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医疗质量总结(共10篇)(共10篇)
1.卫生院医疗质量总结 篇一
2011年汪川中心卫生院医疗、护理
质量管理年终总结
2011年上半年在院领导的支持与指导下,在全院医护人员的大力支持下,以病人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以“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活动及抗菌药物合理整治工作为契机,严抓医疗规范化和核心制度的落实,并根据《甘肃省一级甲等医院等级考核标准》、《护理操作技术与规范》及卫生部新颁发的《病历书写规范》等通知要求,结合我区卫生局2011年“乡镇卫生院半年工作检查反馈意见和我院实际,从源头防控医疗隐患,创新思维、转变观念,使科室的各项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
(一)医疗方面
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是促进医院发展的动力,严格医疗质量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是医务科的重要任务,2011年医务科以“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为标准,着手从核心制度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科室自身建设三个方面不断完善。通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我院1020m2高标准住院综合楼的使用,使我院住院病人就诊人数为508人,其中孕产妇约为220人次,占住院病人人数的54%。手术病人108例。我院编制床位数为23张,由于各种原因,实际床位32张,床位使用率为80%以上,出入院诊断符合率大于85%,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大于95%。门诊就诊人数为3048人次,急诊抢救病人100余人,门诊抗菌药2联以上用药控制在20%以下,门诊激素用药控制在5%以下。
1、严抓管理,不断完善制度,严抓制度落实。
针对2010年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继续加大各项核心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力度,并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重点检查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病例讨论制度、首诊负责制、会诊转诊制度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对违反制度者,按照医院的相关制度给予处罚。
2、规范病历管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严格执行卫生部新颁发的《病历书写规范》,重点督查在院病历书写及时性、三级查房的书写质量、治疗计划的合理性、病情告知的有效性等方面,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更正;重点强调病历书写的高质量和完整性,包括手术的术前讨论、知情同意书、医嘱执行记录等。并将检查情况在全院范围内通报并下达反馈记录,对反馈后未及时更正者严格按照我院制定的医疗质量检查处罚办法,针对不同问题进行相应处罚。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我院病例书写合格率达到94.5%,门诊医疗文书书写合格率达95%。
3、加强就医环境建设
我院于3月份开始对门诊、住院部进行了大面积装修使我院就医环境大为改善,并购置了X-线自动洗片机、电解质分析仪、血糖仪等设备。10月份开始创建无烟医疗机构,并建职工餐厅及车库,使我院的硬件建设,前进了一大步。
(二)护理方面
2011在医院领导及护士长的指导帮助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充分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立足护士本职岗位,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踏踏实实做好医疗护理工作。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
1、规范护理工作制度
我院推行综合目标治理责任制,结合我院实际,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明确各级各班护士岗位职责,规范护理操作规程,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使护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
2、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护理队伍素质
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整体护士素质及应急能力,加强护士文明礼貌服务,坚持文明用语,工作时间仪表端庄、着装整洁、礼貌待患、态度和蔼、语言规范,3、加强护理质量治理,提高护理优质高效服务 加强护理质量治理,提高护理质量,充分发挥了护士、病人、领导间的桥梁作用,为保证医院护理工作的高效优质服务,严格落实制度,认真检查。加强危重病人的治理,护理人员做到熟练把握护理急救技术,抢救程序及抢救药械的使用,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急救药械有专人负责治理,做到“四固定”、“三及时”。加强病房治理,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清洁、整洁、安静、舒适的就医环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加强基础护理。加强入院介绍、出院指导、护理计划、护理措施落实,大大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加强护理表格书写质量治理,护士长认真把关,对年轻护士认真传、帮、带,努力提高护理病历质量。各种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2%、基础护理操作合格率,危重症护理合格率≥90%,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96%。
(三)医疗、护理安全管理
切实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保障医疗安全相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思想基础上严格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1、进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护士基本操作”《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培训,强调病历书写的重要性,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照规范书写病历,杜绝因病历书写失误而产生的隐患。规范对患者履行告知的程序,在患者出入院、各种检查和手术时做到详细告知的同时必须将告知内容认真完整的填写在相应的知情告知书或病历中。2、2011年共处理医疗投诉2例,均以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分析发生纠纷的原因主要为为医患沟通不到位,没有以病人为中心,责任心不强是发生争议的主要原因。
(四)存在的问题
1、因我院职工人数偏少,好几位职工身兼几职,工作量大。
2、护理人员缺乏,护理技术相对不足。
3、医疗诊治方面:在急诊救治上人员缺乏不能较好的开展急诊救治,特别在急救技术水平低。
4、质量控制指标,门诊抢救医疗文书及病例书写合格率达不到95%目标要求。
5、我院医务人才年轻化,理论与实际结合不紧密,临床经验不足等方面的因素,医务人员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五)努力方向
1、建立完善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医疗行为是核心。近年来,我院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结合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制定了岗位职责、医德医风、人事管理、会议、学习、考勤、医疗文书档案管理,奖、惩等管理制度;制定了医疗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院内感染控制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管理等质量控制考核细则;明确责任,保证职能,做到责、权明确,利益适度,从而管理上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依,逐步完善管理上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2、认真学习落实医院各级各类岗位职责和各项规章制度。我院现在正加紧汇集整理各级各类岗位职责和各项规章制度,准备编印成册让各科室每位职工学习掌握。进行考核考试,真正落实到工作实际中,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011年汪川中心卫生院 医疗、护理质量管理
年终总结
汪川中心卫生院
2.卫生院医疗质量总结 篇二
关键词:农村卫生,医疗服务质量,管理
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卫生工作会议, 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中明确指出:“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 预防为主, 中西医并重, 依靠科技与教育, 动员全社会参与, 为人民健康服务,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以农村为重点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 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 卫生工作以农村为重点对于全社会的稳定, 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黄河中下游、黄淮大平原的西南部, 与山东、安徽、陕西、湖北、山西、河北六省毗邻,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 全省总人口9 869万人, 居全国首位, 其中农村人口有6 480万人, 占65.66%。全省共有扶贫开发县44个, 其中国家级31个, 省级13个[1]。
河南省在卫Ⅷ项目的支持下, 经过10年的努力, 其医疗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7年, 全省婴儿死亡率7.97‰,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50‰, 孕产妇死亡率28.82/10万, 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从总体上来看, 卫生服务质量难以保证仍然是河南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和公平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支持河南省卫生事业的发展, 卫生部又确定了河南省为卫XI项目地区, 本文是卫XI项目地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部分调研结果。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根据河南省卫XI项目课题组的工作计划, 我们在河南省的5个项目县选取了其中之一作为实地调查样本, 同时将该县所辖乡镇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3类, 每类各随机抽取1个作为样本乡镇, 在每个乡镇所辖行政村随机抽取6个作为样本村。根据课题组预先设计的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对样本县人民医院、3所乡镇卫生院及18个村卫生室进行现场调研。
1.2 方法
在选定的县医院就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 主要包括岗位工作制度、医疗核心工作制度、临床科室工作制度、医技科室工作制度、护理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ICU工作制度设计出7份调查问卷, 请业务院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各科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医生和护士各5名进行问卷调查。在乡镇卫生院就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 主要包括岗位工作制度、医疗核心工作制度、临床科室工作制度、医技科室工作制度、护理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设计出6份调查问卷, 请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院长、总护士长、各临床科室主任、医技科室负责人、医生和护士各5名进行问卷调查。在村卫生室就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 主要包括值班制度、诊断室工作制度、治疗室工作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处方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 对各村的卫生室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
