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

2024-08-24

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共8篇)(共8篇)

1.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 篇一

课程设计

教学课题: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

第一框: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前言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经济现象,懂得经济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经济常识的责任心和信心。

2、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商品和商品经济,提高辩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习经济常识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教学难点:商品和劳动产品、物品的关系;完整地理解商品经济的含义 板书设计:

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

第一框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交换

劳动产品

2、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

1)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通常有着这样几类东西,一种是陈放在商店里的物品、一种是放在家里的物品、还有一种东西是我们大家都能享受到但却不用花一分钱的东西。我们把这三类物品称之为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那什么样的东西能叫做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呢?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区别?好,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学习我们的新一课--【板书】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在讲正式内容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叫做《麦琪的礼物》。有一对贫穷的夫妻,他们非常的恩爱。妻子有着一头漂亮的秀发,丈夫是个很能干的工人。这一年他们打算送给对方一个特别的圣诞节礼物。妻子想着丈夫一直以来都有一块缺了表带的手表,不如送表带给丈夫吧;而丈夫想着妻子整天辛苦做家务,一头漂亮的秀发从来没有装扮过,应该送一个好看的发卡给妻子。到了圣诞节,苦于夫妻两人经济困难,妻子最后剪断自己的长发将其变卖给丈夫买了表带;而丈夫把手表变卖给妻子买回来了发卡。

同学们,故事的内容尽管让人伤感,但我们从这个小故事中却能发现一个事实,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物品都需要我们花钱去购买。不论是昂贵的房屋还是汽车、又或是书包还是课本都需要用货币进行购买。我们说,这些通过买卖进行交换的物品都是商品,那么什么样的物品才能称之为商品呢?

【板书】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我们以农夫山泉为例分析:农夫山泉源于千岛湖湖水。平时我们要花上几块钱才能买到一瓶的农夫山泉,对于居住在湖边的村民来说却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喝到湖水,这是为什么?村民喝到的“农夫山泉”是商品吗?【同学发言】

原因很简单,我们之所以要购买才能喝到农夫山泉,就在于我们所购买到的农夫山泉水是源于千岛湖水面下70米,经过十三道工序加工而成的山泉。同村民喝到的泉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后者是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许同学们会问,挑水喝的村民也花费了自己的劳动,他挑上的水就不是商品吗?我们说,商品的形成必须要构成两个因素。

一、它必须是劳动产品;

二、他必须用于交换即要有买卖的实质。村民挑的水尽管也源自于千岛湖湖水,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但只要村民不将其变卖,那这就不能称之为商品。就如同故事《麦琪的礼物》中妻子的长发一样,在没有剪断之前,长发尽管要花费时间去呵护,但如果不用于交换,即使是再美丽的长发也一文不值,不能称之为商品。

由此可见,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设问】既然我们学习了商品的含义,接下来请同学们请根据商品的定义判断以下问题,一、故事《麦琪的礼物》妻子的长发在未变卖之前是不是商品?

二、妻子的长发拿去变卖时,长发是商品吗?

三、夫妻两人每天所享受到的阳光、空气是不是商品,如果不是它又应该叫做什么?【同学发言】

【教师总结】我们知道,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妻子的长发在未变卖之前尽管付出了劳动但不用于交换,因此不是商品。只能称作劳动产品。而当妻子把长发拿去变卖,实现交换这个过程后,长发由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夫妻两人每天所享受到的阳光、空气尽管没有花一分钱,尽管这些都非常有用,但因为不是人类通过劳动获得,因此这些应叫做物品非劳动产品。

由此我们发现,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就在于:商品、劳动产品都具有有用性,但商品用于交换,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商品同非劳动产品的区别就在于商品是劳动产品用于交换,而非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在一般情况下不用于交换。于是,我们发现三者之间是包含关系。即物品包含劳动产品包含商品。如课本P6左下图所展示的。

【板书】商品经济的含义

【设问】之前我们学习了商品的含义并了解了商品同劳动产品、物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那老师想让大家思考一下,商品是不是从人类一出现就有的呢?我们现在经常所说的商品经济又是怎么发展而来的?

通过课前同学们的预习,我们来试着总结一下

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板书)

1)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板书)

A.在原始社会的很长时期内,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不可能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B.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产品有了剩余,于是农业部落和畜牧部落之间把公有的多余产品进行交换。不过,此时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还没有产生。

C.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劳动效率的提高和金属工具的使用,使得个体劳动成为可能。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盛行后,生产资料出由原来公社所有逐渐变为个体家庭私有。于是,私有制应运而生。

这时,商品生产就不仅在原始公社之间进行,而且在原始公社内部开始盛行。手工业者拿出自己生产的剩余手工业品,同农业生产者交换粮食,同畜牧业者交换肉类、毛皮,以维持自己的生活。这些手工业者的生产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是真正的商品生产。有了商品生产,必然有商品交换,于是商品经济问世了。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板书】

由于商品经济的产品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着直接必然的关系,因此请同学们务必注意这三者间的区别:首先,商品生产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生产。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者相互让渡买卖商品的行为。需指出的是:出现在原始部落间、由部落首领出面进行的剩余产品的交换,是最初的商品交换;商品生产出现以后经常出现的商品交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2.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板书)

(教师讲解)社会分工使得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只能生产某种或某些产品。为了满足自己多方面的需要,要求和他人交换劳动产品。私有制表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劳动产品不是属于大家共有。这样,一方要获得另一方的产品,就必须通过商品交换。因此,商品经济是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这两个条件下产生的。(教师设疑)从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我们知道了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你能推出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吗?

3.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板书)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

是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划分第7页第3段粗体字)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划分第7页第3段)

因为有了社会分工,不同提生产者各自生产出不同的劳动产品,同时又都需要别人的产品,所以 才需要互相交换。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分工越细,要求交换的范围越广,次数越频繁,商品经济就越发达。因此,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需要。

生产资料属于不同所有者的出现,使得交换从必要变为现实。(划分)

由于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谁也不能无偿地取得对方的产品,只能通过自愿互利的平等交换,才能获得自己的产品。可见,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使商品交换成为必须。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社会分工、私有制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条件;

课后思考题:

元旦前夕,同学们互赠礼品,李明同学把自己动手制作的礼品送给同学,王力同学从商店买来礼品送给同学,你们说这两种礼品都是商品吗?

2.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 篇二

在生态危机困扰整个人类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对生态危机的感受和认识不断深化的形势下,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以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正确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含义

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以来,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能源危机的出现, 人们开始对传统的经济模式提出质疑, 并逐渐演变为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运动。在这一过程中, 产生了大量优秀的环境保护主义著作, 如雷切尔·卡森 (Rachel Carson) 的《寂静的春天》 (1962) 、巴里·康芒纳 (Barry Commoner) 的《封闭的循环》 (1974) 、卡洛琳·麦茜特 (Carolyn Merchant) 的《自然之死》 (1979) 等。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不断反思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关系, 探索一种新型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模式就是这一探索的结果。

1966年,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 (Kenneth E.Boulding) 发表了题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重要论文, 开创性地提出了生态经济的概念。鲍尔丁认为, 不断增长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止境性与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对资源供给的局限性之间, 必然构成一个贯穿始终的矛盾, 而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但是, 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 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 使生产系统自持, 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循环经济”一词也是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在其“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其主要观点是:通过资源循环利用, 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 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 即“资源—产品—废弃物”, 而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 而地球只不过是茫茫无垠的太空中的一艘小小的太空船 (即宇宙飞船) 。人口和经济不断发展, 终将用完这个“小飞船”内有限的资源。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的废物最后会污染“飞船”舱内的一切, 就像污水充满整个污水池一样。到那时, 整个人类社会就会崩溃。因此, 人类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增长型”经济、“消耗型”经济, 建立起一种既不会使资源枯竭, 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质的循环式经济体系。

