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领域研究论文

2024-11-04

幼儿语言领域研究论文(共17篇)

1.幼儿语言领域研究论文 篇一

一、活动内容:

高高山上一条藤

二、活动目标:

1、学习发准“藤、停、铜、铃”等音,学习快速、准确地念绕口令。

2、学习与同伴合作游戏。

三、活动重点:

学习快速、准确地念绕口令。

四、活动难点:

发准“藤、停、铜、铃”等音。

五、活动准备:

平时让幼儿练习一些简短的绕口令,培养学习绕口令的兴趣以及发音的敏感性。

六、活动过程:

1、把绕口令编成一个简单的故事传说,引导幼儿理解绕口令中的内容。

2、教师放慢速度念一遍绕口令。

3、让幼儿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由慢到快地练习绕口令,重点练习发好后鼻音:“eng ing ong”。

4、创设游戏情景。

——游戏由2~4人进行,幼儿以轮流方式一人念一句绕口令,一边念,一边将右手伸出去,用拇指和食指往前一小朋友的手背,依次爬上去,若右手不够,可用左手接上去。

——轮流念绕口令做动作,注意倾听同伴的语言,自己也要快速接念,不使游戏中断。

——由教师扮“风爷爷”,发出“风吹了”和“风停了”的指令,让幼儿做铜铃摇摆等动作,并念该句的绕口令,反复练习几次,让幼儿感到绕口令的乐趣。

5、活动延伸:请幼儿的家长组织家庭“绕口令晚会”,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语音的敏感性。利用晨间或午间活动时间做绕口令游戏活动。

附儿歌:

高高山上一条藤,藤条上头挂铜铃。

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停铜铃停。

2.幼儿语言领域研究论文 篇二

什么是应用语言学研究,这一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得到的答案也有所差异,上个世纪70年代,相关学者认为语言应用学是一门关于语言应用和实践的学科,而到80年代,人们对应用语言学有了更加广阔和全面的认识,应用语言学的使用范围也更加广阔,本文基于这一基础,对语言应用学的研究领域进行总结,并对我国英语应用语言研究提出几点建议,从而促进我国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1. 语言教学。

应用语言学的使得外语教学的方式更觉多样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外语教学水平,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确,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并不能划等号,二者有较大的差异。一名没有接触过应用语言学的教师,也能够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新的教学方法,但是其实这些新的教学方法符合应用语言学的方法,用语言学是语言教学的理论纲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原则性。

2. 语言政策和计划。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更觉频繁,人口迁移的现状屡见不鲜,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掺杂着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可以对当前世界发展格局、经济、文化等问题进行解答,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到大部分冲突都和文化差异、语言有关,为了能够避免在这一状况的出现,应该加强应用语言学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应用语言学的出现还使得英语的地位直线上升,成为当前的通用语言之一。

3. 语言通讯研究。

很难将语言通讯研究与应用语言学研究联系起来,事实上应用语言学的出现可以解决不少的通讯问题,例如就一根电话线怎么才可以应对多个电话这一问题,应用语言学家就能够根据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知识,给出有效措施,从而实现一个电话线可以兼容多个电话的目标,并且应用语言使得语言的合成、人工职能等都得到了实现,从而促进了语言通讯技术的发展。

4. 专业用于。

每一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专业术语,这些术语对于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按照有关规定,飞机在飞行的过程,应该使用英语对其进行指挥,这对非英语国家的飞行员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时候就需要发挥应用语言学的作用了,通过应用语言学的深入研究,对航空中常用的专业术语进行总结,帮助飞行员能够更好的融入到飞行中去。

5. 翻译。

由于各国的语言不同,使得掌握不同语言的人交流起来难度非常大,这时候就需要发挥翻译的作用了,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外一种语言,便利人们之间的交流,而翻译又分为人工翻译和智能翻译,人工翻译的准确度更高,但是价格昂贵,增加交流成本,而只能翻译由于不能进行思维,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能进行直译,翻译出来的句子常常会出现语法使用不正确、中国式英语等问题,为了能够改善这一问题,应该加强应用语言学对相关问题的对其深入研究,减少问题的出现。

6. 语言与职业。

在职业领域进行语言的相关研究,不仅可以能够规范工作环境,使公司内的人员统一言行,在进行交流和工作交接的过程中也能够减少因为语言表达差异而导致的信息传到错误的问题,使得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在职业领域进行语言研究,首先要关注企业中容易出现信息传到错误的领域对其进行规范,其次要将专业术语简单化。专业人员在与非专业人员进行交流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因为专业人员使用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导致非专业人员无法理解其表达内容的情况,而对专业人员来说这些专业术语就是很普通的内容,因此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使用这些专业术语,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就是为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之间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使他们能够更好的沟通。

7. 语言治疗。

生活中有时候也会遇到某些人因为意外导致语言功能丧失,或者说话不利索了,语言治疗就是语言应用学针对这一状况延伸出来的一个功能。

三、关于我国英语应用教学的几点建议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高校设置了应用语言学,而这一专业的设置,主要是为各个高校培养专业的英语教学人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应用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越来越多,应用语言学的实用性也越来越强,例如应用语言学专业与计算机专业进行合作,从而促进了计算机的研发技术的提升,目前我国关于英语应用研究的典型实例就是英汉互译,英汉互译的商品化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英语的应用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英语应用性教学的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英语应用教学应该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但是我国在这一方面做的远远不如西方国家。而且由于我国的母语是汉语,所以相对于汉语而言,英语的研究价值更小一些,语言环境也不如西方好,大多数学者更愿意进行汉语的应用研究,为了能够改善这一情况,英语应用研究人员应该加强相关的专业研究。

四、结束语

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将英语布置为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应用相关知识,然而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无法使用英语,为了能够改变这一现状,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应该加强对英语语言学的研究,促进英语语言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3.浅谈幼儿语言能力在各领域的培养 篇三

语言表达创设情景渗透领域情境讲述一、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1.以自身为榜样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幼儿入园后,教师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教师的语言经常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应当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熏陶环境,不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还要有意识地加强语言修养,使自己的语言规范化、科学化,提高自己的讲话技巧,让幼儿爱听、喜欢听、听得懂。

2.尊重幼儿的需要,创设充分的环境条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抓住时机,利用一切机会,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并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进行语言交往,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迅速发展和提高。由于幼儿存在着年龄和个体差异,为了满足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需要,我们班根据自己的特点设置了各类活动区,每个区中有多种活动内容,有的侧重于粗浅知识的学习,有的着重于简单技能的练习和掌握,还有的则可让幼儿满足兴趣、好奇心等。不同的语言環境,不同的语言教育,有目的地设置活动室的环境。在幼儿感知事物时出现的词与句,幼儿理解得很快,而且记忆也较深,并很快就学会运用。

3.积极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激发幼儿谈话的积极性

讨论、聊天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手段。幼儿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愉快的交流中,幼儿不知不觉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孩子喜欢孩子,幼儿有相同的思维方式,能够相互理解与沟通。小伙伴对孩子而言如同空气和水,在自由开放的时空中,幼儿可以逐步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针对这一点,我们教师以强烈的“激趣”意识,掌握相应技巧,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因人制宜,以自己积极饱满的情绪去感染与带动幼儿,并自始至终以鼓励、欣赏的态度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留意捕捉能力较弱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以新颖有趣的提问让幼儿身临其境,萌发相应情感,或通过师生角色“互换”,消除幼儿心理的紧张感,让幼儿更积极主动投入活动之中。

4.为幼儿创设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

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是调动幼儿说话内容动机的必要条件,它体现了师生间心灵上的沟通和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对幼儿人格的尊重,它有助于幼儿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为此,教师在与幼儿相处时,应该成为他们的朋友,使他们在自主、自由的氛围中,有话愿说,有话敢说,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在此前提下教师再给予适当的指导。成人的平等参与与良好的态度,是调动幼儿有话愿说、有话敢说的外部因素。教师经常参与幼儿间平等的对话,可以使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增强幼儿相互间的情感关系,激发和强化幼儿说的愿望。通过幼儿间及师幼间的交流,教师可以加深对幼儿认知水平、交往的技能、语言水平、思维方式等的了解。还可以了解当前幼儿的兴趣、特点和需要,这对于改进及进一步开展教学十分有利。

5.注重在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创设良好的语言沟通环境,鼓励幼儿想说、敢说、会说

