递者需变为知识接收者,从课堂老师需变为生活导师,从传统的教师变成“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师。

在利用新型互联网教学工具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学习移动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更能拥有自己的自主权,师生关系更加平等。以学校的pad平台为例,学生有什么问题都可以传到平台上来,这样我们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一个个学生的实际问题,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成为教育的主要着眼点。

学生的个体需求是教师所要接受的信息之一。“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已经从四十五分钟延伸到生活的更多方面。“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可以实现教学资源、课后交流反馈、作业的大数据呈现方式都无时无刻不渗透着科技的“云”智慧。

有一个经典的问题:随着时代发展,学生能够便捷的利用网络看特级教师的课,那你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是啊,当我们越来越方便的使用“网易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等APP或者网站进行学习的时候,学校或普通教师存在的意义在哪呢?我们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紧贴时代潮流,思考教师的新角色。

我认为,教师一方面需要对学生的生活和品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面对面的帮助学生形成领袖气质,发扬智能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其研究能力,这是线上教育不易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在时代的要求下,研究更新的教学模式,在宏观指导上贴近时代需求

2、创客时代下的教师知识构成 时代呼唤教师以创业的精神工作,这也是创客时代下教师发展的驱动力,创客运动所传授的理念包括创新探索的精神、动手实践的文化、开放共享的理念,以及对技术的极致钻研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该理念和“互联网+”背景下“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的特质不谋而合。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随着社会、学科、知识的不断改变,教师知识打破传统限制,具备创新创造的意识、知识和能力,是“互联网+”时代教师创新的动力源泉。“互联网+教育”也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无法回避的大事。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词包含云计算、移动学习、MOOC、翻转课堂、微课、教育大数据、学习分析、智慧教育、创客等,“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时刻紧抓变革的关键词。“互联网+教育”的未来必将走向个性化、移动化、社会化和数据化,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同时还需具备较强的信息搜素和提取能力。只有加强互联思维以及大数据思维,才能呼应着“教师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一哲学规律,而不尝试改变的教师终究会被取代。

二、做“互联网+”新教师

教师的专业成长,关键在悟,我们每天面临海量的复杂信息,身边有各种专业人才…这些都是我们不断成长的沃土,所以,结合他人优长,考量个人能力,多读多想多写多实践,才能推动个人的终生发展。新课改其实也在一直要求着我们“随时关注教育改革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水平…有娴熟的驾驭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各种策略和技能,并有很强的反思教学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①每个教师是不同的,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紧跟时代需要,才能够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下适应时代的趋势。

1、不断提升自己,做个“多面手”

2016年基础教育版《地平线报告》提出,“从短期来看,编码作为一种新兴的基本能力在今年首次成为新的趋势。随着所需从事计算机科学工作的人数在未来五年内会激增,对学生而言,学习编程技术就成为一种必然。研究表明,编程能力会增强问题解决、创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②,编程从前还只是计算机专业人士的一门特长,现在已经被认为是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门技能了。

教学改革对我们每一名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学生有这种能力,就要求我们本身做到深挖历史知识基础,不断提升能力水平。学习更多的新技术。

2、新式教学手段的引入

在互联网教育中,可以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全面跟踪和掌握不同阶段学生特点、学习行为、学习过程,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升学习的效率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互联网教育为教育娱乐化提供了平台,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知识,让学习的过程不那么枯燥,使学习趣味化,也是为学生减负的一种方式。

在历史组的互联网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一套教学方法,在课前,我们推送自主学习资料与问题,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特别是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回答推送的问题进行自我检测。学生提交自主学习中的困惑问题至互动答疑区。生生、师生多向互动答疑、释疑。教师采集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的共性问题、未解决的问题,结合课程重难点进行整合,按需备课以实现按需教学。在课堂上,先进行自主学习情况的反馈,再进行重难问题的探究,颠覆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结合个人能力,发掘个人专长

