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计划申报书(精选8篇)
1.大学生创业计划申报书 篇一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2016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立项的通知
各分院:
为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激发、调动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兴趣,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按照《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要求,现将我院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立项工作安排如下,请各分院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积极申报。
一、项目要求
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项目形式予以立项,其范围包括理论与技术研究、发明、制作、创作设计等,或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2.项目必须思想新颖、目标明确、创新性强、技术先进、方法合理,以解决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社会领域的具体问题为出发点,以知识、技术和方法创新为主要目的,以实验为主要手段,由学生自主选题,提倡学科交叉与联合。
3.每个训练项目实施期限不超过两年,均须在2018年5月底前完成。
二、申报条件
1.凡学有余力、品学兼优、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的我院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可自愿申报,每名学生同时只能参加一个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凡是参与2015年度项目尚未结项的学生,不能参加本次项目申报。
2.每个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由3~5名相关专业学生组成项目研究团队,项目负责人须为全日制普通本科2014级学生(五年学制的须为2013级学生),训练项目的参加成员应有明确分工。
3.每个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应具中级及以上职称。
三、申报立项程序
按照学生申请、分院遴选推荐、专家论证评审及学院择优资助的工作程序进行。
1.学生申请
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成员认真填写《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书》(见附件)一式三份,相关支撑材料集中附在申请书后。
2.分院推荐
项目负责人所在分院对本院申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遴选推荐,于2016年5月30日前将申报纸质材料(word格式申请书及有关支撑材料,一式三份)和各分院推荐项目汇总表集中报送教务部,同时提交纸质材料一致的电子稿。3.学院评审立项
学院对推荐的项目进行评审,评选出2016年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评审结果公示一周,对无异议的项目或虽提出异议但通过复审的项目,确立为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四、其他
1.项目立项后,项目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应及时组织项目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和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
2.对在项目申报过程中,经查实属弄虚作假者,将取消申报资格,情节严重的按相关规定处理。
3.项目的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管理事项均按照《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教务部 2016年3月11日
2.大学生创业计划申报书 篇二
一、大学生创业大赛几个特点
首先, 大学生创业热情高涨, 敢于想象———有梦想才能飞翔。经过各教学单位与学院层层选拔, 进入当晚决赛的8个创业小组在决赛赛场上面对专家评委与现场观众, 侃侃而谈, 激情飞扬, 既表现了当代高职学生敢于直面就业困难, 勇于创业的大无畏精神, 又展现了当代大学生阳光、朝气、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 通过被围挤得水泄不通的学术报告厅, 也足以看出目前大学生对创业的热情, 正所谓“有梦想才能飞翔”!
其次, 创业团队选题新颖, 能紧扣时代脉搏, 富于时代精神。8个创业小组中, 经管学院代表队《简约旅行社创业计划》体现了“现代生活、低碳旅游”的理念, 并紧扣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 设计了“三国文化———农家乐游”、“家庭温馨亲子游”、“孝敬父母夕阳游”等系列服务产品;生物工程学院大学生村官班《绿之源生态茶场》创业团队围绕“健康生活, 有机食品”理念, 推出了有机茶、农家土鸡等经营产品, 提出鸡茶共生的生态茶场经营模式;医学院《沁馨杏———药妆》创业项目团队则很好地把目前全球“中医热”和“时尚生活与美丽同行”紧密结合, 赚足噱头;汽车工程学院《完美汽车服务行》创业项目代表队则充分利用“现代生活、有车一族”对汽车的狂热, 针对高速发展的汽车市场做足文章;还有人文、外语及医学院另一支代表队等3个代表队充分利用现代家庭“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教育理念, 选取了幼教市场进行创业设计;化工学院代表队选取了环保主题的创业项目。应该说, 8个小组选题都很新颖, 能够把握最新市场需求, 有一定的卖点。
最后, 大学生能深入学习国家有关政策, 富有企业家的责任意识。通过各创业团队的创业计划陈述, 我们看到各代表队在创业项目设计上富有社会责任感, 在计划实施的资金筹措上基本上都利用了目前国家有关大学生创业贷款政策, 生物工程学院村官班还利用了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相关政策, 较好地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政治觉悟。
二、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几点不足
(一) 大学生创业感性多于理性, 缺乏市场经验, 项目脱离实际
参加决赛的8个创业项目中, 绝大多数项目的创业团队都自信满满地宣称项目能在头两年内有回报, 均计划创业第1年就开始盈利且每年能以30%左右的比例增长, 这些都是设计的理想状态, 也许更象是表决心。而与此同时, 项目组对创业所需的奖金、管理经验等缺乏有效沉淀, 对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性缺乏清醒的认识, 更缺乏热情后的冷静思考, 市场经验的缺乏导致项目盈利模式设计不贴近市场, 项目财务分析脱离实际, 给人以浮燥、急功近利之嫌。
(二) 创业小组的组建大多处于自发状态, 缺乏可行性
8个小组中, 只有经管学院代表队成员是由旅游、会计、营销等多专业的学生组建而成, 另外生物工程学院村官班则较好地利用了成员各自的工作经验 (他们中有村主任、村会计等) , 由此出现了专业组合, 优势互补,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增强。而其余6队的成员基本上都来自一个专业或是一个班, 专业知识结构的单一也直接导致了项目陈述阶段的被动。所以比赛最终结果 (这两支代表队并列得分相同, 并列第一) 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三) 项目设计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 创业计划书不完善
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于“人、财、物及信息的管理”, 而创业小组成员知识结构的单一化, 必然导致公司管理的松散化、随意化, 这一点由各小组项目陈述时对账务问题的一笔带过及面对评委财务询问时的尴尬神态可见一斑。
