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充满激情

2024-10-13

教学充满激情(精选14篇)

1.教学充满激情 篇一

关于有效教学之我见:教学应该是充满激情的

教学应该是充满激情的

――关于有效教学之我见

所谓“有效教学”,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并不会感到陌生。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提倡的素质教育,再到新千年伊时的《新课程改革标准》,从中无不显映出“有效教学”这一理念的影子。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百度词条给它的定义是这样的: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既然说“具体”进步或发展,那应该如何衡量呢?我国教育的做法是通过考试成绩来判断。即考试成绩优异则学生获得了进步或发展,延伸之则教师的教学有效,反之则当然无效。好像中国教育培养的只是“考试高手”,而非人才。教师被迫“应试而教”,学生亦只能“应试而学”。“素质教育”的口号铺天盖地地喊了三十多年,我国教育的本质依然是“应试教育”,教师为了给学校和家长一份满意的答卷使尽混身解术,想方设法让学生考得高分,却无法创造性的教学,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教得精疲力竭,而学生只学会了如何考试。即便是资深教师也不免有此类的尴尬。课堂教学本应该是动态生成,即兴而为的,让生硬而统一的教案格式束缚了手脚简直是一种悲哀。在教案的设计中将教师要提的问题列出来是很有必要的,可是竟有“老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吗?’学生答:‘喜欢!’”这类的.格式,问题是,课还没有讲呢,你能预料学生会怎么回答吗?那是否学生不按预设的答案回答,老师就要引导该生答出“标准”答案,让他(她)“回归正途”呢?。如此,不就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了吗?更让人无语的是,“你想对文中的小主人公说点什么呢?”这类问题竟也有标准答案,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只得死记硬背,不然不能得分。我并不是不认同教师要为学生的成绩负责,提高成绩不必“应试而教”,有很多办法可以让学习变得有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并提高考试分数。

其实,在当今中国教育体制下,“有效教学”无从谈起。在本文中我分别为“有效教学”和“有效”做定义的时候,前面都加了“所谓”二字,即我国教育体制下只有“所谓”的“有效教学”和“所谓”的“有效”。作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我无力对现行的教育体制妄自菲薄。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在精力旺盛,积极进取的状态下好好学习,我所能做的就是全情投入,教给他们知识,尽我所能的把教学变得有趣而吸引人,让他们能够渴望学习、乐于学习。通过一个寒假的研习,我认为“有效教学”中的“有效”是无法具体化和量化的,它不仅包括成绩的提高和知识的掌握,通过教学我们更应该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使他们渴望学习、乐于学习等等。我深信这些才是“有效教学”的实质意义。读者诸君可能会想:这似乎标准过高,不切实际。然而,诸君须铭记――我们必须把“有效教学”放在“有效教育”的高度去思考并实践。

之前我通网络、书籍了解了很多关于实施“有效教学”的方式方法。方式方法的适用与否因人而异,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产生有效教学。毕竟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教师应该不断的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严格要求自己,修身养性,为人师表。一堂成功而有效的课应该是激情四溢的,教师应该寻找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的地方。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没精打采,学生则昏昏欲睡,授课内容自然也了无生趣。这样,怎么能产生有效教学?又或一些老师精心准备公开课、展示课,像“春晚”似的彩排了N次,学生都背好了台词,课堂变成了舞台剧,表演再怎么精彩,可这堂“课”的有效性又在哪里?抛开实施有效教学的各类方法技能不谈,作为这一理念的核心所在――教师,必须秉持这种激情,只要激情投入,关爱每一个学生,课堂上富于热情、创造性,又不失严谨,“有效教学”自然应运而生。

最后,万法归宗,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本就在于――激情!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的地方,那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奇迹,你无法确定你的学生当中哪一个会成为医生、警察、企业家或国家领导人,你所要做的就是相信他们的远大理想,让他们做好最佳准备,启迪他们的人生。教学应该是充满激情的,诚如美国明星教师罗恩�q克拉克所说:“我们无力改变教育体制,却能与孩子们一起创造奇迹。”

后记: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完成校长留的假期作业。本文立意独特,风格迥异,不像是传统意义上的议论文,与“官方”论文有所偏颇。起笔之初是想写的冠冕堂皇一点的,弘扬主旋律,大唱赞歌,这样才不失为一篇优秀的登堂之作吧。然而,笔者一向兴之所然,笔走偏锋,无意识所及尽是笔者内心所思所想之坦诚展现。最后声明:以上言论仅代表我个人之思想及观点。

2.教学充满激情 篇二

一、依托教材, 拓展教学空间, 激活课堂

认真研究教材编写的思路, 确定教学目标, 紧扣教材想点子、做文章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要突出“精”, 切忌“大”而“全”, 要集中一个方面做足做实。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教师应针对其不同特点, 设计与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要始终抓住教材的灵魂, 善于变通地运用教材。

1. 学会揣摩语言, 体会语言魅力

通过语言这一媒介来实现审美功能是文学作品的一大特点。从语言切入进行阅读教学, 有效培养与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体验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一大突破。因此, 揣摩作品的语言, 就语文教学而言是值得学生重点关注的问题。教师在分析的时候不能只满足于表象性的分析, 而应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通过反复诵读, 体会散文的语言特色, 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充分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

2. 寻找作品中意义的空白点, 拓展想象空间

教师在有效理解与掌握作品的同时, 应该寻找出作品中意义的符合情理的空白点, 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想象空间有一个拓展, 培养与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文学作品中意义的空白点包含有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推进、人物命运喜怒哀乐的发展、人物对话神情细节的缘由等。例如欣赏小说, 就要抓住情节多元发展的线索, 以想象、猜测来丰富作品的内涵意义, 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二、重视教法, 整合各种因素, 激活课堂

教学法是科学, 教师的教法思路同样要求“活”。教师要研究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并灵活地加以运用。例如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课内与课外的互补, 多媒体技术的巧妙运用等等。

1.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激发阅读兴趣

课堂教学中, 师生应该是互动的, 语文教师要激活课堂教学, 必须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教学手段, 营造和激活教学氛围,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阅读兴趣。例如阅读古诗词, 可以通过配乐来体会诗歌的意境。同时, 还可以组织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只有在主体积极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 其素养才能得到迅速而全面的发展。

2. 运用全新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把课教活”, 首先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思维要新潮。新时代的教师要审视现代教育的走势, 适应时代的要求, 引导学生向善向美。其次, 要求教师教学的方法要有所创新。要善于运用多种新颖有效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 特别是要娴熟地掌握与运用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 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形成自己独特、高效的教学风格。

三、学会联想, 独立思考质疑, 激活课堂

要让学生“学活”, 教师就必须备好教材, 备好学生, 研究好教材思路、教学思路、学法思路。要科学设置问题, 触发学生思考;要突出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解决;要适时点拨学生, 推动学生积极思维。

1. 让学生学会联想、想象

通过想象联想来激活课堂教学, 这是由语文教材的内容所决定的。语文教材的大部分内容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特征, 要深刻领会这些教材内容, 就应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其想象力。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开讲语, 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思维, 和他们一起在海浪间穿行;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 让学生们感受海燕在闪电中飞行无所畏惧;可以采用舞台剧的形式, 使学生们成为真正的小海燕, 体会那飞行的畅快与意气风发。

2. 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质疑

学贵有思, 思贵有疑。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质疑。教学前, 让学生质疑问难, 发展思维能力;教学时, 让学生质疑解疑, 开拓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如阅读《明天不封阳台》, 通过辩论是封阳台好, 还是不封阳台好, 让学生从争辩中来发现问题, 得出环保的结论。

3.让课堂充满激情 篇三

一、建立和谐轻松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影响到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要考虑到对学生可能造成的影响。教师要出自真心的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不偏爱,不能以居高臨下的态度面对学生。只要学生喜欢这个老师了,他们自然会爱上他的课堂,听他的教诲,上好他的课,积极主动的完成作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良好的习惯要从开学的第一天抓起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三天两天、三月两月就能做到的,需要教师长期的、反复的、有耐心的引导培养。养成一个坏习惯容易,可是要改掉一个坏习惯就费劲了。所以要想让孩子的课堂表现充满激情,充满自信,必须从低年级开始抓起,并且反复抓,要有耐心,只要付出了,一定会有所收获。具体要做好哪些工作呢?

