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读有感

2024-10-21

《爱的教育》读有感(共19篇)(共19篇)

1.《爱的教育》读有感 篇一

黄石市中英文学校 张颖

捧起《爱的教育》,它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

整本书,作者亚米契斯借着他的笔端为我们勾画了“爱”的经典主题。他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他在学校、校外的所见所闻,并且写成一个个很小的故事。这使所有的读者都能感受到一种纯真的友情,博爱的亲情以及无私的师生之情。这些都是人间最美的真情。虽然,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会发现爱是无处不在。在《爱的教育》中,有一段极为特别的板块,就是主人公小安利柯父母的留言。他们给予他的循循诱导,是那种谦和与礼貌,把一个父亲胸膛中热烈的情爱稳稳地表达了出来。任何一个父亲其实都是急切地盼望着自己的儿子长大的,可是安利柯的父亲却不急着表露出来,他深知只有用“爱”去感化他的儿子,小安利柯才能掌握“爱”的能力。未读之前,我曾为“爱”是何物而感纳闷。家庭中的爱是亲情与亲情间的相濡以沫,校园中的爱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助、合作。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为它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只要孩子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父母依然陪在身边……这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现在,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将目光专注于学生是否会回报父母的爱这一方面。还记得本册书第六单元讲述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故事。学生们都能切身体会作者的母亲强烈的爱,可是在回报父母方面只有只言片语,无法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当时我感到孩子们是渴望对父母表示点什么,然而怎么做,怎么说呢?我灵机一动,布置一道作文题《给妈妈洗脚》。孩子们知道后,似乎找到了些感觉。第二天,我把作文本收起来后一看,每一篇文章都写的好,真情实感渲染纸间,很多学生的文章根本不需要我动笔修改,就连娇生惯养的张思成也写出了自己最得意的作品。这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多么可爱啊!他们不会表达自己的爱,那是因为缺乏机会。往往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一句贴心的话,一次帮忙作家务的行动,一次照顾家人的表现,都会让学生们亲身感受爱,主动去回报爱的。

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就像生活是辛苦的,但如果它看成是旅游,一路上就会很轻松,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如果爱是奔腾的热血,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对于国家崇高的爱。当读到安利柯描绘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为国淋弹死守家园的动人场面,我不禁想到我们祖国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同样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光明,同样可以抛弃一切地厮拼。我并不需为祖国抛头颅了,但祖国需要我们的还有很多。作一名合格的教师,接受时代的挑战,认真执教,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培养合格的人才。爱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人是有感情有理性的动物。我们的感情需要有正确的引导,那就是依靠开发人本能中潜藏着的“爱”的本能。爱是需要土壤去培养。《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2.《爱的教育》读有感 篇二

在《开学了》的最后一句,安利柯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可是因为那位亲爱快活的老师已不在,学校已不如以前有趣味了。”进入四年级,换了新老师,原来亲爱快活的老师不再教他了,他也就感到学校没有趣味了。以至于在后来的《与父亲谈心》一文中,有了这样的记录:“安利柯啊,我的孩子!还未曾看到过你高高兴兴勇敢地到学校去的样子。”这应该是安利柯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对学校没有兴趣后与他进行的一次谈话,为了鼓励安利柯勇敢地去上学,他的父亲不得不进行这样苍白的劝说:“每天早晨去上学的时候,你要这样想想:此刻这个城市内,有和我同样的三万个小孩正在上学去;同在这个时候,世界各国有几千万的小孩也正在上学去。”以此来告诉安利柯,上学是必须的,因为所有的孩子都要呆在学校里。言外之意是你也不例外,大家都是这样,你就得这样做。显然,这次谈话是失败的,因为安利柯并没有因为全世界几千万小孩都在上学而开始喜欢学校,真正让他开始喜欢学校的,是一次他偶然听到的父亲与老师的谈话。

“昨晚老师经过我家门口,我听见他和父亲这样说:‘他功课很好,他功课很好。’”在《春日美景》一文中,安利柯因为听到老师向他的父亲夸奖自己,而迎来了一个“很爽快、很温暖的春日”:一向没有笑容的老师看起来也和蔼了很多,额上的皱纹都看不见了,窗外的空气也新鲜了,大家都觉得很愉快了,甚至连校门口都充满了香气……总之,在他的眼里,这一天所有人都是快活的,所有的东西都是美好的。最后连他自己都这样问自己:“啊!好快活!我为什么这样快活啊?”从这些断断续续的文字里,我们不难读出安利柯对学校的向往是出于对老师的喜爱和被欣赏的幸福,而非父亲的大道理,更不是那些不得已而为之的责任。

前段时间流行过一个新校园童谣:“太阳当空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没了。”这里面虽然包含了许多孩子调侃、宣泄的味道,但其中透出的那种对学校的厌倦很值得我们深思。在今天,学校已经对学生没有了多大的吸引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走在上学路上的学生并不喜欢上学,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换句话说,支撑孩子们每天走进学校的,不是学校的魅力,而是一种“大家都在做,我也必须做”的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一种安利柯的父亲所说的千百万孩子都在上学的群体义务。这种被动上学的心态,再加上越来越单调的学校生活,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越来越缺少爱与欣赏的师生关系,校园已经成了孩子们惧怕、痛恨的地方,更不要说喜欢了。

3.《爱的教育》读后有感 篇三

[关键词]爱的教育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儿童小说《爱的教育》,看那完后深有感触,它描述了一个学年里男孩恩里科的生活感受,把“爱”体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国家,民族,社会之爱,小至父母,老师,朋友之爱,都极为感人。

书中叙述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对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了流泪。读了这本书脾气要好上十倍,由此联想到自己做为一名幼儿教师对孩子更要用爱心来呵护童心。

我们的老师这一章节体现了做为一名老师爱的能力,他觉得老师更是医生,是比扁鹊,华陀更神乎其神的大夫。他们能把孩子的心连根拔除,矫正孩子的行为偏差,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使孩子健康的度过他的学习生涯。你瞧,这是不是比华佗更神通广大?

有些孩子每天都会上演和你斗智斗勇的故事。而且对待孩子你说的话,必须做到。孩子的世界时那么的神奇,她需要你在平时生活学习的点滴中不断仔细的去观察分析,用爱去包容孩子,当一个不敢大声讲话的孩子敢提高甚至只有一度的嗓门说着最简单的言语。当一个从来不听课的孩子举手回答第一个问题,当一个成天打打闹闹的孩子今天没有主动打人的行文了,当一个平时小气到不肯个任何一个人分享自己带来的玩具的孩子却在某一天带来一张小小的贴纸分给大家,当一个不敢走独木桥的孩子今天却有跃跃欲试的神情……这些细小的变化我们都不能轻易地忽视,或许这就是你爱的教育使他们变得自信,认真,大方,勇敢地第一步,这么重要的第一步,你能视而不见吗?

