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工作机制

2024-06-12

政策解读工作机制(精选12篇)

1.政策解读工作机制 篇一

在全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

机制政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泾川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徐俊红

(2011年4月日)

同志们:

2010年10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草原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切实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34亿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农牧民实行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业生产补贴等政策措施。为此,2011年4月8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会议,对全市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落实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今天,县政府召开全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全市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有关精神和会议要求,使大家在思想上对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立即行动起来,切实抓好我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刚才,县畜牧兽医局白满元局长就我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请大家按照要求抓好落实。下面,我将三个方面的意见。

质,认真做好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切实维护好我县的草原生态安全。

第二、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是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近年来,我县围绕全省农区绿色畜牧业基地建设这一目标,深入推进牛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和肉牛适宜区域全覆盖战略,草畜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我县已被农业部划定为全国优质肉牛西北地区主产区,被省上确定为肉牛产业大县之一。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饲草饲料作保障。同时,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把草食畜牧业定位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平凉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做出了把平凉建设成为全国农区绿色畜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肉牛生产、加工、贸易、出口基地的战略决策。我们只有抢抓这一机遇,有效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才能维持草原面积,提高草原草层高度,增加产草量,优化畜群结构,实现草畜平衡。

第三、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是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从牧草方面看,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优良牧草价格普遍提高。现在1吨牛草的价格已经达到700元左右,1吨紫花苜蓿的价格达到1300元左右。如果对现有的退化草原采取翻耙补播、围栏封育等综合治理措施,每亩可增加收入35元以上,按照全县天然草原(地)面积19.95万亩,人工种草20.1万亩(多年生9.4万亩,一年生10.7万亩),总计40.05万亩计算,可直接增收1400万元。如果用增产的牧草发展畜牧业,转化增值效益会更加显著,可有效提升养殖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因此,我们一定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

先和基本草原应当占其草原总面积80%以上的原则,切实摸清各级草原分布情况、界限、类型、利用条件、经营管理现状。应划定为基本草原的草原包括天然草场(包括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具有特殊作用的草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草原);用于畜牧业生产的人工草地、割草地;退耕还草地以及改良草地、草种基地。对划定的基本草原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进行登记、建档,乡(镇)、县分级汇总,按照县级1:10万、乡级1:5万比例尺要求全部勾绘上图,并做详细的标注和说明。划定的基本草原,由县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在主要道路或明显地点设立保护标志。

2、扎实做好草原承包权属工作。中央政策明确规定,草原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必须按照已承包到户的草原面积发放,草原承包到户工作是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切入点,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为此,各乡(镇)要以“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长期不变”为原则,进一步明晰草原权属,落实草原承包经营权,明确草原承包经营者的权利、责任、义务,强化草原承包经营管理。尚未实行草原承包的,要尽快以户为单位进行承包,直接承包到户有困难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尊重群众意愿与历史习惯,实行联户承包,具体操作时可以将村或社集体共有草原以村或社户口薄人口为单位进行等分,以每人每等份确定该户所占草原面积,明确承包面积后标注明晰的草原承包地界,建立县、乡、村三级草原承包工作档案,并在1∶5万地形图上进行标注,实行专人管理。草场面积核定后,依法签订草场承包经营合同,由县人民政府颁发《草原承包证》。已承包到户的,要加紧对各个承包户所承包的草原面积进行清查、核实、统计造册,进一步规范合同内容,积极向草原承包户发放草原承包

保工作需要;林业、水保部门要抽调技术骨干,协助畜牧部门做好勾图绘图工作;审计部门负责项目资金审计监督工作;其他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开展工作,努力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是宣传引导要到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采取印发宣传材料,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提高全社会的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全面理解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目的意义、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积极参与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为顺利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督促检查要到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县上的统一部署,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草原确权到户、禁牧面积划定等工作任务。县上将适时组成联合督察组,对各乡(镇)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督促检查。对组织领导不力、工作责任不落实、工作进展滞后的,要追究有关责任,确保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落实“不变通、不走样”,务必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起好步、开好局、见实效。

同志们,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既是一项“惠民工程、德政工程”,又是一项的重大民生、民心工程,各乡(镇)及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握政策,落实责任,切实把草原生态奖励机制工作做深、做实、做细,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确保草原“禁得住”、草畜“能平衡”、农民“能致富”。

2.政策解读工作机制 篇二

但是,当前我国乡村无规划、建设无序问题仍然十分严重。据统计,我国56万多个行政村和260多万个自然村,已经编制过规划的村庄不到60%,还有22万多个行政村和100多万个自然村还没有编制规划。即使已经编过的村庄规划中,规划质量较好并且真正有效实施的仅仅不到10%,也就是说90%的村庄还处于无规划和建设无序、无管理的状态。为扭转这一局面,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5年11月24日印发《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村庄规划,《意见》提出要改革创新村庄规划编制的机制和内容,使村庄规划真正做到实用有效,能够真正起到指导村庄的建设和发展的作用。

一、创新村庄规划的编制机制

坚持以村委会为主体的规划编制方式,建立村民商议决策,规划编制单位指导,政府组织、支持、批准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农村与城市不同,村庄的建设主体是村民,以往村庄规划的编制往往是组织城市的规划设计院简单从规划技术出发进行规划编制,往往忽视村民的参与和需求,村民不知情或者规划未经村民同意,是造成村庄规划脱离实际的重要原因之一。

创新村庄规划的编制机制,首先要组织动员引导村民参与村庄规划,发挥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作用,通过村民大会、小组会议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充分了解和吸收村民对村庄建设的需求和对村庄发展的建议,编制单位要将这些需求和建议吸纳到村庄规划中形成规划内容。编制单位还要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将规划的内容从技术图纸转化成农民看得懂的图纸,并在村内立牌展示规划成果,确保村民看得见、看得懂。在规划报批之前,要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规划编制单位可以协助村民委员会将审批通过的村庄规划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成为村民共同遵守的准则,保障规划实施的顺利进行。

乡、镇人民政府作为村庄规划编制的组织者,不仅要负责委托规划编制单位,更重要的是要组织动员村委会成为村庄规划编制的主体,同时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审批的组织工作。

规划设计单位要改变过去套用城市规划方法,以城市规划技术为主导的规划编制方式,变成以村委会为主体的规划编制机制的辅助者和服务者,引导组织村民参与村庄规划编制的全过程,彻底改变村庄规划脱离实际的问题。

二、创新村庄规划的编制内容

农村不同于城市,城市规划是分层次、分阶段的,有一整套相对固定的体系和内容,而村庄规划往往要从宏观到微观,以解决村庄实际问题、满足村庄实际需求为目标,需要指导落地实施。由于村庄情况千差万别,很难形成固定套路的内容。而以往的村庄规划内容大多参考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内容大而全,虽然有些规划辅以部分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但更多体现在总体规划层次,难以有效解决村庄的实际问题,更无法指导实施。《意见》中提出村庄规划内容应坚持简化、管用、抓住主要问题的原则,以农房建设管理要求和村庄整治项目为主,落实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确定的主要内容。

首先分散型或规模较小的村庄可以只编制农房建设管理要求,一些条件不具备的村庄只以文字规定农房建设管理要求的,经批准后也可以作为村庄规划。一般村庄在编制农房建设管理要求基础上,还应提出村庄整治项目。美丽宜居村庄、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村庄等特色村庄应在上述基础上依据实际需求增加相应内容。

农房建设规划要求的内容包括规定建筑层数或高度、屋顶形式、建筑色彩和建筑风格等,有需要的也可以规定地块位置、用地范围、建筑安全等。如重庆市关塘村的村庄规划,该村是典型的山地分散型村庄,聚落格局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特征,规划将农房建设规划要求简化为若干文字口诀:近路近田、用地良好;院落围合、簇状集聚;五间以内、适当增减;二层为宜、檐高六米;悬山青瓦、土墙石柱。北京市延庆县四海镇的村庄民居建筑风格相近,特征相似,镇域内的十几个村庄共同编制农房建设规划要求:一至两层、硬山坡顶、红墙灰瓦、山地民居、院落围合。这些村庄规划案例编制的农房建设规划要求采用朗朗上口的口诀形式,既方便村民建房参考,又便于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进行农房建设管理。

