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共12篇)(共12篇)
1.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 篇一
努力做好县级墙材的统计工作
墙体材料统计工作是了解墙体材料企业生产规模和水平、增长速度和变动趋势,反映国家政策在墙改工作中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为各级领导制定规划提供依据的基本工作.特别是基层县级墙体材料的统计,数据是否齐全,上报是否及时,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各级、各层的统计资料,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基层的统计工作?
作 者:罗嗣暖 叶修武 作者单位:江西省广丰县墙革办,江西,广丰,334600 刊 名: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英文刊名:WALL MATERIAL INNOVATION & ENERGY SAVING IN BUILDINGS 年,卷(期):2001 “”(3) 分类号:F2 关键词:2.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 篇二
一、国库统计分析工作的现实意义
一是开展国库统计分析工作是基于国库统计分析与会计核算具有辩证统一性。实践证明, 国库会计核算是国库统计分析的源头和基础, 国库统计分析则是国库会计核算的升华和深化, 是对国库会计核算成果的重新分类、加工、整理和深层次的利用。
二是开展国库统计分析工作能为上层决策者制订和实施有效决策提供充足依据。国库统计分析通过对国库资金的收入、支出、退付和库存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和加工, 最终为决策者实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提供必要的信息。
三是可以形成以国库统计分析资料库为信息平台和载体的现代国库统计分析工作机制和模式。建立资料库顺应了当前国库统计分析工作发展的总趋势, 同时一定程度上成为决定国库统计分析工作质量好坏的主要因素, 被各级国库部门领导所重视和强调。
二、如何提升县级国库统计分析工作地位
(一) 建立健全国库统计分析领导机制, 完善国库统计分析队伍建设
一是领导要给予国库统计分析工作足够的重视, 不断更新国库统计分析观念, 积极探索建立国库统计分析人才队伍建设长远目标。部门领导对国库统计分析工作重视程度以及统计分析队伍建设状况如何, 直接影响着国库统计分析工作水平的提高。必须强化国库统计分析领导机制的建立, 完善国库统计分析队伍建设。二是不断加强国库统计分析队伍建设。国库部门应强调国库统计分析工作独立性的重要性, 将熟悉国库核算业务,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知识面宽, 有较强判断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具备一定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人员, 充实到国库统计分析岗位, 提高基层国库统计分析工作质量。
(二) 加强统计分析人员统计学知识的学习和普及, 为国库统计分析及资料库建设构筑理论根基
一是将知识培训作为一项必修内容纳入统计分析岗位继续教育的范畴, 并作为对国库统计分析人员的业务考核机制。二是建立集中培训与自学为主的学习机制。让统计分析人员掌握一种成熟的统计分析理论、统计分析方法, 再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不断汲取和研修,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 建立符合基层实际的国库统计分析方法及资料库
国库统计分析工作是一个动态的知识更新和转化过程。实践中只要有一种实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和一套实用的国库统计分析资料库, 足可以有效开展国库统计分析工作。
三、做好县级国库统计分析及资料库建设工作思考
基层国库建立统计分析方法及资料库建设应分三步走:
一是系统完整地建立国库内部统计分析体系和指标。要注重加强对历史统计分析资料的收集, 科学分类, 对比分析, 成为统计资料库历史信息源;加强对国库收入、支出、库存三大数据指标的收集、整理、分类和汇总, 使基础指标能够在实际统计分析工作中, 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比, 都能做到数据准确真实, 具有一定的基础数据作用。
二是寻求相关指标体系的建立。加强与地方财税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从财税部门取得有关预算执行中信息资料, 从而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税收变化情况, 成为推动国库统计分析工作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指标体系主要有;金融统计指标、社会相关统计指标和重点利税企业监测指标等。这些指标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为国库统计分析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了保障。
3.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 篇三
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个别纪检监察干部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够、对民警预防教育不落实、监督不到位、执纪不严,致使少数民警违纪违法行为屡屡发生,极大地影响了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因此,在目前县级公安内部体制改革加快进行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部门的自身建设,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执纪水平,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已成为各级公安特别是县级公安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的当务之急。
一、基本情况
我局纪检监察部门现有民警三人,设纪委书记一名,副书记一名,纪检专干一名,平均年龄48岁,其中,大专文化二人,高中文化一人。在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和同级党委的双重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纪委第七次全会、全国公安机关“三基一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反腐倡廉战略方针,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重点,以大力推进领导干部作风为着力点,积极开展廉政教育,大力加强执纪监督,着力整治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民警违法违纪案件,有力地促进了公安队伍建设。特别是今年元月以来,局纪委共受理纪检信访举报26起,其中,查结23起,查结率达88%。查处涉案民警6人,其中,行政警告2人,实行诫免谈话、亮黄牌警告2人,全局通报批评2人。去年来配合有关部门完成财务审计16个,审计金额110万元,收缴违纪资金0.5万元,有效地净化了公安队伍建设,提升了公安形象,为地方经济发展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执纪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防机制虚多实少,削弱了保护作用
不可否认,我局近年来在构建预防民警违法违纪机制方面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每年都要举办封闭式教育培训班、组织民警学习有关领导讲话、观看警示教育片、写学习心得体会、个人剖析材料等,可以说在务虚方面,场面和形势都已比较到位,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但在务实方面,却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基层单位虽建立了财务监督机制,但实施中打了折扣,乱收罚款,乱开支、收入不入帐未能有效制止,导致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对执法部门的所队领导未能建立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滥用权力现象屡禁不止。少数民警以“管理者”自居,唯我独尊,满身霸气,耍特权、抖威风,违法乱纪。三是对全体民警未能建立有效的末位淘汰机制。现行考核办法虽考核到了单位,也有对单位领导考核的条条框框,惩处的措施,但实际操作中并没有责任追究,民警之间缺乏竞争机制。显然,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纪检监察部门对民警的有效保护。
2、监督管理严重滞后,软化了保障功能