安利柯的老师在书中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也让我对这群学生十分羡慕。

4.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四

读了《爱的教育》后,我深深地被里面讲述的人物故事震惊了,让我感受到了爱的真正意义。

这本书通过一个个小人物,一段段小故事.,表达出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感情。那些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同学之爱让人感动不已。最让我喜欢又敬佩的就是卡隆。

卡隆总是很喜欢帮助别人。只要别人请他帮忙,他就一定会尽力帮助他们。每当有大孩子欺负小孩子的时候,卡隆也会去保护他们。小孩子只要大喊一声“卡隆”,大孩子就不敢欺负小孩子了。就是因为卡隆有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大家都非常喜欢他。以后我也要学习他这种精神,尽力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有一次,几个小孩子在欺负弱小又驼背的克洛西,骂他是“残疾人”,还学他的样子来嘲笑他。后来,克洛西再也忍不住了,用墨水瓶扔向那几个坏孩子,却扔到了从外面进来的老师。老师问是谁干的。卡隆为了保护克洛西,和老师说是他做的。但是后来克洛西勇敢地说出了实情。老师批评了那几个人。这让我懂得了,我们不能歧视身体有缺陷的人,应该尽力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爱。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要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除了卡隆,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勤劳的克莱迪,活泼的“小石匠”,贫穷但懂事的波莱科西......他们身上都有很多的闪光点,教会了我们要用一颗有爱的心去面对周围的人与物。

5.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五

本书作者亚米契斯是一位多产作家,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他的作品大多都提倡谅解、友爱,这本书也是如此。

小主人公恩利科是一个在巴列迪学校读四年级的小男孩,他的父母都乐善好施,家境比较富裕。这本书记录了恩利科和同学们之间以及学校周围发生的故事,父母、姐姐写给他的劝诫信和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每月故事。

在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故事是《清扫烟囱的孩子》。恩利科去姐姐所在的女子学校,将一个故事的原稿送给姐姐的老师。这时,女子学校已经放学了。在学校对面的街上,站着一个扫烟囱的孩子,他一会儿号陶大哭,一会儿低声抽泣。三个三年级的女孩问他为什么哭,男孩说他为几户人家扫烟囱赚了三十个铜币,但不知什么时候从衣服口袋的裂缝中掉了出来,如果他空手回去,主人便会打他。这时,有几个大女孩走了过来,其中的一个女孩给了他两个铜币,并和同伴们搞了一个小小的募捐。随着女孩们走出校园,围在小男孩身边的人越来越多,钱币像冰雹似的倾泻下来。男孩站在女孩中,被富有爱心的人群簇拥着。三十个钱币早已绰绰有余,可钱币还是源源不断地抛来。年纪小一些的女孩也将朵朵鲜花送给他。当女孩们散去,小男孩手里攥着一把钱,衣服上插满了鲜花。

这不正是爱心的表现吗?女孩们搞了一个募捐,帮助了一个素不相识的男孩,使他摆脱了困境。在这些女孩中,有穷苦的也有富裕的,她们将零花钱,用来买文具的钱给了小男孩,即便是年纪比较小或是没带钱的女孩,也将鲜花插在小男孩的衣服上。她们都充满了爱心,懂得关心、帮助他人。钱已经凑够了,但钱币依旧不断地抛过来,这说明她们帮助男孩,别无它心,在无私地给予爱心。

这本书中,表现出了满满的爱心,从那些充满爱心与关怀的人身上,我有一些启示:

一、学习不仅包括文化知识,还要学会尊重、爱待周围的一切,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二、亲人、老师、同学对我们的关爱、帮助如同空气一般,每天守护在我们身边,但却因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忽略,其实它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命。我们要发现它,并感恩那些给予我们关爱、照顾的人;

三、想要得到回报,要先付出,关心周围的人,与他们建立友谊,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给予同样的关心和爱。

6.读《爱的教育》——“希望”有感 篇六

人,从出生起就已经在心里播下了爱的种子。在孩提时代,那颗爱的种子茁壮成长,并绽放出博大而自然的爱之花,是那么的纯洁无暇,是那么的朴实无华,让人无法不被这美丽的心境所折服,想用孩子般纯洁的心灵来充实自己。可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那充满爱的纯洁心灵上逐渐沾染上欺骗、不信任和憎恶的东西。是什么原因让那无私真挚的爱被渐渐腐蚀,一点一滴地慢慢消逝呢?经过认真反思,我想一些不正确的爱的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孩子们眼中,每一棵小草、小花,每一只小动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需要用爱来呵护。可是当他们用手抚摸着小草时,大人总赶紧拉开他们说:“快走开,别弄脏了小手。”当他们去照顾受伤的小动物时,大人们总冷漠地说:“快放下,有太多细菌了。”就这样,爱的资源从我们身边流失,孩子们丰富的感情逐渐被打磨得单

一、贫瘠。

读了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安利柯的母亲用爱感动了不仅仅是安利柯,还有当代的我们;她的爱不但如泉水滋润了孩子的心灵,更如暖流润湿了大人们即将干涸麻木的心。

“希望”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深切企盼,她希望安利柯成为一个善良、高尚、勇敢、温和、诚实的人;她希望看到安利柯虔诚地祷告成为圣洁的天使;她希望安利柯生长在一个无罪恶、无污染的世界;她希望安利柯拥有一切的善行,让悲哀消除罪恶,让眼泪洗涤污浊的心;她希望„„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希望实在太多太多,就像是潺潺的山间清泉连绵不断的流淌着,母爱夜以继日的永远不会枯竭,她用善良纯洁的心灵泉水哺育着稚嫩单纯的孩子。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安利柯母亲的爱,潜移默化中使安利柯成为真诚的人。而如今母亲们的爱又是怎样的呢?她们心中也有企盼,也有希望。她们愿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愿孩子出人头地,拥有自己的事业;愿孩子们身强体健,不被别人欺凌„„母亲的心愿仍然数不尽道不完,因为母爱永不停息的流淌着。只是,美丽的愿望中疏漏了“爱”,那是爱的传承、爱的播种、以及爱的收获。

7.《爱的教育》读有感 篇七

教师的一言一行, 对学生来说都是最直观的教育。只要教师在, 教育就时刻存在。

敬畏职业, 有益学生一生成长。吴非老师认为, 教师是一种危险的职业, 因为教师“工作中的任何不慎将会在未来某个时刻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地、认真地对待这门职业, 必须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 用自己内心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心灵。吴非老师的学生认为, 是高中的人文教育让她理智地看待社会。而教师对学生的恶意折磨是违背教育规律、有失师德的行为, 会荼毒学生心灵。有敬畏感的教师必会兢兢业业地工作, 慎重地做出某一个教育决定, 为学生在塑造健康人格的关键时期做有益的事。

