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古诗文阅读(精选8篇)
1.八年级古诗文阅读 篇一
八年级下课内古诗词背诵默写教材文言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诗中表现新事物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的诗句:
2.诗中表现新陈代谢、发展变化的永恒规律的诗句:
3.诗中对仗工整且满含哲理的诗句:
4.诗中表明诗人在友人的勉励之下,重新振奋精神,对为国家干一番事业充满信心的诗句:
5.诗中运用典故表达诗人内心感受的诗句:
6.诗中既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感谢之情,又暗含与友人共勉之意的句子:
7.诗中表现诗人饱含无限辛酸,流露出老友四散,恍如隔世之情的诗句:
8.诗中暗写诗人被贬时孤苦生活的诗句:
9.诗中极言被贬之地僻远,暗写心中抑郁、愤闷之情的诗句:
10.诗中与“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异曲同工的诗句:
参考答案:
1. 2.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5.怀旧空呤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6.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7.怀旧空呤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8. 9.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所弃置身。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赤壁》
1.诗中隐含作者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的诗句:
2.诗中用假设句,表明机遇可以改变命运,甚至改变历史的诗句:
3.诗中运用议论手法,以历史结局直接提出评判的诗句:
4.诗中指明周瑜的取胜纯属偶然的诗句:
5.诗中有起兴作用,借它物以引出自己所咏事物的句子:
6.从反面设想,化实为虚,既讽喻统治者,又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的诗句:
7.诗中将以历史的衰,成败得失的评价寓于丰富的想像之中的诗句:
参考答案:
1. 2.3. 4.东风无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5.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6. 7.东风无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
《过零丁洋》
1.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诗人誓死不屈的决心和强烈的爱国精神的诗句:
2.诗中巧妙寺借助地名,表现形势恶和境况危苦的诗句:
3.诗中巧妙地借助地名,表现形势恶和境况危苦和诗句:
4.诗人自叙出仕做官途径和身世的诗句:
5.诗中最能体现诗人“舍生取义,杀生成仁”民族气节的诗句:
6.明朝爱国诗人于谦在其《石灰呤》中写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现了他甘愿为国牺牲的献身精神。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能够表达相同意思的诗句:
7.诗中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动荡不安的痛苦的诗句:
参考答案: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4.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5.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词中能够表现词人豁达胸襟的词句:
2.词中道尽千载离人之意,希望人人平安的美好愿望的词句:
3.词中词人把对人的思念化作美好的愿望而流传下来的千古名句:
4.词中表现作者心理矛盾重重的句子:
5.词中表达词人想远离仕途,又担心寂寞难遣的词句:
6.词中既表现词人胸襟豁达,又不满被贬境遇的词句:
7.有诗写道:“隔千里兮共明月。”本词中由此脱化而成的句子:
8.词中化用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词句:
9.词中表明作者由矛盾中得到解脱,要面对现实,虽身处逆境,但仍热爱生活的句子:
10.《桃花源记》中有句云:“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本词中与之意思相近的词句:
11.本词中揭示了人生哲理,通过形象的描绘,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思念亲人的境界氛围的句子:
参考答案: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 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6.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9.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10.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1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坡羊·潼关怀古》
1.诗中表现朝代更替带给人民的都是苦难的句子:
2.诗中表现朝代更替带给人民的都是苦难的句子:
3.诗中道破封建朝代兴亡本质,深化中心的诗句:
4.诗中归结全篇主旨的句子:
5.诗中运用拟人手法,突出表现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
6.诗中能够表现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对历史统治者批判谴责的句子:
参考答案:
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3.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饮酒(其五)》
1.诗中能够概括陶渊明的艺术追求和人生观的千古名句:
2.诗中表现诗人投身大自然后无限喜悦之情的诗句:
3.诗中抒发诗人在宁静安适的环境里的特殊感受的诗句:
4.诗中描写晚景,诗人与飞鸟结伴而归的句子:
5.俗话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本诗中,与其意思相似的诗句:
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版之形。”本诗中同样表明远离官司场的自得之乐的情趣的诗句:
7.诗中与“一切尽在不言中”或“此时无声胜有声”异曲同工的诗句:
8.诗中能够表现诗人隐居生活恬静、闲适与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的诗句:
9.诗中表明只有心气宁和,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美好的诗句:
参考答案: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此中有真意,欲望辨已忘言。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还。6.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7.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还。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9.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行路难(其一)》
1.诗中描写友人送别时酒宴盛大的句子:
2.诗中写作者茫然无措的心情的诗句:
3.诗中正面描写行路之难,比喻人生道路艰险难行的句子:
4.诗中表明作者不甘消沉,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
5.诗中表现诗人坚信自己一定会有远大的前程,定将冲破险阴,实现理想的诗句:
6.诗中运用典故来表达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的诗句
7.诗中运用典故来表达诗人充满信心的诗句:
8.诗中运用典故来表达自己渴望被发现并被重用而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诗句:
9.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挫折和不幸,但只要你去迎接挑战,就一定会有光明的前途,进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本诗中能表现这一内涵的诗句:
参考答案: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8.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诗中表现居室残破,风狂风猛的诗句:
2.诗中表现诗人衰老困窘之态的诗句:
3.诗中运用景物描写烘托诗人忧烦心境的诗句:
4.诗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
5.诗中表现诗人实现愿望以后的慨叹的诗句: 6.诗中表现诗人居住之差的诗句:
7.俗话说:“屋漏偏遇连阴雨。”本诗中与此意境相类似的诗句:
8.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诗中与其意思相似的诗句:
9.诗中总结个人生活,总括国家政局艰辛的诗句:
10.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写到“环堵萧然,不避风日。”本诗中与其意思想似的诗句:
参考答案: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2.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何时眼前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6. 7.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9.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诗中运用比喻的写法,以春花喻冬雪,写出北国边塞特有的壮美景色的名句:
2.诗中描写边塞将士的寒苦生活,从侧面衬托雪大寒威的诗句:
3.诗中表现诗人替友人担忧,依依送别的诗句:
4.诗中表明北国边疆风狂雪早的诗句:
5.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寒苦生活的诗句:
6.诗中极写边塞地域辽阔,天气寒冷、阴暗的诗句:
7.诗中通过美妙联想,表达出诗人赏雪时惊喜之情的诗句:
8.诗中为饯别场面酝酿气氛,且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
9.诗中写法诗人送别时的复杂心情的诗句:
10.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本诗中与此相似的两句:
参考答案: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3.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5.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8.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9.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10.峰回路转不见君,支上空留马行处。
《己亥杂诗》
1.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表明虽已辞官,但仍愿为祖国效力的诗句:
2.诗中表现诗人虽满怀愁绪,却仍不失洒脱,勇于面对黑暗现实,义无反顾地去追求理想的诗句:
3.诗中写作者不甘消沉,以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
4.诗中表现诗人一生的精神写照,后来被用来泛指那些甘为人梯,愿为培养人才献身的人的诗句:
5.本诗的作者龚自珍,在另一首《己亥杂诗》中呼吁统治才重用人才,任人惟贤的句子:
6.诗中作者代落花立言,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诗句:
7.写诗人悄然出京,虽然满怀愁绪,却仍不失洒脱,而义无反顾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诗句:
8.诗中与陆游《咏梅》中:“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意境相似的诗句:
参考答案: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浩汤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3.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5.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7.浩汤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八年级古诗文阅读 篇二
那么高年级的古诗文阅读教学如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从而更深入地走进古诗文, 体会其内容和情感呢?我个人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认真预习, 扎实阅读基础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离不开预习, 而古诗文的课前预习尤为重要。因为古诗词写作时代久远, 寄寓了古人的思想感情, 还有的典故, 与今日学生的视域和生活经验落差大。加上古诗词抽象、精炼、含蓄的特点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只有指导学生认真进行课文预习, 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提升古诗鉴赏能力。