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之间都有间歇,通常称为过渡环节,如教育活动之间、饭前饭后、午睡前后等,教师会提醒幼儿入厕、喝水等。这样的环节也是在教师的监护之中进行的,我们应允许幼儿在这样的环节中自由交谈,更多地提供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充分交流的机会,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幼儿在这种平等、轻松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尽情地发泄心中的各种感受,消除幼儿压抑、紧张、胆怯的心理,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6.用自然环境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语言表达提供素材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有丰富的生活环境,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幼儿才会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要说。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做中说、做后说,为他们组织多种活动,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选择、扮演角色的体验,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多听多看,到社会中去多接触事物,在生活中获得感受并产生交流的愿望。只有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产生丰富的语言。因此,带幼儿走进大自然,实地参观、感受生活、感受真实的世界,让幼儿不仅有说话的机会,而且有说话的内容,这是十分重要的。

二、注重在其他各领域中对幼儿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因而,我们应该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可以相对划分为语言、健康、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各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正如语言能力培养一样,并非只有在语言教育活动这一领域中可以进行,其他领域也可以对幼儿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转换角色,组织形式多样讲述活动,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

1.转换角色,体现自我

在新课程理念的教育教学中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也在不断的改变,教师从教学的前台转到后台,让幼儿走上前台,当主角。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要进行彻底的转变,经过不断地研究、探讨、实践,使教育的理念进行了转变。

2.区分个体,因人施教

教师要注重幼儿个体差异。一个班的孩子他们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在活动中要真正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不要为了体现活动结果而只是提问能力强的孩子,忽视个体差异教育。如在讲述活动中,我总觉得老师们能以平常的心态组织孩子活动,让各种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甚至能让能力差的孩子得到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这样能力差的孩子才有安全的活动环境气氛,自信心十足,才会获得成功和满足。我们在活动中要尽量面向全体幼儿,尽可能让每个孩子有着表现自己的机会,不要只追求结果而放弃过程中尊重幼儿发展水平与个体差异教育的统一。

3.日常生活,最佳课堂

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幼儿清晰、连贯、有表情的表达能力。如看图讲述就是很好的方式,它用形象的方式帮助幼儿把握为了说清一件事,应该从哪里说起,到哪里能结束,怎样安排次序,怎样显示主题,从中以成人规范语言表达给幼儿,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随机性,我们应以不伤害幼儿说话、表达及思维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为准则,使语言学习成为对幼儿有意义、有兴趣的过程。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切机会,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表达、交流、争论,满足幼儿“说”的愿望,从而为提高全民族的语言能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幼儿园工作规程.

[3]袁爱玲.学前全语言创造教育活动设计.

[4]李霞.全语言教学思潮及其对我国幼儿语言教学的启示.

4.幼儿园春节语言领域教案 篇四

1、了解新年的一些风俗习惯和由来。

2、能大胆的与同伴交流、体验过新年的活动。

3、感受与同伴一起辞旧迎新的喜悦,感受过年的欢乐。

4、参与节日游戏。

5、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剪刀、纸、红包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歌曲表演《新年好》

二、基本部分:

1、你们过年的时候都干些什么?

2、了解过年的习俗和由来。

我们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还要在一起吃年夜饭、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贺卡、贴春联、贴福字、大人给小孩送压岁钱、舞龙舞狮等。

3、教师提问:“那人们过新年时为什么要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或和同伴相互交流)

4、欣赏故事《年兽来了》。

(1)年兽最怕什么呢?

(2)年兽最怕三种东西:光、声响,还有红色。所以人们为了吓走年兽,常用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等方式来过年,见面时,还彼此说“恭喜恭喜”祝福彼此平安。

5、分组过新年,感受过年的欢乐。

“过年真开心,你们看各族人民都在互相拜年,(看拜年的课件)那我们就挑选你喜欢的方式来过年吧。”

第一组:互相拜年。

第二组:包饺子。

第三组:剪窗花。

第四组:拼年画。

三、结束活动,分享过年的喜悦。

5.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 篇五

1、能在掌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诗歌的寓意。

2、能大胆地朗读诗歌。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户外散步时观察牵牛花,狗尾巴草,

2、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主题:“你知道的牵牛花,狗尾巴草是什么样子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2、结合教学挂图,教师朗读诗歌,提问:

(1)、为什么“我”喜欢牵牛花,牵牛花是怎样的?

(2)、为什么“我”爱狗尾巴草,尾巴草是怎样的?

3、幼儿学习朗诵诗歌,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6.幼儿园指南语言领域培训心得 篇六

一、参与区角创设,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环境创设的选题设计、资料收集、材料准备等环节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契机,这正是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价值所在。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了更广阔的参与空间和和发展契机,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创设环境的负担,这样不仅能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引导幼儿参与上,更能使幼儿与环境之间增添情感交流的机会。

区角活动可以根据孩子喜欢动手操作,自己摆弄的特点,把主题活动的内容融入到区角活动中,使孩子在区角同伴之间共同学习,共同操作,共同探索,从而得到发展,得到提升。我们积极帮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根据幼儿的认识特点、兴趣,通过与幼儿共同探讨来“生成”活动区域,引导他们广泛地参与到主题的确立、内容的设计、资料的收集、材料准备、制作与装饰等活动中,并用职业的敏感挖掘其中的教育因素,使幼儿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

二、合理创设区角,保证幼儿动静适宜。

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地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

我班为幼儿设置了生活区、数学区、语言区、科学区、美工区、角色区、建构区等区角,并力求为幼儿创设一个安静有序的环境。我们设置了大小不等的空间间隔,比较适合不同人数小组的活动。设置2—3个活动性教强的区域,以避免与幼儿安静的操作区活动互相干扰,例如用矮柜隔出半开放的空间,暗示幼儿进入这一区就需轻声细语。

7.幼儿语言领域研究论文 篇七

关键词:幼儿教师,文献综述,核心期刊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因此,“幼儿教师”逐渐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十年来,国内研究者在该领域做出了探索性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也存在某些问题与不足。本文旨在对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幼儿教师”研究成果进行较系统的梳理,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状况,试图回答近十年国内幼儿教师研究成果是如何分布和积累的,是否存在研究相对集中的区域,哪些人在开展该领域的研究,作者群体的成熟度如何,整个研究历程的阶段如何划分,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等问题。

一、数据与方法

(一)样本采集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来自我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论文的发表时间为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选择篇名=幼儿教师,更新=全部数据,范围=核心期刊,匹配=精确,剔除重复发表的文章后,检索出有效文献498篇作为研究样本。

(二)分析维度

分析维度的确定是否得当、精确、适度,对文献资料分析能否成功至关重要。在参考有代表性的幼儿教师研究论文、专著等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主要从文献增长、期刊分布、作者概况和研究方法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利用Excel 2007完成数据整理,以频次、百分比统计方法为主。

二、结果与分析

(一)文献增长

文献数量一定时期的增长和变化情况可以大致反映一个学科或专项研究领域的发展阶段与态势。科学计量学先驱普赖斯(D·Price)曾提出著名的“普赖斯文献指数增长规律”。他指出,科学文献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一个学科领域发展的初期,文献数量处于非常不稳定的增长阶段,而当该学科进入发展期,其文献数量将呈指数型增长,出现“情报爆炸”的态势。[1]

从表1的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近十年来我国幼儿教师研究发文数量呈现出从平稳缓慢上升到大幅度激增的发展态势。2002到2004年,文献数量变动不大;2005到2009年,文献数量略有增加,且有小幅回落;2010年发文数量增幅较大,是前一年的170.7%,2011年的发文数量是2009年前各年发文数量的200%以上。

这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幼儿教师研究文献总体处于小幅增长状态,2010年出现较快增长。根据“普赖斯文献指数增长规律”,2009年前,我国幼儿教师研究属于初步发展期,以2010年研究成果的快速增长为标志,直到2011年的持续增长,表明该领域开始进入发展期,学界开始对幼儿教师问题给与较广泛的关注。

这是与国家宏观教育政策导向紧密相关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11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其中第二条就是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2]国务院2010年11月21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明确要求: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加大面向农村的幼儿教师培养力度,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等。[3]国家对幼儿教师问题的日益关注,宏观教育政策的倾斜都促进了该研究的发展和成熟。