尊重学生, 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十多年前的学生感慨吴非老师“不以成绩评论学生”。对此, 吴非老师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的关系, 有了这种认识, 才会尊重学生。如在“怎样和学生谈话”一节中, 令人叫绝的是这样的谈话:“我叫王栋生 (吴非老师原名) , 你叫什么?”在问学生姓名之前, 先向学生介绍自己, 我想, 这也是极少教师能做到的。试想, 一个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在第一次面对新生时, 这样谈话给学生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平等!其实, 尊重学生的教师必会自觉地“改造教育语言”, 在交谈中必会自觉地蹲下身子, “表现对学生的尊重”, 所以才有对需要教育的学生做出“你愿意到我的办公室来玩吗”这样的邀请。在教学方面, 吴非老师认为, “随意地干预学生写作, 随意地讲评学生作文, 有可能对学生心灵和他的写作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他建议教师评讲作文时应先问学生:“我可以读你的作文吗?”他认为, 尊重学生也是暗示学生重视自己的权利;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存在, 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在教育教学中注重诸如此类的细节, 会给学生以做人的尊严, 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会尊重他人。

遵守常规, 让学生学会规范。吴非老师认为, 教育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常识。要尊重常识, 遵守常识。在师道尊严日渐式微的今天, 吴非老师仍要提醒人们遵守教育伦理。教师拖堂, 会影响学生下一堂课的学习;学生对教师的课间纠缠不休, 会影响教师下一堂的上课;迟到的学生随手把雨衣交给教师, 是极端自私的表现……他“要向学生表明我们的爱憎”, 事实上是在规矩上以身示范, 因为尊重学生不等于迁就学生, 不能对学生的不端行为熟视无睹。遵守常规, 是教师的“身教”。教师是要正气凛然的, 是要让心灵麻木的学生向他们学习的。

常说“故事”, 激活学生的思想。吴非老师引导学生想校园当年的种树人, 让学生“所有的眼睛都在闪亮”;他会把山区来信的往事说给后来的学生听, 因为他认为教师的工作“是面对那一双双睁大了的眼睛”;他会在教学中插说孙叔骜埋两头蛇的故事, 因为他认为当时是“信手可得”的“教育机会”。教师有意识地随机说“故事”, 对学生是最自然的、最好的教育。这些教育素材, 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教师做个有心人, 平时注意积累, 会发现校园里到处都有故事。常说故事的教师会被学生认为有“料”, 往往会启发学生思考人生, 也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尊重。

教师, 就是应该时刻记住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身份, 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发挥教育功能。

8.读《什么是教育》有感 篇八

关键词:我 真我 虔诚 爱 交往 自由

“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1]那么向往又是什么呢?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向往其实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我们以现在的每份努力和体认,而感到未来的羽翼带来的希望。[2]或许正是因为现实不尽美好,心灵才会有那么多白云的向往,不同的向往和人生恰恰源于不同的“我”。

一.關于“我”与“真我”的理解

当我们生命降临时,天地其实只是生了一个一个的人,并未生成一个一个的我。正如钱穆先生所言“生人之始,有人无我,其继也,于人中有我之自觉,有我之发现。”[3]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所拥有的都只是命而已,并无“我”可言,“我”是后天养成,是需要在命之后再经历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之后才能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我”,而非泛泛的“我”。想必孟子之所以以“牛之性犹人之性欤?”来回答告子的“生之谓性”也是因为如此,因为我们先有了性,所以才能成为“我”。作为灵长类生物最高进化体的人,常被认为最具有灵性的。这个所谓的“灵性”其实也只是对灵魂的一种别称,是对人的“性”的一种解读。我们每个人也因为有了各自的灵性所以才成了“我”。

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科技的进步,对于“我”的理解,也呈现多元化和异化,有时候我们口中的“我”也许并非真正的“我”,它有可能是一种“假我”,只是也许我们全然不知而已。人总是与他人共同存在着的,我们的生存状态也常受他人影响。[4]这个他人即“常人”,指就是平均人、指平均的生活状态,显然陷入常人中的“我”不是“真我”。处于符号文化社会中的我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其实也就是一个个符号的标识罢了,比如职业,比如阶层,久而久之,这些符号完全覆盖了“我”,自然也就找不到“真我”。

“真”字本从“贞”变形而得,源于汉人传统的占卜习俗,是最简单的一种求真过程。其释义主要有以下:1.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2.本性,本原,自然;3.同“身”,4.真实。[5]

“我”字拆开“手”“戈”,即手持战戈的人。“手”“戈”(从侧面看出人都是自私的,而从根本上看其实都是本能)。古人释义“我”:国家危难,每个人都是战士,这种解读其实从某中意义上揭示了“我”与社会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某班级有一个自制的班级守则名叫《真我公约》,内容大概如下:“一、分清真我与彼我,战胜假我,表现真我。真我善良、勇敢、积极...假我邪恶、消极、虚伪……;二、尊重别人,对别人负责,学习别人的长处,制止别人做自我伤害的事;三、对家庭、集体对国家负责,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四、善待万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保护环境,热爱自然……”[6]据网上报道称该班级自实行这样一个《真我公约》后很多“坏学生”开始变好了,大多学生也开始从他律转变为自律。这个《真我公约》里面的“真我”实质就是人性本善的我,既要内部为善也要外部为善.在孔子的思想中,人的本质属性是道德性,人与天以及他人的一些关系是在实践中依靠完满的道德来实现的,而完满的道德就是仁义礼智。孔子所谓的“成人”即成“真我”,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真我”实现的着眼点便是“成德”。

二.于教育促“真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正如其言,教育的独特魅力即运用艺术的手段让学生成为独有而珍稀的“真我”。[7]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8]不论什么形式的教育,凡是想促成学生发现并实现“真我”就必须具备这三点核心要素:虔诚与向往,爱与尊重,自由交往。

1.虔诚与向往

“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而这份难能可贵的虔诚之心多来源于我们每个人的内部灵性和信仰。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而其他含混晦暗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被理解。然而当前学校教育生活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仿佛就是一种“劝学者”的角色,甚至很多老师以此为标杆,变成了一位让孩子反感的教师。家长也是如此,总希望对孩子严厉些,以为让孩子有个“怕”字,就会好好学习。殊不知,其他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只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而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9]教育促“真我”实现的第一步便是接受“真”教育。

