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的散文(精选14篇)
1.回归的散文 篇一
回归的心灵散文
张红旗的父亲保护县委书记郑岩,被划成右派分子,开除工职回到家里,他那因父亲在外工作而骄傲的头颅就低了下来。
那时,张红旗上小学二年级没多久,他怕与同学们接触,他怕看同学们鄙视的眼睛,整天把自己埋在书本里,狠命地学习。
中午放学,张红旗背着书包刚踏上回家的路,几个同学就呼啸着追了过来,他们要彻底打倒右派分子狗崽子。张红旗在前面拼命地跑,他们在后面狠命地追,一块石头飞了过来,砸在了张红旗的脚后根上。
“唉呀!”他叫了一声跌倒了,鲜血汩汩地流了出来。他委屈地大声哭了起来。几个追过来的同学吓坏了,“轰”地一下散开逃跑了。
张红旗拐着脚回到家门口,他怕母亲担心,就擦了擦眼泪喊道:“妈——妈——。”
赵兰走出屋门,见张红旗那样儿,吃惊地问道:“呀,这是咋啦?这是咋啦?”
“我走路不小心,摔在路边石堰下,把脚碰伤了。”他没有告诉母亲实情,母亲刚做了宫外孕大手术回到家,身体还没有恢复好。
“你这孩子,咋不小心?快跟我到大队医务室去。”张红旗看见母亲擦了一下眼角的泪,他的心猛地揪着疼了一下。
从此,张红旗再也安不住学习的心,成了班级里的混世魔王。
那个时候,学生们在班上坐的凳子是从家里自带来的小木凳,课桌是用砖头垒的柱子,上面放一块长长的厚厚的木板儿。班级里没有几个同学是爱好学习的,他们崇尚的是白卷英雄张铁生。为了减少一节课的上课时间,张红旗悄悄地在课桌柱子里插了一根木棍,下课的时候用脚踩在木棍上,猛得一垛,课桌“哗”地倒了。同学们轰然一笑,他们谁也不管,到教室外面疯耍。上课铃响了,他们才慢腾腾地走进教室,漫不经心的一块砖一块砖磊着桌柱子,把桌柱子磊好,把长长的`木板放上去。老师开始讲课的时候,一节课的时间已经悄然过去十多分钟。
这时,有一个同学对他周围的同学悄悄地说:“看咱们数学老师尖嘴猴腮那个熊样儿,谁敢站起来骂他?”
张红旗“呼”地就站了起来,指着堂台上老师的鼻子就骂,老师气得哭着跑出了教室。几个同学高兴地欢呼了起来,他们把张红旗看成了英雄,很快他们就团结在张红旗的周围。
一天下午放学,张红旗与几个同学到邻边生产队早蜀黍地里溜芋头(土豆),可怎么溜也溜不出几个。他们看见挨地块儿的早蜀黍地里还有没刨的玉头,张红旗给几个同学视了个眼色,就过去刨了起来。谁知他们被那个生产队的队长发现了,他们不仅被那人狠狠地臭骂了一顿,刨得溜得玉头也全被没收了。
他们几个人灰头灰脸地走出早蜀黍地,别提心里多么地不服气多么地恼火。见那人走了,张红旗给几个同学呶呶嘴,就又悄悄回到了地里,举起锄头把还未成熟的早蜀黍钎倒了一大片。他们这才心情高兴地唱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回家了。
这几件事儿,很快被校长知道了,可他碍于张红旗的母亲是大队妇女主任,又是远近有名的接生婆。他女人怀孕马上就要生孩子了,到时候还要张红旗母亲接生,,就没有把这几件事情上纲上线。校长把他们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又叫他们写了一份检查,就算过去了。
也正是因为校长的这个态度,老师们更不愿意管理张红旗他们的班级了,他们更自由了,班级也就更乱了。
上课铃响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胳膊窝夹了本书,满脸笑容,满脸慈祥地走进了教室。不知为什么,闹哄哄的教室竟然静了下来,张红旗一向恶作剧的心思竟然没有了。
她没有上讲台,而是走到了张红旗的身边,伸出她那苍老而又温柔的手,在他的头上轻轻抚了抚,微笑着说:“你叫张红旗吧?我是你爸爸的老师呢,现在我来做你的老师好不好?”
嗯,张红旗竟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她微笑着转过身,走上了讲台。
“孩子们,我从校长那里听说,你们都是好孩子。校长要我来给你们上课。今天,我不想给你们上什么课,我想给你们讲一些关于好孩子的故事,你们听吗?”
嘿,他们的心一阵惊喜,竟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张红旗的手也拍得生疼。
那天,她给他们讲了很多故事,都是《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里的。下课了,张红旗他们都不愿离开,都想听她继续讲故事。一个同学站起来,要去厕所。张红旗瞪了他一眼,他就坐下不动了。老师发现了张红旗的这个小动作,她微笑着说:“孩子们,你们想听故事,现在去一下厕所,回来我继续给你们讲。”
他们几乎都是冲刺着飞出教室,又都是冲刺着飞回教室,他们已经很长很长时间,没有这样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了。有一个同学吹了声口哨,看见张红旗恶狠狠的目光,就不敢再吹了,都安静地坐下了。其他同学更是大气不敢出。老师也发现了这一点,可她微笑着什么也没说,就又开始给他们讲故事了。
放学了,她没让张红旗走。她一手拿着书,一手牵着他的手,把他带到了她的住室,她的手是那么的温柔,像妈妈的手,像奶奶的手。
走进她的住室,她给他端了杯水,放在桌子上,他没敢喝,他又恭恭敬敬地把水端给了她。她微笑着把水接住了,喝了一口,放回在桌子上。
“红旗呀,你爸爸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最优秀的一个。你现在成了我的学生,你愿意像你爸爸一样优秀吗?”
张红旗没有想到她会说这样的话,他更没有想到自己会立刻就点了点头。
“我明天要在我们班上宣布,你是我们班的班长。如果你在三个月内,能让我们班在学习、纪律、劳动各方面都成为表现最好的班级,我就要校长在全校师生会上,给你戴红领巾,给你发三好学生奖状。你能做到吗?”
她的话都让张红旗那么的惊喜,她的话让张红旗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不断地点头。
从此,他所在班级的同学们都变了,都变得爱学习了,都变得自觉遵守纪律了,都变得热爱劳动了。。。。。。变得老师们都愿意给他们上课了。
三个月后的一天。天气特别晴朗,阳光特别明媚,校园里的花也特别芬芳。白发苍苍的新老师真的要求校长在操场上召开全校师生大会,要校长给张红旗,还有班上他的几个铁哥们,戴上了红领巾,发了三好学生奖状。
更令张红旗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父母竟也在会场里。原来,他们早就知道自己孩子的情况,却不知道如何做才好。当他父母看到张红旗戴上了红领巾,拿到了三好学生奖状时,竟然哭了,竟然走上会场讲台,给校长,还有张红旗的班主任老师——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程丛慧老师——下跪了!这一跪,蕴含的是天下多少“望子成龙”的父母对老师的殷殷感激之情!
2.回归的散文 篇二
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徐坤的作品中,很多女性形象都有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在《奥菲斯小姐》中,女秘书阿咪在没钱却年轻的“阿兵”和年长却有钱的老板中选择了后者。而当发现自己看似穿金戴银,其实却两手空空之后,她决定拯救自己的人生。“她同时投资房贷产开发和葡萄酒制造业。她用她的固定资金指挥着千军万马男人在身边流动,效力,惦记她的男人纷至沓来,鸣攘鸣攘。”[1] (p238) 在经历了男人的欺骗与玩弄后,阿咪凭着自己的力量获得了成功,赢得了女性对男性的胜利。她是社会上部分女性的代表。她们在经历了感情的创伤之后,选择自立、自强,为自己挣得了金钱、地位与尊重。在《乡土中国》中的陈招弟身上,女性要求在社会中得到平等、公正的思想则更为强烈。在陈家宴请老二陈刚回到家乡的酒席上,出钱的不是任何一个陈家的儿子,而是大姐陈招弟。陈家经济困难时,出力最多的也是家中唯一的女性陈招弟。酒席中,老二陈刚和老大招弟之间的对话可看作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对立。“她跟她二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个勤勤恳恳地养家,一个狼狈为奸地逃跑;一个克己奉公地孝道,一个自私自利的不孝。”[1] (p111) 在这里,男性成为了逃避责任、自私无情的代表,而女性却敢于担当,富有责任感,这与社会普遍认同的“男尊女卑”思想大不相同。女性不再依靠男人,而是与男性获得了平等的认同,这点与自由女性主义者沃斯通克拉夫特的观点相同:女性在理性和理智能力上并非低于男性,同等的理性教育会使两性的价值与权利平等。“自由女性主义的目标是要建立能人统治的社会,以人的能力素质来建构社会,争取与男性的‘同等机会’”。[2] (p41) 社会教育以及能力的培养使女性不再是弱势群体,并不在身份地位上屈从于男权制度,获得了社会更多的肯定。
二、女性挣脱现实之后的反思与回归
在徐坤的作品中,尽管有一些自我反抗、斗争成功的女性形象,但大多数女性却在反抗意识萌芽之际又回到了原本的环境之中,这些人物大都不满于家庭、社会所带来的情感枷锁,在寻求机会挣脱之后,却最终选择回归。《厨房》中的枝子是这类女性的代表人物。枝子在年轻时不满足于自己灶下婢的身份,便毅然决然投入了商界,这便是她作为一名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而正如波伏娃所说,女人并非生来就是女人,而是后天变成女人的。正因后天被社会赋予了家庭符号,枝子想重新回到厨房,而在新的厨房中,枝子与恋人画家松泽的地位绝非平等。“厨房并不是她自己家里的厨房,而是另一个男人的厨房。女人枝子正处心积虑的,在用她的厨房语言向这个男人表示她的真爱。”[1] (p2) 女人一旦进入男人的厨房,便陷入了被动,松泽像是掌控全局的导演,他玩弄着枝子的真情,看似置身其中,却又旁观在外。最终女人的情感在男人的玩弄面前还是处于卑微的地位,回归后的女人依旧要臣服于男权制度之下,女性的独立、自强在男女两性的差异面前显得不值一谈。与枝子命运相似的还有《橡树旅馆》中的伊玫。在平淡的家庭与充满暧昧气息的橡树旅馆中,伊玫选择了后者;在与她关系平淡如水的丈夫和带给她刺激的情人之间,她选择了情人。与情人在橡树旅馆的约会,是伊玫对现实生活的出逃,她将自己觉醒的意识放于了家庭之上。然而女性身上的家庭符号是不可磨灭的,伊玫最终也认识到情人之间没有真情实意;而丈夫却有着对家庭的奉献,对自己无私的情感。在明白了情人的不断取索与丈夫的悉心关怀后,她最终回归了家庭,回归了本属于她的女性角色。在与情人之间的单纯的两性关系中,女性显然还是处于被统治、被占有的地位,回归家庭后,女性便得到了与男性互相的责任感。类似的还有《如梦如烟》中与新职员发生婚外情后,回归家庭的女干部佩如,《狗日的足球》中因喜爱足球而认为自己与男性平等,却在一句脏话中发现自己依旧处于男权的铜墙铁壁之下的柳莺等女性形象。她们都是在试图与男性平等而无果后,接受社会现实而回归的女性。
三、女性回归现实的原因
这些女性在经历过意识的觉醒和情感的出逃后,又选择了回归原位。她们这一系列行动的原因并不单一。一是女性尝试与男性平等的心理因现实而坍塌,自主选择回归。在《含情脉脉水悠悠》中,年轻且未经社会历练的女实习生宋乙乙是社会中稚嫩、天真的女性代表。宋乙乙是一名大学生,她的年轻貌美使她被“东方烈焰号”上的男性所吸引,进而陷入男女两性的世界。她渴望新鲜而刺激的爱情,但却不知不觉被男性掌控。而女政委倩倩早已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深知男女相处的规则,是现代新女性的代表。即便如此,她依旧处在一个声势上完全超越她的男性世界。乙乙便是倩倩的过去,倩倩经过了被男性掌握的阶段,发现两性之间并无情理上、理性上的平等。每个女性都会是宋乙乙,在明白两性规则后又会成为倩倩。而不管在哪个阶段,她们都处于两性中的弱势一方。即使她们需要平等,但在追求平等的道路上的艰难使她们选择回归。二是女性本身的生理特质使她们回归。从生理上来说,女性的性别分工即为生育。与自由女性主义相对的激进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受到压迫的原因为生理原因。“把女性从生育这一压迫她们的生理功能下解放出来,女性的处境才会有实质性的改善…只有想方法消除使女性处于屈从地位的生理差异,使男女之间的生理差异不再有意义,才能进而消除男女之间的不平等与性别歧视。”[2] (p50) 女性具有的生育功能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沦为人类繁衍的机器,而男性则被社会认同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在此环境之下,女性无奈地选择了回归。三是女性较于男性更为情感化的心灵世界使她们回归。在两性世界中,男性是权力、阳刚的代表,女性则是贤惠、柔美的代表。女性在情感上的细腻包容使她们对家庭生活极为看重,即使有从家庭中挣脱出来的行为,内心却始终更注重真实的家庭关系。男人更愿意选择短时的爱情,而女人更愿意接受长久的责任。当女人在感情中像男人一样过活之后,最终会发觉自己更适合为丈夫、孩子而奉献。回归是牺牲的、无奈的。在《致张洁—恨比爱更长久》中,徐坤这样写道:“生而为女人,本身就是不幸,就是苦命。一道凄婉哀怨的母性血缘,便是我们共同的来路,而几许明亮的未来明亮的去处,却是可以通过奋争而达到…”[3] (p323) 女人的使命与责任便来自于“母性血缘”,天生的母性之爱使女性在男性面前总是含蓄而包容的,相较于男性暴风骤雨似的情感机制,女性便自然而然处于了下风。
总体来说,徐坤小说中的女性大致经历了从自我意识觉醒,到对男权制度的挣脱,再到选择回归的过程。这些女性形象包括徐坤本人并不是女权主义者,她们对待两性问题并不激进,而更为平缓、温和。徐坤在她的作品中充分地表达了个人对女性主义鲜明的态度:不满于男女两性在社会上的不平等地位,赞美女性独特的气质,同时又对挣脱现实的女性持回归态度。徐坤的作品不但给现代女性以独立但不冷漠,爱别人更要爱自己的启示,而且也使我们对现代女性在社会中的本质与地位有了更深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戴锦华.徐坤:嬉戏诸神[J].山花, 1996 (01) .
