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统计师资格考试

2024-07-11

高级统计师资格考试(共7篇)

1.高级统计师资格考试 篇一

某市卫生局所属的甲医院是大型医院,为独立核算的国有事业单位,尚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2008年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的工作检查中发现以下情况:

(1) 2007年3月,甲医院财务处副处长李某因虚开业务招待费发票、多报销费用(金额不大)遭到举报,被调离会计岗位。甲医院为填补空缺,将蒋某提拔为财务处副处长。此前,蒋某为甲医院基建科科长,具有工程师职称,业务能力强,在筹建新门诊大楼中表现出色,受到甲医院的表彰。在随后办理的李某和蒋某工作交接中,甲医院履行程序,指派了一名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进行监交。

(2)蒋某接任财务处副处长后,向院务会提出建议,利用医院地下室的人防工程开设内部招待所,为外地住院病人家属提供住宿服务,并收取住宿费。这样做一举两得:为病人家属提供服务,使患者放心、舒心,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利用地下室人防工程开设内部招待所,物尽其用,还为医院创了收。院务会一致同意了该建议。该内部招待所均采用现金方式收取住宿费,一个月后共收取了10万元住宿费。对于该住宿费如何处理,蒋某认为,该招待所属于内部招待所,是为病人家属服务,未向社会开放,而且是利用闲置的地下室创收,因此,不必纳入医院统一核算,应进行单独管理,作为职工福利资金进行使用。医院院长认为,蒋某说得有理,同意按照蒋某意见办理。

2007年5月,医院利用内部招待所住宿费收入,在“五一节”之际为全院职工发放了200元食用油作为福利;在十一长假期间,为甲医院科研骨干和各科主任到厦门度假提供资金;在年终,由财务处制定奖金分配计划,经院务会批准后,将本年内部招待所结余资金全部发放完毕。

(3) 2007年8月,甲医院新门诊楼接近完工,由于下半年物价上涨较快,导致建材、设备以及其他费用超过预算100万元。对于出现的新问题,医院院长专门召开院务会,研究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后勤处长发言说,不久前,一家餐饮私营企业老板看中了本院的临街职工食堂,由于地处闹市,客流量大,提出愿意支付100万元年租金租赁职工食堂开设快餐店;如果将职工食堂移到院内办公区,就可将其出租。医院院长说,应动员广大职工艰苦奋斗,克服一切困难,将门诊大楼建下来,院务会同意将房屋出租。会后,后勤处长根据授权与某餐饮企业签订了出租房屋的合同,鉴于医院不便开具发票,合同约定,将租金收入100万元由餐饮企业直接支付给材料物资供应商,由材料物资供应商直接向餐饮企业开具发票。会计人员请示负责基建的财务处副处长蒋某,对该业务如何进行处理,蒋某认为,本院没有开具发票,也没有资金收付,做账缺乏相关依据,对该笔租金收入和建造成本没有必要入账。

(4)随着门诊大楼竣工,需要动用大笔财政资金采购大批医疗设备,为了提高效率,甲医院专门成立了采购小组,分工负责,一竿子插到底。比如,张三负责采购内科设备,从询价、签订购销合同到验收,均由一人负责完成,这样熟悉情况,可以大大提高采购效率。为了节约费用,采购人员不辞辛苦,直接深入生产厂家。采取责任到人,分工负责后,在短时期内完成了采购任务。但在采购设备时,由于财政资金未能及时到位,不能按时采购设备,很可能造成延期启用新门诊大楼。医院院长要求财务处想办法筹集资金,保证设备及时到位。财务处长说,上级卫生部门为了进行糖尿病防治的研究,专门拨入了150万元专项科研经费,目前尚未支付,可以临时垫付。医院院长表示同意,但强调不能影响科研进展,同时应抓紧落实资金,尽快归还垫款。

(5) 2008年5月,市财政局对在工作检查中发现的甲医院在税收、会计和预算等方面存在的违规行为,对甲医院和医院院长进行行政处罚,对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改进意见。对此,医院院长表示,对内部控制缺陷,将马上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按照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进行改正;但对个人受到的行政处罚表示冤屈,因为所有重大的事项都是由院务会集体决定的,不应处罚个人。

要求:

1.依据会计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分析、判断并指出甲医院上述(1)情形中的不符合规定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2.依据会计、预算、税收等法律制度有关规定,分析、判断并指出甲医院上述(2)至(4)情形中的不符合规定之处,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3.依据会计法律制度有关规定和上述(5)情形,分析、判断医院院长认为自己不应对医院违规行为负责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提示】

1.情形(1)不符合规定之处: (1) 甲医院任命蒋某为财务处副处长的做法不符合规定。理由: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任职条件是,应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 (2) 甲医院办理交接手续中由普通会计人员监交的做法不符合规定。理由:依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监交。 (3) 原财务处副处长李某虚开发票、多报销费用(金额较小),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应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在处理业务中做到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尽职尽责。

2.情形(2)的不符合规定之处: (1) 内部招待所的住宿费收入不纳入医院统一核算,不符合规定。理由: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将内部招待所住宿费收入单独管理,用于职工福利实际就是私设小金库,违反了《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不得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的规定。 (2) 内部招待所住宿费收入没有进行纳税申报、未缴纳税费不符合规定。理由:根据税收法律制度的规定,该住宿费收入应该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用于发放奖金等还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情形(3)的不符合规定之处: (1) 租金收入和门诊大楼建造成本未入账不符合规定。理由: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如实确认、计量和记录资产、负债、收入、费用。 (2) 租金收入未进行纳税申报、未缴纳税费不符合规定。理由:依据税收法律制度的规定,租金收入应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

情形(4)不符合规定之处: (1) 采购设备的做法不符合规定。理由:动用财政资金购买设备属于政府采购行为,根据有关规定,政府采购一般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进行采购。 (2) 采购设备中一人负责从询价、签订合同到验收不符合规定。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固定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应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固定资产的全过程业务。 (3) 甲医院将科研专项资金垫付购买设备的做法不符合规定。理由:根据预算法律制度的规定,科研专项资金应该专款专用,单位不得挪用挤占专项资金。

3.医院院长认为自己不应对医院违规行为负责的观点不正确。理由: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

案例分析题二

某国有大型集团公司为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于2006年12月26日召开了由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内部控制高层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集团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的决议。有关人员的发言要点如下:

总经理刘某:我先讲两点意见: (1)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十分重要,可以杜绝财务欺诈、串通舞弊、违法违纪等现象的发生,这是关系到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 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应当抓住重点,尤其要注重加强对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等内部控制要素方面的建设,企业文化方面对内部控制影响较小,可不必投入太多人力、物力。

常务副总经理张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能否被准确识别并得以有效控制,是衡量内部控制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标准。建议重点关注集团内部各种风险的识别,找出风险控制点,据此设计相应的控制措施,来自集团外部的风险不是内部控制所要解决的问题,可不必过多关注。在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过程中,对于那些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风险事项,应采取一切措施予以回避。

总会计师李某:由于集团公司是基于行政划转的原因而组建的,母、子公司内部连接纽带脆弱,子公司各行其是的现象比较严重。建议集团公司加强对子公司重大决策权的控制,包括筹资权、对外投资权、对外担保权、重大资本性支出决策权等,对子公司重大决策应当实行集团公司总经理审批制。

协管人事的副总经理周某:集团公司可以从完善人事选聘和培训政策入手,健全内部控制。 (1) 建议子公司的总经理和总会计师由集团统一任命,直接对集团公司的董事会负责。 (2) 注重加强内部控制知识的教育培训。中层以上干部每年必须完成一定学时的内部控制培训任务;其他基层员工仍应以岗位技能培训为主,没有必要专门组织内部控制培训。