2.爱与尊重

在第十二章《教育与文化》中,雅斯贝尔斯指出:“爱是教育的原动力。”真正的爱能使人的眼睛明亮,所以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只有在爱他的人的眼中才能显现出来。同时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但现行教育本身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从而阻碍了爱的交流。[10]因此,如何使教育的知识传承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而这其中的桎梏都可以用爱与尊重来一一化解。[11]“人与人之间通过教育而平等交流就是驱逐愚昧和塑造人格的最有利的形式。而爱与交流的行为是人的天性的重要一维。”[12]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关键因素。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活在爱中,爱是教育的基础,同时爱也带来了教育中必有的尊重。教育中的爱与尊重是师生走向彼此、实现成全的关键所在。

3.交往与自由

交往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雅斯贝尔斯首先通过孤独与交往的关系说明“`我只有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才能存在着。如果失去交往,那么人将失去存在”。[12]他认为,个人的孤独状况、个人的独特个性不是在封闭状态下自生的,孤独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得以生成和消解,没有交往也就没有孤独。另外,“自由”也是雅斯贝尔斯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即从“可能生存”及其交往共同体中阐明自由,“现实的自由,从来不是仅仅个别人的自由,每一个个别人都只在别人是自由的时候才是自由的”。[13]在此意义上,所谓“自由”,就是人通过真诚的相互交往实现其为真正的人。存在即与人共在,交往的可能性是人成为自身的根本问题。而真正具有理想意义的交往是“生存交往”,即一个“爱的斗争”的过程, 是一场斗争中争取自己和别人的斗争”。在斗争中,“人性的全部自私的、非理性的、个人主义的和自我陶醉自我封闭的缺陷完全暴露出来并得到控制和消失。该斗争实际上是一个人性不断得到改造和提高的过程”,人们通过它认识到:“只有他人有意成为他自身我才能成为我自身;除非他自由我才能自由,在交往中我感到我不仅对自己负责还必须对他人负责……”[13]由此,教育不过是帮助个人自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在雅斯贝尔斯的眼中,知识的传授、生命的体悟、道德的行动、文化的传承等等,都是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们自由地生成,教育的信仰是虔敬,教育的方式是开放而有爱,教育的评价是多元,这样,每一个被教育者便能获得自我精神生活的完满的幸福。

我们每个人生下來的时候都是原创的人,可是很多人长大之后就会成为盗版的人或者“伪我”,甚至从未实现或发现过“真我”,或许太多人被压迫的教育害得太深,以致迷失了真正的自己。然而,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当个人怀着虔诚进入存有爱与尊重的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的时候,他狭小的存在也就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当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变能真正成为他自己。

参考文献

[1]钱穆.人生十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9.

[2][10][11][1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3]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4]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2013.1-3

[5]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8

450/8142818.html

[7]申惠滨,于爱国.真我公约[J].当代教育科学,2008,20:54.

[8]王阳明.传习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9]李思远.本真教育让学生成为真人[J].成功(教育),2013,01:242.

[12]樊浩.《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J].中国社会科学,2013,03:125-140+206.

9.寒假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九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朴实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

这本书中塑造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主人公:卡隆、瓦梯尼、“小石匠”、“小商人”——卡罗斐、泼来可西、斯代地、克洛西、老铁匠、老石匠、买菜妇女、波巴尼老师……这些看似平凡却不普通的人,演绎出一次次令人感慨的画面,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重重的撞击。这种感觉仿佛是夏天的雷雨在扣打房屋的窗棂……也许,是我自愧不如吧。我自我暗示着,可读到了后面,我才真正明白,这,是一种感动,是一种震撼,是一种心与心的相通。

每月故事《爱国少年》、《伦巴底的小侦察员》、《少年鼓手》、《爸爸的陪护人》、《万里寻母记》、《难船》……都使我一次次的经受心灵上的撞击,在心底涌动着的是融融的爱意,深深的感动!

合上书后,脑海里依旧浮现着故事中令我无法忘怀的 篇章,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个时常被父亲欺负的孩子——泼里可西,然而当我还来不及怨恨,却又看到父子俩相偎相依、掩面而泣的画面……我的耳边仿佛传来了安利柯父亲对他的谆谆教导:努力学习吧!你这庞大军团中的小小一兵!你的书本就是武器,班级就是一个分队,课堂就是你的战场!我突然发觉,学校是如此可爱……我的身后仿佛跳出了那群稚嫩的孩童,他们衣袋里装着小草、纽扣、瓶塞、贝壳、小石子。老师去搜查他们,有的就往桌子底下塞,往鞋子里塞,往嘴里塞。我的嘴角不禁爬上了微笑,望着这些天真、可爱的小孩儿,心里异常温暖……

最让记忆无法泯灭的是卡隆母亲死去后的画面:全身穿着孝服的卡隆瘦得很厉害,眼睛有点红肿,两腿也显得软弱无力,同学们都不忍心去伤害这个现在看似很脆弱的卡隆……我深陷在这种无以伦比的团结精神中,以至于之后大文豪的话,令我永世难忘:昨天你有一个尘世间的母亲,今天你却有了另一个世界的天使。确实,美好的东西是不灭的,而且它的生命力将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日渐强大。

当你失去家人,她却会安排一个天使保护你,天使会代替她照顾你;当你遭遇不幸,命运却会派一个天使安慰你,天使会代替她抚慰你;当你承受痛苦时,亲友却会祈祷有一个天使帮助你,天使会代替她们鼓励你……

守护你的天使,守护你拥有的爱……

爱的教育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书中利用讲故事的方法写出了很多爱的表现形式。

在这本书里让我最难忘的就是:撒丁岛的少年鼓手。故事主要讲了一位少年鼓手在意大利小分队即将被奥地利全歼的危难时刻,接受了上尉给他的艰巨任务。当他刚跑出小屋前去求援的时候就被敌军发现了,敌人加强火力往少年身上打,可少年却越跑越快,在他快要把奥地利军队甩掉的时候不小心中弹了。但是他忍着巨痛一直跑到了开阔地带,把上尉给他的纸条交给了参谋部的一名上尉。结果援军及时赶到了,他们联手将奥地利军队给打退了。

这个故事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小鼓手的勇敢和爱国精神。我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遇到难题不退缩,有同学犯错误的时候勇于提出;自己犯错误的时候要勇于承认。同时,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积极参与迎世博活动,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我会更加爱护红领巾。

总之,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内容,以及它所表现出的那种精神。

爱的教育读后感

各位同学们,你们好!我现在给你们介绍一本《爱的教育》,是意大利的一名亚米契斯写的,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令我很感动的故事,《帕多瓦的爱国少年》。

故事里说了一个11岁的意大利男孩被当农民的父母卖给了街头卖艺的帮主,帮主经常打骂他,不让他吃饭,逼他学把戏,等他学会了,就把他带到了巴塞罗那,他再也忍受不住了,就到意大利领事馆请求保护,领事可怜他,把他安排在二等舱往热那亚,三个太太来到二等舱,给他几枚银币,可是她们辱骂了意大利国家,男孩就把钱扔回给她们,并对她们说:我不能让外国人辱骂我们的国家,要是外国人辱骂我们的国家,我们不能接受那个人的施舍。

