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报告撰写的意义

2024-09-13

市场调研报告撰写的意义(17篇)

1.市场调研报告撰写的意义 篇一

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

一、撰写要求

市场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是由题目、目录、摘要、正文、结论和建议、附录等几个部分组成的,但报告的结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调查项目、不同的调查者或调查公司、不同的用户以及调查项目自身性质不同的调查报告,都可能 会有不同的结构和风格。因此,市场调查报告的写作形式应着情而定。

(一)标题

标题必须准确揭示报告的主题思想,做到题文相符。标题要简单明了,高度概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写标题的形式一般有以下三种:

1、直叙式标题

直叙式标题是指反映调查方向或只透出调查地点、调查项目的标题。例如,《北京市居民住宅消费需求的调查》。这种标题的特点是简明、客观。

2、表明观点式标题

表明观点式标题是指直接阐明作者的观点、看法,或对事物做出判断、评价的标题。例如,《对当前农村医疗条件不足不可忽视》等标题。这种标题既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又揭示了主题,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提出问题式标题

提出问题式标题是指以设问、反问等形式,突出问题的焦点和尖锐性,吸引读者阅读、思考。例如,《××牌产品为什么滞销?》、《北京市房地产二级市场为什么成交寥寥无几?》等。

(二)正文

正文是市场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正文是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的主要部分。正文部分必须正确阐明全部有关论据,包括问题的提出到引起的结论,论证的全部过程,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等。

1、开头部分

开头部分的撰写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开门见山,揭示主题。文章开始就先交代调查的目的或动机,揭示主题。例如,“我公司受北京电视机厂的委托,对消费者进行一项有关电视机市场需求状况的调查,预测未来消费者对电视机的需求量和需求的种类,使北京市电视机

厂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其产量及种类,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

②结论先行,逐步论证。先将调查的结论写出来,然后逐步论证。许多大型的调查报告均采用这种形式。特点是观点明确,使人一目了然。例如,“我们通过对天府可乐在北京市的消费情况和购买意向的调查认为它在北京不具有市场竞争力,原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③交代情况,逐步分析。先交代背景情况、调查数据,然后逐步分析,得出结论。“本次关于非常可乐的消费情况的调查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重庆、天津,调查对象集中于中青年„„”

④提出问题,引入正题。用这种方式提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引导读者进入正题。

2、论述部分

由于论述一般涉及内容很多,文字较长,有时也可以用概括性或提示性的小标题,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论述部分的结构安排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分析报告的质量。论述部分主要分为基本情况部分和分析部分两部分内容。

①基本情况部分。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是先对调查数据资料及背景资料做客观的说明,然后在分析部分阐述情况的看法、观点或分析;第二,首先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目的是要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先肯定事物的一面,由肯定的一面引申出分析部分,又由分析部分因出结论,循序渐进。

②分析部分。分析部分是调查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这个阶段,要对资料进行质和量的分析,通过分析,了解情况,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

分析有三类情况:第一类原因分析。是对出现问题的基本成因进行分析,如对××牌产品滞销原因分析,就属于这类。第二类,利弊分析。是对事物在市场活动中所处的地位,起到的作用进行利弊分析等。第三类,预测分析。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做出的分心,如对××市居民住宅需求意向的调查,通过居民家庭人口情况、住房现有状况、收入情况、及居民对储蓄的认识,对分期付款购房的想法等,对××市居民住房需求意向进行预测。

3、结论和建议

结论和建议应当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好的结语,可使读者明确题旨,加深认识,启发读者思考和联想。结语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概括全文。经过层层剖析后,综合说明调查报告的主要观点,深化文章的主题。

(2)形成结论。在对真实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报告的结论。

(3)提出看法和建议。通过分折,形成对事物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和可行性方案。

(4)展望未来、说明意义。通过调查分析展望未来前景。

二、打印要求

(一)字数要求

3000字以上。

(二)打印要求

1、封面:单独加一页封面(封面上横向打印作业题目,标清专业、班级、姓名等基本信息)

2、各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顶格

3、正文内容: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

4、行间距:全文1.5倍行间距(具体操作步骤:工具栏→格式→段落→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

5、作业装订:上方装订

6、纸张要求:A4纸

具体请参照下面示例。

《关于××××××的调查报告》

专业:×××

班级:×××

姓名:×××

一、×××

(一)×××

1、×××

×××××××××××××××××××××××××××××××××××××××××××××××ׄ„„„

2、×××

(二)×××

×××××××××××××××××××××××××××××××××××××××××××××××ׄ„„„„„

二、×××

„„„„

2.市场调研报告撰写的意义 篇二

一、起草前的准备工作

如果是领导指定的调研课题, 则要围绕该特定课题进行调研角度的选择, 力争选择一个最佳角度, 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使调研材料以较为合理的角度进入主题。如果调研题材广泛, 由笔者自选, 则要把握好领导关切和群众当中的热点问题, 既要贴近领导, 又要贴近群众。贴近领导是从领导决策的需要出发, 为领导工作和领导决策服务。贴近群众则是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搞调研。由于领导者也最需要了解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这样的成果比较易于被领导采纳和关注并重视和解决, 这样的调研成果才能实现其应有价值。

确定好调研角度和具体方向后, 则要选定调研范围、选择好访谈对象并且确定好调研方法。选定调研范围时, 一是要选好内容范围, 即本次调研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二是要了解地域范围, 对本次调研所有走到、看到、听到的地域大致有一个了解。三是要掌握时间范围, 该次调研内容所涉及的起止时间, 以便调研者和被调研者双方掌握具体时间。在访谈对象的选择上, 要求我们不仅要贴近领导, 摸清领导思路, 更要多多深入一线, 进入基层听听职工的声音。在调研方法的选择上, 要多方选择确定好文献调查法、统计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会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的穿插运用, 掌握大量的真实可靠材料, 便于写作时进行总结提炼和升华出有力、精确的观点和情况。

二、起草时应注意的问题

从材料的选择上来说。真实准确是调查研究的生命, 只有用事实说话, 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研究的结论才能有说服力。如果调研报告失去了真实性, 也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写入调研报告的材料都必须真实无误, 调研报告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事件经过、背景介绍、资料引用等等都要求准确真实。调研时提醒自己随时注意做好调研信息中数据、人名、时间、地名的记录, 以便过后核对信息的真实性, 再去动笔。坚持典型性原则, 在从大量材料中提炼普遍性观点的同时, 也要对调研过程中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进行剖析和研究, 以便使调研材料更加具有完整性。

从调研文章的语言上来说。一是调研材料应当尽量平实、简洁、生动、通俗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 做到深入浅出, 语言具有表现力。既不可高谈阔论, 华而不实, 也不可含糊其辞, 不知所云。调研报告语言尽量不使用华丽的辞藻和文字性的形容、描写和修辞手法, 做到不拖泥带水、不堆砌辞藻。二是在议论和叙述的文字篇幅分配上, 夹叙夹议是较好的写作方式。议论过多、空谈理论, 不运用大量、真实、全面的客观事实和具体数据, 则文章缺乏真实的材料支持;大篇幅地摆事实, 没有对本质问题升华和概括, 无法把调查获得的材料形成观点, 调研也就失去了本质意义。

从观点的提炼、结论的生成上来说。在调研报告的写作中, 调查是基础、研究则是关键。在掌握大量、真实、全面的客观事实和具体数据, 对基本情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后, 把调查获得的材料所形成的观点, 通过布局安排、语言调遣组织成文章观点才是文章精髓所在。一是文章提出每一个观点, 都必须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才会有较强的说服力。二是需要既有浅层次的问题, 又要揭示深层次、规律性的矛盾, 使得文章能反映出深刻的思想, 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三是现象分析要与本质分析相结合。

三、撰写调研报告的误区

(一) 以偏代全、以点带面。有的调研员在撰写调研报告时没有端正调研态度, 常常为图省事省力, 在挑选访谈对象的时候找一些自己身边的同志, 做几个访谈敷衍了事, 不但没有划分好访谈对象的层次, 也没有大量的调研背景材料做支撑, 殊不知这样的调研结果只能害人害己、混淆领导的视听。

(二) 调研题目开口过大。调研题目开口过大很容易造成像耕田一样“划地皮”, 说大话、讲大道理、面面俱到、铺天盖地的理论, 而没有形成深入实际的探索和研究。只有角度开得够小, 够深, 才能像掘井一样把调研的问题挖到位。

(三) 报喜不报忧。调研时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进行了深入大量的调查研究之后, 调研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负面的。也许这种结果领导在听到、看到之后会皱眉头或是大发雷霆。如实动笔则领导不满意, 虚报调研结果则违背了调研以真实为原则的核心思想。调研员们遇到问题绕着走, 在关键性问题上转圈圈, 正面多调研、负面不调研。

3.图书市场细分与上架建议的撰写 篇三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生产和消费载体之一,图书出版和销售形态也在发生着剧烈的结构性再造。图书的年出版量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数万种发展到如今的近30万种,且内容日趋分化、深化,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随着20世纪后半叶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主导的信息技术革命,文化生产和消费形态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知识经济、信息爆炸使得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为海量信息所困扰。由此,文化产品的分类、文化市场日益精密的细分,无疑成为人类的一个重大命题。因而,图书生产者和营销者要做的便是,在适合的时候,将适合的图书,呈现在适合的潜在需求者面前,让其便捷地获取。就此而言,图书消费需求——市场更为精细地细分就成为其中的关键。

二基本概念、价值和类别

图书市场细分是指出版社根据图书市场需求和读者购买行为或爱好的差异性,将图书市场划分为许多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细分市场,使具有相同或相似爱好的读者共同构成细分市场的潜在消费者和营销对象。人的精神需求的日益分化,是导致图书市场细分日益精细化的根本原因。

目前,零售书业依然是图书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而信息流的贯通是这一经济活动目标成功实现的关键。实际担当这个信息贯通职能的信息数据编码,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修订于1999年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依据学科目录将图书在A(马列毛思想)、B(哲学)、C(社会科学)、N(自然科学)、Z(综合性图书)五大类别之下,分为22个大类,其三级分类依然显得粗放。比如c(社会科学)目录下的91编码之下,仅标示了“社会学”,而实际上,现代社会学范畴已极其广泛,包括社会理论、社会发展、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诸多二级乃至三级学科。同时,现代社会学范畴还包括知识社会学、文化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等。依据该分类至少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编码中加以编目和管理,如果仅将其置于单一编目中,就有一部分潜在消费者被忽略。很显然,当我们将教育社会学编入社会学分类中,教育学方面的读者就可能被忽略,但实际上,关注这个领域的更多的可能恰恰是教育学方面的读者。此外,《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分类,仅以编码方式呈现于图书的版权页,如C91,指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学。事实上,这个编码系统是服从于图书馆藏平台的管理编码,并非针对图书销售。对这个编码系统的识别,需接受图书馆学的专门学习和专业训练,而大多数的零售书业的从业人员和绝大部分的读者没有机会,也不可能接受这个编码系统的专业学习,并直接识别这个编码系统的,因而其在图书销售过程中的信息传导功能受到了极大的约束,无法发挥信息贯通的功能。而且,《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为了满足大型图书馆管理需要的三级分类编码,除了编码化、符号化、数字化这些专业约束制约其在图书市场中发挥信息流功能以外,其分类简单化、粗放化,也是其难以发挥图书营销活动中信息传导和贯通功能的重要制约因素。然而,图书市场的细分,恰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上述弊端。

