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问题设计

2024-06-25

我与地坛问题设计(9篇)

1.我与地坛问题设计 篇一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之参赛作品

我与地坛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聋校高中二年级学生

2、学科:语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3、课时:三课时

4、课文预习:

自读课文,进行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等; 根据课后练习深入自主自学课文;

课前推荐“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请学生自己寻找最佩服的残疾人和他的事迹。【百度搜索】http://

4、升华文本内涵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应当渴求生存,热爱生命,善待生灵,珍爱自己的生命,也珍爱他人的生命,乃至珍爱一切生灵;将爱的火炬照彻整个生命的流程,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融入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中,使我们之外的生存涌入我们的生存,人生才更有价值,生活才更加精彩,生命才能永恒。

5、主题阅读活动(1)内容

【靠船下篙,拓展阅读】

·赏析史铁生的名言警句

【百度搜索】http://wenku.baidu.com/view/38234c53f01dc281e53af0f8.html ·赏析史铁生散文作品《合欢树》以及赏析文字 【百度搜索】http://baike.baidu.com/view/285899.htm ·赏析史铁生散文作品《秋天的怀念》

【百度搜索】http://baike.baidu.com/view/841381.htm ·赏析史铁生散文作品《我的梦想》

江苏省镇江市特教中心 赵庆(212003)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之参赛作品

【百度搜索】http://baike.baidu.com/view/315090.htm

(2)步骤(策略)【主题阅读,建构统整】 ①“史铁生”作品主题阅读活动

〃学生自读史铁生散文作品,开展自助赏析;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开展互动交流、赏析; 〃学生抒写自己的阅读感悟;

(教师在每个学生抒写的基础上给予思想内容和文字内容的点拨和矫正)〃召开“史铁生作品”主题阅读交流会。②“我最佩服的残疾人”主题阅读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佩服的残疾人,利用网络搜集他(她)的事迹进行阅读和抒写。〃组织“我最佩服的残疾人”主题板报设计比赛活动。

六、教学反思:

1、利用网络,丰富阅读背景

余文森教授在《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中指出: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有四个基本点,即认知停靠点、情感激发点、思维展开点和心灵交流点。他认为:有意义学习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如奥苏伯尔所说,有意义学习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学习者头脑中应具有可以 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如果我们把学习者头脑比做一片港湾,新知识比做一条轮船,那么所谓的适当观念就是固定和栓住轮船的“锚桩”,我们称之为认知停靠点。

认知停靠点中包括背景停靠点。所谓背景知识是指与教材课文内容相联系的知识的总称。背景知识与新知的关系不如旧知与新知的关系那 么密切、直接,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背景知识同样是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的一种重要的认知停靠 点。比如,语文教学中,没有必要的背景知识,阅读思考往往是无法进行的,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理解水平就越高。

学生在学习新课文之前,教师引导他们根据教师的要求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搜索、浏览,积极做好情感的储备和知识的铺垫,这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2、课后延伸,拓展阅读时空

现代网络具有丰富的阅读教学资源,利用网络进行阅读,已成为语文研究性学习、拓展语文学习资源、丰富语文学习内涵、凸显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在每一篇课文教授后,教师引导学生就课文素材,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整理与阅读,延伸课堂阅读教学,拓展阅读学习内容,挖掘学生阅读潜能。如,在教完本课后,教师引导学生上网寻找作家史铁生的相关好文章来读,学生通过拓展阅读开阔了视野,增加了见识,丰厚了学养,提高了能力。

利用网络开展课外主题拓展阅读既可以针对教材再次进行深入理解和体悟,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汉语书面语的刺激量,这对于聋生第二语言——汉语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阅读分享,拓宽心理空间

扩展学生的心理空间的另一条途径就是: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课外阅读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书可以给青少年带来丰富的精神生活,一个人一旦与有益的书交了朋友,他就会越来越认识自己知识的不足,他面前就会展现出一个没有止境的世界。所以,我们不能固守一本教材教学生阅读和学习。

本节课后,教者围绕史铁生这位作家利用网络组织了一些经典的文章,这些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范本。

江苏省镇江市特教中心 赵庆(212003)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之参赛作品

阅读它们,能使学生的灵魂得以升华,甚至能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他们的生命状态。通过阅读和分享,能有效建构起学生的语言世界和精神家园,有效地拓宽学生的心理空间。

4、阅读统整,建构知识体系

著名的大侦探福尔摩斯把自己系统掌握的知识比作是盛满酒的酒柜,他形象地说:“我的酒并不多,也并不是太高级,但什么酒放在什么地方我一清二楚,我可以随时拿到我所需要的酒。而很多人的酒柜很大,却杂乱无章,找不到他所需要的酒。”学习就像是一种搭积木的过程,要让知识形成一个体系、一个网络。

围绕一个主题开展阅读就是力争使知识形成一个体系、一个网络,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调动他所具有的有限知识,去解决问题;当他觉得知识不够用时,就可以及时补充知识。

聋生平时阅读的少,记住的更少,主题阅读以及阅读统整能很好地帮助他们在大脑中形成更为完整、更为严密、更有条理的联系系统,学生们通过大量相关内容的阅读、理解、感悟、抒写,形成一个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情感的合金块,像电脑中一个个文件夹一样,自成序列,自成体系,避免了材料到处堆积、杂乱无章的现象。

七、教师介绍

姓名: 赵庆

省份: 江苏省镇江市 学校: 镇江市特教中心

职称: 中学高级教师

概况: 副校长、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江苏省首届特殊教育学科带头人、镇江市科技骨干、镇江市中小学教师学科带头人、镇江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镇江市教育学会会员。

邮政编码: 212003 通讯地址: 镇江市宝塔山都天庙100号

江苏省镇江市特教中心 赵庆(212003)

2.《我与地坛》教学设计(节选) 篇二

1.品味作者深情、绵密的语言。

2.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二、预习要求:

1.结合文前“自读提示”和课后题,阅读课文,初步体会文章的内涵和情感。

2.阅读《秋天的怀念》等。

三、教学设想: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重视学生自己品味,教师点拨到位,积极引导学生感悟、评价、讨论。

四、教学过程:

1.导人:

穿过人生的苍茫风雨,有一些坚毅的背影,我们永远无法忘却。贝多芬两耳失聪,却在无声的世界里寻找声音的旋律;张海迪下肢瘫痪,却在人生的道路上比常人走得更远;朱彦夫失掉了双手,却写出震撼灵魂的《极限人生》;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却在事业的道路上叩响了光明之门。他们虽然面对的是不幸的生活,却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谱写出了人生的光彩华章。今天我们学习的《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也是一位生活的强者。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史铁生的有关情况。

2.简介作者(屏幕显示史铁生画像):

史铁生,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后,于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周岁的那一天因腿部疾病回北京住进医院,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过。他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是这样诠释自己名字的:“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瞒跚的脚印不断地去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的心魂,看这些心魂的可能与去向。”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彷徨、苦闷过,但最终他还是面对苦难顽强地活了下来,并拿起笔走上文坛。从苦闷、彷徨到精神的再生,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让我们一起走进记录他心路历程的散文《我与地坛》,解读他对生命以及人生意义的感悟。

3.整体感知:

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写了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写了我与母亲。

4.研习课文:

导读第一部分:

(1)请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史铁生为什么喜欢地坛”。

明确:①有宿命的味道,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年;②地坛是一个宁静的去处,可排遣因残疾带来的苦闷。

(2)安谧、宁静的地坛给了史铁生什么启示?