看到这里令我感动的是,一个11岁的男孩是那么热爱自己的祖国,宁愿吃更多的苦,也不愿意接受不尊重自己国家的人来施舍自己。

这本书还有更多令我们感动的故事,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这本书值得我们去看、去读,书里的故事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爱的教育读后感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我非常喜欢看书,书里蕴含着各种各样的道理。其中,有一本让我受益匪浅,它就是青少年最喜爱的《爱的教育》。

这本书是一个叫安利柯的男孩以日记形式的记叙构成的。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那就是爱。这些爱都蕴含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里,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发现。

我觉得很好看,每一篇都在教我们做人的道理,里面有欢乐、有悲伤、真的很有教育价值!最让我感动的是第九十四页《伍蓝地的妈妈》这篇,伍蓝地的妈妈真的好伟大,竟然为了伍蓝地苦苦的向校长哀求,希望校长让伍蓝地从返校园,但伍蓝地实在太不应该了!竟然看见母亲苦苦的哀求也不为所动,看到这一篇,让我觉得真的好感动!父母对孩子的用心,我想是世界上最为宝贵的吧!

在《爱的教育》中,还有一篇文章叫《父亲的老师》,那篇文章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父亲望着四周光秃秃的墙壁,破旧的床,不多的一点面包和窗台上一只盛油的小瓶子,他的眼光似乎在说:“啊,老师真可怜!这就是您勤勤恳恳辛苦了六十年所得到的报酬吗?”读到这里,我的心不禁掀起了巨浪。这让我想起了以前教过我的王老师,每当学生遇到难题,他都会一遍一遍给学生讲解解题方法,直到学生弄懂为止。对于尖子生,他会出各种各样的巧妙的难题锻炼他们的思维,而对于那些落后生,他也从不放弃,当他们考得好的时候,他就会在班上表扬他们,为他们树立信心。他吃苦耐劳,一直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他在为祖国培养优秀的下一代而努力着。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亲人,老师就是最亲切的称呼了。

以前我认为老师教学生是天经地义的,可看了《爱的教育》后,我懂得了要去感恩。老师就像我们的第二个父母,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老师给予我们知识。

爱的教育读后感

10.读名著《爱的教育》有感 篇十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小学生安利柯利用记日记的形式,记述了一个学生时代的所见所闻,反映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状况。本书没有任何虚伪的说教,没有骗人的宗教式宣传,也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或标语口号,使人真实的感受到人间亲情。安利柯以高尚的爱心,把情感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人生画卷。这说明,我们之间是需要多么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和互相帮助呀!

这本书没有虚伪的说教,没有骗人的宗教式宣传,也没有任何豪言壮语或标语口号。它是通过对生活的朴素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人类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11.读《教师最喜欢的教育名言》有感 篇十一

教育是民族振兴与社会进步的基石。古往今来,那些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人们发表了许多有关教育的名言,这些名言以其特有的哲理性和丰富的内涵给人们以激励和警醒,对教师理解教育、促进教育的发展、提升自身的素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我很欣赏书中有关教师价值这样的话,为什么教师如此重要?因为它能够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施加影响。

美国年度优秀教师获得者罗恩·克拉克说:“当你真的能够对另一个人的生活带来影响时,这是一件很震撼的事情。对我来说,这就是教师的价值。”

一个对学生充满期待的老师,会让学生每天充满生活和学习的激情;反过来,如果一个学生被认为没有出息,他自己也会降低对自身的要求,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自己的不行。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詹森·卡姆拉斯说:“我认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最重要的不在于条件和资源,而在于教师的核心信念。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有所有孩子都能够达到最高水平的坚定信念。”

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也说:“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和闪光点。作为老师,我们不只是教书更要去育人,那么如何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并且使之熠熠生辉,进而弥补他们的缺点,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而在好多老师眼中,都是以成绩来对待学生,如果成绩不好,孩子做再多的努力讨老师欢心也是徒劳的。回想以前自己还是学生时,就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一次,我和班里的几名学习上的佼佼者在一起淘气,由于我的成绩不好而被老师狠狠的责骂,而那些佼佼者却被老师包庇、原谅。我深感这样的老师是让学生厌恶的,我更能感受到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老师,对此我对每个孩子都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从他们身上发现了各自不同的的闪光点。

有一天我到我们班的江源同学家家访时,此前我对他家的情况进行了了解,他的父母都是酒厂的下岗工人,现在都在外地打工赚钱维持生计,他只和奶奶在家。当我和他谈起学校的事情时,我对他的在校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等方面表现赞赏时,他竟趴在我身上里哭了,我有些莫名其妙,我把他扶起来,刚想问他为什么哭时,他哭着对我说:“老师,你是我碰到的最好的老师。以前从来没有哪个老师会把我当个好学生来看,无论我做什么努力,他们都看不到我,我就呆在那在被老师遗忘的角落里,一直都是如此,直到你发现我,并且一再地表扬鼓励我,让我重新找到了自信,我才变得越来越优秀……”听到这里,我的眼眶中也溢满了泪水。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感受到这种关爱学生的力量,真的会使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番话让我更加坚信了“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奉行教师价值的格言,让我的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二、教師的价值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成为学习者

教师,要让学生善于学习,自己首先就要成为学习者。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在日常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却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自身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应该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要教学生这样,还不如教学生为什么这样。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

12.读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有感 篇十二

一、儿童管理

(一 ) 儿童 管理的 目 的 与 必要性

赫尔巴特非常重视儿童管理, 视其为顺利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条件。他认为“只教不管”, 会使教育工作变成徒劳;相反的, 如果只管不教, 则会导致对“心智的压迫”。在赫尔巴特看来, 管理是预防道德上罪恶的一个重要措施, 故管理是教育上的一根缰绳, 教师必须“坚强而温和”地抓住它。他说:“如果不紧紧而灵巧地抓住管理的缰绳, 那么任何课都是无法进行的。”[1] (P23) 因为“起初儿童并没有形成一种能下决断的真正意志, 有的只是一种处处都会表现出来的不服从的烈性。这种烈性就是不守秩序的根源, 它扰乱成人的安排, 并把儿童未来的人格本身也置于种种危险之中”[1] (P23) 。因此“这种烈性必须克服”, 而克服儿童烈性的手段就是管理。

这一观点即使在现在也有其合理性。教育如果脱离了管理就很容易导致教育教学工作的无序。特别是在班级授课形式下, 儿童的管理对教学的顺利开展尤为重要。因此, 适时适当的管理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保证。