项目设计中漏洞很多, 论证也不严密, 有些还是常识性错误, 反映出指导还不够细致的缺陷。如生物工程学院村官班创业小组在项目设计时就犯了常识性错误:按该项目创业计划书设计, 公司提供的产品仅为有机茶和土鸡, 那么土鸡蛋算不算产品?毫无疑问这将是一个主产品, 而且是紧俏货, 其所带来经济效益可比卖土鸡强多了。而这点不仅项目组成员没有挖掘, 而且指导教师也疏忽了。
(四) 项目陈述面面俱到, 重点不突出
项目组在陈述过程中对评委需要重点了解的项目经营模式缺乏分析, 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想当然地进行理想化设计, 对项目前期的市场调查缺乏深入, 论证不严密, 这些都导致项目创业计划书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可操作性不强。从这个角度而言, 项目组陈述效果并不算好。
三、要正确认识的几个问题
(一) 创业大赛比的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 我以为创业计划大赛比的是项目的科学性, 计划的可行性, 论述的严谨性。组织大赛的目的是从创业的高度来引导当代大学生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计, 培养的是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市场意识与追求成功的人生态度。其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并不在于比较各教学单位对大赛的组织和学生比赛工作的结果, 但通过比赛来看, 大多数教学单位只是单纯地把这项工作当成了一个比赛, 为了比赛而比赛, 为了给系 (院) 争光而组织, 因而缺少了对创业项目科学性的论证, 缺少了对组建创业团队的指导, 导致出现了不少比赛性、应试性的项目。
(二) 如何进行项目陈述
如前所述, 既然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比的是项目的科学性, 赛的是计划的可行性。那么项目组在陈述时, 必须围绕这两点进行重点阐述, 严密论证。所以各创业小组在论述及指导教师指导时应该遵循以下思路。
首先, 通过市场调查, 我们了解了市场需求及市场容量———发现了潜在的商机。这一点必须是论证科学严密, 不能授人以柄, 但我们有几个小组都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如外语系“宜城小星星培训学校”在市场分析时, 对目标市场的估算就有问题;还有汽车工程学院《完美汽车行创业项目》对襄樊市汽车装饰市场容量分析时“以每辆小汽车每年维护费1000元, 企业利润率40-60%估算出市场蛋糕为6.3亿之多”,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倒推一下, 就可得到襄樊市小汽车的数量不低于100万辆, 以襄樊这个城区120万人口的城市而言, 显然不靠谱。这个问题应该是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能够避免的。
其次, 进行技术论证。针对潜在的市场需求, 本项目能提供什么样的针对性产品或有效服务, 且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和市场上竞争对手相比有什么优势和特色。这是按本项目创业计划书实施开办企业的立足之本, 因此论证必须严谨。
第三, 项目实施过程中, 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分析 (含政策风险、财务风险、自然灾害等) 以及公司应对策略等。所谓“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对项目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企业今后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困难, 并事先拿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以提高项目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第四, 在营销策略组合及盈利分析基础上, 对企业未来发展做出规划。盈利分析时必须科学、严密, 符合行业经营常识及企业成长规律, 不能盲目求大、求快。企业开创初期事先作好头2年预亏的准备, 这一点是很有必要的。
四、几点建议
第一, 在比赛内容引导上, 可先在全院组织“创业项目策划”选拔赛, 寻求好的创意和“金点子”。要创业、要投资, 必须有好的项目。通过举办“创业项目策划”选拔赛, 引导更多的同学去深入社会, 分析市场, 开展调研, 寻找创业灵感, 发现商机, 更好地培养学生市场意识。
第二, 在创业团队的组建上, 打破项目组成员班级、专业及系 (院) 界限, 以项目为载体, 促进创业小组成员自由组合, 完善组织内部知识结构, 提高执行力, 促进管理的科学化与专业化。
第三, 在项目实施上, 强调盈利模式的设计与论证。确定好了一个项目, 商业计划书写好了, 接下来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你对自己盈利模式的一个实践论证, 这个非常重要, 当你发现商业计划书写好了, 团队正在创业中, 然后却达不到盈利状态你就没法生存了。所以必须强化项目实施前的项目选拔及论证工作, 只有具备了好的项目, 再由项目策划人 (或各系院创业办公室) 去物色志同道合的同学或老师、或去游说企业来参与投资, 提高项目的实施性。这样, 好的创意就有可能变成真实的创业行动, 我们学生中也有可能出现象比尔·盖茨那样放弃大学学习、或半工半读出去创业的成功人士。
第四, 在项目启动资金上, 可考虑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每年通过创业计划大赛选择资助好的项目 (1-3项) , 培养未来企业家。通过基金会给好的项目和创业团队以资金支持;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给予大学生创业团队以技术支持。在企业走入正轨后返还启动资金, 在企业发展壮大后回馈学院。目前国外高校一般都建立有校友捐赠基金会, 而且数额庞大, 也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创业基金的来源可以以学校适当投入点、社会捐赠点、还可将创意或项目卖给企业等多种方式, 也可适当改变目前对学生的资助方式, 变单纯的输血为造血, 提高学生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
第五, 建立创业项目跟踪机制。通过创业基金会, 把好的项目、可操作性强的项目推向社会, 跟踪管理, 提供服务。在进一步把创业大赛引向深入的同时, 促进了大学生就业, 提高了学院声誉。
3.大学生创业计划申报书 篇三
一、创新举措,积极引领大学生成功创业
一是广泛宣传,营造大学生创业氛围。2010年,各地人社部门联合教育、共青团组织及相关高校举办了系列大学生创业创意大赛,开展创业宣讲活动,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讲堂,多渠道多形式做好大学生创业宣传工作,丰富大学生创业知识,激发大学生创业激情,努力营造支持创业、鼓励创业、崇尚创业的良好氛围。南宁市开展了“创业先锋进校园”、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和南宁青年创业活动暨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大学生创业者与创业专家面对面”等系列主题活动;各地还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典型的选树和宣传工作,柳州、桂林等市先后举办了“青年企业家评选活动”、“大学生创业明星评选活动”,通过社会推荐、网络、电话、报纸投票等方式,评选出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创业明星”,使得大学生创业学有目标,赶有动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政策宣传,使其深入人心,让毕业生熟悉政策,理智创业。
二是完善政策,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促进全民创业若干政策意见》(桂政发〔2009〕41号)精神,各市相继出台了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如:南宁市税务部门调整营业税起征点,工商部门推出了1元钱注册,并对自主创业取得营业执照后正常营业半年以上的南宁市生源高校毕业生,由财政给予每人2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柳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来柳创业暂行规定》(柳政发〔2009〕36号),由财政斥资5000万元,设立“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符合规定的高校毕业生,可以申请获得15-30万元不等的启动资金。当年,共有7名高校毕业生通过创业项目批复,获得相应的资助。同时对来柳州创业的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每人给予3000元补贴,符合贷款条件的每人提供1-5万元小额贷款。
