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特征

2024-07-04

道家思想的特征(共9篇)(共9篇)

1.道家思想的特征 篇一

茶道中的道家理念

一、尊人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

二、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可见,道家饮茶与世俗热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精神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写得很妙。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三、坐忘

“坐忘”石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四、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厨师态度也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五、道法自然,返朴归真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

物质方面,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行为方面,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一朴实味美,东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2.道家思想的特征 篇二

关键词:老子,道家,教育思想

老子, 春秋末期人, 生卒已无考。曾作过周朝的史官, 晚年在故乡隐居讲学。孔子年轻时曾向他请教过礼。他以“道德”为教, 为道家学派创始人。战国中期其后学根据讲学的思想内容, 编定为《老子》即《道德经》一书。分《道经》37章, 《德经》44章, 基本为老子本人的思想。在我国以及世界都有广泛的影响, 该书也包含了老子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

一、教以为道的教育目的论

老子所教, 皆以“道德”二字为宗旨。所谓“道德”, 魏人刘邵解释说:“老子以虚为道, 以无为德。”老子在教育中极力强调:“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这就是他教人学以为道的最高宗旨。《淮南子·原道训》有明确的认识:“无为为之而合于道, 无为言之而通乎德。”据此可知, 老子所指的“道”即“无为之谓”;“德”亦是“不言之谓”。所以“道”可通于“德”, “德”也通于“道”。他所主的“不言之教”, 实则教之以“道德”, 教以为“道”。其“道德之旨, 归于无为, 无为之用, 系于人主。其术以虚无为本, 以因循为用”。

“道”是老子为教的中心, 是根本宗旨, 《老子》一书五千言竟出现74次之多。其具体含义略分为:

第一, “道”是原始的客观实在。他说:“道常无名, 朴虽小, 天下莫能臣也。”

这虽然是原始的无名无状的物质存在, 但有其自然无为的规律可循, 所以必须教人以认识, 以作为以古御今的武器。

第二, “道”是自然界一切物质的本源, 是自然界万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他说:“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人之所教, 我亦教之。”这个“道”的本质, 人们都互相为教, 都要懂得;也要教给别人, 必须知“道”, 不能违“道”。他进一步具体地说:“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廖兮, 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这种神奇微妙的“道”, 甚至先于天地万物已经存在, 它不断地按其自身运动的规律发展变化, 成为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人只有顺应遵循自然无为这一“道”的根本原则, 才能真正“为道”。

第三, “道”亦即“天道”, 包括了人世社会的规律和统治者的治国之道, 他说:“以道佐人者, 不以兵强天下。……大军之后, 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 不敢以取强。……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 是谓不道, 不道早已。”春秋战国时诸侯纷争, 用兵残杀, 人民受难。老子反对这种做法, 认为佐人主者必须认真治事, 以善其果, 获得成功, 不一定使用武力。所以用兵逞强不是治世之“道”, 不合于“道”, 必然会很快灭亡。因此他主张“圣人”学“道”为“道”就在于治世、救世, 使世界达到自然无为的境界。所以他说:“圣人无为故无败。”

二、“不言之教”自然质朴的教育观

老子主张“圣人无为”, 就是要“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也就是“为道”。“道常无为”, 教人“为道”, 必须顺应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的任何强制。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 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 天下将自正。”

教育“为道”, 就是要“无为而无不为”, 通过否定以达到肯定。只要能遵循“道”的自然法则规律, “无不为”的根本功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于是万物便可自化, 天下将会自正。“不言之教”便能收到高度的社会教育效果。正如他所说:“为无为, 则无不治”。

“不言之教”要求教育者把握自然之“道”, 无条件地遵循自然之“道”。老子明确指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人类在社会和自然之中, 一切活动最终都必须取法于“道”。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教育, 也不能例外, 也要不折不扣地

遵循自然规律, 按自然规律施教, “唯道是从”。从教育的具体要求来说还要“知常”, “常”就是“常道”。他说:“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凶。”只有认识把握自然的法则与规律, 按此行“不言之教”, 这样才能“明智”, 反之, 必然要走向反面, 教育便会彻底失败, 甚至惨遭凶险。所以按照这一指导思想, 老子才要求教育者“希言自然”。就是说不要过多地强力施以行政教令, 应该顺应其教育的自然规律去从事教育。通过“不言”、“希言”, 达到“有言”、“善言”, 通过“无为”而达到“无不为”, 真正收到“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 天下希及之”的积极而有益的效果。

三、贵师善教的师道观

老子主张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是不是说就不要师教, 听其自然, 放任自流呢?否!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正是为了“无不为”。所以他不仅主张要有师, 而且提倡“贵师”, 这与先秦其他诸子有共同之处, 但由于“为道”的基本政治思想不同, 所以又有一定的差别。

首先, 他强调为师的条件和原则。认为只有尊崇自然无为的“道”, 按自然规律法则行事的贤者、有道之士方能为师, 就是要能“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的“圣人”来当教师。

其次, 老子认为, 教师要善教人, 必须深入了解所教的对象, 从实际出发, 与之心心相印, 建立共同的情感。他说:“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善者, 吾善之;不善者, 吾亦善之, 得善。信者, 吾信之;不信者, 吾亦信之, 得信。”

再次, 老子主张“贵师”, 又从择师、从师方面来要求, 对师必须有所选择, 然后从之。他说“善人者, 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 善人之资。不贵其师, 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孔子主张对“不善者”可以改之, 并未有“反面教员”之意, 比之老子, 不免略逊一筹。

老子从正反两面非常辩证地阐述了“贵师”的道理。正反之师, 善人与不善人都是对立的统一, 两者之间相互转化。这一辩证的“贵师”思想, 在先秦可为首创, 对儒家贵师思想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后来法家韩非也从中吸取“营养”, 提出“不贤而为贤者师”的主张, 给后世以深刻的启示。特别是确立了今天教育学理论中常说的“师资”的概念, 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3.论朱先生的道家思想 篇三

一、“静观直觉”的认知方法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在认知真知的具体方法上,既不同于儒家“生而知之”的先验论,也不同于墨家“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的经验论,而是一种以“静观”为基本特征的直觉主义认识论。道家所说的“静观”是指人在保持虚心宁静的精神状态下排除外在的干扰,凝神静思而达到对事物的整体性、本质性的认识。

朱先生在认识、判断事物的方法上,显然是继承了道家的这种“静观直觉”的方法。村民们常常为了找不到丢失的衣物和孩子而苦恼万分,当时,他们便向静居于白鹿书院的朱先生求援,而朱先生却往往能够轻易地解决问题。村民与朱先生之间之所以有这种能力的差异,是因为朱先生在问题面前能够保持虚静的状态,排除外界的种种干扰而达到对问题的全面把握,进而解决问题,而村民却不能。正如白嘉轩所说的,圣人与凡夫俗子之间的差别就在于眼前的那张“蒙面纸”,凡夫俗子往往被那张“蒙面纸”蒙蔽而“永远也看不透眼前一步的世事”,圣人因除去了那“蒙面纸”而“对纷纭的世事洞若观火”。

朱先生虽然隐居于白鹿书院中,极少在村中走动,看似不问世事,但他对于白鹿原上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各种风云事件了如指掌,而且对这些世事也有着十分深刻准确的预见性见解。