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 (Pierce) 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一般认为, 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有浅绿色思想和深绿色思想两类。浅绿色思想建立在环境与发展分裂的思想基础上, 是第一次环境运动的基调;而深绿色思想要求将环境与发展进行整合性思考, 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次环境运动的主题。浅绿色的环境观念较多地关注对环境问题的描述和渲染它们的严重影响;深绿色的环境观念则重在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社会原因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解决途径。

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是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的。低碳经济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关注点;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特征是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核心内容包括制定低碳政策、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和产品, 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措施。

在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后, 2006年,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 (Nicholas Stern) 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 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 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 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 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 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3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 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 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 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 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 (6月5日) 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 推行低碳经济”。2007年9月8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 (APEC) 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 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 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 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 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联系

理论基础相同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理论基础都是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 立足于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有机统一、协调和平衡, 以三大系统协调发展为核心, 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大系统为研究对象, 借鉴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 考虑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探索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这几种经济形态都强调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 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 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依靠的技术手段相同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都是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生态技术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 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生态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 能够保护环境, 维持生态平衡, 节约能源资源, 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切有效用的手段和方法。生态技术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追求的是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

生态技术主要有以下特征:生态技术是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技术, 这是生态技术最本质的特征。这种协调性具体是指技术的使用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并且进一步能够对生态环境有优化作用;生态技术的目标是追求生态——经济综合效益。生态技术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追求的是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生态技术是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生态学的理论是生态技术创新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近代工业技术是以物理科学为理论基础, 以不可再生资源为主要动力和材料来源。而成熟的生态技术则以可再生资源为主, 因而十分强调生产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耦合, 在技术的建构和使用方式上, 则注重对生态系统方式的模拟;生态技术系统遵循一般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生态技术不是以某一环节技术的开发和效益为目标, 而强调技术系统的建构能使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最优化。同时遵循协调性原则, 不仅注重技术内部之间的相互协调, 搭配合理, 而且注重整个技术系统与外界自然系统的协调;生态技术是一种人道的技术。这是生态技术在技术伦理上的特征。技术本来是追求自由、幸福, 更好地利用自然的手段, 但现代技术的发展却使人感到技术在不断把人束缚在庞大的机器体系上, 在不断威胁人类整体的存在, 在不断使人和自然相对立、隔离, 产生技术的“异化”。技术的“异化”在本质上是反人道的, 生态技术由于是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技术, 因而有助于克服技术的“异化”。

追求的目的相同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追求的目的都是以保护、改善资源环境, 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现。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 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 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 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区别

研究的角度不同

生态经济强调经济与生态系统的协调, 注重两大系统的有机结合, 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 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 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 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 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 鼓励创造, 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 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是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重点是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入手, 进而建立起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使其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 让碳排放量达到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实施控制的环节不同

从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来看, 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分别从资源的输入端和废弃物的输出端来研究经济活动与自然系统的相互作用, 同时循环经济还关注资源, 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绿色经济更多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输出端, 即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重点在于环境保护。低碳经济强调的是经济活动的能源输入端, 通过减少碳排放量, 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 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核心内容不同

生态经济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和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 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 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绿色经济强调以人为本, 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核心, 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促使社会系统公平运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3.没有界限的经济和经济学 篇三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自然是经济,一个被经济学家认为是清晰自明的实体,当中包括了市场、产权、贸易、价格、信贷、生产、消费、就业、收入、产值、工业、农业、金融等范畴。经济学的方法,则被认为就是理性的假设、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数学模型和经济计量(统计)方法等。对经济学者(包括新古典和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来说,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都清楚自明,绝少含糊。然而晚近西方学术界对经济学自划的界线的合理性,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质疑。

对形式化经济学日渐不满的西方学术界,从博兰尼(KarlPolanyi)对经济的实质性研究中汲取养分,把经济视为一个嵌入于社群的动态系统,或一种植根于制度/组织内的过程。经济是一个“过程”,因为它不断在变化和运动之中;这过程植根于各种生态、技术和人工构作的制度/组织之内,也就是说,经济生活是嵌入各类社群文化活动之中的。

博兰尼指出,被认为是不言而喻的各类“经济”活动实质包含了种种被界定为“非经济”的社群文化实践。他认为人们参与的贸易和讨价还价等所谓“经济”行为,实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包括风俗习惯、公共义务、宗教目的、政治因素、法律和行政要求、社会地位和个人名望的考虑等等,而非像形式化的经济学所说,只为满足个人的物质欲望。把经济系统说成只为满足个人温饱而产生,就等于将家庭看成只为满足性欲而存在一样荒谬。

博兰尼以贸易、金钱和价格这三个被认为是“纯经济”的范畴为例,说明它们都是嵌入各类社群文化活动之内。他指出,由于不同的社群在制度/组织上相异,历史上不存在普遍的贸易形态。人们进行贸易的原因,并非都只为增加物质收入,还包括各式各样的动机:和尚参与贸易,可能是出于宗教考虑;部族民愿意交易,可能是在追求美学上的满足,也可能是建基于血缘互惠的礼物交换;长程贸易的出现,往往是由探险、劫掠和战争等动机引发,而其中的朝贡贸易,则更多是基于政治和行政的考虑。

布罗代尔对市场的历史考察,有力地支持了博兰尼的观点。布氏指出,历史上各种类型的市场,除了为货物交易提供场地,也发挥了其他的社会文化功能。例如民间墟市和大型市集,一方面是交易场地,另一方面却是社群常规生活以外的节日活动,是音乐、舞蹈、谈天说地的狂欢会。又例如固定的商店,既是人们从事买卖的交易点,也是街坊邻里的交际场所,邻居朋友在进行贸易的同时,也在交流信息或分享生活经验和感受。这些社会文化功能,不单存在于过去的集市贸易,也存在于今天的大都会:各类大型的贸易展览会,不正是保留了公众节日的功能?现代的酒馆食肆,不也是人们交际应酬的聚汇点?

市场不单有着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其运作往往更需要各种社群文化、政治和军事因素支持。在充满风险的各类市场(特别是长程贸易)中,商人为了减低风险,往往会动用各类社群文化网络,例如家庭、血缘关系、宗教和语言族群等,以建立商业贸易所必须的信任和稳定性;此外,他们亦会借助政治军事力量的保护,例如十七、十八世纪的英、荷东印度公司,便是政治、军事与商业结合的典型例子。事实上,在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控制下,殖民地人民的所谓需要和供给,显然不是像主流经济学所说,是纯粹个人经济理性选择的结果。远的不用说,九十年代初美、欧、日等列强之所以积极介入波斯湾战争,难道不也是要保护其商人以至国内市场可以获得廉价而稳定的石油供应?