基层公安机关担负着几乎全部的接处警、执法办案和群众工作,公安队伍中群众反映投诉问题和违纪违规现象的“发源地”在基层,故基层纪检监察部门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基层民警。由于监督对象具有特殊性、广泛性、群体性,导致一些内部职能监督部门对民警的日常管理严重滞后。发现问题不警觉、不报告、不制止,碍于情面,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导致事态严重,严重影响公安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从而丧失了纪检部门对公安形象特有的保障功能。如我局个别中层骨干就是因为平时一些不良行为无人监督,导致发生严重的违法乱纪行为,本人不但因此受到严厉处分,而且给单位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3、违纪处理浅偿则止,阻碍了职能发挥
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从本单位利益出发或奉行好人主义,特别是近几年来省市县公安机关实行综合考评,怕考评扣分排名在后,往往对纪检部门查出的少数违纪违规的民警,从轻处理,息事宁人。如此这般,使纪检部门的职能作用大大减小,其权威性大打折扣。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4.机构编制统计工作汇报 篇四
(一)以日常工作为基础,确保年报上报数据准确无误
在日常工作中,该办注重对年报基本资料的更新和维护,根据市编委及编办的发文,及时对单位的机构编制台账进行调整,确保数据准确性。同时,牢牢抓住出入编审批环节,实时掌握各单位实有人员情况,与各单位上报的年终报表对照进行审核,确保上报数据准确无误。另外,把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管理与机构编制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做到机构、人员信息实时更新、月月审核,每季汇总,及时掌握机构编制变化情况,实现对编制、人员全方位监控,强化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的.日常跟踪管理。
(二)以工资审核为契机,实现实名制系统实时更新
加强机构编制动态化管理,为使得实名制系统中的数据实时更新,该办利用每月工资统发系统审核工资之际,要求各单位必须将实名制系统中的人数和工资统发系统中的人数核对一致后方予以审核通过,确保实名制系统中实有人数和财政工资统发系统中人数一致,确保实名制系统中数据准确。做到“人员变动,随时登记,实时更新,动态管理”。同时,健全了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机构编制台帐,在全市实有人员信息审查、人员信息变动调整和数据汇总等工作中,实现了“一人一编一岗”,有效杜绝混编混岗、在编不在岗等现象发生。
(三)以监督检查为抓手,强化机构编制管理
5.农村统计工作操作规范 篇五
一、主要工作任务
(一)修订与布置农林牧渔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二)严格按照统计制度方法的要求,负责实施农村统计专业的统计调查,准确、及时、全面收集、整理、上报和提供有关统计数据;组织乡镇、县统计部门完成直报工作。要求并督促调查对象提供准确、及时、全面、完整的统计资料。
(三)加强基层统计数据的审核和评估,认真开展农村统计专业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确保源头数据质量。
(四)加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完善农村统计台账,做好资料的整理和归档。督促指导农村统计调查单位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组织开展对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五)对有关农村统计数据资料进行开发利用,对农村经济运行形势进行调研分析,撰写统计分析和专题报告。
二、调查内容及范围
(一)调查内容。
调查辖区内农村基层组织、农业从业人员、农业生产条件、农林牧业渔业生产情况、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及中间消耗统计等;县(市)、乡(镇)、村社会经济情况统计。
(二)调查范围。
全省各市、州、县(市、区)所辖行政区域内全部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及非农行业单位附属的农业产业活动单位,但不包括农业科学试验机构进行的农业生产。
三、农村统计业务工作流程
(一)省、市、县统计业务流程。
1.严格落实数据采集、汇总、审核上报业务流程。各市、州、县、乡镇、村要严格落实村级起报、层层汇总、逐级审核上报业务工作流程。各级统计局要对上报的各类报表数据进行认真汇总审核,对变动异常的数据要进行查询核实,并说明原因。
2.严格落实数据联网直报业务流程。村、乡镇、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实行联网直报数据采集,各地严格执行数据独立上报、逐级审核、验收通过工作流程。各级统计局农村统计专业要对上报的各类报表数据进行认真审核,对变动异常的数据要进行查询核实,并说明原因。
3.严格落实农业分季核算业务流程。各市州、县统计局农村统计专业要严格执行农业分季核算要求,按照核算方法认真计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和中间消耗数据。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下算一级。
(二)农村数据审核评估。1.农业生产数据审核评估。
(1)报表完整性检查。检查报表是否完整、是否按报表制度表式上报、计量单位是否正确、指标是否缺漏等。
(2)数据来源检查。数据是否来源于制度规定的采集渠道,源头数据是否被擅自更改等。(3)报表数据平衡关系检查。严格按照湖北省《农林牧渔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和农村统计报表规定的平衡关系进行审核,保证各项指标平衡关系正确。
(4)逻辑关系检查。主要指标间逻辑关系协调匹配,符合我省和当地实际,如耕地复种指数、农作物单产水平、生猪出栏率、畜牧业存栏结构、水产养殖单产指标等。
(5)地区间横向比较检查。本区域内情况相近的单位同一指标增减趋势和幅度及生产水平不出现较大差异。
(6)与历史数据对比审核。对数据异动明显、出现大起大落等情况与历史进行比对,进行查询核实。
(7)利用部门资料对比检查。与部门数据资料进行比对,发现差异,进行查询核实。
2.农业核算数据审核评估。(1)核算基础数据来源。
A.种植业产品:全省产粮大县粮食数据以省统计局与湖北调查总队共同评估反馈为准,非产粮大县数据以省统计局反馈为准。其它产品数据以省统计局核定为准。
B.林业及林产品:使用经国家林业部门核定后的林业数据。
C.畜牧业产品:以省统计局核定反馈为准(对生猪大县生猪出栏数据进行逐年衔接,消除与湖北调查总队数据差异)。
D.渔业产品:以省统计局与渔业部门共同核定为准。E.农林牧渔服务业:参考经统计局核实后的部门相关统计数据,如劳动工资、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农村住户调查的农业生产服务支出等。
F.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以省统计局下发的价格指数为依据,没有市场价格的农产品用生产成本代替。
(2)农业核算审核评估方法。
核算方法正确性审核:重点审核分季核算方法是否正确,核算用农产品价格、增加率、缩减指数等是否合理。
核算数据协调性评估:对产值、增加值及增长速度数据进行协调性评估,重点评估农林牧渔各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是否反映农产品产量增减趋势,农业增加值率的变动与农产品生产价格、中间消耗的变动趋势是否相等,农林牧渔各行业数据结构是否合理。
3.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县、乡、村卡)。(1)资料完整性检查。逐一检查核对本区域内的所有填报单位名录,凡是符合统计制度规定的填报单位做到应统尽统;逐一检查报表中的每一项指标,确认是否有串行、串列、错位和漏报的情况,审核确认每一个指标的编码、计量单位和小数点位数是否正确无误。
(2)资料来源检查。为了保证数据质量的可靠性,统计报表制度都对调查数据的来源做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来源于部门的指标要与其一致。如乡镇、村委会个数,行政区划面积等指标变动较小的指标应与部门一致。
(3)表内指标间的平衡关系和逻辑关系检查。严格执行直报平台审核公式,对审核核实类错误要有详细的原因说明。
(4)表内指标数据历史的纵向比较评估。反映区域基本情况和资源状况的指标,年报数据应与上年基本一致,增减幅度一般应在5%以内。当间增减幅度大于5%,应审核查对,并对审核情况做出文字说明。反映当年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的指标,年报数据同比增减幅度一般应在10%以内。当间增减幅度大于10%时,应审核查对,并对审核情况做出文字说明。反映当年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年报数据同比增减幅度一般应在15%以内。当间增减幅度大于15%时,应审核查对,并对审核情况做出文字说明。
(5)表内指标调查数据地区间的横向比较评估。调查单位与本区域内情况相近单位同一指标的增减趋势和幅度要基本接近(差异在5个百分点以内)。当地区间增减幅度差异较大时,应审核查对,并对审核情况做出文字说明。用每个调查单位的所有调查指标,逐一与其所在地区同一指标的整体增减幅度和人均水平等进行比对,当个体数值与整体均值出现较大差异时,应审核查询,并对审核情况做出文字说明。
四、数据提供、发布和反馈