[2]、马相武.佞语的批判——徐坤小说论评[J].北京社会科学, 1998 (04) .
[3]、张玉萍, 伏开莲.徐坤女性小说探析[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0 (05) .
[4]、陈晓明.无法超越的颓败——评徐坤的《含情脉脉水悠悠》[J].当代作家评论, 1997 (06) .
3.回归本真重拾快乐的散文 篇三
我经常问自己: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能为别人带来什么?而结论也是随着自我的追问,不断自我否定,不断被推翻。正确认识自我是一个漫长却非常绝妙的过程,但我的文章却不一定妙,甚至很不妙。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本真的“我”,是自己的好朋友。按理说,应该非常了解自己。依我看,生活中有大部分人对未来迷茫、困惑或者无助,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内心到底想要什么?不知道怎样才能真正的得到快乐?不知道如何才能达到自己所设定的目标?事实上,他们的内心是柔软的,是渴望的被指引的。
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小男孩儿或小女孩儿,无论多大的年龄,都不要忘了你的内在孩童,他(她)是真实存在于你的内心世界的。他(她)一直在问你:我可爱吗?我有用吗?他(她)地去掩饰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而实际上我们的心灵是那样的脆弱与敏感。当我们在遭受挫折的无情打击时,虽然感到伤心、难过和无助了,但是我们没有去及时释放自己,重整旗鼓,我们习惯于总对别人说没有关系,甚至毫不理会自己内心的小孩儿的感受;当我们与人交往的时候,即使我们很在乎对方,也没有把自己真正的想法,本真的自己展现出来,我们习惯于把经过刻意完美包装好之后的自己展示给别人;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微弱的灯光下,不禁联想到自己所经历过的一切,感到委屈了,哪怕有交心的朋友,此刻也不愿去打扰他,会选择独自蜷缩在屋里的某个角落里自舔伤痕。
我们太久没有去关注自己,重视自己,去静心、用心、耐心地聆听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儿的声音,我们只是只顾紧绷神经地一味地提醒着自己不断前进,因为我们担心稍微一停下来休息,别人就会超过自己,因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真理,已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了。因此,我们错过了一路上太多的风景,不知不觉地迷失了自己,忘却了自己最初想要的东西,当然,也不会记得我们原来的样子,我们变得越来越不快乐,脸上也没有了笑容,面无表情变成了常态,但是自己却完全没有意识,直到某一天看到了某篇文章、被某个朋友提醒才可能突然意识到。因而,学会回归本真,展现真实的自己,不再害怕聚光灯,快乐也由此而生,永远像小孩子一样欢笑,像成人一样思考,生活那么美好。
真正爱的前提是懂得,明白所爱的对象,才能给她想要的爱。许多时候,我们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爱,用自己以为的好,可是往往对方感受不到,甚至有的行为,却带着伤害。
我们要将真实的自己展现给对方,学会在爱中沟通,在沟通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表达中相互了解对方。我们要信任对方,把心交给对方,坦诚交流,倾心相待,诚心相处。我们要安心地卸下包袱,去主动与人交流沟通,不去担心说出来会遭人嫌弃;我们要欣然褪下面具,去主动与人沟通交流,不用在意自己的不完美;我们不要故意去掩饰,去主动与人沟通交流,无需在意不理解自己的人的眼光。鲁迅先生曾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自己认定的路,哪怕风雨兼程也要走下去,就算众人嘲讽也要一路前行,这是一份何等的洒脱,这是一种怎样的个性,这是一种真正给人带来快乐的霸气。
有时,由于种种原因,使我们变得不再轻易信任何人。这可能是因为曾经无辜的受到别人的伤害,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安全感被破坏了,一旦安全感被破坏,人就会变得警惕,甚至会心有余悸,古代谚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于是,我们学会了“伪装”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再受到伤害。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我们渐渐地学会了很逼真的假装不在乎,假装很坚强,假装很快乐,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恐怕只有我们心里的那个小孩儿知道罢了,因为总是ta在默默地承受、包容我们的所作所为。所以,让沟通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回归真实的自我去敞开心扉,真诚坦然地沟通交流,我们会发现,快乐如此简单,生活那么美好。
不仅是人自身要回归本真,而且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视角也要回归到事物的本真中来。
如何看待杂乱的一切,一一捋顺,从容应对?事实上,我们还需要回归事物的本真,即每一件事的内在规律,我们在保持稳定的.价值观的同时,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明白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跟着心走,设定目标,建立正确的期待,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敞开心怀去接受一切,简单的事情快乐地做,快乐的事情每天做。
学习,是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这一生的。著名雅典哲学家说“活到老学到老”,形容人不断学习,活到什么时候,就学到什么时候,这充分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更何况正处于科技迅猛发展,万物更新快的新时代呢?我们需要有学习能力,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而我们学习的方式,常常就是被记、写这些东西。但是学习方式的通路是什么?一步一步提高学习的效果的途径是什么?其实,这都是有学习技巧的。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知识的时候,肯定都是全新的。全新的内容对我们来说,就是去白纸上印东西。但是如果我们在已开始学习新内容的时候,这张纸不是白纸,当这张纸已经被印花了的时候,新内容是无法完整、正确的学到我们的脑海里的。因此,我们在学一任何一个新事物之前,保证我们的思想是一张白纸,即空杯的心态。我们要做好空杯心态,就要把我们的心中的杯子倒空,让这个杯子里面新的东西装进来,也就是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把自己归零成为一张白纸,就好像是真正回到孩童时代,回归了本真一样。这样,对新知识的接受完整性越高,你规定的学习的速度就越快,你成长的速度也变得更快。
空杯心态是保证我们对新知识学习的完整性的重要前提。比如我们在素质拓展活动的分享会上,有人把“一指托人”说成了“四指托人”,或者改成了其他的名字,而对于这样的一个活动你就接受的不完整了,也不是原本的,这是因为在做活动之前没有做好空杯心态,没有把自己归零成为一张白纸。因此,学会让事情回归本真,站在高的角度去看问题,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每每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快乐因此而生,生活如此美好。
4.回归自然哲理散文 篇四
一大早就知道李咏去世的消息,她老婆发微博说: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还是不幸去世,永失我爱......。其实,无论是大众眼中的名人,还是普通人,终点都是相似的。
我不是喜欢去追明星的人,总感觉名人的世界也是世界,和普通人没有多大区别。所以从无过分的热烈,也绝不会忘乎所以的盲从,始终保持一个凡人的清醒。但一位读者的留言,还是深深的刺痛了我。他说:“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偶然,但死亡是必然。”
说是早已看淡生死,也越来越能从容不迫的接受最终的结果,但每次听到死亡的噩耗,还是不得不重新思考生命。无论你多有影响力,无论你手握多重的权力,也无论你会拥有多少别人无法比拟的财富,你都无法悖逆最终的死亡。每次思考这些的时候,内心难免生出几丝苦涩和无奈。
人来到这个世界究竟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物种的延续?或者被一种更具生命力的物种取代?生物学给历史的一个教训是:生命必须繁殖。有繁殖就会有死亡,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生命的使然。
掀开发黄的历史,哪一朝,哪一代的王侯将相不是期望生命不息,万古长青,但最终都化为尘埃,或者一段不长不短的文字,没有谁是例外。
爷爷活过92岁,我一直觉得他就像一棵参天的大树,会荫庇子孙们一辈子。我以为爷爷儿孙满堂的日子会成为一种永恒,因为有他在,我们多大都是孩子。可他还是在一个多雨的秋季突然离去。说真的,我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我甚至不知道,离开爷爷的日子,生活应该怎样度过?