目前,图书市场细分大致包含了如下方式和类别——

第一,按年龄、性别细分。少儿读物长期以来已牢固地占领了图书市场的半壁江山,看似已经无懈可击。其实,从3岁到13岁的目标群体,图书市场细分依然大有文章可作。童趣出版公司的《女孩子必读的100个公主故事》自2007年上市以来已累计销售32万册,就是按年龄、性别细分市场的一个成功案例。该公司将目标群体定位于3岁~8岁的女孩。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个个都是家里的公主,都做着粉色的公主梦。作品的推出立刻赢得了该年龄段女孩子及家长们的追捧,创下32万册的销售奇迹。近年来日渐兴起的“银发族”读物也是按年龄细分市场的又一表现。针对老年人生活特点的养生保健类、花草种植类、娱乐消遣类图书畅销,均得益于准确的市场细分。

第二,按产品档次细分。这里所说的“档次”,严格意义上讲,属于产品的功用属性——针对礼品类图书进行市场细分。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丰富和多样化,图书作为礼品已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并喜爱。装帧精美、设计独特的图书成为近年来人们表情达意的首选之一,图书礼品市场愈来愈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出版社细分市场的又一依据。

第三,以引导读者、发掘读者兴趣为己任的市场细分。出版社主动出击,创造市场热点,避开已成熟的图书市场,另辟蹊径,建立一个全新的图书细分市场,引领读者,培养读者群体,进而在整个图书市场掀起一股“×x热”。前几年流行的“国学热”和近几年热销的养生保健类图书是此类市场细分的成功案例。

实际上,细分图书市场的方法远不止上述三方面,按学科细分、按作者著述风格细分、按产品定价细分等都是出版社值得发掘的图示市场蓝海。面对如此日益细分的图书市场,为达成贯通信息流,实现生产消费目的,对图书的二次编码,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图书进行二次编码——撰写“上架建议”,就成了当今图书业的服从和顺应市场细分法则的简约化方式。其通用符号的易识别性和信息传达直接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没有受过专业图书馆学训练的零售书店从业人员,摆脱完全凭经验和书名对图书进行分类和上架的局面,同时也可让读者一目了然地识别自己所寻找的目标图书。

三“上架建议”的目的和功能

撰写“上架建议”的目的,实质上是为了实现图书生产目的,而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基本框架下的进一步细分和明晰化、具体化,旨在引导图书销售商在书店及其他图书销售环节将图书呈现在潜在图书消费者面前,从而达到直接、直观传达目的的一种策略。

面对浩繁的图书品种、无限细化和深化的学科,我们无法要求图书零售商都是受过完整而系统图书馆专业训练的人士,我们更难要求需求日益多元、目标指向日益明确的读者在浩如烟海的图书海洋中盲目搜寻。在这种情况下,明确而精细的图书分类,无疑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图书“上架建议”在客观上起到了这种作用,即对图书的潜在消费群体加以明晰的分类,并给零售书商以及图书营销人员对图书分类作出指引,从而将图书生产目的和销售目的紧密结合起来,客观上起到对图书市场进行细分的作用。

但作为对图书市场加以细分,以便实现图书销售目的的一种尝试,“上架建议”只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框架下的一种补充或明晰化,或者说是对其符号化编码的具体明确的文字表述。但时至今日,关于“上架建议”的撰写,并没有一个相对规范的指南,这就给实际操作带来了一些困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作用和功能的发挥。

四“上架建议”撰写的基本要领

从上述“上架建议”的背景、目的和功能可以看出,“上架建议”须明确标示三大核心内涵,即“向谁建议”“谁来建议”以及“如何建议”。由此,笔者认为,撰写“上架建议”须把握如下基本要领——

1“上架建议”的指向——向谁建议

通常来说,可以将出版社的图书分为两大类,即定位于市场、以销售为主的普通类图书和定位于图书馆、以收藏为主的学术类图书。类别不同,其上架建议的指向对象也有区别。市场图书无疑以市场销售为主,上架建议应该强调其历史销售量(对再版或重印书而言)或预计销售前景(对新书而言),凸显其市场价值,目的是让书店销售员增加销售信心。因此,这类书的上架建议重点在市场方面做文章,指向对象应该是书店销售员和读者。对学术类图书,上架建议重在介绍该作者在本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权威性,版本的稀缺性,以凸显该书的学术价值,目的在于让图书馆采编人员意识到该书的典藏价值。切忌不看对象、不分重点的“上架建议”。

2“上架建议”的提出者——由谁来建议

既然“上架建议”对图书的流通和销售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给图书补充“上架建议”已成为业界正在尝试的一种新的模式,那么,应该由谁来提供“上架建议”就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对此,业界出现了两种看法:出版社认为,“上架建议”应该由书店销售人员来写,理由是,他们离读者最近,了解读者,了解市场,知道怎样吸引读者,抓住市场,由他们来写“上架建议”最合适。而图书馆或书店则认为,“上架建议”应该由编辑来写,因为一本书从选题策划到上市销售,最了解其特色、定位的莫过于该书的编辑。究竟该由谁来建议呢?客观地说,谁作为建议者都有其不足之处。一份完整、准确、明晰的“上架建议”,应该是产销双方共同完成的产品。首先由编辑全方位地提供图书的信息,如作者情况、内容介绍、读者定位、营销模式等,然后由销售员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样写出来的“上架建议”无疑将是完整而到位的。另外,“上架建议”还应在市场的检验中得到不断修正和完善,以更加符合市场发展的需要。

3“上架建议”的传递方式——如何建议

一本新书从出版社到读者手中,中间要经过这样几个环节:出版社一批销中心一书店一营业员上架一读者。如何有效而快捷地将“上架建议”传递给销售员或图书馆分类编目人员,这应该是出版社考虑的问题。狭义的“上架建议”很好处理,不过是现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明晰化或者图书分类编目编码符号的文字化,核心信息不过几个简练的文字而已,它随条码附着在图书封底,可随时查看。而广义的“上架建议”(作者信息、图书目录、内容介绍、发行建议表甚至宣传招贴等)处理起来就要小心了,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信息的遗漏或丢失。对这些材料的处理,出版社除了向书店提供传真件以外,同时还要提供载有这些“上架建议”信息的电子文档,以备不时之需。

4关于“上架建议”的写作实例

在明确了“向谁建议”“谁来建议”和“如何建议”的前提下,要写出一份简洁而中肯的“上架建议”应该不再困难。笔者认为,首先要确定“建议”的指向,即书店工作人员和终端读者,这样的“建议”就要做到细化而且具体。比如,同样属于管理类的书,若“上架建议”仅仅表现为“管理类”就太笼统,根本起不到建议的作用。从学科分,管理这一大类下可以细分出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等十几项;从程度分,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之别;从类型分,又有学术专著类和教材教育类等。这些消息均应在一本管理类图书的“上架建议”中得到充分体现。例如,一本高职高专的管理学教材,如果必须在条码上方的方寸之间完整地将其消息告知读者,这样的“建议”必须包含如下元素:高职高专,基础管理,教材。至于有关更详细的介绍则包含在该书的作者介绍、内容提要及目录这些广义的“上架建议”中。

五结语

以往的“大而统”的图书营销模式已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图书市场,读者需求的个性化、具体化,无疑是对出版业提出的全新的营销要求。为了跟上图书市场的发展步伐,适应读者需求,图书市场细分已成为出版社营销的必备课题;与此同时,作为贯通图书生产和销售的信息纽带和桥梁,“上架建议”也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尚缺乏相应规范的前提下,依据现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基本框架并对其分类编码加以明晰化,可能是“上架建议”撰写的基本准则,而依据这一准则,将图书的关键信息,即图书为谁生产、由谁写作和出版以及为什么而写作和出版此图书等内容,用最简练明晰的文字加以表述,目的是对图书市场加以相对精密的细分,使之成为出版者给图书零售业的销售指南和图书消费者的购买指引,由此而决定了“上架建议”将日渐成为图书生产和营销的重要手段,因而掌握撰写“上架建议”的目的、功能以及撰写要领将显得十分必要。

4.市场调查报告及策划书撰写的步骤 篇四

1、市场调查的目的——你要问什么

2、市场调查的方法——你怎么问

3、市场调查的步骤和人员安排——安排哪些人做哪些事

4、问卷设计——简单、明了的问,达到目的5、市场调查的撰写

前言

概述调研宗旨、经过、调研目的、调研方法和技术以及必要的谢辞等。目录

正文

(1)项目背景

主要是写营销环境分析,影响项目的背景因素分析

 政治和法律环境

 经济环境

 科技环境

 社会文化环境

 自然环境

(2)项目市场分析

 市场目前的容量分析

 行业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3)目标客户群分析

 消费者基本特征描述

消费者分析

心理因素

生活方式

性格

爱好

价值观

 消费群体的构成与消费情况

 商业推广与消费习惯特征的基本分析:根据使用场合、场所、目地与媒体接触度来制定渠道策略、产品定位策略、媒体推广策略、品牌传播和促销分析

(4)目前竞争市场环境分析(竞争对手分析)

 市场占有率

 价格

 广告与促销

 消费群体的构成与消费情况

(5)产品分析

 优势  劣势  机会  威胁

(6)营销建议

5.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意义[范文] 篇五

撰写教学论文,是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之一。它对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交流工作经验,推动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撰写教学论文,是中小学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撰写教学论文的过程中,通过课题研究,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各种新的教育科学理论,联系自己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和良策,实际上也是一种有效的进修学习。实践证明,通过撰写教学论文,带着研究课题学习理论,收集有关信息资料,目标方向明确,印象特别深刻。特别是亲手动笔撰写文章,自身获得了成功的内心体验,更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然过程。

(二)撰写教学论文,有助于锻炼思维,提高科研能力。

撰写教学论文,是一项艰巨的脑力劳动过程。不论是选题立意、组织材料、遣词造句、谋篇构思,还是逻辑推理、层层论证、以理服人,写作过程本身对我们来讲,就是一种严格的逻辑思维训练。为了把自己头脑中无形的思维活动变成有形的文字表述,我们就需要反复地推敲,通过写作论证的过程,使自己对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看法,更加全面深入,更加系统化。

(三)撰写教学论文,有助于检查工作中的疏漏,发现新的问题。

人们通常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完成一项工作,搞完一次活动或实验时,常常对于工作结果很满意,“自我感觉良好”。但事后在撰写教学论文时,静思回味,就会发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尽如人意的疏漏。有些情况可能摸得不准,了解得不那么全面,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把工作做好。所以,撰写教学论文,会使我们发现原来没有发现的问题,查出工作中的疏漏,有利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撰写教学论文,便于别人学习和参考,能促进学术交流,有利于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