董事长吴某:以上各位的发言我都赞同,最后提三点意见: (1) 思想要统一。对集团公司而言,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一切制度安排都要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包括内部控制。 (2) 组织要严密。我建议由总会计师李某全权负责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集团内部控制,我和总经理全力支持和配合。 (3) 监督要到位。应当成立履行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职能的专门机构,直接对集团公司的总经理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不断完善集团公司内部控制。

要求: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角度,指出总经理刘某、常务副总经理张某、总会计师李某、协管人事的副总经理周某以及董事长吴某在会议发言中的观点有何不当之处?并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提示】

1.总经理刘某:

(1)认为内部控制可以杜绝财务欺诈、串通舞弊、违法违纪等现象的发生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内部控制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只能合理保证有关目标的实现,不能完全杜绝上述现象的发生。

(2)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影响较小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企业文化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作。

2.常务副总经理张某:

(1)认为外部风险不是内部控制问题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内部控制所称风险识别不仅包括内部风险,还包括外部风险。

(2)对可能给企业带来重要经济损失的风险事项一律予以回避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除风险回避外,企业还可以选择风险承担、风险降低和风险分担等风险应对策略。

3.总会计师李某:

有关子公司重大决策权限的授权批准控制不恰当。

理由:不符合内部会计控制的有关规定,重大决策应实行集体决策制度,不应由总经理一人审批。

4.协管人事的副总经理周某:

(1)由集团任命的子公司总经理和总会计师直接对集团公司董事会负责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子公司总经理和总会计师应由子公司董事会任命并对其负责,接受集团公司董事会的监督。

(2)只对中层以上干部进行内部控制知识培训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内部控制是由全员参与的一个管理过程,只有全体员工都掌握了内控的知识和理念,才能真正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5.董事长吴某:

(1)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内部控制的唯一目标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内部控制的目标不仅包括经营目标,还包括战略目标、报告目标、资产目标和合规目标。

(2)由总会计师全权负责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集团内部控制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董事长对建立健全和有效执行内部控制负总责。

(3)履行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职能的专门机构直接对总经理负责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履行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职能的专门机构应当对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负责。

案例分析题三

2007年某省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选定A、B、C三个试点城市开展了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当年,三个试点城市均成功地完成了对本市所有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并向省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提交了有关本年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情况的书面报告。书面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A市: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2007年度对本市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再就业技能培训。全市8 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全部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聘请了高级专业技师授课,发生授课相关成本(包括教师课酬与教材费等)共计40万元。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所属的职业技术学校免费为本次培训提供了教学场所。市企业联合会所属的会员企业也为培训的所有学员免费提供了实习场所,并选派优秀技工进行现场指导。本次培训未发生其他相关成本。经过再就业培训,本市下岗失业人员最终实现再就业4 500人。

B市: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2007年度对本市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再就业技能培训。全市6 800名下岗失业人员全部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以聘请相关高校教师授课与岗前技能训练相结合。培训中发生授课相关成本(包括教师课酬与教材费等)共计27.2万元,发生岗前技能训练成本10.2万元。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所属的职业技术学校免费为本次培训提供了教学场所。本次培训未发生其他相关成本。经过再就业培训,本市下岗失业人员最终实现再就业4 200人。

C市: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2007年度对本市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再就业技能培训。全市7 500名下岗失业人员全部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以聘请相关高校教师授课与岗前技能训练相结合。培训中发生授课相关成本(包括教师课酬与教材费等)共计20万元,发生岗前技能训练成本7.5万元。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所属的劳动服务公司为本次培训提供了教学场所,并收取了17.5万元的场地使用费。本次培训未发生其他相关成本。经过再就业培训,本市下岗失业人员最终实现再就业4 000人。

要求:假定你是该省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聘请的评估专家,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分别计算A、B、C三个试点城市的人均培训成本和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后的再就业率。

2.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价A、B、C三个试点城市中哪个为最佳再就业培训城市?

【分析提示】

1.(1)计算人均培训成本。

A市:400 000÷8 000=50(元/人)。

B市:(272 000+102 000)÷6 800=55(元/人)。

C市:(200 000+75 000+175 000)÷7 500=60(元/人)。

(2)计算再就业率。

A市: (4 500÷8 000) ×100%=56.25%。

B市: (4 200÷6 800) ×100%=61.76%。

C市: (4 000÷7 500) ×100%=53.33%。

2.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计算如下:

A市单位效益所需的平均成本=400 000÷4 500=88.89(元/人)。

B市单位效益所需的平均成本=374 000÷4 200=89.05(元/人)。

C市单位效益所需的平均成本=450 000÷4 000=112.5(元/人)。

案例分析题四

某大型商贸企业集团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主业之一是汽车销售,并与国内多家大型汽车生产企业签有战略合作协议。集团提出要加大实业投资以提升竞争力。2007年上半年,集团投资部门经过多次调研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投资1.3亿元兼并控股乙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简称“乙公司”),以汽车销售为核心控制零部件生产业务。

集团总经理主持召开兼并乙公司项目评定会。请相关部门发表意见。

———投资部提出,应当尽快签署兼并协议,主要理由是:

(1)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潜力巨大,国内成熟的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9%左右,投资零部件行业可获得较大的收益。

(2)乙公司2006年实现净利润1 000万元,年末净资产1.8亿元,经营状况较好。

(3)乙公司有员工500人,其中50%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可采用补偿方式将乙公司员工身份置换为合同制,有利于经营机制和人才制度的改革,引进优秀人才,促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进行员工身份置换,每人平均补偿金额为8万元。

(4)收购乙公司可以充分发挥集团与国内多家大型汽车生产企业的战略合作优势,通过产销联动,将汽车生产企业生产车辆所需的零部件采购大部分集中在乙公司。按年产80万辆汽车计算,预计每年可增加零部件销售收入10亿元,利润7 000万元。

———法律部提出,同意投资部所提兼并乙公司的建议,主要理由是:

(1)兼并乙公司不存在法律障碍。

(2)若兼并乙公司,需要关注可能存在尚未披露的担保等所引起的诉讼风险。

———财务部提出,此项兼并应当慎重,主要理由是:

(1)采用国内分行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6%对乙公司2006年经济增加值(EVA)进行测算,乙公司创造的经济增加值只有60万元。

(2)经咨询有关汽车专家,汽车零部件市场60%为外资控股,国内大型汽车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零部件供应商,国内中小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受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可持续发展状况普遍不理想。

(3)经过调查发现,乙公司在全国有10家子公司,乙公司对所属子公司的控制力很弱,销售业务集中在少数客户经理手中。抽查的子公司存在或有事项没有披露的情况,且相关金额较大,仅对外担保涉及的金额就高达1亿元以上。

要求:假定你是集团公司总会计师,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分析兼并乙公司主要存在哪些方面的风险,并简要说明理由。

2.提出是否兼并乙公司的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提示】

1. 兼并风险分析:

(1)存在营运风险。

理由: (1) 判定集团收购乙公司将产生巨大协同效应的最重要的依据,是公司与大型汽车生产企业有战略合作协议,但上述战略合作协议并不具有法定约束力。 (2) 汽车零部件采购市场已是买方市场。

(2)存在被收购企业员工风险。

理由: (1) 在实施并购时,需安置乙公司的员工或者支付相关成本。 (2) 目前中小零部件企业的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及高管人员流动性过强,乙公司销售业务集中在少数客户经理手中,容易造成人才流失和业务流失。