至今六个年头过去了,每一天都匆匆忙忙的过活,人就像一部被启动的机器,很少有时间想起爷爷,突然有一天想起爷爷,他只不过是在我的故事里存在过罢了。我知道,如果今天要再去问我的儿子,可曾想起那个白胡子的老爷爷,儿子也会一脸的茫然。
人总不能活在记忆里,生活也不会给我们太多的时间,我们必须创造价值,为了家庭,孩子,为了改变生存的现状。其实对于生死的话题,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弄明白。就好像我们坐上一趟开往远方的列车,只是以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却会忘记生命的终点站。
嘴上说着过好每一天,但又有多少每天真正的幸福过?我们总是被这样或者那样生活中琐碎的事情干扰,被各种猜忌,怀疑、竞争、利益或者压力左右。我们所能享受的幸福极其的`短暂和有限,却不得不用一生来追求、来换取、来选择或者承受。
很多人奋斗一生,等到该享受的年纪,却把所有的东西留给后代或者社会。身体上的疾病,不幸的交通事故,以及不可抗拒的衰老,都会让人们在最后的时刻无限的遗憾。竟然还有那么多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想爱却没有时间爱的人。
前一段时间,有个网友出了个命题作文,“如果你有一年的空闲时间,你将如何度过?”没想到自己竟然还有那么多未了的心愿,满满的写了好好几页,依然未尽兴。如果把这一年当成人生最后的一年,其实,我们会变的无比的勇敢无比的理性,无比的真诚。
能改变的就去改变,不能改变的就要学会承受。前一段时间阅读《人类简史》知道了宇宙的生成,距今已经有135亿年,人类来到地球不足两万多年,而人类真正的繁荣也不过短短的200多年。有生,就会有死。就连宇宙,星际,地球都有年龄和终点,而那些看似整天陪伴我们的星际,在爆炸的张力之下,离我们越来越远。
天文学家曾经在几十万米的太空俯瞰过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却也仅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亮点。宇宙何去何从?连地球、月亮、太阳也不能在既定的轨道上永远的运行。如果和物种、宇宙、星际比较,生命真的微不足道。
前几日,与一位同事聊天,他悲悯的情愫中不时流露出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他说:每一个人都是有罪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只是为了赎罪。我极力反驳,“但至少我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至少我们现在比任何时候都要幸福,这是不争的事实。”
借用帕斯卡的话来反驳一切消极悲观者:“当宇宙压碎人类的时候,人类仍然要比杀死他的宇宙高贵。因为人类知道自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而宇宙对自己的胜利却一无所知。”每次读这段话的时候,我都会备受鼓舞,且不再惧怕死亡。我对死亡有了新的理解。
死亡是什么?是枯萎凋零后,把有限的时空留给那些比我们更顽强,更优秀,更出色的后代。死亡不是终结,是一个生命对于另一个生命的交付。至少下一代身上有着我们的基因,以及那些闪耀着光环坚强不屈的品质。
如果知道了生命的不可逆转,如果知道死亡必然来临,如果知道时光的机器犹如一把把锋利的刀,刀刀催人老。我们如何善待现在的自己?如何重新定义活着的意义?如何体会幸福的伟大或者卑微?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不知道在那个报纸上看到一段唐伯虎式的潇洒,其中有一首小诗,让我真正理解了人的高贵,以及面对死亡时候的淡然和洒脱。
生在阳间有散场;
死归地府也何妨。
阴间阳间具相似,
只当漂流在异乡。
这是何等的酣畅淋漓,面对死亡时的大义凛然?就像罗曼罗兰说过:真正的勇气是知道生活的真相,却仍然热爱生活。”我们每一个人何尝不是这样?如何过好每一天,走好以后的路,让生命更有价值,即使面对死亡也无怨无悔?自我的救赎其实才是最好的救赎。
接受死亡,并学会承受一切痛苦。其实这才是生活的本质。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存在永恒,别祈求一辈子的幸福。过好每一天,虽然有时我们会被各种纷繁的琐事搞的心烦意乱,但这些噪音终会过去,因为耶稣死后的第三天就是复活节痛苦总是与希望同在。
热爱生活,珍爱身边所有的人。拿出你十二分的热情,等到爱的容器匮乏,就及时的填满。一辈子看起来很长,可一旦错过,就是终生的错过。你根本回不了头。生活从来没有“如果”,会让你重来一次的机会。更不要等你攒够了再去爱别人,因为你根本不知道终点在哪里。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让生命在无为中蹉跎。你不一定学着别人的样子,去远方寻找诗意的人生,你更无须眼睛盯着远方,而忽略路边的风景。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不要刻意完美,经历才是最终留给我们最好的财富。让梦想与死亡同步,甚至与死亡为友,即就是倒,也要倒在前进的路上。
多读一些好书,看那些伟人如何理解生命。用一辈子的时间,明白别人几辈子才明白的真理和事实,无形之中就是增加了生命的密度和质量。正如生命是一条河,我们无法增加它的长度,却可以增加它的深度和广度。至少,到了最后的日子,我们不会孤独。
善待自己,其实你在别人的眼里根本没有那么重要。也许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标志,一个工具,一个影子,甚至是一道赏心悦目的景致,也许什么也不是,你仅仅是你自己。而你却是你自己的全部,主宰,灵魂的国王。任何自爱、自恋、狂妄、甚至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你来说再正常不过。活出生命的本色,成为舞台上的主角,而不是别人眼中的观众。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真正的自由是不再承受生活中的牵绊,因为你为自己、为身边的人、为这个世界做了自己该做的一切。倾情的投入、忘我的工作、创造改变这个世界,并从中找到了快乐,理解了生命的意义,并得到生活的馈赠。
5.与回归同题微散文 篇五
老张的名字上了回防人员名单。
老张跟先生共事多年,情感上就像亲兄弟。饭后,听他们兄弟闲聊。
老张说:“没回去的时候天天想回去,现在真要回去了,心里又不是滋味儿。我老婆埋怨我心里没她们娘儿俩,说我根本就不想回去。”
都是长期两地分居、常年独自管孩子,嫂子的苦,我懂;嫂子的意思,我也懂。不说别的,老张已是四十好几的人,前年碰上滑坡,他伤了脑袋;去年,又摔断了胳膊;今年,这老胳膊老腿儿的,还要与肆虐的洪水搏斗。嫂子能不担惊受怕?虽说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但军人妻子的.那点私心,也无可厚非。
一时心潮涌动。不动声色继续听。
老张一脸无奈:“其实,谁不想回到舒适的小家,搂着老婆娃儿过生活?”
先生在一旁搭腔:“就是就是。可谁让咱穿着这身军装?穿一天,就有一天的使命所在。不过话说回来,在部队过集体生活习惯了,真要是让咱回家,还真不适应。”
他看我竖着耳朵在听他们讲话,迟疑了一下,把后面的话吞回了肚里。
其实,你不说,我也懂。
6.本真教育的回归 篇六
人们已忘记教育为何物。从上一个世纪 (19世纪) 起教育与科学开始分道扬镳,因此人们所理解的教育只是将青年人培养成有用之才。当某一科学被运用于经济之中时,这门科学马上身价百倍,人们为了获利,纷纷追求它,并在学校中推广这一学说。……假如这门科学与国家的存亡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这门科学的功能就会发挥到极点,这种状况在现代科技肇始就已形成,直到原子武器的时代仍然如此。今天的美国突然意识到苏联在科学方面超过了它。因此,科学和培养科学人才的重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 (为此所需的人才可以说是多多益善,不计其数) ,而人们也愿意为此付出最大的物质代价。当今最显赫的人是原子物理学家,尤其在苏联(俄罗斯),这些物理学家过着惊人的富裕的物质生活,而且他们的生命比其他人更安全,至少表面上看是如此。
今天我们关心科技人才的培养,但对此我们必须小心从事,因为我们为科技人才的匮乏而震惊,而其所造成的后果却变得模糊。为了科技、经济和军事的目的,人们愿意将巨大的财力、物力放在教育上,但不论在苏联(俄罗斯)或者西方,科学价值的评价与精神价值的评价不可同日而语,那只是科技方面的事,而科技仅是运用理解能力所作的具体研究。培养出来的科技人员只是服务于某些目的的专业工人,他们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教育。因为技能的训练,专业知识的提高还不能算是对人的陶冶,连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也谈不上,更何况理性的培养、精神生活的陶冶,以及参与人类每一时代都具有创新内容的历史传承之中。
本真的教育与回归
另一种教育便是本真的教育,它肩负着伟大的使命,因为这种教育的延续将奠定控制科技和军事带来的灾害之基础,对整个教育问题的反思,必然追溯到教育的目标上去。人类的将来,取决于本真教育的能否成功。如果只是在自然科学之外推广人文科学,那是不够的,或者再增加教学技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论,也是不行的。教育革新的先决条件是提高教育的地位,以提高大、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来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并通过教育的伟大性和它在国民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要性来获得声望和影响力。这样就需一笔超出现今的教育经费数倍的资金,但仅凭金钱人们还是天法达到教育革新的目的,“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
现存的三种基本思想
到此为止,我们还不能开始谈论发展教育的基本思想问题。在此先提出三个尤其与民主有关的论点。
第一,在民主制度下,人的地位受到尊重,自由才能发挥效力。比如:为弱智之人开设辅导班以及对白痴进行特殊教育,但却没有为天赋极高的人设置天才班与进行天才教育。如果大多数人反对天才应有的权利,那么这个民主就面临危机了。进一步说,如果民主不让最优秀的人才在所有的任务和生活领域以及人类的潜力中表现和发挥出来的话,那么民主在整个生活中的活力就会减弱,它便走向了自取灭亡之途。 (在这里我们不用再谈学校里免不了的评分制度,它带来了许多弊端,并常常被误用,造成了不公正。因为每个人为的措施都有许多缺点,同时也要看我们如何自我批评和改进。)
第二,传授给青年人的教育内容包括:让他们接受古代文化和圣经传统的熏陶,掌握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民主社会的道德情操,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另一种绝对专制的情况。在民主的国度中,自由力量的发挥取决于对专制本质的认识程度,因为在科技时代新的专制是可能发生的。这一新的专制原则在其未实现前可以像病毒一样,蔓延到自由世界的每一个人的精神中。如果不能保待清醒的认识,理性的免疫力也不是绝对可靠的,因为从人的本性来说就是易受感染的,只有借助自由的信念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才能战胜这种疾病。在没有清楚认识之前就要求学生具有反对各式各样的专制思想,那将是错误的。教师应在自由的讨论中回答问题,允许学生持不同的观点。采取强制措施,追捕审问或是思想压力直接压制的地方,反而促其生长。因为这种做法已经表明,他本身就是他所反对的专制精神的代表。
第三,本真的教育 (不同于专门训练) 发展到一定阶段甚至对技术本身也有帮助。专门技术训练将人制造成最有用的工具,但即使完全以自然科学来教育人,也未必就能培养出具有自然科学素质的人。因为自然科学撇开技术上的用处不谈,主要是探究大自然的事物,人类原初的求知欲推动了认识的不断进步,没有这种进步就不会有新的发明,或者是依靠原有的研究成果能有一定的发现,但是不久之后,发明就会停止。从民主的观点看,一方面,政治本身即是教育,这种教育不同于过去只局限在特权阶层的政治与教育 (柏拉图心目中的伟大理想) ,它是全民族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也是政治的基础,或者反过来说,政治铸造了教育以超政治的理性特色,其结果可以从每一个人身上看出来,政治以公开的形式进入个人的私生活中。
持不同看法的政治家认为,政治并非教育,而是少数人的专职,对此,这些人的私生活如何并不重要,而且老百姓的私生活也与政治毫无关系。政治是公开的,个人隐私生活中的伦理道德并不能帮助政治。政治也不是沉默的民众所造成的,因此政治如要依赖于每个人的理性,纯属空想。
然而,这种现实主义是多么不实际啊!所有的政治只要它不是一时的统治手段,而是对基础的巩固和延续的话,那它必然是全民的教育。政治的存在是靠着民心的向背而决定的,即便是在选举中,这种民心也会显现出来。沉默的民众是道德精神的承担者,而所有的政治又与此紧密相关。通过教育———首先是家庭教育,然后是学校教育,沉默的民众拥有了自己的存在。如若缺少了道德因素,那么所有的人都会被实用政治带进黑暗的深渊。
教育的意义
人不只是经由生物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人的教育重复出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在个人赖以生长的世界里,通过父母和学校的有计划教育,自由利用的学习机构,最后将其一生的所见所闻与个人内心活动相结合,至此为止,人的教育才能成为人的第二天性。
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如果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
教育的任务和民族的未来
一个民族的将来如何,全在于父母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一个民族如何培养教师,尊重教师,以及在何种氛围下按照何种价值标准和自明性生活,这些都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命运。
人们呼吁:关心青年人的教育!政治家要争取青年人关心政治,人们拿出大笔钱来办学校,但仍然不够。