6.市场营销期中小论文撰写要求 篇六

1、原则上运用教材第1-3章所学理论知识写一篇案例分析或理论论述的小论文,可以选用

后面章节的内容撰写;论文为全原创的请注明。

2、论文题目可以自选,也可选用老师建议题目;对于描述性案例要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

析;解决问题性质的案例应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理论论述性的论文应先提出问题,对自己的学术观点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

3、论文字数为1500-2000字,手写稿和打印稿均可,手写稿须书写清晰。

4、论文上交日期:2014年3月 日(第 周周)

5、老师建议论文题目:

1)某公司的市场营销观念研究

2)某公司的经营理念分析

3)某公司的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分析

4)某公司运用“大市场营销手段”问题研究

5)分析某公司的在特定市场的“营销组合”策略

6)对某公司进行SWOT分析

7)运用教材P61图3-1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理论对一个个体购买者或组织购买者的购

物过程进行分析,并回答7W7O

8)分析文化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如婚丧嫁娶、节日消费等方面

9)分析中国社会某一阶层的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10)分析社会因素对某个消费者的某次具体消费行为的影响(教材P64-65)

11)分析个人因素对某个消费者的某次具体消费行为的影响(教材P65-66)

12)分析心理因素对某个消费者的某次具体消费行为的影响(教材P65-66)

13)某消费者购买某物品购买决策过程分析(理论在教材P70-73)

14)分析某生产者的某次购买决策影响因素和购买决策过程

15)分析某中间商的某次购买决策影响因素和购买决策过程

16)分析广告对城市独生子女生活消费行为的影响

17)对某具体个体消费者在某特定生命周期阶段的消费特征进行分析

18)分析西华大学某年级(某特定群体)学生文化(餐饮娱乐、运动、旅游等方面)

7.市场调研报告撰写的意义 篇七

要撰写出一篇高质量的QC成果报告, 一要熟知QC小组基础知识并亲自参与活动;二要掌握小组的活动程序和记录, 并能正确、熟练地运用QC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 用数据说话, 通俗易懂, 精炼活泼;三要参考最新成果报告, 取长补短, 吸取精华。这些是写好QC成果报告的基础。

但是, 近年来通过阅读国家电网公司优秀QC成果汇编时发现:县级公司的成果较少;此外通过互联网上的各类QC小组QQ群也获知, 在撰写QC成果报告方面依然存在“依样画葫芦、依靠一支笔”的现象。这些都反映出, 很多小组成员还没有真正掌握QC小组基础知识和撰写报告的方法, 下面结合“问题解决型”QC小组在撰写成果报告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解析, 以达到不断提高撰写水平和质量。

1 QC小组概念及基础知识

1.1 质量与质量管理定义

质量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源自ISO9000:2000) 。

质量管理体系: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 并通过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实现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它经历了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 (二战)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20世纪50年代)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M (60年代至今) 。

1.2 QC小组定义

QC是Quality Control的缩写, QC小组即质量管理小组, 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 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 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 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而组织起来, 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QC小组是参与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它具有自主性、群众性、民主性及严密的科学性。

1.3 QC小组分类

以往的QC小组活动类型有“现场型、管理型、服务型、攻关型”四类并统称为“改进型”。中质协2000年又提出了“创新型”QC小组概念, 为QC小组活动注入了创新的活力。所以, 目前总共有五种类型的QC小组。

1.4 QC小组活动宗旨

(1) 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改进质量, 降低消耗, 提高经济效益; (3) 通过开展“5S”管理, 创建和保持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场所。

1.5 QC小组活动

基本条件:

(1) 企业领导重视。

(2) 企业员工有认识有需要求。

(3) 培养QC骨干。

(4) 建立活动制度。

各类QC小组活动都涉及到相同的QC管理技术:

(1) 遵循P、D、C、A循环步骤;意义:P-计划、D-实施 (执行) 、C-检查、A-处理、总结。特征:循环前进、阶梯上升;大环套小环;

(2) 以事实为依据, 用调查分析的数据说话;

(3) 应用各种统计方法、QC工具, 进行科学的分析。

活动特点:实事求是、灵活多样, 提倡“小、实、活、新”。

1.6 QC小组的课题分类

生产或工作中有很多问题都需要解决, 只有难度较大、通过QC小组活动能够解决的问题, 才是被选为小组活动的课题。

中质协2006年又在《开展“创新型”课题QC小组活动实施指导意见》中, 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型”与“问题解决型”QC小组的主要区别, 明确地把QC小组活动的课题分成二大类:问题解决型、创新型。所以, 目前QC小组撰写QC成果报告, 也只分“问题解决型”课题和“创新型”课题二大类。

1.7“创新型”和“问题解决型”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

这二类课题[1]“立意不同;过程不同;结果不同;运用方法不同”。

“问题解决型”课题的现状是与先有的标准或上级下达的指标比有差距, 而“创新型”课题要解决的问题及要达到的课题目标是从来没有过的。二种课题都是企业中解决不同问题的二种不同的活动程序与活动形式, 课题的本身决定了小组课题的类型。

所以, 目前的五种类型QC小组,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定课题并开展好相应的QC活动, 而不要盲目地追求“创新型”课题。

1.8 QC小组的课题来源

课题的来源有三个方面:令性课题;指导性课题;选课题。限于篇幅, 它们的具体解释请查阅参考文献[2]。

本文主要针对“问题解决型”QC课题, 依据其活动程序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具体探析QC成果报告的撰写方法。

1.9 了解“问题解决型”QC小组活动程序

对QC小组活动课题的目标值的来源不同, 其解决问题的“活动程序“略有不同, 见表1。

可以看出, “问题解决型”课题包含“自定目标值”和“指令目标值”两类, 它们在PDCA活动程序和内容有许多共同之处, 都是按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进行的, 是小组活动的真实写照。笔者对国网公司2013年优秀QC成果汇编的课题进行了统计, 其中“创新型”占58%, “问题解决型”占42%。而“问题解决型”之中的“自定目标课题“又占98%以上, 所以人们习惯上把“自定目标值课题”统称为“问题解决型”课题。开展“问题解决型”QC小组活动, 要严格遵循“活动程序”, 要充分体现“4个阶段10个步骤”的活动过程。

2 撰写QC成果报告的经验

2.1 撰写报告目的

QC小组成果报告是QC小组运用管理技术和专业技术进行质量改进活动后, 达到预期目标的经验总结, 是小组全过程活动的真实写照。有利于小组成员自身的共同提高、互相启发、互相激励、成果的交流和发布。报告必须按QC小组的“活动程序”顺序编写, 这样才会有很强的逻辑性、理论性、科学性。

2.2 整理成果报告

(1) 制定总的活动计划。包括回顾总结、上报报告、制作PPT、发布预演、明确计划时间等; (2) 组织全体成员认真回顾、总结、分析活动的全过程; (3) 根据课题, 拟定成果报告内容的编写提纲, 确定执笔人; (4) 各环节人员要分工明确, 落实责任, 整理活动记录, 提供相关材料; (5) 起草成果报告初稿, 集体讨论与补充。

2.3 撰写的基本方法

可以概括成九句口诀:以实为本、课题选准;PDCA、计划先行;工具适用、简便易行;主因找对、对策可行;实施跟踪、不断修正;巩固成果、纳入标准;整理报告, 突出重点;图文并茂;逻辑性强[2]。

2.4 报告的排版

报告全文用Micrsoft-Word格式编辑, A4复印纸。页面设置:页边距 (上2.5cm、下2cm, 左2.5cm, 右2cm) , 全篇正文 (多倍行距1.25, 宋体10) 。

封面:行1:左上角为公司的LGLO。行2:QC题目 (居中、微软雅黑1号) 。行3:XXXX年度QC成果报告 (居中、黑体2号) 。行4:可加一幅相关图片。行5:填报单位部门。行6:班组及QC小组名称。最后, 调整各行行距, 达到版面和谐美观。

第1页及各后续页:各行内容依次顺延。当某行需要插入图片时, 要注意将该行行距更改为“单倍行距”, 以经防止图片和文字出现“重叠”现象。表格标题放在表的上面, 图片标题放在图的下面。

要结合“问题解决型”的活动程序拟写“提纲”, 以提纲顺序为框架编写各节正文内容, 建议的格式如下:

课题名称 (宋体二号加粗, 居中)

单位及QC小组名称 (宋体小四号, 居中)

课题背景 (黑体小四, 居左)

正文段落…… (宋体10, 居左, 首行缩进2字)

名词解释 (黑体小四, 居左)

正文段落…… (宋体10, 居左, 首行缩进2字)

小组简介 (黑体小四, 居左)

正文段落……

一、选择课题 (黑体小四, 居左)

正文段落…… (宋体10, 居左, 首行缩进2字)

二、现状调查

………………

九、制定巩固措施

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3 具体撰写“问题解决型”QC成果报告

报告全文以一万二千字为宜, 排版以十页左右为好, 页码页脚居中, 打印选择手动双面打印。

3.1 课题名称

题目放在第1页第1行。课题宜小不宜大;应一眼能看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可抽象;不可加副标题;字数一般控制在15个之内。格式:如何对待-----对象内容----具体问题

如:提高或缩短课题内容xx率或时间

如《缩短故障点柱上开关定位时间》, 《提高自动化抄表核算率》。错误的选题:

(1) 将专业工作作为课题。如《改进工艺提高空气开关组装一次合格率》。

(2) 用主要对策作为课题。如《研究用电户市场提高电费回收率》。

(3) 课题与目标值之间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对应。

3.2 单位及QC小组名称

单位要用详细的全称。小组名称可起有特点的名或直接使用班组名。如:国网威海供电公司信通公司通信运检班“海创”QC小组, 国网威海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配电运维三班QC小组。

3.3 课题背景

应直接写出选此课题的目的和必要性, 切忌长篇大论。

3.4 小组简介

要注明小组名称、成立时间、课题类型、注册日期及编号、TQM培训、活动时间 (一般为9-10个月) 和次数、小组近三年来共完成过几项课题和获奖情况、小组成员姓名 (5~10人为宜) 、职务或职称、文化程度及组内职务。

3.5 一、选择课题

要从调查分析本课题现状入手, 阐述选题理由, 简洁明了, 可以从6个方面来说明选题的目的及必要性:

(1) 上级或部门要求;

(2) 目前的症结和差距;

(3) 造成的危害影响;

(4) 要采取的措施。

(5) 要用各种QC统计工具及图表把数据表达出来, 简单地说出要选定该课题的理由。

(6) 要采用开展活动的本年时间段内的至少三个月的数据。

以下, 均以《缩短故障点柱上开关定位时间》课题为范例[3]。

范例1:一、选题理由 (见图1)

3.6 二、现状调查

确定课题以后, 就要掌握问题严重到何种程度, 就要对现状进行认真的调查。通过去现场观察、测量, 将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找出问题的症结, 为下一步设定目标提供依据。收集数据时要注意:

(1) 数据要有客观性, 不能只收集对自己有力利的数据;

(2) 在进行数据整理时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分层分析、层层递进, 直到找到问题的症结;

(3) 现状调查做得好, 就给解决问题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因此, 现状调查这一步骤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在本阶段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对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就可以找出问题症结, 也为目标值的设定提供了依据, 更是为以后分析原因、确定要因打下扎实的基础。

现状调查常用的方法有:调查表、简易图表、篇排列图、散布图、分层法等[3]。

范例2:二、现状调查

(1) 调查一, 见表1, 【2013年1~6月故障点柱上开关定位的平均时间】统计表 (略) 。结论:通过数据分析, 发现【XXX】为79min/次, 未达到部门质量目标, 因此得出故障点柱上开关定位时间长的结论;

(2) 调查二, 见表2, 2013年1~6月西安、南京、石家庄【故障点柱上开关定位】的平均时间对比统计表 (略) , 结论:由表2发现, 石家庄的【XXX】时间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3) 调查三, 见表3, 2013年1~6月石家庄【故障点柱上开关定位】各阶段时间损耗统计表 (略) , 结论:故障点研判时间是造成【XXX】时间长的主要症结所在。

3.7 三、设定目标

设定目标是确定小组活动要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 也是为检查活动的效果提供依据。自选课题活动目标一般要满足以下5个要求:

(1) 目标要与课题问题一致;

(2) 量化的目标数值, 通常可用柱状图等简易图表达;

(3) 目标设定不宜过多, 最多不超过两个, 切忌出现过多造成解决问题的复杂性;

(4) 自定目标值课题的制定要有依据:“根据已有的技术标准、规程来确定;根据水平对比来, 即根据同行业的先进水平或平均水平与自己的实际水平进行横向比较来确定;根据本单位历史水平分析确定;根据相近专业或行业情况来确定;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来确定”;

(5) 设定的目标既要有先进性, 又要富有挑战性, 又要有实现的可行性分析, 小组有能力完成。

范例3:三、设定目标

小组设定活动目标为:故障点柱上开关定位时间为59min/次。

3.8 四、分析原因

(1) 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 如果在现状调查时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那么就应该针对症结分析原因;

(2) 分析原因要展示问题的全貌。一般小组成员展开头脑风暴法产生观点, 把有可能产生问题的所有原因都要想到。一般运用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环境、测量等“5M1E”的方面展开, 以免遗漏。

(3) 分析原因要彻底。常用方法有:鱼骨图、因果图、系统图与关联图, 不盲目追求高、深、新。要层层分析至可以采取对策的程度。末端原因要用“大、小、多、少、高、低、快、慢、强、弱”等进行描述, 而不要出现“人员素质差、程序不合理、操作不规范”等概括性语言表述。

范例4:四、分析原因

通过头脑风暴法, 小组绘制出“故障点研判时长”的末端因素系统图, 如样图2所示 (略) , 从人员、设备、方法、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第一层至第四层展开, 直到分析到末端因素。

3.9 五、确定主要原因

在该阶段:

(1) 尤其要把“因果图、系统图或关联图”中的“末端因素”收集起来, 因为末端因素是问题的根源, 所以主要原因要在末端因素中选取;

(2) 在末端因素中看看是否有不可抗拒的因素并把它剔除出去。

(3) 要对末端因素逐条确认, 以找出真正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要把握用数据分析说话, 对照检验标准以及容易产生的危害, 来确认是否主要原因。

确认方法一般有:现场“验证、测试测量、查阅工作记录分析”, 不能凭以往印象、主观经验或采用举手表决、01打分法、重要程度评分法等等, 一定要用数据说话。

范例5:五、确定要因

小组根据做出的系统图, 对全部末端因素进行整理并编制了确定要因计划表, 如表5所示。

根据编制的要因计划表, 小组人员对末端因素进行了逐项确认:

以下确认二~九的格式, 同样表6 (略) 。

通过逐项确认, 共找出“故障点研判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有3个:

3.10 六、制定对策

整个主要原因确定之后, 制定对策阶段是全部QC小组活动的核心步骤, 这里常见的问题是出在制定对策表上, 对策计划表的格式要严格按照“5W1H”原则制定。

常见问题:

(1) 没有按5W1H格式来制定且项目不全;

(2) 要因、对策、目标及所采取的措施不对应;

(3) 对策和措施合并、措施抽象、片面、笼统。

(4) 目标栏目内的目标值没有量化;

(5) 每一项实施的时间不具体;

(6) 制定的措施方案不明显、不具体或超出能力范畴。

范例6:六、制定对策

针对主要原因, 制定相应的对策如下表7:

3.11 七、实施对策

小组成员应严格按照对策表列出的措施实施改进, 在每条措施实施后都要交代实施结论, 如遇措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那么应该修正措施再进行实施验证。

要注意运用统计分析方法, 同时记录具体的实施过程, 以便为最后整理成果报告提供依据。在成果报告中要多用图表描述, 配以短小精炼的文字表达。

范例7:七、实施对策

对策1.改进故障研判方法, 通过信息共享推送故障点定位信息

(1) 通过优化抢修指挥流程, 使配电运维人员第一时间得知柱上开关掉闸位置。创新后故障研判流程如样图3所示 (略) ;

(2) 通过【配网事故与营销一体化系统的“推送信息”功能】, 第一时间告知配电运维人员开关掉闸位置。以往, 配网指挥人员通过电话、短信方式通知配电检修人员和相关部室人员, 不仅耗时费力, 工效低, 而且容易出现错误, 通过【XXX】功能, 及时准确报送开关掉闸位置, 配电运维人员就能快速、准确地到达现场进行确认。

实施后, 对确认非低压用户故障平均耗时进行对策目标检查, 如样图4所示 (略) 。

结论:通过对创新前后数据进行分析后可知, 对策有效。

“对策2、3”的实施过程的书写方法和“对策1”的思路相同 (略) 。

3.12 八、检查效果

要将对策实施后的数据与对策实施前的现状以及小组制定的目标进行比较, 达到预期, 说明措施实施有效。也可能出现未达到设定目标的情况, 也就是说没有解决主要问题, 没有找到主要原因或者对策制定得不合理, 此时就要重新回到原因分析阶段, 再往下进行一个小的PDCA循环, 这就是PDCA循环的特点之一, 即大环套小环。

此阶段至少要统计措施实施后的三个月以上的效果数据, 时间段短则检查效果不客观。

在计算取得成果后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时, 要注意时间不超过活动期 (包括巩固期) , 同时还应减去本次课题活动的成本及耗费。此外, 还应重视QC小组活动所带来的无形效益, 包括服提高服务质量效益、团结协作、用户好评、工作效率等。

范例8:八、效果检查

(1) 目标检查:列出实施后的“西安、南京、石家庄【故障点柱上开关定位的平均时间】损耗统计样表7 (略) ”, 说明石家庄故障点研判时间缩短到13min/次, 与全国先进水平的西安、南京相比, 分别少8min和4min, 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活动后【XXX】由活动前的79min/次缩短到活动后的52min/次, 比活动前缩短了27min/次, 效果比活动目标值多缩短了7min/次, 比活动前时间缩短了35%, 目标达成。

对“ (2) 安全效益。 (3) 经济效益。 (4) 社会效益。 (5) 无形效益”的叙述 (省略) 。

3.13 九、制定巩固措施

制定巩固措施是为了将QC小组活动的有效成果维持下去, 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一般采取将有效措施巩固化, 修订作业指导书, 修改操作文件, 制定管理办法等方式进行标准化。同时还要再次进行现场确认, 将取得标准化以后的图表数据与制定的目标进行比较, 再次证实措施的有效性以及成果的稳定性。

3.14 十、总结及今后的打算

要对本次课题进行总结回顾, 明确好的方面, 查找还有哪些不足, 并提出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本次课题的主要症结已经解决, 那么将次要问题提出来, 并作为下一次QC活动的课题, 或者重新选题开展新一轮的QC小组活动, 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评审标准

QC成果报告完成后, 可参照中质协或本行业制定的“问题解决型”评审标准打分, 以利于发现问题, 不断修改完善[6]。

5 结语

广大小组成员必须要注重QC小组基础知识的学习, 只有理解、应用好“问题解决型”的活动程序, 总结各程序环节报告的编写经验, 吸取各行业的优秀成果报告精华, 才能更好地提高撰写QC小组成果报告的质量, 为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创造条件。

摘要:QC小组成果报告是QC小组完成课题后的经验总结, 其内容的编写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流程。要想撰写出精彩的报告, 首先需要了解QC小组知识及“问题解决型”活动程序。其次要按其活动程序, 正确地运用QC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 及时对成果进行整理、编辑和总结。最后要参照评审标准进行打分, 以检验成果报告不足之处并继续改进。

关键词:QC小组基础,编写报告经验,撰写问题解决型成果报告,评审标准

参考文献

[1]中质协.开展“创新型”课题QC现在活动实施指导意见[Z].2006.

[2]田生囤.如何编写QC成果报告, [互联网][Z].河北省质量协会, 2012 (10) .

[3]国家电网公司优秀QC成果汇编2013.缩短故障点柱上开关定位时间[C].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4 (11) :32-42.

[4]胡晓新.QC小组怎样编写成果报告[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1995 (04) .

[5]鲁萍.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撰写技巧[J].中国工程咨询, 2010, 12 (123) :34-36.

8.如何撰写述职报告 篇八

尽管当前述职报告的使用队伍庞大,应用频率极高,但论文界对这一文体的研究相对滞后。笔者不揣浅陋,愿以点滴之见抛砖引玉。

一、述职报告的文体特征

1.真实性。真实性是应用文的生命,对述职报告来说也不例外。述职报告是人员考核、评优、晋升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述职者客观真实地陈述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犯过的错误及存在的不足。

2.述评性。述职者除了陈述工作事实以外,还要结合有关标准对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3.标准性。述职者在进行自我评价鉴定时有无标准?答案是肯定的。这个标准就是述职者所在岗位的行为规范、岗位职责、目标任务。这三个标准从不同层面概括了述职者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达到的要求。

4.实绩性。述职报告侧重于情况、事实的表述,即个人任务完成的情况、工作质量与效率、所作的主要贡献、个人态度表现,但突出的是工作实绩。

二、述职报告的撰写

述职报告一般由标题、主送单位、正文、附件、落款等部分组成。

1.标题。述职报告的标题形式有两种。第一人称式《述职报告》或《我的述职报告》;第三人称式,即由述职者职务、姓名加上“述职报告”:《××大学校长××的述职报告》。

2.主送单位。主送单位即述职报告的呈送单位、部门或负责人。如“区委组织部”“市人事局”“院职称评定委员会”。主送单位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

3.正文。述职报告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开头。为了让有关部门或人员更准确、恰当地了解述职者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述职者必须首先概述任职的自然情况,即所任职务、任职时间、所负责的具体工作。