在对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 就各单位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及医疗服务质量的现状进行了个人深入访谈。课题组设计了访谈提纲, 主要内容包括:①单位如何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管理的;②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相关标准和规范, 医院是否制定了一些标准和规范的实施细则;③医院的院文化建设情况如何;④参加了乡村一体化管理了吗;⑤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⑥对所在单位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现状是否满意, 若不满意, 理由是什么。访谈对象与问卷调查对象相同。
2 结果
2.1 县人民医院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如医疗工作核心制度的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病例讨论制度等, 临床科室工作制度如内、外、妇、儿科工作制度等, 医技科室工作制度如检验科、病理科、内窥镜室工作制度等, 护理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等都有;岗位职责如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药事管理委员会职责、院长职责、各级临床医师及护士职责等也都有;医院实行院科二级质量控制管理, 院级由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及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行使控制管理职权, 科级以各临床医技科室为单元负责各自的质量控制;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状况总体上比较满意,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还是不容忽视, 医疗隐患、医疗纠纷时常存在, 医院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有时不能落实如每月的医疗质量考核处罚, 而有些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如医师会诊制度, 有些制度如抗菌素的使用管理还没有制订。在医护人员培训方面医院重视不够, 继续教育制度不完善, 缺少良好的成长环境。
2.2 乡镇卫生院
3所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如医疗工作核心制度的首诊负责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病例讨论制度等基本上都有, 临床医技科室工作制度及护理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等不全;岗位职责如院长职责、各级临床医师及护士职责等有, 而院级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不全如院级没有设立质量管理小组、也没有设医务科;医院实行院科二级质量控制管理, 院级由业务院长、总护士长来行使控制管理职权, 由于业务院长、总护士长管理的事情比较多, 很难有更多的时间来抓医疗质量, 因此效果不太理想。在3所乡镇卫生院中一些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病例讨论制度等执行不到位, 医技部门没有建立相应的操作规范,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措施时有不能落实的现象, 医护人员的“三基”培训医院重视程度不够, 医务人员尤其是年轻的医生、护士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不强, 病案记录简单、不规范, 对病人的知情告知不重视, 医患沟通欠主动。
2.3 村卫生室
在调研的18个村卫生室中,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如值班制度、诊断室工作制度、治疗室工作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等有, 但处方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没有;岗位职责不全。大部分村卫生室负责人认为村医继续教育的机会太少, 村卫生室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比较差。
在乡村卫生一体化实施方面, 乡镇卫生院与各村卫生室联系较紧密, 在诊疗业务上, 乡村逐级转诊制度实施亦较好, 村卫生室主要承担预防保健和常见病的诊疗以及一些慢性病的后期康复工作。
3 讨论与建议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生命线,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是医疗服务管理的核心,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强化医疗服务管理, 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的根本目的。农村卫生工作担负着我国农村人口的卫生保健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 要求农村卫生医疗服务质量要不断地提高, 才能满足人民的健康的需要, 而完善农村卫生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强有力的措施。笔者通过这次对河南农村卫生工作的现场调查, 深深地感受到完善农村卫生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在此, 笔者对完善农村卫生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3.1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县、乡、村各级医疗机构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机构内部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的职能, 要树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的“威信”, 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作用。在设计组织机构时不仅要考虑到医院层级、科室部门层级, 还要考虑到个人层级, 建立层层有组织、有管理、有责任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3.2 建立并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是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过程中各级各类人员应该所遵循的管理规定。它可以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及其管理工作秩序, 保证实现质量管理目标。管理制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约束性, 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在质量管理及其活动中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它是开展质量管理和提供医疗服务的行为准则, 各有关单位、部门或个人必须严格遵守或遵照执行。二是权威性, 质量管理制度应该由权威机构或领导颁布, 是权威机构或领导权力意志的反映, 一旦颁布就应该严格执行。三是相对稳定性。质量管理制度是质量管理的行为准则, 不宜经常变动和修改, 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所调研的县、乡、村各级医疗机构中, 其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 各单位应该根据各自的情况建立并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这些制度要具体、可行, 真正使医疗质量管理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依, 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
3.3 合理划分质量管理职责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职责是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中各管理主体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具体管理责任。通过对各质量管理主体的职责划分, 使得整个管理体系的职责得到统一规划, 各管理主体在质量管理中的任务进一步明晰, 可以有效解决质量管理职责不明确, 做事推诿和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从而达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保障医疗安全的目的。
县、乡、村各级医疗机构应该根据自身实际, 对本单位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主体的具体工作职责进行划分, 并将各管理职责具体落实到部门、岗位以及具体人。最好把本院具体的职责分工印刷成册, 并分发到每一个责任主体, 同时把各管理职责制成标牌, 悬挂在相关责任主体工作场所的显著位置, 以便于遵照执行和接受监督。单位质量管理职责考核方案, 把各管理主体质量管理职责的执行与落实情况纳入到月、季、年度的考核工作中去并与奖金的发放、评先评优直接挂钩。
3.4 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
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 可以整合区域卫生资源, 提高区域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使有限的卫生资源达到最优的效果, 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要。从调研的情况来看, 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更多的是局限于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的业务转诊, 而在其它方面如业务指导、人才培养则需要进一步完善。乡镇卫生院在医疗设备、技术水平等方面具有村卫生室无法可比的优势, 因此, 乡镇卫生院应该把对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作为一种经常性的工作, 定期派出专家到村卫生室进行坐诊、指导;另一方面, 乡镇卫生院要定期安排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来卫生院进修学习, 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也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区域内的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 不断满足区域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要。
3.5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以人为本, 是现代管理的要求。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医务人员, 他们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差, 出去进修学习的机会比较少。因此, 各单位要创造条件, 尤其要抓好医护人员培训学习, 加强“三基”训练, 提高业务水平。可以充分发挥县医院的区域医疗技术优势作用带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业务发展;而另一方面, 县医院也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地把更多的医护人员送出去进修学习, 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好技术的带动作用。各单位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 也要为他们改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当然, 良好环境的创造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了良好的环境, 医务人员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 以满腔的热情对待自己的工作,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就能得到不断地提高。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是医疗卫生工作永恒的主题, 只有不断完善管理, 改进不足, 提高质量, 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局.2008统计年鉴[EB/OL].http://www.ha.stats.gov.cn.
