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形势与政策3下

2024-10-24

论文-形势与政策3下(共14篇)

1.论文-形势与政策3下 篇一

江西省情教育—悠久历史

江西省,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意思是位于江南的西部地区。又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江西省共辖81县。至1926年北伐军进驻南昌时正式设南昌市。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其中著名的有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宁冈、永新、莲花3县和吉安、安福、遂川与湖南酃县的一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包括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余江、万年、上饶、铅山等县,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及包括铜鼓、修水、万载、宜丰等县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当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赣南和闽西地区的21县(包括江西的瑞金、安远、信丰、广昌、石城、黎川、宁都、兴国、于都、会昌、寻乌等11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故瑞金有红都之称。

江西历史悠久,文风鼎盛,像王安石,汤显祖等等名人大家历经千古,至今不衰。江西不但文化历史悠久,像瓷器,楼阁也是闻名遐迩,往来游客络绎不绝。

古遗址,大多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它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地方发展的战略资源。而守护好它们,其实就是为我们自己,更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2.论文-形势与政策3下 篇二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 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迫切需要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变化, 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对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青年大学生可塑性很强, 用什么影响大学生、如何影响大学生, 是当前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大课题。目前, 在一部分青年大学生中有一种错误倾向, 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 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兴趣不高。对此, 必须努力澄清大学生的错误认识, 大讲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 向他们系统地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 因为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 大学生的政治信念是否坚定, 最根本的在于是否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 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武装大学生,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形势, 分析形势, 认识形势;另一方面, 冷战结束后, 西方敌对势力把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指向我国, 企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青年学生是他们进行渗透的重点和突破口。

因此, 加强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使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势在必行。

二、加强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 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

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由于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 国家的内外环境就没有平静过, 因此, 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中国的问题, 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为了发展, 为了建设, 在国内我们需要稳定, 在世界上我们需要和平, 只有让作为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充分了解国内外形势和党的政策, 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支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 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同时, 我国经济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 在这样一种新形势下, 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期, 越是在这种发展的关键点, 越应该统一人们的思想, 使广大人民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 充分认识会议的重大意义, 深刻领会中央的决策部署, 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 为加快建设繁荣稳定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三、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 是新形势下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的需要

对青年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学校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 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出来, 因此, 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大事、扩大政治视野, 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 指导学生成才等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加强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 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 也是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在校大学生应该是有知识、有文化的热血青年, 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形势与政策同广大在校大学生的人生道路、工作理想和学习情况紧密相连, 是我们生活的基本环境, 也是最重要的社会环境。面对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我们应该准确而全面地实现自己与当前发展需要的定位, 只有实现了对自我的准确定位, 才能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要想实现这一定位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 即对当前国家的形势与政策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而了解的一个最主要的途径便是“形势与政策教育”课。

作为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紧跟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 既对当前形势与政策以及重大事件进行理论阐述, 又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进行指导, 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形势, 以及现实社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 这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 形势与政策教育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环节, 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已经成为当下迫切需要。

摘要: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迫切需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的需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 也是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发展阶段,课堂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2004年。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004年。

3.论文-形势与政策3下 篇三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职院校 形势与政策 教学创新

一、网络环境对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来说,网络对于他们的影响十分巨大,互联网更是改变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交往方式等。网络环境对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也带来了很多冲击,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网络使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学习的方法。首先,学生获取信息不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或者查阅相关的书籍、资料等,而是通过有效地使用互联网来了解自己需要的信息。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更加迅速和便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时事要闻。其次,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文化交流变得更加容易和便捷,学生能够很容易地了解西方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尤其是针对国际交流,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了解和掌握。

2.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手段落后,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相对老旧,并且教学方法比较传统、教学手段比较简单,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进行教学。调查情况显示,高职院校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形式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比较少,没有展现出形势与政策课程丰富的内容和感染力,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形势与政策课程本身具有政策性和时效性的特点,教学要求较高。由于高职学校每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课时数量有限,教师很难在第一时间向学生讲授时事与政策,无法及时对学生进行系统深入的教学。为此,笔者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展开了调查,有些学生反映,在形势与政策课中,教师讲授的内容已经过时了,新闻已经变成了历史,一点新鲜感都没有,常常听得非常厌烦。

二、网络环境下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创新

1.选择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本身就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上,学生要根据教师讲授的时事热点问题进行提问、发言和讨论。因此,教师必须鼓励和指导学生上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活跃课堂气氛。高职学生虽然在思想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也不乏一些思想向上,积极要求进步的优秀学生,因此,只要选取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内容,就可以提高高职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兴趣。在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多开展一些新闻评述、形势与政策分析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热情。

2.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放映相关的视频和PPT,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事热点和国家的发展形势与政策,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教师还可以创建以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为的主体网站和专题栏目等,邀请学历高、经验丰富的教师录制网上专家讲座,并设立官方微博、官方邮箱等,引导学生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让形势与政策教学更加生动有效。学生还可以从教学网站上下载形势与政策方面的学习资料,更充分地了解教材的内容。

3.教师要适应网络教学环境,掌握网络教育的话语权

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教师为了适应学生需求,必须掌握网络教育的话语权。首先,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要掌握网络技术的使用和一些基本的操作技巧。其次,教师要培养高职学生进行健康良好的网络文化生活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信息积极的一面,拒绝不良的网络信息。最后,教师可适当地学习和运用网络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小结

总而言之,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必须对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进行创新,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时事热点,并且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张建华.论网络环境下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4.论文-形势与政策3下 篇四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栋梁,肩负着国家繁荣昌盛的历史使命,因此,在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就尤为重要。

这几年不管是国内的形式还是国际形势都很严峻,国内发生的震惊中外的事情有汶川的5.12大地震,还有国际分裂势力在我国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的乌鲁木齐7.5事件等。在国际上,遍及全球的经济危机给了欧美发达国家很大的经济冲击,而流行于全球的H1N1甲型流感也给世界人民以及中国人民带来了恐慌。类似于这样影响我们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作为当代大学生,在这样的新的国内和国际形势下,应该做些什么呢?

作为大学生,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我们应该学习先进的思想,以提高思想理论素养为重点,加强理论学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自觉推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要求的坚强决心,进一步增强反腐倡廉制度意识,切实提高遵守党的纪律、抵御歪风邪气的自觉性主动性,做一个正义的大学生。

大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因此必然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内外各种思潮、各种信息、各种价值观蜂拥而至,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生活目标模糊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看清社会形势和自身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外来冲击对自身造成的影响的问题,确立一个明确的生活目标,学习先进的思想,看清现在我们自身所处的环境,知道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向,自然就会有紧迫感和社会使命感。

我国现在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发达国家比还有差距,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增大。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建设同样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搞好经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上做的一系列决定和决议,看清社会经济形势,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学校应该好好学习,为以后踏入社会,加入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5.论文-形势与政策3下 篇五

我们都知道,在2011年9月,一部1.3万字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在北京发布。白皮书中,有一句话庄严铿锵、掷地有声,即:“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下面就当前形势下,中国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1.国家利益定义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总和。从传统意义上讲,它包括国家领土、国家安全、国家主权、国家发展、国家稳定、国家尊严等基本内容,总体上可分为生存利益与发展利益两大类。2.对于我们中国的国家利益而言,主要包括这么几个方面。

