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生产自查报告(精选12篇)
1.医疗安全生产自查报告 篇一
xxxxxxxx医院
医疗质量安全自查报告
为了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防范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创建“平安医院”,深入开展 “三好一满意”活动方案的要求,我院开展了医疗质量安全自查活动,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院领导高度重视。
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明确各科人员工作目标和任务,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并落实了相关医院管理及安全制度,遵守法律法规,重点对临床医疗、临床护理、门急诊、院感、药事、影像等方面加强管理,定期检查考核,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强化内部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投诉和信访处理制度,加强医患交流,多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和谐医患关系,化解本不该有的矛盾,把无法化解的医患纠纷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规范执业,规范行医,强化管理。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准入制度和医务人员准入制度,我院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均在有效期内,医院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执业范围开展诊疗活动,无擅自扩大诊疗科目、无聘用无证人员、无违规发布医疗广告等现象。组织学习了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常规规范的学习。我们先后开展了《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卫生法律法规,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和学习小组集中学习、医务人员自学等形式,使医务人员了解掌握了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常规规范,强化其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依法执业的自觉性。
三、严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加强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了医疗护理核心制度,严格遵守《基本药物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强化了医院感染管理;加强急救工作,配强急救技术力量,强化医务人员急救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规范了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各科严格按照专科疾病的诊治流程,开展临床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严格执行三级医生查房制度,并需要在病情记录上进行详细的查房记录,病情分析、医疗处理和下一步的诊疗计划记录等。严格落实执业医师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医生值班制度,做好交接班工作,危重患者必须做到床边交班。落实会诊制度的执行。各科室质控医师要加强指控力度,提高病案质量。
四、落实各项制度,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理解。
认真落实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入院时的沟通、住院时的沟通、出院前的沟通、门诊患者的沟通、医护之间的沟通,落实医疗行为的及时到位,各种检查及时进行,患者病情的变化是否得到及时处理,是否存在医疗隐患或者纠纷。
五、建立了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我院建立了医患沟通制度,大力实行院务公开,及时发布有关医疗服务信息。加强医德医风培训,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活动。维护患者的知情权,手术、麻醉、特殊检查和治疗、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前必须获得患者书面知情同意。实行一日清单制。
存在的问题:
1、制度建设需加强。
2、个别科室记录本有缺项。
3、医护人员履职能力、沟通能力与基础知识还需加强。
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系列管理制度和安全制度,如法律法规和常规培训考核制度、临床用血制度、投诉管理制度等,并让人人知晓,督促落实到位。
2、加强医务人员三基学习考试,增强医务人员基本技能,强化医务人员基础知识,防止发生因理论知识缺乏或操作不当引起的医疗纠纷和事故。
3、经常性地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强化医院管理规范、科学,保持医务人员衣着整洁,用语文明,上班在岗,认真负责履职。加强学习,经验交流,提高职工与病患者的沟通能力,加强与病人进行沟通,多做细致耐心的解释工作,消除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4、通过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对医疗信息进行及时公开,定责任人,定相关制度,保证能够更新内容,让病患者能够及时了解相关信息,避免因互不了解而发生纠纷。
2.医疗安全生产自查报告 篇二
1 医疗安全事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需求
目前, 全国各医疗机构对于医疗安全事件的分类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4]将不良事件分为药物、跌倒/坠床、手术、输血、医疗、公共、治安、伤害、导管、心跳停止、麻醉、检查、其他。台州医院[3]将不良事件分为用药、检查、手术、麻醉、输血、知情同意、患者安全、信息传递(沟通)错误、医疗费用、医疗设置/设备、资料保存等。SH9分类法[5]将医疗不良事件划分成I-IV四个级别。以上各种分类都是有依据并合理的,但安全事件的分类是不确定的。对于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安全事件分类的侧重点会不同。对于同一家医疗机构的不同发展阶段,安全事件分类会随着对医疗质量认知程度的深入而改进。因此,非动态解析的分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质量管理员根据需求和实际情况动态新增、删除或者修改分类的需求。
综上所述, 在国家没有统一分类安全医疗事件, 且各家医院对事件分类没有统一认识的情况下,亟待开发出基于动态解析的医疗安全事件报告系统,满足事件分类的变化和事件报告格式的改进。这意味着,质量管理员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或上级的政策法规,动态维护事件报告格式,以完善不足之处和满足新的需求。 此外, 系统能完整重现历史记录,即使动态修改了事件报告格式,历史记录仍然能保持旧报告格式并允许用户和管理员随时查看。
2 基于动态解析的医疗安全事件报告系统的设计
本系统主要包括动态解析模块、系统后台数据字典、上报流程和统计分析四部分。
2.1 动态解析模块
2.1.1 动态解析结构。动态解析结构是本系统设计的核心,目的是能根据维护的数据生成对应格式的事件报告,包括结构化数据元素、元素行为、元素内容、元素集和历史数据。(1)结构化数据元素:包括单选框、复选框、文本框和多行文本框4种类型的元素。(2)元素行为:仅限于单选框允许有元素行为,单选框的每个选项关联对应元素集。当单击选项时,事件报告格式根据关联的元素集内容动态智能解析,从而呈现出对应的格式。(3)元素内容:元素呈现时显示的数据内容,不同元素有不同的内容及格式;单选框和复选框呈现的是选项内容,文本框和多行文本框呈现的是文本内容。(4)元素集:结构化数据元素的集合,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数据元素。(5)历史数据:保存事件报告的具体选项和内容,用于查看时生成完整的历史报告。
2.1.2 动态解析流程。(1)获取起始元素集:从元素集中找到标记的起始元素集。(2)解析元素:从元素集中检索包含的元素,根据元素行为解析元素,并将解析完成的元素提交至生成事件报告模块。(3)生成事件报告:根据解析完成的元素,结合元素内容,生成安全事件报告。(4)呈现报告:将历史数据补充至生成的事件报告中,最终呈现完整的事件报告。(5)获取关联元素集:当用户操作具有元素行为的元素时,获取此行为关联的元素集,并提交给解析元素模块。具体流程见图1。
2.2 系统后台数据字典
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析事件发生原因, 报告的基本数据项应包括:(1)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住院或门诊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或就诊时间等。(2)事件发生时的信息,包括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 当时上班人数、 是否主动报告、发生部门、上报人、上报人参加科室工作时间及参加工作时间、发现人、发现人参加科室工作时间及参加工作时间、报告提交时间。(3)反馈信息,包括报告审核时间、安全管理委员会意见、反馈时间、备注等。
2.3 事件上报流程
从技术方面考虑,简化事件的上报流程,建立反馈机制,保护上报者隐私,将促进医疗安全事件的上报[6,7]。本系统根据以上原则,设计如下上报流程:(1)上报人填写事件;(2)提交事件;(3)质量管理部门查看;( 4 ) 反馈; ( 5 ) 典型案例分析;(6)学习与改进。通过事件的闭环管理,医疗质量在安全事件的上报、分析和学习中不断提高。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为了保护隐私, 提高事件保密性,本系统对用户角色进行了分类。普通用户只允许提交和查看本人提交的事件。质量管理员在授权之后允许查看所有安全事件,并能统计分析。在典型案例分析与案例科室分享中,系统将自动隐藏提交者和患者的所有信息,使用者只能看到对事件的描述和意见。
2.4 统计分析
本系统提供各类统计分析图表。(1)科室发生事件数量汇总表月报表:反映本月各科室各类事件数量,清楚了解各科室在医疗质量上的优势与不足,制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2)科室本月与上月发生事件例数对比:通过对比本月与上月的事件类型与数量,反映科室内部对医疗质量的改进情况。(3)安全事件分类占比饼图:反映全院各类医疗事件的比例,找到本院最薄弱最需要改进的方向。(4)按结构化元素统计安全事件:根据统计需求,选择对应的结构化元素,统计存在对应问题的所有事件,方便质量管理员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更多便于分析统计的报表将会根据系统实际运行情况陆续增加。
3 应用成效
3.1 报告格式满足实际需求
因为事件分类和报告格式没有国家标准,所以,我院前期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其他医疗机构的理念,设计安全事件报告格式。经过系统实际运行,报告格式改进为风险事件和不良事件两大类。其中风险事件包括药物问题、医嘱执行问题、特检问题、物品管理问题和标本问题。不良事件包括用药错误、医嘱执行错误、意外拔管、意外脱管、压疮、烫伤、跌倒、坠床、 标本错误、 特检错误、 锐器伤、设施使用不当、物品管理错误、投诉、输液相关并发症和其他意外事件。通过本系统提供的报告格式编辑界面能轻松实现动态修改和解析安全事件报告格式,改进后的报告更能满足本院实际需求,为提高医疗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提高上报和统计效率
本系统的报告格式是动态解析的,为简化报告填写内容,质量管理员在编辑报告格式时尽量使用单选框和复选框,只有特定需要描述的元素才采用文本框或者多行文本框。系统还允许填写者先保存草稿,等空闲的时候再补充完整并提交。因此,报告的填写能利用碎片时间并且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填写完成。系统还支持丰富的统计功能,便于质量管理员统计分析。
自2 0 1 5 年1 月系统正式运行至2015年8月底,我院共上报安全事件1395件,平均每月174件,其中416件被列为典型案例,148件成为科室分享案例。
3.3 分享经验
医疗质量的提升需要不断地学习与分享。使用本系统,质量管理员可以将典型事件案例分享给各个科室。各个科室可以在事件分享界面查看分享的案例,并组织科室人员学习。
4 展望
本系统集成于OA平台,用户在院内外网都可以随时登陆并提交安全事件,方便医务人员使用。虽然本系统目前仅用于院内的医疗安全事件上报,但是进过进一步地改造,系统将完全可以用于区域医疗安全事件上报,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基于动态解析的报告格式,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应用环境和不断变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朱红,刘畅,金晓东.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患者安全[J].医学与哲学(B),2013,34(11):1-3.