1.教会孩子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得多。任何创造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孩子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在思考、在动脑子。我们的孩子平时不会提出问题并不说明他什么都会了,往往都是等到被老师问住了,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问题我还不会。所以在课堂上,我鼓励孩子们积极的提出问题,从提出简单的问题开始,对能够发现问题的学生要及时采取鼓励措施,但是也要告诉孩子不要明知故问。这样一步步前进,时间久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就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甚至与老师所想的相吻合。

2.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孩子知道做什么,怎么去做,怎么去表达。最初的时候,教会学生怎么把话说完整,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要洪亮,要站直了,回答完问题,要告诉大家“我的回答完毕”等这些简单的基本的做法。再后来,我把课文讲透彻的同时,要让学生知道老师重点讲了课文的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讲这些?到中高年级的时候学生的能力具备了,就以小组为单位,放手给学生。如果让你们小组来讲,你们怎么讲?怎么组织课堂?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学生讲不好,但是不要打击他们,更不要放弃让学生自己来的想法,鼓励他们的同时要告诉他们如果怎么做会更好。持之以恒,练得多了,自然能干好,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会带给你更多的惊喜。

三、培养小组长,带动小组学习的同时,减轻教师的负担

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而不是流于形式。我首先找出责任心强、素质相对来说高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并对这一部分学生先培训好。让他们知道怎么组织小组学习,怎么分工。如果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时候把要交流的问题准备充分了,全班交流的时候,表达起来学生就会有信心。

四、评价措施得当,建立起有效的竞争机制

课堂上利用评价的措施,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压力太大会影响孩子的发挥,如果没有压力,学生的积极性又不会最大限度的被调动起来。

4.充满激情的励志名言 篇四

2、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往。用最少的挥霍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3、在世界的历史中,每一伟大而高贵的时刻都是某种热忱的胜利。

4、成功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决心;而决心要不得迅速干脆果断又必须具有成功的信心。

5、我必须承认,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

6、万事提前做好周全的准备,是很有必要的,不然,等到事情发生,你再去应付,可能已来不及了。

7、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于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8、现代社会已不是大鱼吃小鱼的年代,而是快鱼吃慢鱼的年代。

9、年轻人把受教育求进步的责任和对恩人及支持者所负的义务联结起来,是最适宜不过的事,我对我的双亲做到了这一点。

10、生命如铜钱,每个人高兴怎么用就怎么用,但一个铜板只能用一次。

11、再耀眼的骄阳,也有落下来的时候,何况是人呢?

12、什么叫运气好?就是花两块钱买一注彩票就中了五百万,去领奖的路上一低头,又捡了两块钱。

1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4、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太多的遗憾,太多的困难。真正的猛士应该勇于面对惨淡的人生。

15、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茫。

16、青年人!你不能像风般飞扬,便应当像山般静止。

17、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18、花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它毕竟拥抱过春天。

19、一切幸福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逆境也绝非没有希望。

20、生活中其实没有绝境,绝境在于你自己的心没有打开。

21、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叫视力,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叫眼光。眼睛只能说明视线,眼光却能看到未来。

22、只有通过你自己的实践经历与认真思考之后,才知道什么东西对你最好、什么事情对你最重要。

23、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24、一个真正的朋友会握着你的手,触动你的心。

25、没有什么绳索能比爱情拧成的双股线更经拉,经拽。

26、原谅,不过是将遗憾悄悄掩埋;忘记,才是最深刻彻底的宽容。

27、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

28、今天,我们是亲密的同学;明天,我们将是竞争的对手。愿友谊在竞争中更加深厚。

29、人生就像一座火山,当你生气和愤怒时它会爆发,当你高兴和欢乐时它会喷出地下泉,浇灌脚下的花花草草。

5.让语文课充满激情 篇五

让语文课充满激情

作者/黄春梅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通常存在这样的问题: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被肢解为一个个琐碎的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好好体会课文,就被要求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及中心思想。有的则把语文课上成地理课或美术课。结果可想而知,很多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不高,劲头不足,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不能不说是语文的悲哀,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理解偏颇,过分强调它的工具性;习惯了空讲;过分依赖多媒体;不切合学生实际的阅读文本等。但究其根源,语文教师毫无激情的讲解也难辞其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并能从文学作品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初中语文教材荟萃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有优美的散文,有情节跌宕的小说,有催人泪下的剧作,这些作品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优美词语,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课堂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让语文课更有活力、更有激情。激情可以给沉闷的课堂带来满堂春色,是学生思维的激活剂,充满激情的教学应是一个语文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要求。一个情感充沛的教师,他的课堂是别开生面的。

一、语文教师的`激情来源

1.激情来自于对工作的热忱

一个教师对工作充满热情,是教学中有激情、师生交流中有真情的前提和保证。一个人只有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才能把工作做好。著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魏书生、于漪等都有一段走上讲台而执著追求的感人故事。他们正是凭借着对语文教育满腔热忱的爱,才能在语文教育教学上做出非凡的成绩。

2.激情来自于对学生的热爱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他不但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以及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倾注爱心,满腔热忱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十分重视教师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他们如果体会到教师对他的注意、关怀和喜爱,就会心情愉快、充满信心。反之,长期得不到教师的注意、关怀,就会产生沮丧、不满意。所以,要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让学生爱上教师,“亲其师”而后“信其道”。于漪老师的语文课总是充满激情,这不能说那不是她爱的表达与倾诉。有了爱心带来的激情,就可以全方位地为学生服务。

3.激情来自于教师渊博的知识

学生最敬重知识渊博而又有教学能力的教师。业务水平高的教师不要太多语言去教育学生便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了知识带来的激情,就可以构建全新的语文教学框架。因此,作为教师,只有知识面广、更深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面对学生的质疑,才能有效地调控课堂要不断学习。

二、对教师表现自己激情的认识

1.在教学过程中要倾注情感

教师的教学情绪会直接传递给学生。教师要调动学生,首先得调动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投入了,学生才可能投入。要想打动学生,教师首先得打动自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仔细品味文中感情,提前扮演文中角色。上课时教师倾注情感,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学生方能情动于中,热情澎湃,整个课堂才能情味浓郁。对于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来说,他讲《背影》,他就是朱自清;他讲《乡愁》,他就是余光中;他讲《岳阳楼记》,他就是范仲淹。因此,每节课上,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我们都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挖掘文章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我们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分感悟,每一种情感,声情并茂地展示传递给学生,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朗读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朗读能把学生带入教学所需要的有利情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如果不反复朗读,无论教师怎样精讲评析,也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只有让学生高声吟诵,通过“冰封、雪飘、高原、群山”的具体描绘,才能够深切感受到无限江山的壮美,主宰大地的豪迈之情。又如,著名诗人光未然的《黄河颂》,假如教师不以豪迈、粗犷的语调跟学生一起朗诵诗歌,又怎能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呢?总之,如果我们的语文课上,能与苏轼周游赤壁,随毛泽东爬雪山过草地,听闻一多拍案演讲,和余秋雨对话,岂不美哉?叶圣陶先生曾向我们描述过一个教学情景:“一个教师,四五十个学生,心好像融在一起,忘记了旁边的东西,大家投入的朗诵。”这也许是语文课的最高境界吧!