白嘉轩为了偶然在雪地中发现的“怪物”深感惊诧和困惑,任他怎么想也想不明白那白色的怪物究竟会是什么东西,而当他把那“怪物”呈现于纸上时,朱先生却一眼便看出了那是一只鹿的形状,白嘉轩至此才恍然大悟。当刘军长率领的“乌鸦兵”在围困西安城的过程中对村民实施各种压迫时,朱先生也表现得十分清醒冷静,他预测到一旦两军交战,这些“乌鸦兵”必然败北而逃,因而他平静地劝告“熬不住”的彭县长“得熬着”;尽管彭县长没有熬下去,但“乌鸦兵”确实从白鹿原上消失了。当许多人在国共相争的形势中困惑不已的情况下,朱先生却对此洞如观火,他在回答黑娃的话中断然肯定“天下注定是朱毛的”,事实也证明正是如此。而最具经典性的事件是朱先生在安排自己的身后事中体现的那种极其超前的预见性。他似乎预算到了在他死后若干年会发生的各种政治风波,且知道自己会受到株连,因而他在遗嘱中交代了各种应对措施,不是为了保护自己,而是为了“方便”他人;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他精心打磨的那块刻着警言的砖头。

朱先生对于世事的预见由此可见一斑,他之所以能够对世事洞若观火,正是因为他面对世事虚心宁静,排除各种外在因素和杂念的干扰,达到了对事物的根本性认识。朱先生也正因如此而成为老子所说的“不行而知,不见而名”的“圣人”。这便是他对道家“静观直觉”的认知方法的运用的结果。

二、“无为而无不为”的治世方法

道家哲学的基本思想是“无为主义”或称“无为论”,这里所说的“无为”并不是真正的无所事事、完全无所作为,而是要求顺乎自然,不刻意妄为,不恣意强行而违背自然天性。老子说:“道常无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老子》第73章)。“无为”是道的一种“上德”。庄子也说:“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庄子·至乐》)

道的这种“无为”的特性,反映到道家的治世哲学上,便是“无为而治”,表面上看似“无所作为”,实际上却是“无所不为”,即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这是道家针对统治阶级强制干预的政策而提出的一种治世策略。

自从白嘉轩开了种植罂粟的先河以来,白鹿原上每年都盛开着五彩缤纷的罂粟花,而这些美丽罂粟花所结的果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却危害极大。因此,滋水县连续三任县令都无不竭力地禁种罂粟,但却毫无成效,罂粟依然在白鹿原上摇曳着它那曼妙的身姿,当时的统治者们束手无策的情状不难想象。

闲居于白鹿书院的朱先生一出面,却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统治者们的大难题。他并不像统治者那样出示各种明文禁令,也没有向乡亲们大肆宣传罂粟的危害,而是不动声色地赶着白嘉轩的牛马,拖着犁耙,径自走到白嘉轩的罂粟地里,带头将罂粟苗连根撬起。这一举动,震动了整个白鹿原,人们顿时幡然悔悟,并把自家的罂粟全部捣毁。

统治者所面临的大难题何以在朱先生的轻轻一“犁”中就烟消云散?其中原因还在于老子所说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49章)之中。老子认为,统治者只有不谋私心,而以天下百姓的利益为利益,不胡作妄为,不强行压制,才能在“无为”之中有所作为。朱先生正是以村民的利益为利益,从不恣意妄为而得到村民们的爱戴与拥护,达成“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的良好效果。

朱先生的“无为之为”在赈济灾荒中同样得到充分的体现。白鹿原上的村民们被百年难得一遇的灾荒折腾得难以为生,为了保证灾粮全部发放到灾民手中,他应邀出面主持赈灾工作,并亲自到各个赈灾仓巡视。河口仓的官员为他备下了一桌饭菜,他不但不予接受,反而到舍饭场上的大锅前“抢”舍饭吃,还当众把那一桌饭菜全部倒进大锅中供村民享用。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2章)圣人的“无为之为”就是要弃绝外在的、人工的妄为,使之成为无造作、无偏执、无骚扰、无伪饰的作为。朱先生一生正直公正,光明磊落,毫无任何虚伪矫饰的行为,这种品行为他的“无为之为”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三、超然洒脱的人生态度

道家批判现实人生的异化,高扬个性生命的价值,追求一种自然超脱的人生境界。如庄子所追求的就是“死

生无变乎己”、“哀乐荣辱不入于胸次”、“游乎尘垢之外”的超迈洒脱、逍遥自在的人生态度及精神境界。

综观朱先生的一生,不难发现他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无异于道家所执着的那种超然洒脱。

儒家的人生价值取向是“学而优则仕”,提倡积极参与政治,施展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才能。朱先生所奉行的并不是儒家的这一道路,其人生价值取向更多的是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他自幼聪灵过人,十六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头名举人,尽管后因回乡为亡父守灵而未能赴京会考,但方巡抚十分器重他的才能,竭力向皇帝举荐,委以重任,并且催其就任的公文往返六七次,他仍坚辞不就。在后来,他更是多次谢绝各任县令邀他做官的请求,始终与官场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而“守穷”于白鹿书院这白鹿原上的最后一方净土之中。然而一旦涉及到村民利益的事情而非他出面不可时,他又是义无反顾地为之奔波效劳。

可见,朱先生有如庄子一样,是富于正义感的,既不屈从于统治者而又穷得有志气的风骨凛然的清介之士。他之所以采取“避世”的态度,是为了保持自己的精神自由天地,而不被世俗的价值取向和险恶的政治环境所左右。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道家对于现实政治及其统治者的不合作态度的体现。

朱先生的这种超然洒脱的人生态度,不仅体现在对待“生”的问题上,在对待“死”的问题上也同样得到体现。

人生最大的恐惧,莫过于死的迫近。而庄子却认为,生死不过是生命自然演变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既然生死并非始终,存亡也只是缘自自然,那又何必畏惧死亡呢!朱先生同样是对死采取顺其自然的超然态度。在预知自己生命行将结束时,朱先生并没表现出惊慌失措,反而越显沉着冷静。在最后一次与黑娃见面时就告诉他这是最后一次见面了,以后就不用再来了;他也没有惊动家人,而是不动声色地召集全家吃团圆饭,让妻子给他剃最后一次头,只是在剃头的过程中,一反常态地当着子女的面喊妻子“妈”;剃完头他还是十分平静地说道“剃完了,我就该走了”。但妻子并没有明白他的言行背后的深层含义,还跟他打趣说笑,直到看到屋顶有白鹿的影子一闪而过时才恍然大悟,然而,朱先生已经随白鹿走了。

面对哀乐荣辱,朱先生超然不羁,而面对死亡时他同样自然洒脱。他的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不正是超然飘逸的道骨仙风的最好体现吗?