3.卫生院医疗质量总结 篇三
安全管理、综合治理
责 任 状
单位:石桥驿镇卫生院 二0一一年 一月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责任状
依据区卫生局关于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责任制的精神,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特制定如下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目标:
一、责任目标内容1、2、巩固和发展过去一年卫生工作的成果,保持无医疗事故纠纷。认真开展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认真学习,优化服务,加强管理,每月都进行一次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综合检查,有文字记录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同时上报卫生局备案。
3、严格落实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准入制度,对在职人员督促自学、培训,考试与持证上岗,禁止非专业人员在核心岗位上岗,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的新设备、新技术、新项目报批准制度。
4、及时依法准确的处理医疗争议,加强医疗差错事故防范,确保医疗安全,落实医疗质量“一票否决”制度。
5、严格层次管理,院科室医务人员要层层签定责任状,按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并兑现奖罚。
6、由院长和妇幼保健保专职人员为第一责任人,联合相关医疗、医技科室负责人,坚决杜绝非法流产、接生、无证分娩、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非法摘取宫被节育器、出具和提供假计生证明等现象的发生,确保无计划外生育。认真作好流动人口的婚育证明的登记和查验。
二、奖罚措施
1、卫生局年终检查评分达90分以上者给予奖励,80分至89分不奖不惩,79分以下(含79分)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负有责任者不评先评优。
2、凡出现医疗事故的医务人员包括整个科室均实行“一票否决”其经济赔偿责任外,年奖应均视情扣除。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状
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根据省、市、区、镇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提出的工作任务和要求,特制定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状。
一、认真落实社会治安法人责任制,加强普法教育。
二、按照“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的“三自”方针,认真抓好本单位的内部综治工作,确保本单位干部职工中和办公区、医疗区、宿舍区内无刑事案件、无治安案件、无火灾、无不稳定事件、无事故,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参与属地综治委及驻地村、小组组织的治安防范和安全创建等活动。
三、与有关部门配合,同时作好公共卫生工作,当好后勤工作。做个好公民,对见义勇为、抢险救灾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人员抢救治疗工作。
石桥驿镇卫生院卫生院
石桥驿镇卫生院岗位责任人:
4.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四
乡、镇卫生院 医疗质量管理
随着经济市场的开放,大多数乡镇卫生院的经营意识浓,医疗质量意识淡薄,人员素质不高,设备落后,加之管理措施缺乏,致使医疗质量不高。为此,应加强全员医疗质量意识的教育,强化管理手段,完善制度,推行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等多种活动,提高医疗质量。
质量存在的问题
目前卫生院的经营意识增强,质量观念淡薄。改革开放以来,诸多因素使乡镇卫生院处于“大病看不了,小病看不到”。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卫生院只有想方设法提高经营效果,最普通的方法是吃药品销售的“回扣”,一些同志片面的认为医疗质量管理已失去意义,觉得“病人少,管不管均可”。
医疗质量管理网络不全,措施乏力。按照一级医疗机构管理的要求,卫生院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专人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多数卫生院虽有人管,但院长没有赋予其相应的管理权力,加之大多数不懂得质量管理,如何管理如何进行,又缺乏医疗质量管理具体措施,质量管理不规范。
卫技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长期以来,卫生技术人员多数缺乏必要的在职教育,业务知识老化,质量意识淡化,严重影响医疗质量,甚至酿成差错事故。
医疗备件简陋,仪器设备陈旧,业务技术落后。当前卫生院医疗仪器设备陈旧、缺乏,有的卫生院甚至没有一台高级显微镜,生化检验、心电超声等检查手段尚未全面普及。
卫生工作经费补偿渠道不畅。各级政府都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但是真正落实到卫生院的经费就很少。这样卫生院就要竭尽全力找生存之路,还要完成大量的预防保健任务。在此情况下,质量管理其难度更大。
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的对策
加强全员质量意识教育,树立新型“质量-效益”观。卫生局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强全体医务人员,特别是卫生院长的质量意识教育,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医疗质量是“生存之源,发展之本”,提高医疗质量就是获得社会和经济效益,失去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卫生院就难以生存。卫生院长要把医疗质量管理作为头等大事,“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质量管理措施。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业务院长要配合好医疗组长和护士长,院长就赋予他们与职责相应的质量管理权限,根据需要还可以成立相关的管理组织,如“医疗管理小组”、“处方质量审查小组”、“病历质量评审小组”、“医技科室质量检控小组”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采取各种措施,完善管理制度。要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建设,添置、更新基本医疗设备,逐步配备较先进的诊疗器械,为临床医疗提供现代化诊疗手段。特别是近几年在我省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各乡镇卫生院更要全面加强管理。同时,要加快人才培养,加速知识更新,提高技术水平。在管理措施上,当前要特别强调各种医疗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尤其要严格执行医疗文件书写、医嘱、处方、查房、手术、会诊、转院检查对等一系列基本医疗制度,用制度和规范化来约束医护人员的行为,推动医疗质量管理的制度化。
实行质量目标管理,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管理活动。为了帮助乡镇卫生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卫生局一方面要对卫生院强化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乡镇卫生院技术指导,组织市、县的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如医疗质量全年安全竞赛、病例会审、医疗文件质量讲评,既评审又培训,既检查又提高;还可以进行学术讲座和技术练兵活动,为医疗质量管理充实新内容。
积极创造条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当前,我国医院分级管理和医院评审工作进一步深入,这对乡镇卫生院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遇。要结合医院评审,推动全面的质量管理,使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工作质量和医院其他工作取得新的突破,最终达到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
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
抓质量控制工作,重点是抓人才培养、抓制度建设、抓诊疗规范、抓医院规程的落实和监督管理。没有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没有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无论多好的房屋、多先进的设备,也不能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也不可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反,由于多种原因,致使大多数卫生院经营意识增强,质量观念淡薄,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及医疗差错、过失行为时有发生。
新形势下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体系不健全 有的乡镇卫生院为了保证医疗质量控制而建立的医疗质量管理、药事管理、院内感染控制管理、病案质量管理等组织,有的因人事变动未充分补充,有的是写在纸上形同虚设,应付上级检查了事,平时根本就不开展工作,不进行监督检查。由于管理体系不能发挥有效的监督职能,而失去了对质量控制的作用。1.2 制度不全,执行不严,监督不力 建立的各项医疗质量制度不全,执行不严,有章不循,又缺乏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表现在处方书写不规范,病历完成质量较差,有的根本就没有书写病历,不落实医师首诊负责制,抗生素使用不严格掌握用药原则,精神药品不按要求管理和使用,护理不坚持“三查八对”,无菌观念淡薄,差错事故无登记,传染病报告不及时,医疗废物处置不当,未按国际规定进行管理和销毁,院内感染控制不严[1]。
1.3 卫技人员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 现在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因多方面的原因,长期没有新人才的补充,造成人员严重不足,原来在职的大多数都成了老同志,所学专业都是根据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需要而设置的,实际工作中又无法派人出去进修,知识得不到提高,表现较为突出的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这严重影响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的开展。
1.4 卫生工作经费补偿长期不足,致使重收入轻质量 长期以来,由于卫生工作经费补偿不足,有的乡镇卫生院还纳入差额拨款单位,每年要补足人员差额工资和上缴各种经费就很多,本身就不足的工作经费,致使卫生院负担太重,风险大,卫生技术人员叫苦连连,还要承担大量的公共卫生工作,因此,很多卫生院就要竭尽全力找生存之路,严重影响医疗质量的管理,表现为重收入轻质量,这样医疗质量安全控制工作就存在诸多隐患。
1.5 医疗服务质量不高,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体系 对乡镇卫生院而言,关注服务质量的有病患者、操作者(服务提供者)和监督者3个群体,这3个群体是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最主要的监评主体,在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监评中处于重要位置。然而,目前这3个群体在监评中还没有充分行使各自的职责。一方面是因为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不规范;另一方面这三者之间存在服务与被服务、代言与被代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再加上有些乡镇卫生院管办尚未完全分离,以及由于医疗信息的不对称,监督目标的不明确,很难形成有效的监评机制[2]。
改进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对策
2.1 增强医疗安全意识,提高对医疗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的核心,医疗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诊治效果,直接影响医院的兴衰和发展。一是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导思想,围绕中心强化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思想,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奖惩必须分明,克服一时紧一时松,只抓经济效益不抓医疗质量,只抓数量不抓质量,只求短期效应不立足长远的错误偏向。三是树立质量管理也是生产力的观点,依靠制度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来加强管理[2]。
