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的作文:说话的艺术(19篇)
1.关于艺术的作文:说话的艺术 篇一
镜头四:第二天,沸羊羊上学迟到,他说:“村长你上的课太生动,让我晚上想着都失眠,所以迟到的。”慢羊羊听了心里暗自高兴,就让他先回座位。沸羊羊经过喜羊羊座位时说:“你今天真帅。”经过懒羊羊座位时,懒羊羊不高兴地说:“为什么村长批评我迟到,却不批评你?”沸羊羊拍拍懒羊羊的头发说:“那是因为你的发型太酷了,村长嫉妒。”懒羊羊被说得恍然大悟,不但消了气,还自豪起来。沸羊羊回到座位又对美羊羊说:“你的围巾太漂亮了,很适合你的气质。”美羊羊诧异地问:“你昨天还说我的围巾老土来的。”沸羊羊解释道:“我说的老土是一种传统,传统又是一种美德,美德更是一种时尚。”三言两语让美羊羊脸上笑开了花。
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真是一门学问,如果我们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自然会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用智慧的美言与别人交谈,那我们的人际关系不就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了吗?今天我也“喝”到了一点“美言果汁”了,你“喝”到了吗?
2.关于艺术的作文:说话的艺术 篇二
柏林军官俱乐部举行盛宴, 一名年轻士兵一不小心把酒洒在空战英雄乌戴特将军那光秃秃的头上去了。顿时, 周围静了下来。将军用餐巾抹抹头, 然后笑着对那名士兵说:“老弟, 你以为这种疗法有效吗?”全场人顿时大笑。
不想再当总统
美国总统柯立芝在任期结束时说:“我不打算再干这行了。”
记者们觉得他话里有话, 于是缠住他不放, 请求解释。
柯立芝说:“因为总统没有提升的机会了。”
拥抱
著名法国幽默作家特里斯坦·贝尔纳有一天去一家饭店吃饭, 对那里的服务态度很不满意。结账时, 他对饭店的经理说:“请拥抱我一下。”
“什么?”经理感到纳闷。
3.说话艺术的运用 篇三
【关键词】:说话效果 说话习惯 说话艺术 准确表达
中图分类号:H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264-02
生活中常有生死荣辱系于一言之说。现代社会,是否能说会说,影响着一个人事业的成败。懂得说话艺术的人可以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也能够把道理说得清楚、动听,使别人乐意接受,与对方建立良好的友谊,办事往往圆满;反之,不懂得说话艺术的人说话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意图,要么使对方听起来费神,要么使对方不能相信或不能愉快接受其观点,办事往往不力。是什么让我们说话总是达不到理想境界?我们需要的说话艺术怎样才能被我们运用自如?以下来做些分析:
一、引起不良说话效果的因素
1、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换位思考。人的认识和见解常常会因为立场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不同。自我中心的人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说话时一味强调自己的观点,随意否定他人观点;强调自己的感受,不能理解或者不能顾及谈话对方的感受。其交流的结果往往是觉得自己没有说错,但不觉中已经引起了听话人的不快。
2、心理素质差,慌不择言。有些人在自己不熟悉的场合说话往往不自信,情绪高度紧张,思维混乱。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混乱了,话语表达也就跟着混乱起来。这种情况要么是该说话时一语难发,说不出话来;要么是勉强说之,条理不清,不知所言。其结果是使应该通过口头交流完成的工作大打折扣,损害了自己和单位的形象。
3、缺乏必要的口才专业训练,不懂讲究口语表达的准确性。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都应该培养良好的口才,与人交流才会有理想的效果。口才与口语不同。口语就是说话时使用的语言,是由声音和意义组成的自然语言,与书面语相对,凡是从口中说出的话语,都叫口语。只要会使用口语,就可以与人进行交流。但要使交流达到好的效果,则需要口才。口才是指在说话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人才能,包括个人人格与智慧的各种储备以及运用和发挥这些储备的能力。准确得体的口语表达,才能称之为口才。没有口才只用口语的人,话语总是随口而出,想到什么说什么,说不出得体动听的话来。
4、不懂控制自己的情绪,随意把不良情绪发泄到谈话对方的身上。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过大,人的情绪易于波动。如果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己不顺心时就不考虑说话语气,自然不易被人接受,甚至原本话语没有恶意,而听者则觉得你有恶意了。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勇于改变自己不良的说话习惯,懂得一些说话艺术,提高说话水平。
二、养成良好说话习惯,掌握说话艺术
1、避免争论,艺术地让对方赞同自己的主张
(1)懂得让人一步,创造双赢效果。有一个小游戏——手劲比赛,特别能引起我们对这一主题的思考。游戏规则如下:游戏双方并排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一人左脚紧挨另外一人的右脚,左手拉住对方的右手,同时使劲,把对方的手拉到自己的腿边为赢。游戏时,如果双方都使劲把对方的手往自己身边拉,努力争取在游戏中取胜的话,结果往往没有赢家或赢得很辛苦。如果换一种方法,只要其中一方拉到对方的手后,先不使劲拉向自己而是送向对方,再拉向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双方都有很多把对方的手拉到自己腿边的机会。这个游戏说明:如果你去与对方争个高低,往往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你先给对方让一步,则会得到很多机会,创造双赢的局面。由此,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避免与人争论”的正确性。喜欢争吵的人很少能说服他人改变立场。一旦对方被逼到墙角,为了保全自尊,有时会吵得更厉害,这显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此,当和他人意见发生分歧时,正确的做法是预先表示自己同意对方的部分意见,缓和气氛,创造继续商谈的机会。
(2)站在對方的立场理解对方,换得对方对自己的支持。即使和对方的意见相去甚远,冲突严重,也不要表示没有商量的余地。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同意对方的观点,事实上,你可能完全不同意,但是你能够从对方的视角来理解人,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我们减少交流中的抵抗和防御心理,有助于对方听取我们想要说的内容,进而逐步放弃自己的观点,赞同我们的观点。举一个例子:
王劲松是一家公司最热情的销售人员之一。每销售出一件商品,他就感觉特别高兴,而当失去一个顾客时,他就会感到很沮丧。最近,他看到按原价销售会失去大量的销售额。他自信如果老板给他降价的权利,他能够提高销售额。
当王劲松向老板提出这个请求时,老板肯定了他的想法,她说:“我知道销售额对你来说是多么重要,我完全理解你想降价的愿望,并且我也知道你认为降价能够提高你的销售额。销售额对一个公司也同样重要,如果能够维持原价那将会更好。让我们想想,我们能做些什么。如果采取提高我们的售后服务水平而不是采取降价的方式来提高销售额,怎么样?”
案例中,老板就是站在王劲松的角度来理解他,同意销售额对他和公司都非常重要。然而她不同意其降价的想法,而是提出了另外的设想,成功引导了职员继续积极有效的工作。如果王劲松的老板对他想以降价的方式来提高销售额的想法持一种冷淡态度,或直接进行否定,效果恐怕是完全不同的。
(3)调整商谈进度,选对说话时机。如果对方真的错了,又不肯接受批评或劝告时,也不要急于求成。可以采取延长时间的方式,隔一两天或一两周再去与其商谈这个问题,往往会有较好的收效。
2、巧妙应对——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巧妙应对的关键是想清自己要表达的真正意图,并选用恰当的语言方式正确表达。生活工作中经常要传递他人的话语,而更经常的是表达自己的意图。清楚而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话语一出口,就觉得说错了。比如:你原本是担心自己没讲清楚,但脱口而出的却是“你听明白了吗?”这句问话暗含的意思是你担心对方没有理解或是没有能力理解你所讲的内容。这与你原本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准确地传递自己的意图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注意:
(1)选用正确的句式
不同的句式包含的感情色彩是不同。有的句式是客观的,能得到听话人的积极回应;而有的句式则是以先入为主的方式,暗含着说话人的先期判断,往往容易引起听话人的不快,有时,有些句子还会包含着对别人的否定态度,更加会让人形成情感上的抵触,不容易得到听话人的积极回应。如:询问同事的工作任务是否完成,应该说:“你做完了吗?”不应该说:“你还没做完吗?” 想提醒同事下午约定的开会时间要准时到会,应该说:“下午2:30开会,请大家按时到。”不应该说:“下午2:30开会,别又迟到了。”
(2)选用正确的语气
有些工作琐碎繁杂,头绪万千。往往你正在做甲项工作,就又有人来要求你做乙项工作了。这时你就需要给对方一个回复,告知对方你对完成各项工作的时间安排。这种时侯,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因为忙碌、压力而情绪易于波动,随意使用不易被人接受的语气说话。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客观说话,不带不良情绪。如:老板临时外出,办公室里,你正忙着为老板准备外出的文件袋。一两个同事相继到办公室,询问其他事情,你的回应应该是心平气和的告知:“请稍等,刘总正等这几份文件,我先拿过去,回头谈你这件事。”不应该满脸不耐烦的说:“等一下不行吗?没看见刘总正催我拿文件吗?”
(3)选用积极的语言方式
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有可能碰到不容易解决的难题。当我们有了困难,需要共同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表达自己意见的语言方式非常重要。冷静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就是积极的语言方式。埋怨不断、牢骚满腹,就是消极的语言方式。积极的语言方式不仅能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而且能够激励团队成员,集中集体的智慧,共同战胜困难。而消极的语言方式不仅不能提供有效建议,而且还会打击团队成员的热情和信心,甚至会造成互相埋怨、推卸责任等局面,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张波.《口才训练教程》[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2].孙海燕 《口才训练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M].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10月第2版。
作者简介
4.说话的艺术作文精选 篇四
在生活中,有些人拥有一张烫金的文凭和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工作能力也极强,但是就因为不会说话,或者是不会说别人爱听的话,结果总是让自己活在气喘吁吁的感觉之中;相反,有些人没有文凭,工作能力也一般,但是就是一张好嘴,结果做什么事情都顺顺利利。这种对比,不是简单的,而是无数事实证明的金科玉律。说话的艺术往往不是从道听途说中得来的,而是要靠自己的一天一天地感知,才能够真正顿悟出来
我们每天和同事、领导、朋友之间难免有话要说。说什么、怎么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都应“讲究”。可以说,在工作中“说话”也是一种艺术。很多时候,有些人吃亏就是因为没能掌握住说话的艺术。如:自己的同事穿了件新衣服,别人都称赞“漂亮”、“越来越年轻”之类的话,可当人家问自己感觉如何时,如果你直接回答说:“你身材太胖,不适合。”或者说:“这件衣服的颜色不合适你的肤色,装着不好看。” 这话一出口,不仅搞得当事人很不高兴,而且连原先赞美她的同事也觉得很尴尬。尽管自己说的是事实,可是缺乏艺术性和技巧性。
美国总统柯立芝有一次批评他的女秘书:“你这件衣服很漂亮,你真是一个迷人的小姐。只是我希望你打印文件时注意一下标点符号,让你打的文件像你一样可爱。”女秘书对这次批评印象非常深刻,从此打印文件极出错。
说话也是一门艺术。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很多人,说的很多话,立足点和出发点本来是不错的,但由于不注意说话艺术,往往导致无谓的误解和争端,甚至影响团结。
经常看到一肚子学问而讷于言辞的人,也不时听见不学无术的人废话连篇。因而,交谈最根本的条件是:既要有充实而有价值的,又要善于表达,使人听得痛快,而且回味无穷。所以“有话可说”实在不是容易的事,要达到“言之有物”的境界,更要不断学习,力求充实自己。
5.小学作文说话是一门艺术 篇五
一直以来,我极其自负地认为我懂了这句话,我将自己的声音练得字正腔圆,朗诵时声情并茂。我一直以为我到了艺术的境界。
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次与朋友谈话,本正开心地交谈,但我听出一个同学的发声并不标准,便习惯性地加了一句:“是”是第四声。他愣了许久,明白意思后,不告而别。我很奇怪,向别人询问,才得知他并非是从小就像我一样练过说话的。因为这一句话,当时还是二年级的我们便再也没说过话。这颇伤他的自尊与我的自信。
我心知自己的这一习惯,在短暂的很委屈后,还是改变了说话的习惯。于是我又以为我登上了艺术的阶梯。因为我已接受了别人的说话方式。
在一次写作课上,我写了一篇有关同学相处的`,极长,其中详尽地描写了一个虚构人物对友谊的背叛。写得很好,便被拿来当范文。结果第二天,有人问我是不是含沙射影,我却说了一句让这位与我关系颇好的同学一度心寒的话:“又没写名字,怎么知道是你?”本一句玩笑,我希望听到她笑着回复。可得到的只是书本的掉落和一阵阵哭泣声。我忽然想起自己这位众不生气,风度翩翩的朋友最怕被朋友讨厌与不理解。
可惜话已出口,我只得眼睁睁地看她离去。最终和解,可总隔着一道心结。就像碎了的瓷器,一点点拼回,纵是美丽可仍有裂纹。
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对不起一个人。回头想来心绪只因我的一句话,我想起小学老师说的那句话:“说话是一门艺术。”又想起自己一次又一次认为自己懂了,认为自己已经到了艺术的境界,只觉得自己太过天真了。
6.说话的艺术与技巧? 篇六
说话的艺术一、怎样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1、造成说话不得要领的因素
(1)内容上的——如说话目的不明确;把握不住话题;对突出现象缺乏应变能力。
(2)技巧上的——如说话缺乏条理;思维混乱;词不达意。
2、纠正的方法
(1)勤学苦练,树立自信心
首先是要大胆,否则说话自己先哆嗦,思维就跟不上去了,心乱了,自然会语无伦次;其次是兴趣,平时我挺喜欢与别人讲理,俗一点叫”抬杠“,文雅一点是”理越辩越明“;再就是掌握一点谈话的技巧,《演讲与口才》等杂志中这类实例是很多的。
(2)写——背——说三步训练法
(3)尽量把话说得简洁,明了
(4)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
总结:一是大胆,二是兴趣,三是技巧
说话的艺术二、正确理解”言为心声“
话题辑录,学生分组,选择话题,讨论。
1、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机,如果你曾参观过某个旅游景点,请你谈谈旅游的收获。当然,如果你没去旅游,也请你就作为一种现象--”旅游经济“谈谈自己的看法。
2、在一次班级竞聘会上,你准备应聘班长,可是,这时你听到一句冷言冷语:就你瞎逞能!你怎样回答这句冷嘲热讽?