由于微信公众号的强大而独特的功能,造就了公众号作为文化传播阵地的独特功能,进入微信查询“历史”为主题词的公众号,就可以看到各个账号主体制作的各种主题的历史公众号。同时,受到微信的影响,现在的qq也可以对公众号进行关注了,所以,新的app的出现和新技术的运用,让学习成为了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行为,极大的方便了老师们的学习,提升老师们的业务素质。

我平时很喜欢阅读一些微信公众号,时间久了,我也想做做试试,在实际的公众号运营的阶段,我都力求做到“法道·精致·高端”,每期的文章我都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挑选合适的内容进行编辑,每期内容力求美观,精致,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又对相关知识基础有所拔高。假期有空闲时间,一期内容有时候能慢慢做上一下午,为了扩展公众号的影响,①② 朱汉国、王斯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97页

北京开放大学《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基础教育版》 我还和组内老师一起设计了公众号的宣传二维码,每次组内大型活动的材料上,或是给学生印制的思维导学任务单上都有了这张二维码,我一直都希望公众号的编辑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更深刻、课本上看不到的历史知识,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取向。

4、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自主学习

周国平在《书中的育儿世界》中结合女儿自己自己学会阅读的故事,提出“孩子天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潜在的认知能力,只要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环境,他们的天赋能力就会健康成长,结出果实”①,通过周国平女儿的故事,我也想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个故事。作为一名学院顾问,我发现一名学生平时很喜欢用平板电脑玩游戏,有次甚至被宿管抓到,这让我很头疼,所以我对他总是非常关注,抓到他玩,就没收一个月,这样经过了一个学期,学生课下过度玩平板电脑的习惯还是没有改,看着这个学生有时候显得迷茫的眼神,我觉得问题不在他喜欢玩平板电脑,而是他缺乏学习的动力,所以,我找时间和这个学生聊天,交流他对未来的想法,交流他的高考计划,同时在平时学习上,注意加强对他的监督,经过交流,这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在一点点变好,这也让我明白,有时候,单纯的“堵”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发现学生的实际需要,并加以针对性的应对,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

5、转变学生的思路,在正确对待互联网 “大多数家长都会鼓励孩子多多享受玩耍,孩子们是怎样被鼓励去玩,以及他们玩什么,都无比重要”②,在今天的实际教学中尤其如此,面临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调动学生利用网络技术,不仅仅是“玩”,同时还玩出水平,玩出能力。

在这方面,我听过一个案例,地理组的许伟光老师在发现学生对建造城市的一类游戏上瘾的时候,没有单纯的阻止,而是利用社团活动,鼓励学生结合地理课所学的城市区位,设计一个比较好的城市,果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设计出了五花八门的城市,这些城市的设计,体现了学生融合美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升了创造力,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善于引导学生,在互联网条件下科学的使用它,用互联网解决实际的问题,形成习惯,对孩子的发展是有益的。

互联网技术帮助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降低了求知者知识信息获取的难度,满足了不同求知者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的学习需求,也给教育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大舞台,可以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地进行教学,这也更有利于真正满足人的终身受教育要求。现在,互联网已经走进教育,成为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需要我们每个人认真面对。

①② 周国平:《周国平论教育(修订版):守护人性》,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63页。

9.知识经济与传统观念变革 篇九

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念中,既有一定的盲目迷信成分,又包容着丰富的科学因素。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剔除我国传统自然观念中的迷信成分,继承发扬其中的科学因素,无论对于深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西部大开发,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 者:何磊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昆明 650092刊 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33(4)分类号:G04关键词:中国传统 自然观念 科学因素

10.知识经济与传统观念变革 篇十

1、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

在农业经济时代,生产者与消费者距离非常近,甚至是合一的,他可以制作出非常合乎使用者要求的东西。到了工业经济时代,专业化的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单位成本,形成了规模经济。分工越来越细,环节愈来愈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越来越远,消费者的需求常常由于过长的生产销售链而不为生产者所知。从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我们可以看到工业社会为克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离而作出的努力。但由于科技手段的限制,这种分离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和,却无法完全消除。