一,在经济方面,他是 中国第一位的国家利益,我们要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建设强盛国家 二,在国家 方面 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保证中国国家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三,从一个民族长远的安全来看,在国际经济和社会中,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保持中国社会的安宁和祥和。

3.分析当前形势 定位

在目前来看,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国家利益影响是最大的。从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国际环境的最大变化就在于全球化的深入以及它对传统国家利益的巨大挑战。首先,国家利益所具有的国际性越来越明显,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向。一些全球性问题的复杂性,也是单独一国所难以处理的,需要各国协作才能解决。其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全球化尤其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全球化时代,我国国家利益越来越受到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另外,在我国的国家安全方面,我国的国家利益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西藏和新疆,第二,南海诸岛,第三,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大陆与台湾分离已经60余年 3.如何保护

第一,形成中国自己的全球化战略和全球治理战略

要正确看待全球化及其对国家利益的挑战。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是全球化进程的操纵者和全球化规则的主要制订者,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则处于被动的地位。因势利导地积极迎接全球化对国家利益的挑战,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唯一正确方向。

第二,力 想方设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竞争的根本所在。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国家的经济总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巩固国防力量,是增加综合国力的基本途径。但是,在全球化时代,综合国力的其他要素也变得日益重要,例如,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国家的人才资源和战略人才储备情况,政府的合法性与凝聚力,社会的团结和稳定程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等等。第四,继续加大对外开放,主动参与国际合作,积极发挥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国际社会合作,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重构,在全球治理中承担起更加重要的作用,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捍卫国家主权的正确选择。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应当在全球治理中主动肩负更多的道义责任。

第五,改进政治教育的方式,增强公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传统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正在遭受全球化的强烈冲击,应当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及时调整对公民进行政治教育的方式,培育和强化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第六,建立整体的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我们应当有一种新的整体国家安全观。除了维护领土完整、民族尊严和国防安全以外,也把降低金融风险和经济依赖、保障战略资源储备、保护战略人才、弘扬民族文化、维护生态平衡。努力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增强国家抵御全球风险的能力,保证我国在全球化时代的独立自主。

6.论文-形势与政策3下 篇六

自20世纪30年代,首次恐怖主义劫机事件发生以后,国际社会开始直面国际恐怖主义的暴行,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惩治。但是随着国际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性质和手段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态势。

透过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可见,现代社会的恐怖活动已从绑架、暗杀、劫机、扣留人质等小规模袭击,发展成为一种有组织的并拥有现代化手段的大规模攻击模式。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组织和宗教极端势力也在不时地制造各种恐怖事件,破坏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恐怖行为的实施方式、方法不断变换,犯罪手段从最早的恐怖暗杀逐渐发展为劫持航空器、绑架、毒气、爆炸、利用电子或有线通讯系统以及网络实施犯罪,甚至是核领域的犯罪。面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造成的破坏和威胁,国际社会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形成打击和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罪行的共识,而且大有加强国际合作的趋势。

当前,国际恐怖主义的类型主要有四类:

1、民族主义型恐怖主义。主要是指为实现民族独立、自治权或因为种族歧视和种族矛盾而引起的恐怖主义,如英国的“爱尔兰共和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宗教型恐怖主义。这类恐怖主义往往带有狂热的宗教信仰,或者因为宗教矛盾激化而采取极端暴力的手段,如“穆斯林兄弟会”和哈马斯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组织。

3、极端恐怖主义,主要是指极“左”派和极右派恐怖主义。这类恐怖主义在极端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往往采取暴力手段对待意识形态上持不同政见者,如德国的新法西斯组织和意大利的“红色旅”。

4、国家恐怖主义。这类恐怖主义或多或少地受到某国政府的直接或间接的支持,如本·拉登领导的恐怖组织曾受到阿富汗塔利班政府的支持。

纵观20世纪以来的国际恐怖主义,特别是近期的恐怖主义活动,我们可以归纳出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基本特征:恐怖主义活动日趋国际化;恐怖主义分子的装备和作案工具日益高科技化;恐怖主义分子的手段极为残酷;恐怖主义活动的国家背景日益突出;恐怖主义具有恐吓、要挟社会的目的。

当前国际社会对会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惩治大多还停留在案后刑事处罚的特殊预防阶段,在恐怖主义犯罪制造令人震惊的惨剧之后发出慰问与声援。这使我们不能不深深地感到国际刑法的滞后性。此外,对恐怖主义犯罪采取武装镇压并不是国际社会提倡的惩治策略,无论是恐怖主义犯罪分子的爆炸、袭击等,还是依靠武力惩治国际恐怖犯罪分子的“战争”,都与联合国要求的最终目标背道而驰。从事实上看,无论是邪恶的袭击,还是正义的自卫,受到伤害的总是那些易受攻击的和毫无戒备的平民。

因此,国际社会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公正、合理地解决地区冲突,并大力解决发展问题。惟有如此,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斗争才能取得成效,才有可能彻底地遏制国际恐怖主义犯罪。

浅谈我对当前形势下中国高压反腐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旗帜鲜明、态度坚定、领导有力。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地抓,坚决纠正“四风”。严厉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一方面,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比较严重,但放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中比较,人类还没有找到持久廉洁的“药方”。腐败伴随人类几千年,尽管各国各地区都在探索和努力,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可以保证已根绝了腐败。腐败现象仍存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即便在国际机构和一些被公认为比较廉洁的国家,每年仍不断发生腐败丑闻,这些国家和国际机构的专家学者均承认查出的腐败仅是冰山一角,对腐败丝毫不敢掉以轻心、放松懈怠。

另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期往往是腐败易发多发期,腐败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从世界范围来看,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的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以及北欧国家等,都经历过腐败猖獗的时期,这些国家进入相对比较廉洁的时期是在最近几十年。20世纪80年代之后,一些国家的腐败治理才见到明显成效。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阶段,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诱发了令人头疼的腐败问题。不过与半个世纪前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成就和腐败控制效果要好得多。中国用30多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的历程,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比较稳定、人民生活大幅改善,腐败控制在人们可以容忍的程度。

另外,要听到西方国家客观称赞中国反腐败的成效很难。因为国际政治和经济评价的话语权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广大发展中国家没有话语权。西方国家很少对中国说鼓劲的话,尤其是极为敏感的反腐败。总部设在德国的透明国际是专门从事反腐败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上影响较大。从其最近发布的数据来看,就全世界范围而言,中国的廉洁程度在中等以上。

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明显。多数干部群众认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与以往相比有好转,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有力度,身边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有明显改进或有所改进。

然而,当前反腐败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中国经济正处于并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人民的收入水平仍然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尚未达到较高水平,社会思想文化道德整体水平仍有待提升,反腐败仍然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发展建设的制约,短期内会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和矛盾。公职人员队伍管理相对过于宽松,以及公职人员激励和压力机制不足等都是政府公职人员贪污腐败的重要原因。

7.论文-形势与政策3下 篇七

形势与政策课在高等学校的教育中, 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 这门课程也是如今高度教育学校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 是如今高等教育中的主要思想政治教育课。但是在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国际的形式也是日新月异, 在新的形势下要是还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那对于这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肯定也不高, 因此在面对新形势下, 就需要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要从新的角度去探究教学方法。而在新课改的视角下来探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 将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有积极的作用。