(3)存在资产或负债不实风险。

理由: (1) 可能存在资产被高估。 (2) 可能存在没有披露的巨额担保,相关的诉讼将形成集团的负债。

(4)盈利能力下降风险。

理由:采用行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计算,乙公司2006年只创造了60万元的经济增加值。

2.建议放弃兼并。

理由:虽然汽车零部件在我国市场潜力巨大,但兼并乙公司存在很大风险。

案例分析题五

甲企业于1995年成立,专门生产经营畜禽饲料。由于产品质量好、服务周到,逐步形成品牌,已发展成为国内一家著名饲料加工企业。2003年,该企业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反映,资产总额25 000万元,净资产12 500万元,应收账款5 000万元。短期借款5 000万元,应付账款2 50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100 000万元,净利润3 000万元。

2004年初,因爆发禽流感疫情,畜禽养殖业遭受严重打击,甲企业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尽快走出困境。2004~2006年,甲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分析,实施以下发展战略:

(1) 2004年2月,在其原材料采购地投资成立一家全资粮食购销企业(乙企业)。注册资本3 000万元,除供应甲企业原料外,还开展购销业务。甲企业委派1名董事副总经理和1名财务总监常驻乙企业,并由董事副总经理全面主持工作。乙企业当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 000万元,净利润100万元。

(2) 2005年1月,在乙企业所在地低价收购一家已停产1年的面粉生产销售企业,继续聘任该面粉企业原总经理全面主持工作,并注入流动资金2 000万元。由于产品质量原因,该面粉生产销售企业当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 000万元,亏损300万元。

(3) 2005年6月,鉴于国内有色金属材料价格趋涨,投资成立了一家全资有色金属贸易公司,注册资本5 000万元,以传统的低进高出做法获取价差。该有色金属贸易公司当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 000万元,净利润200万元。

(4) 2006年11月,由于房地产市场升温,投资成立了一家全资房地产公司,注册资本10 000万元;12月,在城郊收购了某地块用于商品房开发。

甲企业2006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反映,资产总额80 000万元,净资产10 000万元,应收账款15 000万元,短期借款30 000万元,应付账款10 000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0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200 000万元(其中,饲料销售收入70 000万元,粮食销售收入60 000万元,面粉销售收入10 000万元,有色金属贸易收入60 000万元),净利润1 000万元(其中,饲料业务实现净利润600万元,粮食业务实现净利润100万元,面粉业务发生亏损300万元,有色金属贸易实现净利润600万元)。

除上述资料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简要评价甲企业在实施发展战略后的财务变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根据甲企业的财务变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该企业在资本结构、人员配备、风险控制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改进和提高之处?

【分析提示】

1.(1)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发展能力进行分析: (1) 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主营业务利润率从3%下降到0.5%。 (2) 偿债能力下降。资产负债率从50%提高到87.5%。 (3) 资产运营效率下降。总资产周转率从4次下降到2.5次。 (4) 发展能力不强。营业收入增加了1倍,资本增长率为-20%。

(2)评价企业在实施发展战略后的财务变动状况: (1) 粮食购销规模有所扩大,但盈利能力没有改善。 (2) 面粉生产销售企业没能实现预期的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发展目标。 (3) 传统主业饲料经营逐年出现萎缩,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4) 房地产还处于开发投入阶段,未来财务结果仍难断定。

2.(1)资本结构方面:公司短期借款用于长期投资趋势明显,资本结构失衡,管理层需要增强风险意识,改善资本结构,提高应对偿债风险的能力。

(2)人员配备方面:公司经营的产业跨度大,需要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3)风险控制方面:有色金属贸易和房地产等与公司传统业务无关,且价格波动风险很大,公司为此应该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案例分析题六

甲上市公司主要从事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自2006年以来,由于市场及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丁产品销量大幅度减少。该公司在编制2007年半年度财务报告前,对生产丁产品的生产线及相关设备进行减值测试。

(1)丁产品生产线由专用设备A、B和辅助设备C组成。生产出丁产品后,经包装车间设备D进行整体包装对外出售。

(1) 减值测试当日,设备A、B的账面价值分别为900万元、600万元。除生产丁产品外,设备A、B无其他用途,其公允价值及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无法单独确定。 (2) 减值测试当日,设备C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如以现行状态对外出售,预计售价为340万元(即公允价值),另将发生处置费用40万元。设备C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无法单独确定。 (3) 设备D除用于丁产品的包装外,还对甲公司生产的其他产品进行包装。甲公司规定,包装车间在提供包装服务时,按市场价格收取包装费用。减值测试当日,设备D的账面价值为1 200万元。如以现行状态对外出售,预计售价为1 160万元(即公允价值),另将发生处置费用60万元;如按收取的包装费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 180万元。

(2)丁产品生产线预计尚可使用3年,无法可靠取得其整体公允价值。根据甲公司管理层制定的相关预算,丁产品生产线未来3年的现金流量预计如下:

(1) 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有关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2) 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现金流量将在 (1) 的基础上增长5%。

(3) 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现金流量将在 (1) 的基础上增长3%。

除上述情况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3)甲公司在取得丁产品生产线时预计其必要报酬率为5%,故以5%作为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

(4)根据上述(1)至(3)的情况,甲公司进行了生产线及包装设备的减值测试,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 丁产品销量大幅度减少表明丁产品生产线及包装设备均存在明显减值迹象,因此对设备A、B、C、D均进行减值测试。

(2) 将设备A、B、C作为一个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该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1 500-500-400-80-20)×0.952 4+(1 500-500-400-80-20)×105%×0.907+(1 500-500-400-80-20)×103%×0.863 8=476.2+476.175+444.857≈1 397.23(万元)。该资产组应计提的减值准备=2 000-1 397.23=602.77(万元)。其中:设备C应计提的减值准备=500―(340―40)=200(万元);设备A应计提的减值准备=(602.77―200)×900÷1 500=241.66(万元);设备B应计提的减值准备=402.77―241.66=161.11(万元)。

(3) 对设备D单独进行减值测试。设备D应计提的减值准备=1 200-(1 160―60)=100(万元)。

要求:

1.分析、判断甲公司将设备A、B、C认定为一个资产组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认定结果。

2. 分析、判断甲公司计算确定的设备A、B、C、D各单项资产所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计算确定正确的金额。

【分析提示】

1.将设备A、B、C认定为一个资产组正确。

理由:该三项资产组合在一起产生的现金流入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

2. 甲公司计算确定的设备A、B、C的减值准备金额不正确。

理由:该生产线应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应当在设备A、B、C之间进行分配。

正确的金额:设备A应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602.77×900/2 000≈271.25(万元);设备B应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602.77×600/2 000≈180.83(万元);设备C应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602.77×500/2 000≈150.69(万元)。

甲公司计算确定的设备D的减值准备金额不正确。

理由:设备D的可收回金额为1 180万元。

正确的金额:对设备D应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1 200-1 180=20(万元)。

案例分析题七

A上市公司根据2007年3月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其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由33%改为25%。2007年上半年,A公司发生的与所得税核算相关的事项及其结果处理如下:

(1)首次执行日,A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2 600万元。2007年6月30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 500万元。公司管理层计划在2007年下半年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假定税法规定,资产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2007年6月30日,A公司认定持有的该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相应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297万元。

(2) 2007年6月21日,A公司与部分职工签订了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协议。该协议签订后,A公司不能单方面解除。根据该协议,A公司于2008年1月1日起至2008年6月30日期间将向辞退的职工一次性支付补偿款5 00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与该项辞退福利有关的补偿款于实际支付时可税前抵扣。2007年6月30日,A公司未确认该辞退福利形成的预计负债以及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决定于当年末确认。