一般村庄也是全国村庄类型中数量最多的一类,这些村庄往往存在人居环境差、建设杂乱等特征,急需进行整治。此类村庄要编制农房建设管理要求和村庄整治项目,村庄整治项目参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建村〔2013〕188号)制定,但并不是面面俱到,一方面要落实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确定的整治内容,更要在规划调查时详细调查了解村庄的需求,抓住村庄的主要问题,根据问题和需求确定村庄整治的内容,并明确村庄整治的项目表、资金来源和建设时序。如河北省黄北坪村的村庄规划,除了编制农房建设规划要求外,还编制了村庄整治项目,村庄整治项目的确定是由村委会组织、规划编制代为参加的村民小组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得出的,整治项目没有面面俱到,而是针对村民急需解决的供水水压不稳、村庄支路硬化、文化活动设施、村庄环境绿化等问题进行整治,可实施性强。

特色村庄是指那些在产业发展、景观资源、文化传统等方面有特色的村庄,比如美丽宜居村庄、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村庄等。此类村庄规划应依据需求增加相应内容。美丽宜居村庄规划应在原有基础上面向“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提出更高规划标准。传统村落应按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建村〔2013〕130号)编制。特色景观旅游村庄和其他特色产业村庄应根据各自特点和需求编制相应内容,切忌贪大求全,脱离村庄实际编制规划。

3.调整补贴政策完善机制 篇三

◎补贴政策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调整完善。提高补贴门槛,突出对优势企业的支持。补贴标准退坡:

◎通过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对各种骗补和寻租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下一步将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建立积分交易制度,确保财政补贴政策退出后新能源汽车扶植力度不会断档:

◎通过实施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新能源汽车科研成果直接进入市场,按科技要素实现价值回报:

◎中央财政将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品检测、车辆和基础设施标准的修订等工作的支持力度:

◎近期还将进行专项督查,对搞地方保护的地方政府将通报批评,并扣减有关财政奖励的资金。

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推进绿色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据了解,“十二五”时期,财政部已会同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研究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包括消费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技术研发、充电设施的奖励、标准法规的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政策涵盖研发、生产、消费、运行等各环节,大力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持续的政策引领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尤其在当前传统汽车产业的整体低迷情况之下,新能源汽车逆势向上,呈爆发式的增长态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国和销售国。未来我国将如何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水平?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已为我们描述出未来的相关思路。

建立有效力、可持续的市

场扶植机制

一、调整补贴政策,建立遴选机制和淘汰机制

消费补贴的政策初衷是培育初期市场,实践证明,这项政策是行之有效的,但长期执行消费补贴,企业容易患上对政府政策的依赖症,紧盯政策去设定产品,缺乏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的动力和压力。行业容易出现低水平盲目扩张,形成新的过剩局面。因此,补贴政策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调整完善。

提高补贴门槛,突出对优势企业的支持。要结合国际、国内产业发展的趋势,尤其是汽车强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在整车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以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标准上,大幅度提高标准。进一步突出鼓励先进、扶优扶强的政策导向,使资金向优势企业倾斜,防止产业的过剩和盲目无序发展,达不到标准的企业不能获得补贴。以此遏制行业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对行业整体发展有利。

补贴标准退坡,倒逼企业加快向市场求发展。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无不是在市场中摸爬滚打成长壮大的,特斯拉电动车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找到了一个市场定位,在残酷的竞争中九死一生,求得了生存和发展。如今正在向其他市场层次扩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步并不晚,现在高端产品和核心技术方面仍然缺少重大突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对政府补贴政策过度依赖,缺乏十年磨一剑的韧性和创新精神。为解决这个问题,财政部去年年初已明确发布:2017年—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16年的基础上下调20%,2019年—2020年下降40%,2020年以后补贴政策退出。上述政策提前发布,以便企业形成科学合理的预期。当前要加强资金监管,坚决打击各类骗补和寻租行为。

我们注意到,近期有媒体报道,部分企业进行数据造假,骗取财政补贴,形成所谓新能源汽车骗补产业链。当然,新闻总是有制造噱头之嫌疑,我只是引用他们一个说法。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和发改委已联合发出通知,组织专项检查,对查实的骗补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检查和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造假、骗补行为不仅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财经纪律,也严重破坏了市场环境,我们决不手软。通过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对各种骗补和寻租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二、坚持市场取向,建立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建立市场化的扶植机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中长期扶持政策调整的方向。美国加州零排放汽车的政策以及积分交易制度,是特斯拉电动车走向成功的关键制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过去几年来,财政部一直在努力推进建立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机制,反复论证和研究过多次,已经有成形的思路,这项制度有诸多好处:

技术中立。积分交易能够最有效地确保政府在技术路线上的中立性,把技术路线的选择交给市场,政府不干预技术路线,企业更灵活。

奖惩结合。相比财政补贴,它借助市场的力量激励和倒逼企业,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上,可避免部分企业的补贴依赖症和骗补行为。

可持续。只要有市场,就会有积分交易,不存在政策依赖性和不可持续性等问题,同时,这项制度也释放了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车的信号,有利于供需双方形成稳定的、长期的预期。

据我们分析,与排污权交易相比,积分交易制度相对更好监控。排污权交易如果没有对排污有公平一致的测量以及严格的执法惩罚,就不可能产生相关权益的交易,而汽车积分,比起遍布各处各种类型的排污,监测还是比较容易的,能够建立交易基础的。因此,我们对这些政策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下一步将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建立该制度,确保财政补贴政策退出后新能源汽车扶植力度不会断档。

三、要加快提升技术进步的贡献率

供给侧的改革必须以技术进步为支撑,改革本身就是要激发创新,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对增长的贡献,逐步脱离要素数量驱动形成的惯性和路径依赖。过去几年来,我们致力于培育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但技术创新关注不够,基础技术积累薄弱,研发投入的精准度有待提升,政府和企业的研发能力未能有效整合,产业长期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近年来,国际汽车强国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不断加大,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包括材料科学、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制造工艺、制造装备等等。在这些方面,我们的差距也很大。财政政策将加大支持力度。财政部与科技部、工信部以及其他的部委都有很好地配合,特别是中央财政、科技、基金,资金计划、资金管理的改革,这是一项重大改革,由几个部门合作推进,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聚焦,所以更要聚焦关键的环节,精准发力。

nlc202309082209

在“十二五”实施的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基础上,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

“十三五”时期,新能源汽车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试点专项。通过集中财力,推动整合科研资源,加大对动力电池、电控、整车集成能力,以及关键零部件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创新支持机制,发挥杠杆效应,探索采取引导资金有偿补助等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金,进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创新领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激励作用。通过实施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新能源汽车科研成果直接进入市场,按科技要素实现价值回报。这个政策已经发到全国了,就是科技要素实现价值回报。

完善消费市场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并不完善,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尽快改进,中央财政正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

一、支持完善制度、标准等软环境

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监测、牌照申请、运行维护等环节的法律法规严重滞后,产品标准不一,各自为政。下一步,中央财政将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品检测、车辆和基础设施标准的修订等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政策和制度环境。

二、加快补齐充电、换电等基础设施短板

财政部已经发布了“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补政策,明确对推广应用数量达到门槛的地方给予综合奖补。奖补的门槛主要看新能源汽车推广规模、配套政策的情况以及市场开放程度等。综合奖补旨在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引导其采取综合措施,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要创新支持方式,可以采取PPP等方式参与其中,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要引导创新模式,鼓励采用众筹等模式建设和运营充电设施,有利于解决充电设施建设成本高、规划不科学的问题。

三、加快建立充分竞争的市场

对地方的奖补有一个要素,就是要看市场开放程度,要加快建立充分竞争的市场。发展新能源汽车必须有世界格局,只有开放市场才能培育真正的国际品牌,当务之急是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四、坚决消除地方保护,打破国内市场分割

地方保护是行业数量扩张的根源,这也是数量扩张性增长,而不是创新型增长的根源之一。一些地方政府纷纷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对没有在本地设生产厂的企业,设置门槛将其挡在补贴政策之外,倒逼企业在本地新建生产厂,长此以往市场会被分割得越来越小,企业无法形成规模,难以形成竞争力。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必须破除地方保护,近期还将进行专项督查,对搞地方保护的地方政府将通报批评,并扣减有关财政奖励的资金。

五、走出去、引进来,充分参与国际竞争

“十三五”时期,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一步开放,消费者选择更趋理性,随着国际知名品牌进入国内市场,自主品牌的竞争压力增大,消极防守不如主动出击,国家鼓励优秀企业加快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支持企业通过设立研发机构销售、并购等多种方式融入国际市场,支持国际技术合作,参与规则制定等。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发达国家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当前我国提升产业质量的重要抓手。经过“十二五”时期的持续政策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形势喜人,成绩可佳,但成绩来之不易,形势依然紧迫,问题还有不少。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感、责任感,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扎实工作,争取早日实现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目标。

4.双重预防机制有关问题解读 篇四

1、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答: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暴露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问题突出。针对这种情况,总书记多次指出,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要将安全风险逐一建档入账,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把新情况和想不到的问题都想到。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要强化风险意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全链条,抓住关键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变成事故隐患、隐患未及时被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

2、双重预防机制的基本工作思路是什么?