1 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滞后

对于如今的形势与政策课来说, 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包括形势与政策这两个部分。形势与政策课中主要的内容就是指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等相关方面发展状况与趋势, 同时还包括国家的主要行为准则。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 这门课程讲究的是时效性, 主要讨论当前形势下国内外的相关信息, 教学中主要是以如今社会中的一些主要问题, 来阐述当前国家的一些主要政策。但是在如今的教学当中, 一般高校并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与教材, 并且由于国内外形式的不断变化, 在具体教学的时候, 教学的要点往往会与当前的国际形式差距很大[1]。而这门课程主要就是要求时效性, 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将相关的信息收集起来, 因此在在教学中随意性与变动性较强, 这就导致了整个课程的教学没有一个统一与规范。

1.2 教学模式单一

如今我国高校中, 对于形势与政策课在教学中一般都是采用大课堂教学, 也就是让多个班同时过来听课。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下, 整个课堂中教师成为了中心,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传授, 并且在课堂上学生过多, 根本就无法让学生与老师产生交流。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 就会严重的消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导致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大大的降低。

1.3 学生学习没有形成主动性

形势与政策这一门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 内容本身就缺少吸引力, 在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这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是缺乏主动性, 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去主动思考, 也不会与教师去交流, 而学生在学习这一门课程的时候要是缺少主动性, 就根本无法真正的了解当前国家的形势与政策, 因为这本身就是一门时效性很高的课程。因此学生要是没有主动的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只是在课堂上听教师讲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

2 新课改视角下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方法

对于如今形势与政策课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在新课改视角下进行分析之后, 可以通过性格的对策来改善传统教学方法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结合如今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改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在如今新课改的理念下, 主要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探究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

2.1 课堂讨论法

在传统的形势与政策课上, 一般的教学模式中都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老师的传授, 无法形成有效的交流, 主要也就无法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在新课改的视角理念下, 针对这一问题, 可以将课堂讨论法添加进来。采用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 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去学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在这一个方法的实施中, 教学应该多鼓励学生在每个主题结束之后多提问题, 让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传授。但是因为一般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是大课堂教学, 参加听课的学生较多, 老师要把握好这种提问的节奏, 在课前要做好相关的工作, 以便在课堂上能够适当的引导学生产生问题[2]。并且在学生提问时, 应该采用点名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提问, 因为参加听课的学生比较多, 学生之间的性格差异较大, 而课堂的时间有限, 要防止一些活跃的学生占据整个提问的时间。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下, 让学生产生问题的同时就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同时还能够产生出大量的创新性思维。

2.2 案例教学法

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中, 从新课改视角的理念中, 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就是运用相关的案例来完成教学实践, 而不是传统的书本教学方式。因为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时效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 因此在教学当中应该将社会的热点与当前的理论政相结合, 在教学中采用各种实际的的案例来说明问题, 同时采用案例中的具体数字事实来讲述形势与政策课中的相关内容, 用这样的事实更能够产生说服力, 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在课外还能够自主的去学习,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3 客座讲课法

在老师上课的时候, 有很多学生都表现的心不在焉, 并且对老师的各种观点产生各种不同的看法, 而对相关的专家与名人则不同, 学生大多会产生崇拜的心理。针对这一个问题, 学校可以通过邀请一些比较有名的专家与名人进行专题的讲座, 让学生与之进行交流。在这种模式下, 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升, 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通过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 还能够让学生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当前最新形势与政策。因为相关的名人与专家对国家相关形势与政策的了解总是要比一般人了解的更多, 并且能够解决大多数学生的各种问题。这也就能够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与相关的专家进行交流能够让学生对课程的相关知识内容了解的更深。

2.4 小组作业法

因为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的考核都比较少, 一般都是在期末的时候才会有相关的考试或者论文之类的, 而在平常的时候基本上也没什么考试或者作业。在新课改理念下, 解决这一个问题可以通过小组作业法来改善这一问题。这种小组作业法就是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相关的学习与作用, 这种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并且能够提升学生在收集相关资料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中, 应该先由教师选好相关的题目, 并且知道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的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之间的特征来将学生进行分组, 并且要让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参与进来[3]。在各个小组都完成了相关的任务之后, 可以让他们将成果进行交流, 最后由老师来进行评价, 对小组中的缺点与不足进行指导补充。这样可以大大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新课改视角下的先进教学手段

对于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 在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它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因此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帮助学生去学习。

3.1 利用多媒体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

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能够充分的让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来获取知识, 多媒体的先进科学技术能够将各种信息有机的组合起来, 包括各种图片、文字、符号以及相关的影像等。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更生动、形象的将各种理论性的知识表达出来。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并且没有像传统讲课一样的枯燥乏味, 这样就能够大大的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

3.2 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我们也知道, 如今的互联网以及深入到了千家万户当中, 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紧紧联系在一起, 已经逐渐的改变了我们的传统生活方式。而形势与政策课中主要涉及了很多国内外的事件, 国内外的形式在不断的变化当中。而利用互联网则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各种最新的信息, 如果只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的话就有很大的局限性, 并且现在的学生对互联网的利用也已经非常的熟悉了。因此在这样的一种新的形势喜爱, 将互联网应用到教学当中来, 互联网能够为教师教学提供大量的信息, 并且通过互联网还能够让学生与老师产生交流, 能够大大的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4]。

4 结语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使得, 国际的形势与政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因此要将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较好, 就需要从新的的角度出发, 研究出新的教学方法, 要不断的更新新的教学方案, 才能够真正发挥出这门课程的作用, 让现在的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形势与政策。

摘要:在如今的高职院校中, 形势与政策课时一门必修的课程。这门课程虽然只是理论性的课程, 但是在大学教育当中却是不可却是的一门课, 因为这门课程是教育部门对如今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不过在如今新的形势下, 形势与政策课也需要用新的方法来教学, 本文主要从新课改的视角下对如今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从而完善面对新形势下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形势与政策,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治邦.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探索与实践[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2) .

[2]王包泉, 秦志勇.形势与政策简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07) .

[3]姜彦飞, 王梅平.高职院校D形势与政策I课教学探析与实践[J].党史博采 (理论版) , 2009 (07) .

8.通胀形势和紧缩政策下的理财脉络 篇八

政府2011年以来采用三大紧缩政策来控制通胀,一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尤其是2011年6月20日达到高点,大型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升至21.5%;二是紧缩的房产政策;三是紧缩的股市政策。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我们如何应对?