(3) 2007年6月下旬,A公司在对存货进行清查时,发现库存某产品因储存不当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预计只能降价出售,故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400万元。销售部门提供的销售计划表明,该批产品拟于2008年2月对外出售。根据税法规定,企业确认的存货跌价准备在存货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可税前扣除。2007年6月30日,A公司认定该批商品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132万元。

(4) 2007年6月30日,A公司应收B公司账款余额为2 000万元。因B公司当期发生严重亏损,A公司对该应收账款计提了400万元坏账准备。税法规定,按照应收账款期末余额5%计算的坏账准备允许税前抵扣。根据与B公司达成的偿债协议,该笔债权将于2008年1月清偿。2007年6月30日,A公司认定该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400万元,相应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132万元。

根据公司的未来发展计划,预计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分析、判断A公司对事项(1)至(4)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分别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分别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包括应采用的所得税税率和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金额)。

【分析提示】

1.A公司对事项(1)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正确。

理由:交易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应以所得税税率33%为基础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2. A公司对事项(2)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因辞退福利义务应确认的预计负债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应以所得税税率25%为基础确认递延所得税。

正确的处理: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 250万元(5 000×25%)。

3. A公司对事项(3)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以所得税税率25%为基础确认递延所得税。

正确的处理: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0万元(400×25%)。

4.A公司对事项(4)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该应收账款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应以所得税税率25%为基础确认递延所得税。

正确的处理: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97.5万元(390×25%)。

案例分析题八

实华集团公司拥有甲上市公司75%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是一家从事石油化工生产的公司,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

(1)甲公司2007年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资本运作和机构调整,以期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甲公司2007年发生的相关事项如下:

(1) 2007年5月18日,为拓展境外销售渠道,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以45亿港元的价格收购乙公司的全资子公司F公司的全部股权,使F公司成为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F公司主要从事香港地区的26个加油(气)站和2个油库的经营业务。2007年4月30日,F公司的账面净资产为26亿港元。

2007年5月28日,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了收购价款45亿港元。2007年7月1日办理完毕F公司股权转让手续。

收购前,甲公司与乙公司、F公司均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2) 2007年7月3日,甲公司以现金收购了实华集团公司所属G公司拥有的油田开采业务,G公司为实华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7年6月30日,G公司拥有的油田开采业务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6亿元;国内资产评估机构以2007年6月30日为基准日,对G公司拥有的油田开采资产进行评估所确认的净资产为30亿元。

甲公司与G公司签订的收购合同规定,收购G公司拥有的油田开采业务的价款为35亿元。2007年8月28日,甲公司向G公司支付了全部价款,并于2007年10月1日办理完毕G公司股权转让手续。

(2) 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与下列公司的关系及有关情况如下:

(1) A公司。A公司系实华集团财务公司,主要负责实华集团所属单位和甲公司及其子公司内部资金结算、资金筹措和运用等业务,注册资本60亿元。甲公司拥有A公司49%的有表决权股份,实华集团公司直接拥有A公司51%的有表决权股份。

(2) B公司。B公司是化纤类境内、外上市公司,注册资本为50亿元,B公司尚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甲公司拥有B公司42%的有表决权股份,为B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拥有B公司18%的有表决权股份,其余为H股及A股的流通股股东。B公司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其中5名由甲公司委派,其余2名由其他股东委派。B公司章程规定,该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成员5人以上(含5人)同意方可实施。

(3) C公司。C公司系境内上市的油品销售类公司,注册资本为20亿元。甲公司拥有C公司28%的有表决权股份,是C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分别拥有C公司22%、11%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与C公司的其他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C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与第三大股东之间存在关联方关系。

(4) D公司。D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8亿元。甲公司对D公司的出资比例为50%,D公司所在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D公司的出资比例为50%。D公司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其中4名由甲公司委派(含董事长),其余3名由其他股东委派。D公司所在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委托甲公司全权负责D公司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仅按出资比例分享D公司的利润或承担相应的亏损。

(5) E公司。E公司系中外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80亿元。甲公司对E公司的出资比例为50%。E公司董事会由8人组成,甲公司与外方投资者各委派4名。E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2/3以上的董事同意方可实施,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由甲公司负责。

除资料(1)、(2)所述的甲公司与其他公司的关系及有关情况之外,2007年度未发生其他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分析、判断甲公司收购F公司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资料(1),确定甲公司收购F公司的购买日或合并日,并说明甲公司在编制2007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F公司2007年度哪个期间的利润和现金流量应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

3.根据资料(1),分析、判断甲公司收购G公司拥有的油田开采业务是否属于业务合并,并说明该项合并应当按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4. 根据资料(1),确定甲公司收购G公司拥有的油田开

采业务的合并日(或购买日),并说明甲公司在合并日(或购买日)如何确定所取得G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以及甲公司所取得该油田开采业务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收购价款之间差额的处理方法。

5.根据资料(2),分析、判断甲公司在编制2007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将A、B、C、D、E公司中的哪些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分析提示】

1.甲公司收购F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理由:甲公司和F公司在合并前后均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

2.甲公司的购买日为2007年7月1日。F公司2007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的利润和现金流量应纳入2007年度合并财务报表。

3.甲公司收购G公司拥有的油田开采业务属于业务合并。该合并应比照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理由:甲公司和G公司在合并前后同受实华集团公司控制。

4.甲公司的企业合并日为2007年10月1日。甲公司对于合并日所取得的G公司拥有的油田开采业务应当按照该业务的原账面价值确认。甲公司对于合并日取得的G公司拥有的油田开采业务净资产账面价值与其支付的收购价款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5. 应纳入甲公司2007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公司有:B公司、D公司。

案例分析题九

A单位财政拨款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设备购置采用财政直接支付的方式。2007年3月,该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及其会计处理进行全面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发现A单位2006年12月的下列事项可能存在问题:

(1) 2006年12月1日,A单位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与甲企业签订采购合同。根据合同规定,A单位向甲企业采购价值为900万元的大型设备,其中40%的合同款项由A单位在合同签订后3日内支付,余款在收到设备后的30日内付清;A单位在合同签订后15日内收到所购设备。

(1) 2006年12月1日,A单位在签订合同后,即向财政部门提交《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申请向甲企业支付360万元货款。会计处理为,增加事业支出360万元,同时增加财政补助收入360万元。12月3日,A单位收到代理银行开具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代理银行已经将首付款360万元支付给甲企业,会计处理为,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360万元。

(2) 2006年12月15日,设备运抵A单位,购货发票上注明价款900万元。A单位验货无误。截至2006年12月31日,A单位尚未就剩余的合同款项向财政部门提交《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也未进行会计处理。

(2) 2006年12月5日,A单位准备以自有资金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成套设备一套,价值1 000万元。A单位将融资租赁事项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批准了该事项,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A单位收到主管部门的批复后,于12月20日与租赁公司签订了租赁合同。合同规定:A单位从当年开始,每年12月20日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200万元,5年付清,期满后,该成套设备的产权归属A单位。A单位于合同签订当日以银行存款支付了首笔租金200万元,会计处理为,增加固定资产1 000万元,增加固定基金800万元,减少银行存款200万元。

(3) 2006年12月10日,A单位管理层研究决定,拟将一栋闲置的旧办公楼对外出租,年租金收入为80万元。该出租事项已报主管部门备案。该办公楼于1990年购置,资金来源为相关机构与个人的捐赠,账面价值为1 500万元。2006年12月20日,A单位收取当年办公楼租金80万元,款项存入银行。会计处理为,增加银行存款80万元,同时增加事业收入80万元。