(一)在规定时间内向下一级反馈有关分地区主要统计指标数据。
(二)对需经上一级统计部门审核认定反馈后方可使用的统计数据,待反馈后方可对外提供、发布和使用。
(三)按时向相关专业提供统计数据,依法向社会发布统计数据。
(四)按照统计资料保密的有关规定,做好保密工作。
五、统计资料开发利用
(一)定期撰写进度统计分析报告。根据农村进度报表及时撰写分析报告,为政府及社会提供及时的农村发展变化等情况。
(二)开展专题统计调查分析研究,撰写专题研究报告。根据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政府关注的有关农村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形成调研报告,为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服务。
(三)及时撰写统计信息。根据定期、报表数据及时撰写统计信息,向当地党政领导、上级统计部门和新闻媒体报送和发布。
六、统计资料管理
(一)对各种统计报表和统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装订成册、归档,妥善保管。
(二)各种电子或磁介质统计报表、统计台帐和统计资料,包括基层单位原始报表、综合汇总报表、数据处理程序、各种统计分析资料等,要及时备份存档,有条件的应刻录光盘存档。
(三)建立统计资料保存、管理制度。统计报表、统计资料均应实行档案化管理,设置档案柜,明确责任人,做到卷内有目录,卷外有索引,有保存期限,分类清楚,查阅方便,保存完整。
6.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 篇六
1 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有效开展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 能够使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掌握管辖区域内的卫生资源的配置情况以及相关医疗服务的开展情况, 能对各个卫生医疗机构的工作开展全面的测评, 并且根据相关的数据信息为卫生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虽然卫生网络直报近些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当前的卫生统计直报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系统功能还有待于完善。当前卫生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数据分析功能模块主要是针对国家卫生管理部门, 对于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来说, 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性, 基层卫生机构在运行该系统时, 需要经过多张统计分析表组合派生才能得到最后的结果, 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也不利于维护统计数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网络直报系统的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 数据交换机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当前在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中, 很多数据缺乏统一的交换平台, 而且不同的卫生机构使用的是不同的代码, 在不同的卫生机构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也不利于数据交换质量的提升。
(3) 基层统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需要既懂卫生统计业务又熟悉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当前基层医疗机构中的统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卫生统计业务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 因此无法保证统计直报工作的顺利完成。
(4) 统计方法较为落后。当前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在统计工作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较为落后, 缺乏先进的统计方法, 在统计手段方面以手工操作为主, 在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面不够完善, 缺乏完善的统计报表机制作基础。
2 基层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改进建议
(1) 加强统计网络直报信息的数据审核工作, 以此来保证网络直报信息数据的准确性。确保各项数据的取得经过严格的审核, 并且对基础数据实行有效的监控, 对于数据中发生的异常现象进行及时的处理。一方面, 要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分专业的审核, 由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审核人员组成审核队伍, 对于同类机构填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 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审核机制, 对审核目标进行明确, 逐层审核, 明确不同级别的审核责任人, 全面提高网络直报数据的质量。
(2) 对系统程序进行有效的调整, 确保其适用于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在实际的工作中, 需要对不同地区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并且将审核条件中的相关数据落实, 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系统进行调试, 使其满足该地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要求。同时, 网络直报系统中包含开放数据分析功能, 管理人员可以在后台进行定义和操作, 这样便能够为相关的使用人员提供更方便的操作模板, 以此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3) 在数据采集系统和直报工作之间建立有效的交换平台。通过该平台的建设, 能够在基层卫生医疗系统中实现一次性的数据采集, 而且通过该交换平台将采集的数据直接传送至网络直报系统中, 这样便能够消除很多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 保证了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也避免过多重复性操作对信息产生的不良影响。另外, 这种直接的网络交流平台的建设, 也能够促进不同层级的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 对于网络直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
(4) 加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统计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一方面, 要针对统计工作设置专门的统计岗位, 随着网络直报工作的持续开展, 对相关人员数量的要求也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工作需求, 必须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统计业务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 只有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网络直报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 对卫生医疗机构内部的人员培训制度、奖励机制等相关的制度进行完善, 对于具有突出表现的工作人员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以此来激发统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5) 改善统计方法。对当前统计制度中调查方法单一的弊端进行适当的改进, 对统计制度和调查方法进行改革。各管理部门为掌握大量信息, 需要统计部门提供各种统计数据。但随之而来的是滥发报表、数据混乱的现象也日渐增多。而要减少统计数据失实的现象, 就必须完善统计方法制度, 解决标准不一, 不衔接配套的状况。每个统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综合指标、抽样判断、动态数列等多种分析方法, 在工作中多写多练多分析, 加强对项目成本的预警和监测, 提高统计信息数据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美莲.设置原始记录与统计台账是统计工作的基础[J].中国统计, 2011 (10) .