综上所述,朱先生在认知方式上运用的是道家“静观直觉”的认知论;治世方法上践行的是道家“无为之治”的政治哲学思想;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表现的是道家任性自然的态度和潇洒飘逸的风度。虽然朱先生是以“关中大儒”的身份出现,但他在为人处世中却处处透露着超然洒脱的道家风骨。因此,与其说他是一位理想的大儒圣人,毋宁说是一位外儒内道的大智者。笔者认为,陈忠实对于朱先生这一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对于儒家文化的回归,同时也是对处于边缘地位的道家思想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2][春秋]老子著.陈国庆、张爱东注译. 道德经[M]. 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

[3][战国]庄周著.沈德鸿选注. 庄子[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朱晓鹏.道家哲学精神及其价值境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道家法律思想的读书笔记 篇四

对于“无为而治”这一说法,我想可能会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依法治国”以及古时所崇尚的“以礼治国”,有着很大的差别。从我的观点来看,老子提出这一说法,是基于它对世间万事万物的辩证看法。比如什么“祸福相依”、“长短相对”以及“强弱转化”等诸多对立与统一的例子。也许正是立足这一基础之上,老子认为为国者不应当有所作为。应当清心寡欲,静心休养,让社会随着自然的演进而演进。矗立在这思想之后理念,我想可能是老子所谓的道。在老子眼中,“道”乃世间万物的根本,乃世间不变的真理,是不随着人们的意志转变而转变的。在这一观点上,我比较赞同老子。确实,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着一些永恒的、不变的真理。它支配着我们,引导着我们,带领着我们,是我们摆脱愚昧,走向智慧。使我们摆脱黑暗,走向光明。但是,老子的无为而治太过于绝对化、过于牵强。试想一下: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如何让人们做到遵守社会的“法”?又如何促进社会的进步?这些都是达不到的,因为这些都离不开外来因素的干预。都必然会走上有为而治的道路,召唤法律的统治。

再有就是对于老子所强调的“不应公布法律”、“使民众愚”的思想,我不能完全赞同。老子提出法律只有保持隐秘,才能具有真正的威慑力。这让我想起了郑国子产在铸铜书时所遭遇的质疑,原话我暂时想不起来,但大意就是:法律的威力在于它的不可知性,一旦公布了,民众就不会惧怕了。其实,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如果不公布法律,那法律谁说了算?统治者?所以,不公布法律的最终结果就是个人统治的极致,是为统治者敞开违法的大门。

5.道家思想作业 篇五

答: 我们谈老子的自然观,显然是以《老子》一书为根据的。

自然也,自自然也。无人为做作,才能自然。《老子》一书是承接《连山》、《归藏》的,是人文社会内统治者自身的“禁令”与“行为规范”的发展,且兼而作出的理论阐述。所以,《老子》的自然观侧重于人文社会内的自然观,是符合民心民意的自然观,是充分显示人民意志的自然观,是合乎天地大道的自然观。故而,在《老子》一书中有5个地方涉及到“自然”。按文章顺序依次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统治者必须“希言自然”;“人(统治者)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统治者不欲,不能自以为是,而只能“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显然,这几处的“自然”均有一个共同之处:在人文社会之中,民心民意才是自然本色;统治者不得强奸民心民意,以自己的意志,以小集团的利益,强加在人民头上,才能是符合“自然”的。这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好像有严格意境上的不同。但是,我们认真思考,用心去体会,将会使我们的认识有很大的提高。现仅以“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一例而言之。

学习了<<老子他说>>的第一章,体会到老子唯物自然观的思想。这就是无中生有周而复始的自然变化的客观规律。

文中虽然没有直观阐述宇宙万物起源初始的时空状态,以及宇宙万物形成变化的客观演变过程,但我们能从精炼的文中感受到老子无中生有,有无相生,绵绵不断的自然唯物思想。

比方我们常见的天相:水生气,气生风云,风云生雨水----;而水有时是有形,有时是无形,有时是液体,有时又是固体, 有时又是气体;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又可变为动能。说到水的功能,它又能滋养万物,是万物生命之源。它中有我,我中有它。

他们都是同出而异名,都可以称得上神奇。

究其无名初始状态的微妙根源和有名的母体的广大无际以及有无的互相演变就更加微妙神奇了,神奇之中还有神奇,那是一切奥妙的由来。这应当是老子的辩证唯物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一个水的变化就这么多样无常,其变化规律性又会各有不同,而地球,天体等世界万物道名的变化就更加微妙和广阔得无边无际了。

地球和天体万物的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命的莫测变化,有一些是我们无法企及的。故在无认识时,就应从客观规律性上去感观无有相生循环往复的奥妙;

又由于人对客观自然认识的局限性,认知总是相对真实,事物的发展和人的认识也不会停留在起点,故在有所认识时,就应从物质的可变可分性去感知母体的无边无际。

为了表述,他这里引用了道的概念,并认为能表述的道和名不会是恒久不变的,因为道和名是随事物的发展和人的认识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其道和名,不可能是永恒的道和恒久的名。

至于老子主张的道,是天道,是神道,是人生之道,还是万物变化之道;第一个道和第二个道又当如何解释----等等,历代的史学家们都早有解说,这里,我这个门外汉就无能谈及了,由此而导致的理解廖误就在所难免。

2、如何理解庄子的“齐物论”?(包括齐物的含义、齐物的意义、如何评价等)800字 答: 个人见解:世间万物本来不同,但却能相容于天地之间.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生出种种成见,由成见划分出是非彼此,为坚持是非,彼此你争我斗,互不相容,终生役役迷失自我.人的真正解放在于消除一切成见,以开放的胸怀包容万物,与天地并生,与万物同存.以上一段话深刻的说明了庄子之言的特点。《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先秦思想家庄周及其后学者的作品,后世按郭象的编注共三十三篇。我择其中一篇《齐物论》作评述,欲以一窥而见全貌。《齐物论》篇是内七篇之二,有人认为是庄子早期作品,其余几篇是《内篇.逍遥游第一》《内篇.养生主第三》《内篇.人间世第四》《内篇.德充符第五》《内篇.大宗师第六》《内篇.应帝王第七》。《齐物论》篇,词汇丰富,用词华丽,构思精巧,善用连类比喻。它的洞察力十分深刻,行文如流水,不仅为说理文,更可作抒情散文来读。庄子所谓的“齐物”,是指世界万物包括人的本性和情感貌似存在差异,其实是齐一的;所谓“齐论”,是指人们对世间万物的认识貌似各不相同,但世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人们的认识说到底也应是齐一的。

《齐物论》的开头,庄子借南郭子字的口述说他的思想。南郭子坐着好象丧失了魂一样,颜成子问他:“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在这里南郭子已经已经悟道了,而悟道后的失落感使他不适应,自己远离了以前的世界,和别人的交流会有困难但他还是对颜成子说,你听过人籁而没听过地籁,你听过地籁而没听过天籁。在这里,人籁是道体现在人身上的信息,地籁是道体现在在天地上的信息,天籁是道本身的信息。而庄子追求的就是天籁。人籁、地籁和天籁的差别其实是道的差别。庄子追求的是广博的知识,而不是狭隘的知识,庄子描述了人与外界争斗的表现和一般生活上遭遇的不幸,点名诸多情感是什么,和歪曲道的体现。,庄子看到了是非心会歪曲道,认为是非是小道是小智,应用到的智慧去化解和超越。“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是大成,却被小成掩盖,而大言却被知识掩盖了。庄子在这里提到了儒墨之争,认为他们到只是小成,是小智慧,庄子没有完全否定它们的理论,只是认为是不够的。儒家鼓吹仁义,而庄子认为仁义只是小智慧,仁义掩盖了人的天性。庄子认为,事物没有什么差别,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从某个角度讲没有绝对是非。“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用两手指的关系来讲,从别人的是非观来看自己的是非观。庄子在下面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看法。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庄子举例说,早上给三个栗子,晚上给四个栗子,与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没有区别。在庄子的理论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厚古薄今的思想,庄子写到:“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古代的人,知道知识是有限度的,不一味求知。庄子说:“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被庄子发挥得淋漓尽致。庄子渴望这样一个时代,人民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人与人之间不相争,无欲无求,而非像方孝儒所形容的人“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的时代。庄子所追求的,不是现代,而是一个远古时代,一个被美化的远古时代。庄子对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持批判态度,认为“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到了庄子的时代人们追求知识和区别,小成掩盖了大成,小道掩盖了大道。昭文、师旷惠子都是当代有名的人,但是人演奏出的人籁,会将天籁掩盖了,就如人的智慧,会掩盖天的智慧一样。有如《马蹄》篇中的马“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故马之知而能至盗者,伯乐之罪也。”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庄子追求道心,即无我之心,“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庄子认为,顺自然而生,不强求,才是道,不妨碍别人,不将自由强加于人,平等看待万物,才是道。以仁义来说,虽然仁义是圣人之言,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盗贼也要圣明、勇敢、讲义气、有智慧,也必须要讲仁义。而这些均来自圣人之言,借于圣人之言才成就了大盗,仁义为君王用,为普通人用,也为盗贼用。“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圣人把人的许多罪找出来,加以制止,从一方面而言难道不是教会了人们如何犯罪吗?