(4) 2006年12月15日,A单位管理层研究决定,拟以闲置设备作价出资,与乙公司共同设立一个独立经营运作的出国人员培训公司。该设备的账面价值为185万元,评估确认的价值为200万元。A单位报主管部门审批后,与乙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办理了注册手续。会计处理为,增加对外投资185万元,减少固定资产185万元;同时减少固定基金185万元,增加事业基金(投资基金)185万元。

(5) 2006年12月18日,A单位管理层研究决定,将一台旧设备出售。该设备账面价值为1 500万元,售价为300万元。A单位将出售设备事项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批准了该事项,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A单位收到主管部门的批复后将该设备出售,收取价款300万元,存入银行。会计处理为,增加银行存款300万元,同时增加专用基金(修购基金)300万元;减少固定基金1 500万元,同时减少固定资产1 500万元。

假定本案例中资产配置、使用及处置的规定限额为80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因素。

要求:请根据上述资料逐项进行判断:

1.A单位的相应做法是否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如不符合,请说明原因,并指出正确的做法。

2.A单位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处理方法。

【分析提示】

1.(1) A单位采购设备的做法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事项 (1) 中的会计处理不正确。正确的处理为:12月1日,提交《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时不进行会计处理。12月3日,尚未收到设备,应增加预付账款和财政补助收入360万元。

事项 (2) 中的会计处理不正确。正确的处理为:12月15日,增加事业支出360万元,减少预付账款360万元;同时增加固定资产900万元,增加应付账款900万元;再增加固定基金360万元,减少应付账款360万元。

(2) A单位融资租入设备的做法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A单位的会计处理不正确。正确的处理为:A单位应增加固定资产1 000万元,增加其他应付款1 000万元;再增加固定基金200万元,减少其他应付款200万元;同时还应增加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200万元,减少银行存款200万元。

(3) A单位出租办公楼的做法不正确。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将自用国有资产对外出租时,须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A单位的会计处理不正确。正确的处理为:增加银行存款80万元,同时增加其他收入80万元。

(4) A单位对外投资的做法不正确。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将自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须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A单位的会计处理不正确。正确的处理为:增加对外投资200万元,同时增加事业基金(投资基金)200万元;减少固定基金185万元,同时减少固定资产185万元。

(5) A单位出售设备的做法不正确。事业单位处置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需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A单位处置设备的账面价值为1 500万元,已超过规定限额,应在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再进行处置。

2.高级统计师资格考试 篇二

2004年,笔者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之后有很多同仁问笔者通过考试的诀窍、技巧和方法,当时只是结合自己的感受口授和指导了一些同行参加考试,但后来他们居然都较为顺利地通过了2005年、2006年的考试,且评价效果不错、切实可行。

回顾自己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内学习迎考的经历,作为高级财务会计管理在职人员,笔者感到通过考试最重要的应该是需要正确处理好日常工作、学习迎考与生活休息的关系。当然,认真学习指定的考试大纲和辅导用书并潜心研究答题方法也是必需的。

一、科学地制订学习计划,遵纲循本,学以致用

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是按照考试大纲要求,以辅导用书为主要内容进行命题。试卷分值也是与考试大纲和辅导用书要求掌握的内容、熟悉的内容、了解的内容相关。笔者的感受是:按照考试大纲要求,有计划地通读、精读、研读辅导用书是考试顺利过关的法宝。作为在职人员,学以致用是检验和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以考试促进资格评审、推进会计后续教育、选拔高级会计人才,这也是国家组织会计系列高级资格统一考试的目的所在。

(一)应用管理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作为在职学习,进行富有效率的自学几乎是对每个应试者的基本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利用网络学习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但其中的学习技巧和学习策略却不为多数人所知。实际上,在自学环境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学习效果和学习时间难以保证、自主学习目的性较差、学习计划性和系统性的缺失、学习监控和评价机制的缺失以及学习环境缺乏情感交流等。针对这些问题,汪徽(2006)论述了管理策略的重要性,提出“管理策略既管理认知过程、又管理情感过程”,它包括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策略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等,以加强管理策略指导、实施群体在线讨论和鼓励协作学习交流等方法来指导学习,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元认知意识。引进这些科学先进的方法论能切实提高学习效率,值得考生借鉴。

(二)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科学的学习计划,学习起来就会漫无边际,徒劳而无任何收获。制订学习计划必须要结合考试大纲的要求,明确考试重点和学习的难点,使学习时间的安排上能够整体兼顾、合理分配。订好计划,明确了学习任务,思想上就有了压力。考试要求面广量大,所以,各个章节要统筹兼顾,合理分配,不能偏科。有研究表明:清晨和夜晚人的记忆力较好,况且在职人员也只有在这时才可能有时间上的保证,因此笔者坚持每天早晚各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温故知新。日常上班的工作间隙和午休时间较短,可以用来结合工作业务加深对考试内容的理解,这些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制订好的计划一定要坚持完成,要坚持检查自己、督促自己,避免开头紧、中间松、最后空的情况出现,对于计划规定当天必须要完成的学习内容不能有任何的松懈。

(三)钻研指定教材,归纳演绎重点

考试大纲是一根主线,必须紧紧围绕考试大纲去研读学习辅导用书,全面掌握考试大纲的重点与难点,切不能对考点押宝,抱侥幸心理。因为理解和掌握这些重点与难点是对高级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要根据考试大纲精读和研读辅导用书中相关的考试内容,再根据大纲对每章节内容、每个知识点、每个问题进行学习。由于考试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学科间的知识联系相互结合进行学习。财务会计学基本理论和实务与笔者的日常工作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仔细研究以往的考题,也是一个良方。通过对2003年开考开始至2006年的试题分析不难看出,除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外,主要侧重于对综合知识的考核。这就要求在复习过程中,不能搞条块分割,章节独立,而要前后连贯,对各个章节的类似问题进行归集整理,加深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在此,要引进滚动学习的方法,即在完成一个章节学习内容后,先趁热打铁,对该章内容融会贯通;再将前几章至该章的内容贯穿起来复习一遍;然后再开始学习新的章节。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既保持了学习内容的延续性,又可以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不会出现学后忘前的现象。

(四)强化学习效果,勤奋巩固练习

一本好的习题集是必需的,有一本即可,不必贪多,但其中的基本练习是必须要做的,因为检验学习效果需要多加练习。每学完一个章节,在对书中的内容已基本吃透后就可以做些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前提是完全不再看课本(尽管考试开卷,但实际考试中并没有时间再看书),把每道题作为考试题,认认真真地去做。练习全部完成以后,再统一核对答案。对于做错的题,要查找出错的原因,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还有就是要举一反三,如相同知识点的题目,形式变换了一下,其实考点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题目要有所思考,通过思考,加深理解,加深记忆。通过勤奋练习,既能了解自己对考试内容的掌握情况,又能在考前暴露出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从而使自己更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学习。还有,限时做练习,不仅可以演练自己的答题速度,还有利于在考场上拥有充足的时间充分发挥水准。

(五)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学习效果

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强、专业性强、理论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这都要求考生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把财务会计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更有利于考生记忆和掌握考点的知识。如,在学习财务会计准则体系时,就必须与现行工作中使用的准则应用进行结合。平时,笔者就有意识地搜集了一些关于财务会计准则执行的政策解答,注意研读这方面的学术论文,把实际工作运用的准则实务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去理解,真正掌握了这些财务会计准则的内涵,巩固了学习成果。笔者撰写的有关财税管理和审计类论文也加深了对有关理论制度的理解深度。又如,日常工作中对财务会计报表分析和报告的撰写,强化了自己对财务会计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的理解,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通过学习,笔者发现:在日常管理工作和生活中,财税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会计方法无处不在,只要在学习中善于总结和发现,把财会理论应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实践,就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认真了解考试概况,理解政策,注意技巧