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大规模生产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数字化网络改变了一对多的关系和生产者的统治地位,使用者重新加入到生产中。通过因特网提供的企业与顾客即时双向的交流通道,全球各地的顾客可以随时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或业务,获得基于信息的服务,提出反馈意见,发出订单乃至根据自己的需求参与产品的设计。这样,企业的产品虽然可能由于顾客的个性化定制而各不相同,但由于网络的作用而仍然享有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工业革命而离异,现在却由于网络时代的大规模定制而破镜重圆。融合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制作的优点,大规模定制使得网络经济时代的产品藉着信息技术,使生产者把商品和服务的生产链的末端交到消费者手中,不仅享有更低的成本,而且无比贴近顾客需求。正如亨利。福特首倡大规模生产(Mass ;Production)并成为其代表一样,戴尔是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的先驱者和典型。

2.从产品经济到服务经济

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变,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表现为经济重心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换。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使得它的产出和就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使服务业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20世纪80年代经合组织成员国净增的6500万个工作岗位中,95%都是由服务业提供的。网络经济是信息占主导地位的服务型经济。网络经济时代的服务性工作,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服务性工作不同,后者仅限于生产辅助性服务(如交通设施、银行等)和个人服务(如商业零售、家政服务等),而前者共包含4个层面:个人性服务;商业服务;交通运输、通信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服务;信息、教育、卫生、研究和政府部门的服务。这些部门的中心任务是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其中前3个层面在工业社会也有涉及,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正是第4个层面服务的增加。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从产品质量和成本方面的竞争转到服务质量上。IBM公司表示,该公司不是在从事电脑制造,而是在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比尔。盖茨认为,今后微软80%的利润将来自产品销售后的各种升级换代和维修咨询等服务,只有20%的利润来自产品销售本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日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目前的经营额已超过全球贸易总额的1/5.而从服务贸易内部的构成来看,保险、银行和通信等业务增长尤快,超过了传统占首要地位的旅游和运输,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了46%。

3、从实体经营到虚拟经营

虚拟化经营也是一种通过专业化生产提高效率的行为,虚拟化这一崭新的企业组织和经营方式,正在为世界经济提供一个全新的、倍增了的拓展空间。网络经济从两个方面引发了虚拟化经营的出现。首先,国际互联网给虚拟化经营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企业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可以仅保留最为关键的功能,而将其他功能通过各种方式如联合、委托、外包等,借助外部的资源力量进行整合来实现。其次,市场情况和竞争方式的新特点,形成了对虚拟化经营的内在需求。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以服务取胜的竞争条件,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富有弹性的动态组织结构,即需要建立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有如下优势:有利于技术开发,有利于拓展市场,有利于共同筹资,有利于精简机构,有利于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多元化经营,有利于组建企业集团。4.从互相竞争到双赢合作

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变过程中,企业从竞争到合作,从“零利”到“双赢”,合作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思路。方式多种多样:兼并、收购、上下游整合、合资、技术转让以及各种各样形式的战略联盟;对象也各色各样:客户、供应商、甚至竞争对手。以合作代替竞争作为企业经营的新思路,源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商品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物质商品的特性:首先,信息商品具有可重复使用性,信息商品的使用并不像物质商品的使用那样会被消耗掉。其次,信息商品具有不完全排他性。所有物质商品都具有排他性,但你拥有一种信息,不排除他人同时拥有此信息。另外,网络技术为企业实施该战略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条件。通过因特网,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可以应用EDI等信息系统实现彼此的资料互换、信息共享,联合进行产品开发、生产、营销,以及售后服务。

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的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面对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企业营销渠道出现了新的变革趋势。

