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

2024-08-21

作为一个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精选4篇)

1.作为一个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 篇一

大学生短期支教策划

一、活动背景

意义深入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大学生进行 “情况,开展山村希望小学支教活动对于引导青年学生在改革开放和现科技、文化 、卫生”三下乡活动的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引导青年学生以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具有重要

二、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位重点,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促进广大青年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三、活动主题:服务新农村 建和谐社会

四、活动时间:(具体由放假时间而定)

五、指导老师:黄秀凤(汉语教研室主任、中文副教授)

六、活动地点:雅韶中心小学

七、活动目的:

(1)现代教育走进乡村小学,给农村孩子拓宽视野,并提高孩子与外界交流的能力,鼓励青少年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

(2)是希望大学生践行“学习第一”的思想观念,把社会当作大课堂,虚心向群众学习,脚踏实地,勤思多问,努力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是希望大学生践行“服务第一”的思想观念,结合农民群众的需求,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4)使大学生真正地了解当人民教师的内涵,这也是人生的一次彩排,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5)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踏实细致的作风。

八、活动内容:

充分发挥本系的优势,开展农村教育程度的调查活动,并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如兴趣作文、舞蹈、书法美术培训,还可以开展《中小学生守则》的知识问答活动。并与孩子们一起联谊,搞晚会,并到其家中帮忙干农活,增进与孩子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情”。

九、活动日程:(每天上午统一上课)

第一天: 与当地的村委及学校进行交流,了解相应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课程,制定可行性计划,与该校领导、老师共同商讨,安排队员的食宿问题。同时挂好宣传横幅和张贴海报,贴出第二天将要开的课程,晚上全体队员集中开会,讨论具体计划,集中备课

第二天:正式开始上课,分班进行,让孩子自主选择喜欢的课程,并进行编班。上午四节课,前三节上课,第四节课与学生做游戏进行互动,并可以开展心理咨询。下午随学生一起干农活,调查

农村现时的经济状况及对新的教育政策的看法和意见。晚上集中讨论并备课,准备好文娱节目。

第三天:上午照常上课,下午集中与学生一起做游戏,组织学生开展《中小学生守则》、《行为规范》的知识问答比赛。

第四天:上午照常上课,下午组织队员与学生组队开展篮球比赛,增进师生友谊,晚上集中备课,分析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并继续准备文娱节目。

第五天:上午照常上课,下午与学校领导、老师开一次座谈会,交流心得,并为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晚上在操场上举行一个联谊会,邀请学校领导及所在村干部、老师、学生家长、及学生参加。演出完毕后,总结这次支教的见闻,感受及收获。

十、队员人数:12

十一、队长:梁转霞

十二、活动前的准备:

(1)了解实践地点的情况,与当地学校、村委会取得联系。

(2)详细了解当地的交通情况和生活条件。

(3)制定详细方案,确立侧重点,和实践目的,具体安排理论学习。

(4)调查、奖品、宣传物品的准备。

(5) 时间具体安排。

(6) 队员的选拔(按活动所需选拔合格队员进行培训)

(7)相关的生活用品的准备(手电筒、药品、食物等)

(8)相关的教材教案

十三、队员要求:

(1)有较强的集体思想,服从组织安排,服从管理,热爱教育事业,有责任心,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2)有一定的教学技巧,学习成绩较好。

(3)与有一定的文娱基础和懂得料理生活。

(4)有相应的知识水平,能够胜任所教科目的教学工作。

(5)有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

十四、队员培训方案:

(1)提高思想认识,加深对“三下乡”活动的意义的了解。

(2)懂得安排生活,掌握生活技巧。

(3)组织好相关文艺表演的排练。

(4)重点培训队员的教学技能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5)队员集中讨论,商量活动具体事宜,收集相关资料。

(6)队员集中学习学院有关“三下乡”的纪律及卫生常识。

十五、活动相关资料、物品:

完整的活动方案与校方的协议书,教学活动中所需的教材、教案、游戏用品、知识竞赛奖品、赠对方学校的纪念品等。

十六、安全措施:

(1)活动前对本队队员进行法纪教育,强调集体意识,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一定要集体行动,禁止个人单独活动,不游泳、不登山,并实施严格的请假制度,经带队老师或队长同意后方可外出,对未经批准而独立行动的队员将进行严肃处理,并对自我安全意识和防护知识进行培训。