[2]刘霖,叶旭春,陈华莉,等.国外医疗不良事件监测方法及其启示[J].护理研究,2012,26(1):9-11.
[3]泮金鸽,邱艳,叶永斌.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医院,2012,16(8):58-59.
[4]刘慧,蒋建群,孙莉.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3):230-231.
[5]魏斌,田卓平.医疗不良事件SH9分类法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医院,2011,15(1):44-45.
[6]程艳敏.影响医务人员上报医疗不良事件的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2013,17(7):43-46.
3.开展医疗安全自查报告 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
康平医院为落实2014年8月25日关于开展产科、骨科、急诊急救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积极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深入查找医疗安全隐患,提高医疗安全意识,改进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探索建立医院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医院管理与行业作风建设相结合。我院积极落实三项主题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和四项管理(院长管理、医疗服务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费用管理),进一步推行行业作风目标责任制,健全制度,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加强专项治理,提高群众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满意度。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建设,使医务工作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弘扬白求恩精神,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坚持依法治院,强化自律意识,落实医德考评制度,严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强化监督约束。坚持搞好院务公开、科务公开,不断完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医院管理,切实搞好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进一步完善医院服务环节,努力实现程序便捷、服务高效。坚决纠正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打击非法行医和商业贿赂,不断强化法制观念,反对和抵制商业贿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行风建设的制度措施。加强医院效能建设,彻底治理上班迟到,不穿工作服(帽),串科室,玩游戏等痼疾。争创无烟科室和无烟单位。
二:开展创建“平安医院”工作。在2013年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平安医院”创建工作,落实完善我院的实施方案。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协调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医疗事故报告制度,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大力加强治安保卫和安全管理工作,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严厉打击“医闹”行为,努力创造良好的就医和执业环境。
三:落实医院自查与卫生行政部门督查相结合。医院对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的有关要求,自查医疗安全薄弱环节和有关要求落实情况。领导班子定期研究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医院有健全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体系。有专门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部门,有专人负责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有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并能够落实;有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指标,分解到科室与专人负责;定期进行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指标的分析。
四:开展专项监管工作,加强医疗安全工作。
1、加强院内感染监管。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加强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消毒灭菌监测和医院感染报告制度,持续改进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2、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监管。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加强处方管理,落实处方点评制度,保障合理用药。
3、加强病案监管。建立健全病例全程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甲级病历率达到95%以上。
4、加强应急监管。认真贯彻《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完善覆盖城乡、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紧急医疗救援网络体系,制定和完善各类预案,开展卫生应急处置演练,增强医疗救治的协调能力,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决策与管理能力和快速反应与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加强急救人力资源和设备投资,逐步建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效机制。
5、认真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严格医务人员、医疗设备、医疗技术等要素的准入管理,严格按照核定的诊疗科目执业,确保医疗安全。
五、加强医院管理,确保医疗质量。
1、依据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和安徽省医院管理年医疗机构检查评价标准及考核评分办法。落实“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主题,认真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掌握“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按照“医院管理年”的要求,不断完善各种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坚决落实医疗质量与安全责任制,积极转换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医院内部成本核算,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效率,降低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有效控制医疗费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合理使用的原则,防止不合理用药。积极落实好临床检查检验结果相互认可制度,使医院管理年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让群众真切享受到管理年活动的实惠。
2、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和《病历书写规范》等制度,以医疗质量管理为核心,以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制度、措施、规程为重点,抓好病历质量、基础医疗质量和医疗操作规范。
六、开展重点检查,保证医疗安全
1.急诊科。急诊医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能够胜任急诊工作,急诊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主持或指导;急救设备、药品处于备用状态,急诊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明确首诊负责制和会诊制度,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提高急诊分诊能力。
2.手术科室和麻醉室。实行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度的落实。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沟通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等,手术前查对无误。手术操作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人。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能够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
3.药剂科。药品管理规范,能为患者提供安全、及时、有效的药学服务;建立了突发事件药品供应与药事管理机制;有“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临床用药的监督、指导、评价制度健全,开展药物安全性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的监测和报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有处方点评制度,提高处方质量,保障合理用药;特殊药品的管理的购置、使用、保管安全
4.护理管理。
(1)严格按照《护士条例》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健全。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护理管理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护理管理部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工作制度,并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
(2)明确的护士管理规定,护士的岗位职责、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对各级各类护士的资质、各岗位的技术能力有明确要求,同工同酬。紧急状态下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预案。制定各类护士的在职培训计划。
(3)有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有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建立可追溯机制;定期与不定期对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效果评价;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书写护理文件,定期质量评价;有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护理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4)临床护理管理体现人性化服务,落实患者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提供心理护理服务。基础护理与等级护理措施到位。护士对住院患者的用药、治疗提供规范服务。各种医技检查的护理措施到位。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要求正确记录。