炒股就是炒预期

股市有四大支柱支撑,资金面、政策面、技术面和基本面。目前,资金面紧张,存款准备金率虽然略有下调,但是利率还没有下降,2011年11月的CPI同比增长4.2%,但12月份可能会反弹。政策面偏紧,技术面空头排列,趋势下行,成交量低迷。房地产前景不明朗,7大新兴产业没有成为有效支柱,基本面不明朗,造成股市从2011年4月19日的3186.72点一路跌到年底,2200点的支撑也备受考验。

2012年,全球都处于过渡时期,因为2012年是选举年,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墨西哥、韩国等都要进行选举。大选之年决定了主基调就是过渡。股市的真正好转可能需要等到新一届领导人就任之后才会出现。炒股炒的是预期,2012年10月换届,股市的行情可能会提前3个月到半年开始启动。所以,最快会在2012年6月份有行情,上一次超常熊市的最后一次调整时间点——2005年6月8日,2011年4月19日到目前的行情跟2004~2005年走势如出一辙。历史虽然不会简单重复,但有时却会惊人地相似。

房价或在2012年2、3月份现谷底

房产在2011年遭受政策重创,影响房产走势的就是政策。回顾2010年以来的房地产政策,造成的结果有4类。一是增加交易成本,两个环节加税,增加买房人和卖房人成本;二是减少购房的资金量,提高银行利率,限制成交数量;三是限购,例如北京户口限购两套,外地户口限购一套;四是提高住房供应量,发展保障性住房建设。

房价在重压之下出现了下跌,很多人都在讲房价拐点已现,未来房价会跌。我认为政策不改长期趋势。总结1987~2011年9月中国商品房价格走势,从408元/平方米起步,涨到2011年9月全国均价5100元/平方米,这期间出台过许多类似的政策,房价整体趋势依然是上涨。政策只会改变房产价格的短期趋势,长期趋势由3个要点决定。

人口增长

中国目前处于第4次人口生育高峰,这次高峰可能持续到2020年。第一次有建国后毛泽东主席提出人多力量大的政策背景,第二次是1962~1970年,3年自然灾害刚刚恢复,第三次是建国之后第一次人口高峰的人进入婚育高峰。第四次就是现在,70年代末~80年代末出生的人进入婚育期。

城市化进程

1991~2010年,最初城市化率为26.37%,2010年为47.5%,城市化的远景规划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通胀水平

M0和历年房价走势一致,按照实际的购买力分析,房价没涨多少,因为它跟通胀的水平基本一致。德国经济也在发展,为什么它的房价不涨呢?德国近年来人口增长停滞甚至负增长,城市化基本完成,而且通胀控制得非常稳定。

9.论文-形势与政策3下 篇九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崛起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但与此同时也引起周边国家的担忧进而激发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一些矛盾。

一:我国作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相应的地缘矛盾也最多,我国与周边多个国家有领土和领海之争,除此之外,我国周边地区在社会制度,发展程度,宗教,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一):日本

中日钓鱼岛之争继续僵持,而中国与日本的争端主要是东海问题,而东海不但涉及到主权问题,其下更拥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对我国更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来日本疯狂修改宪法而一度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而这更多的是针对中国,而美国的‘美日安保条约’适用钓鱼岛更令这个问题复杂化。

(二);南海

近年来中国与菲律宾与越南等国的海洋权益争锋不断加剧。近来菲律把南海问题提交国际仲裁法庭意图把南海问题国际化,且非法捉捕中国渔民,更使得中非关系陷入低谷,除此以外越南菲律宾还把当事国以外的国家引人,引入外国投资公司在南海开挖石油天然气,这一且都提醒我们南海问题的严峻性。

(三):印度

中印关于藏南问题一直纠缠着。尽管这些年来两国都没有发生过大的冲突,但印度在军事上的耿耿于怀,以及政治上的莫名失落中印之间矛盾重重,使印度持续向中印边境增兵,欲打破这种局面出现了中印边境帐篷对峙。

朝鲜半岛作为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亚与中国西北地区密切相关,但中亚的宗教极端注意和恐怖主义势力呈扩张之势,国家领导人的更新换代以及政局的不稳定时刻威胁着我国东北的安全。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要说美国,中国的崛起,相应的削弱了美国的影响力,为保护美国的主导地位和利益,美国处处围堵中国,防止中国替代或者削减美国的存在与影响力成为美国“重返亚洲”的新战略。

二:我国周边存在着这么多的安全威胁,时代不同,对于这些威胁,一味的忍让只会无济于事,以前的那一套已经不完全适用的了,需要作适当的调整。

总的来说中国应对周边国家的威胁方法有:

(一)搁置外交:在领土领海问题上,搁置外交仍然不可弃用,毕竟打仗也未必能解决问题,如英阿马岛之战,英国虽然取胜,马岛问题实际仍未解决,以后仍然需要双方通过谈判来寻找解决的方法。但“搁置外交”同时,必须强调“主权在我”,且凡是涉及民族和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是不能“搁置”的。还有一个就是当对方违反了这一约定是,我们必须作出反击或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

身。绝不能是当越南菲律宾在南海开采石油天然气而我们却在“搁置外交”只有抗议时的憋屈。

(二)强化周边,维持稳定。我们要重视周边,加大投入和开发,对突发情况及时做出反应、积极引导,要树立“和平发展、重在周边”与“和谐世界、始自周边”的战略意识。只有发展好周边,才能在维持周边局势稳定的同时有效维护我国的利益。对于争议领土领海,只有我们自己重视了,我们才有底气,才能有效维护权益。

(三)有效应对大国地缘角逐,夯实地缘战略依托,同时设定底线且严格坚守。与主要大国美国,俄罗斯等增加沟通、协调与战略互信,积极应来自各方的挑战,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致力于促进有关国家与周边稳定。

10.形势与政策 反恐形势研究 篇十

摘要:2015年国际反恐形势愈演愈烈,反恐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面临的问题。随着伊斯兰国的崛起和欧洲恐怖袭击事件频发,恐怖袭击的阴云笼罩在全世界人民的头上。虽然目前国际社会都意识到恐怖活动日益严重的影响,且各国开始组成联合反恐战略联盟,但根据目前取得的成果来看,联合反恐的效果并不明显,而恐怖主义的势力却越来越大。本文将通过对当前国际反恐形势、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相关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恐怖分子 恐怖袭击 反恐形势 联合反恐策略

一、当前国际反恐形势

1.1 欧洲的恐怖袭击:对基督教文明“傲慢”的袭击。2015年1月7日,法国《查理周刊》遭遇恐怖袭击,1月16号比利时警察大楼险遭血洗,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突如其来的恐怖袭击让丹麦“童话之城”弥漫深深的恐惧情绪,如此的恐怖袭击还有可能发生在欧洲的其他国家、甚至美国。其实,言论自由从不应侵犯别人的宗教信仰自由。一个比喻,一个人觉得很安全,把自家院子的篱笆拆了,但他不应嘲笑别人家还有篱笆。因为,每个人的安全感的不同的。

1.2 伊斯兰国的报复:对人权与文明的践踏。2015年2月15日,21名在埃及科普特人被IS斩首。原因是埃及科普特人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基督教民族,其人口约占埃及超过8千万总人口的10%。IS通过一系列极端行动表示要同基督教死战到底。但我们要反思,为什么IS如果极端却“信徒”众多。事实上,在“阿拉伯之春”后,中东、北非、阿拉伯世界被无限“碎片化”,极端势力反倒是在权利真空状态获得了“滋养”的土壤。一些人抱着对西方自大的仇视、怀着对全球化遭遇“边缘”的不满以极端的心态加入到了极端的组织,如癌症一般蔓延着!1.3国际恐怖主义发展逐渐趋向于多元化:一是国别形态的恐怖组织。此类恐怖组织虽然在活动方式与范围上仍是跨国性的,但袭击目标与对象主要锁定在一个国家;二是区域形态的恐怖组织。此类恐怖组织虽与其他恐怖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但主要袭击目标与对象是在一个地区的数个国家;三是全球性的恐怖组织。此类恐怖组织无论是活动范围上,还是发动恐怖袭击的能力上以及袭击的目标与对象上,都是全球性的。

