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方法论(精选11篇)
1.科学技术方法论 篇一
1、冥想回忆法
要想基础知识记得牢,就得真正掌握由厚到薄再到厚的转换过程。由厚到薄的转换,主要的方法是浏览教材“目录”或“提纲”还原知识体系,并利用好错题本去查漏补缺,分清容易混乱的知识点。
2、规避偏难怪
想达到高效复习,做到熟练是最重要的。熟悉题型、熟悉基础、熟悉解题思路、熟悉答题技巧,让复习变得从容稳健。熟练,可以让我们轻松地实现学习的超越。而考试的时候有部分分数得不到是很正常的,而获得成功的标志就是尽力避免失误的发生。
3、加强规范性
书写与表达的规范,是同学们取得高分的重要标志。书写规范比较差的话,我们所表述的内容就很难得到评卷老师的青睐,早早就被否定了。所以说,规范性是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在这里建议书写比较差的同学,每天都坚持写一两篇字。
4、心中有模式
复习要有一定的解题思路及模式,要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章法,复习有法宝。
5、性化的学习方法
一个聪明的学生,必然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天下武功,为我所用。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方法总是源自每一道题的苦练,源自每一次考试的成功和失败,最终形成体验型的学习方法。此种方法的形成,将会无坚不摧。
2.科学技术方法论 篇二
教育技术装备推动或促进教育改革,不仅是一种形式,还应该是一种信念,更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选择。现代教育要突破传统教育,需要的是善于“做”而非善于“说”。因此,教育技术装备就是要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即做到“动手又动口”。
谈及教育技术装备是否能够推动教育改革,可以蝴蝶效应进行比喻。亚马逊河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能在美国密西西比河上空引起一场风暴,教育技术装备作为一只“蝴蝶”可以推动教育改革。下面以两个案例说明教育技术装备能够推动教育改革。
案例1:印度“墙上的洞”的实验。这是获联合国嘉奖的一个项目,一个慈悲的教授收集了很多旧电脑放在贫民区的街道里,并在一段路外的墙上挖一个洞,用网络连起来,远程开机,从此不进行管理。一年后,专家组对贫民窟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获取与应用能力等多个指标进行评测,其结果比一般学生强很多。
案例2:任何一个小孩拿到一部手机,在不出一个月的时间里能玩得比大人顺手。这说明,只要有技术、平台,学生的学习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因此从蝴蝶效应上可获得充分的信息说明技术装备能推动教育改革。
关于教育改革的方向,专家们有很多的理论,出版的专业书籍也有很多。其实,中国的教育改革很简单,只需要解决3个问题便足见成效。第一,改变教师的教育方式。现在大部分的教育方式,还以教师讲为主,用其自认为比学生高明的观念和所谓的传道方式授课。改革就是要颠覆教师传统信念,变“君子动口不动手”为“动口与动手”并重。第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蝴蝶效应的2个案例就是改变学习方式的生动写照。如果学习方式改变了,那么教育改革就成功了。第三,改变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如果从这三方面能真正实现改革,那么中国教育改革的成功便指日可待。
教育技术的概念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作为物理意义上的,二是作为教育意义上的。
(1) 作为物理意义上的教育技术,指教育媒体,即在教育过程中携带和传递教育信息 (资源) 的物质载体、工具和系统技术。具体为: (1) 传统教育媒体包括教科书、黑板,实物、标本、模型,报刊、图书、资料,图表、照片、挂图,语言实验系统; (2) 现代教育媒体包括视听媒体 (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视、电影、CD、VCD、摄像系统) 和综合媒体 (微格教学系统、CAI系统、多媒体计算或移动学习终端、卫星接收、网络及网络与学习终端设备组成的系统、手机及移动学习终端、无线宽带网络、广播音乐网络系统) 。
(2) 作为教育意义上的教育技术,以下定义是目前较为恰当的,即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 (AECT) 的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定义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1) 教育技术有两大领域:“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2) 教育技术有双重目的:“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这一点正是教育技术装备目的、价值所在; (3) 教育技术的三大范畴:“创造”“使用”以及“管理”,也就是技术装备的“建配管用”,今天我们应有创造、有创新地进行装备、使用和管理。
教育技术装备作为名词指以教育意义上的教育技术为指导,通过对物理意义上的教育技术的科学、实用的选择,并通过恰当的形式进行组合 (整合) ,形成的能为教育意义上的教育技术提供服务,并能产生具有促进与推动作用的物理意义上的教育技术,即承载教育信息的物质、工具和系统技术所组合成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如:实验室、教室多媒体显示系统、移动网络教室、多媒体艺术视听室、数字化录播专用教室、校园音响广播教学系统。
在教育技术装备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者有一个定义,即以教育意义上的教育技术为指导,通过对物理意义上的教育技术的科学、实用的选择,并通过恰当的形式进行组合 (整合) ,形成的能为教育意义上的教育技术提供服务,并能产生具有促进与推动作用的物理意义上的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过程。换句话说,即选择和实施承载教育信息的物质、工具和系统技术所组合成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的研究与实践过程,如为学校装备数字化理科实验室、教室多媒体显示系统。
综上所述,教育技术装备的定义可概括为,选择科学的、实用的、适度领先的物质技术,并且通过恰当的、优化的、科学的形式组合,这就是教育技术装备。
教育技术装备推动教育改革的实践方法,要从教育改革的“革新教学方式、变革学习方式、改革评价方式”这三个目标出发,为教育、学校、教师、学生提供动力与支撑,这就是推动教育改革的过程,也是教育技术装备的先进性和价值、职责所在。
下面通过案例阐释教育技术装备可以推动教育改革。
一、以技术为主体的教育技术装备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1. 美术实验室革新美术教育
美术设计实验室,以先进的计算机及软件组合成的网络技术进行装备,这样的实验室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传统的美术课教学是用手去绘画设计,而如今被数码数字技术所替代,事实证明其速度、质量和效果远超传统教学方式。
2. 高中数学实验室推动数学教学改革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做作业训练”。我曾在任职教研室主任时进行调研,60%的学生最害怕、讨厌数学课,因为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枯燥性的特点,学生理解困难。“新课改”将数学学科内容、观念进行调整,凸显生活数学、经济数学,使数学学科具有生活化和趣味性特点。近年来,全国各地打造的数学实验室,正在逐步改变教师对数学教学的观念,为数学学科的发展和学生学好数学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基础。换句话说,以计算机、手持计算器、无线网络、数学软件与资源等组成“数学实验室”,以技术为主体进行实验,从本质上推动了数学教育的革新。