三是加强培训,提高大学生创业技能。2010年,各地特别是高校比较集中的中心城市着重在高等院校中开展创业培训工作,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对企业项目运营管理能力。如:南宁市启动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项目”,高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均可免费参加创业培训。该市直接聘请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培训教师,将其自身创业的经验教训以及企业管理知识融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深受大学生学员欢迎与认可。2010年,共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56期培训1663人;开展创业意识培训10期,共培训589人。柳州市聘请青年企业家组成“柳州青年创业导师团”,走进广西工学院等7所大中专院校,共对25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创业培训讲座。
四是部门合力,积极为大学生创业服务。首先,提供金融服务和资金保障。南宁市各部门密切配合,为创业者解决创业资金困难牵线搭桥,形成了多渠道融资扶持创业的格局。该市各级财政落实1500多万元作为创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安排创业培训补贴、创业项目推介服务、小额担保贷款基金、扶持各项创业基地等,为大学生创业引领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共青团桂林市委、市银监分局从去年3月在全市范围内启动“青年创业信贷扶持计划”,截至2010年末,共为1.4万多名青年提供小额贷款,贷款金额超过1.9亿元,解决了青年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其次,完善孵化基地建设。目前桂林市已建成27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开设了资金扶持、证照办理、人才规划、人才培养、产品检验等全方位服务的体系。大学生到园区创业均可得到3000-5000元的启动资金、一年期免租金的办公场地及厂房、三年期的免税等等优惠政策,使得大学生创业者愿意进园创业。如:高新产业园的动漫创始人翼垒,2008年从桂林理工大学毕业后开始入园创业,从5000元的创业资金起步,至2010年,已经成为拥有100多万元资产、业务覆盖全国四省市及国外的动漫产业带头人。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入资金260多万元,建立了首期面积为2000多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搭建了集优惠政策、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创业孵化平台。进入基地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不但可以享受到办公场地和居住补贴,从入驻之日起免收2年的房租,还可以享受相关税费减免政策,申请最高2万元的初期运营补贴以及后续资金的资助。目前,进驻该创业基地的科技创业型企业已有20家,吸纳大学生创业达60多人。2010年3月,“南宁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基地”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单位。柳州市在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等园区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依托园区资源,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标准厂房,同时提供创业场地租金补贴,并享受各个园区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服务。此外,高校毕业生来柳州创业无住房的,可视条件申请柳州市城镇廉租房或租赁经济适用房。再次,加强创业指导。南宁市于2010年11月成立了创业指导专家组,采取“门诊式”、“会诊式”、“电话咨询式”、“上门指导式”及“网上咨询式”多形式对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提供服务。桂林市组建了青年企业家志愿导师团,对创业青年给予陪伴式指导,开展“一对一”创业帮扶,帮助青年成功创办企业,降低创业风险;聘请法律专家,成立青年创业法律维权岗,为青年创业以及企业发展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降低青年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改善创业服务的责任感
虽然我区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目前我区还有部分市未建立健全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已建成四级平台的市,由于设备设施滞后、网络功能简单,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创业就业服务需求。同时我区各类中介组织、民间组织参与创业活动的活跃度不高,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还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使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努力提高创业服务能力。
三、2011年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落实力度。落实好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新出台的《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84号)精神,把大学生自主创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统一牵头下,完善支持我区“万名大学生农村创业行动”有关政策,并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二是进一步提升创业培训质量。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与跟踪服务、创业补贴与创业成效相挂钩的培训机制。推动各地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开展不少于10天的创业培训。深入开展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鼓励和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
三是进一步提高创业服务水平。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项目库,继续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竞赛、创业项目推荐、创业观摩、创业论坛等活动,组建大学生创业者沙龙,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及全社会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鼓励和引导民间各类中介组织参与创业活动。加大网络建设方面的投入,确保各级公共创业就业服务机构更好地发挥作用,强化对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开展“一对一”个性化创业指导服务,努力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初始成功率、创业稳定率和创业带动率。
4.大学生创业计划申报书 篇四
各学院:
为促进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研、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科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我校将组织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为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型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参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申报要求