2.2 加强对医务人员素质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加强对职工和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意识教育,一是使全院职工树立“质量兴院、人人有责、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精神风貌。二是加强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三是注重对医务人员业务素质教育,以“三基”、“三严”为基础,加强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外出进修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诊疗技术水平。并定期进行业务考核,将考核成绩纳入年度评优、奖励、晋升职称的条件。四是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开展经常性检查监督,对不履行工作职责、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和事与奖惩挂钩[1]。2.3 要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居民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保险深入开展及新医改方案出台的有利时机 使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人员老化、业务素质不高、卫生工作经费补偿不畅的现象得到较大的改善,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才能全面推动医疗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2.4 健全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强化质量管理措施 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质量控制领导小组,赋予领导小组质量管理权限,是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充分发挥质管、质控、院内感染管理、病案管理等职能组织的作用,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明确各专管小组的质量标准和任务,实行量化考核。建立医疗质量讲评制度,召开医护人员参加质量分析会,分析问题,总结经验。3 探讨
5.卫生院医疗质量总结 篇五
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县卫生局《关
于印发xxx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xxx„xxxx‟xx号)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深入推进“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以下简称“万里行”活动)与三好一满意紧密结合,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安全评价体系,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确保医疗安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二、活动范围及主题
卫生院及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
活动主题:“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三、组织管理
成立卫生院“万里行”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活动内容和重点要求
“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重在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与医院管理年活动、“平安医院”、“三好一满意”创建工作相结合,以查促建、纠建并举。活动的目标是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优化医疗环境,和谐医患关系,核心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努力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
(一)继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强化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和医疗安全意识。
1、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和相关培训,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医疗风险、医疗安全责任意识;继续加大对全体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力度,更新质量安全观念,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加大公众就医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相关科普读物和宣教材料,结合公共卫生项目,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见药物的合理使用,采取现场讲座、展览展示、健康咨询等多种宣传形式,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医学科学和医疗风险,正确择医、就医,提高群众医疗风险意识和甄别假医、假药、虚假宣传的能力,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3、围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情况。加强舆论引导,突出管理、突出质量、突出服务、突出安全。营造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疗安全、改善医患关系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改善医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管理
工作的通知》,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简化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继续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结合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积极探索责任医生制、主动上门服务等模式,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各项改善医疗服务的措施,做到安排合理、服务热情、流程顺畅,不断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规范相关科室建设,实施院务公开。
1、严格落实核心制度的落实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贯彻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规范病历书写行为,加强病历内涵建设,提高病历质量。
3、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制度,进一步落实院务公开各项要求以及《医疗机构院务公开监督考核办法(试行)》,增强医疗机构院务公开意识,推动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和内部民主管理决策。
(四)进一步加强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1、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护理服务规范、标准,建立护士岗位责任
制,规范护士的执业行为;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合同制护士与编制护士同工同酬。
2、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7号)及相关规范性文件,改进护理服务,加强护理管理。
3、扎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临床护士护理患者实行责任制,根据临床护理工作量合理调配护士人力,建立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执业氛围。
(五)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积极推进临床合理用药。
(六)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重点检查制度建设、硬件设施、人员管理、应急处置、执行落实等方面情况。
五、工作步骤
根据县卫生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活动分三个阶段开展。
(一)动员部署阶段(xxx年5月)
制定《xxx卫生院xxxx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实施方
案》,抓紧部署,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组织分工、活动安排,完成“万里行”活动的准备、动员和组织发动工作,形成开展“万里行”活动良好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xxxx年6月-10月)
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围绕活动工作重点,全面认真组织自查自纠,明确责任,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对严重违反有关规定,或造成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人员要严肃处理。加强管理,以多种形式促进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和评价体系。领导组要加强督查和落实。
(三)总结交流阶段(xxx年11月—12月)
认真做好工作总结,学习兄弟单位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六、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管理,杜绝松懈情绪。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立院之本,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关系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医院的声誉和影响,关系卫生系统的公众形象。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是卫生系统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手段,应常抓不懈。
(二)强化质量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同时要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的管理、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强对
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建筑、设备、设施、危险物品及要害部门中的安全隐患的整改力度,要有重点、有措施、见实效,切实保障医疗安全。
(三)明确活动目标,动员社会参与。明确活动目标,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宣传推广管理规范、质量可靠、群众满意的先进典型进行交流,为医院的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四)建立长效机制,逐步转向常态。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是一项长期工作任务。我院将结合2年来的活动经验和体会,逐步研究形成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长效工作机制。
(五)及时总结,不断提高。加强“万里行”活动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专人负责,及时总结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新举措、新做法、新成效,通报活动开展情况。每一阶段结束后,及时将工作开展情况的书面总结报县局“万里行”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Xxxx