(二 ) 儿童 管理的 措 施

1.威 胁

赫尔巴特认为威胁是教育管理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一切管理首先采取的措施是威胁”[1] (P24) , 他认为第一种情况是罕见的, 但教育者要及早注意, 抓住教育机会, 防患于未然。而处于第二种情况的儿童较多, 因为“儿童在轻率状态中表现出来的软弱与健忘使纯粹的威胁成为极不可信赖的手段”[1] (P24)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 威胁是一种比较盛行的管理方法。为了维护教学秩序, 要经常采用威胁的方法约束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

2.监 督

在赫尔巴特看来, 监督是对儿童管理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然而他意识到监督过严会产生不良后果。关于监督的弊端赫尔巴特作了详细论述:单纯的监督职能造成儿童“完全丧失诚意的服从的危险”。另外, 监督还会妨碍儿童控制和考验自己, 使他们不能认识那些在教育圈子中永远看不到的事物对于儿童必须采用温和与强硬结合的手段, 即严慈并济。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又不伤害儿童的心灵。总之, 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二、教育性教学

(一 ) 教学目的

通俗地说, 教育性教学就是既教书, 又育人。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现在, 我们可以把教学及其教育性理解为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科学获知, 还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品德形成及人格的完善, 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健体等, 从而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从教师层面讲, 真正的好老师应该是在教书和育人上均能给学生以深刻影响的人。

(二 ) 教学 条件与 途径

教学的条件是注意与统觉, 即在教学中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同时必须让学生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掌握新观念。教学的途径是分析与综合教学。分析教学是从学生及其经验出发进行的, 即将学生的杂乱经验分析为各种组成部分或因素;而综合教学是从材料与提示出发展开的, 即将学生的一些片断的认识概括成整体、系统。这两种教学都以学生的专心与审思为基础。学生通过专心达到“清楚”与“联合”, 通过审思达到“系统”与“方法”。

(三 ) 教学 阶段

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 即“清楚、联合、系统、方法”。“清楚”指教师讲述新教材, 将新观念分析出来深入研究;“联合”指通过师生谈话, 将新旧观念联系起来;“系统指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结论和规则;“方法”指通过联系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新的场合。

三、道德教育

(一 ) 影响 道 德 性 格 形 成的 因 素

1.行 动

赫尔巴特指出, 行动是性格的原则。他将行动分为两种:一种是人的行动, 即外部活动, 另一种是意志行动, 即内部活动“人的活动首先依赖于他的欲望范围。欲望一部分来源于动物的本能, 一部分来源于智慧的兴趣”[1] (P131) ;另一种是人的能力和机会。意志行动是道德性格的基础, 有何种意志就有何种性格。

2.思想范围

赫尔巴特指出:“假如缺少内部的可靠性, 缺少智力兴趣缺少思想积累, 那么兽欲就有了活动余地。”而一种错误的意见无论是对性格的客观部分, 还是对性格的主观部分都是极为有害的。因此, “思想范围”的形成是教育的最本质的部分, 教师应该了解思想范围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3.素质

赫尔巴特认为, 人的素质是各不相同的。首先, 身体健康是基础。其次, 心性的差别在于人的心灵状况是否稳定。赫尔巴特认为, 最值得教育的人能牢牢地把握已知事物, 不为事物的新奇而对它们发生兴趣。

(二 ) 训育

1.训育的作用

首先, 他认为, 冒失是青少年的通病, 教育者需要通过训育以维持他的想法。他把这种维持定义为抵御和持续。这种维持应该符合两个条件:一个是管理和由管理造成的服从, 另一个是家长和其他教育力量的配合。其次, 决定作用。训育应该引导学生作出选择, 而不是教育者代替学生作出选择。再次, 调节作用。

2.训育的方法

赫尔巴特认为, 训育应该与管理和教学相配合。但是, 训育也有一些独特方法。

第一, 陶冶。训育的最大特点是陶冶性。管理通过压制、强迫和惩罚等方法使学生服从外来的约束, 它是一种急促而强烈的力量。第二, 赞许和责备。教师应该对儿童的行为给予必要的赞许和责备。

参考文献

[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12.

[2]徐小洲.论赫尔巴特的教育管理思想及其影响[J].教学与管理, 2000 (1) .

13.读《爱的教育》有感600字 篇十三

在漫长的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爱的教育》。它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本着作。这本书与众不同的是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的形式来讲述小学生身边的爱和一个个小故事。

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在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其中包括在安利柯身边所发生的生活与学习的事情,还包括亲人为他写的劝导性的文章,以及令人感动的每月故事。如:《寻母记》它讲述了13岁的少年马尔可千里寻母记,途中历经奔波和坎坷,一次次的绝望和失败并没有打垮他的信念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自己的母亲了。像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作很多东西。文学家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说得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爱的教育》是一部与“爱”有关的经典文学作品。说到“爱”,又有谁真正懂得“爱”呢?爱其实有很多种:父母之爱、朋友之爱、同学之爱、师生之爱、对祖国的爱……虽然这些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却是感人肺腑的。在我们的身边也有爱,比如在走路的时候,父母总会牵着我们的手,或是把我们放在内侧,以免被车碰到……这些虽然是小小的事情,却表达了父母对我们浓浓的爱。

14.读《爱的教育》有感600字 篇十四

这本书也让我想到了一些好心人,他们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资助希望工程,帮助一些得了疾病没钱治病的人付医药费。

让我影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作文老师!他爱游走四方,更爱帮助人。就比如说上次的四川大地震吧!震后,他不顾一切赶到四川,在那里的小学里教书。后来,他又出版了一本叫做《大地震后孩子的一百篇作文》的书。

15.《爱的教育》读有感 篇十五

一、藤式观点对日本教育改革的认识

根据藤式观点, 日本教育改革的背景有三个:其一, 20世纪70年代后期, 日本学校存在的典型问题 (频繁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学生厌学和逃学等) ;其二, 公众对日本学校教育模式及存在问题的批判;其三,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对教育领域的冲击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针对日本教育存在的问题, 日本国内不仅出现了强烈的教育改革的呼声, 更有一系列的教育政策与举措。对此, 藤田教授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 并表达了独到的观点。

关于“校园暴力”等问题的成因, 日本国内主流的观点认为:这是划一、僵硬的学校教育模式所致。而藤田教授认为:划一、僵硬的学校教育模式由来已久, 而校园暴力等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愈演愈烈, 基于此, 导致校园暴力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二战后, 日本偏高的升学率 (高达90%以上) 使高中教育成为准义务教育。然而, 在准义务教育的背景下, 高中之间依旧存在等级差别。于是, 学生被放到结构等级中, 他们的愤怒之情和厌恶之感自然呼之欲出。

关于“学校周五日制改革”这一问题, 藤田教授以一项调查结果为依据指出:学校周五日制改革带来了消极后果。具体有两点。其一, 在两天的休息时间内, 学生主要把时间用于休息, 因此, 他们不仅没有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自然体验和活动体验, 更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二, 学校周五日制只会导致教师和学生在工作日内更加繁忙。