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陶临的节日。(让学生反复诵读并阐释对这段话的理解。)

(3)地坛的哪些方面给了史铁生以生命的启示?

明确:①鲜活的自然(三段景物描写);②古老的民族文化(出示有关地坛的资料)。

除了生生不息的自然给了史铁生以生命的启迪之外,地坛所蕴涵的民族文化及文化中滋养的民族精神也给了他无尽的启示。在遇困难不低头,遇挫折不弯腰,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的灵光辉映下,史铁生从自虐走向自强,完成了他精神上的蜕变。可以说,史铁生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血液,在他身上闪烁着这个古老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

(板书:“地坛——民族的根”。)

过渡:地坛是史铁生精神得到滋养的一个重要驿站。在他艰难跋涉的历程中,还有一个人给了他许多关爱、许多扶助、许多鼓励,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

导读第二部分:

(1)请阅读第二部分,画出最令你感动的描写母爱的句、段。(学生自读,教师选段范读。)

(2)请学生谈一谈感动的理由。(学生踊跃发言。)

(3)在母亲那里孕育生命,在母亲的呵护下瞒跚走步,在母亲关爱的目光里长大成人,我想每一位同学对母爱的感受都是真切的,对母爱的认识都是深刻的,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对母爱的感受和认识。(学生相继踊跃发言。)

(板书:“母亲——生命的根”。)

阐释板书含义:

①史铁生这颗受伤的心,在地坛和母亲的呵护下,获得了慰藉,得到了重生。

②地坛以民族的博大胸怀、母亲以无私的爱把我捧在掌心。

(4)放MTv《懂你》烘托气氛,出示汪国真的《心灵的广场》将气氛推向高潮: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来风华老师的这堂课获第五届全国语文教学艺术观摩赛一等奖)

(作者单位:山东省沂南县第1中学)

3.《我与地坛》(一)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理解作者对生命感悟的内容;

2、学习本文寓情、理于景的写作方法;

3、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在景物描写中所传达的对地坛的情感和对生命的逐步理解。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2、媒体设计:powerpoint课件演示

3、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学生回答:《命运》,贝多芬。

引入: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已经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写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生活中像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命运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2、作者简介(幻灯片)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这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3、解题

介绍地坛(幻灯片)

(1)有关地坛的图片:方泽坛

(2)文字介绍:地坛,又称方泽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整个建筑群呈方型,象征大地,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地的场所。课文第一部分写了史铁生在地坛的所见所闻与所思。过渡:他有什么见闻?

生找出集中写古园风景的段落(3、5、7)4、研习课文

(1)出示“曾经”的地坛和“现在”的地坛,请学生概括各自的特点。曾经:浮夸的琉璃

炫耀的朱红

高墙

玉砌雕栏 现在:剥蚀

淡褪

坍圮

散落 明确:辉煌→荒芜

(幻灯片)(2)“我”第一次来到地坛是怎样的心情?

明确:失魂落魄。地坛的变化就像作者从“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而地坛外形的“荒芜”刚好与作者“失魂落魄”的心情相吻合,所以“我”与地坛一见如故。(3)进入地坛以后,作者发现它除了“荒芜”还有什么特点?(原文回答)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

(4)哪些景物体现了“不衰败”?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明确: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叶;作者写了它们的动态。(5)当时的“我”处于怎样的状态? 明确:“几乎什么都找不到”——被社会遗弃,生存面临危机,这样的时候最容易想到死,他为了“逃避”而来到地坛,但地坛让他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

过渡:以后15中他常常来,发现地坛对他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请学生朗读第七段。(6)“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有些东西”指的是什么?

明确:与“形体”相对的古园的“神”——永不改变的、生生不息的精神。(7)是哪些东西体现了古园的“神”?(朗读有关内容)

明确:

落日的灿烂

雨燕的高歌

孩子的脚印

苍黑的古柏(幻灯片)

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

秋风里落叶的味道 配音朗读相关内容。

教师概括:人们可以改变古园的外形,但它的精神不能改变;命运可以夺去“我”的双腿,但不能夺去“我”的意志。古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地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的灵魂已皈依地坛,地坛成为一个精神的家园。他说,“所以我常常要到园子里去。”(幻灯片)

(8)由上述内容整理出作者“对地坛的感情”和“对生命的态度”两条线索: 亲近→喜爱→皈依 颓废→豁达→顽强

(9)在这样的一个古园中,作者思考了哪些问题?(幻灯片)明确:为什么生?怎么活?

(10)双腿的残废,使得史铁生一切的理想、一切的前途都化为泡影,所以他一心想死,但这个时候,地坛勃勃的生机冲散了他想死的念头。史铁生说,他还要感谢卓别林大师,“卓别林”在电影《城市之光》中救起一个要自杀的少女时说了一句很棒的话:“你着什么急呀?”这句话史铁生一生都忘不了。用幻灯片出示该材料,请一生模仿卓别林的语气——喜剧大师对死亡的幽默感。史铁生也具有这种幽默感,请学生找出类似的表述并齐声朗读:

“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11)请学生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讨论明确:不必急着死;不必害怕死。

(12)第二个思考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了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人伴随,原文的二、四、五三部分作者超越自身,写来到地坛的其他人。他发现这世上有许多人在受命运的捉弄,在承受不同的苦难,而不仅仅是他一个,特别是苦难而伟大的母亲,教会了他怎样去面对苦难,怎样去生活。

(13)请学生自读读本中的相关内容,讨论地坛人物及他们对作者的影响。5、总结:放音乐《命运》

和史铁生相比,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幸福的,因为我们都是完整而健康的人,所以,请珍爱生命,珍爱健康。假如有一天你遇上了苦难,也请记得史铁生曾经说过:“无论多么痛苦,也要勇敢地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幻灯片)6、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史铁生

4.我与地坛问题设计 篇四

曾雪梅

沈阳市二十一中学

11月

我与地坛

教学目的:

一、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二、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三、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教学重点: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

教学难点: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

教学步骤:

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放映背景音乐)

导语: 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8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曾有的年少轻狂,所有的豪情壮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楼,他一度痛不欲生。后来,在母亲的奔走下进了街道的一家小厂,每天在那里画彩蛋。再后来,他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为他欢呼时,他一直倔强的昂着头,但委屈的泪水却忍不住流淌下来。这个人就是史铁生,今天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走出当时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二、抓住关键,整体把握

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还写了母亲。

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 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在第八自然段“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第一部分 我与地坛

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2、问:“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忧郁、痛苦自伤的心境。

3、问:“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作者到那里去是为了逃避,像个遇到伤害的鸵鸟一样想把自己藏起来。

4、问:那么地坛的有什么特点让作者如此眷恋?