二,反恐形势为何越来越严峻

在反恐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联合反恐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美国等应对“伊斯兰国”的措施不力。美国已组成60个国家参与打击“伊斯兰国”的国际反恐战略联盟,英、法等国家和欧盟、北约以及阿盟等地区组织均在其中,但由于各国面临的情况不同,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联合反恐的问题上各成员分歧不断。而且,目前各国采取的措施有限,多数只能采取限制入境的对策,但这对于当前国际反恐形势无异于杯水车薪。此外,虽说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反恐问题,但仍然有很多别的重要问题需要解决,如叙利亚难民危机,伊朗核问题,巴以危机等,分散了部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

三、应对策略

目前国际社会对于恐怖主义犯罪的应对策略主要体现在惩治策略上,根据目前的反恐措施和反恐效果来看,这些惩治策略是有其重要存在意义的。

(一)惩防结合的标本兼治观

有效地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关键是治本,而治本的关键是逐渐完善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法律文件和国家之间的充分合作,及时消除导致恐怖主义犯罪根由的不公正现象,从根本上杜绝恐怖主义行为的产生与发展。这种方式可以防止或者减少愤怒的情绪和复的心理,从而减少被害人的身心痛苦以及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宁造成的威胁。当前国际社会对会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惩治大多还停留在案后刑事处罚的特殊预防阶段,在恐怖主义犯罪制造令人震惊的惨剧之后发出慰问与声援。这使我们不能不深深地感到国际刑法的滞后性。此外,对恐怖主义犯罪采取武装镇压并不是国际社会提倡的惩治策略,无论是恐怖主义犯罪分子的爆炸、袭击等,还是依靠武力惩治国际恐怖犯罪分子的“战争”,都与联合国要求的最终目标背道而驰。从事实上看,无论是邪恶的袭击,还是正义的自卫,受到伤害的总是那些易受攻击的和毫无戒备的平民。2001年在美国发生的“9.11”袭击事件引起世界各国的震惊,对于美国而言,这次事件确实比1941年日本军国主义所制造的珍珠港袭击事件的损失还要惨重,而且无法单纯从客观物质损失上对之加以衡量;另一方面,美国为惩治恐怖主义分子的暴行而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拉登基地组织进行的武装打击行为,同样给阿富汗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国际社会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公正、合理地解决地区冲突,并大力解决发展问题。惟有如此,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斗争才能取得成效,才有可能彻底地遏制国际恐怖主义犯罪。以战争方式惩治国际恐怖主义是治标,恐怖主义袭击及以反恐名义出现的不受制约的军事行动,无疑都会给世界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战争的形式甚至已经难以准确地区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恐怖主义使国际安全面临多重挑战,反恐怖行动同样使用世界秩序陷入一种暂时的混乱状态。

(二)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惩治的法律观

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法治是现代社会解决纠纷难题的最佳工具。国际社会长期以来同恐怖主义作斗争的经验表明,运用法律手段防范与惩治恐怖主义犯罪,是目前国际社会选择的理想途径。对恐怖主义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是第一位的,需要各国自我警醒和给予足够的关注,以便将国际主义活动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起到一般预防的积极效果;而法律制裁是第二位的,是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活动实行特殊预防与针对性惩治的需要。二者的有机结合,乃是法律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的集中体现。国际合作是惩治恐怖主义犯罪最有效的途径,在众多的国际合作方式中,引渡和外国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应为运用最为普遍、最为有效的法律对策。在惩治恐怖主义犯罪中,联合国要求并呼吁所有国家采取以下步骤:(1)相互合作,特别是通过双边和多边协定与安排,以防止和镇压恐怖分子行为,保护本国国民和其他人不遭恐怖分子袭击,并将实施这种行为者绳之以法;(2)在本国领土内通过一切合法途径防止并禁止为任何恐怖主义行为进行准备和筹资;(3)对策划、筹资或实施恐怖主义行为的人不予庇护,确保将其逮捕、起诉或引渡;(4)在授予难民身份前,根据本国法律和国际法的有关规定,包括国际人标准,采取适当措施,以确保寻求庇护者未曾参与恐怖分子行为;(5)根据国际法和国内法交流情报,在行政和司法事项上开展合作,以防止发生国际恐怖行为。

四、我国当前反恐局势及应对策略 中国面临的恐怖威胁主要来自境内外“东突”暴恐势力,当然也高度警惕和防范“伊斯兰国”所代表的新一轮国际恐怖威胁,以及这股威胁可能对“东突”产生的影响。中国可以在美国正努力构建的打击“伊斯兰国”反恐联盟和中国打击“东突”的反恐国际阵线中寻找交集,以我为主,集中打击“东突”暴恐势力,严防其内引外联肇事,采取措施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

一是确立防止全球性恐怖组织再度滋生的战略共识。在应对新一轮全球性恐怖威胁的过程中,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对此中美可引导大国形成共识。与此相对应,不打击与“基地”和“伊斯兰国”联系密切的地区暴恐组织,遏制全球性恐怖组织滋生的努力就很难奏效。因此,中美可在打击“东突”方面务实合作,即使不能认同中国打击“东突”的全部努力,也可在部分领域取得进展。

二是充分发挥联合国安理会和全球反恐论坛等国际性机制的作用。中国可以参与和合作建立防范国际恐怖分子跨境流动的合作机制,打击“伊斯兰国”的招募活动,在边境管控和堵截流窜方面下功夫,加强对网络暴恐音视频的清源,提前化解可能出现的国际暴恐潮。中国可以发挥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力,推动中美与周边国家联手打击“伊斯兰国”。与此同时,也应高度警惕美国借筹建国际反恐阵线实现其地区战略私利的图谋。

三是协作打击重点恐怖组织的融资网络。资金正是“伊斯兰国”招兵买马的关键,面对资产多达数千万美元的恐怖组织,只有切断其源源不断的石油收益和捐款才能达到遏制目的。中美可与中东等地区国家密切合作,捣毁作为“伊斯兰国”主要经济来源的黑市石油贩卖网,截断其财源,如此反恐努力方可收效。

11.论文-形势与政策3下 篇十一

摘要:学风问题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获得学风现状数据并加以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 键 字:高校学风;实证调查;影响因素;对策举措;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目前高校学风正呈两极化趋势,勤奋自觉的学生很多,但玩疯混文凭的也不少。当今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每个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可为什么还有众多学生学不好?学风是保证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目前的研究并没很好梳理,相关举措也缺乏系统性[1]。基于此, 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个案开展抽样调查,收集学风状况相关数据,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对同类高校改进学风有一定参考价值。

1、湖北工业大学学风突出问题与分析

湖北工业大学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学风建设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

学习目标缺失、纪律松懈、态度不端正。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让部分学生找不到学习目标,缺乏良好规划,低年级学生容易迷失自我。只学不问,以学代问的现象相当普遍。

教学课堂缺少吸引力。近年来,学生旷课现象愈加普遍,各年级到课率参差不齐,年级越高到课率越低。教师抱怨学生学习不努力,学生抱怨教师教学不尽心。

考试流于形式,考试作弊现象较为普遍。考风差是学风差的原因和结果。部分同学考试存侥幸心理,平时上课不努力,指望教师考前给出考试重点,应试过关,而教师大量“放过”学生的现象屡见不鲜。

2、湖北工业大学学风调查问卷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决定从四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2],代表性的题目如:

“学习目的和态度”的题目:截至目前为止,你对大学生活最深刻的感悟是什么?