当然,进行美读训练时要注意两点:(1)在诵读时必须用标准的普通话准确、流畅地朗读。作家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无论他用什么样的方言构思,在形成文字时,大多都用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表达出来,因此,要在诵读中确切地理解内容,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深蕴的美,需以标准的普通话为基础。(2)语言要有抑扬顿挫,具有音乐美和节奏美。音乐美要求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调要高低错落,起伏有致。心理学表明:单调的刺激容易使人疲劳、厌倦,分散注意力,所以教师的语调不能“千言一调,万语一腔”,应根据教学内容有所变化,语文感情色彩鲜明时,语调要慷慨激昂,飞流直下,课文感情色彩平淡时,语调应如潺潺流水,春风化雨。这样高低起伏,如流动的音乐,给人无穷的美感。特级教师斯霞说:“讲主要的地方,就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的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很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

3.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红烧肉好吃,但若天天吃,也会出现谈红烧肉而色变的情况。”教学方法有很多,如果教师只顾繁忙的备课写教案,无暇去探索,长期以来只能一个方法走到头,单调、乏味、枯燥,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需要讲究教学方法,结合阅读文本和学生的实际,每节课要有针对性地选用教学方法,应注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不断推陈出新,使学生在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到语文课带来的乐趣。

总之,激情进入语文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会更加魅力四射,风采迷人,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永远充满激情!

6.让历史课堂充满激情的论文 篇六

摘 要:“动态生成”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探讨课堂教学“意外”的把握和实践生成教育的理念,具有特殊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教学中,把“意外”努力转化成宝贵的课程资源,让动态生成为课程注入更多的活力和魅力,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历史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历史课堂教学的规律,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注重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 生成性教学 历史课堂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但在实际的教学实施中却存在一些误区,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下面就以一篇案例――“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为例来谈谈这些误区。

教学案例:当老师讲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一目中“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证实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正确性”的内容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问道:“老师,当时的望远镜是什么样子的?它怎么能证实‘太阳中心说’的正确性呢?现在看来‘太阳中心说’也是不正确的,那么是否可以认为这个望远镜是对人们认识的一种误导呢?”紧接着,又有几个同学相继站起来询问类似的问题。看得出,这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更是他所期望的,该教师的神情为之一振,立即将这些问题作为课堂“生成”学习的有效“情境”,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围绕着“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与现在的天文望远镜对比有什么特点?”“这个望远镜的构造怎样?”“另外,伽利略发现的`落体定律和抛物体运动的理论在人类发展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等几个问题上网查询相关的材料,并进行讨论、交流……整个课堂教学在热热闹闹地进行着。有查阅资料的,有讨论的,有拿橡皮、铅笔做“道具”演示落体运动规律的,还有几个淘气的学生把书本卷成了“圆筒”充当“望远镜”左顾右盼……该教师也显得很兴奋,时不时地走到学生中间参与小组讨论。临近下课的时候,该教师还“神采飞扬”地要求学生课后寻找材料去模拟仿造出一个望远镜来,一周后进行展评。在课后评议中,该教师还一直沉浸在这个教学生成的“喜悦”氛围中,认为这种做法“是生成学习内容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就是对新课程中关于“生成性”教学理念的充分体现和落实。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执教者在教学生成性的问题上陷入了如下误区。

误区一:“非预设性”,即背离了教学目标的约束而进行“随意性的生成”。现在学术界和中学教育界讨论比较激烈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课堂教学中“生成”与“预设”的关系问题。一谈到“生成”,总有人把它与“预设”对立起来理解,其实,二者并不矛盾,教学“生成”应该是在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精心“预设”情况下的生成,是在严格遵守课程和教学目标要求下的“相机生成”,也就是说,有效的“生成”应该是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落实和体现“预设”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生成,核心功能在于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尽管这是一种无法预知的生成,但却不是没有方向和目标的随意性生成,本质是“有计划”中的即时性变化,要受到计划和预设的约束,那种“教师跟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感觉走”的盲目性教学是无效的教学。在上述案例中,该教师明显地违反了这个“忠实性”的原则。

误区二:“虚假性”,即在没有生成价值和情境下的牵强性生成。这是从是否具有生成性意义和价值以及是否应该进行教学生成的角度来说的。上述案例中,当有学生提出“伽利略制造的望远镜是什么构造”的时候,教师就不应该放弃原有的教学设计路径和策略改由学生讨论这个没有实际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本节课的目标),而是应该制止学生的进一步讨论或者让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同学课后自行查阅资料学习。因此,我们应该消除一种“误解”: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并非都可以作为生成性学习的资源和情境,而是首先要分清这个问题情境的价值意义。课堂的复杂多变,使得如何促成学生有效的生成,并且恰如其分地引导,就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生成性教学课堂中游刃有余地促成、引导、完成教学任务,我认为老师要做好三重角色:孜孜不倦的学者,“无为”的导演和充满爱心的使者。

孜孜不倦的学者。之所以把孜孜不倦的学者放在首位,实在是教师这一职业特征要求的,也是生成性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真正落实,出现成效所必需的。生成性教学强调的是课堂教学伴随师生不断生成而推进的,那么对于学生生成没有老师的慧眼,学生只能在吵吵嚷嚷中胡乱生成,老师没有广博的知识也难以有精彩的生成和学生分享。

7.构建充满激情爱意的学校文化 篇七

学校文化首先是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领导学校, 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实践表明, 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的竞争。因此, 正确的办学思想、先进的办学理念才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包括对教育意义和功能的理解, 对人才、质量标准的看法, 对师生关系、教学关系的引领等等。

现代校长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 有了思想才有理念, 有了理念才有信仰, 有了信仰才有追求, 有了追求才有成功。当然, 这种思想和理念是基于对教育的理解, 对学校情况的理性分析。没有这一基础, 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学校行政领导的最大责任就在于能够把这种代表文化发展方向的先进思想与理念, 转化为具体的、大家认同的观念, 从而形成学校可操作的目标。

其次, 要把办学思想和理念转化为教师的共同追求。办学思想如果没有变成学校师生员工共同的追求, 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 那只是纸上谈兵。办学理念不是从书上抄下来的, 也不是突然听到一个好的提法就抓过来的, 它是一所学校的领导根据教育方针、教育规律以及自身实际和时代特征, 提出符合自己学校特点的一种目标追求。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和理解, 长乐镇中心小学依据教育的目标和校情, 提出了如下的办学大政方针:

一办学思想

面向世界, 铸社会文明诚信之人;着眼未来, 奠学生终身发展之基。这两句话的理论依据, 一是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二是“十八大”提出的构建诚信社会、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显而易见, 社会的和谐稳定, 需要培养文明诚信之人。三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一办学思想回答了学校“怎样培养人”和“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换言之, 前一句话是让全体教职工明白, 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 后一句话是告诉教师, 教育, 尤其是小学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 不是英才教育, 更不是超常教育, 是基础中的基础教育。要先从教会学生做人开始, 牢固树立育人第一的思想, 而后夯实学生基础的知识与技能, 为孩子长远发展服务。

二办学理念

让每个孩子扬起自主发展的风帆;让每位教师感悟爱心教育的乐趣;让每位家长体验子女成功的喜悦;办学生向往、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好学校。

1. 教育的任务是让每个人充分自主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的潜能

为此, 学校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面向全体, 全面育人, 尽一切可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和空间, 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 给学生实践、参与、感受、表现、创新的机会, 并在活动中学习、了解、掌握基本知识、技能与技巧, 奠定其终身学习、发展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 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精神、交流与合作意识, 及对人生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力求让每个孩子扬起自主发展的风帆, 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

2. 教育是以阳光召唤阳光, 以高尚激活高尚的事业,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在全面实行课程改革的今天, 教师要践行“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用爱心育人, 用善心待人, 用耐心修人, 多一份关爱, 少一份伤害, 让鲜花和小草同样沐浴着阳光和雨露。倡导爱心教育, 就是要求教师了解、相信、尊重、学习、友爱、赏识、教好每一个孩子。教师只有真正的理解爱心教育的真谛, 只有真正地实践爱心教育, 方能真切地感悟到爱心教育的乐趣, 方能赢得教育的成功, 并给自己的爱涂上持久、博大、圣洁的光泽, 使心灵得到滋养、理想得到重塑、灵魂得到洗礼、人格得到升华。