五言绝句《江雪》是柳宗元诗歌代表作之一, 是千古传诵名篇。诗中的渔翁形象, 是艺术珍品, 是诗人人格的化身。学生要理解诗人身处逆境却不肯向恶势力屈服的品质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前, 我布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 了解古诗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经历。在课堂上, 学生借助资料, 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有的说“当人有心事时, 喜欢躲到清静的地方思考, 我想柳宗元革新失败, 被贬到这里, 他是想自己的革新有什么问题, 所以在雪天寒江独钓。”有的学生说: “柳宗元是在革新失败, 被贬之时写的这首诗, 雪天寒江之景不是实写, 而是说明革新失败, 他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老渔翁在这样的天气里钓鱼, 说明他不怕困难。我想这独钓的老渔翁也应该暗指的是柳宗元自己。”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讨论探究, 教师稍作点拨, 学生就体会了诗人孤芳自赏的情绪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除此之外, 古诗预习工作还可以让学生借助工具书了解字词的意思, 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卡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写作背景, 通过这样的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词打下基础, 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二、品悟诗句, 培养探究能力
品悟诗句是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沃土。在引导品悟诗句中, 打破了传统的教师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讲诗意的教学模式,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充分自学、自读、自悟, 抓住重点诗句反复品读玩味, 主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李白和孟浩然之间深厚的友谊, 我抓住了“孤帆”这一词设疑:李白伫立江边, 遥望着孟浩然的船消失在茫茫的江面上。江面上白帆点点, 船只来来往往, 为什么李白却说是“孤帆”呢?学生通过观察插图, 小组探讨, 从“孤”字中明白诗人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友人的一艘船上, 他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 陪随行舟, 将友人送到目的地。正是抓住了“孤”这一诗眼,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诗人对友人那份真挚深厚的情感, 寓情于景, 回味无穷。
三、重视朗读, 体验诗词情感
重视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 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 同时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让学生渐入佳境, 读出层次。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 产生移情和共鸣, 让学生驱遣想象, 引起联想, 由此及彼, 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 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 才能入境悟情。
如教学《七律·长征》时, 我抓住“不怕”二字, 让学生想象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产生联想, 通过诵读感受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课外延伸, 拓展诗词积累
每一首古诗词几乎都有一段浓缩的历史, 一个浓缩的生活场景。如何在诵读、理解古诗的基础上还原历史, 还原生活场景, 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了解到诗词的美感呢?因此我们在教学古诗文时应抓住时机适当延伸, 拓展诵读面, 扩大储存量。
在教学《黄鹤楼送别》后, 我让学生搜集送别诗, 如《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等, 体会诗中的送别之情。在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后, 比较学习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除了同题材的古诗扩展学习, 还可以是同作者的古诗延伸学习。如学习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后, 再搜集李白的其他名诗来诵读。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 完全可以跳出教材, 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 让他们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 自己所知仅是苍海一粟, 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 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要十分重视古诗词教学, 不断充实自己, 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引发学生去发现古诗词的美, 享受美, 最终使学生热爱古诗词, 热爱祖国优秀文化, 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要十分重视古诗词教学, 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引发学生去发现古诗词的美, 享受美感的体验, 最终使学生热爱古诗词, 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
3.八年级古诗文阅读 篇三
关键词: 激发兴趣 群文阅读 营造氛围 美读感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典古诗文词句优美、韵律和谐、意蕴深远,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也是民族传统的重要载体。小学生正处在记忆黄金时期,让他们多背诵一些古诗文,不仅丰富其语言积累,而且陶冶情趣,锻炼思维、想象、记忆等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热爱祖国语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开展了“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堂教学中从教材第一册开始,经过一年多实践,着重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训练的内容、途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使班级语文学习和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初步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一、弘扬文化,激发兴趣
1.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古诗文学习的兴趣。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的价值在于不仅能给人以艺术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因此,古诗文启蒙教育对小学生学识与做人起到重要作用。我国诗歌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小学语文教材注意选择一些浅显易懂、短小精悍的名篇教授给学生,目的就是通过“一枝红杏”,让学生感受古文化的“满园春色”。因此教学中,笔者认为决不能为应付考试,把眼光仅限于教材所定的诗歌,而应该开展大量古诗文导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2.吸取古诗文有益精髓,促进语文和品德素养的提高。
古诗词不仅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智慧结晶,能让学生明辨是非、珍惜生活,或者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及思乡惜友之情,或者阐事明理,教给学生为人处世之道,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古诗文除了蕴含丰富的思想意义外,还是音乐、绘画、意境等多种形式在内的综合艺术,有着巨大的美学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同时,古诗文语言凝练、手法生动,对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加强语文基本功有着重要作用。系统的、生动的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群文阅读,合理安排
1.选择通俗易懂的古诗文。
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识字量少,以通俗易懂的古诗文为主,并注上拼音,重在激发兴趣。例如,《长歌行》(汉乐府)、《敕勒歌》、曹植的《七步诗》、骆宾王的《咏鹅》、王维的《鹿砦》、《竹里馆》,杜甫的《绝句》、李绅的《悯农》、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白居易的《草》,李白的《静夜诗》、《古朗月行》、《秋浦歌》等。
2.根据季节选择相应的内容。
春天选择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文。例如,杜牧的《江南春》,白居易的《忆江南》,贺知章的《咏柳》,孟浩然的《春晓》,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绝句》、《春夜喜雨》,张志和的《鱼歌子》,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刘禹锡的《竹枝词》,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等。
夏天选择描写夏天景色的诗文。例如,苏轼的《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的《小池》、《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
秋天选择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文。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刘禹锡的《望洞庭》,杜牧的《山行》、《秋夕》,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冬天选择描写冬天景色的诗文。例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柳宗元的《江雪》,王安石的《梅花》,王冕的《墨梅》,高适的《别董大》等。
3.结合节日选择相应的内容。
例如,结合过春节背诵王安石的《元日》;妇女节背诵孟郊的《游子吟》;清明节背诵杜牧的《清明》,韩翃的《寒食》等;重阳节背诵有关思念家乡亲友的诗文。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李白的《赠汪伦》等。
国庆节背诵爱国诗篇,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等。
4.根据教材补充相应的内容
例如,教《铁棒磨成针》后让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教白居易的《草》后让学生背诵白居易的诗;教李绅的《锄禾》后让学生自己背诵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教张俞的《蚕妇》后让学生背诵梅尧臣的《陶者》;教陆游的《示儿》后让学生背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营造氛围,美读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效果与认知内驱力和学习环境有直接联系。为此,给学生创造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氛围,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训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自主、自乐地徜徉于诗海。
1.营造氛围——诗上墙。教室墙上贴上抄好的古诗,挂着《儿童古诗读本》、《唐诗三百首》、《唐宋诗选讲》等,使学生进入教室抬头可见古诗,起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作用。
2.日积月累——天天背。小学生的特点是坚持性不够,实践当中我采取让学生每天背诵的形式。如写在黑板报上,每天课前背一背,放学前再练一练。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头脑中的古诗文就多了。
3.家长配合——留作业。每天学生作业中都有古诗文诵读内容,通过各种途径使家长知道教师的要求及意义,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一年级就背下不少古诗文,感到高兴,不少家长乐于配合,相得益彰。
4.形式多——诗配画。由于一、二年级学生识字不多,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给诗配画,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读古诗文的兴趣,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5.寓教于乐——制卡片。将小卡片的正面写上诗的题目,背面写上答案,下棋似的,答对了,向前走一步,答错了,原地不动。先走完的为优胜,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背了古诗。