主体。主体部分包括了正文的主要内容,是述职报告的核心。在内容的安排上,一般来说先谈工作中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情况,再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表明今后努力方向和打算。在谈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时先把自己的工作分成几个方面,再写各方面工作的主要进程,包括采取的主要措施,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在叙述中应做到:首先,注意区分工作中的主与次、宏观与微观、战略与措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其次,在陈述工作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时,一定要注意各项措施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最后,在陈述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联系实际,以丰富、生动、具体的工作事实和工作成绩说明自己是如何履行岗位职责的。

结尾。述职报告的结尾语常用“以上报告,请审查”“专此报告,请审阅”“特此报告”等。

4.附件。如果有补充说明正文的文字材料、图表,如获奖证书、文章转载情况等,可作为述职报告的附件处理。一般在正文末尾左下方写明附件的名称及数量,然后将具体材料附在述职报告的最后。

5.落款。述职报告的落款一般在正文末尾右下方(如有附件,就在附件栏右下方),署上述职人职务、姓名。在署名下方,写上成文日期。

三、撰写述职报告的注意事项

1.做好写前准备工作。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材料是撰写述职报告的前提和基础。占有材料就是搜集占有那些充分体现了述职者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文字、数字材料。这需要通过真实生动的材料去反映。在日常工作中,述职者必须注意搜集有关材料,如会议记录、文件、工作计划、阶段总结等等。

2.态度要老实,文风要朴实。撰写述职报告一定要端正态度,实事求事地反映本人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认真对待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切不可文过饰非制造假象,迷惑欺骗有关部门和群众。在文风方面,一定要平直朴实,对自我的评价要中肯贴切,避免使用夸张、比喻等文学性手法,也不要讲大话、空话。(摘自《写作》2001年第10期)(注:请本文作者告知详细通讯地址,以奉寄稿酬)

9.审查报告的撰写 篇九

公诉工作在本质上是适用和执行刑法的过程,因此,公诉工作无疑是最精确的司法工作之一,而公诉工作的全部结晶就在审查报告上。很难想象,一个不严谨、不精确的思维方式能够产生和支持一份精确的审查报告。实践中,审查报告的制作常会出现证据摘录混乱、分析说理不透、事实表述不规范等不良倾向。本文拟对审查认定的事实的制作要求几方面谈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高检院公诉厅在2011年下发的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格式将审查后认定的事实放在证据摘录之后,先审查证据再得出结论,这样更符合逻辑性。审查后认定的事实时,切忌养成照抄侦查机关起诉意见书的习惯。根据高检院的要求,审查后认定的事实,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所写必有据:既然是审查后认定的事实,必然是有合法证据支撑的,要求每一个情节、每一句话都需要客观证据的支撑,即便是按照我们的内心法则认为事实就是如此,但是没有证据证实同样不能在认定事实中表述。比如案发时间,犯罪嫌疑人称时间在凌晨1点30分,但是被害人称是在凌晨1点,那么表述事实时宜表述为凌晨1点许,就都可以涵盖,就比较准确。

2、逻辑清晰、使用法言法语。叙写的顺序,应当按照事情的发展来进行,不要使用倒叙法、插入法等手段;在文字应用上,尽量要做到严肃性,忌文学色彩太浓厚,更不要出现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对一些名词、计量单位等的表达,需要做到书面化,使用法律用语,不能口语化,比如说重量单位,要写千克,不要写成斤等;整个事实内容的表述,读起来要让人感觉中立、稳重、客观,而不要花哨,更杜绝感情色彩渲染

3、简洁明确:简洁就是要具有一定概括性,切忌流水账。认定的事实需要很多叙写的内容,比如说动机、通谋等,这些要写,但是并不是说长篇大论,而是要言简意赅,加强叙述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把案件有关的背景做必要的说明,对于一些无关的情节,比如说伤害案件中,多少年以前吵过架等等,如果全部叙述,会显得冗长而毫无主次,可以省略。明确就是案件事实的基本要素要具备,不能简洁得让人看不到基本事实经过。比如故意伤害案,表述为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方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因琐事殴打,将被害人打成轻伤,这显然过于简单,缺乏事情的起因、经过、手段、伤害的部位等要素,让人看不到案件的基本事实,这就缺乏明确性。而具体哪些重点,哪些无关紧要,就需要承办 人按照所认定的核心事实来进行甄别。

值得注意的是,审查认定的事实在描述时不能过于笼统简略。很多承办人会将审查报告中,经审查后依法认定的事实与起诉书中对对犯罪事实的表述非常接近,甚至完全一致,往往对案件的发生、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方面、实施犯罪的具体情节、被害人 情况、归案情况没有全面反映,经审查后认定的事实显得十分笼统简略,让阅读 者弄不清案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常见情况主要有:(1)在故意伤害案中,对双方发生争执、互殴的原因仅表述为因琐事发生 争执,至于为何发生争执、被害人是否存在过错等问题没有表述。(2)在共同犯罪中,对共同预谋的情节仅表述 为犯罪嫌疑人经预谋,至于 谁先提起犯意、如何预谋、如何分工等问题没有表述。(3)在财产型犯罪中,没有表述赃物、赃款损失情况。(4)在具有自首、立功情节的案件中,没有叙明其自首归案以及立功的详 细情况。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讲,起诉书跟审查报告关于事实的叙述要求是不一样的,起诉书要求言简意赅,很多细节可以省略,比如说共同犯罪事先通谋的过程,不管在甲地还是在乙地,不管同时商议还是分别商议,我们往往只表达成犯罪嫌疑人谁谁经事先通谋就可以了,但审查报告不行,审查报告的要求是必须要将认定的通谋基本经过写清楚,当然不需要写几点几分说了什么话等,但基本的经过是要求叙写的。还有比如说在一些伤害案件中,伤害的起因,在起诉书中往往是一笔带过,我们海盐经常是写成因什么什么起争执,为报复泄愤,采用拳打脚踢,刀桶等手段将被害人致伤等等,一般伤害案件的事实表述不会超过4行。但是审查报告要求要详细点,被害人有无存在过错,殴打的原因,伤害的部位、凶器的去向等最好都要写清楚,以方便审查。还有共同犯罪中,各同案人的地位和作用也应在事实中得到体现。如犯意是如何提出的,各人作案的分工是怎样的,分赃情况是怎样的等等,均要写明白,以便在定罪量刑时予以区分。

10.教改实验报告的撰写 篇十

教改实验报告是教改实验成果的表现形式,它用书面的形式向世人公布教改实验的研究成果。

从方法角度看,经验总结、调查报告都是“从果到因”的研究,即从大量的事实数据中寻找出规律,而教改实验则是“从因到果”的研究,即先有假设然后通过实验验证,最后通过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因此,教改实验报告的撰写的基本要求除了在认识实验的意义,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完成教改实验全通过这几点与经验总结,调查报告一致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事实确定教育现象中的必然的因果关系。

虽然教改实验报告的撰写是在实验后处理后进行的,但实验研究者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就要有所准备。实验报告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实验是一致的。一般试验报告包括实验情况汇报与实验结果与分析两大部分。其具体写法如下:

1、标题

标题要反映实验的实质,要具体简洁、鲜明、确切。一般直接用课题名称作为标题。标题下要有作者的署名,在署名下用括号标出研究者的工作单位全称。

2、引言

引言力求简单明了地阐述以下几个题:(1)课题的提出;(2)实验的理论假设;(3)实验的理论依据。引言应开门见山,有吸引力,文字不易太多。3、课题部分

是实验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实验报告的核心。课题的表述要具体、清楚,明确表示出作者的研究方向、目的,并说明课题的来源、背景、针对性及解决课题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4、实验方法

这是试验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使人了解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下和情况中通过什么方法或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来判断研究的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和靠性,并依此进行重复验证。

关于实验方法应说:(1)怎样选择被试、被试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实验时间及研究结果的适应范围。(2)实验的组织类型(方法)及采取这种类型的依据,即:是单组实验、还是等组实验;采取这种实验类型的依据包括哪些方面,如考试成绩及评分标准;基础测定及测定内容等。(3)实验的具体步骤:对实验班进行实验处理的情况。(4)因果共变关系的验证(要注意原因变量一定要出现在结果变量之前,或者两者同时出现,但不能出现在结果变量之后,否则先果后因,实验就不成立)。这里,要对两个变量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应说清楚:是口头测定、书面测定还是操作测定,是个别测定还是集体测定,有无后效测定的时间等。因此,在实验前,就应对与效果变量测定内容相关的原因变量进行测定,以便与效果变量对比。只有经过这样的对比,才能发现共变关系。(5)对无关因子的控制情况。只有严格地控制无关因子的作用,才能运用统计检验来消除偶然因子的作用。

5、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数据和典型事例。数据要严格核实,要注意图表的正确格式。用统计检验来描述实验因子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

典型事例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6、分析与讨论

即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来讨论和分析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其主要内容:①由实验结果来回答篇首提出来的问题;②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论证;③把实验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向比较,找出得失优劣;④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问题和本实验存在的问题,使以后的研究方向更明确,少走弯路。

7、结论

它是对整个实验的总结,它直接来自实验的结果,并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下结论时语言要准确简明,推力要有严密的逻辑性。结论的适用范围应同取样的范围一致。

8、附录和参考文献

11.如何撰写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报告 篇十一

财务状况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财务状况分析既是对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在财务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及逐步向国际接轨的需要,企业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加强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工作,准确评价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挖掘潜力,改进不足,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务状况分析报告的主要结构

(一)报告标题

标题是对财务状况分析报告的最精炼的概括,它不仅要确切地体现分析报告的主题思想,而且要语言简洁、醒目。由于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不同,其标题也就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固定的模式,应根据具体的分析内容而定。如“某月份简要会计报表分析报告”,“某年度综合财务分析报告”,“资产使用效率分析报告”等。

(二)基本情况

即概括企业综合情况,让财务报告使用者对财务状况分析说明有一个总括的认识。如企业的主营业务范围、其他业务情况等,并对企业运营及财务现状进行介绍。该部分要求文字表述恰当、数据引用准确。对经济指标进行说明时可运用绝对数、比较数及复合指标数。特别要关注企业当前的运作重心,对重要事项要单独反映。

(三)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是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说明问题的同时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和症结,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财务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据,要细化分解各项指标,要善于运用表格、图示,突出表达分析的内容。分析问题一定要善于抓住当前要点,多反映企业经营焦点和易于忽视的问题。

(四)总体评价

做出财务说明和分析后,对于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业绩,应该从财务角度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和预测。评价要从正面和负面两方面进行,评价既可以单独分段进行,也可以将评价内容穿插在说明部分和分析部分。

(五)工作建议

即财务人员在对经营运作、投资决策进行分析后形成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对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改进建议。值得注意的是,财务分析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不能太抽象,而要具体化,注重实际操作,提出的建议要切实可行。

二、财务状况分析报告的主要分析指标

(一)经营指标分析

主要说明企业基本情况、本期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等,如产量、营业量、销售量等实际完成额及同比增减值。计算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状况的财力评价指标有: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将这些指标与标准指标及上年同期值相比计算增减值,并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生产经营中取得的业绩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是经营环境变化的影响,主要分析企业生产经营内、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二是营业范围调整及影响;三是需披露的其他业务情况和事项的影响等。从中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企业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说明企业经营中出现问题与困难的原因是什么,使企业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盈亏指标分析