关于取消初中升高中入学考试, 设立一贯制中学的问题, 藤田教授认为:一贯制学校会导致两极分化, 影响教育公平。

二、藤式观点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

1.尊重不同观点

的确, 日本的教育改革举措确实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而藤田教授的观点也确实有一定道理, 可见, 任何教育政策与措施的出台都不可能被所有人认同, 因此, 对教育政策与措施有不同观点是正常现象。所以, 在教育改革中, 应尊重不同的观点, 这是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2.善于识理、反思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 我们可借鉴藤田教授识理、反思的方式, 探讨三个问题。

(1) 理性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 我们会借鉴许多国外先进的理论, 因此, 必须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 不能食洋不化, 盲目追随。正如藤田教授针对“一贯制中学”这一问题所指出的:这种一定要进行改革的做法, 就好像在沙漠中一个口渴的人不顾旁人的劝说, 径直奔向海市蜃楼一样。我们知道,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以“追求卓越”为口号的教育改革, 强调“卓越”的个性、自由和选择等。随后, 日本开展的教育改革便是对美国教育理论的盲目追随, 最终导致日本教育改革的艰难推进。因此,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 我们须理性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 也就是吸收适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愿望的教育理论, 改善具有一定适用性的理论, 摒弃无用的理论。

(2) 改革需要充满自信

藤田教授针对“学校周五日制改革”这一问题, 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日本社会充斥着对教育的不信任, 只要学校教育出现问题, 社会上便会出现“学校教育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等不良舆论, 这对教育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因此, 我们应明确:我国的基础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 所以, 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时, 应充满自信地从民族传统的根基出发, 构建基础教育发展的蓝图。

(3) 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16.《爱的教育》读有感 篇十六

本文是《中国教育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栏目对作者的专访。当时记者采访了这一历史事件亲历者,曾担任过教育部部长、国家教委副主任的何东昌同志。

何老那年已85岁,虽然是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记忆力不减。他回忆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历史性文件是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高度关注下产生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中国教育的今天打开了一派大好局面,而且不断发展和创新。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使中国的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教育的视野也不断扩大,在实际与实践中点燃了未来和希望。

何老说:“我们有十几亿的人口,如果把人口转化为人力资源那是任何国家不能比的。加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的事情就更有把握办成。”这些话对于我们今天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办基础教育在当时遇到很大困难。“云南省有上万个办学点,山高水深,不把当地的政府动员起来,办教育是不可想象的。”可见办基础教育是动员了全社会的力量,因此教育水平提升得很快,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何老说起西北的情况:“我到过甘南藏族自治州,我们把活佛喇嘛动员起来扫盲、劝学,很有效果。还有宁夏,历史上,穆斯林家里有女童不读书,男女不同堂的说法。我们就倡导办女童学校,这就是因地制宜,分级办学就能适应这个要求。”

江苏省在国内属于发达地区,但洪泽渔民的孩子只能在船上上学。这说明改革前的计划体制是不适应教育发展的,而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改革的步伐越大,教育发展得越快。

加快教育发展的好办法,是要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方式,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校教育、成人教育一起抓,而突破点就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发展。“德国从资本主义开始前就有重视技术传承的传统。”职业教育办得很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种思想对我们当今“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职教发展大逻辑”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何东昌最后说,他觉得中国的教育,任重道远,真正要变成高水平的教育,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读完何老的这段话,让我又想起当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学科为例,这个阶段不是要培养出许许多多研究地理的“小专家”,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地理知识、培养地理素养、强化地理技能,在课程改革中,注意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内容,使学生感到自然、亲切、顺畅,在快乐的情绪中获取知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在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应运而生的,脱离了教育教学实践,教学方法就如同无源之水,慢慢地就会失去用武之地。为了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有用人才,一定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良做法,回归学生学习地理的本来意义。

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经验基础,帮助学生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使学生树立环境伦理观念和资源危机意识。

这次课改还强调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教师要全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艺术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扩大学生思想、学习等方面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总之,办好教育、献身人民教育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必须要有崇高的社会理想。每一个教育人都要努力工作,大胆尝试,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在实践中锻炼,在锻炼中实践,使学生不断增加生活体验,会学习、会创造、会合作,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一代新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7.《爱的教育》读有感 篇十七

爱在何处?我常常这样问过自己,爱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四周,但不容易发觉。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后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好孩子,叙利亚”。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个贫穷的家庭,孩子又多,父亲白天工作,晚上回家还要抄文件。眼看爸爸早生白发,小叙利亚就很想帮爸爸抄,可又因为怕爸爸不同意,所以只好每天等爸爸睡了,才偷偷起来帮爸爸抄。可他这样抄,长期睡眠不足,上课无精打采,还次次被爸爸骂,可他还是帮爸爸抄。直到有一天,爸爸发现了这个秘密,内心非常惭愧。读了这篇文章后我非常地感动,小叙利亚虽然出生贫困,但从没有怨言。不但努力学习,还默默地为家庭分忧,就算受到了责备,受到了委屈,也默默地忍了。他又何尝不想不抄了,可是他总觉得他不抄,就像是白拿了家里的几块钱似的。这是一种责任心,每当半夜想要睡觉时,就是这种信念让他坚持下去,为了爸爸的笑容,他就吞下了泪水,委屈。我们要学习他这种精神。

记得有一次,爸爸公司让他打一份一千多字的文稿,可是爸爸原来的一个老同学过生,邀请爸爸去参加他的生日派对。爸爸做了这件事,又不能做那件事。于是爸爸让我帮爸爸在电脑上打字。我心想:“我打完字还可以再玩一下电脑,这可真好,就这么办了。”我爽快的答应了爸爸。爸爸走后,我立马拿出文件,打开电脑,开始打了起来。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的,我的手都被打酸了,才打了仅几百字,我开始有点悔恨自己答应了爸爸。突然,我隐隐约约听见下面有人叫我出去玩。我想了想:“反正这问文稿没多少了,干脆我出去玩会再回来打吧。”可是我一下去就忘了时间,下午六七点钟才回家,爸爸看见我只打了几百字,便非常的生气,说:“不是让你打完吗,你怎么才打了这么点。”我说:“我打累了,正好有人叫我出去玩,可是我一玩就忘了时间。”我窘迫的低下了头,爸爸只好叹了一口气,自己打了起来。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爱如茉莉,洁白纯净,沁人心脾却朴实无闻;爱如阳光,平淡无奇,却予人无限的温暖,爱如春雨,没有人一样的狂热,它只是细心滋润。