6.主动发展——点将台。利用班队课,设立诗词背诵点将台,如做游戏开火车背诵,分组背诵,男女生背诵。也可以不点将,让学生自由到讲台前背诵,背得好的奖给小红花,学生兴趣盎然。
7.荷角初露——擂台赛。先选出一个人当擂主,谁背的古诗首数超过了擂主,就成为新的擂主。通过循环式交流评比,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班级背诵氛围好。
8.多方激励——群英会。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诗人的诗,如李白的诗收集得最多的、且能背下来的就是“小李白”,杜甫的诗收集得多、且能背下来的就称他为“小杜甫”,王维的诗收集得多且能背下来的就是“小王维”……然后,定期举办诗会,让这些“小李白”、“小杜甫”、“小王维”等背一背他们的诗,通过这些方法激励学生主动收集、背诵古诗文。
诵读经典古诗文,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在审美愉悦中培养语感,在轻松惬意中拓展知识。新课标将经典古诗文诵读作为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及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理解、运用能力的重要抓手。由于背诵形式灵活且富有变化,极大调动学生背诵积极性。通过一年多训练,学生收获很大。二年级学生大多能背诵七、八十首古诗文,最多的背了百余首,低年级学生背诵了大量古诗文,储存了丰富的语言材料。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传统文化精髓。那些流传了几千年的言论著作、诗词曲赋如灿烂的星辰,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文化积累和语文功底是一个人整体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志。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化精品,是真正的语文基本功。通过广泛古诗文群文阅读,充分美读感悟,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聚焦新课程[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08.
[2]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01.
[3]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7.
[4]杨如东.古诗文教学如何进行有效拓展[J].小学新课程,2010.12.
4.八年级词语及古诗文默写 篇四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诘问()
杀戮()
拂晓()
琐屑()()溃退()
穿梭()
掳掠()
奔丧()()辟头()
荒僻()
蹿跃()
壬戌()()惶恐()
跋涉()
孤孀()
吆喝()()攥紧()
船楫()
箬篷()
噩耗()()罔不()
垂髫()
地窖()
绥靖()()篆章()
凹凼()
举箸()
噩耗()()簌簌()
黏性()
叹惋()
唏嘘()()差使()
阌乡()
针灸()
隐逸()()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tuí()唐
狼jí()
箱qiâ()
kuì zuî()()zhì()笨
阻â
()
烦zào()
gān gà
()()yào()子
寒jìn()
取dì()
pī lì
()()zâ()歪
惊hài()
吊yàn()
chuāng bā()()fù()闲
荒miù()
肃mù()
pán shān()()xiâ()玩
瓦lì()
焦zhuï()
kū lïu()()hē()斥
震sǒng()
交xiâ()
diān pâi()()zāng()物
制cái()
眼yì()
jì liǎng()()
三、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字词组成成语。
()重其事
转弯()角
张皇失()
()东击西
眼花()乱
情有可()
世外桃()
穷愁()倒
无人问()()不可当
()然无存
触目伤()
()不足道
大()广众
长途()涉
穷愁()倒
四、用课文原句填空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
2、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
3、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_。
4、乡泪客中尽,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
6、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7、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
8、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10、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
11、存者且偷生,_________________。
12、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1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
15、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
16、,家书抵万金。
17、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船头坐三人,______
______
______,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19、佛印绝类弥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情与苏黄不属。
20、_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21、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
22、《陋室铭》中写主人与文人雅士交往的诗句是
。
23、《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
2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25、《望岳》中写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
。
26、杜甫《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桃花源记》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词语及古诗文默写测试卷
(一)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jiãkuìpìhuáng惶lùsuōpìbájífúlǔcuān蹿
suǒxiâ
琐屑
诘问 杀戮 拂晓
bēnsāng
奔丧
溃退 穿梭 掳掠
rãnxū
跃
壬戌
辟头 荒僻
shuāng
孀
yāohe
吆喝
恐 跋涉 孤zuàn攥ruîâhào紧 船楫 箬篷 噩耗
wǎng罔tiáo不 垂髫 地
jiào
窖
suíjìng
绥靖
zhuàn篆dàng凼
zhùâhào章 凹 举箸 噩耗
sùsùnián
wǎnxīxū簌簌 黏性 叹惋 chāiwãnjiǔ差使 阌乡 针灸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tuí(颓)唐 狼jí(藉)箱qiâ(箧)kuì zuî(愧怍)zhì(滞)笨 阻â(遏)烦zào(躁)gān gà(尴尬)yào(疟)子 寒jìn(噤)取dì(缔)pī lì(霹雳)zâ(仄)歪 惊hài(骇)
吊yàn(唁)chuāng bā(疮疤)fù(赋)闲 荒miù(谬)肃mù(穆)pán shān(蹒跚)xiâ(亵)玩 瓦lì(砾)焦zhuï(灼)kū lïu(骷髅)hē(呵)斥 震sǒng(悚)交xiâ(卸)diān pâi(颠沛)zāng(赃)物 制cái(裁)眼yì(翳)jì liǎng(伎俩)
三、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字词组成成语。(郑)重其事 转弯(抹)角 张皇失(措)(声)东击西 眼花(缭)乱 情有可(原)世外桃(源)穷愁(潦)倒
唏嘘
yǐnyì
隐逸无人问(津)(锐)不可当(荡)然无存 触目伤(怀)(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长途(跋)涉 穷愁(潦)倒
五、用课文原句填空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4、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5、欲渡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0、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11、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1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8、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19、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20、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1、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22、《陋室铭》中写主人与文人雅士交往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3、《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5、《望岳》中写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6、杜甫《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7、《桃花源记》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8、《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八年级词语及古诗文默写测试卷
(一)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诘问()杀戮()拂晓()琐屑()()溃退()穿梭()掳掠()奔丧()()辟头()荒僻()蹿跃()壬戌()()惶恐()跋涉()孤孀()吆喝()()攥紧()船楫()箬篷()噩耗()()罔不()垂髫()地窖()绥靖()()篆章()凹凼()举箸()噩耗()()簌簌()黏性()叹惋()唏嘘()()差使()阌乡()针灸()隐逸()()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tuí()唐 狼jí()箱qiâ()kuì zuî()()
zhì()笨 阻â()烦zào()gān gà()()yào()子 寒jìn()取dì()pī lì()()zâ()歪 惊hài()吊yàn()chuāng bā()()fù()闲 荒miù()肃mù()pán shān()()xiâ()玩 瓦lì()焦zhuï()kū lïu()()hē()斥 震sǒng()交xiâ()diān pâi()()zāng()物 制cái()眼yì()jì liǎng()()
三、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字词组成成语。
()重其事 转弯()角 张皇失()()东击西
眼花()乱 情有可()世外桃()穷愁()倒 无人问()()不可当()然无存 触目伤()()不足道 大()广众 长途()涉 穷愁()倒
四、用课文原句填空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
2、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
3、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_。
4、乡泪客中尽,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
6、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7、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
8、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10、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
11、存者且偷生,_________________。
12、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1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
15、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
16、,家书抵万金。
17、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船头坐三人,______ ______ ______,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19、佛印绝类弥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情与苏黄不属。20、_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21、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
22、《陋室铭》中写主人与文人雅士交往的诗句是。
23、《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2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25、《望岳》中写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
26、杜甫《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桃花源记》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文练习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⑴渔人甚异之()⑵阡陌交通()