“学习环境和压力”:你对周围环境(班级和寝室)学习氛围的认识?

“学习专业稳定性”:每周平均上几天晚自习?

“师资评价”:对于那些不吸引您的课程,原因是什么?

此外,问卷还对年级和性别进行了区别,并设计了一道开放型问题,由被访者自由回答改善学风最迫切需要解决的3个问题。

3、问卷结果分析

3.1 总体分析

本次调查总共回收349份答卷,全部答卷均可计入实证分析。

3.2 单题分析

3.2.1代表性问题分析

如第4题“如果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否会主动请教同学或老师”。学习目的明确的学生对课堂不懂的问题会积极询问老师或同学;相反,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只会机械应付课业。介于二者间的学生,虽参与日常课堂学习,但只会时而追问课堂知识点。

综合答题情况如下:

可见,14.04%的学生是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端正的学习目的,53.87%的学生抱着模凌两可的心态,而剩下32.09%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进一步分析此问题在各年级的回答状况。

由柱状图可看出,学生在大三时学习积极性最低,大一大四时学习积极性最高。原因是大一学生刚进校,尚未脱离高考紧张学习的模式;大四的学生面临考研,有较强的学习目的;大二、大三处于松懈期,生活非常放松。

3.2.2 影响学风的因素分析

造成目前学风现状的原因是多种多样,本文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加以分析与探讨。

(一)校内因素

1、缺乏有力的监控评价机制

监控评价体系过于量化,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这种标准化、表面化、形式化的定量评价方式忽略了师生内在价值的判断。

2、教师教风缺失

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以学术成就为主,从而造成教师忽视教学,某些教师的不良学术道德影响了学生。此外,经济化的社会也使教师在外参加各种讲座、培训工作,耗费大量个人精力,松懈了本校教学任务。

3、学生素质偏低、目标不明确、社会活动过多

目前学生整体水平有所下降;社会对大学生认可度的降低使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降低,考研或考博成了权宜之计。很多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社团娱乐活动从心理上减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时间上分散了学习精力。

(二)校外因素

1、社会原因

存在主義和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使学生更注重实惠和物质的享受;社会用人标准驱动学生更注重最后结果,减弱了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娱乐业的发达也使很多学生不能合理的安排学习娱乐的时间,分散了学习精力。

2、家庭因素

家长以为在大学不需要天天上课,大学学习没有那么重要,只要能毕业就可以,这种误导让学生们从心理上不重视大学学习,认为大学期间重要的不是学习,认识严重影响学风建设。

4学风建设改进与完善措施

学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优劣性依赖于管理、教学、服务部门等的通力合作。

4.1 着力打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学风氛围

学风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群体支持,而校园文化的完善也构建了学风建设环境。要充分利用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宣传学风建设的经验和成果;要发现和宣传先进典型,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4.2 加强教风,以师生交流促进学风发展

教风的好坏影响学风发展,不仅影响着学生人生观和学习态度,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同时也要和学生建立伙伴的合作关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

4.3 提高学生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生自身对学习的主动性才是决定其学风的关键因素。通过优良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主观上领悟自我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从内心认可学风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构建良好学风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何瑾,天津师范大学学风现状调査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2] 李芹,薛阳.由中英工科教学体制中几点不同谈学风建设[J].高教论坛.2011 (1)

[3] 金国华,汤啸天.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通信作者:童亚拉,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智能计算,信息安全

12.新形势下从紧货币政策的前景 篇十二

关键词:货币政策,从紧,危机,经济增长

2008年9月15日傍晚, 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提高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并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四年来首次提高贷款利率、九年来首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在整个社会引起很大反响, 同时也令理论界对国家在2007年底提出的“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方向产生了疑问。

一、解读“从紧货币政策”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为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 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 防止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胀, 在未来一段时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在此之前, 中国人民银行已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利率, “从紧货币政策”的信号非常明确。

从“稳健的货币政策”到“从紧货币政策”, 我们可以做出以下解读:

1.2007年, CPI明显上涨, 国际油价大幅攀升, 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增大。针对2007年宏观经济当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物价上涨问题, 全球已给予普遍关注, 而对于我国而言, 食品价格的上涨带动的物价节节攀升已经对宏观经济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紧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严格控制通货膨胀的加剧, 确保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

2. 国内房价迅速窜高, 房地产泡沫已全面形成;

股票市场冲高回落, 反映了市场的不完善及投资者的非理性。从2007年经济发展的诸多特点可以看出, 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微观层面出现的问题不容小视。通过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使房地产、证券交易等过热行业泡沫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 规范市场操作, 使市场回归理性。

3.2 0 0 7年, 在奥运产业的带动下, 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 其中, 投资仍然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2007年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 2007年以来宏观经济热度指数持续攀升。在此背景下, 人民银行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以吸引储蓄、控制银行信贷规模, 解决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二、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从紧货币政策”是在2 0 0 7年我国宏观经济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符合一定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货币政策, 将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 自2008年以来, 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中央银行也适时地调整了货币政策的方向。

1. 国际方面。

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已使危机升级为金融风暴, 不但使美国经济受到重创,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被席卷, 全球经济面临严峻考验。从2007年8月次贷危机爆发至2008年9月, 包括华盛顿互惠银行等在内的美国的多家银行倒闭, 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证券先后被收购或破产清盘;“两房”、美国国际集团先后被政府接管。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导致全球大部分国家股市暴跌, 各国金融机构及政府所持美元资产受损严重。2008年9月, 国内部分商业银行公布各自持有的“问题公司”的债券数量, 直接导致沪深两市股指连续爆跌, 国内金融业受到重创。

2. 国内方面。

2008年, 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出口仍有一定抑制作用;1月份南方重大冰雪灾害、5·1 2汶川大地震、9月“毒奶粉”事件等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但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 2008年1月~8月份, 我国CPI明显下降, 但PPI却逐月递增, 反映了我国物价水平仍然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 防止进一步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固定资产投资沿续近年来的高速增长态势, 1月~6月份的增长幅度为26.3%, 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对G D P仍有较强带动;奥运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带动仍然较为突出。因此, 从总体上说, 经济持续走强的趋势明显, 预计2 0 0 8年经济增长速度受负面影响较小, 仍可保持9%左右的增幅。

三、当前及今后我国“从紧货币政策”的适用性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2 0 0 8年宏观经济增长仍然强劲, 我国投资、消费的快速增长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而经济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从紧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 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 中央银行应该紧跟形势, 有针对性地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和目标, 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首先, “从紧货币政策”的大方向还应坚持。虽然央行在2008年9月1 5日宣布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基准利率, 宣告了央行结束了单方面降低“双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时代, 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货币政策已进入到“扩张货币政策”的阶段。经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 央行提高双率的宏观经济背景是特殊的、暂时性的。如果剔除掉这些暂时性的因素的影响, 透视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 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 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信贷等方面增长仍然强劲。就此看来, 中央银行不应就此放弃“从紧货币政策”, 而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坚持从紧的基本方向不能变。