1.对利润表所反映的本期实际利润数与计划数及上年同期实际数进行对比,分析利润实现情况及增减值。本期实现利润(亏损)总额是多少,比计划及上年同期数增减额及增减率;分析本期实际利润总额构成情况,其中: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支等情况与计划数及上年同期数的增减额及增减率是多少。

2.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并用标准值与上年同期值相比计算增减值。

3.根据分析与计算结果,分析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并从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减额的影响、成本费用同比增减额影响、其他业务利润、营业收支净额等因素分析其对本期利润的影响程度,查找导致盈利能力增强(减弱)的原因。

(三)资金指标分析

1.通过资金结构比例分析,分析本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报表中各项目的构成比例,以行业比例和上年同期项目比例相比较,将增长分析与结构分析结合起来,判断各项目构成比例的合理性、科学性。

2.对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企业资产管理效率情况。其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如通过对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析,可以得出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如果周转率高则表明:收账速度快,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及坏账损失。同时借助应收账款周转期与企业信用期限的比较,还可以评价委托加工单位的信用程度,调整原订的信用条件,制定出(下转第64页)(上接第62页)相应的收账政策。对固定资产周转情况的分析,可以知道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是否合理,固定资产结构是否恰当。

3,计算企业的偿债能力情况,其主要指标有:速动比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

4.指标变动差异分析,将本期各项指标计算结果与标准值及上年同期值比较,找出变动较大或不正常的指标作为重点分析对象,揭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分析

1.衡量国有资体保值增值情况指标是国有资本增值率,通过对该指标进行分析,能充分体现对国有资产的保护,能及时、有效发现侵蚀国有资产的现象,反映国家投入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

2.一般认为资本的保值增值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越好。当保值增值率达到100%时为保值,超过100%时为增值,若小于100%则表明国有资本减值,说明国有资产受到了侵蚀、流失、损失等,没有实现资本保全。

3.根据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实现的程度,分析其原因,特别是对没有实现资本保值的要高度重视,查找漏洞,研究对策。

三、撰写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报告需注意的问题

(一)要突出重点,忌泛泛而谈

财务状况分析重在揭露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建议。所以分析内容应当突出当期财务情况的重点,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出影响当期指标变动的主要因素,重点剖析变化较大指标的主、客观原因。这样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分析企业的当期财务情况,预测企业发展走势,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建议和措施。

(二)要深入剖析,忌浅尝辄止。

我们知道,往往表面良好的指标背后隐藏着个别严重的缺点、漏洞和隐患,这就要求我们既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又不能就事论事,而要善于深入调查研究,善于捕捉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偶然现象中的必然规律,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克服“先入为主”的思想。通过对现有大量详细资料的反复推敲、印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得出对企业财务状况客观、公正的评价。如,仅指标的对比口径上,就要深入调查核实,换算其计价、标准、时间、构成、内容等是否具有可比性,没有可比性的指标之间的对比只能扭屈事物的本来面目,甚至会误导报告使用者。

(三)要通俗易懂,忌过于专业

编制财务分析报告时,要清楚地知道报告阅读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及上级部门。财务状况分析主要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改善,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为领导当参谋,让群众明家底。所以财务状况分析报告应尽量淡化专业味,少用专业术语,多用大众词汇,做到直截了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四)要坚持定期分析与日常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年度、季度、月度分析固然重要,但随着财务决策对信息及时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求企业能够及时地分析企业日常的财务状况、获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甚至要求对财务状况进行实时分析,因此,在注重定期分析的同时,同样也要重视日常分析。

(五)要坚持报表分析与专题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12.科技报告撰写质量控制研究 篇十二

关键词:科技报告,撰写质量,格式要求

0引言

科技报告是科技人员为了描述其从事的科研、设计、工程、试验和鉴定等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按照规定的标准格式编写而成的特种文献。2014年9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出“科研人员应增强撰写科技报告的责任意识,将撰写合格的科技报告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科技报告的撰写与科研工作同等重要,其质量高低决定着科研工作、科技报告推进工作的完成水平。因此,文章从格式要求、撰写内容两方面对科技报告撰写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希望为科研工作者撰写科技报告提供借鉴。

1科技报告的格式要求

目前,国家已颁布了四个科技报告的标准规范, 分别为“科技报告编写规则”“科技报告编号规则”“科技报告保密等级代码与标识”“科技报告元数据规范”。其中,“科技报告编写规则”对科技报告的结构、 构成要素以及编写、编排格式等进行规定,是确保科技报告撰写质量的基准。科技报告撰写人(以下简称 “撰写人”)在进行科技报告的撰写前,首先应对该标准进行充分地研读和掌握。

1.1科技报告的组成

科技报告的格式要求中,最根本的是对科技报告的组成进行基本的规定。科技报告一般包括前置部分、正文部分、结尾部分,各部分又分别包括了必备和可选的构成元素(见表1),这些规定清晰地体现了科技报告需要具备的基本框架、呈现的顺序。不同的要素具有不同等级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撰写人严格按照科技报告的格式要求撰写,必备的元素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最终格式统一、规范的科技报告。

1.2科技报告各构成元素的格式要求

科技报告各构成元素包含的范围广,格式多样, “科技报告编写规则”标准中提供了一些模板、示例等,在科技报告实际推进工作中,既要以标准作为科技报告撰写的参考准则,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又应在标准的基础上,更加细化,完善各部分的要求,以保证科技报告的质量。

1.2.1字体、段落

“科技报告编写规则”标准中,规定了科技报告中各个位置文字的字号和字体(见表2)。

但该标准中并未对正文部分中的行间距等进行规定,且该标准对多级标题编号的格式并未进行区分,因此,在今后科技报告的推行工作中,建议根据需要,增加对各个不同位置文字的字号、字体、行间距、 缩进等要求,这些要求除了能使科技报告更加美观, 同时很大程度地保证了科技报告格式的统一性。

1.2.2图表、公式

科技报告体系中,其收藏和开放共享是重中之重的环节,这其中必然会涉及采用电子文档的形式将科技报告保存和收藏。在进行电子版科技报告的编写时,撰写人除了参照字体、段落等格式要求进行电子文档的撰写,一些必要的文档编辑操作也应在撰写人学习科技报告撰写方法时进行推广。大部分领域的科技报告会涉及图、表的展示,电子版科技报告要求插图和附表清单的目录是自动生成的,这就需要撰写人在添加一个新的图或表时,采用“插入题注”的功能插入图或表的名称,再通过“插入图表目录”的功能,进行图表目录的生成。类似这种电子文档编辑操作,既能简化撰写人生成目录的工作量,又可以促进电子科技报告的规范化,从而整体的质量水平得到了提升。

2科技报告内容的撰写建议

在满足科技报告格式要求的前提下,科技报告的内容也应该符合一定的撰写准则。科技报告作为科研项目的产出,其科技含量高,撰写时可借鉴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但科技报告又不完全等同于科技论文, 在此基础上,它应该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撰写风格, 针对科技报告的几个特征组成部分,现提出一些更适应于科技报告的撰写建议。

2.1题名

科技报告题名用词应反映科技报告最主要的内容,尽量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等。 一般情况下题名均与研究项目名称紧密关联,根据不同的科技报告类型,加以“年度报告”“最终报告”等进行区分。这样的题目醒目、直观、清晰,也更加规范。

2.2摘要

中、英文摘要应包含科技报告的主要信息,要围绕正文的论题,就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进行概括性介绍。在进行这一部分的撰写时,根据不同的科技报告类型,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撰写策略: 在同样介绍研究工作的方法、结论等的前提下,进展报告应针对时间段对研究工作进行简要的概括;最终报告更应强调最终的研究结果、结论。

2.3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并不是科技报告要求必备的构成元素, 但是由于科技报告类似科技论文的性质,在撰写时大多会首先介绍国内外现状、研究目标、研究思路、技术方案等内容,因此,在分章节针对不同研究点论述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前,可将这些内容归入引言,从而使得整篇报告脉络更清晰。

2.4结论部分

科技报告应有最终的、总体的结论,如果不能得出结论,应进行必要的讨论。在撰写结论时,应注意用词的严谨,不能随意下结论,要避免言过其实。如 “……为国内(国际)首创”“填补了……的空白”“…… 已达世界先进水平”等语句,在未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应避免使用。

2.5整体撰写要求

科技报告同科技论文一样,写作风格不同于文学作品,其描述的研究项目都带有科技的属性,因此这就要求撰写人在撰写时要保持客观、严谨的态度。科技报告应用第三人称撰写,完成撰写的是“撰写人”, 不具有“作者”,因此诸如“笔者……”“我单位……”等主语不应出现。凡是带有主观性质的语义也应尽量避免,力求描述客观事实。同时由于科技报告主旨是针对科技研究的表述,一些项目组织管理方面、人才培养目标、队伍建设等内容不能写入科技报告中。

3结语

13.撰写调研报告 篇十三

(一)调研报告格式

1、开篇部分

包括:封面、题目、目录和摘要(调研目的、问题的描述、处理问题的途径、所采用的方案设计)。

2、主体部分

包括:引言(问题的背景、表述、处理问题的基本途径)、调研方案设计、调研实施、数据分析、调研结果、结论、说明和建议等。

3、附件部分

包括:调查问卷、图表、有关计算细节或技术说明、参考文献等。

(二)调研报告写作要求

1、调研报告的特点

是调查研究的直接产物;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内容要绝对真实。

(论述题: 085为什么说只有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才能写出有价值的企业文化调研报告(15分)?0911试述调研报告的主要特点及写作注意事项。综合评审论文:0811结合实际,论述企业文化调研报告的特点(100分)?单选题)

2、调查报告写作的基本原则

条理清晰、论据充分、结论简洁。

14.如何撰写商业银行经营分析报告 篇十四

一、政策与宏观环境分析

(一) 国内外宏观形势

1. 国内

生产指标:GDP;投资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消费指标:CPI、PPI、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外经济贸易:进出口总值、贸易顺差、FDI;金融指标:M0、M1、M2;其他指标:就业、PMI等。

2. 国外

经济发展情况:宏观经济发展状况, 是否出现利好或者利空的消息, 对国内乃至银行业的影响。

政局:一国政局是否稳定, 如出现动荡, 对我国政治及经济的影响。

出台的政策:出台的政策是否会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 进而影响到银行业, 如美国是否退出QE3。

其他:地震, 洪涝、干旱、海啸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二) 政策动态

财政政策:税收、政府支出、国债、政府投资。

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

产业政策: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产业政策的功能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 有效配置资源;保护幼小民族产业的成长;熨平经济震荡;发挥后发优势, 增强适应能力。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支持或者限制区域某业务发展。