⑶颖脱不羁()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答: 3.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答: 4.翻译下列句子。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译:(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7.用原文语句作答: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8.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9.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10、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阡陌交通()(2)便要还家()
12、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13、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
14、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谈笑有鸿儒 鸿儒 ②人不堪其忧 不堪 16.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7.[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18.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19.选文的作者是 代。2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
③谈笑有鸿儒()④)无丝竹之乱耳()21.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 22.翻译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孔子云:“何陋之有?” 23.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 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2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亭亭净植 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名之不可 ④莫能肖也
25.《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A.强迫 B.接近,迫近C.狭窄 D.威胁 26.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B.纯以情韵胜 皆以美于徐公 C.花之富贵者也 辍耕之垄上 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其子好骑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8.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29.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香味:莲—— ; 兰——氲氲无所。
5.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默写题 篇五
一、根据提示默写。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明诗人并不因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消沉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典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赤壁》借题发挥,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3、《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写国家山河破碎,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水调歌头》的作者是_________,他在词中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还唱出了他对人们的美好祝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还点明朝代的变迁,受苦的总是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饮酒》中表明诗人________弃官归隐后生活悠闲自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写傍晚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行路难》中,最能反衬出诗人李白内心悲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诗的结尾,他坚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面对自己的不幸遭遇,却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杜甫的那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雪花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一首送别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10、《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言外有意,表明诗人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11、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下了气势豪迈、意境开阔的送别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是送别诗的《送元二使安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流露出依依惜别的悲伤气氛。
二、补充句子
1、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____
2、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________
3、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
4、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6、惶恐滩头说惶恐,______________
7、转朱阁,_______________
8、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床头屋漏无干处,________________
10、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____
11、渭城朝雨邑轻尘,____________
12、蓬莱文章建安骨,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1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月如钩。
16、剪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18、前不古人,______________
19、茅檐低小,___________……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____ 20、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_……人生在世不称意,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名句
1、《与朱元思书》中写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柳先生指,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他的家境贫寒,但他文末借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自己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精神气质。
3、《马说》中韩愈讽刺了食马者“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以为“天下无马”的可笑言行。
4、默写出《送东阳马生序》中写求学艰险的句子:当余之从师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出了潭中鱼的活动,请默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出了巴陵胜状,表明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抱负。
7、醉翁指________,他被贬滁州时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以民为乐,写下了千古名篇《 》。其中最有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八年级古诗文阅读 篇六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夕日 一作:阳)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注释:
1.答:回复。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2.山川:山河。之:的。3.共谈:共同谈赏的。
4.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5.青林:青葱的树林。翠竹:翠绿的竹子。6.四时:四季。俱:都。7.歇:消。
8.乱:此起彼伏。
9.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10.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11.实:确实,的确。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2.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13.复:又。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宋代: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注释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解:把系着的腰带解开。欲:想要,准备。月色:月光。入:照入,映入。
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起:起身。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行:出行。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想到。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至:到。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居承天寺。亦:也。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于:在。中庭,庭院里。空明:清澈透明。
藻荇: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交横(hãng):交错纵横。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盖„„也:原来是。)为:动词。做。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但,只(是)仅仅。
闲人:闲散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首先“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其次“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耳:语气词,“罢了”。▲
野望 唐代: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注释
⑴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傍晚。薄,迫近。⑵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依:归依。⑶秋色:一作“春色”。⑷落晖:落日。
⑸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⑹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⑺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黄鹤楼 / 登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 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3.乘:驾。4.去:离开。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8.悠悠:飘荡的样子。9.川:平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 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14.乡关:故乡。
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注释
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⑺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⑼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这里代指前线。⑽“单车”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⑾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注释