5、问:哪些地方体现了地坛这一景物特点的?

明确:第2、3、5自然段。

6、听录音朗诵。考虑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是如何体现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这一特点的。?

同学找出写“荒芜”的句子。并简要分析此处作者的语言。

剥蚀了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 散落了玉砌雕栏

四周的老柏树,到处的野草荒藤(幻灯片展示)

同学找出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老柏树愈见苍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

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幻灯片展示)

7、这些景物给了作者什么启示?

启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即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8、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

“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决定面对所遭遇的苦难打击,不再逃避、颓废和自伤,就是他“决定”活下来了。

9、听这一段景物描写的录音,思考此段描写对作者思考“怎样活”的问题有何作用?

石门中的落日将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灿烂

一群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

苍黑的古柏没日没夜地镇静地站在那儿

草木和泥土的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气味

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

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幻灯片)

--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

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给作者思考“怎样活”提供了一种氛围和启示。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她让我在那里找回生存的勇气和决心。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在我狂妄时,地坛在无言的等待我,在我痛苦自伤时,地坛在宽容地接纳了我,并毫无怨言的让我在那里思考了。

(过渡)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谁? 我们的母亲

第二部分 我与母亲

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答:(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

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母亲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是“怎样活”的`一把心灵钥匙: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张扬地去爱自己的儿女,去爱这个世界。

5、问: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他还有机会向母亲回报吗?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

没有,“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其中蕴涵着对母亲的深深的怀念,更有着对母亲无尽的歉疚和抱憾终生的痛悔,,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6、清读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和作用:“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仅仅是表现母亲为担心我而找寻我走了很多路吗?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

更主要的是母亲与地坛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的,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坛是曾经的母亲,母亲过世后融入地坛,母亲是现在的地坛。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因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DD我们的母亲,不断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

三、吸收迁移

1、阅读《我与地坛》其他部分,体味作者语言风格,填空。

(1)要是以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 ( )

A 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

B 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

C 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

D 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2) 以心绪对应四季?( )

A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现 A的残忍与渴望;

B 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

C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

D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不发出的信;

(3)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 )

A 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

B 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

C 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

D 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

(4)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 )

A是一首短歌或诗,

B 是一群雕塑,

C 就是一幅画,

D 是一部长篇小说。

2、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都有家庭,你的父母是如何以他们深沉情感面对你的呢,而你又感到了其中的几成呢?(根据预习,自由发言,可配乐)

总结:让我们正视生命的客观存在,从容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爱我们的母亲,珍爱我们的拥有,像地坛和母亲那样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宽容广博的胸襟,坚强坚忍的耐力,毫不怨天尤人的心态。

四、巩固探究

作业:

1、抄写第三部分这段文字,并在以后的写作中仿写。

2、总结地坛与母亲的异同,并从传统文化中探究“地DD母”之间联系的根源。

3、推荐阅读史铁生另外的作品《秋天的怀念》加深学生对母亲的理解。

5.我与地坛问题设计 篇五

一|、导入

(一) 引导学生举出自己觉得最伟大的爱,并询问原因,举出具体的事例。

(二) 引出母爱,并播放《烛光中的妈妈》渲染气氛。

二、研读文本

(一)引导学生找寻文章的主人公--“我”、妈妈、地坛。

地坛

板书:“我”妈妈

(1) ①引导学生找出前后两章的过渡句--第一自然段。并进一步分析哪一步乘上、哪一步启下。②让学生带着“曾经给母亲出了怎样的难题”阅读第二自然段

(2) ①回答第一自然段的问题。②母亲的形象(疼爱并理解)--这两个词暗含着矛盾。因为疼爱,她渴望知道“我”在想什么,因为理解,他知道她不宜询问;因为疼爱,他渴望陪伴去地坛,因为理解她知道自己不能去。每一天,母亲都在情感与理智之间挣扎煎熬。不知道何时是个尽头,也不知道尽头又将是什么。在作者平静的叙述中,我们已经按捺不住,要为这为疼苦的母亲呐喊。③提问:作者的笔触是平静的,但作者的心情是否也是平静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平静。此平静非彼平静,是一种内化了的淡然,升华了的忏悔它宛如一眼清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湿润着作者的心田。它已经淡去了最初的冲动,不像那暴风骤雨,席卷过后,土地依然干裂。

(3) ①为什么母亲对我的回来一时没有反映?--说明作者经常是一去就很少回头。其次母亲此时在思考作者将在地坛里想什么、做什么。②让深刻体会并深情朗读“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无奈,疼爱。③提问学生为什么“他被命运击昏了头脑”此句中要把第一人称“我”改为“他”。“我”是叙述故事的旁观者,“他”是母亲的儿子,“我”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在诉说自己的故事。如换成“我”则显得不太自然。④提问学生:为什么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的最苦的母亲。”--已在了解破折号和分号的用法。

① 让学生概括本自然段的大意--我与一位作家朋友的谈话。②提问学生:在两人的谈话中,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朋友比我幸福、坦率;他母亲比我母亲幸运、幸福。③提问:作者在此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比。其作用:使好的更好,使坏的更坏:使好的更好。《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必须掌握的修辞(8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初高中常见的修辞:反复、双关、反语、引用、对比、映衬、顶真、通感、歇后语、互文。表达技巧:赋、比、兴、烘托、象征、用典、白描、蒙太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心理刻画、寓庄于谐、联想想象等。修辞方式与表达技巧的区别:表达技巧侧重于从宏观上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修辞方式而侧重于从微观上增强文章句子的表达效果,着眼于句子的修饰。界限不是绝对的。

(4) ①提问:概括本段大意--“我”对母亲的深切怀念。②提问:作者主要采用哪种修辞方式表达这种情感:“莫非她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反问。同时有作为“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几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的答案,形成设问。意在增强情感的表达效果。③提问:“她心里太苦,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招她回去。”这句话来自哪里?--上帝吗?不是。来自作者的内心--自我的安慰。④提问:“小公园,也是地坛。”--作者一直在写母爱,问什么在此再次引出地坛?:启示下文。

(5) 略过。

(6) ①与学生齐读本段。“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物是人非:太阳依旧沿着亘古不变的路途升起和落下,虫儿依旧悠然的歌唱,鸟儿依旧在傍晚时分准时的归巢。然而不同的是,母亲再也不会来找我了,因为她已经不在了。②让学生品味“母亲已经不在了”、“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母亲不能再来园中找我了”这三句话的情感--他们之间的感情基调是否都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请分别说出这三句话的感情基调。第一句:悲从中来。第二句:浓溢强烈。第三句:无奈地接受,趋于平缓。并用抛物线描绘。