(2)取得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保证住宿环境的安全

(3)乘用正规车辆前往实践地点。

(4)带队老师抓好队员的安全教育、法纪教育和思想教育。

(5)做好队员联系方式,以及学院团委领导及当地相关领导,活动所在校领导的联系方式,并保持通讯工具24小时开通,确保在出现突发事件时能第一时间与队长、老师及领导取得联系

十七、队伍设置:

(1)队长1名:负责活动的总体统筹安排,制订计划,对全程活动负责

(2)副队长2名:协助队长做好相关统筹工作,并将工作落实到位

(3)通讯组2名:对活动进性总结报道,了解相关信息,汇报有关活动的情况

(4)摄影组1名:对活动景象跟踪拍摄,捕捉精彩瞬间

(5)宣传组3名:出板报、发传单,对活动进行必要的宣传

(6)生活组2名:负责经费的管理和队员生活,负责队员的人身安全

(7)文娱组1名:负责策划和表演文娱节目

十八、经费预算:1200元

(1)药品:感冒药、整肠丸、创可贴 、凉茶等 (约30元)

(2)日用品:纸巾、手电筒(约40元 )

(3)宣传用品:横幅、毛笔、墨水(约65元)

(4)食宿:每人每天6元生活费(约500元)

(5)书籍:教学参考书(约200元)

(6)教学活动用品:笔、笔记本、知识竞赛奖品等(约200元)

(7)交通费(约100元)

十九、经费来源:

(1)社会力量赞助

(2)学生会员费赞助或队员自筹

2.大学生短期支教现状分析(共) 篇二

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小组方案

调查报告题目——大学生短期支教现状分析—基

于“光明行”江苏支教团暑期支教的调查

一、调查背景

目前,我国仍然存在明显的教育不公现象,由于地域、经济条件、民俗观念等限制,许多身处教育落后地区的孩子并不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而这一现状正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较为活跃的一个群体,就是当代大学生。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团体正投入到支教这一公益事业之中去。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短期支教成为大学生支教的主要形式之一,即主要利用寒暑假等相对集中的一两个月开展支教活动。

支教本身是对社会和支教者都有益的一项活动,它让青年学生在支援了当地教育的同时,对中国国情,尤其是农村教育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然而,我国目前的支教事业还不是很成熟,尤其是大学生短期支教行为的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目前对这一活动的调研也比较少。社会上也存在对其支教动机、支教意义、支教效果、后续影响等的质疑声。同时,大学生支教团体本身也可能存在组织成熟度、成员素质等问题。只有对这些客观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认清目前大学生短期支教现状,才能推动我国支教事业的蓬勃发展。

“光明行”江苏支教团是由南京多所高校学生志愿者组成的一支暑期支教队伍,于今年在江苏省展开了支教活动。该团队的志愿者均是来自南京各高校的优秀大学生,团队的组织和运行由学生完全独立承担,是一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短期支教团队。我实践小组成员作为其中一名志愿者,跟随支教团来到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大兴中心小学,进行了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我们小组部分成员也跟随支教团进行了一天的支教体验活动,并在当地开展了我们的实践活动。

二、调查意义

我实践小组开展本次活动,通过亲身经历支教过程,深入接触大学生支教团队,全面了解支教方与被支教方,以及社会大众的看法,希望能加深对目前我国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的了解。我们会总结出目前存在问题,给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期给大学生支教团队一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支教活动。同时,我们也希望,我们的调查能给大学生朋友,乃至整个社会一些思考,思考一下什么样的支教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怎样才能不断提高支教水平等问题。只有在实践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不断地探索,我国支教事业才能不断发展。

三、调查计划(详见小组实践方案)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分为南京高校大学生支教团队、支教地学校、学生及家长、社会大众三个方向,对每个方向都会有对应的问卷与访谈。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相结合,具体方式包括实地体验、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访谈三种,其中,问卷调查和访谈为主要方式。

人员分工:

四、调查过程与结果

(一)相关资料

(二)支教体验

(三)问卷调查

为了确保本次实践调查活动中所收集数据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得出更为真实的结论,我们小组从支教团队、被支教方(包括当地学校的学生与家长)、社会大众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得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对于支教团队的问卷,我们主要通过网络发放的形式开展(事先已获得联系方式),共发放问卷 份,收回,回收率100%。对于被支教方的问卷则主要是在“光明行”支教地完成,共发放问卷 份,收回 份,回收率。对于社会大众的问卷则是以上两种形式皆有,并将范围扩大至调查小组成员家乡,共发放问卷 份,收回,回收率。下面是问卷(详见附录)调查的结果整理和分析。