与市场/贸易类似,金钱的使用和价格的设定,也不仅仅是建基于个人对物质增益的欲望。借助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博兰尼指出早期的金钱是为了满足不同的社会功能。他将这些被他称为特殊功用的金钱分为三类:作为结算各类社会义务,例如罚款、送礼、税收等的支付工具、作为贮藏财富的会计工具和作为货物的交易媒介。金钱的第一种功能,基本上是要满足和维系社群的互惠关系,第二种功能则主要为再分配的政治和行政服务,最后一种功能才是促进贸易(但即使是贸易,如上所述,也不是“纯经济”的范畴)。只是到了近代,多功能的货币才逐渐出现。不过,即使在货币经济已十分发达的当代社会,金钱与社群文化生活仍然关系密切。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与文字和度量标准一样,金钱也是一种语义系统,其意义和运作,是建基于特定的社群文化的约定俗成之上的;而从政治的角度考察,货币之能发挥功能,主要是人们对支撑货币的政治制度投以信心的结果。

决定价格水平的,也不是如经济学家所说的“纯经济”(市场供求)关系。在不同的历史脉络、不同的制度和社群之内,价格是由不同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包括为社群规范认可的合理水平、由上到下的政治考虑、以及各种嵌入社群文化之内的供求关系等。这些因素,即使在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决定着价格的水平;世界石油的价格水平,显然在极大的程度上受欧美的政治军事力量左右;而工人的最低工资,难道与社会可接受的价值标准无关?一句话,价格的决定也是一种植根于制度和社群文化的过程。

部分人类学者把博兰尼的实质性经济分析,引用于有关产权的讨论。他们认为,产权也是嵌入制度和社群之内、一种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物之间的文化社会关系。换言之,产权的界定,并非纯粹是法学上的幻想,而是各种复杂的政治、暴力和社会规范的结果。人类学家安德森(D.G.Anderson)提出了一个有趣的例子。他以西伯利亚地区的一个牧猎草原为例,指出当地的牧猎人的产权观念,并非是依据清晰界定的法律,而是建基于一种对土地、自然生态和他人的特殊关系;若你被认为较他人懂得某特定的土地和自然生态,你便有资格并实质地拥有它们。所谓“懂得”,就是认识土地,并有能力、技术、毅力、勇气来“接受”自然馈赠的礼物(如猎物),并为自然界接受。萨林士(M.Sahlins)的经典研究《石器时代的经济》,也指出资源丰富的狩猎部族对产权的看法,与强调私人囤积占有和排拒他人的产权观念十分不同。囤积拥有的物件(包括食物),只会带来负担,增加游牧迁移时的不方便,因此私产绝不会成为其经济有效运作的核心。

人类学家对产权的看法,不单适用于原始社会,也可引用于分析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私有产权观念在英、美等地至为发达,除了法律制度上的原因外,宗教上对个人权利的强调和地缘政治上的优越位置,显然都不是无关痛痒。此外,殖民地的现代产权制度的创立,也难说纯粹是基于经济的原因,而与政治、军事和文化暴力无关。

女性主义者对待经济的立场,与博兰尼颇为接近,虽然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吉布森-格雷厄姆(J.K.Gibson-Graham)一九九六年的《资本主义终结——一个女性主义者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尝试从一种反本质主义的角度,解构把资本主义经济说成是同一、封闭和能自我调节的论述。对吉布森-格雷厄姆来说,资本主义经济被经济学家(包括马克思主义者)建构成像动物身体一样的有机物,有生有死,时而健康时有疾病(经济危机)。在经济学家心目中,使经济体达致均衡状态,就像使身体回复正常的健康。这种对经济的建构,把现实生活中人们多元分散的各种生活实践,统合约化为一个单一的经济体,把“非经济”的、“非资本主义”的生活面向排除出去。更甚者,在这个封闭的经济体内,层级分明,一些活动例如照顾孩童会被认为是无关痛痒,另一些活动例如科技、工业、金融和地产等却被认为是举足轻重。因此经济学者宁可相信在经济体抱恙之时,工人减薪可以刺激工业发展,因而使经济整体受惠,而不相信把精力集中于改善照顾孩童的环境,更能使老百姓得益。

针对这种对资本主义和经济体的建构,吉布森-格雷厄姆提出了一种女性主义的回应,认为要把经济体和资本主义等概念非熟悉化(defamiliarize),就等如要对身体非自然化(denaturalize)。为此,他引用了一个有趣的类比,把非工业化比喻为厌食症。主流论述把两者都理解为经济体/身体的一种疾病,治疗的方法是:前者需要把资金注入工业,后者则需要把养分注入静脉;前者要说服工人接受减薪离职和一种新的企业文化,后者则要说服厌食者接受家庭帮助。一句话,就是把资金与卡路里重新注入经济的和人的“身体”,使它们重获健康。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的成效却十分有限。问题出自于主流论述误把“身体”建构为独立于更广阔的社群文化生活之外的封闭自足系统。以女性厌食者的身体为例,厌食症应被同时理解为男性、老板、传媒对女性生命施加种种压迫下的各种矛盾的综合体现,既是顺从父权制度关于女性躯体美的要求,又是对这种要求的反抗。因此,女性的身体并非是一个封闭自足的有机物,而是受主流(父权制度)社群、性和经济欲望控制和对此作出反抗的一个场境。所以,医学和心理学仅强调个人和家庭对治疗厌食症的作用,只处理了造成厌食症的各种复杂的社会、政治、生理、论述实践的一个很有限的部分,成效自然不彰。

这种把女性身体当作一个开放场境的理解,吉布森-格雷厄姆认为同时适用于“经济身体”。把资本主义/经济看作为一个封闭并能自我调节的“身体”,不单未能对同时包含各种政治、文化社群、论述等践行的纷杂“经济”,作出更全面的理解,甚至可能会把所谓“非资本主义”/“非经济”本质化。只有将资本主义/经济体/男人理解为多样、异杂、坐落于具体的历史脉络和不断转变的存在物,而非统一、相同和静态的实体,与之对应的“非资本主义”/“非经济体”/女人才能够摆脱单一及从属的“他者”形像。吉布森-格雷厄姆想做的,就是要把“经济体”开放,把日常的社群文化生活中各种多异纷杂的生计活动,例如育养幼孩、到街市买菜、在家中准备晚餐、帮小童温习功课……等等,放置于一个不下于工业投资、金融炒卖、地产发展的“经济”位置;同时又把为经济学专家垄断的“经济”问题,开放给老百姓从不同的角度参与讨论——投资工业地点的远近,显然极大地影响家庭生活;地产如何发展(居住环境),难道与育养幼童小儿无关?非经济学专家(普通百姓)在这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之上,是没有理由被剥夺发言权的。

总之,博兰尼要把“经济”的界限打开,使其重新融入更广阔的社群文化生活之中。

如果作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并没有清楚客观的界限,那么作为研究方法的经济学,又能否“独善其身”?

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对于“科学主义”的怀疑与日俱增,被主流观点认为正朝着科学的范式演进的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受到了来自不同角度的质疑。借用文学理论中的措辞分析,经济学家麦克洛斯基(D.McCloskey)指出经济学研究方法,其实并非是大部分经济学家所相信的科学主义与现代主义,而是运用了大量像文学书写一样的措辞——比喻、引用权威、简单对称的表述和被认为是严谨和科学的数学语言等。换句话说,经济学的研究的合理性,只有部分是建基于实证材料和逻辑推理,另一部分则来自讲故事的技巧等说服人的艺术。

麦氏指出,与文学作品一样,经济学研究充满了大量的比喻,例如把人的成长比喻为“人力资本”的投资,把国民经济比喻为数十以至数百条代数方程式,把人的欲求比喻为“效用函数”等,同时又包含了各式各样的故事:例如某贫国由于接受经济学家的建议,采纳私有化的方法,结果很快就富裕起来。这些比喻和故事,显然都不完全是经济学家所相信的实证科学。因此,尽管他们自己不知道,但经济学家的确同时是一个文学家,一个讲故事的人。

作为文学家,经济学者自然难免把他/她的喜好和价值观,在作品中流露出来。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关于“人力资本”的比喻,对大部分经济学者来说,“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来自正规(特别是大学)的教育,这种看法,完全漠视了孩童成长过程中,母亲所灌注的心力,隐含着只有正规教育才对经济有贡献,女性的家庭劳务则微不足道的价值判断。