1、营销渠道的结构性优势日趋突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销渠道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一个对目标市场全方位覆盖、全渠道控制的营销渠道是绝大多数产品取得成功的先决因素。而随着现代零售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厂商的营销渠道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生产商由于能为社会提供稀缺的商品而在渠道内处于支配地位。但是,市场格局的变化使营销渠道系统内权力由生产商转向零售商,零售商逐渐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市场供求发展为有效供给大于有效需求的买方市场,消费者成为稀缺资源,由于零售商处于渠道的最前沿,最能够接近和直接影响目标市场顾客,因而成为产品流向市场的“守门人”。其次,零售商通过扩张、兼并、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方式急剧扩张规模,零售商的集中程度大大提高。如 ;1996年美国“R”玩具公司销售的产品占美国玩具市场的20%。零售商实力的日益壮大增强了他们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结构性优势,使厂商在整个价值链系统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再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地区之间销售渠道的差别正日趋减少。超级市场、连锁商店和直复营销等形式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许多巨型零售机构把自己的销售网络扩大到世界各地。零售商业的国际化发展,反过来进一步带动了生产商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但伴随而来的是,生产商的国际化也更加依赖渠道网络的国际化。

2.渠道组成结构向扁平化方向转变。传统的销售渠道结构呈金字塔式,存在着许多不可克服的缺点:一是厂家难以有效地控制销售渠道;二是多层结构有碍于效率的提高,且臃肿的渠道不利于形成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三是单项式、多层次的流通使得信息不能准确、及时反馈;四是厂家的销售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落实。因而,许多企业正将销售渠道改为扁平化的结构,即销售渠道越来越短、销售网点则越来越多。

渠道扁平化作为一种销售模式,简化了销售过程,缩减了销售成本,使企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但扁平化并非是简单地减少哪一具体销售环节,而是要对原有的供应链进行优化,剔除供应链中没有增值的环节,使供应链向价值链转变。供应链管理最优化将是未来厂商、分销商、电子商务营运商经营成功的关键之一。要做到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客户服务网、互联网五网合一。借助互联网,把产品销售、物流控制、信息沟通、客户管理及意见反馈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分销模式向电子分销模式转化,利用电子商务来解决传统渠道的低效率运作,以求以最短的供应链、最快的反应链、最低的成本来进行运作。

3、营销渠道终端的个性化。针对消费者的产品定制不仅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没有产品积压,而且个性化的产品价格缺乏弹性,所以可以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如伊莱克斯冰箱,可以按照消费者的偏好换门板,正是凭着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进入中国市场的短短几个月中,市场占有率已进入同类家电行业的前五名。福特汽车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工业化时代大规模、低成本的无差异营销的案例,但是在1999年9月,福特开始发起网上计划,消费者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零部件、车型、可信赖的分销商和保险服务等,瞬间就可以完成个性化的定购。相反,看不见消费者差异的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将难以生存。

4.新型营销渠道的拓展与延伸。网络经济推动了渠道的变革,因特网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网络空间,在这个由数以万计的计算机主机和光纤、电话线连接起来的虚拟空间中,人们可以进行测览商品、订货、付款、交货、广告、市场调查等一系列的商务活动。这种新型渠道的突出优势在于其便捷性和透明度。供求双方同时在网上进行交易,节省了中间环节的成本,供求信息能够及时获得沟通,对双方都具有较大吸引力。

5.注重渠道成员的客户关系管理。由于争取一个新顾客的成本要大大高于保持老顾客的成本,所以建立同顾客之间的联系,并管理这些事关顾客和公司利益的关系就显的尤为重要。关系营销的中心就是顾客品牌的忠诚。据美国学者的研究表明,顾客的忠诚度提高5%,企业的利润就增加25%。经济全球化时代,网络的运用更加普遍,通过开发数据库软件,可以建立起目标客户群的档案。针对具体目标客户的特点进行“一对一”营销。如亚马逊的网上书店,就是以低成本建立了庞大的客户数据库,利用顾客以前购物的信息,巧妙的提醒顾客去浏览可能会引发兴趣的其他书籍等。今天的营销方法不再是强加信息给顾客,而是试图吸引消费者的兴趣,获得他们的许可,然后同他们开展产品的对话: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关于产品的信息,通过实行一种“许可营销”来培养顾客的忠诚度。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和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全球一体化、需求多样化、消费个性化的市场了。因此,对中国企业的营销渠道进行适当的改进,必将更加有利于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