其他政策:对外贸易政策。

产业政策:对产能过剩行业出台的相应限制措施, 如对钢铁行业出台的限制过度发展政策。银行发展业务时应警惕行业政策动态变化, 以防出现与国家政策相悖的行为。特别是贷款方面, 应全面了解国家相应的产业政策, 防止对投资过热和限制产业倾斜。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西部大开发、前海、上海自贸区等, 大政策带来区域经济发展机遇, 对银行也是一种利好。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推出的家庭限购新房政策, 这种区域政策会对这些区域个人房贷产生影响, 我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应采取的措施。

(三) 同业情况

1. 同业动态

目前状况:招行私人客户数达到1.2万以上、工行网上银行个人客户达到1.02亿户等。

新业务:银行服务升级、发行新的理财、发行IC卡 (业务、管理、技术、营销等)

拓展方向:建行入股太平洋安泰、工行与东亚银行合作, 进军美国零售银行市场。

2. 与本行相关指标比较

存贷款余额、余额市场占有率、新增额市场占有率;存贷比、流动性比例、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成本收入比、净利差、ROA、ROE、人均净利润等指标。

二、专题情况分析

从我国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NCD) 的发展历程来看, 可谓几经波折。早在1986年, 人行就已面向个人和公司发行NCD, 但由于当时市场发育并不充分, 之后被迫不断强化监管, 最终在1997年暂停NCD发行审批。时至今日, 央行选择以同业间利率做为突破口重启NCD, 既反映了其谨慎改革的态度, 又标志着贷款利率市场化之后, 利率市场化目标将逐步转向存款。同业NCD的推行, 使得同业存款市场“线上化”、标准化、透明化, 价格竞争进一步充分, 流动性进一步增强, 总体对银行间市场融资方有利, 对投资方不利。我行作为银行间市场中长期资金的主要提供方, 总体来看将会弊大于利。

应对NCD的措施建议:

1.尽快申请NCD试点资格

一方面尽快拿到NCD合格投资人资格, 尽早参与到NCD的产品设计、交易和定价中, 另一方面争取NCD发行人资格, 最大化发挥该产品对我行的积极因素。

2.转变同业业务拓展思路

在营销模式、目标客户、定价策略、期限匹配策略做出相应调整, 并结合NCD的试点情况, 寻求同业存款与NCD的互补相容性, 为我行同业存款争取新的生存空间。

3.提前布局非同业NCD发行

相比同业NCD, 非同业NCD才是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大考, 宜尽早研究同业NCD运行模式, 提前谋划、研究非同业NCD发行后应对策略。

4.加快改革步伐

立足长远, 改变当前“大而不强”的局面, 尤其是主要依赖于净利息收入的局面。

三、业务经营情况

四、运行管理情况

五、重大动态

重点关注监管机构

中央及各大监管机构对邮储提出的一些要求, 如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邮储银行等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金融服务支持;准入及监管准则;宏观形势及政策动态;监管机构新出台的监管措施及改进措施 (四大新监管指标) 对银行的影响;同业情况;其他。

六、下一阶段工作关注

1.行内近期下发的文, 对下发的重要且与分行紧密相关的文进行提醒, 并对其中重要点进行解释。包括各项业务、管理及运行支撑。

2.针对行领导近期讲话及会议精神, 总结出下阶段工作安排。

3.近期总行召开的会议以及大事项, 总结下阶段工作。如召开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会议, 分行应根据总行会议精神做好本行资产负债管理相关工作。

4.分行及支行根据自身情况部署的工作安排。

15.战略的意义在于创造市场 篇十五

在制定发展规划的时候,大多数企业都会把自己的营销战略建立在一种优势产品的基础之上,在营销过程中不遗余力地向消费者解释这种产品超越竞争对手的特性。宝洁公司采用的就是这种营销战略。大多数研究部门和业务开发活动都普遍信奉这种理性的办法。人们赋予营销的角色就是竭力说服潜在客户,改变他们的品牌偏好和购物习惯。但是,这种战略存在几个问题。第一,人们在选择竞争基准的时候,依据的是一种错觉。他们错误地认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是建立在对商品质量进行客观检验的基础之上,想当然地以为只要商品质量好就不愁没销路。而实际情况却是,消费者在形成购物偏好的过程中,会受到多重暗示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以商品本身的质量为决策依据。

20世纪80年代初期,百事可乐在北美的市场份额从1972年的4%增加到了11%,而可口可乐在这一地区的市场份额从1972年的18%下降到12%。在之前举行的味道“盲测”中,消费者普遍认为百事可乐的味道优于可口可乐的味道。为此,可口可乐采取了应对措施,推出了所谓的“新口味可口可乐”,试图夺回市场,但最后以灾难性的失败而告终。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其畅销书《眨眼之间》(Blink)中针对可口可乐的惨败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失败的原因不是他们过于在意口味测试。口味‘盲测’这个理念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因为在现实世界中,谁都不会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饮用可口可乐。我们在品尝可口可乐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它的品牌、形象、罐子,甚至想到了其显眼的红色商标。”

第二,消费者对自己过去的选择都投入了一定的情感。他们喜欢自己了解的东西。如果消费者对一种商品不熟悉,认为自己一旦重新选择就会承担一定的风险,他们就会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的商品。消费者喜欢不断地验证当初选择的正确性。比如,他们会说“我一直用的都是‘别克’”。换句话说,消费者对原来熟悉的品牌的确具有忠诚度,但这是因为在更大程度上,他们之前的消费习惯能够很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让他们感到欣慰。

第三,市场上的后来者往往认为,要赢得客户,就必须打败现有的市场领导者。于是,他们推出质量更好的产品,雄心勃勃地要驱逐当前在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的同类商品的供应商。

市场上的后来者往往试图迎着重重挑战转变消费者的忠诚度,改变他们的购物习惯,扭转他们的品位和偏好。但消费者转换品牌并没有供应商想象的那么简单。消费者很少会放弃自己钟爱的品牌,再去选择另一个品牌。

虽然消费者有一个最喜爱的品牌,而且选择该品牌的次数最多,但他们会在同类商品中选择三四个可以接受的品牌,不时地循环重复选择其他几个品牌。换句话讲,消费者看似转换了品牌,实际上只是在有限的几个品牌中循环重复。

人们不是忠诚于某一个品牌,但会忠诚于少数几个已经选定的“保留品牌”,尤其是最喜爱的品牌,在同类商品中,75%的选择都献给了这个品牌。更重要的是,人们不喜欢改变自己的习惯。人们一般会选择自己了解的品牌并保持长期的忠诚。

虽然世界上90%的市场后来者采取的竞争战略都是通过“价格更低、质量更好”的产品抢夺市场份额,但这种做法几乎注定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努力从当前的市场主导者手中抢份额,不如创造一个新的、不同的市场。

大多数市场领导者都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占据领先地位,是因为他们目前主导、防守的这个市场最早是由自己创造出来的。资本主义为人称道的活力不仅仅来源于不同企业在当前市场上的竞争,在更大程度上来源于全新商业模式的发明以及所有行业的涅槃重生。换句话讲,战略的意义不在于进攻或防守市场地位,而在于创造或毁灭某个市场。

那么,如何才能创造或者毁灭某个市场呢?不妨借鉴巴菲特的“反向思考法”。

“我经常感觉到研究失败的商业案例比研究成功的商业案例更能给人教益。在我的公司里,我们着力研究人们为什么会误入歧途以及有些事情为什么行不通……如果让我在道琼斯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中挑选10只股票,我不会急于挑选,而是会挑出10只或15只业绩最差的股票,把它们拿出来当样品去研究。这是逆向法。先研究失败,然后再着手如何消除失败。”——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

成功的企业一般都会采用沃伦·巴菲特提倡的反向思考法。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些企业总是能够纠正或规避困扰其他企业的多种错误。

一般而言,企业的失败有一些系统性的根源:

第一,失败的案例比成功的案例多,而且失败的案例往往有一些共同之处,因此失败的案例更容易汇总和分析。换句话讲,失败更具有模式化特征,因此更有规律可循,界定起来更容易。

16.督导评估报告的撰写要求 篇十六

督导评估报告是对学校督导评估的总结和概括,它既是对学校的客观评价,又是学校今后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上级部门的管理考核工作提供完整、真实、准确的信息。撰写督导评估报告应注意以下几点:

1.督导评估报告要以国家法规、督导评估方案和督导对象的发展目标以及自评报告为依据。

2.督导评估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1)督导评估过程

(2)有关督导内容的基本情况(3)评估结论(4)主要成绩(5)存在问题(6)督导建议

“主要成绩”重点写本学期学校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重点写影响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督导建议”重点写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3.撰写督导评估报告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督导评估活动结束时与学校领导充分交换意见,收集整理资料,提炼思想观点和构思篇章布局等,在此基础上拟好提纲。

4.督导评估报告的观点和结论要以评估工作中的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和概括,判断要实事求是,既重视典型经验的总结,又揭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5.督导评估报告要突出重点,结构要严谨,层次要分明,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必要时可利用图表说明。

6.督导评估报告完成后征求督导组成员和学校领导意见,然后交督导室审定。

17.撰写调研报告的基本方法 篇十七

2010-11-24 《北京民建》2010年第8期

调研报告是民主党派向政府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献策的一个重要方法与途径。因此,学会撰写调研报告是每一个民建会员应具备的基本功。就调研报告而言,一是调研,一是报告。所谓调研,就是针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并对取得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所谓报告,就是把上述调查研究的结果及建议形成文字,撰写成文章向有关部门汇报。

今我们分两部分对调研报告的撰写进行讨论,即社会调查研究及调研报告的撰写。

第一部分社会调查研究

要撰写一篇调研报告,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进行社会调查研究。

所谓社会调查研究,是指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某一社会事实及相关事务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说明并提出相应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社会调查研究类型

根据不同的目的、时间顺序、范围、性质等,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描述型调查研究和解释型调查研究

描述型的主要目的是描述情况及事件。即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的调查研究。解释型调查研究用以探讨社会现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规律,研究分析为什么会是这样或那样。

(2)横剖调查研究与纵贯调查研究

横剖调查研究,是指收集、研究某一时间点有关对象在这同一时间段内各种情况的调查方法。

纵贯调查研究,是指在某一较长时间段内,对某社会事物及其演化过程进行的调查研究,以发现该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3)定性调查研究和定调查量研究

定性调查研究是,对某一社会现象运用归纳、分类、比较、分析等方法,以判断事物性质为目的调查研究。

定量调查研究是,运用概率、统计等方法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等进行的调查研究。

(4)全面调查研究和非全面调查研究

全面调查研究即普查。非全面调查研究则分为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两类。

全面调查,是指对研究对象无一遗漏地进行调查。

抽样调查,是指从所有调查对象中,按照一定方式选出部分个体进行调查。由这部分个体的状况推论总体,用部分反映整体。

个案调查是,是针对整体中某一体(或几个个体)情况的深入调查研究。

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调查方法即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其中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属于直接调查方法;而文献法、问卷法则属于间接调查方法。

1.文献法

文献最早是指相关的历史典籍,后来泛指记载信息的一切文字材料。现在又扩展到各种载体所记录并进行交流和传播的文字、图表、数字、符号、音频、视频等信息资料,这些统称为文献。