(二)期刊分布

498篇文献分布于52种核心期刊。布拉德福定律指出,对某一主题而言,将科学期刊按照刊载相关论文数量减少的顺序排列时,都可划出对该主题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含有与区域论文数量相同的几个区域。[4]据此,将发表不同论文数量的期刊进行区域划分:第一核心区,载文量100篇以上的期刊2种,共发文298篇;第二相关区,载文量7-99篇的期刊7种,共发文123篇;第三边缘区,载文量1-6篇的期刊43种,共发文77篇。见表2:

论文集中发表在学前教育高质量的核心期刊《学前教育研究》和《早期教育》上,表明这些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但面过于狭窄。发文较多的《幼儿教育》《教育导刊》《上海教育科研》等期刊对该领域的研究也做出了相应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有25家期刊十年间仅发表一篇幼儿教师领域的论文,占期刊总数的48.1%,只占发文总数的5.0%,这些期刊虽然涉足该领域,但缺乏深入的追踪探讨,表明我国相关核心期刊对该领域的认可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幼儿教师研究还处于极为薄弱的境地。

该领域论文还发表于《中国学校卫生》等四种医学类核心期刊,其视角多集中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生存质量等问题。这种学科间的融合,既说明幼儿教师问题不仅仅是教育学所关注的领域,也吸引了其他学科的关注。通过多种科学视角研究幼儿教师有利于该理论的发展和成熟。

(三)作者概况

从作者来源、发文数量、核心作者群、作者合作率等几个角度对幼儿教师研究者进行数据分析,可以了解该领域作者撰写论文的能力及科研工作情况,确定该领域人才群体的科研能力和作用,进一步判断该学科的成熟程度。

1. 作者来源

分析作者来源及研究水平是影响研究成果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可以揭示出幼儿教师领域研究的主体作者群分布状况,从侧面反映社会机构或团体对幼儿教师领域的关注程度及科研现状。

除明确标明所属单位是幼儿园、中小学、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作者外,教育学会、教研室、中小学教师培训院校人员、期刊编辑记者并入“科研院所”,中等职业学校、特殊学校、民办教育集团人员并入“中小学”,教育单位以外的、使用笔名的、未注明单位的及国外作者归“其他”。每篇论文只统计第一作者,并注意辨别相同姓名的作者。见表3:

从表3中明显看出,该领域的主体作者群集中于高等院校,比例高达58.2%;其次是一线幼儿教师,仅占17.3%;科研院所、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参与者更少。这可能与核心期刊较重理论研究,中小幼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欠佳有关,希望核心期刊能多给予中小幼一线教育工作者机会,以提高其研究积极性。

发表该领域论文的高等院校数量多、涉及面广,除暂未发现西藏、海南、宁夏的高校作者外,囊括了国内东西部各省、直辖市(包括香港和台湾)的120所高等院校,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立大学和普渡大学、日本广岛大学也涉猎其中。

国内研究幼儿教师的学者相对集中在师范类高校。排名前二十位的均是师范类高校或有师范背景的高校,其中发文10篇以上的核心高校群体有6所,其它如湖南师大、安徽师大、东北师大、福建师大等,共发文169篇,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研究成果出自这二十家师范院校,他们的学术贡献率比较高,是比较成熟的研究阵地。见表4:

2. 发文数量

通过对多个学科和研究领域文献的统计分析,美国学者洛特卡(Alfred J·Lotka)发现了一个重要规律:研究者数量与论文数量存在一定关系,即在一个成熟的研究领域,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大约是写一篇论文作者数的n平方分之一,写一篇论文的作者约占全体作者的60%。也就是说,在成熟的研究领域,发表2-4篇论文的作者占仅发表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25.00%、11.11%和6.25%。这就是文献计量学三大定律之一的“洛特卡定律”。[5]

本研究检索到498篇论文,第一作者423位,发文一篇的作者376人,占88.9%,远远高于洛特卡定律中的60%;发文2-4篇的作者人数分别占发文一篇作者人数的7.8%、2.1%和1.2%,远远低于洛特卡定律中对应的数字。作者队伍离散性较大,说明该领域还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正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大多数研究者出于一时的兴趣或便利开展幼儿教师问题探讨,深入挖掘度不够,没有形成持续的研究兴趣或固定的研究团体。见表5:

当然,也有部分学者撰写了多篇幼儿教师方面的文章,在该领域有较好的积累,为我国幼儿教师研究作出了较大贡献。从表5可以看出,核心作者5位,分别发文4篇;一般核心作者9位,分别发文3篇。

核心作者有:沈阳师范大学秦旭芳;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朱宗顺;南京师范大学王海英;沈阳师范大学但菲;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李娟。一般核心作者主要有:北京师范大学高潇怡;西南大学刘云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易凌云等。

有这些高水平核心作者的研究带动,必会大力促进该团队的壮大和发展。但是,相对于国内众多的幼儿教师研究群体总量来说,核心作者群规模较小,成果产出率还不够大,学术贡献还不够突出,国内幼儿教师研究不能算作成熟的研究领域。所以,我国幼儿教师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尚在形成之中,学者们的研究持续性、学术贡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3. 合作情况

合著文章156篇,占31.3%。合作者也限于高等院校的内部人员,如同一高校的教师间、师生间的合作,不同高校教师间的合作。高校工作者与一线幼儿教师合作的仅有8篇。结合该领域的核心研究群体与核心作者均集中于高校、远离一线实践工作者的现实,说明十年来,幼儿教师研究领域理论有余,实践不足,急需加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育实践者的合作。

(四)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对社会科学研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确、恰当的方法是探寻教育教学规律的必要工具和手段,也是发现事物内部本质联系的途径,因此有必要对幼儿教师领域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把有效文献按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二大类统计,理论分析、经验总结、人物专访、反思札记等归于理论思辨,调查、访谈、观察、实验、个案分析等归于实证研究。为便于分类,把收集数据的方法归入调查法,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等以谈话为主的方法归入访谈法。由于任何一项研究都不能绝对独立地运用一种方法,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为更准确地描述,本文选取了每篇文献中较核心的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所以表中合计的总篇数超出了样本容量。见表6:

从表6中看出,定性分析占主导地位,理论思辨占69.3%,实证研究占30.7%。实证研究中,调查法最多,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大面积收集数据,但研究者多以纸制问卷收集的数据为准,较少辅助其它方法,数据的可靠性有待论证;部分研究者同时采用调查法、访谈法或观察法,以提高数据的说服力;仅有2篇论文明确指出运用行动研究,3篇论文明确提出运用叙事研究;通过幼儿行为研究教师的文章有14篇,研究者针对幼儿识字量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的特点,分别采用小班幼儿看图法1篇,对幼儿的访谈法3篇,观察幼儿行为7篇,实验法3篇,体现了方法的多元化,但所占份量极小。说明研究者对第一手资料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研究方法的选择需要以理论发展作支持,但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应当说既是提高研究水平的理性需要,也是国际学术研究的基本趋势。该领域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多元化水平较低,实证研究份量不足。这大概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缺陷,那就是堆砌概念,方法意识淡薄。因此,研究者必须扎根幼儿园,进行长期专门、细致的观察,改进研究方法,以适应研究内容的需要。

三、思考与建议

基于前文几个方面的统计分析,结合我国幼儿教师研究的实际,本文提出下列几点看法:

第一,十年间幼儿教师研究不是很活跃,近几年有一定的回暖增长趋势。研究论文逐年增加,在该领域内作纵向比较时增长速度较快,但与其它领域比较还有差距,需有较大幅度的进展。

第二,关注幼儿教师研究的学者比较多,但人均篇数很低,能够作为个人学术研究爱好和方向进行深入研究的不多。高产活跃作者相对薄弱,核心作者数量及所发论文数量还有待提高。需要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加强幼儿教师研究队伍的建设,提高研究水平。

第三,研究方法的运用中,理论思辨多,实证研究少,应加强调查法、实验法等实证方法及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等新兴方法的运用。

第四,论文作者单位比较分散,平均发文篇数较少。高等师范院校是近十年我国幼儿教师研究的主要单位,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及科研机构参与较少,作者合作度偏低,应注重高校理论工作者与一线实践工作者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庞景安.科学计量研究方法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99~363.

[2]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学前教育政策措施.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3124131.html

[3]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zwgk/2010-11/24/content_1752377.htm

[4]王崇德.文献计量学引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88~189.