⑴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三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⑵远:远自。⑶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⑷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⑸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⑹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⑺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⑻仍:依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⑼万里:喻行程之远。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注释
⑴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⑵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⑶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⑷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⑸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⑹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⑺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mî):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
⑻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⑼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庭中有奇树 两汉:佚名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
庭院裏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注释
1、奇树:犹“嘉木”,美好的树木。
2、滋:当“繁”解释。“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
3、荣:犹“花”。
4、致:送达。
5、贡:献。一作“贵”。
龟虽寿 / 神龟虽寿 1.该于建安十二年(207),这时曹操五十三岁。选自《先两汉:曹操 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这首诗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诗中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腾 一作:螣)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2.“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寿,长寿。
3.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译文 4.“螣(tãng)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神龟的寿命即使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死亡,变成灰土。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乘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云雾升天。
5.骥(jì):良马,千里马。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6.伏:趴,卧。
7.枥(lì):马槽。骋千里。8.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暮年:晚年。9.已:停止。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10.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盈,满,引申为长。缩,亏,息。引申为短。
11.但:仅,只。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12.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愉快、和乐。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13.永:长久。永年:长寿,活得长。我非常庆幸,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14.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是附文,跟正文没关系,注释 只是抒发作者感情,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赠从弟 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注释
①亭亭:高耸的样子。
②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
③一何:多么。④惨凄:凛冽、严酷。
⑤罹(lí)凝寒:遭受严寒。罹,遭受。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二句是说,难道松柏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但是它依然青翠如故,)这是它的本性决定的。
本文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刘桢(?--217),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的修辞手法。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从弟:堂弟。
梁甫行 曹植 顾忌。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注解】 野。[1]异气:气候不同。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2]剧:艰苦。宇。[3]草墅:用草搭盖而成的简陋房屋。
【译文】 [4]行止:行动的踪迹。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5]林阻:山林险阻之地。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们的栖身之[6]柴门: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地。妻子和儿子像禽兽 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7]翔:绕行。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由 穿梭毫无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一安于辨别,天下的争斗就熄灭。”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吗?男子行成年礼,父亲对他有所嘱托;女子要出嫁,母亲有所嘱托并送到大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自己的家,必须恭敬,必须谨慎,不要违抗丈夫。’以顺从作为准则,是为人妻妾的人生道路。辨别天下众多可辨别的东西,树立天下正确的名位,推行天下最大的道路;如果得志,让人民遵从遵照;如果不得志,就自己走自己的道路。富贵时不能过度,贫贱时不要动摇改变意志,面对威武之势而不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注释
1、舜:姚姓,名重华。唐尧时耕于历山(在今山东济南东南,一说在今山西永济东南),“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尧帝使其人山林川泽,遇暴风雷雨,舜行不迷,于是传以天子之位。国名虞,史称虞舜。事迹见于《尚书·尧典》及《史记·五帝本纪》等。
2、发:起,指任用。
3、畎(quǎn)亩:田亩,此处意为耕田。畎,田间水渠。
4、傅说(fù yuâ):殷商时为胥靡(一种刑徒),筑于傅险(又作傅岩,在今山西平陆东)。商王武丁欲兴殷,梦得圣人,名曰说,视群臣皆非,使人求于野,得傅说。见武丁,武丁曰:“是也。”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遂以傅险为姓,名为傅说。事迹见于《史记·殷本纪》等。
5、举:被选拔。
6、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7、胶鬲(gã):商纣王大臣,与微子、箕子、王子比干同称贤人。
8、鱼盐:此处意为在海边捕鱼晒盐。《史记》称燕在渤碣之间,有鱼盐之饶;齐带山海,多鱼盐。
9、管夷吾:管仲,颍上(今河南许昌)人,家贫困。辅佐齐国公子纠,公子纠未能即位,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知其贤,释其囚,用以为相,尊称之为仲父。《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10、士:狱官。
11、孙叔敖(áo):蒍姓,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春秋时为楚国令尹(宰相)。本为“期思之鄙人”,期思在今河南固始,偏僻之地称为鄙。
12、海:海滨。
13、百里奚(xī):又作百里傒。本为虞国大夫。晋国灭虞国,百里奚与虞国国君一起被俘至晋国。晋国嫁女于秦,百里奚被当作媵臣陪嫁到秦国。百里奚逃往楚国,行至宛(今河南南阳),为楚国边界之鄙人所执。秦穆公闻其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于是与之。时百里奚年已七十余,至秦,秦穆公亲释其囚,与语国事三日,大悦。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史称秦穆公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政,“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事迹见于《史记·秦本纪》。
14、市:市井。
15、故:所以。
16、任:责任,担子。
17、是:代词,这,这些。
18、也:助词,用在前半句的末尾,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
19、必:一定。
20、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
21、心志:意志。
22、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23、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24、体肤:肌肤。
25、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
26、拂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拂,违背,不顺。乱,错乱。
27、所为:所行。
28、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29、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30、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
31、曾益:增加。曾,通“增”。
32、能:才干。
33、恒:常常,总是。
34、过:过错,过失。
35、困于心:心中有困苦。
36、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37、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38、征于色:面色上有征验,意为面容憔悴。征,征验,征兆。色,颜面,面色。赵岐《孟子注》:“若屈原憔悴,渔父见而怪之。”《史记·屈原贾谊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39、发于声:言语上有抒发,意为言语愤激。赵岐《孟子注》:“若甯戚商歌,桓公异之。”甯戚,春秋时卫国人。家贫,为人挽车。至齐,喂牛于车下,齐桓公夜出迎客,甯戚见之,疾击其牛角而商歌。歌曰:“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齐桓公召与语,悦之,以为大夫。
40、而后喻: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知晓,明白。
41、入: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内。
42、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43、拂(bì)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
44、出: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外。
45、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
46、外患:来自国外的祸患。
47、恒:常常。
48、亡:灭亡。
49、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50、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尔:如此、这样。(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8)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9)相与还:结伴而归。▲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雁门太守行 唐代: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注释
⑴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雁门,郡名。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