(7) ①与其他自然段相比较本段相比,本段依然是写母爱,但不同的是本段更加注重细节描写,用一定的时间快速浏览本段,并找出感动你的一个细节惊,说明为什么它感动自己。②选择一个曾经或者现在还一直感动你的细节与大家分享。

(8) ①齐读本段,提问:“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只要“我”找到人生的意义,其实做什么职业,在母亲看来并不重要,只要我活得快乐幸福就可以了。这就是母爱。②“母亲生前没有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大音希声,大爱无言,把爱化作点点滴滴的关怀,而不是语言。当我们为人父为人母的时候,说百遍不如做一遍,真正影响儿女的是我们的行为,而不是言语。

(9) ①齐读本段。这么多你过去了,作者是否还来地坛吗?为什么他还要来,在文中找出一个句子来说明。--“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么多年过去了作者依然常来地坛,应为这里有母亲走过的脚印,有我和母亲的故事,走进地坛宛如又走进了母亲的怀抱。地坛此时已经成为了作者的母亲的化身。所以,作者再也离不开地坛。②提问:作者在本段使用了一种什么写作技巧?--拉开时空的距离--让读者迅速的进入故事的情境,引人入胜。从现实生活的角度上来讲也是应该如此的,当一件事情过去了几年之后,我们再去回想反思它,这时候更加的平和理智,当我们把它写进作品的时候,笔触是平静的,但情感却是浓溢的。

总结板书:

一、全文脉络

第一章:地坛启示“我”对人生的思考--生、死、活着--人生知己、命运导师;精神家园,心灵港湾。

我的悔

第二章:我与母亲在地坛发生的故事地坛成为“我”的母亲

母亲的爱

二、知识点总结

(1) 修辞手法:

① 拟人:形象生动,表意丰富。

② 对比:使好的更好,坏的更坏。

③ 设问:提起注意,引人思考,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④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文章说服力和感染力

(2) 表达技巧:

① 象征:形象生动

(3) 修辞方式与表达技巧的区别:

表达技巧--宏观--整体或部分的表达效果

修辞方式--微观--句子的表达效果界限不是绝对的。

(4) 写作技巧

①拉开时空的距离--引人入胜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文章的第二部分。

体悟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并感受到伟大而深切的母爱

导入:天下的母爱都是相同的:无私,伟大。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在课文的第二部分,地坛淡化为背景,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更清晰地浮现母亲形象。史铁生笔下的母亲是怎样的形象呢?母亲的什么品质在作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二部分。

请同学接力朗读第二部分。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从母亲面对难题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

阅读2、3、8段。“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板书:送--理解、忧--坚忍、找--关爱)

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理解儿子,关心儿子,意志坚忍,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学生可回答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等)

3、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4、诵读第五段。

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5、母亲的爱有什么特点?

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教师小结: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6、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7、你是否能总结一下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作者回忆母亲,深深感悟到母亲的苦难和伟大。作者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韧的伟大的。作者最为痛惜的是母亲早逝,仅仅活了四十九岁,再也看不到到儿子的出息。作者对文学成就的追求,为母亲也是一个动机,母亲却没有看到儿子发表作品的一天,没有看到儿子作品的获奖的一天,未能分享儿子的快乐。作者对母亲的悼念真是魂牵梦绕,痛切心肺。

小结:

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作者对母亲理解的过程,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抒情层次:首先,课文写母亲“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

然后,作者写母亲内心的斗争。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再就是写儿子对母亲的回报。同朋友一样,史铁生也想让母亲为儿子骄傲;同朋友不一样,史铁生的母亲死在49岁。这样情况就倒了过来:曾经叫母亲操碎了心的儿子,现在该为母亲心碎了。于是史铁生开始反省自己,在可能有过的许多追悔莫及的事中,他写了一件,听任母亲找不到自己而不开口叫她,他沉痛地说“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这是永远无法补赎的错误,谁都不会怀疑史铁生的真诚。最后,作者留下了一个悬念:“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可以想象,作者将永远带着对母亲的怀念,背负着母亲的期望,继续探索他的人生之路。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课文最后的这句话中的“车辙”“脚印”都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从对第一部分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作者经过在地坛公园的长时期静思,参悟了人生的意义,那么“车辙”就可以看作他心灵求索的轨迹,这条轨迹肯定是十分复杂的,有直有曲,有进有退,有交叉有重叠,密密麻麻,错杂纵横,直到最后,作者才完成了他思想的第一次涅。然而,这结果可不是史铁生独立完成的,也许他曾经这么认为过,但后来他明白了,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他的每一次绕行都没有把母亲甩下,每一次挣扎都带给过母亲忧虑的哀伤,是母亲目送他走过这条长路的。现在,史铁生终于明白了母亲在那个阶段的作用,这是他的第二次涅。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小结: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最后一段叙述,似与前面不相承,其实是随情感的起伏而安排,读来不仅没有杂乱之感,反而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美。

总结话题--《母爱--至醇的真情》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

开始是不理解母亲的,只是时时刻刻在想着自己不幸的命运;等到他真正读懂母亲,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以后,母亲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于是就有了对母亲重新认识,以及对母爱的更加细心的体察。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

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拓展延伸:(讨论)

学习了这篇课文,请同学们用“我开始认识到”“我了解到”“我感受到了”等句型来表达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

就此布置作业,写篇小作文。

板书设计:

荒芜冷落双腿残疾,失魂落魄

地坛精神的家园

并不衰败生命感悟,走出轻生生命的意义

我与地坛(节选)

“我”去地坛为“我”准备母爱的见证

母亲坚忍的意志

“我”在地坛悄悄找“我”毫不张扬的爱

一、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我与地坛》记叙了作者在经历第一次打击时对生与死的思考:“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想出的结果是:“死是一件不必争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我们可以在他的《一封家书》中读到最直接的阐释:“只是为了引出一个美丽的过程,人才设置一个美丽的目的,或理想。理想原就为是为了实现.而只是为了引出过程罢了。”具体到史铁生对生与死的思考中,死是目的,生便是过程,所以他要把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改成“不知死,安知生”;所以他这样告诉别人,“人们有时候太看重了我们要回到虚无中去,结果忘了我们本来从虚无中来”。

的年底,在病得厉害时,他写了一首诗歌,其中一段是:

午后,如果阳光静寂,/你是否能听,/往日已归去哪里?/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时间被忽略在存在中/生死同一。

“生死同一”,即过程就是目的,死是一种回归。史铁生眼中的死,有着回家的温馨。他在2月25日写给李健呜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越来越相信,人生是苦海,是惩罚,是原罪。对惩罚之地最恰当的态度,是把它看成锻炼之地,便有了一种猜想--灵魂曾经不在这里,灵魂也不止于这里,我们是途经这里!……我们途经这里,那就是说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比如说极乐世界。”