3. 教育要一切为家长着想

要对千家万户的老百姓负责, 切实考虑家长共同的心声:我们只有一个孩子, 给我们的机会只有一次, 只能成功, 不能失败。因此, 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分数, 为了让学生上一个好学校, 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未来, 为每个孩子走向成功打好基础。长乐镇中心小学的主要观点就是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的潜力, 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倡导成功体验。每个老师、每个学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愿望和感觉, 每天都在不断地取得成功、进步、成长, 并在成长中享受快乐, 从而切实让家长体验子女成功的喜悦, 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向往、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好学校。

三育人方略

笃行童心母爱, 相信人人都有成功的渴望与潜力, 力求让每个孩子在激励中成长, 在赏识中成功。

爱心教育要求教师永葆一颗童心, 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 用孩子的标准来教育和要求孩子, 本着一颗平常心, 怀有母亲般的爱,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渴望与潜力, 真正关注孩子的发展, 找准孩子的起点, 注重孩子各方面的点滴进步与成功, 让学生在诚实、守信、自尊、自爱的和谐温馨环境中学习与生活, 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同时, 在每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渴求——得到赏识。赏识是最好的激励, 这是生命的本性所在。所以, 激励与赏识才是真正引人向上的力量。

赏识是什么?是一种可贵的精神, 一种美好的情怀, 一种良好的品质, 一种不懈的追求, 一种健康的爱好与特长。赏识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 而是点燃一把火, 用一种新理念去唤醒学生的潜能, 用一种人文关怀去照亮学生的心灵, 用一种新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自信。赏识是一条建议、一声责问、一次行动上的闪光。把生气的姿势换成握手, 把厉斥变成温和, 给埋怨一个宽容的目光。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让学生在赞赏中接受一种温暖的精神抚摸, 让学生在赞赏中找回自信和快乐, 找回生命的尊严与幸福。

如何赏识?它未必需要长篇大论, 有时一个微笑, 一个亲切的动作, 一个温和的眼神, 一句温馨的话语……就是极好的赞赏。它不一定要奖金, 但一定要真情。真情赞赏, 真心赏识, 才有力量。赏识不需占用太多的时间, 也不一定要在庄严的场合, 只要有一双慧眼, 时时可赞赏、处处可赞赏、事事可赞赏。人的成长离不开赏识, 它会使生命不断闪光。赏识是一把火, 会把学生心灵中的那份激情燃放。赏识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让每个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让每个学生在校园里都能自信快乐地成长。请别再吝啬你的赏识——这是生命成长的阳光。

四育人原则

学校教育无小事, 事事育人;学校教育无空地, 处处育人;学校教育无闲人, 全员育人;学校教育无时段, 全程育人;学校教育无偏重, 全面育人。这五句话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与内涵。为了使其真正贯彻落实, 长乐镇中心小学的举措是, 以“爱与责任”为主题, 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根本, 以规范管理为抓手, 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求教师事事、处处、时时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加强规范管理的同时, 注重教育教学流程管理, 从而牢固树立事事育人、处处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意识。积极贯彻执行“教育无大事, 件件不小事”的思想, 从大处着眼, 小事入手, 事事认真对待, 规范动作, 并做实做细做好, 力求高品位高质量。同时, 注重校园环境建设, 以优美高雅的校园文化熏陶人、引导人。新学期以来, 长乐镇中心小学加大对环境的整治力度, 进一步美化、亮化、优化校园内外部环境, 使其优雅、和谐, 富于人文化。以环境育人,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与教育。如在主席台墙上印制了醒目的校训, 把北围墙分段美化为文化墙、宣传栏、教育活动橱窗、学生作品展、文明行为示范画、科幻画等;南围墙勾勒了各种体育竞技活动的人物速写:将主席台后面闲置的原存放杂物的地方精心设计成英语角;在进出厕所的墙壁上描画了绿叶、小草、小树、小溪, 如同置身于美丽的大花园等等。使整个校园景观和谐统一, 优美典雅, 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 处处流动着美的旋律, 进一步深化、优化了教育无空地, 处处皆育人的思想。

五工作总思路

超前运作, 引领理念, 服务优质, 管理规范, 夯实基础, 育人全面, 彰显特色, 和谐发展。这32个字凝聚着长乐镇中心小学的心血和智慧, 不仅指明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任务, 而且明确了具体的实施方法与手段, 即以事事超前运作、事事规范管理、优质的服务、先进的育人理念去教育引领全校师生。

1. 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校长的观念、人格与能力

校长科学的育人理念和明晰的工作思路, 为学校的发展确定了正确的方向, 高尚的人格魅力能凝聚师生奋发向上, 高超的管理能力能极大地提高学校的运作效率, 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不懈的价值追求无时不在感动、引领着全校师生。

2. 规范规定的是人应该做什么, 关心的是个人与他人、集体的关系

没有规范的管理是随意的, 基于规范的管理通常是稳定的, 超越规范的管理才有可能是“自由”的, 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超越规范不同于没有规范, 而是人们在对规范充分认同的基础上, 将规范融入自己的血液, 自觉自愿地贯彻在日常的行为中, 并且以更高的道德与精神追求来要求约束自己, 且在高于规范的层面上坚定着自己的道德操守。

3. 生命拒斥命令, 接受引领

如何引领?从我做起、榜样示范、平等对话、同行共享是引领的要道。具体为通过感激表达你的感受和真情、通过赏识表达你的信任和鼓励;通过对话表达你的思想和激情;通过待人待事的公平, 表达你的情怀和品位;通过服务表达你的奉献和真诚;通过表率表达你的使命与责任, 这就是引领。水平、使命加行动示范更是无声有效的引领。

引领需要胸襟和目光, 需要智慧和思想, 需要勇气和激情, 需要对生命透彻的感悟、理解和真切的关怀, 需要一种神圣的责任和不衰的理想。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把师生引领进新天地, 领进生命的幸福之门。

同时, 特色是学校的生命。历史不会记得苦劳, 只记得功劳;不会记住共性, 只会记住个性, 特色就是个性, 所以学校要努力创建特色校园、特色文化, 大力提倡个性化的教育。学校特色的前提是老师要发展个性学生更要培养其特长, 从而得以百花齐放、个性纷呈, 才应是校园致力所为所达的美好景观。

8.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 篇八

语文课堂不管以何种教学形式,都应该通过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形成受教育者个体的审美体验,并上升为个体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从而使其个性、人格得以健康发展。至于如何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笔者管中窥豹,斗胆提出以下几点拙见:

一课堂激情源于教者自身的激情。美国诺尔曼丹森在《情感论》中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一个有情感的人。”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有情感的教师。情感可以渲染气氛,可以感染他人。一个走上讲台就会激动的教师,他的学生肯定也是充满激情的;相反,一个在讲台上无精打采的教师。我们很难去责怪台下的学生没有激情。任何一篇文章,若要学生陶醉,首先要教师自己陶醉。一个教师他应该从下述方面去保证自己的激情:

首先,他应有充沛的体力。体力应是人良好情感的基本保证,没有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就没有愉悦的精神体验。人也就更谈不上激情,所以一个教师,他可以一心扑在教学上,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但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有一个清晰的思维。我们赞美那些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为学生工作的蜡烛精神,我们尊敬那些不知疲倦,无私奉献的辛勤园丁,但我们绝不能提倡教学的疲劳战,教师更应该懂得对自己体力的合理支取。一个教师,只有保证了精力,才可以保证课堂的精彩,而课堂,正是教学的最前沿。

其次,他应有充实的知识基础。教师的激情来源于他对生活的感悟,而这种生活感悟又根源于他自身的知识修养。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他永远不仅只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去发掘课堂,他应考虑从历史、政治、自然科学、音乐、美术、心理学等等多方面去让学生领略情感,感悟人生。引导学生领悟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理想主义治愈现代社会中存在的“贫血”(缺少真情)、“缺钙”(缺乏思想和斗志)、“脑膜炎”(跟着感觉走,没有独立思考)。