3. 数字化地理实验室促进学习方式革新
地理学科,同样是一门比较晦涩难懂的学科。“数字化地理实验室”由计算机、数字星球仪、GPS、无线网络、资源等组成,让技术成为学习的核心,使地理学科的教与学充满活力,改变传统“教师嘴巴讲、学生一动不动听”的模式。优秀教师也能从中得到发展,推动学科发展,改革教学方式,改变评价模式。
4. 远程互动与视频技术等推动学习与教学革命
如今,谈及教育装备问题都离不开“现代化”和“信息化”这两个词,借用一位专家的“微视频”教育方式观点进行阐释。目前,微视频教学方式风靡全球,它基于一种远程的技术和短小精悍的录播模式,这种模式在全世界远程学习模式中很受欢迎。其实,这是一种技术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方法,与南京东庐中学的“先学后教”模式类似,不同的是其利用远程与微视频技术将大师的教学与无数的人远程共享、互动。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方式被称为“智慧学习”,即大家熟知并推崇的“电子书包”项目。“电子书包”是一个有先进理念和科学技术的项目,追求的是在课堂上能够产生远程互动、近距离互动,资源丰富的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它产生了新的教学方式和新型课堂。
这些技术引领和推动教育改革的例子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只要选择恰当的技术,使技术成为一种动力,教育装备界人士就可以推动教育改革。
二、以形式为主体的教育技术装备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其实,形式很重要,例如出席专业场合需要西装革履,强调的就是一种形式,根据不同场合穿不同的服装就是体现形式的价值。虽然如此,但人们往往忽略形式。下面通过案例说明形式的强大力量,即教室革命。
我曾鼓励学校将实验室变成课堂,但很多学校都不肯做、不敢做。而北京十一中学 (以下简称“十一中学”) 却做到了,我在十一中学看到了我理想中的教室。十一中学没有独立的实验室,普通教室就是实验室,它解决了理科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常态化的融合问题。南京一所新建学校非常豪华,实验楼内建有20多个实验室,但整座大楼却给人阴森的感觉,学校师生都不愿意去,这就是形式带来的压力。十一学校实行“走班制”改革,实现了形式的突破,使改革得以实现。学校的课堂就在实验室中,教室两侧是实验器材、实验桌椅,中间是教室课桌椅,这样的形式迫使教师在这里上实验课并办公,这就是形式的力量。如果没有这个形式的改革,“走班制”就不可能实现,因此这就是形式的革命。
图书馆装备与书香校园建设同样是一种形式的革命,是形式推动的教育改革案例。全国各地的一些学校都在尝试让教室成为阅览室。教室中配有书柜、报刊阅览架、计算机等设备。这样一来,现代的在线网络阅读、收集资料的方式和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在一间普通教室里融为一体。南京市正推行“泛阅览室”书香校园模式,已成功实现上述模式。其实,中小学没必要建设超大的阅览室和豪华的藏书室,只需让学校的每一个可利用的空间,特别是教室都成为阅览室的一部分就极具教育意义。
三、教育技术装备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综合案例
无论是形式革命还是技术推动,都不可截然分开或脱离,它们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南京市龙江小学智慧校园“三项工程”的展示阐述综合技术与形式推动的教育改革案例。
智慧校园“三项工程”指“书香校园”“数字校园”以及“科技校园”。
1. 书香校园
南京书香校园的目标是“处处有图书,处处可读书”,即要做到阅览室泛学校化。通过这一方式推动学生阅读方式的改变,而不是专门建一间藏书室或阅览室。阅览室是学校图书馆的一部分,在此环节中将阅览室和藏书室的界限打破,使二者融合,并与学生融为一体。
与此同时,学校教育装备和观念也需要革新。首先,阅读方式不必正襟危坐,可坐、可站、可躺,自由闲适。其次,要在校园内创造泛阅读的环境与条件,如通过校园大厅的布置,表达与支撑“大树底下好读书”的愿景。第三,在走廊、教室的公共空间、在教学楼每一层都设置藏书角,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书柜和座椅,便于学生随处读书。这些形式革命推动学校管理理念的革命,要求学校与相关图书管理员不怕丢书,不谈书籍流通率、图书科学分类,因为这些对于中小学毫无意义。第四,增加网络阅览,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启动优质的资源,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可进行小组探讨研究。
2. 科技校园
科技校园主要从三个方面打造,一是科学实验室的品质与内涵提升,主要通过数字化手段的应用、新仪器和信息资源的整合等内容提升实验室装备水平;二是科技实验室的特色化,即以学校的科技特色教育为目标,打造先进的、有特色的科技实验室;三是科普教育与校园文化的整合。科技校园内涵是在现代化的前提下,加强数字化学习资源和现代视频媒体技术的应用,加强传统的实验仪器与数字化工具器材的应用结合,加强科普教育与学校文化的融合。
科学实验室中,增加了数字星球仪器、传感器、数码显微镜等高品质的仪器,保证实验室品质达到现代化的水平。科技实验室突出特色化,学校需围绕特色发展、科技特色创建。龙江小学根据学校特色创建了物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相融合的农业科技实验室—“城市小农夫”。在这个实验室里学生的农业种植活动不是传统的,而是利用物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进行种植实践,主要设备有温度湿度感应器、光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各类传感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远程监控技术等。
鉴于当前的环保问题,龙江小学建立了数字化气象站,将物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太阳能技术相结合,让学生可以每天观察大气变化情况。
除此以外,还建有科普文化长廊进行宣传。地面表现星象文化,将中国古文化里的星象学与现代天文学结合提升校园的特色。科技校园还包括太阳能路灯、雨水收集系统等设施。
3. 数字校园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全国学校的共同命题,各地侧重、内容、资金投入各不相同。南京市数字校园内容包括:1个控制中心,2个数字教室,3个专用教室,5个基础网络,多媒体班班通与数字化应用到所有领域。
每所学校都应建立一个数字网络资源控制中心,将全校的网络容纳到这个中心统一控制。布线的规范和技术的先进,使之成为学校数字化的心脏和基础。
数字校园又强调数字化实验室建设,一个是以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为主要目的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另一个以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用为主要目的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其外观差别不大,但内涵、功能、实现目标各不相同。
如今,信息技术实验室也就是计算机网络教室很普及,这以信息技术课程必修为前提。2010年,信息技术网络实现家庭普及化,但很多课堂教授的课程已非常落后,特别是相关教材。因此,应把计算机网络教室同其他学科整合作为重要功能进行开发。
3.读《控制论和科学方法论》 篇三
