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公共场所提示语

2024-11-22

英语公共场所提示语(精选7篇)

1.英语公共场所提示语 篇一

1、维权必须从生存抓起,管理必须从安全着手。

2、平安要靠每一个人的,而不是要靠一个人做到就行。

3、遵章是安全的先导,违章是事故的根苗。

4、严格执标保安全,亲人盼你平安归。

5、隐患险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

6、事故隐患猛似虎,安全生产大如天。

7、要我安全不如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才会保我安全。

8、安全系着你我他,幸福连结千万家。

9、多一份安全预想,少一份事故威胁。

10、上班不是逛公园,劳保用品穿戴全。

11、平安校园我爱它,人人安全靠大家。

12、注意安全时刻不能忘。

13、穿马路时左右看,用家电时看插头,用火电时要小心,做工作时要认真,平平安安过一生。

14、与其处理事故忙,不如平日早点防。

15、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安如泰山。

16、危险时时刻刻在身边,你不只要不注意防范它。它就会马上让你死

17、无知加大意必危险,防护加警惕保安全。

18、操作规程就是法,谁不守法受惩罚。

19、校园是我们与老师的家,安全也要时刻铭记在我们心中,同学们我们共同携起手,让安全永远在校园内。

20、在利益和金钱之间。记住,安全才是第一位。

2.英语公共场所提示语 篇二

一、中介语发展过程的特点

根据中介语的不完备性、不稳性和系统性等自身特点, 外语理论研究者通过多年的观察与研究发现:中国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发展过程基本上遵循一定的模式。在中学阶段, 学习者的外语知识 (语音, 语法, 词汇) 不断的积累, 外语能力得到持续, 稳步的提高。进入大学后, 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 外语能力 (尤其听说能力) 突飞猛进, 进入高原期 (plateau) 。

二、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1、学习策略

正确运用学习策略以处理语言教学现象中的语言输入能有效促成更完备的学习效果。然而, 处于中介与系统形成前阶段的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由于对墓地语规则了解不够, 则可能借助于省略简化、过度概括及语言迁移等策略而导致非目的语语言形式的产生。例如, 表现在语音方面的浓重的口音———语言迁移, He play cards———省略简化, 以及May I borrow your telephone———语言迁移, 等等。

2、交际策略

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写作能力, 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英语笔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尽管口语和写作在心理、语言和认知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但两者仍有不少共同之处:两者都反映交际能力;两者都需要考虑信息接收者的知识层次、理解力和期望;两者都受语义和句法规则的支配。因此, 英语口语熟练的学生, 即具有一定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这种能力自然对于写作表达和交流思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文化迁移

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影响着英汉两种写作的语言特点和篇章构成。由于英汉社会文化的巨大差异, 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方面与目的语保持了一定距离, 因此在语言处理过程中, 记忆和输入的操作过程就收到了限制。

4、训练迁移

学习者的某些英语中介语的形成受到了教师课堂训练方式、教师对作文的评改模式以及教师本身目的语的能力和水平的影响。

三、石化现象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从石化现象的特点及成因来看, 在很大程度上是教与学的不同方式导致了石化现象。结合我国的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及学生存在的问题, 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目的语的有效输入

对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学习环境完全改变了, 教师、教学和教法和中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此阶段的心理因素, 针对他们的接受能力, 进行大量的目的语输入, 避免低层次的重复, 有效地最大限度地较少母语的干扰程度。

2、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急于看到自己在目的语学习上的提高, 因此, 他们极易追求说得速度和流利性, 而忽略目的语的准确性及目的语语言知识的获得。

3、避免重复和简化的中介语

学生刚刚入学时, 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不给他们造成交际上的压力, 教师常常将句子简化进行教学交流。这种教学策略起初是非常有利的, 能使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 但是,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后, 如果仍然倾向于使用回避、简化等交际策略去克服交际中的困难以达到交际目的, 则会阻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在英语教学中, 只有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注意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同时, 又兼顾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才能有效地避免中介语的暂时性视化, 使学生外语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摘要:本文从学习策略、交际策略、文化迁移以及教师的训练迁移等四个方面, 分析了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中介语石化成因。

关键词:中介语,石化,公共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Selinker L.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72, (10) :209-231.[1]Selinker L.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72, (10) :209-231.

[2]戴炜栋, 束定芳.现代英语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2]戴炜栋, 束定芳.现代英语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3]戴炜栋, 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研究, 1999, (2) :23-26.[3]戴炜栋, 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研究, 1999, (2) :23-26.

[4]胡荣.中介语与外语教学[J].外语研究, 1998, (3) :56-61.[4]胡荣.中介语与外语教学[J].外语研究, 1998, (3) :56-61.