庄子家并不富裕,《外物》中有说“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庄子也许并不完全自食其力,但毕竟较接近劳动人民,所以对当时人民困苦生活有较多了解,使他不禁对各诸侯提倡的仁义有更多的怀疑。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取决于他的心,平等的心,看到的事物也是平等的。物理现象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是看的人的心。庄子揭露人的理性的局限性,认为人的智慧不能达到大道,人如果区分是非好坏,那么就只是小成而已。

庄子的哲学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绝圣弃知,人们把明慧,聪慧,智慧,德性藏起来不炫耀,天下就太平安定了。庄子要人们大智若愚,不显露智慧,事实上这是一种自我保全的方法。庄子的思想源与老子,可是老子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庄子的哲学则是“出世”的哲学。帐子的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当时任命生活十分困苦,战乱频频,而诸侯残暴。“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庄子生活在宋国,宋王偃“射天答地”荒淫无道,不得人心。庄子看到这些世间的苦难,不自觉的产生“出世”的思想也是十分正常的。我们还可以从庄子本人来看。庄子属于“士人”,这是新产生的阶级,本身无田产,却又并不直接参加生产劳动。这一类人大概分两类,一类作诸侯贵人的大臣门客,为其出谋划策,巩固其统治地位,而另一类则是不愿与世俗同流的隐者,他们看到社会的黑暗,不愿自身为人利用作争权夺利的工具,他们大多生活贫困,庄子就是属于这一类人。史记上记载了一个小故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庄子的思想是消极的,他认为人生如梦,没有必要执着。“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认为,人不知自己是人还是蝶,那么蝶与人又有什么区别呢?庄子在《齐物论》中表现了他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齐寿夭的观点,智慧有止而道无止,正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

《庄子》的难读体现在难以捉住它的中心思想上。而《庄子》的中心,却在肯定客观规律性,同时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上。《庄子》让人消极适应自然,不为名利仁礼所动以求解脱,给在黑暗中的中国人民一条自我解脱逃避的道路。但是,这种完全忽视人的智慧与努力的方法是消极的,是永远难以为主流社会所认可的。我们读《庄子》,最重要的是把握住什么是该吸收的,什么又是该弃之不用的。

3、结合自身经验体会。你认为道家哲学或思想在当代具有什么价值或意义。1500字 答:论道家思想的当代价值

崇尚自然,倡导无为,这是中国道家哲学最主要的思想。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从古至今,无为之思想已深深的植根在人们的思想里。早在中国一些古籍中说,崇尚自然无为的思想即已有之,就现存史料和典籍看,道家思想奠基于《道德经》一书,而《道德经》又名《老子》。老子是道家无为思想的鼻祖,生活于春秋晚期、略早于孔子,孔子向他问过礼。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也向老子请教,由此可见老子在当时的地位,也由此可见无为思想影响的深远。太史公司马迁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①后来庄子更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以及其门人所著的《庄子》一书是对道家思想的一大发展。

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这么多的门徒,那么有名,有威望,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领悟,在各个领域上如:宇宙、社会和人生各方面,以哲学思想的形式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在人道自然无为的主张中,又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道家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之间与自然界的万物和谐、一体的关系,认为人应当顺着自然的发展而发展,不要以人的主观意愿去胡乱行动,从而破坏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二是在社会人际关系方面,道家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关系。人应当控制欲望,解放自己。

首先,来看道家在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中的价值。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②今天,在人类社会物质条件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面临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我们自认为人类改造和控制自然界的力量,强大到了在某种程度上的人的力量大于一切的地步。然而,许多科学研究者很快就发现,这种随便的地去改造自然界的结果是,人类不仅遭到了自然界日益严重的反抗和报复,使自己生存的环境急剧恶化,而且人类也越来越受到自己创造的“人工自然环境”的制约,成了它的奴隶,不得不改善自身去适应那个环境。今天,人类有必要重新学会更好地去尊重自然。在这方面,道家自然无为思想中的上述合理内容是很有启发的。对于世间万物,道家主张要顺应其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物的自然属性,让其自然得到发展,不去人的改造干扰。因为道家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人与物是信息相通的。如果我们尊重自然,则自然也会尊重我们,而相反若我们一味干涉万物的自然发展,则亦会受到自然万物的报应。佛学有因果循环,轮回转世,道家亦承认天道循环。当然,人与自然界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人类是万物中最有灵性的一种,经常说,人是万物的主宰,但人必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故人当爱护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是个永恒的主题。,道家的思想是一种尊重、顺应自然的思想,是一种追求自然和谐的思想。这种思想对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环境社会问题是有其现代意义的。道家哲学这种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思想,与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可谓一脉相承。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在著名的布伦特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可持续发展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①可持续发展观,就是一种道家尊重自然的思想的一种延伸,一种具体化,把道家自然的思想实体化。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正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出发点,倡导人们更加热爱自然、回归自然,希望人与自然在和谐相处的环境中共同发展。

说完自然,再说道家在“人”这方面的价值。一方面,人有许多观,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最重要的莫过于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两者都是形成人性的关键; 另一方面,人也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中,不可能脱离集体而单独一个人存在,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也成为人必须掌握的一个技巧。

道家提倡少私寡欲、专气淳和、追求清静无为、逍遥洒脱,主张无为而治、柔弱不争,这对于处理人际关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很大的益处。当今社会,有些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严重扭曲变形,对利益的追求达到了无节制的地步,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一切,牺牲大我,成全小我。视自己的利益为黄金,他人的利益为粪土。举几个具体的例子。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为政者不惜牺牲人民的利益,贪赃枉法,在中国重大贪污案屡见不鲜;经商者不惜牺牲集体的利益,中饱私囊;甚至普通人之间也是尔虞我诈。道家认为万物发展所遵循的根本规律是“反者道之动”和“逝曰远,远曰反”,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所以“少则得,多则惑”、“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实际上“物极则反”。这是一切的定律。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矫,自遗其咎”。人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一定的必需生活资料,所以道家并不完全反对人有私利,但是要适可而止。道家的这种思想在现代解决人生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上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人们要满足欲望,是为了寻求幸福快乐。但是他们力求满足的欲望太多,就得到相反的结果。“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道家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的思想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指导。动物有欲望,那只是凭它们的野性,而人和动物是不同的,人类有思想,有情感,有智慧,又如何会被欲望蒙了眼睛?所以当今,这个被金钱充斥了的社会,应该更加看清事物本相之后,想想那些欲望是不是应该的。所以,要经常忘记欲望,才能体察到世界万物的玄妙之处,体悟人生真谛。