大、中、小学教师都有责任维持秩序和形式,以使世界的精神财富流传下去。这种秩序和形式要符合人的兴趣,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并且能塑造人。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训导才有意义而不成为负担,精神的成长在书本中有记载,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完成,它比所有的物质成就更为重要。我们拥有最好的数学、语法、自然科学方面的教科书,但是历史方面的教材却成问题,尤其是缺乏现代哲学教材,即有关整体的精神与道德教育方面的书籍。
在教育中,教学和教育的精神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关注这些关键问题,而少管一些细枝末节之事。
1.科学与教育
在谈到教育的危机和科学扩张时,必须分辨两种情况:一种是为适应今天科技生活所必需的科学教育;另一种是可以引导和充实人们生活的教育。科学是专门化的,它传授给学生一个确定的技能,并在人的存在中占据着一个不可取代的位置。通过教育,学生将成为专业工人。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人成为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和专家,这种技能是生活所必需的。科学的进步是技术发展的条件和未来经济的基础。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宏伟进程,物质世界越来越被人们所掌握,无效劳动也日益被解除,因此掌握技能就成为必需。
与此相反,教育是属于人之为人、归属于所有人的事业(今日教育不可能再局限于某个阶层,它必须是全民的教育,唯有这样,才能发生效用) 。教育的推行有赖于民众的好学意愿,需要民众将教育看做无限广大的共同努力之事业。
2.自由和权威
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教育诉诸自由,而不是人类学上的自然事实,教育以从自由中不断获得的东西为其内容。如果教育变成了权威,那它就失败了。
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儿童的自由,让他们自己明白学习的动机,并不是出于服从而学习,同时允许他们轻视不行的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将心甘情愿地尊重能令他们学到知识的教师,并且敬爱那些以德服人而不滥用权威的教师。假如学校里游荡着权威的幽灵,对此学生也不反抗的话,那么,权威的思想将深深地印在他们稚嫩可塑的本质里,而几乎不可变更。将来这样的学生在下意识里只知道服从与固执,却不懂得怎样自由地去生活。
3.教与学
针对不良倾向、嬉闹和涣散所制定的工作纪律是必需的,这种纪律能控制滥用自由的任性。教育的日常生活化要求不间断的练习,否则只是空谈与欺骗。纪律是使教育这一伟大事业彰显其效力的前提,它与获得专门知识和技能一样,对教育来说都是同等重要的。
4.内容
我们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我们怀有一颗崇敬之心,并且让精神的内涵充斥于我们的想象力、思想以及活力的空间。精神内涵通过诗歌和艺术作品所特有的把握方式,进入人的心灵之中。西方人应把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圣经》作为自己的家,尤其在今天,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最佳翻译作品和便宜的版本,即使不懂古老语言,也是能够接触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圣经》的。透过古代那种纯朴而深邃的伟大,我们似乎达到了人生的一个新境界,体验到人类的高贵以及获得做人的标准。谁要是不知古希腊、罗马,谁就仍停留在蒙昧、野蛮中。人们从小不假思索学到的东西将影响他整个的一生,正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历史
历史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因素。它让我们熟悉自己的过去,熟悉民族和人类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人类的所作所为。但是这种理解有可能会误入歧途,对政治思想造成重大的影响。
有人认为事物的运动是带有必然性的,今天广为流传的种种说法,正以虚假的知识诱骗着人们。他们把可以理解的事物关联误当做因果必然性,这正是其错误的明证,而这种因果必然性只是他们想象出来的构筑物,在这种构造中总是存在着一个问题:这种自明的构筑物与真实之间有多大的差距?可揭示出的历史因果性都是个别的、多元的,在整体上从未有过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可言。他们忘记了事件的偶然性,这种偶然性既不能事先预料也不能事后把握,在历史当中突破性的发明也再引不起讶然的惊奇。象征符号、神秘体验和道德经验的起源,以及上帝的观念与神圣的秩序,这些和人类有关同时所发生的一切,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纪高级文化开始时,就像一个奇迹突然出现在人们面前,很快又达到了它的巅峰状况,所有这一切并不能以必然性去理解,而是我们对未来憧憬的根据。
对可辨识的必然性的意识有消极与积极之分,一种是被动的,即人不可能改变必然性;另一种则是狂热的行动,认为能与所知事物的必然运动完全合一。为了使梦想变成现实,人们不顾事实,孤注一掷,因为人们确信,通过历史的必然性将获得一切。
理解历史的另一个危险是丧失等级秩序。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评价,因人而异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理解一件历史事实与对它所作的存在判断是分不开的,因此会产生一种误解,认为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合理的。一切事情或是很好或无所谓好坏,正如俗话所说:理解一切就是谅解一切,进入存在深处的永无止境的理解已接近了言说的不可知边缘。这种理解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似的理解,而是将理解朝向存在无限开放。
人类历史进程的大轮廓,以及某一历史阶段发展的大纲自有其一定的意义,但却带来不同的形态,然而没有一个说法能说它是唯一正确的,但它们多多少少是一种综合性的看法,例如古典文化的巅峰成为教育大纲的范型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教条,而是在具体的事实中给了我们无穷尽的标准。
7.回归的散文 篇七
1、在需要的时候回归教材
什么时候才是需要?在高三的整个复习阶段都需要回归教材,学习的每时每刻都有需要看书的时候,而不只是高考的最后一个月。同理,高考的最后一个月必须要回归到教材上。
什么是需要的时候?试题不会做的时候,基础知识忘记的时候,做错试题的时候,不会总结归纳的时候,不想做练习的时候,等等。
2、回归教材要有目的
回归教材的目的是为了理解或者记住某个知识点,不是为了复习某种解题方法,就是为了归纳总结知识体系。总之,回归教材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不能听到大家都说回归课本,于是拿起书求一个心理安慰,走走过场。这样的做法就是骗自己,而且浪费时间。
3、回归教材的方式不只是单纯地看书
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去看书,顺便可以做多一次书上的练习题。其实高考80%的题目是基础题和中档题,这些题目都是考察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而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都在我们的课本上。
因此,看书要有重点地看,同时,把书上还没做的习题补充完整。
8.回归生命的原点 篇八
台湾作家蒋勋在《美是回来做自己》里说过这样一句话:
回到生命的原点,才能看到美。美最大的敌人是“忙”,忙其实是心灵死亡,对周遭没有感觉的意思。我们说“忙里偷闲”,“闲”按照繁体字的写法,就是在家门口忽然看到月亮。周遭所有最微小的,看起来最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是我们最大的拯救。我不觉得,今天在这个城市里,我们讲任何大道理对人生有什么拯救,我们能做的是许许多多微不足道的小事,一点点像女娲补天一样,把我们的荒凉感弥补起来。
我在《点燃一炷檀香》里说:
人生需要的不只是奔跑,不只是站在起跑线上,等着栽判发令枪的竞跑,更多的则是坐在藤椅上嗅着檀香的思考。
人生需要的不只是劳作,不只是人生场上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更多的则是需要一种坐在藤椅上嗅着檀香的思想。
慢慢的梳理自己的人生
我在《人生真的很累》中写道:
人生真的很累。
很想坐在低头抽上一支烟,看看夕阳和晚霞
很想坐在河边泡泡脚,任小鱼轻轻的吻你的脚丫
很想坐在办公桌前,品上一盅茶,轻轻啜一口,把哨音拉的长长的。
很想抽个时间回家看看,坐在母亲的面前听她唠叨,可以母亲早已作古。
很想捧上一本诗集,在月光下,读《乡愁》。
总而言之,生命的原点应该是“平淡和清闲”
生命源于平淡和宁静。
生命的诞生是宇宙间最伟大的杰作,而人类生命诞生则是杰作中的杰作。
人类的生命来源于美丽故事来源于真挚的情感,人类生命诞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思想诞生的过程,大自然中再也找不到第二种可以复制的生命和思想。
人类的生命更多的要感恩于父母,感恩于他们伟大的创造和这个创造过程中对于生命的敬重和热爱。
这个生命的诞生是平静的,是历史长河中一朵璀璨浪花。
这个生命的起点是站在海平面上的。
当它凸出海平面的那一刻起,生命注定就要迎接东海日出的灿烂和大海波涛考验。
我们每个人不可预见自己生命的长短
也不可能预见我们凸出海平面后何时再回归海平面
我们的生命要经过很多磨练
春夏秋冬,苦难、快乐,幸福、灾难,颠簸、黑暗
只要凸出海平面,就注定要经过磨难。
生命的诞生很美丽也很无奈
生命家族的选择很无助也很无奈
一个生命诞生的时候,喝彩的是父母
一个生命离开的时候,悲哀的是亲人
我们每个人无法为自己的生命做出选择
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让生命归于一种平淡
这世界太烦嚣了
于是生命就很累很忙
忙里偷闲就成了生命的奢侈。
回归生命的原点,就是回到诞生生命的那个海平面
静静的随着波涛荡漾
静静的随着大海呼吸
静静的享受着日出日落
静静的欣赏着月圆月缺
回归生命的原点,就是回归于一种原始的恬淡
童言无忌
童叟无欺
友善本真
回归生命的原点,就是回归于一种真诚
像一张白纸
像一杯白水
像一树春天盛开的洁白的梨花
像浓郁的不能再浓郁的没有丝毫瑕疵的绿叶
像北国的雪,南国的雨。
回归生命的原点,追求的是一种静态的美
生命很累
为情所困
为情所累
为碌碌无为所束缚
为殚精竭虑所疲惫
要给生命以自由以空闲以潇洒以自如
像野外的草,随风而长
像野外的花,随季节而绽放
生命很忙
生命很苦
生命很寂寞
生命很无奈
孟子对于生命的解读很有典型意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但孟子的活法很累,也太忙。
生命应该属于一种安静之美
在夕阳下散步,在朝阳下放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才是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
欲望愈多,生命的质量就越低。
生命是一种沉着,生命是一种稳重
生命更是一种闲庭散步
人生有涯
未来不可知
9.回归阅读的本质 篇九
笔者在当地中小学校进行了一些调查: (调查对象:中小学生各100名;调查内容:在相应的学段, 阅读过相应读物5本以上;阅读动机;调查方法:随机问卷调查教育部推荐的中小学必读书目阅读情况)
1. 阅读类型:
2.阅读动机:
3.阅读中问题处理方式:
通过调查发现, 无论是小学段还是中学段, 中小学阅读量明显不足, 缺乏阅读兴趣, 阅读空间越来越少, 其主要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
1. 学生阅读可选择类型狭窄
学生阅读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一切都是和应试联系在一起的, 缺乏阅读主体和文本的愉悦交流。
2. 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 小学生阅读往往要好于中学生, 无论是阅读的量还是阅读兴趣。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 学业负担的加重, 中学生阅读的兴趣和量大幅下降。
3. 老师的阅读指导失当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 很多同学的阅读全在兴趣上, 无特定目的去选择, 即使有, 也是为应付考试;63%的中学生生是通过父母、老师的指导去选择的, 选择的内容往往也是指向应试;阅读时作笔记的中学生生占7%;对阅读中发现的问题, 使用相关方面的工具书1.1%, 向老师请教的高中生有0.8%。偶尔与同学探讨所读过的名著的学生只有占7%。
此外, 被调查的学生当中, 经常将时间放在阅读上的非常有限, 阅读的书籍大多是休闲性杂志或小说, 更多的学生则是愿意去泡网吧娱乐。这些不良的阅读心理行为, 对阅读的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 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步骤和措施加以矫正和引导。可是, 不少教师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 漠视阅读的本质和阅读的主体, 以至在指导阅读中发生偏差。他们只把阅读当作是一种纯智力活动, 仅仅看作是一种知识传递的过程, 功利色彩明显。因此, 忽略了阅读教学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对阅读主体心理的研究与指导, 而只是较多在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的指导以及具体文章的解析上下功夫。殊不知, 中学生不能进行成功的创造性阅读, 很多是他们不良阅读心理与行为使然。