(5)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有护理常规,措施具体,记录规范完整。护理管理部门对急诊、手术等进行重点管理,定期检查、保障监护仪的有效使用;保障对危重患者实施安全的护理操作;建立与完善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6)有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完善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如各类患者跌倒、压疮等;能够应用对护理不良事件评价的结果,改进相应的运行机制与工作流程、工作制度。
4.医疗安全自查自纠报告 篇四
我院根据《xx省医疗系统医疗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广大职工学习活动精神,根据要求对医院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排查并发现自身问题。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一、自身排查,发现问题
(一).医疗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1、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门诊处方书写不规范,要素不全,剂量用法不详,抗生素应用不规范,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门诊留观病历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够严格规范书写留观病例。住院病例质量管理不到位,部分医务人员病例书写不规范、不及时。各种记录不规范,急危重病人谈话记录、抢救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人讨论记录等书写不规范,书写要求远未达到医疗文书书写质量规范要求。各种门诊日志记录登记不全、不连续、不全面。部分医疗制度及核心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有待与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各科室相关制度。
2、护理部存在的问题各项护理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护理工作考核标准建立不全、不完善。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考核不及时,流于形式。不严格按照《病例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书,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书写质量不高。无菌技术观念不强,操作仍需进一步提高。未能有效建立各项护理技能操作规范标准,部分护理人员技能操作不规范,一次性物品的销毁不彻底、不规范。
3、药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药房药品管理制度不建全。帐务记录不规范,管理有隐患。药品管理工作不到位,过期失效虫蛀药品仍存在。
(二)服务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临床护理医疗人员服务质量不高,未能体现人性化服务。提供的基础护理和等级护理措施不到位,对住院病人的护理停留在原始阶段。部分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态度差,患者反映强烈。部分护士岗位职责责任心不够,“三查七对”制度执行不到位,存在医疗隐患。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对患者的观察不到位,护士不能够主动报告一些护理不良事件。
2、.药房工作人员 服务态度需进一步改进。未能建立起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服务模式。对患者服务言语生冷。服务态度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职工工作作风、精神面貌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医务工作者得过且过、进取心、责任感、主动性不强,需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改善医患关系,使群众对医疗机构的作风满意度明显提高。部分医务人员精神面貌差,工作期间不穿工作服、不佩戴工作证、脱岗、聊天、精神萎靡不振不能够以昂扬的工作状态投入到医疗工作当中去。
二、根据自查情况,进行相应整改
(一)、为确保卫生整改工作顺利进行,达到整改方案的要求,为此成立卫生工作整改领导小组,负责医院整改工作,以提供坚强的领导保障机制。
组长王斐全面负责卫生院及各村卫生所卫生整改。
各科室负责人负责各相关科室卫生工作整改。
(二)。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建章建制,狠抓落实,杜绝医疗事故发生。
1、建立医疗卫生工作整改制度的长效机制。由医疗卫生整改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定期组织人员对医疗卫生工作管理监察制度,医院每周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对各科室医疗工作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将检查存在的问题登记在医疗卫生督察表,即时提出整改措施,责任到人,限期进行整改,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整改情况检查。
2、建立健全相关医疗工作管理制度。根据整改方案要求,建立健全各科室相关制度,尤其是乡镇医院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建立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置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制定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按照规定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有效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
3、建立健全督查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医疗质量督导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及医疗质量分析评议会议制度,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指标,分解到科室和各人,形成医疗安全人人身上有责任、有指标。在本院建立定期专题研究医疗卫生和医疗质量会议制度,深入讨论、分析医疗卫生医疗卫生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个人考核相挂钩。
4、加强职工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医疗工作的提高是与全员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实力不开的,所以加强医务工作者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训和提高是前提,为此,我院将加强职工综合业务素质提高为突破口。通过培训,掌握临床常见技能的操作,为患者提供合理、简便、满意的医疗服务。为防止学习流于形式,结合卫生院绩效奖惩制度将学习效果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纳入绩效工资考核,真正体现公平竞争,多劳多的,少劳少得的绩效考核制度。
3.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进一步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认真学习医务工作者道德规范,利用每周星期一政治学习和每天晨会时间加强医务工作人员道德素质修养。
5、针对部分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存在不穿工作服、不佩带工作证、脱岗、聊天、精神萎靡不振等问题。采取强力措施,规范医务人员工作行为,确保工作人员以昂扬的工作状态投入到医疗工作当中去。
在全体医务人员中开展文明礼仪培训,从动作、语言、神态、表情等各个细微方面进行强化培训,把其作为医务人员思想业务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学习和受教育面要达100%以上。
6、强化管理加强医院管理,解决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部分工作人员工作敷衍了事、抓工作浅尝辄止、工作作风漂浮的问题和工作得过且过、进取心、责任感、主动性不强的问题,使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和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改善医患关系,使群众对医疗机构的作风满意度明显提高。
7、加强管理提高各人素质修养,进一步强化各人与各人,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协调,加强职工之间的团结,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发挥团队团结精神。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增强开拓创新意识,弘扬敢闯敢干风气,以好的作风带院风、促医风、树新风,形成良好的医疗氛围。
通过此次医疗卫生专项整改活动的实施,我院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认真完善医疗卫生各方面工作,全面促进和提升医疗服务卫生,严防医疗差错事故和纠纷发生,为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医疗环境,树立医疗行业新风气。
5.医院医疗安全管理自查报告 篇五
为了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切实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创建“平安医院”,深入开展
“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我院开展了医疗质量安全自查自纠活动,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范执业,规范行医,强化管理。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准入制度和医务人员准入制度,我院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均在有效期内,医院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执业范围开展诊疗活动,无擅自扩大诊疗科目、无聘用无证人员、无违规发布医疗广告等现象。组织学习了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常规规范的学习。我们先后开展了《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卫生法律法规,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和学习小组集中学习、医务人员自学等形式,使医务人员了解掌握了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常规规范,强化其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依法执业的自觉性。
二、严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加强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了医疗护理核心制度,严格遵守《江西省基本药物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强化了医院感染管理;加强急救工作,配强急救技术力量,强化医务人员急救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规范了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各科严格按照专科疾病的诊治流程,开展临床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严格执行三级医生查房制度,并需要在病情记录上进行详细的查房记录,病情分析、医疗处理和下一步的诊疗计划记录等。严格落实执业医师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医生值班制度,做好交接班工作,危重患者必须做到床边交班。落实会诊制度的执行。各科室质控医师要加强指控力度,提高病案质量。