现今,都在讨论这和谐社会,当然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道家无为而治,《老子》中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样的社会能不和谐吗? 李约瑟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③前面提到的,道家的思想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当代,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所追求的目标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打算,变的自私自利;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不断的索取,不断的破坏,换来无尽的自然灾害。道家思想在缓和这种现象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道”通过是人思想的改变而改变行为的。总而言之,现今社会道家的价值越来越高,人、社会、自然的发展都离不开道。

6.道家经典思想语录盘点 篇六

1、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2、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3、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4、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7、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8、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9、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0、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1、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2、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万物,无不置也。地性既善,养生万物,无不置也。圣人悉乐理天下而实法天地,故万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轻,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1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4、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6、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9、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躯命,故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

20、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1、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6、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7、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8、用之者,必假于弗用也,而以长得其用。

29、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0、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2、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3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3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36、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

3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8、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三国。

3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0、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1、上顺天时,下养万物,草木昆虫不失斯所,獭未祭鱼不施网罟,豺未祭兽不修田猎,鹰隼未击不张尉罗,霜露未沾不伐草木。

4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3、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6、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47、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4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50、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5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52、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5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4、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5、道者德之体,德者道之用。

56、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

57、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58、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5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6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6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6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64、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65、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66、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6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68、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69、土处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迟。

7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72、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73、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74、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75、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76、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77、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7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79、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8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8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82、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83、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

84、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

8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8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87、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8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9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7.道家思想对大学生的心理调试探析 篇七

老子是道家文化的缔造者, 他认为“道”的原则就是自然而然:“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他强调了我们的环境与生活都受“道”的支配。老子进一步描述“道”是:“视之不见, 名曰夷;听之不闻, 名曰希;搏之不得, 名曰微。”又说:“上士闻道, 勤而行之;中士闻道, 若存若亡;下士闻道, 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是一种自然的道理, 一般人易体会和察觉。从老子的思想内容里, 可以整理出几个特点:

1. 利而不害, 为而不争。

老子解释说:“天之道, 利而不害;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这叫做“不争之德”。老子说:“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 故无尤。”说的是:水的品质是最好的品质, 它对天下万物都有利但又不和任何事物争高低, 安心地存在于人们所不喜欢的低处, 所以它的品质接近于“道”。老子建议:在生活中应该保持心态的低平, 用“仁”的态度与人交往, 诚实守信, 做事要量力而行, 行动要合乎时宜。

2. 少思寡欲, 知足知止。

老子主张做人要知足寡欲, 认为知足才能常乐, 寡欲才能长欢。老子说:追求美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鲜美的滋味会影响我们正常的感官;追求奇珍异宝, 会使我们的行为脱离正确的轨道。他建议我们降低私心和欲望, 对人对己不作不切实际的要求, 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然后再行动, 任何事情都应该适可而止, 这样才能知足常乐。

3. 知和处下, 以柔胜刚。

老子说:有生命力的都是柔弱、软脆的, 死了就变得僵硬、干枯, 即“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老子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以弱胜强的道理, 如“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静胜躁, 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在为人处世方面, 他提出了:“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老子建议我们, 做人不要老想占别人上风, 待人要谦虚、谨慎、宽容。

4. 自知者明, 自胜者强。

老子主张一个人要能了解自己, 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或缺点, 才能很好地去操纵自己的行为与生涯, 这样才能战胜自己。即人要认识自己, 把对自我认知的缺失当做问题来处理就能够不出问题。老子解释:“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5. 清静无为, 顺其自然;

道家思想中对人生处世最具特色的主张就是“无为”和“顺从自然”。我们不特意去做也不特意不做就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老子还告诉我们正确的处事方式, 即:掌握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 并对结局进行预测, 方法上要不急于求成, 不倒行逆施, 不拔苗助长, 要因势利导, 在精神上时刻准备面对最坏的情况。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近年来, 学者以北京大学生为例, 运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为测量工具, 对23所6000名高校在校生进行了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调查。对收回的5220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后显示:16.51%的大学生存在着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内心理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 目前在校大学生中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轻度的心理异常、焦虑, 强迫症、抑郁症等神经症性情绪, 严重精神疾病, 等等。可以把导致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归纳为: (1) 经济问题; (2) 就业问题; (3) 学业问题; (4) 同学、师生关系问题; (5) 恋爱、婚姻问题; (6) 适应复杂社会关系的问题, 等等。大学生在完成繁重的学业之余, 还要应对如此繁多的任务和复杂的关系, 处理起来就比较被动, 这时候需要更强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大学生可以在成长过程中主动获取心理自我调适能力, 也可以在道家思想丰富的教育资源中培养这种能力。

三、道家思想对大学生心理的调试作用

1. 不为物役, 对欲望的适当超脱处理, 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对大学生而言, 没有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是造成心理压力的首要原因。究其根源都是追求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所造成的。现在的大学生要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更优越的物质条件, 但社会却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他们的心理焦虑就在所难免了。针对这种情况, 老子“少思寡欲、知足知止”的处世养生原则, 可帮助大学生去重新评估自己各种欲望的合理性。道家智慧引导我们树立一种率性、自然的人生观, 脱离对物欲的迷恋, 摆脱定势的束缚, 重建物我和谐与身心和谐。这样就能在生活中不被物欲左右, 不为名利屈服, 并能做到安时处顺, 恪守本心的宁静。

2. 转变观念, 重塑认知, 树立合理的人际观。

道家思想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系统, 它的运用可以改变对人、对事、对生活的不同看法。对大学生来讲, 道家思想的特殊性辅导作用在于增加对自己的了解, 并改善对事物的错误认知, 进而改变面对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态度。大学生群体中, 另一个重要的困扰因素是人际关系。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其根源是缺乏宽容之心, 导致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摩擦、困惑和冲突。道家对自知、知人、知物都做出了精辟而深刻的论述, 强调自知、自胜比知人、胜人还重要, 并指出人应珍重自己, 尊重他人, 以无为的态度处理世事。将这种觉悟运用到大学生立身处世、待人接物之中, 就会视野开阔、态度谦虚, 并能做到自知、自爱而不自贱、自贵, 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3. 遵循规律, 顺应自然, 树立理性的价值观。

运用“存在性心理治疗”的方法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心理治疗, 道家思想是可以起到特殊辅导作用的。运用道家思想去帮助一个人追求人生真谛, 活出个性色彩, 从内心深处觉察世界、省察自我, 再从一个比较高的层次看待生活、对待人生是确实有效的。道家主张“尽人事, 知天命”, 凡事顺应自然, 这种价值观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克服功利主义、个人本位的价值观所造成的既忙碌又疲惫、既空虚又焦虑的生存状态。

老子认为, 懂得适度而为的人永远比那些不断与自己命运赛跑的人过得快乐。也就是说, 追求欲望的满足应该是在个人的能力之内, 并且还要合乎人性, 在这个范围内进行追求, 不管结果如何, 其过程都是幸福的;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 不顾个人的能力极限, 强迫自身去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就会给人造成强大的失落感, 使自己陷入不幸的深渊并损害身心的健康。道家推崇“道”和内化“德”的价值观所体现的现实意义可以帮助大学生对行为动机进行纯化, 并矫正道德意向, 清除功利主义所污染的氛围, 建构新的人生价值体系, 进而达到追求而不占有, 贡献而不索取,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摘要:当代中国大学生被社会、家长赋予过高的期望。但由于其心理发展还未成熟, 社会经验缺乏, 加上为了能在社会竞争中取得先机, 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因而其各项心理指标都显著高于国内其他人群, 主要表现在心理比较脆弱, 社会适应能力差, 情绪稳定性不强, 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碍。道家以其辩证思维, 尊重个性, 超脱风度与道法自然的超脱思想与哲学态度, 可对某些大学生有特别的辅导作用, 本文在此作了一点探讨。

关键词:道家思想,顺其自然,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傅佩荣.解读老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7.