1.激发兴趣,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首先要清楚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阅读时我们增长知识, 提高修养, 获得写作借鉴的重要途径。是我们获得终身学习本领的重要平台。在培养兴趣的同时, 我们还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在阅读时就不会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身入宝山空手而归”。要真正让学生自觉地、发自内心地阅读, 还要解决学生内部阅读的动力, 那就是靠语文本身的魅力去打动和吸引学生, 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品味到汉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 感悟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不断厚积学生的文化底蕴。
2.有选择性的阅读, 延伸阅读空间
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 不但能提高阅读能力, 而且能丰富积累自己的语言, 提高写作能力,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陶冶情操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机会,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广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阅读活动。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发现问题、感悟生活、体验激情。
要加强对文学名著的阅读指导。中外文学名著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 是历史文化遗传的精品。读一本好的书, 就像沐浴在春风中, 让人心旷神怡, 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 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这种感情可能会伴随读者一生。对于提高中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 激励他们去创新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3. 创设展示舞台, 激发阅读潜能
学校、老师、家长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 并且加强指导、培养其独立自主的选择阅读内容。要让他们学会有自己的主见, 多对自己的行为反思。同时学校还可以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多举办一些阅读交流活动, 如开设“读书交流课”等, 让学生进行阅读交流, 在互相交流中都互相受益。可以为学生创设“谈天说地”、“朗读比赛”、“阅读竞赛”、“主题演讲”等活动, 让学生有充分的表现机会和表现途径, 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开拓眼界, 体验阅读的成就感, 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和探求欲望。
摘要:当今由于考试等功利性因素, 中学生阅读数量偏少, 阅读效率低下。如何指导学生阅读, 已成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本文旨在通过对阅读主体心理研究, 探索中学生不良阅读心理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 并就如何提高阅读效率提出一些思考和设想。
10.香港回归的作文 篇十
在一次谈判会上,中国政府一再表示,一定要在收回香港,在此情况下,中英两国政府开始了关于香港的问题谈判。
终于,在197月1日凌晨00:00,香港回归祖国了,当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香港时,举世瞩目,万众欢腾。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一洗国耻,终于回到了祖**亲的怀抱。
11.回归的散文 篇十一
澳门回归作文素材篇一
二十年前,澳门这个离家多年、饱受欺凌但又缺乏历练的游子,不只回到了其血缘的祖屋,更得到了一个受命持家、自立门户的机会,这是他真正的成人礼。回归二十年,人工填海,伧海变桑田,土地面积增加三分之一,增至29·6平方公里,尽管丛规模上说,澳门只是个小城市,资源孕限、人力有限、土地有限……然而,回归二十年来,一国两制”构想得到了成功实践,数字所见证的巨大变动,却让它成为一颗夺目的明珠,十年间,澳门的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成长,是回归前的倍;人均GDP3·9万渼元,跃烙亚洲第二,今日澳门靓丽多姿、欣欣向荣。
在过两天就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纪念日,百年伧桑,十年欣喜。时间转瞬即逝,“十年耕耘路春华与秋实”;今天“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在澳门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和落实,澳门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安定平和民众安居乐业,澳门在莲花的映托下繁荣安康!
回归二十年,这片莲花宝地沐风而发,一茎清香映日红。“清水出芙蓉”的渼感早已定格的淋漓尽致。莲香,醉了一地惭红。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澳门与祖国的联系日益紧蒙ì随着横琴岛开发、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一个由香港、澳门和珠三角九市组成的“大珠三角”的概念呼之欲出,也即将成为世界第三大都市圈。
惭损的大三巴牌坊诉说澳门历史的伧桑,金色的盛世莲花雕塑象征澳门如今的繁荣,今天,闻一多先生所写的“七子之歌”,在神州大地上至今仍被我们深倾特歌唱
澳门,这座数百年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也是当今世界四大赌城之一,博彩业在澳门有着150多年历史,无论是历史还是今天,这个产业给澳门经济进展积累了巨大的叉郴,同时,作为在中华大地上唯一一个博彩合法存在的地方,无疑这是个难言的话题。
澳门回归作文素材篇二
在1999年12月20日,对于全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隆重、特别的日子。被侵占了四个多世纪的澳门,终于以和平的方式回到了伟大祖**亲的怀抱。澳门回归了!
广场上聚集着上千万个的市民。人群中有弯着腰的老公公和老婆婆,有拿着花圈和花束的年轻小伙子。还有一些小女孩手里拿着彩色的气球在摇动。一个小孩子兴奋的不禁把自己头上的红帽子摘下来抛上上空,左手指着飘扬在半空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这个小男孩的旁边还有一位使人敬佩的军人和几位少先队员。他们肃立在国旗下,眼光凝视着飘动的两面旗帜举起右手敬礼。从他们的一举一动可以看出他们当时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和兴奋。
不只是他们,就连天上的鸽子也兴奋起来。几十只鸽子在人们头上飞舞。灿烂的阳光撒在它们身上,正像沉静的大海,溅起了点点的浪花。正是这浅细而流畅的线条,让人觉得此时的场面是一种使人难以忘却的,雄伟的美流动起来了。
看!在左边还有一条用三个气球拉上天空的黄色条子,上面写着:庆祝澳门回归。这几个大字在人们的心里不但比一般的显眼,而且还很有气势。远处看有几栋建筑也挂着这样的大字条。把整个澳门都洋溢在回归的欢乐与兴奋的气氛当中。
人们盼望澳门回归的愿望已经实现了,可是还有台湾没收复。所以现在,我们要学好文化专业知识,掌握时代需要的各种能力,将来为祖国的台湾回归和建设尽一分力。
澳门回归作文素材篇三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机场,走近飞机。夜色朦胧中闪烁着灯火。不知是我的泪水模糊了双眸,还是飞机起飞真的辉煌耀眼,那点点的灯火,一直闪烁在我的眼前。姑姑走了,乘着这架越飞越高渐渐融于夜色的飞机,离开了这片她只停留了三个月的故土。飞机变成了星星,变成了依依惜别的记忆,载着姑姑穿越时空,飞回澳门。
姑姑,你的眼睛像月亮一样明亮。多少个月圆如盘的夜晚,我向着月亮望,泪水悄然地流淌,漂起了满天星光。同在一片土地上,但是脚下的路仍被界线相隔,彼此又觉得如此遥远。
姑姑,在那个月色融融的夜里,你飞离了我的视线,三个月的倾诉思念,话还未说完才发觉时间的无情。多想再望一望你那月亮般的眼睛,多想再牵一会儿你那温暖的手,再向你挥一挥手,再对你笑一笑。
姑姑,在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让我们欢庆吧,伴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了,我们之间的界线被黄河水冲洗干净。让我们张开双臂相拥在一起,心与心相碰,手与手相牵,听那回家的归途一路鸟鸣。
澳门回归作文素材篇四
我坐在椅子上,静静地欣赏着音乐。忽然,一首《七子之歌》进入了我的耳畔,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十年前的这一刻。
1999年12月20日,子夜12时,准时奏中国国歌。升国旗,国旗护旗手带着中国的五星红旗进入了交接仪式会场,在两千五百位中外来宾的见证下,葡萄牙国旗及澳门市政厅旗(当时对外代表澳门的旗帜)缓缓降下;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凌晨零时零分零秒徐徐上升,政权移交顺利完成。从此,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主权。
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她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西侧,由澳门半岛在这十年内,澳门的发展突飞猛进。人口54万,面积不到30平方公里,然而,回归十年来,却让它成为一颗夺目的明珠。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工程。港珠澳大桥主体建造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以期于2015至2016年完成,大桥投资超700亿元,约需6年建成。大桥主体工程是采用桥隧组合方式,全长约29.6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设计行车时速每小时100公里。建成通车后,开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将由以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多小时。
这就是我们的澳门,这就是我们的祖国。当我们再次看到这些片段时,我们不禁地会为祖国的发展强大而感到骄傲、自豪。
澳门回归作文素材篇五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国和葡萄牙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了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从此回归祖国。这是继1997年7月小学生作文素材1日香港回归祖国之后,中华民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又一盛事。
长久的期待,已经变成了现实;漂泊多年的澳门,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又一个新的特别行政区踏上了征程。欢庆的锣鼓声渐渐远去,然而,在不平凡的1999年里,举国上下为迎接澳门回归迸发出来的火热情感以及无数个动人故事,就像那绚烂的礼花,永远地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
七彩裙裾上开满了圣洁的荷花,缕缕青根深植于广袤肥沃的土地,向着东方第一缕夺目的阳光灿然微笑。意象中,澳门回归祖国倒计时钟跳动的美妙的音响,如同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吟诵的中学生作文网巨大声涛,回响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震荡于地球之巅,这是远离的游子深情呼唤母亲。如今,游子早已归家,她正安祥地躺在祖**亲的怀抱中,更加神采奕奕。
矗立在晨曦中,立于操场上,向着徐徐上升的国旗,唱起激昂的国歌。教案大全网这是中华民族共同托起的黎明,而澳门回归的钟声,将永远回荡在每个人的心头,激励我们前进。
12.回归简单的优美生活 篇十二
似乎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深陷于各种物质的诱惑之中,任由欲望如开闸的洪水般恣意宣泄。有钱的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炫富,没钱的用各种真假难辨的牌子来支撑自己的虚荣。
英国教育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曾经说过,人类的天性更倾向于浪费而不是节俭。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追逐价格便宜的东西时,常常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和更多的金钱。而且因为物品价格便宜,人们常常会购买比预计购买数量更多的物品,这样的结果是,你所支出的费用,往往会高于原来的预算。
其实这种消费方式带来的是更多的浪费。人们总在不断地购买计划外的东西,总在为追逐一些琐碎的事物而付出高昂的代价,我们最终被一堆杂物所淹没了,为了堆放这些可有可无的杂物又付出了空间和时间。
从小处说,个人付出的只是超额的金钱;而从大处说,这样的行为,是对资源的无谓消耗。
地球上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这已是一种常识性的认知。而过度的奢靡消费所产生的大量破坏性行为,也正日益破坏着我们生存空间的生态平衡。人类对于自身末日的担心,也似乎从来没有这样焦虑过。问题的症结在于,明白了这样的处境,你做了什么改变?