再次,他应有充足的准备。激情不是说有就有。随叫随到,它需要酝酿,它需要创设情境,有激情的教师,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去激发自己和学生的课堂激情。

二课堂激情需要教师根据文体特点把准每篇课文的感情突破口。我们总是听到很多教师在抱怨:“这篇课文太不好上了,这种课文怎么能选入教材,学生学起来没兴趣,教师教起来也枯燥无味……”教材的优劣肯定是存在的,但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能人选教材的课文,肯定是上了档次的。优秀的教师、有激情的教师,不论什么样的课文都能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所以不是课文本身不具激情,而是我们没有找到课文情感的突破口。以下是本人几年来曾试验用过的几类课文激情突破口:

说明文应从说明对象人手去抓住学生最为关心或是最感兴趣的地方开展教学。说明文也许是公认为最不好教的文体,怎么教也无外乎是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程序化的东西,学生最为厌恶。所以应该深入文章本身内容去发掘,以激发学生的热情。教授《南州六月荔枝丹》如果让学生来整理收集归纳文中体现的荔枝文化,学生则会显得活跃而积极;教学《向沙漠进军》如果能用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壮丽美景去打动学生,用楼兰古国神秘消亡的过程去吸引学生,用土地沙漠化触目惊心的数字去震撼学生,学生定会学得充满激情;讲授《死海不死》如能从物理学的角度,从实验入手,或从导游对死海解说入手,相信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高。

古诗的教学,除了要用较多的时间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情感外,同样也可以结合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去激发情感。比如从《关雎》中,可让学生去体悟早期社会纯朴的爱情观:一个男子追求一个心上人,首先要有对她的心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接着是大胆的向她约会(寤寐求之),求之不得也不会产生忌恨,还在那里自我反省(辗转反侧),并认为爱一个人就是要使她拥有真正的快乐(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就是恋爱的最高境界——女唱男随。

小说的教学,应从小说的三要素出发,用一点作为感情切入点。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假如用模拟法庭的形式,设定原告(冯渊家仆)、被告(呆霸王薛蟠)、审判长(贾雨村),助理审判员(小沙弥),让学生依情节去了解案情,澄清真相,定会激起学生学习此文的激情;《孔乙己》一文如果从环境出发,让学生一开始就从文章结局人手去分析:孔乙己必死无疑,因为孔乙己的生活环境注定了他在那种社会悲剧的命运,再加上他个人的性格,他只能是死,这样的分析切入,学生既易明白,也易感兴趣。

散文的教学要注意潜移默化的美感浸润。如《冬天之美》的教学,我们可以摆脱条分缕析的分析方式,从美感入手进行设计,乔治眼中的冬天“美”在哪里'哪些语言最能突出这种美?从这种美中你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于他的思想感悟你怎么看'等等。

9.让习作充满生命的激情与活力 篇九

陇集中心小学李罗京

内容摘要:要使小学生写出既真实而又有创意的习作,必须做到“三不”:不在习作过程中像复印机一样拷贝他人的想法;不写鹦鹉学舌般的陈词滥调;不走千篇一律的套路,冲破樊篱,对生活道出别样的感受。而要做到“三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体验、感悟;在实践中发现;在想象中创新;在阅读中积累;想写就写,情动而辞发;淡化技巧,流露真情。

关键词:观察,发现,感悟,想象,创新,积累,真情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要求教师应“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从根本意义上说,只有彻底解放了学生,解除了学生习作的种种心理束缚,根据自己的认识、感受,自由地表达,才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如何去做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对《新课标》中习作教学要求的理解与思索,浅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及做法。

一、在生活中体验、感悟。

一片茂密的森林,在植物学家眼中意味着无数珍稀的物种;在经济学家眼中预示着丰富的资源;在儿童们眼中则充满神秘,想象着它是多少个可爱的小动物的家。的确,用眼睛能观察出事物的表面,用

“心”去体验,则能捕捉到自己内心的情感反应。这种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培养和练就。所以,我们应该把学生的目光引领到生活中去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情趣,让他们的心灵在生活中自由地徜徉、尽情地放飞。这样,他们才能从生活中汲取到鲜活的东西,书写出他们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这些感悟与理解可能是肤浅的,甚至稚拙的,但他毕竟属于学生自己的,对于他们的成长是很有意义的,是应该值得倍加珍视的。例如,我曾开设了“生活体验”系列习作,让学生亲历生活,获得体验,将生活的素材转化为习作的内容,习作就不再是无米之炊,而真情实感的流露正是生活习作的本质。有一位同学经历了家务劳动后写道:“学当小保姆带妹妹,虽然只有短短半天,却真正体会到了当年妈妈带我时的辛苦。如今,我长大了,觉得应该多关心妈妈,等父母年老了,不能照顾自己时,我要多陪伴他们,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做出回报。”

生活就是一本无字之书,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引领学生用心去读它,就会产生许许多多的感悟,进而收获成功,收获惊喜。

二、在生活中观察,在实践中发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观察也是作文“最重要的能源”。观察可以解决写作的素材问题,观察可以获得灵感,触发写作的内在动机。但小学生还不善于观察,特别是仔细观察的习惯尚未养成,许多垂首而得的习作素材常因他们的熟视无睹而丢失。因此,在平时的学校和家庭的生活中,教师或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例如,在学校与同学、老师的交

往;跟爸爸妈妈去市场买菜,在集市上看人怎么做买卖,怎么讨价还价;星期天出门游玩或逛书店等等。有一位学生上超市购物,就写了《超市购物心得》一文,写了自己在超市的所见所闻,并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儿童的精神是愉快的,思维是敏捷的,记忆是最劳的。带他们去春游踏青、放风筝、上敬老院慰问老人,或组织“冬锻”活动(跳绳、踢毽子、打篮球、拔河等),“元旦”、“六一”游艺活动,或科学小实验等,学生们一定愿意把这些精彩诉诸笔端。

“生活处处皆文章”,留心生活,一件件极其平常的小事会活起来,一幅幅极其普通的情景会生动起来,让我们告诉学生:生活中有好多是我们还未曾知道的东西,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善于观察、勇于发现的心,就会发现它们,了解它们,我们用笔把这个发现、了解、感悟的过程写下来,就是一篇精彩的习作。

三、在想象中创新。

著名科学家高斯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正是有了奇思妙想,我们今天的世界才会变得如此多姿多彩。若我们平时能引导学生多加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主动探索、参与,就一定能采撷到许多新颖的写作材料。如“金鱼是怎么睡觉的?”“蚂蚁为什么要搬家?”“小蝌蚪掉尾巴”等。生活是个万花筒,而学生们好奇心强,他们的奇思妙想往往超出我们成人的想象,是富有童话般色彩的,所以,应多鼓励他们描写自己的憧憬与幻想,如编写童话故事、科普小说等想象习作,应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不要拘泥于想象

是否合理,只有大胆了,才会有创新,才会写出与众不同的习作来。否则,就会困住学生的手脚,扼杀其灵性和智慧。例如,又一次,我让学生聆听风声、雷声、雨声之后,一位一位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稚拙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发生在大森林里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故事。读完习作,令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想象的丰富,还有那善良淳朴的童心。还是鲁迅先生说得好:“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想象之鸟一旦高飞,学生们的头脑中便会浮现出许许多多新颖、生动的画面,就会文如泉涌,就会推陈出,新就会张扬个性。

四、在阅读中积累。

习作其实是一个人生活积累、语言积累、知识积累的自然结果,要不古人怎么会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呢?刘勰也曾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所以,我主张写作先打好基础,要养成多读书,请观察的好习惯。多读、熟读、精读,收集好的词句,丰富自己的词汇积累,这样习作时才会出口成章,得心应手。因此,在生活中要引导学生多看报刊杂志,有益的课外书,优秀的习作,背经典古诗词等。在读后开可以进行交流,并促进信息、情感的沟通,为习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想写就写,情动而辞发。