有人会这样认为:“生死同一”以及“原罪”的概念染上了宿命的色彩。但是淡漠“死”,并不等于淡漠“生”。史铁生强调追求过程的美丽,强调投入过程的姿态,是“满怀激情”“生龙活虎,不屈不挠”的,这就超越了“宿命”的无奈和沮丧。“生死同一”的感悟,没有“或重于泰山,或于鸿毛的”豪言,也没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壮语,他没有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思想的斗士或精神的圣徒,而是把一个凡人灵与肉真诚的痛苦。把面对生与死艰难而执著的思考和抉择呈现给我们。正因为有了他对生命的冷静和超脱,才有了他写作中的宁静和执著的风格,他才能在《我与地坛》中触摸到古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

二、关于残疾的思考

刘易斯是史铁生一往情深的崇拜者,他在《我的梦想》一文中这样写道:“我想若是有什么办法能使我变成他,我肯定不惜一切代价,如果我来世能有那样一个健美的躯体,今生这一身残病的折磨也就得到了足够的报偿。”但是刘易斯与史铁生相见于北京的照片上,从史铁生的微笑中丝毫找不到他作为残疾人卑怯的阴影。因为在史铁生的思考中他发现了所有的人都存在残缺,或者叫做局限。即使是面对他崇拜的刘易斯,史铁生也能理性地认识到:“即使人可以跑出9秒99,也仍然意味着局限。”不仅发现局限是不可能消除的,还认识到精神的局限比肉体的局限更可怕,心灵的残缺比身体的残疾更需要人们关注。奥运会上,刘易斯输给了约翰逊,曾令史铁生很伤心,但真想大白后,史铁生在《我的梦想》一文中写道:“后来得知,约翰逊跑出了9秒79是因为服用了兴奋剂,对此我们该说什么呢?我在报纸上见了这样一个消息,他的的牙买加故乡的人们说:‘约翰逊什么时候愿意回来,我们都会欢迎他,不管他做错了什么事,他都是牙买加的儿子。’这几句话让我感动至深。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比对肢体有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

由此可见,如果要深入理解《我与地坛》的爱心,就不仅要强调关心肢体残疾者,更要呼吁关心心灵残缺者,包括用爱的追求健全自己的心灵。

史铁生说:“你尽了浑身力气仅仅表达了它的很少的一部分,我觉得心里永远存在一些巨大的迷惑,简直是说不通也说不清楚的。”笔者拿起笔想表达自己对《我对地坛》的解读,其感觉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但我仍然企图勾勒出史铁生心灵思索的轨迹。因为只有这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才有可能不流于肤浅。作为一名读者,我热爱史铁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想让我的学生们能贴近他的心灵。

6.论《我与地坛》的生命思考 篇六

关键词:生命 死亡 残缺 感悟

史铁生在当代文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曾经这样评价史铁生:“中国作家中像史铁生这样坚持写实写作的人不多了,他不是用心血,而是用生命创作。”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是“用生命创作”的代表作,这一作品荟萃了作者基于人生体验的生命思考;作者离开我们已近六年,但至今人们尚未悟透这一名作所蕴涵的人生感悟与哲学思考。本文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体味这一作品蕴涵的生命思考。

一.以达观的态度对待死亡

众所周知,史铁生在活得“最狂妄的年龄上”[1]多种疾病接踵而至,最后瘫痪。《我与地坛》记载了史铁生当时的精神状态与理性思考:他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想以简短的方式结束自己苦难的人生;然而,他想到了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还有自己对人生的留恋,陷入了痛苦的两难思考中。

1.战胜死亡

史铁生选择地坛,是因为痛苦,因为逃避,还因为自杀的诱惑。他在作品中写道:“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哪儿去,仅为着哪儿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逃向地坛,但地坛挽救了他。

荒弃的地坛,是喧嚣尘世中的一方净土,为他思考人生或死亡提供了条件。地坛是明清皇帝祭祀的地方,昔日的繁华鼎盛可想而知,但时过境迁,当下的地坛“变得荒芜的如同一片野地,成了一座废弃的故园”。地坛由盛到衰,史铁生在青春韶华之际残废了双腿,一个由繁华鼎盛沦落到门庭冷落,一个由青春健康到双腿残废,他与地坛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于是,他的委屈、怨恨开始淡化。他人格化了地坛,开始仔细的观察地坛、体味地坛,向地坛敞开了心扉。

地坛虽然受人冷落,荒芜但并不衰败,这里的一切依然是生机勃勃,这里的生命以自己的存在演绎着生活的精彩。他注意到停在半空的蜂儿,摇头晃脑的蚂蚁,忽悠升空的瓢虫——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生命,并不因其生命的卑微而失去存在的意义,它们虽然卑微渺小,但他们以特有的生存方式,默无声息地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园子里的动植物,引发他细致入微的观察及潜沉的思考:既然这些卑微的生物都能兴致勃勃的活着,为何作为高级动物的我不能活下去呢?他开始领悟人生,自杀的念头开始动摇。进而,他发现了院中的四季以及与季节对应的应景之物:那摇荡的串串杨花是春,爬满青苔的石阶是夏,青铜的大钟是秋,林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是冬。园子里的声响也有了相应的四季: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哨;夏天,是蝉歌与杨树叶子哗啦啦的取笑;秋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冬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笃笃”声。万物演奏着生命的和弦,原来生命是这般美丽!他体味到了生命的精彩,开始寻找人生的美好。

在进入地坛初期,史铁生的情绪是偏执和激愤的。他抱怨上帝为难他,打破他对美好生活的幻想,让他活得狼狈不堪。地坛中的沉思、发现、体味使他安静下来,开始理性地看待自己的病痛与残废,最后决定“延迟”死亡,“活下去试试”,不再“急于求成”。他在作品里写道:“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延迟”死亡及“活下去试试”,只是作者生命感悟的第一步。对于病残的史铁生而言,只有解决了怎样活着这一问题,才能最后战胜了死亡。《我与地坛》展示了作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起初,史铁生认为自己是为了写作而活着,写作是自己活着的支撑及活下去的理由。他在《我与地坛》中陈述了自己写作的初衷:“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作品发表了,得奖了,且“作家”的桂冠在众人眼里是那样灿烂。于是,他受到了巨大精神鼓舞,从此仿佛中了魔似的,“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写,哪一个人可以写成小说”。这时的史铁生完全是为了写作而活着。就在这时,他产生了新的忧虑:万一哪天自己文思枯竭、像一条再也拧不出水来的干毛巾,我还能活下去吗?他又开始思考人生与死亡。随之,他发现写作仅仅是自己为了活下去而寻找的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是活下去的欲望促使自己孜孜不倦地写作,事实上,自己“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由此,他对人生有了新的发现:“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因此,作者“竟然不那么恐慌了”,获得了“看穿了死之后所得的那份轻松”。至此,史铁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了正确定位,同时也坚定了活下去信心,彻底战胜了死亡。

战胜死亡,对于一身病痛、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而言,意味着他得承受苦难,以惊人的毅力继续活着。然而,蚌病生珠,他与死神的精神搏斗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史铁生在哲学层面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病残苦痛的人生是否应该延续,自杀是否是必然的选择?《我与地坛》给出的答案是:生命有一个必然的、设定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任何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第二个问题是人为什么活着。作者给出了更具哲理性的答案: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欲望是生命个体延续的根本支撑。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有着不可忽略的正向引导作用。