答:通俗说,双重预防机制就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第一道是管风险,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第二道是治隐患,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可以说,安全风险管控到位就不会形成事故隐患,隐患一经发现及时治理就不可能酿成事故,要通过双重预防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3、双重预防机制如何在遏制重特大事故方面发挥作用?

答:双重预防机制着眼于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紧盯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是一个常态化运行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工作基础。基于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机理,从重大危险源、人员暴露和管理的薄弱环节入手,按照问题导向,坚持重大风险重点管控;针对重特大事故的形成过程,按照目标导向,坚持重大隐患限期治理,有针对性地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4、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要把握哪几个原则?

一要坚持风险优先原则。以风险管控为主线,把全面辨识评估风险和严格管控风险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切实解决“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

二要坚持系统性原则。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从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两道防线,从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生命周期全过程开展工作,努力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之前、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之前。三要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各项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企业的各层级领导、各业务部门和每个具体工作岗位,确保责任明确。

四要坚持持续改进原则。持续进行风险分级管控与更新完善,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双重预防机制不断深入、深化,促使机制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5、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有效管控风险、排查治理隐患、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思想共识,推动建立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促使企业形成常态化运行的工作机制,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切实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实基础。

6、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是什么关系?

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从源头上消除、降低或控制相关风险,进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与深入,通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失效、缺陷或不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同时,分析、验证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减少或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共同构建起预防事故发生的双重机制,构成两道保护屏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7、完善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工作机制要重点做好哪几件事? 一要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建立自查、自改、自报事故隐患的信息管理系统。

二要建立健全事故隐患闭环工作机制,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报告、销账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三要从排查发现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验证整改效果等环节实现有效闭合管理。

四要建立完善事故隐患登记报告制、事故隐患整改公示制、重大事故隐患督办制等工作制度,使隐患从发现到整改完毕都处在监督管理下,使排查治理工作成为一个“闭合线路”。对查出的隐患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对重大事故隐患严格落实“分级负责、领导督办、跟踪问效、治理销号”制度。

8、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一些企业还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不是还要另起炉灶再搞一套双重预防机制?

无论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还是企业建立的其他风险管理体系,其本质核心都是围绕风险的管理系统。双重预防机制的核心也是基于风险管理的思想和要求,但它强调的是方法论,没有设计一套形式化的文件,企业现有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本身就是控制风险、预防事故的有效管理方法,它们就是双重预防机制的一部分。双重预防机制以问题为导向,抓住了风险管控这个核心;以目标为导向,强化了隐患排查治理。这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以往部署的工作是一脉相承的,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因此,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不是另起炉灶、另搞一套。各地、各企业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全面辨识风险,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通过风险分级管控,消除或减少隐患;通过强化隐患排查治理,降低事故发生风险;通过标准化体系规范运行,促进双重预防机制有效实施。

9、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是一回事吗?

安全风险来源于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危险源或各种危险有害因素,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组合,而事故隐患是风险管控失效后形成的缺陷或漏洞,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安全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和可认知性,要强调固有风险,采取管控措施降低风险;事故隐患主要来源于风险管控的薄弱环节,要强调过程管理,通过全面排查发现隐患,通过及时治理消除隐患。但两者也有关联,事故隐患来源于安全风险的管控失效或弱化,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就会不出现或少出现隐患。

10、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是同一项工作吗?

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的工作主体都要求全员参与,工作对象都要涵盖人、机、环、管各个方面,但风险辨识侧重于认知固有风险,而隐患排查侧重于各项措施生命周期过程管理。风险辨识要定期开展,在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以及组织管理机构发生变化时要开展;而隐患排查则要求全时段、全天候开展,随时发现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11、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怎么分级?

《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和《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在电子地图上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事故隐患划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

12、安全风险辨识要注意什么问题?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要突出全员参与的原则,辨识要覆盖所有的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和作业场所,全面剖析各生产系统,并通过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改进辨识工作。辨识时要充分考虑分析“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害出现的条件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故障模型。城市安全风险辨识要针对城市风险特性,紧紧围绕遏制重特大事故,突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高度关注城市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重点依托网格化的城市管理系统,从点、线、面三条主线全面分析识别城市安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13、当前我国城市安全风险有什么特征?

一是城市行业众多,构成了城市安全风险类型的复杂多样。城市作为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密集多样,生产系统及工艺流程日趋复杂,城市中的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工商贸企业事故风险、建筑施工事故风险、火灾事故风险和交通运输事故风险等交织并存,呈现出城市风险类型的多样性、突发性、关联性、连锁性和耦合性等特点。

二是城市空间上的密集发展加大了事故灾难的后果严重程度。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为充分提高产值,城市人口、企业和生命线工程等事故承灾体高度集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城市更加脆弱,事故灾难的链式效应增强,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大大增加,加大了事故应急救援的难度。

三是城市的快速发展诱发了事故灾难频发。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迅速推进,早期的一些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等因安全设施陈旧、防火设计标准较低,存在着较多的火灾事故隐患。一些旧工业区等场所的部分建筑布局不合理、新建居住区及商业区逐渐与高危企业毗邻,“城围石化”、“石化围城”现象严重,城市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安全生产矛盾正在集中显现,城市安全风险管控和应急管理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14、安全风险评估可采用什么方法?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通过确定事故发生的条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大小和等级的过程。风险评估方法很多,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定量的,如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方法和定量风险评价QRA等;另一类为定性的,如安全检查表法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等。开展风险评估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尽量将风险定量化,也可以选用几种评估方法对同一评估对象进行评估,互相补充、互为验证,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安全风险评估要紧紧扭住遏制重特大事故这个“牛鼻子”,高度关注风险覆盖人群,将防范重大人员伤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予以分析评估。

15、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评估管控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一些企业往往将风险辨识评估任务直接分配到某个或几个部门,由部门的几名员工各自辨识本部门存在的风险,然后将风险辨识结果进行简单汇总形成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没有体现全员参与,没有做到全覆盖。一些企业在风险辨识评估过程中,选取的辨识范围过于狭窄,没有覆盖全流程、全区域。有的片面理解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就是预防和控制人身伤害事故,而对设备事故、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等其他事故类型的风险辨识评估不充分、不全面,甚至没有开展风险辨识评估。一些企业因风险辨识不深入,导致制定的风险管控措施没有针对性,工作职责得不到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难以发挥作用。

16、安全风险分布图有几类,怎么绘制? 至少应包括三类:

一类是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生产设施、作业场所等区域存在的不同等级风险,使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或地理坐标图中,实施风险分级管控。

一类是作业(行业)安全风险比较图。企业中的部分作业活动、生产工序和关键任务以及各地的不同行业(领域),由于其风险等级难以在平面布置图中标示,要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采取柱状图、曲线图或饼状图等,将企业不同的作业(工序)或各地区不同的行业(领域)的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标示出来,突出工作重心。

还有一类是区域整体安全风险图,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城市要综合分析下一级行政区域的整体风险等级,逐级绘制街镇、县区和城市等各层级的区域整体风险图,确定监管重点。

17、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建设要注意什么问题?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既产生又依赖大量安全生产数据,要克服纸面化可能带来的形式化和静态化,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安全风险清单和事故隐患清单电子化,建立并及时更新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要绘制安全风险分布电子图,并将重大风险监测监控数据接入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信息系统自动化分析和智能化预警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综合平台,尽量实现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信息化的融合,通过一体化管理避免信息孤岛,提升工作效率和运行效果。