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时做老师的不但要善解学生的心意,还要因势利导,趁势激情。两年前,快放寒假时的一节复习课上,我刚分析了两个“缩句”,突然窗外飘起了鹅毛大雪,雪飘如絮,把学生的目光吸引住了,他们不住地向窗外看,我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当即决定,把语文复习课改成观察练笔课。“我们去室外看雪,好吗?”学生们高兴得手舞足蹈,三五一伙,边看边指手画脚小声议论,个个眉飞色舞。一刻钟后我们回教室,以《第一场雪》为题习作,没有人觉得困难。下课了,一篇篇小短文完成了。细细读来,发人深省,现摘抄两句:“—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那带绒毛的种子在风中飞。”“—先是小朵小朵的雪花,柳絮般的轻轻飘扬着,然后越下越大,一阵紧跟一阵,风绞着雪,团团片片,纷纷扬扬,弥漫了校园。”“有新意”才会“动真情”,这种最适时的训练,激发了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愿望,习作的字里行间充满儿童特有的情趣,我惊叹:原来这些孩子如此可爱。

六、淡化技巧,流露真情。

有些老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教会学生审题、分析要求、掌握习作的技巧。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造成教师重习作知识的传授,轻真情的表达、语感锤炼和情智的开启。得过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我们不妨试试:鼓励学生敞开心扉说真话,使其字里行间充满儿童特有的情趣。不借助想象来写自己并没有产生过的情感,尽量使学生沉浸在所写的事情之中,此所谓“动真情也”!所以,只有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视角,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吐真情、抒真情,才会让人读了感到朴实无华,真诚可信。

至此,习作神秘的面纱已经揭去。原来,习作是简单的,习作是自然的,习作是随心的,它没有什么模式,没有什么框框。当然,习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主要靠长期的习作实践,最好的办法就是无拘无束地写日记、周记或者时常编些小童话、小故事或者经常写一些小随笔、小感想等。正所谓“听到的,忘记了;看到的,记住了;做过了,理解了。”书是读出来的,字是写出来了,文章是做出来的。

习作,是心灵的牧场,它抒写的是我们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发现、想象、真情,是一种自然的倾吐;它彰显的是儿童生命的本真,是一种瑰丽的灵动;它流淌的是儿童的情趣和才思,一种真情的涌动。我们只有这样去看待习作,才会真正是习作为需要,而不是负担!

最后用叶圣陶先生的一段话结束本文:“希望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生活,能够设身处地地想象学生的内部意思和情感,然后选取学生能够作的愿意作的题目给学生作,如果这样,教师出题就等于唤起学生作文的动机。”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新理念》主编陈旭选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袁金华主编《课堂教学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3、钱源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

4、《作自己要作的题目》,《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下)教育科学出版社

5、刘勰《文心雕龙》中华书局出版社

10.教学充满激情 篇十

“充满激情梦想,打造活力班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新余分公司网络部一名新入职的员工,我叫彭睿。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站在这里为大家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工作并快乐着》。

工作并快乐着

我作为移动员工已有月余。一个月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在与周围同事的相处中,在忙碌而有序的工作中,在网络部,在新余移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时刻都能感受到温馨与和谐。这一个月的经历是十分有意义的,这个春天,我播种下了希望,满怀热情加入到网络部新的工作中来。

记得有位哲人曾经说过:“生命是没有意义的,除非有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辛苦的,除非有知识;所有的知识是空虚的,除非有热望;所有的热望是盲目的,除非有爱。”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生活的质量。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工作,我想工作应该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创造自身价值的过程,用爱去创造,在创造中寻找乐趣和意义才是工作的最高境界。

春天里,我们感受活力与激情。为人诚实、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是对我们工作和生活的诠释。除了踏实之外,我们还要带着激情工作。激情不仅能使自己在工作中感受乐趣,而且能感染身边的人,从而让所有的人都愉快的工作和生活。美国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说过:“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热爱工作是一种信念,当你带着爱工作时,你才会感到幸福和快乐。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作为新余移动的一员,只有用我们的热情和真诚,才能为我们的服务提供永不衰竭的力量之源。天天认真工作,以累为荣,以苦为乐,这一切使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从此我意识到,工作的单调和艰苦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在平凡的岗位上,平凡的你、我、他也一样能创出一片精彩的天空。人就应该这样,无论工作多么平凡,肩上的担子多重,脚步多沉,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直到永远。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都是平坦大道,伴随我们的还有困难和挫折。流水因为受阻才形成美丽的浪花,人生因为受挫才/

2“充满激情梦想,打造活力班组”演讲稿

显得更加壮丽多采。遇到困难我们就要这样,跌倒了再爬起来,用失败来记载自己走过的路程。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当你对着它笑时,它也会对着你笑,当我看到客户对我的微笑时,当我的工作业绩得到领导的肯定时,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和自豪:我是在用这种方式向社会奉献爱。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是父母、师长、国家给了我们每一个人恩惠,我们就应该更努力的工作。不管环境如何,作为员工都应该恪守职责,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忠诚于自己的企业,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重心要放在如何能尽善尽美地做好本职工作,并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这才是最重要的。

春天里,我们怀抱理想与希望。我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享受每天充实的快乐!用真心服务好每一位客户,用真诚回报领导的信任和期待,用真情回馈社会给予我们的重托。让我们一同用我们的热情与真诚来创建和谐、健康、美好的社会。我深信,移动将以科学的管理机制、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产品、全新的服务来勇敢自信地面对今后的挑战!我们的团队也将以最专业、最高效、最真诚的服务面对千千万万的客户!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人生离不开工作,工作不仅是养家的薪水,工作还是锻炼我们意志的砺石,新的业务拓展了我们的才能,与同事的合作培养了我们的人格,与客户的交流又训练了我们的品性。一群人在一起工作,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在我看来,语言的交流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会给工作带来灵感。一个人为工作冥思苦想是一件痛苦而费力的事。而一旦我们有了交流,再艰难的工作都会变成艺术。交流是一个愉快的过程,我们的友情在交流中坚固,工作氛围在交流中将更加和谐。

春天,是一个播种希望、辛勤耕耘的季节。我想,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也应如此,在网络部、在新余移动这个大家庭里,一起工作,一起耕耘,一起进步,一起快乐。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新余分公司

网络部

彭睿

11.他为何突然充满激情爱欲 篇十一

然而,金英的老公史亮近日却有点反常,对妻子充满了爱欲激情,频率也比平常明显地增加了,这使金英又惊又喜,同时还有些困惑。

亲热时,她问老公:“最近怎么这么激情澎湃呀?”史亮不答,只是把她抱得越来越紧。渐渐的,她觉得老公的感情有点怪异,尽管身体语言充满了温情爱意,可是面部表情却冷冰冰的。有时候一边亢奋地动作,一边咬牙切齿,像是用力又像是充满仇恨。更让人感到困惑的是,老公在亲热时对她出现从来没有过的狂暴和强迫;有的时候,他却又像是婴儿依赖母亲一般,偎在自己怀里。这越发让金英感觉怪异和难以理解。

今年39岁的史亮中等身材,身体稍胖,大学毕业十几年了,温文尔雅,温和持重,与周围邻居、同事相处也比较和谐。这种性格反应到夫妻生活中也是显得温情稳重,循规蹈矩,做爱的频率和方式也显得很有规律,金英早已经适应了他的那套程式化的模式。

一向温和稳重的老公为什么突然充满爱欲激情?金英感到困惑不解。她作了种种猜测:他最近吃了什么春药抑或是看了什么黄片?还是喜欢上了别的什么女人,对自己有负疚感?她开始关注丈夫的行踪,心想也许会发现点什么蛛丝马迹。她偷偷跟踪老公,史亮基本是家庭、单位两点一线式的轨迹,偶尔外出办事,也很快就回来了,也没发现有什么异常。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个月,一切又恢复了正常。史亮对妻子又开始了那种刻板的、模式化的亲热方式。当日子归于平静的时候,史亮告诉妻子,前一段时间心里好紧张,他所在的研究所进行人事制度改革,他与所长有过一次摩擦,十分担心自己这个副科级干部被拿下去,甚至进入“待岗”人员的名单中。好在事情过去了,所长还算宽宏大量,没有动他。金英嗔怪他怎么不早说,他回答:早说有什么用,你又不能替我做什么,只不过是让你替我多担一份心而已。

史亮的情况令人联想到美国“9?11”劫难以后的一份问卷调查,当时调查人员问:劫后余生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大多数人回答:现在最想做爱!