(一)考试概况

根据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文件,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时间为210分钟,采取开卷笔答方式进行。考试主要是考核应试者运用财务、会计、税收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分析、判断、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和解决会计工作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考试政策

综观近几年的考试,具有如下政策特征:1.继续保持考试既有风格,进一步进行摸底和调研;2.适当增加考试难度,保持考试信誉、质量和水准;3.考试题型仍为综合案例分析题,题型特点与2003~2006年基本一致,尤其可以参照2006年;4.新增加学习内容、理论与实务的重点可能会作为考试的重点范围。

(三)答题步骤

综合案例分析题是考试的重点,这类题目主要考核应试者对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原理、基本概念及基本公式的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因此,考试解答时,首先要审查清楚题纲的意思,掌握题目的已知条件,明确提问的应答要求,弄清题目涉及哪些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然后根据题意按思路逐步列出,利用所给题纲的已知条件,按原理、公式、应用等顺序一步一步地解答。

(四)答题技巧

无论应试者水平如何,实际考试时一定要注意答题技巧:1.所有的考题都必须回答,先易后难,即使不会也要写,但不要在一道题上使用太多时间;2.以考试大纲观点为准,不要使用与大纲不一致的观点,因为考试不是学术争论;3.研究前几年的试题与答案,并将其作为自己答题时的示范;4.保持卷面整洁,因为卷面的整洁度会影响评卷者的心理状态且对其评分准确性有重要影响。

(五)答题方法

在答题方法方面主要应注意:1.答案不是写得越多越好,而应该条理清晰,说明问题,因为评分是看采分点,采分点即答案中必须回答的内容。答案中有关的原理、论据和判断都是采分点,在答题时要特别注意。2.如果是需要答出结论的题目,应先说结论再述理由,且直接把大纲或者法规制度中的原文规定写上即可。3.做案例分析题时,最好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看题目。在此过程中要把关键字眼写在草稿纸上,避免看后忘前的现象发生。

三、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学习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脑力劳动。特别是学习迎考,时间紧、压力大,需要集中时间来记忆大量的理论原理、概念和公式等,属于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意科学用脑,不注意思维方法,不注意学科特点,为应试而长期高度紧张,身体经常熬夜,休息睡眠时间很少,则很容易会导致神经衰弱、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和身体素质下降等情况,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在身体和精神上遭受伤害,影响到考试。笔者的做法是:正确处理日常工作、学习考试和休息睡眠的关系,讲究科学用脑、卫生用脑,做到动静结合、劳逸结合、和谐应考。

(一)努力做好日常工作

作为在职的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岗位工作是立身之本,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学习,既能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理解,也有利于实践理论知识。笔者始终坚持工作时全力干,工作之余抓紧学,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搞好学习,以学促干,以干践学,做到工作与学习两不误,相互促进。

(二)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人类的休息和睡眠是更好地、更有效率地学习和工作的生理基础和脑力源泉。努力做到工作与生活富有规律,不搞夜车、不搞疲劳战,按照一个比较宽松、稳定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定时休息、睡眠,才能消除疲劳。只要在工作学习期间,经常散散步、做做操,做做深呼吸,听听音乐,利用各种低成本、有效益的途径来放松自己,给自己一个愉悦的心情,就能增加大脑的供氧量,保证学时精力充沛。另外,在家学习的间隙不妨做点家务,也是消除大脑疲劳的一个有效方法。

(三)注意适当增加营养

3.高级统计师资格考试 篇三

1.a公司与b公司存在关联方关系。

理由:a公司拥有b公司60%的表决权股份。

2.a公司与c公司存在关联方关系。

理由:c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依赖a公司提供的技术。

3.a公司与d公司构成关联方关系。

理由:a公司通过其控股子公司b公司间接拥有d公司的控制权。

4.a公司与c公司构成关联方关系。

理由:a公司控制c公司。

5.b公司与d公司构成关联方关系。

理由:b公司是d公司的控股股东。

6.b公司与c公司构成关联方关系。

理由:b公司和c公司同受a公司控制。

7.d公司与c公司构成关联方关系。

理由:d公司和g公司同受a公司控制。

案例分析题四

1.(1)融资方案一会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率由2003年末的50%上升到58.33%。公司每股收益由2003年的0.2元上升到0.26元。

(2)融资方案二会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率由2003年末的50%上升到58.33%。

2007年1月转股后,公司资产负债率降为41.67%。公司每股收益由2003年的0.2元上升到0.46元。

2007年1月转股后,公司每股收益比2005年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0.42元的水平

(3)融资方案三会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率由2003年末的50%下降到41.67%。

(1)应当选择融资方案二。

4.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简介 篇四

一、组织

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财政局共同负责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和评审工作的组织管理、政策咨询、协调实施等项工作。北京市人事局负责考务管理及成绩合格证书、考试成绩证明的发放工作;北京市财政局负责评审工作。

二、考试工作

(一)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时间为210分钟,采取开卷笔答方式进行。主要考核应试者运用会计、财务、税收等相关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对所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业务的综合能力。

(二)参加考试并达到国家合格标准的人员由财政部、人事部全国会计资格考试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会计考办)核发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该证在全国范围内3年有效。

(三)根据北京地区会计专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家标准,北京市人事局和北京市财政局共同确定当年北京地区参评的使用标准,报全国会计考办备案。

(四)报名条件

参加《高级会计实务》考试的人员,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取得会计师、审计师、、统计师或会计专业讲师资格后,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2、获得学位或本科毕业后,取得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统计师或会计专业讲师资格满5年,从事会计工作满3年;

3、获得本科毕业学历或硕士学位后,取得会计师资格满3年,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或获得专科毕业学历后,取得会计师资格并从事会计工作均满5年,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公开出版会计专业著作,且独立撰写5万字以上;

(2)参加编写省(部)级及以上会计行业法规的主要起草人。

4、长期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取得非会计师中级资格满10年,并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具有大学普通班学历或取得专科毕业学历满10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20年,取得会计师资格满8年或取得其它中级资格满10年,并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以上考试报名条件中所规定的专业工作年限截止日期计算到考试报名当年年底。

三、评审申报要求

申报人员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合格证书、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合格证书、《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成绩合格证书以及评审所要求的其它材料,方可参加高级会计师的评审。

四、我市不再组织《会计实务与法规》考试。持有《会计实务与法规》考试合格证书者,在其有效期内,仍可参加我市组织的高级会计师评审。

5.高级会计师考试复习 篇五

这是新增的准则内容的体现,报表的组成里多了一个”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不熟悉的几个要点:

1.不以附注替代确认和计量。如果不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报,则在附注中披露。

2.列报各个期间应一致,但如果准则要求改变,或者经营业务性质重大改变,变更后能提供更可靠的信息除外。

3.具有重要性的性质和功能不同的项目单列。

重要性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从项目性质和金额判断。(职业判断)

4.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项目金额不能互抵。(其他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和收支两条线类似,嘿嘿

5.提供可比数据。项目变更,按当期的要求调整上期比较数据。并附说明

不切实可行(新名词哦,以后多次会用到的)的,在附注中披露。

6.报表应有单位名称、资产负债表日,会计期间,人民币金额单位。(没这些东西还叫报表么?废话)如果合并应标示。

7.按年编,短于一年的披露涵盖期间及原因。

8.附注披露报表的编制基础。别驴唇对不上马嘴。(相关信息应当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的项目相互参照)

9.附注披露的基本内容(大纲只说了顺序,结合分析指南)

a 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b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说明

不符合会计核算前提的说明

c 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和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

d 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

e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f 对已在三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

1.应收款项、长期应收款(不包括应收票据)及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等,按账龄分。

2.的计价方法、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跌价准备的计提、转回、担保、抵押等

3.资产的确认,初始计量、后续支出、折旧,复合使檬倜兄担劬煞椒ā⒓踔档?