[2]老聃, 庄周.老子.庄子[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2.

[3]胡孚深, 吕锡深.道学通论.道家道教道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8.道家思想对山水画的影响 篇八

关键词:文化;哲学;山水;道家

南朝宋时的山水画家陶宏景,就是一个重要的道教人物。陶宏景对道教教义颇有研究,曾经“供道家以圣典,加教义”,所以,他所画的山水,正如唐兰判断,“自然赋与道家无为之思”。在唐代,玄宗是个道教迷。吴道子奉其旨在大殿之上默画嘉陵江的三百里风光,当时的唐玄宗和吴道子在赞美山川之美之外,他们在这幅山水壁画中,都极尽庄子所谓的“释然之乐”。宋初以山水寒村画闻名于世的郭忠恕是一位学道之士,以及以道教士黄公望为首的元四家,是元代有名的山水画家。这些画家的作品都有飘逸、宁静、淡雅的风格特点,他们的艺术思想以及绘画主张,无不与道释相关。

一、妙造自然

老子云:“生之畜之,生而不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译文:让世间的事物自己生长繁殖,并且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为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老子思想里提出的“道法自然”表明为道的准则就是自然而然,道听从世间万物自然的生长规律,推动万物的发展而不邀其功,孕育万物的生长而不做它们的主宰。道家也被称之为德家,与道家主张的思想一样,中国山水画家也注重修身养德。从古至今,绘画不仅仅是一个陶冶情操的手段,而且它还体现了一种崇高的道德使命,由于我国深受道德观念的影响,因此中国画所展现的自然现象变成了一种观念化的自然,并含有特殊的价值意义。我们之所以把中国画叫做中国画,在于它所特有的民族的写意艺术观,这种艺术观的形成和发展,与我国道家思想的出世思想是密不可分的。画山水是画家对大自然的感悟和理解,而不是自然主义的如实描绘,要表现大自然精神和神采,凡画山水,不能照搬真人真水,必须“妙造自然”。与西方风景画相比,中国山水画不是临摹自然,而要求“画由心迹,境由心造”。这个心,它所包涵的意义是广泛的,除了指本人的学识跟审美情操外,还包含着对外界思想的影响。实际上是画家的个人信念和情感与山水的融合,形随于心,笔寄于意,画家就要有大自然一样的心胸,要将大自然的形与神装进自己的心中,表现自己的心胸。这种融合过程既是人与自然的沟通与契合,也是对自然界的选择和整合。所以,画家的心不能不关系到绘画的表现形式,就山水画而言,这就关系到山水画的形式。绘画必须坐实于形,才能达到被世人所欣赏的境界,但仅有此绘画也只是处于有技的状态,而没有办法进深到道的境界。因此造型水准不甚高妙的宗炳对山水画的努力使从形而上推及形而下的,尽管他对具体的形的描绘方法也有所论及,却不免粗率而笼统。因为,细究起来,宗炳是将绘画与老子庄周之道、乔松列真之术等而视之,都是修身养性的方法将画中山水与自然山水作等量齐观,将人与画的关系转换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图1)。

二、天人合一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译文:天地与我们人类都是共同存在的,万物与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整体。

追求理想的品德与精神上的自由,是庄子出世哲学观念所崇尚的理想。超脱了自然物质的本身,使人的精神从一切实际存在的因果关系束缚中超脱出来,而对世间万物的体会也就超越了自身的感受,达到了“无为”的心境。陈继儒率直地说:“吾画秋山落木,不添人,免画中人见之心伤。”陈继儒在《黄坛落木图》中不画人,说是免得画中人见落木而心伤,这是说给看画者听的,其实心伤的便是他自己。这种想法同艺术家的实践相结合,便形成了观赏的人融入于画中,与山水画形成一体,从而表达自己悲凉的心境。由此可知,画家们所“造”的这些“境”,同老子所认为“有”所能为利,是因为“无”的作用。“有”与“无”互相依存,“无”比“有”更为根本,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家用自然界的事物来诠释道,也常常在解释社会现象的时候联想到自然现象,反之,也用社会现象来验证自然的变化,后来诗人学者把这些哲学与自然的关系运用到山水上,慢慢又被画家运用到山水画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山水画所传达的物我同心思想相辅相成。

三、返璞归真

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勿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译文:这世间,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也因而能够在其中生长。因此要追寻万物的本质,必须恢复其最原始的虚静状态。万物的生长虽蓬勃而复杂,其实生命都是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最后总会回复到根源。根源都是最虚静的,虚静是生命的本质,这种生命的本质也是自然的常道。

老子建议统治者遵从自然规律。而与老子思想相得益彰的是,作为山水画来说,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画家首先必须喜爱河山,然后融入河山,再次了解河山,最后妙造河山,以满足人对自然界最原始的感受(图2)。

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就是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艺术创作中也把自然的表达与人的内在精神感受作为最高境界。他们也认为画山水就要以自然为主体,体会大自然的内涵,找到大自然精神和人类精神的契合点(图3)。热爱山川,事实上包含着爱国爱民族的概念。山水画家如果深入山川,总可以从山水中得到益处。这个益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在历史上,那些喜欢不受羁绊逍遥生活的学士们大都内含道家玄学的味道,不少学识之士认为只要内心豁达、不拘小节、出淤泥而不染的便是雅。“素净亦为贵”,这个“素净”,指的是干净纯朴、不加粉饰。在这个审美趋势下,一种不加雕饰的表现手法便应运而生了。正是这样,水墨意笔的绘画风格便成为超脱于世俗之外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了。沈梦麟在《花溪集》中评吴镇“画山画水无不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由于道家思想里的“无为”与“无争”。这就是当时人们所认为的高雅,一切顺其自然。这些士大夫们,进则为仕,退则为隐。有的做了大官,地位已经很高,常常对知己朋友说:虽居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山林之中,在封建制度下,大体是具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烦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生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一分高雅,故颠而迂且痴者,其性情于画最近。利名心急者,其画必不工,虽工必不能雅也”。这是届时士大夫对“通达”人的高度评价。其所说的“真性情”,是指“天性”,不做作,不虚假,甚至王守仁都提倡过率真进取的“狂”,要让一个人自由地发展个性。这些现象,在历史上存在着,其作用应该说是积极的,对中国画的发展与形成,都是不可忽视的。

古代文土的神圣传统延续巫教社会中的“祀礼”而来。得“道”既是他们的目标,又是他们立身立命之本,任何目标的实现都有一个过程。从文土对山水的态度看,既有纵情寄乐成为名土风雅的一面,也有人格超然绝俗实现自由的一面。因此,“以玄对山水”与其解释为以玄佛之理应于山水,不如说是山水涤除一切尘埃,直悟至高直理更妥帖。独钟山林,是与得道这一目标的延续而一并延续下来的实现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文人们游山水而引发的感叹,就不仅是对鬼斧神工的自然美景的赞美,更重要的是对宇宙天地的根本认识。

综上所述,中国山水画在发展过程中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极大。现代学者闻一多曾经在《古典新义》中提到“中国文艺出于道家”。由此来看,中国的山水画作品,虽然不能说完全是来自于道家,但与道家有史以来的渊源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英]迈克尔·苏立文.中国艺术史[M].徐坚译.2014.