18、一些中小企业员工不多、技术力量不足,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有没有简便方法?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而是建立企业控制风险、防范事故的长效机制,方法没有复杂与简便之分,只有适用和不适用的差别。一些中小企业员工不多、技术力量不足,怎么办?企业要强化全员培训,让全体员工都接受并自觉践行风险优先的理念,学习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的基本方法。可以聘请专家开展首次风险辨识,并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简单实用的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制度,通过岗位风险告知卡、隐患排查清单等简便措施,确保每一个员工能理解、会上手、有任务。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对本企业存在的高风险制定管控措施、落实管控责任。中小企业切忌走入花钱请第三方服务机构制定一大堆文件后束之高阁的歧途,提倡用简单的制度、明确的职责管控本企业的高风险,排查并治理本企业的大隐患,有效防范伤亡事故发生。

19、双重预防机制的常态化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不是两个平行的体系,更不是互相割裂的“两张皮”,二者必须实现有机的融合。第二,要定期开展风险辨识,加强变更管理,定期更新安全风险清单、事故隐患清单和安全风险图,使之符合本单位实际,满足工作需要。第三,要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偏差,修订完善制度规定,保障双重预防机制的持续改进。

第四,要从源头上管控高风险项目的准入,持续完善重大风险管控措施和重大隐患治理方案,保障应急联动机制的有效运行,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常态化运行。

20、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

一是组织推动者。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牵头组织,健全完善标准规范,细化各级安委会成员单位责任分工,率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内容,落实责任部门,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是监督者。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及有关行业领域工作的督促检查,积极协调和组织专家力量,帮助和指导企业及有关行业领域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5.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篇五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作者:王吉荣 谷少永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第11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了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商业银行惜贷、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回归分析等时间序列方法,对我国从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目前在我国。货币政策是通过信贷渠道而不是货币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结论。

[关键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信贷渠道;回归分析

6.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国民经济活力 篇六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国民经济活力 摘要:本文针对近几年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所暴露出的问题,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首先指出当前国民经济活力不足,主要不是货币供应量的问题,而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体制性梗阻;并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传导机构和客体缺乏活力、路径过窄、速度下降、动力和信号失真、环境不乐观等问题;其后,论述了在转轨经济时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与实体经济体制不健全之间存在着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的关系;最后,给出了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效率的政策建议。

7.浅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篇七

一、利率传导机制

利率传导机制为传统宏观经济模型中的主要传导机制。其途径是:在价格存在黏性的情况下,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使得实际利率回落, 从而降低资金成本, 进而影响消费, 投资和收入。利率传导机制是凯恩斯学派调控经济运行理论的核心内容。凯恩斯 (1936) 在他的《就业, 利息和通论》中指出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机制发挥作用的关键途径是流动性偏好和投资利率弹性。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可表示为:Ms (货币供应量) ↑→r (市场利率) ↓→I (投资支出) ↑→Y (国民收入) ↑。但该理论存在一些局限性, 比如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只进行静态分析, 而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相互作用是动态的。另外, 流动性陷阱也会使利率传导机制失效。所以, 希克斯和汉森 (1937) 建立IS-LM模型对货币, 利率和收入的关系进行分析。假设货币是外生变量, 价格存在刚性, 并且政策导致实际利率的变化会通过长期利率的变化影响家庭和企业的支出。如果IS平缓而LM陡峭, 则货币供给增加, 使收入增加比较大;如果IS陡峭而LM平缓, 则货币供给增加, 使收入的增长比较小。从IS-LM模型可以看出, 该模型还能体现财政政策的传导过程和效果, 并且在引致收入增长方面, 效果比货币政策更好。托宾 (1969) 提出一个“金融资产结构平衡论”。该理论突破凯恩斯的许多理论框架。比如凯恩斯的二元资产论 (货币和政府公债) , 指出各种金融资产的收益不仅取决于该资产的供给, 而且取决于其他资产的供给。与托宾强调利率对金融资产结构影响不同, 莫迪格利安尼 (1971) 引入“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化通过利率对私人消费进行影响。他认为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利率下降, 金融资产价格上升, 金融财富增加, 从而导致消费支出增加, 产出增长。由于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化及其趋势,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之间的关系, 因而利率期限结构方面的变化, 必将通过利率传导机制使这种变化产生相应作用。

中国除了同业拆借利率, 债券回购利率, 票据贴现市场利率和民间借贷利率属于市场利率以外, 其他绝大多数利率仍然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所以易刚 (2004) 指出要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必须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水平上的波动, 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另外我国居民对利率并不敏感, 所以下调利率对投资和消费的刺激作用有限。通过货币供给↑→利率降低↓→边际储蓄倾向↓→部分储蓄转为消费资金→刺激消费需求→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 效果并不好。方阳娥 (2008) 指出我国银行的贷款主要流入国有企业。但是国有企业并非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主体, 利率并不构成影响国有企业投资主要因素。

二、信贷传导机制

信贷传导机制的思想在许多早期的经济学家, 如Fisher (1933) , Gurley和Shaw (1955) 以及Goldsmith (1969) 等论述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时就有所展示。随着信息经济学发展所带来的分析方法的改善, 信贷传导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广泛注意。信贷传导机制一般分为银行信贷机制和资产负债表机制两类。银行信贷机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 改变商业银行的贷款, 进而影响企业获取部资金。这一过程可以表示如下:公开市场的紧缩操作→R (银行存款准备金) ↓→D (存款货币) ↓→L (银行贷款) ↓→I (投资) ↓→Y (收入) ↓。在Stigliz (1979) 等提出的均衡信贷配给理论的基础上, 伯南克 (1988) 构造了CC-LM模型理论框架并提出信用论来解释货币政策的作用。其主要观点是即使在凯恩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 货币政策也可以通过信用供给的变动导致CC曲线的移动。当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寻求信贷的时候, 银行贷款并不能与其他金融证券可以完全替代的: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尤为依赖, 不能像大企业一样在债券和股票市场进行直接融资。资产负债表机制是由BenS.Bernank和MarkGertler (1989) 提出的, 是指货币政策变化使借款人资产负债表状况发生变化, 而资产负债表反映借款人的净财富状况, 从而有效抵押品价值变化, 这样影响借款人获得贷款的能力, 进而影响其投资支出。该机制归纳如下:R (银行存款准备金) ↓→M (货币存量) ↓→i (利率) ↑→NCF (净现金流) ↓→资产状况恶化→L (银行贷款) ↓→I (投资) ↓→Y (收入) ↓。Schmidtz (2003) 指出存款准备金变化时会改变银行的贷款规模, 而银行的资金大部分来自存款, 当没有其他资金来源渠道时, 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影响银行贷款资金的质量, 从而影响投资消费支出。

中国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相对于银行贷款来说, 规模相对偏少。银行贷款仍然占绝对比重。所以信贷传导机制仍旧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我国现阶段信贷机制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货币资金由央行→商业银行→企业→实体经济传导过程的顺畅。不过, 汪航 (2010) 认为银行信贷资金主要流入大企业, 而对我国GDP和就业有巨大贡献的中小企业却融资困难。并且许多信贷资金并没进入实体经济, 而是进入虚拟经济, 比如股票市场, 房地产等投机市场, 从而可能出现信贷质量问题。在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 周小川 (2007) 指出:充分关注微观基础, 关注商业银行内部改革以及经营行为变化的趋势以及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 速度和效果。因为银行部门的不稳健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另外在经济转轨中, 政策制定者应该多使用价格类调控工具。

三、结语

本文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回顾, 可以从经济学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争论中看出, 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是多方面的。利率传导机制, 信贷传导机制, 财富传导机制, 资产价格传导机制, 预期传导机制和汇率传导机制等发挥传导作用的条件和效应是不同的。我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 恰当地综合运用不同传导机制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我国从1984年建立中央银行制度起, 中央银行的调控手段随经济体制的转化而逐步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为了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我国应该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提高利率弹性。逐步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范围, 适度调整利率结构, 加强对利率渠道运行的监管。同时改革商业银行内部机制、完善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并且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保证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从而使我国的货币政策效果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汪航.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思考[J].中国证券期货, 2009 (2) .

[2]王钰.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发展与演进[J].中国集体经济, 2010 (2) .