3、威海市今年夏天定量定时供水,你对此作何感想?
4、今天开的是新教材培训会,作为经历旧教材熏陶的一名中学生,你有何感想?你对教材改革提供那些建议或意见?
5、请你就某一项最新科技成果谈谈自己的看法。
6、请你就某一新闻热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7、在不远的将来,当你填报高考志愿时,你是选择你喜欢的专业还是那些”热门专业“?
8、中学生出国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9、老师和家长对中学生过生日”大操大办“现象颇有微词,中学生们却乐此不疲。你怎么看中学生过生日”大操大办“?
10、电子(电脑)游戏,家长对此恨之入骨,学生对此欲罢不能:它有如此之大的魔力!请你从学生的角度谈谈学生玩游戏的利与弊。
说话的艺术三、怎样把话说的机智、幽默
美国演讲专家理查德即兴演讲的”四步曲“
如何做好即兴演讲,避免因措手不及而陷入难堪的境地呢?美国演讲专家理查德总结了一个即兴演讲的”四步曲“,这四步是:
1,喂,喂!
2,为什么要浪费这个口舌?
3,举例。
4,怎么办?
说话的艺术四、说话要注意文化传统背景
提倡咬文嚼字
明确:例子分析道理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明确:本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适当先援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如:
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解说:”眼看“没有”忍着“的悲愤意味。
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说话的艺术五、成功演讲的突破口
7.关于艺术的作文:说话的艺术 篇七
关键词:简化,艺术创作,艺术形式
贝德特说过:“简化就是在洞察事物本质的基础上所掌握的最聪明的一种组织手段。”“简化”一词的意思即为:把复杂变成简单。而这个词在实际运用中, 又有两种意思;一是我们所说的“简单”, 二是艺术品的一个重要特征;而特征则指的是事物的结构性质。是事物本质的东西, 所以说艺术领域的简化则是对艺术形象的高度概括、提炼。“在某种绝对的意义上说, 当一个物体仅包含少数几个结构特征时, 就说它是简化的;在某种相对的意义上来说, 如果一个物体用尽可能少的结构特征把复杂的材料组织成有秩序的整体时,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简化的。”简化是艺术上精神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也是一种内在的情感需要。简化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带有主观意识的心理活动;在艺术创作中, 艺术家有选择性的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加以运用, 正如郑板桥所说的“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最后所表现出来的手中之竹、即画上之竹。”那么在这个过程中, 艺术家需要观察素材并且在脑海中加工, 而这个构思的过程即为简化的过程, 艺术家将眼睛看到的景物传到大脑, 再由大脑进一步的加工,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将事物最本质的东西筛选并用艺术手段所表现出来。简言之, 简化就是艺术家将现实生活所提供的艺术材料加以再加工提取事物内涵的过程。简化不是一味的删减, 而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出艺术形象本质的提取。同一个静物, 不同的艺术家会有不同的删减, 但无论怎样表现, 都是为了离其本质更进一步。
南宋梁楷的代表作《泼墨仙人图》刻画了一个胖大仙人醉步蹒跚的情景。上首乾隆诗:“地行不识名和姓, 大似高阳一酒徒, 应是瑶台仙宴罢, 淋漓襟袖尚模糊。”用笔除了五官、乳线勾勒之外, 再没有一处常见的白描, 纯然是一片壮阔的笔墨波澜。画面表现了仙人的醉态可掬、大智如愚, 笔墨传神之妙尽在不言之中。其另一幅传世经典之作《李白行吟图》, 表现了诗仙李白醉酒后肆意洒脱的姿态;屈指几笔就把诗人洒脱放逸、恣情汪洋、傲立天地间的形象神情表现出来, 让人回味无穷。梁楷笔下的艺术形象之所以充满生机, 正是因为它们不是简单的墨戏之作, 而在简到极致后对表现对象本质内涵的高度提纯, 包含着精彩的画意和丰富情感, 正所谓“简疏之极亦即充实之极”。另一位西方20世纪前卫美术运动的大师野兽派艺术的代表人物马蒂斯的代表作品:《舞蹈》表现了五个拉手绕圈舞蹈的女性人体, 画面没有表现具体的故事情节, 画家通过简洁的线条和热烈的色彩来表现那些舞者欢快、轻松的灵魂, 作品感染力极强。艺术家以极简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快乐、放松而又充满力量感的舞蹈场面。这些作品都是艺术家在深入观察事物之后, 对表现对象进行取舍简化之后的经典之作, 亦可见简化更是一个艺术家艺术生命成熟的标志。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简化促成了艺术传神的意境与独特的审美特征;格式塔心理学主张, 在特定条件下所允许的可见范围之内, 视知觉习惯把所有的刺激式样用简单的结构组织起来。简化以艺术家抽象的视知觉思维为基础, 在事物中提取最本质的特征。知觉的过程一般是基于我们已经发现其支配着再现过程的那个图式和矫正的节奏, 这个过程正是抽象思维对视觉所搜集的素材进行验证矫正从而得以提出事物本质, 亦即简化的过程。简化看似简单, 但其终究不同于简单, 简化是用简单的形式以最小的消耗表达出事物隐藏在形式之后的本质。简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艺术家的成长背景、习惯等, 这些因素都会成为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简化的影响因素。简化不仅是艺术家长时间艺术实践中经验与情感的积累, 而且还是艺术家深刻思想的提炼与表现。因此, 简化不单单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方法, 还是一个艺术家能力以及艺术生涯成熟的象征。越是将客观事物认识的透彻、在复杂中抽象出秩序, 就越能将各种自然事物加以组织, 表现其本质。如果简化不是为了表达事物丰富的内涵, 那就必然会导致低级或肤浅的形式主义艺术。老子的思想这样定义最美的形象:“大象无形”, 即最好的形象是没有形状的。其将自然事物简化到极致, 无疑是最美的存在, 诚然这只是老子的美学思想, 更多的属于哲学范畴, 细细想来, 古人先贤早已把简化的实质为我们阐释清楚了, 众所周知, 道家思想认为宇宙万物由气组成, 气即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大象无形看似看给了大家一个简单的哲学命题, 实则已经将事物的内涵简化得到最本质的东西——气, 即气韵。但这不是说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就可以用白纸去糊弄大众, 而是要通过这种哲学思想, 通过简化, 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段, 表现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总而言之, 简化的本质是社会的, 历史的。简化不仅是艺术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 而且还是实现艺术向更高境界迈进的桥梁, 是美的途径, 是通向艺术精神空间的大门。
伯纳德·贝伦森曾经说过:“画家只有给视网膜上留下有触觉价值的印象才能完成艺术任务。”这也告诉我们, 只有通过简化, 将事物内部本质的内涵提取并表现出来, 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艺术再现事物并不是将现实生活完完全全的复制, 而是将事物传递的信息加以提取, 用最少的“图像符号”将事物的本质加以表现。克莱夫·贝尔认为, 没有简化, 艺术就不可能存在, 因为艺术家创造的是有意味的形式, 只有简化, 才能在大量无意味的东西中将有意味的东西提取出来, 简化主要是剔除掉给我们提供信息和知识的东西, 将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删除, 最多只能是保存并变形。简化不仅需要情感, 还要不断的思索。康定斯基曾说过:“在精神基础上的建设是一件缓慢的事情, 刚开始似乎是盲目的、没有章法的。一个画家不仅要训练他的眼睛, 而且还得陶冶他的心灵, 只有这样, 他的心灵才能够在其艺术创作中审度各种色彩, 并成为决定因素。”可见简化的不易, 它不是为了提取出一种简单的有意味和有情趣的文化符号, 而是艺术家先将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艺术经验的积累以及情感化为血液, 然后再从笔端流淌表现出来, 从而凝结成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在艺术的领域里, 我们可以看到简化其实并不简化不仅仅只形式上的简单, 更多的是这种形式下表现出的深刻的内涵。艺术大家们往往能以简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传递出深沉而又含蓄的内涵, 另人想无限的往里探究, 引发世人与艺术的各种“对话”。
参考文献
[1]张霄.西方现代主义绘画人物造型的简约性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 2009.