2.参悟死亡

《我与地坛》是一部生命之书,它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归宿的哲学之思。

苦痛促使史铁生在更高层面观照生命的过程。他认为,人生是一次人世间的旅游或游玩,因而任何人都不可能“跑到这世界上来,玩得太久”,他最后必须“回去”,“回去”是每个人最后的归宿。他毫不掩饰地指出:人一出生便走向了死亡,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人生的每一步,其实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因此,他体会到了人生的悲壮。他以飘荡在地坛上空缠绵而苍凉的唢呐声隐喻人生的悲凉:“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史铁生形象地展示了世人对待人生旅途及最后归宿的不同态度:

那时您可以想象—个孩子,他玩累了可他还没玩够呢。心里好些新奇的念头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也可以想象是一个老人,无可质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劳任怨。还可以想象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说“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又互相一次次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时间不早了可我—刻也不想离开你,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可时间毕竟是不早了。

作者在此展示了三种态度:像孩子贪玩那样贪恋人生,害怕走向生命的终点;像老人那样睿智,坦然地走向人生的“安息地”;像恋人缠绵对方那样留恋人生,但最终理智地走向人生终点。作者通过感性的表述,阐释了一个抽象的哲理:死亡是生命的必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人们要坦然面对。显然,这种感性的表述中蕴含着深层次的感悟。

史铁生还引导人们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死亡。他认为死亡是安息,是完成疲惫人生旅途之后的假期。他以一个充满诗意的比喻来描绘生命的归宿:“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和感激有这样的安排?”显然,史铁生的参悟早已超越死亡的恐惧,他对人生归宿的调侃中透露出一种释然的超脱。

总之,史铁生对死亡的参悟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深沉。因为他对死亡的参悟不是基于某些被当下奉为圭臬的价值观,也不是任何一种宗教教义,而是基于他残缺人生的独特生命体验,参悟的结果是经历肉体与精神的双重苦难之后的大彻大悟。

二.理性地对待人生残缺

恶疾与残废给史铁生带来生命的残缺,但他最终接受了生命残缺这一事实,残缺如同苦难一般,人的出生一样,都是偶然的、无法克服的、无法自我把握的[2],而多舛的命运使他更加透彻的感悟人生,理性地对待人生的残缺。

1.勇敢地接受残缺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讲述了一个“令人心碎”故事。多年前,他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与一个比他稍大的男孩在地坛公园中玩耍,小姑娘漂亮、活泼,嗓音“很圆润甚或是厚重”。然而在十五年之后,“我竟发现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原来是个弱智的孩子”:几个大男孩戏弄她恐吓她,她大惑不解,不知所措,双眸迟滞没有光彩,望着极目之处的空寂。幸好女孩的哥哥赶来了,他驱散男孩们之后默默地带女孩回家。原来“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史铁生在心中“哀号”,为小姑娘的不幸而痛心,同时也开始思考生命的残缺。他得出两个答案:第一,人生的幸福或不幸是由上帝决定的,生命个体不能选择,“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第二,既然生命个体的幸福与否不存在公平,那么“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只能接受上帝的安排;因此,他认为男孩只能默默地把弱智的妹妹带回家去——“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从表面上看,史铁生在评说别人的不幸,是站在小姑娘的角度消极地看待人生,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史铁生从小姑娘的不幸出发,观照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身体残缺者的命运,这种观照体现了史铁生对不幸的坦然,同时也展示了他内心的强大与精神的坚韧。其次,坦然接受命运的不公,认为上帝的安排“又一次对了”,直面人生的不幸,这是史铁生超越苦痛之后大彻大悟,折射出他的智慧与理性。史铁生略带调侃的指出,“人类的全部剧目”包括苦难,残缺或不幸是生命的一种自在形态,必定有人“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因而抱怨上帝或怨恨命运不公是毫无意义的,不幸的人需要赶紧的事情是怎样承担苦难。

因此,史铁生开始思考不幸者的救赎之路。

2.一分为二地看待生命的残缺

一分为二的看待生命的残缺或展示残缺的“价值”,也许是史铁生最终找到的救赎之路。史铁生认为,残缺与完美是相对的、相辅相成的。《我与地坛》中有这样一段具有哲理性的陈述: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像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这段话至少蕴含这样几种哲理:1、残缺与完美是相对的,二者只有通过互相映照或对比才能彰显二者自身的特性。2、完美因为残缺而显现出自身的价值:愚钝凸显了机智的“光荣”,漂亮因为丑陋的存在而“维系自己的幸运”,恶劣和卑下使善良与高尚“成为美德”。因此,作者在后面指出:“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3、残缺与完美构成差别,而差别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作者认为,“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毋庸赘言,这段陈述内涵丰富,充满睿智与哲理。

值得人们特别注意的是,史铁生认为带给残缺者的并非完全是灾难,因为在某种情况下,残缺对残缺者而言可能是一种财富。他在《我与地坛》中告诉人们:人世就是一个上演各种“人间的剧目”的舞台,人们都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同时也是观众,因为他们每天都在观看人生舞台上的种种人间剧目。但令人遗憾的演员与观众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身份或角色,也没有参透人生;主要原因是:演员都认为自己只是在表演,在演绎别人的人生,“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而“倒霉的观众”坐得离舞台太近,“身在此山中”的局限使他无法看到人生的全景。因此,史铁生庆幸自己的残缺:残缺使他在地坛中体味生命,感悟人生,“旁观”人世,使他得以突破“身在此山中”的屏蔽,最终成为“懂得欣赏”的幸运观众。也因此,他听到了地坛“园神”对他残缺人生的看法:“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很明显,“园神”的看法就是史铁生参悟残缺人生的结果,在史铁生看来,人生残缺既是“罪孽”又是“福祉”。

勇敢地接受残缺,一分为二地看待残缺,使史铁生自信而顺畅地行进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而更关键的是使他窥见人生真谛,发现人生独特的风景,能发人所未发,道人所未道。

三.睿智地思考生命过程

人生残缺促使史铁生去沉潜地、深邃地思考生命的过程。在《我与地坛》中,他给出了两个思考答案。

1.生命或人生是一个过程

史铁生在散文《好运设计》中从健全人的角度“设计”种种人生,但种种“好运”带给人们的都是绝境或绝望,因此,他倡导人们放弃“目的”,转向人生的“过程”。他这样强调“过程”的重要性:“对,过程,只剩了过程。对付绝境的办法只剩它了。不信你可以慢慢想一想,什么光荣呀,伟大呀,天才呀,壮烈呀,博学呀,这个那个呀,都不行,都不是绝境的对手,只要你最最关心的是目的而不是过程你无论怎样都得落入绝境,只要你仍然不从目的转向过程你就别想走出绝境。”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通过讲述一组小故事更集中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过程论”这些发生在荒园中的小故事隐含着两种具有哲学意味的寓意。