6.卫生院医疗质量总结 篇六
2013年10月30日, 国家环境保护部生态县创建二次技术评审组一行, 对金湖县陈桥镇卫生院医疗性废物、医疗性废水 (简称“两废”) 的日常处置流程及相关台账资料进行了现场查验并通过了技术评估。
自2008年以来, 该院严格按照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及医疗卫生单位“两废”规范化处置的相关要求, 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做到分工明确、管理到位、操作规范、记录及时、资料完整。在认真做好医疗性废物分类回收、定点存放、定时转运、无害化处理的同时, 于2009年投入6万余元购置了医疗性废水处理设备, 铺设了医疗性废水收集管网, 对门诊部检验科、换药室、五官科、妇产科等各诊疗室, 住院部各病室、手术室、治疗室以及卫生间、洗衣房等处每天产生的数吨医疗性废水进行收集后, 通过污水处理机用盐酸加四氯化钠产生的氯气进行消毒, 消毒后排入沉淀池并取样送县疾病控制中心检测, 达到排放标准后方排入集镇污水管网, 确保对周边环境无污染。此外, 该院还先后投入10多万元对院内外环境进行了绿化、美化, 实现了草常绿、树常青、花常开, 为辖区人民营造了一个清净、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7.卫生院医疗质量总结 篇七
2009年在全县开展的“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对促进医院规范医疗行为,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总结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我院根据县卫生局文件精神,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有关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要求,继续把以病人为中心,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改善医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主要内容,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二、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三、活动内容和重点要求
“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重在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与医院管理年活动、“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和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相结合,以查促建、纠建并举。活动的目标是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优化医疗环境,和谐医患关系,核心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一)继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强化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和医疗安全意识。
1.要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和相关培训,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医疗风险、医疗安全责任意识;继续加 1 大对医院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和全体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力度,更新质量安全观念,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加大公众就医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相关科普读物和宣教材料,以慢性非传染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见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及第三类和部分第二类医疗技术为重点,采取现场讲座、展览展示、专题报道等多种宣传形式,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医学科学和医疗风险,正确择医、就医,提高群众医疗风险意识和甄别假医、假药、虚假宣传的能力,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3.围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活动。
(1)充分发挥板报、专栏、院内局域网、宣传单等媒体的作用,大力开展对“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2)加强舆论引导,突出管理、突出质量、突出服务、突出安全。继续大力宣传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绩,宣传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要求和好做法、好经验,宣传管理规范、质量可靠、群众满意的先进典型,营造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疗安全、改善医患关系的良好舆论氛围。
(3)加大对非法行医、虚假医疗宣传的打击力度,对非法行医、虚假医疗宣传等行为予以通报、曝光等。
(二)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改善医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1、要积极探索适合当地乡情的志愿者服务模式,逐步完善志愿者服务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认真组织开展志愿者医院服务和医务人员志愿服务相关工作,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2、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12号),要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简化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等,积极探索、创新、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各项改善医疗服务的措施,做到合理安排、服务热情、流程顺畅,不断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贯彻落实《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卫医政发〔2009〕51号),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
医院要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按照相关规定接受县局和质控中心的质控检查,报送质控信息,根据反馈信息组织整改,改进医疗质量。按照有关规定,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质控等信息登记工作。
(四)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规范医院相关科室建设,实施院务公开。重点要求:
1、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的落实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贯彻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规范病历书写行为,加强病历内涵建设,提高病历质量。
3、贯彻落实《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规范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和电子病历的临床应用。
4、按照《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急诊科等重点科室和重点部门的建设和管理,做到人员、设备、设施配备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开展科学、合理、规范的医疗服务。
5、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制度,进一步落实院务公开各项要求以及《医疗机构院务公开监督考核办法(试行)》,增强院务公开意识,推动医院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和内部民主管理决策。
(五)进一步加强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1、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护理服务规范、标准,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规范护士的执业行为;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合同制护士与编制护士同工同酬。
2、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7号)及相关规范性文件,改进护理服务,加强护理管理。
要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等文件的要求,细化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并纳入院务公开,向患者和社会公布。医院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并落实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要调动各方面力量,为该项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逐步扭转由患者家属或者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局面。
3、扎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做好16项重点工作。特别是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临床护士护理患者实行责任制,医院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不低于95%,根据临床护理工作量合理调配护士人力,鼓励采用表格化护理文书。
(六)贯彻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继续做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
认真贯彻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单位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医疗技术管理档案。对开展的第一类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严格管理;同时做好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第三方技术审核的申请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开展相关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依照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手术分级目录,严格按照规定对医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并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和完善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并组织实施。
(七)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加强 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的通知》、《中国国家处方集》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积极推进临床合理用药。重点要求:
1、成立药事管理组织,完善相关工作与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2、贯彻落实《中国国家处方集》,制定本单位处方集,并认真组织培训、实施和评估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3、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4、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切实采取措施推进合理应用工作。