8.对王熙凤说话艺术的赏析 篇八
关键词:《红楼梦》 王熙凤 说话艺术 赏析
在我国传统学者的思维模式当中,会把语言的表达和思维内容看成是一个整体,而单纯对语言的分析却少之又少。所以在中国,重内容而轻形式是很多学者都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很多学者在对《红楼梦》中人物的语言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都是从语言的描写手法和用词上进行分析,很少从人物语言的逻辑性方面进行合理的赏析。但是,在人类的语言当中,逻辑推理成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们通常都把这一点忽视掉了。如果光从文字的表面来分析人物的语言,这肯定是缺乏说服力的。所以我们要把语言的表面描述和逻辑思维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人物的特性和语言的技巧。下面我们就对《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语言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王熙凤反驳规劝的说话艺术赏析
在《红楼梦》的第五十二回当中,有一段王熙凤与贾母的对话,书中这样描写:王熙凤对贾母说道:这话老祖宗说差了,是人都说太伶俐聪明,怕活不长。是人都说得,人人都信,独老祖宗不当说,不当信。老祖宗只有聪明伶俐过我十倍的,怎么如今这样福寿双全的?只怕我明儿还胜老祖宗一倍呢!我活一千岁后,等老祖宗归了西,我才死呢。贾母回应王熙凤道:众人都死了,但剩下咱们两个老妖精有什么意思。说的众人都笑了。
这段对王熙凤语言的描写当中,凤姐在语言表面是表达自己可以活得很久,其实是对贾母的一个赞扬,她从侧面称赞贾母是聪明伶俐福寿两全之人。而老人最喜欢的也就是谈论福寿的内容,贾母同样也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所以王熙凤抓住了贾母的心里,在这段对话当中,王熙凤采取了一个很巧妙的表述方法,讨得了贾母的欢心。
在王熙凤的语言当中,还采用了反驳的方式来推翻贾母所说的聪明伶俐不是一件好事这个观点。她用贾母就是因为聪明伶俐才使得现在能够得到福寿两全的观点来证明聪明伶俐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们经过仔细的品味和推敲可以发现王熙凤的语言当中有很多高明之处,首先,王熙凤并没有直接推翻贾母的观点,在她的话语当中,认为贾母说的话是很有道理的,然后她又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反驳就会更加委婉,更能够被贾母所接受。其次,王熙凤提出自己的观点的真正用意并不是为了反对贾母的观点,在她的语言中,更多的是称赞贾母聪明伶俐和福禄两全。所以到最后,贾母并没有生气,反而通过接下来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贾母也同意了王熙凤的说法。
二、王熙凤俗语引用的说话艺术赏析
根据学者的统计,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话语当中共用到了将近五十次的俗语。而作者曹雪芹在写作的过程当中通常也会在人物的对话中加上“俗语云”、“古人云”、“自古道”等这样的词汇。在整部《红楼梦》当中,曹雪芹较多地使用了成语、谚语、古诗古词、歇后语等,在这其中谚语、古诗古词和歇后语的使用频率较多。
在王熙凤的语言当中,很多地方都引用了俗语。所以很多学者在对王熙凤的语言进行分析时,认为她的语言当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大俗。王熙凤语言当中所引用的俗语、谚语、歇后语都能体现人物的性格。让读者读到对话就能够想到人物,从而加深了读者对王熙凤的印象。但是很多学者都是只从人物语言的美感和修辞手法中,对人物的语言进行分析,忽视了人物语言当中存在的逻辑性。在王熙凤的语言中所使用的四十多条谚语和俗语主要的用途是用来增加自己语言的说服力的。在语言交流的过程当中,语言当中使用谚语和俗语很多时候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修辞,更多是起到了说服论证的功能。也就是为了增加自身语言的感染力,能够使自己的语言更具有说服力。人物语言当中的很多俗语都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长期实践而形成的,在人们的对话当中会经常被用到。王熙凤在说这些俗语时,不仅仅能够增加她语言的说服力,而且很大程度上能够凸显人物活泼幽默风趣的性格。在王熙凤所说的俗语当中,很多都是具有比喻的意义的。下面我们将举几个例子进行分析:
“人家给个棒槌,我就拿着认作针”王熙凤的这句话是用来比喻如果一个人没有心眼,就会比较容易吃亏。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王熙凤的这句话是用来比喻某些事情自己虽然没有亲身经历和实践过,但是也是见识过的。
“癞狗扶不上墙”王熙凤的这句话是用来比喻人内在品质不行,即使依靠别人的帮助也是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的。
在这些语句当中,都是借俗语来比喻人或物。在比喻的过程当中,采用了归纳的方法,把不相关的人或事物联系起来归纳为一类,这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相似之处,从而更能够使人们信服。在王熙凤话语中所用到的俗语,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来论证自己的看法。例如在“判决狱平儿行权”一回当中,王熙凤说了一句俗语“苍蝇不报无缝的蛋”,因为王熙凤对待下人一向苛刻,即使在自己生病时候也是这样的。在这一回当中,即使事件已经调查得很清楚,五儿没有偷窃茯苓霜,而是彩云偷偷地拿给了赵姨娘。平儿建议得饶人处且饶人,希望能够平息这场纷争。但是王熙凤反对这样做,她认为平儿处理这件事情太过于宽大处理了。所以王熙凤就用“苍蝇不报无缝的蛋”这句话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旨在说明如果她没有做,别人也不会去专门冤枉她。在这句话中暗喻,即使五儿没有偷,但是她之前已经有迹象,所以才会怀疑她。王熙凤主张要把太太屋里的下人都叫来严加审问,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招供。
在《红楼梦》第十六回中,贾珍要贾蔷到姑苏去办事,而贾琏害怕贾蔷办事不利,这时王熙凤就对贾琏说道,贾蔷也这么大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贾珍让他去也不是真的去讲价钱去的。在这里,王熙凤所引用的这句俗语主要是指贾蔷虽然没有经验,但是也见过别人如何去处理事情的,所以他应该还是可以办好的。她以这种方式说服了贾琏,最终贾琏同意了贾蔷去姑苏办事。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类似于这样的俗语还有很多,例如“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鸡儿吃了过年粮”、“擒贼先擒王”等等。这些俗语都极大地论证了王熙凤的观点。在《红楼梦》当中,不仅仅是王熙凤经常用俗语来说服他人,在贾宝玉因为贾迎春在孙家受到欺凌而难过时,王夫人就用“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来说服贾宝玉。而秦可卿也用了很多俗语例如“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树倒猢狲散”这些语句来劝说王熙凤,让她使家族能够发展得更为长远。在《红楼梦》中,对俗语的使用时为了增加自身语言的说服力的。在这其中,王熙凤语言中所用到的俗语更具有特色。
三、王熙鳳类比的说话艺术赏析
在王熙凤的语言当中,还有很多地方通过类比论证的方式来支持自己所主张的观点。例如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当中,王熙凤说了这样一句话“那是要活不得,如今这么大福科教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坑来,好盛福寿的。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个坑,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出些来了”,在这里王熙凤用了一个类比的方式来证明贾母和福禄寿星是有着相同之处的。而贾母作为一个老人,听到自己能够健康、长寿、富贵都会很高兴。所以,贾母对王熙凤就会更加地喜爱。王熙凤也通过这个类比论证达到了讨好贾母的目的。
通过对《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语言进行分析,可见在王熙凤的话语当中存在很强的逻辑论证能力。王熙凤通过不同的论证方式,使自己的主张能够被他人所接受。这样既能够达到说服的目的,又能够不伤害人的感情。更易于被他人所接受,这也是王熙凤说话艺术最主要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 高鹗著 《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
9.说话的艺术读后感 篇九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话的艺术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话的艺术读后感1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有口头,书面,肢体等。口头沟通应该是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沟通方式。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沟通,都在说话。学习中,要和同学,老师说话。生活中,要和爸妈长辈说话。工作中,要和同事顾客说话……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一语伤人六月寒。那么怎样说话,才能让大家认可你,理解你呢?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家里我发现了这本书。懂得了好好说话,说好话,其实是一门艺术。
《说话的艺术》这本书,通过35章的内容,告诉我们一些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注意的技巧。书中讲的道理都通俗易懂,但是往往这些容易懂的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却忽略了它们。如何说的恰如其分是一个人的一种本领。然而,能不能学好这门艺术,能不能拥有这种本领,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学习,去实践,去积累经验的。
书中讲到,说话或者会面时要面带微笑。我们能很直白的理解微笑的含义,也知道微笑带给别人的舒适感和好感。但是为什么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总要把烦恼也带给身边的人,把最坏的情绪带给最亲的人。
和别人聊天时,忽然谈论到对方最感兴趣的话题。如果我们想要交朋友,就要用热情去感化别人,谈论对方感兴趣的事情。这样不仅让对方感到舒服,而且你们也会很快成为好的朋友。
不要和别人争论。为什么非要证明一个人是错的呢?为什么不给他留点面子呢?他并没有征求你的意见,而且也不要你的意见。你为什么要和他争辩呢?记住,尽量避免在别人面前去正面的争辩。
赞美他人。同样是一句话,赞美和讽刺,人们往往都只会爱听赞美的话。如果只有一个方法能够说服他人去做任何事,这个办法就是去赞美他,去激发对方的热情,让对方乐意去做那件事。
当然,在书中还提到很多其他方面的技巧,但是我相信只要掌握了这些方法,我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就会有很大的进步。只要我们铭记这些方法,你就会告别胆怯,告别自卑,告别那个连说话都吞吞吐吐的自己。
说话的艺术读后感2《说话的艺术》介绍了:我国人对于说话的态度,最高的是忘言,但如禅宗“教”人“将嘴挂在墙上”,也还免不了说话。其次是慎言,寡言,讷于言。这三样又有分别:慎言是小心说话,小心说话自然就少说话,少说话少出错儿;寡言是说话少,是一种深沉或贞静的性格或品德;讷于言是说不出话,是一种浑厚诚实的性格或品德。这两种多半是生成的。第三是修辞或辞令。至诚的君子,人格的力量照彻一切的阴暗;他用不着多说话,说话也无须修饰。只知讲究修饰,嘴边天花乱坠,腹中矛盾森然,那是所谓小人;他太会修饰了,倒教人不信了。他的戏法总有让人揭穿的一日。我们是介在两者之间的平凡的人;没有那伟大的魄力,可也不至于忘掉了自己。只是不能无视世故人情,我们看时候,看地方,看人在礼貌与趣味两个条件之下,修饰我们的说话。这儿没有力,只有机智;真正的力不是修饰可得的。
看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社会之所以发展得那么快,一切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之中可以得到很多信息。我们生活在这社会里,少不了与人交流。如果语言运用得不恰当,就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会产生误会。所以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说话的技巧,将它化为一种艺术。
说话是一门艺术,在这个日异月新,飞速发展地时代,说话尤为显的重要,说话虽不是万能,但不会说话是万万不能的。其实人的一生总在不断的说话,不断地与人交往,从而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
身为外联人的我,更应该要掌握好说话的艺术。说话可以体现一个人的魅力、才华、性格。读着这本书时,我想起了我们部门的叶龙方师兄。平时与他工作交流或生活交流时,不难看出他是个很会运用语言的人。如果与他交流时遇到尴尬状况,他很会圆场,缓解气氛。他还很会运用词语。例如,他问你对这事情还有什么想法时,你说了一个不是太好的想法出来,他不是直接说你这想法怎样怎样的不好,要怎样怎样才会有可实性。他会婉转地说:“你这想法还不错,不过如果能稍微修改一下,像这样做,会更完善,你觉得呢?”他巧妙地让你接受他的想法,且他的语言会很好地引导你去思考比较哪种做法会更好。
本来,我觉得自己还挺能说的,与人相处得不错。但在看完这本书,才发现自己在许多方面差强人意,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说话这方面,它并不是别人告诉你怎样说就是怎样说的那么简单,而是自己去悟、看、思考。怎样才能做到说话没有漏洞,怎样去把握局面,不让自己处于被动状态,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总是在犯着同样的错误,就是言多必失的毛病,其实言多并不必失,关键是我们怎样说,怎样领悟说话窍门,做到这些了,即使自己说了很多话,别人也会欣然接受的。
一个说话随便的人,一定没有责任心。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言不如多知,即使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件事实留下的印象深刻。多言是虚浮的象征,因为口头慷慨的人,行动一定吝啬。凡有道德者,不可多言;有信义者,必不多言;有才谋者,不必多言。多言取厌,虚言取薄,轻言取侮。
当你面对一个人谈话的时候,如果你只一大套一大套地把自己想好的话讲出来,而不了解对方的看法和兴趣,不能观察对方对你的话有什么反应,有什么疑问,不能及时地解除对方心理的症结,那你就不能算是一个好的谈话者。
能掌握好说话的人,无论与哪一类人都很能相处得来,能在别人身上得到许多资讯,学到很多东西。这是我的目标。
此外,我还搜索了几句经典的语句,我觉得很精辟,我们应该好好思考学习。
说话的艺术读后感3今天看了林语堂的《说话的艺术》的上半部分。上半部分主要是教我们怎么与人交谈的,下半部分主要是教我们怎样演讲的。由于个人爱好,我想下部分我是看不下去的了,所以我写的都是有关上部分的感想。
图书馆里面有太多关于怎么说话的书了,而我在众多书中挑选了林语堂写的这本,虽然名字不吸引人,但是内容还是很可取的。
其实话说回来,说话还真是一门艺术啊。它并不比写作容易,说出来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它不像做文章一样可以千改万改,说错了的话是没办法收回来的。
首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避免争论。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可能会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觉得对方错了,而自己对了。或许我们认为对的事物就是真理,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却应该承认对方是正确的,只为了给对方留面子,毕竟我们都不喜欢不欢而散啊。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又必须认定真理,这时候,我们可以委婉地向对方说明,以我的习惯与理解我会说:“可能是这样吧,但是我的理解是这样,不知道对不对。”反正尽量做到给对方台阶下。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或者是我们需要从与某人的交谈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投其所好,引出对方的话题,这样我们才能进行一次愉快的交谈。
总之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这大概不仅仅是说话的艺术了,而是做人的艺术了。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更加乐观更加礼貌更加有修养,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才能让大家都喜欢你,这就是做人的艺术啊!