4.资产变动、使用寿命、当期研发支出总额、资本化的金额、担保等

5.收入的金额(销售、劳务、利息、使用费)

6.税费用的组成、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金额、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的调整后,确认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具体情况、每类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亏损的详细说明

7.合并会计报表的说明。子公司的详细情况、母公司表面上看不能控制(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表决权不足半数)但实际能控制的原因、母公司应能控制(直接或通过其他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但实际未形成控制的原因、子公司和母公司会计政策不一致时候合并报表的处理方法及其影响、不一致会计期间编制合并报表的处理方法及影响、不纳入合并范围的原子公司的详细情况及原因、子公司向母公司转移资金能力受到限制的情况等

g 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及其交易等

1.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均应披露与该企业之间存在直接控制关系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名称、业务性质、注册地、注册资本及其变化、持股比例及表决权比例。

2.发生交易的,需要披露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交易金额、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条款和条件及有关提供或取得担保的信息、未结算应收项目的坏账准备金额、定价政策等。

3.关联方交易一般按照不同交易类型(购买或销售商品、担保、提供资金、许可协议等)分别披露,然后在按照各类关联方(母公司、子公司、重大影响、合营、联营)分别披露。

报表直接就是营业收入,没有区分主营和其他业务的区别了.

资产减值损失等单独列示.

6.正高级会计师业绩评价之我见 篇六

一、正高级会计师概述

1. 定义

高级会计师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对业务能力上应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掌握国内外现代的经济管理科学方法并了解发展趋势。应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丰富的经济工作实践经验, 能够解决重要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提出有价值的政策性意见, 在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贡献显著。

2. 高级会计师工作职责

(1) 准备和记录资产, 负债, 收入和支出项, 通过编制和分析的帐户信息。

(2) 维护和核实, 分配, 调职, 协调交易的子公司账户余额;解决差异。

(3) 维护转让附属帐户总帐, 编制试算平衡表, 调和项。

(4) 总结收集信息的财务状况, 编制资产负债表, 利润和亏损, 和其他报表。

(5) 熟悉利用计算机处理工资, 印刷检查, 核实完成product.Completes通过分析和调度总帐帐户的外部审计, 为审计人员提供的信息。

(6) 避免法律上的挑战, 符合法律规定的。

(7) 获得的财务信息, 完成数据库备份。

(8) 通过保密来保护组织的价值。

(9) 参与教育的机会, 更新工作知识、阅读专业书刊、维护个人网络、参与专业组织。

(10) 技能/资格:会计, 财务会计准则规则, 研究技能, 分析信息, 对细节的关注, 截止日期为导向, 保密性, 彻底性, 企业融资, 财务软件, 一般的数学技能。

3. 高级会计师应具备的能力

组织领导能力.高级会计师在各单位一般都是业务骨干或财务管理者, 这就要求注意培养自身的组织领导能力, 不但要有理财的学问, 而且还要有当领导的学问.在实际工作中, 能根据国家的各项财经法规, 结合本单位业务情况研究制定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办法.对外, 能处理好与财政、税务、审计、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及经营计划.

对内能处理好上下级之间、业务部门之间以及财务部门成员之间的关系, 能把财务部门建设成为一个有较强凝聚力的战斗团体.此外, 财务管理工作中各岗位的设置, 财务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处理, 报表的编制, 以及投资、筹资、利润分配等活动都需精心组织, 周密安排, 不出差错.

分析判断能力.高级会计师应具备从相关信息中分析企业目前所处的位置, 与先进企业的差距以及相应解决方案提供依据的能力.从外部来看, 要有对整个宏观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 以及市场环境变化的分析判断能力.根据市场上的财务机会和财务风险, 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从内部来讲, 能从企业纷繁复杂的各项财务活动中, 发现其规律性的东西, 并能够对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及企业后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分析, 找出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二、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定时的业绩评价

正高级会计师职称是高级会计人才价值的体现。从各省已经通过正高级会计师评审人员来看, 获得正高级会计师的人员的素质是相当高的, 由很多是获得博士学位的高级企业管理人员。通过设立正高级会计师职称评审制度, 使一大批具有高学历的高级管理人才不选择高校就业也能取得与高校教授同等的职称, 使他们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 理论的实践运用也能从职称上体现并实现人生的价值。

1. 考评体系

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应形成以理论基础、业务能力、专业素质、道德品质、创造思维为核心内容的考评体系

(1) 专业理论知识。

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并在某一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掌握国家财会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 熟悉会计专业的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了解国内外的会计专业的发展趋势, 并能运用新知识、新理论解决会计或财务活动中的关键问题;了解与会计专业关系密切的其他专业的理论知识。

(2) 工作经历与能力。

具有较强的财会分析和研究工作能力, 为省、市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经济发展提出了有科学价值的政策建议;具有科学的财务决策能力, 胜任较高层次的财务管理工作, 解决企事业单位财务活动中的重大问题, 在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贡献显著。

具有较强的管理工作能力, 胜任会计专业工作和会计专业与相关专业配套和协调的财务与技术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经济和市场分析能力, 为企业发展进行过成功的经济分析和策划;参与制定过企业单位经济或对外贸易发展计划、工作条例、规范的编制、撰写工作。

(3) 工作业绩与学术成果。

2. 目前在评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措施

(1) 对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全日制学习与业余学习的学历有所区分。

(1) 具有博士学位, 取得中级任职资格2年。

(2)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或学士以上学位, 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

(3) 具有大学专科学历, 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

(2) 将难易程度和繁简程度不同的行政、事业和企业三种性质的会计同等起来, 有失公平., 应有一定的顺序和选择的空间。

(3) 对“业绩定生死”客观看待。在破格里强调高能力、高水平的中青年会计人才咱露头角, 以促进加快会计人才培养的发展战略的实现。

(4) 以单位大小衡量申报者的能力大小容易“以片概全”, 对申报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的衡量缺乏科学的标准.、申报的材料是否经过粉饰有假, “能担负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会计管理工作”的度量。这个问题的解决可通过立法途径, 改变过去先考后评的做法, 先评审资格再在五年内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即可解决。既公平公正又科学客观并同时实行公示制度。正高级会计师的考评从考试报名到评审结束均在社会公众的监督下运作。可借鉴广东省的做法, 即正高级会计师的参评范围为在全省从事会计工作的在职高级会计师, 这种不以企业事业单位规模大小和机关性质为限制条件的选才理念, 不仅广开了才路, 同时也使会计系列与其他系列在正高级职称申报评审范围上趋于均等化、和谐化、人性化。

三、正高级会计师任职后的业绩评价

可以看出一个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必须要明确评价的主题是谁?评价的对象是谁?只有这样, 我们才可能理解评价的目的, 主体的需要, 才能将这种需要转化成需要意识, 进而形成评价指标;同时要注意需要意识是受主体既有知识、对客体把握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评价的主体应该致力于提升自己知识及对客体的把握。

1. 理论水平

(1) 存在的问题

(1) 会计队伍结构不合理, 拔尖会计人才不多。

(2) 具有高水平的会计人才不多, 缺乏会计教学和会计领军人才。

(3) 会计科研能力不强, 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不多。 (4) 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相对单一, 信息化技术运用能力不强。 (5) 只重视基础核算, 具有战略管理视角的会计人才不多。 (6) 会计人才吸纳和承载能力不强, 引进优秀人才手段不多。 (2) 解决的措施