5、以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6、认真做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按照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及时、准确做好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工作。
7、建立健全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8、建立临床药师制,有明确的临床药师岗位职责和相应的临床药师工作与管理制度,明确其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责任和任务并认真落实。
(八)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1、继续推进与落实“病人安全目标”。
2、贯彻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认真做好手术安全核查工作。
3、贯彻落实《医院工作制度》、《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院手术部(室)管 理规范(试行)》等规范性文件,落实查对制度,认真做好输血、用药、检验等医疗服务重点环节的安全核查工作。
(九)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1、建立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职责明确,合理配备专兼职人员,制定并落实符合本院实际的相关规章制度。
2、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建立医院感染信息报告制度,做到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3、贯彻落实《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规范性文件,加强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防控。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防控符合规范。
4、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和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强化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十)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开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达标验收工作,对医疗机构内实验室生物安全、质量控制和管理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制度建设、硬件设施、人员管理、应急处置、执行落实等方面情况。
(十一)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县级血库人员应知应会一百问答》,以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为重点,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血管理,保证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障临床用血安全。重点要求: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相关规定,严禁非法采集血液。
2、医务人员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指南,科学合理使用血液。
3、建立科学有效地输血不良反应及紧急用血应对预案,并认真落实。
(十二)建立定期排查安全生产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工作机制,重点加强针对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薄弱环节的整改工作。重点要求:
1、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组织领导、管理机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标准等,明确人员配置要求,认真组织落实。
2、加强对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关键设备和装置的日常管理维护、保养并保障安全运行,防止漏电、漏气、漏水;完善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
3、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障碍物,消防设备齐全,标志醒目,专人管理,设有消防预警系统。
4、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救援物资的配备和维护,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5、加强对放射科、氧气、危险品、配电室、压力容器等重要部门的安全管理。
(十三)根据市卫生局下发的《2010年全市临床技能培训和大比武活动实施方案》,开展全市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与大比武、第二次病历书写培训与大比武、首届院前急救技能培训与大比武、临床检验技能培训与大比武。
四、活动步骤
(一)动员部署(2010年5月—6月)。
完成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准备、动员和组织发动工作,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制定本单位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工作重点、细化任务、明确分工、活动安排,落实各项活动内容,对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进行动员部署。
(二)总结交流。
对本院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并形成2010年度活动总结报告,上报县局。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杜绝松懈情绪。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立院之本,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关系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影响,关系卫生系统的公众形象。开展 “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是卫生系统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手段,应常抓不懈。要进一步强化质量、安全意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明确单位负责人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继续加大宣传、指导、培训和检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强化质量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重视内涵建设,从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入手,培训、教育、检查相结合,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内部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同时要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的管理、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建筑、设备、设施、危险物品及要害部门中的安全隐患的整改力度,要有重点、有措施、见实效,切实保障医疗安全。
(三)明确活动目标,动员社会参与。
要围绕活动核心,积极行动,主动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分层次、分类别、分项目地推动活动开展。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动员新闻媒体支持和积极参与,宣传推广一批管理规范、质量可靠、群众满意的先进典型,采取多种方式推广交流,为医疗机构的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四)建立长效机制,逐步转向常态。
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是一项长期工作任务。各单位要结合2年来的活动经验和体会,逐步研究形成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长效工作机制。
附件:长洛卫生院“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彭堂林 副组长:包仁贵 包仁炜
成 员:罗江涛 罗文成 赖春华 欧阳可香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医务科包仁炜兼任办公室主任,罗江涛、罗文成为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本院“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实施和日常工作。
8.卫生院医疗质量总结 篇八
月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瑞卫发【2011】103号《瑞昌市卫生系统医疗质量安全整治月活动实施方案》,为了切实加强医院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重塑卫生系统白衣天使良好形象,开展以“加强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维护群众权益”为主题的医疗质量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医疗质量管理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在我院广大医务人员中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始终坚持正确的办院方向,把追求社会效益贯穿于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的始终;增强医院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努力解决当前医院管理特别是医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我院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组织管理结构,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有效防范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活动内容
(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着力提高质量意识
我院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和相关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疗风险、安全责任意识;要加大对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质量安全管理责任人和全体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力度,强化质量安全意识,提高质量管理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要围绕医疗质量管理专项整治活动主题,组织开展形试多样的宣传报道活动。要采取现场讲座、网络视频、展览展示、专题报道等多种宣传、培训形式,宣传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专项整治活动的意义、要求和好做法、好经验,宣传管理规范、质量可靠、群众满意的先进典型,宣传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绩,着力营造有利于促进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的舆论氛围。
(二)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切实解决突出问题
我院要针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中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开展全面检查,及时查找和发现问题,认真分析原因。要加强对医疗服务过