从形式方面来看,这本书是写得通俗易懂的。作者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中,从科学知识的宝库中,选取了大量的生动事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因此,即使我们没有学过高等数学,也能通过书中的事例,理解所述的内容。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很善于援引大家熟知的历史故事,引导读者去认识自己不熟知的道理。这样的写法不仅生动活泼,饶有趣味,而且有助于读者掌握控制论的思维方式,开拓新的思路。
从内容方面来看,这本书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控制论以新的统计理论为基础,撇开对象的质料与能量方面,着重从信息方面研究系统的功能;它着重研究的不是系统此时此地的行为,而是系统的一切可能的行为方式及其演化趋势。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有力地说明了控制论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的普遍有效性,说明了它们已开始被广泛地运用于各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至社会科学领域,并且取得了日益显著的成效。本书序言里提到一位化学界的老教授,他采用控制论方法,解决了的确良合成粘度太低的问题,从而对这种现代科学方法改变了原来的半信半疑态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预料,真正理解了这种科学方法的读者,在实际工作中经过努力,将会有同样的体会。当然,那类不愿接受新鲜思想,不敢超越古典科学方法的人们,是未必会有这样的体会的。
第二,随着自然科学每一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控制论不仅象当代其他重大自然科学那样,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图景,而且也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正是基于这样的立场,作者在阐明控制论的基本概念与方法时,往往十分自然地得出一些哲学结论,用以支持和丰富辩证唯物主义。作者既不象某些自然科学家那样缺乏正确哲理,也不象某些哲学家那样缺乏科学素材,而是把丰富的科学材料与深刻的哲学道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本书实际上是在否定那种用唯控制论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错误思潮,是在参加修建控制论与辩证唯物主义之间的桥梁的宏伟工程。
全书共有五章。第一章讲控制与反馈。作者别开生面,首先从事物发展的可能性空间着手,讨论了控制概念,说明控制是一个在事物可能性空间中进行有方向的选择的过程,然后讨论了随机控制、有记忆的控制、共轭控制和负反馈控制这样一些控制方法,最后介绍了与恶性循环有关的正反馈。写得那么生动而准确,浅显而深入,这肯定不会使人望而生畏,而是会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第二章讲信息、思维和组织。作者认为,我们研究信息,就是要解决客体与认识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因此,无论是关于信息与信息量,还是关于信息的传递、储存与加工,都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加以探讨的。知表示获得信息,行表示实行控制。传递信息和实行控制的过程都贯穿着事物可能性空间的变化,表明知和行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特别是作者依据滤波理论,分析了人类在信息传递中与干扰作斗争的事例,阐明了去伪存真这一感性认识活动的实质;依据信息理论,讨论了记忆、逻辑思维与自由联想,指明我们最熟悉的信息储存就是人类自己的记忆过程,逻辑推理是一种合理地缩小可能性空间的信息加工方式,自由联想是信息运动的一种封闭循环形式。可以断言,这些分析必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人类认识过程,掌握科学方法。
第三章讲系统及其演化。作者首先区分了古典科学方法中的直线式因果链与现代科学方法中的闭合式因果链,说明后者是控制系统得以保持稳定的内在结构。在这个基础上,作者研究了系统的稳态结构以及用稳态结构来预测事物发展方向的科学方法,研究了系统自动趋于有序结构的现象及其向不稳定状态的转化,并研讨了靠不稳定来维持稳定的超稳定系统。然后,作者转而讨论系统的演化,指出系统由一种稳定结构向另一种稳定结构的过渡可以采取分叉或汇流这样两种方式,并专门讨论了系统演化过程中发生的自繁殖现象。最后,作者详细介绍了自组织系统,说明这种系统怎样从无序状态中自动产生,怎样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秩序。这一章的论述不仅能给我们提供科学方法论的启迪,而且闪烁着辩证法的思想火花。任何不抱偏见的读者都将会看到,正象列宁指出的现代物理学正在生产辩证唯物主义一样,现代控制论也正在生产唯物辩证法。
第四章回答的问题是新系统结构如何取代旧系统结构,或者说,是系统的新质态如何取代旧质态。因此,这一章的内容完全属于上一章所述系统演化的延伸。作者以大胆开创的精神,应用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建立的突变理论,研讨了系统质变的两种方式,即飞跃和渐变,提出了一条判别飞跃的新原则:如果质变中经历的中间过渡态是不稳定的,质变就是一个飞跃过程;如果中间过渡态是稳定的,质变则是一个渐变过程。作者研究了飞跃与渐变的控制条件,研究了质变的关节点对条件变化的依存关系,指出两种相互转化的质态之间的关节点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点,而是一个随着条件变化有规律分布的区域,按照分布的情况,两种质态的相互转化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模型。这些见解包含着作者的研究成果,它向我们表明,应用现代数学与自然科学的成就,将会推动我们对唯物辩证法的研究,作出新的贡献。
第五章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馈耦合关系的,所以应该看作是第二章的继续。作者用可观察变量来描述客体(黑箱)对主体的作用,用可控制变量来描述主体对客体的反馈作用,比较详细地刻画了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反馈耦合关系。尤其是作者依据控制论的负反馈调节原理,解释了人们用“实践——认识——实践”的模式逼近客观真理的过程,并且具体地分析了影响这个模式的各种因素,即可观察量与可控制量的限制、理论缺乏清晰性、认识速度跟不上客体变化速度、反馈过渡以及可判定条件不成立。这些解释与分析颇有独到之处,会使我们加深对“实践——认识——实践”模式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正确应用这个认识论模式,避免研究工作与实际工作中的差错。
总之,本书在当前确实是一本介绍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较好读物。当然,书中也有一些看法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改进。例如,作者一方面断言在自然界里大量信息过程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而存在的,另一方面又说不能纯粹脱离主体来谈信息,这个问题是讲得不很清楚的。又如,作者认为,系统并不是指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而是人们的一种规定。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则值得商榷。最后,如果在介绍各种控制论系统时,能本着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演进顺序,在超稳系统之后讲多稳系统,并把学习系统列为最高的控制论系统,或许在逻辑上会更加严谨。谨提出这些不成熟的意见,请作者与读者共同讨论。
这本书本来写得很轻松,经我这么评介,倒很可能引起沉闷的感觉。因此,还是请读者径直去看原书吧!