1、政府的信息网络建设。政府要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改进贸易实务的运作方式,使电子商务进入贸易的各个流通环节。首先,可以运用电子数据交换的方式改进通关流程,进

出口企业与海关计算机联网,通过网络数据的传输进行申报、审核、复核、下达指令等,加快通关速度,降低贸易成本。其次,通过电子数据交换改进物流系统,使运输、仓储信息、交通联合起来,实现运输革命。最后,使电子方式进入国际贸易的支付环节,从而单证的审核、付款、交付都可以通过网络银行得以实现,使跨国经营企业的营销渠填更加快捷、流畅。

2.企业的供应链再造。供应链再造是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会出现一种由不同层次的供应商组成的供应等级结构,供应范围不仅涉及原料,而且涉及零部件甚至整个生产系统。一方面企业要精心挑选供应商,通过收购、战略联盟、合资等方式与供应商形成紧密的关系,使供应链变得合理;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只控制核心能力,而将非核心能力的业务虚拟化,外包给专门的供应商,即对其业务流程和服务进行区域和全球的整合。21世纪,已经进入了快速反应的供应链阶段,通过电子商务手段与合伙者形成物流、信息流的无缝连接,通过对供应商的培训整合他们的能力,以达到对消费者需求的准确、快速反应。如戴尔公司通过互联网与几百个供应商相连,每隔两个小时经因特网向仓库发出部件需要通知,从定单的下达到电脑部件的个性化组装,再到消费者收到电脑往往在一周之内。因此国内企业可以适当的参照他们的运作方式,与供应商建立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对于一些标准化的大件出口商品,可以实行根据顾客的不同要求定制化的生产方式。

3、建立扁平化的渠道结构。渠道扁平化作为潮流,是市场规则使然,最大限度地减少供应链环节,降低成本,提升利润,同时给渠道合作伙伴盈利空间,是当代企业渠道建设和发展的方向。IBM公司面对经销商的直销计划和电子化支持的渠道策略就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也使得IBM渠道更加扁平化。分销渠道扁平化,缩短供应链,降低成本,这应是今后我国企业分销渠道建设的共同追求。

4.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业竞争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只有与当地的合作企业建立起长期可依赖的关系,采取“双赢”战略,才能借助合作伙伴的渠道赢得市场地位。日本的三菱集团与德国奔驰公司在汽车、宇航、集成电路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得以在欧洲统一大市场建立之前就进入欧洲。作为回报,三菱集团帮助奔驰公司在日本建立起了销售网,双方各有所取。与当地企业合作,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市场占有,更要为对方提供广阔的赢利空间。如可口可乐在中国建立的合资企业只提供可乐原液,除此一不投资,二不出人,三不分利,但却对当地可乐企业的建设、生产和销售、宣传广告和职工福利等提供一切的支援和扶持,从而使可口可乐公司的利益深深根植于当地企业的利益之中。

5.建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GRM),源于“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机制。它实施于企业的市场、销售、技术支持等与客户有关的工作部门。目标在于通过提供快速、周到、优质的服务来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通过优化面对客户的工作流程以减少获取客户和保留客户的成本,它关系到企业在未来怎样与客户和与潜在客户进行交流和互动。它可以帮助企业充分利用以客户为主的外部商业关系资源,扩展新的市场和业务渠道,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企业的赢利能力。

6.数据库营销。数据库营销指企业通过搜集和积累供应商、消费者的大量信息,经过处理后分析供应商、消费者的行为,给产品以精确定位,制订有效的营销计划。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整个营销渠道的整合都可以使用因特网,从而建立起与供应商、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密切联系。企业除了可以利用它加强同当地供应商的直接交流,建立快速反应供应链外,还可以建立网站,通过电子邮件加强消费者、经销商的直接交流和产品信息反馈,通过数据库建立目标客户的档案资料,灵活运用不同的直复营销手段进行客户关系管理。

上一篇:谈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下一篇:房屋产权监理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