1.凡我校全日制本科生均可申请,原则上以1-3年级为主(3年级学生只能申报1年期结题项目);
2.以团队名义申报项目,团队人数一般不超过6人;每个团队必须由两个或以上年级成员组成,原则上高年级成员为项目负责人;
3.每名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1个项目,申请人不得在创新和创业项目之间交叉申报;项目负责人如已承担了未结题的项目,不得再次主持申报项目;
4.创业实践项目是在以往项目基础上开展的,申请时,需附当年立项与结项证明材料;优先考虑已实现公司化运作项目的立项,申请时,必须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包括运作情况报告等;
5.每位老师只能作为第一指导老师指导1项,作为第二指导老师指导不超过1项;2013年结项项目获得优秀的指导老师可增加1项指导项目。
6.学校鼓励创新班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每人主持或参与1项项目。经贸学院、商英学院、财经学院每学院总名额中有5个项目(不限项目类型)可优先用于创新班学生项目申报。
三、项目数量与执行时间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120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80项、创业训练项目30项,创业实践项目10项。
项目实施1-2年,一年期项目2014年12月30日前提交中期检查报告,2015年5月30日前结题;两年期项目2015年5月30日前提交中期检查报告,2016年5月30日前结题。
四、申报及评审时间安排
1.动员申报阶段(2014年4月28日—5月8日)
各学院广泛动员学生结合日常的社会调查、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等途径寻找创新点,开展项目策划并填写《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附件1)(一式两份)《大学生创业训练、创业实践计划项目申报表》(一式两份)(附件2)。
2.项目初审阶段(2014年5月9日—5月16日)
各学院要成立由专家教授组成的评审小组,对学生申报的项目进行初审并填写评审意见,按照2014年各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分配指标(见附件3)限额于5月16日前,学院按初评成绩高低排序后将纸质版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4)及通过初评的项目申报书一份交教务处实践科,同时组织通过学院初评的项目负责人登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系统”
(http://202.116.196.5:8080/projectManagement/index.php)(注:操作手册可在系统“资源下载”中下载,仅限校园网登录)进行网络申报,学院进行审核,未按时进行网络申报的项目将取消参评资格。
3.项目评审阶段(2014年5月17日—5月23日)
学校将先进行资格审核,不符合申报条件者,不予参与学校评审。学校组织有关专家组成评审组对学院报送的申请项目进行评审,择优立项。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院要指定专门院领导负责2014年项目申报工作,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附件5)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与创新实验项目结项参考标准》(附件6),让学生了解项目的申请程序,项目实施步骤与结项要求,积极做好申报工作。
2.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各学院要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利用网络、报刊、宣传板等途径大力宣传,动员更多学生关注和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引导大学生走进实验室,走向社会,培养科研能力、创新意识与创业实践能力。
3.严格评审,强化管理。各学院要严把项目申报、评审关,加强监督指导,规范经费管理,切实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有未尽事宜,可向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咨询。
联系人:葛老师、李老师
电话: 39328937、86254489(南校行政楼237,北校办公楼116)
附件1-6
教务处
5.大学生创业计划申报书 篇五
各院系: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广大学生自觉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安徽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方案》要求,学校决定启动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设置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1、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实验项目设计、方法选择、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实验的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总结报告撰写、学术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创业培训,团队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依据任务需求,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试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以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为基础,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出发点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项目申报原则及要求
1、申报原则及对象要求
(1)项目本着“自由申请、公正合理、择优支持、鼓励实践、激励创新”的原则进行,重点面向二、三年级本科生。创业训练项目一般应由三年级本科生担任项目负责人;创业实践项目应由三年级本科生担任项目负责人。
(2)申报者必须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精神和初步的创业能力,善于独立思考,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备开展创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每个项目可以是个人或团队申请(不超过5人)。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跨院系、跨专业联合申报。
(3)每个项目配备1-2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含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指导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开展项目,负责项目经费的审批,指导学生合理、规范使用经费。
2、项目应具备的条件(1)项目选题要适合,申请理由充分、方案具体、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探索性和可行性。
(2)负责人责任心强,参与项目的学生要遵守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能合理使用项目经费。
(3)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学生应能处理好日常学习与创新创业的关系。
3、项目申报(1)项目申报要求