4.科学研究方法论论文题目 篇四
1.电子信息工程科学研究的探讨; 2.电子产品研发的思考;
3.电子产品研发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4.电子产品研发的经济成本如何控制; 5.如何领导一个电子研发团队; 6.电子产品研发团队各成员角色的作用; 7.电子产品研发和社会法律及道德关系; 8.我对终身学习的认识。
5.毛泽东社会科学方法论 篇五
毛泽东同志毕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无产阶段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他十分重视社会科学队伍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建设,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他提出的一些有关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观点和方针、原则、方法,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科学思想体系,是我们社会科学界的传家宝。
一、毛泽东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容
1.对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认真看书学习”。是毛泽东同志对全党同志的一项基本要求,更是对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一项基本要求。
2.社会科学学习的基本方向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①“为着领导,必须预见”。②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这是理论的意义及其来源。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过硬的理论功底,这是他的职责决定的。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知识,对周围事变的认识能力,就无从进行研究和创造。所以我们必须要十分重视理论的学习,认真看书学习。为了加强党的理论建设,毛泽东同志对全党、对党的理论工作者,曾经反复地、多次提出了关于理论学习的要求和不诲地教导: 3.社会科学学习的内容
毛泽东同志在中华民人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中郑重地提出了“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反对党八股》中强调:“总之,任何机关做决定、发指示,任何同志写文章、做演说,一概要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要靠有用”。“我的意思是说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首先,一个自命为马克思主义的作家,尤其是党员作家,必须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识。”③
4.社会科学“学习有两种态度”
“学习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不管我国情况,适用的和不适用的,一起搬来。这种态度不好。另一种态度,学习的时候用脑筋想一下,学那些和我国情况相适合的东西,即吸取对我们有益的经验,我们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态度。④“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⑤
5.社会科学学习的一般方法
有分析、有鉴别、有批判的学,不搞生吞活剥,死搬硬套,特别是对历史的东西、外国的东西。1944年毛泽东在延安会见外国记者的谈话中提出:“我们批判地接受中国古老的传统——继承精华,剔出糟粕,我们对来自外国的东西也是如此„„我们从外国吸收一切中国需要和中国有用的东西,„„科学本身是没有国界的。”⑥对历史的东西、外国的东西,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受,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是毛泽东同志一贯态度,并成为我国在科学、文化、管理等领域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二、毛泽东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原则
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立竿见影!林彪!对秦始皇的评价!对政变的理解!)这是理论学习的一条极为宝贵的经验。毛泽东同志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主要地还要通过阶级斗争、工作实践和接近工农群众,才能真正学到。”⑦“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⑧他倡导:“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践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⑨这里,毛泽东同志为我们搞好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指出了一条正确路子。
“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我党必须发扬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坚持的一条根本原则,背离了这条原则就失去了生命力。理论从实际中来,并接受实践的检检。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从实际出发,指导实践;脱离实际,理论就会变成毫无意义的僵死的教条。何为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作了精辟论述:“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怎样互相联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毛泽东同志始终坚持和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反对离开中国实际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去做社会科学工作。他曾严肃地针对党内某些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问题,指出:“如果我们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却对于中国问题熟视无睹,只能背诵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个别的结论和个别的原理,那末,我们在理论战线上的成绩就未免太坏了„„。直到现在,还有不少的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个别字句看作现成的灵丹圣药,似乎只要得了它,就可以不费气力地包医百病。这是一种幼推的蒙昧,我们对这些人应该作启蒙运动。10“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甚至可能走向反革命的道路,中国有许多专门从书本上讨生活的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共产党员,不是一批一批地成了反革命吗,就是明显的证据。”11毛泽东同志的这些结论性的告诫,发表于1942年,至今已过了半个世纪,有些提法显然不适用现在,但其精神实质——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社会科学工作者千万不要脱离实际,永远不会过时。
了解中国现代史的人都知道,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同志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十分珍贵的历史经验的结晶。
三、毛泽东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践行基础和方法
“调查研究”。不仅是领导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基本方法。
1.概念及其他
调查研究,即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毛泽东同志一贯注重和倡导调查研究工作,坚持到基层直接调整,并反复说这些才是他的思想原料。在《反对本本主义》这一光辉著作中,对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调查的技术均作了专门论述。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立场出发,对那些不作调查研究,“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的主观主义、经验主义者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说:“你对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毛泽东同志《反对本本主义》的这些科学论断,为各级领导指出了做好工作的基本方法,为社会科学研究指出了一条唯一正确的途径。只有搞好调查研究才能实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2.社会科学研究与调查研究的统一
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它本身就与调查研究相统一。搞社会科学研究离不开调查研究。因此,善于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工作者一种必有的特长和爱好,必要的业务素质,必有的基本功。搞社会科学研究,通过调查,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有关的情报信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制定出比较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方法,用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完善、发展这些认识。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也是搞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只有善于进行调查研究,才能研究出学术价值、应用价值高的成果。
四、毛泽东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出发点、实质和总的指导思想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作风之一,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和“精髓”,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实质和总的指导思想。社会科学本身就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同各种主观主义、特别是同王明错误路线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实践论》、《矛盾论》,对长期党内的两条路线斗争从哲学上作了总结,科学地阐明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同志给中共中央党校作了“实事求是”的光辉题词,高度概括地提出实事求是是党的学风、党的作风。
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一切正确思想,都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否则就成为形而上学。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是毛泽东同志留给我们党、我们社会科学界最宝最的理论遗产,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尤其是做好社会科学工作的行动指南。
毛泽东同志十分强调在全党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和作风。他多次宣传斯大林在《苏联 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结束语中的这段名言,“精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这完全不是说要熟读它的一切公式和结论,拘守着这些公式和结论底每一字句。为了精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首先要学习怎样把它的字句和实质区别清楚。”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只有首先做到了这一点,才叫入了马列主义的门,才能建立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即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否则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条文当教条。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提出的“放手发动群众,一切经过试验”的口号,1959年所作的“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的指示,1961年提出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中央重印《反对本本主义》的决定,都告诫我们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作风。
五、毛泽东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文化和艺术发展繁荣的一项长期的、基本的方针,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一项长期的、基本的方针。
1956年,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为促进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意识形态,党中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下简称“双百”方针)。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一光辉著作中,对“双百”方针专题作了论述。“百花齐放是一种发展艺术的方法,百家争鸣是一种发展科学的方法。”这一方针的着重点是发扬社会主义的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主张在坚持“六项政治标准”的前提下,在人民内部采取放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的争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式去解决。„„对于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出结论。”“双百”方针,是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和党的群众路线在科学、文化、艺术领域中的创造性运用。它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新贡献。
毛泽东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在斗争中、社会实践中发展,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这样。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东西,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实行“双百”方针是正确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在科学、方针、艺术领域的地位只能加强,不会削弱。
在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派,不同见解、不同方法的问题,相互间的争论、批评与反比评的问题常在常有,是正常现象,应该保护。学术性研究工作最需要充分民主、自由的氛围,最害怕参于者廖廖无几和众口一词、死水一潭的局面。最怕出不从实际出发,把政治方向上的一致性、宣传上的纪律性要求强行照搬到理论探索上,不分青红皂白、只采用一个极为简单的手段、框子去硬性规范复杂、深奥的科学研究工作;只因某种政治需要,围着一个观点作文章,大同小异的一个音调;违背学术研究的其码要求和基本原则,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对学术问题的强行进行裁决、定性。这不符合科学研究的独特规律,有碍民主、活跃风气的形成。混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的界线,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处理,是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正常的学术争论,应该首先把学术争论作为学术争论,严格区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的界线,划分世界观与学术观点分歧的界限,对不同观点者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戴帽子,热情鼓励研究者要有独创精神。只有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分清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的界线,才能使社会科学工作者(包括业余工作者),去掉余悸、预悸,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才能发扬优良学风,有力地促进社会科学事业的向前发展和繁荣。
毛泽东同志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从以上五个方面作了叙述。必须再提的是,这五个方面的统一性特点——是一个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的思想体系。
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回顾我国社会科学发展变化的历程,倍感毛泽东对研究社会科学方法之科学,功劳之大。他老人家为社会科学留下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注释
①见列宁《做什么》第一章第四节。