程中重点科室、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要针对有的医务人员服务宗旨淡薄,医疗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执业行为不规范,规章制度特别是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不够,医疗技术准入管理不严,院感控制不力等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要对自查、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不断持续改进,要做到整改事项落实、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落实、整改时限落实、整改效果落实。
(三)全面贯彻卫生法规,坚决落实核心制度
要认真贯彻《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加强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的通知》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建立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校验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要采取考试、演练、检查等多种措施保证各项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落实到位。
(四)建立完善报告制度,加大行业监管力度
要建立完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增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事件分析、预警和处理能力;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出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事件后,要及时分析查找原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并按照规定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建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因领导不力、管理不严发生严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事件的要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 年 9 月 21 日~9 月 25 日)
我院要积极组织广大医务人员学习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加大“三基三严”培训力度。通过学习讨论,提高思想认识。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 年 9 月 26 日~10 月 15 日)
我院要按照通知要求,对照医疗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积极组织开展自查自纠,重点查找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的薄弱环节,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严格进行整改。通过自查自纠,达到规
范医疗服务行为的目的。要按分级负责原则,我院负责组织开展对本辖区内医疗质量管理专项整治活动的督查工作,对督查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进行整改,切实解决医疗质量管理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完善并落实医疗核心制度。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1年 10 月 16 日~10 月20 日)组织做好专项活动的总结,树立典型,交流经验,宣传先进。将活动中形成的一些好的制度、做法转化为医院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工作要求
根据全省医疗质量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总的要求,要在我镇范围内掀起医院管理“大动员、大宣传、大讨论、大教育、大检查、大整改、大落实、大提高”活动的高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实质所在。要树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把这次医疗质量管理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减少医疗安全隐患、遏制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全面加以推进。要牢固树立医疗质量是根本,医疗安全是医疗生命线的理念,深入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专项整治活动,落实各级管理责任制。单位要成立医疗质量管理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和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明确责任,落实责任,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整改到位。
医疗安全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付强
副组长:黄智
组员:王义为 陈林权 柯丽英
(二)精心组织,有序推进
按照省通知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动员,让我院广大医务人员了解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增强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认真组织培训,让医务人员进一步了解医疗法律法规的精神和医疗管理制度规章的要求。要加强检查督导,确保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要严格按照活动安排的步骤和程序,认真落实各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保证活动质量,有序推动活动进展。
(三)把握原则,突出重点
坚持把医疗质量管理专项整治活动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风
建设年和能力建设年等活动相结合,与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医院院务公开、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相衔接,做到互为推动,互为促进;要坚持医院自查自纠与卫生行政部门督查相结合,实现以查促建,纠建并举;要坚持教育和查处相结合,做到树立典型,查处违法。要利用这次活动对医疗机构中涉及医疗质量管理所有部门、科室进行全面排查,找准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同时,要牢牢抓住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认真查找当前医疗质量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等重点。
(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要立足当前,解决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并结合医改、医院等级评审和“护理示范医院”创建等工作,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五)从严要求,重在实效
医疗质量管理专项整治活动的主要目标要通过我院严格管理和医务人员依法执业、规范执业,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技术规范来实现。要加强在医疗质量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执业行为的监督管理,对在活动中出现顶风违法违纪行为的,要坚决及时严肃处理,并予以通报,坚决遏制当前医疗事件上升的势头。
肇陈中心卫生院
9.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的关系浅析 篇九
1 从保险发展趋势来看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的关系
1.1 保险的防灾防损功能正得到不断的修正、提升和重视, 并有不断强化发展的趋势
保险这一制度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得以不断发展, 正在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如损失弥补、损失分摊和危险转嫁等一系列基本作用, 这些作用也是推行医疗保险在一定发展阶段所欲达到的目的 (医疗费用报销困难) 。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保险经营机构的不断市场化、集约化, 保险在发挥为被保险人损失补偿、转嫁风险的同时, 由于保险资源的稀缺性, 如何进行有效的经营和管理, 已非常实际地摆在保险经营者面前。现代保险学理论认为, 保险经营有效, 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有赖于保险精算的准确, 例如, 开设新险种、核算保费、根据概率进行各种数学的计算, 就是保险精算的一种。二是取决于在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 对所保风险发生规律掌握后, 对该风险的有效消除和防范发生。根据上述理论, 保险的经营者为保证保险经营不发生亏损或者产生利润, 其经营策略也会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 而加强研究掌握某种保险风险发生的规律并进行有效的防范, 往往能更直接地减少出险和保险给付的损失, 这也是保险机构或部门专业化趋势越来越强的原因之一[1]。例如, 一些资产规模雄厚的保险机构会网罗专门的人才, 投入高额资金进行风险研究等;保险机构对投保火险的单位, 也会根据其掌握的专门的防范技术, 加强对投保单位相关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完善设施和制度, 定期进行检查以防微杜渐, 从而“预防为主”, 减少风险发生。因此, 愈是保险制度发达、先进, 保险经营有成的国家或者企业, 就愈注重对所保风险的研究和防范技术的运用。
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保险发展的趋势, 保险所体现的作用, 已经从原先的弥补损失和转嫁风险, 向更加积极的风险防范转化。保险的防灾防损的功能正得到不断的修正、提升和重视, 并有不断强化发展的趋势。
1.2 社会医疗保险在一定发展阶段必然会追求风险的预防
社会医疗保险在发挥其社会保障作用的同时, 由于保费收入的有限, 也必然会注重保险的“经营”问题。由于社会医疗保险其保险对象数目庞大, 变数复杂, 而且不能进行事先选择, 故不可能将经营管理重点放在事先的保费和单个病人出险后的理赔支付的核算准确。同时, 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公益性的特点, 决定了它不能像商业保险公司那样, 为逃避亏损、追求利润, 而实行医疗附加险种和出险后的有限给付, 从而约束社会保障作用的发挥。因此, 社会医疗保险为保证“经营”不亏损, 除了力求保费测算准确的同时, 只有重视出险前风险的预防和管理, 出险后的赔付管理 (保险结算) 方能合理和节省。
那么, 如何来做好医疗保险的风险预防和管理呢?所谓医疗保险的所保危险 (风险) , 是指疾病和因治疗疾病而引起的财产上的损失。保险的风险预防在医疗保险中, 则直接体现为在尊重疾病这一风险发生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通过各种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方式手段, 促使消除 (灭) 疾病, 不发生治疗费用, 或者即使发生了治疗费用, 也将其限制在合理的范畴之内。
1.3 医疗保险重视风险预防, 则必然与医疗卫生发生紧密的联系
我们可以看到, “促使不发生疾病及其有关治疗的费用”, 在医学上表现对有关预防医疗的研究, 属于医疗卫生的政策决策范畴, 如重视预防卫生, 加大公共卫生投入等;对“将发生的费用限制在合理的范畴之内”的研究, 与如何规范和控制医患双方就医行医行为及其相关费用的发生有关, 则涉及卫生经济、卫生管理和医学伦理学等多个角度方面的研究领域, 其也与医疗卫生政策决策范畴有所交叉, 如医疗机构的经济补偿问题, 对医疗机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和建设等。因此, 医疗保险对所保风险加强预防管理的发展趋势, 必然会因此而导致与医疗卫生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必然也会涉及对医疗卫生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正是因为考虑到了医疗保险风险预防的这一特点, 政府举办国家医疗保险或者是社会医疗保险, 应当也必须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 从政策上乃至机制和体制上, 在保险方面将医疗保险的风险预防和出险给付进行有机的“统一”, 将医疗保险和医疗卫生的发展紧密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险, 在运作体制上坚持医疗保险和医疗卫生的紧密性, 在政策上也始终坚持预防 (投入) 和医疗 (投入) 的协调, 费用保险给付与医院管理和改革的统一, 如美国医疗保险中的健康维护组织 (HMO) 模式, 是私营保险机构在运作体制上追求社会化、一体化的体现。有些国家因为有相当的财力作保障, 将预防 (公共卫生) 直接纳入保险范围中, 称之为健康保险, 如1993年美国健康保健法令 (the American Health Security Act) 规定中的免疫接种、身体检查、健康教育课程的给付。其投入政策将预防和治疗一体化, 以使在经济上促使人们更主动地接受各种预防的观念, “检点”自己选择有助健康的行为。