8.幼儿语言领域研究论文 篇八

关键词: 应用语言学    研究领域    英语应用语言学    教学研究

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应用语言学一直被看做语言实践、学习、测试的研究领域,随着80年代卡普兰的图书出版,人们发现以往看待应用语言学的眼光过于狭隘,相关专家学者应该使用更开阔的眼界看待这一领域的研究。本文将对相应研究领域进行说明,同时对我国英语应用语言学教学研究提出一些建议,望为有效推动英语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一、应用语言学概述

首先,应用语言学是一种语言知识的探索,能够产生相应的研究活动,其研究结果也可以和其他学科进行更好的联系。其次,虽然应用语言学是语言知识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能够对应用语言学起到帮助的学科,除了语言学,其他学科也可以对其起到一定帮助作用。再次,不管是哪一门学科,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这些学科或者某一部分与语言学研究之间的实际关系。第四,应用语言学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其研究要在人类活动领域内进行开展。最后,应用语言学进行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和语言有关的一些问题,完善与语言相关联的活动[1]。

二、应用语言学研究范围

(一)语言教学

虽然应用语言学自出现以来就对语言教学和实际学习有一定帮助,但是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应用语言学不是外语教学。因此,即使完全不了解应用语言学的教育工作者,也能成为非常优秀的语言教师,而教学方法的进步,一部分是由不具备应用语言学知识教师完成的。因此,对于优秀教师一定要掌握应用语言学知识的情况,不可一概而论。应用语言学是语言教学的理论纲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原则性。

(二)语言政策和计划

随着世界格局的改变,人口的迁移、政治的独立等都可能涉及应用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织。应用语言学能够对这些复杂的形式和格局、经济、语言、文化等问题进行相应的解答,同时是各学科之间进行协作的中心,避免因为语言、文化的差异而产生冲突,出现不必要的后果。语言计划不仅涵盖了国家官方语言和地域性语言等实际问题,还促使一种国际语言更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种语言就是英语。

(三)语言通讯研究

语言通讯研究除了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寻找相关专家进行求助以外,就是如何才能实现一条电话线中兼容多个对话。语言学家的参与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并有效地推动了语音自动识别、合成、翻译、人机通话、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发展[2]。

(四)专业用于

应用语言学在各领域对专业语言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例如,航空航天、海洋无线通讯技术等。因为根据国际相关规定,飞行员在驾驶飞机及指挥人员对飞机飞行进行指挥时,都要使用专业的英语进行对话。因此,官方语言不是英语的国家就给予了一定的关注程度,并对应用语言学进行了深入研究。

(五)翻译

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转变成另外一种语言进行输出的过程。但是,实际翻译目标很难把握,因为自动翻译缺少相对的情感,上下文的衔接不恰当、一些俗语的使用等问题,这些情况就决定了自动翻译以后还要使用人力编辑,进行修改和校对。

(六)语言和职业

在职业领域,对语言进行深入研究,就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因为语言错误而发生信息表达有误的现象发生。

(七)语言治疗

语言失调病症治疗和恢复是来自演说术、发音教学及NORMAL VOICE AND SOEECH这门学科中的一些概念。通过应用语言学和一些相关课程的有效结合,治疗患有语言失调病症的人,同时对病人的后期培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价值。

三、我国英语应用语言学未来发展及思考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部分外语院系就已经开设了应用语言学的专业,其主要培养的对象是可以教授大学外语的师资力量。部分有远见的学校已经开始招收一些理工科学生进入其中进行学习。随着时间推移,部分英语语言教学和研究的人员开始和计算机方面的专家进行研究合作。我国在英语教学理论上已经有一定的积累,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方法和体系,在英汉互译方面已经达到商品化的水平。我国外语院校在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不仅充分利用自身的英语知识,还找到了应用语言学和我国社会实际情况的结合点。但是在对其的研究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由于英语不是我国国语,缺乏现实研究意义,因此想要在这些领域上获得良好研究成果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英语应用语言专业研究人员要充分利用自身知识对英语语言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3]。

四、结语

长时间以来,应用语言学是建立在英语语言学基础上的。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汉语语言的使用也是非常庞大的。英语应用语言学专业人员要负起自身的职责,利用自身知识加强对英语应用语言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晋秋.基于语料库的应用语言学学术语篇发展趋势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9-113.

[2]徐爽.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新视角——层面理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8):6.-6.

9.幼儿园语言领域母亲节教案 篇九

1、感受妈妈的辛勤劳动,增强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2、能大胆运用已有经验装饰妈妈的围裙。

活动准备:

1、实物:围裙若干件。

2、人手一张图片《妈妈的围裙》。

3、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出示围裙,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

谁经常穿着它?你家的围裙什么颜色?

2、了解围裙的用途:

妈妈穿围裙做什么?

二、操作部分

1、角色游戏《我穿围裙来做饭》

幼儿自由选择围裙穿上,模仿妈妈炒菜、做饭、搞卫生。

2、情感交流:

妈妈做这么多事,真辛苦!

那小朋友可以帮妈妈做些什么呢?

鼓励幼儿说出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捶背、摆碗、洗袜子等。

3、绘画《我为妈妈画围裙》

三、结束部分

幼儿互相欣赏作品,介绍自己设计的围裙。

延伸活动:

10.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文学欣赏教案 篇十

1、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尝试按纽扣的特征(色、形、大小、洞的数量等)进行配对。

2、乐意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PPT,纽扣一颗。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这是什么么?你们身上有没有纽扣?在哪?

2、《一颗纽扣》会是个怎样的故事?一起来看。

二、欣赏故事

1、天气真好,一只小老鼠出来散步,走着走着,前面滚来了一颗纽扣。

――――这是一颗怎样的纽扣?谁能连起来说说看?

2、他先找到了小狗。

________是小狗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3、小老鼠又找到了小兔,小兔用放大镜仔细瞧了瞧,连忙摇摇手。

________你们觉得是小兔的吗?猜猜小兔会怎么说。

4、这次他遇到了小刺猬。

——它会怎么问呢?你觉得纽扣可能是他们丢得吗?为什么?

5、小老鼠又找到了谁?你觉得纽扣可能是他们丢得吗?为什么?

————大象蟋蟀想了想自已的纽扣都摇了摇头。“这次为什么又不对了呢?”小老鼠想不明白了。知道大象蟋蟀怎么说吗?

6、回到家里,小老鼠突然发现:妈妈的衣服也少了颗纽扣。

——它是怎么问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老鼠的话。

三、帮小动物找纽扣

1、故事里的那些小动物还没有找到自已丢失的纽扣,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11.幼儿语言领域研究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民间体育游戏 幼儿园健康教育

中国历史悠久,民间流传下来的体育游戏不计其数,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民间体育游戏随着各种玩具的产生而悄然流失。日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迅速,只有一个宝贝疙瘩的家庭往往给年幼的孩子提供自认为最好的玩具,如变形金刚、机器人、电子游戏、电脑等等,这些玩具固然有它们自己的优势,但也给幼儿的发展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如局限了他们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缺少了多维人际关系的成长环境,缺乏运动,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有了各种颜色鲜艳、形态逼真的模型玩具陪伴,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更少接触民间体育游戏,如“跳房子”、“扛轿”、“斗鸡”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运动,在运动中游戏,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

健康是幼儿一切活动的基础,幼儿园更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优良资源——民间体育游戏锻炼幼儿的体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一、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的优势

我们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搜集了大量的民间体育游戏来充实健康教育的内容,并总结出了民间体育游戏的特点,可以用十六个字进行简洁的归纳:取材方便、场地自由、组织自如、灵活多样。而民间体育游戏的这些特点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却有着不平凡的优势。

(一)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开展了这么多的民间体育游戏,我们发现,民间体育游戏不仅能锻炼幼儿的基本动作和体能,幼儿愉悦的情绪、坚韧的意志、健康的心理也同时得到关注和锻炼,幼儿园的健康教育真正落实到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二)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能巧妙地将健康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

幼儿的一日生活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契机,而民间体育游戏形式多样、灵活多变,这样民间体育游戏就能自然而巧妙地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让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无处不在,主要体现在:一是集体形式能有效地实施面向全体。在新教游戏、适合多数人玩的游戏以及分享经验时都比较适合以集体的形式进行;二是自由活动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在自由活动的情境中,幼儿总会根据当时自己的兴趣进行活动,就象男孩子们经常玩《警察捉小偷》、《扳手腕》、《斗鸡》,女孩子们经常玩《扔沙包》、《脚尖脚跟脚尖翘》、《捉子》;三是偶尔的等待也成为幼儿游戏的机会。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总避免了一些等待的时间,而这时,有了丰富民间体育游戏经验的幼儿就会自觉地和身边朋友玩起一些小游戏来,如《叮叮虎木爬上岸》、《指五官》、《顶锅盖》等。