②见斯大林《论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 四月联合全会的工作》。
③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④见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 题》。
⑤⑨10见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⑥见1964年9月,毛泽东在一封《对中央音乐 学院的意见》信上的批示。
⑦见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 上的讲话》1957年3月12日)。
⑧见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1见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6.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方法论小结 篇六
摘 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作用,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实践观为基础,融合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为我们研究生应当好好学习,提高了理论思维能力和掌握学习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正确方法。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方法论
社会科学方法论
通过这五周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学习,我对它有了更深的了解跟体会。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最先进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流入中国起,就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量。马克思主义先进的理论思想对奴役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解放思想都提供了伟大的思想武器。
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又叫做历史决定论,或者生产决定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我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社会最科学、最完备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也不同于一般的哲学方法论,他在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对现实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了一般的方法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
就研究社会现象而言,人文科学方法论主张以理解的方法或方法论个人主义开展社会现象研究的方法论;自然科学方法论则是一种主张以实证的方法或方法论整体主义开张社会现象研究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处于不同层次的两种方法论,他们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都具有指导作用,但历史唯物主义对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知识具有总体而间接的指导作用,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具体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谈论我通过学习该门课程所得到的收获。
一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概念和特点
从词源上讲,“方法”一词在中国古代是规矩、规则之意。在西方,“方法”一词起源于希腊文,其意是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在现代,方法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准则、程序、线路以及工具、手段和途径。
方法论,顾名思义,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方法论,包括“论方法”和“方法论”。方法论需要哲学思维,但不仅有哲学的方法论,而且有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相对于自然科学方法论而言的。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这些方法只是研究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
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不仅要研究波普尔所说的世界一,还要研究世界
二、世界三。二是对社会的研究不仅要说明,而且要诠释;而诠释就是理解,就是评价;而理解和评价就是活动和改造。但是,在现代条件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呈现出相互交叉、相互借鉴和彼此融合的趋势。
二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涵和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方法的使命,是引导思维沿着正确的途径去认识客体、把握客体。认识的方法,只有体现认识对象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时,才是科学的。实践的方法,也只有合乎实践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时,才是行之有效的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
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须的。
第二,主体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第四,具体性原则。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五,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在认识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辩证法要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性是发展性原则的必然要求。
三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创造性的开放体系
创造性和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本质属性,离开了创新和开放,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就会成为抽象的教条和僵死的公式。
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历史领域,我们不能撇开马克思。但对待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坚持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最好的坚持。要反对“过时论”和“僵化论”两种错误倾向。
2、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当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流派众多,提出了许多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如现象学的分析方法、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诠释学的研究方法、人本主义的研究方法、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等等。
以上所有这些方法都表现为两种基本倾向,一是科学主义(又名实证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主张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规范来建构人文社会科学;二是人文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主张运用阐释学的方法来建构人文社会科学,否认自然科学方法在人文社会研究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对待当代西方的各种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应该采取批判的和开放的态度。一是批判的态度。所谓批判的态度,就是对待西方形形色色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应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鉴别,既不能盲目肯定,也不能盲目否定。二是开放的态度。所谓开放的态度,就是以平等的心态度积极地与之对话,对一切积极合理的东西都以开放的胸襟予以接纳。
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体系
开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也是其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品格。开放是生存发展之源,这是行之于宇宙之间的普遍规律。一个事物只有开放,不断地与外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不断地对内在环境进行革新改善,才能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也是这样。
一个系统的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开放,一是对内开放。首先是对内开放。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必须保持互动的开放性,这个系统才能对外保持开放性。其次是对外开放。系统只有不断从环境中吸取新能量,才能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放也是如此。
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来说,首先是开放自己,既正确地对待自己,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品格。其次是向外开放,即正确地对待一切其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主动地与它们交流,积极地吸收其有益的东西以发展自己。
四 当代研究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
掌握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我们进行研究和学习的重要基础,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研究思路,对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具有重大意义。使我们认识到了正确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树立正确的学术理想,逐步形成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
使我们关注当代中国和人类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关注国内外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重大成果。
使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在学术创新和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注重理论和时间的结合,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使学生在加强自身思想素质建设的同时,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了解现实社会的状况。总的来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建设和谐的社会的必备因素。
参考文献:
[1] 陈向明,朱晓阳,赵旭东.社会科学方法研究[J].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2] 田佑中,刘江涛.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J].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 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7.科学技术方法论 篇七
《科学基础方法论》就是循着这样的学术惯性, 在复旦大学陈其荣教授1996年10月主持申报并获批准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基金项目”《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比较研究》课题的基础上, 由厦门大学曹志平教授主笔而成。
科学基础方法论, 揭示的是隐藏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三大基本科学类型的活动中, 共同表征人类科学最基本特性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及其实现机制。它既不同于自然科学方法论, 也不同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 但又构成它们最基本的部分, 并使科学成其为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 无疑属于科学基础方法论研究, 既填补科学方法论理论研究的空白, 在对比分析中, 把握人类科学方法的基本特质, 揭示人类科学认识的基础或者基本方法论, 为在认识论和本体论上克服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提供方法论依据;又通过科学基础方法论的探索, 促进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 实现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出于这种建设性的目的, 作者提出并探索科学的基础方法论力图在把握人类科学的基本认识特征的基础上, 揭示科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方法论属性 (即书中所说的基础方法论) , 阐述科学思维方式的基本内容, 说明包含人文科学在内的科学发生、发展的基本的方法论机制, 而不是全面地展开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差异性的一切方面。[2]
难能可贵的是, 该书不是空谈, 而是具有示范意义地, 在科学基础方法论的探索中, 坚持了作者认为是“以往的研究表现出这样或那样不足的根源”的两个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1)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 是一个属于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研究的范畴, 面临选择论证的立足点的问题:要求超越各自的领域和方法论, 既不应该从自然科学 (特别是精密科学) 方法论出发, 像实证主义那样论证它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统摄;也不应该从传统的人文主义或“人文学科”方法论出发, 像浪漫主义那样为自己辩护, 而排斥科学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方法的渗透和运用。但实质上, 要避免这两种倾向是非常困难的。作者认识到,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 本身就存在一个 (该书提出的) 认识主导观念的‘非中心化’问题, 研究者不应该从这种或那种主导观念出发而是要面对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实践, 像科学的历史主义那样, 强调对科学的历史分析与哲学的方法论研究的有机结合。”
(2) 方法论的矛盾要在认识论层次展开, 上升到本体论层次才能得到解决;同样,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 也不仅仅是方法论问题, 而是一个涉及方法论、认识论、本体论的课题, 它本质地需要一个方法论、认识论、本体论辩证统一的认识论平台。但过去的一些研究, 实质上只以实证主义认识论为平台, 在科学上, 完全没有看到现代自然科学, 特别是量子力学对经典认识图景的革命性变革, 没有看到现代生命科学的崛起和系统论思维方式对自然科学认识论的意义;在哲学上, 没有看到后实证主义科学哲学, 和科学历史主义、科学知识社会学、解释学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和发展。因此, 作者提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比较研究, 需要分析、把握人类科学的最新发展及时代精神, 吸收现代哲学发展的最新成果;脱离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就不能恰当地把握科学思维方式的发展脉络, 不能正确地抽象人类科学的基础方法论, 也不能正确地讨论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的连续性和间断性。
参考文献
[1]李醒民.科学方法丛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2]艾志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A].刘大椿“.自然辩证法”研究述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31-45.
[3]孙小礼.科学方法中的十大关系[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4.
[4]刘啸霆.方法研究的转型与新方法范式的探究——从近期出版的几部方法论著作看方法研究的新理念[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 (12) :1-4.