回归简单的生活!这是许多人开始选择的方式。用理性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减少消耗,新简约主义、原生态等名词,已从艺术概念的范畴,在许多环保分子中间,诠释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他们身体力行地试图在泛滥的欲望泡沫中,找到一条通往心灵体验的绿色之路,回归生活的本质。
新简约主义者主张生活的意义不只是单单体现在消费上,而是在人际关系、内心情感、精神价值等各方面都存在。“乐活”(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缩写为LOHAS)的意思是“健康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乐活一族”认为在生活中必须考虑到自己和家人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心,这样的生活才是快乐的生活。
13.人性的迷失与回归 篇十三
——析《罪与罚》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形象
[摘要] 拉斯科尔尼科夫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罪与罚》中的主要主人公。作品展示了主人公犯罪前后混乱、近乎癫狂的心理活动,从主人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堕落、迷茫、纠结、摇摆以及最终的回归。本文拟聚焦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从犯罪到自首乃至最终获得精神的新生这一坎坷漫长的心路历程,旨在探讨人性迷失的原因及其回归的途径。
[关键词] 人性的迷失;人性的回归;《罪与罚》;拉斯科尔尼科夫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一个高峰,是其第一部成功的社会哲理小说,酣畅淋漓地剖析了一个罪犯大学生的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描写了挣扎在城市底层的“小
前人物”们窘迫的生活状况及其扭曲的不幸的心灵,是一部“浸透着血和泪的社会悲剧”[1](言1)。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罪人”拉斯科尔尼科夫出身于外省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家庭,在彼得堡的大学里读书。由于生活拮据,暂时租赁了一间狭小寒碜的陋室,后被迫中途辍学。平日主要靠母亲省下来的微薄的抚恤金勉强度日,还欠了女房东一身的债,整日“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不仅怕见女房东,甚至怕见任何人。”[1](2)尽管如此,但在母亲和妹妹的眼中,他却是她们的一切,她们的“全部希望和寄托”,是她们的“天神”。因此,他苦思冥想,希望将自己和亲人以及一切受苦受难的贫穷的人们从绝望的挣扎中拯救出来。在他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生存“理论”。按照他这种理论,“所有的人都被分为‘平凡的’和‘不平凡的’两类。平凡的人必须俯首帖耳地过日子,没有犯法的权利,不平凡的人有权犯各种各样的罪,有权肆意犯法。”[1](256)并且他打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拿破仑”,而不是一个任人践踏的“虱子”,于是他残忍地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及其无辜的妹妹丽扎韦塔,继而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内心的煎熬之中,开始怀疑起自己理论的正确性。他犹豫彷徨、苦闷抑郁,无法自拔。最终,在笃信基督的姑娘索尼雅的规劝和感化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至西伯利亚,获得精神的新生。
由此看来,正是上述错误的“理论”将他引向犯罪的悲剧之路的。我们认为其犯罪的主要根源就是人性的迷失。
一.人性的迷失
人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两种属性,人性的这种二重性决定了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善恶组合的矛盾统一体,矛盾成为人类生存状态的本质。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总是体现出善恶对立的两面性,正是人身上这两种因素的并存及其动态变化推动着人物性格不断向前发展并逐步走向深入。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作品中人物的活动是上述两种对立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体现。深入剖析人物性格内部善恶之间的激烈冲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内核,从而更准确地理解人性迷失的根源。就《罪与罚》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而言,虽然他是一个十分贫穷的大学生,但他却能够在自身十分困顿的情况下毅然慷慨解囊,倾力救助得了痨病的同学;试图保护一个陌生少女不受侵犯;他多次用自己身上少得可怜的钱来救济濒临绝境、几近绝望的马拉美多夫一家,这些行为鲜明地体现出主人公人 1
性纯洁善良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他又显得“性格孤僻,有时甚至冷漠无情,麻木不仁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尤其是在其“病态”的犯罪过程中,主人公集“拿破仑”、疯子、偏执狂等类型的人物性格特征于一身,残忍、麻木、偏激的特点与其善良纯洁的天性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格格不入。拉斯科尔尼科夫人性中潜在的善恶两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其重心显然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开始偏斜。
“社会的罪在于不办义务教育;它负有制造黑暗的责任。当一个人的心中充满了黑暗,罪恶便在那里滋长起来,有罪的并不是犯罪的人,而是那制造黑暗的人。”[2](18-19)可以说,周遭环境是导致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的重要原因。尽管他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聪明才智以及精神自控能力,无奈“心比天高,身在下贱”[3](53),现实的窘迫使他无法继续完成学业,更无从谈起自己的远大抱负。他的妹妹为了接济哥哥,迫不得已,情愿牺牲自己的幸福,答应嫁给虚伪吝啬、自以为是、甚至心理变态的律师彼特·彼特洛维奇·卢仁。对他而言,亲人对他的关爱、付出和期望反而都变成了他不得不背负的一种沉重的负担。生活带来的这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压抑感与长期以来形成的自卑孤僻和与生俱来的高傲——这一切令他倍受煎熬,无法排遣。他试图从中摆脱。
最终,他以自己所臆想的一套“理论”为支撑,开辟了一条挣脱困境的出路。“用一个人的死来换取一百人的生——这是很简单的算术啊!”这套理论“都是一些最普通、最常听到的血气方刚的言论和思想”。而作为大学法律系学生的拉斯科尔尼科夫,曾写过一篇关于分析一个罪犯在犯罪的全部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的文章。这篇文章透露出他对犯罪异乎寻常的“新见解”,这种见解认为,“不平凡的人”为了“美好未来而破坏现在,为了实现自己的思想,需要跨过一具尸体,或者涉过血泊时,他在内心,良心上允许自己涉过血泊。”也就是说这类人有权杀人,而不受惩罚。因此,正如我们上文所说,由于畸形的社会和丑恶的环境,在他的头脑中形成了荒谬反动的“理论”,直接导致他去杀人犯罪。世俗的审判并不能使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罪过,反而让他下意识地不断试图进行自我保护。虽然犯罪之后他一再承受道德的谴责和良心的拷问,整日处于低迷混沌的状态,但是,一俟听到关于案件的消息他就表现得极其反常,内心深处的高傲让他一次次的运用他高明的反侦察能力来击破怀疑,暂时带来的成功喜悦并不能使他从罪孽感中挣脱出来,他一再陷入无法自拔、不能自恃的理论与道德的冲突深渊之中,他将无法驱逐的内心折磨发泄到周围人身上,甚至用不逊的言行来践踏、伤害亲人对他的关爱。他开始反省,开始怀疑自己一直以来所坚持的理论的正确性。他不知所措,惊慌恐惧、心神迷乱。他认为自己和虽然受苦但却具有博爱精神的索尼娅一样都是被社会遗弃的“罪人”,相似的境遇拉近了两个人的心灵,在索菲亚的影响下,不知不觉中拉斯科尔尼科夫开始逐渐学会接受良心的审判,并且为赎自己的罪过前去自首。
二.人性回归
与索菲娅·谢苗诺夫娜·马尔美拉托挂的相识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精神复活的开始。索尼娅是《罪与罚》中不可缺少的“道德核心”,[4](52)是衡量善恶是非的标准,是人民道德规范的化身,她仿佛一生下来就注定是一个受苦受难的人,她从来不考虑自己的生活处境是否公平,对待一切人都抱有仁爱之心与宽容态度。每个人都可以任意侮辱她,她对任何苦难、凌辱和诽谤都默默地承受着,并善于以她那顺从、容忍的道德精神和宗教信仰去化解和消除。拉斯柯尔尼科夫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承受苦难、忍受不幸才能拯救自己的良心,进而才能消除社会罪恶、实现人类幸福。索尼娅身上闪耀着的爱的光芒像冬日雾霾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迷途人的回归之路,熔化了这个孤独无助、顽固冰冷的灵魂。
拉斯科尔尼科夫在自己所臆想的“理论”和道德良心之间纠结徘徊,他思绪纷乱、狂躁不安,在极其痛苦的内心煎熬中对索菲娅坦白说:“那时我想弄清楚,快些弄清楚,我跟大家一样是虱子呢,还是人?我能不能跨过障碍?我敢不敢弯下腰去拾取权利,我是个发抖的畜生呢,还是我有权„„”,“我想向你证明的只有一点:那时是魔鬼拖我下水的,过后他就
向我说明,我没有权利走那条路,因为我和大家一样不过是一只虱子!”[1](414)显然,此刻,拉斯科尔尼科夫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自己“理论”的错误。虽然如此,但是,心灵无限疲惫的拉斯科尔尼科夫进退维艰,感到无路可走。不过,他却在精神上信赖索尼娅的指引,将“一切希望和出路都寄托在她身上;他期望她能多少分担他的一部分痛苦”,[1](417)在索尼娅面前进行自我剖析和忏悔,他迫切希望找到自我解脱的途径,因为只有索尼娅身上所具有的博爱精神才是他走向光明未来的必经之路。索尼娅对他付出的深沉的爱心令他感到一种负罪感,可以说正是索尼娅这种无私的善良和博爱彻底击破了他一向坚持的那种“穷人的骄傲”,最终,他在索尼娅的感召下投案自首。
但是,这种自首对他而言并非发自内心,对于他这样心性高傲、不甘平庸的人来说,回归谈何容易。他从不满足于生存本身,而是有着更为远大的生活目标,因此,他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认为自己应该享有比他人更多的权力;虽然由于无路可走而投案自首,屈服于“荒谬”的判决,但实际上,在他引以为耻的自尊里从未认识到自己犯有什么“特别可怕的罪恶,除了那个任何人都会碰到的简单的失策”,他无论如何都无法彻底说服自己的内心,同时内心又深受良心的折磨,“要是命运能让他忏悔多好啊,那种使他肝肠寸断、彻夜不眠的炽热忏悔,那种使人想要上吊或者跳进深渊的痛不欲生的忏悔!”[1](533-534)
在文章最后部分,主人公在发烧昏迷不醒时做的那些久久萦绕在他脑海里的梦里,梦到全世界注定要遭受一种可怕的瘟疫,那些“具有智慧和意志精神的微生物”,侵入人体,使人发疯,失去理智,每个人都认为只有他自己才拥有真理,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惊恐万分——这些是拉斯科尔尼科夫心灵意识的真实写照,也是主人公自我审视的过程,是对自己“理论”的否决;同时,也暗示着他从幻想的迷雾向现实生活的回归。他在病态混沌的状态中所构想出来的独特的“生存理论”又在自己模糊的潜意识中崩溃瓦解。
其实,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善与恶的紧张角逐,在一定的伦理底线下,坚守人性,最大限度地抑制人性之恶,彰显人性之善;同时,放下对自我的过分执着,转而关爱身边的人。果若如此,那么,为迎接崭新曙光而受苦受难、痛苦等待也不啻为一种自我精神的救拔与人性的超越。
参考文献
[1]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M],朱海观、王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 [法]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M],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3]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14.文化的回归与设计的回归 篇十四
【摘要】 本文试图揭示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从认识与创造实践中向人类自我认识的回归。在这条线索下,从回归自我关怀的角度看设计的产生、发展及其在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阐明设计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 文化 设计 自我 回归
一.文化与设计
文化,一直是设计界瞩目的话题。我想,这可能是源于设计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什么样的联系呢?设计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造物中,并通过造物具体设计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就是文化的载体。一切文化的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器物层面最终都会在人的某种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即在具体的人的层面得到体现。所以说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从这样的意义上理解文化,我们可以说:文化就是生活,文化的中心是人。
既然设计是在创造新的文化,由于文化的延续性,就需要从文化的传统中找到创造的依据。这或许就是设计灵感的源泉之一和设计者关心文化的动机所在。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文化呢?