1、支教团体问卷

2、被支教方问卷

3、社会大众问卷

(四)实地采访

与问卷调查相配合,我们小组还分别对本次调查中的三个对象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其中,为了更好地采访大学生支教团体,我们小组特地参加了今年6月在南京召开的“2011首届南京公益展示会”,对参展本次的南京各高校支教团队,包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手拉小手”支教团、南京审计学院“印象西部”社团、南京师范大学“健康中国”协会、南京大学“光明行”江苏支教团进行了采访,并记录了联系方式,为接下来的问卷调查提供方便。对于被支教对象和社会大众的访谈则集中于跟随“光明行”支教团队体验支教期间完成。下面是访谈部分的总结。

1、支教团体采访

在对各学生支教团体进行采访后,我们发现采用寒暑假短期支教这一模式还是比较普遍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学生平时忙于学业和校园活动,没有精力开展支教活动,另一方面学生组织能力有限,还不能够很好地策划长期的支教活动。各支教团体在支教动机的回答支教动机这一问题时,都将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放在了第一位,同时也强调了锻炼自身能力,提升自我的重要性。在团队成员选择上,支教团队普遍更倾向于外向开朗的学生,并强调支教者的多才多艺和个人魅力。大多数社团对于以往支教效果感到满意,认为自己的努力对被支教者有较大的帮助,也表示会继续支教事业。但是,一些社团也反映支教活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支教的效果和自我预期存在差距,受支教当地对支教团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个别支教者动机不纯、责任心不强等问题。

2、被支教方采访

在跟随“光明行”江苏支教团进行支教体验期间,我小组成员对支教地的校方、学生以及家长进行了采访,了解了他们对于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看法与意见。首先是校方对支教团体的到来表示欢迎,接受采访的老师说,虽然他们小学条件不算太差,师资力量也足够,但是学生的暑期生活比较单调,学校也没有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光明行”支教团体的到来,丰富了该校学生的暑期生活,帮助学生们开阔视野。学生们对于支教团的到来也感到十分新鲜,许多孩子自愿报名来学校上课,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暑假“上课”存在抵触。当问及孩子们对于支教课程的感受时,很多表示所上的课和以往的课“不一样”、“更有意思” “开拓了视野”。孩子们还说,大哥哥大姐姐都很友善和蔼,很关心他们,觉得他们多才多艺,很崇拜他们。此外,在走访3位学生家庭过程中,我们也听到了来自学生家长的声音。家长们对于大学生的到来表示欢迎,认为孩子能接触到大学生对孩子成长有利。但有些家长觉得当地教育已足够,不需要“支教”。对于支教时间,家长们表示理解,但也指出,时间短,效果的持久性就会差。

3、社会大众采访

我们小组5人分工,共随机采访了10位社会大众。首先,所有人都对大学生支教表示支持,认为这体现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当问及是否担心大学生参与支教活动存在不良动机时,大多数民众表示出对大学生们的信任,认为大学生的素质较高,思想觉悟较高,对他们表示理解。但也有人认为现代社会的功利主义浓厚,不排除某些大学生以支教为自己牟利。关于短期支教这一形式,很多人表示理解,理由是大学生还是应以自身学业为重。而关于支教效果方面,大多数人认为肯定有效果,“对孩子有好处”,“能激发孩子学习动力”,但是对于这些良好影响的持久性存在一定质疑。有人还提出建议,希望大学生们能利用课余时间到高校附近的学校与在校学生展开互动。

总的来说,在对以上三方面对象的实地采访中,我们获得的积极信息多于消极信息,这表明目前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益处还是很大的,各方面对于支教抱有积极的支持态度。但其中反映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值得我们深思。

五、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亲身体验支教活动和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虽然十分活跃,益处明显,但是也存在问题不少。下面是对其中较为集中的几个问题的总结与分析。

1、支教者动机问题

首先,我们要肯定的是,大多数大学生支教者都将奉献爱心,为支教地儿童带去希望作为自己参与支教活动的首要目的,其次才是为了丰富自身的阅历,完善自我。但是,不得不承认,大学生参与支教活动的功利性正在不断加强,这一问题在短期支教中尤为突出。许多学校社团仅仅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一些缺乏责任心的大学生参与支教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能够在简历上多添一笔。这些问题的存在,正是使得社会对当前大学生短期支教开始质疑的重要原因之一。