各单位须按学校要求组织好学生申请立项工作。已获安徽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安徽大学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等立项的研究项目将不再进行重复立项;同一申请人不得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已参与安徽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安徽大学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同学,不得参与本次申报;对跨院系成员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申报。
(2)项目申报材料及时间要求
各院系请于3月20日前将《安徽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一式1份)和《安徽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表》(一式1份)连同电子版材料报教务处实践教育科,联系电话:0551-63861232。
三、项目实施
1、项目实施有关要求
获准立项的项目须签订《安徽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承诺书》,承诺书由教务处归档保存。项目启动后,项目组每学期末须向教务处提交《安徽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展报告》,汇报项目开展情况。学校将根据每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开展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
参与项目的学生须至少发表一篇相关论文、或申请国家专利、或展示实物或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需经专家组评审合格后方可结项。结项时,项目负责人须撰写《安徽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项报告》,并附上研究记录等相关材料和研究成果、实物等。学校组织专家对研究项目进行结项验收,评审。
2、项目研究时间
项目执行时间原则上为1年。立项学生需充分利用寒暑假及课外时间完成研究计划,不能占用课业时间,项目负责人必须在其毕业前完成项目实施。
四、表彰与奖励 学生完成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后,经验收合格者,学校给予每个项目组成员按2分计入该生素质教育考核(创新创业教育)学分;优秀项目将推荐参加校内外相关学术活动;对在各种活动中取得优秀成果的学生、指导教师及优秀组织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
特此通知。
教 务 处
6.大学生创业计划申报书 篇六
南大教发[2014]26号
关于申报2014年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
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和江西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学校决定启动2014年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内容及目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统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
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项目的开展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践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素质,提高其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二、申报对象及要求
1、四年制各专业项目负责人为2011级、2012级全日制本科生,五年制各专业项目负责人为2010级、2011级、2012级全日制本科生,每生限报一项;每个项目参与学生数一般为2-5人;项目成员为非毕业班全日制本科生,每生最多参与两个项目。
2、参加者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有责任心和团队精神;学有余力,成绩优秀或学有专长;具有一定科研素质,创新意识强,独立工作能力强者优先。
3、鼓励团队合作和跨院系合作。
4、已在同级别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的项目不再重复立项;已担任同级别项目负责人且未结题的,不得作为负责人再次申报。
5、项目起止时间一般为2年,不超过3年。
三、项目分类、资助与立项
1、项目分类和数量
本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分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类。其中校级项目指标200项。国家级、省级项目指标数以上级部门文件为准。
2、项目资助额度
校级项目每项资助3000元建设经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建设经费以上级部门拨款为准。
3、立项指标
各学院的立项总指标依据大
二、大三(五年制的另含大四)本科生人数以及以往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情况确定(参见附件1),有特殊情况的可提出增减申请。
未完成申报指标的学院,其缺额指标数由教务处根据其他学院申报情况重新分配。
国家级、省级项目在校级项目中择优遴选,各学院在申报校级项目时的排序将作为重用依据。
四、申报立项程序
请各学院接到通知后,要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动员学生积极申报项目,组织好项目申报工作,并为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创造良好条件。
1、项目申报人或团队自主设计项目,并联系、确定项目指导教师。
2、申报人或团队填写项目申报书,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提交至所在学院。
3、所在学院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通过公开答辩、审阅申报材料后确定校级项目并排序,经公示后统一报送至教务处。报送时间:5月19日16:00前。
4、省级和国家级项目指标数确定后,教务处将在校级项目中择优组织评审,结果报上级部门审批。
5、立项后,学院应督促学生和指导教师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并根据《南昌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对项目进展进行跟踪管理、定期检查和验收等工作。
五、申报材料
1、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书(附件2,一式2份)及支撑材料。
2、2014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推荐项目名单。(附件3)
3、2014年南昌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评审表。(附件4)
同时,请将上述材料的电子版发至教务处实践教学科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梁辉
联系电话:83969094电子信箱:1263199602@qq.com 附件:
1、2014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指标分配表
2、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书3、2014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推荐项目名单4、2014年南昌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评审表
教 务 处
二0一四年五月六日
南昌大学教务处
7.大学生创业计划申报书 篇七
国家大力推行大创计划的目的和意义非常明确, 旨在以创新创业教育为高校改革的突破口, 引导高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此, 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同时在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等多方共同反思, 有效发挥大创计划的现实作用。