从措辞学的角度来看,脱离借喻、类比等文辞工具,经济学研究是没法进行的。就是经济学赖以宣称其方法是严谨和科学的数学工具本身,也是一种修饰文辞,而它的方法和运作程度,也带有措辞的性质。数学家戴维斯(P.J.Davis)和赫斯(R.Hersh)便曾指出,不少社会科学研究所引用的数学模型,其实并没有应用的必要,它们所起的作用,只是作为一种为“科学主义”接受的措辞,增加文章的说服力。至于数学自身的研究方法和程序,也不是完全依赖“科学主义”所宣称的形式化步骤。事实上,数学定理的建立和接受,往往并非经由数学家逐步推演出来,而是建基于数学家社群在特定的历史脉络下的共识。当一个数学家提出新的定理,与他处于同一社群之内的其他数学家,一般不会对此作出一个完整的形式化检验,因为这意味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这种完整的验证,其繁复之处,恐怕是在人力范围以外。因此,一条新的定理能否被特定的数学社群接受,经常与提出该定理的数学家的措辞有关。换句话说,就是他能否以其所属的数学社群接受的语言,表达他的想法,说服他人。

对戴维斯和赫斯而言,数学的真确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可被更正和不断变化的,尽管发现错误,可能要经过几个世代。若数学也是一种措辞,那么将分析方法建基在数学模型之上的经济学,自然不可能是纯粹的“科学”。

与措辞学分析接近的,还有把经济学看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或一种意识形态。从这种角度出发,经济学所建基的,不是“科学主义”所认同的研究方法,而是“科学主义”这信念本身。这种信念一方面与宗教信念十分类似,是勿需也没法根据理性基础来作出解释的;但它同时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坐落在具体的政治社会脉络之上,植根于各类权力、位置和利益的一种建构社会图像的概念框架。经济学的运作程序、分析前提以至结论,都充满这些宗教上和政治上的信念。

经济学分析方法的自相矛盾性质、假设的非现实性质,以及经济学对象的不确定性,尽管已被广泛揭示(包括来自经济学家的自我反省),但大部分经济学家仍然忠于既有的经济学方法和观念,这自然与经济学社群的“范式维持”行为有关,也就是能够把来自经济学认可范围以外的批评,转化为无关痛痒、为经济学范式接受的批评;又或透过重新命名定义,把尖锐的问题取消。然而,这种策略所建基的,仍然是一种信念,一种从不怀疑经济学方法的合理性的信念,同时也是由经济学社群的共同利益支撑的信念。

最能体现这信念的,恐怕是对经济学(最终)的实用性的坚信。尽管经济学高度抽象和概括的数学模型、极为简化的理论假设,不断受到来自经济学社群内外的攻击,但这些批评似乎都不起什么效果,大部分经济学家还是继续走自己的路。问题不是经济学家完全相信自己构成于一时的模型和结论,而是坚信经济学研究的过程本身是“科学”的。因此,虽然他们建构的分析模型或许明显不符现实,但他们深信循着经济学(科学)这条由简人繁、由抽象到具体、由概括到特殊的道路,“真理”最终还是能够达到的。支持这种信念的,除了经济学社群“维持范式”的策略以外(这进一步受到更广泛的社群文化结构支撑),恐怕还包括一种不用问缘因也不要求对经济学范式理论化的宗教式行为。

4.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 篇四

可以看出,美国在其对华经济政策中不仅动用了包括进口限制、出口扩张和汇率在内的经济武器,还使用了众多的非经济手段。从体系层面考察,美国这种政策组合主要可以归因于两点。第一,美国看待国际经济关系尤其是与其他大国的经济关系时主要是透过现实主义的视角,强调经济力量对国家实力的决定作用,并且在经济交往中更加关注相对收益(relativegains)。新现实主义理论大师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Waltz)论述了物质实力对一国国际地位的决定性作用:“一国的国际地位通常随其物质资源的增长而提升。拥有大国经济实力的国家最终都变成了强国,不管他们自己愿意与否。”〔41〕

正因为美国的政策制定者认为经济关系是国家间实力竞争最为重要和基础的部分,他们认为中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崛起必将成为国际体系中的强国,因此将中国经济上的崛起视为对美国经济地位的威胁。出于这种认识,美方自然会动用各种手段应对这一威胁,延迟中国的崛起。

第二,美国在现行国际关系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美国不仅承担了构建和维护现有体系的责任,而且还享有以体系构建者的身份优势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崛起大国进行打压遏制、推卸责任和话语诋毁的特权。罗伯特·吉尔平(Robert Gilpin)指出,“国际体系中的大国在建构国际经济活动的目的和主要规则方面起主导作用”。〔42〕作为二战后的超级大国,美国主导建立了一个全球范围内以其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对这一体系的维护和扩展成为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

当然,当美国以体系建构者的身份规划其世界经济体系时,它根据的是自身的利益和喜好,保证体系建立以后美国能从中持续获取利益,享受制度分红。换句话说,当体系建立后,美国便成为体系特权的享受者。〔43〕美国在当前国际经济体系中享受特权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美元以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通行全球。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就是,美国是当前“惟一一个能用自己的货币支付其全部进口产品的国家”。〔44〕苏珊·斯特兰奇(SusanStrange)曾对美国的特权进行了更为透彻的阐述:“对大部分国家来说,其国际收支的盈余或赤字表明了其国际金融地位的强弱。对美国来说,情况正好相反。说实在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经济一直维持国际收支赤字却没有受到任何损伤,这揭示的不是美国的羸弱地位,而是美国在体系中的强大权力……美国可以毫无节制地发行美元,而其他国家却毫无选择,不得不接受美元支付,除非他们愿意承担难以接受的代价。”〔45〕

当中国和其他国家加入由美国建构和主导的国际组织时,美国便可以利用其手中的体系特权对这些国家设定加入组织的条件。美国在中国入世时之所以能够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并且坚持不让步正是体系建构者特权的表现,体现的是制定规则的权力。而当中国加入了体系之后,美国可以继续利用其体系建构者的地位对中国的表现评头论足,要求其遵守体系规则。与此相一致的是,奥巴马总统近两年来在多个场合的演讲中打出所谓“规则牌”,三番五次要求“中国必须遵守规则”,以此“规范”中国的发展。为此,奥巴马政府还于2012年2月成立了跨部门贸易执法机构,旨在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所谓不公平贸易行为开展调查和执法,确保相关国家遵守国际贸易规则。

同样,美国利用了体系特权对贸易不平衡等问题进行政治操作,将责任归咎于中国等国家。而当中国的发展模式对美国构成挑战时,美国也动用了体系赋予的话语霸权对中国的模式进行贬损和诋毁。

结语

5.县委经济发展情况和经济工作安排 篇五

刚才,灿洪书记代表县委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县委xxxx年的工作,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意见,明确了今年的工作思路和重点。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去年经济发展情况和今年经济工作安排,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xxxx年经济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推动跨越发展、建设幸福xxxx”的核心任务和办好“三件大事”的工作目标,认真组织实施“三四五”发展战略,深入开展“五个建设年”活动,千方百计抓机遇、上项目,集中精力调结构、促发展,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经济实力在转型升级中不断增强。据初步统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2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3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160亿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130.6亿元,增长10%。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10.8:49.1:40.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2亿元,增长28.1%;固定资产投资163.7亿元,增长1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9亿元,增长16%;外贸出口总值10.3亿美元,增长16.5%;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5亿美元,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11943元,在岗职工人均工资预计收入35118元,分别增长9.5%和14.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8.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1.8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7.4%和13.5%。