(三)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能有力地凝聚幼儿健康教育的多种资源

民间体育游戏开展可以成为幼儿园、家庭多向沟通的桥梁。在我们在幼儿园的健康活动中引入了民间体育游戏时,不仅是教师努力进行着,更是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们对儿时的游戏都难以忘怀而且津津乐道,这对幼儿园征集和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推动极大。在家庭里,家长以愉悦的情绪,耐心而富有爱心地和孩子进行亲密的接触和交流,同时也能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及在幼儿园的发展状况等。在我们收集的60个游戏中将近三分之二都是家长提供的,大力地支持了本次游戏的开展。

二、幼儿民间体育游戏的实施

1.根据幼儿性别差异选择内容

由于性别不同,孩子的特点和喜好都有所不同,如男孩子比较好动,动作力度也比女孩子大,但是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比起女孩就相对差一些。我们在指导游戏和选择游戏时充分考虑到了这点,给大家提供多种游戏后供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和玩伴。如男孩子比较喜欢玩“跳山羊”、“警察捉小偷”、“扳手腕”、“斗鸡”、“拔河”、“手推车”等相对运动量大、大动作的游戏,如图四的男孩子们玩起手推车时间坚持得久,还喜欢不断地更换角色重复游戏;而女孩子比较喜欢玩“翻花生”、“捉子”、“炒黄豆”、“叮叮虎木爬上岸”、“造房子”、“荷花荷花几时开”等小运动量、合作性强、更精细些的游戏,如图五、图六的游戏是女孩子们经常自发进行的游戏。

2 根据季节和其他因素选择内容

在进行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时候,我们会根据游戏内容的活动量的大小进行适当调整,冬天选择活动相对大一些的跳、跑动作相对多的活动,夏天就会选择运动量相对小一些、娱乐性比较强的游戏,以免一大早孩子就满头大汗,这样保证幼儿适宜的活动量,达到锻炼的目的。就象冬天里“挤渣油”是孩子们的首选,哪怕是排队时,孩子们也不忘挤对一会,孩子们还特别喜欢“你追我赶”、“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老狼老狼几点钟”、“踩影子”等运动量较大的游戏,夏天我们则以“木头人”、“玩弹珠”、“炸碉堡”、“扭扭蛇”等相对安静的游戏为主。

12.幼儿语言研究的新探索 篇十二

一、幼儿时期语言的现状

1.幼儿语言以语形结构为基础, 展现了幼儿语言的特点。

幼儿语言的规律很难掌握, 传统的语言研究方法主要是在词汇和句法上的研究, 如词类变化增长规律、句长和句法结构变化发展规律等, 研究幼儿语言, 从语言习得的理论角度出发, 从而揭示个体语言能力的发展, 是不能解释儿童句法结构发展的特点。这并不能反映儿童语言的特殊性。

2.幼儿语言在基本词表建构上不够完善。

幼儿时期的年龄段的孩子, 在各方面的发展与成长都是关键的时期, 但目前, 幼儿的基本词汇构成不够完善, 也不能作为幼儿语义研究的基础, 幼儿词汇的构成参照了成人词表, 而不是以幼儿语言为基础, 这种语言词汇不能真实的反映幼儿词汇掌握的实际情况。而且, 幼儿语言词汇的创建没有参照原始语料, 没有共享的资源, 也就无法提供真实的示例分析。

3.幼儿语言在词汇和句法上的研究不够密切。

在词汇的研究上, 往往是对成人的词汇关注的较多, 幼儿时期的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 这种套用成人词汇来展示幼儿语言的特点是不恰当的, 因此, 在语法的运用上也与语言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在幼儿语言结构研究中, 对词汇语义没有进行深入挖掘, 忽略了句法语义皆植根于词汇语义。

4.在幼儿词汇的分类上, 依据各不相同。

幼儿词汇的分类范围具有特殊性。幼儿词汇从语义上看, 词元的类型是复杂丰富的, 它包括了日常生活和交流的各种语义类型, 幼儿词汇的语义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幼儿词汇分类的层次比较彻底, 词汇的分类以词元为基础, 而且元的范畴要涵盖所有的幼儿词元, 且概括性较强;幼儿词汇的分类具有一定的语义, 依据词汇的语义特征, 可建构一个系统的汉语词语语义分类系统。

二、幼儿语言的研究的对象

1.幼儿语言的研究对象是不同于成人日常的语言, 幼儿时期是我们成长的最初的时期, 其语言的表达也比较原始, 幼儿语义的研究仅限于词义习得规律探讨, 还没有形成系统, 借助成人语义是不能解释幼儿语言的生成, 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 5岁或6岁前儿童分为两个阶段:出生至3岁为婴幼儿阶段, 3岁至5岁或6岁为学龄前阶段。一般认为在3岁前的这个阶段, 幼儿已掌握生活中常用的动词, 已能保证幼儿与他人基本交往的正常进行。

2.幼儿语言的研究基础-个体语义网络的自建构理论。这主要是讲在语言生成过程中, 要启动语义编码, 在认知符号的实体范畴化和实体关联化基础上的语义网络建立成自然语言系统。幼儿语言的学习过程, 就是语义网络自建构的过程。

三、幼儿时期交往语言能力的培养

1.在幼儿的成长时期, 对语言的教育是关键, 幼儿在这个时期对语言是一个认识、体验的过程, 通过对语言的学习, 以口语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是语言逻辑性的初步形成时期, 要让幼儿学习语言, 就要培养幼儿对于语言的学习兴趣, 因此, 家长有责任为孩子创造语言环境, 家长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有实质的交流的内容, 要让孩子对语言有一个认知到理解的过程, 在幼儿时期, 孩子要有很多的交流机会, 才能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时候要尽可能多的为幼儿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语言交往机会, 帮助幼儿进行词汇的积累。

2.对幼儿时期的听力的培养。幼儿的听觉很敏锐, 这不只是简单地用耳朵去听, 而是要将听来的东西转变为一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 在感受声音的同时, 逐步形成他们自己的理解能力, 这种体力的锻炼, 可以是一段故事, 故事的内容就是孩子要表达的语言, 配合形象的实物讲解, 对于幼儿时期对语言能力掌握更有优势。

四、结语

在语言学中, 幼儿的成长伴随着语言的学习, 幼儿的词汇决定着一个人的语言基础, 幼儿词汇有着一定的发展史, 探索幼儿词元语义的层次结构有助于发现幼儿词汇语义发展的规律, 研究幼儿语言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人类语言的共性, 在日常生活中, 研究幼儿语言的构成模式更有助于儿童语言的学习, 对于幼儿语言的研究主要是语料的获取和研究方法的确定, 在幼儿时期, 对幼儿语言的采集是具有不可控性的, 幼儿语言是在词元的提取上比较困难, 在这一点是需要更具体、细化的分析, 幼儿时期初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研究幼儿语言的结构与规律, 能让我们更加了解幼儿语言的特征以及儿童的心理变化。

摘要:人类的语言学分为多个时期, 幼儿时期的语言学伴随着幼儿的心理成长, 在人的语言发展的过程中, 幼儿期是人类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 幼儿语言的发展时期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 才会发现其语言的特点, 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儿童需要在语言环境中得到成长, 幼儿语言的学习需要在父母的陪伴下观察其语言的发展变化, 在对幼儿语言的教育时, 要抓住幼儿语言的关键时期, 积极主动地创造幼儿语言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很多学者对幼儿语言进行研究, 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与变化, 在这方面的研究是具有一定的价值的, 幼儿语言研究以语义语法学理论和元语言理论为指导, 探索幼儿语言的发展, 有助于孩子对语言的表达, 孩子们有了一定的积累才能够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

关键词:幼儿,语言,探索

参考文献

[1]张丽雯.幼儿园语言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 2009, (46) .

[2]李洁.浅谈如何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培养幼儿思维的创新性[J].商业文化 (上半月) , 2011, (07) .

[3]钱云花.营造良好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J].小学时代, 2010, (04) .

[4]史英华.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J].新作文 (教育教学研究) , 2008, (11) .