1 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情况与问题
1.1 实施路径:重形而轻实
1.1.1 重中标率而非普及率。
目前, 大多数高校的领导、教师以及在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普遍存在偏差, 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因而学校对此不重视, 缺乏广泛深入宣传, 很多学生对大创项目缺乏了解, 对项目毫不知情, 以为“创业”就是要办公司企业, 存在畏惧心理, 兴趣不高。为提高中标率, 最终大创计划申报是少数教师指定学生完成, 最终目标是完成中标而获取资助经费。
1.1.2 求新颖而非可行。
大创计划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兴趣, 注重社会热点, 选择实施条件可行的项目。但随着计划项目的开展, 各高校开始盲目追求思路新颖, 忽视项目的技术路线与可行方案, 导致项目实际开展困难、实施效果差, 背离大创项目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初衷。
1.1.3 重结果而非过程。
大创计划的实施注重的是创新创业研究过程, 以及在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的提高。而目前大多高校在实施大创计划中, 轻视过程只重结题, 往往用论文、报告等文字形式完成结题。
1.2 管理体制:松散且落后
1.2.1 管理体制松散。
目前在多数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边缘教育, 并没有真正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很多高校并未按照要求制定本校大创计划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 没能将大创计划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本科生教学管理体系。因而, 学校在管理上教务、就业、学工和团委各职能部门相互推诿, 学生参与项目也没有学分保证, 经费使用情况没有保障, 制度规范上的缺失影响了大创计划的实施。
1.2.2 管理方式落后。
高校管理工作人员对于大创计划项目的日常管理方式仍多停留在纸质文件的管理, 采用临时性、简易型的管理方式, 信息维护、信息利用仍较低效, 大多仍仅限于文件存储和简单的文件管理, 不能对大量的信息进行高效的管理和信息挖掘, 难以充分发挥大创计划的实效。因为大创计划涉及的教师和学生数量众多, 且每年都会变动, 所需提交的材料也繁杂, 所以管理工作人员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大创计划意义重大。基于数据库的大创计划管理信息系统, 能使工作人员高效、安全地存储大量的相关信息, 能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查找与维护服务, 从而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并能形成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指导教师库和项目管理库, 方便其他部门利用相关信息[2]。
1.3 指导师资:兼职且单薄
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问, 课程以行动为导向, 经验引导的体验要远胜于概念规则的纯理论讲授, 因此, 对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要求较高。但是大多高校大创计划指导师资主要是由辅导员、思政教育教师、就业部门行政人员兼职组成, 一方面, 他们普遍缺少创业经历和企业实践意识, 在指导大创计划中力不从心;另一方面, 这些兼职老师大多单枪匹马, 单独指导大创计划缺乏师资指导团队;另外, 这些兼职老师的工作量和指导业绩并未纳入到学校教师岗位考核成果, 缺乏对指导教师的奖励与激励措施, 影响工作积极性。师资队伍素质成为制约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
1.4 设备条件:欠缺统筹
科研项目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经费支持和条件保障是项目顺利开展的关键。国家、省财政对大创项目给予每项1万元的经费支持, 并要求学校配套不低于1万元, 但大多高校的项目配套资金不到位, 影响项目开展。同时大多高校缺乏实验设备条件的统筹, 学校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类实验室和各级重点实验室不能向参与项目的学生免费开放, 不能为学生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 总体来说大多高校未能高度重视大创计划实施的条件建设, 难以为参与项目的学生提供技术、场地、政策及创业孵化服务。
1.5 评估体系:单一无交流
目前大创计划在学校的中期考核、结项均比较宽松, 无论是“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还是“创业实践项目”, 结题均重文字材料轻实践结果, 验收结果多为文字性的总结报告、论文。各项目、各高校之间各自为政, 很少为项目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成果展示交流平台, 不利于大创项目结果的推广和经验的交流。
2 对策建议:构建双导师制下的“项目参与式”创业教育模式
针对以上目前高校大创计划实施存在的问题, 建议构建高校双导师制下“项目参与式”创业教育模式, 此模式下, 师生共同实践完成一个完整的创新训练计划, 如图1所示。其核心是以创新项目训练为载体, 以创业孵化园为平台, 以创业实践为目标, 使学生在校企协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共通中, 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实践,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2.1 双师结合:发挥校企结合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
在校企结合的背景下, 学校除了为大创计划学生团队配备校内指导教师以外, 还要聘请企业导师, 实行“双导师制”, 组成一支项目管理能力较强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项目教学团队。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具体指导项目实践, 协调学生与企业、客户之间的关系, 分配具体工作任务, 督促学生按时、优质完成设计任务等工作[3]。企业导师由风险投资家、知名企业家和大学资深教授等行业精英组成, 主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 为学生大创计划的整体运营、管理和融资提供全方位的辅导和指引, 辅助创业项目成长, 使得大创计划能够成为高校创业园孵化园的主体。双师结合能充分发挥校企协同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合力作用, 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2.2 第一、二课堂结合:“项目参与式”教育将教学实践有机统一
“项目参与式”教学是一种体验式教学模式, 即以大创计划项目为载体, 将真实、典型的项目任务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堂将项目任务与学习内容、个性发展需求结合的系统化教学模式它通过组织团队、解决问题、参与项目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项目参与式”教学解决了以往创业教育存在的“隔靴搔痒问题, 学生根据大创计划完成项目定位、项目设计、项目实施, 在此过程巩固理论知识, 完成实践教学的内容。这种源于真实项目的教学实践, 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验创业, 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 掌握实际操作能力。事实上, 只有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去学习本专业的知识, 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4]。
2.3 大创计划与科研项目结合:共建师生科研创新共同体