三、落实各项制度,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理解。
认真落实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入院时的沟通、住院时的沟通、出院前的沟通、门诊患者的沟通、医护之间的沟通,落实医疗行为的及时到位,各种检查及时进行,患者病情的变化是否得到及时处理,是否存在医疗隐患或者纠纷。
四、建立了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为进一步加强监测管理工作,深化思想,提高认识。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组织和制度,落实配备专(兼)职人员,并承担管理工作职责,加强领导,贯彻落实。
6.医疗安全生产自查报告 篇六
“在全球各国努力控制医疗成本的大趋势下,全球医疗体系越来越多地关注医疗‘价值’,即以一定的成本获得最佳疗效。这正推动着医疗市场的竞争规则向着‘基于疗效竞争’的方向转变。”这是8月31日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基于疗效竞争:价值导向型医疗的制胜战略》的核心内容。
正是基于此,报告称,对于医院、制药公司和医疗器械生产商而言,若无法证明其医疗服务、药物和产品能够真正为患者创造价值,将会在新一轮竞争中举步维艰。
与之相对应,竞争的赢家将是那些能在以下方面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得诊疗数据并加以分析,对于如何改善疗效有更深刻的洞察,能够凭借更有效的合作与伙伴关系推动“价值增加型”创新。
“基于疗效竞争的优势在于,竞争焦点放在对患者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关注所有医疗体系存在的根本,即提供高性价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通过实现患者疗效数据的透明化,统筹优化激励机制,让医疗服务的支付者、提供者、制造商和患者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也让市场能够有效管理成本和质量之间的均衡。”报告作者之一、BCG全球医疗服务和保险业务领导人Stefan Larsson说。
Stefan是价值导向型医疗服务的全球倡导先锋。数年前,其与哈佛商学院的Michael Porter、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Martin Ingvar共同创立非营利组织,即国际医疗效果衡量联盟(ICHOM),制定标准化的全球疗效衡量标准,以推广价值导向型医疗服务在全球的实践。
报告总结了“基于疗效竞争”的三种竞争层次。第一个层次,利用疗效数据来改善临床实践;通过疗效数据透明度的提高,识别并鼓励最佳临床实践的发展,以减少治疗方法的差异,改善平均疗效。这一实践已经在美国、澳大利亚、瑞典等国家开展了多年,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第二个层次,将报销制度和特定疗效“挂钩”,以此奖励那些疗效表现更优的机构和企业。疗效和报销的“挂钩”是针对具体的药物、疾病或是单独的治疗阶段,因为其疗效改善更容易界定。不少欧美国家的支付方正在推动相关工作,一些领先的制药企业也开始通过真实世界的疗效数据,向支付方证明新药的价值。
第三个层次,管理患者的整体健康风险;由于管理广泛病患人群的整体健康非常复杂,因此这是基于疗效竞争的最高阶段。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对患者人群具有深刻洞察而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同时能够在相对较低的成本下提供优异疗效的企业才能成功。目前最接近此阶段的组织是以美国凯撒医疗集团为代表的医疗服务和保险一体化的企业。此外,一些领先的商业保险公司和制造商也在探索相关领域。
BCG大中华区的医疗行业合伙人夏小燕(Magen Xia)表示,在基于疗效竞争格局下,新的商业模式将不断涌现。企业需要加大投入,掌握更多的卫生经济学、流行病学和统计学专业能力,以分析数量不断增长的疗效数据;不断提高合作和整合资源的能力;提升开展试点并从中学习的能力,同时让组织时刻保持足够的灵活度和不断尝试的意愿,从而在新的市场格局中有效建立起新的差异化价值主张。
具体到保险公司,报告认为,首先,全球医疗费用支付者都在转向基于疗效竞争,面临更大责任。随着越来越多的支付企业把“价值”作为赔付的主要标准,财务风险开始向医疗机构和生产商转移。在此背景下,支付方有责任也有能力通过基于疗效竞争来激发医疗行业的创新,在带来更优质的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总体医疗成本,为患者带来更大价值。
其次,应从疗效数据入手,推动医疗一体化。公共和商业支付方需要与医疗机构和专业组织合作,力推可比较医疗数据的综合性采集和发布,努力提高疗效数据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对于像中美这样较为分散、细分的医疗市场,则需要推动医疗体系合理化,促进产业价值链上的一体化整合。
再次,应创新医疗机构激励机制,建立新的行为准则。单纯依赖财务激励将削弱患者利益至上的中心原则,对医疗机构造成反向激励、影响数据分享,从而削弱整个基于疗效竞争的基础,因此需要审慎设计激励计划。
根据BCG的经验,通过创新性的组织设计,为个人和组织建立在基于疗效竞争下的新的合作、透明和专注效果的行为准则,其重要性远高于财务激励。
“价值”
7.医疗质量安全自查自纠报告 篇七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切实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创建“平安医院”,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我院开展了医疗质量安全自查自纠活动,执行领导班子的管理理念和要求,强调医疗质量不能只挂在口头上,要从根本上解决,不断查找存在的问题隐患,严格把守医疗质量关,保证医疗安全,此理念是我院今后工作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要重视,并且具体落实到临床的每项工作中。
一、严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1、严格按照专科疾病的诊治流程,开展临床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严格执行三级医生查房制度,并需要在病情记录上进行详细的查房记录,病情分析、医疗处理和下一步的诊疗计划记录等。
3、严格落实执业医师管理制度。
4、严格执行医生值班制度,做好交接班工作,危重患者必须做到床边交班
5、做好“晚查房”的工作。“晚查房”包括对新收患者、危重患者、白天的医疗处理后的结果跟进、化验单结果的分析和处理、特殊检查结果、知情同意的沟通、明天将要出院的患者安排、会诊患者的处理等,并跟值班医师进行交接班工作。
6、落实会诊制度的执行。
7、各科室质控医师要加强指控力度,提高病案质量。
8、专科的有创检查和治疗,如介入性的诊断和治疗,必须由专科主治或以上职称的医师把关,严格掌握该类治疗的适应症。
9、针对医院查房的各项回馈信息,业务办要进行总结,提出意见,发现问题,及时传达到相应科室,做好整改,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10、每月由科主任牵头,进行专科的业务学习,更新诊治方面的新知识和新进展。每季度前一个月上报季度学习计划,并检查上季度学习计划落实情况。
11、落实疑难病例会诊讨论制度,目的是在解决疑难病例诊疗的同时,提高大内科的整体学术水平并同时对下级医师进行培训和提高他们的临床业务能力和水平。
二、落实各项制度,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理解
1、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做好入院时的沟通: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患者目前的病情,危重患者要由经治医师详细交代病情,必要时由科主任交待病情,并签署病(危)重通知书。要让患者和家属了解主管医师和主管护士的名字,并知道病情沟通的时间。
(2)住院时的沟通:病情的变化、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特别是诊断和治疗出现重大变化时,更要及时沟通。对于白天不能及时来院了解病情的患者,必须把病情交班给值班医师,让患者家属跟值班医师了解病情。
(3)出院前的沟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结果,门诊随诊的时间和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病情可能出现变化时的处理方法,需要复 查的检查项目等。
(4)门诊患者的沟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随诊的时间等。
(5)医护之间的沟通:落实医疗行为的及时到位,各种检查是否及时进行,患者病情的变化是否得到及时处理,是否存在医疗隐患或者纠纷。
2、认真落实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对于专科的有创检查和治疗,必须由经治医与家属和患者进行当面的沟通,把该诊治检查的必要性、适应症、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医疗费用、医疗需要观察或者治疗的时间向患者家属说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对于有创性或介入性操作和治疗,必须做好术前的准备。
4、进行有创性或介入性操作和治疗后,必须设立严格的操作规程,做好交接班工作。
5、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患者,如病情危重、病情波动变化大、精神异常、不配合医疗操作、随便外出等患者,必须做好解释工作,并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和理解,必要时设立专职陪护人员,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现将医疗质量安全检查结果向各科室传达,各科室要对本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医疗安全。
8.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自查报告 篇八
根据“惠州市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专项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要求,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专项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参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对我院的医疗质量和成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认真检查,现就自查结果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我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基本情况回顾:
(一)我院有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了院科两级责任制,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制定了与医疗安全质量相关的各项医疗管理职责制度。建立了每月定期召开科主任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例会、每季度定期召开中层干部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例会,医疗安全质量管理由科室自查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检查相接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深入科室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核心制度的落实,检查结果以质量分的形式与医院绩效考核方案挂钩,有效地促进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二)加强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