13.幼儿语言领域研究论文 篇十三

1、通过活动,幼儿知道夏天天气很热,人们想出各种办法使自己凉快起来。

2、在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如:看图说一句完整话。

活动准备

夏天使人凉快的小图片若干。

流 程

启发提问——引导讲述——游戏

实施要点

一、启发提问:

夏天天气真热啊,有什么办法使自己凉快呢?

二、老师引导幼儿讲述:

1.夏天我们要穿裙子,短裤,还要穿什么?

2.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天热了可以扇扇子,开电扇,还可以用什么办法使自己凉快?

3.晚上睡觉和冬天有什么不同?(睡席子)

4.天热了,吃什么可以凉快?

5.天热了每天还要干什么?

6.天热了,你们最喜欢玩什么?

三、游戏:

幼儿摸一张卡片,如:卡片上上一只电扇,便说:夏天开电扇很凉快。

反思 天气热了,幼儿有生活经验。活动中幼儿说的比较多。

发现问题:幼儿

提到可以游泳可以凉快。幼儿都说自己会游泳边做动作,可是具我了解幼儿是不会游泳的。我觉得这是与幼儿的知识水平有关,他们的想象与现实混淆。现在正直夏天,马上要放暑假,非常有必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反思;在以往的活动中,我们的目标是不变的,但是在二期课改理念的背景下,我们要舍得放弃,给孩子当前最需要的,作到随时有教育,心中有孩子。

洗澡泡泡多

活动目标

1、了解洗澡的方法,有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2、在相互合作中体验洗澡的快乐

活动准备

塑料娃娃,香皂,沐浴露,毛巾

流 程

讨论交流——实践操作——提升经验

实施要点

1、现在是什么季节?每天热热的,除了很多汗怎么办?想什么办法是身体舒服?

2、洗澡时要准备那些东西?

3、想象身上什么地方汇出很多汗?先洗什么?后洗什么?要注意什么?

4、娃娃也很热,除了很多汗,怎么办?

5、请小朋友作爸爸妈妈,帮他洗澡

要求:洗之前讨论一下,谁负责抱娃娃,谁负责洗?

6、你刚才是和谁一起洗得?如何洗?

反思 :

本次活动中,幼儿都很乐意与帮助娃娃洗澡,爱洗澡的情感体验得很深刻。活动的氛围很好,小朋友的思维积极活跃。

可是老师在实际操作中过于操之过急。一些重要的提问遗忘。比如:洗澡时应该注意什么?等。这些在活动之前应该让小朋友进行讨论,或者在活动后让朋友进行交流。

14.幼儿语言领域研究论文 篇十四

专业论文

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与艺术领域的整合

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与艺术领域的整合

摘 要: 幼儿期的语言学习与发展,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时期,在语言活动我发现时,幼儿说的少,经常会出现不敢说、说的不全面和不知道说什么的情况,但在进行艺术活动时,幼儿却可以放开思路大胆的说,动手绘画的时候也是不停的一边画一边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互相渗透的各领域教育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艺术活动中同样蕴涵语言教育的价值,“让艺术作品说话”也是培养幼儿语言的重要方式,这也是《纲要》体现的重要先进理念。

关键词: 幼儿园; 语言; 艺术领域; 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1-12)-0126-01

作为幼儿老师我们要把握住这一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把语言教学同艺术领域结合,让幼儿获得多方面的语言信息,自由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一、语言与美术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幼儿语言的学习与发展

(一)在美术活动中整合语言教育。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渗透语言教学呢?绘画前我有意识地让幼儿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与景象,启发幼儿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有一次在组织大班的绘画活动《我喜欢的高楼大厦》时,先组织幼儿观看视频,欣赏世界各地不同建筑风格的高楼大厦,孩子们领略到不同的建筑美景以后,显得异常激动,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好多高楼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来就没有见到过,尤其是欧美国家的楼房设计的竟然是那么的别具一格,就像一件件精心雕刻的艺术品似的,我便趁热打铁鼓励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给自己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与众不同的楼房,结果全班四十多位小朋友,画出了四十多幅不同的画面,我便让孩子们给自己的画命名,并创编不同的故事情节讲给大家听,我先给孩子讲评了其中一幅画,先启发能力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稍弱的孩子进行简单讲述,能力强的孩子都按捺不住了,我便适时增加了难度,要求每人的故事里至少要有两到三个成语或修饰词,孩子们各个乐不此疲竞相讲述,每一幅画都是一个生动的故事,结束后我把它们装订成册投放在语言区,供孩子们互相分享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充分表达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与实践,既大大提高了孩子的语言概括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丰富了孩子的词汇量,可谓一举两得。

(二)在语言活动中整合美术教育。如中班的《蒲公英的旅行》,第一个活动,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蒲公英飞到了世界最高的山脉、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天安门广场;第二个活动,启发幼儿想象蒲公英还会飞到哪里?遇到谁?把它画下来。幼儿非常感兴趣,在“我画我讲”中不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如活动《青蛙飞上天》,故事讲述了小青蛙想飞上天去看看,可是青蛙没有翅膀,该怎么办呢?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续编故事的后半部分。小朋友们真是异想天开,生动有趣。有的说:小鸟飞来了,像飞机一样载着小青蛙,小青蛙看见了美丽的田野;有的说蝴蝶来帮助小青蛙;还有的说小朋友来了,用大气球帮助了小青蛙,小青蛙看见了美丽的花园等等。老师适时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好朋友听,再到全班评选故事大王。小朋友个个喜欢画故事、编故事、说故事,大大地激发了他们愿说、想说、会说的愿望,有效促进了幼儿语言连贯性表达能力的发展。

二、语言与音乐领域的整合,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一)听歌曲创编故事。首先选择有趣的活动内容,改变以往看图讲故事的单一,让幼儿将歌词与已有的经验结合,想象创编故事情节。如大班歌曲《蹦蹦跳跳身体好》,幼儿会唱歌曲后,已经了解和掌握了歌词,我便引导幼儿把歌曲《蹦蹦跳跳身体好》改编为故事《森林运动会》,幼儿兴趣非常浓厚,根据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经验,有的创编了故事《骄傲的小猴》。森林里举行了动物运动会,小猴子参加了爬高比赛,它一边爬一边说:“我是第一名,看我的”,“啪”不小心摔了下来,小猫获得了第一名;有的创编了《快乐的运动会》,小动物们都来参加了,它们每个人将自己的本领表演给大家看,小狗赛跑第一,大象举重第一,小鹿跨栏第一;它们快乐地站在领奖台上,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多自豪呀!在幽默、欢快的音乐中幼儿敢于大胆想象、讲述,在这样的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构建新的故事内容,并大胆地表达出来。

(二)听音乐感受表演。音乐能激发孩子的表现,除了语言,孩子更喜欢肢体动作的表演。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还准备了头饰等道具,满足孩子表演的需要。如:大班音乐活动《捉迷藏》,幼儿戴着头饰轮流在时而活泼跳跃,时而沉重缓慢,时而轻柔优美,时而阴森恐怖的音乐中模仿动物动作,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当音乐一停,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了,他们以角色的身份讲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贝贝说:“我是大老虎,我躲在大树后面。大班音乐欣赏《狮子王》,先通过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乐曲ABA的结构,“狮子大王要过生日了,听一听,谁会来帮它过生日呢”?使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猜一猜会发生什么事?进一步增加幼儿的想象,使乐曲内容与故事内容匹配,有效地在音乐活动中渗透语言。其次,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乐曲性质创编动作,他们各自用富有个性的动作表现了故事中狮王的高兴、神气、威猛、害怕等词的理解和掌握。更让每个幼儿享受到故事表演的乐趣。

(三)音乐旋律和儿歌、古诗的整合。儿歌与歌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歌唱的儿歌就成了儿童歌曲,好的儿童歌曲也常常是在好的儿歌基础上谱曲而成的。如果我们从音乐要素的角度把儿歌与歌曲的内在因素与特点做个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儿歌和歌曲一样,也有节拍、重音和节奏,也有声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的变化。优美的音乐旋律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儿歌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节奏,如果儿歌再加上节奏表演后,就会使儿歌更具生命力。所以我在儿歌和音乐旋律整合的初级阶段,选择的旋律是简单的、幼儿非常熟悉的歌曲旋律。如《小花狗》、《两只老虎》、《蜜蜂做工》等歌曲,根据歌词的的特点配上相应的儿歌或诗歌。先让幼儿节奏朗诵,然后让幼儿配上符合儿歌内容的肢体语言和旋律来引导孩子理解儿歌的含义,最后配乐器伴奏,边唱边打节奏,但先要让幼儿了解乐器的特点,会看图谱。如碰铃、三角铁清脆、柔和,带有延长音;圆舞板木鱼则是结实明亮、清脆而短促的乐器。在儿歌和节奏整合的前期应根据儿歌的特点出示表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示乐器的符号,认识了图谱以后,让幼儿根据提示自主来选择乐器来表演,通过尝试我发现在儿歌中加入音乐旋律节奏后不但使儿歌更加形象化、趣味化,而且幼儿对这种形式特别喜欢不但乐学,同时也不易遗忘。