[2]宋卫亚, 许萍, 汪群, 宋洁.落实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遇到的几个问题与解决措施[J].中国卫生统计, 2012 (1) .
[3]张玉虎.浅谈县级医院信息统计工作的建议和设想[J].青海统计, 2010 (1) .
7.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 篇七
根据公司2009年度整顿规范统计基础工作的要求,11月6日开始,对各单位的贯标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通过检查验收,发现了一些共性、突出的问题,同时也从验收中实例证明了统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从做的比较好的单位中学到了经验,总体来说,通过各公司层面对统计基础工作的推动,各单位的意识在慢慢提高,规范管理工作在持续改进。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需要系统加力提升的工作
(一)公司本部
1、地面加工单位
(1)B类物资的验收标准和规程执行不到位:一是各单位重复出现物资验收不规范;二是验收单无存根,验收时不签署意见;三是没有建立系统的B类原材料入库、消耗、结存统计台帐。
(2)没有建立系统、规范的投入、产出日台帐。产品的动态管理数据没有连续、可追溯性。
(3)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一次合格率还较低;中间产品、物料结存偏大,直收率、回收率指标未达到公司计划要求。
2、服务类子公司
(1)产品没有建立系统的质量标准,(2)服务未建立系统的质量控制体系,服务管理体系没有服务标准、检查、纠正预防、考核机制。
(二)矿山类子公司
1、原始记录设计不科学,填写不规范,归档不及时。原始记录在设计时未考虑到实效性和科学性,因此很多原始记录更多的是空格,填写也就教为随意,然后各子公司对原始记录管理的意识还很薄弱,未把原始记录当回事,没有相应的约束管理机制。
2、金属平衡管理理解还不深刻
从检查验收的情况来看,各子公司都对金属平衡管理涉及的点、线、面管理意识较差,选矿车间普遍无原矿、尾矿计量设备,并且对车间流失未做任何检测分析,所有的金属平衡报表中金属量都是以产品精矿金属量为基准,中间过程的流失、控制、工艺指标评价数据几乎为空白,也就是说各子公司的选矿技术评价无数据依据。
3、产品管理意识较欠缺
根据金属平衡管理办法的要求,投入、产出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检查验收中发现,各子公司对产品的规范管理与公司要求相差甚远,主要体现在:
(1)没有建立系统的产品产出、报产、出库、结存统计台帐管理制度,对产品的跟踪、追溯出现断层,通常是我们的操作工不知道一个月产了多少产品,管理人员不知道累计产出多少产品,出库销售多少产品,仓库还库存多少产品。
(2)个别单位在产出精矿处还未进行计量,造成产品产量信息不能及时掌握,金属平衡滞后,无法真实反映生产工艺技术指标情况。
(3)产品出库管理不严谨、不规范,未见相关规范的管理制度或办法。
4、质检管理工作最为薄弱
从这次到省内矿山类子公司检查验收情况来看,暴露出共性的问题就是质检管理工作的薄弱,主要是各子公司领导对质检管理工作比较陌生,也就无从下手。综合各子公司出现的问题,主要归纳为:
(1)化验室用来称量样品的天平都未作检定,对结果存在固定的系统误差,且高精度天平的工作环境都达不到其工艺要求,将造成结果不稳定、偏差在所难免。
(2)化验原始记录设臵、填写不全、不规范,数据无追溯性,缺乏严谨性。
(3)化验及时性较差,缺乏指导生产的意义。
(4)标准试剂都未进行标定人、标定日期等详细的识别,时间长或者更换人员容易造成标准试剂失效,影响化验结果准确度。
(5)未建立相应的检样制度,对化验结果没有抽样、检样的相关制度约束。
二、值得学习和借鉴方面
走了一圈,习惯了挑毛病的灵敏度,但检查组在常德锑品公司检查时,仍然挑不出什么毛病,这说明其基础管理工作已经内功深厚,具体体现为:
(1)制度健全,领导重视,上至经理层、下至操作员工的观念、意识较为一致。
(2)责任明晰,分工明确,对各自工作职责、目标都能执行到位。(3)配套培训、考核机制能及时跟进,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今后统计基础工作设想
1、完善制度,健全管理执行体系建设,落实责任。
各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公司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或办法。主要需加强的:(1)健全月度、年度盘存制度;
(2)从原始记录的科学设臵、规范填写、妥善保管等方面加强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建设。
2、提高认识,领导重视,强化执行,专业协调。
任何一项工作的推动源自于单位一把手的重视程度,只有金字塔的顶点在动,下面牵涉的部门、管理层、员工才有可能起联动反应。
另外,在领导重视的前提下,要推动一项系统工作的进行,还需发动各专业部门的协同合作,充分调动相互支持、相互监督以达到工作相互进步和提高的目标。
3、加强培训,夯实基础。
制度的贯彻、领导的管理目标、员工行为的规范统一,都离不开不同形式的培训作宣贯,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团队的思想才有可能保持一致,工作方向才能明确一致。
8.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方案 篇八
国家统计局
1990年12月29日
统计工作规范化,是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基层统计工作包括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业务建设。它的规范化是搞好农村基层统计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和提高全国农村统计数字质量、发挥农村统计整体功能的根本环节,也是强化乡镇经济管理所必须。为了加强我国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范围以乡镇统计站为核心的农村统计信息网络。
二、内容与标准根据目前我国农村统计工作的现状,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的内容与标准包括九个方面:
(一)组织建设完善
1.按照《统计法》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在乡镇、村配备统计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统计人员的条件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作风好,身体健康,具有中专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懂得一些经济统计知识,有志于农村统计工作。需要调动乡镇专职统计人员,须事先征求县(市)统计局的意见。2.乡镇建立统计站(或称统计委员会、统计办公室、统计科,下同)。目前乡镇统计站有两种形式:
(1)联合型统计站:在乡镇政府领导下,以乡镇统计员为骨干,联合乡镇有关业务部门的统计人员组成的乡镇统计联合体,行使乡镇政府的综合统计职权,业务上受县(市)统计局领导,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乡镇统计工作。
(2)实体型统计站:由2名以上专职统计员组成的乡镇政府直属机构,是乡镇政府的综合统计职能部门,业务上受县(市)统计局领导,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乡镇统计工作。
乡镇统计站要有牌子、有章子、有班子、有制度、有固定的办公室。联合型统计站要逐步创造条件向实体型转换。
3.健全农村基层统计信息网络,形成一个以乡镇统计站为核心,上接县(市)统计局,下联村、组、农户、企业,横联乡镇各部门的农村统计调查体系和信息反馈
体系。
(二)任务职责明确
1.乡镇统计站的基本任务
(1)组织学习宣传贯彻《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监督其执行情况,并依法检查数字质量。
(2)在县(市)统计局的领导下,全面、准确、及时地完成国家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向下布置统计报表;统一搜集、整理、管理统计数据、信息;统一审核上报和向外提供统计数据、信息。
(3)监督乡镇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乡镇政府制定本乡镇的社会经济计划提供信息和咨询,定期向乡镇政府报告社会经济计划的完成情况。