国家推行大创计划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将学生大创计划与教师科研项目结合, 构建师生科研创新共同体, 是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实施的升华。因此, 应在实施大创计划的基础上, 将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其有机结合, 建成教授—副教授—青年教师—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的团队模式, 在这个项目组中形成传、帮、带的学术创新氛围, 并且鼓励跨院系、跨专业的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师生科研创新共同体可以实现知识互补与共享、开拓思路, 共同体成员可以共建创新创业成果和科研成果的展示、交流、转化综合支撑平台, 使大创计划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 质量得到提高。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国家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形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同时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等多方共同反思, 有效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参与式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Z].教高函[2012]5号.
[2]夏翃, 周震, 马小蕊, 殷艳萍, 韩晓鹏, 刘卫芳, 周萍, 潘清, 王珂.本科生科研训练网络管理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3 (3) :331-334.
[3]钱小明, 荣华伟, 钱静珠.基于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 (7) :21-24.
8.大学生创业计划申报书 篇八
摘 要: 以本科大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能充分调动本科生的创新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全面提高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本文通过阐述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机制及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怎样才能真正达到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目的。希望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促进本院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业本领的提高,加快教学改革进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创新实验 大学生创新 实施方案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这与教育部推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不谋而合。大学生是最有活力的人群,以大学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项目实施计划,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另一方面能全面提高本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使得我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得到大幅提高,并且加快了教学改革进程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目前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机制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由教学副院长为主的学生创新工作组,统筹规划工作的全面实施,并制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规定》。聘任校级和院级督导组老师和相应专业的教师参加,具体职责是:校级和院级督导组负责全面规划本学院创新性实验项目及立项申报工作;各专业教师审查大学生创新申报的项目可行性,衡量项目研究是否具有必要的软硬件条件,并对有关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等。
1.创建相应的服务机构。
(1)创建服务型学生创新中心,作为“计划”的管理服务主体。创建服务型学生创新中心负责具体实施,明确目标,准确定位,坚持原则,整合资源;在上述基础上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过程管理;通过发挥管理主体监督,推进各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全面实施。
(2)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会主要由专家评审和专家指导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制定项目评审细则,进行立项评审、阶段性中期检查(3个月一次汇报)、结题验收工作,为项目公平合理实施和评价发挥支撑作用。通过具体实施并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高校创新教育深入研究,破解创新型人才培养在理念、机制、模式、体系等方面问题,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理论研究支撑作用[1-2]。
(3)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保障本科生创新项目计划的顺利实施,根据学生需要提供必要的实验场地,我院教师积极主动为学生的创新项目提供帮助,提供相应的材料和实验条件,立足我院现有的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和创新项目实施平台等,结合其他学院的一些具有相通性和较强示范性的实验室,统一命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一方面能够为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提供具体实施实验的平台,另一方面能够提供相应的创业项目指导平台。通过这两种平台,能够为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创新和创业活动提供有效载体。我院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做到以下两方面内容:坚持做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工作;坚持做有利于充分利用实验室高新精的实验设施、提高办学效益。
2.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保障措施
(1)提供了合理的项目评审制度。结合我院的实验条件,大学生结合导师的项目自主选题、联合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重点资助思路有创新、目标明确、具有一定创新性、研究方案可操作、实施条件具备的项目。并制定立项评审、分阶段检查、结题验收等多个环节的评审原则,保证公平、公正地做好项目的评审工作。
(2)创业新项目等级的确定。在立项评审过程中,为避免“说得好,做得差”现象,确保立项和实施的一致性,我们根据实践经验在政策上确定了先做再定级的过程考核制度,即在项目立项时,先定项目数给予一定的启动经费,根据项目分阶段的检查及各项目实施情况和亮点的凸显,再确定国家级项目和省部级项目,给予不同的后续资助经费。通过这种方式的实施就能准确把握学生科研项目的真实性和创新性,合理推进学生科研项目的实施。