[5]陈其荣, 曹志平.科学基础方法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比较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8.学会科学方法 提升科学素养 篇八
一、放开手——科学思维方式形成的前提
尽管儿童对探究充满了热情,甚至很多人认为儿童就是天生的科学家,但是事实上儿童的思维方式离科学的思维方式相差甚远。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发现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探究充满了热情,而且思维天马行空,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好奇心渐渐消退,思维也越来越拘谨,究其原因,是现实的教育中我们对学生的思维束缚太多。
思维被捆绑是现在很多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时候教师没有放开手,从课前,课中到课后全是教师的一手制,孩子就像是拴在绳子上的蚂蚱,老师走到哪孩子走到哪,老师提不到的地方孩子永远也想不到,何来科学的思维方式?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思维。
想要科学的思维首先要给孩子真正的属于自己的思维,因此笔者认为从课前的实验准备阶段开始,我们就要给孩子提供思维的机会。在三年级学到《有生命的物体》这一课时,我把孩子带到校园里去亲身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再继而选择一种小动物蜗牛来研究时,孩子很快便有了自己的问题。孩子们各自根据自己的特长,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前两节课掌握的知识完美的再呈现。整个《蜗牛》这一课的学习,老师完全放开手,孩子们做的很好,相信这种效果绝对超过老师手把手的教,科学的思维方式在这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得到提升。
二、牵着走——科学思维方式形成的关键
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其年龄的问题,阅历浅,知识面窄。很多时候在老师完全放开的情况下会提出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这时候虽然发散了思维,但是不科学的思维任其发展下去也是不利的,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的引导。新课程也要求我们虽然学生是主体,但是教师起到主导作用,要适时的引导,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引导的同时又不能束缚其思维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其中的分寸,更好的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服务。
(1)顺着牵。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究后,孩子会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这种思维很多时候不是科学的,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要顺着孩子的思维一点点的引导,最终使其踏上科学的思维之路。比如在教授五年级《认识常见的岩石》这一课时,孩子们在认识完岩石的特点以后,教师让其想办法怎样来研究硬度?
生:放在地上摔。
师:可以的,但是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
生:可能会把我们教室的地面摔坏
师:所以我们不建议这种方法
生:可以把两块石头对着敲,看谁坚硬。
师:这种方法科学吗?
生:这种方法要把一块岩石跟其他的四种岩石对着敲。每增加一次敲击都会损伤它的坚硬度。
师:所以这种方法我们也不建议。
在教师的一步步指引下,孩子们开始试着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面临的问题,科学的思维方式就这样在教师的“顺着牵”的指引下一步步形成。
(2)倒着牵。引导孩子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大多数时候是要“顺着牵”,但是有时又需要倒着牵,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一切都在运动中》这一课时,对于坐在小车上的女孩来说她认为自己没有运动,因为她始终坐在小车上的同一个位置,但是对于坐在下面的同学来说,小车和女孩一起运动了,他们认为女孩是运动的。关于女孩是否运动的问题,很多同学是摇摆不定的,这时教师不能直接告知其答案,顺着牵也不行,这时就要倒着牵,让对立的双方进行争辩,都试图去说服对方,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科学的思维在悄悄的酝酿。最终说服了对方也使其他同学理解了什么是运动。
不管是顺着牵,还是倒着牵,都是学生科学思维自己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曲折的,纠结的,布满荆棘的,但是没关系,适当的放开手必要时再牵着走相信孩子们自己可以完成,有错误的思维向理性的科学的思维发展。
三、一起走——促进科学思维的最终形成
在针对科学问题提出了质疑,通过实验收集了资料以后,要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才能促进孩子科学思维的最终形成。这时就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也许这对孩子来说是最为困难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理性思维的工具。我们可以启发他们对客观事实进行思考,或将有关联的事物联系起来,以寻求它们的内在关系。在经历了放开手,适时牵着走之后孩子的思维愈加朝着科学的方向发散,最后师生一起总结,一起走,促进科学的思维最终形成。
四、总结
最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只是提高科学素养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 我们也不能放弃对其他方式的尝试。科学思维在儿童时期的培养,应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毕竟,儿童还处在“前科学思维”的阶段,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理性地生活着。我们只是要尝试着培养他们这种科学的思维习惯。除了科学思维这颗种子之外,天生的好奇以及奇思妙想,则是另一颗不可缺少的种子。
9.科学方法教学方法及尝试论文 篇九
在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该目标的提出旨在将学习侧重点从传授和掌握系统的物理知识,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1]对过程目标作了详细的要求。这些内容进一步说明,只有使学生经历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如觀察、实验、调查、分析、交流、评估等),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建构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和价值,才能培养实验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物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实施中存在的困难
2.1对实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三维课程目标中,过程目标具有更为长远的意义。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为多样化和便捷。然而,通过“过程与方法”教学,使学生经历和科学家相似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渐学会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的作用,最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对其终生学习和发展都大有裨益。因此,“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共同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然而,目前物理教学中较多偏重知识,或者搞形式化过程。这不仅导致学生获得的感知和体验较少,而且对科学方法掌握不够。
2.2过多关注“知识线索”,忽视“方法线索”
物理知识是从大量物理现象中概括出共同属性,以及不同属性之间的联系,抽象本质特征,从而建立物理概念,发现物理规律。教材编写是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知识结构,利用逻辑推理、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加工获得物理知识,科学方法是物理现象转化物理知识的重要工具。现行教材中科学方法较多隐含在“知识线索”中,使得教师对“方法线索”关注不够,或者把握不清楚。
鉴于这种现状,徐敏娜提出了“知法并行”教育模式[2]。她建议以教材中的知识建立过程和所蕴含的科学方法为基础,整理出知识和科学方法线索,使“知识线”和“方法线”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展开。这一教学模式为“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指明了方向。
2.3教科书的信息呈现方式为实现过程目标带来了困难
教科书是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而教学活动中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需要交互完成。由于不同地区学校和师生在城乡、层次等方面有差异,教材仅仅是在总体上把握三维目标。教科书在列举一些可供选择的研究方案,或者陈述相关过程之后,要求学生探究得出结论。
教科书的编写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选择性,没有预设的结论和固定的方案。这对教师教学造成了一些困难,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综合分析后选取适合学生的最佳方案。当所提供的方案在教学条件不允许或者对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不理想的情况下,还需对教学进行再创造,使得设计的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状况,以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和热情。
2.4对“过程与方法”内容理解不够深刻
教师对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已经有所关注,对教材涉及的基本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比值定义法)已经有所认识。但对具体的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的基本能力要求掌握不透彻,对各种物理科学方法的内涵和本质理解不够深刻。这些内容在课标中有详细的阐述,需要加强对课标的研究和学习。同时,针对教材是将科学方法较多隐含在知识建立的过程中的状况,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熟悉科学方法的体系结构和内容。然后充分挖掘方法素材,准确把握各种方法的教学目标,最后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有的放矢。
3实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有效策略
3.1加强过程目标设计,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教学目标是师生双方活动的依据,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尺。详实具体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可以充分发挥导向、反馈和调节作用,确保过程目标和知识目标同步完成。
3.1.1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相应的过程目标
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课程教材为客体,教师为引导者的“三体结构”。教师所设计的过程教学目标应该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对学生的身心状况、认知发展特点、学习需求等要有足够的认识,使得教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学生在对物理知识、思维、情感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哪些物理科学方法,掌握到何种程度,都应该有详细的目标。
3.1.2围绕课程总目标,合理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