(二)三大产业在增量提质中稳步发展。一是特色农业提效发展。农作物收获面积118.1万亩,增长1.3%;其中春收马铃薯13万亩,平均亩产2400公斤,产值5.6亿元。新增5个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6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8家,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6.25万农户户均增收4500元。二是规上工业提速发展。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8亿元,增长37.6%,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52.8%,增幅排全市第一位,改变了规模以下工业占“大头”的局面。产值上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37 家,比上年增加10家。珠三角产业转移园成功获批扩园至7.47平方公里,全年引进项目36宗,投资总额62.6亿元;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62.3%。民营制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产鞋8亿双,产值240亿元,分别增长14.3%和19%; “香恋”被认定为xxxx鞋业首个中国驰名商标。三是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巽寮金融街、稔山碧桂园、富茂威尼斯湾等滨海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进展顺利,嘉华酒店、天后宫及风情酒吧街、十里银滩酒店等项目建成开业,国惠酒店获评五星级酒店。全县接待游客530.2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16.7亿元,分别增长22.1%和31.3%。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商品房销售面积118.2万平方米,销售金额70.6亿元,分别增长23.9%和24%。

(三)城乡建设在统筹谋划中扎实推进。项目引擎带动作用日益突出,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88宗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实际完成投资103.5亿元,完成计划的104.3%,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63.2%。其中,有55宗项目完成或超额完成投资计划,建华管桩、杰森石膏板等29宗项目建成投产,京兰动力、惠州国储石油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交通建设年20宗项目完成投资14.4亿元,国道324线xxxx段、县道210三港线等8宗项目完工,改造路面250.5公里,建成7个镇级客运站,首批50辆LNG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完成创建“省文明县城”阶段性工作目标,改造了县城17条内街道路及一批排污管网,升级了主要道路绿化、亮化设施。宜居城镇、宜居农村、生态示范村建设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厂、信息化工程、农田水利、村道等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四)民生事业在共建共享中持续改善。坚持“五个民共”,认真组织实施省“十件惠民实事”、市“8+10惠民工程”以及县“十项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分享到更多的发展成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低保和五保补助标准等得到提高,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扶贫开发、就业保障、教育创强、保障房建设和文化惠民等工作任务,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体育等各项事业以及经济运行监测、环境保护、国土管理等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三打”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两建”工作开局良好,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去年的经济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

够大,竞争力不够强,区域发展不平衡;涉及征地拆迁、山林土地纠纷、企业改制等利益诉求问题依然较多,社会管理任务仍然繁重等。这既是我们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今后工作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

二、xxxx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

xx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我们要按照灿洪书记报告提出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全力抓好八项工作:

(一)全力落实稳增长政策措施,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是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把扩大内需、增加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抓手,努力促进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要努力扩大投资规模。从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看,投资仍是拉动xxxx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县上下必须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投入、抓投入就是稳增长”的理念,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加快稔平半岛环岛公路、环大亚湾公路、广惠高速东延线、厦深铁路惠州东站站场、稔平半岛供水工程等一批在建和即将开工的项目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东山海风电、斧头石风电、彩丽电子等一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通过上项目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二要努力开拓消费市场。从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来看,扩大内需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国家将继续出台相关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培育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特别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暨流通业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发展滨海旅游、商贸流通、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和房地产等产业,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改善消费环境,刺激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三要努力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认真组织企业参加省、市在国内外举办的各类展销活动,充分利用“广货网上行”、“惠货网上行”等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外贸企业抢抓订单,推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帮助企业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加快鞋产品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的报批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量。

(二)全力推动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力促产业规模效益双提升。灿洪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着力加快“两大产业集群”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这是事关全县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我们必须继续加大力度抓紧抓好。一要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加快工业发展,是xxxx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各级各部门要大力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做到精力向工业集中、要素向工业倾斜。要以高端装备制造等现代工业以及制鞋、制衣等特色优势传统产业为主攻方向,强化产业招商,延伸产业链条,使其尽快成为支撑xxxx工业发展的战略支柱。特别是要扶持、培育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加速向科技型、外向型、规模效益型转型升级。二要扩大特色农业规模。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集中力量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力争列入全市8大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含复种)达到70万亩以上。建设好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和镇级农产品检测室,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完成2家无公害农产品、1家绿色食品的申报认证。实施农业“大企业”战略,鼓励发展大米、蔬菜、畜禽、水产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力争增加1家省级、2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三要科学开发旅游资源。扎实推进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加快主题公园、度假村、星级酒店等旅游配套项目建设,发展休闲度假、商务论坛、豪华游艇、海盐养生等高端旅游产品。继续推进滨海酒店群建设,打造“百里滨海旅游长廊”;高起点抓好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古田自然保护区、梁化森林公园、白盆珠温泉、安墩温泉、盐洲红树林等旅游资源的保护和规划编制,做到科学规划,从容开发。稳步推进旅游创星评级,力争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四要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市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着力培育创业主体。强化对民营企业的融资、用地、信息、创新、展销展示、人才引进培训等服务。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资源共享、强强联合,实现“抱团发展”,争取新增2家以上企业集团。加大对企业创品牌工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今年要新培育1至2个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5个广东省著名商标或省名牌产品。

(三)全力加强平台载体建设,进一步提高招商选资实效。招商选资是推动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稳中求进的最有效途径,必须一如既往地加强招商工作,努力实现招商规模和招商质量大幅提升。一要抓好园区开发建设。进一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入园项目投资强度和产业关联度,确保园区经济今年有大幅增长。其中,珠三角产业园区要加大投入,抓好鹏达路、惠福路、青河路等市政工程建设,完成鞋业区、新能源动力区、家具区、机械装备区等四个功能区的土石方平整,完善公交客运站、员工生活综合配套中心等公共配套设施。年内争取引进3宗超10亿元、5宗超5亿元项目,动工建设10宗项目,争取8宗项目投产。同时,要做好xxxx省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核准备工作,努力实现“保优进位”,并着手开展第二轮置换扩园申报准备工作。要扎实推进中航谟岭工业园、中国女鞋生产基地建设,协助佳兆业工业园尽快启动,今年要有项目落户园区。二要创新招商选资方式。强化对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国企民企的招商推介,深化与香港、澳门、深圳、东莞等有关商协会的合作,推进联合招商、以商引商,力争引进一批金融服务、港口物流、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现代产业项目。要切实加强与在谈项目、意向项目业主的沟通联系,积极为签约落户创造条件,使意向项目尽快落户和上马建设。三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是提供税收、增加就业的主体,企业兴则经济兴。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服务企业的主动作为意识,进一步完善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综合运用财税、金融、价格等工具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切实为外资民资企业排忧解难。要认真落实国8条、省56条、市28条等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强化企业周边治安管理,不断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当前,要全力支持澳达树熊涂料、老铭人、东进农牧做好上市工作。