说话的艺术读后感4记得好像有人说过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有缺点,说明这个人开始成长了,依此来说,我属于晚熟的类型。并不是说自己完美,只能说是身边朋友一直很包容我这个缺点,所以到了这个纠结的年纪才让我发现。我性格不是很开朗,但是确有点没心没肺,俗话说就是“嘴边没有把门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基于当今社会是一个EQ时代,为了充分掌握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门技术,我购买了这本《说话的艺术》。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二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百分之七十五要靠人际关系。”②据统计,人的一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在40至45年中,每星期工作5天或超过5天,每天7、8小时或更多,换言之,我们一生工作10万小时!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和别人一起工作中度过的。无论我们是在工作还是在娱乐,沟通是我们开展一切活动的必要手段。
沟通方式包括很多中,有口头、书面、肢体等,口头沟通应该是运用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沟通方式。
这本书通过四篇35章的内容告诉我们一些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注意的技巧。虽然书中讲的都是些通俗易懂的道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忽略了这些方法,有的方法甚至不费我们一点力气就可以做到。
说话时面带微笑。我们能理解微笑的含义,也知道微笑的力量,但是为什么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总要把烦恼也带给身边的人呢。
谈论对方最感兴趣的话题。如果我们想要交朋友,并成为受人欢迎的说话高手,就要用热情和生机去应对别人,谈论对方感兴趣的事情。
学会用友善的方式说话。人们不愿意改变他们的想法,不能强迫或迫使他们与我们意见一致。但如果我们用温柔友善的说话方式引导他们,他们或许会改变态度。
不要和别人争论。为什么非要证明一个人是错的呢?难道那样做能使他喜欢你吗?为什么不给他留点面子呢?他并没有征求你的意见,而且也不要你的意见。你为什么要和他争辩呢?应该永远不要和别人正面争论。
牢记他人的名字。公司越大,人们之间的关系就会越冷漠。唯一能够使公司变得温暖一些的办法就是记住他人的名字。
赞美和欣赏他人。用赞美的方式开始和人谈话,就像牙科医生用麻醉剂一样,病人要承受痛苦,但麻醉剂能消除这种痛苦。天底下只有一个方法能够说服任何人去做任何事,这个办法就是激发对方的热情,让对方乐意去做那件事。
10.《说话的艺术》读后感 篇十
《说话的艺术》这本书里有一则真实生动的故事,它让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故事,去欣赏一下吧!在某个教堂里,教士们聚在一起,正在默默地做礼拜。忽然,有个教士烟瘾大发,他实在忍不住了,便去问主教:“我祈祷时可以抽烟吗?”主教一听,大为光火,立即对他进行了严厉的呵斥:“什么?你祈祷时还要抽烟?上帝在你心中占有何种地位?在上帝面前都抑制不住你那可耻的私欲,你怎么能当一个好的教士?”这位教士不但烟没抽成,反而白挨了一顿训斥,只好垂头丧气,往肚里咽口水。又过了一会儿,另一个教士也憋不住想抽烟,但他却换了一种非常聪明的说法,他悄悄地问道:“主教大人,请问我在抽烟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做祈祷?”主教一听,此人诚信可嘉,莞尔一笑,点头同意。于是这位教士点燃雪茄,吞云吐雾,优哉游哉,好不惬意。只不过继续装模作样,像是仍在做祈祷罢了。
事后,主教大人又发表一通宏论,褒扬这位教士:“上帝始终在他心中,连抽烟的时候都还要坚持做祈祷。可不像有的人,祈祷的时候还心猿意马,竟然要去抽烟?”从这个故事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采用不同的说话方式、说话艺术、说话技巧,就能产生不同的效果甚至截然相反的结果。这应该就是说话的魅力吧!说话艺术博大精深,让我们好好的去读书,去练习说话艺术,让自己成为一个能说会道的艺术家。
能言善辩是一门极高的语言艺术。绝伦巧妙的口才可以助人成功。有的人说话面面俱到、妙语连珠;有的人口若悬河,把话说到人的心坎儿去;有的人说话谦虚谨慎,把话说得绝妙无比;有的人言有尽而音意无穷,巧舌赢天下,口才闯四方。是什么让他们话说得如此绝妙呢?正是这本书――《说话的艺术》,它能让我们的语言长出梦想的翅膀。你想提高说话艺术吗?请认真的去看看《说话的艺术》这本书吧!
11.关于艺术的作文:说话的艺术 篇十一
那么,夫妻间应该注意哪些敏感的细节问题,当问题出现时该如何把握好说话的艺术呢?
A
在一次朋友聚会时,陈先生的妻子看到别人的妻子穿着时髦漂亮,拎着精致的皮包,用着高档的手机,与她们相比自己显得是如此的可怜,心理上瞬间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于是,她当着大家的面开玩笑地说丈夫没有能耐,不会赚钱,自己没有漂亮的衣服和首饰……尽管妻子讲的都是事实,而且是开玩笑的口吻,可丈夫仍觉得丢脸。一回到家里丈夫就大发雷霆,于是夫妻俩吵了起来。
分析:当着别人的面指责爱人,无论如何都是不对的,这是大忌,这样最伤感情,最容易产生矛盾——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受一种自卑心和虚荣心驱使的结果。是想在别人面前倾诉心中的苦闷,以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同情。
处方:事情发生后,妻子应该主动向丈夫道歉,以开玩笑的方式说出自己的想法:“亲爱的,我这样做不是故意的,只是想用这种方法刺激你一下,想让你以后变得胆大一些,把生意做大,改变一下目前的困境,这是为你好。如果真的使你难堪,请你原谅。”这样做或许能挽回一些丈夫在外面失去的面子,得到一点点安慰。
如果妻子对此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丈夫应当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方法和妻子进行交谈,告诉妻子有什么事可以在家里商谈,别当着别人的面说三道四,品头论足,这样会被别人看不起的,但如果丈夫怒气冲冲地讲出自己的怨恨和愤怒,往往只能导致一场恶斗,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
小王的妻子生完小孩后身材明显发胖,并且好久也瘦不下来,她非常懊恼,小王时常半开玩笑地叫她“水缸”。当她发现生孩子前的所有衣服都穿不了的时候,她下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于是她每天坚持节食,并且花钱买了一套健身器械,可效果并不明显。这天,妻子买了一套带竖条的衣服穿在身上回到家里,迫不及待地展示给丈夫看:“老公,你看我是不是瘦了很多,穿上这套衣服是不是很漂亮呀?”谁知丈夫竟然没有好声气地说:“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和生孩子前没法比。”噎得她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分析:小王妻子发胖之后,从心理上对自己已经失去了信心,加之小王叫她“水缸”,这对她无疑是一个心理上的打击,她甚至会担心丈夫不再爱她,所以她下决心减肥,渴望找回从前的美好身材,目的是想让丈夫高兴。
处方:作为丈夫这时应该美化一下事实,并强调妻子的气质比肥胖更重要,不妨这样回答:“我要的是你,无论胖瘦,只要你健康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或者他完全可以用另一种说法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比如:“啊!真的比以前苗条多了!照这样坚持下去,肯定会更苗条。”尽管妻子的身材仍然比较肥胖,但毕竟比健身节食前好多了。这样的说法既没有违背事实,又让妻子心情愉快,何乐而不为呢?
C
高先生夫妻感情一直很好,人称模范夫妻,可突然有一天,妻子因一场车祸离他而去。后来,高先生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离婚的陈女士。当他们结婚之后,陈女士悄悄地问高先生:“你能否像爱你的前妻那样爱我?”高先生没好气地说:“你怎么能和她比?”为此,他们冷战了很长时间。
分析:陈女士提出这样的问题,有欠考虑,一是对自己缺乏信心,不自信;二是对高先生的一种怀疑或不信任;三是不尊重高先生的个人感情。试想,高先生已经与你结为夫妻,这本身就表明他爱你,你身上具有某种能吸引他、打动他的优点。所以,陈女士应该用爱和行动与高先生进行交流,感受他的爱,倾听他的心声,更应该相信自己一定会比高先生的前妻做得更好,这样,高先生自然会把全部的爱都毫不保留地献给她的。
处方:高先生不应该说出实情。专家认为高先生应该说他对前妻的爱情不同于他对陈女士的爱情,两者无法类比,这样的解释来回答陈女士是能够被理解和接受的,更重要的是不会伤害两个人的感情。
D
妻子对丈夫一手包揽家庭经济,而拒绝分担家务心存不满。她一直想和丈夫谈论这件事,可丈夫大男子主义十足,根本就谈不拢。终于有一天,妻子实在忍不住了,她对丈夫说:“这家不是你一个人的,凭什么家里的钱你一个人把着,每次跟你要点钱都那么费劲,一点自由都没有。”丈夫说:“我是户主,这家里的事就得我说了算。”于是,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
分析:妻子觉得这样做是对自己的不信任,甚至觉得丈夫对自己的爱有所保留,不是真心实意和自己过日子,甚至怀疑丈夫有外遇,所以心里觉得很不平衡。这样也很难全身心地投入爱情,去过正常的家庭生活。
处方:如果丈夫凡事都想自己一个人说了算,妻子可以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同丈夫谈自己的想法。选择好适当的时机,不妨开玩笑地说:“您老人家操管全家的生活,真是辛苦。其实我觉得你是做大事的人,应该走出家庭向外发展,家里的事就交给夫人我去打理,不一定事事都自己亲自去办。如果你觉得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也可以帮我改正。”如果妻子这样说了,丈夫也就说不出什么了,自然会“简政放权”,至于分担家务的问题,妻子应该提出一些比较重的活让丈夫去做,然后再对他的帮助表示感谢。
12.关于教育艺术的探究 篇十二
这项工程的一个最基本而又关键的就是家长应该懂得一些孩子的心理,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教育心理学的运用,其实应该是从学龄前就开始了。我们也经常听一些家长对孩子说:“你这么调皮,我以后把你送到学校里,让老师好好管管你。”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对学校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如果,我们反过来这样讲:“你要不好好努力,我们就不送你去学习,让你以后成为一个无所作为的、大家都讨厌的人。”这种说法,就会产生一个截然相反的结果:孩子会认为,去学校接受教育,是一个光荣而又重要的事情。在学龄前,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重复这样的话,以加强效果。我孩子3岁时,我就经常把她抱到幼儿园门口,让她看着在那里玩耍的小朋友,告诉她,那里还有很多老师会讲很多的故事。看到女儿羡慕的目光,我知道我的引导成功了。上小学前,我指着那些背着书包、戴着红领巾的学生,对女儿说,那些书包里装满了宝贵的知识,只有学习好的孩子才能戴红领巾。看到她充满渴望的神情,我知道小学阶段的路她能走好了,果然,整个小学阶段,她学习很自觉,而且常常跟我说,在学校很开心,这就是前期引导的效果啊!如何使孩子从小就渴望去学校读书,方法很多,但是必须懂得孩子的心理,有意识地去引导,这样一来,害怕去学校,甚至逃学的事自然就不会出现了,这就是教育心理学在早期的教育过程中的成功运用。
早期的引导固然很重要,可是千万不要认为,孩子上学了,家长就没事了,下面的事就交给学校和老师了。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开学后,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打骂训斥也不见效果,就认为学校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其实我们又忽略了许多事实,在学校就读期间,老师和家长的配合尤其重要。家长会是老师和家长们沟通的好机会,及时沟通,可以很好地掌握孩子学习、生活情况,融洽师生关系。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或者说孩子与老师的关系都应该成为一种新型的朋友关系,而不是传统意义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这样,孩子就不会有许多压抑感,从而激发起他们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精神。
当然,前期引导好了,和学校也配合了,是不是就没事了?当然不是。在孩子的具体学习方面,我会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她一起制定一些学习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第一,根据学习大纲的要求,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应掌握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涉及到、并掌握好,没搞懂的及时查资料或者问老师,总之不能留“死角”。
第二,做作业的时候,要求专心致志,讲究效率,把平时的作业当成考试来做。
第三,不要刻意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而更应该看重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我觉得这样一来,孩子既有了明确的目标,又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压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考出好成绩来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可是还没结束,孩子取得1~2次阶段性的好成绩并不难,但是如何一直保持下去才是最难的,为此我也在不断探索。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欣赏式教育:表扬、表扬再表扬,鼓励、鼓励再鼓励,绝对不要打骂孩子,有了问题和矛盾应该讨论解决,武力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已被无数的事实证明是注定要失败的。当孩子考出好成绩正兴冲冲地期待你的夸奖时,你却说,别骄傲,一次100分没什么了不起的。话确实不错,但这时候也许不经意间会伤了孩子的心,要知道无数的100分也是从第一次开始的,及时的鼓励会给孩子们继续加油的动力,会促使他们忘却疲劳、不断地去挑战我们都无法想象的高度,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会很自豪地和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13.一位中层干部的“说话艺术” 篇十三
在机关工作,成败得失全在于说话。对这一点,我特别有体会。我在局机关工作多年,如今已升为中层干部,靠的就是能说会道。古人说:好马出在腿上,能人出在嘴上。这话说得很有道理。由于我会说话,从而得到了局长的青睐和信任。大家都说我前途远大。