2、支教时间问题

支教时间短、选取时间段尴尬是大学生短期支教中存在的一个巨大问题。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大学生短期支教多将时间安排在寒暑假,周期多为10至20天。在时间点上,被支教地学校已处在放假状态,如若要求学生继续接受教育显然是不合理也不现实的,所以说能接受到教育的孩子其实数量有限且不固定。另一方面,支教周期过短,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被支教者可以得到的知识以及技能上的提升微乎其微,支教者所能做的最多的也就是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输入新的观念,但其影响毕竟有限。

3、支教活动延续性问题。

大多数短期支教活动在结束后即与被支教地失去了联系,不再有后续的交流,这使得活动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因为大学生对支教地孩子的影响有限,如果不能使之保持长时间的交流与接触,譬如简单的书信往来,那么那些曾经接受过支教帮助的孩子很难在今后的成长中接受良好的引导。

4、支教者的素质及技能问题

大学生支教者在知识储备上已完全胜任教学任务,但是,在教学技能上,大多数的支教者都缺乏经验,所以极易出现课堂混乱,学生难以管理的问题,使得教学质量的得不到保证。同时,支教组织者在课程安排上的不科学与不合理也会导致支教效果的不佳。另一方面则是个别大学生的个人素质低下,在支教当地留下不好的印象,使得被支教地产生反感情绪。

5、支教资源分配问题

由于资金、地域等限制,许多大学生支教团队在选择支教地时并不是将最需要支教的地点放在第一位,而是选择愿意接受支教,又便于自身开展支教活动的地点开展活动。这样一来,就极易造成支教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往往是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得不到支教帮助,一些并不需要支教的地方却成为支教团组织者积极联系的对象。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与上面所提到的支教功利性目的也存在一定关系。

6、支教必要性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受支教地对于支教团体的到来都表示欢迎,尤其是有些学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根本没有必要接受大学生支教,对大学生支教的态度比较淡漠。

六、建议小结 对于上述大学生支教过程中产生问题进行总结后,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短期支教现状还不够完好,许多方面需要改进,为此,我们小组在参考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1、大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摈弃功利心,真正将支教当做公益事业来看待。

2、大学生支教者要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在支教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形象,为学生做榜样。

3、支教组织者注重对大学生教学技能的培训,实施支教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以确保支教效果。

4、支教组织者更为科学合理地选择支教地点,提高支教的有效性。

5、增加对大学生支教活动的调查研究,总结归纳出有效的支教模式与方法。

6、增强短期支教的后续工作,支教团体与被支教地保持长期联系。

7、探索大学生参与支教的新模式,以克服短期支教弊端。

8、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法规,使大学生支教规范化,保障支教大学生权益。

大学生支教作为我国支教事业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正在为改善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状况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对于大学生支教的探索,能够帮助其更好地完善自身建设,使这一群体不断走向成熟,最终达到支教的制度化、规范化。希望我们小组的本次调查,能够对改善当前大学生短期支教状况有所帮助。

七、附录

附录一:针对大学生支教团队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您好!我们是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09级的学生,现在正开展关于大学生短期支教现状的社会调查。以下的问卷时我们专门为大学生支教团体设计的,希望您能接受我们的调查,如实完成问卷。谢谢!.你们组织支教的目的是什么?(多选题)A.锻炼自己,丰富社会经验

B.帮助贫困儿童

C.给那些想帮助贫困儿童提供机会 D.其他----------------------2.你们觉得同学支教的目的有哪些?(多选题)A.帮助贫困儿童

B.锻炼自己,丰富社会经验 C.跟风

D.其他----------------------3.一般支教的效果如何?(单选题)

A.很好,同学们的学习都有很大提高,师生感情也很好 B.一般,提高不多,但师生感情不错 C.没有效果,师生感情不错 D.没效果,师生间也没什么感情

4.除了支教,你们还做过其他帮助贫困儿童的事没?(多选题)A.为贫困儿童筹集捐赠财物 B.向社会呼吁帮助贫困儿童

C.建立联系,为他们解决各种问题

D.其他------------------------

E.没有做过 5.对于支教同学,你们有什么要求?

6.对于支教,社会有没有给你们提供什么便利?如果有,是哪些?

7.在支教过程中,学校、家长和学生是怎么看待支教的?

8.组织支教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9.您觉得大学支教现状有哪些问题?您有什么建议?

附录二:针对被支教方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您好!我们是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09级的学生,现在正开展关于大学生短期支教现状的社会调查。以下的问卷时我们专门为接受支教服务的学生和家长设计的,希望您能接受我们的调查,如实完成问卷。谢谢!1.您的孩子曾经接受过类似的支教吗? A.有

B没有

2.您 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这次暑期培训吗?