⑵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摧:毁。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金鳞:是说像金色的鱼鳞。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⑶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向日:迎着太阳。亦有版本写作“向月”。向:向着,对着。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开:打开,铺开。⑷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⑸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凝,凝聚。“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⑹临:逼近,到,临近。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易水距塞上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战国时荆轲前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
⑺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此句一作“霜重鼓声寒不起”。⑻报:报答。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意:信任,重用。⑼玉龙:宝剑的代称。君:君王。
赤壁 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注释
⑴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⑵销:销蚀。⑶将:拿起。
⑷磨洗:磨光洗净。
⑸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⑹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⑻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⑼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代: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译文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注释 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天语:天帝的话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嗟,慨叹。
“我报”二句:意谓人生路长而时光渐晚,徒有诗才,志事难酬。报,回答。路长:意仿《离骚》上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灼《碧鸡漫志》云:李清照少时便有古诗名气,“才力华赡,逼近前辈。”但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其才华被扼制,不能有所作为,故说“谩有”。谩:徒,空。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注释
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徘徊:来回走。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注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轻舟:轻便的小船。短棹:划船用的小桨。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宋时属颍州。
绿水:清澈的水。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隐隐:隐约。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琉璃:指玻璃,这里形容水面光滑。涟漪:水的波纹。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金陵:南京。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宋代:朱敦儒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占中原的大乱。
译文 簪缨: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收:收复国土。江在夕阳下流去。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倩:请。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请悲风吹泪过扬州。兵破坏。
注释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宋代:李清照 处。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译文三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译文 道路。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其中不想回家。处。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深处。注释 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不小心,却惊起了一群的鸥鹭。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译文二 溪亭:临水的亭台。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日暮:黄昏时候。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兴尽:尽了兴致。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回舟:乘船而回。误入:不小心进入。藕花:荷花。
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争(zen),怎样才能 惊:惊动。起:飞起来。一滩:一群。
鸥鹭:这里泛指水鸟。移居二首 魏晋: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译文
从前想移居住到南村来,不是为了要挑什么好宅院;
听说这里住着许多纯朴的人,愿意同他们度过每一个早晚。这个念头已经有了好多年,今天才算把这件大事办完。简朴的屋子何必求大,只要够摆床铺就能心安。
邻居朋友经常来我这里,谈谈过去的事情,人人畅所欲言; 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吟诵新诗篇。经过门前互相招呼,聚在一起,有美酒,大家同饮共欢。要干农活便各自归去,闲暇时则又互相思念。
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谈谈笑笑永不厌烦。
这种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美好,抛弃它实在无道理可言。穿的吃的需要自己亲自去经营,躬耕的生活永不会将我欺骗。
注释
⑴南村:各家对“南村”的解释不同,丁福保认为在浔阳城(今江西九江)下(见《陶渊明诗笺注》)。卜宅:占卜问宅之吉凶。这两句是说从前想迁居南村,并不是因为那里的宅地好。
⑵素心人:指心性纯洁善良的人。李公焕注云:“指颜延年、殷景仁、庞通之辈。”庞通,名遵,即《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之庞主簿。数:屡。晨夕:朝夕相见。这两句是说听说南村有很多朴素的人,自己乐意和他们朝夕共处。
⑶怀此:抱着移居南村这个愿望。颇有年:已经有很多年了。兹役:这种活动,指移居。从兹役:顺从心愿。这两句是说多年来怀有移居南村的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
⑷蔽庐:破旧的房屋。何必广:何须求宽大。蔽床席:遮蔽床和席子。取足床席:能够放一张床一条席子就可取了。
⑸邻曲:邻居,指颜延之、殷景仁、庞通等,即所谓“索心人”。据他的《与殷晋安别》诗云:“去岁家南里,薄作少时邻。”可见殷景仁当时曾是他的邻居。抗:同亢,高的意思。抗言:抗直之言,高谈阔论或高尚其志的言论。在昔:指往事。这两句是说邻居经常来访,来后便高谈阔论往事。
⑹析:剖析文义。魏晋人喜欢辩难析理,如《晋春秋》记载:“谢安优游山水,以敷文析理自娱。”陶渊明也不免有这种爱好。所谓析义,主要是一种哲学理趣,与一般分析句子的含义不同。这两句是说共同欣赏奇文,一起剖析疑难文义的理趣。
⑺“春秋”两句:大意是说春秋多晴朗天气,恰好登高赋诗。⑻斟:盛酒于勺。酌:盛酒于觞。斟酌:倒酒而饮,劝人饮酒的意思。这两句是说邻人间互相招呼饮酒。
⑼农务:农活儿。辄(zhã):就。相思:互相怀念。这两句是说有农活儿时各自回去耕作,有余暇时便彼此想念。⑽披衣:披上衣服,指去找人谈心。厌:满足。
7.八年级古诗文阅读 篇七
1.Review and learn words about the weatherand features of the seasons.
2.Read and understand the poem aboutseasons.
3.Learn about the changes in seasons.
4.Inspire a love for nature.
【教学重难点】
1.Understand the poem and read the poemwith feelings.
2.Find the different beauty of the poem.
【教学准备】
Multimedia
【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up
T:Boys and girls, what’s the weather liketoday?
S:It’s cold.
T:What season is it now?
S:It’s winter.
(设计说明:由日常英语导入本课时所学话题———季节。 )
Step2. Think aloud and learn new wordsabout seasons
1.Say something about winter
T: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winter?
S1:We can make a snowman.
S2:We can go skating and skiing.
S3:We should wear warm clothes.
S4:We should wear gloves and scarves.
S5:It’s cold. There is ice on the road.
…
(设计说明:本环节是“头脑风暴”,学生自由地用学过的词汇描述冬天, 激活已学的关于冬天话题的语言知识。这项活动鼓励学生自由讨论、扩大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启发学生思考相关话题,帮助学生归纳已学的语言知识,为后续学习做铺垫。后面将用同样的方法激活学生关于春天、夏天和秋天的话题的语言知识。 )
T:You did a good job. What’s more, thetemperature drops a lot in winter.
(运用课件分别呈现一幅温度计的图片和显示温度 下降的图 片 , 让学生猜 生词temperature和drop的中文含义,同时呈现音标 ,教师领读。 )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相关语境中猜测语义,学习生词,丰富词汇量。后面将用同样的方法呈现和学习描述春天、夏天和秋天所用的生词。 )
T:I like a very famous saying about winter.It was from Percy Bysshe Shelley,a famousEnglish poet. If winter comes,?
S: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T:Wonderful!
(设计说明: 丰富学生的西方文学知识,给学生以文学艺术的熏陶。 )
2. Say something about spring.
T: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spring?
S1:It’s warm.
S2:It’s sunny.
S3:We can fly kites outside.
S4:We can hear birds sing in the tree.
S5:We can see beautiful flowers everywhere.
S6:We can see trees turn green.
…
T:Well done! We can also see manybeautiful butterflies in the field.
(呈现“蝴 蝶”的图 片 , 领读butterfly,butterflies,呈现音标。 )
T:There may be showers in April. We callthem April showers(四月的绵绵细雨).
(呈现美丽的春雨图片, 领读生词shower,呈现音标。 )
3.Say something about summer.
T:Who can say something about summer?
S1:It’s very hot.
S2:We can eat ice-cream.
S3:We can go swimming.
S4:We can eat watermelons.
S5:Girls often wear skirts and dresses.
…
T:Excellent! It’s comfortable to sit in theshade under the tree in hot summer. Do you thinkso?
(呈现“阴凉处”图片,领读生词shade,呈现音标。 )
T: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can you see?
(呈现林间小溪的图片。 )
T:We can see quiet streams through theforest.
(领读生词stream, quiet streams, 呈现音标。)
4.Say something about autumn.
T: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autumn?
S1:It is no longer hot. It gets cool.
S2:We can eat many kinds of fruit.
S3:Tree leaves turn yellow and fall down
…
T:I’m proud of you! You did a good job.Look at this picture. What are the farmers doing?