18.读《爱的教育》有感之爱 篇十八

放假前孩子的语文老师给我们家长和孩子同时布置了一项假期作业,那就是读读《爱的教育》这本书后,自写写读此书后的感受,老师说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对孩子的爱都是相同的,因此不要求我们家长写得很出色,但需要我们和孩子们共同完成这一件事,以示对孩子的一种爱吧!其实从读完此书的总体感受,觉得整部书中所表现出来的爱,都是围绕主人翁和身边人的学习、生活、成长等一件件小事,大家共同参与把一个个的爱奉献在我们面前,因此我的第一感受认为老师布置的这项作业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爱的教育。

这本书从自己作为家长读下来,感受颇多,主要谈谈读了“感恩”这个故事的感受,这个故事通过安利柯的父亲写给他的一封信,将老师在课堂上一次态度的小事,告诉孩子要如何体谅感激老师,这个父亲所写的事例、所表达出来的对老师的尊敬之情,给了我们家长一次深深地震撼。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每天都会和我们父母谈论一些学习、生活中关于老师和同学的事,对于关心、帮助孩子学习进步的事情我们会很高兴地告诉孩子要懂得感谢,心里要存有感激之情,这个方面相信每位家长都会做,而且做得也很好,甚至有些还会超过书中所写的。但我要说的是,如果有时孩子告诉家长关于老师或者同学的事和我们家长的理解角度不同,我们像安利柯父亲那样做了吗?有时候没有吧,不要说不仅没有做,而且有时还会因争论的观点不同,而告诉孩子不需要按老师说的去做,这个时候,相信读完这个故事,我们每位家长都应该好好的反省深思一下了……懂得感恩,懂得不仅热爱自己的父母、家人,更要懂得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美好的一切,只有那样去教育我们的孩子和自己,并亲身参与的这么做了,大家就会在互敬互爱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共创爱的家园。

19.《爱的教育》读有感 篇十九

1.实践和知识以及教育的内在联系

实践是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活动, 具有目的性、对象性、制度性、技术性、文化性和历史性特征。由此实践决定了人类的价值观、生存方式、社会地位、生存能力、生存环境和发展成果。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化, 对丰富、系统、完整和符号化的知识需求也愈加强烈;伴随着人们对知识的日益重视和依赖, 知识社会呼唤教育对知识的性质、恰当的教学方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实现等一系列问题的重新思考, 也就是说实践、知识和教育三者之间是辩证的关系:知识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教育在为知识的有效应用提供重要途径过程中推动实践的发展, 并由此使实践提出更多、更高、更为复杂的知识需求。

2.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的相互作用

19世纪西方哲学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对于知识的概念并肩对立, 但实质上都是主客相分的历史虚无主义认识论;基于对这两种知识概念的批判, 19世纪末出现了将知识看作是行动工具的实用主义知识概念, 将能够产生令人满意的行为结果作为知识的标准;此外后现思想家、知识社会学家也从不同角度批判前人的观点并试图总结出知识的定义。虽然说知识的定义是开放观念, 并没有真正被各界一致认同的确定概念, 但谈及“知识是什么”总会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知识与认识者的关系”“知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知识作为一种陈述本身的逻辑问题”以及“知识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四个方面, 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而要真正阐释知识概念问题的“结”, 就要了解知识的结法——知识型。作为“知识的模型”或“知识的范式”, 知识型是一个时期所有知识生产、辩护、传播与应用的标准, 是那个时期所有知识分子都共同分享的知识问题、范畴、性质、结构、方法、制度及信念的整体。知识型是知识观和知识类型的上位概念, 具有规范性、共同性、历史性、先验性、文化性的基本特征。当知识性质或标准不能回答知识分子的追问与反思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发生巨大变动, 知识型就会出现危机, 需要知识转型。知识转型推动着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也对知识转型有着反作用, 因此知识转型既是社会转型的先决条件, 也是社会转型的最终结果。

知识转型除了对社会转型有重要作用, 还通过对社会转型和教育理论的影响影响教育实践活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是相辅相成的促进关系。教育通过发现知识危机→普遍或泛化质疑→分析建立新知识型→强化新知识型→稳固新知识型的地位来实现其在知识转型中的作用。

3.后现代知识转型与现代教育的危机

后现代知识型 (文化知识型) 的逐渐形成建立在对现代知识型 (科学知识型) 质疑的基础上, 这种质疑伴随着20世纪自然科学的革命性发展不断展开, 在20世纪下半叶达到高潮。

现代教育的许多特征即“教育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现代教育的科学知识型所塑造的。是建立在科学主义、功利主义和客观主义上的“压迫式教育”。而后现代知识型的基本观点是: (1) 知识是文化的要素和产物; (2) 认识者具有文化境遇性; (3) 知识是认识者的主观选择, 任何知识都可被证伪, 不存在客观绝对真理; (4) 知识的陈述形式多样, 允许不同的陈述形式彼此独立共存; (5) 没有“纯粹客观”“价值中立”和“文化无涉”的知识, 知识都是基于社会文化建构的。

伴随着人们批判和自主意识的增强和对新生事物的理性思考, 教育的现代性在人类第三次知识转型的过程中受到了批判, 现代教育缺乏精神价值, 过多追求工具理性而陷入了人文精神、社会价值、教育机会均等、教学、教育科学或教育理论方面的严重危机。而这些危机已经无法通过科学知识型的修正来克服。

4.现代教育危机中的科学教育变革

实现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的转变, 首先要实现现代知识性质向后现代知识性质转变:从客观性到文化性的转变;从普遍性到境遇性的转变;从中立性到价值性的转变。这三个向度的转变清除了认识问题的绝对权威, 解构了西方中心主义, 知识世界不再为知识分子专属, 所有人都拥有了平等的知识传播、解释甚至生产权。作为缄默知识或者说隐性知识的“本土知识”逐渐凸显其合法性, 并为文化的多样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人文知识作为“反思性的知识”在理解和塑造人的内心世界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二、对本书的思考

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作者对本土知识和人文知识合法性的揭示和重要价值的强调。

1.本土知识的定义让我们认识到西方也存在本土知识, 但西方拒绝承认自己地方性的地方性知识体系, 甚至试图生产超越地方性的知识;

2.地方性知识只有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保存, 充满生气;只有本土知识结合本土语境才能解决本土问题, 没有普适的方法;

3.音乐是人文学科, 而中国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和萎靡正日益渗透到各领域, 音乐教育应当重建人们的精神人文世界, 这一点音乐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音乐教育强调生活世界的教育, 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为个体建构和谐完整的“生活世界”, 而人文教育正是为这一目的打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后现代的观念去看待教育, 通过对话、交流实现跨文化理解, 认识并理解他人的人文世界, 进入他人的视阈理解他人的理解, 达到视界融合。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5.

[2]邬志辉.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

上一篇:37房屋拆迁补偿协议下一篇:2018上半年机关干部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