人为什么在危难之际想到和所爱的人肌肤相亲呢?这是否算是一种病态呢?心理学家指出,用这种方式宣泄内心的情绪不能算做病态,而是一种特殊的心理使然。人在恐惧、紧张的时候,需要一种心理释放和心理宣泄,在无处释放、陷入绝望的时候,做爱也是一种宣泄渠道。在内心十分恐惧、紧张的时候,寻求安全保护是人的本能,偎在爱人怀里,可以暂时逃避恐惧和痛苦,性爱的亲密无间恰恰可以满足这一点。苦闷压抑的情绪最渴望释放,性爱的过程可以暂时使人忘却现实中的烦恼,得到放松。焦虑沮丧的时候,需要振作和勇气,性爱所激发出来的力量正好满足了个体这方面的心理需要。

心理学分析,史亮的“异常”表现其实也正常。

性学家明确指出,当人们处于恐惧危险之时,寻求宣泄、寻求保护和支持是必然的,自己的爱人一般是最可以信赖的伙伴,这种给予和接纳会形成一种保护关系,会刺激性接近、性冲动,这就是为什么在危难之际性爱会反常地跳出来的主要原因。

像史亮那样,工作中感到恐惧和紧张之时,在性爱上反而会勇猛起来,就是做爱给他提供了施展的天地,他可以设想自己是一个有力量的人,可以充分驾驭和调动对方,使对方俯首帖耳,因而在心理上获得虚幻的自尊和满足,可以使恐惧和挫折的心理得到释放和补偿,暂时缓解心理上的压力。

12.做一名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教师 篇十二

一一、做一个热爱生活、充满自信的人

一位富有激情的教师, 一定是执着地热爱生活, 一定会有追求、有目标、有憧憬、有寄托地热爱生活, 一定会积极地面对生活, 积极地面对工作, 积极地面对同事, 积极地面对学生。富有激情的教师能在问题成堆的时候, 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富有激情的教师, 永远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 永远对自己的工作有最清晰的目标和必胜的信念。

二二、“爱”是教师产生激情的源泉

有激情的教师, 一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热爱自己的学生。只有全身心地爱学生, 才能产生教学的激情。教师有了真诚的爱, 才会有宽容, 才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容纳学生的种种过失;教师有了真诚的爱, 才会有忍耐和信心;教师有了真诚的爱, 也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 爱护学生, 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体察学生的心情, 倾听学生的需求, 欣赏学生的兴趣爱好, 重视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

三三、教师要善于“激”情, 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

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 要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为起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能力和习惯, 让学生具有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冷冉老先生在“情知教学”中, 以木桶的例子告诉我们教师“激”情的重要性。学生只有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会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才能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 才能积极提出问题、研究问题, 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 提高学习质量。

有激情的教师在授课前, 是有充分准备的。凡与文本有关的内容, 无论涉及哪类学科, 是否课内课外, 他都会搜集材料、认真整理、全心研读, 以便在授课时做到胸有成竹、淋漓尽致。教师专业水平高、功底厚, 对教材烂熟于胸, 运用教学方法得心应手, 讲解时洒脱自如, 就像冷冉老先生在《教育文选》中提到的, 课堂上使学生有疑问、有惊讶、有争议、有笑声, 而以愉快为基调, 效果自然会好, 而且会赢得学生的赞叹与钦佩。

在授课时, 教师教学要注意自己的语言魅力。在教学中, 教师的言语要讲究抑扬顿挫, 优美的语言像一曲动听的乐曲, 拨动人的心弦。教师好比是一位漂亮绝色的模特着了别样的晚装, 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演员扮了特别的角色, 又像是一个积极的师者转身成了循序善诱的向导, 带领着学生“山高人为峰”或“曲径通幽处”。只有如此, 教师才可以以情感人, 才可以以理服人, 才可以授渔于人, 才能“激”起学生的情趣。

富有激情的教师, 课后会有积极的反思。作为师者, 作为富有激情的师者, 他渴望并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模特、好演员、好导游, 他重视学生听讲后的评价, 他在意学生细微之处的反馈, 他反省自己, 不断地强化自我认知。不仅仅是如此, 他并不满足这些, 他希望自己的梦想可以是种子, 种出学生们更多更美的梦想。

三尺讲台上激情的实践和体现, 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积极准备, 课中的积极实践, 课后的积极反思。

四四、富有激情的教师总是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味

教师提升自己的品位, 就是在经营你人生的未来。人生是宝贵的, 没有人能够第二次得到它;人生是短暂的, 在岁月的长河中它只是一个小小的涟漪。惟其宝贵, 惟其短暂, 才引得古往今来的人们以十分的虔诚、百倍的热望去探寻人生的真谛, 去追求更大的人生价值。教师要在平凡中捕捉激情, 在求新中保持激情。要让自己找出激情, 就得学会在意自己的行为, 欣赏平凡的点点滴滴;要让自己激情常驻, 就要设法让自己永远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就要不断汲取知识理论的养分, 就要接受实践的锻打, 用勤奋凝聚成璀璨的生命足迹, 让自己的人生名片熠熠闪光。

伏尔泰曾说:“激情, 就是鼓满船帆的风, 风有时会把船帆吹断, 但没有风, 帆船就不能航行。”没有激情的教师人生是乏味的, 让我们用激情燃起生活之光, 用激情书写人生前行的乐章。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让我们的教师发挥自己的激情, 创造激情的课堂, 用激情点燃学生的心灵。

(作者单位:大连市西岗区东关小学)

13.教学充满激情 篇十三

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珍藏着一份信念鼓励你走向成功。因为只有了信念,才能拔起擎天的巨木,才能升腾冷漠的生命,才能裸露许多灵魂,以及在长长的黑夜袭来时也有耐心期待天光。

美国纽约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就是凭着一个信念而成功的,罗杰罗尔斯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在那儿出生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少有人获得较体面的职业,在他上小学时,他的校长皮尔保罗鼓励他说:“你将来是纽约州的州长,罗尔斯听了这话,相信了它,并且,从那天起,纽约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在以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真得成了纽约州长,罗杰罗尔斯就是凭着终有一天能当上州长的信念使自己走向了成功。

在我上学读书的时候起,看见老师站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课,就开始觉得教师这一职业多么的令人向往,将来我要是能当一名教师那该多好啊。在中学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我走进了宜昌市水利电力学校,曾一度后悔过,可后来,还是让我走上了这神圣的讲台,我难得的机会啊!