我擅长说赞扬的话。我爱赞美别人,特别是对于局长,我总是赞不绝口,以表示我对他的敬重和拥戴。赞美别人是一种学问,如果你赞扬得体,抓住了关键,一句话就会把双方的关系拉近了许多。要赞美别人,脑子必须活络,得会使用哲学,善于在对方身上全方位找到长处,多角度发现成绩。如果我们单位完了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我会说,是局长高瞻远瞩,指挥有方,功不可没。如果我们单位没有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我会说,局长带领我们艰苦创业,已经把任务实现到最好程度。如果单位里不出事故,我就说局长抓安全防范政绩实出,堪称楷模。如果单位出了事故,我就说局长在事故处理上坚决果断,雷厉风行。如果局长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我就说局长业绩突出,实至名归。如果局长没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我就说局长淡泊名利,不与别人争抢荣誉。如果局长身体肥胖,我就说局长强壮有力、风度翩翩。如果局长身体瘦弱,我会说局长精细干练,气度不凡。总之,在局长面前,我会有成千上万种由头来表达我的赞美之情。让局长感到舒服、满意,让局长记住我,让局长喜欢我。当然,我赞美局长不仅仅限于他自己,我还不遗时机地赞美他的家人,比如赞美他的孩子。如果他的孩子学习好,我会说他的孩子有出息,将来能成大器。如果他的孩子学习不好,我会说他的孩子聪明,还有潜力可挖,后劲一定很大。如果他的孩子听话,我就说他的孩子懂事明理,今后必有出息。如果他的孩子不听话,我会说他的孩子有主见,将来必成大业。总之,说给局长的话肯定会顺耳动听,决不会让他讨厌。
我说话的原则是不得罪人。俗话说守着矬人不说矮话。说话要看清对象,尽量避免说到人家的短处,特别是不要说到人家的忌讳之处。局长爱开会,我就决不会说文山会海之类的词;局长爱搞排场,我决不会说有关防止铺张浪费的话。局长爱打麻将,我只字不提麻将的坏处。总之,我在说话之前,总是三思而后说,决不会说没有把握的话,这就免于祸从口出。这是我在机关工作多年,经过反复总结教训才达到的境界。当然,这境界属于一般水平,还差得很远。可是,有人不服这个理,结果自食其果。我们单位的小李,本来业务能力很强,工作也很卖力气,可是,就是因为一句话,使他倒了大霉。就在他二十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心血来潮,一时兴起,竟当着众人的面说:再过二十年,就是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天下了。结果,这句话流传开来。局长们显然不是年轻人,他们表面不说什么,可心里却牢牢记住了这句话。结果是,几任局长都不肯提拔重用小李。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李已变成了大李,前途暗淡。他很后悔当初说了那句话。除了几秒钟的嘴痛快之外,没有任何价值。可是,这句话却使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说,现在知道机关是什么了。但为时已晚。我牢牢记住了小李这个教训,坚决防止自己由于说一两句不该说的话而坏了大事。
我常常贬损自己。我获得了先进工作者称号,别人见面总是要夸我两句,我却说,我这个人不配当先进工作者,受之有愧呀。我经常说自己是笨蛋、傻瓜、糊涂虫。我常常把自己办的一些糊涂事、可笑的事、没办好的事讲给大家听。我发现,我越是贬损自己,越容易和别人接近。我发现一个定律是:抬高自己就是贬低别人,贬低自己就是抬高别人。所以,要想让别人接纳你,就是要处理好贬低与抬高的关系。所以,一旦有人表扬我,我早就准备好八十句自贬的话来应付对方。其实,我知道,别人表扬你的时候,人家等待的是一句自谦或自贬的话。如果你顺杆往上爬,说你胖你就喘,岂不是瞧不起人家,不领人家的情嘛。我发现,我越自贬,人们对我的印象就越好,尤其是我们的局长,他说我很谦逊,很有自知之明,将来可以担当重任。
14.如何从《礼记》中学到说话的艺术 篇十四
1、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表记》
译:君子在别人面前举止应慎重,容言要端庄,不要说错话和说不该说的话。
感悟:几句可用以劝人要谨言慎行,对人不要说不该说的活,也不要作不该作的事。一个方面是说,免得授人以柄,招致非议。另一方面,也是君子的个人修养。事情的成败得失,很多时候取决于说话之人能否在适当的场合说出适当的话。
2、公事不私议。
――《礼记・曲礼下》
译:大家的事不能私下偷偷的议论。不私下议论公事。
感悟:有口不以私言,公事当公议、公办,如果私下议论,则有奸邪谋私之嫌疑。言其所当言。事情的成败得失,很多时候取决于说话之人能否在适当的场合说出适当的话。
3、朝言不及犬马。
――《礼记・曲礼上》
译:朝是谋政、议政之处。办公时,不言谈及犬马等游乐之事。
感悟:工作时要有敬业精神,更要自律。
4、公庭不言妇女。
――《礼记・曲礼下》
译:办公时,不要谈及声色之事。
感悟:说话要把握住时机,要在适当的时机谈论适当的事。
5、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
――《礼记・曲礼下》
译:朝庭之上,言动都要合理。官、府、库、朝,都是办公场所。在相应的办公场所,就谈论所应处理的事务。
感悟:一个人不能圆滑,但要圆融,学会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以说话润滑人际关系。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中的`话。一个有修养的人,跟不同的人谈话,其主题都扣合对方的身份,所谈都是合乎道理的事情。这样就会使对方受益。
6、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
――《礼记・曲礼下》
译:居丧期间,不要谈及快乐的事;祭祀时,不要谈及凶事。
感悟:高谈阔论、嬉笑打闹都是对亡者及家属的不敬,说话压低声音,举止轻缓稳重,才能显出您的诚意和风度。
7、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礼记・杂记下》
译:处于一定的职位,而没有在那个职位上所应该提供的意见,君子为其感到羞耻;有那样的言论,却没有那样的行为,君子为其感到羞耻。
感悟:这几句多用于说明处于一定的职位就应该有符合那个职位的言行。也可用于讥讽居于一定的职位而不称职的人。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言、行的问题。有些人总喜欢把话说得很大很满,但总是缺乏行动,更没有结果。古人非常鄙视这种人。我们生活、工作中,宁肯把话说得朴实、谦虚,也不要自夸。
8、长者不及,毋(chán,间杂之意)言。
――《礼记・曲礼上》
译:长者没有谈及的事,不要提及。
感悟:与尊长谈话时,应该由尊长主导话题。
9、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
――《礼记・曲礼上》
译:侍奉先生,如果先生问话,一定要等先生问完,再回答。
感悟:不要打断先生的话,不要插话。同样在与别人交流时,出于对对方的尊重,最好不要主动打断别人。
10、侍于君子,不顾望而对,非礼也。
――《礼记・曲礼下》
译:礼尚谦。若多人同侍长者,长者向众人发问,侍坐者当先看看周围,待他人来回答,不宜率然抢先回答,要察言观色来对答。少顷,若终无人说话,再来回答长者的问题。
15.关于播音主持艺术的思考 篇十五
1 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趋势
1.1 播音和主持工作人员职责界限模糊化
播音主持的主要职能是传播信息, 让观众关注、接受。也就是说, 该项工作的生命线就是传播和接受。知道这一点, 我们能把握住播音主持的发展规律。尽管,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播媒体越来越丰富、呈现多样化、立体化的发展趋势。传播媒体会不断得到更迭、发展。但播音主持艺术不会因媒体的变更而消失, 也不会因为对媒体、主持等名称的改变而消失。不管是何种广播形式, 传播的主动性和功能性是没有改变的。工作人员的称谓无论是播音员还是主持人, 都不是主要的, 他们的本质还是没有改变, 是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创作者”。当然, 如今播音主持工作越来越趋于一致。工作人员的职责界限也逐渐模糊不清。无论是主持人还是播音员, 都是起到传播的作用, 而且这也符合培养人才“一专多能”要求, 使单一型变为复合型的人才, 促进广播主持艺术的不断创新和提升。
1.2 播音主持人才队伍更职业化
在如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对于我们传播媒体, 只有职业化、规范化越高、越严, 才能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然, 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因此, 对于从业人员今后会要求其拥有专业的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不断加强职业化和规范化建设。这是时代进步、广播电视传媒竞争的要求。只有这样, 才能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得到发展。首先, 从业人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知识沉淀, 这样, 不论是播音还是主持, 都能够以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修养, 出众的气质来打动受众。然后, 从业人员通过自身知识的沉淀可以在播音主持中形成自己的风格, 体现出个人的智慧, 在自我的工作空间里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和内容, 让更多的受众群体接受、喜爱。
2 播音主持艺术要创新
现在媒体资讯发展蓬勃, 观众的思考视角和要求越来越多元化, 审美能力也不断增强。传统的播音主持方式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那么, 这就要求我们从业人员要加强对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 抓住受众, 开辟新的受众群体。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也打破了以往的局限性, 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它不再局限于新闻、娱乐等比较传统的节目, 而是通过资源信息的共享, 把握受众的需求, 强调更多的主动性、交互性, 让受众群体有更多的选择。
2.1 把握好创新的两个方面
创新是广播主持艺术发展的生命力。这里要把握好创新的两个方面:理论方面的创新和发展方面的创新。 (1) 理论方面:当前广播电视等媒体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 播音主持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理念。这都需要我们从业者认真研究分析, 把新事物进行概念的表述。在播音主持理论方面, 很多研究课题急需解决, 如播音主持的艺术创作基础等。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 如新闻评论节目、娱乐节目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 (2) 发展方面:当前媒体凭借网络技术和信息数字技术的运用, 图文并茂, 更生动、形象地向广大受众传播信息。那么在如此丰富生动的电视广播面前, 从业人员对播音主持工作的创新更多是如何对节目的整体把握和驾驭能力上。例如, 对现场新闻事件如何进行描述, 怎样与现场记者进行对接, 稿件配音部分怎样与现场主持对接转换自然。
2.2 需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不是目的, 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在艺术创新过程中, 要正确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一是创新和导向之间的关系。不同社会形态中传媒事业都有特定的政治目的、服务群体、价值取向, 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是为党和人民群众服务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因此, 播音主任人员言行举止都代表着媒体的形象, 要更好地引导正确的舆论作用。二是创新和继承间的关系。前代的工作前辈为我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在传统的播音主持艺术创作方面, 著名的播音主持艺术家齐越、夏青、赵忠祥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宝贵的经验。因此, 对于当代的播音主持工作者, 我们要善于运用这些已有的经验, 为创新工作提供基础, 而不是让经验束缚自己的创新。三是正确处理好创新和知识间的关系。具备创造性的思维才能创新。创造性思维有三个特征: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播音主持艺术往往和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和知识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其知识的结构层次直接影响着艺术创新的成败。因此, 进行创新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播音员和主持人必须坚持学习,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断拓宽知识结构, 丰富知识层面, 在知识认知中进行创新。
3 提高播音主持艺术个性
播音主持人员形成个人独特的工作风格, 会更易赢得受众群体的亲睐。因此, 如何形成大家喜爱的鲜明个性, 应该是每位播音主持人员奋斗的目标。
3.1 要充分把听众的想象力调动起来
广播主持主要通过声音来表达信息, 因此播音主持艺术是集听觉和想象为一体的艺术。播音员和主持人如何把听众的想象力调动起来, 让听众把节目融入想象的空间。因为, 广播不能向人们展示实物, 而只能通过语言的描绘来向人们传达信息。广播的形象更多的是以虚代实或实虚榍交。当听众通过广播描述, 集合自己的情感和认知, 感知这些形象时, 发挥想象空间, 塑造出一个内心的形象。可以说, 正是调动听众的想象力, 才促使听众迈进一个新的艺术环境。当然, 这种调动和引领听众想象力的能力是需要播音主持人员长期的积累、磨练才能达到的。
3.2 播音主持要向人格化发展
主持人的人格直接影响着节目的传播效果和受众的认同感。主持人从面向屏幕的第一刻, 就已经把个人的所有形象讯息带给观众。比如, 央视的敬一丹, 总是能够给人展现出自信、从容的一面。而且在她的工作中, 形成了自己的主持风格。节目主持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色, 表达自己, 用自己的人格张力来丰富节目, 使主持节目生动、充满灵性。在主持的进程中, 能够敏锐地发现, 捕捉到能激发观众心理效应的任何机会, 结合节目内容, 做出恰当的反应。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 使节目更广泛地被人接受、喜爱。
3.3 播音主持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亲和力
亲和力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润滑剂和黏合剂。播音员和主持人作为媒体工作者, 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 他们的亲和力表现在个人形象的塑造成功和观众们是否乐于接受方面。一个成功的播音员或主持人, 一定是深受观众喜爱, 具有亲和力的人。总之, 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 播音主持艺术需要不断地发展创新, 以更贴近生活、贴近观众的多种形态出现。我们播音主持艺术的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专业技能, 积极解放思维, 发展创新, 加快播音主持艺术发展的步法, 不断推动我国播音主持事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 新闻传播媒体的巨大变化, 播音主持艺术也不断得到新发展。作为一名播音工作者, 要正确把握播音主持工作中艺术创作中变与不变的各项要素。用创新的理念从多角度来处理好新问题, 不断开拓播音主持新的艺术空间, 进一步加快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播音主持艺术,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郭艳.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与未来发展.科技信息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 (27) .