总之,在语言和艺术领域的整合中,还应该给幼儿一定的探索空间,让幼儿自主的学习。同时老师也要不断地探索,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制定一些适合幼儿,更利幼儿发展各种能力的活动。单一的、传统的语言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21世纪的孩子,只有在开放性的活动中,帮助幼儿积累生活及语言经验,丰富表述内容,提高语言水平,才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宗旨。后来我不断尝试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向多领域延伸激发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艺术素养,经过一年的尝试与探索,幼儿达到了知识技能与素质培养兴趣相统一,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我的整合课也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作为优质课向全园老师推广学习,让我们的孩子在唱一唱、画一画、演一演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才能使他们主动的想听、愿听、想说、愿说……孩子的语言就像美妙的音乐,需要我们给她插上五彩的翅膀,让那旋律变得更加悠扬。

参考文献:

15.幼儿语言领域研究论文 篇十五

在正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中, 他们侧重于幼儿复述几个故事、 背几首儿歌、讲述几幅图片等,幼儿语言的运用缺乏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因此,我们拟出调查表,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幼儿语言运用频率在自主活动中较高,集体教学活动中较少。 在自主活动中,幼儿语言运用的平均时间为20分钟,而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语言运用的平均时间只有2分钟。 主要是因为幼儿在自主活动中,人人能有表达的机会,他们在各自的情境、角色中表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交往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和鼓励,自然也得到了语言运用的机会。 相反,在集体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式、对答式太多,每个幼儿表达的机遇不等,没有形成积极的互动。

(2)那些内向、不爱交往的孩子更值得关注。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忽视倾听和应答孩子的心语。 而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交往时缺乏主动性,在自主活动中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愿望,在专门性的语言活动中更是没有机会。 因此,他们更需要教师和同伴的关注。

(3)从时间的长短来看,幼儿口语练习面窄、量不足。教师比较关心的孩子一天在园语言表达的时间大约为45分钟,而内向的被老师忽视的孩子一天在园口语练习的时间只有13分钟。 这种落差大、口语练习量不足,一方面是因为教师为了保持相对安静,在一日环节中控制孩子说的机会; 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没有引发一些话题让孩子们想说、敢说。 其实,非专门性的日常生活中更加蕴含着丰富的语言教育资源和幼儿语言运用的契机, 我们要充分利用分散的、零星的、自主的活动区角,创设各种语言表达的情境,让每一个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探索和主动交往。

二、寻找对策、解决问题

同伴互动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行为与言语的交互作用, 它是一个儿童的行为或者价值观因另一个儿童的行为而改变的任何过程。 日常生活中每个活动环节都可以巧妙整合与自然渗透同伴互动的机会,比如区域活动是结构比较松散、幼儿间交往的机会相对较多的活动,提供给幼儿互动和运用语言的机会有所增加,更有利于教师对那些语言发展有特殊需要的幼儿进行个别教育。

(1)多元综合法。我们巧妙创设多个幼儿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区,将视、听、说、唱、演多种方法综合,使孩子在“学得”与“习得”中相互综合,在不断交往和运用中,幼儿语言学习的进程就会螺旋式上升。 1)“贝贝”话吧。 幼儿将家中的玩具电话、不用的旧电话机带来,我们就按序编号,独立设间,组成了温馨、便利的“贝贝话吧”, 成为了孩子们自由倾诉心里话、悄悄话的地方。 2)“藏猫猫”的老师。随着电脑、i Pad、随身扩音器等的广泛应用,大众传媒带来的视听文化,使幼儿开阔了视野。如录放机这个只听见说话却看不见人的 “隐身老师”常常会说“请你猜猜我是谁? ”“找找我呀在哪里? ”等指令,孩子们非常感兴趣。3)“JGTV”小电台。 我们利用一个大箱子做了一台特大的电视机,孩子们可以钻在里面模仿播音员进行播音,也可以演说儿歌、自编故事,还有的孩子一起模仿“聪明屋”的娱乐节目,争做“无敌小宝贝”。 在这样无拘无束的环境里,孩子们可以畅所欲言。

(2)情景感受法。幼儿的成长是经验性的学习,其中直接经验更是举足轻重。 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情景是真实存在的, 有真实的情感体验,也是自然的“低成本”的教育资源。 日常生活中独有的真实的生活情景及紧随的情感体验,是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所不具备的优势,幼儿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时,因为和自身的需要息息相关,渴望解决,常常会“主动出击”。 因此, 生活中的具体情景会促使幼儿用语言与他人交流,此时,教师和同伴要注意鼓励和积极回应。

(3)互动聚焦法。教师借助幼儿已有的经验与信息,抓住机会引发幼儿交流讨论与互动, 促使幼儿语言在运用中发展。1)聚焦热点话题。时事变化万千,巧妙抓住热点话题的教育资源,是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又一举措。 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幼儿会乐此不疲地在晨间接待和午饭后,将自己从各种途径了解的信息介绍给其他的幼儿。师生一起开辟出一块“热点”专栏,将幼儿从报上剪下的照片布置在栏目中, 供幼儿自由交流讨论,以满足每个幼儿获取信息的需要。 2) 借鉴媒体游戏。晨谈时,几个女孩突然讨论起娱乐节目的“蹲蹲乐”的游戏。 小Y赶紧说:“我知道! 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完香蕉蹲。 ”小T说:“我来,我来! 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完了西瓜蹲。”“西瓜蹲,西瓜蹲,西瓜蹲完了葡萄蹲。”教师发现后,表扬了她们,并将此游戏在全班改编推广。 从此以后, 孩子们更加关注媒体游戏了。

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过程中主动建构的,幼儿的语言发展主要是在与他人的交往和运用的过程中完成的,而关注幼儿互动恰恰融合了这两种要素,并以多元的方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敢说、爱说和会说的语言氛围及成长的条件,使幼儿成为了语言的主动建构者,这正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充分体现。

摘要:在新课程观念的引领下,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已逐渐淡化了儿童纯粹语言形式的学习,而重视语言交际的功能,重视儿童在互动化的过程中使用和学习语言。教师要剖析自身在活动中的行为,关注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16.农村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研究 篇十六

一、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农村幼儿园中语言教育的集中问题表现在

(1)教师的语言素养较低。教师对幼儿园语言教育关注程度不高,影响幼儿语言教育方面素质的发展。大多数农村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在专业上认识不足,导致他们对幼儿语言教育的科学性认识不全面,教学专业度偏低。

(2)教材中对语言教学内容的开发跟不上社会发展。有的教材中还是七八十年代的儿歌,有许多内容不太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导致无法实现语言教学对于幼儿的有效促进作用。

(3)先进的教学方法没有得到有效引入,多数停留在听听,说说,学一学的形式。呆板的教学方法违背了教育的规律,没有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开展语言活动,造成语言活动看热闹的现状,制约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及幼儿语言素质的提高。

(4)缺少语言教育的大环境。家长认为语言教育只是念念儿歌,讲讲故事而已,学好算数、认字才是首要的,对语言教育缺乏一定的了解,基本无践行能力。

二、作为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能深刻理解其教育意义是当务之急

(1)语言教育的意义。儿童思维的特点是具体形象的,他们对鲜明、美丽、有声有色和富有动态的歌、舞等最容易感兴趣、最容易理解接受,所以借助游戏和音乐活动这种载体可以有效完成教育活动。语言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语言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教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能力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多年的语言教育工作中,看到孩子们的语言教育如此欠缺,造成孩子的情感、兴趣、审美等个性品质的发展缺陷带来的成长阻力,深刻感受到:教师要重视语言对幼儿生理、心理、智力开发的作用。