谈到文化,我们似乎都是面对着同一个对象,但不同的观察者因为不同的视角和动机,应该有不同的结论,从中获得不同的启发。而当我们在关于设计与文化的论述中寻找文化的启迪的时候;当我们倾听设计人关于文化的话语的时候;当我们从某一据说是体现了对文化独特理解的设计中找寻独特体验的时候,我们似乎从来都是得到同一个结果,那就是生硬的前人的具体思想、前人创造的器物、历史上某种制度、风俗……以及把这一切简单地转换成的一些设计符号。
我们理应具有设计人所特有的视角。
不同的文化研究者在不同的具体目的下,都有一个共同的历史使命,那就是为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正是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使我们在“发展”这样一条线索下,将历史的文化现象连缀成体现着联系和发展的体系。只有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才能在我们的实践中体现文化的发展,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传统的理解甚至是简单套用和照搬。只有在某种特定的发展观的线索下,具体的文化历史现象才能给不同的关注文化的人以相应不同的启示。
那么,作为设计人应该以什么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呢?
文化就是生活。设计创造本不存在的具体器物,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并在体现这种精神因素的同时以具体的器物存在设定人们的日常行为,从而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可以说,文化的沿革正是经过有意或无意的“设计”而实际地进行的。
文化的中心是人。文化本身的发展也好,设计本身的发展也好,都存在一个评判标准和向哪里发展的问题,即发展的终极价值问题。这个终极价值只能是人,人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看待文化的发展就可以找到这样一条主线: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而这种自我对实践的关怀,正体现在人们对自己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设计”中。
以这样的文化发展观看待文化,对我们的设计实践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作为人的主观因素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体现了设计创造对文化发展的责任。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客观物质的基础之上并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为前提,因此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体现了客观的规律性。但这种客观规律性正是通过而且只能通过人的有主观意识的活动来体现。
设计作为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一方面基于对客观世界物的因素的认识,这种认识来源于人类的科学和生产实践;一方面基于对人的因素的认识,即对人的物质、精神需求的认识以及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设计通过对物与人两方面的认识,然后将这种认识体现在具体的造物中,即将人的意志又相应地返回到实践中。
这一过程体现了设计与文化发展相同的机制。文化正是通过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自己生活世界的设计而不断发展并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文化与设计之间有了共同的语言,从而更符合我们从文化中汲取设计的营养的目的;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设计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体现,从而更能在我们的设计中体现对文化的发展――合乎历史逻辑的发展――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其次,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的终极价值与文化的终极价值的一致性。
我们说设计是在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但设计并不是在凭空创造。任何生活方式的变化都有其深层的思想精神因素,这种精神因素来自人们的实践并决定于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因此,设计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把人们的精神追求在造物中加以体现,把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体现为富有文化艺术气息和理性意味的独特形式。这正是文化的发展在设计这一文化现象中的具体角色体现。设计的这一文化角色体现了其在价值追求上与文化发展的一致性,即为了人的发展和完善。
于是,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从实践中回归自我认识并以人的自我认识关怀实践――看待文化时,就最能看清文化如何影响设计而设计又是如何影响文化的。从而,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未来的发展时,也同样看到了设计的明天。
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才能使我们在看待文化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目的――文化是如何发展的,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设计与文化是什么关系,设计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视角,才能从文化中获得真正有益于设计的,与设计的终极价值一致的启示,从而不至于在纷繁的文化现象中失去判断力,不被次要和片面的东西干扰设计的发展方向。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文化就不是僵死的传统,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在现实的设计中就能够体现主体的独立思考,而不是苟且于传统的文化符号。
二.文化的回归
文化的演变、发展,是从认识、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向着不断发展的人类自我回归的过程。
人类的实践活动遵循着这样一种轮回的过程:从实践中获取经验与理论,经验与理论又用以指导新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着客观世界,并最终回归到对人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没有这种回归关怀的实践也就没有发展的终极价值,它的理论系统和实践行为都将成为单纯物性的体现,这就必然使人类走上一条依附于物质世界的在物性中沦失人性的不归路。
正是人类对自我的认识设定着人类的生存、生产方式并最终引导着和体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n
bsp;
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轮回,构筑着不断发展的文化的物质基础。而从这种轮回中回归的人对自身的认识与改造则体现为文化的上层建筑――制度与精神层面。人类文明正是通过精神与制度(即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定)设定物质层面的社会实践,而精神、制度的进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也就是说,对客体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只有在上升为对主体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时,才真正实现了这种实践的价值。
从实践到人的回归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这种回归使人不断深入对自身的认识和改造,而人的完善和发展就是社会的完善和发展。每一次从实践到人的回归都日益觉醒着人类对自我的关怀。
文化的上层总要作用于文化的物质层面――所谓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并体现在文化的物质层面。所以,人类对自我的关怀发端于文化上层的自我认识与改造,同时也必然映像在对物质实践的关怀上,从而在顺应客观规律的同时,体现人类基于主观自我认识的理性发展。
器物的具体形式体现了特定时代的精神、制度文化――即人的自我关怀,这种体现在早期是经由手工艺人的创造,是个体对其生存于其中的文化环境的不自觉的反映。而在现代,随着设计成为人类独立于造物的自省的创造活动,这种通过造物对文化(自我)的反映越来越成为一种有意识的主体行为。这种意识的觉醒正是从实践中回归的对人的价值关怀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
设计的觉醒与向着人类自我的回归将促使人类更自觉地从客体世界中镜视自我,促进人类更具理性的造物实践,从而为我们创造合理的生存方式、规划光明的发展前景。
三.回归的文化
人类由实践向自身的认识回归建立在实践的历史基础之上,所以必然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人类对自身的价值判断总是反映特定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和对自然的认识水平,从而体现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性。
1.石器时代
远古的先民两手空空地从树林中走出来,他们面对的是危机四伏的环境和如何御寒果腹的双重威胁。在这种情形下,任何单独的个体都无法维持自身的生存,而必须依靠集体的合作。因此,从当时的社会实践中回归的人类个体对自身的认识中不可能有独立的自我概念。而且,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人们也不可能对原始分工的社会组织有确切的认识。人们只能从自然的伟力与自身的弱小的对比中确定对自我的判断。因此,如果说人类此时已经具有某种朦胧的自我意识的话,那只能是把自己视为自然的匍从。
自然崇拜是远古文化的主要特征。而自然崇拜的具体形式反映了不同的远古文化,即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类群体从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回归的对自我认识的不同形式。
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文化的器物层上,多是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人们把凶猛的动物形象作为强者的象征;把动物的骨骼、羽毛及贝壳作为美的象征;在反映古人渔猎生活的壁画、器物彩绘中,主体是自然界的动物与植物,而人只是作为从自然界中受恩惠的形象,表达对自然的崇敬与依赖情怀。原始器物从部族的图腾到日常的一盆一罐都体现着自然在人类不自觉的自我体验中所占据的绝对地位。
原始的自我体验不是人有意识的思想行为,而只是环境因素的在人类意识中的折射。这个时期,人类并不能从主观意志上把握和设定自己的实践方向――人们只能去适应自己无法选择的环境,而不可能去改造它。
2.奴隶社会
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金属出现在人类文明中。工具的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人类从单纯适应自然的被动处境中逐渐掌握着主动权。人们开始种植作物、驯养牲畜,有了维系基本生存而有余的物质资料。
人的第一自我意识只能从人与人的比照中产生。
在剩余物质资料分配的过程中,人的自我第一次真正觉醒了。人在能力上的高下之分通过分配制度体现在社会等级中,这种等级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出现了奴隶与奴隶主。私有的出现体现了从生产实践向自我认识的第一次真正回归。
这种原始的自我意识是随着剩余财富的出现而产生的物欲的自私。人类此时不仅从自然中获取供给生存的物质资料,而且可以从同类那里获取财富,战争从此与人类相伴。曾经用于渔猎的工具,如今变成了同类相残的兵器,而且更具威力。战争带来的武力与强权使人类社会中产生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强者与弱者的比较存在以及由此产生的人身依附关系便产生了人类社会之中的新的崇拜现象。除了把自然视为神灵,人类也制造了自己的神。
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祭祀用品、工艺品代表着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中强权的顶礼膜拜。用作战争和强权统治的武器出现在人类文明中。这些都成为这个时期造物的主要特征,也体现着人类对自我的认知。
生产力的发展毕竟弱化了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此时,人类已经开始把自我概念从自然中独立出来,理性的曙光已经出现。人类开始以主体的自我心态认识自然,并开始以这种朴素的认识指导自己的生产实践。从日益发展的实践中,人们不断加深着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文明的上层建筑就在这种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识中开始系统地构建起人类社会的制度形式和精神空间。
没有从生产实践中回归的独立于自然的自我认知,人类只能在单纯的物质实践的循环中匍从于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建立系统的上层文化,而缺乏上层文化人性关怀的物质实践也注定无法从经验与实践的循环中实现上升。所以说,人类社会制度体系和精神空间的系统建立是人类独立于自然的标志,而正是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促成了这种独立并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程。
生产实践的发展促使了人类自我认识的觉醒,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和认识水平,人们不可能完全从对自然的依附中解放人性。而且,对强者的人身依附使人的自我意识自产生那一天起,就不可能是纯粹的自我。
3.农耕时代
农耕时代是人类社会比较完全意义上独立于自然的开始。相对于自然的独立使人类在生产实践领域中获得了比较明确的自我认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成为人类建立在自我认知基础上的自觉行为。人们的生产经验逐步丰富,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技术不断发展。
而在社会实践领域,由于皇权特别是宗教神权的专制,人性受到进一步的压制。这种压制使得从生产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识在制度与精神的文化层面受到限制和扭曲,从而不能在更高的层面关怀人类的创造实践。试想,人的一切价值都是为了神和神所赐予的虚无的憧憬,而神除了给人心灵的安慰外,并不曾告诉人们什幺是人类真正需要的现实生活。人类自我关怀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在欧洲制造了黑暗的中世纪,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人们的创造活动而都因为自我关怀的缺失而停滞不前。与之相对
照,在当时宗教神权势力相对较弱的中国,则出现了生产力的发达、文艺的繁荣以及社会制度的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验科学和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从天文历法到建筑、水利、航海都创造了空前的文明盛况。从这种伟大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定充分确立了人作为认识和创造主体的自信,“人定胜天”的信念支撑着人们认识和生产实践的前进。这种自信的自我认定所构筑的文化上层,体现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明的繁盛。
中华文明在农耕时代的全盛,反映在博大精深的器物文明中。这一时期的造物,从大型工程、建筑到日常用具,在反映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审美情趣的同时,也透射着对人的价值肯定和情感关怀。与中世纪的欧洲文明相比,后者只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拜占庭教堂、歌特教堂,昭示着“神”的意志对人性的蒙蔽。
终于,文艺复兴在欧洲掀开了沉重的黑幕。这种自我意识的勃发是对神权压迫的反抗,显示了人类的自我回归这一不可遏止的历史潮流。
文艺复兴的直接影响,就是欧洲科学和文艺的崛起。这充分体现了人性关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统摄作用。由于中世纪认识和生产实践的长期停滞,导致了文艺复兴早期的自我回归多体现为对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缅怀和套用。但只要人类的自我开始注视这个世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就只需要用时间来证明。
4.工业时代
文艺复兴后,自然科学在欧洲得到系统的建立。科学在人类的认识实践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技术更开创了人类创造史的新时代。
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在科学的推动下不断深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也不断膨胀着人的物欲。蒸汽机、内燃机、电气化,人类在物质世界的探索突飞猛进,向自然进军的不断胜利过分强化了人类草率的自我判断,人类俨然以自然界的主宰自居。
与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相比,人类文明的精神空间却相对萎缩。人们陶醉在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里,无暇顾及对自我价值的追问。人类的实践活动再一次与自我的回归脱节。人类在物质世界中迷失了自我,不可避免地拜倒在技术的脚下,技术创造的神话在强化着人们对它的崇拜的同时也塑造着一个虚假的充满自高自大的泡沫的人类自我。
工业时代是造物的时代。从神的阴影下走出来的人类在物质世界找到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人们在自由的科学与技术王国里释放自己的创造激情。但当人们过分挥霍这种创造的自由的时候,自由也变成束缚人性的枷锁。人们追求金钱财富、物质享受,并用之衡量一切。产品越造越大、越造越豪华,不顾实际的追求硬性指标,刺激消费的大批量生产……,在物的世界中,人在哪里?