(4)组织指导村、村民小组和乡村企事业单位的统计组或专(兼)职统计人员搞好统计,有计划地对乡镇各级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5)建立健全统计台账和统计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将当年各种统计资料整理装订归档。
(6)搞好统计优质服务,开展统计分析和专项调查,绘制统计图和统计表。2.乡镇统计人员的职责范围
(1)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统计报表和有关统计调查任务,严格遵守有关统计法规、统计报表制度和统计标准。
(2)参与并组织在本乡镇范围内开展的农产量、农村住户和农村社会经济等调查活动,并围绕党政领导的中心工作,搜集、整理统计信息,研究农村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统计分析,为党政领导的决策管理提供可靠的统计数据和经济信息。
(3)认真管理和对外提供本乡镇的基本统计资料,统一管理发往本乡镇的统计调查表。
(4)组织本乡镇各有关部门、人员加强农村统计基础工作建设,认真填写整理本乡镇的统计台账和统计档案。
(5)努力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并组织领导本乡镇的统计业务学习,培训统计人员。
(三)管理制度健全
1.以乡镇统计站为核心的农村统计信息网络要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保证工作有章可循。
其内容包括:
(1)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上的岗位责任制度、联合办公制度、定期例会制度,保障农村统计信息网络的正常运转。
(2)建立健全报表管理制度、资料审核报送和管理制度、业务学习制度,保证统计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3)建立健全统计人员的考核评比制度、目标管理制度,使工作成果同奖惩挂钩。
2.以上制度既是活动内容,又是活动纪律,也是活动保证,必须持之以恒地认真贯彻落实。
每年至少要开展一次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告上级统计部门。
3.明确记分达标考核标准,分层定期开展考核评比活动,实现层次化管理。
(四)工作流程规范
1.乡镇统计站应根据县(市)统计局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把各项工作任务按月份作出规划,并在乡、村两级明确,同时以工作流程图的形式来体现,用于提示、监督。其内容包括:
(1)向县及县以上统计部门报送的各种统计报表工作。
(2)开展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活动。
(3)自身巩固完善的建设工作。
2.乡镇统计站组织开展统计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为:承接上级统计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合法报表,统一布置到村、组、企业和有关部门调查填报,组织有关人员会审汇编,核实无误后,由乡镇统计站盖章上报。
(五)方法制度科学
1.参加网络的统计人员,在搜集、整理、汇总和编报统计数据时,必须严格遵守统计制度和上级统计部门及有关业务部门规定的方案和计算方法,不得任意修改。2.乡镇统计站按上级统计部门的制度规定完成农村基层统计一套表的调查任务,灵活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行政登记等方法,分层次地搜集、整理、汇总统计数据。
3.统一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布置到乡、村的各种统计任务,统一管理报表,理顺调查渠道,避免重复,减轻基层负担,提高数字质量。
(六)资料档案完整
1.建立健全各项经济统计的原始记录、进度台账和历史台账。
2.原始记录和各种台账的印制规格统一,要做到指标齐全、计算准确、数据真实、字迹清晰。
3.配备统计资料档案柜,存档资料要编号登记、填好目录、贴明标签,以便查用。
(七)统计服务优质
1.经常深入调查研究,并结合统计定期报表和当地党政领导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统计分析,提供统计报告。
2.开办乡镇统计综合经济月报,定期提供本辖区农村经济统计资料。
3.整理编印全乡镇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向社会提供统计咨询服务,并积极参与当地经济开发论证活动。
4.利用统计手段,积极开展对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监测、预警。
(八)业务培训经常
1.培训对象:主要是参加统计网络的乡村统计人员,也包括临时雇用的辅助调查员。2.培训内容:应根据农村统计工作的实际需要,本着做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学习《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统计学原理、现行农村统计报表制度以及农村经济政策等。
3.培训方式:以实用为目的,灵活多样。可以组织参加统计讲座,也可以通过开会布置工作进行培训,还可以通过建立例会制度进行培训,或是集中分期分批办班培训。
4.培训师资:可以由本系统有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担任,也可以请有关院校的统计教员讲授。
5.组织领导:一般采取分级组织、层层培训,即县(市)培训乡镇、乡镇培训村统计人员的办法进行。
(九)执法监督严格
1.依据《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抵制干扰统计工作、弄虚作假和篡改统计数字的违法行为,维护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2.定期开展统计数字质量检查活动,对违反统计制度的错误做法要立即予以纠正。
三、检查考评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检查考评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具体制定,建立检查考评制度,规定各项分数,实行量化管理。
9.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 篇九
不容忽视
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2007-02-02 21:54:2
5金融统计资料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作为源头数据报送者的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必须做到真实准确、内容全面、报送及时。但从目前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实际来看,还远远没有达到上要求。
一、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统计基础相对薄弱。许多基层金融机构统计人员较少,没有专职统计人员且统计手段较为落后,疲于在日常性报表中应付,无法开展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形成高质量的统计报告。同时,统计队伍不稳定,换岗频繁,容易造成工作脱节、失误增多。一些金融机构疏于对统计资料的管理,原始记录、统计台帐不健全或根本没有设置,上报的统计数据缺乏可靠依据。
2、现行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缺陷导致金融统计数据失真。由于激励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经营成果与经营者的收入联系紧密度低,对经营者的积极性激励不够,导致一些金融机构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或小集体利益而违反财经法纪做假账、设帐外账,或者隐瞒或虚报经营成果来迎合领导意志,造成会计信息虚假,进而造成统计数据失真。
3、数据采集、项目调整随意性较大,不能严格执行金融统计制度。基层金融机构数据采集是统计工作的支点。由于统计人员的工作失误,或对于现有统计人员来说工作量过大,一些金融机构的统计人员不能完全按照金融统计制度要求进行统计数据采集。如在编制现金收支统计报表时,统计人员不按现金
传票来源、用途分项统计,而是主要登记储蓄存款收入(支出)、其他金融机构收入(支出)、居民归还贷款收入(提取贷款支出)等几个主要的项目,然后将其他项目的现金收入统统归入到其他收入(其他支出)中。这明显违背了现金收支统计操作规程的要求,难以全面准确反映现金收支构成的真实情况。