[2]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9.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教案 篇九

第一周:第一课 概述

1、何谓道家——道家产生之断代讨论

2、道家与道教之讨论——信仰与追求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道教是在中国形成并传播的一种多神宗教,在中国古代影响仅次于佛教。道教被认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3、道家的入世与出世(无为地入世,逍遥地游世)

入世就是参与俗世的活动,道家讲出世是一种修行,要超然世外,无拘无束,逍遥济世,羽化成仙。庄子反对出世与入世,却爱游世。游,若即若离不即不离也,介乎“避”与“入”之间。

4、道家之前时代——上古思想与工艺水平讨论

5、道家与当代文化资源讨论

第二周:第二课 道家与上古文化

1、新石器时代——无文字时代之神巫崇拜(神为主体时代)

神话自然观是对自然的神话式的认识,核心是万物有灵和神灵崇拜

2、夏、商、周之神观念(神人交接,人渐为主体,王者为神时代)天、地、人神系——殷商甲骨文的龟卜 《诗经》、《尚书》中的天——天神 《易经》中的宇宙秩序

3、春秋战国时代的方士与神仙修炼(鬼神观念的转化——道家人格追求神仙的转化)

4、转化中的基础理论——养生学与中医学(黄帝内经)

道家养生学从广义上说包括道教生命观,神仙理论以及成仙的方术,从狭义上说道家养生学是指通过禁忌,服食,气功,武术等种种具体手段,使人的身心达到一种内外协调的状态,从而延长人的寿命,使人在身心平和的状态下尽享天年。通常所说的道家养生学指狭义上的养生学。理论基础:道家养生学是以道教的宇宙观为理论基础,认为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都是道所化生的产物,因此只有符合道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合一,处於自然的生存状态,才是最佳生存状态。

-饮食调养

-2---适应环境

3-男女双修功法

5、黄帝修仙故事与华夏族祖宗神观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相传他在位一百多年,深受百姓的爱戴。后来,由于年事渐高,精力日衰,黄帝就将帝位禅让少昊。黄帝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他不愿意坐着等死,便决心去追求一种长生不老的境界,于是拜仙翁容成子、浮丘公为师,跟随他俩学道炼丹,求长生不老之术。浮丘公对他说:“修道炼丹,一定要选择灵山秀水,丹药才能炼成。”于是黄帝就跟随浮丘公、容成子外出寻找炼丹胜地。他们跋山涉水,遍历五岳三山,最后来到江南黟山。只见这里的山峰很多很高,高出云头;这里的山谷很陡很深,深到海底。白云像绸子一样,整天绕着山峰飘来荡去,真是人间仙境。黄帝认为这里是炼丹修仙最理想的地方。从此以后,他就和浮丘公、容成子同住此山炼丹。

6、道家老子集大成者

第三周: 第三课 老子思想与古代理想社会

1、春秋战国(前770—221)约共549年争霸战

2、老子在总结前人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道”概念,“德”概念

3、道概念出世入世均可学可用

用之于人养生修炼、用之于国可使天下宾服(54章)故老子思想是身国同构的思想

4、老子的活动主要在春秋战乱时期,故老子反战(31章)

5、老子有爱民思想,主张“无为”(57章)

6、老子主张小政府大社会(80章)

7、见教材《道学通论》关于老子思想诸条

1、第四周:第四课

2、《关尹子》

3、贵清、贵本、贵神明、贵虚

4、《黄帝四书》

庄子思想与古代理想社会

5、庄子其人与战国时代

6、庄子思想是老子思想之补充——修道

“修真”源于道家理论,道教中学道修行,求得真我,去伪存真为“修真”,后又延伸出多种修真门派及修真相关理论。

7、庄子与文人

8、庄子内、外、杂篇

9、庄子的浑沌一体观

庄子崇尚自然,寓言“浑沌开窍”一文深刻的阐述了自然而然,刻意为之必有灾殃的理论。浑沌是不开放的状态,好比一个黑匣子,想了解就不能用暴力的方式,而应该通过变化、矛盾、阴阳去了解。这是东方哲学观,从儒释道,到中医都是这样。在辨证的过程中,达到统一的目的。

10、庄子逍遥与齐物

逍遥游》该篇是庄子思想和艺术的代表作,它主要说明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全面阐述了他无所待的思想:万物如果以有所待作为运行的条件,就不能真正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逍遥”,得道后无所依赖,进入自由王国的一种境界。

《齐物论》“齐物论”即“齐同物论”,阐述万物平等观。庄子认为,万物在作为个体的存在意义上,主要表现为差异性,也就是对立性;而在“道”面前则是统一的,均齐的,“道通为一”。他主张应该抛弃万物相对性的差异,而去把握道永恒性,绝对性的统一,“忘年忘义,振于无竟”。这些都是庄子对立统一观念的体现。

第五周:第五节 稷下宫学术

稷下学宫的学术博大精深,包含了当时各家各派的思想 稷下学宫创建于齐威王初年,是齐威王变法改革的产物。

1、宋銒

2、尹文(百子2531)

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銒、尹文闻其风而悦之。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

3、田骈

4、慎到(百子2542)

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往。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悦之。

杂家

第六周:第六课 管子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1、《管子》书序(百子1253)

2、《管子》24卷

道满天下,大取大得福

3、四维——(1259)

4、无为之道——因也

5、法——依道制法

法者,民之父母也(1301)

5、兵法——(1304)

6、心术上、下(1352)

7、水地(1358)

第七周:第七课 吕不韦

吕不韦的思想,从他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一书看,是选取儒、法、道家的部分学说,加以综合。名为“杂家”,实是以儒、道为主。

1、《史记》吕不韦传

2、《吕氏春秋》

3、春、贵公、贵生、论人(1、20、36、78、80)

4、夏、明理(91、173)

5、秋、荡兵(180、185)

6、冬、安死、异宝(271、277)

第八周:第八课 《淮南子》

1、《淮南子》评价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淮南子》主要观点——(见教材160——167)

内容,除道家思想外,还兼收了儒家、法家、阴阳家之言。范文澜先生说:“《淮南子》虽以道为归,但杂采众家”,仍表现出一定的融合倾向。”《淮南子》还对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观点进行积极的改造和谈释,明确指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因势利导的主动行为。

该书倡导阴阳五行学说。首先,论述了阴阳概括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其次,阐明了五行的属性及其生克乘侮规律。书中还以五行所属的方位论及人体的形体特征及勇怯、智愚、寿夭等。该书强调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3、《淮南子》重点选读——(100、177)天文训、地形训等

4、道始与虚郭——天先成而地后定(100)