通过召开大会和领导下科室参加晨会及建立医院微信平台的形式,对全员进行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并与各科室有关人员签定安全责任书。加强了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培训和考核。举办了“医疗质量安全”等培训。安全检查检查结束后,院质量控制科及时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分析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找出核心问题和整改措施,然后召开科长、护士长、业务骨干会议进行质量讲评,有效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
加强三基、三严的培训与考核,按照年初制定的院内医学继续教育培训考核计划,定期进行“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参考率、合格率务达95%以上。
(三)健立了 “传染病管理小组”、“药事委员会”、“院内感染管理小组”、“抗菌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配备有兼职传染病、药品不良反应及死亡病例的网络直报人员。并建立了“不良事件采集制度”和“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制度”。
二、存在问题:
(一)某些医疗管理制度还有落实不够的地方:
个别医务人员质量安全意识不够高,对首诊医师负责制、病例讨论制度等核心制度有时不能很好的落实,病例讨论还有应付的情况。患者病情评估制度不健全。
(二)抗菌药物的应用仍存在不合理的想象:
个别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普通感冒也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应用时间过长。
(三)住院病历书写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病程记录中阳性化验结果缺少分析,查房内容分析少,有的象记流水帐。
2、存在知情同意书漏签字、自费用药未签知情同意书。
三、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
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胡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疗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各级人员职责的培训,认真组织学习《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二)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制度胡落实,特别是核心制度的落实。
1、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制度,特别是核心制度的落实。
2、加强三基训练与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3、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控。
4、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5.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管理。
(三)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9.医疗安全生产自查报告 篇九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 服务人口与面积。
本次调查10个县 (市) 服务人口共计526万, 人口最多的射洪县101.6万, 人口最少的九龙县6.7万。服务面积共计33122.2平方公里, 服务面积最大的康定县11500平方公里 (人均服务面积34平方公里) , 服务面积最小的大英县14.2平方公里 (人均服务面积2.17平方公里) 。
(二) 乡镇卫生院情况。
10个县 (市) 共有卫生院309个, 其中中心卫生院90个, 一般卫生院219个。乡镇卫生院人员情况是:10人以下158个;11人至50人104个;51人至100人39个;101人以上8个。人员最多的郫县犀浦镇中心卫生院298人, 最少的康定县吉居乡卫生院2人。病床设置:无病床16个;1张至10张160个;11张至30张66个;31张至50张54个;51张至100张8个;101张以上5个, 编制床位最多的郫县犀浦镇中心卫生院169张 (实际开放病床为200张) 。
二、设备配置及使用情况
(一) 设备配置:
1. 时间:
国家配置设备时间段为2005年至2012年 (国家是分期配置的, 各地情况不一, 最早是2005年, 最晚是2012年) 。
2. 项目:
(1) 中央补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采购项目; (2)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项目; (3) 扩大内需项目; (4) 中央预算投资项目。以上4个项目各县不等, 有的只有一个项目。
3. 设备总台/件:
本次调查统计1000元以上设备共计5236台/件, 平均每个卫生院配备设备达17台/件。总体是中心卫生院设备配置多一些, 一般卫生院少一些。主要有200毫安X光机、黑白B超机、心电图机、血球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尿机、呼吸机、手术床、产床、麻醉机等30多个品种。设备生产企业是省外多, 省内少。
(二) 设备使用情况。
调查组重点查看了影像诊断设备、检验室设备、手术室设备, 做到每台设备无论是在用、闲置、已坏都亲自过目, 弄清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或销售企业、出厂日期及设备到卫生院的时间等情况。根据实地调查的数据统计显示, 在30个乡卫生院共查看设备421台/件, 在用 (包括维修后可用) 设备共计215台/件, 使用率为51.06%, 用得好的前五种设备依次为血球分析仪、尿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B超、X光机。使用得好的卫生院11个, 占36.7%;较好的7个, 占23.3%;差的12个, 占40%。
综上所述, 调查组对设备使用情况的印象是“三多三少”, 即内地使用多、民族地区使用少;中心卫生院使用多, 一般卫生院使用少;操作简单的使用多, 专业技术强的设备使用少。
三、设备使用效果
(一) 提升了卫生院的服务能力。
国家给农村基层医疗机构配置这些设备, 改变了卫生院过去诊疗设备落后或没有常用诊疗设备的状况, 结束了过去凭老三件 (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 诊病的状况。冕宁县石龙镇卫生院院长朱金波说:“我们视这些设备为宝贝, 加强了我院的硬件建设, 扩大了卫生院的服务功能。”
(二) 提升了卫生院的诊疗水平。
随着卫生院设备的增加, 过去一些需要到上级医疗机构才能确诊的病人, 现在卫生院就可以确诊了, 如肝炎、胆结石等, 卫生院转诊病人相对减少。同时, 公共卫生规定应检查的项目, 也基本能在乡镇卫生院完成。
(三) 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居民看病就医。
过去, 凡涉及X光检查、生化检验项目都要跑到县上去检查, 现在卫生院就可做了, 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居民治病, 减轻了往返县城检查的交通费用及误工时间, 相对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费用。
(四) 提升了卫生院的社会经济效益。
基层反映,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取消了药品加成, 卫生院的收入一是靠财政拨款, 二是医疗检查收入。这些设备投入使用后, 卫生院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收入。调查组在4个板块中分别选择了一个设备使用得好的卫生院中的4种设备, 统计2011年至2013年的诊疗人次和收入情况。 (表一)
四、存在的问题
(一) 设备质档差。
总体讲, 这些设备在农村防病治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是基层的普遍反映。一是质量差。一个院长把国家配备的和自购的相同型号的迈瑞血球仪 (BC-300) 进行了比较, 其核心要件的材质, 自费购买的是不锈钢, 而国家配置的设备则换成了塑料材料, 有的不到2个月就用坏了。二是配置低。基层反映蓝韵黑白B超图像模糊不清, 又无工作站 (连不起电脑) , 打不出图像和报告, 只好用手写, 群众信任度低。北京万东的200毫安X光机只能照胸片和四肢骨折照片两个项目, 胸透、脊柱、胃肠贝餐都不能做。三是不适用。毁形机只能毁20毫升以上的空针, 20毫升以下的空针原样进去原样出来。呼吸机在基层也不适用, 因用这种设备治疗的都是危重病人, 怕出医疗纠纷只好都转诊走了。
(二) 售后无保障。
基层反映, 由于这些设备是原国家卫生部和省卫生厅招标采购 (不知是否有售后服务合同) , 通过物流公司送货 (附送货单, 设备没价格, 固定资产账都不好做) , 找不到人安装, 找不到维修厂家, 维修过程复杂。康定县新都桥中心卫生院王院长说:“我们2010年配置的500毫安X光机以前没房子安装, 2013年机房修好了, 又找不到人安装。现在谁来安装?坏了找谁维修?都愁死了。”许多卫生院反映, 设备出了问题, 联系生产厂家都联系不上。即便联系上了, 距离又远, 如北京万东的X光机维修费用特别高, 机票都掏不起。好不容易联系到成都的维修公司, 出场费就是3000——4000元 (材料费在外, 有的提出还要报销差旅费) , 边远县的卫生院还不去。苍溪县东岳镇卫生院陈君院长说:“我们的心电图机坏了, 邮寄到成都修理, 修好后光修理费就5000元, 我们干脆连机器都不要了, 买一个新的才8000元。”
(三) 设备未用率高。
据实地调查30个卫生院, 未用的设备共计206台, 未用率达48.94% (包括坏了无法维修、尚未报废的54台和已报废的2台) 。有一个县的资料显示, 闲置设备达101台/件。设备闲置最多的前5种是, 呼吸机、麻醉机、毁形机、手术床、产床。未用的主要原因是:
1. 缺乏专业技术操作人员。
如康定县新都桥镇中心卫生院现在只有B超在用 (人员是从稻城县医院通过公考挖过来的) , 启用还不到10天, 其余设备全部闲置, 包括500毫安X光机在内均未开箱。九龙县全县卫生院影像和专业检验人员只有6人, 专业技术强的设备闲置率达84%, 18台B超只有2台有人用, 其余16台没有人会用都闲置着。射洪县涪西镇挑选了一个优秀村医, 培养成照光医生, 今年这位村医被选为村支书, 就当支书去了, X光机又无人操作。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是人员招聘权在人事部门, 按招公务员的办法考医技人员考不起, 在职培养考上证的留不住。苍溪县五龙镇中心卫生院杨锦生院长说, 近几年卫生院走了16名技术骨干, 但未招进1人, 留下来的大都是上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的。一般卫生院的设备操作人员都是临床医师通过在县医院进修学习培养的, 都是兼职人员, 因病人少, 养不起。只有中心卫生院检验科、放射科、功能科 (B超室、心电图室等) 基本健全, 才能有专业或专职的设备操作人员。
2. 无业务用房安装设备。
汉源县富泉乡是河北援建的卫生院, 建筑面积700平方米, 因无房屋安装, 5件设备至今未开箱 (该院健康档案都放在过道上, 医生诊断室设在门厅) 。九龙县汤古乡卫生院也是因房屋的原因, 配置的设备全部放在一间保管室里未用 (包括B超等设备都未开箱) , 要到2015年10月新卫生院建好后才能有地方安装。九龙县大河边乡配了一台500毫安X光机, 但是也找不到房屋安装。
3. 电力供应不上。
康定县、九龙县都反映电力供应不上, 有时一停电就是几个星期;有时白天有电, 夜晚无电, 有电时也电压不稳, 烧坏机器的事时有发生。九龙县大河边卫生院地处冕宁、雅江、九龙三县交界处, 配了一台500毫安X光机, 由于电力不能满足, 卫生院无钱改造线路不说, 县电力公司根本不同意解决供电, 只好调配到县级医院使用。
4. 设备故障无法维修。
据实地调查的30个卫生院的数据统计显示, 设备故障无法维修的56台 (含已通过县国资委报废的2台) , 占13.30%, 主要有单导联心电图机、半自动生化仪、毁形机、B超机、尿机等。造成故障的原因, 一是设备本身质量差不耐用;二是缺乏专业操作人员, 操作不当, 养护不到位;三是电压不稳。
5. 设备档次低。
犀浦镇中心卫生院配置的设备都未用, 因业务开展需要使用的彩超、DR等高档设备都是自购设备和成都市财政2013年配置的。剑阁县剑门关镇中心卫生院也没有使用国家配置的设备, 用的是黑龙江省援建的设备, 档次都高于国家配的设备。据剑门关中心卫生院院长姜海说:“过去, 一位成都游客因病来院做B超检查, 解开衣服躺到检查台上, 一看是黑白图像的B超, 觉得档次太低, 穿上衣服就走了。”少数有实力的中心卫生院都把国家配备的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和200毫安X光机停用了, 换成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DR。个别卫生院因工作需要, 又苦于无钱购买, 准备尝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投放形式。