3.给提示语“戴花” 篇三

“除了给提示语‘调座位’,还可以给它怎么样?”皮皮思索着,自言自语。

“给提示语‘戴花’。”忽然,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把皮皮吓了一跳。他忙回头看,原来是山羊老师。

“还真的可以再深一步。快告诉我,这‘花’是什么?又怎么个‘戴’法?”皮皮惊喜地问。

“这‘花’呀,就是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山羊老师说完,故意停顿了一下,好像让皮皮在心里确认一下似的,然后接着说,“如果我们把这些内容给提示语‘戴’上,那提示语就更‘美丽’了。”

皮皮听了,好半天没有说话。

“你在想什么呢?”山羊老师摸了一下皮皮的头问。

一言不发的皮皮朝山羊老师微微一笑,然后提笔写了起来:“‘这是谁干的?’山羊老师眉毛倒竖,用手指着地上的花盆碎片,把声音提高八度,说,‘等我查出来,非让他写检查不可!’”

“‘眉毛倒竖’是人物神态,‘用手指着地上的花盆碎片’是人物动作,‘把声音提高八度’是人物说话的音量。你这‘花’‘戴’得非常好。”山羊老师说完,不由得拍起手来。

突然,山羊老师说:“你这孩子,我什么时候对同学这么凶过?”

皮皮嘻嘻一笑:“上次我打破了家里的花盆,我爸爸就这样。我把这事安你身上了。”说完,皮皮跑出了教室。

教室里只剩下有气没地方撒的山羊老师了。

练一练

他说:“真有那么搞笑吗?我就知道是你照的。”(把提示语放中间,提示语要有动作和神态)

4.公共场所文明的提示语 篇四

2. 全面提升公共场所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增强公共场所竞争力!

3. 礼仪礼节礼貌文明文雅文化。

4. 团结进取争创名校。

5. 深化文明公共场所创建活动,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6. 大力弘扬“和谐诚信创新卓越”的东营精神,凝聚力量,跨越发展!

7. 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

8. 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9. 爱国爱校爱集体,为了祖国齐努力。

10. 请勿乱涂乱写。

11. 好少年=文明+价值+爱心+力量。

12. 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13. 舞动的世界,让亿万目光聚焦在伟大的中华!

14. 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

5.保护公共环境宣传提示语 篇五

2. 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3. 为了子孙的幸福,请您珍爱环境。

4. 美好的环境来自我们每个人的珍惜和维护。

5.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6. 水是生命的源泉,珍惜水源也就是珍惜人类的未来。

7. 要做保护环境的有为之人,不做污染环境的负罪之辈。

8. 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存。

9. 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

10. 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11. 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城市改革开放功能。

12.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13.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14. 把消费限制在生态圈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15. 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16.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

17. 保护野生生物,人与自然共存。

18. 没有地球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健康。

19. 保护环境,保存希望。

6.变着法用好“提示语” 篇六

一、阅读悟“格”, 体会变化

学习提示语, 首先要提炼出一系列的提示语“格”, 即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发现并领悟提示语的规律。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中, 对话描写的形式富有变化, 语文园地二中的一个练习是通过人物对话, 发现对话描写的形式, 这无疑是阅读悟“格”的好时机。

从例句中可以发现,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 即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在中、没有提示语。对话描写的形式由提示语位置的变化决定。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可以使对话描写的形式富于变化。随着位置的变化, 提示语的标点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提示语并不是单调的“我说”“他说”, 往往加上了表示表情、语气、动作的词语。如例句一加动作, 例句二加语气, 例句三加两个动作, 使提示语变得更加具体。

二、专项训练, 突破基点

习作教学应倡导自由表达, 但必要的技巧训练也不可少。学写提示语包括很多内容, 如提示语位置的变化、标点的变化、描写具体化的手段等。我们需要构建系列化、梯度化的专项训练体系, 巩固提炼, 形成相对清晰的图式。

1.不停搬家, 突破“形式”

提示语位置不同, 对话描写的形式也就不同。给提示语“搬搬家”, 即进行填补位置的练习, 能使学生掌握提示语的位置变化, 如:

“耶, 100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 ) :“耶, 100分!”

“耶!” ( ) “, 100分!”

2.加小尾巴, 突破“标点”

为了突破提示语的标点关, 可以先出示对话, 然后在提示语后面加“小尾巴”, 即进行标点填补练习, 让学生掌握提示语标点的用法。

3.填补妙语, 突破“具体”

把提示语写具体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我们可以通过填补“妙语”, 即给“我说”“他说”之类简单的提示语加上表示动作、表情、语气等词语把提示语写具体。如教学内容:给“猜, 我给你买了什么?”加上提示语:

师:假设这是爸爸说的话, 可以加什么样的提示语?

生:爸爸说。

师:爸爸会怎样说呢?

生:爸爸挥了挥手中的一个盒子说。

师:你加的是表示动作的词, 还有谁也能给这句话加上表示动作的词?

生:爸爸打了个“响指”说。

生:爸爸慢慢走到我身边说。

师:我们可以加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也可以加上表示神态的词语。谁来试一试?

生:爸爸笑吟吟地说。

生:爸爸眉飞色舞地说。

师:你还能加上表示语气的词吗?