A 愿意

B不太愿意

C非常不愿意

D无所谓 3.您认为大学生假期支教的安排合理吗? A 合理

B、不合理

C、无所谓 4.您认为被支教多长时间合适?

A.半个月左右

B.半个月到一个月

C.一个月到两个月

D.长期支教 5.您的孩子最需要哪方面的辅导?

A.语数外文化课程

B.美术音乐舞方面

C.思想方面 6.您觉得支教团体及志愿者负责任吗?

A.很负责

B.一般

C.不负责 7.您觉得自己的孩子在支教中有所收获吗?

A.有,收获大

B.有,但不明显

C、收获不大 8.您的孩子经过支教辅导,在什么方面有最显著的变化? A.学业成绩

B.性格

C.生活常识 9.您对支教团体的态度是什么? A.感谢

B.排斥

C.无所谓

10.您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也成为支教团队的一员吗? A.希望

B.不希望

11、请您简略谈谈对大学生支教团体的印象

12、请您为大学生支教提一点建议,谢谢!

附录三:针对社会大众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您好!我们是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09级的学生,现在正开展关于大学生短期支教现状的社会调查。以下的问卷是我们专门为社会大众设计的,希望您能接受我们的调查,如实完成问卷。谢谢!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 您的职业:

A农民

B.工人

C.学生 D.个体户

E.企业管理者

F.其他-------3.您对支教的了解程度:

A.仅仅是听说过,没有注意过此方面的的新闻、政策、文献等

B.未参加过,但周围有参加过的亲戚或朋友

C.参加过,并且切身体会过 4.您支持支教吗?

A.非常支持

B.支持

C.无所谓

D.不支持 5.您认为哪些地方适合支教(可多选):

A.我国西北部

B.东部地区较落后的农村

C.灾后恢复生产的地方

D.离家较近的、相对落后的地方

E.哪里都行,只要当地接收

6.当代大学生在您心目中的形象(可多选):

A.热情阳光 B.充满爱心 C.吃苦耐劳 D.功利心强E.自私F.不能吃苦G.自负,好高骛远 H.死板 I.其他

7.您认为大学生支教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A.奉献爱心,服务社会

B.丰富个人阅历,增加社会经验

C.充实履历,为升学求职增加砝码

D.感觉有趣,顺便旅游

E.社会需求,结交朋友

F.其他--------8.您认为,大学生应选择什么时间支教? A.周末,这样更具连续性

B.节假日,充分利用时间

C.寒暑期,帮助渴望求知的孩子们

D.长期支教

9.在您看来,那种形式最适合给孩子们授课?

A.课堂上借助课本,给孩子们讲述一些基础知识

B.以引人入胜的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讲讲授

C.通过游戏和孩子们交流以及知识讲解

D.结合孩子们所熟悉的身边生活与孩子们互动讲解如何教,与自己专业对口 10.您认为短期支教对大学生的影响或作用:

A.非常不适合大学生,浪费时间精力,应该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

B.不适合,对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提高没有较大帮助

C.无所谓,短期支教对大学生可有可无

D.有益的,但在实际活动中效用有所折扣,为其以后找工作服务

E.非常有益,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1.您认为短期支教对受援学生的影响或作用

A.由于文化、年龄等差异,部分志愿者动机不纯,受援学生可能被大学生的某些行为误导

B.支教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教学技巧,浪费受援学生的假期时间,使他们没时间备考或享受童年或帮助家务

C.可有可无,受援学生得不到实质性的帮助,对他们来说没有意义

D.非常有益的,对他们以后的理想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12.您认为短期支教对农村教育的影响或作用:

A.浪费资源。扰乱农村教育自身的发展进程

B.微乎其微,由于短期支教时间段、人员更换频繁,只能简单的解决受援方一时的困难,无法解决其根本问题

C.为农村提供了优良的教育,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对改善农村教育有很大帮助 13.您认为支教中谁才是真正的受益者以及原因:

A.大学生本人

B.被支教学生

C.两者都有

原因:

14.您认为支教存在的问题:

A.大学生与孩子们的交流不深,仅限于课堂

B.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经验

C.孩子们不配合

D.支教地教学设施不完善

15.您认为该下列那条建议最能完善短期支教政策?