(2)重视语言教育的参与过程。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是逐步认识语言、把握语言、养成对语言的积极态度的心理过程。为幼儿在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引导。我们借助语言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整体的发展。可以说语言教育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手段。除了教给儿童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技能技巧,感受表现等语言本身的东西以外,还必须使儿童在精神与心灵等方面获得更多有益的东西。

(3)重视语言教育在促进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方面的作用。语言活动不是讲讲故事就完了,而是一种技能的巩固和生成过程。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发现,促进了他们的活动能力。在能力的不断积累中会促使幼儿发现、生成另一种活动。这个过程是机械的认读活动、讲授活动无法实现的。

三、提高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策略

(1)作为活动引导者的教师,把加强语言素养提升作为终生的学习目标。随着语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社会对语言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言教师既要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育知识,又具有突出语言能力、具有丰富语言知识语言理论;拥有发展的意识和满足改革的专业技能。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自身专业水平进一步发展。发挥语言教学的独特魅力,利用生动的语言形象,对幼儿进行心灵教育,将德育渗透于语言引导之中,培养幼儿健全人格,让幼儿在语言学习中认识人生,陶冶情操,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认真钻研教材,充分理解教育目标的要求,加强实践与创造,把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贯穿始终,抓住语言形象,激发幼儿认识社会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幼儿各方面能力。作为教师更要勉励自己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多阅读关于语言教育方面的书籍。

(2)注重教学过程,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改变重技能传授的教学理念。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活动中控制着幼儿怎么做,没有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去解决问题。而在倡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人”的今天,语言活动要特别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幼互动。我们要注重研究孩子怎样学才高兴,怎样学才接受得快,怎样学才会学,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主动积极的探索知识、提高素质、发掘能力、培养个性。如在“我们身边的声音”的活动中,老师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发现的,发现了什么声音等,鼓励幼儿探索各种日常用品因敲击的方法不同而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使每一个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发现”是一种有趣的活动。幼儿园语言教育其学科的特殊性就是知识技能与态度情感的交织。只要我们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就会使我们在教育环境的创设上,操作材料的提供上,为幼儿的探索创造条件,帮助孩子们成为语言学习的主导者。语言教学活动不是课堂上的任务,而是生活技能的一种,因此,融入生活环节的语言教学才是最有效的。可是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3)重视幼儿语言欣赏活动的开发。感受能力是人们在对语言作品产生审美过程中所获得相应的情绪体验能力。欣赏语言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对于智力的发展有特定作用,因此要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之前幼儿的语言欣赏课因为欣赏内容局限性大,教师们都是选几个著名的片段,听一听就行了,教学过程停留在程序化上。其实,在语言活动中,听觉注意力是听觉的组织者;语言记忆力是语言思维活动的基础;而想象力是幼儿张开翅膀神奇的想象;思维能力则是智力的核心,经过分析、概括、归纳等思维,进而全面的认识事物。在欣赏语言中,教师如果较为全面的理解了语言欣赏的内容和欣赏目标,就可以设计出很多的相应的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来满足教学需要。语言是一种美的再造,孩子们并不是因为缺少语言知识就听不懂语言,相反,孩子们在想象力的指引下能听出我们成年人听不到的内容。因此,讲讲故事、说说想法、表演活动在欣赏的气氛中进行,会有更好的效果。欣赏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爱好者的游戏,更是引领幼儿进行探索发现活动的成功载体。

四、幼儿语言活动设计

幼儿身体、语言、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一个活动会影响儿童发展的多个方面,只是每一个活动的侧重面有所不同而已。因此语言活动设计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一定要注意领域融合。多领域指向的综合性教学活动,可行性较高。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教师们会有很大胆的改进,往往会抛弃阶段目标,这种做法是不可行的,一定能够要注重语言教育活动的连续性、阶段性和完整性。教育活动讲究艺术,但绝不是随心所欲的,因为我们进行的不但是“学说话”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幼儿进行思维训练,这是较高级的目标。大多数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时候注意眼前——课堂表现,忽略了日常应用。语言是交际工具,只有在环境中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所以,语言活动设计一定要有扩展应用的设计。这种设计不仅仅是在课堂,在活动室、在幼儿园园内,在生活的每个环节都应有表现。

我们的语言教学活动,提倡孩子在各种形式的交际中,全方位地接触各种词语,并有意识地引入各种新内容,孩子们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种学习,各种潜能得到开发,并愉快地进入自己喜爱的专业学习,让孩子在健康的语言学习中找到无限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0)

[2]李坦娜.奥尔夫语言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李晓虹.浅谈幼儿园语言活动教育中有效策略的应用[J].当代学前教育,2007(2)

[4]周卫倩,余海玲.创童话剧环境,促幼儿表演能力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作者简介:

17.幼儿语言领域研究论文 篇十七

一、目标:

1、了解图书大意,学习词“对岸”及动词“搭、架”,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2、教育幼儿乐于助人及讲文明,讲礼貌。

3、发展幼儿扩散性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

二、准备:

1、《乌龟桥》人手一本(利用2009年第三期《咪咪画报》制作)。

2、多媒体课件。

3、蓝色皱纹纸布置成小河、小积木、蓝色卡纸、大积木、木板

三、过程:

(一)游戏引题,遇到困难

师:今天我们到河的对面去玩,河的对面叫对岸”(丰富词语:对岸)

教师带幼儿进活动室,走着走着,遇到一条河。

“啊,河上没有桥,我们要怎样过河呢?”

幼儿思考,回答。

(二)难点前置,体验动词

1、幼儿自由探索

师:“在河边有很多的小积木,还有很多小木板,我们用积木搭成河岸,动手试试,怎样才能过河。”

幼儿尝试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引导幼儿说出:搭、架等动词。

2、幼儿过河

师:“小朋友们想到的办法真好,现在我们就架一座桥吧”

3、幼儿从桥上过河

(三)自由阅读,感受内容

1、语言引入

师:“森林小屋里有好多漂亮的小图书,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画了谁?它们在做什么?”

2、幼儿自由阅读,教师指导

3、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内容

教师引导幼儿尽量用完整的语言讲述。

(四)欣赏课件,逐图观察

1、教师引导幼儿逐图观看

图一:

图上有谁?它们想去做什么?

(有小猴子、小兔子、小松鼠,它们去玩)

图二:

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么知道的?

(它们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了,脸上的表情是很惊讶的。)

图三:

它们在做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它们在想办法,小猴子想到办法了,因为它的头上亮起了灯,说明它想到了办法。)

图四:

小猴子想到了什么办法?它们拿来了什么?它们的心情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它们想搭一座小桥,丰富动词:搭,它们扛来了一根木头,丰富:扛、架。它们很高兴,脸上是笑眯眯的)

图五:

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它们心里怎么样?你是怎样知道的?,(水把木头冲走了,它们心里很着急,嘴都张大了。)

图六:

这时,谁来了?大家猜猜乌龟来做什么了?它们会怎样帮助小动物呢?

(乌龟来了,它们来帮助小动物了)

图七:

小乌龟在做什么?它们像什么?小动物看到时表情是怎样的?

(它们把身体连在一起,在河上搭起了一座桥,乌龟桥,小动物们非常吃惊地看着乌龟桥)

图八:

小动物是怎样过河的?它们为什么又吃惊,又担心?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它们的担心?重点引导孩子感受“又吃惊又担心”。

(它们踩在乌龟的背上,担心乌龟会疼,担心会踩伤小乌龟,所以很担心。)

图九:

小动物们过河了吗?它们心情怎样?会说什么?

(小动物们过了河,它们很高兴,它们对小乌龟的帮助非常感动,它们会对小乌龟说“谢谢”)

图十:

小动物们在做什么?

(它们采了很多鲜花送给小乌龟)

2、幼儿讲述图书内容

教师请幼儿将图书内容完整讲述。

(五)幼儿讨论,情感教育

你们喜欢小乌龟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小乌龟用自己的身体帮助小动物过河,它们不怕疼痛,乐于助人,是小朋友学习的榜样。

(六)阅读游戏,兴趣延伸

利用小图片玩“摸图游戏”:请个别幼儿上前摸卡片,并将卡片内容说出,其它幼儿进行指图游戏。

(七)情感迁徙

你还帮过谁,做过什么事?

(八)结束

小朋友们,天黑了,我们也要回家了,回家后,我们把做好的图书拿给爸爸妈妈看吧。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上一篇:大学英语学困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研究下一篇:工商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