[2]许佳怡.浅谈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中国科技纵横, CHINA SCIENCE&TECHNOLOGY PANORAMA MAGAZINE, 2009 (11) .
16.一场关于行为艺术的艺术行为 篇十六
譬如2011年3月,艺术工作者成力在北京通州一艺术馆以性爱展示作为其行为艺术展,而后被警方带走,并因“寻衅滋事”被处劳动教养一年。警方认为,成力在公共场所裸体进行淫秽表演,引发多人围观,造成现场秩序混乱。尽管成力的律师称“成力行为属于在特定时间、特定场所、面对特定人进行表演的艺术行为,其场所不能被认定为公共场所……不适合对成力实施劳动教养。”尽管还有观点认为,让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对这种挑战传统道德的行为,公众不仅可以甚至应该口诛笔伐,但公权力则应该依法、公正地对待。
如果说这是一个失败的行为艺术,那么2004年七零后艺术家陈光在实施作品“人种”时则要幸运得多。方式是作者本人和一位高龄、且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老人(1924年出生于北平,汉族,1932年受私塾教育, 1948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1977年起曾在北京某高等美术学院任普通职工)发生性行为,并作录像记录。关于这个作品,作者可能要面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拷问或谴责,不过至少没受到法律上的“制裁”。
稍后的诗人在市区书店朗诵时裸体后被拘留事件(2006),人大学生裸体面对记者访谈事件(2010),不时让行为艺术成为艺术爱好者们的入门级谈资,似乎不裸、不被抓就不足以“行为艺术”。当这个词被滥用时,一方面可以看成大众对此的调侃与戏说,另一方面也不乏对艺术家提醒:对自身和作品的把控程度。
常被介绍为“中国最受争论、禁书最多的作家”的阎连科在谈论禁书时写到:世界上有无数作家都曾遭过禁,但之所以仅能记起这个队伍中少数的名字,不仅仅是因为被禁,更是因为他们写出了被禁的优秀而伟大的作品。对于行为艺术也一样,关键不在于其是否“犯罪”,而是作品本身是否足够优秀,足够跨越国度或政治甚至时代的局限,被禁或争论并不等同于一个优秀作品的尺度与标准。扯远了,回到论坛事件,暂且不言其他,至少可以看做是一场关于行为艺术的艺术行为。(文/张宗希)
17.关于艺术的作文:说话的艺术 篇十七
普天之下,提起说话,有的人会不以为然:“谁还不会说话,三岁小孩就学会了。”其实,说话是一门艺术,作为教师,教学语言尤其重要,它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传递信息的媒体,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如果学会了说话的艺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育人目的。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就是艺术家。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完成这一伟大的责任,离不开言传身教,而“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类交际工具,反映心灵的窗口,是行动的先导。比起其它行业,教师语言的应用就更应该讲究哲理,更应上档次。教学语言是教书育人的载体,是教育行业的专门用语,生动恰当的教学语言,既是对学生进行智育和美育的需要,更是实施美育所必须,充满激励性的教学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达到了心灵的交流,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能引起人们心理活动的一系列反映,把人的潜在尚未意识到的需要引发出来,这种需要是人的积极性源泉。
教师的激励是“催化剂”,是学生进步的“加速器”,它突出的表现在如何使用语言去不断激励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从而自觉地获取知识,去不断地追求和探索。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科学地运用说话艺术,给学生以予激励,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表扬和奖励具有极高的威信,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点头,人句普通的赞扬,一个肯定的手势,他们都能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从而激起向上的力量,鞭策其继续奋发向上,可以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的样用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方法去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呢?首先,表扬要及时、适度。及时认真、恰到好处的表扬,是一种巨的激励和鼓舞的力量,它对便策先进,激励后进,肯定正确,否定错误,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后进生的表扬,更是一种艺术,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数生十过,不如奖生一长”。这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教师的说话艺术。其次,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后进生更需要理解,他们有自尊、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同学的认可。因此,教师应随时给他们创设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公平地参与班级活动,并在活动中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对后进生的成绩及时、适度地表扬,往往是促使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可以说,教师的说话艺术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例如,对待班级中的后进生,如果教师一味地批评他,那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抵触,甚至变得破罐破摔。反之,教师若能充分运用说话的艺术,以激励的方式,找出他身上的优点,小题大做地夸他一回,再稍转话锋,指出美中不足之处,此时学生会心花怒放地接受意见,信心百倍改正缺点。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转变了学生的思想观点,起到了一举两得之效果。再次,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有表扬,没有批评,这并非正常现象。如果说表扬是给幼树培土浇水,那么,批评则是给幼树整枝除虫。但是批评不如表扬那样容易被学生接受,弄不好还会激起学生抵触情绪。因而,作为教师,应学会说话的艺术,使批评的语句化为表扬的方式,使学生既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能接受老师的教育,消除了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记得有一位教师看到学生常写错字,他没有直接抱怨学生,也不是强硬地要求学生该如何如何做,而是讲了一则故事:“从前有一个远在京城求学的农家子弟,写了一封信给家父:‘走到比门翻比风,比风吹烂我的命,家里有命寄命来,家里无命寄钱来买命。’家父一看,人命关天,大惊失色,便连夜筹集路费,千里迢迢赶到京城,谁知是一场虚惊。原来,天下大雨又翻北风,其子弟走到北门时,伞被风吹烂了,要家里寄伞来,没伞就寄钱来买伞。同学们,这是一个千古笑话,你们谁想成为千古笑话呢?”老师的话未说完,堂下便大笑起来。自此以后,同学们在笑中体会到了写错别字并非小事一桩,不能等闲视之,从此以后,写错别字的现象就大大减少了,应该肯定,这位教师说话的艺术效果远远大于直接的批评、抱怨。
教师的说话艺术,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学会说话艺术,既能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消除师生间的对立情绪,又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能促进学生及时地否定错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育人的目的。
18.班级管理中“说话”的艺术 篇十八
项爱佳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是人与人接触的主要形式。说话可以是刺耳的或是温和的,高傲的或谦虚的,贬低的或鼓励的,漠然的或关心的,令人压抑的或令人振奋的,尖酸的或愉快的,让人躁动的或令人镇静的。同样的话以不同的方式说出来,创造的气氛会有所差别,产生的效果会不同,甚至相反。关于班级管理中“说话”的技巧,本人在学习和实践中概括和整理了一些具体的案例,现总结如下:
一、幽默地说话也可以教育人
案例1:近一段时间,我班黄×健同学总是找各种理由不参加学校升旗仪式,找他单独谈话,效果不明显,看来必须公开批评了,在班会课上我说:“周一清晨,黄×健同学急匆匆从家里往学校赶,准备参加升旗典礼,当他气喘吁吁地来到学校大门外时,冰冷的铁栅门把他无情地挡在门外,他捶胸顿足、焦躁不安,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他心潮澎湃,他懊恼、悔恨,他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起床,以便和全班同学一起感受这一神圣而庄严的时刻„„”同学们笑了,黄×健也笑了,他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抵触情绪。后来,每周一升旗,黄×健同学都不好意思无故缺席了。风趣地说话既能达到教育的功效,又不伤害违纪同学的自尊心。
案例2:2010年12月26日,星期天,湛江市受到今冬第二次寒潮的袭击,天气很冷,但高三的同学仍然要回校,参加第三次文综测试。也许是一个星期都没时间睡懒觉,早读课时有几位同学趴在桌上,准备睡觉了,看到这种情形,我说:“今天是周末,当其他年级的同学,沐浴着冬日的暖阳,享受着温暖舒适的被窝时,我们高三年级的同学,怀揣着心中的理想和对知识的渴望,顶着严寒,踏着星星和月亮来到学校,部分同学无法睁开睡意朦胧的双眼,趴在冰冷的课桌上,饥寒交迫(有的还没吃早餐),无法入眠,我真不忍心打扰他们的美梦„„”。同学们爽朗的笑声惊醒了那几位昏昏欲睡的同学,他们揉揉惺忪的眼睛,重新投入到读书学习中。老师幽默的语言,善意地提醒,及时地纠正了学生不恰当的行为,学生不会产生逆反心理,也体现了老师的宽容和善解人意。
案例3:近一段时间,我班同学私自调换座位的现象比较普遍,个别同学今天要和这位同学同桌,明天又要和那位同学同位,闹得全班同学人心惶惶、魂不守舍,很多同学都蠢蠢欲动,跃跃欲试。面对这种情况,我说“大家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但也有相对静止,只有在相对静止中才能认识一个事物’,如果我们每天都坐在不同的座位上,老师和同学怎么能认识你的‘庐山真面目’呀!”运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哲学语言启发矫正学生的偏差行为,学生觉得饶有兴趣,也容易领悟其中做人的哲理。此后,本班再也没有同学擅自调换座位。
案例4:今天是九校联考的第一天,天气异常的寒冷,绝大部分同学都按照年级的要求七点半前来到学校,但有几位同学迟迟未到,我记录下了按时到校同学的名单,在晚自习前,我点名表扬未迟到的同学并说:“他们是真的勇士,敢于直面凛冽的寒风,敢于正视平淡的人生,他们是21班的脊梁,他们是一中的骄子,他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我钦佩他们的毅力,他们没有向刺骨的寒风低头,战胜了怯懦,战胜了自我。我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个人,正是由于他们,21班才会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我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父母也会因他们不向困难低头的勇气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湛江一中感谢他们,祖国和人民感谢他们!”学生掌声和笑声不断,我每说一句话,学生就鼓一次掌,这是我做班主任以来第一次享受这样高规格的礼遇。在掌声和笑声中,同学们明白了老师的主要意图。第二天早晨,只有个别同学未按时到校。
德国著名演讲家海因·雷曼麦说过:“用暗示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接受。”直白的话委婉的说,老套的话创新的说,严肃的话风趣的说,批评的话赞扬的说,学生的领悟比单纯灌输更能占领学生的头脑。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依据教育情境,适时地采用俏皮话、双关语、夸大其词等手段,创造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减轻违纪学生的心理压力,消除消极对抗情绪,让学生在笑声中去领会、去感悟为人处事的道理。
二、批评也可以是甜的案例5:有个小女孩一心贪玩,居然把她的小狗“贝贝”带进了一家严禁携带小狗入内的商场。小女孩只顾与她的“贝贝”说着悄悄话,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条规矩。当她上了二楼,突然看到墙上“严禁携带小狗入内”的警示牌,才发现小狗已经没地方藏,她挺着急,便赶紧乖乖地站好,一边紧搂着“贝贝”,一边看着迎面走来的商场保安,等待预料中的“狂风暴雨”。不料保安不仅没生气,还笑眯眯地看了看她,问:“啊!多么可爱的小狗,它叫什么名字?”小女孩轻轻回答:“它叫贝贝。”而那位叔叔也再次笑了笑,摸了摸小狗的头,说:“亲爱的贝贝,你怎么糊涂了?我们这儿是不准小狗带小女孩进来的,既然来了也就不难为你了,离开时请记住,千万别忘了带走你身边的这位小姑娘!”