4、数据录入、汇总质量不高,上报不及时,不能保证金融统计报表的准确、完整。金融统计目前基本上实现上机操作。手工采集的统计数据录入到计算机中时,由于统计报表项目多、数据大,常常因统计人员工作不细心而出现“串行”现象,虽能使统计报表校验平衡,但项目数值已发生变化。数据汇总虽然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但也存在错选、漏选报表代码等现象,从而造成数据汇总不完整。同样,在数据上报过程中也常出现类似的错误,再加上人为的延误报送时间,常常影响到金融统计报表的编制和统计信息的发布。
5、统计人员素质不高,不能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统计人员本身素质不高对金融统计质量和可靠性有很大影响。业务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导致统计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对统计人员的日常考核和继续教育、知识更新等管理环节的弱化,使统计人员实际业务水平大打折扣,报表质量差强人意。同时,依法行政的随意性导致执法不严、以罚代法,使一些金融机构领导和统计人员因此对统计法规熟视无睹、有章不循,助长统计数据失真问题朝量化方向发展。
二、防范统计数据失真、提高金融统计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消除统计数据失真,从外部来说要强化外部监督、完善法规制度执行,对严重的、人为的统计数据失真严肃查处甚至司法处置。从金融机构内部来说,要从管理层抓起,抓好源头,抓好员工思想品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
1、充分重视金融统计工作的重要
性。金融统计工作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的支持系统,金融统计信息不仅为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提供服务,还为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数据信息。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金融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抓好金融统计工作的人员配置、内部协调以及统计真实性的内部审计,把好数据关,切实提高金融统计质量。同时,要为统计人员创造宽松的工作、学习和素质成长环境,保证统计工作的相对稳定。
2、不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经济金融形势迅速发展对金融统计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没有高素质的人才,无法胜任既繁重且时效性又非常强的统计工作。这就要求统计人员既精通统计业务,又要及时了解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和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学习会计业务和计算机知识,提高分析能力,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把握金融统计工作的内涵。为此一定要重视统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切实抓好统计人员的经常性管理,促使他们学好新业务、新知识、新技能,抓好统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弘扬爱岗敬业精神。
3、依法进行金融统计。金融统计法规对指导、规范金融统计活动,查处和打击各种金融统计中的违规、违法行为,保证金融统计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和统计人员要真正做到学法、懂法,依法开展金融统计活动。为做到这一点,工作中应坚持执行四项制度:一是统计质量检查制度。对统计项目调整、数据采集、录入、汇总、上报等进行严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统计工作质量。二是统计报表审核制度。既要审核统计数据的真实、合理性,又要审核统计数据与其它报表的衔接情况。三是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充分利用统计资料,完善分析形式、增强分析深度、提高分析质量,发挥统计分析在业务经营中的决策服务的作用。四是统计资料管理制度。对统计资料做好“双备
份”,分类存放、专人管理,保证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和规范化。
10.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 篇十
创建县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铜梁县实验幼儿园(原名铜梁县巴川镇幼儿园)创建于1954年,是铜梁县建园历史最悠久的,目前县内唯一的一所公立幼儿园;是全县唯一的一所重庆市示范幼儿园、重庆市一级幼儿园,是全县幼儿教育的窗口学校。是全县保教设施最完备,师资力量最雄厚的幼儿园,是全县幼儿教育改革实验中心、师资培训中心和幼教信息中心。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我园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水平,增强广大教职员工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广大师生的普通话水平,使普通话成为我园的校园用语。根据《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意见》,结合我园实际,我园拟在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争创“铜梁县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一、充分认识语言文字示范校创建活动的意义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示范校创建活动,是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体教职员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示范校创建活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园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水平,进一步规范我园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和学校教育教
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整体办园水平,促进我园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二、创建的主要目标
1、普通话成为课堂用语;
2、普通话成为校园用语;
3、中青年教师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
4、禁止繁体字、异体字、不规范简化字、错别字在校园内各种场合出现。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活动,努力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广大师生的普通话水平。
三、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贯彻政策法规。
学校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充分认识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常规管理、纳入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
建立学校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负责学校的示范校创建工作。
组长:李世容
副组长:杨俐平谭艳
成员:陈利 吴凌 刘汉平向小凤 银庆开。
创建活动的具体事务由办公室负责。
2、营造氛围,加大宣传力度。
在学校设置长期性的醒目的宣传标语、标牌;充分利用学校校园内的宣传栏和各班教室的板报,宣传普及普通话和规范语言文字的重大意义,介绍规范语言文字的相关知识,创设规范语言文字的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3、落实管理,强化监督检查
坚持把语言文字达标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评优重要条件,作为聘任教师必备的资格条件。