(3)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制度。评价激励制度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对教师的激励,教师的指导对学生最终完成项目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发表的论文、专利,学院要给予认可及相应的奖励;对学生的激励,鼓励学生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对做得优秀的学生可以考虑给予有限报送硕士研究生资格等措施[3-4]。同时建立一系列政策:a.建立与毕业设计(论文)有效结合的机制;b.本科生创新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和创新成果可用在毕业设计(论文)上,若学院和导师同意,本科生创新项目的成果修改完善后作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答辩;c.针对大学生创新项目开展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工作,并且充分肯定指导教师的工作;d.通过创新项目的展示评选优秀创新项目和创新之星,建立适用于不同年级、专业的评价激励体系,推动计划的实施。
3.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程序
计划项目实施程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指导教师的辅助和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选题方面的自主性。学院重点做好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三个环节的检查工作,加强过程管理。(1)立项评审。申报人(或团队)按照“兴趣驱动”的原则自由选题,填写项目申报书提交到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各学院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评选后,汇总上报学生创新中心。学院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通过书面评审和答辩评审两个环节,给予项目客观的评价,确定立项项目,下拨启动经费。(2)分阶段检查。为促进项目的有效实施,采用分阶段检查,编写汇报文件进行书面检查,并对项目下一步开展提出意见建议。(3)结题验收。按照项目申报书的约定,在结题验收工作中主要采取书面检查、答辩验收等方式,对项目进行验收。通过结题验收综合评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项目。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效
两年来,在我院师生共同努力下,创新效果显著。经过训练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由以前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创新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兴趣,丰富了知识,而且提高了本科生创业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全院师生的充分认可。
1.计划实施的成效
(1)形成了我院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加快了本科生教学改革进程。(2)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3)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上述实践,我们将合适的科研课题及时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协同力等方面素质。多年来定期举办学术前沿讲座、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20项)、主持教研课题(3项)、发表教研论文(7篇)、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14篇(中文核心4篇)、申报专利(9项)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计划项目成果参加7届“新疆农业大学CAD技能大赛”、2届“新疆农业大学先进图形与创新技能大赛”,指导并组织学生参加2届“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技术与创新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实现了创新计划项目成果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本科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2.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在学生经过2年的实践锻炼后,我们从其学分绩点和班级综合测评成绩进行了分析,以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专业8个班为例,这几个班中大四班级学生参与的创新项目比较少,大二和大三班级学生参与的比较多。从班级综合测评成绩来看,大二班级和大三班级中,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进入综合测评成绩班级前20的比较多,对应大二班级的学生则较少,反映出经过创新项目锻炼后的学生在综合测评上占据了一定优势,再加上论文专利的加分,总成绩提高明显。从教学秘书处取得的创新项目负责人学生学分绩点来看,有高有低,未见明显规律。
针对这些学生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逐一分析,发现参与项目的学生有些是本身学习成绩好,有些是动手能力强,还有些学习成绩和动手能力都强,从个体成绩变化来说呈现出无序状态。但是把这些参与创新项目的学生同班级其他学生来比,就可以发现综合测评成绩明显提升。可见,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项目的培养,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大学生由于初次承担项目,对项目的整个流程不能完全把握,存在不少纰漏。如果指导教师不能及时跟进,往往就会耽误项目的正常开展,甚至不能按时完成。
2.部分项目经费配置不合理。有些项目经费过少,导致实际开展需要用到指导教师的资源,实施过程中一些必须用的设备和试验仪器由于经费的限制,只能变通使用。有些项目经费花销,主要是购置一些书籍或针对性调研活动,经费花销不宜从发票上体现出来,造成了经费的配置不合理。
3.由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属于零基础项目,在项目的开始阶段,开展难度很大,但项目组同学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能力得到很明显的提高。但往往此时项目结题了,后续的项目无法跟进。如果考虑高年级同学就可以参与项目的方式,对后续项目的负责人给予帮助,同时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晋强,朱琳,王宣.大学生创新实验结合自主型实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15.28.137-138.
[2]刘长宏,李晓辉,李刚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5,175-178.
[3]陈国新,梁海芳.在校大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的特征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5,146-147.
[4]晋强,王宣,施少聪.新型棉花秸秆粗骨料的试制初探[J].新型建筑材料,2015,42(419),8-10.
【大学生创业计划申报书】推荐阅读: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填表指南07-12
关于申报河南省大学生村干部发展基金重点创业扶持项目的通知08-10
大学生自主创业计划07-02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合同06-14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百度07-28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例文08-06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字11-18
大学生有机蔬菜创业计划书08-31
大学生开店创业计划书案例10-19
大学生美甲店创业计划书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