(四)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我们要举全县之力争项目,集全县之智增投资,着力营造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浓厚氛围。今年,我们将在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改善民生等方面续建或新开工重点建设项目67宗,其中投产项目14宗、续建项目26宗、新开工项目27宗。一要千方百计谋划项目。认真调研、筛选、储备一批事关全局的大项目、好项目,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待条件成熟时就可以马上动工建设。要积极加强与上级沟通,力争列入省、市的重点建设项目达到24宗,争取上级在审批、资金和用地等方面更大支持。二要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要用足用活国家和省、市鼓励扩大投资的一系列政策,切实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省、市财政性资金支持,保障项目顺利建设。要广开筹资渠道,积极引导和利用社会资金,拓宽融资平台,特别是要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转变城镇经营管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地缓解资金紧缺问题。三要认真履行项目建设责任制。继续实行项目建设“五个一”和倒逼机制,全力突破项目报批、征地拆迁、环境评价、融资、配套设施等影响项目推进的主要因素,按照市政府下发的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方案,打破“玻璃门”和“政策门”,想方设法为多上项目、上好项目创造条件。同时,要研究制定保障项目建设的措施,特别是对事关全局的大项目,要组建强有力的专门队伍负责跟踪,严厉打击各类无理缠访、非法抢种抢建和恶意阻工行为,为项目顺利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五)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以创建“省文明县城”为引领,围绕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城镇,着力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升城镇品位,打造更加优美的城乡。一要编制完善城乡规划。认真实施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集聚区规划,抓好县城大岭片区、黄排、青云等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镇的控规编制,提高城镇控规覆盖率。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建设和乱搭乱建行为,切实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二要推进县城扩容提质。按照“一江、二心、二轴、三带、四组团、五自然绿地”的县城规划,扎实开展“两江四岸”和南湖公园整治,完成一批县城内街道路建设,扩建平山大桥和二河仔桥,稳步推进老城区“三旧”改造。全力做好县城新区建设的论证和报批,尽快启动环城西路建设,配合开通惠州至平山公交线路。增加对县城环卫设施的投入,完善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配套设施。对照创建省文明县城的标准,扎实开展县城“八大整治”和“四个升级”,确保今年成功创建“省文明县城”。三要建设环境优美新农村。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下大力气完善镇村环卫设施,确保所有乡镇建成垃圾中转站并配备一辆垃圾运输车,所有行政村都建有垃圾屋和污水处理设施,所有自然村都设立垃圾收集点并配备一名保洁员。抓好名镇名村和示范村规划,深入开展“三清三化”整治,美化名镇名村示范村的村容村貌,打造2个名镇、4个名村、20个示范村。四要切实加强生态建设。配合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力创建“国家生态县”,探索建立山区生态建设补偿激励机制,调动社会各种力量保护生态,完成11个省级和国家级生态乡镇、87个市级以上生态示范村的创建。要抓好生态景观林带、碳汇林、森林进城围城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林木采伐、种植的审批和监管,严厉打击偷砍滥伐、非法采矿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认真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强化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及时制止和查处各类违法用地行为。切实抓好海洋环境特别是考洲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快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建筑废料等污染物排入海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依法淘汰产能落后企业。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环保监管和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营监管,今年要完成平山二期和梁化、平海、铁涌、白盆珠镇的污水处理厂建设。

(六)全力抓好重点领域改革,增强体制机制活力。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所在,是发展的最大“红利”。我们要在积极推进行政体制、财政体制、国有企业、农村综合等领域改革的同时,注重选准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以改革带动全局发展。一要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增加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的投入,引导和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资金投入格局,抓好12个均等化改革专题任务和项目的落实,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生产和供给能力。二要深入推进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细致审核和复核各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研究确定各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可行性,制订并实施《xxxx县第三轮行政审批事项调整目录(第一批)》。要把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行政执法体系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工作充分结合起来,按政策规定和要求,对该保留的予以保留,该取消的予以取消,该调整的予以调整,该转移的坚决转移出去,该下放镇级的下放到镇级组织实施。同时,要加快企业登记注册和网上办事大厅建设,进一步压缩投资项目审批事项的办理时限,促使政府各部门依法实施行政审批和履行审批职能。三要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做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努力实现群众就医方便、负担减轻,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和整体绩效得到提高。

(七)全力加强财政金融工作,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着力加强财源建设,提高税收征管和资金运作能力,做大财政“蛋糕”,努力实现“三有”:一是依法聚财要有力。要支持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培育大财源。深入研究利用国家经济发展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土地政策等,多方面增加政府收入。继续强化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和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严格执法。加强非税收入监管,规范非税收入政策和收缴管理制度,确保非税收入及时入库。二是科学理财要有度。坚持量入为出,做好资金调度工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做到保工资、保运作、保民生、保稳定、保重点。树立节俭意识,进一步完善公务卡制度,严格控制公务经费支出,确保公务经费支出比上年大幅减少。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的监管职能,严肃财经纪律,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三是金融运行要有序。要全力支持农村信用联社组建农商行,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现行政村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全覆盖。要鼓励金融机构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积极盘活存量,大力扶持辖区重点项目、特色产业、中小微企业发展。进一步规范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管理,适当扩大社会融资规模,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八)全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促进民生更大改善。每年为人民群众办几件实实在在的实事好事,是推进幸福xxxx建设的有效途径。在起草《政府工作报告》时,我们已经筛选和确定了今年的十项民生实事,县人代会通过《报告》后,要将办理责任落实到有关领导和各级各部门,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要进一步巩固扶贫开发“双到”、教育强县、国家科技示范县、残疾人康复示范县等创建工作成果,切实加强文化惠民、医疗卫生、人口和计生、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育健身等工作,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要稳步推进“平安xxxx”建设,完善“三打两建”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各类严打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反走私、反邪教、打击非法传销等各项工作;要突出抓好禁毒工作,以更大的决心、更强有力的措施打击毒品犯罪,坚持不懈地打好禁毒人民战争;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大力调处矛盾纠纷,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保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三、以更加务实高效的作风,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实现这次县委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是要有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我们要加强对今年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有力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做到“四个强化”:

一是必须强化忧患意识。从我县去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虽然纵向比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横向比差距仍在拉大,很多经济指标排在全市较后位置,大部分指标仅比龙门好些。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很可能进入“后无追兵”的境地,必须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既要敢于承认差距,更要勇于缩小差距,始终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责任感,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咬住发展不放松,抢抓发展机遇,树立必胜信心,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集中精力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二是必须强化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意识。当前,我们的干部队伍中还存在保守思想和惯性思维,有些同志说话干事总是慢半拍、打折扣,遇到有利益的工作就争着做,没有利益的事就推诿扯皮,不敢碰硬,不敢与歪风邪气作斗争,甚至怕负责任、不愿担当,得过且过,碌碌无为,这与xxxx人民渴望发展、谋求幸福的热切期望极不相符。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抓落实,就是要竭尽全力实现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希望大家明确定位、牢记职责、主动作为,勇于担当,面对矛盾不回避,遇见问题不绕道,碰到钉子不退缩,只为干成事想办法,不为不干事找理由,把措施一项一项做实,将工作一件一件抓好。

三是必须强化作风建设。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县委提出的党建“五大行动”,下大力气整治铺张浪费、消极倦怠、虚假浮夸、造谣中伤等不良风气,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加强对公款消费的监督约束,在干部队伍中弘扬诚实做人、务实做事、平实做官,营造政令畅通、风清气正、求真务实的干事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上级的要求,带头轻车简从,简化迎来送往,大力改进文风会风,坚持少开会、开短会,多深入基层和群众,少讲话、讲短话,多听群众意见和呼声,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增强执行力和办事效率。

四是必须强化督促检查。要建立健全评价考核和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对招商选资、重点项目建设和民心工程建设等工作的检查考核,切实做到有部署、有督查、有考核、有奖惩,使抓落实工作长期化、制度化。县发改、统计等部门要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及时进行预警和督促,确保每一项经济指标按时间进度完成。

6.学习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心得体会 篇六

谢丽贞

还是在05、06年,我就常在报刊、会议、人们议论中,听到了两个概念: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但两个概念到底有什么内涵,尚不知晓,后来在网络、报刊等上零星明了了低碳就是减少能源消耗,循环就是材料循环使用,但苦于一直没有机会买到系统书籍,空苦恼了几年。经过本次的《低碳经济》学习,对两个概念及系统知识有了较深的理解:

1.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但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2.《低碳经济》用了5讲的篇幅深刻细致的阐述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低碳转型的国际趋势、低碳转型的结构调整与技术变革、低碳转型的政策工具、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探索、低碳生活的时代意义等多个方面的相关方面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结合这些内容,提出了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低碳经济知识的重要意义和各自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