8.建立教育公共政策的纠错机制 篇八

对一项公共政策的评估,首先需要的是依据信息基础的事实判断,即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是微不足道的个别情况、偶然现象,还是具有整体性的严重问题。这次被披露的部分情况就已经到了相当惊人的程度。例如,教育部规定的高考加分项目14项,而各地已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累计达192项之多;2009年重庆市19.6万考生中,获得各种加分者7万人,比例高达35.7%;2008年北京市文史类600分以上的599名考生中,得到加分照顾的214人,比例同样高达35.7%。

政策评估的信息还应当更加深人。比如,来自大中城市和重点学校的获得民族加分的考生比例是多少?因为真正应当照顾的是那些缺乏教育资源,生活在农村和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还有,保送生进人大学后的学习情况,被保送到重点大学的究竟是优等生、次优生、还是中等生,或者基本是差生?因为不止一所高校反映,“每学期末‘挂课’的,不用问,基本是保送生!”还有因获得科技创新奖而加分的学生家长信息,因为媒体披露某些动辄以纳米技术、基因工程获奖的考生,其成果竟然都与其家长的研究领域“高度重合”!还有一项重要评价,即获得加分学生的社会阶层背景。当然不是说优势阶层的子弟不能享受加分,但是如果能够享用这一政策的基本是“非富即贵”的子弟,那么加分政策的公平性、公正性是否应当受到置疑,有关政策是否应当适时地加以调整、改变?

政策制定和修改的正当程序也同样重要。建议依照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民主决策的要求,制定“教育行政决策规范”,规定重大教育决策要进行合法性论证,实行听证制度,履行论证、咨询、民主讨论、听证等程序,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质询制和问责制。但前提是解决一个“主体”是谁的问题,即谁来论证、谁在决策。要改变“内部人”决策,而且其行为主要是“对上负责”的状况,真正建立公众参与、社会共同治理的新的教育管理方式。

9.政策解读工作机制 篇九

[摘要]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是我国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巨大变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合理的改革措施对于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机制;奖学金;评价体系

从开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哈工大等3所高校试点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则推广到全部中央部委属院校,同时鼓励各省、市、自治区选择省属高等学校开展改革试点工作。

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内容

1、从计划内公费(非定向、定向)、计划外自费(自筹、委培)转向全面收费。我国研究生教育长期以来实行公费和自费的双轨制,而这次的培养制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录取时的公自费之分,对所有录取研究生一律收费。

2、基于导师资助制度的导师负责制。各高校在改革中试图建立以科研为核心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通过制定导师在招收研究生必须有合适的科研课题和充足的科研经费并能提供部分科研经费资助等系列措施来确定导师对研究生的责任。

3、统筹经费制度。通过学校内部统筹规划和使用三部分资金:财政拨付的研究生培养经费,导师部分研究经费和其他有关资金。部分高校的做法是,设立研究生培养基金(或称为创新基金),制定基金管理办法。此外,许多试点高校将部分社会捐助经费也纳入到这一基金中,并配套学校财务制度的改革。

4、激励机制——奖学金制度。从部分试点高校的做法来看,新的奖学金制度普遍加大了资助额度,扩大了奖学金的额度和覆盖面。另外,各高校对研究生海外研修、国内外访学以及各种实践、创新活动设立专门基金和管理办法,给予资助。

5、保障机制——助学金制度。基于“助教、助研、助管”等“三助”岗位,实施“三助”制度,并不断完善“三助”岗位和制度。

二、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建议

针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实施高校应不断完善本校的培养机制改革方案,来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1、制订多元化的导师资助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在游学美国时发现,美国高校的文科并没有强行规定导师要缴纳经费,而是由导师自愿提供经费,学校不会有硬性规定,更不会作为导师招收研究生的必要条件。所以我国高校在制定导师资助方案时不能一刀切,而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同一学科不同层面研究的区别,制定出多元化、多样化的导师资助方案。具体执行办法是学校根据各门学科的特点进行分类,文科类导师向学校缴纳的费用低些,理工科类导师缴纳的费用高,并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规定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具体资助金额。同时,学校还要设立研究生培养资助基金,用于资助人文社会学科、理科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研究生的科研津贴。

2、控制招生规模,优化师生关系

改革师生关系是确立以研究为中心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的关键。首先要控制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确立合理的师生比。具有研究生招收资质的`高校要根据既有的综合实力,实现招收研究生与导师比例相适应的基本目标要求。教育管理机构要切实监督和管理好研究生招生工作,严格限制招生规模。其次,要调控以利益为导向的师生关系。利益关系的两极化所带来的结果,要么是无法负担研究生费用的导师采取“放羊式”教学,要么是过分依赖利益关系导致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异化成“雇佣”关系,教学、科研、师生友谊等关系变得越来越淡化。

3、建立健全奖助体制,使学生安心做学问

在改革的高校中,奖学金成为激励机制中的主体,这是一种误区,金钱的激励作用是极其有限的。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表明,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类活动动机的最高层次,获得奖学金只是学生的低级需求,低层次需求都无法满足何来实现高层次需求的动机。因此,从心理学上讲,应该让所有学生都享受到奖学金。首先,扩大研究生奖学金覆盖率,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奖学金,这是营造平等学习氛围的基础。其次,缩小奖学金之间的差额,创造平等公平的竞争环境。最后,完善“三助”资助体系,不仅要给学生自给自足的机会,而且要不给学生造成学习的压力。

4、制定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监督体系

各高校应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奖助学金评定监督机制,使评定过程透明化、科学化。首先,可以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由各培养单位确定合理的量化评价指标,明确规定学生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等各方面在评价指标中所占的权重,以尽量减少个人情感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其次,研究生导师依据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情况和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进行打分,按照评分的结果向所在单位申请研究生奖助学金指标及等级;再次,学院对导师的评定结果进行审核,并报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处复核;最后,把奖助学金评定结果在学院的公告栏里及时进行公示,接受教师和学生们的监督。

三、结语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研究生招生办法的改革、奖助办法的改革、培养方案的改革等一系列内容,这些改革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其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宋东霞,刘丽新.从美国培养研究生的角度看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0.政策解读工作机制 篇十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28次常务会议关于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相关会议精神,全面调高我村草原保护建设水平,尽快将中央这一惠农决策落到实处,逐步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农牧民持续增长的双赢目标,确保我村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现根据《松树乡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村草原生态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全村天然草原及人工种草基本情况

(一)草原资源情况

全村共有天然草原158.1亩,其中可利用草原158.1亩。天然草原作为全乡草原因管理工作滞后,各种破坏草原的行为时有发生,而且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载畜量大幅度调高,乱牧现象突出,草地处无序利用状态,草原植被遭到破坏,对我村草食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人工种草及草产业发展情况

下曹村种草历史悠久,目前,全村人工种草总面积711.5亩,其中,一年生牧草124.9亩,多年生牧草337.6亩。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

机制政策,按照“保护草原生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草原平衡,推动转移就业”的基本思路,坚持生态优先发展,以落实草原承包和基本草原划定为抓手,全面推行划区禁牧,完善草原检测机制,努力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草原保护水平,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经济协调发展。

(二)实施原则

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原则。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原则。强化基础,健全制度原则。明确责任,稳步推进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发放资金原则。

(三)主要目标

通过落实补奖政策,推动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完善草原家庭承包经营,落实草原禁牧,减轻草原放牧压力,遏制草原退化趋势;调整牧草种植结构,扩大优良牧草种植基地建设,为减轻草原压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提供物质基础;开展舍饲圈养,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人,切实做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

三、主要任务和要求

(一)划定基本草原

在摸清从村到各组草原的现实分布情况、界限、类型、利用条件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将重要放牧区、重点生态的草原划定为基本草原。由村委会于以公告,对基本草原设立保护标示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对划定的基本草原统一登记建档,对基本草原划定形成的图表、文字、数据等资料信息,建立数据库,以便存查、应用、更新和跟踪管理。

(二)确定草原权属、承包到户

坚持“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长期不变”的原则,确定草原权属,将草原承包到户,积极推进草原承包工作。规范和签订草原承包经营合同,并向草原承包户发放草原承包经营权证。

(三)实施禁牧补助

实施禁牧封育。各村以核定的禁牧面积为基础,以村组为基本单元,确定禁牧区域,核定禁牧面积,并将禁牧任务分解到户,层层签订禁牧管护责任书。

(四)落实补助资金

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和“农民直接受益”的原则,按照省上确定的禁牧补助标准,在核实禁牧草原面积和落实禁牧措施的基础上,按规定给承包户或联系经营者落实禁牧补助资金。