6. 其他原因:
(1) 人口稀少, 病员少, 设备用不上。在康定县、九龙县及冕宁县山区的乡镇卫生院尤为明显; (2) 试剂包装份量大, 因达不到一定人次, 不敢用, 成本太高。如果达不到试剂盒规定的人次使用卫生院就要亏本。 (3) 重复配置。如冕宁巨龙镇卫生院3年配了两台200毫安X光机, 汉源九襄中心卫生院配了3台相同的蓝韵B超等。 (4) 绝大部分中心卫生院功能萎缩, 都未开展手术, 高压消毒锅、手术设备及手术室基本闲置 (实地查看的11个中心卫生院只有2个卫生院在开展手术, 占18%) ;无论中心卫生院还是一般卫生院都无产科, 产床、无影灯、吸引器均闲置 (现在控制“双降”指标, 无论顺产、难产都在县级医院分娩) 。
(四) 设备监测负担重。
现在对医疗设备监测的部门有3个:一是环保部放射监测;二是质检部门的强制性监测;三是疾控中心监测。除疾控中心监测不收费外, 其他两个部门都要收费。一台X光机一年的环保费就是1万至2万多元, 一台血压计一年的强制监测费是30元, 基层反映无法承受。剑阁县已有29台X光机停用闲置。
(五) 国家配置设备报废制度不健全。
本次实地调查中发现, 设备的损坏无法维修的54台, 占12.8%, 这些设备都还放在库房。新都桥中心卫生院还有一台2005年配备的已坏B超至今都还保管着, 院长们主要怕以后清理时自己说不清。这些已坏设备挤占了房间, 使本来面积就小的乡镇卫生院显得更加拥挤。
归纳基层反映的问题有三个特点, 一是“三低”, 即医技操作人员学历低、职称低、待遇低 (九龙县汤古卫生院职工反映, 扣除“五险一金”后, 每月就2000多元工资, 其中含高原补助费) 。二是“三高”, 即监测费用高、材料消耗高、维修费用高。三是“三难”, 即设备运行难, 设备质量差、图像不清、数据不准、人才水平低误诊导致的医疗纠纷处理难, 设备更新难 (卫生院缺钱) 。
五、几点建议
(一) 对现有闲置设备的建议
1. 改进招培办法。
基于基层设备操作人员紧缺, 招不到、留不住、现有操作人员绝大数 (尤其是一般卫生院) 无资质的现实状况, 一是建议省卫计委委托省内一至二所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医技人员短期培训班, 通过培训发给他们资格证书, 以解决基层医技科室人员紧缺和资质问题。二是利用对口支援无偿为基层培养医技人才。三是乡镇卫生院招聘人员应以卫生部门为主, 招录后报人事部门备案。在调查座谈中, 汉源县王朝副县长说:“教育部门已争取到这个权力, 招聘教师就是以教育局为主, 报人事部门备案。省卫计委也应积极争取这个权力”。同时要用待遇留人, 在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应比在县城的医生高15%的工资 (现在, 乡村教师的工资比在县城的教师高15%) 。
2. 完善报废制度。
建议省卫计委汇同省国资委制定《四川省国有医疗设备报废办法》, 把坏了的医疗设备按照规定程序予以处置 (像报废汽车一样) 。
3. 减轻设备监测费用。
卫生院实行药品零加成后, 医院的收入主要是财政拨款, 卫生院生存发展艰难。建议省卫计委向上反映, 通过高层协调, 一是免去卫生院的监测费用;二是把环保的放射监测和质监的强制监测费用纳入财政预算, 由财政承担;三是降低收费标准, 减轻卫生院的负担。
4. 建立设备维修中心。
建议省卫计委行文在全省21个市 (州) 设立医疗设备维修中心 (可在设备科增挂一块牌子, 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 明确职责, 就是负责本市 (州) 基层医疗机构设备维修, 作为市 (州) 医院支援基层医疗机构的任务。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维修只收材料费, 其他交通费、差旅费由市 (州) 医院承担, 省、市 (州) 卫计委在财政项目允许的情况下, 给市 (州) 医院一定的补助, 以解决基层设备维修难问题。
5. 统筹调配设备。
近期应弄清全省能使用而未使用的闲置设备的品种、数量, 在此基础上, 制定一个调剂使用的办法, 对近期调查后3个月内仍然不能启用的设备, 调配到其他急需的医疗机构使用, 以充分发挥这批设备的作用。对个别闲置医疗设备在乡镇或县 (市) 区医疗机构都不适用的, 应委托一家公司尽快组织回收, 与厂家联系协调置换其他适用医疗设备。否则, 这些设备长期闲置下去, 是一个极大的浪费。
(二) 对今后配置设备的建议
1. 加大财政投入。
现在这批设备不少已经老化, 落后。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人份少 (每次8—9人份) , 速度慢 (6小时才能出报告, 满足不了公共卫生一天上百人的体检需要) , 亟需更新换代。所调查的县 (市) 卫生局、卫生院长们普遍希望配置五分类血球仪、DR、彩超、多导联心电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交通方便的地方配置救护车、巡诊车, 交通不便的地方配置摩托车以及信息化建设所需设施设备, 以利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 建议国家遵循“强基层”的思想, 争取第二周期投入大于第一个周期, 力争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医疗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否则, 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就会倒退到设备配置前的状况, 不利于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与此同时, 对无房屋安装设备的卫生院应拨专项资金用于扩建房屋。
2. 设备分类配置。
配置设备应因地制宜, 依地理条件、人口多少、服务半径、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建议一是要分平原、丘陵、山区、民族地区的实情来配置设备。二是要分一般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两个档次来配置设备 (详见附件1, 按平原、丘陵、山区、高原民族地区, 一般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配置设备参考方案) 。最好是加强信息化建设, 影像、检验等由卫生院摄影, 取标本, 由县医院或中心卫生院出报告。再就是卫生院尽力配置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汉源县卫生局严谨副局长说:“给基层卫生院可以配像傻瓜像机一样操作简单的设备, 一般医生都能操作, 无需专业技术人才的设备 (卫生院受编制所限, 必须一专多能) , 中心卫生院可配高档设备, 因有专业人员”。
3. 由市 (州) 招标采购。
鉴于四川各地区差异大, 发展水平不一, 对设备配置的需求也不同。基层建议最好是将国家资金分配到市 (州) 或县由市 (州) 或县组织招标采购。省卫计委加强指导督查, 提供招标设备目录, 建立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这样, 一是能符合基层实际需要, 既可避免“盲目”配置, 配而无用, 又可避免重复配置, 闲置浪费。如有的院长所说, 上面配置设备不要白不要, 要了又重复, 最后还是要了, 于是就闲置。要签订好售后服务合同, 以利售有保障, 有故障好找县 (市) 或市 (州) 卫生局, 距离近一点, 人也熟一点。国家卫计委和省卫计委招标, 售后服务去找谁, 找国家或省卫计委肯定管不过来;找厂家要么不理, 要么费用高, 基层院长感到十分无奈。同时, 希望不要仅以低价中标价, 否则会造成生产企业偷工减料, 难以保证设备质量。
备注:打“√”表示必须配置, 空白表示不需配置
配置设备要注意设备“三性”, 即前瞻性, 避免设备一到就成换代产品;及时性 (过去是招标2年后设备才到位, 如2009年招的标, 2011年才到位, 基层等不起) ;周期性 (电子设备有一定的使用年限) , 及时更新换代。要分期分批重点装备, 切忌用撒胡椒面的办法配置设备。
4. 加强对设备的监管。
10.医疗安全生产自查报告 篇十
为进一步落实丰台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和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相关文件要求。配合丰台区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顿活动,护理部开展了护理质量安全专项整顿自查梳理工作,现将检查情况汇总如下。
一、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一)依据《护理分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执行标准WS/T431-2013)、《护士条例》、《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北京市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与管理》要求。2015年医院对现行的护理规章制度、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以及护理系统应急管理预案等内容进行了必要的修订。内容涵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环节质量管理、护理工作质量管理、医院重点部门管理以及护理系统应急预案等80余项内容。同时还修订了《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专科疾病护理常规》等100余项。
(二)规范使用护理管理手册。为了加强对科室级对护理质量督导,落实规范管理。制定下发护理管理手册,并制定书写记录标准,进行严格考核管理。
通过多年的实践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管理责任落实和管理目标实现能力显著增强。
二、规范建立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考核机制,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一)建立了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考核机制。强调护理人员按能级和职称进行分层培训,同时根据人员职称和能级制定严格的分层培训计划。每个层级均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考核重点;培训时以提升护理人员应急应对能力、临床带教能力以及出入院、转科等关键环节流程执行能力为重点,不断强化培训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同时还将案例分析、现场演练以及授课讲座等内容贯穿于实际考核中,考量的是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应用能力。
(二)多途径开展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培训和宣贯,强化“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制度。院内组织对《护士条例》、《临床护理实践指南》、《静脉输液操作技术规范》、《护理分级》、《临床输血操作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培训每年2-3次;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和护理应急预案等相关内容培训、演练及考核每季度1次,使护理人员树立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熟知风险应对流程。
(三)建立了院内“护理技能师”规范化培训机制,并已完成了17人次的重症医学科临床实践培训。通过培训和临床实践,提升了护理技能师的急诊急救技能和危重症救护技术,也为促进院内护理人才培养和培养专科师资力量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的质量督查、跟踪、应对及管理。
(一)严格落实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分析制度。医院制定了“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严禁瞒报、漏报现象发生。同时按照卫计委要求严格落实护理不良事件实时上报和网络直报工作,护理部有专人负责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统计汇总和网络直报工作。
(二)规范质量跟踪、分析制度。建立了由“皮肤问题管理小组”负责的分区管理责任制,落实对院内护理不良事件的现场跟踪、监督指导工作,同时负责核查所报案例的护理记录的准确性、护理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分析整改的及时性等工作;院内定期召开典型案例分析会每季度一次,选择院内典型案例,进行原因分析、讨论整改措施,以实现相互学习、经验分享、警钟长鸣的作用。