当我走向神圣的讲台,看着台下孩子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不由自主的产生了要当一名优秀教师的信念。在这个信念的支持下,我如饥似渴的学习,以满足一名优秀教师所需要的知识功底和教育教学功底。我参加了学历培训,拿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大专文凭。为了适应新世纪的教育要求,我刻苦学习了计算机,现已能较为熟练的运用多种软件,并能制作一些简单的课件,以备必要时所用。在课改来临的今天,我又多次参加新的课标培训,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并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我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希望使自己能走在新课改的前列。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有颗爱心。作为老师,在学校的身份是多重的,既是知识的引导者,又是学生的朋友,更要像慈爱的母亲那样去关心他们,因为在他们幼小的心里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他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春天般的温暖,让他们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广。在他们生病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的骑上车送他们去看医生。对待同学的错误时,我往往最先考虑的也是学生的自尊,以学生最能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改正错误,走向成功。在我这颗爱心的浇灌下,终于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在全校组织的”最满意教师“的评比活动中,全班64名学生都对我投上了最满意的一票。这使我倍感欣慰。

太阳总在有信念的地方升起,月亮也总在有信念的地方朦胧,信念是永恒的微笑,使你的心灵永远充满激情,使你的双眼永远清澈明亮。教师就像一颗星,没有太阳那样热烈,没有月亮那样温柔,没有朝霞那样眩目,没有白云那样高远,但从来无怨无悔,与世无争,总是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奉献那份光和热。

大学生教师节演讲稿——点燃心灵之火:人活着总要有追求,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价值何在?意义何在?生命是可贵的,可贵在使别人活得更美好;生命是有价值的,生命的价值在于对亲爱的祖国作贡献。为此,我执着追求,追求信念希望能点燃心灵之火。

小时候的我的崇高理想,就是当一名优秀的教师,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通过自己的创造性的劳动播撒到学生心中,塑造学生优美的心灵。

九七年八月二十七日那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天在我脑海记忆中最为深刻。因为这天我背裹着希望来到了鸭子口乡,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热情欢迎和真诚宽待。

我们生活的目的,不在于耀和享受,而在于精神上的充实和事业上的成功。没有战士谁也当不了将军;没有水平,谁也当不了船长;没有各行各业的分工,就不存在国家和民族。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条路,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为了坚持信念,实现理想,就须孜孜不倦的努力。教师知识长流水,才能对学生灌溉。因此,学习上要执着追求,上下求索。不断的学习其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浅薄与无知,故而不断地自我鞭策,努力努力再努力。

14.教学如何有激情 篇十四

没有爱,就没有激情。不可否认,教育工作的复杂枯燥和辛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容易使我们对教育工作感到厌倦,难以迸发激情。然而,教育是特别需要激情才能搞好工作的职业。因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对话。教师有了激情,才能调动学生的热情,振奋学生的精神。学生认知的渴望,表达的欲望,智慧的灵动,无不受到教师激情的熏陶和感染。所以,教育需要激情。教师只有热爱教育工作,才能在工作中保持长久旺盛的激情。

第二,保证充沛精力

不难想象,一个身心疲惫的教师会在课堂上有激情。当前,许多教师因为工作的压力,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教育教学,出现了力不从心的现象。教师的激情,极少甚至没有,哪怕是一些优秀教师。为此,保证教师充沛的精力是教师激情的源泉。一方面,学校要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适当的运动和锻炼,注意休息和保健。教师身心健康,体魄健壮,课堂才精神饱满,激情四射。

第三,控制情绪心态

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烦心事和苦闷。如,可能因为工作被领导批评窝火,可能因为家庭关系心情不悦,可能因为高付出低收入牢骚……这些会使教师常常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情绪不佳,是激情的大敌。如果心里充满了怨气和焦虑,教育教学的心思都几乎没有了,哪还会有激情?因此,教育工作特别需要教师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生活中的忧愁不安和愤愤不平带到课堂。就是课堂教学中遇到调皮学生的“挑战”,也要克制。否则,教师的激情会烟消云散。所以,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坚定的生活态度。

第四,准备认真充分

胸有成竹,才会谈笑风生,信心百倍。教育教学,要认真备课。包括设计充满激情的导入语,过渡语。对教材的内容如何处理,教法如何确定,重点如何落实,要花气力构思。尤其是在学生容易疲倦的时间,如何激情渲染;在学生捣蛋的时候,如何有效调控,教师都应该考虑和打算。

总之,教育因激情而精彩,激情使教育事半功倍

尊重学生,从倾听开始

学会倾听,对于为人师者,是一种美德。素质教育启发式教学,早已提得很响亮,但我国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仍主导着现代的课堂教学。现实中的我们一些教师,说的太多,听的太少,对待孩子的述说,往往缺少真诚关注。更没有听完的耐心,喜欢过早的,主观臆断地,权威似的作出结论。教师的言语充斥了整个课堂教学。甚至充斥了师生交往的整个空间。而结果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既是学生的悲哀,也是老师的悲哀,一个不知道尊重学生,不会聆听的老师,又怎能从心灵上赢得学生的尊重。一个不善于倾听孩子表述的老师,又怎能听到学生们最善良,最纯真,最澄澈的心灵之语。尊重学生,学会倾听,应该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种职业责任。

记得,在学校的一次教师会上,某领导提出,一节课老师只讲15分钟,讲课时间超过15分钟的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这话听起来有些极端。许多教师也不以为然,一笑而过,但仔细揣摩起来,话语中却真的包含了一种教学理念。那就是老师不要满堂灌,要学会多听学生的见解,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去讲,去做,去思考。要彻底改变教师的角色,变导演为演员。和学生共同演绎一堂堂完美的乐章。变主演为配角,把学生衬托的光彩照人。

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心灵,首先要打造师生之间那种云淡风轻的氛围,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之中,让学生畅所欲言,酣畅淋漓。为此要打破传统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思想,把它转变成:一日为师,终生为友。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关系。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其中的要义是说,真正的教育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我认为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不会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就不能理解学生,不能理解学生的老师,也很难让学生理解你,理解你的教学。

教学,教学,是教与学双方的事,而且在这对矛盾中,学的一方是主要的,只有学的一方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的一方的知识方可发挥作用,学的一方的积极性越高,教的一方的才能就发挥的越好。面对着一个个充满灵性的教育对象,老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我是谁,为了谁,是否把学生的收获,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是否做到了一切为了学生,是否能对学生的行为及时做出合理的评价。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良好的生生,师生互动过程,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而这所有的一切,都要先从倾听开始,许多教育工作者,习惯了滔滔不绝的说,而不习惯与安安静静的听,习惯与严词正色的训导,而不习惯与自由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很显然,在新形势下,这是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我们教师应该把学生当朋友,当做独立的个体去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不能把学生视为一架只会接受的机器,一群张开嘴巴等待喂饲的小鸭子,他们是一群有着自己头脑,有着自己的经验,有着自己个性的鲜活的人。他们对一首诗,一篇文章,都会有着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我们老师备课,讲课都要从这样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立足点,学着去倾听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尽量给每一个学生表演的机会,倾听他们的见解,鼓励他们的创作。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一定能提高学习效率。也一定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魏书生说:“一件事情有一百种做法,一句话有一百种说法”。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及时给予鼓励,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都可以树立他们的自尊,自信,帮助他们驱逐心灵上的阴云。使整个教学沉浸于一种和谐,纯洁,友好的氛围之中。这样的气氛才能使得学生去思考,去创新,例如,我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有一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时,把济南的冬天比喻成一个冬季熟睡的美人,这虽然与老舍先生对济南的冬天理解有些出入,但这种创新仍然值得肯定的,我给了他一片鼓励的掌声。曾读过一篇文章说,在一次课堂之上,有一个调皮的学生问老师,我想发明一个放屁消声除臭器,你看行不行?下面是一片哗然,接着便是哄堂大笑,值得惊讶的是那位教师并没有大动肝火,而是心平气和地说,那你说说看,待那位同学说完后,老师说,你的想法很好,你想搞的这个发明要充分考虑人们的生理特点,不能太大,要舒适,还要便于携带。这里,我们姑且不去考虑这个玩意儿能不能发明出来,有多大的可行性,实用性,但至少有两点值得肯定,第一,就是那个学生的大胆奇特的想象,第二,就是那位教师的涵养,他能尊重学生,有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诉说。

国外句谚语:懒惰的教师培养勤快的学生,其要义也是,老师要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把老师的讲台变成学生表演的舞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鱼跃,鸟飞的前提是海要阔,天要高,对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而言。我们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这样的天空与大海,也就是为学生营造密切配合,融洽,云淡风轻,的氛围,激发他们的潜能,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仔细地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酣畅的去表述,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从而达到真正的生“动”有趣。

上一篇:城市环保策划案下一篇:转型发展大讨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