7.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 篇七

计划经济体制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经济要素与市场经济关系。进一步讲,政府的安排和指令能够影响市场中全部生产要素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集权式的计划经济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是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即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第二是以强制性和命令性手段作为分配生产资料与资源的方法,使得人与资源的关系按照政府预计和安排的关系存在,人缺少自主选择性;第三在计划经济中“集体”是一个核心概念,它不代表任何个人或企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缺少创造性和能动性,强调整体而忽略个体需求与发展;第四,计划经济中个人利益与个体需求必须服从于集体利益,缺少个性化发展模式。

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的市场化,而是将市场与计划有机结合。这种经济模式下,市场是进行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国家宏观调控为辅助方法。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上的;这种模式强调充分发挥和调动个体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尊重个人发展需要,考虑个人发展利益与需求。但同时应注意的是,尊重个人利益不代表完全忽视社会利益,在市场经济中应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经济体制作为一种社会客体存在,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与时代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体制能够极大的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经济稳定。同时,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与生产要素。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经济环境的优化与进步能够影响到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因素。第三,真正富有活力的经济体制要能够保障个体实现其自身价值,鼓励个人追求正当的利益,使得社会目标与个人目标能够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所以,作为社会客体的经济体制,无论它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主体发展服务,为主体提供相适应的发展条件,实现主体价值。如果经济体制不能为主体提供这种服务,甚至阻碍主体发展,这种落后的经济体制必将在时代发展中被淘汰更替。

二、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比较

1. 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比较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要高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状况。稳定的经济发展态势对经济环境稳定和社会整体发展有重要意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方面由于经济要素分配、人与资源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都由政府意志决定,作为主体的人与企业丧失了其创造与实现价值的主动权,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被动状态,经济发展不稳地,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结构的失调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计划经济过于强调社会公平,而这种公平仅停留在平均分配的低水平上,追求表面公平,势必导致经济效率低下。参与经济活动主体的积极性被削弱,长此以往,个人发展的目标和需求将被掩盖在所谓的社会共同目标之下。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效果,经济丧失了自我调节能力且长期处于非均衡状态。而市场经济体制下正相反,市场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通过各方协调配合,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加以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又能在一定意义上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从而为各市场主体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实现自身价值。

2. 失业率问题的比较

计划经济在解决失业问题上要优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中员工工作稳定,几乎没有失业情况存在。即使有特殊情况,也会办理带薪的病假或提前退休等形式。政府提供的铁饭碗保证了很高的就业率,很多情况下都是“子承父业”,但是就业率并非是衡量经济发展情况的唯一标准。铁饭碗的形式使得工作环境缺乏竞争,员工工作效率低下。没有竞争制度和完善的激励制度,员工不能主动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技术水平,这从根本上制约了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从一而终或是子承父业的模式,让员工缺少晋升空间。因此,大多数人只会选择安于现状。在工作缺乏流动与竞争的情况下,每一个工作者都会或多或少的失去创新的欲望与积极性,企业中缺少最基本的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所以,“铁饭碗”只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维持经济稳定,但是这种稳定是以长期经济发展疲软与不进步为代价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种计划性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公平,提高了工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但是公平并不意味的平均分配和一成不变,如果固守这种模式而不能做出与市场向适应的调整,那经济发展也不过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一个漂亮数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得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失业者与待业者,人们突然意识到,如果仅仅安于现状一成不变,是有可能在社会竞争的浪潮中被遗弃的。员工的工作不再稳定,而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之中,除了就业和退休,待业也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但这种不稳定正是流动性和创造性的体现,人人都有机会通过公平竞争实现个人价值,而不必拘泥于既定的工作岗位。人们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去尝试不同的工作、生活。当然,竞争的残酷在帮助一些人实现理想的同时,无法避免的令一些人经历不稳定,但是合理的经济制度就应该在公平和效率中寻得平衡。

3. 劳动成果分配的比较

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成果的分配以追求绝对公平为原则,而非按劳分配。劳动者无法按劳动量取得劳动报酬,工资无法反映劳动者为公司提供的价值。这种对于公平的过度追求,使得分配原则没有起到激励劳动者的作用,反而使劳动者丧失了主动性与积极性。计划经济带来的成果,只能满足基础性需要,这种平均只是表面意义的平均,而非先进的公平,劳动多或少,不能给劳动者的工作生活带来改变。长此以往,是对整体经济环境的破坏以及经济制度的倒退。经济制度过多受到政治权力的渗透与控制。因此,许多资源分配将会受到人为操作的影响。表面的公平,实际上掩盖了更多的分配不公,利益将会逐渐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这种分配方式,在短期内可以改善部分劳动者生活,集中力量发展的方式也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但长此以往,对劳动主体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损害,是对社会整体软实力的损害,短期内得以提升的经济发展效率,也无法得到真正意义的提高。根据社会基尼系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原则,就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在追求社会公平的同时,社会物质上的简单公平,却是以精神实质不平等为代价而实现的。精神实质的不平等,是对经济发展的损耗。从结果上来看,在形成社会的公平时,导致的却是社会主体物质上的简单公平和社会主体精神上的实质不平等,而这种实质的不平等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对经济发展内在动力的不断消耗。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成果的分配不再局限于平均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协调运用,以激励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是这种经济体制的优点。这样的分配制度从实质上看是对按劳分配的践行,借用市场的力量实现协调公平。同时,以国家宏观调控加以控制,使得这种分配方式更好的发挥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换句话讲,市场经济体制是在遵循市场运行机制的条件下,实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比计划经济更体现了公平分配的原则。

三、对政治发展意义的比较

1. 对个体价值实现的比较

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抽象的集体概念,忽视了个体价值和个人利益。在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对社会整体价值目标实现这一方面。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体制下,人人都是极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客观市场条件下,个体会不断追求个人利益,人们相互之间缺乏信任,合作大多建立在金钱的关系上。不论是在价值创造还是劳动成果分配的过程中,由于这种利己心态的存在,都会造成不平等现象的出现。而财富的不平等,直接导致了权利分配的失衡。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实行体现绝对公平原则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劳动和劳动成果分配的公平性,并以追求社会绝对公平作为整体目标。在社会总体目标的约束下,个人利益和目标的实现居于社会总体目标之下,个人追求的目标,不能也不可能超越社会总体需求和价值水平。个人目标的实现,也只是体现在社会整体目标实现之中。

市场经济体制下,推崇对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同时减弱了对个体的社会价值要求。市场经济中,所有主体在遵守市场价值规律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参与市场活动,能够充分体现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个体主动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一个健康的市场是以个人合法利益的实现为基础的,体现了人本位的核心价值。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既是独立个体又是社会人,良好的市场秩序能够使得个体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这种约束又能作用于市场秩序,使得市场更加良性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能够促进整个市场的繁荣发展,因此,市场更加尊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2. 对深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满足程度的对比

社会责任即个人责任,社会目标即个人目标,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实质。每一个个体都应无条件服从集体与社会利益,并为整体利益奋斗。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失去了其独立性与创造性,只能依附于整体存在,其意识和行为都极大的受到集体观念和目标的约束。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社会集体价值先行的观念是脱离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它仅注重一种绝对公平的生产关系,在抑制个人利益实现的同时,也造成了个人创造性的丧失,使社会公平变成了一纸空谈。只关注表面的公平,使得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分配的要求停留在个体的生存层面,而忽视了对个体深层次精神需求的满足。而对于社会个体主体来说,表面的公平主义掩盖了物质和精神文化匮乏的实质,长此以往,社会维持稳定的基础将会出现变形和分裂。这种情况下,个人利益不但难以实现,还可能站在社会总体利益的对立面。