加强教师的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考核,学校每期举办一次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如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
规范档案管理。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文件、资料、计划、总结以及相关的教案、作业、检查记录等等,要全部及时入档,并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4、强化培训,提高普及程度。
学校所有课程必须使用普通话授课,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儿普通话口语能力。
凡是一九五八年一月一日以后出生的教职工,必须参加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并取得二级甲等以上等级证书。不达标或未参加培训测试的教职工,首先参加培训,然后再进行测试。学校鼓励教职工参加更高等级的普通话培训和测试。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学校的所有集体活动、各种集会、公务活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各种交流沟通,全部使用普通话。并通过教师和学生向社会、家庭辐射渗透,带动影响社会、家庭普通话的普及与提高。认真开展每年的推普周宣传活动。
5、净化环境,规范校园用字。
全面检查学校的公文材料、校刊、印章、名称牌、标志牌、指示牌、标语、橱窗等用字是否规范并建立健全长期检查机制,全面检查各班教室(墙报等)、教师课上(板书)、自制教学软件、网络等用字是否规范并建立健全长期检查机制。确保校园内用语用字规范化。
6、严格按照评估标准,增添设施设备,加强校园监督检查,优化评比机制,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
四、总体要求
1、落实任务、明确职责
创建工作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校教职员工积极行动、通力合作,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全面工作由园长负总责,各相关人员负责各部门的具体工作。
2、制定计划、狠抓落实
各年级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方案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学校将在每期末进行检查、评估验收,并将情况通报全校。
铜梁县实验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11.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 篇十一
(松源镇政府2010年10月19日)
今年6月份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认真组织实施乡镇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夯实基础,务求实效,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统计工作条件和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统计工作整体水平得以提升。下面,我将松源镇前一阶段的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狠抓组织建设,夯实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有条不紊。
(一)强化领导,机构建设规范化。为了使我镇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成效,达到预期目的,我镇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成立由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各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镇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按照全局工作任务和目标,将各项工作分解细化到人。设立镇统计中心主任一名,专业统计人员6名,设立独立办公室,确保“有牌子、有制度、有经费”,配备专用计算机、打印机、档案橱等办公设施。全镇41个村、5个社区,以及镇属单位、企业成立统计站,分设统计站长、统计员和宣传员,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落实、有成效。
(二)强化培训,队伍建设专业化。强化业务知识培训,组织镇统计员参加了7月中旬和8月上旬的市、县两级业务培训,考察学习了相关乡镇(街道)的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统计新领域、新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依法统计水平。8月初,结合业务工作会议,组织各统计员对我镇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研讨,积极征求各方意见建议。
(三)强化管理,制度建设标准化。制定了《松源镇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各统计中心(站)制定了人员分工、统计报表制度、网络及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统计资料归档制度等,并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考核,对考核结果位居倒数三名的给予通报批评。同时,严格统计工作例会制度,每季度由统计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各中心(站)召开一次专业统计员会议。在此基础上,镇政府每年召开2次以上统计工作汇报
会,确保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扎实有效。
二、围绕服务主线,创新工作思路,规范化建设工作成效突显。
经济社会运行情况依靠统计信息来反映。我镇高度重视工作创新,拓展统计服务领域,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突出工作考核。将统计工作纳入年终整体考核,与村(社区)鉴订工作责任状,明确任务,安排措施,抓好督查,严格奖惩。
(二)突出人员管理。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的人员担任统计员、并保证统计队伍的相对稳定;每位专职(兼职)统计人员必须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或《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并参加统计继续教育。统计机构负责人或统计人员的工作调动,必须征求县统计局的意见,村统计员因村两委换届需要变动,必须经过镇统计办许可。
(三)突出统计服务。我镇注重加大统计资料的整理分析力度。定期发布统计信息,认真整理、编印统计资料。每月镇统计办向镇领导提供统计快报资料,不仅有数据,还有文字分析。为镇政府工作报告、经济目标考核、编制发展计划等提供了大量的统计信息,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当好参谋,做好服务。
(四)突出实践结合。在今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中,我镇实行人口普查分片包区责任追究制,严格确保普查数据质量,要求数据不重、不漏、不错,高质量、严要求地完成人口普查的登记和汇总工作,确保人口普查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12.服务业统计工作操作规范 篇十二
一、主要工作任务
(一)修订与布置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
(二)按照国家统计方法制度的要求,组织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联网直报统计工作,指导监督调查对象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资料。
(三)加强基层数据审核、综合数据质量评估,按时完成统计数据上报、提供、发布和反馈。
(四)做好统计数据的开发研究,对服务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撰写统计信息、统计分析和专题报告。