1、禁牧补助标准。按照国家落实补助的要求,用中央财政下达的禁牧补助资金对实施禁牧的农户给予补助,5年为一个禁牧补助周期,禁牧期满后,根据草场生态功能恢复情况,继续实施禁牧或者转为草畜平衡管理。依据国家划定对黄土高原区禁牧补助,每年每亩补助标标准为2.95元。我村158.1亩禁牧草原每年禁牧补贴资金466.395元,五年共计禁牧补贴资金2331.975元。

2、人工种草补助。我村人工种草补助面积711.5亩,按照省上政策,对我村已达到良种化337.6亩多年生人工草地,按每亩每年10元标准,逐年发放。未达到良种化的373.9亩多年生牧草分五年改造完成良种化,按照每亩50元的标准,分2年补贴,第一年补贴30元,第二年补贴20元。

3、补助资金发放

(1)资金发放。禁牧补助采取直接补贴额方式到户,在核实造册、张榜公示的基础上,通过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的方式直接发放到户。

四、工作进度

2011年9月 组织准备阶段

2011年10月至12月上旬 基本草原划定、草原承包、划定草原禁牧区域、制定金木制度、核定人工种草面积阶段

2011年12月中旬到月底 自查验收和补奖补助发放阶段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认真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村上成立补奖政策落实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负责全村草原生态奖补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二)深入调查研究,做好数据统计。建立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崭新工作,要紧密结合全村实际情况,深入调研、深刻分析,找准落实政策执行中的各种难题,确保政策顺利实施。

(三)严格资金管理。认真遵守财经纪律,严格执行国家补奖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补奖资金的使用管理,严防挤占,冒领,确保补奖资金足额兑现给农民。

11.政策解读工作机制 篇十一

【摘要】 从软预算约束视角下,分析高校贷款风险生成机制,揭示当前高校贷款风险存在的理论根源,从而提出解决高校贷款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软预算约束;高校贷款风险

近年来,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各级政府逐渐认识到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教育投入与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面对这样的难题,高等学校在政府的支持下选择了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如今,各大高校贷款已经不是新鲜事,贷款的余额也是屡创新高。但是随着还款期限的日益临近,人们对高校是否能及时偿还巨额高校贷款并不具有充分的信心,一些相关的事实和数据也证实了人们的忧虑。本文立足于当前的现实情况,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来分析高校贷款风险的生成机制,希望透过分析可以对高校贷款风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我们相应地提出减少贷款风险的办法。

一、软预算约束理论

软预算约束这一经济学概念是匈牙利经济学家科而奈·雅诺什在《短缺经济学》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指的是当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国有企业一旦发生亏损或面临破产,国家或者政府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常常要追加投资、减税,并提供其他补贴,以确保其生存下去,国有企业经理也会预期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软预算约束的存在一般需要两个主体:预算约束体和支持体,这两个主体构成了它的基本结构。预算约束体指在最初的资源和收入有限时,如果入不敷出产生赤字,那么在没有外部求助的情况下不能继续存在的组织。诸如流动性、支付能力或债务等限制设定了持续性财务赤字的外部边界。而支持体就是在预算约束体出现赤字时给予全部或部分支持的组织,通常这个支持体指的就是政府的一个或者多个部门。

二、高校贷款风险生成机制

从当前政府、高校和银行的关系上看,导致高校软预算约束的原因其实是比较典型的父爱主义。科尔奈的《短缺经济学》里面指出,父爱的程度有五种程度,他们分别是:程度4、实物给予——被动接受;程度3、实物给予——主动表达愿望;程度2、货币津贴;程度1、自立——父母有帮助;程度O、自立——无助。而对于当前的高校而言,它所处的条件符合程度1~3的描述,即高校获得了自主发展的权利,可以向政府表达自己发展的愿望,有自己的财务自主权,政府定期给予高校一定数额的财政补贴,但如果高校遇到财务困难,国家将以一种或多种的财政资助来帮助它摆脱困境。以上的这种情况“是改革后最广泛的一种形式。”正是由于这种“父爱主义”思想,导致了高校的软预算约束,进而产生了巨大的高校贷款风险。但是和一般的父爱主义所不同的是,我们所讨论的高校贷款实际的情况更复杂一些,原因是有银行这另一个“儿子”的介入。

联系到高校贷款问题我们发现,高校和银行在贷款的本息问题上出现了所有权的交叉,导致了政府必须面对两个“儿子”争夺利益的情况。此时政府首先会居中调停,辩明是非,但是政府不会因为一个“儿子”犯了错就判他死刑,更有可能的情况是政府很自然地承担了“父亲”的职责,宁愿自己受损失出资来解决这件事情,也要让两个“儿子”都能继续生存下去,这样,银行的贷款得到偿还,高校的补贴要求会得到满足,软预算约束得以产生。可见银行的介入并没有改变高校贷款的性质,实际上这是更加复杂的“父爱主义”,而这种“父爱主义”对于高校而言,正是求之不得的。总的来说,高校和银行对高校贷款风险最终向政府转嫁的预期会促使高校与银行两者都有一种冲动,即一方尽可能申请贷款,而另一方尽可能发放贷款,高校贷款的风险由此而生。

三、解决高校贷款风险的政策建议

在存在软预算约束的前提下,高校贷款问题是政府下属的高校和银行的利益之争。要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不能伤及两个部门的根本利益,政府除了采用市场机制以外,还应该考虑配合使用新的行政方法来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结合市场与行政的方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创新高校筹款机制,促使高校融资渠道多元化

高校贷款之所以会形成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贷款的过度集中,因此,适当的拓宽高校融资渠道,可以使高校基础建设中贷款的比例降低,进而减少高校贷款风险影响的程度。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拓宽贷款的渠道:第一是增加政策性贷款或者补贴;第二是引入直接融资。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无论是政策性的补贴或者是直接融资,国家都必须在体制上予以配合,在法律上赋予其合理的地位,在行政上给予高校创新的动力,这样的配套改革才会得到高校和银行的配合,改革的结果才会卓有成效。

2.与私人部门合作进行高校基础建设

加强与私人部门的合作关系,其目的在于利用私人部门在资金及经营效率等方面优势,降低学校及政府部门的财政负担,提高管理效率,分散资金风险。公私合作形式的采用,可以有效地将项目超支风险转移给私人部门,提高工程建设质量,降低违约风险和维修成本,大幅度降低政府和高校的成本和资金压力,因此是未来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条重要且可行的途径。

3.改革教育拨款体制和政绩考核体制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拨款方式采取的是“综合十定额”模式,这一拨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成本行为规律,但是由于对于各个地区都采用相同的投入标准,致使在校学生数这个对最终的拨款数额影响比较大,因此会导致高校为了争取拨款而一味的增加学生数,而学生数的增加无疑令教学资源日趋紧张,这样高校势必再度借款解决紧缺的教学资源问题,造成恶性循环。我们引入绩效预算管理的运行机制,在指标系统中除了考虑在校人数外,还应该考虑就业率、学校科研项目,学术声誉、学生素质等,甚至考虑将学校贷款的数额也联系起来。还应该加大审批的力度,对于审批项目的作用,收益以及贷款以后的经费管理都建立一套系统的管理办法。用这样的方式将财政性教育经费和政绩问题与高校的若干绩效指标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挂钩,才可以促使高校竞争向自主和多样化方向发展,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4.加强贷款的管理

贷款管理是一个涉及政府、银行、高校三个管理主体和贷前、贷中、贷后三个管理阶段的复杂问题,只有管理主体各方在每个管理阶段都做到规范管理,才能将高校还贷风险降到最低。然而,从已有的情况看,贷款管理问题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高校这一主体,对贷款管理问题还没有自觉的意识。此时,政府作为贷款管理的另一主体,应加强对高校贷款的外部管理并采用各种方式引导或迫使高校加强自我管理。对于很多高校来说,当前已经进入了还本付息的阶段,因此在管理流程上也相应地进入了贷后管理阶段,由于政府和高校在前期缺乏对贷款的规范管理,贷后管理在此时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解决不好,就很容易发生类似于银行冻结高校办学经费的情况。因此进入还贷期并出现还贷困难的高校,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还是高校自身,都应十分重视此时的贷款管理,以帮助高校渡过还贷危机。