5、五行生死(155)

6、星空分野(159)

7、美玉(191)

8、地形(192)

9、古国(203)

第十周:第十课 魏晋玄学

1、王弼

王弼的哲学是要直探现象世界背后的本质,希望能从某种具体的事物形态之外去找寻世界统一性的原理.其主要范畴是讨论五个方面的理论问题:(一)本末有无的关系问题,即本体论世界观的范畴.(二)动与静的关系问题,属于运动观的范畴.(三)言与意的关系问题,属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范围.(四)性与情的关系问题,属于人性论的问题.(五)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问题,即玄理哲学与政治伦理的关系问题.王弼从「以无为本」对本末,体用,一多,名教与自然等概念进行了新的解释.他开创的玄学,不仅为儒道融合开辟了道路,而且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的佛教文化的融合开辟了道路

2、无本体论

1,本末有无 :「贵无论」 2,动与静 :「本静末动」3,言意之辩 :「得意忘象」和「得象忘言」 4,圣人有情无性 :「以性统情」 5,自然名教 :「名教本于自然」

3、阮籍1,自然名教 :「折衷名教与自然」 阮籍的思想,由儒,而老,而庄,都有成文的专论发表.他能将庄子的思想消化,而成功地运用于现实的世界中.他对所处的时代和自身的地位认识都很透辟,使他不独能享盛名,还能不为盛名所累。

4、万物一体论

本书采取“心身互渗”的立场,从仁与乐两个角度阐发的万物一体观。在追塑王阳明一体之仁的思想谱系基础上,揭示出一体之仁的六个基本面向,并对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论的言说方式进行了反思

5、嵇康

6、养生论

1,自然名教 :「越名教而任自然」2,声无哀乐论 :声音和人的感情是两种不同的事物3,明胆论 :元气陶铄,众生禀焉.7、郭象 以反对「无中生有说」为起点,而提出「自生无待说」,进而由「自生无待说」推至「独化相因说」,并由「独化说」导出「足性逍遥说」并以之为中间环节,最后由「足性逍遥说」得出「宏内游外」,即「名教与自然合一说」,以为其哲学的最后归宿.8、独化玄冥论 1,万物独化论 :「无待而独化说」 2,独化于玄冥 :「玄冥之境」每一物之所以产生是自然而独化于玄冥深远暗合之中,是种似无非无的境界,是谁也没法了解的.宇宙的和谐是一种神秘的不可认知的必然性,而世界的一切,又是这种必然性所支配的,因此人们只能对此玄冥的和谐顺应任之.3,足性逍遥说 :「宏内游外」 4,自然名教 :「名教即自然」

第十二周:第十二课 魏晋道家与艺术

1、道家与魏晋玄学20分

一,「本末有无」 :有与无的多层关系 二,「自然名教」 :儒家礼教与自然的关系 三,「言意之辩」 :

四,「圣人有情无情之辨」:圣人与常人广之别

五「才与性的问题, 」:探讨人的内在气禀与外在功绩的关系

六,「声无哀乐之辨」:音乐声与心之关系

2、清虚自然思想与艺术追求10分

3、王羲之道家背景与书法艺术10分

与王羲之信奉道教,书、道合一有很大的关系。土生土长的道教,很早就产生道教符。在抄写经书时,必须由精于书艺的经生抄写,而在书写经本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道教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历史上诸多道家学者多是有名的书画家,他们修身养性,既精通道法,又能挥毫泼墨,落笔成体。王羲之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将修道和书法艺术相互契合,相得益彰,因而产生了具大的艺术魅力。

艺术创作离不开创作前的情绪酝酿,而这都是从“静”与“虚”的心理境界中去寻求的,这种“静”与“虚”正是道家精神的内在体现。王羲之正是通过修道养性来达到这个目的的,具体表现为醉心于山水林泉的自然之美,崇尚人生的自然放达之美。书法上师法造化,循自然之势,形成自然飘逸的风格

4、顾恺之《洛神赋图》之艺术思想研究20分

中国道教的信仰核心就是得道成仙,道教文化孕育出“神仙情结”,并构筑了一个完整的神仙谱系,即天神、地祗、人鬼和仙真的总汇。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洛神就是其中的一员。“不食五谷,吸风饮露”,能够“入火不热”、“入水不濡”、“御风而行”、“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第十三周:第十三课魏晋以降道家与艺术

1、《云台山记》艺术思想研究(10《山水画史》)

5、宗炳《画山水序》(26)

6、王微《叙画》(31——37)

7、李思训(73——79)

8、吴道子(80)李昭道(87)

9、张璪(107)荆浩(140)关同(151)

10、苏轼(252)

11、黄公望(468)

第十四周:第十四课 宋以降道家艺术与道家思想

1、郭熙《林泉高致集》(226)

2、宋徽宗与《宣和画谱》(292)

3、倪云林、王蒙、吴镇(488、495、504)

4、唐宋道家思想特色对当时中国社会文化之影响

5、外丹学社会思潮

6、内丹学与社会思潮

第十五周:第十五课 宋辽金元道家思想特色

1、宋代内丹学之影响

2、太上感应篇之影响

3、元朝内丹学之影响

第十六周:第十六课明清至当代道家

明清以后,道教基本已经停止了发展。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道教更是衰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国政府新的宗教政策的执行,以前的一些道教的清规戒律由于和现行法律抵触而作废。1957年,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管理中国道教内部的事务。到文化大革命时期,道教同中国其他的宗教一样经受了一场浩劫。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道教才开始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

1、明代道家与社会文化

2、明代道家与艺术

3、道家在清代之影响

4、近代道家与社会各业

当代新道家

现在的新道家,主要指的是当代新道家,它是董光壁先生在《当代新道家》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在他的文章中,新道家指的是那些受道家思想启发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称物理学家、科学史家汤川秀树、李约瑟、卡普拉为“当代新道家”。认为三人的新科学世界观和新文化观的哲学基础早已蕴含在道家思想中,三人自觉不自觉地塑造了当代新道家的形象。后来,陈鼓应、胡孚琛、孔令宏、张京华等人把新道家的概念进行拓展,把它定义为一切从事道家道教研究的专家学者;宫哲兵先生进一步扩大了新道家的内涵,他认为凡是认同道,继承道家传统,在新条件下建立新体系并使之得到运用的人,都可称为新道家。还有民间人士认为,凡是愿意按自己的天性生活,也不反对别人按自己的天性生活的现代人,都是新道家。

主张

1、唯道论:认为中国文化既不是唯物论、也不是唯心论,而是唯道论。

2、广义多元的道体系:主张以0为轴、道体独尊、多元共存,统合百家学术。

3、自化论:所谓自化就是自我学习、自我选择、自我反馈、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变化、自我组织、自我控制等的总称。

4、天道自由主义:以刘军宁为代表,主张把中国本土的“天道”思想和西方过来的自由主义相结合,使中国的宪政民主获得坚实的本土根基。

5、宪政道家:认为古典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以道生法的原则以及太极图模式与现代自由宪政思想有许多相互契合的地方。

6、市场道家:认为自由市场的原则与道家思想有许多契合之处,主张中国抛弃市场社会主义,转而实行市场道家。

7、道商:是和儒商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认为道家思想和商业思想多有契合之处,凡是将道家思想运用在各种经营管理之中的人物都可称之谓道商。

上一篇:家乡的年味话题作文下一篇:站前小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