其次, 我国中央银行在“从紧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手段的选择上应更注重实效。在坚持“从紧货币政策”方向的同时, 在货币政策工具、手段和目标的选择上, 中央银行应该更加谨慎。相对财政政策而言, 货币政策更具有灵活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因此, 对于目前我国的发展现状, 应适当地将财政政策赋予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 而“熨平经济波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职责则应更多地交由货币政策来完成。在未来的几年当中, 货币政策将被赋予更多的使命, 一旦经济当中出现新的变化,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都应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适当地调整货币政策的短期行为, 以满足长期货币政策目标的需要。

综上所述, 我国当前的“从紧货币政策”的方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我国中央银行不但要继续坚持“从紧货币政策”的主要方向, 更应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配合财政政策的使用, 以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继续平稳、快速地增长。

参考文献

[1]孙工声:准确把握从紧货币政策的内涵.中国金融, 2008 (2)

[2]袁跃东:透视从紧的货币政策.世界知识, 2008 (3)

13.形势与政策论文—我国周边形势 篇十三

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300多万平方公里,东西相隔5500公里,时差4个多小时,南北相距5500公里,跨越5个温度带,居世界第三。中国地大物博,自古以来便是各国眼中的宝地,上至夏商,下至今时,总是处于危机之中。无论何时,外国总是打着中国的主意。而今,中国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自强不息,增强了自己的实力,有了相当高的抵御能力,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处于和平时代,相反我们应该警惕这潜在的危机,古人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我们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时刻注意我国周边环境形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领土方面,自新中国以来,先后缅甸、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和朝鲜圆满地解决了边界问题,签定了新的边界条约,并划界立碑,但是我国仍与印度等国家有5000多公里边界尚未完全划定,争议地区16万多平方公里。与日本等海上邻国争议面积多达200多万平方公里。这些领土的争议是格局形势潜在的危机。目前我顾主要丢失的领土有韩国占有的几个礁岛,日本侵占东海气琉球群岛和钓鱼岛。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周边各国的蠢蠢欲动,小动作纷纷。

在西方开始收敛的时候,中国周边的国家却活跃起来。越南,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纷纷针对我国南海主权动作不断直接向中国发起挑战。其中菲律宾国会通过将中沙群岛的黄岩岛划为其国土,马来西亚总理登陆南沙群岛几处岛屿宣称拥有主权,其海军司令甚至宣称,如果发现中国渔船入侵,将被长期驻扎在那里的海军驱逐舰驱逐,越南则任命了一个管理西沙群岛的政府机构主席,一宣称对改道拥有主权。日本首相有不失时机的挑起钓鱼岛事件。这个时候中国的西方邻居印度也不甘示弱,居然大幅增兵藏南。对已经挫败强大西方势力的中国来说,解决这些国家的挑战不是问题,但奇怪的是,与高调回应西方相反的是,中国政府这次相当低调,对之冷眼旁观,不采取措施。

或许这种选择于中国来说对外界不失为一种对抗、一种有力的回击,但是在这个社会,尤其是西方,将忍让看着一种懦弱,一种无能。中国要想在世界永远占有一席之地,光靠忍让和中国传统的礼仪是不可能的,要让世界尤其是美国、欧盟等国家信服,就必须有霸气,因此对待这些对我国领土打着歪主意的小国家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拿出点威风和霸气。在这里绝不是以大欺小,而是维护自己正当的利益。中国这个大国如果连这点利益都不能争取,别人会以为我们好欺负,这实际上在无形中助长美国等国家的嚣张气焰。中国不能忍让。

周边环境形势在军事方面尤为紧张,总体来说东亚、东南亚、东盟、中亚、南亚地区对中国呈现包围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日本不愧为一流强国,拥有世界第一的扫雷能力和世界第二的防潜能力,军事费用世界第二。便面上日本与中国和睦相处,但实际上是表面上一套暗地里又是一套。其军事防御已由“固守北方”变为“防御西南”,此举意味着什么,我想不言而喻。在一则调查中显示,人们普遍认为对中国最为危险的国家即最容易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的国家就是日本,而目前日本的种种举动也正应证着这一趋势。炙手可热的朝鲜核问题,也是一大热点,联合国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朝鲜核问题处理不得当势必引起朝、韩、美、日四国的军事冲突。由于当年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一旦四国的战争爆发,势必影响到美日韩与中国的关系,很有可能美日会趁机打击中国。因此我想在朝鲜核问题上,中国应该谨慎,考虑全面,在外交方面应尽可能的避免冲突,保持中立原则。

于此同时,印度也将中国列为潜在的威胁。印度兵力强大,海陆空在世界排名靠前,是中国有力外患之一,而且印度长期以来占领着藏南地区,态度强硬,轻言撤退是不可能的,为有武力。同时印度也将印度洋列为其势力范围,恶意炒作中国与印度洋各国正常的经济来往甚至借用马尔代夫的甘岛作为其空军基地,毫无掩饰的暴露出印度的野心。中国不得不防。

台湾问题是我们一直关心的问题。从明朝开始,就明确的规定台湾属于中国。从邓小平主席的“一国两制”到陈水扁的“台独”,我们看到的是台湾领导团队想方设法的对抗,视祖国各族人民于不顾,甚至请求美国的援助。中国曾今帮助马英九登上台湾领导人的位子,而曾将他口中的台湾回归如今已经烟消云散,大力购置军事防务,其动机之明,不言而喻,美国更是添油加醋。藏独也是中国头疼之事,“**”集团藏独的野心也迎合了美国的愿望。奥巴马白宫见**更是对中国政府公然的宣战。我们岂能坐视不管?中国政府不能忍让,应该快刀斩乱麻,将这些不法分子除之而后快。

对如今的中国来说,美国可能是我们最强大最具危险性的国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群,遍布世界各地。这些基地主要为美国收集情报资料,拥有先进的科技,最强大的军事武器,一旦战争爆发,可以迅速的调兵遣将,尤其在欧洲,能够迅速的调集兵力进攻中国边疆。而且2010年中美关系即将发生更加微妙的变化。如果美国挑起中国敏感的三大危机——贸易争端、对台军售、会见**,中国将应接不暇。

14.形势与政策论文-当今经济形势 篇十四

U型经济复苏趋势明朗 企业不可再畏首畏尾

中国经济正在稳步复苏已成普遍共识,近期披露的各项经济指标也预示着中国经济正在持续向好。6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2%,连续四个月位于临界点——50%以上;同时,国家电网统计数据也显示,6月下旬发电量增幅高达7%,6月份单月发电量同比实现3.6%的增幅,6月份全国发电量增幅转正已无悬念。

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新订单指数中的分项指标出口订单指数从5月份的50.1%上升至51.4%,创下13个月以来的新高,国内制造业继续保持回暖趋势,而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主力,出口订单数的V型复苏暗示着中国出口已经见底,一旦全球去库存化结束,下半年出口跌幅将放缓至10%以内。而新订单指数持续在50%以上,也预示着工业复苏将会持续到明年。

目前中国经济的复苏趋势已经形成,并将持续下去,中国的经济复苏已呈现“底部较窄的U型”,而不是V型、W型和L型。

在这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中考”中,中国交出了令人羡慕的答卷。针对此次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造成的冲击,中国政府在危机中采取了积极负责的态度,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实施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包括总额达4万亿元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经济刺激方案等。

今年年初,温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向世界明确传递了克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信心”。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30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得全球经济从中国的发展中不断获得新的推动力。据联合国《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统计,2008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22%,今年将进一步增至50%。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都陷入经济衰退之时,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已成为尽早复苏全球经济的最重要的希望所在和信心来源。

在许多发达国家经济衰退阴霾未去、苦苦抗争之际,中国的经济增长已成为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和复苏全球经济的重要因素。国家在增加财政投资的同时,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这不仅可以让民营企业更多分享国家财政投入的收益,而且这一过程能释放出惊人的生产力,激发了民营资本的投资热情,让民间投资成为保增长的巨大推力。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把握机会,而不在“悲观失望”中错过机会,是任何一个企业的决策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如何去发现那些潜在的投资机会以及消费需求,也是考验任何一个企业的现实问题。笔者建议,企业的决策者在重点考量相关指标和政策转变带来的投资机遇的同时,在策略上,亦应采取积极进取的方式,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一味的持保守观望的态度,也许将会丧失机会。

是复苏萌芽,还是虚假黎明?