中学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融合、综合分析。因此,“过程与方法”首先应该贯穿在知识学习之中,使“过程与方法”为知识学习服务。如果脱离知识谈过程的丰富和方法的多样,最终将使学生一无所获。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学生在经历探究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能领略自然的奇妙,强化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能培养乐于探究事物奥秘和勇于探究的科学情感和科学意志。因此,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安排需要从三个维度构思,达成一个整体思考,使教育效果最佳化和最大化,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2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关注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是我国物理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之一。我国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包括七个要素。对于不同的要素,需要清楚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例如:问题的提出这一要素,教师应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动发现和构思科学问题;或者安排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提炼出要探究的科学问题。猜想和假设要素是科学创新的源泉,教学重点应该对研究的问题有所感知,以已有的经验和事实为基础,进行科学的猜想和假设,并对猜想与假设进行论证。
在物理课程教学中,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在一节课或者短期内经历丰富的探究内容显然不现实。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对探究课题的能力结构和学生实际进行分析,选取核心探究要素,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经历部分探究要素。在长期的教学中,学生便能够经历全部的探究要素,并理解这些要素的本质、方法、过程。
3.3按照科学方法的特点,选取教学模式
黄恕伯老师指出:“相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这类陈述性知识而言,物理科学方法属于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普遍适用性。程序性知识相比陈述性知识,具有更大的迁移难度,通过讲方法并不一定能使学生理解方法。因此,一些学者如曹昭全、徐志长分别阐述了隐性、显性方式的内涵后,提出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应采用隐性与显性相结合的教育方式。[3]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分为物理方法和思维方法。物理方法(如比值定义法、理想化方法、等效法、控制变量法等)结合了数学和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对应的操作过程,其可操作性较强,可以明确地教授给学生,宜采用显性的教育方式。思维方法包括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抽象等,只能在思维层面上对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进行指导,无法给出具体的步骤和途径,不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思维方法宜采取隐性的教育方式。例如:在讲授概念和规律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的过程中渗透思维方法。
3.4选择有效教学方式,丰富学生感知
教师与学生的问答、对话,指导学生推理、阅读、练习巩固,进行实物演示或实验,列举生活中的实例等常规教学方法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在践行着过程目标。如果认为只有设计探究性实验的活动,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过程目标,那完全是对新课改理念的狭隘理解。落实过程目标有多种教学方式,凡是使学生有所体验、思考,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科学表达能力的教学方式都是有效的。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创设生动的研究情境、科学研究模拟、差异性物理实验、课外调查、收集资料后交流、学术性的趣味游戏等多样化的方式,丰富学生感知,增强体验。
4结束语
10.科学技术方法论 篇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哲学基础
前言
社会现象是指以社会学科作为研究对象,从主体的参与性看,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很大的区别。社会现象具有极强的复杂性,这是由于社会对象中包含人的因素,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研究社会对象时,研究自然的实证方法论并不能完全适用,而研究人文科学的理解方法论同样不能完全适用,因此,为了更好的研究社会对象,就需要利用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中,包含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二者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主要解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的重大关系问题,比如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之间的关系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拥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比如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等等。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属于一个完整的理论架构体系,具有开拓性、创造性及开放性,因此该方法论在发展的过程中,会积极地吸收和借鉴人们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有效、合理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人类有着长久的发展历史,在对人类历史进行认识和理解时,何种社会科学方法论都是基于客观现实,因此,这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这会影响到人对社会客体的把握,因此在社会中并不存在完全客观的社会客体,然而在对社会客体进行研究和把握时,又必须具有客观性,因此,为了使社会客体具有更好的客观性,就必须要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同时,还要坚持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及价值观的人民利益标准。
(二)主体性原则
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追求自身内在的真善美,而在这真善美中就包含了主体的维度,这种主体维度有利于在认识和评价社会历史客体时,准确性更加全面。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是伟大的创造者,在对历史进行认识和评价时,要坚持群众史观,不能出现个人英雄主义倾向。
(三)整体性原则
社会是一个发展的整体,因此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实际上,整体性原则就是系统性原则。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站在系统性的角度,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统一;在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同样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使人民群众都能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在研究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时,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在顾全大局的基础上,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四)具体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在运用这种方法分析问题时,还要根据实际的时间、地点及条件调整具体的分析方法,正确的认识社会。
(五)发展性原则
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当中,因此在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时,也要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并正确的分析问题,对于静止孤立看问题的的方法要坚决予以抛弃。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一)本体论
所谓本位论,是指研究“存在”的本质问题,也就是在我们之外,是否有一个独立的、“真实”存在的外部世界。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对于存在的性质和特征问题,是本位论涉及的主要问题,由此形成了两大对立派别,分别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二者之间一直争论不休。唯物主义强调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和客观存在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唯心主义则强调外部世界是一种主观表象,是不在人们思想之外独立存在的。在确定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取向时,由本位论决定。
(二)认识论
对于现实世界,人们是否能够认识、人们该以何种方式去认识,这个问题就是认识论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认识论是一种理论。在认识论中,有两个比较核心的问题:一是人们是否能够认识现实世界,二是人们是否可以利用直接观察来认识现实世界。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答案,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并引起了争论。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学者将两种立场放置在一起研究,从而有效地对客观及主观的不同成分达到了兼顾。
(三)本体论与认识论之间的关系
二者之间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而联系是指二者之间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一般来说,本位论起决定性的作用,而认识论则是被决定。
结论
综上所述,在研究社会科学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可以确定合理的研究方法,并且对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五大基本原则,分别为客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及发展性原则。本位论及认识论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了哲学基础,使得该方法论体系构建的更为完善,并能够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使研究结果变得更为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朱荣英.论西方哲学方法论之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当代意义[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3-9.
[2]王广科.学习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J].商,2012,(16):146+145.
[3]唐正东.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视角及学术意义——从对西方学界的几种社会批判理论的批判入手[J].中国社会科学,2013,(05):33-49+205.