第一,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你是否实现了目的,而在与你怎样经历了生命过程。“最有天赋的长跑家”因为“文革”而坐牢,出狱后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地坛公园里勤奋地练习长跑,跑了十几年,但直到三十八岁时才被一位专业教练发现,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平静地向我讲述了他的故事,随后带着妻儿去了遥远的地方。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意欲告诉读者的是:“长跑家”最终能否实现梦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消弭了怨恨与懊恼,度过了人生危机,有了完整的家庭,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不断刷新的长跑记录。正如作者在《设计命运》中所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第二,漫长的人生旅途事实上是短暂的一瞬,人们都是人生舞台上的过客。作者通过地坛十五年中的“人事变化”演绎了这一寓意。在过去的十五年中,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不修边幅的饮者、文静的女知识分子、等候一种鸟的到来的捕鸟人、胸怀梦想的长跑人等各色人等先后出现在地坛公园中,随后又悄然无声地消失,最后只剩下一对夫妇,而这对“令人羡慕的中年情侣”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两个老人”。作者在此并非消极地感叹人世沧桑,而是向读者呈示自己独特的人生发现,惋惜地陈诉生命过程的短暂。很明显,地坛中的过客与亘古不变的地坛是作者表达寓意的喻体。

2.人类生命是永恒的

《我与地坛》的最后一章归纳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史铁生毫不掩饰生命个体走向死亡的悲剧性,他在作品中乐观写道:“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在此,作者不仅仅是引导人们变换角度观察事物,更关键的是他用类比和隐喻的手法,呈示了人类新陈代谢、生生不息这一客观事实。接下来,他用诗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哲思:

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是:如同太阳下山一样,有一天我会平静地走向我生命的终点,但像太阳升起一样,会有新的生命诞生,任何一个新生命都可能是已经逝去的旧我,是再生的我,至于这个人是否名叫“史铁生”,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显然,作者超越自身恶疾与残疾所致的死亡恐惧,进而超越所有生命个体对于生命终极死亡的绝望,展示了一种大彻大悟的哲思与悟透生命之后的豁达、达观。

命运同时把残缺与智慧给了史铁生,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残缺使他成为智者与哲人。他的散文集《病隙碎笔》获2002“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其颁奖词是:“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笔者认为,这一评语更适合于单篇散文《我与地坛》,因为《我与地坛》荟萃了《病隙碎笔》及《好运设计》、《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一系列作品的精髓,是一部蘸着苦痛写成、记录了作者心灵历程和生命感悟的大书,是史铁生以残疾的生命去体验人本的困境、在宿命的挣扎中不断突破个人的局限和命运的无常的华章![3]从作品中,我们能体味到作者超越苦痛、超越死亡之后的宁静、豁达、明净,我们能感知作者战胜“大得不可消灭大得不可动摇”的痛苦之后所到达的“审美的境地”,[4]但我们暂时还无法把握作品的全部内涵与意蕴,因为作者把自己毕生的、基于苦痛与绝望的沉思与感悟溶进了作品,而沉思与感悟所凝结而成的思想又是如此深邃、精深、博大!因此,本文的探索仅仅是继前人的探索之后,在史铁生的精神领地中又朝前走了一小步。

参考文献

[1]史铁生.《我与地坛》[J].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温江斌.从《我与地坛》看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J].江西: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2):90.

[3]李弈诗.残疾、宿命、死亡——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的挣扎与超越[J].山东:现代企业教育,2007(10):113.

[4]史铁生散文集《好运设计》.

7.读《我与地坛》有感 篇七

《我与地坛》,长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著。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与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想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诚然,人生难免有许多坎坷,但这不应成为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呢?与其悲伤痛苦,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何不将它看作是生活赐予我们磨练自己的机会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有了这些磨练,才使我们体味到人生的乐趣。我们应该懂得热爱生命,重视生活的磨练,体验友爱、负责、学会珍惜自己,省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古人尚知“留须蓄发”,谓之“父母所赐”,我们当代青年又岂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生命,是一个生命最起码的责任;尊重生命,是一个生命对他的母亲的敬重。

人生总逃不过无奈,岁月飞逝,孩提时代的无忧无虑一去不复返,面临的是人世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无谓的哀号,永不如无言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因为无言的背后,有一个人世的无常,默默地忍受一切。没有人把这个世界想个明白。

在这个世界上,人生好像一出戏,各有各的角色。然而,扮演何种角色,“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人生的事不能一一说尽,所以人生的关键还是用心灵品味人生的美。

每一个生命,就是每一颗太阳。只要存在就一定有它的价值和光辉,就算暂时或长久地处于人生的低谷,也应当尽力地点燃希望,而不应该轻生。不管是作家,还是从事其他行业的人,都是如此吧。

人生是如此复杂但却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认识更清晰,从失落、烦躁转变为稳重、深情。

8.我与地坛学案 篇八

史铁生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主旨——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2.了解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环境的关系。

3.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死观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教学重、难点:

作者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所获得的对生命的新的认识。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插队的故事》 《夏日的玫瑰》 《合欢树》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地坛:地坛是北京的一处古迹,和天坛、日坛、月坛等曾经同是清王祭祀的处所,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天坛等几经增缮成为人们游览的热闹场所时,地坛却于风吹雨打中颓圮荒凉趋于沉寂。

三预习检测:(课下自主完成)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淡褪.()炫.耀()玉砌.雕栏()坍圮..()亘.

古不变()撅.树枝()蝉蜕.()窸窸窣..窣()嘈.杂()譬.如()熨.帖()猝.然()隽.永()恪.守()声名狼藉.()四文本赏析

(一)速读感知:

1.当初作者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下进入地坛的?(提示:包括身体状态和精神状

态两个方面。)

2.那时,作者眼中的地坛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

3.自从那个下午作者无意识中进了地坛,就再也没有长久地离开它,一呆就是1

5年。那么:北京的好去处多了去了,作者为什么单单痴迷这样一个荒芜冷落的园子呢?

(二)合作探究: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面对双腿残废的现状,作者思考了一些什么问题呢?(提示:第六段、第七段找关键句)他找到答案了吗?