2 从医疗卫生发展的趋势看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的关系
2.1 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中的现代医学目的
社会发展到今天, 许多原有的观念和理念已经变得传统, 而在医学领域, 这种变化更是明显。在医学目的的讨论中, 我们更能看到这种变化。原先医学目的明了而直接, 即“治病救人”。但现今, 由于新老传染病的不断出现, 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等日益升至疾病谱的前列, 医疗资源分布和使用极不均衡, 使得更多的学者和医学人士提出了“医疗卫生的优先战略从治愈疾病和高新科技向预防疾病和公共卫生转移”的主张。
医学目的转化, 必然影响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探讨, 如保险对象应当是哪些人, 是健康人 (预防) 还是老年人 (高发病群体) 或是低收入 (无支付费用能力) 的人;保险范围应当是高费用疾病还是中低费用疾病, 是慢性病还是常见病;基本医疗如何界定, 是按照就医时的舒适程度来界定, 还是以接受的医疗服务商品的贵贱来界定。而一旦保险决定给付什么或者给付多少, 则必然会相应在卫生资源的配置发挥重要经济调整手段的作用, 从而又加剧、影响或者引导医学目的的研究和讨论, 并使之更为深入。
例如, 在德国, 其法定医疗保险的发展目标:“预防优于复原, 复原优于赔偿”便赖于其新的医学目的确立[2];又如我国台湾地区, 其实施的全民健保的目的是提供疾病时免于经济障碍, 又是为得以恢复健康创造条件, 故其主张在成本效益的前提下, 推行初段、次段、三段预防的可能[3]。
2.2 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中的现代医学模式
医学目的的转换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换是同步的。如今, 人们的健康观念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化;医学模式已从原单一的治疗向生命照顾的全过程转变, 卫生已是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为一体的概念, 在一定发展阶段下, 治疗、预防等已经变得很难区分。
如, 德国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看作人的基本需要, 故他们认为护理医疗在疾病治疗中必不可少, 从而在养老、医疗、失业和意外事故保险4种社会保险外又设立了护理保险[2]。其法定的医疗保险也当然地包括了许多医疗的预防措施, 如重视工作能力, 增加健康医疗 (医师治疗、休息治疗、辅助治疗、语言治疗、疾病疗法、专人护理) 的费用。同样, 目前在上海推行的面向个体人群、家庭和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以及全科服务, 不但是对疾病进行治疗, 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提供健康和疾病的咨询服务。
新医学模式和新的就医方式的出现, 必然影响着医疗保险, 哪些应当纳入医疗保险, 哪些不应纳入, 标准如何界定, 纳入与否对它们的发展有何积极或者消极影响, 都需要医疗保险管理者和卫生管理者进行思考和决策, 而这种思考和决策决不能是互相孤立和割裂的。
2.3 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中的现代医学技术
现代科技正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 作为科学技术中的生力军, 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大势所趋。目前, 现代医疗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电子技术的综合应用、介入治疗和大器官移植等方面已经有了突破性发展, 在肯定其积极疗效的同时, 也面临着在一定发展阶段的医疗成本的大量增加。
现代医学技术特别是高新、高费用技术发展, 必然会引起医疗保险的高度“警觉”, 必然会进行选择。但医疗保险如何进行取舍, 则不但是涉及到经济上的问题, 还会涉及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发展等医疗卫生问题。片面或者简单地将这些技术拒之于保险给付之外, 可能会求得保险给付的一时平衡, 但单纯为节约成本而不考虑疗效的提高, 则低疗效的医疗技术服务往往会需要额外的医疗服务 (发生额外费用) 来弥补。譬如一些用于预防接种, 如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生物疫苗 (生物制品, 药品中的一种) , 虽然价格较贵, 但对比所预防的疾病的治疗费用, 经济效益显而易见, 降低医疗费用的作用就很大。此外, 高疗效的现代科学技术如得不到临床上一定范围的应用, 也会失去其降低成本取代陈旧技术的机会, 其本身的价值也无从体现。
因此, 医疗保险与医疗技术发展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简单的, 而是相互关联的。医疗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医疗保险的经济保障, 因为目前的医疗保障水平是在过去资源保障体系下的产物, 而现有的医学技术发展又时刻“困扰”着医疗保险的决策。
2.4 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中的现代医院管理
医疗消费行为的最大特点在于第三方付费, 医疗保险的人群覆盖率多少和给付范围的大小, 将直接影响公立医疗机构的现有收入结构;针对医疗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以往给付无法合理监督而采取的第三方的监督控制手段 (解决“如何支付”) 如包干人头的方式定额给付, 总额预算, 按项目、服务量付费等, 必然会使今后的医院改变管理的价值取向。同时, 在医疗保险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下, 还会强调医院的区域规划布局, 改变服务体系和功能定位, 加强医院内涵建设, 推广医院信息化建设, 变革医院的价格服务体系等, 从而实施更深层次的医疗改革。
当然, 医疗保险与医院管理的作用影响也是双向的, 如高覆盖率和高给付当然能解决医院的补偿, 但经济上是否允许, 从生产力水平上是否可行, 同时给付方式在什么阶段以服务后收费为主, 何时以总量控制为主, 何时以点数方式支付, 都应当根据医院管理的不同阶段的特点而定, 而不能脱离医院的现状。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从保险风险防范的角度而言, 一个先进、有效和成熟的医疗保险制度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为减少经营损失和保险给付, 必当重视保险风险的预防和防范, 并必定会由此与医疗卫生发生不可分割的联系, 甚至达到最终的整合。而且, 保险制度对风险的预防和防范, 也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追求着“消灭疾病”这一风险管理最终渊源的目的。从这点看, 它同医疗卫生发展的目标又可说是殊途同归的了。同时, 医疗卫生在就医模式、医学目的和医疗技术发展的趋势, 决定了医疗卫生的发展应当尊重社会的经济性, 医疗保险的发展也应当顺应医疗卫生发展本身的科学性方向。
参考文献
[1]孙积禄, 杨勤活, 强力.保险法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3:14-22.
[2]饶克勤, 刘新明.国际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中国[M].北京:中国协和大学出版社, 2007:177-187.
10.卫生院医疗质量总结 篇十
郝荣洋
2010年上半年医疗工作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年初目标。半年过去了,为更好地开展好下半年医疗工作,结合卫生局半年医政法制工作检查情况通报,对照通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实际认真开展了医疗工作自查,现就上半年医疗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取得的成绩
(一)、圆满完成了院年初各项工作目标。至6月份门诊就诊病人达1748人,门诊收入167661.59元,住院病人344人,住院收入524752.64元,与上年同期比上升5.8%。
(二)、医疗质量稳步提高。一是开展每月质控检查,并按照我院质控方案进行量化评分,落实考核兑现。二是开展处方、病历书写规范培训,进一步提高医疗文书的规范化书写。三是认真开展了三基知识培训及各种法律法规的学习。四是逐步规范了急诊急救工作流程及急救医疗文书的书写。
(三)、医疗安全意识逐步提高。一是成立了医疗安全领导小组,制定了医疗纠纷(事故)防范处理预案。二是认真开展了医疗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典型案例及我县发生的一些医疗事故的学习,从中找出我们医疗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整改,使全院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逐步提高。上半年我院无医疗事故发生。
二、存在的不足
(一)、部分医护人员无执业资质。
(二)、质控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无整改,每月质控存在的问题类似。
(三)、医护人员忽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每月组织的三基知识培训认知不够,认为只是形式,不能从每次的培训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四)、急诊急救知识掌握不全面,操作不规范,甚至不会操作。遇到急诊病人时,显得茫然,不知所措。急诊急救医疗文书书写不全面,不及时。存在漏登,无护理记录,无知情告知书或同意书。
(五)、门诊处方、门诊日志有涂改现象,处方使用商品名,一张处方有空白时无下划线,门诊日志有漏登现象。住院病历书写不及时,缺乏内涵。查房不仔细,忽视了病人的一些阳性体征和主观感受。
(六)、对病人的告知义务不够。主要存在入院基本情况告知,和治疗检查告知不详细,特别是大型检查,不能很好的履行告知义务征得患者同意,造成病人的误解和不配合治疗的现象发生。忽视了对病人的住院管理,特别是离医院较近的病人,治疗完后就回家,晨间查房不见病人,管床医生不能及时了解病人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七)、护理操作不规范。基础护理操作不到位,如晨间护理,输液间巡视等。
(八)、门诊医生对合作医疗政策宣传不够,易造成合作医疗病人的误解及门诊统筹工作的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积极组织合理收入,确保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二)、持续改进,扎实开展平安医院创建和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保障医疗安全,把医疗安全与平安医院创建结合起来,把开展医疗安全培训
与日常诊疗活动结合起来,绷紧医疗安全这根弦,确保全年零医疗事故发生。
(三)、认真开展三基知识培训,急诊急救知识培训,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整体医疗水平,促进从业资质的取得。学习培训与考试考核结合,对于不参加培训,考试不合格者,给予制度兑现。
(四)、严格遵守医疗十二项核心制度和护理操作常规。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严格按照医疗常规搞好各种告知和知情同意书的填写。及时完成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认真开展好医疗文书互评工作,逐步提高医疗文书的书写水平。
(五)、搞好合作医疗政策宣传,使每一位就诊患者知晓合作医疗政策,并能享受合作医疗政策带来的好处。
【卫生院医疗质量总结】推荐阅读:
卫生院“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自查总结08-08
横路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07-01
卫生院医疗工作总结07-05
医疗卫生四下乡活动总结08-24
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总结讲话10-20
绿水卫生院创建无烟医疗卫生单位活动方案12-01
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现状10-23
东阳镇中心卫生院医疗整改08-15
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自查自纠报告08-15
卫生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公示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