5.明确惩罚制度

对于还不起款的高校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和财政部相关惩罚规定执行。对于批准了超常贷款的政府代理人,也要制定相关明确和可行的的惩罚措施,而且惩罚的力度要大而且可行。为防范高校不归还贷款,必须督促高校做好还款的计划和准备,对于不能偿还贷款的高校除了要惩罚项目的负责人以外,还要注意在使高校持续经营的前提下对高校进行变相的惩罚,使得高校不能偿还贷款的收益小于按时还贷的收益。另外也应该将正常贷款和违约贷款的数额当作参考指标,作为今后对该校评价的重要数据。

6.加强信息披露

作为政府下属的非营利机构,高校应加强信息披露的力度,尤其是向银行贷款项目的财务内容要做到透明化,及时上报上级部门,以接受政府和公众的监督。要建立以监测、预警债务风险为重点的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贷款的潜在风险,及时调整政策,防止风险的转移,避免在控制和防范其风险时把握不住重点、抓不住关键因素、找不到防范风险的主要监控指标以及没有预控对策等弊端。

参考文献:

[1]彭敬.我国金融风险的产权与软预算约束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2):110-112

[2]王永中.软预算约束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J].世界经济,2008,31(7)

12.日本奶业定价机制及补贴政策研究 篇十二

1日本奶业的定价机制

日本乳制品市场得以快速、健康的发展,与其背后原料奶收购价格的稳定维持密不可分。2010年, 日本原料奶的收购价格除5月份的5. 9元/kg以外, 其他月份的价格均在6元/kg以上,6月份以后维持在6. 8元/kg左右[2],价格的月浮动率为13. 33% 。 到2014年,日本原料奶1月份收购价格为5. 3元/ kg,7月份上浮到5. 7元/ kg,而9月份又回落至5. 4元/kg,全年最大波动幅度仅为7. 55% 。

稳定的收购价格源自于灵活的价格机制和补贴政策的保证。除在经济萎缩、牛奶减产时期对奶农给予相应补贴外,日本政府在正常时期主要采用了按质论价、按用途定价和亏额补助等综合性原料奶定价机制,并在特殊时期进行灵活调整,有效维持原料奶的价格稳定,从而保障了奶农收入和原料奶的供给。

1. 1按用途定价

日本原料奶定价机制的基础是按用途定价,其基础是相关产品的市场分割程度,或者指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3],而不是指企业生产相关产品,通过产生一级价格歧视而获得超额利润。该定价机制的具体措施是根据原料奶的用途不同制定差别价格。

日本的原料奶收购方式,是乳业公司通过政府指定的生产者协会,间接向奶农收购。但乳品加工企业支付的生鲜乳的具体收购价格,由该协会与加工企业谈判确定,主要根据原料奶用途而异[4]。最终,按谈判达成的价格出售本区域内奶农提供的原料奶,获得的销售收入是由地方团体与政府补贴汇总后,计算支付给奶农的平均价格,实现区域内奶农的收益共享[3]。一般来说,在日本加工饮用液态奶所用的生鲜乳收购价格最高,其次是制作鲜奶油用奶,再次是加工黄油和脱脂奶粉所用生鲜乳,收购价格最低的是用于制作奶酪的原料奶。这几类生鲜乳的用途和2013年价格见表1。

日元·kg- 1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用于加工液态奶和奶酪的生鲜乳收购价格比达到了2. 44∶1。可见,由于生鲜乳用途不同,其定价存在较大差异。制定这一定价机制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实现原料奶不同用途的效益, 平衡不同种类乳制品加工企业的成本。

1. 2按质定价

按用途定价为日本原料奶定价划定了大体方向, 但在实际交易中,由于奶牛养殖分布在多个区域,且不同地区奶源存在差异,因此日本政府在这一定价机制的基础上,制定出“按质论价”的价格鼓励机制。

日本相关法律对生鲜乳的成分和质量都实行统一标准,对奶中乳脂肪、无脂固形物等成分含量均明确要求,对细菌数、体细胞数等卫生标准也有严格的规定。为区分不同地区的生鲜乳质量等级,政府在都、道、府县均设立奶农协会,由协会指定的团体对所属区域的奶源进行质量检测和收购,从而合理化了牛奶的流通秩序和价格机制[5],保证了生鲜奶的供给质量和效率。

1. 3亏额补助法

日本奶业的价格稳定与政府针对价格采取的多种补贴手段也是分不开的。为避免奶制品价格大幅度波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对奶农的鼓励和限制措施。例如,在1966年,牛奶稳定的标准价被分割成两种价格: 加工企业付给农民的标准购买价和农民得到的保护价,政府对定额之内的保护价和标准购买价之间的缺口提供补贴。自1966年以后,这种亏额补助法一直在实施。当市场价高于稳定价时,法律允许进口指定的奶产品,但该产品在国内市场上需以投标价格出售[4]。

1. 4其他定价机制

在基本的定价措施基础上,为保证原料奶的供需平衡,日本政府还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制定和修正生产引导计划和补贴政策。1986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原料奶计划生产政策”与“乳价支付不足制度”,即根据市场供需设定生产上限、发放补助金,以监督、引导和鼓励生产者协会的生产加工行为; 奶业委员会则为生产者协会分配目标产量并提供技术指导,从而使其有计划地实现原料奶“供需平衡”和“过剩时主动抑制”[6]。

政府对原料奶收购采取的灵活政策,保证了日本原料奶的价格和供给的稳定,更长期、有效地维护了奶农的利益。据调查,2011年日本每头奶牛可为奶农带来约2. 2万日元收入,奶农的月平均收入为24. 5万~ 40万日元,甚至超过了日本普通工人同期的工资水平[1]。

2日本奶业补贴政策的发展历程

日本奶业的发展和壮大与政府适时对奶牛、乳制品加工企业实施的补贴政策是分不开的。原料奶较高的收购价格水平的维持,以及供求关系的平衡都得益于政府在不同时期制定的补贴政策。

2. 1供给限额补贴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的奶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就已经开始对奶农提供不同数额、不同种类的补贴,如供给限额补贴、生产补贴、价格补贴等。其中,供给限额补贴是专为牛奶领域设立的,参加的奶农在限额内按牛奶体积得到直接补贴,并由奶农自愿加入[7]。一方面鼓励奶农对原料奶进行深加工,添置先进设备,给奶农投保以降低风险; 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奶计划等鼓励消费者对乳制品的消费, 加速国内奶业的发展[1]。

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奶业已得到蓬勃发展。但随着原料奶收购价格在政府政策保障下稳步上涨,牛奶供给出现了长期过剩的现象。为保证奶制品价格稳定,日本政府从1979年开始,采取了用限额来减少亏损的补贴方法,各地区生产者协会自己制定定额方案,对超过标准的部分进行处罚,这促使奶农将超出量自行转化为奶制品,以避免处罚[4],既有效较少了原料奶供给,又未损失奶农的利益。

2. 2总量补贴

自1994年加入WTO后,日本政府遵照WTO的相关要求,不再对奶业采取直接的价格补贴,并对总体补贴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例如,设立一个应补贴的原料奶总量,并对这一总量进行价格补贴,来代替原来根据标准成本进行的补贴。此外,日本政府还为奶农增设了经营补贴,由日本农畜产业振兴机构设定,其所需资金由日本政府和乳制品加工企业以3∶1的比例共同提供[5]。

2. 3环境改善、保险及消费补贴

近年来,为适应奶业市场的变化,日本政府为奶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分别增设了更细化、更全面的补贴形式,主要包括环境改善补贴、保险补贴和消费补贴等。环境改善补贴诞生于1999年6月份,源自于日本政府启动的“减轻奶牛养殖业环境污染支持计划”,通过向奶农支付额外费用的方式,鼓励其采取适宜的肥料、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等[7]。环境改善补贴的目的是为配合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养殖户必须改善其对废弃物的管理以适应国内环境保护需要的同时,冲减由此给养殖户造成的经营成本的提高,从而加强了日本对畜牧养殖业废弃物的限制,鼓励奶农进行养殖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保险补贴是日本政府的一项强制性补贴,其数额和力度均大于同时期其他国家的标准。在2003年, 日本政府出资200. 71亿日元( 1. 79亿美元) ,专用于为奶牛提供这种保险补贴,但要求奶农必须为其所有的全部奶牛进行投保。同时,奶农可以决定购买保险的范围,购买额度的最低值为奶牛价值的20% ,最高值为奶牛价值的80% ,保险费率每3年修订1次,其再保费率由政府、都道府县级保险联盟和市町村级保险协会以5∶3 ∶2的比例共同提供[8]。