生:爸爸神神秘秘地说。

生:爸爸兴奋地说。

……

三、对照评价, 综合训练

经过系统的专项训练后, 再进行综合训练就水到渠成了。此时结合积极评价, 给予学生明确的评价标准, 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多维点击, 灵活运用

多维点击, 拓宽渠道, 进行各种形式的训练, 能让学生灵活运用提示语。

(1) 随文练笔, 读写结合。

随文练笔是提示语训练的捷径。《找骆驼》一文第1耀8自然段是商人和老人的对话, 其中第3耀7自然段中没有提示语。通过朗读, 学生能体会商人说话时的心情变化, 但给商人的话加上提示语, 即给第3、5、7自然段加上提示语, 通过加上表示动作、语气、表情等方面的词语, 就能把商人越来越高兴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2) 习作课堂, 强化运用。

为强化提示语的综合运用, 笔者曾执教习作课“学写提示语” (人教版四上) , 专门进行提示语综合训练的课堂实践。笔者先出示了一份对话材料, 然后一步步指导学生给对话加上提示语。

(3) 联系生活, 灵活运用。

提示语教学要联系生活。笔者经常结合生活话题进行对话描写的训练, 如“回家后与妈妈讨论一种菜肴” (用上提示语在前和提示语在后) , “听写词语后与家长交流成绩” (用上提示语在中间的形式) , “策划国庆安排” (用上没有提示语的形式) , “向家长打听自己名字的来历” (用上至少三种对话描写的形式) 等。

2援积极评价, 夯实运用

提示语教学的评价, 应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按照学段课程目标, 抓住关键, 突出指导, 采用合适方式, 提高评价效率。

7.运用提示语提高阅读能力 篇七

在人教版三、四年级的教材中,文章的中间部分或结尾常常会插入一些提示语。这些提示语在教学中具有导向性,具有教学价值。仔细研究,我发现教材编排的提示语包含着如下几种类型:(1)理解词语,品味感受,如“我读懂了五彩缤纷的意思”等;(2)句段欣赏,推敲写法,如“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3)深层领悟,挖掘主题,如“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呢?”“这极为珍贵的东西会是什么呢?”;(4)动笔实践,习得语言,如“我想写一写读了这组课文的感受”“我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

设置这些提示语的目的何在?一是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指明方向,落实学段目标;二是对教学进行指导,对教师研读教材进行提示;三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以提示语为支点,提高阅读能力

1.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新课标对第二学段的学生阅读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如何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在备课的过程中,把文中的提示语作为切入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就是一个有效手段。如教学《蟋蟀的住宅》时,文中提示:“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根据这一提示,笔者设计了如下环节:(1)学生朗读此段,问:蟋蟀与别的昆虫对住宅的要求有什么不同?(2)抓住“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弃去毫不可惜”,比较蟋蟀与别的昆虫对待住宅的不同态度,以此理解“随遇而安”的意思。(3)读文思考:蟋蟀为什么不肯随遇而安?引导学生朗读下文,深入理解其住宅的特点。

教师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关注提示语,告诉学生该用什么方法阅读并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同时,学会了理解词语的方法,提高了语文能力。

2.对比感悟,体会关键词句的作用

围绕提示语学习课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掌握一点知识,学会一种方法,拥有一种能力。如学习《赵州桥》第三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开展如下活动:

提示语: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然后请一名学生读去掉了第一句的第三自然段,说说自己的发现。(2)总结:“坚固”总结了前文,“美观”领起了下文,把赵州桥的特点自然地连接了起来,这样的句子叫过渡句。(3)思考:把“坚固”和“美观”的位置换一换行吗?对比读一读,相互交流看法,总结:坚固比美观重要,但美观也不能忽视。(4)用“不但……而且……”造句。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是中段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阅读能力。教师要利用提示语,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思辨,在比较中思考,在感悟中交流。这样,在持之以恒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学会了思考的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

3.循序渐进,学会思考

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提示语是一个有力的支点。它是学生自学的得力助手,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学会提问,明白该在什么地方问。(1)课题质疑。在《燕子专列》中,学生问:“燕子会飞行,为什么要坐火车?”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理解了“专列”这个词,如果他认真研读课文,会找到答案的。(2)字词探究。《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有位学生在读到“山坡上出现裸露的土地”时,问:“‘裸露’是什么意思?”这看似简单的一个词,却是读懂村庄变化的过程的关键。(3)刨根问底。《她是我的朋友》中,学生提出:“小男孩为什么在输血时抽泣呢?”学生对输血这件事并不了解,他会接着问:“输血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不断追问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初步的培养。

智慧只有在相互碰撞中才会迸出动人的火花。学生在感悟中所提的问题、所发现的问题,都围绕着课堂教学展开,具有研究价值,对学生正确理解文本起着重要的作用。(1)抓关键,感受人物形象。在《中彩那天》,针对“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那K字用橡皮擦过”等文字,学生提出了问题:“在擦过的K字中,能看出什么?”“在擦掉K字时,父亲在思考什么?”在深入体悟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之后,一个讲诚信、守信用的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学生感受到了父亲的人格魅力。(2)抓实质,引争议。在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往深处想,不能浅尝辄止。

关注提示语,研究它,用好它,可以使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感悟。在品词析句,交流阅读感悟的互动对话中,学生养成了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切实提高了阅读能力。

上一篇:自己的生日心情说说下一篇:自我介绍范文50字左右