(三)加强人员培训与考核,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将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纳入医院缺陷考核内容,对于上报不及时、发生事件改进不到位、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科室进行考核;同时组织院级相关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四、加强护理质量动态管理,全面落实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患者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保证患者就医安全必须从细节管理入手,从每个服务环节做起。多年来护理部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认真履行委员会职能,通过完善落实护理质量监察制度,规范人员职业行为,建全护理安全警示制度等,把控环节质量、落实和排查护理安全隐患,形成了各级护士、科室、护理部逐级负责的质量管理体系,各项规章制度、质量管理标准、考核机制运行正常,各项质量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具体工作如下。
(一)加强环节质量管理,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1.加强关键制度及流程的落实情况督导。护理关键制度包括入院制度、风险评估制度、巡视制度、告知制度、护理计划执行制度和健康教育制度等,护理部将关键制度落实检查列入月控考核重点,每月进行不定期检查3-4次,对危重病人、手术病人实现100%复合,一级护理病人每月抽查30-50人次,以保证各项护理工作落实到位。
2.在输血、输液、标本采集、围手术期管理等环节质量检查中,加强对医嘱执行、查对制度、腕标制度、交接班制度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环节质量的督导,加强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技术操作中的操作规程落实情况的监管,最大限度的保证制度和流程的执行。
3.加强重点病历的终末质量监管,实现100%复核。对患者年龄≥60岁、ADL≤40分、住院时间≥7天、出院时一级护理病重的病历、输血病历以及护理不良事件病历实现100%复核。
4.加强护理交接班环节质量督导。护理部每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考核3-4科次,每年组织护理交接班观摩考评3-4次,通过督导交接班全过程,不断加强护理过程的监督、检查、指导和信息反馈,在保证各项安全措施落实的同时,提高护理交接班质量降低护理风险。
5.定期组织护理夜查房每周2次。加强对非正常工作时间段护理工作质量的督导,保证夜间护理质量。
(二)规范院内高危药品管理,保证高危药品用药安全。严格执行高危药品管理要求,针对高危药品科室要有专人管理和定期清点制度,护理部将高危药品管理纳入质量考核红线项目,每月检查3-4次,以保证用药安全。
(三)努力构建专业化质量管理队伍,提升专业管理能力。
1.加强对输液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成立院内“静脉输液管理小组”,定期组织静疗小组活动发挥监管作用。结合静脉输液实践指南标准,定期组织小组及院内培训,培训重点是静脉输液实践指南、静脉治疗药物配伍方法、静脉输液用具的正确选择、静脉输血规范标准等;通过小组成员定期对临床静疗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开展静脉治疗问题调查和循证护理学研究,帮助临床解决实际问题;结合院内用药动态,在院内局域网建立了安全用药荟萃提示栏目,将临床用药的护理注意事项、常用药品配伍禁忌以及易发静脉炎的药品等进行提示,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2.加强对皮肤问题、复杂、难治伤口的处理及环节质量控制管理。成立了“皮肤问题管理小组”,对护理安全风险评估实施统一管理,并在全院实施质量监控;定期组织相关院内培训,每年2-3次,并依据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糖尿病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南等,规范了院内皮肤问题护理管理程序;通过小组成员对院内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监管,对院内压疮、失禁、伤口等复杂的护理问题进行统一管理和专业指导,有效提升了护理人员应对能力。
3.成立院内气道护理管理小组。为进一步制定规范化的气道管理技术、氧疗护理技术提供保证。
五、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护理队伍结构还需不断优化,人员素质有待提升。2.护理管理的信息化手段滞后。医院对护理人员动态、护理工作量报告、护理排班、护理质控以及护士长管理工作落实等方面难以实时监控。
3.在日常质控管理过程中还有制度落实不严格,细节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11.医疗安全生产自查报告 篇十一
一、已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依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相关附录要求,于每年12月15日前,将自查报告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涉及三级、四级监管的,同时报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二、年度自查报告须经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与其他随附资料一并装订上报。
12.医疗安全生产自查报告 篇十二
医用高值耗材是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价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用器械。
目前医院常用的医用高值耗材主要有以下类别:心脏介入类、外周血管介入类、电生理类、心外科类、人工关节类(髋关节、膝关节)、人工器官(人工椎体、人工耳蜗)、消化材料类、眼科材料类(人工晶体等)、骨科内固定器械(骨钉、骨板)、其它材料类。
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兴起于上世纪70~80年代。事实上,供应链管理并不神秘。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了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古人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汉高祖刘邦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时说过一段著名的话: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也;镇国家,抚百姓,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也;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也。”这里面已经包含了比较朴素而系统的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简单地说,供应链就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是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整个流通过程,供应链亦称销售链,如果较强调客户则称需求链。
供应链管理是以提高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传统的商务活动进行总体的战略协调,对特定组织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间跨公司边界的运作进行战术控制的过程。
广义的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是指医用高值耗材从研究、开发、生产(试生产、动物实验、临床试验)、销售(出口、进口、代理、分销、零售)、采购、验收(入库)、发放(出库)直至医生救治患者的整个过程的协调和优化。
狭义的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是指医疗机构采购、验收(入库)、发放(出库)直至医生救治患者的整个过程的协调和优化。
目前,医院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基本上处于初级阶段——对狭义的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实施一定程度的管理。下面主要围绕狭义的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进行讨论。
2 高值耗材“零库存”管理模式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不利影响
医用高值耗材的历史较短,早期的应用并不广泛。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用高值耗材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增长更为迅猛。以阜外医院为例,2004年医用高值耗材的采购额仅2亿元左右,到2009年已突破5亿元。
高值耗材支出在医院支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以阜外医院为例,医疗成本占医院收入的80%,其中高值耗材支出占医疗成本的45%以上。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理应引起医疗机构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由于历史的原因,医疗机构对高值耗材的管理普遍采用所谓的“零库存管理模式”,即医疗机构不储存高值耗材,由供应商直接将高值耗材送到临床科室或临床医生手中。临床科室或临床医生使用高值耗材后,供应商凭临床医生签署的凭据(甚至一张白条)与医疗机构办理结算。
这种所谓的“零库存”管理模式,存在以下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风险因素:
⑴缺货风险科室或医生直接向公司订货,容易发生所需高值耗材无法及时送达、医生在手术台上等耗材的情况。
⑵产品注册证风险缺少把关审核环节,有可能违规使用没有注册证或不在注册证有效期内生产的产品的风险。
⑶有效使用日期风险有可能使用有效日期或消毒日期过期产品的风险。
⑷产品失效风险高值耗材要求有适宜的存储条件,频繁的运输增加了因储运条件不合格而导致产品失效的风险。
⑸使用记录与实际使用耗材不相符风险,增加发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性。
⑹使用记录不完整风险发生医疗纠纷时举证困难。
⑺可追溯风险产品规格型号、批号记录不全,患者植入的高值耗材批号无从查证,达不到可追溯的要求。
⑻医生选择权风险缺少专家委员会的论证,医生个体选择权过大,增加了选择产品不当的风险。
⑼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风险发生坏损等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由医生直接与公司调换产品,缺少了监控环节,容易造成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被忽略,使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
⑽账实不符风险缺乏合理的入库、出库手续,库存管理混乱,库存账与实物不符的情况比较严重。
⑾应收、应付不详风险高值耗材使用、收费无法及时在财务账上反映,应付账款不能及时计入应付科目,违背财务配比原则,医院无从获得医院资产负债和盈亏的真实信息,影响医院财务安全进而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⑿收费混乱风险在存在大量的漏费的同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收费,既损害了医院和患者的权益,又会加大医院的医疗风险,并导致或扩大医疗纠纷,损害医院声誉。
⒀商业贿赂风险供应商之间竞争激烈,供应商为推销产品频繁公关,医院对高值耗材采购缺乏整体控制,容易诱发商业贿赂,破坏正常的医疗秩序。
3 加强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根据现代供应链理论,供应链是由消费者拉动的。医院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最终消费者,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和医疗工作的特点,医院作为最终消费者的代表,事实上几乎等同于最终消费者。