四.设计的早期追求
设计与生产的分离以及从物向人的回归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而且设计的回归追求成为文化回归的先行和生动体现。
工业时代,造物的发展使设计逐渐成为独立于制造的创造行为。但设计一开始只是作为解决制造问题与功能问题的工程设计,只关注对物的认识和改造。在工业社会早期,工程与功能的问题是造物的主要矛盾,人们无暇顾及深层的需求。没有对主体自身的关怀,设计只能是造物的附属。
首先是审美的需求导致了设计从物的世界中向人类自我的回归。装饰成了人类在造物中体现自我的手段,这个时期的设计充当了掩饰粗俗、卖弄风情的角色。因为人们对技术的理解还停留在功利的层面,这种浅薄的认识无法满足人们对美感的需求,于是人们不得不转向古典的形式,甚至用花花草草装扮自己的产品。装饰在造物中的盛行正反映出人们在渴求物的功能的同时,对自身精神需求的敷衍、对自我回归的冷落。
随着认识和实践的深入,人们从技术中找到了新的美感体验,追求产品的形式美成为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在人类美感体验中的地位确立使其顺理成章地融入文化的各个层面,沐浴在人文关怀的氛围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物质文明实践的合理性。但“形式追随功能”也好,“少就是多”也罢,更有许多强调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的设计。但在使产品的设计日益趋向合理化的同时,设计在本质上仍然局限于对审美形式的`追求而没有体现对人性更多的思考与全面的关怀。
相反,由于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对形式的设计成为装潢门面、诱导消费的手段。这在主观上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客观上却使对人性的追问淹没在物质的洪流中。
这种追求的片面性在所谓的“后现代”中终于导致了表面多元繁荣下的价值混乱。各种各样的思潮、流派,各种各样的解构、重构……,语意设计、符号学也只是为形式穿上了文化的外衣。人们对形式的研究可谓殚精竭虑。
设计为人类设计了一个关于形式的童话,人在向自我回归的路途中又一次迷失在形式的泥沼中,设计真的成了“文化的肌肤”,文化也变成了设计的“肌肤”,人的自以为是造成了文化与设计的分离和扭曲。
与此同时,随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复杂,提高操作的效率和使用的宜人性的要求成为设计的任务之一。“使产品适合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产品”,人们终于从实践中又一次回归了对自我的认识――人本身是一切产品形式存在的依据,产品的形式应适合于人的特性而存在。
造型设计与人机工程带来的艺术文化气息和人机相宜的使用界面使产品更具人性化,人类的自我在逐渐回归中改造着物质世界,创造着越来越属于人类自己的生活空间。
五.设计的回归
全面自我的回归只能从人与自然的比照中产生。
远古人类站在低下的实践与认识高度上,无法从人与自然的比照中发现自我。而一旦人类社会独立于自然,便因为认识与实践的历史局限而丧失了直面自然的广阔视野。人类只能从对客体世界的逐渐认识中经过漫长的历史探索最终回归到对自我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物性的昭示与束缚、人性的领悟与抗争交织在一起,在摇摆中交错推动人类文明的前行。当人类的认识和创造能力达到足以影响整个自然生态的运行机制的时候,人与自然是什幺关系?人类往何处去?成为人们不得不回答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在与自然的对话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归宿。
首先是生产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使人类获得了对自然和社会的系统认识,这使人与自然的理性对话成为可能。而工业社会造成的环境生态问题成为直接导致人类在面对整个自然界的高度上进行自我思考的契机。
这种思考导致并继续导致着人类文化从造物到哲学精神各个层面的转变。人类文明在经历了短暂的“危机论”、“世界末日论”、“退化论”的迷茫后,终于在人性回归的召唤下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这种思考也使千百年来自发地从实践向自我的文化回归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设计的回归正是在这种文化回归的背景下开始的。
这种设计的回归首先从与环境生态有关的一系列设计思想的转变开始。这虽然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但人类毕竟从对自然的善待中意识到这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与自然的首次对话使人类找到了自己在自然界中的真正位置。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使设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追求审美体验、使用的宜人和文化符号的设计逐渐让位于更全面的创造和谐的主客体关系的设计,即创造主体与客体和谐的认识、利害、审美关系――认识了物的特性,不是为了更便利地把人的意志强加于它,而是充分体现这种客体的特质,使人的功利目的和理性认识与客体的特质和谐地共生;取材、加工使用、维护、回收的设计都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使主客体形成和谐的利害关系;不刻意追求独特形式,以材质美、加工美、人文美等多元的共生为美。从而创造全面和谐的主客体关系。
这种站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向自我关怀回归的设计思想使产品设计超越了审美和宜人的范畴,上升到探讨人与物的哲学关系上,带来了设计思想的飞跃。
这一时期的其它设计思想,如设计的“非物质化”、“暂息化”等等,虽然仍免不了形式上标新立异的嫌疑,但已经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对设计价值背后的人的价值的探寻。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的功能将超越日常消费的层面而直接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家和工程师从认识和生产实践中获取的关于物的理论无法独立解决超越物质产品本身的形而上的人类自我关怀问题,这就需要从实践中回归的关于自我的认识在哲学上指导人类的创造。设计,即是这种哲学的直接体现。
首先,设计肩负着从现时的物质实践中发掘人性存在的任务,这是从文明的物质基础中升华人类自我精神、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的现实任务。
这就要求设计始终以人的尺度衡量物的价值创造,在创造实践中将造物实践自觉地与文化的人文内涵联系起来,使造物的实践真正服务于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这正是设计的艺术性的体现――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上层是从实践中回归的人的精神体现,设计同样是这种回归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只是在形式上体现为产品的创造。
历史上,人类因为没有自觉地从物质实践向自我回归的主观意识而导致了人类自我关怀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在设计真正独立于造物并开始自觉地思考人与物的关系后,就历史地肩负起了在特定领域中的文化回归的任务。保持从实践中向人性的自觉回归是保证实践真正服务于人类进步的前提。
而且,设计肩负着为人类创造合理生活方式的任务,这是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面向未来的任务。
文化的回归是为了有目的的创造和前进,这种目的性就体现在人文精神对造物的关怀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实践不断从外部物质世界向文化中引入新质,这是消除社会系统熵增、维持文明的有序状态并推动人类进步的根本力量。但物质实践只能在技术的狭窄视野中以物的特性和标准作出判断,而缺乏人类自我的哲学精神的宽广视野和以人的终极价值为准则的权威判断力。设计即要在对人类自我精神的领悟中去拥有这种视野和判断力。人类社会存在的外部物质环境为人类的发展和归宿提供了各种可能性,而人类的前途到底是光明还是黑暗,人的最终归宿到底在哪里还要取决于人类对自身的价值认识和判断。设计对这种价值认识和判断的领悟与实际应用于造物实践,不仅仅是对造物的关怀,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关怀。我们生活在自己设计的世界里,我们也将因为自己的设计而拥有一个未知但与我们的设计对应的确定的归宿。
可见,设计在联系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同时,也沟通着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设计使人类从对物的实践中认识自我,推动着文化由物向人的回归的同时,也用人文精神设定物质实践的方向,推动文明在实践的革命中前进。
六.回归的设计
设计的回归体现了文化的回归。这说明了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体现文化的发展,设计的主观意志应体现在对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
文化的发展遵循什么样的客观规律?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这正是设计人应有的文化发展观。
有了这样的文化发展观,今天已经逐步回归到对人的关怀上来的设计就应该能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大背景下深刻理解自己的文化特质和历史使命;有了这样的文化发展观,今天的设计在向传统追寻文化血脉和灵感启迪时,就应该能从文化的发展动因上解读文化,从而具有了设计人应有的洞察力、理解力,在我们的设计实践中将体现为应有的创造力。
这就是说,设计不应再把文化当作提高身价的装饰,只满足于从传统中套用文化符号,而是能够站在更高的地方,理解前人的文化创造,看到前人文化行为中的历史必然性,真正从文化现象中体会到当时的创造者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我们要从文化中汲取的正是前人具体创作背后的这种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具体的形式造化。前人的具体创造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从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中透射出的智慧永远都值得借鉴,永远都有灵感的启迪。这就象古希腊先哲们的自然哲学,他们对世界本原的猜测和思辩从结论上看都是错误甚至可笑的,但从这些结论的推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博大智慧、深邃思想却给人永恒的启示。这或许应是我们看待文化传统的基本态度。
由此,我们今天的设计――创造新文化、新传统的设计,也不应把形式与功能作为追而求之的唯一目标,“形式只是我们努力的结果,而不是目的。”同样,具体的功能(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也只能是设计思想的体现,而不是设计本身。我们创造的具体形式和功能都将历史地存在于现实、只能存在于现实,而我们在创造过程中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将融入文化的现在和将来,体现我们创造的真正价值。
具体到每一次设计实践,我想,我们都应在着手前问一下自己:我为谁设计,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希望新的产品带来什么样的生活……。这样,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追溯文化的传统时,现时的责任感将使我们努力去领悟前人的创造中所体现的对人类的关怀而不是敷衍地“借鉴”传统;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酝酿新的创造时,人性的召唤将使我们在创造实践中努力体现真实的自我,而不是狂热地追求物质的、技术的、形式的表面存在。这其实就是从实践中认识自我,并以人性的自我关怀实践的过程。这也是沟通传统与将来的文化过程,是设计本身进化发展的过程。
七.结束语
人类文明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远古人类因为自身的局限,在与自然的对视中丢失了自我,自从真正意义
的人类社会独立于自然而存在,人们就一直生活在某种因认识和实践水平的限制而自己制造的超越自身存在价值的崇拜与迷信中。今天,当我们有资格与自然对话的时候,终于开始意识到了独立的自我。这也许是历史的悖论:要认识自我,必先放弃自我。
其实,人类的自我只有在不断的追寻中才能得以塑造。这种塑造的过程,就是从实践中回归自我,又用新的自我认识关怀实践的轮回与上升。这一轮回的过程正是人类进步的轨迹。今天的设计,也应在塑造人类自我的文化发展中体现理性和应有的远见。
过去,在人们的视野中只看到了文明的物质与精神结构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在这一作用下的文明发展,而没有深入探讨二者之间如何发生作用,即没有看到这背后人类自我的回归以及回归的自我对实践的关怀,这种回归正是精神与物质之间看不见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在文明发展的方向上、在人的终极价值上始终不能形成全面的认识。这或许就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经常发生脱节的原因吧。
随着设计的独立及其对人文精神与造物的联系作用的突显,设计的行为对这一文明的轮回――也即人类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要用自觉的主观意志联系人文精神与物质实践,就需要以关怀全人类为己任、直接联系造物与人文精神的新设计在科学与技术的伟大实践支撑下,在哲学精神的价值指引下实际地设定文明的理性进步,构建人类合理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回归的散文】推荐阅读:
雾夜,回归散文07-06
作文教学本质的回归07-04
作文教学的理性回归10-03
关于回归的范文250字左右08-01
鼠王空空的回归童话作文11-01
诚信的出走与回归七年级作文08-02
让我们回归没有科技压力的生活08-06
香港回归二十年的论文08-12
语文教学应回归语文课的本真06-29
让诚信回归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