11.科学技术方法论 篇十一
关键词:科学教学,思想方法,整合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若能对数学思想方法有透彻的理解和运用, 就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大量的事实表明, 数学思想方法是科学发现、发明的关键和动力。而科学教材主要是以知识结构作为编写体系, 因而数学思想方法是散见于整个教材之中。这就导致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主观随意性很大, 其教学效果主要依赖于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程度。虽然目前的科学教学非常强调能力的培养, 但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将实际科学问题数学化、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几乎没有得到培养。
其实, 科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之上的。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观认为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为基础, 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情景或实例促使学生的反思, 引起学生必要的认知冲突, 从而让学生最终主动建构起认知结构。初中生在学校接受了科学、数学等十多门课程的学习。科学教师应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 尤其是初中的数学课程, 从而有效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整合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 开发学生自身的知识资源, 帮助其建构系统的知识大厦。这种整合不是科学与数学的简单相加, 而是指在理解相关科学概念、尊重科学过程、明确公式的科学意义和适用范围、准确运用科学符号的前提下, 运用数学思想构建数学模型, 用数学的理论、方法和观点去解决科学问题。它不是纯数学的, 数学只能作为解决科学问题的工具, 运用过程中必须受科学概念、规律的制约。在实际的初中科学教学中, 就科学知识教科学知识绝对不可取, 而脱离了具体的科学知识空谈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收不到预期效果的, 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才能让学生学好知识, 逐渐形成优化的知识结构, 也才能真正领会、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质, 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整合应用的内容及其阶段性
1. 深入挖掘科学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数学思想是对一类数学方法的抽象概括, 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 强调指导思想时称为数学思想, 强调操作过程时称为数学方法。要想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严格区分开来是困难的, 因此常常对这两者不加区分, 而统称为数学思想方法。从科学教材内容看, 其中大部分内容具有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背景, 只要对它们适当加以分析、挖掘、增加或删减, 就可以找到需要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素材。所以, 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可用资源, 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渗透。例如, 初中科学中常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来分析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特征、溶解度曲线、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量的函数曲线关系等;而电流的概念引入、常见的酸碱盐、常见的动植物等教学就体现了类比思想方法;分子、原子等结构、元素的化合价等就充分运用了模型的构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差量法计算体现了数学上的等比例公式的运用;质量的测量中有著名的“曹冲称象”的故事, 它体现了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等。
总结起来, 在初中科学教材中应该渗透以下3种类型的数学思想方法: (1) 宏观型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抽象概括、化归、模型、数形结合、归纳猜想等; (2) 逻辑型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分类、类比、完全归纳、反证法、演绎法、特殊化等; (3) 技巧型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等量代换法、待定系数法等。其中, 宏观型和逻辑型数学思想方法不仅在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而且在其他学科甚至日常生活中也有普遍适用性。从中可以看出, 中学科学中确实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内容, 不但方法的种类多, 而且某些方法反复出现并应用, 这进一步说明在科学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不但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现实可行。
2. 探析整合应用的阶段性特点。
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难于知识的理解和一般技能的掌握, 它需要学生深入理解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因此,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贯穿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教学, 企图仅靠几次课就能奏效是不现实的。学生对每一种思想方法的应用都要经过较长时间、不同内容的学习才能领会和掌握。同时,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应与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 按照反复孕育、初步形成、应用发展的顺序逐步完成。细心观察、分析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一般有如下几个阶段:
(1) 渗透与启迪阶段。在这个阶段, 学生往往只注意科学知识的学习, 而对隐藏在知识后面的思想方法未能引起注意, 或者只是处于一种“朦朦胧胧”、“似有所悟”的状况。
(2) 意识与顿悟阶段。随着运用同一种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不同科学问题的实践机会的增多, 隐藏在科学知识后面的思想方法就会逐渐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索, 以至产生某种程度的领悟。当经验和领悟积累到一定程度, 这种事实上已被运用多次的思想方法就会凸现出来, 甚至达到一种“呼之欲出”的境界。
(3) 形成与应用阶段。这时, 学生已能正确运用某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探索和思考, 以求得问题解决。同时, 在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中, 又加深了学生对思想方法的理解, 经过多次应用, 能逐步到达一种对思想方法运用自如的境界。
(4) 深化与发展阶段。到了这个阶段, 学生遇到各种科学问题时, 能主动地、不假思索地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 甚至遇到生活和学习中的其他实际问题时也会自主灵活地运用。
三、遵循整合应用的原则
1. 循序渐进原则。
根据整合应用的阶段性特点, 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思想方法时,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就应该以学生现有的思维发展水平为依据进行教学。这不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恰如其分, 善于从具体材料入手进行教学, 而且要能接受学生看待问题的方法, 要容忍学生的错误, 并且看到错误背后的合理因素。事实上, 学生有他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独特理解。或许, 这种理解在教师看来是不全面不合理的, 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但是, 对学生自己来说却是有意义的, 因为学生的认识是适合于他现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发展水平的。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 才能使其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些教师认为,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不但吃力, 而且很费时间。其实, 让学生花费一定时间展开主动的探索活动, 不但可以在提高学习能力、掌握思想方法、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科学的自信心等方面取得很大的收获和补偿, 而且可以使他们学到怎样学习, 怎样发展自己, 以及怎样在离开学校后继续提高, 即获得一种能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正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
2. 主体参与性原则。
在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过程中, 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中心, 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 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能力。学生通过课堂学习, 不但学到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 使他们进行理性的思考, 自主地参加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之间各抒己见, 师生之间热烈争论, 最后概括总结出科学正确的结论, 这样不但使课堂成为进行科学方法学习的有效途径, 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
3. 化隐为显原则。
由于数学思想方法往往隐含在科学知识的背后, 知识教学虽然蕴含着思想方法, 但是如果不是有意识地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教学对象, 在科学学习时学生常常只会注意到处于表层的科学知识, 而注意不到处于深层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 整合的关键在于通过教学设计进行化隐为显。
例如, 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反应方程式, 教师往往能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与学生一起探究: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事实, 通过建立模型来解释化学变化为什么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 进而得出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遵守固定的质量比。利用固定的质量比可培养学生学会关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由于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顺利地建构, 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基本计算。接着, 再教学生利用差量法进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例1:把100g铁棒放在CuS04溶液里, 过一会儿取出, 洗净, 烘干, 称得铁棒的质量增加到103g, 问析出多少克铜?
解析: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04=FeS04+Cu, 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可以看出来, 造成铁棒质量增加的原因是:因为铁的相对原子质量 (56) 小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 (64) , 一个铁原子置换一个铜原子时, 铁棒质量必然增加64-56=8份质量。现铁棒质量增加到103g, 用差量关系即可求得析出的金属铜的质量。
如果教师仅仅通过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来解释差量与反应物、生成物之间也是遵守固定的质量比, 虽然能有少数同学能领悟, 但大多数学生仍是很茫然的。在这个环节中, 大多数教师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性。在讲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差量法计算时, 如果教师能及时结合学生数学课程中所学的等比例公式的知识, 学生则能比较顺利地完成知识的建构。因为学生已经理解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遵守固定的质量比, 即:, 而等比例公式又是他们所熟悉的, 即。如此将等比例公式的思想引入差量法计算的教学, 学生将会对差量法计算感到豁然开朗。
诚然, 按传统方法进行科学教学, 也有一些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但是, 这些学生是靠自己的艰苦努力,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才能达到如此境界, 而且只能是极少的一部分学生。因此, 通过巧妙而有效的教学设计把潜藏的数学思想方法挖掘出来, 与科学课程进行整合, 这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力举措, 也是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总之, 提倡并且加强初中科学课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其意义在于促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由盲目的、不自觉地应用向有意识的、自觉地应用转化, 大大缩短学生在黑暗中摸索的历程, 由只有少数人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变为多数人都能掌握, 从而实现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桂春.建构主义学习思想解读[J].教育科学, 2005, (4) .
[3]赵新鸿.两种重要的科学思想方法及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渗透[J].物理通报, 2003, (1) .
[4]王宏.科学思想方法教育与学生智力发展浅议[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
【科学技术方法论】推荐阅读:
教育科学方法论复习题10-29
提升科学领导方法12-03
科学技术利弊06-11
科学素养和科研方法06-17
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06-19
领导科学原理及方法07-12
小学科学自制教具方法08-07
科学研究方法报告09-03
小学科学信息技术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