A.完善对支教大学生的管理措施,加强对支教大学生的相关培训

B.高校、受援学校及相关部门重视短期支教,积极配合支教大学生

C.完善对支教大学生的激励措施,激励更多大学生前去支教

D.加大支教的宣传力度,号召更多的大学生进入支教的行列 16.您对大学生支教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3.大学生短期支教弊大于利三辩稿 篇三

一、1.你方是否觉得教育是长期性的? 否:请正视现实

是:达成共识,-----那你方认为短期教育可大幅提升地区整体教育水平? 2.刚刚您方提到短期支教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外界,那您方认为,这足以使他们走出去吗?

二、教学课程如何安排?如何调整和原有教学计划的关系?

三、1.对于受教者群体属性有何分析?对于短期的关怀消失后的创伤如何看待? 2.对于绝大多数支教者带有目的性,功利性的支教如何看待?目的不纯粹的支教活动是否会中途夭折?3.如何保证大学生具有相当的教学技能,筛选机制的效果如何保证?

小结:1.短期支教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教育应为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应过分强调短期的效果,我们应全面地去看待这个事情,不应只看见其利而看不见其弊。短期支教固然可以开阔思维,认识外面地世界,但短期支教却没有实现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能力,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大幅度提高,且缺乏后续配套的教学计划,短时间内支教者难以掌握受教学生的情况,每年的志愿者在更换,没有留下教学纪律,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容易使受教学校接受的知识没有系统性。从而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预期效果。

2受支教学生多为留守儿童,比寻常学生更加渴望情感,心思也更加细腻,支教者的来去匆匆难免会使学生产生没有人愿意留在这里的想法,大学生支教者固然可以给受教学生带来温暖,可以之后呢?片刻的欢愉留下的是长久的落寞,大学生一手打造的纽带由大学生自己切断,这难道不残忍吗?由于短期支教在时间上的限制,根本不可能开展大规模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教育内容上只能是形式上的心灵关照和精神激励。但是,这种形式上的精神教育所能够产生的效果必然是微乎其微的。因为在贫困地区的教师或是学生看来,城市大学生的高谈阔论可以用“风凉话”来定义,想要真正感召他们,没有持续的付出是不可能的。据调查显示,近90%的大学生仅支教一次并不再过问支教。纵有少部分仍保持联系,却因处于不同的环境中而心态有所变化。3短期支教因其短期性,很少能够与当地学校老师达到有效的沟通,易于原教学计划起冲突,支教活动中的教学基本上以素质拓展类为主,以游戏等生动的形势对孩子进行教育。然而因为支教时间的限制,很难知晓孩子们的掌控情况,而且没有反复的教学,令得教学效果下降。

4.大学生志愿者支教感言 篇四

我是来自xx大学城市学院的周xx,非常荣幸能获得“春泥计划”志愿服务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十八大精神,深入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实践途径,创新实践形式,增强实践育人效果,发扬大学生精神,响应国家对“大学生下乡服务”的号召。

20xx年7月,我作为xx大学城市学院创意与艺术设计分院暑期社会实践“萌动春苗你我共行”爱心支教团队总队长与15名爱心支教队员一同来到丽水市龙泉市龙南乡平安希望小学。“萌动春苗你我共行”爱心支教团队,从三月份开始就着手准备此次支教与当地学校联系。5月开始,在学校里就陆陆续续开始安排支教的各项事宜。七月初,到达龙南乡平安希望小学开始我们的支教旅程。

这也是我第2次来到里支教,那里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孩子们眼神依旧是那么渴望,乡民们也依旧是那么的热情。他们的淳朴,朴实,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也让我更加想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专业的知识和一些我们擅长的特色课程分享给乡里的孩子们。

相比第一次支教我对这里更加的熟悉,经验更加丰富,对教学方法也有了提高。我也相信爱心支教不仅仅是和他们分享这不一样的课程,还要和他们一起分享不一样的快乐。

在山区的支教生活我获得不一样的快乐,可以说是寓教于乐。与孩子们一起认识知识的重要性,更加明白了知识就是力量,学习知识是一种快乐,运用知识是一种幸福,驾驭知识是一种成就。

支教的日子转眼间就到了和他们说再见的时候。孩子们送给我们的是一首“感恩的心”,我们送给他们的是一首“再见”,一首“爱因为在心中”。在歌声中,我留下了眼泪,我想,这个泪水包含了我太多的情绪。有我们六小时车程来到支教地点的不容易,有孩子们带给我们的喜悦和感动,有对当地政府的感谢,更多的是对那群孩子的不舍。这是我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支教,他让我深埋心底的梦想又得以实现,至少在我看来,这次支教,圆满了我前的学生生涯,也在我人生的书页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一篇:计算机的用途作文下一篇:有关运动会的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