原来,批评也可以是甜的!保安能做到的,为人师者何以做不好?
在美国田纳西州,有这样一个黑人男孩。由于父亲酗酒无度,导致父母感情不和,于是,幼时的他就变成了一个无人看管的“野孩子”。虽然他上了中学,却不学无术,整天和街面上一些小痞子胡混,在学校里也整天打架,砸玻璃,欺负女孩子„„
有一天早上,上课铃响后,老师还没有来,同学们都陆续来到自己的座位上准备入座。正在这时,调皮的他偷偷把一个女孩的凳子抽掉,让那个女孩坐了个空,然后他拔腿就跑。没想到,他正撞在前来上课的凯瑟琳老师身上,跌倒在地的女孩子捂着流血的伤口,哭着向老师告状——这个恶作剧的制造者。
看到女孩的腿流血了,他愣在那里,也被吓傻了,心里忐忑不安地琢磨着:这下可完了,不知道老师又要怎样惩罚我。没有想到凯瑟琳老师给女孩包扎好了伤口,就笑着走到了男孩跟前说:“听说你很会演戏,那么,既然你犯了错误,我就罚你演一场戏来给大家道歉吧。” 男孩将信将疑地给大家演起了他在剧场里看到的段子,他演得很成功,也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就连那个被他欺负的女孩,此刻也开心地原谅了他。而他自己,却哭得一塌糊涂。因为,自从他长这么大,还从没有见过这么多人为他鼓掌,更没有任何一位老师能像凯瑟琳那样,用演戏的方法来批评他。
后来,这位男孩不仅与同学们友好相处,而且在凯瑟琳老师的开导下,他还迷上了书本和电影,令人惊奇的是,他仿佛有着与生俱来的表演天赋。第二学期,在戏剧演出评比中,他的独幕话剧在全州得了第一名。
再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他不仅进入了百老汇,还冲进了世界人的演艺梦工厂——好莱坞!如今,他已经70多岁了,但是他仍然坚持拍戏,而且他所饰演的角色,几乎每次都能获得奥斯卡奖项,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他就是美国著名的黑人演员——摩根·弗里曼。每当弗里曼回忆起自己的少年生活时,总会感慨万千地说:“幸亏我的老师凯瑟琳当时用善意的批评方式感化了我,否则,真不敢想象我当今的样子„„”真正的批评,既能激发一个人灵魂深处的自省和自救,又能让他在自我悔悟的过程中得到升华。真正的批评是甜的,就像加了糖的咖啡,更容易让人接受。
三、原来谎言也很美丽
案例6:这是一节讲评练习课,我正手拿一套哲学练习题在教室里边走边讲,并不时关注学生听讲情况,同学们都低头边听边记。这时我发现小敏同学不停地在写着什么,起先以为是在做笔记,后来一阵风吹过,将她桌上的几张卷子吹落在地上,由于专心,她一点儿也没有发现。我轻轻走到她身边将卷子捡起放到桌上,并瞥了一眼她正在写的东西,骤然间“亲爱的„”几个字映入眼帘,凭多年的班主任经验,我猜到小敏正在给班上一位男生写情书。我有点气愤,心想马上就要高考了,哲学这部分内容不好理解,老师这样细心地花功夫讲解,你竟然在这里写情书,不听课。我不假思索,一把将这页纸抢过来,果然是写给一位男生的信。这时候,由于我停下讲课,全班同学都抬起头来,有惊讶的,有幸灾乐祸的,还有几个调皮鬼起哄“:老师,写的什么呀?念念!”小敏的脸一下子红了,半天也说不出话来。看着她惊慌的神情,我突然感到这事有点棘手,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有点唐突,如果今天不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恐怕谁也下不了台,如果处理不当,对小敏也可能会造成很大伤害。看着这个场面,我干脆将几页彩色信纸拿起来:“好吧,同学们,我给大家念念。”同时也很担心小敏会夺门而出,心里默默地说:“小敏,你可要挺住啊!”
我高声读到:“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我到这个学校借读已快三个月了,这里的老师和同学对我挺好的,只是就快高考了,我的心里有点害怕,每天都处在焦虑之中。想想你们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又省吃俭用供我上学,如果考不好,怎么对得起你们。爸爸下岗
后,每天帮人送货,太阳下流了多少汗,妈妈每天早起晚睡不仅操劳家务,照顾家人,还要去打工挣钱,辛劳的你们为女儿付出的太多太多,为让我到城里来读书,你们租了房子,每天不敢多花一分钱„„每当想起你们期盼的目光,每当想起你们为女儿任劳任怨,我的心里别提多难过,我一定在这最后的几个月里,加倍努力,以最好的成绩回报你们的养育之恩。爸爸、妈妈,你们一定要注意身体呀,女儿在这里读书,星期天回家也帮不上什么忙,看到爸爸两鬓的白发,妈妈渐渐佝偻的身躯,我就下决心好好读书,将来用自己的才干报答你们无私的爱。爸爸、妈妈,之所以会以这种方式与你们联系,是因为我今天偶尔间又听到了这首《烛光里的妈妈》,是的,女儿已经长大,不会再让你们过多的牵挂。我会努力的!你们的女儿,小敏。”
信读完了,教室里先是寂静,随后便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小敏已泣不成声,趴在桌上哭个不停„„
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理解、尊重和宽容,具有神奇的力量。善意的谎言,是为了保护对方的情感,维护对方的心理健康和愉悦,是一种人文精神。由于善意的谎言的存在,世界变得更美好,更温馨,更和谐,世界才会充满爱,充满阳光。老师的“谎言”,让彷徨学子不再困惑,更好地生长。
四、用“心”说话
案例7:寒假开学初,我班的班长在收杂费时发现总数少了50元。当天上晚自习时,我对同学们说:“咱们班长收杂费时不知多找了哪位同学50元钱,大家自己翻翻衣兜,看看你的钱是不是多出来了,如果是这样,请把多找你的50元悄悄地从门缝塞进我的办公室就行了。”第二天上班,我并没有在办公室找到钱。我从自己的腰包里拿出50元钱,把杂费总数凑足交了上去。但是,我不甘心让这件事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去。我心里清楚,那个偷偷留下50元钱的同学就在我的班上,他以人格和人品为代价,愚蠢地换来了那微不足道的一点点金钱。想到这些,我心里很难过,觉得身为教师,我有责任提醒这个孩子,他做了一桩多么不划算的交易。又是一个晚自习,我对同学们说:“我们失去的那50元钱,到现在还没有回来,看来,留下它的人很需要它。这个同学也许想用这钱买一些急需的东西,那么好吧,请花好这50元,把它花得有意义。至于这个同学所欠缺的那50元杂费,我提议我们大家每人捐出8角钱,为他凑足他应交的杂费,大家说好不好?”在一片叫好中,班长很快就收上来了一大摞零钱。我接过钱,从中抽出8角钱,说:“这8角钱是某个同学为自己捐助的,它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我把它抽出来,镶在装课程表的镜框里,希望同学们天天看看它。你们人生的路很长,跟金钱打交道的机会还很多,人们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爱财不是罪过,但爱不义之财可就另当别论了。” 我的话说完了,同学们个个神情庄重,看得出,这件事触动了他们的灵魂,更令我欣喜的是,第二天早晨我推开办公室的门,竟发现地上有一个信封,我一下就看到了一张崭新的50元钱,钱里面夹着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老师,我真不知该怎样花掉这50块钱,还是把它交给您吧!老师,我相信,今生我再也不会做这样的蠢事了”。我激动不已,当即把那个纸
条撕了个粉碎,因为我实在无需再费神去猜想写纸条的孩子是谁,他觉悟了,这比什么都可贵啊,我拿起同学们捐助的那一大摞零钱跑到教室,对同学们说:“我们那50元钱终于回来了!让我们一起用热烈的掌声祝贺我班的同学战胜了卑微的自我!”掌声响起来,每个同学都异常激动。
案例8:我班有一位男生,上课经常迟到。有一次上课后他又迟到了,我在教室外拦住了他,对他说“对你屡次三番迟到的行为,我感到非常遗憾。你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个遵守校规校纪的好学生。你妈妈经常打电话给我,一再嘱托我,要我对你严加管教。唉,我没有尽到责任,我惭愧、内疚,我对不住你母亲„„”没等我说完,他的眼睛有些湿润,他说“老师,我发誓下次不会迟到了,我一定改!”这种感情上的感化具有多大的威力!
案例9:老师注意到斯温举止有些异常。当学校放学,斯温离开十二年级教室的时候,他徘徊着,似乎有些心不在焉,而且显得不同寻常的沉默。老师鼓励地向斯温点点头,可是斯温却将眼神转移开去,好像他觉得太尴尬,不便接受老师友好的暗示。于是,当所有的孩子从教室鱼贯而出,而斯温还在踌躇的时候,老师叫住了他。这时教室里只有他们两人。老师说:“斯温,我不想窥探什么。可是,你好像为什么事儿苦恼着。看到你这样,我心里难受。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起初,斯温只是耸耸肩,摇摇头。过了一会儿,他脸绷得紧紧的,咬了咬嘴唇,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低低地说道,“我不知道我该怎样做。我„„我不知道该怎样做”。好一会儿,俩人都没有说话。老师没有再进一步追问下去,而是轻轻的用手搭在斯温的肩上,让他在课桌旁坐下。他们都坐了下来。老师静静地等待着。这时,斯温断断续续地开始向老师讲述他的困境。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平庸的教师用嘴说话,优秀的教师用心说话,嘴说的话作用于耳,心说的话作用于心,作用于心的话才能真正起到育人的效果。在个别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出现偏差时,教育者不急不躁、不温不火,尊重学生的人格,循循善诱,用“心”说话,巧妙地开启了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阀门。这种寻常小事中体现出来的教育艺术,凝聚了多少宽容和爱,寄托了多少美好的希望和等待啊!