文献法就是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选取有用的信息,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正确的分析和使用,以达到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文献搜集,是指按照需要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相关信息的过程,它包括文献的检索和搜集两个过程。

摘录信息,是指从检索出的文献中摘取并记录与调查课题有关的信息的过程。摘取信息一般步骤是浏览、筛选、精读、记录。

文献分析,是指对文献中的某些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了解其所反映的事物本质、规律,文献作者及相关人员的思想、行为等,从而达到说明调查研课题的目的。文献分析可分定性与定量分析。

文献法是调查研究最重要的方法,它也可单独运用完成调查研究工作。

2.访谈法

访谈法是由调查者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按照预先制定的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这是社会调查研究最常用的方法。

访谈法本指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扩展到了电话访问、网上交流等间接的访谈方式。

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结构式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问卷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

非结构式访谈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的访谈提纲,调查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解答。

个别访谈是,调查者与调查对象进行单独谈话,这是访谈法最基本、最常用的类型。既可以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面对面口头的交流,也可以是电话或网络间接交流的调查方法。

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或集体回答问题方式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

3.问卷法

问卷法是调查者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问卷中应精心设计相关问题,要被调查者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回答,以了解人们对某事物、某社会现象的认识、评价。而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研究、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调查方法。

4.观察法

观察法是调查者有目地、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视觉和辅助工具,了解自然状态下社会现象的方法。它可以收集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5.实验法

实验法,是调查者有目、有意识地创造一定的环境,被调查者在不知情或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某种活动,从这种活动中找出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

以上各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调查对象和不同的调查内容。但通常以一种为主,它种为辅。

三、社会调查研究的步骤

一般而

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与总结阶段

(一)准备阶段

社会调查准备阶段,包括:选择调查课题;制定调查研究方案;抽取调查样本,以及人、财、物方面的准备等。

1.选择调查课题

选择调查课题是社会调查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选择一个好的课题调查研究就成功了一半。

凡是影响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问题,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百姓的柴米油盐等问题,都属于我们民主党派选择调查研究课题的范围。凡政府和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但还未来得及解决的问题;将会对国计民生造成一定影响,而目前政府和有关部门尚未意识到具有一定前瞻性的问题,都是好的调查课题;《北京政协信息工作的规定》第五条所提到的“……那些不易公开,又事关决策的重要情况和意见;有识之士的警示性、前瞻性的意见;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实情分析和防治对策;……”都是好的调研课题。由此,而撰写的调查研究报告最易被政府和有关部门采用。

(1)民主党派成员多是各个领域、行业的专家、骨干,对自己从事领域、行业的情况和问题最了解。因此,对自己从事领域、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更有优势,最易言中时弊,最能提出中肯的建议。所以,以我们从事的专业、领域存在的问题作为调研课题是我们的重点。

(2)课题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

(3)选题应该考虑从简单、具体入手,做到以小见大,“小题大做”、“小题深做”。

2.制定调查方案

总体调查方案是关于调查研究的具体程序、操作方法以及必要条件的详细规划,相当于一座建筑物的设计图和施工方案。

在方案的制定中,应遵循目前很多领域普遍中采用的 “5 W 1 H””原则,即:

(1)为什么做(Why to do it)?即明确调查的原因和要达到的目的;

(2)做什么(What to do it)?即明确调查的内容和要求,列出调研提纲;

(3)何时做(When to do it)?即做好调查工作的时间安排,以便对调查的过程进行时间控制;

(4)何地做(Where to do it)?调查在那里进行,了解调查地点与周边环境的情况,以便作出相应的安排;

(5)谁去做(Who to do it)?即做好调查工作的人员安排,谁做哪一项工作,有一个明确的分工;

(6)怎么做(How to do it)?即采取何种调查方法,调查的每一步应如何进行,遇到问题应如何应对,做出相应的预案。

根据以上六原则,我们一定可以制定出详细的、少有遗落的、切合实际的调查方案。

大的调研课题我们也可以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总体方案的制定。其中包括准备、启动、实施、控制、结束五个步骤。

3.其他准备

根据不同调查方法作出相应的准备,比如设计、印刷调查问卷,开介绍信,准备交通工具,必要的采访器材、活动经费等。要充分估计到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和应急预案。

(二)调查阶段

调查阶段是贯彻调查计划、方案的具体实施阶段,主要是按照调查计划中确立的调查方式和方法进行资料收集。调查是社会调查研究的重点内容,调查质量的高低往往决定着社会调查研究工作及其后撰写调研报告的成败。因此,对于调查工作要格外细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调查尽可能做得详细,尽可能多地搜集素材,尤其一些关键的细节是不容忽视的,以避免和减少重要资料的遗漏。

(三)分析阶段

资料收集完成后,调查者要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核、整理、统计、分析。这一阶段是分析阶段也称研究阶段。其目的是找出事物规律性的东西,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去粗取精:通过对资料的筛选,找出具有普遍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的典型资料来;

(2)去伪存真:对调查所得的资料必须加以鉴别,选取真实可靠的资料进行研究;

(3)由此及彼:要对各种资料进行综合的思索与分析,由此一事物推断出彼事务,找事物的内在联系;

(4)由表及里:要深入思考,由事物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5)数据分析:对资料中的数据要进行统计分析,可手工整理分析,如用计算机整理更会提高效率。可将分析统计结果做成图表,由此我们会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它往往会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有时一组数据的说服力会胜过大篇的论述,因此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四)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是社会调查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和撰写调研报告。一般的调查研究常常把总结工作和撰写调研报告合二而一进行。下面我们将把调研报告的撰写单独作为一节进行讨论。

第二部分 调研报告的撰写

一、调研报告的种类

调研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调研报告,也叫社会调研报告;二是学术调研报告,也叫科研调查报告。

普通调研报告即社会调研报告是我们最常用的。

按调研报告的文体特点,大致可以分为描述式、论说式、合一式调研报告等。

按照调研报告的调查范围、方式,大致可分为全面调研报告、专题调研报告、典型调研报告等。

按照调研报告的目的、作用、内容,大致分为情况(概况)、事件、经验、问题、对策(理论)调研报告等。

我们民主党派经常采用的多为社会调研专题报告的形式。

二、调研报告的结构

(1)标题

标题必须主题突出、文字精练、醒目鲜明、引人入胜,一看标题就能把人抓住,一看标题就能知道本文要说什么。

由于我们所撰写的调研报告具有特定性,内容多是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因此,调研报告的一般命题形式为《关于某….某问题的建议》。

(2)署名

即签署作者的名字。一般的要求是:某某工委、某某支部、某某人。

(3)导语

位于调研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也称作“说明”或“概要”。

导语是用一段简短的文字,概括地说明调查研究的起因、目的;调查范围、对象;调查方法和过程;调研报告的基本观点等。导语应使读者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对全文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4)主体

主体是撰写调研报告的核心和主干部分。其主要部分如下:

发现问题:要提出问题被调查的原因,陈述其表现,影响及危害。

分析原因:应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探究,运用调查的材料分析陈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应从历史和现实,文化和习俗,各种厉害关系,不同部门的利益冲突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要从现象看本质,由局部看全局,找出深层次的原因。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应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的、符合法律法规的、具有可行性与时效性的、有利于社会和谐的解决方法。

以上部分可概括为看问题、找原因、提方法。

主体部分的撰写要重点突出,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因此,对主体的结构应进行恰当设计,并对庞杂的数据、资料、图表、观点等,进行合理的分类与取舍,作符合逻辑的安排。

(5)结尾

一般应与开头相乎应,提出对调研报告的期望等,比如希望得到处理、解决、答复等。此部分应简洁,不可拖沓。

三、调研报告写作的基本要求

我们民主党派撰写调研报告应遵循的原则是,激发活力,汇聚智慧;各方兼顾,协调关系;建言献策,服务社会;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因此在撰写报告时一定要本着与人为善,本着协助执政党和政府共同解决问题的态度去进行,绝不能指责、谩骂。

1.应避免的几种写作文体

(1)八股式。任何调研报都沿袭一种八股定式,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统统是:第一加强领导……,第二统一思想……,第三加强宣传……,这种空泛的口号式文章让人读来如同嚼蜡,不知所从,应避免。

(2)学术式。采用科研式的方法进行社会调研报告的撰写,其内容充满专业术语及特定的表述方式,多为一般人看不懂只有小范围的专业人士才能明白的内容。虽然很专业也许学术价值很高,但一般人看不懂,这样的调研报告是失败的。因为我们的调研报告不是只给某一领域的专家看的。

(3)理想式。把社会问题理想化,经常用一些理想方法去分析问题并提出现实社会很难实现的理想解决方案。社会问题不同于数学计算,什么事情都不会有一成不变的绝对值,社会问题是复杂的,理想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

2.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应遵循的原则

(1)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任何方法和建议都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缺乏法律依据的方法和建议是行不通的。

(2)要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要照顾各方的利益。任何方法和建议都必须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为前提,要照顾到各方的利益,要使矛盾化解而不是激化。

(3)要有可操作性。任何方法和建议都必须有可执行的范围和空间,既可操作性。不具可操作性的方法和建议毫无意义。

(4)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任何方法和建议都必须能经得起一个时期或长期的考验。不能今天执行,没过几天又得改变。

(5)要具体,不空泛。任何方法和建议都应有针对性,要具体不空泛。如某事应如何解决,列出1、2、3、…等具体的几条。方法和建议不应成为空泛的口号。

3.调研报告的语言表达方式

(1)准确。用词要恰当、贴切、严谨,少用修饰词、形容词、定语。不用语义模糊、含混的字句,例如“可能”、“也许”、“大概”、“由于各种原因”等。要注意把握表示程度词语之间的差异,例如:“有所反应”与 “较大反响”、“反应强烈”;“有所变化”与“很大变化”等。还要注意含义相近的概念之间的区别,例如,“发展”与“增长”,“加强”与“增加”,“翻番”与“倍数”,“效率”与“效益”等。

(2)简明。无论是叙述事实、说明问题,还是发表议论,都要语言精炼,以较的少文字清楚地表达较多内容。力争做到内容的表述多一个字累赘,少一个字意思会变,去掉不必要的重复、客套话、过多的形容词之类的空话、废话。

(3)朴实。语言应平易、直白,避免使用生僻词语和滥用专用术语。调研报告不是文学作品,切忌堆砌华丽辞藻,大段的描写和感情抒发。

(4)庄重。调研报告的文体以说明为主,兼及叙述、议论,因此其语言表述要严肃、沉稳,防止花哨、轻佻。应尽量用书面语言,少用口语。

(5)修辞。虽然调研报告的语言表达以朴实、庄重为基调,但适当选用文言或成语,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调节句式的长短、繁简,可使文章显得活泼;斟酌字句的语调,可使文章显得和谐,调研报告也就更具文采。

(作者系民建宣武工委会员)

上一篇:噪声职业病危害卡下一篇:高三册Unit 3 词汇详解(新课标版高二英语下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