医院作为高值耗材供应链的实际销售终端,在高值耗材供应链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医院消耗了几乎100%的医用高值耗材,是医用高值耗材市场最有价值的客户,左右着医用高值耗材市场的发展方向,理应在供应链中具有核心优势的地位。医院在供应链管理上落后的状况与医院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形成明显的反差。为了发挥医院在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上的核心优势地位,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必须对医院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进行改革。
3.1 从采购环节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
⑴开发市场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信息收集工作制度化、常规化。
⑵开发供应商管理系统,对供应商资质、信用、履约情况进行管理,为合理选择供应商提供科学支持。
⑶对产品资质进行动态管理,严格审核,严防采购资质不合规的产品。
⑷国家未进行统一招标采购的高值耗材品种,组织有关临床和管理专家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谈判或招标,确定采购品种。
⑸国家统一招标采购的高值耗材品种,根据医疗机构自身的特点,组织有关临床和管理专家进行二次遴选,确定采购品种和份额。
⑹在确保医疗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高值耗材规格品种。
⑺减少代理商渠道长度能选择医用高值耗材生产企业、进口总代理的,不选择代理商;能选择一级代理商的,不选择二级代理商。
⑻与供应商签订诚信供货协议,对于不供货、不足量供货、不及时供货的供应商/提供不合格或不符合有效期规定的产品的供应商/向科室和个人提供各种“回扣”、“违规赞助”或行贿的供应商两年之内实施“禁入”。
3.2 从库房环节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
⑴所有医用高值耗材必须办理入出库手续,未经入库,不得使用、试用。
⑵开发完善的医用高值耗材管理系统,对谈判、招标、二次遴选确定的供应商和采购品种建立原始账页,详细记录公司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产品注册证、产品有效期、消毒有效期等关键信息;开发财务、物价管理系统,耗材管理系统与财务、物价管理系统关联,新入库品种需财务、物价部门在信息系统中审批进价和销价,调价的品种必须经物价部门重新审批进价与售价。
⑶医用高值耗材入库实施货票同行,要求供应商提供统一格式的随货联,在采购人员审核产品注册证的合法性及单价的准确性并签字确认的前提下,由库管员核对发票、随货联与实物一致性,双人复核准确无误后,录入高值耗材管理系统,生成可用库存。
⑷高值耗材仓储实行分区分类管理,货位相对固定,货位号与高值耗材管理系统相互对应,通过管理系统可以顺畅检索到对应的库存产品。库管员在发货时可以节约拿货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新手上岗也可以很快熟悉业务。库存产品一物一卡管理,确保账、货卡、实物完全相符。财务建立详细的高值耗材三级明细帐,实时反映账实信息。
⑸出库遵循“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按批号发货”的原则,双人复核准确无误后办理出库。医用高值耗材管理系统直接和医院HIS系统相对接,把已使用的高值耗材与使用高值耗材的患者建立关联数据库,方便追溯。
⑹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近效期产品和滞销品种,自动提示库管员及时填写产品换货单交采购中心与供应商联系调换。
⑺对到期产品,管理系统自动显示红色报警提示,条码扫描无法实现,自动禁止出库,确保临床应用品种合格、安全、有效。
⑻根据医疗工作实际需要,制定科学的库存定额,低于定额下限自动提示订货。
⑼通过高值耗材管理系统,库管员能够随时进行供货商资质和产品合法性的查询。
⑽对高值耗材每月应进行一次盘点,保证账实相符,对于信息系统反映出的近效期产品和滞销品种与实盘时出现的偏差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⑾严格控制温湿度等贮存条件,保证高值耗材储存过程中不发生发霉、变质,确保安全存储(不同厂家、不同产品对存储温度有不同要求,以心内科药物支架和心外科生物瓣为例,见表1、表2)。
3.3 从使用环节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
⑴在重要科室(如介入中心、手术室)设立二级库,由医学工程部门直管、发放,把使用科室从非专业工作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其专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⑵设置安全库存,优化订货流程,缺货产品及时通知临床科室更换适宜的产品,避免因缺货而造成医疗风险。
⑶在设立二级库的重要科室开发高值耗材收费管理子系统(如介入中心收费管理系统、手术室收费管理系统),科室领用高值耗材实施手术后在系统中记录收费信息;二级库库管员对使用科室领用信息和收费信息进行对照,确保没有漏费与重复收费;每日清点高值耗材,与科室领用信息核对,确保没有差错。
⑷临床科室在患者的手术记录上粘贴高值耗材条形码,医学工程部门和临床科室在信息系统中记录所使用的高值耗材的品种、规格型号、批号等信息,满足快速可追溯的要求。
⑸对使用过的医用高值耗材,由医学工程部门统一监督销毁,确保高值耗材不被重复使用。
⑹对于更新换代的高值耗材品种,根据临床需要由医学工程部门、使用科室配合,组织临床应用培训。
⑺认真进行高值耗材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的监控和分析,为高值耗材的采购与合理使用提供指导。
⑻医院每月对高值耗材的使用情况进行公示,根据谈判、招标、二次遴选确定的采购原则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宏观调控,确保耗材的合理使用。
3.4 从其它环节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
⑴认真关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医疗器械质量公告,动态调整高值耗材采购品种。
⑵严格医用高值耗材档案管理,为处理医疗纠纷提供准确依据。
通过以上措施,严格控制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环节,强化高值医用耗材仓储管理,跟踪高值医用耗材临床使用各环节,最终形成从高值医用耗材准入直至临床应用、全方位、可追溯、全过程综合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4 阜外医院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的成效和体会
⑴改进和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需要对高值耗材管理的流程进行再造并持续改进,工作量大,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改进和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供应链各环节的习惯改变和利益关系调整,工作阻力巨大,必须克服重重困难。
⑵院领导和全院上下的认识和支持至关重要。改进和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涉及到医院内部——介入中心、放射科、成人外科、血管外科、小儿外科等各个关键的医疗部门,各医疗部门对传统的高值耗材管理模式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不利影响必须形成共识,并对改进和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给予大力支持;改进和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必然大大增加医用高值耗材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医用高值耗材管理人员必须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⑶改进和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的成效非常显著,阜外医院高值耗材采购额2009年已达5亿余元(含低值耗材,采购额达6亿余元),为顺利实施医院的竞争战略,支持医院又快又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阜外医院在“北京市十六家三甲医院检查”工作中,多项关键指标连续三年排名第一,被评为医疗质量“安全性最高、危险性最小”的医院,在心血管病领域收治病人量、手术例数、病床周转率等医疗数量指标居全国第一,跻身世界上最大的心脏病中心行列,各项医疗技术指标与世界一流心脏中心看齐。
5 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展望
当前,医疗行业的供应链整合不足,医疗机构与非医疗机构(企业)对产品、库存和流程的管理相互独立,供应链的关键成员除了进行简单的订货和收款等业务联系外,沟通相当有限,整个系统处于低效运行状态;当前医院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狭义的供应链管理——医疗机构自身的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未来的研究将更多地转向广义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的关键成员(医疗机构与非医疗机构)之间的供应链的整合;真正的“零库存”管理模式是供应链各关键环节在充分信任和高度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无缝衔接,快速响应,毫无延迟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摘要:本文全面分析了传统的医用高值耗材“零库存”管理模式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不利影响,介绍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从采购、库房、使用等环节加强医用高值耗材的供应链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举措,并对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韩春雷.建立与竞争战略相匹配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北京阜外医院设备、耗材供应链管理的实践[J].中国医学装备,2008(10):35-39.
[2]张秀云,王巧阳,刘沛先.军队医院医用耗材采供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08(8):34-35.
[3]徐淑娟,刘吉祥.新增耗材试用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医学装备,2009(4):30-31.
[4]许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防范[J].中国医学装备,2009(6):21-23.
[5]李科,张瑶婵,文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09(6):23-25.
[6]蒋红兵,等.医疗器械供应商评价体系[J].世界医疗器械,2010(4):98-101.
[7]戴海伟,等.肿瘤医院物资管理供应链优化及信息系统平台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0(4):50-52.
[8]李建忠,梁云朝.北大医院高值医用耗材系统管理概述[J].中国医疗设备,2008(8):148-150
[9]宋远方,宋华.医药物流与医疗供应链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医疗安全生产自查报告】推荐阅读: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自查表(临床科室)01-13
医疗安全风险分析报告11-30
391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0-25
2018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01-10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及责任追究办法10-05
医疗保险自查报告06-22
医院医疗器械自查报告06-10
医疗器械行业自查报告06-17
医疗质量管理自查报告06-30
药品医疗器械自查报告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