(呈现“秋天农民收获庄稼”的图片。)
T:Farmers are harvesting crops.
(领读生词harvest,crop, 呈现音标和中文含义。 )
T:Read together——— harvest crops.
S:Harvest crops, harvest crops.
T:Can you describe the picture?
(呈现“秋天落叶聚成堆”的图片。 )
S:...
T:Yes. Leaves fall into piles upon theground. Upon means on.
(领读生词pile, upon, 呈现音标和中文含义。)
T:You see. Nature is beautiful. Can you tellme your favourite season and why?
S1:I like...,because ...
S2:I like...,because ...
T:I agree with you. Each season has its ownbeauty.
(呈现四扇打开的窗,窗内是美丽的四季的图片。)
(设计意图: 本环节,学生用前面学到的新旧知识描述季节的特色, 既对前面所学内容起练习作用, 又对后面的阅读起铺垫作用。教师的反馈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
Step3. Read, enjoy and understand thepoem
1.Read and complete the poem.
T:Here is a poem about seasons. But thefirst line of each paragraph is missing. Please readcarefully and complete it using the sentences inthe box.
(Students finish the exercise in theirexercise papers.)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阅读每段诗歌的后三句可以判断本段描述的是什么季节, 进而从提供的选项中选出每段诗歌的第一句。前面各个环节的学习为这个活动提供了支架, 这是一个有意义的阅读活动。 )
2.Match each season with the descriptions.
(设计说明: 所给选项是诗歌中的关键词,通过与图片的配对练习,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
3.Enjoy the poem and look for the beauty ofthe poem.
T:Let’s watch the flash and say what youfeel. What’s the beauty of the flash?
S:(学生可以用汉语说 :音乐美、图画美、押韵、句子美……)
T:Great. Let’s enjoy the beauty of rhyme,the beauty of imagery and the beauty of words.
(1)Enjoy the beauty of rhyme.
T:Does the poem sound beautiful?Whypoems sound beautiful? Because of the rhymes.Do you know how words rhyme? For example,“snow”rhymes with“grow”. So if the last syllablesof two words make the same sound,we say themrhyme.
Now let’s read the first paragraph after thetape in a low voice.
T:Read the first paragraph aloud together byecho.(回音式朗读 ,即重复读每行诗的最后几个单词。 )
(设计说明: 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通过将最后两至三个单词重复一遍的阅读方法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
T:Please read the other three paragraphs andfind the rhymes.
T:Wonderful. How clever you are!Now turnyour books at Page 83, and finish Exercise B1.
(2)Enjoy the beauty of imagery
T:Now would you like to close your eyes andlisten to the tape? While listening, what can youimagine in your mind?
S1: fall of snow
S2:forget to grow
S3:far away
S4:sunny day
…
T:What a good job!I’m proud of you!Please read this part by yourselves in your ownway and try to enjoy the beauty of imagery.
(设计说明: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朗读,并且体会诗中的意境之美。 )
T:Let’s read aloud and share the beauty ofimagery!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 使自己融入诗歌美好的意境中,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文学素养。 )
(3)Enjoy the beauty of words.
1T:Now read the third paragraph aloud byyourself and enjoy the beauty of words. Look atthese sentences. Which word is better?
Those ____ (sweet/good) memories ofsummer days,
Are about ____(quiet/noisy) streams andtrees and shade,
And ____(lazy/free) afternoons by a pool,eating ice-cream to feel cool.
S:Sweet memories, quiet streams, lazyafternoons.
T:I agree with you. Let’s read this paragraphaloud and enjoy the beauty of words.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文本的美丽。)
2 T:Now read the second paragraph———spring, and tell me what’s the beauty of thisparagraph.
S:The beauty of words.
T:I think so. What kind of figure of speechis used, do you know?你们知道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
S:拟人手法。
T:Yes. Personification,拟人手法。How doyou know?What words make you think so?
S: Forget,play,hide.
T: Excellent! Let’s read this paragraph andenjoy the beauty of the words.
S:...
(4)Introduce reading skills.
T:When we read poems, we should knowsome reading skills, such as stress (重读),pause(停顿),intonation (语调),linking sounds (连读). For example,As the′days are′shorter/andthe′temperature′drops.
(设计说明:指导学生朗读技巧,在朗读诗歌的时候,可以通过适当的停顿、轻读、重读等感悟情感。 )
(5)Enjoy the last paragraph by themselves.
T:Read the last paragraph———autumn,feelthe beauty by yourselves, and share your ideaswith us.
S1:I like the beautiful rhyme.
S2:I think the words are beautiful.
S3:…
T:I agree with you.
Step4. Practise the poem (read andexperience)
T:Would you like to read the paragraph withexpression (带有感情地)and echo the last two orthree words?
S:Yes.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T:Good Job! Who can tell us what“a newyear”in the last line means?
S1:A new start.
S2:A new hope.
T:Wonderful! I think you understand thepoem very well. Read together———a new start, anew hope!
(设计说明:全文朗读,完整地感悟文本,体验对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享受英语阅读之美。同时, 教师关于“a newyear”的内涵意思的提问 ,既是检查学生对文本是否真正理解,更是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 )
Step5. Homework
1.Read the poem again and try to rememberit.
2.Design a poster in groups.