(五)及时更新维护服务业基本单位名录库。
(六)认真开展服务业专业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确保源头统计数据质量。
(七)督促指导服务业统计调查单位的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对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二、调查内容及范围
(一)调查单位基本情况:辖区内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房地产业法人单位。
(二)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财务状况:辖区内规模以上上述行业服务业法人单位。
(三)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应用情况:辖区内“四上”企业法人单位。
(四)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情况:辖区内全部法人单位拥有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三、统计报表业务流程
(一)调查单位入库审批。
1.调查单位审批分为月度审批和审批。月度审批类型主要是当年新建投产(开业)企业,因改制、重新注册、合并或拆分产生的新企业,因改制、重新注册、合并或拆分退出的原企业,单位名称变更的企业等。审批类型主要是新建企业,申报时达到规模标准的企业,规模变动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主要信息(组织机构代码、单位名称等)变更企业。
2.市、州、县统计局名录库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对上报单位证照等申报材料是否齐全、规范,是否符合统计单位划分规定,是否重复申报等情况进行审核;负责联网直报平台企业信息资料的账实核对,并就平台中企业信息资料完整性、真实性进行重点检查。
3.市、州、县统计局服务业统计专业主要对上报单位申报专业资料是否齐全、规范,行业小类划分是否准确,是否达到规模统计标准等情况进行审核和确认。
4.省统计局对各市、州、县上报单位资料进行集中审核。对审核通过的单位及时上报国家统计局,同步完成电子审批流程,国家局审定后反馈已审批通过的调查单位名录。
(二)纳入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的企业(单位)要做好以下工作:
1.配备联网报送必备的硬件和网络环境,能按要求独立报送各种统计报表。
2.企业统计人员必须参加当地统计部门联网直报平台技能及服务业统计相关业务知识培训,熟练掌握平台操作技术和服务业统计基本知识。
3.及时下载安装企业身份安全认证,登陆联网直报系统时,必须使用数字身份进行安全认证,以保护企业上报数据的安全。
4.按照统计制度的要求及时、独立、准确上报统计数据。5.自觉接受统计部门的查询、纠错等工作。
(三)数据联网直报。1.基层表填写要求。
(1)严格按照湖北省统计局制定的《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统计范围、行业分类、代码、指标口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时间要求等填报各类统计报表。
(2)指标填写完整齐全、真实可靠。反映法人单位“基本情况”的各项属性指标填写必须准确,不能出现空项。价值量指标的取数要做到表与表相符(统计表与会计报表相应指标一致),表与账相符(统计表与取自于会计账上的相应指标一致)。报表填写完毕,经核对无误,由填表人、单位负责人签名,并填写报出日期后通过联网直报平台报出。2.数据审核验收。
(1)县、市级审核验收步骤。
①平台公式审核。利用直报平台公式对所有调查单位数据逐条检查,遇到验收不通过,返回修改。
②人工检查所有的企业报表。根据本区域企业实际,对于与常规情况不符的数据进行核查——尤其重点审核龙头企业。
③利用直报系统汇总程序,汇总本地区分行业主要指标,查看本地区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从业人员、薪酬等指标的增速、总量,并与以往期别数据比较。
④主要指标间逻辑关系评估。企业或者行业、地区营业收入趋势和营业利润趋势是否匹配;企业资产负债率、营业利润率、人均营业收入、月人均薪酬等是否过大或过小,否则要说明企业具体情况。
⑤与经济水平接近的地区进行横向比较。将本地区主要指标汇总结果与相邻地区比较,差异过大要说明原因。
⑥与行业平均水平对比评估。将企业数据与行业平均值或中位数进行比较,对差异较大的企业说明具体情况。
⑦将审核验收情况、数据分析材料报送上级统计部门。(2)省级审核审核步骤。
①利用平台公式进行审核,重点查看相关说明。②对影响较大的企业进行重点审核。
③汇总全省数据,观察各指标总量及增长速度。④汇总分行业数据,观察各行业大类指标总量及增长速度。
⑤主要指标间逻辑关系审核。⑥各地区之间数据协调性审核。⑦利用相关部门的行政记录进行审核。3.综合报表数据质量评估。
(1)对汇总后的综合报表数据评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要按照同比、环比方法,对本级和下一级综合数据进行绝对量、增长速度对比;二是对相关表间、表内指标进行数据匹配性、合理性对比;三是对重要指标的增长变动分别依据经济发展形势做出科学、客观、合理的分析和评估。对不符合评估要求的数据要进行重新审查、询问及更正,对确有特殊情况的数据异动,要有文字说明原因。
(2)撰写数据质量评估报告,反映数据评估情况和评估结果。
4.统计数据上报。
(1)各类统计报表及相关情况说明上报前要送主管服务业统计专业领导审核,领导签发后上报。
(2)按照统计报表制度的上报时间及要求,及时向上一级统计部门报送统计数据。留档的纸介质报表数据要与上报的电子文件报送的数据一致。
(3)网络传输、电子邮件上报统计报表的文件名、上报格式要按服务业统计制度或要求严格执行,同时附报报表情况说明。
(4)报表人在报表报出后要及时与上一级接收单位联系报送情况,上一级报表查询期内报表人要坚守岗位等待查询,对上级查询的问题要尽快核查清楚,及时答复,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5)数据在上报后,如发现有问题,在允许修改期限内,主动向上级提出修改申请,重新上报正确数据。
四、数据提供、发布和反馈
(一)在规定时间内向下一级反馈有关分地区主要统计指标数据。
(二)对需经上一级统计部门审核认定反馈后方可使用的统计数据,待反馈后方可对外提供、发布和使用。
(三)按时向相关专业提供统计数据,依法向社会发布统计数据。
(四)按照统计资料保密的有关规定,做好保密工作。
五、统计资料开发利用
(一)定期撰写进度统计分析报告。根据服务业进度报表数据及时撰写月度、季度分析报告,为政府及社会提供准确的服务业发展变化等情况。
(二)开展专题统计调查分析研究,撰写专题研究报告。根据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关注的服务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形成调研报告,为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服务。
(三)及时撰写统计信息。每月月报、季报后,及时撰写月、季度统计信息,向当地党政领导、上级统计部门和新闻媒体报送和发布。
六、统计资料管理
(一)对各种统计报表和统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装订成册、归档,妥善保管。
(二)各种电子或磁介质统计报表、统计台帐和统计资料,包括基层企业原始报表、综合汇总报表、数据处理程序、各种统计分析资料等,要及时备份存档,有条件的应刻录光盘存档。
(三)建立统计资料保存、管理制度。统计报表、统计资料均应实行档案化管理,设置档案柜,明确责任人,做到卷内有目录,卷外有索引,有保存期限,分类清楚,查阅方便,保存完整。
【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推荐阅读:
对做好县级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09-05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规划10-17
“国培计划(2012)”—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远程培训个人总结07-25
创建县级文明单位工作计划07-16
县级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计划08-04
县级机关作风建设工作总结09-02
扎实推进县级人大工作完善发展11-05
县级城乡规划工作年终总结报告11-25
转型时期县级党校工作的几点思考06-29
新形势下提升县级党校工作水平的思考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