对正高级会计师职业能力的鉴定是设立正高级会计师评价体系的基础, 正高级会计师应站在比一般高级会计师和会计人员更高层次的高度, 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又有较高的理论知识, 同时能将理论知识成果转化为实际运用, 又能将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 用于指导社会实践, 产生社会效益。其成果不仅仅限于其所在单位产生的经济效益, 更重要的表现在于运用其所提方案推广到其他企业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因此, 正高级会计师职业能力应构建以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及学术造诣、较强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以及运用财政、税收、会计、金融等法律法规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界定体系。正高级会计师应着重学习能力、会计实务疑难问题处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对独挡一面负责的正高级会计师的个人工作绩效评价围绕两方面进行:资金筹集和资金管理。资金的筹集评价可针对资金筹集的数量、成本、风险进行。筹资数量的评价指标可为现金充足率;资金成本可用资金成本率评价, 筹资风险可用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流动比率评价;资金的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流动资产的管理, 评价指标可分别选择固定资产充足率、固定资产先进程度、现金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由本人的述职报告加以考核。

2. 工作态度

作为一名高级会计师就需要重新构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模式, 改变原来的思想观念、会计目标、会计技术方法、会计政策规范, .善于学习、消化和吸收财务管理新观念, 不断地提高自身道德品格修养、文化专业素养, 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必须拥有创新观念.加强知识更新, 学习现代会计理论, 掌握先进会计方法, 并十分重视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挥想像、大胆尝试、勤于思考、研究和引进新的会计计量方法, 积极探索财务管理的新路子.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 做好充分应对准备, 强化财务管理在资金的筹集、投放、运营及收益分配中的决策作用, 并在竞争中不断承受和消化冲击的应变能力, 使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一步一步地提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树立“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财务风险观念.。在进行财务决策时, 应尽可能回避风险, 在风险与报酬之间进行选择时, 应权衡轻重, 明智科学.。由本单位的领导进行考核。

3. 继续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学习, 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多参加相互交流的平台。加强高层次会计人员之间的交流, 以提高实践经验的推广;加强与会计专家的交流, 以提高会计理论水平;加强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以跟上会计改革的步伐。参加集中培训与在职学习, 课堂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 开展实地调查研究、课题研究、交流研讨等方式来提升正高级会计师的综合素质, 参加企业类培训班, 在科研能力和参与决策、战略管理、协调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并由上级部门加以考核。

只有完善正高级会计师业绩评价制度, 夯实拔尖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基础。积极探索会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从市级、省级向国家级推荐, 培养与引进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复合型高级会计管理人才, 促进我省会计人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也必将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辽宁省教授.研究员级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 (试行) .[1]辽宁省教授.研究员级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 (试行) .

[2]广东省正高级会计师资格条件 (试行) .[2]广东省正高级会计师资格条件 (试行) .

7.高级统计师资格考试 篇七

这次的考试分成两个科目,一个科目是《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另一个科目是《高级国际贸易业务员实务》。

一、国际贸易理论基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卷共出题100题,单项选择题45题,答案是四选一,每题一分;多项选择题10题,答案是五选二~五(即每题至少有两个答案),每题一分;判断题(即是非题)45题,每题一分,总共100分,60分合格。

试题涵盖了大纲和教材的所有内容和章节,但以一~六章为主。从考试的形式上看非常简单,没有主观题,不需要考生进行大量的背诵,主要考查考生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基本知识的掌握,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的能力。这些知识点作为一个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

比如有这么一道单项选择题:

8.按照《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以FOB Stowed贸易术语的变形成交,买卖双方风险的划分界限是()。

A.货交承运人

B.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

C.货物在目的港卸货后

D.货物在装运港船边

答案是B。

FOB Stowed是FOB的变形,FOB的变形只牵涉到费用,不牵涉到风险的变化,所以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FOB Stowed和FOB一样的,这一题目考的是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是试点考试,题目的难度上适当有所降低。我们知道在上述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等三种形式上,一般比较难的是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的分值一般是2分一题。这次考试将多项选择题的分值定为1分一题,相应增加了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各5题,虽然增加了题目,却降低了难度。

二、高级国际贸易业务员实务试卷分析

本次高级国际贸易业务员实务试卷一共有5道题目,2道计算题,2道合同制作题,1道案例分析题。题目不多,全部是技能题,没有需要考生花费大量时间背诵的内容,考核的是考生实际掌握技能的能力,符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

计算题一考的是在买断汇率的情况下,外贸企业如何来计算利润,从而作出判断是否可以运作本笔业务。这道题目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代理买断制中的买断汇率的确定是极为关键的问题。对受托方而言,买断汇率有一个上限,即受托方的盈亏临界点。如高于上限受托方就没有利润。买断汇率的上限由银行外汇买入价和货物出口退税率两个因素决定。

通行的计算公式如下:

买断汇率的上限=银行外汇的买入价×(1+17%)÷(1+17%-出口退税率)

=银行外汇的买入价×1.17÷(1.17-出口退税率)

以前,汇率相对稳定,长期以来,汇率一直在1美元兑换8.26元人民币之间,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在退税率为17%时,汇率在8.26的情况下,买断汇率的上限为9.6642。一般企业只要知道上限为9.6642即可,现在汇率变动比较频繁,企业必须掌握汇率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随时进行测算。本考题就是具体计算在买断汇率情况下的内容,如何计算毛利,具体计算方法见《国际贸易业务员实务教程》P218。

计算题二就是算出出口FOB的报价。对外报价是外贸业务员最基本的技能,是每一个外贸业务员都必须掌握的,对于高级外贸业务员不但要掌握一般业务条件下如何确定对外报价,而且要掌握在比较复杂的条件下,正确的对外报价,如计费标准为“M/W”时如何计算运费、如何计算银行贷款利息、如何计算国外客户的佣金和预期利润等。

我们知道,对外报价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构成成本、费用和利润。成本计算的难点是要注意出口退税部分;费用则要注意计算运费、银行贷款利息、佣金和折扣等;利润计算时一般是在报价已经确定的基础上,再确定利润率,这就形成了难点,因为在报价时本身就考虑到利润因素,这些在本题考试中都有所体现。另外在报价中要注意的是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换算,费用发生在单件数量和总体数量上要正确把握。

这次考试让考生缮制两份合同,一分是对外的合同,即售货确认书(SALES CONFIRMATION);另一份是缮制出口收购合同,是外贸公司与收购工厂所签定的合同。考生必须熟悉合同的基本条款,才能正确地缮制合同。对外的合同要用英语缮制,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国际贸易英语知识。收购合同则要注意包括含税价和不含税价两部分,因为在国际贸易中税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

考试最后一题是案例分析题,考的是考生如何审核信用证,如何根据信用证安排出运,做到“单证相符”,“单单一致”。这在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本案例由于该外贸公司有关审证人员没有认真地审查信用证条款,误解信用证装运期规定,将不得早于5月31日的装运期当做不得晚于5月31日处理,致使交易无法履行,货款无法收回。这是非常深刻的教训。

综上所述,本次考试的试题和结构比较合理,比较能够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由于是初次考试,试题略显简单,比如计算题的第二题,如能在报出FOB价的同时,再要求报出CFR和CIF价就更能体现考生的能力。

高级国际贸易业务员的考试,密切根据国际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注重职业技能的考核,课程设置合理,这些都可以在本次考试中略见一斑。

背景链接

作者介绍:陈文培

上一篇:乡村的景色小学作文550字下一篇:体育教师职称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