五、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案例10:一节试题讲评课,正在我讲得十分投入时,不经意间看到坐在教室后排的辛金贵同学正在和同桌的一名女生说话,说话声简直能让坐在教室各个角落的同学都听见。我立刻停止了讲课,非常气愤:“辛金贵,你给我站到教室后面听讲!”话音落了,他却坐在座位上纹丝不动。此时,教室里安静得仿佛能够听到自己的心跳。我又厉声说:“怎么啦?上课不认真听讲还小声说话,老师让你站到后面去,难道你没听见?”话音刚落,他猛地抬头说:“我没有跟别人说话,凭什么要我站到后面。”这时,我的脑袋一下子大了起来,抖动着嘴说:“凭什么?我亲眼看到你和同桌说话,还想狡辩?”然而,他却满不在乎地说:“你问问周围的同学,问他们我说话没有?”他依然坐在自己座位上,此时我没有再说下去,只觉得血液直往上涌,心想他犯了错误不承认,反而还要狡辩,任教以来从没有学生当面顶撞
我„„当时我恨不得上去打他几巴掌,但最后还是忍住了。下课后,我把辛金贵同学叫到了办公室。在办公室里,我用平和的语气说:“明明是你说话,为什么不承认?还要顶撞我,你以为我找不到你上课说话的证人,是吗?”过了一会儿,他低着头瞟了我一眼说:“不是这个意思,我觉得你不该当着同学的面硬要我站到教室后面,那我多没面子,我只是说了一案例11:肯尼变得激动起来。他匆匆忙忙地写完了指定的作文,但老师指出他并没有真正写好。他跳过了几个部分,也没有检查拼写,而且他的字迹潦草。老师试图让肯尼理智些。“你同意你能做得更好些吗?”老师这样问道。可是,肯尼拒绝同意。他很可能将老师让他理智些的要求体会成不合理的了。“我不会再写一遍的。”肯尼毫不动摇地说。但是老师坚持,她不会接受没有达到肯尼的标准因而没有做完的作业。她对肯尼说:“瞧,假如你没有能力做到比这更好些,那么我就可以接受它。但是,我知道你,肯尼。我尊重你的智力和能力。在我的脑海中,你是一个好学生。”肯尼气愤地回到座位上,炫耀地拒绝继续做作业。他坐在那儿,做出挑衅的样子,两个手臂挽起来,合上书本,眼睛直视前方,嘟哝着说他已经受够了!有些孩子惊奇地看着他。肯尼在显示对峙和抵抗。他肯定要有麻烦了。但是,老师似乎对肯尼不理不睬。她将注意力转到其他同学那儿。她知道肯尼。他有一种自傲的性格和强烈的自尊心。肯尼不喜欢别人告诉他该怎么做。然而,老师接受肯尼的针锋相对的挑战既对肯尼不好,也不利于课堂的气氛。她回避了对肯尼的对峙作出直接的反应。老师保持着沉默,不理睬肯尼的装腔作势。过了好一阵肯尼才冷静下来。这时,老师从眼角的余光望去,注意到肯尼终于重新打开书本,继续做作业了。肯尼很固执,但也很聪明。他开始明白了一项作业“真正地做完”意味着什么,也明白了标准与他自己对老师的态度有关。很可能下次他将作业给老师看的时候,他的作业一定会有很大的改进。
其实,你在批评学生时,适当的沉默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通常来讲,当你批评学生时,他的情绪波动是很大的。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高年级学生更觉得面子是很重要的。若是你在适当的批评之后保持沉默,相信这更是一种对当事人的威慑。一方面,学生会因为你的 “点到为止”而感谢你为他们保留了颜面,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你宽广的胸怀。你的沉默并非是对错误的迁就,而是留给了对方一个自省的余地。因此,教师在遇到这些情况时,一定要多留意学生的反应,多倾听学生的解释,不要只注重教师的权威和意旨,贸然采取激烈的措施,那样只会落得“两败俱伤”。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时,根据情况可以采取“冷处理”的办法,也可以采取“退一步”的策略。这样,既保证了教育过程的顺利开展,又可以收到教育人的效果。
下话,你就发那么大脾气„„”
参考文献:
19.关于艺术的审美属性 篇十九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艺术经历的两个不同阶段。现代主义艺术大致出现于二十世纪初;而后现代艺术,则出现在20世纪40-50年代,盛行于80年代。后现代艺术对现代艺术及其价值取向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与解构,因而解构之后的后现代艺术是种更多元的艺术,他的艺术思维与看待问题的方式也就变得更加多样了。
接下来,本文也将透过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探讨有关艺术的审美的三个问题。
如何看待现代艺术
首先,是对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在概念上的区分。
现代艺术又称现代派艺术,大致来说是指20世纪以来,区别于传统的,带有前卫和先锋色彩、强调风格与原创性的各种艺术思潮和流派的总称。现代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我们来所都十分熟悉,一些历史上著名的绘画派系都属于现代艺术,如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而后现代主义认为一切曾经出现过的艺术都可以成为后现代艺术家挪用和拼贴的对象,后现代艺术不再强调独创性,而是多元的。后现代艺术包括了超级写实主义、观念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生态/环保)、新表现主义、行为艺术等表现形式。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都不能称之为一种“风格”概念,只不过是西方文化在两个不同时期对待世界所持的不同态度和立场。后现代主义的任何种风格,都只不过是前者早已拥有的某些风格的强化或变调而已。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特征上有很大的差别。
从哲学上来说,现代主义主张的结构主义,即哲学上被称为罗格斯中心主义(logoscentrism)。后现代主义主张解构主义,即消解中心主义,这种主张在后现代主义建筑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哲学主张的不同就导致了两者在思想上的差异,现代艺术则更追求一种纯粹的冷冰冰的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热衷则是建立规范与标准,追求完美与超越过去。因此,现代艺术出生时就是打着“让艺术独立”的旗号,这个口号则成为现代和传统艺术的三八线。
我们可以用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现代艺术的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只追求纯粹的冷冰冰艺术:在1 981年的美国一位极少主义雕塑艺术家赛拉,为纽约曼哈顿区政府办公大楼前的广场做了件公共雕塑。整个雕塑只是一块36.58米长,3.66米高的钢板,整个雕塑只是一块毫无声色的无装饰水泥。这件雕塑使原来开阔的广场无缘无故多了一道墙,强硬分割霸占了行人空间。最终这件毫无美感的艺术作品,在1989年被拆除。
而后现代艺术却完全不同了,由于在现代主义时代,工业革命一味追求科技的发展造成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保护大自然已迫在眉睫,人们纷纷投入到保护大自然的行动中,并意识到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存。因此,后现代艺术家们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这种思想也表现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他们更加强调以自然为中心、追求以人为本了。
从艺术创作的方法上来说,现代艺术主张纯粹的原创性和独创性,现代艺术只全心注视纯粹的形式。摒弃流行的美学,道德,政治,宗教等文化因素使得现代艺术抛弃自然形态,因此才有了现代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抽象艺术。而后现代艺术则完全打破了这种主张,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可以复制和挪用现有的一切艺术元素进行新组合后创造出的作品,就能称之为一件新的创作。
最后,是两者在设计语言上的不同态度,现代艺术味的强调风格形式就决定了他形式的单一性,而后现代艺术淡化和模糊了各种风格将多种元素的混合使得后现代艺术变得多元了。
因此,对于如何看待现代艺术这个问题,我认为虽然我们批判现代艺术强调的这种味地追求纯粹艺术的形式表现,但这种固执地追求带来的却是艺术史上的一次全新的革命。例如抽象主义、野兽主义等经典艺术风格都是后现代艺术创作的来源。
反之,现代艺术这种排他性极强的对纯形式的追求,使得社会的责任在艺术中被剔除了,艺术和社会是分离的。艺术高高在上,艺术家从对社会的责任里逃离,从人和世界相互关系中逃离。
如何看待一些大师作品的复制品
后现代艺术的多元化,让我们对大师的艺术复制品早已经不再陌生。原有的各种界限被打破,新与旧,东方与西方,高雅与庸俗,工业与原始,历史与现在,怀旧与前卫等原本对立的如今都可融于一体。
后现代艺术中,完整的风格没有了,精致的形式也没有了,艺术变得怎么都行了。他不再追求永恒的价值,同时反对高雅与通俗、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区别,这就使得艺术像消费社会的商品样,具有时尚、流行等特征。
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推动作用,也是让艺术复制品出现,让艺术走下神圣的高阶,进入百姓家庭的重要原因,使这些曾经的精英艺术不再是精英阶级的专属。
以下是关于艺术复制品出现的些社会背景因素:
艺术的机械拷贝
随着印刷、相机等机械复制技术的诞生,艺术打破高高在上的神圣形象,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了。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艺术的创作者,曾经仅为精英阶层所应有和欣赏的艺术品得以批量复制,并依托现代传媒渠道和商业运作,进入大众社会,被大众欣赏,成为消费者消费的商品。
艺术成为商品
艺术复制品作为种文化商品,也遵循消费社会中的商品价值规律。现今,消费者购买艺术复制品这种被称为文化的商品,不是为了追求满足生理需求,而是追求蕴含在文化商品中的种符号价值,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艺术成为日常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的充足供应和大众传媒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大众文化意识也就逐渐形成。科技的发展使得大师的作品被大量重复的复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不再满足于仅仅是物质的生活,开始追求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而艺术复制品作为文化商品则参与到了大众文化的形成过程中。
因此,在这个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互渗透的时代,我们不再强调褒贬艺术复制品。大师作品作为一种精英文化,大师的复制品则成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更是后现代社会文化多元性融合的表现。
其次,艺术复制品不仅仅是一种大众文化,他还为后现代艺术提供了种创作的思维模式。从一件单纯的艺术复制品,到艺术衍生品到一件全新的艺术设计品。作为普通大众也许他们只是看到了艺术复制品的欣赏价值;而些年轻的艺术家会从艺术复制品中发掘它的艺术元素从中提取成为一件大师作品的艺术衍生品;但后现代艺术大师的不同则在于他们将这些提取的元素进行了重新的组合,并结合了自身的艺术创作中风格,最终呈现出全新理念的艺术创作。
例如法国的著名服装设计师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在1965年开创性地将艺术引入时装,以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的构成》为灵感,创作了著名的蒙德里安格子裙(Mondrian dress)。
艺术是否仅有审美属性
要将艺术作为艺术来欣赏,仅仅考虑艺术中审美的东西是否就够了?
现代主义艺术进行的是一场美学的革命,而后现代主义艺术已经转而升华成为一场思想观念上的革命。后现代艺术把艺术从有形的作品变为无形的观念,艺术家们都把制作并呈现一个能为观众所感知的画面或物体作为抒情表意的手段。因此,在多元的后现代艺术中,艺术就不仅仅只是艺术了。
杜尚首创的所谓“现成品”艺术也告诉世人,当艺术家不必画画,不必做雕塑,因为世界和生活本身就是艺术。
在这里,我借鉴位著名的后现代艺术理论家阿瑟·丹托的观点来阐述对艺术属性的问题。1984年,丹托提出了轰动美学界和艺术界的艺术终结论,他认为:“现代艺术的自律观念遭到了颠覆,艺术单凭自身不足以构成艺术,艺术总是‘关于什么的艺术,有关艺术的理论解释也参与艺术的构成之中,艺术越来越接近哲学,成为一种思想观念。”
然而,真正给丹托在思想上触动的则是安迪-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而这仅仅是一个与超市中兜售的几乎毫无差别的肥皂打包盒,但是它却被以种称为艺术的形态出现在大众面前,并且获得了艺术的身份认可。
对于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的困扰,最终,丹托在黑格尔的艺术哲学中找到了可以解释的答案:“这是一种认识的进步,在这里艺术渐进地接近着那种认识。认识实现之际,实际上也就不再有任何艺术的意义和需要了。”
所以,以下摘述了丹托艺术终结论中的几个观点:
①对艺术终结论的澄洁
丹提出了“知觉相等物”的概念,他认为艺术的终结约摸是以摄影的出现为起点的,艺术不再需要艺术技巧,因而艺术理念开始奔溃。但艺术必须寻找到自身的合理属性,因而艺术开始走向了哲学,成为了自身的对象。
②终结后的艺术发展方向
那么艺术,当它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以后就开始成为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因此,只要能够表现艺术思想,表现形式就不再受到约束,艺术可以通过任何一种形式来呈现。
接着,后现代社会艺术开始变得多元。可以说,再也没有可以互相比较的两个方向,我们不能评定在两个发展方向的不同艺术。
如此,这样的艺术发展也决定了当代审美文化的多种特征。
③多元艺术论现状下的当代审美
原本各属于两个领域的文化特征原则被互相融合。
生活中金钱至上的观点也被拖拽到了文化领域,这同时也是商业与艺术的结合产物。金钱、财富在审美时代的文化中时常成为物化倾向的最突出代表。货币此时发挥了价值尺度的作用,艺术的好坏开始变得可以丈量。
生活的物质化直接导致了审美文化的物质化,原本属性只有内在精神价值的艺术如今也有了物化的衡量标准,生活与艺术界限开始弥合。
那么现在,我们在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艺术是否仅有审美属性?即,要将艺术作为艺术来欣赏,仅仅考虑艺术中审美的东西是否就够了?
在丹托的理论中我找到了答案,在后现代的艺术中,艺术不再只是实物的艺术了,艺术可以成为一种形式,一种思想观念,传统的艺术已经走向了终结。后现代艺术已经上升成为种思想,走向了哲学。因此,只要能够表现思想,形式将不再受到制约,艺术可以通过任何一种方式来表现自身。
其次,我们的艺术进入了一个多元的时代,原本各属于两个领域的原则被打破了。当艺术成为生活与金钱的艺术,审美文化与审美属性也就都变了,要考虑的因素就不仅仅是审美的“东西”了
【关于艺术的作文:说话的艺术】推荐阅读:
关于艺术的作文加评语08-27
关于生活随笔散文作文之生活的艺术01-04
说话的艺术,演讲的技巧12-21
语文课堂的说话艺术论文08-02
关于走进艺术作文汇总01-02
关于成立大学生艺术团的相关建议01-11
大学生关于环境艺术设计实习心得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