美国?复苏迹象初显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次经济衰退的严重性及其与几十年来最严重金融危机相结合的特性,将使得这次复苏的力度小于以往。

美国经济自2007年12月份进入衰退到现在,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衰退。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继续收缩,但幅度有收窄趋势。近来一些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出现从收缩向缓慢复苏转变的迹象。经济学家也普遍预计,美国经济可望在下半年开始复苏,但步伐将是缓慢的。

第一季度出现的一个积极信号是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2/3的个人消费开支增长了1.4%,不仅扭转了此前两个季度连续下降的局面,而且创下了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大增幅,与去年第四季度的下降4.3%相比有了显著改善。不过,未来个人消费开支的增长动力还可能受到失业率攀升、家庭财富缩水和信贷紧缩等因素的负面影响,成为制约美国经济快速复苏的重要原因。

随着经济出现趋稳迹象,通胀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经济学家担心,目前庞大的流动性在经济复苏之后将导致高通胀。因此,政府能否在恰当的时机、以恰当的力度使大规模的宽松政策和干预措施得以有序退出至关重要。如果时机过早、力度过大,则不利于经济复苏;如果时机过晚、力度过小,则可能导致高通胀。

此外,美国政府财政赤字状况今年上半年继续恶化。一方面,经济衰退严重影响了政府的税收;另一方面,政府开支因实施救援和刺激计划急剧扩大。在去年10月1日开始的本财年头8个月里,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已达到9919亿美元,是上财年同期赤字的3倍多,这意味着美国财政赤字本财年将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据白宫估计,本财年政府财政赤字将高达1.8万亿美元,远远超出上财年创下的455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

针对这个问题,伯南克上月敦促美国国会和政府立即着手制订行动方案,以有效控制不断膨胀的财政赤字。他说,财政赤字得不到控制的最终结果是投资者信心被侵蚀,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前景受到威胁。他强调,即使是在当前采取措施应对衰退和金融危机的时刻,也必须要开始制订恢复财政平衡的计划,以保持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次经济衰退的严重性及其与几十年来最严重金融危机相结合的特性,将使得这次复苏的力度小于以往。伯南克警告,即使是开始复苏之后,经济活动很可能还是相对疲软。美联储也在6月底说,尽管美国经济前景有所改善,但经济活动仍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低迷。欧盟?年内有望触底

经受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欧盟经济今年上半年可谓深陷低谷。尽管近期种种迹象表明,欧盟经济很可能即将触底反弹,但复苏之路恐怕远没有想象的顺畅。

下滑速度趋缓

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欧盟经济环比下滑了2.4%,其中欧元区经济环比萎缩2.5%,创下自欧元区1999年成立以来的最大季度降幅,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全线下滑。尽管如此,根据欧盟委员会5月初发布的一份预测,今后欧盟经济下滑会趋缓,到2010年下半年将重拾增长步伐。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委员华金·阿尔穆尼亚预计,欧盟经济年内有望触底。成员国急欲抽身

为扭转经济颓势,欧盟及其成员国继大规模金融救市后,又耗费巨资用于刺激经济。如果算上因失业率上升而自动增加的社会保障支出,欧盟总体的经济刺激力度已达到经济总量的5%左右,超过6000亿欧元。

如此“大手笔”在有效稳定金融市场、遏制经济衰退的同时,也使欧盟成员国政府财政状况急剧恶化,长期下去将难以为继。于是,在上月举行的欧盟峰会上,欧盟成员国领导人提出,逐步结束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伴随经济复苏步伐巩固财政,着力削减因刺激经济而急剧膨胀的财政赤字。前景仍存变数

尽管经济下滑局面有所缓和,著名市场研究机构IHS环球透视首席欧洲经济学家霍华德·阿彻仍警告说,欧洲经济看上去还远没有到一片光明的地步,要实现可持续复苏最早得等到2010年。阿彻指出,急速攀升的失业率是危及欧洲经济复苏的最大威胁。此外,全球经济和贸易形势依然低迷,信贷紧缩局面依然严峻等,都给欧洲经济复苏增添变数。

日本?将走“L”或“W”

去年9月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欧美经济迅速衰退,需求急剧下滑。受此影响,日本出口大幅减少,企业收益恶化,设备投资和个人消费急剧下降。内外需同时不振导致日本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分别下滑13.5%和14.2%,降幅连续刷新战后纪录且大大超过欧美其他发达经济体。

今年第二季度,随着各国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开始初见成效、企业库存调整有所进展以及日本政府出台了节能家电环保积分和环保车补助等措施,内外需求均出现回升。日本的工矿业生产指数从3月份开始连续3个月上升,出口也出现下滑趋缓的迹象。日本政府和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日本经济已在第一季度触底。

但对于日本经济能否像预计的那样顺利复苏,不少专家学者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由于日本经济对外依存度高的结构性问题,未来日本经济走势将呈“L”型或“W”型,即日本经济复苏将经历一个曲折缓慢的过程,不会在触底后迅速反弹。

澳大利亚?低迷中求突破

自去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澳大利亚政府一直致力于应对由这场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今年年初以来,澳大利亚政府逐步加大经济刺激措施力度,并已初见成效: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达到0.4%。经济学家普遍期待,澳大利亚近期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能在下半年奏效,为澳大利亚带来经济突破。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澳大利亚实行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澳大利亚中央银行自去年9月份以来已连续6次下调基准利率,使利率水平从7.25%降至3%,为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低水平。

在财政政策方面,澳大利亚政府迄今已出台了3个经济刺激计划。第一个计划于去年10月份出台,规模较小,主要对低收入者派发现金和加大对首次购房者的补贴力度。第二个经济刺激计划今年2月份推出,主要为中低收入纳税者提供退税补贴,资金总额达420亿澳元(1美元约合1.24澳元)。今年5月份,澳大利亚政府又推出总额为220亿澳元的“国家建设与就业”计划,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与港口、新能源和全国宽带网建设以促进就业,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澳大利亚政府对本国和亚太地区经济形势及前景的判断较为乐观,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将保持较强劲的增长势头,必然增加对澳大利亚资源与能源的需求。而澳大利亚金融体系本身相对比较安全,经济体系相对比较健康;对于澳大利亚来说,这次金融危机为“输入型”,总体不存在与美国类似的次贷危机。

上一篇:1314抒情散文下一篇:基层书记党建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