消费补贴是针对小学和中学学生餐消费进行的专项补贴。2002年,该补贴用于购买大米、牛奶与果汁等消费的预算为53亿日元( 4 200万美元) ,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对牛奶的补贴。此外,该补贴的范围还逐渐扩大到托儿所、幼儿园以及老年人家庭购买牛奶的补贴[8]。

2. 4扶持性补贴

2011年,日本生鲜乳的平均生产成本为80. 8日元/kg,根据表1的用途定价机制看,除了加工液态奶用生鲜乳外,用于其他用途的生鲜乳的销售价格均低于生产成本。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政府先后引入了一系列扶持奶农经营的补贴政策,包括面向黄油、脱脂奶粉、加工生鲜乳的“加工用生鲜乳生产者补贴制度”,以及面向奶酪加工的“奶酪加工用生鲜乳供给安定政策”等[3]。

2. 5定额补贴

2013年,日本原料奶的基准收购价格机制被废除,改为对奶农进行定额补贴。所谓定额补贴,即针对用于不同加工生产用途的生鲜乳,根据市场供求与生产成本,每年年末统一确定下一个年度的补贴标准和补贴数量的补贴形式[3],通过这一措施,有助于政府快速掌握奶业供给情况,从而灵活、及时地调整原料奶价格,保证奶农和消费者的利益。

3日本奶业的畜禽环境保护政策

日本在发展奶业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在养殖业发展早期,由于畜禽养殖方式较为粗放,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甚至在20世纪70年代引发了严重的“畜禽公害”。为此,日本政府给予了充分重视,并及时出台了针对畜禽养殖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通过立法对养殖业进行规范,以避免和防治养殖业污染问题。

3. 1 《废弃物处理及清除法》

早在1970年12月份,日本政府就出台了《废弃物处理及清除法》。该法规明确规定了在城市规划地域内,畜禽粪尿及其他废弃物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其中规定的主要处理方法有: 发酵处理、干燥或焚烧、化学处理、固液分离、设施处理以及充分盖土等。这一法规的出台,规范了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的排放和处理,缓解环境恶化程度,同时有助于提高公共卫生状况[9]。

3. 2 《防止水污染法》

日本还出台了《防止水污染法》,并在1985年进行了修订。该法规定了畜禽养殖场的污水排放标准, 即当畜禽养殖规模达到一定程度( 猪超过2 000头, 牛超过800头) 时,其排出的污水必须经过处理。此外,该法规还具体划定了不同化学指标的排放标准( 见表2) ,为养殖场的污水处理程度提出了明确的限制。

mg·L- 1

3. 3 《家畜排泄物法》

1999年,为进一步防治禽畜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日本颁布并实施了专门约束畜禽养殖业粪污排放行为的《家畜排泄物法》。该法规要求,对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的养殖场,禁止其产生的畜禽粪污在野外排放或直接向沟渠排放,粪便保管设施的地面要做防渗处理,而且要有侧壁,并适当覆盖。同时,为促进该法实施效果,法律规定可向养殖户和企业特别返还16% 的所得税和法人税,并特别设定了可按5年课税标准减半收取固定资产税[10]。

3. 4其他环境保护措施

除政策法规外,日本政府还实行了鼓励养殖企业保护环境的措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粪污处理技术,以及对环境防治项目给予补贴等。养殖业环保处理设施建设费由国家财政补贴支付50% ,都道府县支付25% ,仅有25% 是由农户支付。此外,日本政府还根据本国畜牧业养殖特点制定了种养结合的畜禽粪污处理模式。由于日本国土面积小,且城市和农村交织在一起,因此畜禽粪便的管理关系到农村和城市整体环境卫生和生活水平。早期的日本畜禽养殖业大多采用堆肥处理和液肥化处理,年处理量在7 500万t左右。《畜禽粪便法》的颁布有效提高了畜禽粪便的处理和环境治理的技术和效率。通过采用粪尿分离的处理方式取代过去简单的堆肥处理,大大改善了畜禽环境卫生,也提高了粪污的处理效率。牛粪通过初步固液分离后,固体部分采用堆肥、燃烧等方式处理; 污水采用好氧分解处理后作为液肥施用于附近耕地与草场,实现了种养结合[9]。

除立法监督外,日本政府在养殖场实施政策的过程中,通过投资建设污水集中处理池,定期对周边养殖场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减少了奶农因实施环境保护而产生的额外经济负担。

4对中国奶业发展的启示

4. 1保证奶农基本利益,促进奶源集中供给

中国奶农的养殖规模小而且分散,在产业链中处于最底端,不能自主制定原料奶收购价格,个体行为也无法影响市场价格,更易在行业竞争中被大规模养殖企业所排挤,最终退出市场。此外,个体奶农对大型乳制品企业的依附性很强,在与其交易中也缺乏定价的话语权。而一旦发生乳制品质量安全事故,其承受的经济损失又会最重。因此,可借鉴日本对奶农的管理方式,充分确立奶农在奶业利益分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为此,要加强奶农合作社建设,特别是区域性和集中性的专业合作社建设。通过奶农联合提高其议价能力,实现乳品市场从买方垄断向卖方垄断转变[9]。在将乳品加工企业的收益限制在竞争水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奶农的收益,进而保证奶源的稳定供给。

4. 2采取多元化的奶农补贴形式

我国目前对奶业的补贴基本采取固定补贴形式, 缺少与当期价格挂钩的浮动补贴,因而导致在国内市场乳制品价格波动中,奶农和乳制品企业经受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增加[7]。因此,可根据我国奶业市场实际情况,借鉴日本的政府- 生产者联合基金和浮动补贴政策,每年年末根据当年原料奶收购的平均价格制定下一年度的补贴额度,并通过紧急基金进行适时调节,使补贴与农户的商品量挂钩,也与当期的价格挂钩。

在奶牛养殖和粪污处理环节,可以相应地增加补贴形式,对不同规模、不同经营情况的养殖场给予不同的补贴项目,替代单一的以沼气项目为主的补贴形式。例如日本对养殖场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对所生产的有机肥实施政府补贴等,可以有助于养殖场粪污处理项目的长远实施和可持续发展,也在防治环境污染的同时,保障奶牛养殖场的利益不受损失。

4. 3推动“种养结合”的规模化养殖

所谓“种养结合”,是指养殖场与种植业相结合的养殖方式。日本目前畜牧业主要使用的正是这种方式,既能提供奶牛所需要的饲草料,又可以通过农场的耕地及时、充分地消纳养殖场产生的粪肥[11]。 我国与日本的农业国情基本相似,土地资源稀缺、人均耕地面积小,因此在养殖方式的选取上,可以在养殖和农业生产较为集中的地区,结合当地农业的实际情况,推行“种养结合”模式。通过借鉴日本的经验和做法,以中小规模养殖为主体,推行与附近农业种植企业、农户相结合的互助式发展道路,既有利于降低养殖场粪污处理成本和种植企业或农户的化肥购买成本,又有助于实现粪污的资源化利用。

4. 4制定有针对性的畜禽环境保护政策

近年来,虽然我国为防治环境污染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政策,但缺乏针对具体行业、具体区域的规范。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方面,可以借鉴日本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注重中央政府的权力下放,使地方政府针对本地区奶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养殖情况的、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才能提高防治效率,促进全国环境的整体改善。

参考文献

[1]陶箭.日本奶业发展经验[J].世界农业,2011(07):68-70.

[2]董晓霞.世界主要奶业生产国原料奶收购价格比较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5):154-156.

[3]刘长全,刘玉满,曹斌,等.日本奶业价格管理体系及稳定政策[J].中国农村经济,2013(6):86-96.

[4]曹,王玉斌,赵曼.发达国家奶业相关政策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6):39-43.

[5]李静.日本奶业合作组织体系剖析[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4(05):64-67.

[6]王东杰.关于科学构建中国原料奶定价机制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08):100-105.

[7]王秀东.日本乳业补贴对中国的借鉴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03):193-194.

[8]OBARA K,DYCK J,STOUT J,等.日本的奶业政策[J].农业展望,2005(02):33-37.

[9]董晓霞.奶牛规模化养殖与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10]冷罗生.日本应对面源污染的法律措施[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9):871-875.

上一篇:it行业面试下一篇:医疗纠纷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