在中国近十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对个人价值实现的尊重,也是尝试转变的第一步。这种模式的被默认和推广,使得自我价值更多的得到认可。在这之后,对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转变是从制度上认可了这种追求,将个体能力实现和最大化推向了一个高潮,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帮助和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其合理和不合理价值需求都在新浪潮中得到实现,个体主动发挥其创造性以迎合新体制的推广和尝试。

从各个方面来讲,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都背道而驰。在内部构成要素上,从财产组织、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协调机制到动力刺激机制等都可以看出与计划经济体制的不同之处。具有自主决策权的企业是财产组织的组成成分,决策机制与信息机制密不可分,主要由参与经济活动的个体完成,他们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最终汇总得到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决策。至于动力刺激机制则是对个体的激励制度,建立在对个体追求个人利益的鼓励之上,是个人价值的彰显与实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体主体的自我价值需求如雨后春笋般从各个方位释放出来,个体利益追求极度膨胀,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是要推进一个个个体的利益实现,更是对社会关系的协调与配合,要实现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的综合发展,完成经济资源和要素的最合理发展。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既能使个人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同时又能保证健康的生产关系。分配原则在保证公平有序原则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按劳分配,这一点使得劳动主体的劳动量和劳动价值得到应有报酬,个人价值在公平交换中得以实现,从而促进主体的本质力量进一步补充和实现。所以,市场经济体制,是独立和自主的人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最大化个人价值的体现。个体自我价值被宏扬,独立的个体主体正在生成。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中,虽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同步实现是政府和国家追求的目标的,但是在真正实现的过程中,离目标还具有较大差距。开放的市场秩序和规则让个人利益实现的同时,也使得许多投机者利用政策和规则的漏洞获得不法利益。对于金钱、权力的过度追求让某些领域中有大量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不劳而获和只求索取的心态,让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中,产生了一定冲突与矛盾,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中国谋求发展过程中所不可回避的矛盾。

四、小结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只是处于表面稳定,其内在发展动力被不断消耗,劳动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较低的失业率也不过是表面稳定的一个体现。主体的个人价值和意义无法实现,不得不屈服于所谓的计划与安排,以社会利益先行。主体丧失了对个人行为和意识的绝对控制权,被动的表现出劳动能力和计划,其本质力量被掩盖在社会发展之下。长期以往,损害的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这种表面的公平是忽略了个人的精神需求的公平,是压抑了主体创造性的公平,不能为经济发展带来持续动力的公平。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经济发展更加持久强劲。虽然失业率有所上升,但是失业率并非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个人主动性的释放,为经济发展带来活力,其发展意愿与个人利益诉求,得到尊重和实现。只要符合市场发展规则和运行规律,其经济行为可以不再受所谓集体利益道德标准的约束,能动性的提高,使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加之政府的宏观调控,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通过大规模的反腐败、对党纪国法的强调、重建政商关系等,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整顿了不规范的市场行为。面对新时期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政策概念,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等,将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相结合,更能确保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

摘要:自1972年安徽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直处于不断建设之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本质与基础有很大差别,对个体价值的追求不同,二者在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上究竟有何价值与区别是本文探究的重点。计划经济追求绝对公平和社会整体利益,市场经济强调公平分配与个人价值实现,侧重点不同而导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对探究经济体制转型的意义和价值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经济体制

参考文献

[1]钟祥财.计划经济的技术和市场经济的价值[J].学术月刊,2012,04:81-89.

[2]张尧学.从技术进步看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有机结合[J].科学社会主义,2004,05:36-38.

[3]舒少泽.论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的价值基础[J].学习月刊,2013,16:21-22.

8.真的市场经济和假的市场经济 篇八

如果我们问“为什么是西班牙人获胜而非印加人?”我想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因为西班牙人拥有更先进的武器和技术”。如果我们继续追问“为什么西班牙人会拥有更先进的武器呢?”我猜很多人对答案就开始不自信了。如果我们再问“为什么是西班牙人出现在美洲的土地上而不是中国人?”我想很多人会觉得我疯了,因为中国人本来就不该出现在那里。

事实上,西班牙人或整个欧洲拥有更先进的武器是一个必然。自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整个西欧都是由日耳曼人建立的大大小小的公国统治着,他们经历了一千年的仇恨和厮杀,西方史称为“中世纪”,我更愿意称之为“战国”,因为它和我们的“战国时期”尤其相似。在近百个公国接近千年的不断竞争和战争中,每一个依旧活着的王必然保证其足够有雄心、足够进取、足够聪明,以及足够凶狠,不然“丛林法则”自会淘汰他。淘汰很残忍,但淘汰有一个好处,使强者的基因得到繁衍,使弱者死亡。

日耳曼人其实比罗马人落后得多,甚至比阿拉伯人还愚昧,但他们无意之中信奉的“生存哲学”使他们的基因在500个代际中得到迅速升级。到16世纪,依旧活着的日耳曼人已经是相当健硕和相当聪明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多数西欧国家,其祖先都是日耳曼人的各个部落,只有爱尔兰还残留着一些当年的高卢人)。这些日耳曼人大量投资新技术和新科技,因为这样做会使他们在竞争中获胜。他们也试图不断从邻国掠夺黄金、土地和女人,但他们发现这样做的成本越来越高,因为邻近活下来的人也是聪明和凶狠的人。这造成了在1492年当哥伦布向西班牙国王费立南尔请求其资助他的航海计划时,获得批准几乎是个毫无悬念的事儿,因为一个理性且有强烈危机感的君王知道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是需要适度冒险的,他有强烈的扩大收益以保证自己安全的动机。

但在几千公里之外的中国,明朝人刚刚焚烧1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资料,并确定了海禁政策。他们这样做也有充分理由,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们缺少一个强敌环视的环境已经太久了。

当西班牙人叩开南美洲的大门,带着他们经过千年残酷竞争之后的野心和力量微笑面对浑浑噩噩、自以为是“太阳王”和“全宇宙中心”的印加人时,这一切都已经注定了。竞争带来的不安全感和强烈的进取心,宿命般地决定了这一切。竞争也势必带来混乱和厮杀,这一点通过欧洲的中世纪史就可以一览无遗。但混乱和厮杀的成本远远小于自以为是“中心之国”和在和平的幻觉下停止升级的成本。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前者失去的是安全感,后者失去的是进取心。再后来,欧洲人信奉了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他们不是用枪炮而是用交易延续了对这个世界的统治,长达近500年。

市场经济从来到人世间的第一天起,就带着对竞争的信仰,带着对适度失去秩序的宽容,带着因胜利而生、因失败而死,且要淡定从容的强烈自信。它既是竞争的儿子,亦是秩序狂的冷酷掘墓人。以信仰竞争抑或信仰秩序为标准,我们其实已经能够定义不同生物体、不同经济体的基因差异。

当有人引进了所谓的市场经济制度,但出于对竞争的恐惧和对秩序的无理由狂热而抑制竞争时;当他们大量提高入行门槛,各行各业都设置批文时;当他们限制资本和实业的结合使市场胜者不能成为真正胜者时;当他们蓄意让国企把握关键行业而刻意清除民企时;当他们用执政权决定资源分配而使僵尸不死,使适者消失时……你其实很容易区分谁是真的市场经济,谁是假的市场经济;你也很容易区分谁将赢,谁将输。

因为他们娶回的是一个充气娃娃,虽然当下使用功能齐全,但不能生育,不能用来繁衍骄傲、光荣和永不破灭的胜利之光。

上一篇:年班干部培训计划下一篇: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