规则:
1.将信封中的句子拼成另一首关于四季的小诗,特别注意诗歌的顺序和句末单词的押韵;
2.通过网络或者到杂志上再找一篇关于季节的英文诗歌,写在海报上;
3.利用贴纸来美化海报;
8.八年级古诗文阅读 篇八
近年来,随着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政策的出台,古诗词阅读教学的价值和地位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尽管如此,中小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现状却尚显模糊。从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目前学界对于古诗词阅读能力的研究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偏重古诗词阅读能力方法、策略的理论和实践探讨(朱慧2011;杨来军2013;梁春燕2007);一是运用统计方法调查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孙敏2010;蒙芳玉2010;林警熙2013)。但是整体来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针对学生古诗词阅读能力的现状研究少之又少。
“探究学生的阅读能力表现,基于阅读能力测试结果提出教学诊断及教学建议,是教育界应该深入探索研究的问题。”[1]那么,对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价,并根据其能力表现提出教学建议,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基于此,本文以高二年级学生的古诗词阅读作答为研究对象,从学生古诗词总体阅读能力、识记能力、鉴赏评价能力等角度出发,对高二学生古诗词作答内容进行统计与深入分析,以期能了解当前高二学生古诗词阅读能力的一些表现特征,并以此作为反思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契机,为一线教学提供些许教学策略。
本研究所选取的样本对象为556名高二学生,其中一类校201名,二类校185名,三类校170名。
一、高二年级学生古诗词阅读能力表现
通过数据分析,高二年级学生古诗词阅读能力可以从总体阅读能力、识记能力、反思评价能力方面进行说明。
(一)总体阅读能力:高水平样态学生比例偏低
将学生的古诗词阅读作答进行分类,根据得分情况,分为高水平样态、中等水平样态,低水平样态三种类型。从学生作答的得分情况来看,中等水平样态的学生最多,占总人数的48.3%,高水平样态的学生人数比例偏低。低水平样态的学生人数比例为29.2%,大约占到了抽样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一。(详见表1)
学生古诗词阅读高水平样态的人数比例偏低,这说明古诗词阅读仍然是大部分学生的难点,学生古诗词阅读能力的提高值得引起重视。
(二)识记能力:学生古诗词识记的内容大多来源于小学阶段,且整首诗词的识记能力有待提高
测试要求学生按照题目要求,默写整首诗词,在识记基础之上,将自己的古诗词积累与文本材料进行整合,并对其进行分析、解释。
统计学生的作答后发现,556名学生能够写出的古诗词共计18首,其中符合题目要求诗词共计16首。能够按测试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诗词的学生占总测试人数的88.9%,但可以正确、完整地写出整首诗词的学生比例却只占总人数的53.2%。从学生选择的古诗词来源比例来看, 81%都是源自课标内的推荐篇目。其中,63%的古诗词属于课标1-6年级的推荐篇目,大大高于7-9年级与高中阶段课标推荐篇目的选择比例。在学生的所有作答中,属于小学低年级所学的古诗词的出现频率又最高,达到了57.6%。(详见表2)
(三)鉴赏评价能力:学生古诗词评价鉴赏方法积累不足,大量学生无法知人论世
测试要求学生能够在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之上,选择任意角度,对其进行鉴赏评价。学生鉴赏评价的作答情况如下(见表3):
由上表可知:首先,未作答的人数占总样本量的27.5%;其次,无法选择角度清楚地评析诗歌的人数比例占31.7%;可以选取诗歌内容两个维度对诗词进行简单评析的学生人数比例为27.4%;另外有13.4%的学生可以结合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或创作风格评价诗歌。从学生作答的数据统计来看,大量学生可能还无法选择明晰的角度对古诗词进行鉴赏。这不能不引人担忧,说明高二学生古诗词鉴赏评价的方法积累不足。
二、教学策略:基于古诗词阅读能力的培养
依据测试结果,对高中阶段古诗词阅读教学的策略如下:
第一,需针对古诗词的阅读内容培养学生的相应阅读能力。新课改以来,知识的传递不再是课程培养的主要目标,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课程的重点。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要求古代诗文阅读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四种能力。这四种能力在古诗词与文言文两种类型的阅读考察中是共有的。但文本本身的特征的差异势必会导致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相对应的培养能力的不同。以理解能力为例,文言文阅读更多地是要求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或用法,而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则是强调把握古诗词的内容与意义的能力。
第二,需重视学生整首诗词的识记能力,提高学生识记的“质”与“量”。此次的数据统计中能够按照题目要求正确、完整默写整首诗词的学生约占总测试人数的50%。也许由于高考的要求是默写常见的古诗文名句名篇,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有可能忽视了对学生整首诗词识记能力的培养。统计学生作答所选择的古诗词63%来源于课标内1-6年级推荐的篇目,这样的现象既说明高二学生能够完整背诵并默写的古诗词大部分仍然是小学阶段积累的古诗词,从侧面证明了小学阶段是学生古诗词积累的黄金时期;也表明高中学生古诗词积累面较窄,课外积累量较少的现状。古诗词阅读“如果没有一定的古诗词积累量作为基础,就很难形成感性认识,很难形成语感”。[2]因此,学生古诗词背诵量较少,势必会对学生的古诗词阅读产生影响。同时,21世纪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保证积累的‘质与‘量。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整首诗词的识记能力,有意识地拓宽学生的古诗词积累面。
第三,学生古诗词鉴赏方法积累严重不足,应促进学生古诗词鉴赏评价理论方法体系的形成。通过统计发现无法选择角度清楚评析诗歌的学生占总样本量的30%以上,这反映出一部分学生对古诗词阅读不知道如何入手。积累不够自然是其原因之一,但也反映出学生对古诗词鉴赏方法的缺失。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应该逐步培养学生形成古诗词鉴赏评价的理论方法体系,以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自主赏析。具体而言,诵读纵览,整体把握,是鉴赏的前提;其次,聚焦诗题,理解诗歌内容;知人论世,感知诗词时代背景;调动联想想象,体会诗歌意境;比较诗词,主动探究赏析等,都是古诗词鉴赏的相关方法。通过教给学生基本的鉴赏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古诗词阅读鉴赏习惯,从而“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第四,学生古诗词评价鉴赏呈肤浅化,应提升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此次统计数据表明,样本量中,接近30%的学生选择从诗歌内容角度评析诗歌,但其实更多的不是评析,更侧重于解释;而仅有13.4%的学生,可以选择从能力要求更高的结合诗人词人的人生经历与创作主张的角度评析诗歌。究其原因,可能与一直以来“重视字、词、句、段的教学,使学生从中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3]的古诗词教学痼疾有关。学生理解、鉴赏诗词的过程应该是由表及里的认识文本“文”、“象”、“道”的过程,是一个“循文析象悟道的、由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的认识过程”。[4]“文”指文章的语言形式,基本内容;“道”指文章主旨,理性认识,而在这之间的“象”则是独立于“文”与“道”之外的重要层次——“内容材料”。反映在古诗词阅读中,则是说明古诗词阅读的鉴赏不能仅仅停留在“循文”——理解内容的层面,更应该通过充实而又典型的质料帮助学生探寻古诗词的主旨。因此,在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使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提高学生古诗词反思评价能力。
当然,本次研究只是初探,还存在以下局限:比如样本量的选取范围较小、对学生的能力表现分析较为粗浅等等。此次统计的数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部分地区高二学生古诗词阅读能力的现状。未来笔者会继续努力探索,希望通过对学生古诗词阅读能力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为古诗词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燕华,郑国民,关惠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表现研究[J].教育学报,2015,(6).
[2]林警熙.赣州市区高三学生古诗词鉴赏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2013.
[3]杭苇.文道统一,加强起初,培养能力,发展智力[J].教育研究,1982,(11).
[4]曹光灿.阅读认识过程及其教学意义新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4).
【八年级古诗文阅读】推荐阅读:
八年级古诗文名句默写与运用11-06
八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11-16
八年级下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教师专用06-13
八年级上古诗鉴赏10-17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全部07-04
古诗苑漫步八年级作文08-24
八年级下诗文名句积累10-1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古诗09-21
八年级下古诗词必背篇07-16
八年级古诗词下册必背知识点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