(三)详读细品: 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五拓展延伸:

阅读材料谈谈你对生命中苦难的看法。

事例1:美国加州的一位模特在1983年出了车祸,摔断了被她视为最大本钱的两条腿,她并没有绝望,而是充满信心地来关心周围的事情。当她以轮椅代步时,她发现自己使用的轮椅很不方便,就找了两位从事工程技术的朋友改良其功能,将它变为很好用的轮椅,并推销给残疾者使用,不到两年,她的公司已经成为加州业绩最好的公司之一。

事例2: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有一片纯沙漠地带。所谓的纯沙漠,就是年降雨量不足一百毫米,又没有水灌溉的地方。然而,就在这无雨无水,干旱,盐碱,人称“死亡之海”的沙漠里,却有着一种古老树种----胡杨树。无论是站着的胡杨还是身躯弯曲或者扑倒在地的胡杨,在它的脚下,均不见有一棵小草在生长。干裂得张着大口的地面上,弧形的裂纹,一环套一环,直接苍天。胡杨树,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面对不幸,面对坎坷,它们竭尽全力抗争,显示出生命超乎异常的伟大。

-----《准备十八岁》

事例3: 美国总统林肯21岁时经商失败,22岁参选州议员失败,24岁经商又失败,26岁丧妻,他伤心得几乎崩溃。到 49岁时,他先后经历了10次竞选失败,但他并不气馁,到52岁时,终于当选美国总统。

事例4:桑兰,著名体操运动员,被誉为中国的“跳马王”。但,这是在1998年7月21日。那是在美国纽约,第四届友好运动会的体操赛场。只是一次赛前训练,17岁的桑兰的一个没有做完的手翻转体动作,结束了她的体操生涯,她的伤势异常严重:第5-7颈椎呈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百分之七十五错位,中枢神经严重损伤,双手和胸以下失去知觉。但从她醒来之后,就没有流过一滴眼泪,从她重新面对公众的目光那一刻起,她的面容就永远浮现着灿烂的微笑。现在她是清华大学附中的学生,新的人生画卷正在展开。

六升华自我:

通过学习本文引发了大家哪些思考,谈谈自己的看法。

七作业:

结合本文及所给材料,以“苦难”为话题,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字 数不限。

浩瀚的大海正是因为有了礁石的阻挡,才能激起绚丽的浪花朵朵。

9.我与地坛问题设计 篇九

[关键词]史铁生 《我与地坛》 人文教育

史铁生,如同贝多芬、海伦等残疾人一样有着复杂的情感历程,有着同常人相比更为艰难的创业奋斗。因此,他奋斗的一生,便也是其心理成熟、坦荡、超越自我、挑战生活的一生。作为自传散文体的《我与地坛》,充分展现了他这种复杂的心理历程,也体现了他思想中的人文主义情怀,文中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闪烁着澄明的智慧之光。

正值青春韶华的史铁生,在21岁时,忽地失去了双腿,他一下子“被命运击昏了头”成了一个“失魂落魄”之人。他怀揣着受伤的心灵,于“无意间走进地坛,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作者钟情于那座古园,或许是觉得地坛有一股亲近的魔力,或许是觉得地坛给予他的启示才最实在。地坛有着四百多年的斑驳历史,这里曾经有着“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值人骄傲的“高墙”和让人望尘莫及的“玉砌雕栏”, 现在它洗尽了往昔的铅华,正值“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自伤自悼的时候了,可是,“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全然没有哀伤的影子,有的只是饱受打击后的那份超然,坦然或淡然。

地坛就像是作者神交已久的一位人生道路上的导师,“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地来到作者的身边的一位大彻大悟的智者,它静静地爱抚着他。作者从古园中,那不因时人冷落和自身衰弱而暗淡,仍把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映照得灿烂的落日;那敢于在最落寞的时候,把天地叫喊得苍凉的雨燕;那能荡起人们对于过往和未来遐思涟漪的雪地上的脚印;那淡出喜忧、镇静站了好几个世纪的苍黑古柏;那夏天暴雨、秋日落叶捎来的种种况味等等,找到了与自己相似的东西,找到了共鸣,他内心有着一股想活下去的念头,他希望自己:虽为落日,却也能照得灿烂;虽为古柏,却有着执着的追求;虽为落叶,却飘摇歌舞,为秋天增添一点灵动的色彩。他希望自己也能把生命的辉煌留给坎坷,留给这个世界。是啊,古园形体曾被人肆意雕琢过,但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如此,经受创伤的万物之灵的人又何尝不该如此呢?

史铁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徜徉地坛于古园里,观察、聆听、感受、思索,与时间和历史、自然和生命进行着缠绵不尽的交流和对话,地坛成了他栖息的精神家园。在地坛中,他看到: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胡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展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他听到: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的响动,片刻不息。这些自然生命的律动和天籁之声,给了作者心灵以强烈的震撼,也成了他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柱。

地坛布满了一个残疾人轮椅的印辙,也充溢着一个感悟者与其他生命对象倾心相谈的喁喁私语,地坛成了作者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在这里看到了地坛弥坚的活力,悟到了使地坛生生不息的源泉。对于一个为生死问题苦苦思索的孤独者,生死的安排终于豁然已解:“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史铁生的细腻与禅悟,不仅在于他能与时间和历史、自然和生命进行缠绵不尽的交流和对话,而且还在于他对母亲有着独特的感悟和对生命的诠释。失去双腿的史铁生是痛苦的,而他的母亲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地坛给了史铁生一个冷静思考的空间,抚慰了他那颗绝望的心,可是他心灵挣扎的过程,也是他母亲内心痛苦挣扎的过程。母亲面对儿子灾难的无助使她成为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因为“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作者写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母亲放心不下残疾的儿子,整日里四处张望,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像守候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生怕他一不小心跌倒似的。好多时候,母亲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他的动静。母亲对他没有太多的奢望,他在,她就心满意足了。当他发疯似地摔打东西时,母亲并没有嗔怪他、阻止他。她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如能减轻儿子的苦痛,母亲甘愿儿子把那些东西摔打在自己身上、心上。

她担心儿子到古园去,但又不便阻止和询问,只有无声的送儿子出院子。多少次无奈的望着儿子远去的的背影,很久还保持着送“我”走时的姿势。为此,她整日处于痛苦、惊恐之中。“曾有过好多回,我在院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由于大男孩子的倔犟和羞涩,使得眼睛不好的母亲寻找“我”,从“我”旁边经过,“我”却决意不喊叫。只是在母亲猝然去逝以后,“我”才有余暇去设想母亲,“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這苦难也只好由我来承担”,“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我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在母亲去世之后,这些纷纭的往事才在我面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的深切,但“我”什么都已经来不及了。而“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作者因失去双腿而“失魂落魄”,在古园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却用无言的爱关爱自己的儿子,自己却承受着加倍的痛苦。以至,作者想:“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而正是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帮作者度过了最痛苦的时期,使作者找到了生存的信念。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母亲活得是何等的坚韧!母亲千方百计地讨好儿子,千方百计地使儿子好受、快乐;母亲的心却在滴血。长期的苦楚、劳累使她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她走时,一定还在惦念着她那有病的儿子。她不情愿地走了。

作者的母亲是秋天走的,留给作者的是心头的无法驱散的伤痛,他要去填补这伤痛,他要为母亲好好的活下去。文章的第二部分集中地描述了作者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理解。作者还是经常去古园,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为了寻觅母亲的足迹,因为有落叶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文章中作者不止一次地自诉:可是母亲走了,可是母亲走了……母亲的走,留给他的是无尽的思念和无可挽回的遗憾。“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作者分明是在告诫我们,生命中的遗憾,是在不经意间铸就的。

上一篇:党员自我鉴定下一篇:校长开学典礼讲话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